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健康课程标准

第1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abstract: a new p.e. and health cuniculum standard has appeared. it comes in time. i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make something new what they want to do. and in class they are interested, happy and want to take part in every activity. how will the teachers teach them? we p.e. teachers must use many new scientific ways to make all kinds of students to be the parts of the class. differen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happi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different progress.

关键词: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创新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phys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前言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吹进了各行各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在这股春风中诞生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又怎样呢?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读,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认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

"美国是发现的国家,日本是研究的国家。但在科技上,日本远不如美国,研究别人的人只能跟在后面跑。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我们要在这一习惯的基础上,慢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形成创新能力。

1.2十分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公民。

1.3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强调要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改革以知识为本,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强调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学校最大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儿童在校时的生命的浪费和以后由于在校时不恰当的和反常的准备工作所造成的浪费。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说来是真实市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向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活那样。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原则。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把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要做某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他们并不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

1.4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评价的方式的进一步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致力于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成为评价的重要目标。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观

2.1体育课堂应是开放的课堂。

2.1.1教学内容的开放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将更加丰富,呈现开放的特点。我们要改变过去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素质训练课”的做法。在目标的统领下,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生活实际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增加健身性和趣味性强的球类、舞蹈、民族传统体育和新体育运动。通过多样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1.2教学方法的开放。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2.1.3评价方式的开放。

以前我们把测验和考核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由于运动能力受遗传和自身的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就出现了有的学生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优,而有的学生不管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优的情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心理和行为。

2.2体育课堂应是民主的课堂。

2.2.1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不能一味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安排教学过程,应当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共同探求,交流体验。

2.2.2面向全体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乐于关注少数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新课程下,我们要转变这种观点,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学习的权利。

2.2.3关注学生差异。由于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要把这种差异当成一种财富,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运动,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2.3体育课堂应是和谐的、重情感的课堂。

2.3.1创设“人文化”的课堂硬环境。体育场地、活动器械、电教设施、美育挂图等是体育课堂的硬环境。体育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创造,才能使体育的物化环境“活”起来,呈现出浓浓的“人文化”意味,才能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将体育器械摆放成富有情趣的艺术图案,能给学生严谨感、秩序感,优化学生的“心境”,这样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便会大幅度的提高。

2.3.2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欣赏、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其人格。沟通感情。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必须遵循“真实”、“接受”“理解”三原则,表里一致的真情实感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时常进行换位思考。控制情绪。首先教师不能把自己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矛盾时能够冷静地思考,既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又主动地与教师交换意见。

2.4体育课堂应是启发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

思维参与:设疑——动脑。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并将其隐藏在情境之中,再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尝试——讨论。在某些项目教学时,教师先不进行示范,讲解,而是让学生先行主动去尝试,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讨论,围绕教学中心,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见解。

情感参与。课堂观察可以发现学生的“身顺心违”现象:一些老师苦心经营的教学过程,学生往往漠然视之。因此,教师唯有以情唤情,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产生出美丽的火花,才能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教学。

行为参与。行为参与是学生主体参与的直接表现,也是老师调控学习过程、调控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差异参与。学生的先天素质及后天的努力程度决定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能力等是有差异的,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合理组织。

分层教学,老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程度、素质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以不同的评价方式等。分组教学时,体育教学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生个子的高矮和性别的差异分成几个自然小组,而应根据学生的技能、素质等实际情况科学的分组,这样才能满足全体学生学习的需要。

全员参与。体育教学能否做到全员参与,是衡量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成春”,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活动起来,使个体学习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以外,还应具备下列新的教育理念。

3.1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创造个体。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每个孩子视为一个创造的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并对学生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很好的保护。

例如一堂跳绳课,就有三种不同的教法。第一种教师示范,然后以示范为标准,大家认真模仿,并以此标准进行评价。第二种让学生自己去跳,然后逐个评讲,提出不足之处。第三种,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跳,当看到不同姿势时,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他,希望他深入思考。这样才不至于把一些具备创造性的学生埋没,才有利于培养新形势下的新人才。

这不仅仅是教育评价、教育方法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观念不同的理解。长久以来,我们体育教育教学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体育教师熟于扮演固定的角色,教师总把学生看成一个个任人摆布的物体。在不同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顽皮捣蛋。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其创造的勇气和能力就会丧失。

3.2  要善于运用创新性教学方法。

3.2.1善于发现创新闪光点

善于发现孩子有意无意间所表露的创新闪光点。在学生所参与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时的会表露出创新举措(火花),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间、老师间、相互探讨所产生的创新火花,如曲线跑竞赛中所摆放的几个障碍物,如何摆放跑的更快,如何摆放跑的难度更大。每当学生爆发创新火花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善于发现教师本身的闪光点。要善于捕捉教学中所产生的奇想(新花样),那怕是猛然间爆发,也应及时抓住运用会收到意想不道的效果。

3.2.2善于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

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方法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去找空白点;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个项目、一个动作、一个活动中的缺点,可以鼓励学生去找老师的缺点;引导学生寻找几个学生同一个动作或几个学生不同动作练习中的交叉点、异同点;引导学生去寻找重点,动作重点在哪里;引导学生去找难点,目标是什么,结构内容如何,怎样能投的远、跳的高、跑的快。

3.2.3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技巧

引导学生做加减法,创新是改变,但不是简单的加减,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合理地去加减。如掷实心球的预备姿势:原地——倾向——向——滑步转体;体育教案格式:四段式——三段式——自由式;体育教法:传统式——军事式——创意式;任何体育器材、动作、方法的改进变迁都呈现出科学的加减法。

3.3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急需点燃的火把"。如果只是运用简单的程序,那只能把学生越教越死,不仅害了学生,也害了社会。不要把学生看成螺丝钉,而要看成发动机。不是设计好框框条条让他们去套,去钻,而是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让孩子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生好奇、模仿,尽情的释放生命的能量。哪怕是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要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去精心保护,多给他们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不要将创造的幼苗扼杀在萌芽状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具有发展力的民族。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必须融有"创新"这个灵魂,把这两个字牢牢的注入青少年的精神内核,让他们拥有创新的欲望,学会批判地吸收,才能创造出美的未来,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4.参考文献:

1.刘敏《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第5期

2.徐艳玲《体育教学》2003年2期

3.刘海慧《新课程与学校发展》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 2002年

第2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一、 领会课改精神,把更新教学观念作为课改突破口

体育教学由于长期受过去教学模式的影响,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力培养,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正所谓“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丧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新课改确定了崭新的教育观念既为我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又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性的课程理念,并且学好、用好课标,研究教材,发掘教材的内涵,转变教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要切实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它是落实体育课改目标的主渠道。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体育教学思想发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导向,以“育人”为最终目标。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与教材方面,要从育人角度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中的多种教育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形成、社会化及个性化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更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对体育的感悟和共鸣,教师及时抓住各种教学时机,创造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创设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持续、积极、主动地感受。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主张,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生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在创造性教学中,赋予学生自的实践

体育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埃德家・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着重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学生如何学,学生是教学对象,又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如何,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能不能主动地学,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能不能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给学生以启迪、帮助与指导,使学生乐学、会学与善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好的教师不是教,而是教学,教学生学”。成功的教育在与教师发扬教学民主,以人为本地把应该传授的知识、技能通过各种新异的教学方法、组织手段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锻炼,实现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心。我非常注意教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重视学法的兴趣性和实效必一。例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学生的时间,设计出适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争论,给他们提供自由的机会,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再如,根据课堂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始进行自然结组;待动作稍熟练后采取差异分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不同组,便于进行互补性学习,形成民主交流的氛围;当多数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后,采取同体质分组或同技术分组,使其展开激烈的竞争和密切合作,培养学生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质。以上的分组方法均取得了较好地效果。还有,在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意见,关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当好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关心爱护学生,真正做到教学民主,给学生提供融洽、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健康的平台。

三、 自我素质的完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体育教学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的开放教学模式转变;从注重知识技能教育向全面的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转变;从学校体育向终生体育转变。可见,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首先,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终身学习”已不再是时髦的口号,而是现实的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知道、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改变和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满足学生充分享受体育文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的改革,如果我们不注意持之以恒地学习,学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我们,教学会感到越来越吃力。学习,一方面在于了解新知识,掌握新信息,新技术,把握时代的脉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则在与深刻地体味学习的艰苦,寻求求知的门径,探索学习的规律,以便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的身体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体育精神及品质。

第3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2001年6月,教育部制订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于2001年9月1日开始在全国正式实施。沿用了半个世纪的体育教学大纲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体育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

体育教学评价是科学管理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推动着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及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体育教学评价的地位在体育教学管理中更显为极其重要。因而正确认识体育教学评价是保证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评价目的及评价重点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评价目的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2、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改进教学。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评价重点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评价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强调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和行为的评价。

2、强调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评价。

3、强调对运动技术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的评价。

4、既注重终结性的评价,又注重过程评价和对进步幅度的评价。

5、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评价相合。

2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中,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但体育教学评价又是一重要环节,这就构成了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与难题性的这样一种现象。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虽然体育教学评价有所改进,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体育学习评价目的

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要通过考试、测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及时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以便体育教师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帮助,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从体育课程评价的理论来说,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体育教学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自己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以及有哪些技术环节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判断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以提高体育学习成绩;为自己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对教师而言,体育教学评价能够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能够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

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此可见,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我国学校体育还是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现象,尤其在体育学习评价上表现较为突出。体育评价往往是为评价而评价,为评价而教学,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体育教学仿佛是为了考试测验而进行的,考试考什么,体育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教学活动都为了考试。可以说,我国学校体育评价的目的仍停留在理论上,许多的问题需要研究与解决。

2.2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单调

体育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化,评价内容不全,难以体现体育学习评价目标达成的整体性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都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能评价作为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在体育教学的考核上,学生们的跑、跳、投等运动数据成为了评判学生成绩好坏以及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唯一标准。评价主要是重视最终的考试、测试结果,而忽视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不仅是体育教学的目标组成部分,而且还从深处影响着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及其结果,同时还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过于精简的评价标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3体育教学评价方法较为单一

体育教学评价大多都采用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法。所谓量化评价就是通过计时、计量对外显性行为进行测量的评价。这种评价往往只关注可测得的品质与行为,忽略了那些难以量化的重要品质与行为,即使有些内容勉强量化后,也只会流于形式,并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判定最终的学习成果,并做出成绩评定。虽然终结性评价简便易行,能够做出准确判断,但终结性评价对学习反馈具有滞后性,对学习进程的激励促进,提高学习效果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面有局限性。在体育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并且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效果,这必然会降低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3 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展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措施

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实现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3.1不断扩展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

体育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而进行的活动,可以说评价是为目标服务。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学评价的内容也就明确了。以日本和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新学力观的影响下,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内容主要包括4方面:关心、意欲和态度;思考和判断;技能和变现;知识和理解。其中又把关心、意欲和态度评价放在评价的首要位置,而体力的测定则没有列入评价的具体内容中。在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的评价内容包括5个方面:身体活动态度、健康概念知识、健康测验、身体活动的努力水平和健康技能的应用。由此可见态度在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评价内容中所占权重最大。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每个领域、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以此为参考,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也应当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从认知、技术技能和情感态度三方面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考评或测验。

3.2 采用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三者结合的评价方式

课程改革强调要充分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就是比较重视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每学期结束后对所学的运动项目进行技术考核或者达标测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评价的有效反馈功能,并不能及时激励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也不能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基于这种现象,体育教学评价应改变单纯使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者相结合。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三者相互渗透结合,将使整个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始终处于一个不断进步、上升的动态之中。

第4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一、摆脱束缚,认识新课程本质,树立新课程理念

作为我本人来说,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虽说我所接

触到的就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没有传统体育教学经历,但是作为被教育者,却是实实在在接受了12年(小学与中学阶段)传统体育教育的。因此,当我成为了教育者后,难免在教育教学上也会有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子。所以我认为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是很有必要好好学习课程课改的相关学习材料,唯有此才能使自身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定位在确保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确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而不是只教给学生单调的运动技术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正视被教育者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由“育体”向“育人”的全面转变,倡导“人性中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思想,我想这就是课改前与课改后课程性质的本质区别。

二、在课程水平目标的指导下,正确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

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我们都知道,新课标改变了以往教学大纲的教材规定模式,而是改用水平目标来指导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强调体育与健康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的活动去实现健康的目的。那么在达到同一目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的学生对使用的教材也就有了不同的选择,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水平目标要求制定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班级的学生情况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选用更符合学生的身体、心理的需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学习和掌握新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课程水平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多下功夫去研究,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拓展教材功能,提升教材内涵,使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三、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待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体育课上,对新知识,新技术动作都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及模仿能力。但是腻烦心理同样是这个年龄段学生所具有的特性,那么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怎样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体育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关于体育活

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特征,我认为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不难,只要授课教师能善于引导,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再配以教师自身优美的示范及诱惑性的讲解,相信学生是很乐于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的。兴趣产生了之后,教师就要多下功夫去研究如何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性。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开始新的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总是跃跃欲试,练习的积极性很高,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或练习过程的重复,那么学生就会慢慢地失去练习的兴趣,甚至不愿意参与。这是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做改变,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保持。

(2)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多种教

学情境,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历练、主动探究,对教师来说,变讲堂为学堂;对学生来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相对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授课教师如果能科学合理地是用上述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多种方式的学习中认识了运动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四、科学、灵活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断的评价,借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取而代之的是更科学、灵活的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时候,由于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身体素质的差异,要做到灵活掌握评价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对于身体条件好,运动天赋强的学生,要从严要求,进行横向比较,让他知道自己和他人比较的优缺点;而对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应该纵向比较,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教师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学生找到自己进步的动力。此外,在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适当采用小组评价与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进步与提高自身体育欣赏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评价方式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五、课堂后进行总结和交流

第5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 观念更新 角色转变 评价 课堂主体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实施,产生了一批新的教学理念,如:“课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体育课程的名称也从体育改成体育与健康,并且非常明确地指出体育为健康服务,体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健康。在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传统上认为的好课现在未必是好课,过去认为不理想的课却也未必差。在新课标下如何评价一节体育与健康课呢?

我个人认为应该由两方面来评价:一方面是同行老师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学生(课堂主体)的评价。两方面的比例各占40%,另20%由“上帝”来评价。如果说学生就是上帝,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学生方面的评价就占60%。如果学生都说这堂课好,非常喜欢,这节课应该是一堂好课;同时老师也评价的确是一堂好课,毫无疑问这是一堂非常优秀的课。从教师角度,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优劣:

一、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主要体现为学生喜欢体育与健康课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努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乐趣,并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如果许多学生被动应付,“出工不出力”,只能将这样的课堂教学划分为差一类的教学。因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所以说,“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与健康课”才是好课。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

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始终让自己处于一个“主角地位”,学生仅是“配角”的情况截然相反。新课标强调在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下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快乐,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所以说,“以学生的体育活动、发展、提高、身心愉快为中心的课”是好课。

三、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主要包括:课堂上,老师讲解、示范、应变、组织教学和评价的能力;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体育活动的能力。直到下课时,学生仍然意犹未尽,那才是好课。

四、课堂教学创新程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标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自由空间和创新天地,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教学是否有新意、是否耳目一新。所以说,“敢为人先”的课是好课。

我们很多老师上完公开课最关心的是领导、同行权威的评价,往往容易忽略学生对课堂的感受。事实上,老师的课上得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喜欢的课就是好课。我们认为学生喜欢的体育与健康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喜欢课的教学内容。经调查,学生最喜欢的上课内容是球类运动和游戏。因此,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抓住学生兴趣这一突破口,科学巧妙地进行安排,真正体现学生主体,这样,教师做的“饭”学生“吃”起来才可口,才爱吃。

2.喜欢课的形式和方法。课堂结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要讲究艺术性,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挑战,使体育课有特色、有趣味。如课堂上多采用比赛和游戏,能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锻炼欲望,使学生想上课,爱上课。

3.喜欢课的场地和器材。体育课的场地要精心布置,保证学生运动安全,体育器材不但要符合质量标准,而且要新颖美观,这样学生使用起来才称心如意、爱不释手。假如踢足球变成踢石头,打篮球变成打烂球,这样的器材谁喜欢玩呢?

第6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新一轮课改,体育与健康课程就评什么,怎样评,成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探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话题。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内容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或水平六)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数的框架。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强调在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以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体能的评价。体能主要包括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和健康有关的体能,《课程标准》更强调对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可以从学习目标中选择几项体能进行评定。在对学生的体能成绩进行评定时,可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结合学生的个体基础与进步幅度进行体能成绩评定。另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核项目。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高中体育教学评价强调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以及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的选项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运动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

3.学习态度的评价。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树立学生有终身体育的意识,把这种学习的态度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重要内容。那么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出勤与表现、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的行为表现等。可从能否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活动、能否积极投入健康教育活动、等几方面进行学习态度的评价。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生的情意表现主要为: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能否敢于和善于克服各种主、客观困难与障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能否善于运用体育活动等手段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趣等。学生的合作精神则主要表现为:能否理解和尊重他人;能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能否在学校和社会的体育与健康活动中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等。

5.健康行为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健康行为也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之一。学生的健康行为评价内容主要有: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是否学会制订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是否注意个人的卫生,是否为维护公共卫生而努力等。

(二)怎样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的评价

1.评价时运用好两个标准。

(1)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依据《课程标准》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容,可以将学习成绩评定标准分为绝对性标准、相对性标准、个体差异标准。这三种评价标准各自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如果单一地使用任何一种评价标准,都难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效果,应将多种评价标准结合起来使用,即评价标准多元化。

(2)允许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课程标准》把制订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的权利下放给体育教师,由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各评价指标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师更客观、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2.评价时选择好几种方法。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定量的评价方法比较适合于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做出评价,但很难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锻炼习惯、意志品质、健康行为等。这样就要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一是在对某些可量化的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以后再对那些不能量化的因素进行定性评价,二是对某些因素进行量化后得到的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这样就使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实践中,学习目标主要是在“过程”中完成的,其中许多目标如果不在“过程”中进行评价,放到学期末再终结性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必须多元化,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位于一体。这样既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又调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课程标准》提出,在确定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时,除了要注意其评价内容

的全面性以外,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参与评价,既体验成功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有运动天赋而体育学习成绩好,在体育学习中的优点就多些,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这是个体差异的反映,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随着体育的发展,学生可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层面获得体育的知识与体育技能。如果单单以体育教师的评价来对待学生,是很片面的,是不合理的。因此既要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也要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还可让家长参与评价。

4.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学习评价过程中,体育教师绝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而是要从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采取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其主动全面地发展。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与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相比,更为强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教师应突出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

参考文献:

第7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实施;信息学;多元评价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31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165-04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Tian Lei1,2Chen Gang1

(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Abstract〕In the view of informatics,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is the process related to selecting,spreading,communicating,storing,processing,handling and giving feedback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while the evaluation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situ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s advantageous to the control of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is beneficial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urriculum goal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informatics ;the evaluation;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由于课程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更多、更复杂,在实施过程中也有更多的变数,因此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本文应用信息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使其系统化,进而构建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多元评价体系。自信息科学诞生之后,信息概念、信息思维方式及其一般原理,逐渐被其他传统学科应用以解决该学科所面临的难题。“当用全新的信息思维方式对传统的学科理论和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时,便会立即赋予这些传统学科以某种薪新意义的全方位改造或全新意义的阐释。”[1]用信息思维方式、信息及系统科学方法及理论来构建评价体系,对于课程实施的调控以及拉近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现实之间的距离,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信息学释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信息交流的中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旨体现在着力建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有机结合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发展上。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的建构以信息的传播和加工为基础,信息传播与加工发生在师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乃至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因此课程实施是根据主体需求进行信息的选择、传播和加工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是一个既关注国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所有地区、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基本的要求,也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具体情境中体育教师、学生的特殊需求,将相对宏观的国家课程“情境化”、“具体化”创造和丰富的过程。建构符合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与体育发展、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需要、体育教师可操作的国家课程的具体形态。一般情况下课程实施具有其潜在的工作流程或程序,地方化实施也不例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过程是指发生于国家课程在各地区实施中的一系列事件或环节。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通过对其实施过程的回顾与反思,寻找事实,使用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过程与要素,来提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认识,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一般规律。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国家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中信息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Oct,2015Vol35No102评价的目的

斯塔费尔比姆(LDStuff lebeam)从信息学角度认为,教育“评价是一种选择、攫取和提供、描述和判断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其优缺点,以便有效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从信息学来看,课程实施过程中信息评价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为课程实施的效果提供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反馈信息进行价值判断。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评价是渗透于地方化实施过程始终的形成性过程。也就是说,地方化实施评价阶段是生成的过程,它不只是一种客观的技术性描述,而是互动的信息反馈,意在发现地方化实施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办法的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信息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证明地方化实施的正误、好坏、成败,也在于运用地方化实施过程信息评价发展,将地方化实施评价得出的各种判断信息,用于指导实践活动和为地方化实施过程各个阶段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实施状态的信息反复识别和判定,引导调整方向,为地方化实施过程的监督调控和纠错补救服务,引导和改进地方化实施的实践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评价主体与客体信息交流和反馈不断进行,使得地方化实施过程附有评价的功能价值,可以通过嵌入地方化实施过程的内部程序来发挥作用,而无需作为独立的逻辑程序。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信息评价,一般都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框架,课程实施评价较为成熟的模型、方案、设计、途径也都适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评价。

3信息评价的阶段划分

31评价的准备阶段

(1)评价目的的确定,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本地区地方化实施背景性评价。主要是指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有关的政策限度、需求状况、资源基础、师生发展水平等方面信息的综合判断,意在评估地方化实施的方向;二是对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方案本身的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方案的内在特征,而不是使用效果。意在考察本地区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方案目标的合理性、目标与内容间的一致性,以及方案内容的准确度、适切性等;三是对地方化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发现并意在通过评估予以解决。

(2)地方化实施评价对象的确定,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评价作为地方化实施过程中的特殊活动,不仅可以发生在地方化实施过程的任何阶段,还可以指向地方化实施本身、地方化实施运行过程以及地方化实施结果等不同评价对象。至于评价对象的确定,要根据评价目的选定,可以是地方化实施方案本身,也可以是评价的特定部分或环节。

(3)制定评价方案,包括明晰评价目的和要求、确定评价人员、拟定评价活动的时间表、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的实施原则、选择评价指标、确定收集信息的渠道、所需的技术和工具、确定用于评价的样本总量、选择或研制收集信息所需的工具、安排评价活动的方法、场所和经费等确保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评价活动顺利开展的各项内容。

32评价的实施阶段

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评价的实施阶段,主要涉及收集整理地方化运行情况及相关评价信息,分析、处理和总结评价信息,做出评价结论等工作。对于信息的分析,可以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或描述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的步骤包括:确定判断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成败的标准、确定地方化实施的潜在影响因素、确定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多种结果、确定地方化实施的各种因果关系。这一阶段是地方化实施评价活动的最关键环节,地方化实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判断的全过程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是得出地方化实施建议和做出行动反馈的依据。

33评价的反馈阶段

体育与健康地方化实施评价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评价的反馈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将评价结论整理成文形成评价报告的过程,以及对评价报告的运用过程。评价报告不单要对评价结果进行说明,还需要依据结果提出政策建议。除此以外,对评价报告的解读和使用也意义重大,它决定了评价结果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用于完善政策本身或改善政策过程的运作。

4信息评价的层次

41学校层次的监控

体育与健康地方化的实施过程“不是保证某种相对而言己知的和己定的事情”,“而是产生于人们曾经经历过的和现在理解的,是一种创造性和对待即将发生的东西的意图”[3]本次课程改革,各地区、各个学校、教师、学生往往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由于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具有独立的解释能力和运作能力,享有高度的自治,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学校乃至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呈现的课程改革都是具体的和相互差别的。

一般而言,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不可能是被直接告知的,而是在不断渗透中缓慢形成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不仅仅是有关知识、认知和技能的变化,最关键的还是人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转变。体育教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是对固有的先见观念和习惯的突破,这种突破需要通过群体间的相互激发、引导,形成改革的组织氛围和实践模式。

学校层面的监控,不仅可以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直接经验出发,具体指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或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进行整体评价,提升和改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水平,同时也使得体育教师在适应性解读和创造性改造中,逐步使教师形成一种信念,即他们应该作为伙伴来决定他们自己的工作计划或所在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化实施。

学校层面监控的内容包括:地方化、校本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规划;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管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发现、解决机制的建立情况、教师教研、培训、资源建设情况等。

42教育系统层次的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评价的一般组织都涉及一系列的程序性活动,需要依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关进行统筹安排、组织落实。他们不仅负责为政策实施和评价提供各种行政支持,如组织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资源供给和明确权责关系等,还通过他们的行政力量动员并落实多元主体的参与,如政府机构以外的专业研究机构及其人员、大众传媒、社会团体和各阶层的人士等,可见,行政权力的主导在政策实施和评价中是举足轻重的。

43用户取向的评价

社会相关利益团体、社会群体和普通公众也会参与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评价活动中,他们以群体或者个体的身份进行有组织或无组织的评价活动,这类评价有时是非正式的,但是作为社会各阶层不同人士之于改革的重要意见和判断,也会通过大媒介得到广泛地传播,具有反馈及时和辐射范围广的特点,会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的实际运作和实施方案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5信息评价多元主体划分

从关于课程实施主体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课程实施主体理解经历了由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由仅是自然人到吸纳团体、组织、机构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于对课程实施本质理解的深化。在特定课程实施过程的阶段,实施主体与评价主体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显然参与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体也是多元的、复杂的,所以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中信息评价主体进行划分。

51信息传递者

课程实施“是一个创造课程方案者和传递课程方案者之间的互动的过程”[4],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制定后,应用到实践需要一个传递者,是来连接课程方案制定者与课程方案执行者的媒介。传递者转达课程方案的理念与价值取向,课程方案实施的技术信息、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方案实施的实际状况信息等,也同时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评价。这种传递是双向的,既包括由课程方案制定者到课程方案执行者,也包括课程方案执行者到课程方案的制定者之间的传递。课程方案传递的具体行为表现为: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宣传与动员、组织与培训等。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过程中,传递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地方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体育教研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等,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与价值取向;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在本地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宣传;动员和组织本地区的学校及体育教育单位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师等一系列行为,旨在传递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中,地方文化、本地固有的价值观影响着传递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宣传、组织培训等一系列行为要结合本地实际,使课程传递行为具有地方特征。

52指令执行者

课程改革只有落实到教学中才有意义,所以课程实施最终的归宿也必须是教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指令的执行者既可以是课程变革的主体,也可以是教学主体。教师作为课程执行阶段的执行者,体现在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上,在课程教学情境中,课程标准是通过教师教案而得以执行的。教师又依据课程标准,整合课程资源,而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执行者不仅仅是体育教师,还应包括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体育教研员、校长等。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执行者,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53决策调适者

伯曼与麦劳克林(PBerman & MMcLaugh-lin)认为:“课程计划本质上要求实施过程是应用者与学校情境之间的相互适应过程――即是说具体方案的目标和方法是由参与者本人最终加以具体化的。”[5]不但是与“学校情境”之间,而是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因素影响,完全“忠实”地、机械地执行课程计划,必然导致课程计划不能如期实现。这就需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调适者”,对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境之间进行“双向”调适。调适行为是以评价为前提的,任何没有经过评价的调适行为都是盲目的,所以,只有作为课程实施的评价主体才能作为决策的调适者。完全照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然使课程实施陷入僵化的境遇,如果能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传递者和执行者的需要,在体育课程实施的方法及技术上,乃至课程实施的目标上进行调整,以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地实施。

54评价中介

评价中介不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中,只应第三方要求对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具体来说,评价内容包括课程方案的制定是否基于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否符合实施主体的需求;课程的实际运行是否符合课程方案。评价中介是基于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否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运行的实际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际运行状态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进行双向评价。这种评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评价,但最终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存在哪些不足等。

6信息评价内容多元化

有效的信息评价在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多元的评价内容能更为全面地反映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的程序来划定评价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程序:地方通过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师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

61地方通过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评价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实施方案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关键,是课程标准与体育课堂教学的中介和桥梁,是本地区区域内学校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对地方制定的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应该从是否体现出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理念,是否反映出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即在达成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情况下,是否充分体现出地区自身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评价。

62师生通过教学实施评价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体现地方化的特征,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要求学习目标结合地方实际,遵循地域文化,而这种“基于地域文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应在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知识与技能学习等方面体现地域性特征和地域文化色彩”[6]。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贯彻《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稿)》、《体育与健康标准》的“以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以教学内容服务于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三是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稿)》提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合理决定着教学质量好差,进而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我们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地实施就必须根据具体实际,选择科学、合理,又符合学生、学校、地方实际的教学方法。

7结论

应用信息思维方式及信息科学理论来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评价问题,使原本复杂、抽象的评价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系统化,为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实施过程信息多元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能。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实施过程信息多元评价体系是一个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不断进行信息交流与反馈,它渗透于课程实施全过程,它不只是一种客观的技术性描述,也是反映课程地方化实施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过程。构建不同评价阶段、多层次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和多样评价内容的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体系的意义,在于引导和改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化实施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邬.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460.

[2]斯塔费尔比姆.系统的评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8.

[3]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38.

[4]Ornstein,AC.& Hankins,FP..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Third edition.Boseon:Allyn and Bacon,1998:292.

[5]See MclaughlinM..Implementation of ESEA Title I:A Problem of Complianc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76,80(1):69-94.

[6]娄坚强,樊炳有,等.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如何反映地域体育文化特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104-111.

第8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体育新课标;基础教育;影响和适应;思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推行,学校体育与健康学改革也不断在深化,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并发生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无论在课程性质、理念、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方法、教学评价方面都体现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促进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考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把体育锻炼当作短期行为,只要最终考试能顺利通过便完事。教学中忽视长远效益,忽视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忽视心理、社会两个领域素质的培养,没有把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彻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对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产生很大冲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逐步向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转变,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不管学生的先天差异如何,学生的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习惯于“一刀切”,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摩、欣赏教学竞赛录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可结合社区体育活动、校运会、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组织、编排及裁判工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体育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的学习领域,体育教育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重知识、技能、技术教育向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转变。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做到“一专多能”,既有自己所擅长的运动专项,又能做到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其他运动项目的练习。同时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的横向联系,把有关的知识与体育相结合;提高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示范动作的质量和美感等自身素质、教学素养,保持强健的体格和外在的形体美;积极探索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善于总结,以适应课程标准的需要。

4.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是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念逐渐改变,对待体育的态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感受到极大的快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明显地提高,加深了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了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心理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增强了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增强了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二、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或适应过程的制约因素

1.教育思想仍受传统文化影响

重人文,轻自然,重道轻艺,学校体育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根本无法贯彻落实。因此,即使体育与健康教育能够在学校里站稳脚跟,却依然无法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体系。

2.学校教育培养目标长期受政策导向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政策的导向的影响,使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无论是从学生、教师、家长的任何一个角度出发,高考带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一切为高考让路”成为教育的宗旨。作为一门高考不涉及到的学科,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受到“重视”。据调查,目前还有些学校删减体育课,为高考让路。因此,不对这种制度进行改革的话,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陪衬”。

3.场地、器材、经费投入的不足

体育健康教育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小三门”的尴尬位置,在整个教育的领域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非主流因素。因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严重制约了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当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如此多的领域目标、内容时,体育与健康教育或许感到的只能是无奈。

三、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建议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学习,把握教育思想,准确定位体育与健康教育

2.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联系,建立起与素质教育思想相适应的完善的课程体系

3.树立良好的政策舆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变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旧的观念,加大对健康的投入,全社会共同重视学生的健康问题。

4.立足现实,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四、结束

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的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实施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具体的课程模式和操作运转办法,推进新课标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4-04.

[2]吴玲.体育新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03.

[3]刘庆谊.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

第9篇: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范文

一、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

本学期,新课程改革在南京市中小学全面实施,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本学期体育教研工作的重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抓好课程改革的起步,本学期着重抓了全体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起始年级教学实验,转变教师的观念,建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力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上有所改革、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举办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班,认真学习课改实施方案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标

(1)参加省教研室举办的体育教研员新课改培训班

XX年6月4至7日,“江苏省体育教研员新课改培训班”在我市举办,这是江苏省首次举办的体育学科课改培训,各区县极为重视,积极报名参加。全市共15个区县中小学体育专、兼职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30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不但听取了有关领导及国家课标领导小组专家对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解读报告,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还通过观摩南京市宁海中学窦宁、夫子庙小学卫红、南师大附小任智新课标实验课以及南师大附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加深了课程改革实践和操作层面的认识,为全市启动新课程改革奠定的基础。

(2)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新课程通识培训与体育课标培训班

XX年7月10至15日,南京市中小学课改培训正式启动,市教研室配合晓庄学院和市幼师,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者培训班,各区县体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约90余人(中学40、小学50)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中听取了专家对课改实施方案及课标的解读,交流了课标实践操作体会及案例分析研讨,为区县级课标培训培养了一支骨干队伍。

(3)参加江苏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标培训班

XX年8月,江苏省教研室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新课标培训班在扬州市举办,我市省级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50多人参加了培训,参培人数为全省最多。培训班期间,正直酷暑高温季节,我市参培教师能坚持理论学习和新小学生广播操练习,并利用清晨和下午课后加班加点练习,在培训班结业汇报表演中,展示了我市体育教师的成果和风采,得到有关领导及专家的好评。

(4)参加人教社举办的中学《体育与健康》

教材及教参培训

XX年7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及教

参培训班在宁举办,由教材副主编藤子敬教授和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学院周师章教授主讲体育与健康教材与教参的特点及运用,我市中学体育教研员及部分体育教师30多人参加了培训。

(5)区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全面展开

开学初,对区县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各区县均利用开学前及开学初进行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通识培训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据统计,全市参加培训的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约1200余人,占全体体育教师的70%;区县的课标培训平均用时为3.5天(最多的10天,最少的2天)。在学期中,各区县结合本地的特点与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课标理论与实践培训。

2、举办“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观摩评比活动”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推动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探索一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XX年11月中下旬,市教研室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全市共30节中学和30节小学体育课,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了观摩评比。南京市教研室体育学科在组织此次活动时,提出了“健康、主动、快乐、发展”的主题思想,鼓励教师以“无模、无法、无标、无规”的观点去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力求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所有的观摩评比课教学中,任课教师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教学领域并行共进的课程结构。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关注体育文化的传承,把“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实处。在这次的教学观摩中,教师们普遍都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让学生自主学练。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范围越来越大。90%的课中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选活动内容或自创游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由过去比较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的指导,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学练、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体现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案设计突破原单一形式,既有表格式,也有文字叙述式,还有结构图式,无一例外地转变为用教学目标来“统领”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尝试用一条主线来贯穿全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是只确定了教学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给予了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上的灵活性和自。那么,如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突破竞技运动教材体系,建立一个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体系呢?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教师们作了有益的探索。在教材资源的开发上较好地运用了延用、改造、继承和创新的策略。在教材资源运用的策略上能掌握好教材资源的约束力与灵活性的关系。

3、组织新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观摩活动

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是实施新课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学期,在区县开展课标研究和教学观摩的基础上,市、区结合,推出一批教学改革有所突破的体育课,以教学观摩的形式进行了全市的交流与研讨。

4、参加“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XX年11月底12月初,“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在连云港市举行,各市为了展示课程改革研究和实验的成果作了积极认真地准备。我市在课改观摩评比的基础上,推出了人民中学程智和省教院附小金玉老师的两节课改课代表南京市参加省教学展示。两位教师以新课程基本理念为依据,大胆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突破,反映了我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观点与成果。从国家课程改革指导专家的点评及各种反馈信息反映,我市中小学两节课得到专家及听课教师的充分肯定,

二、课题研究

1、继续省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课件研究制作》课题研究

为了贯彻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开发体育资源,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提高我市体育教学质量,在课题上报、立项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基本完成并进行教学实验研讨。

2、参加省教研室主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运用实验研究》课题研究

该课题反映了江苏省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在教育、体育科研上的前瞻性,被中央教科所列为“十五”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并于10月25日在南京九中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国家教育部、中央教科及省、市有关领导和省体育院校的专家、课题组教师等出席了会议。南京市在该课题下承担了部分专题实验研究,目前正在计划与落实之中。

3、进行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题研究论文评选工作

新课程改革引起了教师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与思考,促进了教师对专题研究的热情,从今年教师上报教研室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看,较之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小学共上报论文170篇,经评选获奖116篇,占68.2%;中学共上报论文96篇,经评选获奖67篇,占69%。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5、开通了中小学体育教研网络,为实现现代化教研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XX年10月下旬,为了进一步开发教学研究资源,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市教研室正式开通了“南京教研”网站,专设“中学体育”和“小学体育”网页,设置了教研新闻、教学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文和教学设计五个栏目,可以从网上了解市体育教研活动情况,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阅读有关论文及兄弟学校的体育课题研究方案,从而为我市的教研活动架设了一条空中桥梁,使全市的教研活动与教师更直接、更快捷、更贴近。

三、队伍建设

1、继续抓好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组和市优青年培养。

2、组织部分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赴无锡市观摩学习新课改实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