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第1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观点主要有“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两派,前者以葛家澍、余绪缨为代表,后者以已故会计学家杨纪琬、阎达五为代表。“会计管理活动论”基于对会计实践的观察和研究,认为会计工作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近年来会计本质理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仍然在各种意义上使用“会计管理”概念。根据笔者的调查,在实践和专业媒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会计管理”概念:把各级政府、各个行业、社会以及企业“对会计的管理”理解成“会计管理”; “内部会计控制”或“会计控制”即“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会计监督”;还有会计从业人员把自己的会计工作看成是“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会计工作+治理层、管理层“对会计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上说明“会计管理”概念仍然活在会计实践领域,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理论上有认识和厘清以上各种概念关系的必要。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经典概念推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以帮助实际工作者和会计理论工作者澄清认识、加深对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控制的理解,还可以为企业制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制度框架提供理论指导。

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一)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活动论”意义上的“会计管理”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20世纪八十年代。在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认为会计是“人们管理经济的一种社会活动”(杨纪琬,阎达五,1980),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并提出“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他们进一步研究并界定了“会计管理”的对象、职能、要素、目标、过程等,认为“会计管理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管理”(杨纪琬,阎达五,1984),“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阎达五,1985) ”“会计管理的要素包括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客体”,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阎达五,陈亚民,1989)。2003年阎达五教授进一步指出会计管理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其职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预报、核算、控制、分析、业绩考评八项职能。本文认为,会计核算过程与会计管理过程、会计核算内容与会计管理内容在实践上不可分割,会计核算也是会计管理;在职能和程序上“会计管理本质上不仅是以时间为线索逐一进行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构成的循环,更重要、更深刻的含义是一种由标准、记录、对比分析和反馈构成的会计控制循环。”总之,会计管理指的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其管理主体是会计人员,客体是价值运动,手段是会计信息和会计系统,职能是预算、反映、分析、反馈,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现实的会计系统是由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会计信息可靠性控制以及会计系统对经济活动的审核监督综合而成的。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会计不仅对外控制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对自身产生信息的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实践中的信息控制包括流程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离控制等全程、全方位控制,信息处理过程与信息控制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把会计系统当做“黑箱”来考察系统对外的“作用力”,实际上是把经济组织当做控制系统,把经济组织内的会计子系统当做“控制器”的一部分来考察的。在控制论意义上,以上所反映的会计系统对再生产活动的管理过程也可以叫做“会计控制”,但是现实的会计系统并不是一个只接受和发出信号的“黑箱”,会计系统本身也有信息质量控制系统、有监督系统,有对内对外的组织、协调职能(如职责分工、流程设计、原始凭证的传递等)和对内对外的监督职能(如原始凭证的审核、财产清查、对账、稽核),也就是说,会计系统是一个“白箱”。本文认为,“会计管理活动论”早期创立者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考察会计系统的,会计系统是一个“会计管理”系统而不是“会计控制”系统。本文认为,“会计控制”应专指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内部会计控制”。 (图3)中的“会计管理系统”即会计系统对内的质量控制子系统从属于对外的控制、监督、组织、协调子系统,后者是会计系统的功能,也是之所以把会计系统叫做会计管理系统的原因,会计管理的最终和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对内控制信息质量而是对外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对外的组织、协调功能也从属于对外的控制和监督功能。由于会计系统不是执法者,因此,监督职能的地位又不如控制职能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有时候又把政府(或有关部门)和企业内部治理层、管理层对会计的监督、组织、考核等叫做“会计管理”,实际上是企业外部和内部有关机构“对会计的管理”,显然与“会计管理活动论”所说的“会计管理”即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风马牛不相及。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内部控制发展历程。比较常用且规范的会计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内部控制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Internal Check)、内部控制制度阶段(Internal Control System)、内部控制结构阶段(InternalControl Structure)、内部控制框架阶段(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该内容是否属于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存在争议,因此本文不做论述)。“从原始的组织诞生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上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的实践。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6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内部控制的初级形式――内部牵制的实践(辛少穗,2007)。”在古巴比伦、古埃及以及古代中国都出现了实物保管、会计记录、审计的分离制度。最早的内部牵制是会计记录与钱财保管的分离,会计记录实际上是作为控制器的一部分出现的。“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制度阶段。”“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PA)发表了《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Internal Control: Element of Coordinated System and Its Importance to Manage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的特别报告,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一个企业内部为保护资产,审核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坚持既定管理方针而采用的组织计划及各种协调方法和措施。”是一个由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1972年,AICPA下属审计准则委员会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将内部控制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是与资产安全、财务记录可靠及下列事项提供合理保证的组织结构、程序及记录。交易的实施是依据管理当局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交易的记录要满足以下需要:能按GAAP或应用于会计报告的其他标准来编制财务报表;保持资产的经管责任;只能根据管理当局的授权才能接近资产;帐面数定期与实际数相核对,并对差异采取恰当行动(辛少穗,2007)。”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5月,AICPA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达到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构成。”其中,会计制度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关键要素,它“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分析、归类、记录和报告方法,旨在明确各项资产、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辛穗,2007)。”1992年9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与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执行官协会(MAA)共同组成的资助组织委员会(COSO)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COSO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rnal Framework),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这份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和五大要素,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COSO委员会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构成。至此,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融为一体,内部控制框架也成为内容丰富、外延广泛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其广延和丰富性表现在无论内部控制的主体(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界限(组织界限)、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还是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手段(“过程”和五个要素)涵义都非常丰富。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内容,我国于2008年5月22日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控制主体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目标是

“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容和手段也是“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所有“过程”,也包含“五大要素”。显然,这也是融合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内部管控体系。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随着经济组织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也从内部牵制时期的“会计记录”内部控制制度时期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的“会计制度”内部控制框架阶段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融为一体,会计控制的职能越来越丰富、明确、延伸最后完全融于内部控制整体。但是,为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而实行的控制始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借鉴内部控制制度时期的“会计控制”定义,我们仍然把为实现这部分目标的职能称为“会计控制”或“内部会计控制”。在我国现行内部控制框架中,内部会计控制即为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实行的控制。对资产安全的控制可以说是“会计系统”对资产的控制,这是会计自古以来就具备的职能;对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控制是会计系统内部和外部对会计信息的控制,这种控制的产生是因为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具有作用,对会计信息的控制也是为了实现“会计系统”对有关财产物资和经济活动的控制。所以:如果以会计系统为考察对象,则所谓组织内部会计控制还可以分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和会计系统外部控制;组织的“内部会计控制”目的还是为了对外的“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率和效果”;会计系统内部的自我信息质量控制需要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审核,因此这种控制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控制也不能截然分开。

(2)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由(图4)可以看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包括会计系统内部的控制,也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处理过程的控制,但这里都是在组织内部来分析的,都属于“内部会计控制”。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不属于本文考察的范围,应属于外部“对会计的管理”或外部“对会计的监督”。 如(图5)和(表1)所示,此处所谓会计控制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控制,目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而“会计管理”主要是对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二者又密不可分,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信息进行的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成为会计管理的关键,而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就是会计控制。不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就无法进行会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无法截然分开。比如,会计信息提供者既要进行会计预算、核算、分析和反馈等会计管理工作,又要控制(并接受其他部门控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会计核算过程既是信息处理过程,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见(表2)。如(表3)所示,内部控制中为合理保证法律、法规的遵守以及经济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与会计监督和会计管理内容也存在着重叠。因为会计监督的部分职能就是维护法律法规,会计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包含对会计信息处理质量的控制,会计系统本身对外部再生产过程具有“过程控制”职能(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同时现实的会计系统也具有对法规执行活动的监督职能,而这些职能就是会计系统的全部,所以会计系统就是会计管理系统,从定义上看,内部控制的内涵非常丰富,外延非常广泛,所以,应该说,会计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子系统。

内部控制是为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由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的过程;而会计管理是具有上述目的(主要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过程,且会计管理是由会计人员进行的管理;

会计管理∈内部控制

(三)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概念争议较大,通常认为监督往往与系统外部有关主体的执法行为有关。按照《会计法》规范的“会计监督”内容,“会计监督”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是会计人员对财务收支和财产物资的监督;二是组织外部有关主体对会计信息、会计工作的监督,包括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对会计信息、会计工作的监督即组织外部“对会计的监督”,也可以归为外部“对会计的管理”,包括所谓政府“对会计的管理”(即实际工作中经常说的政府“会计管理”),这超出了本文考察的对象;三是组织内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既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也有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如《会计法》第28、29条规定),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以上内容除了企业外部对会计的监督以外,其余内容可以称为“内部会计监督”,应该属于内部控制的内容。如(图6)所示,组织内部的会计监督无论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还是对会计的监督,无论归为会计控制还是会计管理都属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子系统。

(四)财务管理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把财务管理定义为:“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价值管理工作。”2010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定义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都认为财务管理的内容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其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界定也大同小异,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筹资、投资、运营资金和资金分配等方面,管理的手段就是,决策、计划和控制,不需要全面系统地反映。在国外,美国人James C. Van. Horne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1998)也认为“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融资和管理。”显然,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一个方面进行的直接管理,是对人、财、物、信息中“财”进行的管理,如同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一样,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但是由于资金与其他要素密切相关,所以对其的管理可能涉及许多部门,但这不能否定其“职能管理”的实质,因为“人事管理”和“物资管理”也涉及很多部门,它们同样也是一种职能式的具体管理。而会计管理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营活动各个方面进行的全面反映和全面管理,这是一种全面的、间接式的管理,即所谓“什么都管,什么都不管”(杨纪琬,1997)。但是,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又不是毫无关系,像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一样,财务管理也必须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无论是决策、计划还是控制都需要运用会计信息,需要会计管理部门的反馈。所以,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有联系但没有交集。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两两相互重叠、交叉,而三者又都是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如(图8)所示。这里所探讨的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都是在组织内部进行,都属于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内部控制可以涵盖以上内容,是因为现代内部控制无论从目标还是实施主体上来看外延都很广。会计监督、会计控制和会计管理的外部边界并非图中表现得那样清晰,而是模糊的,这在上文的辨析中能够明显地看出来。它们与内部控制也基本融为一体,这即是内部控制“框架”的本来含义。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有交集,是会计系统内部用于信息质量控制的控制活动和会计部门对于资产安全控制的信息沟通及会计部门采取的其他控制活动如财产清查和核对制度。不同之处是会计控制还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而且二者的主要目的不同:会计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交集则在于组织内部通过财产清查和余额核对对财产物资的监督以及组织内部有关部门和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监督。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会计监督还包括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监督。会计监督与会计管理的交集是会计系统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以及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控制。二者不同之处是会计监督还包括会计系统外部甚至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三者共同的交集是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这个结论包含以下常识或观点:没有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无法进行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而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也是它们共同的基础。没有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就谈不上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当然更谈不上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是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的核心和基础,从而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非常关键,所以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内部会计监督系统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会计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会计管理的目的,即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效率和效果。通常认为监督和控制都是管理职能的构成部分,所以,从大的方面来看,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都可以称为“会计管理”,并没有可以截然分开的界限,它们逐渐交叉融合并与内部控制也逐渐融合在一起(如内部控制框架所述),这也许反映了企业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趋势。在实践中,对以上概念的认识和应用需主要抓住以下要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界限。能够区分两个基本问题就可以了:是“会计管理”还是“对会计的管理”?是会计系统内部的管理、组织系统内部的管理还是来自于组织系统外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会计研究》1980年第l期。

[2]杨纪琬、阎达五:《会计管理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管理》,《财贸经济》1984年第l0期。

[3]阎达五:《会计理论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阎达五、陈亚民:《发展会计理论,振兴会计事业——“会计管理活动论”10年回顾》,《会计研究》1989年第6期。

[5]商思争:《作为记录的会计: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历史分析和逻辑证明》,《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11期。

第2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日益完善,企业现代管理制度面临着改革的新要求,变革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经济效益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如此,企业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不断变革管理思路、改革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入手,探索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本文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概念入手,规范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使用范围,在探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革新方面,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妥善解决好企业财务管理革新过程中面临的局限性问题,真正突破传统的财务控制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企业成本最低化和利益最大化。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浅析

所谓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有效达到最终的经营理念或者说是实现事先设立的运营业绩,及安全地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合理重组,实现各种财务会计数据的精准化、合理化和可操作性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反馈识别机制如自我评价、约束、激励等有效的措施、方法的总称。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企业资产安全性运营而言的也即是宏观控制,实现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经济行为和企业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渐被如何降低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问题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所制约,变革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结构,完善内部控制的新制度,。就目前来讲,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从日常日益复杂的财务管理中摆脱出来,完善企业的管理内在结构,大幅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对企业的资金收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随着企业变革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亟待得到有效更新,特别是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从根本思路上扭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才能在决策中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范性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机制体制不够完善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企业管理革新的重要方面,只有取得这个先决条件,才能实现其相应的存在价值。但是,有些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着薄弱环节,只是片面的对局部部门进行内部控制,这样,不但削弱了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同时也忽视了财务制度与操作之间的衔接性。因此,要想保证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注重财务管理全面化的控制,以便实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对各个环节和部门的全面覆盖。

(二)监管机制落实,不适应财务内部控制的新发展

而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内部监管和具体的监督执行存在形式和内容两张皮现象,不能真正做到财务内部控制的有始有终,往往会重复再某个环节出现反复和浪费现象,监管不利导致企业经营成本浪费,企业资产流失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时有出现,大大影响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发挥,不利于企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成立一纸空文,无法实现既有的企业控制作用。

(三)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认识缺乏足够的重视

大部分管理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一来特别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而言,就使得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险,由于这样一些企业态度或者企业管理的失范,导致了企业经营缺乏后劲,不利于应对由于企业冲突及自身资本紧张带来的财务危机。,由此一来,我们就看到了不同企业生产中,谁先认清形势,摸透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大作用,谁就能在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掌握主动权,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建立新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一)完善内部控制体制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其自身的特点而言,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有自足的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只有让该项控制制度的作用实现最大功能度,我们必须要求企业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我们应该通过财务的各个有效环节,真正打通不相统一互有抵触的部分,建立起系统统、合理、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各项财务环节都是密切联系的,由此,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初衷应该本着全局角度考虑,发挥各个环节的真正作用。

(二)落实监管机制,真正发挥企业内部控制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化执行措施的有效把握,才能在错中复杂的新局面、新问题面前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捉襟见肘。鉴于此,要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就要加强内部监管措施的落实。

(三)转变观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经营管理者或者企业管理层不懂得真正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什么,或者缺乏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忽视了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发展的成败,只有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新的管理制度,从经营管理者入手,更新管理理念,真正从始至终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失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网络环境 人才队伍 基本素质

1. 内部控制的含义、概念

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为实现经营目标和控制经营风险而制定的各项程序,是企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及所有工作人员间处理公司业务时存在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定义为一个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影响的过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目标有三:提高企业经营效果、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可靠、使企业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企事业单位中大力推动实施内部控制,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基本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一个崭新的信息技术时代,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相互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下,如春笋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内部运行机制,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中枢神经,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具体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内各经济单位和组织在进行相互制约的债权分配机制,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企业人员素质结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和管理所采用的方式、手段等。所有的内部控制措施都必须建立在维护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具有稳健的运行空间和物质基础,确保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触及的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企业的内部管理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推动作用,是企业增强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基础,也是企业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严格科学的执行,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也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有效物质基础,还能够在企业范围里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增加经济效益。

2. 内部控制的内容

2.1建立控制系统,规范运作程序。即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范围,工作性质和任务特点,建立起一整套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从组织和制度上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内部控制。同时,还要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运作程序,科学合理地设计业务流程,明确各个岗位和控制点监督控制的主要内容等

2.2完善控制制度,明确控制标准。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控制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业务流程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凭证检查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等等。同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控制标准,如成本费用率、支出降低率等,二级单位和控制指标可以是资金利税率成股东权益报酬率等等。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建立起适合本单位的指标控制制度,把自上而下的指标分解占自下而上的目标保证有权地结合起来,促进事业单位工作与经营活动良好进行。

2.3讲求控制方法,加强风险防范。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要讲求科学的控制方法,要综合运用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全面预算的控制,以及内部报告和内部审计控制等方法。要区别业务的性务和工作的特点,合理地界定和运用不同方法。要区别业务的性务和工作的特点,合理地界定和运用不同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灵活组合,合理搭配,以求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除此以外。还要加强风险防范控制,即根据关键任务的关键环节,明确风险控制点,对控制点以活动加强预测并建立起一整套预警、识别、评估、报告,应急和防范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避免大的损失和失误。

3. 内部控制的意义(必要性)

3.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举措。加强高校财务内部的管理目的是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防止一些违背会计工作原则的事件发生,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防止一些欺诈舞弊的事件发生,提高工作的效率。高校财务控制包括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和高校内部管理控制。高校内部财务管理,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内部的收入大多由财务部负责,所以高校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逐渐提上议程。

3.2事业单位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的必要性:随着事业单位现代会计工作和国际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亦不断扩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保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脱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必须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但是,近几年来,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为了适应当今财务改革的需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杨德全.浅析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理论界,2006,(S1).

[2]沈秀萍,乔红.浅谈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公用事业财会,2006,(01)3、张敏,马熔蓉.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政法资讯,2006,(05)4、陈浩.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初探[J].当代经济,2006,(10).

[3]沈秀萍,乔红.浅谈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公用事业财会,2006,(01)6、秦燕飞,白扬.关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06).

[4]马传丽.浅谈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0,(02).

[5]贺叶萍.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

第4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

1前言

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内部控制是关系到企业内部的重点内容,要做好内部控制的工作,就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有效的核算、保管、监督等等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达到会计管理的质量,还能够保护企业的所有财产的完整和安全;而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市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电力企业必须要认识到风险,不然就会将电力企业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企业濒临破产,所以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对财务风险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尽量避免电力企业的财务出现状况。

2内部控制与财产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管理西方管理专业术语被传入到中国,并且相关学者发现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并且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两个虽然有着相同的目的,但是两者又是不相同的个体。内部控制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中期被美国的相关学者提出来,而财务风险管理在同一时期被提出。这两个概念在西方被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西方国家经历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许多企业逐渐兴起,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首先在西方国家实行,并且出台了相关管理条例,这就逐渐促进了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完善。但是我国因为企业兴起的时间比较晚,逐渐开始不断吸取西方先进思想和企业管理概念,也从企业自身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的管理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

3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分析

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两者又可以互相代替。这两者都是贯穿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始终,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有:财务内部的工作氛围、制定的目标、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信息交流、活动控制等等,财务内部风险管理的工作范围比起内部控制的工作要广一些,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一样,都是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从概念上来看,这两者在步骤、目标和方式上都是一样的。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有相同的根本目标,从工作内容上面来看都有不相同的目标,最终目标都是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的管理手段。内部控制就是能够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工作支持,因为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主要有:识别风险、分析、提出解决措施、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对企业的经济损害,不管是内部控制还是财务风险管理,两者在具体实际管理工作中都能相互利用管理方式,从而达到管理企业的财产不会受到破坏。

4对于电力企业来讲主要面对财务风险

4.1电力经营的财务风险

这一风险主要是在电力公司在生产营业中涉及到财务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主要有:生产电能过程、电能供应过程以及经营过程中因为不能确定的外界客观因素是企业的经济和内部资金周转受到影响而出现一些状况,最终有可能引起企业资金和产业的调整。然而在经营过程中受到的财务风险有选购材料、生产产品、账款实收的风险等等。

4.2项目投资中的财务风险

投资项目就是指企业将一些资金投入到项目中,分析了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最终将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所以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这就会受到市场客观因素的影响,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呈现上升或者下降,这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因此电力企业的项目投资主要在于电力设备的建设方面,生产的电力设备也会有影响。

4.3筹集资金中的财务风险

由于企业内部没有全面分析到风险和缺少权威的引导,也没有全面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就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盲目筹集资金,一旦受到客观因素的波动,就会引起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改变,而且在已经开展的资金筹集方面,缺少对资金追踪管理和控制,这就有可能出现资金被内部人员非法挪用的情况等等,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财务受到损害。

5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与风险管理目标一致的财务管理因为电力企业的投资数量较大、资金涉及的金额较大、分散的设施设备等等,所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管理,从而能够保证电力企业能够正常运营。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财务的监督和管理,要保证企业内部资金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进行财务控制。二是完善内部管理控制要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定期报告的工作内容。定期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有效配置,注重把握费用的控制和成本的控制;三是注重完善硬件设施设备,增加一些电子监控设备,实施监控工作人员和资金流动的动态。

6结语

综上所诉,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应该重视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作者:张颖 燕翔宇 单位:国电吉林龙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滕璟兰.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4,10(16):64~65.

第5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一、内部控制理念的变革历史

内部控制的思想和实践历史悠久,其伴随着组织的形成而产生。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框架等四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内部控制都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一)内部控制的权力制约理念 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控制的萌芽阶段,也称为内部牵制阶段。事实上,内部控制思想的萌芽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现了。苏美尔文化的史料记载中会计账簿数字边的标记、古埃及古物入仓时的职务分离、我国周朝留下的记录――“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等,均反映了内部牵制的基本原理,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

内部牵制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美国著名审计学家蒙哥马利1912年所著的《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已明确表述过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

在内部牵制阶段,以账户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设计控制的基本理念是相互制约。这种理念立足于岗位设置,岗位是控制的基本元素。

(二)内部控制的流程管理管理理念 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内部控制概念。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特别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

这一概念突破了与财务会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局限,使内部控制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内部控制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内部牵制时期的账户核对和职务分离逐步演变为由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

在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企业在传统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经济业务授权、处理程序等方面借助各种事先制定的标准和程序,对企业内部的生产标准、质量管理、统计、采购销售、员工培训等经济活动及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分别实施控制,基本做到业务处理程序标准化、规范化,业务分工制度化,人员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防错纠弊、保护企业财产及相关资料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管理方针的贯彻落实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目的。因此,以账户核对和岗位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逐步演变成由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系统。

(三)内部控制的决策层面管理理念 20世纪7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在实践中审计人员发现很难确切区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而且后者对前者其实有很大影响,无法在审计时完全忽略。

于是,1988年5月AICPA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以“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该公告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三个组成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从而,内部控制从“制度二分法”步入“结构分析法”阶段,这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变。

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以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概念,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3个要素组成,突出强调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等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标志着内部控制由以前的执行层面(流程)管理理念转变决策层面管理理念。

(四)内部控制的全面管理理念 1992年9月,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AA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以及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共同组成的COSO委员会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COSO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C-IF),并于1994年作了修改。该报告重新定义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受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影响,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要素组成。同以往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研究成果相比,COSO报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各个组成部分,客观地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局限性,而且明确了不同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和责任。

(五)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理念 旧的内部控制体系虽然个别地方也提到风险概念,但新的内部控制体系则全面引入了风险管理的概念。2004年COSO委员会正式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的报告(以下简称COSOERM)。与1992年COSO内部控制框架相比,COSOERM框架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对内部控制框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正式意味着,公司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构建及其效果的评价应当采取一种基于风险导向的方法。这表明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内部控制的指导理念。

二、内部控制理念变革的启示

内部控制理念的不断变革反映了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已经将内部控制理念的变革划分五个阶段:制约理念、流程管理理念、决策层面理念、全面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理念。不同时期的内部控制理念,是基于不同的内部控制目标和不同的推动团体。这种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从内部控制理念变革的发展阶段及推动其变革的因素,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一)内部控制目标的不断更新是内部控制理念变革的原因,也是内部控制理念变革的根本动力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控制目标的确定,有利于不同的人从多个视角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同方面。

传统的内部控制以纠错防弊为主要目标,所以遵从的是权力制约理念,以岗位分工为前提,强调不同岗位之间的权力制衡,措施上以“堵”为主要特征。而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纠错防弊并非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企业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价值,内部控制也不例外。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从服务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角度起到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可靠的作用,同时还应服务于企业内部的优化管理,而这些光靠“堵”是显然难于做到的。

还应该通过制定一定的控制标准,使得每个员工明确自己在整个控制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明白自己的职责及一旦失职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自己的工作离控制标准有多远等问题。这样,内部控制的理念由从“权力制约”逐渐转化为“流程管理”。

随着对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之间密切关系的认识, 内部控制的目标从以往的注重强调企业的合规性逐步转化成从形式上强制企业执行,呈现一种被动执行,进而更将它提升到企业管理、企业价值增长的高度,它迎合了企业需要实行控制的内在要求,因此它具有主动执行的客观要求,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要想走向国际,没有内部控制是不可想象的。

综上所述,由于内部控制是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目标的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的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又必须建立在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组成要素以及进行科学的实务设计。

所以说,内部控制目标的不断更新是内部控制理念变革的原因,也是内部控制理念变革的根本动力。

(二)内部控制理念具有发展性 内部控制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到全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内部控制理论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深入和发展,必将不断产生新的方式方法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内部控制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内部控制的指导理念。企业内部控制不是一项制度或一个机械的规定,而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是不断地与经营过程、管理过程相摩擦控制过程。内部控制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这就导致内部控制的指导理念将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

(三)企业自身、会计职业界、政府和各职业团体是推动内部控制理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推动力 企业自身对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的需要是内生的、持久的、根本的推动力。因此,内部控制的理念研究应首先立足于提高公司治理、改进企业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和降低风险的需要。另外,会计职业界强调降低审计成本、合理界定审计责任;而政府对内部控制进行立法具有要求,所以内部控制理念还应将这三者的要求逐渐融合起来。

(四)风险理念在今后的内部控制理念发展中应占据重要地位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防范企业的风险,合理地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剧烈竞争的社会,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对风险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主旋律之一。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影响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力及在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COSO报告指出,所有的企业,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是什么,其组织的不同层级都会遭遇风险,管理阶层须密切注意各层级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今后无论内部控制理念怎样发展,风险理念将始终贯穿其中,并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推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贯彻实施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使内部控制体系良好建立,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了解内部控制理念的变革及其发展方向是首要任务。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指导理念,才能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按照内部控制理论所体现的精髓要求,构建起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Treadway 委员会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著,方红星译:《内部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德勤永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服务组:《构建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3]张砚、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审计研究》2007年第1期。

[4]李连华、聂海涛:《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思想主线及其演变:1985~2005》,《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5]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第6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

上市公司经营失败、公司舞弊的指控以及财务报表的重新编报(Financial statement Restatements)(2),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的充分性上来。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层如何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以及外部审计师在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审核中的作用就成了最紧迫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最新规定出发,对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新概念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历史阶段。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可以追溯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1958年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其中,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部分,并将内部会计控制与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直接联系在一起,具体的措施有交易授权与批准制度、资产的实物控制、从事财务记录和审核与从事经营或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1972年,《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组织计划以及关于保护资产安全完整和财务记录有效性的程序和记录,并对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交易经过合理的授权进行;公司对交易进行了必要的纪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公认会计原则保持一致;资产的使用和处置经过管理层的适当授权;在合理期间内,对现存资产与资产的会计记录之间的任何差异采取了恰当的行动。

1992年,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COSO委员会1992年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中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1995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第78号审计准则公告》中,接受了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定义。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SEC)在2002年的33-8138号提案中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诠释,该提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公司设计的控制程序能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的业务活动经过合理的授权;保护公司的资产避免未经授权或不恰当的使用;公司的业务活动被恰当的记录并报告,从而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编报要求。该定义符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319条款的规定,并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03条款中的内部控制定义保持一致。

根据SEC2003年6月正式的最终规则中的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者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控制政策和程序:

1.保持详细程度合理的会计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

2.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纪录,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经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的合理授权;

3.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提供合理保证,这种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资产的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

定义中的1、2两点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03条款中要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或鉴证报告中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保持一致,第3点则是针对公司资产的使用和处置提出的,表明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COS0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相比,SEC在最终规则中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定义仅包含了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部分,而省略了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的目标,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目标中也仅保留了诸如证券交易委员会财务报告要求这类与财务报表编制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个定义与《证券交易法》第13(b)(2)(B)款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描述保持一致。

二、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最新进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否进行报告曾引起广泛的争论,但直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之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实务中仅有美国联合存款保险局(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对加入保险的总资产超过5亿美元的金融机构要求提供管理层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报告。2002年7月,国会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一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法案涉及内部控制的条款主要有:

1.第103款规定,对管理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的审计师报告,需要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包括详细程度合理的纪录,以准确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资产交易和处置情况;内部控制是否合理保证公司对发生的交易活动进行了必要的纪录,以满足财务报告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是否合理保证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对公司的收支活动进行了合理授权。

第7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对于各方利益相关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广大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往往通过查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其经营状况,而经营业绩优良与否、财务报告可靠与否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企业 内部控制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可以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公司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十分看重,并且可以保证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当前,我国 经济 正处于一个高速 发展 的阶段,资本市场瞬息变化,因此,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coso报告,内部控制就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一、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

中国 注册 会计 师协会在1996年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的概念,指明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但是该内部控制定义范围狭小,仅仅站在内部会计控制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角度出发。此后内部控制的定义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修正过程中。

我国最早涉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主要散见于证监会的各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具体要求体现在招股说明书、增发申请材料及年度报告中。主要有:(1)中国证监会2000年底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第8号, 规定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在其年报中出具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合理性的自评报告,并委托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 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2)中国证监会2001年3月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规定发行人应披露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意见。注册会计师指出以上“三性”存在重大缺陷的,应披露并说明改进措施。2001年4月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1号——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招股说明书》,要求发行人应披露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意见,同时应披露注册会计师关于发行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结论性意见。(3)证监会2001年制定、2004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规定年度报告中,监事会应对“公司决策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有无违反 法律 、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发表独立意见。(4)证监会2006年5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具体的要求。

2006年,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上交所、深交所分别于2006年6月、9月颁布,分别于当年7月、次年7月实施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两个证交所都明确规定在其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应提供内部控制报告自评报告。该指引是我国第一次出台的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文件。

二、我国内控信息披露规范的缺陷与不足

(一)内部控制概念界定混乱

无论是处于同一层次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还是处于不同层次的证监会和证交所,关于内部控制都有不同的定义。上交所从公司长远战略的角度出发,规定内部控制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深交所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则参照了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规定,认为内部控制需满足以下几个目标:(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2)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3)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4)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证监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则一直没有完整的标准,在其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中也没有详细规定。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法规对其予以正式化、标准化,而且现行的各个法规相互之间也缺少衔接。

(二)缺乏对内部控制监督主体的统一规定

证监会并没有明确指明监督主体,而只是指出由监事会对本公司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发表独立意见。深交所规定,由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监督情况形成内部审计报告报送董事会和列席监事。而上交所则将内部控制的监督权赋予专门职能部门,并规定该专门职能部门在年度和半年度结束后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检查监督报告。那么根据这一规定,该专门职能部门可以是审计部门,也可以由各个公司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和组织结构设置。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监督主体不同,那么每个监督主体所参照的标准、所执行的程序及最后所形成的结论都不同,这势必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控报告的比较分析。

(三)对cpa审计的规定各不相同

证监会只对特殊行业以及具有特殊目的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否需cpa审计提出了硬性规定,主要表现在:要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应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提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行新股的上市公司需要在其再融资的申报材料中披露注册会计师关于发行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结论性意见。深交所则要求其所有主板上市公司(不含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cpa在对公司进行年度审计时,应参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出具评价意见。而上交所没有要求cpa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做出评价意见,仅仅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参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出具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并且,在这两所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中都没有明确指明cpa在审计过程中应参照的标准,而仅仅以一句“参照有关主管部门”简单带过。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的不完备使内部控制审核意见从内容到格式各不相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缺乏有效保证,使得信息使用者感到无所适从。

(四)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自评主体界定模糊

证监会对于一般上市公司要求监事会在其监事会报告中披露对公司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发表独立意见。对于具有融资目的的公司,证监会要求的责任主体是发行人,要求发行人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发表评估意见。而在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规定中,没有明确指明责任主体,只是要求上市公司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说明。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内部控制指引中,都明确规定了内控信息自评的主体是董事会。

(五)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现行的规范制度中,证监会和证交所都没有提出对内部控制完整性、有效性和合理性的具体评价标准,只有由审计准则委员会的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 企业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和新修订的《 会计 法》提到了内部控制相关内容,但立足点和出发点分别是从报表审计的角度和企业会计控制角度进行规范。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判别的可操作性的标准,使得cpa审计陷入难题中,而且其出具的审计意见报告也缺乏可比性。

三、改进我国现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的建议

(一)宏观上,理顺我国现行内控信息法规的层次关系,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由抽象到具体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

该规范体系的第一层次应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在《公司法》、《证券法》和《会计法》中以 法律 的形式规范内部控制的定义,并明确各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第二层次是由财政部联合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和审计署制定一套以规范企业信息披露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的建立将为各个行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并且也为cpa审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提供了可 参考 的标准。财政部于2006年7月联合证监会、国资委、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我们相信该委员会将在其推出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做到这一点。第三层次是证监会规定各上市公司应对“狭义内部控制报告”即财务信息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强制性披露,而对“狭义内部控制报告”之外的经营和遵循法律内部控制报告采用自愿性披露。对于强制性披露的财务信息内部控制报告应明确披露内容和披露格式。第四层次是证券交易所对本所上市交易的公司提供具体的规则指引。2006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推出了适应本所特色的《内部控制指引》,但是两所的指引存在一些不协调、不融洽的地方,因此本文建议可以在上述3个层次制定的规范内稍做改动,达到各个法规实务操作的衔接。

(二)微观上,针对我国现行内控信息披露规范的不足加以改进,使之满足各个层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1.明确内部控制概念

根据内部控制的范围,可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广义的内部控制”和“狭义的内部控制”。狭义的内部控制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相关,而广义的内部控制则包括对财务信息质量、经营效率、遵循法规和其他风险管理的控制。由于内部控制的外延已经扩大到了公司整体的控制,投资者不仅仅满足于得到有关企业财务报告可靠的信息,还希望了解企业整体控制环境和实际运作情况。但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以及cpa内部控制审计标准的不完善,在此,我们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财务信息内部控制报告即狭义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与此同时,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广义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待时机成熟之时,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广义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2.明确内部控制监督主体

实务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督一般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执行,但是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是从财务报告是否可靠的角度出发,无法涵盖我们广义内部控制概念。因此建议可以采用上交所的做法,在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内控监督职能部门,该职能部门人员的认定可以由董事会予以指定,并且范围应该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内部审计部门。

3.明确对cpa审计的要求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应当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由董事会所出具的内控信息自评报告加以验证并出具审核或鉴证报告,该鉴证或审核报告应与内控信息自评报告一同对外公布。而且在内部控制审核中,cpa的执业标准并不完备,这使内部控制审核意见从内容到格式各不相同。因此,应由审计准则委员会联合各个行业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执业标准。

4.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

监管部门应当修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增加明确主体责任的相关条款或对主体责任的描述具体化。现行《公司法》中规定,董事会可以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所以我们建议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应当由董事会负责,并由董事会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

5.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

监管部门应当对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内容与格式做出统一规定,以减少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选择性和随意性。同时,投资者可以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也有利于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证监会可以明确规定财务信息内部控制报告的固定格式,其基本内容至少应该包括:(1)表明管理层对财务信息内部控制的责任;(2)评估内部控制的标准;(3)内部控制系统中任何重要薄弱环节及其处理情况。

参考 文献 :

[1] 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审计研究[j].2003,(01).

[2] 陈合.如何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2005,(19).

第8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 缺陷 认定 划分标准

一、引言

继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之后,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基本规范》联合《配套指引》形成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这显示了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视程度,也标志着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领域与国际接轨。然而,《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中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具体的认定标准,这就导致企业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和披露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甚至在界定内控缺陷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自主选择问题,由于企业管理当局出于各种不同目的,管理当局很可能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信息来披露,这不仅欺骗了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自身的完善。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与内部控制的完善都要以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为基础。

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

按照内部控制缺陷成因不同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设计缺陷是指内部控制中缺少某项必要的控制,或存在但并不能合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运行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有效,但在内部实施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包括执行的人员不合适,没有按预先设计的方式执行等。

按照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也是按照这种分类的。该指引指出重大缺陷是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组合起来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组合起来,其严重程度及经济后果小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致使企业偏离控制目标;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这种按照缺陷严重程度来分类,看起来逻辑清楚且较为合理,但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比如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具体的划分标准是什么,是定量还是定性,是否所有企业采取统一的标准等。

国外也存在其他分类,如Ge,Mcvay(2005)研究中将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分为账户类缺陷、收入确认类缺陷、账户核对类缺陷、职务分离类缺陷、培训类缺陷、高管类缺陷、期末报告和会计政策类缺陷、子公司类缺陷和技术类缺陷等九类。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缺陷为内部控制的设计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范错误与舞弊,或内部控制的运行存在弱点和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的情形。这定义并未给出明确的规定和标准,这给实务操作上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上,王惠芳(2011)也指出,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规范中,存在原则式认定和规则式认定两种选择。原则式认定是指依据某项控制可能导致的结果来进行认定,比如是否会导致企业目标偏离,是否会导致资产流失等。这一规范需要企业在评价内部控制时进行主观判断,自行决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各类及披露的内容。该思路强调的是各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同,内控缺陷也存在差异,允许企业自主选择,但也存在缺点,即落实到实际操作时,难度比较大,另外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是企业素质中不上,执行的效果也会大打扣。规则式认定是指通过列出一系列的关键控制点可能出现的缺陷种类,企业在评价时一一对应进行比较,在披露时也按照这些种类来披露。这一规范具有统一性,实务中容易操作。减少了企业自主选择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在缺陷认定的披露时的随意性。但也存在缺点,那就是不同的企业内部控制也不同,尤其是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差异性更大。在分析这两种规范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应采取原则式认定与规则式认定相结合。对于那些对所有企业普遍适用的内部控制类型采用规则式认定方法,对于那些只适用于个别企业或个别行业的内部控制采用原则式认定方法,这样避免了采取任何一种单一方法带来的弊端。

三、内部控制缺陷分类及认定标准

笔者认为可以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财务方面内控缺陷和非财务方面内控缺陷。财务方面内控缺陷是指与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账户类缺陷、收入确认类缺陷、账户核对类缺陷和期末报告和会计政策类缺陷。这些缺陷将直接导致财务错报,因此可以采用定量手段来界定这类缺陷。非财务方面内控缺陷是指除财务方面内控缺陷之外的其他内控缺陷。这类缺陷包括培训类缺陷、职务分离类缺陷、子公司类缺陷、技术类缺陷、董事会缺陷等。这类缺陷并不直接导致财务错报,但其对企业的影响可能远远大于财务方面内控缺陷,主要有影响整体公司的效益,经营过程中的合法合规性,及生产安全等。

对于财务方面内控缺陷可以采取定量的方法进行认定,因为这类缺陷直接涉及财务错报,涉及资产负债表的错报可根据错报相对于企业总资产或企业净资产的比例来界定相关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比如某内部缺陷导致财务错报涉及资产负债表的错报与企业总资产的比例达到3%则定为重大缺陷,比例在0.1%以下则定为一般缺陷,比例在0.1%~3%之间则定为重要缺陷),涉及利润表的错报的内控缺陷可通过该缺陷导致的错报金额占税前利润或税后利润的比例来界定其严重程度(比如某项缺陷导致涉及利润表的错报占税前利润3%以上为重大缺陷,比例占0.1%以下为一般缺陷,比例在0.1%~3%之间的缺陷为重要缺陷)。

对于非财务方面内控缺陷则采用定性的方法来界定其严重程度,设定企业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主要有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购置和处置主要资产、重大借款、关联交易、募集资金使用、重大信息披露、对子公司管控等。

四、结论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基础在于企业能够准确地认定内部控制缺陷,而现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都假设企业自身具备了这一专业能力,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要能够准确地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就必须明确内控缺陷的概念、分类及其严重程度的具体划分标准。

参考文献

[1]陈武朝.在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披露及对我国企业的借鉴[J].审计研究,2012(1):103-109.

第9篇: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企业 内部控制 措施 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和财务风险的日益加剧也迫切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作用又是非常重要的,据美国某公司的调查显示:70%的公司破产是由于内控不力导致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现代企业发展将要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特点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过程,受到企业的管理层影响。内部控制的过程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重要,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各个方面。

1.内部控制可以保护企业资产完整性和安全性。企业资产的保护需要企业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保护企业的资产不遭受损失。

2.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而言,企业的管理层需要更多的得到关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这同时需要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

3.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措施的贯彻执行。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总会制定各种管理制度,然而管理制度能否贯彻执行却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命运,内控可以有效监管管理制度的执行程度,并对此进行反馈,以便管理层制定相关政策来保证企业的发展。

4.内部控制能够控制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费用,确保企业的最大的盈利目标。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获得盈利,企业减少了浪费也就增加了企业的盈利,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内部控制来控制企业的成本,保证企业的最终利润。

5.内部控制可以控制企业的错误措施,为企业制定正确措施提供依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保证措施的制定一定正确,当经济环境发展变化时,势必需要调整相关措施。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能够及时纠正错误的措施,保证企业正确的实施相关措施。

为了更好的实施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制定一定的标准,保证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开展,真正保证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规模必将扩大,并保持持续性增长,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必将受到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需要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形成完整的系统,从总体上保障企业的整体性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建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体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发展,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规进行。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内部控制的作用是指内部控制的固有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市场经济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与企业的规模成正比。甚至可以说,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是企业的成败关键,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1.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塑造的良好内部氛围

在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中,环境控制是其他各个方面的基础,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展企业业务控制、风险评估系统控制等控制手段,必须首先做好内部控制的环境控制。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处于企业的内部环境之中,内部环境的氛围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塑造,影响企业职工的控制意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是否贯彻执行。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可以保证企业战略的有序开展,确保企业战术的合理推进。塑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氛围,同样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经营理念、组织机构等的合理推进。

2.内部控制能够加快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需要企业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权力,保证企业的监管到位,监督能够执行。在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推进下,决策层为了正确履行岗位职责,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依靠企业可靠财务会计信息的科学决策,这也就需要企业内部控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能对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协调、监督,这就要求内部控制的管理职能必须得到强化。

3.内部控制能够协调企业运行国家监督方式

为了保证经济的合法开展和进行,国家有很多监督的方式,包括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保险监督等,但是由于各种监督方式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监督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这就需要监督部门在依法实施检查后,出具检查结论,其它监察部门可以利用已经做出的检查结论,避免重复查账,从而显著提高国家监督质量,避免重复劳动,同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4.内部控制能够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考核

为了有效的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切实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真正发挥企业审计人员的作用,监督保护企业资产安全,监督企业的合法发展,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

总之,内部控制能够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避免财务会计虚报财务问题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犯和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有序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保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