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人文教育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教育的内涵

第1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一、培养阅读领悟能力。

阅读什么呢?我的主张是――只要带汉字都读。不用专门的去读什么,遇到什么读什么,比如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招牌、塞到你手上的广告、买东西的产品说明书... ...你感兴趣的报纸杂志或者小说更不必说,尽管读就是。但要记住的是,一定要用普通话读!无论是读出声或者默看――你心里想的必须是标准的普通话。遇到读不准的字或拿不准意思的词,一定要及时查字典,查到后多把标准读音或意思读、看几遍,最好随手记在小本上,这样顺便的积累看似无关紧要,日后你就会知道它的好处。这样的阅读,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提高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一举多得。

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锻炼书面表达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多写,每天写日记、写随笔... ...口头表达能力就需要抓住机会说话,无论你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事情你只要有机会就要有感而发,那怕是小声也可。除此之外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多与人交流,这些都是锻炼口语的好机会,在广泛的交流中一定要说普通话。训练普通话的另外一个方法是在网上开个博客,在电脑上写东西,用拼音输入法写。或者用QQ聊天(用拼音输入法打字)当然,打字时要边默读字的读音边打哦!这样久而久之,你的普通话能力会迅速的提高。只有长期的训练和不断的积累,你才能有深厚的语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用示范和点拨培养学生人文内涵

当学生一个个面无表情,声无感情的读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我又没有适时的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时,站在一旁听课的老师忍无可忍,挺身而出,打断了学生的朗读,说道:“大家都知道古人读书的情景吧?”学生会意的点点头,老师接着说:“我们不必模仿古人摇头晃脑的样子,但是我们可以试着体会古人读书时的那种陶醉、那种忘我的情形。大家听我读……”于是,我声情并茂地为学生做了一次示范朗读,时而语气肯定的发表自己对陋室的看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时而语气舒缓的描绘陋室的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时而语气轻快的叙述陋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时而语气自豪的抒发自己的骄傲之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时而语气坚定的强调陋室不陋“何陋之有”!朗读仿佛带我们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唐朝,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刘禹锡因为屡遭刁难而愤懑不平,但却依然保持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在场的所有师生无不为老师的入情入境的朗读所折服,有的在认真聆听,用心感受,有的在小心翼翼的模仿,有的则勇敢的站起来诠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不曾见过学生学得这样用心,这样快乐,这样满足。

在谈到作者为何身居陋室却依然反问“何陋之有”时,学生说道,因为“惟吾德馨”,所以,作者不觉其陋。不陋具体体现在:环境的优美,来往人物的不俗,日常生活的雅致。刘老师抓住“优美”当场提问到:“环境优美体现在哪里?”学生确信无疑的回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长到了台阶上,满院都是青葱的草色,这说明环境很美吗?”学生也若有所悟的说道:“不是,是杂草丛生,人迹罕至,荒凉静谧。”“那么美吗?”学生若有所思的摇摇头。老师又趁机引导:“虽然杂草丛生,荒凉破败,可是作者是不是就认为很简陋呢?”“不是,虽然荒凉,可是作者却觉得很清净,而且作者也自得其乐,所以并不觉得陋!”

对于陋室的环境,很多看法都倾向于环境的优美,因为“绿”,“青”描绘出了陋室碧绿的青葱的景色。可是,经过老师的点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因为陋室的环境优美所以作者不觉其陋,而是因为陋室的主人“德馨”,所以即使居住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却并不以为陋,这不正好体现了作者的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情怀吗?

三、培养学生人文内涵的基本策略、

1)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开阔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的优秀的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精选视听材料的能力。这对于净化学生的“听”、“读“信息源,丰富学生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多与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信息零距离接触,本质上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

第2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教育;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176-02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们都提出并奉行这样的理念:音乐能改变一个人的修养并能够影响大众。柏拉图曾经说过:对教育来说,音乐训练比其他任何方式更具有潜力。孔子也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们深深懂得音乐的力量,而没有像我们今天一样,仅仅把音乐当成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一词不应当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赋予的涵义,它更是一种文化。音乐是中国文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小则怡情养性,大则安邦治国。

我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孔子本人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音乐更是被他列入“六艺”之中。这种礼乐教化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化娱乐和传承的手段,更是在中国长期的政治、伦理关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儒家的“乐教”传统却在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时被中断。此后许多音乐教师孤立地传授音乐技能,音乐课枯燥的变成音乐技能训练场,致使学生中出现了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是音乐教育中缺失人文内涵的问题仍然让人十分担心。

一、反思:小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方面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在青少年乃至儿童的选秀节目中,成人化的浓妆艳抹、衣着暴露、搔首弄姿的表演已经不足为奇。节假日或是休闲时间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参观的毕竟是少数,虽然现在很多知名博物馆已经免费对公众开放,更别提能带孩子去欣赏一场价格不菲的交响乐。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同样冲击着人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快餐”式的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占据了人们音乐欣赏与休闲。

其次,从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教学角度来看,许多学生音乐背景知识薄弱,这就给音乐教师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不讲授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势必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真正理解。但是,讲授这些基础知识,又容易枯燥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样也背离了音乐教育“审美”的初衷。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其实充分挖掘音乐内在的人文因素,发挥音乐的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激发创新意识的功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

二、彰显:将人文内涵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去

音乐教育是以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人的价值提升的教育来显示它独有的人文价值。我们在音乐教育中要有清醒的意识,自觉彰显人文价值的追求过程。

1.百花齐放才是春――允许对不同种类音乐的爱好。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艺术形态,它对概念、知识依赖最少。此外,它是超越于民族、阶层、意识形态之上的。一首无歌词的吟唱,一部交响乐或者小提琴协奏曲是不需要概念解释、历史知识而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所接受的。

音乐的和谐之美不仅体现在音符、旋律等等这些“外壳”上,那些余音绕梁,拨动人们心弦为之沉醉的音乐必然有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和谐”。今天,我们借助于网络、电视、广播等等各种媒体,接触到了铺天盖地的各种风格的音乐,无论是历久弥香的Art music、Classinc music,还是新生代的Pop music、Jazz、R&B等等音乐形式,其内在的“和谐”得到各种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青睐。

新课程音乐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良苦用心,同时也体现了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好手中的教材,因“材”施教,弘扬民族音乐同时也要理解多元文化,尊重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喜好。

2.君子知乐――对流行音乐有所取舍。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生活离不开音乐,而且物质条件越好,对文化生活要求也就越高。音乐教育应该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然而,让人忧虑的是,适合未成年人演唱的校园歌曲的匮乏以及太多的成人流行歌曲进入校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产生了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甚至将一些低俗的成人流行音乐不加选择地搬入了课堂,以此取代具有教育性的高雅音乐和校园民谣。

被朱光潜先生赞誉为“中国美学的开山祖”的中国古典音乐美学经典《乐记》中写到:“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如今铺天盖地的媒体和网络,对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部分音像店震耳欲聋的播放着当前最流行的音乐,那些历久弥香的国内外经典音乐被束之高阁。在社会音乐商品化的某些角落里,当音乐变成只是商品,而非共鸣时,大家关心的焦点常常只是“量”的多少,而非“质”的好坏。流行的未必就是好的,那些不适合儿童的音乐不能在音乐课上,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介绍给学生。

3.润物细无声――于点点滴滴中彰显人文内涵。从单纯的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到新课改提倡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这些新的元素来到音乐课堂,让很多教师不知该如何取舍,有的音乐课堂充斥着各种知识却恰恰减弱了音乐的魅力,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就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被减弱了。诚然,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就像语文课不能变成思想政治课一样,音乐课也不能变成乐理课或是德育课。音乐课就是音乐课,音乐是耳朵的眼睛,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但是,我们可以留心在平时的音乐教育中渗透人文内涵。

比如,在欣赏或是教授器乐表演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每样乐器都是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审美文化的。每种乐器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乐器的存在,无不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音乐文化上的智慧之光。每种乐器各有着不同的音色,然而当它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又实现着高度的和谐。尤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在我国历史上,乐器的实际功能远不止于娱乐或欣赏。它与人们的文化社会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古代统治者来说,乐器是权利的象征。在祭祀和礼仪中,乐器被用来炫耀统治者的地位,而在宫廷宴会、战争等不同场合,不同种类的乐器在乐队中往往也各司其职,各尽其用。“琴棋书画”对中国文人来说,是经久不衰的修身主题,“琴棋书画”的审美化方式为人生涂上了一层浓浓的亮色。四者之中,以“琴”为首(当然,这里的“琴”指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古琴”)。

4.诗兰化境――重视音乐文化的熏陶。文化是产生音乐的土壤,那么,用文化阐释音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为什么我们对一首音乐作品要了解它产生的背景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就是为了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这不但不会削弱音乐的内涵,相反它可以增加我们对音乐的理解。

对于听众来说,如果他们懂得不同音乐的风格,就能很好的欣赏音乐。听众需要面临着要适应他们所处时代的音乐的挑战。美国20世纪早期的作曲家Charles Ives曾经评论道:用“19世纪的耳朵”去听“20世纪的音乐”会因为听不懂而不喜欢。今天,听众所面临的挑战更甚于往昔,因为一场现代音乐会可能包含着多种历史风格的音乐。然而知识和经历却能“延伸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能够真诚的欣赏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那些敢于冒险以巨大并且恰当期望值接受所有音乐形式的听众,必将终身在聆听音乐中获得乐趣。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技能是艺术的表现手段。没有知识,文化不能传承,没有技能,艺术无从表现。同样,没有包括乐谱在内的音乐知识的支撑与演奏演唱技能对音乐的诊释和表现,音乐艺术便失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依托,音乐审美便空洞无物,音乐教育也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讲解、聆听与感受中。浏览、研究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的基础音乐教材,不难发现,其教材的内容不仅没有将音乐知识“淡化”、“内化”或“隐含”于“审美”之中,而是大大方方地摆在那里让孩子们去“品尝”。亲身到国外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去考察,就会得到更加真切的体验。

诚然,人文内涵不能建立音高、节奏等基本概念,不能培养正确的演唱或演奏等基本技能,但“徒有智能而心灵贫乏,则无法适应这个纷繁多变的社会”。我们应该看到,缺乏人文的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一台台“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欣赏音乐的人。基础音乐教育也只有彰显出其深厚的人文内涵才能真正培养出“广博易良”的人。

参考文献:

[1](美)Sharlene Habermeyer. 音乐让孩子更聪明――用音乐的力量来改变孩子的生活[M].吴继华,刘志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莫一军.试论音乐教育中的人文价值[J].歌海,2008,(5):43.

[3]邓双林.音乐审美的体验性特征与主体性发展初探[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91.

第3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蕴含着很好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教育价值。在体育人文教育的实践中融入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则可以提高学生体质体魄的同时,也能够很好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气质。

关键词:

茶文化;体育人文教育;茶道精神;路径选择

作为我国教育领域里一门重要的课程,体育课承担着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职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也开始承担起新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在提升学生体质体魄,使之具备一定的体育水准和竞技水平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人文教育的注入,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在这种新的需求下,将我国茶文化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则能够很好地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理想有着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

1体育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体育人文教育的内涵比较丰富,一方面它囊括了体育精神和文化上的教育,另一方面还包括了教学中对学生所进行的人文关怀和培育。学校能够通过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文化的同时,可以利用人文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让他们感受到体育对人的关怀。详细来讲,体育人文教育的作用大概有下面几方面。首先,体育人文教育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无论从我国中学、大学还是其它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些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教育上往往都存在这样一个偏差,那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专业知识或者相关技能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但是却在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上有所欠缺。探其原因,不难发现,当下激烈异常的升学和就业压力以及职场竞争,让大部分师生把关注点和重心放到了如何考学、就业、升职上面,因此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在学习上面都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切的学习计划都围绕分数、专业能力而设定,却很少会主动关注人文教育,更不用说去主动学习提升了。这方面的偏差极易导致一些负面现象的出现,譬如说学生道德滑坡、崇拜金钱暴力、热衷于享受、以自我为中心等等。针对这一情况,用人文教育去加强体育教学,则可以在强化学生体质体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在修养、情操、责任等方面的水平,让学生不单单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更可以成为一个有着优秀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的人。其次,体育人文教育能够促进体育教学更好更快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从未有过的信息时代已经悄然来到,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人们的道德和素养有着很高的标准。不仅要求人们能够拥有坚毅的内心以及强壮的体魄,同时更要求人们能够有着良好的人文修养和较高的情商智商。针对这一点,体育人文教育有着很好的用武之地,其可以培育学生宽厚、谦逊、博爱、奋斗、团结的人文精神,又能够在潜移默化间,提高他们的智商和情商。可以说,体育人文教育的这一特征和内涵,就给我国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筑牢了思想和精神基础,同时这也是体育教学更好更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上面我们探讨了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仍然停留在只注重身体素质而轻人文教育的不足之处,从实践中看,这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很多学校的体育人文教育所占比例还很低。无论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还是大学的体育教学,普遍还存有“重武轻文”的思想,认为学习体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强壮骨骼,人文教育与体育教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以说,这种较为落后的观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比较适用,因为那时国人的体质偏差,强身壮体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无暇关注人文教育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体育教学早已从单一的强身壮体发展到培养全面的综合型人才,那种落后的体育教学观点早已成为体育教学不断前行的“拦路石”,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第二是很多体育老师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水平。从教学实际情况看,在各个层次的学校里,基本上所有的体育教师都是体育专业毕业的,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在体育生的培养上也存在诸多缺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只注重体育专业的培训,缺乏人文素养和知识的培育。这一缺陷就导致这些体育教师只懂得如何教授如何锻炼、竞技等专业能力,却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水平去支撑体育的人文教育。而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正处在一个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型的年龄阶段,因此老师的培育和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一个好的老师所传授的人文关怀,足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用。第三,是很多学校在体育人文教育上的方式和方法较为落后。从实际中看,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增设了相关的体育人文教育内容,但是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却停留在那种照本宣科的阶段。在人文教育中,老师仅仅是把书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读给学生,没有启发性教学、没有互动内容,也没有深入的二次创新,这不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和收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进而导致体育人文教育难以更好开展。

2传统茶文化的人文内涵

我国的茶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模样。从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发现了茶叶的药用功效,如古书曾记载:“神农日尝百草,得荼而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之风的盛行,茶文化也得到了初步成型和发展。而到了有唐一代,在佛教盛行和儒家、道家日臻成熟的背景下,茶文化又与这些思想流派的观点相互融合碰撞,最终上升到了一种哲学思想的境界。我们先来谈一谈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首先是茶文化所蕴藏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茶是大自然的产物,其多长在崇山峻岭之中,不喜人间烟火,吸日月精华而成,本身就有朴实、清新、素雅的特质,这就和我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基本一致。茶文化的这一思想内涵,一方面影响了饮茶者在环境营造、茶具和茶叶品种的选用,如喜欢在有着青山绿水的户外饮茶,或是在庭院模拟出一副竹林青青、曲觞流水的自然环境,以此来追求内心的那种“归隐”之情。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就是茶文化的这种思想内涵会影响到饮茶者的价值观念和处世之道。比如说,我国很多人在品茗时,往往会把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愉快或者苦恼用一杯清茶化解掉,用“出世”的心态来宽慰自己,进而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一个平和的状态,用更加包容和积极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其次是传统茶文化中的中庸和谐思想。这种思想内涵源于我国的儒家思想,简而言之,就是对人生之事始终秉承一种恰到好处、不过不缺的态度。茶源自自然,有静心去火的功效,因此人们在饮茶时,会在有意无意间,让自己变得安静且平和。茶文化的这一思想内涵对饮茶者的影响主要分为这么几方面。第一是在煎茶和饮茶时,讲究火的大小要适中、水的温度要不高不低、茶的口感要不浓不淡。二是在饮茶时要用恰如其分的礼仪去招待朋友,或是用礼貌得体的态度去回敬主人,这种礼仪讲究的是适度和舒适,不能过,也不能缺,具体体现在茶事活动中各个环节的一言一行上。三是这种思想内涵对饮茶者对自身人格的追求和完善大有裨益,众多饮茶者会通过饮茶,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和而深沉,并修身养性,锤炼出自己朴实、高尚、清净的人格魅力。再次是传统茶文化中“茶禅一味”的思想内涵。这种思想源于佛教,它是茶文化与佛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思想所追求的就是要从红尘的种种烦恼中脱离出来,用另一种视野去看待人生和这个世界,最终达到顿悟的目的,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世界的本质,这正是“茶禅一味”的终极境界,也是茶的本味所在。在这里,我们可以用“茶禅一味”所蕴含的“苦静凡放”思想来阐述一二。苦为何物?指的就是人所面临的生老病死,以及凡世间的种种困苦。静为何物?指的就是无论风吹雨打,都要用一颗安静深沉的内心去面对。凡为何物?就是平凡之处和细微之物,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要善于从生命和生活中的小处以及细微之处去感触这个世界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存和运行规律。放为何物?就是要学会不怒不喜,不为外界所动,要善于放下一切,苦也放下,喜也放下,让自己轻装上阵、轻松而行,没有任何负担。应当说,茶文化所具备的这些思想内涵,对于引导和培育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文修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茶文化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要把茶文化中“中庸和谐”的思想内涵与体育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这里要明确一点,中庸并非不思进取,平平庸庸,不是说提倡和稀泥和小富即安、小进则满,而指的是一种对自己以及对事情的把握水平。中庸和谐注重的是万物协调,都保持一种合适和恰当的位置和距离,并秉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上,它追求“入世”,就是要求学生要在学业和以后的工作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这和体育精神不谋而合,也正是体育人文教育所需要的。体育教育的本质还是运动性和竞技性,在实践中,高负荷的体育训练和必须分出胜负的体育竞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胜利后的骄傲以及失败后的沮丧之情,这种不平和的心态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由是言之,将茶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们用更加平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体育,去面对人生中的种种竞争和压力。另外,茶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内涵,可以给体育人文教育增添一些礼仪上的内容。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礼仪的注重和讲究对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这个民族就开始将茶来祭拜祖先。而在古代汉文化圈里,茶更是青年男女提亲、订婚、结婚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人”。概括来讲,茶文化所蕴含的礼仪,与我们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招待亲朋好友离不开茶、红白喜事离不开茶、化解矛盾也离不开茶……可以说,茶文化这种中庸和谐的思想,具体到生活上面,它追求的就是一种和善友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以及一种秩序井然的社会状态。这对于体育人文教育来讲十分重要,可以使学生们更加注重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步入社会后,也会懂得如何和善处世。同时,这种思想内涵也体现在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上面。茶文化注重修身养性,常常会以茶为载体,来展现品茗者良好的价值追求和谦谦君子风范。从我国的历史上可以看到,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茶来表现自己的人格和理想,这也是茶被人们称为“饮中君子”的重要原因。而茶文化的这一特质,对于引导学生们建立起完善的人格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那么,如何将茶文化很好地运用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呢?笔者建议,这种融合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用巧妙的方法使其有机结合,自然而不突兀。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将茶文化中的体育元素提炼出来,并将其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结合,之后再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去。这里笔者以采茶舞简单举例,采茶舞是我国古代产茶区劳动人民的创作成果,凝聚着丰富的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引进采茶舞,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肢体上的动作感受到体育之美,另一方面更能感悟到里面所蕴藏的茶人精神。同时还要在体育人文教育中大胆创新,不妨采取一些“情景教学”模式来强化教学效果,如茶艺表演、去采茶区采风等等,通过这些情景上的模拟,来增加人文教育的厚度和深度,从而让学生们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更加清晰而深入的认识。

作者:马昆 马春英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体育部 河北地质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学生体育人文教育使命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85.

[2]朱红缨.高校茶文化专业构建动因及教育探索———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6):88-92.

[3]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难,“误尽苍生是语文”这虽然偏激却也不乏缘由的责难仍犹在耳,语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数十年来,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本是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斗争的锋芒直接针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就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并以此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发展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语言,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光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还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学作品的增加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一大亮点。随着教材文学作品的增加,语文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猎广博的千古传世之作可说是满目皆然,现代名家名篇可谓是应有尽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是使学生增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起到陶冶情感、丰富想像力、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片最丰富、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应引导学生去漫游文学的大世界,去领略作品中的险峰峻岭、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晓月落日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进入作品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灵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砺。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抠字词、抠语法,大讲语言知识,一味地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文学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学中一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照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去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物命运的发展,体会写物之妙则要能抓住其神韵,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懂得应该正直、善良、真诚、进取、有血性,懂得对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生物的全面关怀,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还需要忍耐和宽容,懂得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想象和创造;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体验应当成为文学教育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与思想,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不去体验,或不能体验、不能真切地体验,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品味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环境、情感、语言等)进行理性观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再现和再创造。由于中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创造欲望。他们总是不满足于欣赏作品的语言、色彩与声音,不满足于理解作品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有着再现文学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现文学作品。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等。还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及语言再现能力,修正、充实和完善文学形象.实现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既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古现代文学怍品蕴藏的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比如我国的儒道释文化所注重的修身养性,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等;道家在人格修养上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真率旷达、虚怀若谷等;佛学在人格修养上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清静自然等。又如,单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来看,从《礼记》的“天下为公”、孔子的“先人后己”到顾炎武的“先天下为公”,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堪称典型。第二,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从而忽视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则有许多学习心理和学习精神的思想资源,如志存高远、刚毅坚韧、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等对中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个体精神的形成与情感的丰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怍品中,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其中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国事兴衰甚至小巷春秋都成了人类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将传统文化融于语文教育之中,可以克服教学中说教式、简单化、表层化、功利性等毛病,而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观念、人生境界、学习精神、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精神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第5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本是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其就是以“人”为本。它斗争的锋芒直接针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就是以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并以此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着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光要打好语习的基础,还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文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施人文,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学作品的增加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一大亮点。随着教材文学作品的增加,语文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猎广博的千古传世之作可说是满目皆然,名家名篇可谓是应有尽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是使学生增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起到陶冶情感、丰富想像力、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片最丰富、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应引导学生去漫游文学的大世界,去领略作品中的险峰峻岭、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晓月落日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进入作品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灵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砺。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抠字词、抠语法,大讲语言知识,一味地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文学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学中一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照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生活,去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物命运的,写物之妙则要能抓住其神韵,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懂得应该正直、善良、真诚、进取、有血性,懂得对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生物的全面关怀,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还需要忍耐和宽容,懂得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想象和创造;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体验应当成为文学教育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与思想,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不去体验,或不能体验、不能真切地体验,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品味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情感、语言等)进行理性观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再现和再创造。由于中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创造欲望。他们总是不满足于欣赏作品的语言、色彩与声音,不满足于理解作品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有着再现文学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现文学作品。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等。还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及语言再现能力,修正、充实和完善文学形象.实现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既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古怍品蕴藏的文化)是人文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比如我国的儒道释文化所注重的修身养性,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等;道家在人格修养上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真率旷达、虚怀若谷等;佛学在人格修养上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清静自然等。又如,单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来看,从《礼记》的“天下为公”、孔子的“先人后己”到顾炎武的“先天下为公”,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堪称典型。第二,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中学生学习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从而忽视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则有许多学习心理和学习精神的思想资源,如志存高远、刚毅坚韧、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等对中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个体精神的形成与情感的丰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怍品中,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其中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国事兴衰甚至小巷春秋都成了人类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将传统文化融于语文教育之中,可以克服教学中说教式、简单化、表层化、功利性等毛病,而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观念、人生境界、学习精神、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精神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第6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大学使命;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一、解读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内涵

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二字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体现于《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通俗的讲,人文精神无非是指人要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人的自律、人的创造力;人与人的关心、关爱、和谐;人对自然怎么样有一种感恩。

二、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现状

(一)区域环境的急剧变迁给人文精神带来较大冲击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转型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迅速反馈到校园。市场经济的建立正在不断解构传统价值体系, 但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在社会面临价值彷徨的情况下, 纯粹的物质功利主义不断向大学渗透, 超越既得利益的精神诉求在大学里不断失去自己的领地,缺乏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文学科倍受冷落。

(二)现存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公共决策机制不利于人文精神培育

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开展,人文精神缺乏生长的土壤。首先, 人文精神难以量化,当前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缺乏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其次,高等教育决策及其资源配置过多强调了公共政策部门的价值倾向,大学对于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自主性, 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人文教育的开展。

三、人文精神的构筑有助于大学使命的实现

(一)大学要以包容的态度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历史证明了科学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产物,二者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文化传授和科学研究始终都是大学的重要任务。在中国这个传统极其深厚的国度,科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科学显示出来的力量及其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的改善使人们产生了对科学的盲目乐观精神。这反映在大学里,就是理、工科成为显学,人文科学备受冷落, 这直接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困境。今天,大学所要的人文精神是在科学视野下的人文精神;作为实践的存在,人文精神应该关照现实,只有在实践的层面上,我们才能真正解读人文精神。大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最终要回归到大学人文教育,这也正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使命。

(二)大学要重建人文学科教育的精神内涵,避免传统形式化

当前中国人文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形式化。流于形式的人文教育不仅不能促进人文精神的培育,反而是人文精神的毒害者。为此, 大学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改变人文教育的现状。首先,大学人文教育要避免仅仅满足一些硬性指标。大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文、史、哲等学科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内在需求,这不仅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进行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其次,人文学科应该加强对非人文学科的穿透力。第三,大学要建立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制度保障。人文精神及其人文教育是大学存在的本质要求,必须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进行考量。

(三)大学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恢复其本质特征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始终保持着自身特有的精神气质,那就是对社会进步的关注、对丑恶的批判和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核。今天,大学已经开始从社会的边缘向社会的中心迈进,大学被推向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前台。但对于大学而言,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唯有这样,大学才能维系其独特的人文精神气质。

四、提升大学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推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举的重要理念

注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和交叉,形成一种文理相通教育模式。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双翼,只有科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失去了大学的灵魂,大学沦为职业训练的场地;只讲人文教育,没有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大学,称不上大学,只能是政治教化的场所。

(二)自觉形式下的人文教育渗透大学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的实施要依托于文化知识的实体之上,通过文化的选择、继承、融合和创造,使知识内化成人的思想和个性品质。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是大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身处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接受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大学文化的熏陶,身心不断成长,逐步接受民族的、传统的、大众的优秀文化,使外在的、有形的文化载体转变为内在的、无形的精神理念。因此,人文教育成为学生自主、自愿的民主教育,这样才能使人文教育真正体现它应有的人文精神。

(三)挖掘学科专业精髓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在专业课教学中,除了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 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本学科的学科精神,这才是学科的基础和精髓,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熏陶和教化的良好效果。如果强制性开设的人文课程不能和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流于形式和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我们的人文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知识的因素被学生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被遮掩了。

(四)校园文化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升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就是在这样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中得到培养。例如大学校园内开展的晨读早操、演讲辩论比赛、文体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学术性强的学术讲座,处处都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涛;魏朝晖,论人文精神的实质与当前大学生人文教育,南昌高专学报,2012年版。

第7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人文教育;物理教学;学生

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一定的科学知识,它更加注重的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完善。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长期笼罩下,我国的教育已经逐渐演变为流水线式的作业,学生更像是一件件的产品被学校以固定的模式生产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少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足够的人文关怀,致使精神世界失衡,由此滋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所致,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

1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主要指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应成果,包括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反应;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是主客观的合一,包括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和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是内化到人言行举止之中的德行。

“人文”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多种素质的综合体现。它表现在一个人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良好的情感与审美能力。人文精神的这些特点表明了它是指向人自身的,而并不是客观外界的精确状况。人文精神是对专属于人的特性的开掘与弘扬,就是推动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部世界的交相辉映[1]。

2物理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从物理学的定义中可以得知,物理学面对的是客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是自然事物及其运行规律,发现的是自然界的原貌,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怎么可能会具有人文性呢?然而,物理学的确具有人文性。当我们把眼光放在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的时候,不要忘了物理学研究过程的主体——人。物理学是人类探索未知的认识活动,尽管它是以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但它产生于人类的思维,它的结构、规律以及表达不仅仅取决于所发现的事物的性质,也取决于完成这些发现的人的性质。因此,物理学自身凝聚了人的情感与意志,物理学的活动是洋溢着人性的活动。

在现代的物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实质上就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加强中学物理人文教育,必须充分挖掘物理课程本身蕴涵的丰富的人文价值,比如:物理科学的内在之美,植根于人性中的理性情感,科学文化中科学家的高贵精神品质,科学研究中的平等开放原则以及物理知识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等。中学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一点是人文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是构建新时期人文精神所不可或缺的[2]。

3实施物理人文教育的措施

3.1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创设良好人文环境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原动力,是教师领导和推动着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展和教育目的的实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广泛的阅读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涵养。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体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教师是灵魂的塑造者,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3.2汲取物理人文内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物理学家,物理学史和美学等,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知识中的人文因素,在对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的讲授中注重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牛顿的物理学的影响时,牛顿影响所及已经远远超出了物理学和天文学,不仅化学和生物学这样的科学领域,而且历史、艺术、经济学、政治学、神学和哲学,也都按照牛顿物理学的普遍模式形成自己的体系。它鼓舞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人权不可剥夺”的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个沉浸在牛顿文化中的平民阶层。牛顿文化认为,普遍的自然法则平等地适用于一切人,同样适用于平民和国王。这样的讲述会让学生感悟到物理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人相互尊重相互平等[3]。

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也制约着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渗透。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讲述给学生呈现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塑造环境,使学生对知识中的人文内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而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由于自身能力的种种限制,却不能很好的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对人文教育的成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开放物理实验环境,鼓励学生体会交流

开放的物理实验环境有助于学生亲身体会物理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物理学科的乐趣,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自我的成就感。再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因为人与人交流的过程就是思维和情感激烈碰撞的过程,通过这些碰撞,学生能够更多的感受到心灵与心灵之间触碰后留下的人文情怀,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了知识与情感基础。

结语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人文因素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形成对美和善的辨别力,锻炼对问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各方面潜能。

参考文献

[1]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5~151.

第8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教育

语文作为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着汉语的语言知识,更是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借助诸多优良阅读作品展开人文教育工作。在高校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的心智成熟,具有基本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当从学生的内涵出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高校语文的阅读教学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是有着诸多现实意义。这并非像中学生和小学生的人文教育需要渗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是可以将具有人文价值的教育素材直接交予学生理解和参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经验。

一、相关概述

(一)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这一学科开展教学的重要形式与内容之一,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在我们一出生时便要接受汉语教学,到我们垂垂暮矣时,也摆脱不了汉语的教学工作。而语文便是以汉语为支撑的语言类学科,因此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年迈时期都需要接触的一门学科,而阅读教学是我们学习语文最主要的形式。在小学时期,我们学习教材便是通过阅读教学的方式,去品读每一个课文里的生字生词和写作技巧。到大学阶段阅读教学更是成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除了教师在课堂中所传授的语言知识之外,学生们则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因此阅读教学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由于阅读教学是依托背后的阅读作品所开展的,因此阅读作品里的文化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而言有着很大的关联。倘若学生阅读的作品内容是一些空有故事情节的文章,那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能收获的不仅是一些精彩的故事,还有故事背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学生阅读的作品若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作,那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文章中的写作技巧,更能够去深入地学习和了解这篇文章流传至今的人文价值。这便是一部优秀的阅读作品所能够带给学生的阅读教学体验。

(二)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定义十分宽泛,至今没有人能够明确地规范人文教育的范围,不过人们大抵都以为人文教育包括哲学、语言艺术和文化思想教育,如果说得再直白通俗一点,就是指人们的思想建设和一些优秀的价值引导,帮助人们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去看待世界。要探讨人文教育对人们的实际意义,还要看时代下人们的具体需求,由于生活得到了空前的进步,精神方面就须相应提升。人文教育便是填补人们精神世界空虚的主要教育内容,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高智商作案的案例,这都是由于我们在带给学生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的同时,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这导致学生缺乏积极的价值观引导,甚至这些学生都缺乏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构建,在他们的世界里缺乏看待事物的多样化眼光,因此他们直接就无法分辨事物的对与错。在简单了解了人文教育和阅读教学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待这两个重要的教学教育内容,他们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的。阅读教学是要引导学生们去阅读优秀的作品,帮助学生拥有阅读的基本技巧能力,而阅读作品的背后便是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与内涵。因此如果加以合理的引导和策略,学生们是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也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人文教育。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并落实人文教学,能够实现对大学生的全面教育,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这便是目前高等教育所需要达到的基本需求[1]。

二、高校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高校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文化作品,在学习这些文化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便可以感受优秀作品背后的人文素养,从艺术的角度去发掘语言和文学作品的美。这是很多高校大学生所缺乏的内容,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仅能够接受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基础的语文教学使他们缺乏了对语言艺术和文学作品背后美的发掘,也就降低了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其实这种针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这样学生便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当他们能够感知到语言艺术及其背后文学作品的美味,便会自行寻找一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在不断阅读与积累的过程中,便可以实现终身学习。除此之外这种鉴赏美的能力也会使其在各个方面不断的完善与提升,自己唯有能够准确的认知和了解美,才能使学生自身朝着美的方向出发。

(二)丰富学生的优秀人格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面临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接受家庭教育时大多都是娇生惯养,缺失一部分挫折教育,而挫折教育对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的家长从小便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下失去了陪伴子女的时间,这导致学生的成长过程本身就缺失家庭教育,一旦缺失家庭教育便会导致学生的人格缺失。总之,一系列由于社会的发展所导致的文化问题,使得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面临人格的缺失,而这些优秀的人格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为此培养学生优秀人格的任务,自然高校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大学生马上就要面临社会的考验,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压力与生活压力,如果他们缺失优秀的人格将很难在社会中立足。而高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便能够填补学生人格的缺失内容,阅读教学大多都是基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开展的,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要用积极的价值观所支撑。尤其是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他们更是赋予了这些人物形象更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优秀的人格,学生在学习阅读作品时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人格教育,也就是实现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人文教育[2]。

三、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应用策略

(一)转变高校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

要想实现在高校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必须要及时地转变高校在语文阅读教学时的教学理念。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都是采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理念,为的是帮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积攒更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知识。这个本质上来说,便将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本末倒置了,语文阅读教学在高校开展的主要目的并非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这更应当是语言专业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基础的语言知识教学应当是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所开展的内容,高校的大学生更应当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探求优秀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时,将提高自己的人格和品质作为首要的学习内容,将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学素养作为其次。在转变理念的过程中,学校应当积极地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和教研工作,通过培训工作和教研工作使教师能够及时地改变理念,丰富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在这样理念的支撑下,教师们便会积极地寻求人文教育的相关策略和方法,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教学的教材,将其中的人文理念和德育价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然后开展语言教育工作。当然教研工作对于教学理念的转变也是十分必要的,校本教研是要结合学校文化和当地的环境等开展一系列教育工作。由于各大高校的录取分数以及地理位置等多项因素,导致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截然不同,而要想更加顺利地开展人文教育就必须要了解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缺失的内容和可以借助的资源两个角度出发开展人文教育工作,这样便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的人格和素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健全[3]。

(二)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教学理念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那么教学方法便是他的四肢。要想实现人文教育工作,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全面推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就必须要积极地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人文教育相较于传统的知识教学工作开展,需要学生有更加丰富的体验,才能够深入体会阅读作品背后承载的人文素养,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可以积极地借助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如果要给情境教学法寻找一个更为通俗的名字那便是角色代入。在针对阅读作品开展教学工作时,我们首先要积极地寻找一系列的文学作品,有些文学作品是以人物为依托,开展一系列的叙事作品。此类作品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而能够更好地达教育,因此此类文学作品也成为了人们教育的最佳作品。但是在叙事类的文学作品开展人文教育时,要想实现更高的效率,就必须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情景,说白了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代入角色,我们可以采取话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彩排和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还能够让学生们在探讨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从而实现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人文教育。2.小组探究式教学方法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点不在小组而在探究,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时候能够深入的探究其中的人文教学价值。但是小组的方式却为学生的学习工作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在小组内展开更加充分的探讨和探究,互相交流自己对于人文素养的意见。而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最基础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往往能够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积极的人文素养探究,这样也就通过小组的自由探索实现积极的人文教育工作。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辩论会的形式,教师承担裁判的角色,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意见的不同划分为两个小组,积极地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学生的意见相互统一的过程,更是将积极的人文素养进行不断的探讨和总结。这样便能够充分地使学生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积极的人文素养落实,使学生在潜意识中便能够养成优秀的人格与品质,也能够对于某一事物拥有积极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当然由于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正确的价值引导,更是能够使学生拥有自我情感和意识,保证学生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多样化的发展。

(三)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活动

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是组成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地借助多样化的人文活动来实现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本身就是具有文化宣传的一项活动,有很多学生拥有自己喜爱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在平常阅读的过程中也愿意进行灵魂和人文的深层次探讨,这可以用做课后文化活动的建设。在文化活动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挑选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将一些人文体验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活动的形式可以通过书友会、读书日、人人都是文学家等的活动形式开展。由于课余的文化活动相较于课堂教学而言更加灵活,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接受到更加灵活的人文教育,这是课堂教学工作所缺乏的,因此也应当借助这种不受限制的形式来带给学生更加积极的人文教育。在书友会中学生们可以积极地探讨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并说出自己喜爱的理由,这便是一种积极优秀的人文价值传递;在读书日中学生们可以倡导更多不爱读书的人参与到读书这一文化活动中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在人人都是文学家的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书写的形式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记录,将自己认可的人文价值进行传播。总的来说,在高校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工作也应当融入高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为核心理念进行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转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阅读教学,并积极地开展人文教育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下感受人文情怀,接受人文教育,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知识技能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媛媛.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2):82-85.

[2]陈媛媛.新课程改革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4):111-114.

第9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文

在高中教育的过程中,语文不单单是众多课程中的一种,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能够同语言的运用相结合,切实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文章对人文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人文教育 回归

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使得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使得我国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的精神水平得以提升。相对而言,学生的高中时期是其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其认识世界、内外检修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引入人文教育的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人文理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人文教育目标及内涵

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其思想水平进行提高,正确的对其人格进行塑造,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引入人文精神,其任务在于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感悟,加深对人文科学的理解。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应在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得学生能够认识科学。热爱科学,对其价值进行探索。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也是精神层面的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对其内在的精神进行传播,致力于研究科学、索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等。

2.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第一,教学内容的原因。语文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各个时期的精神文化均在其中有所体现。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对人文精神有所感悟。然而,在现今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讲解方面,例如语法知识等。这就使得教学的重点向着语言工具的方向发展,句子成分的分析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也使得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人文精神遭到破坏,最终使得语文中的人文内涵得不到体会。

第二,误解人文精神。在多数高中语文老师的理解中,人文教育如同思想教育,应是政治课程中的内容,与语文并无联系。然而,人文教育的精髓在于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程度对情感的领悟。而语文学科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同人文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作为人文精神最有力的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应对其中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对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认识,使得语文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在人文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第三,应试教育的影响。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教师以及家长均将学生的成绩放在关注的首位,对考试过分的看重,而对学生的思想情况、综合素质、价值观等方面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剥夺了体会人文精神的时间,所领悟出的人文精神也将得不到支持与理解。因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教师对人文教育并没有给予重视,这就使得人文教育无法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正常开展,致使学生发展相对失衡。

3.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建议

3.1正确领悟人文教育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对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进行清楚的认识,对其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深入了解,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根据人文教育的相关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的确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价值体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在重视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以教师为榜样,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相对而言,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加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学习,更加有利于人文教育效果的提升,更加有利于学生将语文工具同人文精神紧密联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精神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大对小组内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关注,协调学生的合作,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增加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础之上,建立良好的价值观。

3.3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行的今天,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局限在其成绩的优劣,而是应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精神、情感的领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达到真正全面评价学生的目的,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其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进行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将鲁迅先生的时代背景、作品意义以及人生指导等安排成课下作业,让学生搜集资料完成作业。在评价的时候采取教师评价、课堂表述、学生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实践“知人论世”的同时也在多种评价指标下衡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全面实行的今天,人文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效果将直接决定人文精神的继承情况。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改变思想,深入分析人文教育,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诗鹏. 人文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做人之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