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城市设计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的内涵

第1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219-02

1 理清质量工程提出的背景,准确把握质量工程的内涵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不少学校扩招后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水平不尽如人意;还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教育部明确指出:“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要求各高等院校同时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程,“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质量工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选择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引导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改革与创新,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

2 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质量工程建设目标与要求,把事关学院教学质量提升的每项工作都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为学院在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构建特色化的专业体系

专业建设是学校抓内涵、抓质量、上水平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是学校做强、做优的根本途径。以社会需要、市场需求为前提,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体系。

(1)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建设专业群。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不断出现,要求专业建设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灵活的设置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专业建设是一个积累过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专业水平、质量与稳定三者的关联性。

(2)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制定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宪法”,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制订。培养计划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标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2 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的原始意义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桥梁。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1)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建立院系两级精品课程体系,确定了核心课程为学院的精品课程,以此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2)启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求质量的内涵发展,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制定教改方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

(3)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要引导大家思考5个重要问题:①课程结构是否基于人才培养目标?②教学内容是否反映了生产一线要求?③实训条件是否类似工作现场?④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⑤评价体系是否适合应用型的高等教育?

(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①转变观念。对于应用型的高等教育来说,教师应该“学高、技高、德高”才能为师为范。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师手上“要有油”。②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是缺人。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占领师资人才高地,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办强办精的战略任务。要建立奖励机制,培养自己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③发挥团队的作用。决定教学质量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优秀教师的成就,而是占多数的普通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整合力量组建教学团队、技术团队、管理团队,推动课程建设。

2.3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编写适应实际情况的新教材势在必行。

2.4 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采用了模拟、角色扮演、项目、案例等新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寓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过程中。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领悟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使用校园网,进行网络学习。另外,在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制定《课程考核办法》,改革课程教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试。

2.5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学院结合实际,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形成易操作、见实效的实施细则,形成科学和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6 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教学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针对教学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通过召开研讨会,交流教学管理方法和经验,安排讲座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2.7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专业办出特色的关键。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同时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从事实践教学。形成了一支既有学术科研能力,又具有“双师型”素质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在职培养。通过开展教师业务技能竞赛,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组织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实践,加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定《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条例》和《教学工作规范》等文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培养广大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行教师岗位年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以老带新、专兼结合,走工学结合的路子,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3 关于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与体会

3.1 质量工程是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价值的探索

质量工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实现,是时展、社会需要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质量工程建设,解决好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实现高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2 顺利开展,有效推进质量工程的前提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

质量工程以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树立了人才培养是高校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的理念。只有对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教育的基本规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建设好质量工程。

(1)坚持以育人为本,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开展质量工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人才培养作为“质量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同时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2)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加强素质教育。开展推进质量工程,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加强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还学会做事、做人、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3 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基础

教学管理是高校一切管理工作的核心,它的基本任务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推进质量工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基础。

3.4 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能培养出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要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积极挖掘、利用、整合现有资源,集中相近专业的实验设备、实验基地等教育资源,集合相关学科领域内的师资力量,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的成立和建设,由点及面,由团队到整体,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让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第2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工期时间比较长、投资大、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并且还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基础工程设施。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地质环境的不同,以及出现突发的不确定的因素,就会对轨道交通的工程的施工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我国建设交通工程的时间比较短,经验不足,必然会有一些潜在的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还有管理的不到位和认知不足。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因此在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中应该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

1.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的分类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存在着多种风险,风险的不同对应的措施也不同,对风险加以分类,对不同的风险的应对也有针对性的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的风险。

1)自身风险。交通建设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水文条件的影响,以及在工程的设计策划上与实际施工不相匹配,在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高、难以施工的工程则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自身的风险。

2)环境的风险。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周围的地面环境以及地下环境的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道路铁路轨道、建筑物、管道水路线路等的施工存在影响风险的是环境的风险。

3)常规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和自身风险工程以外存在的有害因素和危险,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和生活中的高空作业、临时用电、洞口邻边和起吊作业等都是常规的安全风险。

1.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统筹管理、预防为主、动态监控”是我国在工程建设中过去以往实践经验中总结出对交通建设中安全风险管理的较为科学合理的理念。

在工程中把人员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人员不安全的行为作为管理的重点这是“以人为本”的概念。在以往的交通建设中总结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的行为不安全,所以对人员的管理是整个工程安全风险中的重中之重,规范化科学的管理各个阶层的人员。

“统筹管理”对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统一进行管理,依靠建设单位来进行管理,认真落实工程建设的各项技术生产的安全。把安全管理收纳到工程建设的统筹建设中,有效的利用起指挥部的协调作用。

在岩石比较多有落石头的地方进行数据监测,在事故多发段的地方以及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对这些安全风险的地方应该加以预防,这就是“预防为主”。安全风险的管理中,即使是很小的风险以及事故的萌芽阶段,就应该进行重点的预防和控制。

“动态监控”就是在工程的施工中对地质状况的及时进行监控,根据现场的变换及时的调整方案和施工的方法,对安全风险动态的变化不断的评估加强管控。

2安全风险的组织管理

《风险管理规范》制度在责任制度和系统分析企业管理模式中,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并且利用国内外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项目管理模式、主体责任等基础上,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分级建设分层管理,建立建设单位为安全风险管理的主体单位。

2.1组织管理体系

分层体制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其中一种,它包括了建设单位总公司的决策层、政府监管层、建设分公司的管理层和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以及各相关参建单位依法履行合同的实施层。并设立安全监控管理中心来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建设单位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下设部门单位或者单独运行。

2.2组织管理责任制

协调工作应该由监管层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组织和管理进行协调。对安全生管理的责任制认真履行其责任和义务,才能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生产的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制度和法规才能得以完善。并且还应该对执法监督检查进行强化,还应该开展安全管理和技术工作研究,并且还应该对安全管理经验及时的交流和总结,对施工伤亡的事故加以预防。

轨道交通工程时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的工作应该由决策层来负责,并且决策层对各个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和技术进行审核和论证。

在各个实施阶段的工程线路的安全风险以及工程中的技术管理和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监督和组织管理的是由管理层负责。

实施层,就是对环境调查的单位提供完整准确的调查资料,以及对岩土工程的勘察提供完整准确资料。在线路工程的总体设计,以及审查、汇总和监督线路,安全风险工程设计的数据分析、预警处置和响应都由总体设计的单位负责完成。交通线路的各条轨道的工点设计单位负责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设计各阶段的安全分析、分级、评估和风险专项设计,还与施工安全风险检测的预警处置、数据分析和响应措施等。

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在安全监控管理中心重要信息枢纽,各线路、阶段的安全风险监控、综合预警、信息管理和相关的咨询都是由安全监控管理中心负责,并且还要监督管理。以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权威和可靠性,政府还可以通过购买的服务方式来选择社会单位负责,并且安全监控管理中心的指令可以通过建设单位的名义发出来。

3安全风险的技术管理

3.1安全风险的技术管理模式

轨道交通施工的特点是技术强,施工管理上的“小业主、大咨询”和国内外的检测的做法和模式基础上,再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和特点相互结合,建立参建、设置和咨询单位以及第三方检测单位全方位、全员和全过程的工程奉献管理技术的保障模式。

3.2安全风险技术管理规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技术的保障是受到各阶段的管理规定以及管理目标、内容和流程等来实现的。

3.3安全风险的控制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对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中,应该建立监测、巡视、动态评估、实时预警控制、第三方检测相互结合的一套全方位的施工检测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系统。

全部工程的围岩、结构和作业面以及周围环境都应该由施工检测全面监控的,施工监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序。

通过建设单位利用社会资源对整个工程的轨道交通项目或者单个施工项目阶段委托给第三方检测,并且第三方检测对工程的自身和周边环境中最关键的部位进行独立的重点监测和巡视。

巡视信息和检测信息以及预警和消警信息都是有施工监控管理信息来管理。检测和巡视到的信息由日报、周报、月报的形式来进行报送,还通过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来进行信息报送,以及通过电话和短信的便捷形式来传送,除非特殊情况需要书面报送。

信息报送的时候必须准确真实和及时向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安全监控管理中心以及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上报,并且还要依据信息的反馈到的结果来进一步的加强巡视和检测以及安全风险处理等。

4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水平不断的提高,交通的压力也在慢慢的增长,所以在交通轨道的建设中,对便捷的交通轨道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是轨道交通在建设上规模比较大,并且组织比较复杂,并且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规划、严格的审批和完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并且结合以往的问题,进一步的改进,结合各个方面的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落实和改进,并且还应该进一步对风险管理体系的落实和完善。

第3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公共利益;城市设计;公共空间

1 当前城市设计的存在问题

目前,城市设计在指导城市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详见图1),如《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中心商务区城市设计》等。

图1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

然而,由于城市设计的三维直观效果更便于充分展现城市的风貌特色、空间形态,令一些地方官员盲目追捧,把城市设计当成一项地方的形象工程、政绩项目来操作,过度的行政干预和欠缺科学的长官意志令城市设计变成了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工具,有些城市设计师的价值取向也过于强调个人意志和审美情调,城市设计出现了一些设计误区,如不顾地方实际盲目攀比追求气派、雄伟的空间格局;为追逐空泛的城市形象而过度设立大广场、行政文化中心、滨水绿地、地标等公共空间,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土地;抛弃地域文化特色,盲目崇拜“欧陆”、“简约”、“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造成地域性、文化性的缺失;或破坏自然环境的安全格局、漠视富有人文特色的城市肌理;形式化地追逐中轴线、空洞地强调空间结构或联系等等,不一而足。

2 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利益的平衡

2.1 城市设计的本质内涵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中定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旧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可见,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设计、控制和塑造城市的空间秩序,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 [1]。

2.2 城市设计中的利益主体

城市设计一直以公共利益的“代言人”自居,但实际上城市设计屡屡受挫,以至其“代言人”身份不断受到公众的质疑,城市设计师甚至成为备受公众批评的“牺牲品”,主要原因乃主宰城市设计命运的是社会各种利益主体的相互利益博弈的结果。传统的城市设计工作惯于物质空间安排的思维定势,运用一定的技术设计或措施,试图建立城市形象和空间物质环境,对城市设计的内在利益属性和实施机制较为忽视。而实际上,城市设计工作无不围绕着利益问题而展开, “是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的一种工具”,其“核心问题是利益协调问题” [2] 。在兼顾长远效益的前提下,能确保社会各种利益的平衡的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建立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3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取得利益的和谐

城市设计中要以公共利益为原则,并非排斥私人利益的存在,相反,只有满足私人利益的合理诉求,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只有当公共空间满足公众的、整体的利益而非少数人的、局部的利益时,才会真正地表达和谐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实现私人利益也应该成为城市设计的目标之一,而优秀的城市设计应该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最大化的统一。

3公共利益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3.1 强调城市设计的过程化

传统的城市设计沉醉于终极的设计蓝图,过于强调技术手段来勾画一个理想的城市设计效果,政府机构热衷于将其作为现届业绩进行宣传,唤起民众对政府和未来生活的信心,城市设计师也为其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陶醉,但城市设计的真实意义却不在其最终的产品,而是在于城市设计编制和实施中的过程。现实中的城市设计蓝图仅是设计的一个概念,用于引导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代表一定时期的公众意志和价值观念,但在快速城市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观念频繁更新的改革年代,难以保证其规划预测的科学性,以及城市设计的规划期末能否按其蓝图呈现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环境。

3.2 城市设计中公共利益的内容

城市设计中,公共利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董慰等认为城市设计在内容上可表现为为公众供给公共物品和提供公共服务两个层面[3]。要确保城市设计以公共利益为优先,城市设计必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

4 在城市设计中实现公共利益优先的目标的设计思路

4.1 城市设计应从物质、技术设计走向公共政策的编制

传统的城市设计强调物质空间设计,以技术手段落实空间环境,在计划年代以及物质建设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初期,对指导城市建设、营造城市公共空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早期过度重视经济发展、片面追求速度等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土地危机等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物质设计手段的思考,在改革进入更为成熟阶段的今天,人们呼唤更为人性化、更好代表公共利益的设计方法,人们对城市的追求不再停留于物质上的享受,而更倾向于精神上的需求,如对城市设计的参与权、知情权等,城市设计的手法更需要跨行业的技术支持,因此,城市设计已经跨越了纯粹规划或建筑、环境设计的专业领域范畴,而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来定位,更加符合现时社会公共利益对城市设计的要求,“缺乏政策内涵和功能的规划,将是无效的规划” [4] 。

4.2 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的城市设计思路

4.2.1 建立紧凑型城市,提倡土地功能混合使用

传统的城市设计所体现的宏伟、气派的城市空间形态经常是以牺牲大量的宝贵的土地资源作为代价的,是对公共利益的严重挑战。土地政策的紧缩,令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担负着既要保证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又要确保生活的空间环境的满足,因此,在城市设计中采用土地使用紧凑的、适当提高建设强度的设计方法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抛弃传统设计中简单运用功能分区的思路,提倡土地功能之间合理的混合使用,更能有效节约资源(详见图2)。

图2 台山市广海湾滨海新城城市设计

4.2.2 建立公共空间体系,创造宜人的友好环境

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开敞性共享空间,亦即非建筑实体所占用的公共外部空间以及室内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体环境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5]。城市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设计城市的公共空间环境,建立公共开放空间秩序,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深圳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将各种公共空间如滨水、市政、体育等开放空间进行有机分布和整合为有秩序的公共空间体系,最充分地保障了根本的公共利益。详见图3。

图3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

4.3 以优先建立国土、环境安全格局来实现公共利益

在现时的国土、环境形势下,体现全国跨区域性的公共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的国土和环境安全格局,影响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中忽视土地的健康利用和破坏自然过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如选择了不合适的土地建设城市新区,或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生物过程搞开发建设等等,这种对国土和自然环境的安全格局的不重视令城市长远的公共利益受到了挑战。城市设计可“用景观安全格局的方法通过对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分析,来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6],以此作为城市设计建设用地的底线,形成城市设计空间形态的基本框架,最大限度地保障全民的公共利益。

4.4 城市设计应充分保障公共安全

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也是城市设计中关注公共利益问题的主要内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传统的城市设计对公共安全的关注重视不够,公共利益的实现也无从谈起。公共安全的城市设计“关注实际空间中的安全体验和安全品质,基本内涵是指为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的目标而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7],贯穿于城市设计的全过程,从总体城市设计到微观层面空间的具体落实安排,都需要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形成设计思路来建立健康的、安全的、舒适的安全空间体系,也是城市设计的本质要求。

5.5 关注城市设计的社会、心理属性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方面

城市设计师惯于从自己的主观意念出发来建立城市的特色和场所意义,未能全面表达公众的意志,应“通过对城市居民的公众印象调查和访问,从中归纳、分析和提炼出来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才可以作为城市设计创作思想的依据[8]”,从而更真实地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公共利益的需要。

以上仅从几个方面原则性地分析了在城市设计中如何体现公共利益优先的设计思路,不在技术手段上作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希望以此引起城市设计中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并以公共利益的优先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城市设计思路,建立更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石楠.试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城市规划,2004(6).

[3] 董慰,王广鹏. 试论城市设计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和实现途径.城市规划学刊,2007,(1).

[4]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2007.

[5] 城市规划资料集,第5分册,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俞孔坚等.“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4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行动规划;襄阳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及自然地域特征受到较大的影响,当今的城市早已不再是自然环境中的“翠碧镶金”,而日益发展成为连绵相接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自然生态保护所能带来的远期效益,在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面前,完全处于下风,很多城市环境因此变得愈加槽糕。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然而,“虽然整体城市设计的编制数量、内涵在持续拓展,但是在实施管理层面的应用却依然含糊”。并且,在我国各城市开展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并没有统一的理论系统和设计框架,不同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或者编制单位在摸索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项目成果,实施效果也不相同。

1.总体城市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1.1与总规互动不足。总体城市设计与总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导致一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地融入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中,未能充分发挥总体城市设计对总规的补充完善乃至引导作用。

1.2系统性要素的分解落实不足。

一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缺乏基于系统性城市设计要素的分解落实过程,常常导致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1.3微观转译不足。

由于总体城市设计属宏观尺度的城市设计,且与下层次详细规划及局部城市设计之间缺乏有效的转译路径,导致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规划设计要求,对具体规划建设的指导意义不大。

1.4特色落实不足。

一些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过于泛化,缺乏指向性和针对性,也缺乏一些基于城市空间发展特色及需求的专题性课题研究。

通过对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困境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实质在于总体城市设计设定的目标与实施方法供给之间存在落差,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过于关注空间形态,对总体设计的综合性特点考虑不足,难以对城市实际需求做出有效回应。总体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空间发展框架和保有城市发展特色,而城市特色是城市物质形态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因此总体城市设计缺乏对城市综合、系统的基础研究,容易局限于对物质空间设计本身的分析研究,对城市整体形象策划关注较少,而无法对城市特色的多方面实际需求做出回应,导致城市特色丧失,城市景观风貌定位不准,进而导致其对城市特色的打造表现出“有心无力”和“口号化”。

(2)系统化不强,工作内容庞杂,成果繁琐泛化。总体城市设计缺乏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工作框架,不同工作阶段缺乏核心要素提炼,工作成果内容庞杂,研究系统性不强,工作重点不清晰;同时也缺乏一些基于城市特色和需求的专题性课题研究,以及针对地域特征的实施和控制内容,造成编制成果内容泛化,实施性较差。

(3)实施性不强,缺少与城市建设工作的衔接。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实施主要是对设计要素的设计引导和空间管制,并以设计导则形式表达。但偏向控制与管理的城市设计成果,其本质上不在于获得最好的设计,而在于避免最坏及不良的设计,这本身是一种相对消极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控制”。设计成果本身对于在近期推动实现城市特色目标的作用有限,而缺乏行动计划或对行动计划的重视不足,造成政府管理部门无法利用总体城市设计积极主动地引导城市建设。

2总体城市设计特征

行动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规划项目类型,强调对规划实施的行动安排,具有时效性、直接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与传统规划侧重终极蓝图的空间合理性相比,它更注重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考虑,并强调实用性和公众参与,能够将传统规划所确定的内容进行落实。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总体城市设计,与传统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相比,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2.1内容的综合化

内容的综合化是指拓展设计内容,针对品牌建设、活动策划、建设计划等进行总体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往往担负挖掘城市空间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任务,而单纯地针对空间系统进行设计,很难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总体城市设计需要跳出传统的空间设计思维模式,对设计工作的内容进行拓展,将城市品牌推广、休闲活动策划、文化内涵提炼、市民公众参与等内容囊括进来,在宏观和策略层面对城市特色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2.2过程的系统化

过程的系统化是指围绕核心要素开展工作,突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基于行动规划理念,总体城市设计要明确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工作框架,强化不同阶段工作之间的衔接关系。同时,在不同阶段有重点地选择需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能实现目标的设计核心要素开展工作,并根据对城市特色目标的支撑程度,适当增减研究内容,突出不同研究阶段的工作重点,最终有效地完成阶段目标。同时,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是长期的过程,其成果也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和不断的修改中,因此需根据实施效果的不断反馈,对设计重点及成果内容进行不断修正。

2.3明确的行动计划

明确的行动计划是指城市总体设计需强化近期行动规划研究,形成空间设计、项目落实、阶段划分相结合的实施管理手段。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总体城市设计以空间发展目标为核心,侧重于空间与项目安排,有效地落实规划设计构想,形成对各项行动进行综合协调的有效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投资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需要在空间上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的各类建设项目,近期行动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此。同样,总体城市设计层面下的近期行动规划,其研究重点为对实现远期发展目标的项目提出相应的开发时机和时序,以及将城市设计的目标与要求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项目的方式。

3襄阳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

襄阳为中国著名古城,是以居住、传统商业、旅游服务和文化休闲功能为主生态城市。但襄阳内部的建设却特色不足,未能给居民和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现阶段空间特色的核心问题为:缺乏古城文化特色;古老的城建限定了城市的空间边界,而城市空间的框架和脊梁却还未形成;城市特色建设缺少统一引导和管理。

3.1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拓展总体城市设计内涵,为打造襄阳特色提供有力支撑襄阳总体城市设计基于行动规划理念,同时关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魅力古城”既有品牌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精致古城”,突出城市特色的核心价值;建立未来襄阳人居特色的总体城市框架和价值标准,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控制引导手段;开展近期行动规划,提出达到设计目标的途径及策略,将总体城市设计与城市近期的实际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可操作的城市建设项目计划。

3.2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把握,还包括对襄阳的总体策划、功能设计、价值标准设计,以及面向实施操作的近期行动规划、面向公众的宣传计划等,从而建立一套城市空间特色价值标准。并针对襄阳的特点,在传统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格局整理”“城市功能优化”“交通系统梳理”“公共生活引导”“古城美化”及“文化品牌提升”六大策略,统筹安排古城品牌策划、市民公共活动及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

第5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门景建筑”;城市设计;整合性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当代“门景建筑”创作与设计的基本问题

关于“门景建筑”的创作与设计,就当代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学术界尚无定论,实践中亦基本上是在建筑“门”的功能上,辅以一定的景观功能和文化意象,且多有宽泛。就这类“门景建筑”设计而言,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形式单一、缺乏个性;追求气派、缺乏内涵。

2. 基于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门景建筑”创作

2.1“门景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关于“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关系,笔者认为两者的核心价值观是相同的。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市形象特色的建构;而“门景建筑”创作是致力于职能空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职能空间形象特色与职能空间标志性的建构。特别是“门景建筑”形态的文化艺术审美品质所具有的区位主体的特质性、形态设计的标志与标识性及形态空间生成的整合性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个性化空间品质的生成,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

2.2“门景建筑”创作的原则

2.2.1职能空间形态设计的标志与标识性

标志与标识性的基本特征就是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墨来唤起人们对它的记忆,如埃菲尔铁塔。标志与标识性建筑是一张名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称之为标志,是由建筑与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合力组成。形态空间设计的标志与标识性必须要满足三个整合即(1)命题的整合(2)文化意向的整合(3)形态空间的整合。

2.2.2职能空间的特质性

特质性是指创作的内容与形式明显区别于其它区位主体的个性特征。关于“门景建筑”特质性的表达笔者认为主要有:(1)自然地理特质。指从地域自然地理特征入手。将其融入“门景建筑”设计过程中,从而生成鲜明的地域特色。(2)由自身职能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色。文化是职能空间的固有属性,这里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物化、传承与发展。

2.2.3形态空间生成的整合性

“门景建筑”创作的整合性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连续、协调,还应将之纳入到历史、文化、时代品质发展之中,形成一个整体脉络。因此,“门景建筑”创作,焦点在于门户地段,但着眼点却应是与之相关的整个宏观区位。关于其形态空间整合性设计方法笔者认为重点需要关注:(1)、职能文化与创作命题的整合。“门景建筑”创作基本命题的确立包括:展示职能空间的形象特色;强调文脉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突出建筑、环境、景观的文化、艺术、审美的空间整合。(2)、职能空间要素选择与创作命题的整合。(3)、“门景建筑”与环境的整合。(4)、“门景建筑”自身形态的整合性。

2.2.4旅游文化的场所性

旅游文化形象的生成与建构离不开职能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它是职能空间文化内涵与外在物质空间环境形象融合的综合体现。“门景建筑”创作从职能空间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特质出发,把握职能空间形象特色的生成与发展,发掘职能空间文化内涵,塑造独具个性化品质的场所空间。其创作的思想方法与塑造旅游文化特色,着眼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旅游文化形象建构有着内在的空间切合。所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门景建筑”应具有旅游文化的场所性。

3. “门景建筑”创作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2011年,受安徽好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笔者参与了由导师吴强先生主持的“安徽好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项目,下面,笔者将以此案例来谈关于“门景建筑”创作的城市设计研究。

3.1安徽好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概况

公司位于合肥市桃花工业新区,是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世界叉车前八强)的分公司,企业产品为中小型叉车。本次项目选址位于城市道路汤口路以北,项目西临厂区办公区,北侧、东侧为厂房区。

3.2好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门景建筑”创作的命题确立

在“门景建筑”创作过程中我们围绕如何体现企业文化,展现企业特质进行分析。并认为在设计中应重点把握如何通过“门景建筑”创作来展现现代机械工业文明这一时代背景和彰显企业文化的特质性。通过研究我们确立了运用“齿轮”这一工业文明产生的标志性要素来体现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以企业产品要素为原型——门架、车矫等,运用建筑形态艺术空间设计法则来构建“门景建筑”城市设计意境,力求打造“中国合力、提升未来”形象,展现好运机械“门景建筑”文化、艺术、审美的企业文化标志性第一品牌的命题。

3.3好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门景建筑”创作的整体空间设计

3.3.1“门景建筑”整体布局与环境设计

明确了“门景建筑”创作命题与目标之后,重点是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形态空间设计之中。从公司整体设计上看,“门景建筑”的整体布局,应在汤口路城市界面上存在东为主,西为从的空间关系。究其原因为“门景建筑”的空间布局应协调已规划建设建筑与“门景建筑”在主要城市道路景观界面上的均衡

与统一,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构图作用。在景观环境设计上,我们突出建筑景观和园林景观的有机结合,通过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互错落搭配形成疏密有致的“门景建筑”绿色背景环境。(图1)

4.3.3“门景建筑”形态空间的具体创作

在“门景建筑”创作基本命题指导下,我们以好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要素、特质原型(图3):门架、车矫、油缸、钢轨、“合力红”与蓝黑基色为“门景建筑”创作的基本元素构成。运用建筑形态艺术空间构成法则来构建“门景建筑”城市设计意象,突出反映公司企业文化的特质性与品质。运用链条、齿轮等机械革命特质要素来展现现代工业文明。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不断地对建筑形态的文化、艺术、审美进行探索。“门景建筑”,作为职能空间形象展示的第一窗口,对精神文明的展示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企业“门景建筑”为例,探讨了其创作原则和思想方法。笔者认为这一创作原则和思想方法亦可拓展到更广范围的入口空间,如“城市门景”。因为它们的设计原则和思想方法是一脉相承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引起学者们对“门景建筑”创作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苏勇.从门的本体含义谈大门的设计[J]. 建筑学报,2004(12):33-35.

[2] 吴 强. 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J] .城市规划,2005(4):61-64

[3] 王丽颖,纪社强,李广伟. 大门建筑设计与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4):5-7.

第6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低碳;低碳城市;城市设计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但对于低碳城市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界定的内涵,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 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的大趋势

当今世界有50%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消耗80%以上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全球特别是中国的城市正呈现人口数量激增,规模越来越大的加速发展趋势,使得城市对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所能承载的界限。因此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能源紧张的宏观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会产生放大效应。低碳城市作为一种理念支撑,不仅需要在规划中推广应用相关的低碳技术,还应该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控制碳源的排放。发展低碳城市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2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

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城市建设,为公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强化城市特色,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一方面要加强城市设计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城市设计成果的可实施性。

我们要在不宽裕、甚至越来越严紧的城市地域空间条件下,通过城市规划来精心安排好日益增多的城市人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师们的历史任务。其手段之一正是城市设计。因为城市设计的目的,正是从城市总体、局部到细部,为人们创造功能健全又有高度文化水的空间环境。

一般说来,城市设计成果给使用者带来的是行为与感受的体验。如果进一步延续城市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从深层次看到城市设计对城市经济、文化复兴的作用。对城市设计在城市经济、文化复兴过程中作用的探讨,也进一步充实了城市设计理论中对城市设计角色的再认识,即借助优美的城市设计,能够实现设计与现实目标较好的融合和衔接,在创造城市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环境品质的同时,带来城市经济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振兴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城市设计自身的效益外部化;另外精心的城市设计,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带来的是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突出了城市的易识别性和凝聚力,有利于城市文化氛围的形成,进而通过对文化复兴的作用带来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城市设计对城市经济、文化改进已及对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

3 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作为近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认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的空间组织艺术","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这一点仅仅体现了城市设计的传统渊源,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城市建设的展开,对城市设计定义的认识也愈加纷繁复杂,有的强调功能组织(美国建筑师协会在《城市设计:城镇的建筑学》);有的突出人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Team10);有的针对设计过程(熊明《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还有学者从公共领域、控制层面,甚至综合观来考虑城市设计的含义。但纵观概念的发展,还是可以看到其核心内涵是对空间形态的组织。

无论是整体城市设计还是局部地段城市设计,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处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骨架和城市环境质量。从三位的角度将平面的土地使用转化为立体的建筑布局、交通方式和基础设施的安排,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从而可以作为控制、指导城市建设、开发与保护的原则;(2)处理城市的景观元素。包括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新旧建筑艺术形式、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试用活动设计、不同时间和季节的景观变化;(3)制定和执行城市建设开发管理政策。城市设计成果完成,并经过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以后,来指导城市建设。陈为邦认为: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1)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2)建筑形式、体量和风格;(3)城市的标志性地段;(4)道路与交通;(5)开放空间,包括各种绿地;(6)步行系统;(7)广告与细部;(8)历史文化的保存。

城市设计的内容较广,一个好的城市设计需要涉及到城市历史、经济、社会、人文以及人的生活等方方面面,由于技术和投资等的种种限制,要让低碳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设计的方方面面会比较困难。

4 如何让"低碳"理念走入城市设计

开展"低碳"型城市设计对于建设低碳城市意义重大。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高峰期,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畸形的、不可持续的现象,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低碳型城市设计,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低碳绿色节能建筑技术的运用,要求在其整个寿命过程中节约能源和成本,尽量杜绝"建筑短命"的极大浪费。通过理解各节能要点的设计要素,结合地块中的每种建筑类型,以及它们所处的位置与朝向,找出它们可以加以利用结合点,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低碳的交通方式,大家多坐公交,多骑自行车、步行,不开奢华的大排量汽车,在设计中多考虑人的感受,设置成系统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的公交快线能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3)低碳的空间组织,空间是由人的活动所决定的,但是好的空间可以对人的活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国城市设计太过于注重大尺度空间、建筑,而在于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居民的行为习惯会大大影响节能效率,对其进行宣传教育,规范系列行为准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结语

中国是第一号CO2排放大国,目前正是我国需要大发展的时候,而其他国家压我们,CO2必须要减排,而低碳城市这一理念的提出恰好能帮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目前的关键就是如何建设低碳城市,制定可实施的低碳城市战略,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城市设计便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工具之一。因此如何开展"低碳"型城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当前技术与资金的限制,只能从建筑设计、交通组织、空间设计、开发模式和实施策略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开展,但是城市设计能够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会有更过的理念和方法能够走入城市设计,为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张改景. 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和能源愿景[J].建筑科学,2010 26(02):13-18.

3 宋聚生,何闽. 总体城市设计内容与方法[J].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930-934

4陈为邦.开展城市设计提高城市环境质量[J].城市规划,1998 22(06):6-7.

5王士兰,刚. 城市设计对城市经济、文化复兴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4(07):54-58.

第7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山师东路;改造;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城市设计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1.1 生态城市概念的产生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第11项计划)中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首次给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了用综合生态方法,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这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生态学理论的广泛应用与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落的规划建设与研究。

19世纪80年代,前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O. Yanitsky)提出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率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栖境。美国生态学家瑞杰斯特(Richard Register)提出生态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是生态健康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概念反映了人类谋求健康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认识的提高。生态城市概念一经提出,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197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创办了《城市生态学》杂志,各国研究者积极研讨,生态城市的概念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方法不断进步和拓展,生态城市理论不断丰富和升华,生态城市为现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生态城市设计的内涵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设计重点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生态经济学观点看,生态城市注重利用绿色能源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从生态社会学观点看,生态城市注重提高人们生态意识促使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从城市生态学观点看,生态城市使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城市的持续稳定;从城市规划学观点看,生态城市使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完全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因此,生态城市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一致为价值取向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3 生态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

西方国家对生态城市设计研究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的理想型城市的追求和向往。自19世纪80年代前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和美国生态学家瑞杰斯特等学者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后,生态城市设计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西方国家对生态城市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不断召开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很多大胆的创新性想法不断产生,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推出,大大丰富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内涵,推动着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值得提出的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鲍罗•索勒里提出的金字塔形城市构想,成为当时最具特点和争议的代表性构想。他认为,在自然界,越复杂的有机体占有的空间越少,随着复杂性的增加,有机体更趋向为内向爆裂或微缩的系统。他设计出了容纳17万人生活,满足人与人、人与城市内外自然环境高度密切联系城市原型图,如图1所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每个家庭都能既面对城市外部自然景观,又能面对高度联系的城市内部本身。鲍罗•索勒里的城市生态理论是一种试图体现建筑学与生态学相融合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它给出,理想生态城市是高度综合且具有合适的建筑高度和密度,在最大限度的容纳居住人口的同时,居民享受着生态化、和谐、美好的环境。

图1. 金字塔形城市构想示意图

我国的生态城市设计起步较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停滞不前之后, 20世纪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起初的生态建设主要从绿地和改善和控制环境污染出发,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总体上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某些要求,但按照城市生态系统的要求还相差甚远,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究者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城市设计学术会议,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开展研究,不断完善我国生态城市设计的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以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相对完整的城市建设理论方法体系。1988年生态城市领域著名专家王如松教授出版了《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 对生态城市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1996年王如松、欧阳志云的《天人合一山水城市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为我国生态城市设计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之后,我国陆续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从此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2 山师东路改造的背景

山师东路改造是对传统街区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改造的一个例子。山师东路是一条南北向的道路。位于济南的历下区,南起经十路,北至和平路,全长810米(见图2所示),担负着疏通经十路和和平路这两条主干道作用,然而,由于山师东路附近,高校多,学生多,居民多,文化氛围浓厚,生活品的需求量大。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师东路成了一条文化商业街道,有经营文化用品、工艺品、服装、小食品、小玩具等各种各类小商品的店铺,也有理发、维修等店铺,车、人、商摊混杂,交通堵塞,卫生状况极差(如图3所示)。此外,房屋的建筑风格不一,道路排水管线不完善,道路狭窄造成车辆拥挤,商业小摊占据道路的情况严重,自建临时房等建筑物压道路红线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改造前的山师东路已经无法承担其应有的交通疏导线作用。而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今天,山师东路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恶化的购物环境、生活环境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已经十分不协调,更是谈不上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济南市的省城形象。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对山师东路进行了彻底改造。

图 2. 山师东路区位图

图3.改造前的山师东路人车混杂

3 山师东路改造中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

山师东路的改造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思想。

(1)道路拓宽。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的规范和要求,根据道路规划还原了山师东路的道路宽度,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分开。这样,在提高车辆交通畅通的同时,可以满足行人步行的需求。解决了交通拥挤现象,也保证了交通安全,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生态城市设计基本思想,符合城市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基本原则。

(2)完善道路排水系统。作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使其与城市的排水主线相连接,保证道路的雨水及生活用水的畅通,大大改善了道路的环境质量。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内容。

(3)道路绿化。在部分保留原有植物的同时,补充了较多的景观植物,并赋予景观人文特征,给山师东路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带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4)店铺的设计。沿街店铺的设计,考虑了布局的合理、美观、建筑风格和色彩的协调、使用材料的环保以及方便街道管理原则。总体效果,改造后的山师东路有利于市容的改观,有利于城市的交通管理以及工商管理,体现了城市的文化文明和城市生态建设。

(5)文化品位的提升。在道路的两侧增加了部分壁刻,有明清时代的市井图、百福字,辛弃疾、李清照词等等,提升了道路的文化品位,这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将人文、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改造后的山师东路基本解决了交通拥挤、人车混杂问题,改善和提高了居民生活和购物的环境,提升了街道的文化品位,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因此,山师东路的建设改造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和谐,符合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图4、图5所示)。

图 4. 改造后的山师东路道路交通改善

图 5. 改造后的山师东路绿化及文化氛围

4 山师东路改造后存在的不足

尽管山师东路的改造体现了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思想,但全面分析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在资源紧张的今天,应该更加注重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可持续能源,例如,充分利用成熟的太阳能技术等等,在这些方面,山师东路改造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

(2)在山师东路改造中,植物、花卉、壁画等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连贯性较差,内容单薄,缺乏互动和生动、生肌和活力,缺乏与人之间的协调,没有达到利用现有的空间和资源让居民得到充分享受、充分文化熏陶、充分满足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按照生态城市设计的要求,改造后山师东路仍然还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3)山师东路的商业气息过于浓重。改造后的山师东路店铺的安排缺乏文化气息,造成居民就是单纯的购物,这与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5 对于山师东路改造后的两点建议

对于改造后的山师东路,仍然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节能减排工作。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济南位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理位置,因此山师东路首先应充分重视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为此,政府还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商户节能减排,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城市的生态化是各个小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所以,小节点的生态化城市设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努力增加山师东路的自然特征,景观的人文效果,小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居民感到温馨亲切。

6 结语

山师东路改造是成功的,解决了长期道路交通拥挤问题,解决了居民生活、购物、娱乐环境恶劣的问题,符合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基本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仍存在改进的空间。由此也得到启示:

(1)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相比较,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尚在探索之中,同时,生态城市设计以及改造需要多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这就启发我们,设计者、决策者和建设者还需要学习研究,要有超前意识,不断进行思路创新和实践创新。

(2)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必须按照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遵循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建设和改造,尤其是既有建筑的改造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环境综合整治,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城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宋晔晧 . 鲍罗索勒里的城市建筑生态学[J]. 世界建筑,1999(2)

[2]黄光宇,陈勇 . 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 城市规划,1997(6),17-20

[3]刘萍,刘菁 . 城市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 新建筑,1999(6)

[4]景星蓉,张健,樊燕妮 . 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J]. 城市问题,2004(6)

[5]梅林 . 泛生态观与生态城市规划整合策略[D].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2007(1)

[6]王祥荣 .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 规划师,1997

[7]沈清基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J]. 规划师,2000(3)

[8]王榕杰,任婷婷,李楠楠 . 广义生态化城市设计[J]. 中国城市林业,2006(6)

[9]任倩兰 . 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 长沙大学学报,2000(6)

[10]周彝馨 . 如何在城市设计中焕发传统居住区的活力-广州文德路地区总体城市设计[J]. 建筑与文化,2008(3)

[11]毕涛,鞠美庭,孟伟庆,路立 . 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进程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对策[C]. 1994-2010

[12]刘佳燕 . 社会关怀的回归: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反思[J]. 研究-社会和规划 2008

[13]刘宛 . 城市设计实践的特征[J]. 城市设计 2003(1)

[14]刘宛 . 城市设计的范畴及要素[C]. 城市规划汇刊 2003(1)

[15]刘宛 . 城市设计理论思潮初探[J]. 国外城市规划 2004(4)

[16]高军波,张润朋 . 基于城市本质认识的城市规划模式探讨[J]. 城市规划 2008(8)

[17]侯 蕾,夏奇星,陶金莎,张宏兰 .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设生态策略研究[J]. 2009

[18]翟宝辉,王如松,陈 亮 .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R]. 中国建材 2005(3)

第8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公共艺术是一种以雕塑、建筑、公共设施、影像艺术等为表现形式的公共空间艺术。其发展的空间不仅在于物质上对于城市构建的独特性象征,还在于对于人们心灵、精神上的引导。其基本内涵和文化精神具有公开性、独特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公开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人们是一种开放、自由、交互的艺术,对于人们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都是没有限制和禁锢的。独特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的设计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既是城市自我形象的一种展示,又是城市标新立异的独特象征。民族性是指公共艺术的展示一定体现了某种民族文化因素,体现着各民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艺术是无国界的,公共艺术亦是如此。面对如今多元化的文化趋势,公共艺术的呈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相结合和碰撞的文化特性。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多元表达

公共艺术是一种开放的、公共的艺术表现,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的表现而言是一种有着特有的灵魂构筑的艺术,既有着展现城市样貌的公开性,又展现着艺术家的个性。21世纪是一个多元的信息时代,城市作为文化的中心,借助公共艺术的表现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被界定为一种城市标志性的产物,既有着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又和当地的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突显出城市的设计风格和导向观念。公共艺术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文化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涵表现,人文活动的多元思考扩展了其表现的领域。公共艺术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创新,还需要融合建筑师、环保学者等多方面的思考,从而达成现代城市的人文环境设计共识。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主要具备了装饰与纪念两个方面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取悦大众、美化环境的功能得到强化与提升,而纪念被逐渐削弱。写实与装饰风格从属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强调作品的主题性和思想性。自20世纪以来,为了与强调“功能至上”的现代建筑形式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造型艺术理念不断革新,以造型基本构成元素——点、线、面、体为视觉表达对象的抽象风格逐渐成为了新兴城市公共艺术的主流。抽象风格之所以风靡城市公共艺术领域,与其在材料、工艺上的应用较为自由、简便,在色彩表达方面更易与环境色彩相契合等因素息息相关。这类看似简单的公共艺术作品却为现代化城市增色不少,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渐趋抽象化。公共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社会背景,对照当前艺术发展的趋势,公共艺术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前提是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构成,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物与物、人与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内,为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传递出作品本身的表现结构、符号内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风格。从早期对于公共艺术雕塑的重视到提倡雕塑与建筑相结合的理念,再到现在呈现出的多种艺术的结合,公共艺术的表现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更加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强调大众化和自由化表达,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不仅成为环境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还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营造出现代与历史对话的氛围,创造出充满美感的公共空间,使得城市环境更具有人文气息和人性化特征,突显城市设计的生机与活力。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指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文化追求,公共艺术品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值得肯定的是,公共艺术对城市设计的风格与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艺术家热衷于表述自我意识下的个人感受和个人经验,对于公共社会的普遍理想与恒久性的文化精神的关切显得相对薄弱,使其作品与当代本土社会形态和一般大众的生存状态没有产生密切的关联。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对于城市设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强调艺术家对现实文化的整体关注,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表达就会显得更接地气,更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象征。艺术的公共性要求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包括对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以显示出其对人性及尊严的普遍关切和维护,这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者和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者对城市整体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艺术品,其形式、色彩等方面的运用能否与城市环境相和谐,成为衡量一件城市公共艺术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城市公共艺术不仅是将公共艺术展露于公共出入的空间场所的行为,还有着和社会群众对话的艺术表达。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大众情怀和人文关怀。在多元化的社会时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关注作品本身的基础上,必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符合当地人文情怀的需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从而使城市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观念导向。这种源于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和理想的公共精神是未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

第9篇:城市设计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建筑计划学;城市设计;环境行为

建筑计划学是建筑科学与计划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它是为科学的进行建筑设计而进行的各种研究和准备。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步深入建筑计划学从调查研究为主要工作方法到以关注环境问题和环境行为为主的研究方向。而城市设计正是关注城市的空间环境的学科,城市设计通过组织承载城市生活的物化环境来塑造城市的意义,通过干预城市空间发展进程的过程来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这个研究领域有许多相关性。

1,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建筑计划学关注的环境行为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可以说建筑计划学的这一研究领域可以称之为基于环境一行为的建筑科学。首先,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这个词于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以人类行为为课题的科学,一般包括社会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生物学中的行为问题,还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法学、精神病学以及政治学;其目的是为更好的理解人的活动、态度和价值观。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行为研究侧重关心人类生活的行为方式以及与物质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有关的学科还有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关系、环境社会学、人类生态学等。在建筑领域的建筑计划学广泛吸收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具体的空间行为理论,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但是,环境、行为的建筑计划学的方法和传统建筑学的方法存在根本的差异,知觉与行为的研究需要运用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等作为理论的学术依据。并且,行为研究中问题的提出是多方面的,建筑师一般不具备这些知识且不具备这种思维方法。这一切导致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当今西方行为建筑学的研究动向来看,建筑计划学这门学科已经进入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实践并举的阶段。

城市设计注重的是对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艺术处理和人们对它的感知。作为一个明确的设计领域,城市设计处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之间。和建筑学科不同,城市设计必须强化推理城市前景的能力,研究多种发展可能性,进而在这种可能性中寻找城市的新思路。这种推理和思考会对建筑设计带来多种的可能性。城市设计应当以培育城市性为目标,这意味着城市设计所提出的城市场所的形式、区域和特征必须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环境行为学作为城市设计研究重要的相关学科,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设计学科所涉及的环境行为研究也属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范畴,其应用也都是基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学科体系的建立来看建筑学与城市设计属于不同的设计层次,设计的阶段、任务和对象不同。

因此,就有必要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具体的行为模式相区别,并加以深化。此前,从城市设计的学科角度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比如:科林・罗与弗莱德・凯特的《拼贴城市》经常使用的“图一底法”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公众参与的倡导性城市规划已成为规划创新研究的重要方向;现阶段城市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也非常关注环境行为学的影响,他们从各种角度探讨环境行为学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应用。建筑计划学所关心的是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面广量大、为普通人服务的社区住宅环境、城市公共环境和建筑小环境等微观环境。比如: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主要是建筑的环境行为研究。可见,两个研究领域有着层次的不同也有相交叉的共同研究领域。

2,研究理念的共同性

随着环境行为成为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共同关注的对象。以城市的宏观视点和“人”的微观视点都成为两个学科的发展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考虑设计理念时,主要着眼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内涵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包括人们所熟悉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从文化精神的载体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体现为作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公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系统化的历史观,等等。因此,关注“以人为本”是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共同研究理念。

2,1公共空间与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和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换而言之,个性化是理性化的必然内涵。传统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的是经验文化模式,空间的生成可以遵循传统、经验、习俗和惯例等。后现代的城市设计尊重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的反映。而文化哲学认为,只有当个体超越纯粹的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的阈限,同科学、技术、理性的自觉的精神再生产或自觉的类本质的对象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割裂才实质性的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产生。因此,可以认为现代性的创造更应关注人的主体性及自我意识,这种个体的状态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殊状态,而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普遍的生存状态。“人”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因素,是现代社会的创新能力的源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现代公共空间的成功塑造必须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意识的满足。

2,2契约、理性的城市公共文化精神的塑造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遵循公共的文化精神,而当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成为现代人的本质的生存方式和规定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普遍心理、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基因让位于自觉的、理性化的人本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精神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必须兼顾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现代个体的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文化特质,另一方面是如何保证那些追求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最大化的自由个体形成一个合理的合法的共同体。由此而产生的以平等、契约信用等为核心的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这种社会文化精神似乎很难以具体的空间形式所体现,因为人本的、理性的并不是具像的事物,但是平等、契约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理性、科学的精神。至于普遍的信任和信用精神和机制,更是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信用理性的支撑。我们可以用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来表征现代社会普遍的理性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的符号化和风格化的追求并不能体现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也就不具备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如西方高技派的建筑风格体现的技术美与高情感可以融入现代社会,体现理性的大众审美,而简单的抄袭正是不谙社会文化背景,一段时间之后始终不能融

入城市文化,并面临被改造的命运。

东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而在全球化的时性化与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是相同的。随着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平等、契约与信用的等人本化、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代表着公共文化精神的新取向。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创新必将建立在对城市公共文化的深层次追求上。

2,3意识形态化与城市性

理性化的现代性文化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无所不包的统摄性。具体说,现代性的文化精神维度不只是表现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它还会进一步整合为一种系统化、自觉的意识形态,一种自觉的、理性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一种设计和规范人类历史目标的“宏大叙事”,它指的是一个时代和或者一个具体的历史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理性化的文化精神从个体的社会的一般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升为普遍的、总体性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精神,是理性化精神的内在必然性。理性的内在分析和反思本性必然驱使理性不仅规范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而且直接指向社会总体和历史目标。

作为现代性机理与图示的具体化,城市设计与建筑计划学将关注环境行为研究所体现的最高目标,创造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文化。这体现了它们研究理念的必将孕育着更多人类文化的精髓,创造出多彩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艺术。

3,研究方向的差异性

尽管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研究领域和研究理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混为一谈。

人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研究城市必须承认城市具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是城市环境形成的本源。城市的“环境”突出表现在人们聚居于城市,获得乡村所不具备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体现了城市所包含的物质环境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意义。从本质上讲,城市环境不仅包含的是物质环境,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F・吉伯特在《市镇设计》一书中对城市的阐述:“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和城市美学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城市设计的环境意义。

建筑计划学是基于城市的目的性为学术背景,其真正关注的是微观的人类行为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为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提供图示化结果的依据。更确切的说,建筑计划学的落脚点应该为建筑,建筑是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并服务于特定地区的人们。建筑环境强调特定地域环境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性格特征。从“场地性”可以理解其微观层面的环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