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

第1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导学服务

导学服务是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起点,也是开放教育学员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员了解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方法,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做好相应的知识、技能、心理准备,以开展有效的远程学习,因而导学服务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成效。随着开放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开放教育导学教师队伍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开放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支撑。为切实推进常德广播电视大学的网上教学和教学支持服务工作,使导学教师的导学更具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奠定学校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基础,我们进行了相关课题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以2014年春季学前教育专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从2014年4月持续至7月,总共发放95份问卷,回收78份,回收率达82%,然后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点在于考察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导学支持服务的了解和应用情况以及看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学生的年龄分布;2、学生对导学服务的总体评价情况;3、学生了解电大开放教育的途径;4、学生参加入学教育之后的感受;5、学生对教学资源和技术设施支持服务的看法;6、管理教师为学生解答疑问的情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自中央电大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我校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断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缺点或亟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年龄分布

被调查的学员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比例为38.5%,18岁-24岁的占56.4%,25—29岁的占3.85%,30岁-39岁岁的占1.28%,40岁-50岁的以及50岁以上的比例均为0。从学生的年龄分布来看,大部分学员年龄不到24岁,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

2、学生对提供的导学服务的总体评价

学生对提供的导学服务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的占10%,比较满意的占67%,一般的占17%,不太满意的占6%,很不满意的占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对我们学校提供的导学服务还是比较认可的,但仍待改进。

3、学生了解电大开放教育的途径

超过一半(52.6%)的学生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了解电大开放教育的,而通过网络、常德电大招生简章、报纸、招生大厅咨询了解电大开放教育的分别只占到28.2%、9.0%、6.4%、3.8%。由此可以看出,学校通过网络平台、传统媒体等方式对电大开放教育的宣传还很不够,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电大开放教育的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

4、学生参加入学教育之后的感受

开放教育由于其入学门槛低,免试入学,使得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加之开放教育所具有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生第一次接触开放教育,肯定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不少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及时地引导他们,为他们提供学习建议。因而学校为新生安排了入学教育课,由学前教育专业管理教师为学生讲授,主要向学生介绍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等,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尽快适应开放教育,通过对14春学前教育专科班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84%的学生认为“入学教育很有必要,使自己对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方式有所了解,12%的学生在参加完入学教育之后仍然对开放教育不够了解,3%的学生认为入学教育很有必要,但学校组织的入学教育流于形式,对自己没有帮助,只有1%的学生认为入学教育没必要,纯粹是浪费时间。由此可见,入学教育对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们有必要改进入学教育课的授课内容,使入学教育课更具针对性,让学生对开放教育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

5、学生对教学资源和技术设施支持服务的看法

目前学生对教学资源、技术设施支持服务的认可度比较低,这也反映出了导学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尽管这是远程开放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因为教学资源和相应的技术设施的建设和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条件;但是,这一问题已影响到开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建设教学资源和技术设施。

6、管理教师为学生解答疑问的情况

学生由于刚刚入学,肯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大部分同学会通过电话、qq、微信或者邮箱等方式向管理教师求助,根据调查,我们发现23%的同学认为管理教师能够及时地解决他们的疑问,71.8%的学生认为管理教师有时能及时解决,有时不及时,也有5.1%的学生认为管理教师不能及时地解决他们的疑问。

三、结论及思考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常德电大校本部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导学服务现状的相关情况。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目前的导学服务在总体上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开放教育宣传、教学资源和技术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举措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导学服务质量:

1、加大宣传咨询服务,增加社会认同感学生在进入电大学习之前最先是通过学校的各项咨询服务了解到开放教育的学习形式、学习特点等信息的,而这些“第一印象”往往更容易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通过学校的宣传咨询服务,能够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社会认同感。因为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学校宣传咨询服务。首先在宣传形式上,我们可以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进行线下的宣传,或者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完善常德电大官网,定期在微信和官网学校新闻动态,通过网络扩大学校影响力;其次在宣传内容上,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服务内容,让学生对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要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2、上好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入学教育课入学教育课是学生进入电大学习的第一堂课,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开放教育的整体印象,因此,上好入学教育课尤为重要。一堂好的入学教育课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理念,尽快适应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入学教育课要根据学生情况以及专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展:第一个部分是思想教育。管理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介绍电大系统,学校办学特色,学校环境,校纪校风,让学生对电大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第二部分是专业教育。向学生详细的介绍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专业发展情况、教学管理要求,学习要求、教学资源情况等。第三部分是自主学习教育。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的方法以及要求,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

3、完善教学资源和技术设施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本次调查显示出教学资源和技术设施服务是导学服务的薄弱环节。尽管我国远程教育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仍在不断地建设,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教学资源和技术设施的建设力度,努力提高现代化设施的完备程度和课程教学资源的品质与丰富程度。在教学资源服务方面,不断整合和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提供更多适合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资源以及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在技术设施服务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指导,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4、提供多种咨询方式,及时解答学生疑问通过电话、微信、qq、邮件和手机短信群发等多种交互手段来解答学生的咨询问题以解答学习中的疑问。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年龄年轻化的特点,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微信这种当前流行的交流方式,管理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及时、便捷、针对性强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学校的各类教务教学信息,比如课程安排、注册缴费、网上学习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学信息,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教学动态,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作者:刘翔 单位: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第2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园合作;学前教育;启示

将国外家园合作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并运用到我国学前教育中,对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充分融合,在二者密切合作、高度配合的基础上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为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成长提供保障。这一优化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我国学前教育在明确家园合作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借鉴。

一、我国学前教育对家园合作的需求分析

从国内学前教育开展的现状看,要想实现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育与成长,单纯依靠幼儿园教育的力量则难以实现,需要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入与支持,通过双方的配合实现学前幼儿教育的全面覆盖,最大程度的融合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的完善,为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奠定基础。

二、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带来的启示

借鉴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对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开展与落实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实现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

家长和教师通过主动交流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实现良好合作关系的搭建,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实现对家长教育方式的有效指导

在搭建家园合作平台的过程中,幼儿园居于主体地位,要积极向家长灌输合作教育的理念,确保家长的积极参与。在此基础上,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指导,确保家长以科学的教育观念实现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

3.深化家园双方的合作关系

在整个幼儿教育阶段中,国外的幼儿家长参与到各种活动之中,包括幼儿园日常决策与管理工作等,因此,国内学前教育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来深化与家长的合作。

三、实施家园合作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1.创新办学方式,创造交流机会

首先,在办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开放式,即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家长可以随时到访,并且参与各项工作。比如,在教学课程评价上,以教师与家长双方的共同评价为最终依据。这种办学方式在当前的德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国家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践行,该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并提出建议,还可以让家长吸收幼儿教育经验充实自身。其次,积极创造双方沟通交流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借鉴美国等国家所采用的家长―教师会议模式,一般一年开展三次活动,教师要将相应阶段内幼儿学习、劳动的成果进行收集与整理,在会上与家长进行交流探讨,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同时明确教师与家长在下一阶段的合作重点。

2.建立家长教育资源信息库

第一,实现家长教育的有效落实至关重要。从国外目前家园合作方式开展的经验看,幼儿园要在落实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家庭生活知识学习的完善,同时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咨询,及时帮助家长解决问题。

第二,建立家长教育资源信息库。幼儿家长的职业与特长存在着差异,因此,能为幼儿教育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搜集与整理,通过相应资源信息库的构建,为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开展找到资源支撑。同时,也能够强化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与配合,促使家长充分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明确自身在此教育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推动家园合作方式的深入开展。

3.成立家长中心,建立相应的协会

成立家长中心,一方面能够促使家长充分参与到家园合作模式中,另一方面为实现有效交流与沟通奠定基础,还能使家长感受到幼儿园对家长参与的重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构建相应的家长―教师协会,并借助这一沟通桥梁的搭建来深化双方的合作,不仅能使幼儿园的教育指导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也为实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有效监督奠定基础。

综上,积极借鉴当前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将其完善的融入到我国学前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这迎合了我国当前幼儿阶段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并为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晓威.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9-30.

第3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虽然许多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幼儿英语教育问题不断凸显。因此,培养既懂得幼儿教育理论,又懂得幼儿教育的规律,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教师是当务之急。所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定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把幼儿教育理论融入教学中,加大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更好的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争取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育人才。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幼儿英语教育技能

1、英语语音语调标准、规范,口语表达能力、听说技能娴熟

幼儿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大,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语气、语调都会影响幼儿的认知,幼儿阶段的孩子语言模仿能力最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科学的、正确的刺激幼儿的语言,更有利于幼儿对于英语的认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刺激出现了错误,会在幼儿的内心留下深刻印象,将来要想纠正都会很困难。所以,英语语音语调标准、规范,是幼儿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幼儿期是语言听说能力形成关键时期,幼儿英语教师只有口语表达能力、听说技能娴熟,才能灵活的运用英语口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熟悉了英语文化背景,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才更有利于运用这门语言,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为今后英语学习做好铺垫。

2、学前教育基本技能娴熟,学前专业理论知识过硬

作为幼儿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幼儿英语教育不仅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英语语言的敏感性,为幼儿将来学好英语奠定基础。因此,幼儿英语教师不仅要英语语音语调标准、规范,口语表达能力、听说技能娴熟,还要学前教育基本技能娴熟,学前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特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掌握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必须娴熟。只有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根据幼儿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策略,激发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英语的教育质量。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1、以就业为导向,重新组合听、说、读、写模块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为后续专业英语课程服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教学目标,一定要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英语语音语调标准、规范,口语表达能力、听说技能娴熟,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期学习英语,所形成的英语发音习惯,直接会影响未来英语学习习惯。所以,在“教”的过程中,幼儿英语教师英语口语标准、流利,有利于学生学好英语,保障幼儿英语教育质量。与阅读、翻译和写作技能比较,幼儿阶段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更加重要。然而,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严重不足,许多学生在英语发音方面都存在问题。要弥补英语语音方面的不足,学生不仅要反复听、反复模仿、反复练习,还要熟练掌握教学所需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通过阶段性测试,进一步了解发音中出现的错误。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老师并不是很多,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更有利于重新组合听、说、读、写模块,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学习任务更接近实际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根据学生基础和个人意愿,引导学生独立、合作完成任务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英语课堂气氛相对较沉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许多学生都处于被动学习态度。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和个人意愿,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独立、合作完成任务。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一项项任务,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独立、合作完成任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有效的课堂辩论,围绕课堂任务,各抒己见,巩固知识。所以,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为学生将来就业,成为社会所需优秀幼儿英语人才奠定基础。

三、结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英语教育技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高职院校要创造机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幼儿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幼儿英语人才。

作者:曾凤娟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祁宏伟.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技能[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第4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钢琴集体课;实践;学前教育专业

最近几年,很多学校都进行了生源的扩招,大量的生源导致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给传统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而言,学生的知识水平落差比较大,存在有些学生只进行过专业考试前的突击训练、有些学生则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基础为零。因此,在这样的落差下,对一个班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能够解决这种差异性,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导致一些同学教学进度跟不上,而另一些同学则会觉得教学内容^于简单,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一、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谈话、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尊重学生的自身水平进而能力,根据的学习水平分为不同的层次。考试的评分标准一定要客观、合理,对学生的钢琴水平能够全面的了解,并在考前将具体考试标准向学生一一说明,用百分制的方式给出具体分值,再按照人数将学生根据成绩进行分层。

(二)自愿性原则

分层教学并不是强制性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尊重学生的想法,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成绩高的学生并不都是喜爱学习、成绩低的学生也并不都是讨厌学习。并且,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临时怯场、发挥失常都是可能存在的一种情况。因此,不能够只评成绩将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志愿的方式,结合成绩,综合性的考虑学生的分层问题。

(三)优胜劣汰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层次并不是一直不变的,根据学生的能力、进步情况的作出相应的调整。其中,对于学习认真、进步较快、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可以分入更好的层次中;而对于学习效果不理想、成绩不合格、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应进行降级处理。

(四)激励性原则

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教育者正是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需求。教育者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教学主体的分层

学生是分层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现有钢琴水品分为不同层次就是教学主体的分层。首先,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要进行摸底考试,掌握学生的钢琴水平,询问学生的个人意愿,再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以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为基础。具体实施可以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强化班。基础班是指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能够达到初级钢琴水平;提高班是指学生可以较好的掌握钢琴方面的相关技巧,钢琴演奏水平在中等程度;强化班是指学生可以全面的掌握钢琴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比较高。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使教学的内容也不相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教学效果。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大纲规定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大模块:钢琴基本功训练、练习曲、乐曲、幼儿歌曲弹唱。

三、分层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分析

(一)分层标准科学化、合理化

目前,分层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生进行分层,学生时教学实施的主要对象,是分层教学的主体,分层教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的效果。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个人兴趣等方面,更要对学生内在的创造力、潜能、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解和掌握,只把学习成绩当作分层划分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层。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平等对待

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表现了我国古代教育中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探索教育的公平性是我国亘古不变的理想。教育的公平性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入学机会均等、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这几个方面。因此,将教学方式进行分层,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思想,做好正确的引导,处理好分层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采用流动走班制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学任务和教学总量的不断增加,当进行分层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成本的预算及核算,如何更好的处理分层教学中不断提高的教学投入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采用流动走班制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分层教学时不用增加课时总量,有效解决教学成本和分层教学的冲突。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对不再同一水平线上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人才的有效渠道。这种教学方式以尊重学生为基础,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够良好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改革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倩.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5:87-88,137.

[2]张利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实践初探[J].音乐时空,2014,13:152-153.

[3]陈懿.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探索[J].戏剧之家,2016,05:220.

第5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专科层次 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35-02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面向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而它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学前教育专业有利于孩子早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对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积极探索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十分有价值的。

一、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狭义上,它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围绕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如见习、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实现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广义上,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一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管理、以及一定的教学设施或条件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合作,以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目标。

二、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不到位

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其虽然设置了整体的教学计划,并且对其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都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但是在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实施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1.在一些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上还是能够得到比较完善的实施的,但是在涉及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等内容的教学实施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教学模式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灌输式的教学,缺乏实践性的教学。2.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缺少如保育类一类课程的安排,而关于保育的实践教学是几乎没有。3.实践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教师在其教学中占主导性的地位,主要是由教师来示范指导学生,而学生自主进行组织策划各类幼儿活动的实践却少之又少。

(二)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的条件上,专科院校还不够完善。第一,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对于条件稍微好点的专科院校来说,在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室的建设上,还是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实训需求的,如基本的手工室、 书法室、 琴房、 舞蹈实训室都是有的。而可供更进一步的技能训练的实训室或者功能室大部分的专科院校内是缺乏的,如涉及游戏指导技能、 环境创设技能、 婴幼儿照护技能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的实训室。实训室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第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够强。专科院校的很多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从大学刚毕业后就进入了工作阶段,他们对幼儿园的具体实践活动还不够了解,再加上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几乎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缺乏一定的幼儿教学经验,因而在其教学中,很多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其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三,实践教学的时间太短。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中,只为技能类的学科安排了平时的技能训练外,其他的学科除了在课上的学习,其他时间几乎没有要求,这是不能够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

(三)实践教学管理不完善

专科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只是将其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很少去关注学生有没有吸收进去,缺乏对实践的教学管理,而且学校也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对实践的管理是实践实施的保障,是强化实施过程效果的必要环节。但是在很多专科院校中就缺乏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对实践教学过程实施监控,最终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一直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因此专科院校要十分重视对实践的教学管理。

(四)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在评价标准上不够规范化和全面化。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评定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评价学生,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依据。第二,在评价方式和主体上不够多样化。学生的实践成绩一般就是运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其进行打分,及格就能获得学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成绩也只是由学校单方面地进行打分,学生只需要将实习体会记录在表格而上就算完成实习任务了,而这些都只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功夫。第三,实践评价只是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学校只是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而往往会忽略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情况或者是存在的问题,这种缺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是不当的。

三、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出专门针对幼儿学习和成长进行教学服务的人才设置的一门应用型的专业。在《课标》中,对三年制的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采用学分制的方式,规定最低必须修满40个学分,最低总学分为60分,两者都不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根据最低60个总学分来计算,总课时量为1080个。根据这些课时量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局限在理论知识上,还应该包括一定的实践课程,这也正是《课标》所规定的。但是在二者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大多专科院校还没有能够做到协调,实践教学是普遍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重新安排其课程,在比例上以及在教学目标上,都要突出实践教学,从而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要想全面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设施齐全并且功能完备的实训室,并且包括室内和室外的。在实训室建立之前,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从而为学生确定一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不仅需要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类课程实践的需求,而且更要注重学生薄弱的实践环节的实训室的建设,如幼儿园教育活动模拟室、幼儿行为观察或游戏室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实践条件,促进学生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校外实训室的建设上,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见习和实习机会,在体现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特色的同时,要体现多样化的特征,从而建设出具有特色校外实践基地。从而形成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首先,将实践教学管理的要求写进教学制度里面,如学生见习、实习制度、活动记录手册等,并且要求全体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公共执行,从而以此作为依据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促进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其次,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这是实践教学活动高效进行的保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派专人全程监督和检查实践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之后,将检查的情况如实反映给教学老师,从而让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做的到位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都有清楚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加以改进。第三,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见习、实习的反馈机制。学校要对学生在校内实训以及校外见习、实习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在毕业生参加幼儿园的工作后,也要对他们进行走访,收集毕业生的教学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将会成为学校将来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四)建立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在每一学期的实践教学结束之后,学校需要对每个班级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比如可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展开座谈会等,深入地了解学前实践教学建设情况。另外,对于实践教学的调查得出的情况需要形成文件,并且进行有序的归档,这对于实践教学评估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有效、规范的评估体系所评估的对象应该是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指导方式、考核方式、教学进度的掌握情况等等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的情况与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相吻合。在对其进行评估的时候,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凡是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全体教职工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另外,在评价方式上也要注意多样化,如可以采取教师互评、 师生互评, 教师评学、 学生网上评教等方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估体制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完成的一项指标,它不仅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是其培养优秀的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该专业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完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新兴.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探索. 2013(05)

[2]高闰青.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大学(学术版). 2012(06)

[3]范小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

第6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阿勒泰电大 双语教学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221-02

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音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贯实行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要求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好我国的通用语言汉语,所以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普遍实行双语教学。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省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在新疆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各少数民族利用汉语进行部分专业课的讲授。目前,全区形成了维吾尔语―汉语、哈萨克语―汉语、蒙古语―汉语等多种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基本形式。该文研究的范围是新疆电大双语教学工作中,阿勒泰电大的非语言类课程的双语教学现状。

1 阿勒泰电大概况

阿勒泰广播电视大学是1982年成立的地市级高等院校,也是阿勒泰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基地。学校的高等教育办学网络覆盖地区六县一市,拥有福海、布尔津、青河、富蕴、哈巴河、吉木乃6个分校。学校党委下设办公室、基教科、招生办、教务科、督察科、远教科、总务科等7个职能科室。学校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汉族19人,少数民族38人;专职教师39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8人。阿勒泰电大校本部及所属6个县级电大共有开放教育学生4 097人,共开设12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校园占地面积1.4 ha,有办公楼、教学楼总面积4 666 m2,内有教室、办公室、宿舍,并设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室4个、教室10间、多功能厅1个、多媒体资料室、图书馆1个。学校的校园网络完善,有教学用服务器4台、学生用机178台,教师用机68台,全部通过4兆宽带光缆上网,实现了教学与管理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建有卫星地面数字和模拟两套VBI接收机,一座多媒体多功能厅可容纳学生140名,双向视频系统已开通,可以实时远距离交互式教学。远程教育教学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硬件使用效果良好,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建设得到长足进展。

2 阿勒泰电大双语教学概况

阿勒泰电大自2000年起开办了开放教育远程学习班。2001年起正式开始招收开放教育民语专业的学员,截止2014年秋,双语开放教育中开设了法学本、专科和汉语言的本、专科以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专科班。目前阿勒泰电大累计注册民族学员总数1 180人。其中本科212人,专科 968人。双语教学班目前仅在教学本部设班,学员来自地区所属的六县一市,主要依哈萨克族学员为主。在教学中沿用一体化管理手段,民、汉开放教育按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管理。

3 阿勒泰电大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了解学生和双语教师对我校双语学员的学习以及对双语教学现状的评价和建议,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向学生分发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96份,有效率为96%。向教师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回收率为100%。考虑到该校目前双语教学员主要在校本部的法学本、专科和汉语言的本、专科以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专科班。所以问卷调查表主要分发范围为法学本、专科和汉语言的本、专科以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专科班和校本部的双语教师。

学生用问卷调查表共设计10道题目,前8道是选择题,最后两道是填充题,涉及到学生的对双语课程、教材、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等。教师用问卷调查表共设计5道填充题,涉及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双语课程、教材、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等。从问卷调查表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近90%学生汉语基础都比较差或一般。从教师的角度看90%的学生学习态度、动机较好,100%的学员学习成绩受制于哈语教材和网络学习资源的短缺;80%的被调查学生和教师认为维语的专业教材学生很难看懂,双语专业没有配套的哈语教材和资料。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员居住分散,面授不能保C

该校双语学员主要是校本部的法学本、专科和汉语言的本、专科以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专科班的学员。双语班的学员来自全地区的各县市,学员居住分散,工学矛盾问题突出,面授辅导课程的到课率低。

3.2 学员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质量

根据调查的结果,被调查的近95%学生汉语基础都比较差或一般。只有5%的学员汉语水平尚可,能看懂所有的专业教材。受学员汉语水平的制约,大部分的学员不能够一下适应专业课的汉语授课和利用网上资源自如学习,双语学员的观念有待转变。

3.3 哈语的专业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学员困难重重

阿勒泰地区双语班的学员主要以哈萨克族学员为主,而现有的教材、IP课件、网上学习资源和相关的学习网站、论坛等主要是汉或维文的。该校双语教师能提供的教学支持服务,仅限于电话通知学员报考、缴费以及将专业课程的形考作业、大作业等翻译成哈语的,期末的终结性考试试卷仍然是双语试卷,考生困难重重。

3.4 学员自身和学校教学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1)居住地比较偏远闭塞,没有上网学习条件,计算机操作技能欠缺,学习主要依靠和偏好文字教材;(2)电大提供的网上实时教学活动时间,没有充分考虑到农牧区在职学员的工学矛盾,学员不能够及时参与教学互动。

3.5 双语班教师、助教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向双语学员提供的教学支持服务有限,在教学中沿用一体化管理手段,民、汉开放教育按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管理。双语教学这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特性未能真正体现。双语教师未能发挥出教学管理者、信息反馈者、助学者的功能,仍然停留在班级的课程注册、报考、教材发放、催缴费用等班级的日常事务工作中,对于学员关心的核心问题显得束手无策。

4 提高电大双语教学质量对策

4.1 双语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

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对电大的教学改革是一大挑战,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在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否实现跨跃式发展,关键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

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虽然同属突厥语一个语系,但因在专业术语和借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哈萨克语为母语的学员,无论在使用维语教材还是登录和使用维语教学平台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和障碍。新疆电大系统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应继续转变观念,研究差距,突出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特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继续创新。既要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又要兼顾不同地区和其他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的均衡发展。从“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角度来讲,新疆电大关心和解决基层电大的双语教学问题,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4.2 教学资源的建设问题

(1)资源建设的思路。教材和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投入大、耗时费力的工程,也是新疆电大在双语开放教育中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新疆电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了“双语远程教学平台”,完成了双语开放教育课程的文字、音像、VCD、录音、IP课件和网络课件等多媒体教材的资源建设,可见另起灶炉建设哈语的双语远程教学平台既不现实,财力也负担不起。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最有效的方法是充分利用现成的双语教学平台,充分挖掘双语教学平台的潜力,上增设哈语的登录窗口选项,将双语教学平台上的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作业、辅导材料等翻译成哈文的;其次,在目前在没有哈语双语的专业课程电大统编教材的情况下,建议由新疆电大安排伊犁电大、阿勒泰电大、塔城电大的优势哈语师资力量,把双语专业的教材分层次、分批从易到难逐步深入进行翻译整合或改编,从而逐步解决教学资源建设和完善问题。

资源建设的内容。民文教材的编译应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新疆的民族宗教历史和法律法方面的教材应当有相应的民文教材,主要是考虑到众多的民族学员要以他们的母语来学习新疆的历史和宗教演变史以及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助于培养具有正确的历史观和法制观的公民。开展双语教学应分主次轻重,并非所有的的课程都需用汉语授课。从实用性这个角度考虑,基层农牧区急需的农牧业实用技术类的课程应当提供相应的民文教材,如,一村一专业的各类教材就是很适合编译民文教材,便于向基层的农牧民普及和传播;比较尖端的如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就需用汉语来授课。

4.3 师资队伍建设

基层电大双语教学的瓶颈主要是师资队伍问题。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双语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他们在以往课堂教学上的主导地位,转而成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控制者、指挥者、管理者以及信息、反馈、帮助的提供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汉语基础比较好,又有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通过汉语强化培训,提高这些教师自身的汉语授课能力。通过设立专项经费计划,每年有计划的派出教师到国内高校或新疆电大进修汉语交流教学经验。

4.4 政策扶持

推行双语教学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予以政策的扶持。由于双语教学的教师付出较多,可适当提高双语教师工作量补贴,并以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为抓手,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得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取得成果。

参考文献

第7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一、教师资格证国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教师资格证试行“国考”,这一转变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来源质量、规范教师考核管理制度。与以往教师资格证“省考”相比,“国考”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从考试科目上看,考试科目增加,考试范围和内容更广

在“国考”之前,教师资格证的笔试科目仅包-89-括《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俗称“两学”)两门,但是,“国考”之后,以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为例,考试科目包括《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和《幼儿教师面试》三科。仅《保教知识与能力》一门就涵盖了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内容。而《综合素质》不仅包含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还包括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如此,面试从说课转变为不仅要进行结构化面试还要说课。在省考的“两学”考试中,以选择题和判断题这些客观题为主,在国考中,题型不仅包括选择题这一客观题,而且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活动设计题等主观题。因此,在国考中不仅增加了考试科目,扩大了考试范围和覆盖内容,而且改变了考试题型,加上只有考试大纲而不指定参考教材,这些都导致考试难度大大增加了。

(二)从考试性质上看,更注重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考察

教师资格证国考更加注重对具体教学案例设计的考察,让申请者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面试考察重点放在考生课堂设计、突发事件处理、随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表现。这些考试形式都将更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程序性知识,突出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从考试对象上看,无论是谁都必须通过“国考”后才能获取教师资格在“国考”之前,只有非师范生与社会考生需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而师范生只需完成“两学”考试相关科目即可申领教师资格证。但是,实行“国考”以后,师范生将不再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与以往的非师范生与社会考生一样,也必须要参加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因此,这一改革将淡化师范生和师范类专业的概念。

二、教师资格证国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机遇

教师资格证国考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们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时应向以下几个方面转变,以应对国考的新要求,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如上文所述,从考试性质上看,“国考”更注重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考察,侧重考察申请者解决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现象及组织教学的能力。但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仅依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根本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实际工作,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因此,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侧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转变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日后的职业适应。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从侧重专业技能向实现全面发展转变

现有培养模式中更偏重技能性知识,例如钢琴、舞蹈、手工等,而且学校也非常重视全省学前教育专业五项技能(钢琴弹唱、舞蹈、讲故事、手工程艳教师资格证国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教学探索-90-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制作、绘画)比赛,加上技能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以通过老师的讲授和指导为辅,以学生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参与为主,更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这导致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而忽视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此外,90%以上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幼儿园教师时把舞蹈、钢琴(或弹唱)、简笔画、声乐等作为复试的主要内容,甚至艺术技能考核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应试者的成功与否。这也导致部分院校加大艺术类课程学时,强调学生钢琴、舞蹈等艺术技能的培养。可是,如何将技能性知识与幼教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仅停留在思考开展什么教学活动,而是进一步地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教学活动,这项活动在整个主题活动、整个学期活动甚至整个学年活动中有什么作用。教师资格国考目标中明确提出:从业者要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因此,现有培养模式远不能满足“国考”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从侧重专业技能向实现全面发展转变。

(三)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完善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向多元化评价标准转变通

过对在校生的学习情况调查发现,课程考试结束后半个学年左右,83%以上的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遗忘近半。同时,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适应情况调查发现,新手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各个领域的活动设计能力不足,班级管理与组织能力不足。这从实践角度证实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性。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标准。

第8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2004年在西班牙举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参会的中国代表只有3个人,然而今年这届会议中,我们的学术团体发展得很快,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员参会。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中的阵容越来越强大。”

音乐教育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28届世界大会于7月15日至25日在意大利举行。此次会议共举办了400多场学术报告、240多个展板宣讲,40多台音乐会,开设了30多个音乐教育展台。这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等8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会员和1000多位演员参加了此次盛会。

中国阵容 历史最强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附属机构,是世界上拥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音乐教育机构。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音乐艺术院校的50余名师生的积极参与,中国大陆学者入选论文多达20多篇,举办宣讲和报告10余场。

与往届相比,此次中国学术团队的参会人数多、讲演精彩,备受关注。提起飞速发展的中国音乐教育学术团队,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颇有感慨,他说,“2004年在西班牙举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参会的中国代表只有3个人,然而这届会议中,我们的学术团体发展得很快,这次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员参会。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中的阵容越来越强大”。

先于大会召开的7个专业委员会于7月15日至19日在罗马和博洛尼亚举行,会议议题分别为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职业音乐家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社区音乐活动以及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等,体现了各国学者从教育视角出发,从音乐活动的不同视角探索和研究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向。

专家学者 讲演精彩

中国专家学者周世斌、谢嘉幸、王懿颖、许卓娅、赖达富等精彩的发言获得了诸多外国同行的赞许。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专业委员会中,宣讲的《妈妈你在哪里?――从中国大陆母亲音乐教育的兴起看音乐教育基本政策存在的局限》反响强烈。外国学者对中国大陆新兴的“母亲音乐教育工程”倍感兴趣,母亲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周世斌在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专业委员会中作了《让音乐激发出生命的动力――音乐治疗在中国汶川地震灾区中的运用》的报告,也一度掀起会场讨论的。与会人员高度赞叹中国学者在抗灾前线组织灾后心理重建工作,充分体现了音乐的作用与价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孙绿怡在社区音乐活动专业委员会中介绍了中央电大在开展社区音乐活动的相关情况。当得知中央电大创建了“天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拥有一系列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时,一些外国同行提出希望会后加强校际和区域的联系,共享特色资源。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卓娅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与哥伦比亚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劳瑞共同合作,讲演了《教师作为研究者:以视频分析为早期音乐教育者做准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懿颖也宣讲了早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外国学者对中国在早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不仅关注儿童个体,还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深表赞许。

青年学者 收获颇丰

在大会上,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青年学者满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情相聚一堂,通过座谈会、工作坊、教学展示、论文报告、展板等形式参与讨论。

中国大陆各地的许多青年学者作为青年学术委员会中的一员,也积极参与其中。赖达富、赵洪啸、李小莹、张烁、谭莉、刘姝、段海疆、崔玉扬、杨阳等在会上作了《柯达伊教法的创造性反思与实践音乐教育透视》《系列自制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德彪西钢琴音乐在中国备受欢迎之缘由》《语境和人文――电视剧音乐对大学课堂的影响》《寻找家乡的音乐――看国家统编教材在安徽地区的乡土化努力》等专题论文宣讲。这是历届ISME世界大会里,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论文入选和宣讲最多的一次。这些论文都被收入大会论文集,以书本和数据光盘形式同时出版。

很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参与论文宣讲,他们得到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开阔了学术视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常慧娈在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尤其深刻地感受到浓烈的学术研究氛围。每当一个讲演结束后,与会者就会被随机分为4个小组,进行深入讨论,进而再将每一组的观点进行汇总。这就真正实现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讨论。上海音乐学院10人学术团队对此颇有感慨,她们认为通过观摩、参与大会,对音乐教育事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第9篇: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范文

关键词:童谣;幼儿教师;口语教学

语言文字工作事实上生根发芽在各行各业、各种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离开语言文字,人类社会的沟通、传播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践行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各个专业、行业理应结合自身特点,从整体中出发,落到细节中思考。本研究试通过对课堂情况的具体情景分析与童谣文本的内容分析,言明童谣作为一种文本在语言教育中,尤其是学前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教育作为一种工具或者技艺,同时与社会稳定的国家发展与政治诉求相勾连。举例来说,为解决19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出现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英国公立学校开始将现代体育运动纳入体系之中,旨在将中低产家庭的子女培养为符合现代社会气质的“文明人”,运动由一种消遣休闲成为教育体制的一部分,乃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工具。关于幼儿教育或者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培养中心,其本质上应当是一种以学前教育专业为核心的质量评估,其内涵和发展应当依托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开发与打造,然而对于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估和探讨,尤其是幼儿教育,主要集中以“幼儿园质量”或“托幼机构质量”为题[1],而忽视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关注学前教育专业本身的教学质量,其本质上是一种对于“元教学”的回溯和重视。而无论是幼儿的教育还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语言都是其中一个尤为突出的部分。2001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将语言与健康、社会、科学与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教育内容,明确指出了语言教育在该阶段的重要性。在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看来,语言区别于言语,是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体,是一种符号。而在近年来,幼教事业的高速推广中,对于语言事业的普及却似乎发生了一种意义与音响形象的分离,尤其是专科学校中,很少有专门的专业,甚至是教研室来负责相关学科的教学,相应的教学任务要么落在了一些来自北方方言区的、普通话发音相对标准的教师身上,要么干脆并入文学、语文的教学之中,这样的行为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将语言的教学等同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阐释,忽略了普通话教学本身所需要的一些技巧;二是将语言的教学单纯视作一种语音的规范纠正,缺失了语言的应用功能。基于上述情况,结合笔者的教学总结与反思,本文旨在回应以下几个问题:高职高专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存在问题的症候是什么?童谣作为一种文本,在相应课程中的应用角色应当是什么?是否能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进行完善与补充?

二、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内在症候

(一)体系不完备

高职高专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首先教师队伍体系存在问题。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课程中缺乏展示的机会,教师教授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2]。表面上看,这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所引发的,而本质上,这与授课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背景相连。有学者将这种教师层面的问题归结为教师意识不到位、教学方法落后以及准入门槛单一这三个维度[3]。毋宁于此,这种教师体系的偏差,或许在教师的选择方向上就已经存在了问题。传统的观念中,教学是一种“给与拿”的授受关系,而语言类的课程,更多地要求互动性,其性质上不是一种文化类课程的输出,而像是一种艺术类课程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拥有播音主持类背景的教师,更容易理解在语言类课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把课程的更多时间让渡给学生;而事实上,这在整个教师队伍的配比中只占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乃至在对于课程教师的招聘上,仍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姿态,没能拥有一个清晰的学科定位。体系不完备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关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如果说,通过教师梯队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问题的话,那么课程体系则是更高层面的一种问题的反映。首先,在课时的设置上,一般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均被压缩在一个学年内完成。而事实上,除了教育原理、教学心理学等主干课程外,口语课程应该被视作与幼儿文学、人文素养乃至幼儿心理健康等课程相关联、相辅助的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理念之中,语言不光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同时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品质,甚至通过语言时刻监视幼儿心理发展情况。除此之外,从普通话的训练本身来看,它也包含了字音、语流、语调的规范训练以及对应到不同作品中应用,绝不应当被教条化、简单化、平面化。

(二)定位不清晰

教师体系和课程体系的不完备直接导向了课程定位的不清晰,又或者说,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幼教口语课程在课时设置、师资、教学与评价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材中存在的问题[4],实际上就是一种关于课程的定位不清晰造成的误用。对于幼儿教师口语中的重教轻学现象,有学者认为应当通过向实践教学倾斜来改变这种现状[5]。事实上,这种关于实践与理论的比重问题,便是笔者所指出的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定位问题。在整个幼教行业,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对于能力的内化与实际应用,都应该优于对理论的灌输。这并不是意味着一种理论的轻薄,究其根本,理论始终应当是服务于实践的,语言类课程更是这样。许多学生反映,即便掌握了语流音变、语调等知识内容,仍然无法很好地演绎一部文学作品,甚至生动、富有吸引力地讲好一个故事。因此,幼儿教师口语的课程定位,必须由纯理论式的灌输转向一种实践的应用与互动。

三、童谣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应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有许多,本文只试图通过其中一个维度做出一些可能的尝试。本文该部分尝试从教学内容的改良出发,探索将童谣作为幼儿教师口语可能的内容是否所有裨益?如何发挥作为文本的童谣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作用?尽管对于童谣的定义不一而足,依照国别、语言、年代等划分标准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门类,对于童谣特点的认知还是相对统一的,一般地,认为童谣通俗易懂、节奏明快、语言活泼[6]。不过,也恰恰是因为这些特点,导致了童谣难登大雅之堂,在很多程度上受限,甚至被落以“俗”的外衣。近年来,学者们也开始结合童谣的艺术特征对其教育价值进行了相应的阐释,童谣的真实美、自然美、形神美以及情趣美使得其在美学特征之余,也兼具一定的教育价值[7],能够帮助儿童在道德、口语表达、想象力上有着能力的提升[8]。本文结合地方文化,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意见。

(一)让渡教学时间,实现翻转课堂

美国学者MaureenLage等人在21世纪初期提出了“翻转教学”(InvertingtheClassroom)的概念,认为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转变角色,以问题辅导、提供帮助为主要目的。事实上,这种模式十分契合高职院校的语言类课程。翻转教学在技术上必须基于多样化的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而这些多样化的信息化手段恰恰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进一步地,童谣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一种生动的、具有临场感、情景感的环境,加上信息化手段的配合,学生无形中能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加深知识掌握的程度、激发主动求知的欲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首先,高职院校的生源普遍较为一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优于填压式的输出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除了纠正学生的语音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一种氛围的营造,通过具体的文本来进行演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容易适应日后的教学。这也正是本文提出的,高职院校的幼儿教师口语课程应当是一种“教学之教学”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讲,童谣成为衔接这种教学与教学之间的重要桥梁。作为一种入门级的文本类型,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达成教学目的,在训练语音面貌、韵律的同时,也克服了学生的害羞心理。成年人的尊严使得他们通常认为在大庭广众下演绎童谣是“可耻的”“不成熟的”,童谣的教学意义则是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讲台上放开自我。

(二)正视童谣价值,传承地方文化

第一,正视童谣价值。学前教育事业是一种关于“教学的教学”,是在培养教育儿童的教师,如果没能在这个阶段锻炼、改造关于童谣的认知,那么他们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对于这种文本材料的应用必然是残缺的。他们已有的知识框架,束缚了他们对童谣背后描绘的精彩世界的想象,失去了对童真的期待和展望。因此,如果说童谣对于儿童教育而言是一种传承的话[9],这种传承应该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开始。由于童谣特殊的在节奏、语流方面的特点,其对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而言,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童谣的教育价值不仅局限于其在文化方面的意涵,作为一种文本本身,便于理解、记忆,优于阐释、演绎,实际上也为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提供了一个舞台,有效填补了课程在实践上的空缺,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语言的教学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童谣相对于高深、晦涩的文学作品,更适应于该阶段学生的能力。第二,童谣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传承意义。以闽南地区为例,如《天黑黑》这样耳熟能详的童谣,已经被编织入现代流行音乐的谱系中;还有像音乐人小河在近年发起的“胡同童谣”计划,试图在现代性与城市推进过程中,保存文化和地方特色。“胡同童谣”本质上是对语言、艺术、音乐乃至城市与现代性、民族与地方等诸多话题下产生的一种反思与实践。发起人小河在参加2020年见地·创造者分享季时强调,寻谣计划中找到的童谣其实本就属于这片土地,只不过人们眼前充斥着太多的信息,也没有途径可以听见这些童谣a。因此童谣的不被看见本质上时一种地方文化的流逝,是一种现代高速的文化旋涡中被无意间冲刷走的遗珠。类似“寻谣计划”这样的关于童谣和民间、地方文化的复兴运动,其本质上也与国家、民族在意义上相通。小河找到的第一首童谣是来自北京的《卢沟桥》,它通过低吟浅唱事实上复刻了当下孩童关于国家、民族以及战争的创伤记忆。将上述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内容改革之中),正是对国家大力强调文化自信的呼应。同时,以地方文化自信为根基,通过教学的方式,推广地方童谣,不仅是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同时增强学生对地方的认同感,对于地方就业、教育资源的补足意义也不容小觑。

(三)明确课程定位,转变授课思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程体制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人员上、专业上对相应学科的教学体制、课程进行调整,本质上不仅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还同时面临着就业、编制乃至社会结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本研究试图言明的是,首先通过文本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改,起到明确课程定位、转变授课思维的作用。语言文字工作不是沉闷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和模仿,同时有着许多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灵活空间。以童谣为例,其中有许多包含方言的地方性文化特征的部分,然而将其①《见地·创造者|知名音乐人小河:我为什么要去找失去的童谣?》,据搜狐文化:灵活运用在语言类课程,尤其是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口语的课程中,不应将其视为“推普”工作的反面。恰恰相反的是,将方言与普通话等多个维度的语言教学都涵盖学前教育事业语言教学的广义范畴之内,在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中,更能深刻地推广文化、理解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以童谣为案例并不在于非此即彼的一元论,其本质仍是我们所言及的:试图将一种实践化的思维融入语言教学之中,结合特殊的语境,将语言文字工作当中许多可能抽象化的、理论化的概念,掰开了、揉碎了,方便理解和实践的行为内涵。它在本质上也与幼儿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所面临的特殊对象相关。

四、结语

从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Collins)与迈克尔·马可夫斯基(MichealMakowsky)对社会科学的概念与思想述评看来,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史本质上就是一次对社会的探险之旅,研究者们在社会现实这块大陆的不断移动的过程中,探索更多新的模式、过程、机制等[10],而所有的这些工作都基于我们对幻象的突破,所有的这些工作也都是我们打破幻象的一个个切面罢了。童谣也仅仅是本研究选择来“击碎”原有的语言研究中存在的幻象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打开学前教育事业中语言研究的一个切面,这个切面的意义在于更新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从事该门课程教授到课程建设的思路与视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理念一方面应当区别于一般的师范类专业的教学思路,穿梭于活泼与严肃、成人与幼儿等不同的思路与身份之中;另一方面,也应当区别于幼儿园教育事业本身,考虑教育对象的传承感、使命感等因素,将地方与国家、文明与文化等概念深深根植于教育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杨晓萍,李敏.焦点与转向: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6,37(4):74-80+104.

[2]李娟霞.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创新路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103-108.

[3]杨亚梅.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6):58-60.

[4]李梅.高职《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52-53.

[5]管雪梅,王立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0(5):86-88.

[6]胡建林.童谣教学浅谈[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6(6):116-118.

[7]蔡根畅,刘玉亭.童谣的美学特征与教育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12(3):61-63.

[8]李永婷.民间童谣的教育价值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6):47-49.

[9]郑薏苡.民间童谣在当代儿童教育中的传承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1,27(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