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

第1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一、利用科学实验,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为了让抽象的实验原理和化学知识能够形象地表达,让学生能够体会理解实验原理、化学知识,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枯燥抽象的实验原理和化学知识形象化,设计一些更为直观的实验进行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易于接受的方式。例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利用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倒入100 mL的水震荡,观察瓶壁变瘪,说明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引起气压的改变。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让课堂变得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推动课堂的高效发展。

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让学生多思考、大胆猜想、设计合理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对实验的现象、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对实验进行反思和评价、交流,并且运用得到的结论进行拓展。给予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启发与诱导,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认真进行操作实验,从而保证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主体性,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与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创造能力。通过探究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做”中学习化学知识,体会化学原理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实验,从教育教学中去体会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要知此事绝躬行”的教育

理论。

三、面对教育教学实验设备较为落后,要大胆创新,动手利用废弃的物品开展课外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2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139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66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在高校教育中进行基本原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我党的思想政治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同时这也有利提升社会大众对的认同感,推进在我国的永续发展。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对《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专题教学进行优化与发展,成为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以及难点。

一、创新精神在“基本原理”专题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革新教学方法,迎合教学需要

与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不同,“概论”的教材内容变动较小,在几次教材改革的过程中,均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其中基本的理论以及指导思想等都具有长远的应用意义。就教学方法的革新而言,其主要应用的就是创新思维。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对现代教育改革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后,结合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对“概论”专题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各项要求,对课堂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由于创新精神的应用,也使得新兴的教学手法具有了一定的先进性,使得“概论”专题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原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二)吸引学生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基本原理主要涉及的是理论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表述上倾向于理论性、严肃性,因此在内容的表达上凸显了严谨、平实的特点。这就使得学生在对基本原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对枯燥乏味的文字表述失去兴趣,进而造成听课质量的降低。而在“概论”专题教学中引入了创新思维后,任课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开始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在授课手段上进行可革新,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合作研究等方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

(三)深化教材内涵,增加实际意义

思想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其对于社会生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基本原理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仅要从理论层面以及学术层面对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同时任课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思想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对基本原理进行应用,而这也是现代教学理念对“概论”专题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与新任务,与传统的教学目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为了完成这一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性,这对于深化基本原理的内涵,强化基本原理的应用等都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基本原理”专题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高等教育中安排“概论”课程,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在高中毕业接受高等教育高学习时,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并且在事物的接受和理解上也逐渐的趋于成熟,具备了理解基本原理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但是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难以准确的对基本原理的各项内容进行掌握,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走过场、逃课等现象。由于教学理念的陈旧,教师很难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进行革新,使得课堂教学在趣味性以及先进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不足,进而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相背离,难以通过教育教学的展开,对学生的思想文化、个人素质等方面进行提升。

(二)缺乏生本思想,忽视学生特点

生本思想是现代教育中最受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对传统教育起着颠覆性的作用。简单地说,生本思想是从以人为本思想演化而来的,其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安排。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脱显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概论”课专题教学在教学创新与发展上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使得任课教师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特点,难以满足学生对基本原理学习的实际要求。

(三)改革目的不明,创新规范不足

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大形势的影响下“概论”专题教学或多或少都进行了一定的革新与发展。但是从实际来看,“概论”专题教学中的部分改革,并没有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甚至一些盲目性的改革措施还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存在盲从性,改革目的不明。我国各大高校都对任课教师下达了具体的改革命令,因此为了迎合学校的政令要求,完成学校的下派任务,部分任课教师开始对基本原理课程进行盲目的改革,因此忽视了教育教学的实际目的。二是创新规范不足,缺乏有效管理。创新精神虽然可以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遵从一定的规章制度或者基本原则。

三、优化高校“基本原理”专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革新教学观念,引进先进思想

要将提升学生素质当作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概论”专题教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对教育教学的观念进行革新。教学观念的革新就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发展与完善,并加入一定的创新与发展。其次,要引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思想对于教育教学有着整体上的指导作用,“概论”专题教学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强化现实生活与理论教学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把握学生需要,了解学生特征

实践证明,把握学生需要,迎合学生兴趣,更有益于教育教学的展开。现代学生与传统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现代学生更加的注重自我意识的表达和民主思想的应用,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安排更加符合学生对学习的实际需要。随着现代学生思想意识逐渐的多元化,成熟化,学生思想上的一些缺点与弊端也逐渐的暴露出来,任课教师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时,不仅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迎合,同时也要对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现代复杂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通过基本原理的应用,保持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积极向上

(三)制定创新原则,明确改革方向

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应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并与教育教学的目标相结合,确保教育计划的顺利完成。就“概论”课专题教学而言,其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明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应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正向的是非观,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以及政治辨别度。(2)注重联系生活,加强理论实践。任课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对基本原理进行有效的应用,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3)发展民主思想,重视平等交流。现代学生对民主平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任课教师首先就要在教学中发展民主思想,与学生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4)满足素质教育的各项需要。在“概论”专题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对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进行实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素质上也有所提升,充分发挥出基本原理的教育意义。

第3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教职业有了定位。教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其职业的专业化定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奴隶社会,“政教合一,以吏为”,掌管文化教育的主要是官吏和巫。到了封建社会,我国出现了中央官学、私学、书院等教育机构,教职业逐渐专门化,但仍有吏一体的特征。近代以降,出现了专门培养教的初等范、中等范和高等范,教职业更趋专业化。国外最早提出教专业化问题是在1966年10月由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地位的建议》中。《关于教地位的建议》第六条对教专门职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说明:“应该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需要教必须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教专业化问题。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法》第三条规定:“教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集专业学习、专业服务和专业研究于一身。此次制定教专业标准(以下称专业标准),毫无疑义地明确地界定了教职业的专业化地位。

教培养有了目标。教承担的是专业化的工作,职前需要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需要对未来从事的教育事业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正确的认识,需要达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教资格证书,之后才能迈入教育的门槛。此外,教还需要接受严格的职后教育。职后教育往往采取以理论进修和课堂实践为主的继续教育方式进行。专业标准制定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以及实施建议是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教培养的方向。

教从业有了规范。根据学段特点,专业标准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求教应该秉承“幼儿(学生)为本、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按照幼儿教、小学教、中学教的分类,对于教的专业理念与德、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都分别提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要求;每项要求可操作性比较强,不仅对规范教教育教学理念、规范教教育教学行为有益处,而且对规范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目标也有益处。

教管理有了依据。专业标准确定了幼儿教要在“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14个领域应该达到的62条要求;确定了小学教要在“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13个领域应该达到的58条要求;确定了中学教要在“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14个领域应该达到的61条要求。有了这些明确的要求,教的准入、考核、奖惩、退出等管理工作便有了科学的依据。

第4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一、对基本理念的领悟。

应该时刻对照《专业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这四个基本理念中,把学生为本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我们的教学不能以老师的利益为目标,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就谈不上师德、能力等等。在师德为先中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然后做好自身,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中,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反思,坚持做好反思,作为对自己的一项任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对基本内容的学习

基本内容非常详细、具体,的确是我们小学教师应该去追求和实践的。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职业的独特性,作为传承教育文化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少抱怨,不要抱怨工作的辛苦,因为我是小学教师,这个职业肩负的使命的确很不一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我觉得就是一个字"爱",其他都是多余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那才是合格的。当然,对学生的"爱"的方式很多,那是一门艺术,那是一位老师的水平,对"爱"的理解很重要。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这是一个总的要求,要求很宽泛,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太狭隘,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说的实在一点就是要全面发展。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在这里,还是把教师的个人修养和对待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了学生,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修养和行为。

(五)小学生发展知识。读了这些内容后,我们就清楚的认识到我们不仅是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任何其他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我们教师的任务和责任。

(六)学科知识。这里对我们的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这门学科,还要知道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的联系。

(七)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我们不能放松,要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武装自己,这是我的理解。

(八)通识性知识。对这块知识,如果光靠培训什么的是很难提高的,需要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去建构,去体会、去积累。

(九)教育教学设计。这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我们的课堂需要精心设计,我们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思考这一点,记住一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十)组织与实施。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区别,作为本人只能说一句话,向优秀的老师学习,从他们身上吸取优秀的东西,来改正自己的不足。

(十一)激励与评价。在这个方面,本人平时做的还很不够。这个人认为很难,因为对学生的评价不好不符合实际,又要有艺术。看了这个内容后还是给了我启发,平时应该多和学生接触,多去观察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以激励学生更好的学生。

第5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要不断实践

    很多学生在自身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有一些感触,这些学生认为高中化学一直都是一门高深、晦涩以及抽象的学科,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以后并不能将化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新课程改革已经对其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必须要从化学的角度来对生活进行讨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的教科书也采用了章节的形式,各个章节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体现出了融合,并且突出了从化学走向社会以及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新课程理念。所以,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在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所熟知的物质着手,这样能够有效激发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十分浓厚的兴趣,并且鼓励高中学生提供自己的问题。比如说,学生在自身旅游的过程中看到了溶洞,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自己所见到的溶洞形成过程与化学知识有哪些衔接,并且要把这些问题带回到高中化学课本之中来。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要完善提问

第6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关键词:培养模式 教育理论 学科专业 实习

一、常见高师培养模式的反思

一百年来,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的不同,世界各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概言之,主要有定向型、非定向型和综合型三种基本的发展模式。

定向型模式,又称封闭式独立设置模式,指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模式,师范院校是国家培养训练教师的专门机构,也是教师在职进修提高的专门场所,它作为有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独立体系而存在于国家的总体教育系统中。定向型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以中国传统的师范培养模式最为典型,尤其是二十世纪末期高等师范教育蓬勃发展,为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教师,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了我国基础教育对师资的大量需求。这种传统的四年制教师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师资,在学科专业水平上与综合性大学的相关学科所差无几,基本上达到了学科专业化的要求。

但是,首先,由于师范院校封闭式的独立设置模式,使得其与校外学术界交流较少,内容陈旧,且课程设置固定,学生的基础知识面不够宽广,不符合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其次,几十年来对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基本上维持着稳定的格局,即所谓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或学科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这三门课程的确是教师职前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但是随着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仅仅靠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很难满足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需求。再次,在这种封闭式的独立设置模式中,基本上是学习四年的学科专业课,而被视为教育类课程的“老三门”也只是作为公共课而开设的,往往被学生视为非专业课程而轻视,使得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和效果都远未能满足教师专业化对教育理论专业化的要求。最后,学生的教师基本技能较差。平时只注重学科专业课的学习和考查,对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只在最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中进行,而实习时间又较短,一般为八周甚至更短为五周,而且大多只是个形式,教师基本技能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非定向型模式,又称开放式教师课程模式,指通过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培养师资的模式。这些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通过开设面向全校各系的教育学士或教育硕士课程,为某些将来拟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教师职业方面的专业训练。综合型模式,即师资的培养既有独立设置的师范大学、教育大学,又有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在一个国家中兼有两种师资培养模式。这两种师资培养都倾向于把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前面,而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后面,并且把二者完全剥离。这种分阶段的学习模式,首先达到了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无论是对于学科专业知识的宽广扎实来说还是对于教育理论知识的专业程度来说,都达到了专业化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又使其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

但我认为这些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和延续的过程,分阶段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虽然能够使师范生接受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由于大学时间有限,要么是留给教育系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时间较长,学习的学科专业知识不够完整,要么是留给教育系培养教育教学技能的时间太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培养不扎实。第二、把教育教学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分开学习,不能从一开始就以教育者的眼光来分析学科知识的系统结构及表现形式,会产生知识教育中过于重视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来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逻辑起点、个性特点以及创新性等问题。

二、高师培养模式的重新建构

1.模式介绍

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可以采用“3+2”模式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此“3+2”不是指普通意义上的三年本科学科专业教育加上两年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反其思想,走一条三年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两年学科专业教育,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育实习)贯穿其中的道路,且这两个阶段的学习不是完全分离而是有一定的融合度。

具体来说:有志于从事教师行业的高中毕业生经一定的考试合格后进入高等师范院校,首先进行为期三年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每个学生每学期还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将来要从教的方向选修两到三门其他的学科基础专业课,如高等数学、物理电路或无机化学等等,以便于一方面与所学教育理论的结合,另一方面保持知识的连续性。另外,在这三年的学习中每学期要进行为期四周的教育实习,真正地走人中小学的课堂中去体验,切实地看到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哪儿,区别在哪儿。之后在第二阶段进行为期两年的学科专业学习,再加上该学科的学科教学法,主要提高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并在每学期进行六周的教育实习,真正地把先前所学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去实践。此外,公共基础课和对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则应该贯穿始终。而且,每学期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已拓宽知识面,适应全面发展的需要。

2.原因分析

(1)教师双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教育部师范司司长马里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如果承认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者等是一种专业人员的话,就需要从业人员不仅仅具有多门学科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专门的教育理论和技能,就需要严格按照从事教育工作的资格标准来要求教育工作者。这就是说具备教育理论及教育技能才是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诚然,目前我国所存在的高等师范院校的非教育学院的师范生似乎也符合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但究其实质来看,他们是具备了专业化的学科知识,而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对于他们而言往往是作为公共课来开设的,也就是说被视为非专业课程从而被学生忽视和轻视,且教育理论课程比重低,内容陈旧,教育实习时间短,质量差,因此单从教育理论知识专业化这一方面来讲,

他们只是片面的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不仅指学科专业化,更指教育理论专业化,因为这才是对教师的专门要求。

(2)新课改的需要

首先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上改变自己。教育思维、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感不是仅凭一年匆忙的理论学习所能形成的,或者仅靠三门教育、心理基础课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所能考出来的,他们是在长期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升华,是一种无形之中的宝贵资源,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失去,在以后的在职培训或继续教育中,也很容易自觉地去接受、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

“3+2”教育模式要求教师首先学习三年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是教师所必备的,而且是基础。也就是说,只有首先具备扎实、广泛的教育理论知识,对其有着深刻透彻的理解,达到内化于心,形成一种教育思维,才可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运用教育机智去处理教育中的问题,这样也为他们从教后不断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在前三年对教育理论的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的时候,他们将会转变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即已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且会去关注教师的授课方式、讲课技巧、怎样做到由浅入深又能深入浅出、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教研关系等等。转变思想后,他们会不自觉地进行换位思考,即如果是自己站到讲台上该怎样去做,就会以一个教育者的眼光去看问题,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这样一种教育思维习惯是非常可贵的,这些都是先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学生所做不到的。

其次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也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的专家,其首要任务与技能应该是教给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如何分辨信息、获取有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教会学生学习。以前我们评价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是这位教师能有效地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现在则不够了,还要加上能教给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的准教师已不能仅仅是学科专业较强的学者型教师,而更应该是一个具有教育家眼光的、知道如何“授人以渔”的教师形象。因此,高等师范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方面知识和实践的指导和培训。未来的准教师如果没有足够扎实、广泛的教育理论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能形成教育思维,不能时刻以一个教育家的眼光去看问题,恐怕很难做到以“育人教书”为职责。“3+2”培养模式给予了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以足够的时间。至于谈到两年的学科专业学习时间不足够长,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足够精深,这点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在职前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可能终身受用,“一劳永逸”地任教。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学习、探索新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而且这时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最后要求教师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用老经验、旧理论难以解决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加以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每个教师自己都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要使高师学生成为未来:的研究型教师,就必须在高师的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种一模式把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实习交替进行,使学生首先熟悉了科研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实习中有机会很好的运:用、内化,从而提高科研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加强师范生实习的需要

“3+2”培养模式中给予了实习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贯穿于整个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针对现有培养模式的实习环节薄弱而提出的。现有的培养模式大多时间较短且实习目标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技能,导致多数高师毕业生缺少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高师阶段的教学实践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这种模式在前三年的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中,每学期进行四周的实习,意在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现场观摩、评课议课,汲取营养,吸取教训,取长补短,看到课堂中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的理论差距在哪儿,区别在哪儿,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与真正教师的差距又在哪儿,并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深刻的理解。第二阶段的两年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每学期六周的教育实习,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把前面所学的教育理论与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技能,争取做到上岗前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固然,教师都是要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成长的,但这个成长过程应该是从合格到优秀的成长而不是从不合格到合格的成长。

第7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关键词:教师培养模式;目标;变量

教师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未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向和努力,也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否获得更有助于其学习和发展的条件。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旨在从外部提供这种有利条件,以增强教师培养的效能和质量。本文拟在理解教师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师培养的可控性核心变量进行分析,试为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一、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

教师培养相对于培训而言,它指向职前。由于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教师教育能在几年的时间内将未来教师塑造成一个个成熟的专家型教师。适当的期望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使他们能养成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毕业后就能初步胜任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能帮助其奠定终身、自主发展的坚实基础。

然而,不同时期人们的教师观不尽相同,对教师素质也有着不同期望。本文的“教师培养”特指通过教育,使志愿成为教师的受教育者达到“中小学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身心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在“教师基本素质与我国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研究报告”中,我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个体需求等方面对教师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在认识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抽象出五个基本范畴,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同时认为,各范畴的基本内涵分别相对独立,各有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而不同的素质范畴之间则有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结构体系。教师的“整合型”素质结构体现着教师职业所需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内在联系。

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是确认并分析那些影响教师素质养成的重要变量,从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核心所在。由于这里仅仅强调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利于其基本素质养成的外部条件,因此主要分析那些能够由人为因素决定的变量。特别是那些能够通过教育决策者的主观作用改变或调整的变量,即“可控性变量”。从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影响教师基本素质养成的可控性核心变量主要包括:培养途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政策配套措施等。

二、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可控性核心变量分析

1.培养途径。由于教师基本素质既包括学术性方面也包括师范性方面,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通常采取“混合制”和“合成制”两种培养途径。

先看“混合制”。在同一机构中同时进行双专业的培养,有利于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结合,而且教育实习、见习可在整个学习期间穿插、连续安排,因而便于使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形成有机的、整合的结构;但也势必出现相互挤占学时,压缩课程课时和课程开设门数的局面,最终影响教师两个专业的素质达成的程度。

再看“合成制”。一般来说,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受到的教育专业训练和薰陶不如师范院校。另外,“合成制”的分段培养方式,还必须面对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方面的素质如何整合的矛盾。但是,按照“合成制”培养教师,能使未来教师具备广博的普通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修养,从而具有更好的专业发展后劲。

我们强调培养教师的基本素质,但这一“基本”不应从“低素质”去理解,而应从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为其终身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去理解。而且,这一“基本”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提高而变化。因此,从“必备”和“后劲”出发,我们更倾向于采取“合成制”的途径培养教师。另一方面,从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情况看来,“合成制”的培养途径是世界教师教育的主要趋势。例如美国的“大学+师范”模式、英国的“3+l”模式等都属于“合成制”模式。

在我国,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接受,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开放”不仅意味着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的培养中来,也意味着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开放,如师范院校的优势教育专业向非师范院校中想成为教师的学生开放,非师范院校的优势文理专业向师范院校的学生开放等。当前,我国的“合成制”培养途径比较典型的有:宁波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3+l”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的“4+2”模式等。

“合成制”中重要的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两者如何分段,对教师基本素质中“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如何权衡,强调师范性方面的素质,则相应地应设置较长时间的教育专业培养期,反之亦然。另外,分段还应取决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类型对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对高中教师学术性方面的要求显然应该高于初中教师,因此在分段上,应考虑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有更长的学科专业培养期。

2.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的选择,可从宏观上确定如何处理未来教师素质要求方面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其中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安排。

在“合成制”培养模式中,“学术性”方面的素质一般由相应的各文理学科专业实施培养,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养成未来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无论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取决于人们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一般而言,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课程设置“合目的性”,也要求它“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指内容和体系应有利于教师的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形成。根据我们的研究,教师在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其作为教师而必须具备的整体基本素质一样,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考虑应该为未来教师提供以下领域的课程组合:教育教学理论领域;教育教学技能领域;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教育教学科研领域。

“合规律性”指它应符合未来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以及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规律。首先,从其学习规律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总趋势是一个渐进一突变过程,即先渐进后突变”。学习者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其“心理结构建构的成效既受制于教师、学习内容及其媒体,也受制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只是众多的、有限的作用中的部分作用,这一作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量变的速度或学习的进程,但决定学生认识飞跃的因素却是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或自组织作用”。因此,不仅那些既定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那些“有争议性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适当地进入学习者的教材或教授的讲义。同时,应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与活动,从而不仅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过程,教师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等都需要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化思想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理念要求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的培训内容相互衔接又各有分工,在保证统一性的同时具有针对性。因此,作为职前教育课程,我们强调它有利于形成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

布鲁纳在谈到编制课程时指出,应该“给予那些和基础课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这里所说的“普通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即是学科的“基本结构”、“一般观念”。因此,职前的教育类课程只需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把握其科学思想、方法,具备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通过初涉教育活动将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学科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实践。由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整合性”的结构,它因其“专门的”素质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发挥特有的整体功能。因此,对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而言,重要的是未来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要素、他们是否形成了“双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结构”。只有形成这些“基本结构”,他们才能为“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大道”及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程实施。为了使开设的课程有利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必须构建适切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一,课程整合机制。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结构,在“合成制”模式中,如果没有适切的课程整合机制,很容易造成“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素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在课程实施时,应打破课程界限,建立起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之间的整合不仅意味着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渗透,也意味着两个专业内部的各课程之间的整合。例如,应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三者之间的整合,从而为教师的理论、实践、科研之“三位一体”的整体素质形成创造条件,因为教师自主地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同时也要具备反思与创新、行动研究等方面的素质。加强课程整合不仅要求对教师基本素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也能洞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灵活的选修制和学分制。由于未来教师应具有两个专业方面的素质,所以每一专业的设置应有相应领域的课程组合,各领域的课程组合则是形成教师整体素质所必需的。同时各领域都有相应的核心课程作为他们的必修课程,还应有相应的限定选修课程和非限定选修课程。学校决策者可针对未来教师将来从事的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限定选修课程中体现出差别。未来教师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修习各领域的非限定选修课程。此外,学校决策者还应根据未来教师在校修习时间长短不同、将来从事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分别作出不同的学分要求。

第三,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机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挑战,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未来教师的自主探求和主动反思等方面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中,应开展微格教学、课堂观摩等教学活动去丰富未来教师的情感体验。

为使未来教师在校期间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初步的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获得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初步体验,学校应该与当地的中小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把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校教师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力量。例如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培养基地、和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等。

4.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为了保证教师素质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一套从学校外部到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首先,从学校外部来看,随着教师教育的日益开放,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因此,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这些机构能够培养质量合格的教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建设,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这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以及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制度等。

其次,从学校内部来看,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以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衡量基准。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和价值观等,为此,应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行为评价及课堂观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还应提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政策配套措施。由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来自两个专业方面的要求,因此他们在校期间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比修习一个专业的学习者更多。另外,随着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提高,世界教师教育普遍有延长培养年限的趋势。如美国的《霍姆斯报告》提出,教师教育年限应由4年延长为5年;《卡耐基报告》也指出:干脆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把教师教育延长到6年。在我国,随着教师教育的高学历化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日益普及,是否也需要适度延长教师培养年限以提高教师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上升的趋势,但教师专业化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过程。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未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四年本科学制内的和延长了学制的教师专业的学生能享受到一些相对不同的待遇。这些不同的待遇应该体现在职前和职后,例如在职前,可以通过学位授予上的变通、经济上的补助、提高上岗工资等级、实行进修券制度等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质量的配套措施。

三、结语

第8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在教育教学理论中,“高校公共体育”是对普通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塑造学生健康体质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让学生知道生存与人的生命、生理和心理都是息息相关的,从体育教学中明白关于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人性、精神都是与体育相关的。从而让大学生懂得爱惜生命的重要性。

二、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施路径

现阶段,建立公共体育教育教育模式,主要的实施路径有课程项目的选择、体育环境的营造和教育教学的执行等过程,这也是教学的三个基本项目。第一个项目:通过合理选择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以准确把握体育教学方向,制定可行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课程体系,以及教学项目的内容和大纲,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对应的课程内容,使公共体育教学路径的制定方法行之有效。第二个项目:教学实施项目是体育教学环境的基本保障,高校应基于这个教学项目来确定教学目标。此外,教学公共体育项目主要有体育运动场地和健身设备等,在教学资源的辅助作用下,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第三个项目:教育教学的执行项目是现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执行的项目包括确定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外文体活动、高校社团对体育健身运动的设立,从多个方面来开展体育竞赛的项目环节

三、公共体育的课程建设

高校公共体育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功能性在于丰富教学内容,可以结合教学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

1.体育教育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了解。

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帮助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格,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明确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并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创造人生价值。

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

高校有效开展公共体育课程,与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息息相关。对此,学校应重视课程内容设计工作,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从而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进而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体育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活力。

为完善公共体育教学手段,课堂内容应该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同时,课堂教学内容还应该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这样才真正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以前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远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只有完善了教学手段,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活力,因此,需要完善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教学手段。

四、增强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育人实效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合理运用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1.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效性要与体育文化教学相结合。

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直接体验过程,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涉及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任何一项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都会涉及运动发展技术的演变过程,高校应不断更新体育规则,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引发学生对体育的思考。所以,教学不能只简单地局限于技能、技术,而应该与体育文化知识相结合,以实现丰富的体育文化教学。

2.教学的实效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与难处,帮助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能力。其次,教师应及时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且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及时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加强公共体育教材与教学育人的可行性相结合。

第9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和谐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价值关系。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虽然在生活阅历、生理年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从“人”这一角度来看,师生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没有高低之分、强弱之分、卑尊之分。

2、教学相长。关于教学相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与教师的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层含义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3、尊师重教。在师生关系中,尊师重教体现为学生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虚心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师重视对学生在专业、品德、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为社会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二、和谐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①.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错位现象的发生,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观念性、心理性和群体活动方式性的障碍。②.有助于大学生性格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对高校学生性格发展和品德发展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学生性格素质明显地影响着品德发展,可见大学生的性格发展尤其重要。③.互助合作,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以现代社会心理、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 以研究与利用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和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④.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⑤.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师生交往,大学生可以提高自信与自尊,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与苦闷,减少失落感。

三、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要求

①.要敬业爱生。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学生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②.真诚对待和尊重理解学生。只有懂得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教师同一个手势、眼神、动作及说话的声调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反应。③.摆正关系、培养感情。④.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⑤.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学生在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对他们一视同仁。因此,教师对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决不能有亲疏远近之分。学生特别是体育差生对此十分敏感的,如果对学生厚此薄彼,就必然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人为的制造矛盾和隔阂。

四、结语

    师生关系是在特定的教育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学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都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蒋自俭.试论新时期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时代特征[J].安徽体育科技,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