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画画的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画画的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画画的理论知识

第1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论;有限;理性;无知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57-01

一、哈耶克知识论的基本预设——无知

构成哈耶克社会政治哲学基础的,是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这一理论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哈耶克对于人之无知的强调。哈耶克的政治思想,或者说哈耶克自由主义,就是以此为逻辑基点的,这是理解哈耶克的钥匙。

在人类思想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论观点。前者的代表人物是感悟到“人是无知的”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相信理性力量的笛卡尔。在《自由秩序原理》第二章的开篇,哈耶克开门见山地说:“苏格拉底的无知论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了解社会的首要条件”。

理论的建立都有一个前提,也就是基本的预设。政治事务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如何看待人,因此任何政治理论都会以关于人的某种本质特征的假设为出发点。哈耶克之前的政治学哲学经常使用的人性预设,是关于人性的善恶这样的道德判断。政治理论的另外一种前提预设方式,是对人类的认知能力,即知识范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一问题的假设。对人行善恶的道德判断不同,政治思想的逻辑就会出现差异,同样,在人类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问题上的立场不同,政治思想的逻辑就会大相径庭。哈耶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无知”,也就是说,其政治理论的基本预设就是人类的“无知”。他指出,“苏格拉底认为:‘承认我们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之母。’苏氏的此一名言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理解社会的首要条件;我们渐渐认识到,人对于诸多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往往处于必然的无知状态之中”。

二、有限的理性

理性是哈耶克研究的另一个主题,他在几乎所有的著作中都对该问题有着不同程度的探讨。理性是人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哈耶克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是以其知识分散理论为依据的。哈耶克所阐述的理性的限度,与其所强调的“无知”的知识观一脉相承。哈耶克所持的有限理性的观点是他反对一切企图建构社会制度的思想源泉,也是核心的武器。

(一)西方哲学传统中关于理性有限性的界说

要理解哈耶克知识论的基本预设不得不去追溯哈耶克所受到的西方哲学传统的影响。最早为理性划定边界的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休谟认为“我只知道我感觉到的事情,我不可能知道关于我感觉以外的任何陈述是否真确”。罗素对此也做有趣的解释:“一只小鸡每天吃到主人送来的食物,它的归纳原理告诉它明天主人还会来喂食,可是明天它被主人吃掉了”。因此,“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科学定律都只不过基于我们一厢情愿地相信归纳原理之上。而归纳的次数总是有限,归纳法的本身无法得到逻辑证明的”。那么“今天太阳升起”,“今天主人给鸡喂食”只能在今天是真确的。此一命题的深刻意义在于阐明,我们的理性所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相对的,这些知识应向无限的未来敞开大门并受它的检验。对哈耶克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是波普的否证主义哲学。波普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是演进的,不可能有一个一劳永逸、无所不包的科学知识体系。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理性局限性的哲学传统,才会形成哈耶克知识论基本预设的思想。

(二)分立的个人知识导致理性的有限性

哈耶克提出了知识存在的状态:只有分立存在的个人知识,而没有一种先验的总体性的知识。他说:“知识只会作为个人的知识而存在。所谓整个社会的知识只是一种比喻而已。所有个人的知识的总和,绝不是作为一种整合过的整体知识而存在的。这种所有个人的知识的确存在,但却是以分散的,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以彼此冲突的信念的形式散存于个人之间的,因此如何能够做到人人都从此种知识获益,便成了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大问题。”据此,哈耶克进一步推论出:知识愈增长,人类就愈无知。“人类的知识愈多,每一个个人的心智从中所能汲取的知识份额亦就愈小。我们的文明程度愈高,那么每一个

人对文明运行所依凭的事实就一定知之愈少。”

(三)历史是进化的产物,并非理性的设计

哈耶克认为中世纪的思想家对于“理性”的理解是正确的,只是后来由于笛卡尔为“理性”冠以一种新的内涵,“理性”一词才改变了含义。“对于中世纪的思想家来说,理性主要是一种认识真理,特别是道德真理的能力,而不是根据明确的前提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他们十分清楚,文明中的许多制度,并不是理性的发明,而是同所有的发明相反,是他人称为‘自然’之物的产物,即自然而然出现的事情。”

在哈耶克眼中,理性不但不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只能是有限的。人们今天所拥有的理性不足以构建明天,因为传统是对过去的经验总结。而过去与将来不会是相同的,因此人们不具备对未来设计的能力。各种制度在历史中形成,是历史演进的自然产物,而非人为设计的结果,人在这个过程中是适应者,而非创造者。

三、建构论理性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基本分歧

(一)对理性的态度不同,前者承认人生而具有知识和道德的享赋,而这种享赋能使人根据审慎思考而建构文明,后者则主张文明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行动的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理性不及”之物,理性是有限的;(二)价值指向不同,哈耶克认为建构论理性主义的进路“几乎与自由的所有独特成果相反对,并几乎与所有赋于自由以价值的观点或制度背离”,进化论理性主义则赋予人类自由的精神,因为社会是开放的,对于自身的规则又处于“无知”的状态,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之知识进行自由探求。

四、哈耶克的立场

哈耶克的立场是鲜明的,他终其一生在批判、鞭挞建构论理性主义,褒扬、推崇进化论理性主义。因为哈耶克认为,对前者的张扬必将会扼杀人类的自由,摧毁我们的文明,而要避免这一点就必须否弃“我们能够经由审慎的思考而创造人类未来”的幻想。

参考文献:

第2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概念化;语法;认知心理机制;注意机制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6?274?05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一直是当今语言学理论所关注的焦点。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概念化是洞察语义和语法相互关系的重要窗口,有助于揭示一种语言语法面貌的成因。目前国内外认知语言学领域已经围绕着动词和形容词的概念化展开了许多探讨[1?7],这些工作大大深化了我们对于语义和语法密切关系的认识。

我们的主要工作在于尝试挖掘和阐释认知心理学相关研究的语言学意义,特别是对有关概念化背后所潜在的机制的探讨。

一、概念化及其研究的范式

“概念化”一说有多种意义,可以指各种同语义表达有关的现象。本文所使用的“概念化”参考的是石毓智[8]的定义,即“一个民族如何把认识外在世界的成果用词语固定下来的一种认知行为”。总的来说,过往对于概念化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范式。

(一) 将动态的认知过程引入语法分析

对于同样一个认知对象,由于观察视点的不同,人们就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概念化。诠释(construal)便是观察现象的视点(或认知过程),Langacker[9](43?44)用一个经典的“半杯水”的例子说明了这种关系,如图1所示。

Langacker指出,图案(a)和(b)的认知视点分别为容器本身以及容器中的水,因此,与它们相对应的句式分别为“the glass with water in it”和“the water in the glass”;图案(c)和(d)反映的是人们不同的认知过程:前者是从容器的底部向上观察,而后者则是从容器的顶部向下观察。这种不同的认知过程编码为句式就分别表述为“the glass is half-full”以及“the glass is half-empty”。上述四种针对同一现实对象的不同描述代表了人们不同的认知诠释。除了Langacker,石毓智[7, 10]等的讨论也属于这一范式。

(二) 以一种(相对)静态的视角看待词语的语义结构(‘意义成分’或者‘概念内容’)

人们通过认知能力对外部世界进行概括分类,并把认知的结果用语言形式编码。然而,对于应当如何认识外部世界,不同的民族通常有自己的方式,这样就形成了不同语言在语义结构上的差别。换句话说,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不同民族的视点不一,切分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词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很不一样,进而影响到与词语相关的语法行为。例如,基于跨语言的调查以及谓语动词的复杂程度,Talmy[1]将人类语言分为两种类型,即“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 framed language)和“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前者的谓语结构主要是“核心动词+小词”,比如英语和汉语。该类语言在概念化动作行为时通常不考虑方向、地点等因素,而是在句法表达层面通过“小词”的使用来明确方向等意义;后者的谓语结构只由单一的核心动词构成,比如罗曼语、日语等。这

图1 Langacker用“半杯水”说明诠释的不同[9](43?44)

类语言的动词本身就已经含有方向等语义特征,在面对同一动作的不同方向或地点时就用不同的动词来表达。属于这一研究范式的还有石毓智[5?6]以及Paradis[3]等。

上述两种概念化的研究范式实际上并不冲突: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上看,共时层面的某一语言的概念结构也是在不断的、动态的概念化作用下形成的;另一方面,概念化强调了人的主观因素,包括概念形成的体验、认知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结果,因此意义就等于概念内容以及如何来诠释这一内容[11]。在下文中,我们将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概念化所涉心理机制作出阐释。

二、概念化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

认知语言学所关注的认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活动,比如观察视点、认知顺序等具体的认知活动对语法产生的影响。这些认知活动大都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者认知科学的基本内容,已具有坚实的心理实验基础,人们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但同时Langacker[9](85)也指出,我们不能仅仅依赖直觉或者内省,意义的概念观并不意味着语义结构能够直接通过内省的意识得到理解:从事概念化的认知活动并不等于知道其工作方式,这就如同我们能够(用眼睛)看(事物)但并不一定知道视觉是如何运作一样……实际上,在有意识的分析层面,我们通常不会注意诠释的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诠释了诱发的(概念)内容这一事实,二是我们诠释的具体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首要兴趣在于人们说了什么,而不是说话背后所潜在的机制。尽管如此,对于“说话背后所潜在的机制”是什么,Langacker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

实际上,无论是“突显”还是“视角”①,其背后都有人类一般认知能力为基础,比如注意力的指向(direction of attention)等。“注意”(attention)包括个体所操控的所有信息,比如来自记忆、感觉和其他认知加工的信息等等,它使我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认知能力对感兴趣的刺激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从而达到辨认以及记住突显信息的目的。“注意”主要有四种功能,分别为“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警觉和信号检测”(vigilance and signal detection)、“搜索”(search)以及“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其中,选择性注意可以用来追踪并同时忽略其他的信息。

在选择性注意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机制来解释信息通过注意系统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加工方式,比如“过滤论”(filter theory)和“瓶颈论”(bottleneck theory)。下面将简单介绍当中具有影响力的两种解释:其一是代表了早期注意理论的Broadbent模式。该模式认为,信息在感觉层面记录后,人们便开始了将信息过滤的过程,如图2所示。

在Broadbent看来,感觉输入存在多个通道,外部信息通过它们到达一个注意的过滤器,但是该过滤器仅允许感觉信息经由一条通道到达知觉加工(perceptual processes)。在整个知觉加工阶段,人们将感觉赋予了意义。

其二是Deutsch & Deutsch的后期过滤模式。该模式对早期的Broadbent模式做出了修订,将信息的阻断过滤放在了知觉加工之后,如图3所示。这个“后过滤”使得人们能够主动识别进入感觉输入通道的各种外部信息。如果信息没有触动知觉,那么人们就会在过滤机制中将其剔除。需要指出的是,持前过滤机制和后过滤机制的学者们都认为存在一个仅允许单一的信息源通过的注意瓶颈,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瓶颈(过滤器)应该处于信息加工的哪一个阶段(或位置)。

实际上,认知心理学者们通常会通过区分执行认知加工中的“自动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和“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将注意分为两种情况,即“前意识注意”(preconscious attention)和“有意注意”(conscious attention)。“自动加工”相对较快且具有并行性(parallel in nature),大多情况下不受意识控制;“控制加工”则相对较慢,具有顺序性以及目的性

图2 注意的瓶颈理论:早期的过滤机制[12](93)

图3 注意瓶颈理论的修订:后期过滤机制[12](95)

的特点(sequential and intentional in nature)。Broadbent的模式反映的是一种前意识注意,外部信息一旦输入便进入选择性过滤,两者是并行的,因此属于自动加工;而Deutsch & Deutsch的模式刻画的是一种有意注意,人们能够主动识别各种外部信息,因而属于控制加工的范畴。Sternberg[12](104)指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倾向于认为,在完全的自动加工和完全的控制加工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统(continuum),两种认知加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也就是说,前意识注意和有意注意是能够相互影响并互为补充的。上述讨论可用表1概括。

表1 两种模式所属的注意及注意加工类型

Broadbent模式 Deutsch & Deutsch的模式

注意类型 前意识注意 有意注意

加工类型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上述两种模式对于认知加工机制的解释能够为概念化机制的探讨提供有益的启发。一方面,人的认知系统是非常活跃的,对于各种外界信息,人们不是被动地对其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建构自己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语言的认知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就本文讨论的概念化而言,人们将认识外部世界的成果用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个个的概念。然而,对于概念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哪些语义特征可以包含在内,哪些又被过滤在外,不同的民族往往有自己的方式。比如前文中介绍的“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前者将动作行为方向、地点等信息排除在动词概念之外,而后者则将这些相关信息包含于动词概念之中。这种主动选择信息的过程离不开相关心理机制(如控制加工)的作用。

此外,Sternberg[12](77?79)指出,支持注意系统自动加工的是习惯化和去习惯化(habituation and dishabituation),它影响我们对熟悉刺激(familiar stimuli)和新刺激(novel stimuli)的反应。在习惯化情况下,随着对刺激的熟悉程度的增加,人们逐渐注意不到该刺激,而去习惯化作为习惯化的对立面,会随着熟悉的刺激所发生的变化而促使人们开始再次注意刺激。这一情况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旦一种概念化方式得以确立,它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稳固性和一致性,影响一个民族对外部世界的诠释角度,使该民族的概念化表现出系统性和规律性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概念化方式会逐步表现出一种习惯化(habituation)的倾向,体现的是对外部信息所执行的“自动加工”。尽管如此,如前文所述,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统,这也意味着两者可以在该连续统内游移,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且相互影响、互为前提:控制加工能够在同一历史时期具有很高的稳固性,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也可能随着人们认知视点的变化而改变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和过滤。这一变化可能首先会打破之前的习惯化加工机制(去习惯化),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步过渡到习惯化的加工机制上。如此反复,形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和变化过程。这种加工机制的变化反映在语言中就有可能表现为对事物概念化方式(或诠释角度)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语言中的语法表现。

三、认知心理机制在概念化过程中的

作用

注意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识别环境中的重要对象和事件,人们通过选择性注意不断地对所关注的或者忽略的刺激进行选择,对某些刺激的忽略(至少是弱 化)则意味着某些特定的显性刺激的突出[12](80)。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概念化研究,对注意机制的解释力作出进一步阐释。

概念化可以有不同的对象和层次:单一现象的认 知成果在语言中一般表现为一个个词语,比如上文介 绍的动词概念化;而对事件关系的认知则可能反映为 一种结构。石毓智[10](以下简称‘石文’)运用跨语言的视角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探讨了古今汉语被动标记 词汇来源同其他语言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石文指出,典型的被动事件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施事、受事和 动作。理论上说,这三个要素都可以被标记,但跨语言的材料显示,语言中一般只标记动词或者施事。由于各民族的认知视点不一样,对这一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角 度来诠释,所以不同的语言就会选择不同的词汇来源。表2和表3是根据石文所例举的材料整理而成②。

表2和表3中的标记分别代表着对被动事件构成要素的不同诠释角度(即‘要素’信息的不同过滤),其中表2 的标记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 从受事主语

表2 标记动词的被动标记及其词汇来源

词汇来源 代表语言 标记

see见 French vior

suffer遭受 Vietnamese bi

eat吃 Korean meg

get得到 German kriegte

comitative跟、和 Baka tε

fall落 Tamil -pat

personal pronouns人称代词 Luba ba-

third plurals第三人称复数 Hungarian -ik

reflexives反身代词 Russian -sja

anticausative非使成 !Xun /’é

表3 标记施事的被动标记及其词汇来源

词汇来源 代表语言 标记

ablative夺格,“自” Bulgarian ot

comitative跟、和 Swahili na

locative地点介词“在” Turkish taraf

hand 手 Zande bé

的视角看,事件的发生是一种被动遭遇,不是按受事者的意愿而遇到的行为,比如suffer、see、eat、fall这四类;② 将谓语动词的论元(宾语)提到主语位置,被动式动词后就不再带其他论元,即丢失一个论元。比如personal pronoun、third plural、reflexive和anticausative的用例;③ 被动式的动作是施事方的意志,因此对施事来说是得到机会对他人或物施加某种行为,比如get和comitative类的标记。

表3的标记则可以分为四类:① 指明动作行为的来源,如夺格标记;② 指明事件的两个参与者的空间关系,只有空间上相近,才能使一方的动作施加在另一方上,比如伴随格(comitative)标记;③ 指示事件的发生地点,即施事可以看作是事件发生的一种“地点”,比如用引入地点的介词来引入施事;④ 实施动作的关键部位,比如“手”。

石文指出,汉语被动式标记同这些语言相比,既有强烈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表4总结了古今汉语中的各种被动标记。

表4 古今汉语被动标记(有删减)[10](16)

来源类别 标记 时期

地点介词 于 上古

伴随介词 与 上古?近代

目的介词 为 上古?中古

第三人称代词 之 上古?中古

反身代词 所 上古?中古

遭遇 见 上古?中古

遭遇 被 上古?现代

遭遇 吃 近代

遭遇 着 近代

使令 教 近代

使令 叫 近代?现代

使令 让 近代?现代

给予 给 现代

对于同样的事件结构,不同民族对于如何选择和过滤参与事件的信息(认知视点)互有差别,结果导致语法标记的词汇来源各有不同。同时,不同民族间对事件信息的筛选又是成系统、有规律的,结果带来不同语言间语法标记词汇来源的整齐对应。就汉语的情况,上述被动标记都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作为一个稳定的语法标记出现的,这反映了注意系统在历时发展中的稳固性和一致性;另外,不同历史时期对被动事件诠释的视点在不断变化中,对参与被动事件的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也有不同,进而会影响到语法标记词汇来源的选择。这一动态变化的背后会涉及不同注意加工的更替和相互协调。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少研究是通过内省的方法进行的,据此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纯主观的推测,缺乏实验依据。认知心理学领域所揭示的大量认知机制及规律则能够为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尝试探讨了概念化背后的认知机制。我们认为,注意机制在人们概念化以及其方式的选择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结合相关研究对该机制的解释力做出了初步阐释。

由于涉及不同的学科知识背景,本文对概念化心理机制的探讨和阐释还不完善,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对认知心理学相关成果的借鉴,能够有效地指导语言研究实践,加深我们对概念化理论的理解。

注释:

① 突显(prominence)和视角(perspective)是“诠释”的两个重要参数。

② 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对原文进行了删减,仅保留了代表性的用例。

参考文献:

Talmy Leonard. Path to realization: A typology of event conflation [J].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91(17): 480?519.

Langacker Ronald.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Paradis Carita. Adjectives and boundednes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1, 12(1): 47?65.

Paradis Carita. Configurations, construals and change: Expressions of DEGREE [J].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08, 12(2): 317?343.

石毓智. 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变化及其对语法的影响[J]. 汉语学习, 2003(4): 1?8.

石毓智. 英汉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被动表达的影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6(6): 403?411.

石毓智, 白解红. 汉英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及其句法后果[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b, 22(6): 77?82.

石毓智. 语法的概念基础[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a.

Langacker Ronald.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石毓智. 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J]. 民族语文, 2005(3): 14?22.

Langacker Ronald. 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 [C]//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ructur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8: 1?40.

Sternberg Robert. Cognitive Psychology [M]. Belmont: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3.

An Attemptiv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Conceptualization

LIU Jin1, 2, QIN Yuxiang2

(1.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2.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China)

Abstract: Cognitive linguistics holds that meaning and grammar are inseparable, grammar is the structuraing of conceptual content and meaning determines grammar to a great extent. Therefore, conceptualization become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of stud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ceptualization is a type of cognitive activity in nature. This paper, by basing itself on related finding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makes a prelimi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nvolved in conceptualization. It holds that the attention mechanis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both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ways of conceptualization.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and laws revealed by cognitive psychology can not only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tud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but also guide linguistic research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ualization theory.

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ceptualization; grammar;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ttention mechanism [编辑: 汪晓]

第3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优化税制理论;税制改革

一、优化税制理论

优化税制理论是对如何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研究的学说,它主要是指两大目标的实现:一是税制设置要符合效率原则的要求,二是税制设置在满足效率原则的同时,还要兼顾公平原则。优化税制理论的两大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实现这一优化税制所需信息的获取程度。理想状态下的优化税制理论是假设政府在建立税收制度和制定税收政策时,对纳税人的经济信息无所不知,而且政府具有无限的征管能力,获取信息的代价也是很低廉的,此时税收对经济效率不会产生任何扭曲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信息不对称是广泛存在的,获取信息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因此,我们只能把理想状态下的优化税制作为参照系,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角度出发,在现实可供选择的税收中设计出最接近理想形式的税制,这又被称之为“现实优化税制理论”。

现实优化税制理论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搭配问题

直接税(所得税)有助于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而间接税(商品税)则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率的目标,现实优化税制理论首先分析了将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统一起来的可行性,承认了无论是直接税还是间接税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两者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其次,在直接税和间接税并存的复合税制情况下,以所得税还是以商品税作为主体税种,则要取决于公平与效率目标间的权衡。所以,一国最终的税制结构模式还是要取决于该国政府的政策目标。

(二)优化商品税理论

优化商品税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福利经济学家拉姆齐最早在1927年提出的,他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果政府仅仅只能以“扭曲性”商品税作为获取税收收入的工具,应如何设置商品税系才能使效率损失最小而使纳税人保持尽可能多的福利。拉姆齐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提出了“拉姆齐法则”(逆弹性法则),即对每种商品课征的税率应该同该商品供求价格弹性成反比,因为对弹性越大的商品征税,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幅度就越大,从而征税的扭曲效应也会越大,所以,优化商品税理论要求,对弹性大的商品课征低的税率,对弹性小的商品课征高的税率,使总体的超额负担最小化。显然,拉姆齐法则没有将公平原则考虑在内,仅从效率原则入手。因为考虑缴纳商品税的个人都是不同质的,对低弹性商品(如食品)按高税率课税往往会使穷人的税收负担高于富人。因此,以米尔利斯为代表的现代优化税制学派对拉姆齐法则进行了发展,一是加入考虑再分配公平的目标,就现实的一般情况而言,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要适用高税率。二是由于拉姆齐式的商品税不能保证生产效率的高效,政府还必须开征其他扭曲性的税收。这是因为政府在现实情况下不可能获得充分的信息,而且征税能力也会受到限制。

(三)优化所得税理论

优化所得税理论是维克里在1946年首先提出的,与拉姆齐不同的是,他的研究是直接从不充分信息对优化税制的约束条件入手,是直接从效率与公平两大原则并重条件下税制对经济行为主体刺激作用入手。维克里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个人累进所得税的设置既能促进收入再分配目标的实现,又不至于影响个人工作的积极性。从相当意义上说,维克里的研究思路实际上是现实优化税制的真正出发点。他首先论证了累进所得税对劳力供应与个人工作积极性的负面影响,创造性地建立了使所得税效率与公平达到相对均衡的模式,但他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模式过于复杂,且许多论点不够明确。后来,米尔利斯用数理推导出了关于优化累进所得税的一般结论,即在政府目标是使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前提下,社会完全可以采用较低累进的所得税来实现收入再分配。所得税累进程度越高,替代效应越大,超额负担也越大,即过高的边际税率不仅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而且对公平分配目标的实现也是无益的,因为,低收入者所得税的免征额是固定不变的,过高的边际税率只能使高收入者的收入减少, 却不能使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提高。米尔利斯还进一步提出了“倒U型”的优化所得税率模式,即从社会公平和效率的总体考虑,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以适当高些,而处在收入水平两极的低收入与高收入者都不应受制于过高税率,这样不仅能稍减经济效率的损失,也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二、优化税制理论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

优化税制理论虽然没有为我们创建出一个具体的最优税制结构,但它却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理论原则,为我们提供了设计良好税制的理论标准,对于我们的税制改革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

(一)优化税制理论不能盲目照搬,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优化税制理论不能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它必须适应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际发展状况,为我国税制改革服务才具有真正指导实践的意义。我们在进行税制改革时除了要借鉴优化税制理论的思想精华以外,还必须深入研究目前各类经济活动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及其引起的税源变化。首先要考虑的是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如产业政策、分配政策、财政政策等。其次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对税收的挑战是全面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它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研发投入的增长,人力资本的形成等,这些都与税收息息相关,都需要得到税收的支持。最后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国家的税收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制定出有利于保护资源的税制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尤为重要。

(二)税制改革应综合考虑效率和公平两大目标

将效率和公平两大原则统一起来综合考虑是优化税制理论的一大贡献。长期以来,我国的税制结构实行的是以增值税为核心的间接税为主体的模式,重效率,轻公平,这种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市场发育不健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它要求税制结构要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收入公平分配、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三个“有利于”就意味着税制改革要综合考虑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因此,税制结构模式向双主体的转换也就成了必然,以增值税为核心的间接税必然会与以个人所得税为核心的直接税一起共同来实现效率和公平这两大目标。

(三)税制改革要把握好税收调控的“度”

税收中性强调的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主张税收不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仅仅在极其有限的市场失灵领域内承认税收的调控作用,而税收调控则强调市场机制的现实局限性,主张税收可以干预市场经济,两者看似对立其实统一。税收中性强调减少干预,是因为税收干预会扭曲相对价格,造成效率损失。而税收调控强调积极干预,是因为市场机制自我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会造成经济波动,产业机构失衡等,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其实也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率,减少效率的损失。可见,两者目的是一致的,那税收究竟应该在多大范围内起调控作用呢?现实优化税制理论告诉我们,效率原则的要求是确定那些扭曲性税收所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的大小和来源,从而尽可能地使这些效率损失达到最小,使税制有助于或较少干预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这可以说是效率的“次优原则”。总之,税收应当在市场失灵和市场低效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的范围也因国情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我们不应不加分析地将税收中性作为税制建设的指导原则,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发挥税收应有的调控作用。

(四)税制设计要有利于对纳税人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应用

优化税制理论是以充分、对称信息获取条件下的理想税制形态作为参照系,来探讨现实中不充分、不对称信息获取条件下的税制设置问题。它是从不充分信息的现实角度出发来研究税制的,这既是现实优化税制的真正出发点,也应该是我们在税制改革时的首要出发点。因此,税制的改革首先要考虑能否最大限度、最方便地获取纳税人的信息,获取的成本是否低廉,征管是否容易等等,否则一个难以获取信息、税收流失严重、征收成本过高的税制是无法正常运行的,各个税种的功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三、我国税制改革的具体构想

(一)合理调整直接税和间接税,建立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

1 优化流转税体系。(1)改革增值税。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将固定资产购入时所支付的增值税纳入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并允许一次性全部扣除,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加速更新设备和积极采用新技术,也有利于减少资源配置中的税收扭曲、公平税负。目前,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八个行业已经开始试行消费型增值税,待总结经验和时机成熟后,便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同时,要拓宽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并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能够顺利连接。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前提下,逐步降低税率,以充分发挥税收中性的作用。(2)改革营业税。调整营业税的征收范围,按照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将第三产业(主要是单环节经营的服务业),全部征收营业税。同时简化税目税率,以促进从事第三产业的各类企业平等竞争。但为了保持对某些行业的特殊税收调节,可以对这些行业实行幅度比例税率,其中奢侈性消费项目税率还应当从高。(3)改革消费税。调整征税范围。对酒精、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等普通消费品停止征税;对一些收入一般的消费者极少问津的高档消费品、奢侈品和不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消费品征税,并课征高税率,这不仅符合优化商品税理论的原则,也能加强消费税的调节力度。

2 优化所得税体系,增强其经济调控功能。(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适当降低税率,减轻企业税负,使企业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地展开竞争。税收优惠应按照产业性优惠政策为主、区域性优惠政策为辅,间接优惠方式为主、直接优惠方式为辅的原则,把优惠的重点放在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并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特定扣除、亏损弥补等多种优惠方式,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经济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改革个人所得税。一是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二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将纳税人界定为中等以上收入者。费用扣除项目应综合考虑纳税人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情况,以及子女受教育支出等因素,同时适当考虑纳税人配偶收入的情况,并设置费用扣除随物价变动而相应调整的规范方法,以便更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效率。三是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逐步扩大征收范围,拓宽税基,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同时简并税率档次,并适当调低最高边际税率,适度降低税收负担,更好地体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3)开征社会保障税。彻底取消各种社保的统筹收费,设立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障项目,以雇员的工资总额为计税依据,由单位和单位雇员按同一比例税率共同承担,个体经营者以其收入总额计税。社会保障税的开征,为财政实施转移支付提供了稳固的资金来源,是配合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良好工具。

(二)规范税费改革,进一步优化我国税制

名目繁多的收费,严重侵蚀了税基,不仅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而且对经济产生了极强的扭曲作用,不利于税收公平和效率两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取缔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对某些具有合理性但不宜改为税的费,可继续采取收费形式,但管理办法和制度一定要加以完善,而且要尽可能转为预算内的规费形式。对具有税的性质的合理性的收费,加快创造条件改为开征新的税种,如教育费附加改为开征教育税。

(三)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它以知识、技术、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带动经济高速发展,而中小企业则是个人创新和创业活动的主要载体。但现行的科技税收政策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要求,也无法有效地调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在税制改革时,对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创建必须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如中小企业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税收抵免;允许企业设立科研开发费用和风险准备金,并可在税前扣除;加速先进设备的折旧等等,其实这些优惠政策的制定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改革方向是不谋而合的。另外,要大力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制定企业对科研人才培训投入支出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个人的专利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对因科技创新所获得合法的个人高收入不采取税收歧视,适用低的边际税率,这也是符合优化所得税理论最高收入边际税率应下降的理论。

(四)建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如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可考虑建立绿色环保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控制污染,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环保税在设计上要充分发挥税收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减少污染,进行绿色产品生产,提高环保生产技术,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此外,在我国税制改革配套措施方面必须做到:(1)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权。划分税权必须先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使税权与事权相适应。税权的划分和下放也必须通过宪法或建立相关法律加以固定,并制定健全的监督约束机制。(2)加强征收管理。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能力对税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十分重要,因此,强化征收管理能力也是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抓住改革机遇,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是依法治税的前提条件,因此,税制改革为依法治税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一机遇,把促进依法治税的要求贯穿改革始终和改革的各个方面,以带动全面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构建依法治税的监督制约和保障体系,从体制和制度上彻底解决依法治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溶沧,赵志耘。税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刘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国税制改革[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

[3]樊丽明。税制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邓力平。诺贝尔经济学奖与优化税制理论[J].涉外税务,1996,(6)。

第4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上市公司治理风险就是上市公司的内控风险,即内部治理结构的风险,主要包括大股东控制风险、董事会风险、独立董事风险、监事会风险以及内部人员控制风险。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化解关键在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一、上市公司治理风险概述

公司治理,是一系列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公司治理包括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有关利益人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一般地讲,公司治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治理结构,另一个是治理机制。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治理机制包括用人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比如用人机制又可细分为董事长人选、独立董事人选、CEO人选等。这两者共同决定了治理效率的高低。

治理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治理结构不合理或治理机制不完善等治理因素引发的公司从战略实施到一般管理不能正常运行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因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不合理或运行机制的不健全给公司持续经营带来的不稳定性及对公司总价值的影响。

上市公司治理风险实际上就是上市公司的内控风险,即股东、董事、监事、总经理等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从而带来的风险。

二、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内容

上市公司治理风险,即内部治理结构的风险,主要包括大股东控制风险、董事会风险、独立董事风险、监事会风险以及内部人(经理人)控制风险。

(一)大股东控制(实际控制人控制)风险

大股东往往会利用其垄断性的控制地位做出对自己有利而有损于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股东控制问题。

(二)董事会风险

董事会治理风险是董事会在其自身建设、协调运作以及履行职责的制度安排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事前未能预料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一定时期内发生董事会治理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包括董事选任的风险、董事会权利风险、董事会机构设置风险以及董事会运作风险。

(三)独立董事风险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都按证监会的要求引入了独立董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使得独立董事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独立董事比例越大,企业的风险反而也越大,与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的初衷出现了较大反差。

(四)内部刀经理人风险

我国企业的内部人主要是经理层,内部人控制问题是指经理层在获得了实际控制权后,为了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利用自身对企业真实信息的控制优势而采取的败德行为,甚至侵占国家的剩余索取权,损害国家的利益。内部人控制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过度的在职消费、短期行为严重、工资奖金增长过快、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现象严重以及中饱私囊等。

(五)监事会风险

现实当中监事被董事和管理层视为从属和被领导的地位,监事不知事相当普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的监事会寥寥无几。其原因主要是监事任免机制先天不足,监事会人员结构缺乏科学性;缺乏有效的监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严重损害了监事会行使职权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责任感;监事自身素质普遍偏低,难以有效发挥监督职能。

三、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的化解—关键在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一)充分发挥中小股东的表决权,强化股东大会的地位

股东大会权力的定位应体现对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和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应完善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制度,通过程序的规制来强化实体权利的保护。委托投票制度是一种表决权的制度。公司股东可以委托人出席股东会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股东亲自投票或委托他人投票,两者具有同等效力。当前大多是委托其他股东或董事会,这样容易造成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所以我们应鼓励发展专业的中介机构来承接投票委托,利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和精力来真正替中小股东表达意见,这样才能使股东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另外,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已使投资人采用电话和计算机网络进行表决或委托表决,通过交易所和中央结算公司核实身份和点票结果己无技术障碍,这对我国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制度来说是革命性的,能有效缓解中小股东参加股东会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矛盾,使他们有兴趣参与公司治理,充分体现民主性。

(二)加快董事会改革,强化独立董事制度,增强监事会功能

应尽快实现董事会的职业化。实现董事会的职业化关键在于要规范董事会行为,制定董事会职业手册,并加强对董事的评估监督机制,还要解决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兼职问题;再者要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重,使绝大多数的董事会成员为外部董事,而且独立董事应控制关键委员会;由独立董事制定有关公司首席执行官的业绩标准和薪酬计划,并据此对首席执行官的业绩进行定期评估。为保持独立董事在自身利益与独立性之间的平衡,上市公司可引入股票期权,同时为强化独立董事的责任意识,应明确独立董事行使特别职权和发表独立意见既是权力又是义务,建立独立董事问责制度。

推行累积投票制度,增强董事、监事的独立性。允许股东将按照候选人数计算的所有投票权集中或任意分散投给任何一个候选人,其结果是控股股东希望当选的候选人在累计投票制度下,可能由于中小股东的反对而不能如愿以偿,在现有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尚难改变的条件下具有制约控股股东、增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积极性的作用。

(三)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

设计.,激励相容,的董事及经理人员报酬机制是当前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的方向是将业绩评价结果与报酬直接挂钩,适度拉大经理人员与一般雇员的收入差距,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动态性、长期性和业绩导向的公司董事与高管人员激励机制,促进公司董事与高管人员努力按照公司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利益行事,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同时,还应该尽快肯定和明确股票期权、管理层持股等政策制度。

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范风险的作用。现有的企业激励方式,普遍存在短期化的问题。采用股票期权制等,使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与其经营业绩联系起来。也只有使职业经理人对自己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才可以激发他们趋利避害、尽心尽力地完成合同规定的目标。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制约机制,历史评价、社会曝光、损失补偿。建立职业经理人诚信机制。

第5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 装置 抗干扰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干扰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自动化装置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在很多产品在“静电放电干扰、快速瞬变干扰和辐射电磁场干扰”方面实际上都没有很好办法,有些产品对电磁干扰还非常敏感,拒动、误动、死机、改变定值等现象都有发生。因此,自动化装置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提高,仍然需各位专业人士艰苦努力。电磁兼容是现代自动化装置抗电磁干扰能力方面非常关注的目标。

1 静电放电的干扰防护 静电放电干扰试验,主要是模拟人体带静电以后,操作自动化装置时,将产生静电放电现象,对保护装置造成影响和破坏,其防护措施简述如下:

1.1 面板上的开关、拨码开关、信号灯、按钮、液晶显示屏都有可能将静电放电干扰引入到装置内部,引起装置内部电路元器件的失效和损坏,所以没有必须的话,尽量少放,对于的必须的液晶显示屏等都应该认真的考虑硬件、软件方面的防护,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两点: 1.1.1 面板和器件都要可靠接地,使静电放电电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通道,因为对于脆弱的装置,静电放电过程中放电火花产生的高频辐射干扰,可能引起装置的混乱和误动。

1.1.2 器件内部电路与金属外壳的电气间隙要足够大。使高压静电不至于由于间隙过小产生击穿现象,进入器件的内部电路。

1.2 装置采用整体式金属机壳、整体式金属面板,比插件式金属面板要好得多。

1.2.1 因为机箱外壳整体面板,容易可靠接地,但采用了整体金属面板,还要设计专门的接地线,仅仅依靠金属面板的固定螺钉或面板与机箱的金属铰链实现接地,这样很不可靠,很容易在静电放电干扰过程中出问题,金属面板上要有专门的接地螺钉或其它措施通过专用接地线实现可靠接地。

1.2.2 插件式面板、接地困难,常常只能够靠面板背面与机箱框架的接触实现接地连结,面板上喷漆的漆膜或铝型材的氧化膜都不导电,且很难清除。无法保证面板与金属机箱框架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接触。

1.2.3 如果通过插件印制板布排专门的面板接地线,往往是得不偿失,很可能把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直接引入到印制板上一一形成“干扰地线”,使装置抗静电放电干扰的能力更加脆弱。同时该地线还有可能对一些导电回路的绝缘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1.3 对整体面板最好能实行整体面膜覆盖。对整体面板实行面膜覆盖,可将面板上的显示器、信号灯、按键等等都保护起采,只要面膜的强度足够高(一般的绝缘面膜都能满足要求),当把静电高压施加到面膜上时,根本就没有放电现象发生,也就不会有静电放电干扰了。

2 瞬变干扰的防护

2.1 瞬变干扰的特点 快速瞬变干扰脉冲的主要特点是幅值高,前沿陡,脉冲尖,重复率高。由于快速瞬变脉冲的特点,其干扰传播方式虽以传导为主,但由于其频谱带宽所致利用分布电容也是其重要传播方式之一,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空间辐射进行干扰,可见要求我们产品设计人员对装置进行全面考虑,整体防护。

2.2 印制板和电路布局 多层印制板的选用是抑制干扰的一个很好手段,其电源回路具有很大的板间电容,可抑制电源上的各种干扰脉冲,器件间的布线也更简洁、短少、方便,可大大减少各回路间的串扰耦合。 如选用双面板进行布线,则更要对整个电路进行仔细推敲,精心布置,其主要原则是易引进干扰的器件和布线,一定要远离易受干扰的器件和布线,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器件的进线和出线要分开。如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和输出的布线一定要尽可能的分开,继电器线圈和接点的布线也要远离,PT、CT的进出线更要严格分离”

2.3 装置输入、输出回路的配线和布线 自动化装置的特点是有大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如电源回路、电压回路、电流回路,开入回路、开出回路等,由于整屏布线时很难把他们一一分开,分别布置,它们常常都是捆扎在一起,由电缆通过各种沟、槽通道连到各个取样点或控制点,因此,通过分布电容的锅台,各个输入、输出回路,都可能会引入干扰。对这样的输入、输出线,在装置内部的布线一定要精心安排,进入装置后要尽快进入隔离器件,如PT、CT、开关电源、光耦等,布线越短越好,不能与装置内插件间的连线捆扎在一起或混排交叉。对装置内一些必需的软引线也应采取措施,如各个回路采用单独紧密绞合——双较线。正确的布线也是—种很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它能大大降低干扰,不需增加工程序和成本,却可收到满意的抗干扰效果,希望大家能够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

2.4 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对电源回路的干扰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但开关电源的进出线一定要分开布线,有的装置装有电源开关,并把电源开关布置在面板上,对这样的设计一定要小心安排,首先开关连线要取在电源滤波器(开关电源的内部滤波器)的后面,面板开关的线一定要相对“干净”一些,最好选用屏蔽线,其次,开关引线不能5V、 -15V、24V面板指示灯线捆扎或布排在一起,以减少输入/输出间的干扰耦合,许多开关电源中的输入回路、输出回路与接地线间都接有抗干扰电容,其中输出回路的对地电容有时可能会对装置的抗干扰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接地线并不是“纯的接地”?输入回路上的干扰信号会通过输入对地电容进入地线,再经过输出电容进入输出回路。从而引入干扰,必要时可拆除输出回路的对地电容,使内部电路与“地”彻底隔离,真正浮起来。

2.5 滤波器的选用 有的滤波器对快速瞬变干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是提高装置抗干扰水平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滤波器的最终效果与滤波器的选用和安装关系密切。一个好的滤波器很可能因为安装不当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滤波器应直接安装在装置上,并按滤波器的使用要求进行安装布线,这样才能使滤波器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只能将滤波器安装在屏架上,则需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认真安排,精心施工,滤波器的输入线和输出线一定要分开,输出线和其它可能产生干扰的回路一定要远离,输出线越短越好,防止在外暴露过长,重新接收或锅台干扰,滤波器的外壳要良好接地,以保证其滤波效果。另一方面,前面提到自动化装置的特点是输入、输出回路特别多,常常捆扎在一起,任一回路防护不当都有可能使干扰窜入装置内部,所以在滤波器的选择上应选用有较多回路的组合滤波器对众多回路同时进行防护,也可通过试验只对一些敏感回路进行滤波防护。当然如能通过元器件的选用,印制板电路、元器件的布局,各个接地回路的安排处理,以及软件上的各种措施等,使装置的各个回路对干扰都不敏感,也就无需使用外挂滤波器,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第6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抄表智能化;发展趋势;智能化应用

21世纪的社会发展迅速,随着一户一表用电的普及,人工抄表面对着更大的压力和人力资源的耗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数据采集不全面不及时,出现错误或遗漏,高层多层建筑抄表困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在信息技术发展快速的当今社会,供电部门使用抄表智能化系统,实现自动抄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供电企业,解决长远困扰着电力部门的难题。

一、什么是抄表智能化

抄表智能化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智能化系统实现了运用智能电网完成数

据的采集,大大解决了传统人工抄表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国目前抄表通信技术有有线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方式、负控抄表系统、GSM-SMS抄表系统、GPRS抄表系统和485抄表系统。

(一)有线通信方式

此项技术利用有线通信网络建设专用通信网,实现远程抄表系统,此项技术运行简单、安全,但是后期维护量较大。

(二)电力载波通信方式

此项技术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进行电能表数据传输。这项技术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后期工作量不大,缺点是进行安装或维修时需要停止电路运行,需向有关部门进行调节,各项相关部门需要协调。

(三)无线通信方式

这是公共移动通信网技术,有全球性移动网系统和通用无线分组业务。这项技术网络覆盖好,运用成熟,其中的GPRS抄表系统已经采用。

(四)负控抄表系统

这项技术利用负荷管理系统,以无线方式实现远程自动抄表。优点是实时性强,缺点是如果用户较大较多,则抄表时间较长。

(五)GSM-SMS抄表系统

这项技术利用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GMS网提供的短消息(SMS)服务功能实现远方自动抄表。优点是电力企业运营方面成本耗用较低,缺点是实时性较差。

(六)GPRS抄表系统

GPRS抄表系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利用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实现用户远方抄表,设备安装方便,维护费用低。

这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抄表方式,多为供电部门的首选。

(七)485抄表系统

这是项在变电站大量使用的技术,通过485总线将电能表相连已读取其数据。

二、抄表智能化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存在在我国的抄表计费技术有:手工抄表、现场无线抄表、本地自动抄表、预付费和远程抄表。

上述抄表系统要达到全部用户的远程抄表,还没有做到这种程度。抄表智能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逐渐被广大电力企业运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抄表智能化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设计方面并没有相关标准,导致不同厂家设备不一致,布线不一致,

设计院无法按同一个标准完成设计,成为建设上的一个难点。调试方面由于路线都是脉冲路线,导致施工中经常发生接错线的情况而且还不易发现错误的线路,这给安装调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采集器、集中器、脉冲器等一系列设备后期维护也存在一定难度。

(二)硬件方面的问题

人身安全是有关部门必须重视的环节,在自动抄表系统中,燃气领

域需有完善的安全处理系统。数据安全方面需要做好三方面:数据传输的安全、网络终端的数据安全性、系统的数据库安全。

(三)运行方面的问题

系统是否可靠、稳定、准确,已成为智能化系统运行中的管理部门和广大

用户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四)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有关企业要提高智能化抄表系统产品的质量,确定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准

确性,掌握核心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完善相关的制度以适应市场需求。

建立统一的建筑工程方面的设计图,以达到解决建设工程管理方面厂家设备与布线不一致的问题。

四、抄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市场孕育技术,技术推动市场,在国家相关政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

抄表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成熟规范和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国家对抄表设备的监管力度、市场引导等不断加强,将自动抄表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纳入重点计量器具范围,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也将是必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抄表智能化系统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成熟。从我国国情出发,抄表智能化拥有可观的发展空间。

五.结束语

抄表智能化在电力营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高科技的象征,是市场孕育出的技术,推动着人类生活的进步。智能抄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更好地服务了客户。然而,随着智能化的推进,如何将现有的设备改造得更好更完善则是我们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娟《浅谈电力营销抄表智能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

第7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可达性TOD地下空间开发下沉式道路

1、以城市规划的方式管理交通可达性

1)城市交通通过可达性作用于城市空间演化

可达性的概念最早由汉森提出,戴尔维和马丁将其定义为用一种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区位到达任一土地使用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对城市居民和企业来说,城市交通显著地影响着选址行为。

城市里不同部分相对可达性的改变,会导致城市结构的改变,除非用规划管理来防止这种变化的发生。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通过交通可达性的不断变化来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

2)城市规划对交通可达性的管理

城市规划必须对交通设施和节点的建设,构架交通网络结构提供开发条件,对城市综合交通进行规划最终要落实到提供合理的土地开发模式上。

TOD指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公共汽车干线,然后以站点为中心、以400~800 m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由于可以采取公交车和自行车换乘的形式,因此TOD的影响要远远大于500米半径的范围。在500米~1000米的范围内土地使用的变化将非常显著。

考虑到我国大城市具体情况,TOD与地下空间和物业结合可相应采用三级土地开发的模式,适用于以地上地下一体化轨道交通枢纽地区为核心,辐射半径分别为200m,500m,1000 m,。一级开发范围为站点核心区200 m半径内,高强度开发,范围内交通极为便利,高密度商业开发可以吸引大量地面人流,隔离废气和噪声,同时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二级离开站点核心区半径200~500 m内,拟开发为住宅区,这一地区到地铁站步行距离在10 min之内,具有交通便利的优势,住宅区靠近中心商业圈,设施齐全,而且不受轨道交通噪声的干扰;三级开发范围为站点周边半径500~1000 m之间,这一地区到地铁站步行距离在20~30 min之内,交通比较方便,远离中心商业圈,环境优美,安静,应规划为城市环境重点保护的区域。

需要提出的是,城市活动和城市功能并非在有限的区域发生,小范围或在某个小区的实施的TOD模式不能改变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和人员出行特征,能够取得的成效也会非常有限,因此TOD模式要在整个区域的层面实施,才能形成规模效应,体现整合优势,通过改变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引导人员出行方式,为环境保护提供土地开发和空间开发的优良基础。

如上图所示,在TOD三级开发的圈层上,仍可保留有设置较低等级交通枢纽用地,在此基础上,TOD模式具有了延伸性,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如将这些分布在三圈的节点规划成为新的城市中心或地区中心,从而城市规划对交通可达性实现了有效管理。

2、现阶段有效减少交通污染的可行途径

由上述分析,在TOD的三级开发范围内,承担的城市功能主要是居住,其地下空间可以有效结合下沉式道路进行联合开发。

1)讨论范围内地下空间分析

该地下空间主要由居住小区地下空间和公共地下空间组成。其中以小区地下空间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目前来看,该空间主要功能是停车。下面通过一些经济指标对小区地下车库相关参数做个大概估算:

以上海市中外环间区域为例,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划标准,居住建筑停车位每户不低于0.6辆,地面停车位不超过20%,容积率2.0,建筑密度25%,绿化率35%。设用地面积为S,户均建筑面积100,每地下车位建筑面积约40,考虑退界等因素地下面积利用系数为0.9,则地面停车位占地面积为15。

地下车库面积为2S/100*0.6*80%*40=0.384S

地下面积可利用面积为(1*0.9-25%)S=0.65S

地下可用面积能提供的车位数量为0.65S/40=0.01625S

地下车库最大提供每户车位量为0.01625S/0.02S=0.8辆

小区最大提供车位数量为0.8/0.8=1辆

地面停车位在每户1辆时所占面积=2S/100*1*15*0.2=0.06S

(以上未考虑建筑物下地下面积,地下车库按一层计算。)

如能充分挖掘居住区地下空间的潜力,可以完全不设地面停车位。随着地下空间开发体制的完善,地下车库还可以部分开放为城市停车场,净化地面环境。

2)采用下沉式道路与地下空间相连的规划模式。

对配建地下停车库进行专项规划,结合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P&R专项规划,形成区域范围内的地下停车库体系,通过下沉式道路连接,使机动车出行从地上沉到地下或半地下,可以大幅度净化交通环境。居住小区内的地下空间通过下沉式道路直接出入,车辆可以不经过小区地面直接从市政道路直接出入。既减少了车辆对小区环境的污染,还有助于消除地下一部分营业空间对本地小区居民的干扰。

车辆通过下沉式道路进行分流,地面道路为人行、非机动车及公共交通,小汽车进入下沉式道路。下沉式道路在交叉口处采取下降路面处理,以保证地面道路在交叉口的平面交叉。如需进入支路及主干道时,再缓坡

升至与地面道路。利用下沉式道路将小区内地下空间与公共地下空间有效的联系起来,小区内汽车不经过地面就可以直接进入到市政道路系统。

3)规划模式的优点

以下沉式道路为纽带解决了居住区内地下空间的独立性,同时由于采用了下沉式道路,还给居住区带来了以下方面的改善:

A)提高了交通安全度

由于下沉式公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只允许机动车辆行使,也就避免了除机动车以外的交通事故,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B)阻隔了汽车噪音

下沉式道路U型构造,使得行驶在其中的车辆就像被放置在杯子中。能对噪音进行有效的阻隔和控制,如果再作隔音处理,降噪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此外,下沉式公路的相对封闭结构使得人们靠近噪音源的机率降低,使噪音远离人们的生活。

C)有效控制了公路污染

城市主要的污染区域之一是公路,但无论怎样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在以石油为燃料的时代不可能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我们也要寻求其他的途径解决。下沉式公路由于其相对封闭且周围植物群落丰富,可以限制污染物的扩散并有效地将其吸收。

4)与上述开发方式配套的停车系统设置。

下沉式道路将居住区地下空间与城市交通枢纽(站点)连接,机动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量会增加,停车系统的配套建设是保障上述规划概念得以实施的保障之一。为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可通过地铁站点等设置大型地下停车场对车辆进行截流。

综上,城市向地下要空间成为规划界大部分的认同,这是本文提出设想的前提,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交通入地相信会成为构架未来交通网络,改善地面交通环境,净化整体城市环境的可行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海波、毛保华《中国城市交通污染的现状及其控制策略》

[2]王春才、赵坚《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第8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 管理制度 融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在“十二五”计划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融入到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去,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面对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必须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进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达到共生与双向互动。一方面实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新的文化观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新的企业文化又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促进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形成。因此,目前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并存,共同作用于企业中的人,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两者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和丰富企业管理制度。二者内部和二者之间的协调,决定了企业的兴衰与存亡。

1.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是相互包涵、相互联系的。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首先,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不管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企业管理制度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且体现着企业的内在精神。其次,企业管理制度本身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中规定了企业整体以及员工个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出企业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做事方式与风格,所以企业管理制度本身能体现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之间是相互促进的。首先,企业管理制度化过程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体现企业核心理念的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最终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相反,不适宜的管理制度则会使企业偏离其核心,与企业文化建设方向背道而驰。其次,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形成之前,制度的执行只能靠外在的监督进行约束,一旦监督不力员工就极有可能不按要求去做,管理成本很高;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员工的行动就会变成一种自愿的行为,无须加强监管。可见,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自律意识”,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当一些有形的制度真正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那么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二、实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融合的建议

通过深入探讨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

1.创造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共生环境。在企业中,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存在有以下几种情况: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不一致,即是二者方向不一致,相互冲突,根本没有处于共生的状态;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一致,即处于共生状态,但也有高度一致和低度一致的区别。当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较为一致时,二者处于共生的状态,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共生是企业所追求和应该实现的,不良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则诱使企业不当行为,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乃至破产。所以,必须为两者创造良好的共生环境。方法如下:第一,选择符合企业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员工有利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共生,且能推进二者共生,从而更加有力地推进企业的发展。第二,用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培育员工。企业如果能够选择到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是非常有利的。但多数情况下,是很难的。所以企业更应该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培育出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并保留这些员工。

2.在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培育企业文化、丰富企业管理体制的内涵。企业文化只有建立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与企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一个企业把自己倡导的理念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持之以恒,积淀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但要使这种文化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企业文化,还必须把它制度化,使企业的企业精神、管理理念及员工的价值观等都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在实践管理中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形成团队精神。企业的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而形成的。努力的方向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自我行为与集体行为结合、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并重”的企业价值观理念,引导员工认同团队,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参考文献:

[1]潘熙宁主编 《探索与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

[2]定维武编著《企业文化》经济管理社出版

[3] 荆惠民编著《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9篇:画画的理论知识范文

一、根据科技发展,更新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作为基础理论课,其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但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给物理化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初步从宏观到微观,从平衡态到非平衡态的越来越成为热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把物理化学中的经典理论、经典技术讲授给学生之外,还需让他们了解学科动向,吸收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如在介绍熵函数时,除把物理化学中的经典熵概念介绍给学生外,还可以把信息熵,管理熵等现代熵理论及其应用介绍给学生,既提高学生兴趣,又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避免概念的抽象乏味。

二、理清思路,抓住重点

物理化学虽概念多,公式多,但内部间却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教师能帮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使学生能够抓住其中的主线,学生学习起来就有层次多了。物理化学的理论逻辑性强,教师教学时可在讲解每一章前,先告知学生研究的思路和内容间的联系。在讲到一定阶段时,注重各章直接的联系。比如说物理化学在介绍完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之后,分别侧重热的计算和熵变的计算,而所研究的过程和思路却是一致的,都首先介绍单纯变化过程,之后是相变化,最后是化学变化。再理清热和熵变之间的关系,那么掌握和理解这两个章节的公式和计算就不再困难。

三、注重实验环节的改革

物理化学实验在我院是附属于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物理化学实验与前面所学的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存在重要的不同。它实验设备比较大,操作时间长,数据后处理与作图繁锁,所以物理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处理数据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物理化学实验的改革。

1.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因物理化学实验时间久,测试数据多,内容复杂,所以加强实验前的预习,是顺利做好实验的关键之一。针对此种情况,我们给学生分组,开出任务清单,要学生知道所用仪器,了解实验原理,弄清操作步骤,实验前对学生进行提问,回答合格者方可进行实验。避免了学生课前不预习而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从效果上看,既减少了教师讲学生不认真听的坏习惯,又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让学生改正了做试验报告不明层次、不进行数据处理的毛病。

2.改善考核机制。物理化学每个实验都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从课前预习,到操作,数据,态度,实验报告和实验后答辩,这也就是说,期末考试成绩并非单纯的一纸考卷的终结性成绩,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不断形成的。

3.建立实验基础平台,实施因专业施教的模式。随着学科专业数量与规模的不断发展,物理化学实验面向全院8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出,现有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数已完全不能满__足各学科专业的具体要求。在建立物理化学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的内容需要重新补充、及时更新,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与需求,各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应该有自己的侧重点,在实验项目选择上,实行“基础平台+专业特点”的施教模式,为各专业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专业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探讨采用“必做实验(80%)+自选实验(20%)”相结合的形式,增加实验安排的透明度,实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从整个学院角度考虑,结合其它实验课的条件,为实现实验室全面开放提供实验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增加实验项目,是因专业施教的需要,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是实验室实现全面开放的需要,是提高实验教学相对性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