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会计电算化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电算化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电算化内容

第1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审计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如何防范审计中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世界上我国已经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应允而生,出现了会计电算化这门行业,并正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我国现今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既熟称会计电算化,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利用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结合,应用在会计事业中。它的具有非常大的优点:运算速度快、数据精确、工作效率高、存储容量大等很多方面。会计电算化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同时对传统的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制定一系列会计审计方法,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1 审计相关概念

    有关审计的相关概念,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下为常见的说法:审计一词,最早源于我国的宋代,其意义为:审查会计账目,审计的英文单词为“audit”,其中文意义为查账。由此可见,我国早期的审计就是审查会计账目。

    审计师是专门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现在,有专门的考试来考取此从业资格证书。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审计各方面的知识随之深入。

2 会计电算化审计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理解具有片面性

我国目前的审计制度还有待完善,对于大多数审计系统环境,仍然停留在不通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由于审计过程中过多受到了人为操作的影响,为审计工作带来很大成面上的限制。审计人员通过控制审计软件,在审计时可以按照他们自身意愿,只对部分合理数据进行审计,其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审计的意义同时被抹灭。审计人员主要处在被动的地位,由于缺乏大量的数据支持,其审计结果欠公正性,其审计的质量大打折扣。

2.2.1 审计软件系统开发落后

在我国电算化的发展时间还不是很久,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软件系统开发还不是非常完善。要想会计电算化行业发展越来越蓬勃,首要的条件就是设计一套完善的审计体系,保证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我国目前审计软件开发正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发展很缓慢,主要原因是现在国内的各大软件公司只是单纯热衷于会计软件的开发,因此,忽略了专门针对审计工作的软件。

2.2.2 审计人员计算机素养差

目前,我国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比较偏低,尤其是有关计算机方面。如要完成一项难度较大、较复杂的设计项目时,往往需要计算机的专业人员相助,十分不便,并且造成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较差。因此,提升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2.3 审计准则尚未健全

相对传统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的审计工作更为复杂,其对象和技术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过去手工操作时代的审计准则已经不再适合现在。但是,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准则目前还不完善,因此,需要有关的工作人员早日提高自身素质,完善审计准则。

3 如何防范审计中的风险

3.1 规范审计数据接口

    对数据接口的设计要实施统一化的设计,这是为了方便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需要,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制的数据,要在内部生产的数据和外部输出的数据一致,任何人不能随意修改。

3.2 加强对审计内部进行管理

对审计内部进行管理,主要侧重于对于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进行改良,使其人性化。内部管理中可由计算机控制和人工控制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的审计系统中,设置的程序也是不同的,因此,对每个系统都应该先了解其规章制度,人为的弥补计算机的不足。

3.3 对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大力培训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电脑的频率大大增加,但是并不代表人们对电脑的专业知识有了进步,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般会计院校的学生们只是在学校学了一点有关会计电算化的知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开展,审计对象变得更加复杂,导致掌握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开展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4 努力开发审计软件

    对于规模强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与软件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功能强大的审计系统。一旦有了审计软件,可以大大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工作的数据精确,减少了差错的发生频率;对于审计通过的报表,系统会自动生成附注。显然,开发审计软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随着会计石油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步深入其中,因此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挑战。原有的审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行业的要求,急需建立新的审计制度。在原有的审计制度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与时展相适应的审计系统,规范会计电算化审计的相关工作内容,保证审计工作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因此,建立一套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会计电算化审计制度刻不容缓,以保证我国的会计事业能够协调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皮克特.审计计划编制——风险导向方法(三友会计译丛).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3

[2]杨京钟.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与博弈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01),78-80,89

第2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6-10383-02

Talk on the Reform of "Computer Accounting"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WANG Qing1, HAO Zhan2

(1.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 Xuzhou 221006, China; 2.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can no longer meet modern business requirements of the accounting officer. Authors extended th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 content by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their own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thods for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truly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随着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企业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还应当能够借助各种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及时、准确、全面地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和参与企业的决策,使会计职能发展成一种集核算、监督、控制、分析、预测于一体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活动,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学科,《会计电算化》课程担负着为企业培养合格的现代会计人员的重任。但是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1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

《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其目标分别是:通过初级培训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够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中级培训,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和对会计软件的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通过高级培训,是一少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以此为参照,现行的会计电算化本科教学目标大多是定位于“中级水平”以下,笔者认为随着企业对会计人员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要求的提高,高校本科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而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中级水平,应向高级水平发展,将“高级水平”中所要求的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维护,纳入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有助于学生对财务软件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水平。对于高级水平中所提到的软件的开发,考虑到对学生的计算机编程水平要求较高,可以不纳入课程的教学目标。另外,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方式,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方式正在被会计人员采用和重视,因此,有必要将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技术以及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应用纳入课程的培养目标。

2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开发设计方法和步骤、实施与管理;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会计电算化应用分为两个层次:电算化会计核算和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核算主要包括ERP软件账务处理、报表、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存货核算等财务核算系统的应用原理和使用技巧。电算化会计管理主要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成本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管理系统的应用原理和使用技巧。三、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应用原理和使用技巧。

3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与其他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相比,《会计电算化》课程由于涉及到会计学和计算机两个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不容易掌握要领,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会感觉枯燥,也难以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精髓,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寻求创新,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方法。

3.1 实施案例教学

在讲述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包括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开发设计方法和步骤、实施与管理等内容)时,对于没有任何软件开发经验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内容比较抽象,单纯的理论讲解,不仅枯燥,难以真正理解,还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如果使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施实例来讲如何进行系统需求的调查、分析、设计以及实施,则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

3.2 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实验教学

在讲述会计电算化应用时,即ERP主要功能系统(账务处理、报表、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存货核算、采购、销售、库存等财务系统和供应链系统)的应用时,应及时安排试验,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发现潜在的各种问题,在实验设计时,不能将各子系统分隔开来,应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角度去设计实验,将ERP系统不同模块的业务操作与财务核算模块完全连接,让学生体验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处理,真正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涵。

3.3 引入CASE工具

CASE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的简称,能够运用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可以自动化的帮助我们完成软件的分析设计编码维护测试工作,常用的CASE工具如Power Desinger、Rational Rose、System Architect、Microsoft Visio, 这些case工具应用简捷方便,易于掌握,在讲述账务处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过程中,引入case工具,不仅可以使学生从烦琐的画图及报告编写工作中解放出来,又能够使其加深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理解,也便于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与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3.4 实验中模拟ERP不同业务角色

在ERP各功能模块学习实验中,可以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将ERP管理中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以非常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同时也便于加深学生对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职责权限的划分和企业业务流程的理解。

3.5 积极推行校外岗位实践

校外岗位实践单位主要是选择已完成信息化的企事业单位,学生亲临企业业务现场,可以学习现场人员是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各项业务的,同时也可以将《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中积累的一些问题积极向现场人员请教,这样可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为毕业后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6 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第3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

(一)内部控制的措施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手工会计系统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实施电算化后没有必要存在。例如,制作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操作,以及总账、明细账核对等。由于计算机自动计算汇总一般不会出错,因此以上措施没有必要存在;二是原手工会计系统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了计算机内部。

(二)内部控制制度有了新的内容。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一方面使一些会计工作的形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给会计工作增加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使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更广,包含了手工会计系统所没有的一些内部控制,因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必须有新的内容。例如,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分析、程序设计、计算机维护人员及计算机操作人员内部控制规章;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系统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的安全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规章;计算机操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岗位责任制度;软件使用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数据备份的控制、科目代码的控制、结账时间的控制和设备的接触控制等系统的权限控制制度等。

(三)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点是会计凭证保管、整理、归档的控制,记账程序的控制,会计人员岗位责任的控制,账证、账表和账实核对等的控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点将由传统的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内部控制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输出的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等方面,控制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

1、组织控制。组织控制的目的主要是减少电算化部门发生错误及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它的某些内容在原理上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控制并没有多少区别,如职责分工、适当分权、职位轮换等。组织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不相容的职责由不同的人员或部门来承担,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

2、操作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制定和执行各种标准的操作管理规程。例如,建立完备的机房管理制度,明确哪些人能上机操作、操作次序如何,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电算化机房,还要按有关规定记载上机日志等。为了防止舞弊行为,程序员不得参与操作,操作员不得接触参与程序设计、不得变动软件和打开数据库修改数据。

3、系统安全控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层层设防、严加防范,主要包括硬件安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和实体安全控制等。访问授权是计算机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控制手段,它可以保证会计信息只能由授权人访问,以防止非授权者的访问、复制、修改和破坏,并且系统一旦被破坏仍保证能利用会计档案备份迅速恢复正常。

4、系统开发控制。它是一种预防性控制,目的是防止电算化系统开发阶段的错误和偏差,确保系统开发过程及内容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和有关标准。开发系统前,要进行有效的可行性研究,使系统的每项设计都能满足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并能适当满足单位发展前景的要求;系统开发过程中还要留下审计线索,以保证日后审计工作的需要。

5、系统的维护控制。为了适应系统运行环境的变化,系统维护涉及到电算化系统功能的调整、扩充和完善,包括软件的修改升级、计算机硬件和通讯设备的维修或更新等。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这是指影响系统特定用途的控制,即为适应会计处理的特殊要求而建立及实施的控制。应用控制是一般控制的深化,可以在一般控制的基础上,直接深入到具体的业务数据处理,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最后的保证。应用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

1、输入控制。目前,电算化系统的数据输入手段有键盘手工输入、软盘转入和网络传送等,其中键盘手工输入应用得最多,也最易出错。输入控制包括四个方面:(1)经济业务在由计算机处理前经过适当的批准;(2)经济业务没有被遗漏、添加、重复或不正当的更换;(3)经济业务准确地转变为机器可读的形式,并被纪录在数据文件中;(4)不正确的经济业务被剔除、改正。

2、处理控制。这是对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控制。数据处理的准确、可靠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安装的可靠性,但即使这方面都有保证措施,仍然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程序逻辑错误、计算错误、处理非法数据、重复输入等情况。因此,必须设置处理控制措施,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

第4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思考

随着1981年“会计电算化”一词的正式使用,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纵观20多年来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从事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同仁,可能或多或少地品尝过“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困惑,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同志也可能或多或少地感到迷茫,常有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这些现象证实,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刻不容缓,这里就笔者所思考的两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再认识—寻求新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学发展的一个分支,甚至作为一个专业。相应的,在会计学科的课程体系中,都设置了一门或若干门《会计电算化》或类似的课程,作为培养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的教学内容。虽然这种做法曾大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但是,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到来,特别是当前对会计电算化高级人才急需的情况下,这种课程体系不利于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是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同时也难以满足社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

1.对会计电算化的再认识

不可否认,会计电算化的内涵还应该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应该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会计学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它是一门边缘学科。因此,我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至少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深入,从而真正掌握其实质。

(1)是传统的观点。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会计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属性上说,它属于会计学专业的范畴。

(2)我们应该从计算机应用这一角度来认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则是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中应用的产物,它不仅仅作为一个工具出现在会计工作中,它将以其强大的功能特点融合于会计工作中,并将改变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因此,我们应该以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出发点,将会计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纳入其应用范围。从应用范围来说,会计电算化应该属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范畴。

可见,要进入会计电算化领域,我们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

①以学习和研究会计学为出发点,辅之以计算机应用的理论与方法。这种途径适用于在会计学专业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这种会计电算化人才的优点是会计学专业理论基础比较过硬,传统的会计实务知识比较丰富;其缺点是计算机应用环节比较薄弱,难以胜任会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

②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辅之以会计学的理论与实务知识。这种途径适用于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会计电算化方向)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这种会计电算化人才的优点是计算机理论基础比较过硬,特别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应用知识比较丰富。其缺点是会计学的理论及实务知识相对薄弱,难以胜任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工作。而在当前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基本上都采用了第一条途径。由于会计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除了完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技术的学习外,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就难以进行下去,使得培养会计电算化中高级人才的目标仍难以实现。所以,对会计电算化的重新认识,有助于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2.寻求新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

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了重新认识之后,关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就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除了继续在会计学专业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还可以在计算机应用及其相关专业中设置会计电算化的系列课程,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在这两种途径的教学中,尽管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培养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但是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因此,教学的侧重点必然有不同之处,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适合不同的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弥补各自的薄弱环节并突出各自的优势而设置的。此外,还应该经常性以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发展动态以及新的规范要求,作为对课程体系的补充。

二、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缩短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我国第二大软件产业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会计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的人才需求对我们毕业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尽可能地缩短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个人认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进教材内容,在教学内容上适当超前,紧跟时代技术发展水平

由于处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比如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向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了,而我们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地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教材的内容落后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所以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改进教材内容。首先是内容上要适当超前,主要内容不要以社会上已经普及的软件为主,而应定位于那些刚刚推出不久但有市场潜力的应用软件。其次,推出和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再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融入一些新技术。这样教学内容在三四年左右的时间里,既保持相对稳定,又不落后于技术发展水平,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2.培养学生一定要做到“授之以渔”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和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今后要用到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比如在会计软件教学中,现在的软件都带有说明、演示、帮助、安装、设置等很多辅助文件,如果教会了学生利用这些文件来学习软件操作的技能,那么他们以后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了。在电算化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教会学习使用某种语言,而是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思维的能力。

3.促进校企联合,改进教学设备不足的状况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设备不足和设备落后,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障碍。虽然许多学校增加了对计算机设备的投入,但设备因素的解决不是学校单方面所能够实现的,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可以通过校企联合,把学校建成会计软件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和产品推广中心,来吸引企业的资金,从而改进教学设备不足的状况。

4.正确认识校内课程设置和社会等级考试的关系

我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各省组织的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地承认。但这类考试均属于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和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考试内容狭窄,技术水平落后,其中的初级考试更属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最低要求,其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以此来衡量教学,会造成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学校在教学和考试环节上均不宜向等级考试靠拢。而应根据专业需求和社会需要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余芸春:论会计电算化教学导向问题(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0,(7).

第5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迅速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开始对会计电算化档案进行管理,且会计电算化使档案管理数据更加准确,还能更好的节省纸质资源,节约资源,节省时间。而传统的人工管理档案容易造成档案数据的丢失;会计电算化对档案的管理弥补了传统档案管理的不足之处,但在电算化应用过程中,由于管理原因也带来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在档案管理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探究如何更好的使用会计电算化进行档案管理。

1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

1.1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范围和存储载体扩大

会计电算化档案在档案保存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算化档案一般是通过打印机的打印或者是硬盘进行保存。会计电算化档案和传统纸质档案在保存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档案对事业单位的档案要求是要有内部的电子档案,同时要能打印出纸质档案,通过两种形式的管理有利于档案的安全。

1.2电算化档案保管的要求提高

电子档案管理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安全的保存空间,有存储介质的保障,有存储的有效期限,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充分具备后,才能更好地进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是直观的,但电算化档案是依赖于计算机对资料进行保存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的保存应该与会计的其他内容一样进行保存,为了方便查询,还要对会计电算化档案进行妥善保存,并在合理的有效期内进行使用。

1.3会计电算化档案保密的要求提高

我国事业单位在性质上是不同于其他私人企业的,事业单位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事业单位的档案和其他单位档案相比保密性要求更高,所以,事业单位对档案的管理要求更高,重要性更高。进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时,要按照会计其他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在保存介质、保存期限还是保存空间上,都应重视保密性。

2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后,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会计工作的内容。但是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应用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改变,对档案管理的处理工具发生了变化后,很多内容还是沿用传统的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对档案管理并没有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保管,且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明确规定其责任,因此,存在保管不当、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高的现象,最终导致电子档案的损坏。

2.2纸质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不合标准

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档案打印都采用一般的针式打印,经过较长时间后纸质档案资料容易褪色且变得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使用。一般情况下,使用针式打印机打印的会计档案会在7年或8年后变得模糊不清,为了安全起见,事业单位应采用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

2.3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相对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没有太多的经验,对档案的认知依旧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的认知上,会计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不够了解,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将档案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相结合,不能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备份,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

3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保管制度,并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对档案的管理,确保会计电算化档案数据的及时备份和保存。

3.2建设会计电算化硬件设施

针式打印机打印文件的保存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事业单位应重视对打印机设备的改进,配备清晰的激光或者喷墨打印机,使打印文件的保存时间更长,字迹更加清晰。事业单位对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软件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通过互联网,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避免档案内容的泄露。

3.3培养高素质的会计档案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应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事业单位可以组织相关知识讲座或者见面交流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有效进行档案管理和档案保存工作。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档案工作还需加强和完善,且在传统档案管理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还存在影响下,事业单位要针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完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更新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硬件设备,提高会计电算化档案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要充分结合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档案的重要性,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以便更好地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供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对策

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往往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会计软件系统的广泛应用,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越来越高。会计电算化在提升企业会计效率和运作质量中,由于会计电算化方案、工作流程的差异性,可能带来安全风险。由于电算化软件是基于计算机、信息软件平台,这些自动化分析与处理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来规范会计工作流程。为此,着重探讨当前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一、制约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认知偏颇

事实上,在企业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其重要目标在于提升会计系统运作质量和效率。但对于企业管理者,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并未深刻理解会计电算化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积极作用,使得一些会计工作,仍以人工方式为主,对会计人员信息化技术培训与学习重视不够。会计人员缺失应有的电算化技术、知识和素能,对电算化应有意识差,理解不深刻,制约了会计电算化运作效益。

(二)企业缺失高端会计电算化人才

现代企业会计管理,需要高技能、综合型高端人才,特别是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既要懂会计,还要懂信息技术。很多情况下,会计电算化对信息化技术要求更高,一些企业电算化技术人才匮乏,多由会计人员充当其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掌握不够。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监管环节薄弱,企业缺失专门的电算化管理部门,使得监管工作、监管制度停留于表面,制约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全面提升。

(三)企业缺失适切行业特点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

会计电算化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要与企业行业业务类型、业务内容相关联,实现良好的对接与融合。事实上,很多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不健全、不对口问题。如缺失专门的行业会计软件,难以对会计工作进行专门的分析、整合和处理,无法真正提升会计运行高效性;一些企业在引入会计软件时,仅考虑一般应用,未能结合企业业务门类与需求,进行深度开发,导致软件与软件之间兼容性差,信息数据共享难,反而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效率。

(四)企业缺失完备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体系

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会计岗位,规范电算化工作流程。在很多企业,高管对会计电算化的监督意识不足,并未细化和完善电算化管理制度。如会计电算化软件在运行中涵盖面广、工作流程复杂,相关制度不完善,导致会计电算化问题频出;一些企业高管未落实会计电算化监管职责,对会计电算化管理死角未能给予消除和改进,影响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隐患频发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运行,安全是第一位。如果安全性不足,则阻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当前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一是企业缺失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人才,由软件公司负责,而软件公司对会计业务不完全了解,导致安全漏洞。二是会计信息网络化技术,虽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便捷,带也存在网络安全风险。一些企业财务信息遭到泄露,给企业带来致命性威胁。三是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未能纳入安全系数高的防火墙和防黑客系统,企业对会计软件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改进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有效建议

(一)重视会计电算化,强化会计人员信息素养提升

注重会计电算化管理,企业管理者要从三方面来完善措施。一是加强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将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并关注企业会计信息、会计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对会计人员信息化素养培训,特别是在结合会计电算化管理软件的学习,要组织专门学习活动,提升会计人员信息素养。三是加强对会计人员安全性意识的提高,特别是在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践中,要强化安全管理,不断创新,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效能。

(二)培养和引进高端会计电算化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重视高端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引进工作,积极引进优秀会计人才,加强电算化信息技术、软件应用能力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能。同时,高校会计专业要增加电算化相关课程,增强会计人才电算化应用意识;加强会计电算化尖端人才的引进,以优厚的待遇,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会计电算化工作全面推广。

(三)注重电算化软件开发,提升软件兼容性、共享性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企业要将之列入重点,特别是在软件开发上,要结合企业实际,围绕会计业务,细化和全面分析会计工作流程,提高软件开发技术水平。同时,结合行业发展特点,优化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构件,从构件基于网络化平台的开发模式上,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共用,提升软件兼容性。

(四)完善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管

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上,要结合企业实际,完善会计软件运行模式,优化会计电算化监管制度,细化管理流程,实现对会计工作的全覆盖、全监督。企业要成立专门的会计监督部门,落实岗位职责,细化监督措施,从根本上规避监管死角,促进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正常运行。

(五)强化会计软件安全管理,提高会计保密性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安全性是首要目标。企业要注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特别是在会计软件开发、运行中,要强化会计软件的系统化调试,减少安全漏洞;在系统软件各个重要环节,融入安全性加密保护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不同功能引入分级权限管理,提高财务软件信息的安全水平。

三、结语

企业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主流趋势。企业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管理,立足自身实际,改进和完善会计电算化技术及运行环境,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运行效率和质量。

第7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职能 软件模式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我国财会电算化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培训教材陈旧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会计电算化培训上岗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现在大多教材为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培训的内容和单位会计电算化所使用的软件脱节,实用性不强。

(2)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在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上不一样,也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

(3)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单位的商业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不少单位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侵入,从而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

(4)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有些单位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根本没有设计或内容过于简单,功能不全。

(5)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对策

(1)会计电算化培训教材要与时俱进

首先,会计电算化培训教材不要一成不变,要时常更新,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目的性强,效果好。此外,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要结合单位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否则一方面将会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会因财务软件的复杂难以操作,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影响了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2)注重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知识,才能根据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在各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会计一一计算机一一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

(3)加快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

管理型会计软件不但可以实现或辅助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们和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有关部门应结合单位的管理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有了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和考核指标体系,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才有据可依,单位的管理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4)规范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

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一些具体法规或者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加强对财务软件销售公司和开发商的管理,免得不同开发商开发的软件形成技术壁垒。无法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从而进一步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

(5)做好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

单位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意识,把数据安全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于财务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重要的数据最好制作两个以上拷贝且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保证数据在损坏后可以及时恢复。并且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制定合理的数据访问的用户账号、权限设置、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财务软件本身有安全漏洞,要及时安装的补丁程序或升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6)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系统历史数据信息安全完整

第8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也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各个单位所重视,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中专就业班学生来说,学习会计电本文由收集整理算化,已经成为他们求职成功的敲门砖。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在会计教学中更好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并且柔韧由于的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工作服务,已成会计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案例、编程效果的体现、大量数据的分析等均需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内讲授才能提高上课的信息量,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实践环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软件版本较旧,会计应用软件过时,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落后,整个系统更新缓慢等方面。因此,加强信息类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改革

在会计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好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才不会有课程体系内容混乱的感觉,其次要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规范化研究。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既应该包括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实验教学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的理论教学

1.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后的升华课。所以同学们本身具有一定会计基础,因此在授课时要先注重讲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趋势,从而加深对本学科的印象。

2.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和管理

阐述会计信电算化管理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论述会计软件自身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怎样实施和完成会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阐述会计信息化内部岗位设置、系统人员分工、内容安全度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标准等。

3.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

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讨论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的概念、内容、特点和方法,讲述会计信息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并介绍若干维护工具。让学生能简单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实验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电算化教学尤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当前国内最优秀的几种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的一般流程,掌握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工资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往来账项管理。并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工作。

2.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

要求学生开发的系统应当具有口令登录、主控下拉菜单、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等功能。

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管理及维护实验

掌握网络硬件的组建与维护、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中的会计业务的处理等。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方式改革

1.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

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可以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弥补课时的不足。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即“教师—网络—学生”。师生由此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实现“教育平等,因材施教”的原则。

2.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3.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增加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实验室的投入,硬件、软件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带学生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请企业的会计人员把软件应用的心得体会告诉学生,这样做更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庞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好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极强的新兴学科,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两种好的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需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使学生很快掌握教学内容,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消化和理解教师理论上所讲授的操作方法、步骤,不能一味地课堂讲授,也不能光上机操作,不讲授其原理和方法,只有边讲边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演示之间的关系

第9篇:会计电算化内容范文

Abstract: It is a important object to improv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in Accounting reform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personnel for society.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mmon problems of Accounting teaching to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opose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对策

Key word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teaching;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312-01

1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力量缺乏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学,而是一门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然而高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老师,缺乏既懂理论知识又懂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师来担任教学。来自财会专业的教师有的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乏又财会方面的知识,适应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师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同行沟通,也没有渠道与已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沟通,也是造成教师知识面窄的重要因素。

1.2 教学内容偏窄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上,不少院校集中在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如拓展,也只是涉及工资管理子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还有相当多的模块没有体现出来,即便有也讲的很浅。这在企业信息管理高度发展的今天,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对企业宏观布局的认识,不利于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1.3 实践环节薄弱

1.3.1 上机实验操作简单。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部分高校由于经费、财会类学生少等问题,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没有把重点放在实践训练上,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实训。再者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忽视对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电算化实验方案简单,综合性实验少,实验内容的单一,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深入掌握。

1.3.2 使用的教学软件单一落后财务软件跟不上升级的进度,硬件设备水平落后于不断更新的财务软件需求配置的情况,无法满足教学实践需求。电算化实训教学往往是针对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学生只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从而掌握了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因为学生对全面理解会计电算化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财务软件不能灵活运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面对市场上种类众多的会计软件,可能会无所适从。有的学校教学方式固定,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方式,即一位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成员进行教学,不能因材施教。

2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2.1 改革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通过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上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实行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创造条件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利用校园网平台,师生共享校园教学网上的信息资源。

2.2 应重新审视教学培养目标问题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就要取消以考证为纲及任务观念的短期行为。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会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特别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为达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一最终目标服务。

2.3 课程内容设置应分配好由于会计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发展,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因此,首先改进教材内容,同时推出与教材相匹配的实验教材。有能力的学校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其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新知识。同时,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相应课程,如:会计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运用等课程。应当不断完善电算化课程设置,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既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通过这两方面的结合,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

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

3.1 会计电算化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的建设是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保障。当前市场上电算化会计实践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此思路可运用于实验室的建设上。通过建立一个手工模拟与电算化相结合的联合实验室,模拟若干套会计业务数据,让学生一方面用手工方式进行核算,另一方面采用电算化手段进行处理,使学生不仅熟悉两种会计处理流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未来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一个亲身感受,为将来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构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多年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专家,聘请企业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作为实践课指导教师;通过国家职教培训基地学习、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实习等,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同时在全体教师中启动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这一活动,把现代职业教育先进观念落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去,学中做,做中学,教师通过听讲座、讨论、演习、反复修改,在完成课程教学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4结束语

专业是学校的核心,专业建设应是学校建设的龙头,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行业企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为教学内容;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为教学方法;以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高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松青.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成功・教育,2007,(08).

[2]林怀敏.关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的思考.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