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文学传承与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传承与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传承与创新

第1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推进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27-02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重视,而且赋予了大学新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如何完成这一重要责任和使命,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东北林业大学近几年来实施的主题推进式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在实现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动了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有效途径。

所谓主题推进式教育,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不同阶段学习生活的特点,在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中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确定相应的教育主题,分阶段、分类别、递进式、层级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目标集中、主题突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作为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东北林业大学自实施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以来开展的主题推进式教育,深化了职能目标的实现,强化了职能的内容,丰富了职能方法,增强了职能的实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深化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目标的实现

作为大学的四个主要职能之一,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主要关注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而就像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所以,大学所有的职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还应该是育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需要通过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能得以实现。而文化反过来也能促进人的发展。我国古代典籍《周易》中的对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明,阐释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其职能的表象目标,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最终和实质目标。而东北林业大学开展的主题推进式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以说,在最终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主题推进式教育是对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目标的深化与发展。

二、强化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的精神旗帜,也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主要内容。从历时性看,作为泱泱文化大国,我国文化的资源及其丰富,既有主张礼仪天下,内圣外王的儒家文化,也有追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道家理想,既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有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从共时性看,当今世界,还并存着以西方为首的基督教文化和以阿拉伯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可以说目前我国既面临着国内传统文化的过滤与扬弃,又要防止外国势力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就是目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内容。而主题推进式教育中,所强调的感恩、诚信、立志成才、生态文明等教育主题,无一例外,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由于在选取教育主题时,考虑到如果在开展主题教育时,主题过于分散,思想内涵没有相互联系,这就会造成主题的混乱,影响主题教育内容的全面涵盖。另一方面,由于主题推进式教育中选择的主题符合国家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实际需要,这样的主题对学生来说有极强的吸引力,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也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三、丰富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方法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每个人、每个社会、每个国家,都会因为不同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导致文化的差异与不同。而对文化的传承创新来说,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传承与创新方法。所以,东北林业大学在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中,考虑到不同文化差异导致的种种不同,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开展活动,不仅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也丰富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方法。

一方面,在开展活动时,坚持按照“分阶段、分类别”的方法,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安排不同的教育活动,有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坚持“递进式、层级化”原则,即对同一群体,也要根据这一群体的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与需求来安排活动,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需求,从而提高教育效果。而且,在开展活动中,这两种方法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使不同年级主题教育与不同类别主题教育纵横交织、彼此呼应、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既覆盖全体,又照顾个人的立体教育网络,保证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

四、增强了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效果

通过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目前学校学生面貌和学校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效果得以显现。

(一)学校良好文化氛围形成

作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载体,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一方面,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钻研,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就在学生中形成了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同时,良好的学风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而在这种提高中,作为教师,也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从而使教师的教风也发生了明显的好转。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变得健康,充满活力,而“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的东林精神,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举办的“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东北林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组织单位和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最终荣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优秀学生和群体层出不穷

文化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人的发展,会对文化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良好的文化氛围更能促进人的发展和提高。通过主题推进式教育的开展,东北林业大学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这种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又反过来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如在危急时挺身而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的2008级学生刘佳霖,黑龙江省第25、39例无关血缘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者黄志礼、翟明鲁等等,这些优秀个人和群体的出现,既是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的收获,也显示了学校在传承优良传统,努力创新先进文化上的巨大成效。

随着国家发民战略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也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是高校发展的新任务,也是对高校职能的新要求。学校将以《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深化主题推进式教育活动,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第2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敦煌文化的特性

在位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保存着从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3000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这应该是全世界在规模与内容上最大也是最丰富的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最顶级的拥有艺术宝库和历史画卷的文化遗产,是古丝绸路上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璀璨明珠。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面对敦煌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敦煌文化是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且是不可替代性的;敦煌文化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在数以万计的卷轴中,蕴藏着浩瀚的文献资源,内容涉及到了政治与经济、军事与外交、哲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民族与语言、历史与科技等各领域;敦煌文化是崇高唯美的文化,注重对人精神世界方面探索与描述,注重对人的思想与意识方面的塑造。这种佛教文化的空灵之美,让敦煌文化充满神秘的魅力。敦煌文化是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在绵延千年的敦煌壁画中整体的文化基调和内容总是健康、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一代代开凿绘制的工匠画师们坚守着敦煌文化的向善性,在不断的历史积淀中,敦煌文化积累的永远是正能量;敦煌文化是包容开放的文化,不同民族与国家以及地区的人们进行着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不断的碰撞和融合着,共同推动促进了一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所以在敦煌文化中完美体现了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

敦煌文化传承的意义

敦煌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以及浑融性。我们应当如何解读敦煌的文化意义,并从中汲取哪些文化营养?其实,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敦煌对于我们的文化意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敦煌文化意义的一个起点。敦煌给与世人的震撼,不单纯是优美的壁画和生动的彩塑,其实更重要的是来自信念的力量与文化上的震撼。

敦煌文化用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的存在,给与我们最宝贵的启示,就是让我们深刻的明白了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要想得到发展,必须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充分的去吸收其他国家获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加以创新。

敦煌文化元素在纤维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在文化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背景下,纤维艺术频频走上世界的舞台,引起全球各界人士的喜爱和关注。那么怎样使我国传统的纤维编织艺术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又怎样通过去突出传统文化精髓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现代纤维艺术,是目前这个新历史时期专业人士需要探讨钻研的深刻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发展方面都会受到来自它自身因素的制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对它的影响。纤维艺术在吸纳接受敦煌文化元素作为设计点时,就表现出了在艺术传承创新上所具备的包容性特点,在此同时纤维艺术又对外来的文化有一种排他性,这就体现了纤维艺术是具有延续性的特点。纤维艺术在其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但需要保持它自身所拥有的艺术形态,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吸纳其他外来文化,从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现代纤维艺术。举例来说,清华大学著名画家常沙娜教授设计的“春、夏、秋、冬”四屏刺绣曾用于北京国贸大厦餐厅,这就是吸收敦煌文化元素中的人字披图案风格后所形成的现代纤维艺术形式,以及在首都国际机场内同样也是以敦煌动物和花、树组成的四屏刺绣来装饰国际机场贵宾休息室。这充分显示出了将敦煌文化元素用于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领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各种实践总结,我们更应认识到只有不断的重视和学习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的文化才能创新。

艺术与艺术教育之间的文化传承创新,是建立在对物质基础上的保证、对生活经验上的积累、对艺术素养上的积淀、对社会实践上的锤炼、对理论总结上的升华这五个条件中的。对于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而言,最关键的一环应该就是 “推进文化并传承创新”。传承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创新的是这个兼容并包相互融合的过程。在纤维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如何去挖掘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元素的优秀精髓,使这两者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怎样把传承敦煌文化的理念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观念,是本文作者作为身处甘肃的高等艺术教育纤维艺术专业老师正在努力研究的方面。希望通过对敦煌文化元素的不断研究,去发展纤维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系统,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比如引导学生怎样去认识理解敦煌文化,如何去挖掘敦煌文化的精髓元素,指导他们要从敦煌文化中寻找自己纤维艺术创作的灵感。教授学生从纤维艺术设计的理念到纤维艺术创作的方式,到最终的纤维艺术的设计创作等诸多方面去钻研探讨,让学生们先从思想上认识理解敦煌文化元素,从而再应用到纤维艺术的创作设计当中去。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

第3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大学;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作用最大、最集中、最专门。某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被嚼烂了的口香糖,再去嚼它已经没了味道,传统文化的红利已经被用尽,笔者却不以为然。大学能够引领社会思想文化进步,便于吸收与融合世界先进文化,有助于推动我国迈向文化强国。大学通过改革创新,转变观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同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地位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职能之一。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在这篇讲话中,同志首次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提出来,使之与大学其他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处在同一地位。他指出,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回顾百年沧桑,可以说,中国大学在保存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建设现代新文化方面,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同志关于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地位的论述高瞻远瞩,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高校负有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并成为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作用最大、最集中、最专门。教育历来就是人类文化传递、传授知识的一种活动,大学是最高等的教育机构,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专门机构,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大学集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之精华于讲坛上、书本中、讲义中,用特定的形式感染着学生、培养着青年一代。大学是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基地。大学造就我们文明的知识先驱:律师、政治家、医生、科学家和文人学者。大学集中了大批的专业领域的教师和专家学者,有计划的地把专业的、高深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大学生。青年一代富有创造精神,继承了传统文化知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实现着文化传承与创新。

二、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大学能够引领社会思想文化进步。大学独占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的巨大优势,通过人才培养、文化研究和服务社会,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大学能够通过课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学更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大学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成信、友善;大学能够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大学能提高思想文化的引导力和整合力,引领社会思想文化进步。

大学便于吸收与融合世界先进文化。大学在充分吸收与融合世界先进文化和思想方面,发挥了她的重要作用。继承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合理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实现创新和发展的目的。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要自我封闭,我们还需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成果,不同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碰撞,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季羡林先生认为“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大学是文化传播、交流、融合的中心。世界各地大学互派教师进行考察访问、讲学,跨国合作研究,召开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这种学习、交流、吸收和借鉴应该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双向交流,是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良性互动。

大学有助于推动我国迈向文化强国。大学在努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我国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稳步迈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大学能够造就一大批世界级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大学有利于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知名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学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文化优秀资源,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大学有利于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途径

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靠改革创新。把转变观念作为大学改革总开关,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锐意创新作为大学不懈追求。大学要加强人才培养,要鼓励师生开展文化研究、创新性活动;文化传承创新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同世界优秀文化的结合,做到文化的“引进来,走出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在大学建设的全过程中。

大学要加强人才培养,要鼓励师生开展文化研究、创新性活动。大学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造就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建设一支适应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先进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新思维、新思想的产生,提出创意性见解。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完善激励体制,激发教职工深入钻研、不懈探索、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的热情。大学还要重建“为知识而知识、为艺术而艺术”的单纯和执着,重建“位卑未敢忘国忧”的社会担当。面对“外面的世界太功利、学校的氛围太浮躁”的现状,要培育追求高深学问的精神。深入研究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

文化传承创新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高新技术结合。大学要不断提升文化的原创能力,增强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风尚。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包容精神,营造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做到更好的服务社会。坚持发展先进校园文化之路,以为指导,坚守正确的文化立场。

大学应立足当代,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同世界优秀文化的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文化的“引进来,走出去”。当今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人类知识文化超越了种族、地域的界限,在全球范围传播、碰撞,远离这一潮流只能导致落后。大学应站在世界文明进步前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同志还强调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本着“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原则。大学通过学术交流的渠道和形式,研究、消化异质文化;大学要互派留学生、互派教师进行深造,吸取西方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大学需要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大学还需要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把西方的经典文化传授给当代青年学生。

大学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及文化创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更好的领会同志的讲话精神,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全面提升大学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被嚼烂了口香糖,而是巨大的宝藏,要发挥大学的功能进行挖掘。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锐意改革,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近我国迈向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第4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一、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面临困境的原因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无坚不摧地冲击着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民间文学所依附的传统场域飞快地消失。民族民间文学传承的情境、方式、范围以及现实功能都已经异于往常。而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原属生活文化的民间文学日益脱离其本质而具备了更多的利益属性。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面临困境的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时空的变化与拆分使传承场域难以形成民间文学的传承语境包括多种因素,如时间、空间、传承人、受众、表演情境以及文化传统等。民间文学表演和传承都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空间与时间紧密相连,构成民间文学发生和表演的基本场域,民族民间文学大多产生于传统游牧经济或农耕经济时代,表演的具体场景往往是日常生活或劳动生产,其创作与传承基本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全球化使我国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以及包括汉文化等外来文化将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挤压,传统社会的时间轨迹被强行中断或完全扭曲,传统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和表演格调与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民族地区的社会期待与兴趣点格格不入。于是,在新时代的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就失去了传承所需的时间背景。在空间方面,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播地域是小范围的,展演背景是纯乡土式的,家庭和村落是民族民间故事产生和演绎的主要空间环境,民族民间文学的主要受众是以各少数民族中家庭式的村社或聚居地为核心的“熟人社会”。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的开发和利益的开放使得民族地区家庭成员数量越来越少,成员结构越来越简化,家庭权威往年轻人倾斜;宗族、邻居等传统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的功能被弱化,个体优越感逐渐取代集体生存。曾经的“熟人社会”日渐疏远,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于是,民间文学也就日渐沉寂而消亡。

(二)大众文化导致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者的落寞与合格受众的稀缺在以农业或游牧业为主的传统民族地区,人们大多“被捆绑在土地上”,沿袭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田园式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急剧变迁和快速融合而成为一个“新乡土中国”,“当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与命运都更多与市场,与现代民族国家,甚至间接地与全球化相联系了。”[9]在当代民族地区,青年群体外出打工,少年儿童进入学校,老年人只能无奈而孤独地将闲暇时间交给电视等现代传媒,民间故事讲述的场域因此无法建构。成为非遗后,在民族地区又有了民间故事讲述的情形,但是其传承范围仅限于官方层面的传承人、相关的学术研究者以及少数的乡村留守群体(如老人与小孩等)。这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全民参与传承模式已不可同日而语。民族地区的传统社会基本上是后象征类型的,是“未来重复过去”型文化,长者长期充任着权威和文化文化传承的主导角色。因此,民间文化的传承是线性延续,传承人也是自然产生的。大众文化的简单复制、批量供应和快节奏性消费等特征彻底改变了这种“老者为师”的权威结构,社会日益进入后喻文化时代。[10]民族地区日益将民间文学的传承线路切断,掌握大量民间文学资源的老者失去了曾经的权威,其民族民间文学传承人的权威和资格也被日益剥夺。全球化和大众文化的推行还导致了外来语言(如英语和普通话)在民族地区日益强势和民族语言在年轻群体中的衰落和濒危。大多民族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最初是借助于民族语言或地方语言。为了照顾年轻人的需求而用其他语言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学已是面目全非。因此民族地区语言的这种变化使代际沟通的障碍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使得民族民间文学的受众越来越少,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也就变得日益艰难。

(三)保护的非活态性所呈现的利益属性削弱了民族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民族民间文学作为一种主要目的是民众自娱自乐的内部休闲文化,只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民族民间文学的讲述模式是口头化、口语化的,不特意选择时间、空间与对象,参与者不严格要求学识与水平、不分男女老幼,其动机简单,或为了交流情感,或纯粹出于兴趣。其展演贴近生活,与民众生活节奏基本一致,节假日、生活闲暇、日常劳动间隙都可以成为创作与展演的场合,人们随性参与,基本上不具备娱乐消费性质和商业属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展过程中,对民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基本上都是非活态的,商品化、商业化和对利益的追逐是当前对民间文学“传承”的主要动力。民族民间文学在非遗项目的开发中,虽然整体处于“弱势”,但传说类项目不仅申报火爆,对此类项目的开发利用和为利益而引起的竞争非常激烈。围绕一个项目的民族归属、地区归属而展开的论战与争抢已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事实。这种对民族民间文学纯功利的利用彻底改变了民族民间文学的日常形态和本质属性,完全是打着保护的幌子对民族民间文学掠夺式的改造与破坏。

二、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产业化的可行性

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的过度商业化打破了民族民间文学的日常模式和正常传承轨迹,会造成民族民间文学的割裂与分化。但是,传统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者所倡导和要求的仅仅满足于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出版等工作,并就民族民间文学束之高阁或任其自生自灭同样是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无谓的伤害。对民族民间文学而言,适度的产业化不仅显得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一)通过产业化培养更多合格受众,消除民族民间文学传承者的落寞感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本身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即其符号性价值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各种产业化手段,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更广泛地宣传和推广,加深民众对民族民间文学的了解与尊重,改变部分人对民族民间文学单纯的猎奇甚至误解,从而为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创造更好的受众空间和社会环境。产业化的运作还可以为民族民间文学培养大量非代表性传承人,让大众成为自觉的传承人,传承人掌握方向,非代表扩充数量,营造基础,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使民族民间文学跨越民族地区的区域性局限,在保证民族民间文学在民族居住地区广泛、充分传承之后在区域外也有忠实的受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范畴日益扩大。与少数民族多种文化交叉的民族民间文学的珍贵性、稀缺性使其价值早就得到市场高度关注。因此,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其传承者自身对产业化有着内在需求,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传承模式只能导致民族民间文学的落寞而终。而产业化却能在给传承者带来真金白银的同时扩大其传承规模、规范其传承渠道与模式、保障其传承的合法化和知识产权,树立其传承的自豪感和自觉性,消除落寞感。

(二)通过产业化建构跨越时空的传承场域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载体和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最大的差异在于必须“活态”传承。在传统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彰显、传播、存储与传承民族民间文学的情况下,与市场结合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少数民族居住地文化多样性突出,资源稀缺度和景观吸引价值高,本身就是许多产业市场重点关注的场域。通过产业化开发,可以在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其他文化资源和景观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学资源,遵循活态传承原则,挖掘其市场价值,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本地民众参与民族民间文学的自觉的活态传承。同时,通过各种产业化运作手段,还可以推动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社会化、保护主体多元化和投入产出效益化,[2]使民族民间文学在民族地区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更完整的传承。总之,将市场作为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的载体与传播空间,可以使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主体和受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市场环境中直接接触,使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三、结语

第5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著作权;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知识产权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绚丽多彩。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正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危机,亟待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来保护其利益。我国的《著作权法》主要是对艺术、舞蹈、文学书籍、音乐作品等相关作品权利保护的法律,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也发挥着作用。然而,由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特殊性,《著作权法》在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短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本文旨在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我国加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一、当前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生存困境及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当前的环境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的生存、发展环境日益恶化,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正濒临难以生存的困境,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时代传承者的经济压力过大

在生存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面临的经济压力也明显加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在追求物质和经济生活的思潮下,传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传承活动的影响力日渐减弱。传承者难以依靠传承活动获得经济收入,以至于物质生活过于贫苦。因此,出生于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求更好的经济收入和家庭生活,从而放弃学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依赖于口耳相传的项目缺乏传承人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多元文化兴起,传统文化遇到挑战。相对于长久生存在偏远山区的群众而言,由于许久没有接触过新事物,在突然接触到除本民族文化以外的文化时,难免会心生兴趣,转而抛弃民族传统文化,选择学习新事物、新文化。由此给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生存沃土带来不良影响。新时代的年轻人在接触过新鲜多元文化后,面对本地区的传统技艺,则逐渐丧失兴趣,使得依赖于口耳相传的传统文化走入暮年。

(三)商业化运作对民族传统艺术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被大规模地开发,进行各种目的的商业包装,谋取经济利益。尤其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进行商业包装、谋取经济利益的开发活动愈演愈烈,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很少有人会考虑这种大规模的商业化运作会给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带来何等影响,所以在开发的时候,并没有从原则上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进行保护。在经济利益和传统技艺面前,显然没有做到均衡,没有做好如何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到以开发促保护。更有甚者,为了压缩成本,在商业演出中,随意使用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不考虑实际场景且不支付费用给技艺的传承者。在商业化的影响下,一切都必须为商业服务,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不再是简单的民族精髓,更像是一个用来谋取利益的工具,成为一种商品。

二、著作权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法律制度框架中,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及其传承人的特殊性,《著作权法》中的一些条款难以满足其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难以根据《著作权法》清晰地界定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的独创性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姿态的传统技艺,而当前的《著作权法》并不能完全适用部分动态传承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著作权法》的第三条中,对作品的含义进行了明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发源于人民群众,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并不符合作品独创性的相关要求,而且也不能与可复制性这一规定相契合。而关于作品独创性的规定划分,我国尚未明确。这就使得传承人在传承活动中,自己对传统艺术项目进行改进或创新时,所获成果难以被法律承认和保护。从概念层面而言,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作品归属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进一步说,就是作品是以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为源泉进行创作的,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的。新的作品完全保留和继承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精髓。在众多传承人当中,人的传承能力因本身素养而千差万别,所以其独创性也极具个人特色。例如:传承人以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为基础,通过改编和加入新内容,进而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作品。但是,由于法律不完善等原因,这种形式的创作作品是难以受到法律保护的。

(二)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不符合《著作权法》中界定的权利主体特征要想确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法律权利,那么必须优先明确主体

在现行的《著作权法》中,明确指出著作权属于作者。而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组织或者国家。由于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技艺的作者并不明确,且查实难度很大。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精神权利被视为一种集体权利,所以在明确主体方面,我们可以从传承人的民族性、传承习惯等方面入手。但是在实际中,这种权利因太过抽象以至于难以真正实现。但是又难以保证权利不受侵犯,所以一旦发生侵权,在维权的过程中,谁是诉讼主体就成了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而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项目,由于其原型作者难以明确,创作者是谁的问题难以回答,所以法律对于这种衍生作品并未予以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缺乏文字,所以在历史中,诸多民族传统艺术在传承上主要是依赖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并没有条件去做书面记载。关于当前所见到的传统艺术的书面记载,绝大部分都是后人整理而来的。比如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一部作品的出炉,需要经过传承人口述、记录者记录,而后还需要整理者统一整理,由于涉及环节很多,涉及的人数也很多,所以在发表权、修改权等方面,由于法律没有进行明确,所以权利属于谁尚无定论。比如:由于古时缺少文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难以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记录传承,使其拥有不可复制性,与法律规定相违背,致使其权利难以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另外,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创作时,具有群体性,这就决定了其权利主体不是属于个人,而是属于集体,显然不符合《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加工改进的过程,具有传承和变异的特点。因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并不符合《著作权法》中对权利主体的规定要求,因而难以确定和保护。

(三)《著作权法》中对保护期限的规定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需要长久保护的特点不符

在当前的法律规定中,我国对于作品的保护采用的是自动保护原则。具体来说,当作品完成后,只要符合法律有关作品的属性定义,那么作者无需采取其他申请措施,法律自动对作品进行保护。著作权的获得十分简单,但是在保护时间上,则有着较为明确和严格的限制。在《著作权法》中的第二十、二十一两条中,就权利的有效时间进行了明确说明。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方面,由于传统艺术的特殊属性,其时间十分长远,这一点则与法律规定相悖。按照现行的著作权有关规定,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并不能受到充分保护,尤其是涉及民间的文学作品时,法律上的不完善就会更加凸显。对于传承人而言,著作权保护时间过短,显然对其有着十分不利的不良影响,不仅会对其创造性产生负面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弘扬和传承。比如,文学作品的创作,大多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而来的,如果传承的创作成果被创作人占为己用,无疑会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发展产生极为消极的负面作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上升,即历史越久远,其价值便越高,对其进行保护期限的有关设置,显然不利于长远保护。再者,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生存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如果不能做到保护弘扬,终究会被其它文化所吞噬。所以,在著作权法中,设置保护期限的有关做法显然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长久保护理念相违背。综上所述,《著作权法》与实际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所需要的保护还相差较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传承人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由于传承人本身的特殊性,如何继续完善《著作权法》,给予传承人更好的保护,是当前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著作权法》框架下完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和建议制定

《著作权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学、音乐、舞蹈等作品的权利。从上述内容可以知道,在《著作权法》的现行框架下,由于难以确定独创性标准、著作权主体以及保护期限较短等问题,导致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未得到有效的保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著作权法》框架内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

(一)根据传承者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创新情况来确定独创性标准在独创性方面可以从传承者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创新情况来进行界定,以确定独创性标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经历千年的历史变幻中始终流传,依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努力,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人又会根据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特色进行更新和创造,使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能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使其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造。比如:“苗绣”,这是一种广泛流传于贵州地区的民俗,“苗绣”在不同的人手中所展现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在创作中,作者对其赋予自身的理解和审美,通过结合自己所处环境中的时尚元素,进行“苗绣”创作。不同于原来一层不变的传承,这种传承不断加入新的时代元素,不断在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那么就可以说这种传承就具有独创性,而这类传承人所创新的作品就理应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二)在《著作权法》中明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是权利主体在著作权的获得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权利的明确

著作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利不被侵犯。通过上文的阐述,可以知道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指的就是某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其创作者属于某个人或者民族全体,因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权利主体可以为个人或者整个民族,按照法律规定,国家亦可作为权利主体。国家版权局在2014年起草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第2条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义进行了明确。此外还说明了基于民间艺术而进行二次创作(如改编、翻译等)的作品,那么创作者对所创新的部分是拥有著作权的。比如白秀娥剪纸案,在这场案件中,就白秀娥在剪纸中加入的创新部分是否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进行讨论,北京市高院做出了终审判决。该案件向外界传达传承人亦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同时也给从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应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参考。不得不说,传承人在传承和弘扬民族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民族文化才能传承至今。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人的权益,使得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传承活动,是当前理应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承认传承人的主体资格,才能更好地推动和激励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

(三)根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特点,延长《著作权法》中的保护期限在保护期限方面,著作权明确指出,保护期限指的是作者终生及其逝世后的五十年,只要过了这个期限,所创作的作品便可进入公共领域

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由于是民族历史的产物,在传承过程中,有的早已流传和公布于世,如果也将年限的保护简单套用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方面,显然是不妥当的。在笔者看来,根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属性特点,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只要有传承人进行传承,那么在对其保护方面,应当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并且不设定保护期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亟待通过知识产权方面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从《著作权法》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来看,当前《著作权法》难以清晰地界定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的独创性,而且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不符合《著作权法》中界定的权利主体特征。《著作权法》对保护期限的规定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需要长久保护的特点不符。这就需要我国法律制定者考虑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及其传承者的特点,对《著作权法》进行改进,明确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独创性标注,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者明确纳入《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权利主体,并延长《著作权法》中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期限.

参考文献:

[1]文永辉,卫力思.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01:14-20.

[2]杨晗.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苗族服饰为例[J].法制博览,2015,23:256.

[3]刘振宇.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J].衡水学院学报,2011,05:14-16.

[4]陆皓.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09:226-227.

第6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汉语言;继承与发展

一、引言

汉语言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渗透其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包容、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文化的精髓。汉语言主要以人们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的形式存在,即口语与书面语,前者灵活性强,不具有具体的形式。后者包括小说、散文、史记、传记等形式,以及独有的格律诗、词、曲、赋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存在,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本文将会以现代汉语言文学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汉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来探讨现代汉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汉语言的发展历程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经过多次历史演变发展至今,成为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其发展历程如下表:

三、汲取文化精髓,传承文化经典

随着社会的发展的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现代汉语言发展至今,也吸收和改良了本民族以外的文化,尤其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上体现比较明显。但是更多的创作者还是选择取传统文化之精华继续传承了下来,成就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现代汉语言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1、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往往渗透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中。例如,现代汉语言文学就深受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积极革新,在汉语言文学中诗、词、歌、赋、新诗、杂文等形式上又建立了现代小说、话剧、文学报告等文学体裁。2、文化民俗我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传承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产物。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对民俗文化的描述,作者将民俗文化融入作品,可以借用具体民俗来表现地域特点或特定的时代背景,也可以将某一地域的人文素养呈现给读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语言特点汉语丰富、灵活,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表现问文学句式、句型的多样,包括长句和断句,整句和散句等,现代汉语言文学中虽然有所改良,但是依然有很多作品采用传统句式与现代句式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增加作品的可读性。

四、创新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

改革开放的实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现代汉语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创新,出现了外来语言的增多、新词的大量出现、网络用语的传播等现象。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形式现代汉语言文学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历史产物,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汉语言文学在文学形式上进行了革新,除了传统的诗、词、赋、曲、史记、传记等还建立了现代小说、话剧、报告文学的形式。2、文学语言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语言更加丰富,它既包括日常语言也包括艺术语言,既包括常规语言也包括变异语言,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新词热词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方言也成为地域特色被应用于其中。此外,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也对抒情方式、叙述方式、议论方式等进行了自我创新。可以说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文学语言更加丰富。3、文学作品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创作者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每个人在语言风格上都独具特色,通过语言的运用和句式的变化可以大体判断作者是谁,或者是哪一流派,例如鲁迅的文学作品语言使用都极其质朴,鲜有新颖的词语。五、结束语汉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重要载体。其发展至今,依然富有生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文学热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颖慧.现代汉语对《诗经》重言的继承与发展[J].人文研究,2010(04).

第7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1.全面学习与了解古代文学的需要。程千帆先生指出,中国文学中方舆色彩,细析之有先天后天的差异,先天者,原乎自然地理;后天者,原乎人文地理。无论自然还是人文原因,中国文学充满了地域色彩,这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研究中受到了重视,但教学中以时间为脉络的分期与讲授方式,造成学生对古代文学地域性特色了解的缺乏,必然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某一地域为窗口,在教学中渗透与引入其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帮助学生透视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从而弥补单一时间为轴来审视古代文学的发展之缺陷。因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不能忽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引入,这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特点提出的要求。

2.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依赖地域文化资源。现今中国高校教学改革出现面向经济、文化建设,面向地区发展服务的大趋势,古代文学作为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学科,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使传统课程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从而也使学生从书本知识的单一获得转向实践考察理解与现实运用。这一实践教学的开展就要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依靠地域文献资源、地域文化生态资源、地域戏曲资源等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每一所高校,都会受到其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师生语言、衣食住行等都会带上地方特色,这些为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展开实践教学无形之中提供便利。

3.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保护的现实需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中最能引起其兴趣同时又切实可行的途径是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对象,激发、培养其传承和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文化保护事业中来,成为本地文化保护的青年主力军。这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发动学生在文化保护的目标驱动下自主地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考证等方式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地方文化做积极、深入的了解,必将提升他们的地方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对地方文化保护来说,高校生源与毕业生就业地的选择都会带有当地地方色彩,从而使得高校学子在校期间与毕业后都会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势必对地方文化的建设发展、地方文化的宣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和推广作用。

二、地域文化渗入古代文学教学

地域文化以各种形式留存在今天的生活中,笔者认为适合引入教学的文化载体形式以传世文献、文化名胜古迹与地方戏曲三种为主。

1.传世文献资源的引入。许多高校都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对古代文人而言或为居留之地、或为漫游之所、抑或贬谪之驿,往往留下了大量吟咏佳作。以湖南衡阳为例,许多唐宋文人都曾过往,如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宋之问、张说、储光羲、齐己、坡、秦观、辛弃疾等等,而留下吟咏之作的文人从汉代至清朝一直没有中断过,这些都是记录衡阳历史文化的珍贵传世文献。在教学中,将这些有关衡阳的地域文献资源渗入课堂讲解或作业中,来自衡阳和湖南的同学会对这些地域文献怀有乡土情结,更容易产生认同和求知欲。这类地域文献是我们探寻古代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重要文献。教学中,地域文献资源的引入,可以从多方面探索进行:首先,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课堂分析。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代表性地方风物,课堂讲解分析时可着重分析,同时让学生由此展开材料搜集与寻找,并形成对此作专门探讨的小论文或文章。从而强化学生地域文化意识,也使他们由一般性知识点接受转变为自己动手开展研究性学习,达到深刻理解和领会。例如笔者在课堂讲授到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等涉及“衡阳雁”的诗词时,会引入学校所在地衡阳的雁城文化,激发他们对衡阳雁文化认知和了解的兴趣,再布置相关作业让他们通过文献查找来完成。其次,地域文化的专题讲授。学生们因为对本地文化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讲授有关本地文化的形成历史、传播与接受情况,如文人的贬谪与流寓带给地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历代有哪些文人居住和来过,他们的作品对当地文化的传播会产生什么作用。这些探讨利用得更多的是地方文献资料,因而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同时介绍哪些文献中会保留有关本地的文化资料,是以哪些文献载体为主,并结合今天传承和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以往仅仅存留于故纸堆的概念性知识有更深刻的亲身感受。例如南岳衡山是许多文人都曾吟咏过的,那么我们可围绕唐代文人对南岳衡山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的文化形成中有何作用的议题来深入探讨。再次,地域文化名人的学习社团。许多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许多都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名片,学生也成立一些社团和兴趣小组专门学习和探讨这些名人留下的相关著作。比如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是衡阳人,学生就成立了船山学社,进行学习调研活动,加强对本地文化的了解。

2.文化名胜古迹的探寻。名胜古迹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但凡有名胜古迹处则有文学产生,而文学的流传又有助于名胜古迹之名声流传的久远与广博。有鉴于二者之亲缘关系,开展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少不了对文化名胜古迹的探寻。(1)地区名胜文化采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阐释触景生情对创作的重要性,文学学习也一样要讲求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让学生通过地区名胜文化采风进入情境感受文学不失为有效途径。许多城市融名山名水名城为一体,自然也有不少的名胜去处,这就成为所在高校进行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文化生态资源。现今许多学校文艺学科都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采风来培养学生,这即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笔者所在高校,每年都会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地区名胜进行采风学习,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不失为有效尝试。在对名胜古迹的采风活动中,可先要求学生熟悉历代吟咏此名胜的佳作,让他们在情境中感悟古人,同时也可让他们创作相关拟作,在习作中感受古人如何描绘胜景。(2)文化古迹的实践考察。文化古迹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灵魂的彰显,同样也是古代文学开展实践教学不可忽视的。选择高校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作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课堂,将存留在文本上的文学作品转变成实物和古迹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形式呈现给学生,无疑加强了熏陶和感染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文化底蕴。以衡阳市为例,留存的文化古迹就有石鼓书院、杜甫墓、杜甫祠、禹王碑、南岳碑刻,借助对这些古迹的考察,同学们可以在情境中走入古人的生活,从而感悟文学的魅力,也体会古人咏物论史的具体情景。#p#分页标题#e#

3.地方戏曲资源的渗入。戏曲文学是元明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演作为基础的特点让戏曲文学的学习不能单独停留在平面的剧本文学,而应该触及和扩展到对戏曲舞台艺术的了解。但古代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因而引入地方戏曲资源成为了解戏曲舞台艺术的捷径。地方戏曲资源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亲近感、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以及教师与艺人间的直观互通性等,为高校教改创造了切实可行的有利条件,同时独特的地方戏曲品牌资源是乡情教育的典型材料,也是学生独特审美视角教育的最佳方案。具体的引入方式可依当地的戏曲资源情况而定,方式之一,可以请本地优秀的戏曲演员来演绎经典戏曲作品选段,演绎的形式可以直接请入课堂演唱文本,也可以针对课堂讲授需要,先录制好相关唱段的视频,在讲授过程中逐步播放。这种演唱往往加入了当地戏曲的地方特色元素,而且时间长短、演唱内容等可根据课堂需要而定,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气息,另外也比网络戏曲资源更能有针对性地配合教学。方式之二,成立兴趣小组,搜集整理当地的戏曲资源,了解地方戏曲发展情况。如笔者曾指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形式对祁剧、衡州花鼓戏、衡阳湘剧和衡阳渔鼓等衡阳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做调查研究。

三、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参与地方文化保护

地域文化渗入教学的同时,教学也可参与到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成为地方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可行的方式大致有:

1.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增强本土意识。高校青年学生是当地建设的生力军,也自然将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在校期间培养其地方文化保护意识,必然对今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开设地域文化课程,以课程为载体,增强学生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意识不失为其中重要的途径。如开设一些地方戏曲欣赏课程、地方民俗文化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也系统了解地方文化,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本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也进行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工作。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本土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积极投身地方文化保护和宣传,从而为本地文化宣传增添新力量。

2.实践教学参与保护。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在现实中必然需要以具体的文化实体或文献文本为参照对象,那么我们在选择这些参照对象的时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文化景点、本地古籍文献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则在将书本知识转化到现实运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当地文化知识的了解,熟悉了地方文化保护,从而让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讲到文人的贬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著名文化景点,让学生考察这些景点有哪些文人在贬谪之时曾来此登临赋诗题文,历代主题有何变化,查找这些景点的历代文献记载,并要求以作业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这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本地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通过查找历代文人的题咏,则既增强古代文献知识又培养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自发地投身于本地文化的保护与宣传的事业中来。

3.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参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教育必须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高校改革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它需要学生立足所学,从实际背景和问题出发,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从而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提升自身能力。具体到古代文学的学习,则需探究地进行,这既包括对古代文学本身的探索学习,也包括运用古代文学知识去探究社会生活。那么地域文化则可成为学生运用古代文学知识来分析社会生活的重要对象。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时,以当地地域文化为对象展开研究,如探讨古人吟咏当地的文学作品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讨论当地街道、道路命名中体现的文学作品之应用,分析当地楼盘命名及宣传中古代文学作品之显现等等,这些研究性学习项目以当地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古代文学知识对此进行探讨,从而达到运用古代文学知识去探究社会生活的目的,也提升了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文化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分析对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所关注,并展开分析探讨,这无疑是对地方文化重要的传承性保护。

第8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国家法规政策,以民族团结为宗旨,聚集各民族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56个民族都需要培养各行业优秀的青年人才,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教育行为落实在大学学习主体所修专业及特色课程上,也可以说注重内部要素的配置和协调,总结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属于岭南地区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壮族人口1600万,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有其示范作用。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非常有价值,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为何实行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审视内部要素研究,主要考察特色专业发展取得成果,以及特色课程生发的效果。从历史上看,广西归于稻作文化的范畴,其生产方式和江南地区很接近,加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应该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可惜这般先天优势没有成功进入人文精神认同系统,王朝统治时期一般作为中原地区不愿光顾之地,甚至有文化沙漠之称;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定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认真分析,东靠广东南邻大海,为何广东就是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名为广西就不行呢?当然涉及各种原因,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激活广西存在的各种潜能,特别是人的力量——通过教育达到具有敏感意识——时代和社会发展适应的视野、技能及自觉到习惯的行为举止,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后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秀丽山水、刘三姐传奇故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壮族传统文化人文价值最好的应用,完全可以和世界优秀文艺媲美,还是生态意义的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资源合体。由此观之,教育应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一大利器,弘扬民族文化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价值非常大。关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要关注高校有多少学生,更应该关注学习主体学什么、怎样学的实际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8个左右民族特色学科。”

二、特色专业:民族教育核心要素

笔者深入广西民族大学调研,这是八桂大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高校,毫不夸张,广西民族高等教育成果很大部分依赖此校的资源优势,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起已有32年历史了,其色专业即壮语言文学专业在1998年、2013年分别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广西壮族所占人口比例设立的壮语专业伴随改革开放30余年已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代表性的特色专业。

(一)特色专业考察

2009年,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财政扶持。该专业之所以成为特色,是因为满足了文化学习生发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复磨炼形成的技能,为今后生活、学习、工作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内容要体现全球化发展下的时代特点,壮语专业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还要学习体现壮语特色的内容《现代壮语》《壮语阅读与写作》《壮族文学》和《壮语方言概论》等专业课程。壮汉双语教育作为教学方法也必须成为专业建设一部分,既能实现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文字的学习和交流,又要达到壮族自身文化传承、保护及创新的目的,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已经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现了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特别是现代社会学生手中智能手机网上互动直接与精品课程链接,既可以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又可以完成留下的作业,还能因为思考质疑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讨论,实现学习方式的网络师生积极互动,快捷高效满足学习的需要。

(二)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恰当评判壮语水平,2012年6月,广西以初、中、高三个等级确定了壮语文水平考试,广西民族大学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壮语达到中级以上,学习原汁原味的壮族语音、语言及其凝聚的各种文化形态,感受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领会创世神话、歌圩歌谣、神奇传说等民族文化精髓,因民族情感而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一个而自豪,以学习应用本族文化而骄傲。2013年在政府财政支持下报读壮语班减免学费,达到条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个学位证书,学习壮语成为壮汉双语人才,回到壮乡更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壮语班的学生到武鸣县领悟三月三歌圩文化。武鸣县是壮族的聚居县,壮族人民历来爱好山歌,他们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大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谈情说爱、农耕活动、天文地理、吉日庆典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都能成为武鸣壮族山歌的好材料。这种活泼新颖的歌谣形式带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视为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激发现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领悟到生动传神、文艺展演的文化魅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三)学习主体评价

研判学习效果一定要借助于学习主体的客观评价,高等教育学习主体——大学生头脑灵活、知识丰富、反应敏捷,他们非常清楚课程内容、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满意与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内容采取的特定教学活动,更要重视学习主体的掌握情况和满意程度。笔者调研发现壮语班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来学习主体来自壮族生源是非常正常的,壮族文化居然吸引来了一位汉族小姑娘,作为2013级学生AA立志学习壮语文,目的就是到壮乡当一名汉壮双语教师,为壮族文化教育做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贡献,祝福她早日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师梦。2012级学生HH明年就要毕业了,对于就业非常乐观,作为我国与东盟联系密切的广西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而壮族文化就是广西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学会壮语就能让壮族文化走出去,成为联系东盟的重要文化纽带,壮语专业学生受到在广西开展活动的东盟各国欢迎,因此,不愁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2011级的学生CC作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感慨良多,高中时就非常喜欢壮语,到了工作岗位更是认为所学专业意义特别大。全球化现代文明发展更多集中优势主流文化,西方世界以英语语言为基础,中华文化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作为分支,由于语言环境缺乏,壮语言甚至很多壮族学生都无法使用。因此,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免学费扶持特色专业能够保障文化传承持续,让古老灿烂的壮族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教育受到重视才更有利于传承、保护壮族文化。

三、特色课程:民族教育内涵要素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确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为特色课程,学习语言需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大化,务必强化学习的语言环境。这里强化带有重视的意味,恰当说法就是树立语言环境意识,让学习主体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完成学习任务。歌舞展演、文学叙事、祭祀仪式等活态的文艺样式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来源,同样民族教育《民间文学》不可或缺,原因就是这些传奇故事、动听歌谣、戏剧剧本等让学习主体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喜欢基础上渐渐掌握了语言的规律。落实特色专业就要看课程设立,其内容是否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可以说承载了完成目标的学习内容,在谈到民族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可以把特色课程看作内涵要素,即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助力特色专业完成本科教学方案,既能达到合格正常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又能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的预期。

(一)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文字提升

《现代壮语》以壮语语言组合规律和构成语法特点传授为内容,主要通过总结壮族语言变迁性质和具体应用基本知识,让学习主体在反复训练中熟悉掌握,并能应用在对话交流和文字写作中,能够声情并茂朗诵壮族经典著作,熟悉和偏远山寨村民自如对话,准确流畅写出壮语文章,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学业要求。“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带有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民间乡野气息,以壮族传承的内容考察,有创世大神谱系神话、各类歌谣、传说故事等等,非常吸引学生阅读,就这两者关系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师教授壮族语音、文字,学习《现代壮语》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再来学习《民间文学》,最好选择一些壮语文字的内容,即阅读来自专家整理的以壮语记录的原版文献,这样才是真正打造壮语专业学习的内涵式提升。

(二)课程内容学习与壮族文化创新

壮族文化与民间信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壮族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间信仰的特性,壮族先民以特有的思维观念塑造了创世大神布罗陀,把先民记忆中的种种美好寄托于布罗陀神力基础上,千百年来内化为族群做人处事、行为习惯的道德伦理,民间文化精英完善了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布洛陀经诗》,《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又是专家、学者呕心沥血完成的属于壮族文化新成果,承载民族精神体现内容广泛壮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教育不是只学习相关知识体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多,壮语专业学习主体要抓住民族文化精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现民族的辉煌和荣誉。关注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取得成就非常有意义,广西民族大学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专业是考察的重点,其特色课程是保障民族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对于弘扬壮乡民族文化,保护意义上的创新有莫大的价值,其成果完全可以应用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中。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的广西扶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与发展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2]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A].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第9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摘要:病句辨析和修改是高考语文的常见题型。但是,学生的病句辨析能力和修改能力却有待提高。本文试图对当前病句辨析和修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对策,希望对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复习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语文;病句修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当前高中语文病句辨析和修改都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病句辨析和修改这一考点本身较为复杂,从类型上看,既有结构性语病,也有语义性语病;从考察内容上看,既涉及到对语病的辨析,又涉及到对语病的修改。另一方面,病句辨析和修改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这一考点的讲授和学生对这个考点的把握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语文病句辨析和修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可谓为是“任重而道远”。下面我们就从病句辨析和修改本身的特点出发,探讨较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先“望闻问切”,后“对症下药”

众所周知,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和对症下药,医生通过对病人的望闻问切判断其病症,并通过判断确定患者的病症,然后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治疗。其实语文病句辨析和修改也要有“望闻问切”和“对症下药”。所谓的“望闻问切”是指要通过已有的知识积累分析病句的类型,找到出现病句的原因;所谓的“对症下药”就是指针对病句的类型和病句出现的原因进行修改。辨析和修改病句首先要“望闻问切”,掌握病句的类型及其特点,其次就是要“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病句的类型特点进行“治疗”。“望闻问切”和“对症下药”是病句辨析和修改的重要方法。

病句有很多的类型,《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六中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结构混乱和不合逻辑。复习病句辨析和修改这一考点,需要对病句的各个类型的特点进行系统地把握,以便能够在考试中能够较为准确地辨别病句类型,并且能够进行修改。因此,在复习这一个考点的时候就需要从“望闻问切”和“对症下药”两方面入手。例如:

(1)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2013山东卷)

(2)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2013湖南卷)

(3)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2013重庆卷)

(4)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2013四川卷)

上面例子中病句的类型各不相同,因此,修改的方法也不相同。例如例(1)的主语是“世界”,宾语是“时代”,“世界”不能是“时代”,主宾语搭配不当。例(2)中偷换了主语,整个句子的主语是“文化”,但后面又说“文化……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句子的主语被偷换掉了,可以修改为“我们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例(3)“如果……会……”和“……时,会……”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可以将其中的一个删掉。例(4)成分残缺,“有关部门要”后面缺少相应的介词,可以加上“以……的态度”是整个句子更加完整。

从解题的角度来看,既可以从正面入手,又可以从反面入手。对于一个病句,我们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找到病句的类型。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逆向思维,用“排除法”进行筛选,最后确定病句的类型。无论选择哪种办法,都需要我们熟悉地掌握各个病句类型的特点,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确定病句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病句进行修改。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望闻问切”是“对症下药”的前提和基础。

二、语法知识为基础,语感为辅助

病句辨析和修改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语法知识。学习语法知识,就是从正面把握句子的结构规律,了解句子的“来龙去脉”,这样在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例如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拨开枝叶抓主干,也就是所谓的“压缩法”。由于句子中往往有很多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等,这些成分造成句子过于复杂,不利于我们辨析和修改病句。如果对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就可以准确地提炼出句子的主干,快速找出语病的原因。例如 “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2013山东卷)”,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世界”,谓语中心是“是”,宾语是“时代”,整个句子去除枝叶就是“世界是时代”,很显然主宾语搭配不当。又如“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在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2013湖南卷)”,句子的主语是“文化”,后面又五个小分句,第五个分句是“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小分句的主干是“文化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主语和宾语是“文化”,很显然是不合语法规范的。“文化”应该是被“传承”、“创新”和“发展”,因此可以在“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前面加上一个施事主语“我们”,这样句子就更加通顺了。

除了运用学过的语法知识辨析和修改病句之外,我们也可以凭借语感,从感性上体会句子。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生活在汉语的文化圈内,因此,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可以凭借一定的语感来检查语病。但是这种语感的主观性较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三、典型例句分析,方法技巧记忆

病句辨析和修改的类型很多,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辨析和修改病句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认为应该培养学生针对每个病句类型分别进行分析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病句类型的特点,学会独立分析病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也应该传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应对自如。例如“标记词法”,关注并列词、关注介词、关注代词、关注关联词、关注数量词、关注否定词和关注两面词等等,这些简单地方法有助于学生总结规律,形成方法意识。例如介词的使用不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介词使用导致句子的主语残缺,二是句子中介词残缺或误用。“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2013四川卷)”这个句子就是介词残缺。又如关注并列词,“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2013大纲卷)”,“奉献、成长与幸福”这三个并列补语中“成长”与“享受”搭配不当。

参考文献:

[1]刘兴修.把握标志词语 巧妙辨析病句[J].文学教育(下),2013,0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