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创新能力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能力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能力的特征

第1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上海市制造业;人力资本特征;企业创新能力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2010年美国政府推出“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计划;国务院于今年五月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也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十三五规划”重点方向。一系列国内外举措对中国制造业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发展机遇。上海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同时也是上海的支柱性产业。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海装备制造业曾一度跌至谷底,但是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拉动下开始逐渐回升,并且在国际上,上海制造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1990-2011年20年间总体来说上海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增强[1]。然而,自“十二五”规划以来,上海制造业的整体形势却并不如人意,处于持续下行通道。转型与创新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提升上海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其目前处于下行通道的状态并促进其转型升级。根据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人力资本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具有价值型、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的特征,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大多数是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鲜有针对上海市制造业的研究,因此研究上海市制造业人力资本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1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Hambrick和Mason[2]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高层管理人员的认知、价值观等心理特征反映企业的战略选择,这些心理特征通过年龄、学历、职业背景等反映。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这些人口统计学特征有助于企业制定创新型战略。Tihanyi等[3]研究发现随着高管团队年龄增大,高管投入精力和信息能力降低,制定战略趋于保守,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国内学者康艳玲等[4]研究高技术产业高管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年龄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同样,李建军等[5]选取创业板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分析得出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与研发投入水平负相关,与高管的教育背景和技术背景比例成正相关。年轻管理者倾向于冒险而年长的管理者一般会制定比较保守的战略来规避风险,面对不确定性环境,年龄偏大的管理者倾向于依靠经验来进行决策,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上海市制造业企业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与企业创新能力负相关。高管团队的受教育水平同样也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之一,也是研究者研究最多的一个特征。教育程度是评估员工技能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Lundvall等[6]认为受教育水平从两个方面影响创新,一是,高等教育毕业生可以发明和发展新技术,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可以利用技术进步促进创新。我国学者吴斌[7]对深市中小板168家企业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受教育水平等4个维度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对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前文中提到康艳玲等[4]研究高管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受教育程度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杜纯[8]利用教育水平、专业背景及从业经验三个人力资本角度构建风险投资机构人力资本指数,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管理团队的教育水平正向影响被投资企业的创新能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大部分形成于受教育阶段,受教育水平体现管理者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受教育水平高的管理者会用创新性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些能力与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2:上海市制造业企业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与企业创新能力正相关。Grim等[9]研究发现随着高管团队任期的增长,他们会倾向于用自己的经营方式引导公司的运营,弱化了企业创新的投入。Barker等[10]研究表明任期越短的研发团队对更加愿意投资研发追求创新,任期长的则相反,他们追求稳定对创新投入少。任期越长,管理者会形成一种固有的思维和经营模式,对新思想产生排斥,从而限制了企业进行创新。据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上海市制造业企业高管团队平均任期与企业创新能力负相关。女性高管在各个企业中均存在,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女性高管占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其对创新的影响亦不能忽视。Graham等[11]研究发现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倾向于保险路线,更加愿意规避风险。女性相比于男性更加细心,擅长情感表达,但是在捕捉市场信息和提供创新性视角方面弱于男性,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4:女性高管占比与企业创新能力负相关。

2变量设计

2.1样本及数据来源

选取在沪市和深市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的上海市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取上海市制造业2012-2014年的相关数据时,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连续性和研究的正确性,剔除了ST、*ST公司,经筛选最终获得了8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样本。企业的财务报表来源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巨潮咨询网。高管团队平均年龄、高管团队平均任期、高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女性高管占比这几项数据从报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处手工整理获得;期初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从报表中直接获得;专利申请数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查询板块。

2.2变量的定义

1)因变量。企业创新能力(PATENT)。目前的研究对企业创新能力多从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两个方面来衡量。投入能力是企业为创新所投入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多用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比例;产出能力是企业投入资源后所获得的回报,已有的研究几乎均以专利作为测度的产出能力指标。专利数相比于研发投入在研究中应用更为广泛,因此选取专利数来测量企业创新能力,关于专利数,有些学者以专利授权量来代表创新产出,然而,专利从申请到授权一般要经历1到3年的时间,并不能反映同期的情况,因此以专利申请数来测量企业创新能力。2)自变量。人力资本。借鉴石建平[12],Shipi-lov[13]的研究以高管团队平均年龄(AGE)、高管平均受教育水平(EDU)、高管平均任期(TERM)、女性高管所占比例(FEMALE)测量企业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借鉴以往学者们常用的方法:赋值法,大专及以下取值为1,本科取值为2,研究生取值为3,博士取值为4,博士后取值为5。3)控制变量。借鉴柴斌锋[14],张平[15]的研究选取企业规模(SIZE)和反映企业盈利能力(PROFIT)的净资产收益率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用期初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一般而言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越有能力吸引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3实证分析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是各个变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及标准差对变量有初步了解,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尤其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下面的回归分析做出了铺垫,最后一步进行回归分析,深入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分析。

3.1描述性和相关性统计

表1揭示了各个变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以及标准差。由表可以看出专利申请数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93,均值接近30,表明不同企业的产出能力差别较大,但是整体而言创新产出能力较高,可见在各项政策带动下,上海制造业的创新意识较强。从高管团队的特征来看,高管年龄均值49,平均任期4.3,平均受教育水平2.535,处于本科和硕士之间,可见高管团队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水平认知水平高。表2是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由表可以看出自变量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与专利申请数在0.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高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与专利申请数在0.0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控制变量企业规模与专利申请数在0.0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下文用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高管团队人力资本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3.2回归分析及解释

表3是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回归结果。4个模型均包含控制变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从回归结果看,模型1到模型4的F值分别为8.653,8.938,8.69,8.557,且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性,表明控制变量模型整体显著,尤其是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可见公司的总资产越多对创新的投入越大。从模型1看出高管平均年龄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显著影响,假设1成立,说明企业高管平均年龄越大企业创新能力会随之变弱;从模型2可以看出高管平均受教育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2成立,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高管越是有冒险精神;从模型3可以看出企业高管任期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假设3成立,说明随着高管任期的增加,高管更加愿意用已有的管理经营方式弱化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从模型4可以看出企业高管中女性所占比例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但是并不显著,假设4不成立。

4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2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专利;企业;创新能力;层级结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69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根本要求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企业创新能力是有层级的,不同层级的能力具有不同的规律特征。企业如果不注意自身创新能力的层次结构及其与创新活动的对应关系,可能会导致以低层次活动追求高层次能力的现象,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效果。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它需要众多要素投入、转化,以及最终新事物的产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分析评价,无法找到一个全面概括的方法,只能从某一特定角度来加以分析。专利是创造和发明的产物,它与创新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探讨专利的类型与特征,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层级结构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1 专利的分类与特征

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通常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而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应当在技术上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二者的区别在于,在创造性方面,实用新型专利需要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而发明专利需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外观设计专利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应明显区别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

由此可见,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是在技术方面提出改进与创新方案的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外观设计专利是对产品的美观性、艺术性进行创新的专利,是企业设计创新能力的表征。

2 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层级分析

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专利都无一例外被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史鸿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因素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分析。其中,专利因素的权重值最大,重要性排序第一。由此可见,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专利的重要性是首位的。

实用新型专利代表的是小发明和产品改进,是指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的形状、构造的改进,其中大部分只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做某些微小的改进,所以实用新型专利所能表征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层级为改进性创新能力。

发明只有同时满足“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才具有创造性。在实际中,发明专利的创新程度也并非在同一层级上,在此将其分为两类。

2.1 原始性发明专利

这类最高层级的发明专利更倾向于基础性研究,比原有技术有突破性的创新,它们在工艺、产品和服务领域具有显著进步,这种创新能力具有改变现有的市场和产业的潜力。因此,原始性发明专利主导的创新能力可以定义为根本性创新能力,由该层级能力主导的企业创新能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2 重大发明性发明专利

除原始性发明专利外,剩下的发明专利归属于这一类。重大发明性专利可以对在工艺、产品和服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但它们的创新程度次于原始性发明专利而又高于实用新型专利。因此,将重大型的发明专利主导的创新能力定义为适度性创新能力。

3 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设计创新能力层级分析

Roberto Verganti的Design-driven Innovation模型着重强调设计创新能力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设计创新可以延长产品寿命,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为公司带来更高的收益。

但我国企业对外观设计能力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特别是汽车、服装、家居等制造业。虽然每年有大量的外观设计专利产生,但多以借鉴他人或国外的先进设计进行改进为创新手段,缺乏自主设计创新的产品。因此,我国企业亟需大力开发外观设计专利,努力提高自身设计创新能力。

然而外观设计专利在创新能力上也有高低之分。低层次的外观设计专利虽然具有区别于其他产品外观的特征,但并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影响。它们只是简单地模仿现有的产品外观,并稍作改变。由于市面上已经存在相类似的产品,所以不会产生轰动市场的效应。因此,由低层次外观设计专利所主导的创新能力可以定义为美观性设计创新能力。

而高层次的外观设计专利则需要明显区别于现有设计,其设计成果具有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高层次的外观设计创新可以引导整个社会的消费、审美、使用等行为发生改变,以至于形成新的社会文化。对此,将高层次外观设计专利所主导的创新能力定义为文化性设计创新能力。

4 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模型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可以利用专利的类型与特征将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技术创新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又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改进性、适度性和根本性技术创新能力。而设计创新能力分为两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美观性和文化性设计创新能力。

根据企业在技术与设计方面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层级,将企业的创新能力分为四种类型:改进性创新能力、强技术性创新能力、强设计性创新能力和全面创新能力。以此建立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模型,如图1所示。

本文以Smart、Mini、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为例,应用创新能力综合模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简单分析。

Smart创立于1994年,主要致力于生产绿色环保的微型车。该车型将便携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外观灵动小巧,一经推出便引领了新的城市出行文化。由于Smart追求车身的微小化,这必然导致其性能的大幅降低。但其通过在技术方面的大量改进和创新,Smart轿车的运动性和安全性并不输于普通轿车。而且Smart轿车大多数部件都由环保材料组成,对环境的危害很小,体现了其绿色环保的创新理念。由此可见,Smart具有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是汽车制造业中拥有全面创新能力的典型企业。

图1 基于专利视角的创新能力综合模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Mini轿车便成为“人人须有的时尚装饰物”。其精致运动的外观,使其成为时尚界的宠儿。但在技术方面,Mini主要利用BMW的技术平台,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适当改进后再应用到自己的汽车品牌中。因此,Mini具有强设计性创新能力,但在技术性创新能力方面并无优势。

近年来,比亚迪汽车成为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中的佼佼者。通过大量专利研发与投入,比亚迪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采用革新性电池与电子技术,在保证汽车运动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纯电动出行,无尾气排放。因此,比亚迪具有强技术性创新能力。但在外观设计方面,比亚迪还没有杰出的设计创新成果,其设计性创新能力稍显不足。

5 结 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专利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模型。该模型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两个维度。基于专利的创新程度,又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改进性、适度性和根本性三个层次,将设计创新能力分为美观性和文化性两个层次。最终,得到企业创新能力的四种类型,即改进性创新能力、强技术性创新能力、强设计性创新能力和全面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综合模型的提出,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全面地了解自身创新能力,并对自身创新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帮助企业找到自身不足,为企业创新战略、专利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与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一、要素分析——载体作用

1.要素构成

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要素包括问题、践行、成果;创新能力包括问题、身心、成果三个核心要素,两者要素成分高度重合。这一分析也说明,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核心价值目标是发展和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必须而且主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发展和培养。

2.运行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可以直观地表述为:以问题解决为动力,以直接体验为特征,以成果产出为检验标志,构成三维互动框架。创新能力的发生、发展和生长形态,也有与其高度一致的逻辑框架:以问题解决为基点,以新颖成果为检验标志,以身心智能为核心。

3.操作支点

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支撑点主要从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直接性、自主性、生成性等6个维度考察,分别与知识技能、思维品质、人格特征形成对应互动关系。

二、结构分析——支架作用

1.从纵向发展看,社会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轴

按照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观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扩展社会实践活动面并不断解决现实生活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人要围绕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条主线进行实践和发展。如学前儿童的创新能力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创新能力主要通过“玩”的这种实践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各种解决“玩”的问题的方式方法,其创新产品也非常丰富,如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游戏、伙伴关系、表达交流等诸多标志性创新产品。中小学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最为关键和活跃的时期,因为其生活和实践的领域及问题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创新活动也更为显现,更接近人们所认同的“创新”。其创新产品包括学习作业成果、实践性学习成果、生活学习设计。特别是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成年人实践半径扩大,实践形态基本确定并具有了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属性,其创新产品表现为管理社会、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各个方面。所以,无论是个体还是人类社会,基本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和性质的改变不断改变创新的方式和形态,进而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方式。

2.从横向联系看,社会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枢纽

按照创新能力多维观点,创新能力需要以知识技能为原料,以思维品质为核心,以人格特征为动力。这三者都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工、统合、建构和凝华,并在社会实践中创新产品来展现。首先看知识技能,一般性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创新能力所要求的知识必须是多维度的知识,是能够应用于实践的知识,是能够迁移和融通的知识。学校学科课程和教学可以解决知识储备的问题,但还远没到解决真实问题的创新层面,必须借助运用、尝试、探究、改造等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下研究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知识的植根、建构、整合、融通。技能也是如此,通过反复训练获得的简单技能不能实现创新。创新所要求的高端技能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探索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各种因果关系,调动全部感官才能完成。其次看思维品质。思维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一种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的,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创新活动的实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论证、归纳结论、表达交流等都是深度的实践活动,是使思维逐步深入、精细的“原料”和基础。最后看人格特征。一方面,人格特征作为个体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整合,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创新所需要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实践精神、良好意志及主动、合作、分享、竞争、冒险、质疑、坚定、自信等个性特征,需要在社会实践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反复磨练、培养和沉淀。最有力量的学习和教育都发生在实践活动之中,没有体验和建构,人格倾向很容易走向挫败、孤立无助甚至失败。

三、功能分析——原动力作用

1.社会实践可培养健全人格

对于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来说,实践活动到底有什么功能?校内学科教育和校外实践教育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作用,校内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有意识和通过持续的努力而改变和塑造人,学校通过学科教学,尤其是通过教师长时间、高频度的指导,直接高效地给予学生知识技能、思维、人格等影响,是持续的、有力的、独特的。社会实践教育主要通过多元开放真实情境的实践性教育活动,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在真实情境下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尝试、探究、改造等实践活动作用于学生的智力、认知、价值、情感,是深刻的、广泛的、独特的。

2.社会实践可完善素质结构

目前,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主要体现在空泛、割裂和整合上,要充分研究和发挥社会实践“大”、“实”、“深”的优势,探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策略和具体方式方法。如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性是“大”,调动所有潜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社会处处大课堂;从广大中小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课堂内容设计全面,涉及领域广泛,能够使学生素质结构得到优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另一个特性是“实”,社会实践课堂要有综合性的实实在在的任务和内容;校内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解决:活动设计讲求面上扩展、点上突破等实实在在的成效。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一个特性是“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有鲜活的前沿的课程,要有拓展和延伸的内容,校内外课堂传授的知识能够得到应用、深化、整合、建构,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

第4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湖南;“四化两型”;因子分析法;科技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湖南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2011ZK310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3日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湖南省委紧密结合湖南省实际,提出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过努力,全省经济总量2012年迈上2万亿元台阶,2015年达到2.9万亿元,年均增长10.5%;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7%以上,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6.3%。可以说,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为此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突出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相关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的文献成果比较多,其基本上可分为二类:一是侧重于评价指标体系(或模型)的构建,如杨大楷、冯体一构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产出能力5个方面41个指标。孙敏霞提出的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钻石模型等,这类研究互相之间选择指标的结果往往差不多,但忽略了评价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作用;二是侧重评价方法的选择,一般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层次分析法(AHP)、BP神经网络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如巴吾尔江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王亚伟等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等,但是这些评价方法中,有的计算复杂(如BP神经网络法),有的权重确定难、主观因素强(如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另外,从针对湖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来看,通过中国知网等搜素,我们发现专门研究湖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文献很少,基本上是在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时,提及湖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情况,而且评价指标基本上是绝对指标,不利于横向的比较和分析。而且从研究某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文献看,通过纵向比较分析的较多,通过横向比较分析的较少,这样难以看出该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差距和不足。鉴于此,本文拟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的精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横向比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对湖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二、评价指标构建与数据选取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即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区域科技创新指标元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反映科技创新状况,并且指标要有较好的独立性、代表性、可统计性;二是系统性原则,即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为核心,并从总体目标出发构建指标体系,从而全面、系统地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全貌;三是可比性原则,即充分考虑各区域间统计指标的差异性,在具体的指标选择上必须尽可能保持统计口径、范围一致,以确保指标的可比性;四是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开发现有统计系统的统计数据,注意量化的可操作性,使评价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根据上述原则,构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3个方面共7个指标,其中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能力指标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R&D人员数;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指标有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R&D经费支出;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指标有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占专利申请授权数的比重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具体如表1所示。(表1)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我们选取了2013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评价数据,剔除了缺失技术市场成交额的自治区,数据主要来自《2014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14》,少量相对指标数据依权威机构的数据计算而得。

三、湖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及评价

(一)数据处理。我们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在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了量纲的影响后,用KMO检验模型和Bartlett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其中KMO检验的统计值是0.720,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是197.725,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检验结果均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表2给出了每个变量共同度的结果。表2中数据表左侧表示每个变量可以被所有因素所能解释的方差,右侧表示变量的共同度。从表2中可以看出,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都非常高,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能够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然后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表3给出了因子贡献率的结果,该表中左侧部分为初始特征值,中间为提取主因子结果,右侧为旋转后的主因子结果。“合计”指因子的特征值,“方差的%”表示该因子的特征值占总特征值的百分比,“累计%”表示累计的百分比。其中只有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81.688%,因此提取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表2、表3)

为了方便解释因子含义,我们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通过因子旋转,各个因子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表4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每个因子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值较大,因此可根据该表分类,将7个指标按高载荷值分成两类:高校专任教师、R&D人员、R&D经费支出3个指标在主因子F1上载荷值较大;人均GDP、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占专利申请授权数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额4个指标在主因子F2上载荷值较大。

(二)计算主因子得分。提取主因子后,我们利用回归分析法求出各省市自治区的主因子得分,并以每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主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综合得分。其计算公式为:F=(41.876×F1+39.812×F2)/81.688。计算结果见表5。(表5)

(三)结果分析。根据表5中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分成如下三个组:相对较强组(F>0.75)、相对中等组(-0.38

从综合得分分组来看,湖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处在相对中等组的中间位置,即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比较看处在中游位置。从中部6省比较来看,只有山西、江西比湖南排列在后,湖北、河南、安徽比湖南排列在前,这说明湖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与排在较强组的相邻省(广东)还有较大的差距。此外,从表7评价指标值的描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湖南省的绝大部分评价指标值(如人均GDP、R&D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值,说明湖南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表7)

四、结论及建议

我们精确选取了7个指标,结合2013年指标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比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发现,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南省科技创新能力无论在全国还是在中部6省,都是处在中游位置,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湖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协调、保护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开发人才资源,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新活力;三是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四是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将进一步规范科技服务中介体系,加速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湖南科学发展[J].求是,2011.16.

[2]杨大开,冯体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能力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6.

[3]孙敏霞.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灰色综合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

第5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三位一体”; 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2.0

本文为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P1303)的研究成果。

引言

学术型研究生是我国学术研究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后备力量。而自从2009年以来,教育部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招生计划以后,研究生培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学术型和专业型。虽然有所侧重,但是学术型与专业型的边界在培养过程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学术型研究生的原创能力在学校培养模式、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下慢慢钝化,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与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而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由于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大量“过度物化”的现象,致使教师和研究生都变得急功近利,师生失去了淡泊名利与宁静致远的心态,这直接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各高等院校改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内涵

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中 “三位”分别指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是研究生学习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本平台,是培养创新型学术研究生的基础,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两个有力支撑,相辅相成,必不可少。 “一体”是指教学在打造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中是基础,是培养研究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三者紧密结合为一体才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学术研究生。因此本文从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分析影响学术型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各个因素,运用层析分析法分析影响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二、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与分析

由于大部分影响因素难以计量,通过科学拟定调查问卷,有针对性的与专家、资深教师进行深入的探讨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成为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对不同学校学术型研究生进行调查访问,并对问卷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筛选最终确定15个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构建原则,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A、准则层B和方案层C,如图1所示

(一)建立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从教学、科研、实践等三方面研究影响学术研究生的创新的因素,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学生自身、导师、学校和社会。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目标层A为创新型学术型研究生影响因素,准则层B为四方面影响因素“学生因素B1、导师因素B2、学校因素B3和社会因素B4,方案层C为15个具体影响因素(C1-C15),各层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创新型学术研究影响因素的各层判断矩阵,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其重要程度 按从1―9赋值,如表所示2。

(三)确定并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

利用方根法对以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和特征向量W 进行计算,最大特征值与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标准化得到权重向量W权重公式为 ,其特征向量是每一行的元素相乘并开四次方得到的值为(0.1899,0.4203,0.2685,0.1213)计算出最大特征根 = =4.0709,特征向量代表该层次各因素对上一层次某因素影响大小的权重。

(四) 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以上判断矩阵经过比对以后进行一致性检验,CI= 计算一致性指标,根据RI值表查出值,若CR=

(五)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如表3所示)

培养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主要从教学、科研、实践入手,同时培养创新型学术研究生基本路径,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需要认识其具体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选出对其影响程度大的因素进行改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生自身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习毅力、学校方面的科研实践机会、导师方面的为学生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社会方面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等

三、结论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创新型学术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该模式的主要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合理的评价,这对建立“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从哪些具体方面入手进行了很好的定位。

从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学生自身方面,无论是自身素养有限还是知识储备不足,学生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学校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毕业论文标准的把关门方面都应以挺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准则。三是导师方面,导师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导学生深入某一学科领域以及在该领域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四是社会方面,学生的创新思想主要来源于实践,社会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这将有利于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取创新思想,并能很好的将创新思想与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

参考文献

第6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和产业优化的大背景下,创新研究必将与产业经济研究相融合,因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建立有效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必将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以此研究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中观视角和基础,为决策者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的界定

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但熊彼特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下狭义的定义。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各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各个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

1951年,索罗(S.C.Solo)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价》一文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伊诺斯(J.L.Enos)在1962年出版的《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缪尔塞(R.Mueser)在搜集300余篇相关论文并对其主要观点和表述做较系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一定义比较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但至今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创新的定义。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际上提出并研究技术创新能力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对技术创新能力所包括的因素认识不同,导致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但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获取(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程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同企业技术创新相区别,产业技术创新一般指特定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几个大型企业主动联手开展研发活动,或单个技术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扩散进而实现产业内的共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不是单个企业的独立技术创新和发展,而是整个产业的全面进步,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活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使其形成经济效益的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做了不少研究,但由于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所以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且能够被所有学者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学者Steele用核对表(Checklist)的形式对R&D活动进行了评价,而Ransley和Rogers则总结了企业的最佳R&D,提出考虑技术策略、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核心能力、有效性、外部意识、技术转移和人员。斯切尔(Scheerer)认为,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的包含很广,而且创新活动方式极不相同,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企图找到一种通用性的评价指标或体系是不太可能的。德国在进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时,用产业技术创新费用(科研开发费、产品试验费、产品设计费、购买专利费、市场调研费和因产品创新而从事的人员培训费之和)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来描述。加拿大的Dehresson教授用8个指标来比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它们是: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创新资本投入/销售收入、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销售人数、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企业的创新倾向。

国内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基本上遵循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进行综合和总结,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二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试图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国家统计局在20 世纪90年代初主要以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等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标体系。魏江、郭斌、许庆瑞建立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有: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资金能力。韩景元等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划分知识生产块、直接效果块、综合效果块,共8个指标。常玉、刘显东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开发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五大类13个子指标[3]。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且某些因素是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但这些指标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

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众多,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估结果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学。因此,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产业技术创新要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反映产业技术状况的指标。

(2)全面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貌。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多的选取反映被评价产业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的评价指标,以便最终确定时有筛选的余地。

(3)导向性原则。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根据当前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确定并突出相应指标,以引导该方面工作取得成效。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建立在某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水平上,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定性指标也要能间接赋值量化,以便于操作。

(5)动态连续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对其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研究产业潜在的、未来的技术创新能力,利用静态指标反映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水平,利用动态指标预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前景。

2.构建内容

技术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科研成果,所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要兼顾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的结合,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的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结合等诸多问题。所以综合上面的观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见下表所示:

(1)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即企业为技术创新而投入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物质资源,其投入的大小表现为投入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国际上一般将资源投入划分为R&D投入和非R&D投入。主要从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以及除R&D投入以外的技术引进、市场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衡量。

(2)创新产品产出能力。创新产出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要素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未必导致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创新产出要素能够最直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可以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以及专利和论文数量两方面来衡量。

(3)生产制造能力。生产制造是指把实验室中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产业中大部分企业装备的先进性;二是工人的技术等级、适应性和质量;三是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只有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技术的先进性。

(4)创新扩散能力。创新扩散是指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模仿”或“学习”行为。它包括二种形式,即企业之间的扩散、企业内部的扩散和总体扩散。这里所说的创新扩散主要是企业之间的扩散,通过这个过程,达到创新技术在整个产业中实现的目的。

(5)市场结构要素。任何形式的技术创新都不能脱离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结构要素在很多方面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竞争程度。二是企业规模。三是垄断程度。总之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垄断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都可以归结为竞争力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竞争力水平指标来表现市场结构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6)创新环境支持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该产业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个产业的经济支撑力不仅因资源约束可影响所有创新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而且对本产业创新意识、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产业技术创新环境支持要素与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可以看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产品产出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是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提炼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但产业技术创新不只限于单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而是整个产业中所有企业或者至少是大多数企业共同实现技术创新过程。因此,根据分析继续提出了后三个影响要素。

四、结束语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真实属性的科学概括,所以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在总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从产业的层面上增加了影响因素,这样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显得更加科学和全面。

参考文献:

[1]傅家冀: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史清琪 尚 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第7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饭店;组织学习;持续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8—0036—09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饭店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这在客观上要求饭店必须不断地进行服务创新。戴斌的研究结果表明,饭店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就得着力于市场、产品、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姜锐则认为,饭店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活动,才能获得新的推动力、增长力和生命力。

组织学习与企业持续创新关系是新课题,当前研究成果集中在生产和技术行业。蒂斯等、科恩和利文索尔(Cohen and Levinthal)均认为,学习导向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梅比(Mabey)和沙拉曼(Salaman)也认为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有重要影响。谢洪明认为学习导向对组织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李燚、芮明杰从理念创新、结构创新、方式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4个维度,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组织学习对管理创新成效具有显著作用。曾萍、蓝海林则采用来自珠三角企业的数据,用SEM实证检验,指出组织学习对知识创新有着直接正向影响。

针对饭店行业,学者们近年来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如胡梦蕾等认为饭店内团队的知识共享能促进服务创新,杨(Yang)强调饭店行业应引入知识管理战略,许春晓等的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对服务创新有正向显著影响。但上述学者大都是从知识共享单一维度研究其对饭店服务创新的影响,尚没有人从系统、动态的视角来研究组织学习对饭店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特别是除了知识共享,是否应该综合考虑知识获取、知识运用与记忆等因素,才能有效推动饭店的服务创新,以及这些要素对饭店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如何,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而在这些方面有所发现,以期深化认识组织学习与饭店持续创新能力的关系,并为饭店管理实践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2.1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持续创新能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博格曼(Burgelman)和鲁斯(Roos)认为,持续创新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一系列要素,它包括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巴洛夫(Baloft)认为,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能力、管理系统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艾米顿(Amy Benton)认为,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创造新思想的能力,使用好思想的能力,好思想最终成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能力。总之,持续创新能力是为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体现于企业创新全过程中的一种系统整体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主要是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支持创新等三要素构成。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制度创新是确保技术创新和相关支持创新要素形成协同作用的关键,而支持创新则提供企业文化、人才和学习创新的机制支撑。

在借鉴休伯(Huber)、马丁(Martin)和汉斯(Hans)等人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组织学习是企业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运用及知识记忆等重要环节达到充分掌握和利用企业资源,改进企业组织自身行为,从而使企业保持持续优化调整与持续发展的行为与过程。组织学习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有4种观点:(1)组织学习过程观。休伯认为,组织学习是一个包含知识获取、信息分发、信息解释和组织记忆的过程。格拉蒂(Gherardi)和尼科林(Nicolini)研究表明,组织学习是在组织中开展的集中在创造和使用知识的学习过程。张钢和许庆瑞认为,组织学习可以视为一个以共享的知识基础为中心带有控制反馈机制的、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陈国权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使组织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并通过发现、发明、执行、推广、反馈、知识库等来衡量组织学习。(2)组织学习结果观。道奇森(Dodgson)的研究则表明,组织学习是在组织文化影响下,组织用以增补或建构知识及常规方式,增进员工技能,以调整或开发组织的效率。卡尔弗特(Calvert)、莫布里(Mobley)和马歇尔(Marshall)认为,组织学习是一种有企图的行动,透过适应与创新的学习持续地改变组织自身。雷丁(Redding)和卡塔拉内洛(Catalanello)认为,组织学习通过不断吸收环境中的变数,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做出合理反应,以此帮助组织生存的学习。(3)组织学习能力观。梅耶斯(Meyers)认为,组织学习是企业观察、评估组织的内外部刺激,并以积累的、相互作用的、目的明确的方式采取行动的一种能力。金(Kim)将组织学习定义为透过心智模型建立一个联结个人学习累计成效与组织学习的架构,增加组织采取行动的能力。(4)组织学习活动观。吉尔(Gill)和斯洛克姆(Slocum)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内部通过察觉各自经验的品质、形式及后果,并透过心智模型的构建与发展以了解这些经验的行为。

2.2研究假设

知识获取是组织成员从企业内外部获得并增加组织知识的行为,休伯认为组织的许多正式行为均用于获取信息或知识,如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顾客行为分析等等。斯莱特(Slater)和纳瓦尔(Narver)认为,组织还通过组织成员自身的直接经验和他人的间接经验来获取知识,如工作中经验总结、标杆学习、战略联盟等。

内部获取知识包括干中学或经验学习,外部获取知识包括标杆学习、顾客分析或战略联合等等,无论是知识获取的哪种方式,它们都与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莫大关系:知识获取是为了积累饭店的知识资源,而饭店的知识资源才是创新的动力与源泉;标杆学习有利于饭店与同行领先者比较时,发现自己的优劣势,以助于饭店扬长避短,从而产生创新的动力和需求。李国津通过市场调研和顾客行为分析,及时捕捉顾客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推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有利于饭店提高创新的效率和实用性,保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持续优势。总之,知识获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饭店增加社会资本,掌握市场发展动态,跟踪顾客消费趋势,改进工作,推出具有新意与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的过程。因此,知识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的假设:

H1:饭店知识获取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1a:饭店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1b:饭店知识获取对制度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1c:饭店知识获取对支持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知识共享是指信息在组织内部的交流与传播活动。休伯、罗默(Romer)认为组织中的许多成员掌握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信息的价值,同时组织中有些成员正在努力寻找这些知识与信息,而他们不知道组织中有人已经掌握了这些信息,由于在一个组织内部没有实现知识共享,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的时效性。野中(Nonaka)从社会化、知识的整合、外部化和内部化过程说明了信息在组织内部的交流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组织内部若能将知识在第一时间进行共享,让知识在内部得到充分的交流,则能够让饭店在第一时间掌握顾客信息,从而缩短饭店产品开发时限,增强饭店创新的主动性,提高服务创新效率。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2:饭店知识共享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2a:饭店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2b:饭店知识共享对制度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2c:饭店知识共享对支持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如果说知识获取是为了增加组织的知识单元,而知识共享是为了增加组织的整合知识,那么,知识运用便是充分利用知识单元或整合知识而进行组织行为和决策的行为。休伯认为,如果组织没有较高的能力处理获取的信息(他称之为信息过载),必然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邓(Day)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组织学存在,这些企业内部的部门或成员必须对获取的信息对经营效果的可能影响有一致性的认识,才能促进组织开展创新活动。也就是说,一旦饭店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之后,若不加以理解、合理利用而是束之高阁的话,那将会削弱组织进行创新的动力,影响组织对变化进行反应的速度,对创新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3:饭店知识运用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3a:饭店知识运用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3b:饭店知识运用对制度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3c:饭店知识运用对支持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组织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组织必然存在储存知识或信息的记忆机制。组织记忆的形式包括无形的知识载体和有形的知识载体。在饭店,无形的知识载体主要是指饭店战略、饭店文化等等,而有形的知识载体则包括顾客信息、客史档案等文献资料。罗默和迪伦认为,当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记忆,实现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共享,便于任何部门和个人对信息的检索,能够减少信息拥有的不对称现象,从而降低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导致的信息退化风险。也就是说,饭店可以通过将组织成员个人掌握的顾客信息,收集、整理、共享,以便于全体员工检索,最大可能地发挥信息的功效,既能从记忆的信息中分析顾客变化的需求,又能帮助每位员工认识饭店顾客,尤其是常客,从而有助于饭店为顾客持续提供具有新意的个性化服务,增强顾客忠诚感,提高饭店效益。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4:饭店知识记忆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4a:饭店知识记忆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4b:饭店知识记忆对制度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H4c:饭店知识记忆对支持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饭店组织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3 研究设计

3.1问卷设计

本文参考马丁(Martin)和汉斯(Hans)及李正卫的成果,结合饭店行业特征,编制了组织学习预测试题,共31题;参考唐健雄和王国顺使用过的量表,编制了饭店持续创新能力预测试题,共26题。所有的测题都由陈述句组成,均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

由于笔者根据文化差异和行业特征对原始量表进行了修改,所以通过预测试对量表进行了修订,本研究采用SPSS16.0对预试数据进行信度及总体项目分析(Corrected-Total Correlation,CITC),对初始量表的测题进行进一步筛选,筛选标准为Cronbach’sAlpha值大于0.7,CITC值大于0.4,最终组织学习量表保留了15个题项,饭店持续创新能力保留了19个题项,如表1所示。

3.2抽样方法与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分为预测试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

在预测试阶段,考虑自身资源,本研究选择了三亚君澜度假酒店为对象,2010年9月笔者首先在该饭店对量表进行了预试,希望通过预试对试题作进一步筛选,完善问卷的设计,如删除不相关选项、修饰问卷语言,让被调查者更容易理解等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问卷回收采用严格的剔除原则:对填写有规律的问卷予以剔除,如全部填写同一选项或按一定数列规律填写;删除填写缺失太多的问卷。根据以上原则,共剔除13份,有效回收问卷57份,有效回收率达81.5%。通过总体项目分析,共删除22项不符合项目分析原则的题项,整理之后得到组织学习15个题项,持续创新能力19个题项。第二次为正式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主要考虑饭店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成立年限等因素,本次选择了神农大酒店、普瑞温泉大酒店、长沙华天大酒店、通程国际大酒店、明城国际大酒店、富丽华大酒店、五华大酒店、长沙紫龙湾大酒店、三亚希尔顿大酒店、三亚丽兹卡尔顿大酒店等四星级、五星级饭店的员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选择2家三亚地区饭店主要考虑其代表外资管理的国际度假型饭店。选定饭店后,再进行分组抽样,问卷发放涉及到饭店高层、基层管理者及一线员工,部门包括前台、客房、餐饮、人力资源部等部门。通过与饭店方进行事先沟通与联系,在征得饭店同意之后,由笔者与饭店方联系人一起发放问卷。第一次正式发放问卷300份,第二次补充发放问卷120份,共计发放420份问卷,实际回收290份,删除无效问卷45份,有效回收245份,有效回收率为58%。

样本中,男性(40.4%)女性(59.6%)比例反映了饭店业从业人员特性;以16~24岁(71.4%)以及25—34岁(24.9%)的中青年为主;从业时间方面,约1/3受访者从业时间在3~4年;在职位层次上,普通员工最多,占63.7%,基层管理者占24.5%,中高层管理者占11.8%;饭店规模在500间以上的占30.2%,300~499间的占38.8%,200~299间的占19.2%,199间及以下的占11.8%;成立时间在3年以下的饭店占0.3%,3~5年的饭店占43.3%,6~10年的饭店占33.1%,11年以上的饭店占23.3%。总之,以上数据比例符合高星级饭店行业现状,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数据较为可靠。

4 结果分析与模型检验

4.1探索性因子分析

4.1.1组织学习维度

按照因子分析的前提要求,首先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使用SPSS16.0对组织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得到Bartlett球形检验相伴概率为p=0.000,KMO值为0.804>0.8,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过方差最大化旋转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用最大似然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最终选定4个因子,它们的特征值分别为5.041、1.922、1.337和1.217,对总方差的累计解释程度为63.445%。根据各因子特征,把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运用及知识记忆。

4.1.2饭店持续创新能力维度

使用SPSS16.0对持续创新能力量表进行分析得到Bartlett球形检验相伴概率为p=0.000,KMO值为0.918>0.8,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过方差最大化旋转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用最大似然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最终选定3个因子,它们的特征值分别为8.542、2.003和1.164,对总方差的累计解释程度为61.625%。根据各因子特征,把3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支持创新能力。

4.2验证性因子分析

使用AMOS7.0软件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4大项8个指标对模型进行拟合指数评价。具体判断标准分别为:x2df在0~3之间;GFI、AGFI大于0.9,可接受;RMSEA通常小于0.08,越接近0越好;TLI、IFI、CFI大于0.9,越接近1越好;PNFI、PGFI大于0.5,如再进一步检查组织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各维度的组合信度及平均变异数抽取量,按规定,不存在负的标准误差值,标准化系数在0.5 ~0.95之间,组合信度大于0.6,平均变异数抽取量最好大于0.5。运行AMOS7.0对组织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模型要求的水平(具体结果见表2),说明该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可以接受,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

4.3模型检验

首先,建立组织学习对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路径初始模型,然后运行AMOS7.0统计软件,对初始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检验,根据初始模型产生的“修正指标”,不断建立对应变量的关系,从而减少卡方值、p值增加,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的最终结果如图2与表4。

从表4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模型修正后的拟合指标x2/df=1.1260.9;TLI=0.976,IFI=0.983,CFI=0.982,均>0.9;PNFI=0.651,PGFI=0.614,均>0.5,由此可见,拟合指数都达到拟合标准,故模型整体拟合较好,可以接受。

4.4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H1:饭店知识获取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304,为正向影响,C.R=3.952,p0.1,说明没有显著影响;知识获取对支持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044,为正向影响,C.R=0.495,p=0.620>0.1,说明没有显著影响。总体分析表明,假设1得到部分支持,即饭店知识获取能力越强,饭店持续创新能力不一定越高,也就是说饭店持续创新能力不一定有所提升,它需要考虑知识共享、运用与记忆等综合因素。

H2:饭店知识共享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335,为正向影响,C.R=2.929,p

H3:饭店知识运用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运用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209,为正向影响,C.R=2.097,p

H4:饭店知识记忆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记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531,为正向影响,C.R=5.162,p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国内外关于组织学习与持续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大多集中在生产和技术行业,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理论及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学习对饭店持续创新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炼出具有饭店业特点的量表,以试测方式,然后通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论证,得出饭店持续创新影响的因素不仅包括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而且饭店内部的组织学习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要素,饭店应综合考虑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运用及知识记忆4个环节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支持创新3个层面的影响。同时,通过结构方程分析发现,组织学习对持续创新能力影响的假设模型整体配适度均达到可接受的检测水平,表示概念模型可获得支持,结果表明,组织学习维度中知识共享、知识运用、知识记忆均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支持创新的影响较强,知识获取只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强,对制度创新和支持创新的影响较弱,表明饭店知识获取能力强,将有利于技术创新,但如果饭店要提升制度创新和支持创新的能力,必须不断地将获取的知识进行共享、运用与记忆,才能有效提升饭店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推动服务创新,使饭店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本研究结论对饭店通过组织学习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具有以下管理启示:

首先,树立标杆管理,重视知识获取途径。由于组织存在路径依赖性,饭店管理者的思想容易僵化,缺乏创新意识。因此,饭店管理层应不拘现状,抱有积极的学习心态,经常走出去参观与学习,不断向行业领先者取经,尤其要学习国际先进的饭店管理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分析其失败原因,合理借鉴其成功经验,坚持服务创新理念,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工作,以帮助和提升饭店服务质量。

其次,强化知识共享管理。高星级饭店应该强化知识共享管理,营造浓厚的组织学习氛围。一方面,建立饭店知识共享机制。饭店应定期召开员工培训或经验分享会议,鼓励饭店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与学习探讨;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激励手段。对于服务创新过程中涌现的好点子、好技巧要善于总结,对于服务创新中出现的失败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对于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员工要及时奖励,充分利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职务升迁等激励措施,树立创新性员工典范,刺激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形成,从而在饭店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与创新氛围,让员工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8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43-02

1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结构

创新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总和,它是现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层次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特征,它由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而成:

1.1 科技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发明或发现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客观反映方式的一种思维过程。科技创新思维的本质是能够产生创新性结果的思维,其表现形式包括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

1.2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个体产生科技创新的动机、愿望、意图的自觉心理倾向。科学精神既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又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支配着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科技创新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

1.3 科技创新人格

科技创新人格是指主体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对主体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质。根据科技创新人格的内涵和作用,可以用意志力、观察力、想象力、独立精神、乐观精神、合作精神、幽默感、责任感八种形式来表现。科技创新人格具有生动性、主动性、持久性、丰富性、自控性等特征。

1.4 科技创新技能

科技创新技能是指个体完成科技创新所必备的行为技巧和动作能力的总和。其内容主要包括“熟练的试验技巧和能力、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它具有现实性、操作性、具体性等特征。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现状分析

2.1 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创新也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由于大学生知识面较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特别是在自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显得普遍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

2.2 有一定的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形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由于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创新技能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虽然产生灵感,但这些灵感往往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昙花一现,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才会使灵感成为现实。

2.3 有一定的创新兴趣,但缺乏毅力和热情

创新过程中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力。现在大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广度、稳定度及毅力。大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由于缺乏毅力,导致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的现象。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策略

3.1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创新,就必须有浓厚的创新意识。现今的大学教育,由于过弱的人文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摈弃过去那种片面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树立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以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转变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树立“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观,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并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因素。由于大学生优秀创新人才的出现,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个体性,但更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扶持和培养。

3.3 优化拓展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科技创新素质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计划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应结合不同专业的设置情况,制定详细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操作性强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途径。从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3.4 着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的构建是涉及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建立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组织体制,理顺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关系和主要职责,充分利用全校的资源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阵地,通过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最后,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制定通过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实施创新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激励政策,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指导积极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创新能力的特征范文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SDMSDtp

创新意识3.540.863.270.673.03**.003

创新能力3.420.923.280.761.41**.159

竞争心3.680.973.430.722.60**.010

3.3.3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BR[2]Betatp

创新意识学习压力-.183.032-.1804.315.000

创新能力学习压力-.210.014-.1953.436.001

适应不良.376.055.3065.534.000

抑郁-.185.066-.1562.612.009

竞争心学习压力-.242.047-.2185.255.000

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