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校合作存在问题

第1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作业评价;存在问题;研究对策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课程评价的组成部分,是对整个教学效果的检验。《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因此,在教学中,正确的作业评价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特点提高学习认识,从而完整、准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的思想,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但在当前的美术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以下几种简单的、草率的传统作业评价模式:

1、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数是将作业收齐后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行优、良、中、差或分数来进行评判,整个过程没有师生互动、交流。教师无法完全理解学生是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只能被动地等待老师的等级分数对自己的绘画的定位,自己却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学生也不会用自己个性化的视觉去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没有站在美术者的角度用美术语言表达对作品的鉴赏。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评价模式已经麻木,失去了兴趣。认为评价是教师的工作,自己只是等待结果,甚至于不会在乎作业评价结果,一发到作业瞟一眼或者干脆不去理会塞进书包了事。以至于评价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2、评价的空洞性:当学生拿着自己的作业怀着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问:老师,看看我画的画怎么样?老师为了不伤孩子的自尊心一味地只说:很好、很棒、很漂亮、之类的话就完事了,每次都这样,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评价对自己没有帮助,甚至会觉得是老师在敷衍、搪塞自己,最终失去询问老师对自己绘画的评价的兴趣。

3、评价的冷酷性:刚开始学美术的孩子,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无拘无束的创造,学生可以在绘画的世界尽情地表达自己的理想,把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或想要实现的东西搬到画画中去。而老师却始终高高在上,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儿童,抱着挑剔的眼光或画得像不像来要求孩子,其结果就是让孩子们缺乏自信,乃至使他们丧失持续学习的兴趣。

面对以上传统作业评价中存在的弊端,结合《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作业评价的建议,教师应当树立新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将学生全体参与评价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评价方法,使得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不再单一化,巧妙地开展发展性评价让学生成为作业评价的主体。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美术专业评价方法呢?

一、设置合理的美术作业评价时间

一节成熟的美术课,对学生作业评价环节的时间把握是相当重要的。评价的时间多了,势必会占用了课堂其他环节的时间,如学生绘画的时间或其他的学习时间,如果占用了学生绘画时间,导致作业完成的不理想,点评也难于精彩。评价的时间少了,点评往往会过于匆忙,分析容易流于形式,让人印象不深。美术作业评价也要注意评价的最佳时间段,什么时候评价最为恰当。如果错过了有效的时间,对教学的效果自然是一种损失,灵活机动的把握好评价的节奏,既能有效的进行学习,更能有效的进行学习反馈,更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所以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和时间设置都关系到教学的进度与效果。

二、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多级多维度地开展评价,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方法建立在一些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理念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一些美术的技能技巧,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然而,每个学生之间因为自身的环境与条件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因此,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达到培养学生浓厚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三、多主体评价,鼓励自评与互评

作业评价不仅仅是老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评价,这是《新课标》里评价的原则,目的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为了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弊端,采用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网评式等方法交替灵活地使用,让学生有新鲜感。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自我介绍、自我评价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通过互评了解同龄人的绘画水平和交流绘画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自评和谈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发现他们的潜能。同时,教师利用自己的专长,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做必要的启发性的点评、引导,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评价,做到取长补短,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这样一来,就会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学效果自是事半功倍。

四、尊重个性差异,设置多元开放的评价标准

学生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的做法,会束缚学生的发展,何况美术是一门人文艺术,是一门多元的文化体系,每个人都有各自心目中对美的标准,学生的作业,都是他们天性的自然流露,他们的画由于受技术能力的局限,在成人看来或许很稚拙,但每一幅画他们都能解释出理由。因而我们不能以一种划一的话语进行标准式的评价。美术作业的评价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差异,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富有个性的多元开放的评价标准,既让学生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又促使学生获得各自个性特色的发展,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优秀自信的学生。

五、学习运用美术专业语言,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学习美术离不开美术语言,学生只有掌握相应的美术语言和技能,才能形成相应的美术素养。因此,给学生作业作出评价除了对学生学习成果作出鼓励性评价外,还应该运用体现每课知识点的美术语言来品价,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和努力的目标,逐渐养成从美术的角度发现生活中每的事物,从而热爱生活,达到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完善人格目的。

综上所述,我相信,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多研究、勤探索,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找到自信,享受到艺术实践带来的快乐与美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新型且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是在具体设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进度跟不上,课堂纪律不够好等,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探讨。笔者根据课堂活动的参与角色,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找出问题,并分析影响合作学习课堂效果的原因。

1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问题

1.1组间搭配不平衡

笔者所在学校很多班级学生人数在60人以上,所以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为了不影响课堂秩序,笔者采取按座位就近搭配的方式分组,即前后6人一组。虽然分组时,尽可能兼顾好、中、差生搭配组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是出现了组间不平衡。比如,有的小组成员性格开朗活泼,易于融入合作学习方式中;有的小组成员性格内向的较多,小组活动开展就不太顺利;有的小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小组在汇报展示时就只有寥寥几句。

1.2课堂纪律受影响

在小组活动开展期间,笔者发现一些自觉性不强的同学,趁着大家激烈讨论时,相互开玩笑,甚至有的同学在讨论中突然哈哈大笑。虽然一发现这种情况教师会马上提醒警告,但是有时候讨论过于吵杂,教师可能会分不清学生们是在讨论问题还是在谈论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这种情况影响了课堂纪律,也使得合作讨论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1.3全员参与度不够

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笔者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不愿意参加合作学习。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这些同学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英语成绩太弱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他们不能用英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其他组员有沟通障碍。另一种是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他们不善于和同学交流,不喜欢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些学生成绩拔尖,但是缺乏合作精神,觉得和别人讨论这些问题还不如自己思考来得快,所以即使他们有参与能力,却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1.4学生家长配合不够

对孩子的教育绝不是只发生在学校的事情,与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的影响也是紧密联系的。不少家长更加认同的是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同时由于新的教学模式下,把更多时间给学生自觉学习,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进度不免受到影响,于是家长们反对的声音更大了。这不免让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方式产生怀疑,影响到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2 英语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问题

2.1学习任务设计不当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任务的难易程度要恰当。设计的任务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教学任务完成时间延迟,导致课堂上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反之,如果小组合作回答的问题设置太容易,有些同学很快完成任务,导致课堂时间浪费。另外,如果任务内容没有吸引力,一些同学也会失去小组讨论的兴趣。笔者反思后,发现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学情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考虑不够。

2.2对合作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够

部分老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论认识。他们认为合作学习就是简单的把学生分成小组来教学即可。事实上,他们只套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而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质。这些情况的产生使得这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效果产生了疑惑,认为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即占用了大量的上课时间,又耽误了授课的进度。

2.3课堂合作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把握不当

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是需要在恰当的场合及合适的时间进行的课堂互动。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老师在尝试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和展示时间,也没有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如此不光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4点评不到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要展示小组学习成果。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是否按照自己的课堂设计和导学案设计,通过合作学习后是否得出相应的结果,忽视了各组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努力,所以往往只夸奖课堂探究结果正确而且完善的小组,忽略了对其他同样努力探究但得出结果不够完善的小组的评价和鼓励。

3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一年的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后,就合作学习在师生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条件,分析问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3.1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由于学生个体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早期学习的不同造就了其不同的性格和知识结构。合作小组的分组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个人意愿来进行的,所以容易出现这些因素之间的矛盾。

其次,合作学习的课堂纪律有时得不到保证。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后,笔者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有的同学学习自觉性不高,只要课堂内容吸引不了这些孩子的兴趣,他们就会趁教师无暇顾及也区分不清他们到底在做什么事请的时候,摆谈与课堂无关的的事情,甚至影响周围同学的合作。

再次,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主要是有的学生不习惯或抵制开口讨论,他们习惯了传统教育方式,认为“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教师都不讲了,让自己讨论学习,这还上什么课”。

最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接受认识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到学校来不是让他们自己学习,是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授的。合作学习则是孩子在课堂动得多,老师则充当了旁观者。就是受到这种偏见的影响,有的学生也反感课堂讨论合作。

3.2教师参与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教师角度而言,主观上教师们在合作学习实施初期都简单地认为把学生分组后,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几个问题就是合作学习,把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当成完成任务,对合作学习的真谛没有理解把握。

第3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文章摘要】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就业质量差等现状,主要原因是供需错位、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设计不合理、实习合作机制不畅等原因,本文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鼓励师下企业锻炼、创建多元教学情境等对策。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职业能力;存在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有近千所,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课题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开展了研究。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1.1 职业意识淡薄,职业情感淡漠

很多高职毕业生对于就业问题比较盲目、缺乏职业发展规划,不能正确评估自己,没有及时的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在校学习期间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式学习。许多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旅游行业是“伺候人”的行业。

1.2 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全面,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

许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不全面,学生主要偏重掌握一些专业主干课的内容而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片面,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由于实习实训条件限制,许多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

1.3 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欠佳

在被采访的398名旅游企业管理人员中,有22%的人认为高职生的英语能力尤其口语表达能力很差,53%的认为高职生需要加强英语能力的培养,14%的认为高职生英语能 力一般,11%的认为高职生英语能力很好。

旅游行业是与国际接轨较早、融合较多的行业,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尤为需要,因此高职生要加强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1.4 行业适应能力较差

在调研的过程中,67%的旅游企业管理人员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33%的人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服务主动性差、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1.5 教学内容不实用或陈旧

大多数学生在实习后都会发现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技能与企业要求有一定差距,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教学内容没有有效的结 合行业发展动态、发展趋势。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许多学校在专业设置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没有充分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而是盲目跟风,大家纷纷开设近年发展较好的专业,结果学生毕业时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学生就业率下降。

2.2 部分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不合理

在课程设置上,虽然许多学校都对课程的实践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一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能达到1:1,在课程选取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实践教学条件限制、师资短缺等原因,很多课程只能照本宣科,而不能有效的结合实际。

2.3 “双师”素质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很多学校制订了教师下企业锻炼等规章制度,但由于相应配套政策、保障制度不健全,使许多老师不愿意去企业锻炼。

2.4 校外实训基地缺乏长效合作机制

许多高职院校和企业签订的学生实习合作协议中更多涉及的是学校和实习生的义务,而对实习企业的要求尤其是关于实习岗位等要求较少,实习生只能在某个部分或岗位进行实习,学校一味迁就实习企业,使实习生感到实习艰苦、乏味、所学知识技能很少,失去的对实习的兴趣、失去了对旅游企业的兴趣。

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对策

3.1 以职业情感为主线,加强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

学校从入学起就要通过认知实习、业界人士做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3.2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

学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不能盲目模仿其他院校,而应根据所在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合理设置专业。

3.3 创建多元教学情境

学校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景、竞赛教学情景、现场教学、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4 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拓展国际化合作

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和学校合作共赢,这样才能保障双方的长期合作。同时学校要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联系,大量输送学生到全国、全世界各地实习实践,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能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3.5 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使老师下企业锻炼有制度的保障,如教师下企业锻炼可以折合为课时、计入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中,教师下企业锻炼作为履职晋级的条件之一。

3.6 积极与旅游企业合作,编写校本教材

学校应该提供和争取相应配套资金,鼓励老师和旅游企业共同编写紧跟行业动态、适合行业发展、适合本地经济建设需要的教材、培训讲义等。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行业和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齐丹.高职生职业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10-16

[2]赵素洁.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9-20

[3]齐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41-45

第4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一直以来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低下,山区农业受气候的影响,仍以“吃饱”为目的,致使经济欠发达,文化相对落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多元化教育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量增大,一部分西部地区学生过早地进入社会,再加之中职教育的发展明显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在办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创新上、在专业开设和实训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明显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教育质量低下让西部地区的中职教育陷入困境。为此,寻求西部地区中职教育的出路,提高公民的职业素质,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家校合作”成为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家校合作”在中职教育中重要性的实践与认识,本课题组以甘肃省定西市辖区内的几所中职学校为调研对象,对“家校合作”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研,旨在为中职教育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寻求更有效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家校合作”现状分析

运用调查问卷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37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总结“家校合作”的现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不统一。学校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层次,将学生按照成绩分为上、中、差几等,其次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家长关注的是学生的在校表现,因为一般中职类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突出,家长最怕的是孩子不遵守纪律或惹是生非;学生关注的是所学专业是不是有用,能不能找到适合又理想的就业岗位。很显然,调查三方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很大差距,没有统一目标,让中职教育形成有效凝聚力。2.教育形式观念分歧。就“家校合作”这一教育形式,调查三方观念分歧,意见不一。71%的教师赞同“家校合作”教育形式,主要是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成长进行有效监督和帮助;52%的家长认为“家校合作”的作用不大,原因有二:一方面学生在校主要由学校管理,家长只起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忙于操持家务或外出打工基本无法与学校及时取得联系。63%的学生不赞同“家校合作”,其中34%的学生甚至认为“家校合作”没有必要。很多学生认为“家校合作”只能给学生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因此,教育形式上观念的分歧,使中职教育无法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3.合作内容理解各异。学校及教师认为“家校合作”是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督导与提升;家长则认为“家校合作”就是监督孩子“听话”或者“长大”,只有27%的家长希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做准备,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家校合作”是学校为了减轻管理负担;81%的学生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家长与学校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这种对于“家校合作”内容理解上的差异,致使“家校合作”形同虚设,相互脱节,有名无实。

三、“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家长方面。首先,家长对中职教育目标认识不清,教育观念仍然停留在读书与毕业的低层次上,没有充分认识到中职教育的职业技能特点,往往造成“家校合作”中我行我素现象,无法与学校形成合力。其次,家长对“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的事”,家长不是学校组成成员,对学校的管理指手画脚,岂不是多此一举,乱点鸳鸯谱?因此,造成许多家长不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即便参加一些会议或活动,也只是交差应付,走过场。也有一些家长虽然有好的想法、建议,但不乐意提出来。再次,家长与学校合作意识不强。在“家校合作”中,家校联系工作往往主要由学校和老师承担,家长参与意识薄弱,处于被动状态,除非学校邀请,很少有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家校教育活动。另外,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是普通高中升学的失败者,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已经处于失望或放弃状态,因此,对中职教育并不抱很大希望,从而对学校教学管理漠不关心,无法与学校配合。2.学校方面。首先,学校教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往往学校教育把精力全部致力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上,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这种功利性教育恰恰使一部分本来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厌倦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使教育难度有增无减。面对中职教育实际,中职学校教育不能急于从学业上求成,而要从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其次,“家校合作”的引领作用缺乏实效。“家校合作”关键在学校,在于学校的深刻认识,在于学校的主动出击,在于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调查发现,学校对职业教育对孩子、社会的意义宣传不到位,对“家校合作”的目的、任务、方法并没有与家长、学生取得认识上的统一,大多数学校都是校方说了算,造成“家校合作”中地位失衡,家长合作意识缺失。再次,“家校合作”机制机构不健全。虽然目前很多学校设有“家校合作”机构,但实际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家校合作”机制中家长代表比例偏少,家长联系制度操作性较差,家校合作制度没有常态化,而是以一些阶段性、形式化的会议、活动为主要方式,因而只是一种短期效应,缺乏长期性管理机制。3.学生方面。首先,对“家校合作”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学生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家长和学校配合要管住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活动进行约束和限制,而缺乏“家校合作”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正确理解。其次,学生对自身认识不足。一方面对自己走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缺乏足够认识和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认识不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持“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态,还有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职业理想,“打工”是他们就业的代名词,可是当问“打工”要具体干什么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

第5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钢琴 教学问题 素质教育 教学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c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钢琴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高校的钢琴教育也由此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新时期内,钢琴教育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多变的要求,逐渐暴露除了一定的弊端,文中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钢琴教学策略。

一、分析新形势下高校钢琴教育暴露的弊端

当前高校所开展的钢琴教育活动之所以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没有充分的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及社会多样化的钢琴人才需求相结合所导致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高校钢琴教育对学生缺少明确的定位,导致钢琴教育的目标并不清晰。钢琴虽然是一门优秀的音乐艺术,但是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广大的群众所服务,无论是钢琴教师、专业演奏家,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赞赏。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不同目标的学生而言,教师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个问题,学习内容和方法不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一味的追求钢琴演奏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天赋并不是很高的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

其二,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钢琴情感与钢琴技巧、理论的结合。很多钢琴教师坚持“熟能生巧”,在教学中,会给学生安排大量的练习或是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重复、机械性的进行练习和弹奏,甚至会对钢琴音乐产生反感。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自然无法理解钢琴音乐中的思想和情感,即使弹奏的再完美,也是没有灵魂的音乐,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并且在教学中,教师很少就音乐情感与特点与学生展开讨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除了学习指导外十分有限,这种缺乏鼓励和共鸣的状态会导致钢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其三,钢琴教学在音乐曲目安排、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在整体上尚没有形成完善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一方面,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钢琴基础为学生安排对应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在曲目的安排上也存在难度过高的问题,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不匹配。另一方面,部分教学人员的钢琴素质能力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和学生会急于求成,因而忽略了基础理论与技巧的练习,在教材内容方面也缺乏合理的统筹与规划,虽然在一开始部分学生会有较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不会持续很久,甚至有些学生在后期会尽力到瓶颈期,钢琴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二、新形势下高校钢琴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新时期内,高校钢琴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充分结合时代的特点与要求,注重培养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钢琴人才。为此,教学人员需要结合教学档大纲的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目标和钢琴基础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一方面,钢琴教师需要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内,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包括钢琴理论、钢琴技巧、情感培养,等等。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钢琴培养原则,在夯实基础能力的前提下,逐渐提升钢琴教育的难度,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等级合理安排钢琴演奏的曲目、伴奏式曲目等内容,保证学生练习的数量与质量。同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向,制定完善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钢琴专业能力。

在新时期内,教师需要逐渐转变钢琴教育理念,重视到钢琴艺术中的情感教育对于提升钢琴艺术水平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差异性,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对话,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情绪变化,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学生有能量土坯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不断提升钢琴艺术水平。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给学生更多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逐渐改善一岁一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开小组合作,就某一钢琴作品的情感进行分析与讨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共鸣,从而增加其作品演奏的深度和内涵。

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进步,对钢琴音乐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培养与新形式下的社会需求相符合的钢琴人才,钢琴教学需要适当的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钢琴艺术绝不是一种孤芳自赏的艺术,它需要更多观众的认同和赞赏,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质量,教师需要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公开表演的机会,因为日常练习与舞台表演是完全不同的。为此,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新、区域性的钢琴音乐比赛、参加学校内部的音乐会等表演活动、组织不同学校之间的钢琴艺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提高学生的表演自信。也可以适当的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团体表演活动,比如朗诵比赛伴奏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及合作意识,在提升钢琴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结合当前高校的钢琴教育实际情况,总结出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应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进一步提高高校钢琴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璐.新形势下高校钢琴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黄河之声,2015,(14).

[2]郑婷.新形势下高校钢琴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5,(20).

[3]平凡.浅析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及策略[J].大众文艺,2013,(17).

[4]刘玮.高校钢琴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的相关性探究及阐释――兼论扩招后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J].知识经济,2011,(02).

第6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家长会 家校合作 新渠道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47-02

家长会作为一种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在中国中小学阶段的应用较普遍,但大学生家长会作为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形式,尚未推广开来,只有部分高校开设大学生家长会。大学生家长会指由高校组织、同一高等学校或院系的学生家长构成的较为正式的组织。具体而言,在这一组织中,高校与家长主要通过会议形式,就学生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成长和发展,以逐步形成合作参与管理学校的家校合作新模式。

一 大学生家长会的内涵

1.大学生家长会的构成与内容

大学生家长会主要由学生家长和相关管理学生工作的老师、辅导员组成,其中家长是构成主体。在一些家长会内部,会设立理事会,推选家长代表作为理事会成员,与学校保持较密切的联系,参与学校管理的相关事宜。

大学生家长会主要参与两个方面的管理:一是学生管理;二是学校管理。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学生管理都是家长会的首要职责和内容,可从两个方向分析:第一个方向,学校到家长的方向,即学校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传达的信息,可细分为三点:入学时,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学校基本情况、办学历史、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培养方案等)和初入学的相关注意事项,有的学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在迎新家长会上还为家长发放了《梦想起航――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手册;学期中,学校主要就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通报,一般是做阶段性的总结,也可能是个别学生有突出的问题需要告知家长;学期或学年末,总结学业成就(如汇报演出、颁发奖学金等),提出下一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或进行就业指导。另外,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情况,会不定期地开展专题型家长会,同家长交流学生某一些方面的情况,如学业情况、思想心理、社交问题、安全问题。第二个方向,家长到学校的方向,家长会就自己子女的事务与学校沟通,提出自己的疑问,了解学生入校学习、生活、培养方案等相关事宜,并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感想。

学校管理是大学生家长会在内容比重上而言较次要的一个方面,但它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学校管理多元化、民主化的重要方面,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全面建设。学校和家长双方就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主要是与学生有直接关系的方面,如住宿条件是否需要改善等。

2.大学生家长会的形式

第一,新生家长会。新生入学时,很多学生家长会送子女入学。很多高校会利用这个机会,由学校或学院组织,在报道注册期间安排一次新生家长会。一般是校方向家长介绍大学学习、生活的情况,办理入学手续,提醒注意事项;有时,新生的辅导员、班主任同家长举办座谈会,以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和性格特点,以便日后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新生家长会旨在让家长了解子女今后学习生活的环境,协助学校帮助学生由高中向大学生活过渡,让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新生家长会在各地高校已十分普遍,如去年9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新生报到之际都召开了新生家长会。

第二,生源地家长会。由于很多学生都在异地上的大学,因此在学期中召开家长会受到时间、费用、交通、食宿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生源地召开家长会,则是由学校组织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招生就业部门等“走出去”,将家长会送到学生家长门口,有利于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沟通、互动活动,增强双方的合作关系。例如,去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专业课老师同新洲区十多位学生家长在新洲区教育局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召开了本地区的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家校合作的相关内容。

第三,专题家长会。顾名思义,专题家长会是学校就某个主题召开的家长会,有相对而言主题明显且较为专一的交流内容。受邀的学生家长一般是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部分家长,而非全部家长。专题家长会的内容可以是思想教育、助学政策、课业成绩、就业信息等方面,也可以是学校建设的相关方面。例如,2008年3月底,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组织了一次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会,参会的主要是不及格科目较多、学习成绩较低、延长学制的学生家长。

3.大学生家长会的作用

第一,学生层面。在学生层面,大学生家长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生德育的新渠道。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精神成长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都不可代替的。然而孩子上大学后,同父母的交流沟通变少了,甚至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不需要再听父母的了。但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自律能力不佳,在由高中向大学、由大学向社会的过渡中,容易产生许多问题,而家长却难以察觉。大学生家长会的开展,是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条新渠道,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心理变化,在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施加影响,协助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帮助子女解决问题和困惑,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家长层面。在家长层面,大学生家长会有利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家长与学生共同发展。对学生家长,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家长想参与学校教育,关心子女发展情况而缺乏好的方法和信息渠道;二是家长忽视子女进入大学阶段也需要家长的关心和教育。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生家长会的开展,首先为家长了解子女学习生活情况提供了较畅通的渠道和信息来源;其次纠正了部分家长不重视大学阶段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错误心理;最后,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家长可学习到教育子女科学、合理的方法。这样,架起家长主导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家长能参与学校教育,并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发展。

第三,学校层面。在学校层面,大学生家长会有利于家校合作和全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在现代学校制度中,强调学校向社会开放,学生、家长、社区及其他社会力量都能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利用大学生家长会这一渠道,家长与学校有组织、较正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探讨学校的发展方向,使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能不只拘泥于专家学者的纸上理论,而是能从与学校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学校工作。这一过程也是家长和学校充分合作的过程。这样既符合现代学校制度的民主化,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开放性的体现。大学生家长会的开展,推进了家校合作,并进一步从高校与家长、学生的关系这一角度完善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全面性。

二 大学生家长会存在问题及建议

1.存在问题

大学生家长会尚未普及,发展历史有限,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家长会刚出现不久,发展较慢,尚未普及。大学生家长会目前只有新生家长会开展得比较多,但其他形式的家长会数量十分有限,许多高校还没有注重这方面的建设,很多大学生都不知道有大学生家长会这一组织的存在,许多家长更是在子女受大学教育期间从未参加过家长会。

第二,家长会内容比较片面,形式比较单一,成效不大。目前大学生家长会的内容大多数是关于学生成绩方面的情况,而较少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形式上,绝大多高校仍用传统的家长会组织方式,即类似于课堂教学的方式――家长在会议室听校方讲。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家长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主动沟通与交流的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满足。这样,家长和学校的交流方式单一、内容较为单薄、有效交流有限、家长会的成效不大。

第三,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和专门的管理部门,缺少总结和后续跟进工作。大学生家长会的发展刚刚起步,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对此做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更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负责老师;在会议结束后,家长提出的建议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反应的问题往往没有做到后续的跟进,使大学生家长会流于形式而没能产生真正的作用。

2.促进大学生家长会发展的建议

第一,加强理论研究,打好理论基础。大学生家长会作为一个有利于促进家校合作的新渠道,应加强对其的理论研究。研究可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切入,扩宽研究视野,扩展理论体系。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切不可只空泛地研究理论或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实践。同时,可关注国外的相关研究,参考借鉴其中的有益因素。

第二,提高大学生家长会的质量,在保质的前提下推广。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家长会的建设,并应具有全局发展的眼光,从发展规划、管理机构、组织内容和形式、总结和反馈、评价和改进等方面提高其质量,积极实验推广,使有益的组织方式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行,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形成优势。

第三,丰富家长会内容,积极探索新的会议形式。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大学生家长会的内容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应关注学生成长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注意对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提出的建议要有可行性。在会议形式上,可积极探索不同的与会形式,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信息时代,可利用网络,设计开放型的主题网页,在网页上设置相关的信息资料;建立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的互动平台,可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开会。

第四,明确负责部门,注重后续工作。高校应在推行大学生家长会这一组织时,做好长期规划,可以将这一工作列为学校发展的常规工作,使其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其他方面相协调,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工作部门主要负责,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在每一次大学生家长会后注重会议内容的总结和上报学校的工作,将会议中家长提出的问题切实解决,提出的建议纳入参考体系中,并做好对家长的反馈工作,使大学生家长会能长足发展。

三 结束语

大学生家长会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重要桥梁,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新形式,让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促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家校合作值得探索的新渠道。同时,大学生家长会也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上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将大学生家长会这一家校合作新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贾智.当前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开展大学生“家长会”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3):72~73

第7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家校合作;方法途径;存在问题;沟通合作;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目前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内容和形式仍然较为单调。在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过程中,占绝大多数内容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其次是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情况,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业余爱好、心理健康等则较少提及。此外,家校合作的方式,目前看来仍然是以家长会为主,或者学生家长主动寻找教师进行询问,或者在有需要时教师在电话中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须知,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大环境下,家校合作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仅仅是家长与学校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的面对面或者电话交流,并不足以让其中任何一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家长会这样的方式也仅是对学生中间出现的个性问题进行沟通,对于学生本身则难以深入分析。这样单一的方式也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二)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的纽带,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学者陈家麟指出,家校合作应遵循“把单纯从学校出发,要求家长配合转变为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的原则,[2]而现在许多学校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却偏离了这一原则,将家校合作看作是减少家校纠纷的途径,或看作是学校评优的项目。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对家校合作效果感受最深的人是学生。学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作愿望与能力,因此家校合作不仅是学校与家长的合作,也应该是学校与学生的合作,家长与子女的合作,学校、学生、家长的共同合作。要知道,学生是家庭的一员,教师给学生的压力会无形地传递给家长,家长就会责备学校,学校转而又将压力施加给教师,产生恶性循环。

二、建立家校合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利用家校联系册增强家校的沟通与合作。每个学生都希望教师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并都希望教师把这些进步告诉同学、家长。而作为家长,也想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真诚的赞美。所以,作为教师,写家校联系册时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渗透赏识。同时,要引导家长分享自己教育辅导孩子的“实战经验”。这样,家长之间既可以相互学习,又能及时反思、整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年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不能立刻理解、记住,常常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了帮助家长了解教师的要求,教师可以不定期写《致家长书》,在公开信中反馈班级情况,表扬表现优秀或取得进步的学生,介绍本班学生家长的成功做法和其他教育方法,并提出下一阶段的要求和重点。

(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智能化,许多学校和家长开始利用QQ、微信、网站等及时进行沟通互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家长之间建立QQ群、微信群等,既便于众多家长之间有效交流,也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也要加强网站建设,将学校的教学计划等诸多内容又好又快地进行公示,便于学生及家长了解。除此之外,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建立定期交流反馈机制,如学校组织家长每月或者每季度进行一次家长见面会,以及组织教师与家长的定期一对一交流。交流见面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多重角度进行探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让家长走进课堂。我们可以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这是家长学习新课程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进入课堂中实际感受。每个学期,都安排几天“教学开放日”,让家长进入课堂,观摩“新课程教学”课,和孩子一起直接感受新课程的教学活动。课堂上有家长的互动,特别是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动手实践研究,这对孩子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激励。通过这样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不但使家长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也使家校联动的开展更深入、更和谐、更有效。家校互动、合作,是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快乐的有效途径,把学校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

(四)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指将教师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家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可以参与家校合作,与教师、家长平等交流,共同反思。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教师或家长的批评教育只会加剧学生的叛逆,与其一味地纠正学生缺点,不如让学生自己反思,教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商量解决办法。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有机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从而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教师和家长产生冲突的时候,学生可以作为调解员帮助双方了解事实,化解矛盾。

三、结束语

家校合作是新时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更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家庭和学校都应该行动起来,统一思想,明确定位,共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8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97-02

合作思想的历史悠久,合作工作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将个人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转化为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大家通过共同工作来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效果的最大化[1]7。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相互支持和配合的过程中,增强沟通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正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主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一、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得到了推广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法?很多老师对此的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不能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往往采取课堂讲解,或者让学生做练习的方式来替补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以及步骤,教师一遇到问题,为了能让学生积极和广泛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中,不管这个问题是否适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也不考虑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就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而学生不能准确和迅速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也不能准确地把需要理解和学习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法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由于教师将各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斥在整个课堂上,很难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教学时间浪费,教学效率不佳。

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教师放任课堂自由,缺乏控制课堂的混乱秩序。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往往是那些少数的、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喜欢发言,并且能够很快完成学习任务,而大多数学生则被排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发展要求。而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放任学生七嘴八舌的发言,缺乏调整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技能,也无法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辨析,出现教学课堂秩序混乱,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第三,缺少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评价和有效反馈。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所在的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教师过多地重视和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的评价,往往忽略了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及所使用方法的评价。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具体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缺少正确客观的评价,特别是对那些性格较为内向、不喜欢课堂发言的学生很少关注。这种评价是很不全面和不科学的,极其容易挫伤学生,特别是挫伤那些不喜欢课堂发言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反馈。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的长效机制

学校要高度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要定期召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专题的会议,制定并加强落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各项制度,研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明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及其任务,构建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的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开放、活泼、生动、有序的课堂气氛。学校要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纳入到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去,将是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校长要加强监督,教研组长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代课教师要大胆尝试,加强集体备课,不断推进和深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进行整体培训,提高教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注意结构的合理性。科学组织、明确分工、优化组合,是开展合作小组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进行科学分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能力水平或者是个性特点等因素进行分组。一般小组合作学习以4―6人左右为宜。如果人数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不利于学生个人才华的充分表现。合作小组组成之后,还要在合作小组中选出组长,组内成员要承担相应的合作小组内的任务,每个合作小组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依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学习模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自学的方式完成。有的教学内容,需要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各抒己见中思考讨论,提高认识,实现教学目标。

2.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和方法的指导,教师的参与和必要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在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各个合作小组之间进行走动,对各个合作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整个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首先,在自我探究阶段,必须要求学生要做到手脑并用,比如,用三种不同的符号,标画出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的学习体会,以此彰显出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获得的知识。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课堂信息,并且对在讨论中产生的各种看法和结论进行思考和研究,获取最终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使用协商法、辩论法和提问法等方法。协商法就是针对某一个问题,先由合作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还不允许雷同,然后大家进行自由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并在全班范围内演示。辩论法就是在各个合作小组成员充分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由某个学生或者是某个合作小组作为代表,来阐述个人或者本合作小组的观点,然后再由其他学生或者其他合作小组围绕着这个观点,展开辩论,最终获取最佳的观点和思想。提问法就是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提供的各种教学材料,独立地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小组合作成员进行思考和交流,达到学习的目的。

3.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参加合作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已有学习的知识,还要具有预习新课的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精心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要把握适当的“度”。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权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行为比以往课堂更加自由和活跃,因此,也容易暴露出课堂纪律松弛、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不容忽视,教师放手但不甩手,教师要调整和控制整个课堂秩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本合作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将自己合作小组的意见在全部范围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对于学生突然提出的一个与课堂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话题,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要迅速扭转题外话的局面,有效地调整好课堂秩序。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作为评价合作小组学习的依据。评价是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合作小组学习活动中,科学评价,不仅有利于对合作小组学习的效果进行反馈,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特长和潜能的发挥。合作小组学习的评价机制既应体现集体的成就,又要彰显每个合作小组内成员的贡献。如果评价不公,不仅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合作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评价应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要注重对合作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的评价,还要对合作小组成员进行评价,着眼于过程,注重于结果。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每个学生都进步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合作小组以及个体成员参与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正是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评价的时候,既要关注整体,又要考虑个体,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科学地评价合作小组的每一个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找到进取的动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教学中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它是一种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是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具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要善于发现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围绕教学内容,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创新的能力,并根据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际需求,随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第9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

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汕头地区的职校应立足汕头区域经济、职业教育的发展条件与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产教融合。借力区域行业企业资源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助力汕头经济发展,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汕头市现有高等职业院校2所,在校生1.6万多人,中等职业院校25所,在校生约1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全市职业院校与70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和专业技能提高、企业员工培训、产学研发、企业人才需求等提供了保障,实现了职业教育、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当前汕头职业院校与政府及企业的产教融合已具备一定基础,政府为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积极牵线搭桥、不断推进职业院校与地方企业间的产教融合;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意识不断加强、各种产教融合实践也在积极开展。不少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与职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对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与各类职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是促进汕头职业教育和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汕头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起步较晚,职业院校以公办学校为主,市场意识、产教融合意识比较滞后。虽近年来产教融合意识不断提升,产教融合仍存在深度、广度不够、方式比较落后等问题,本地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不少企业缺乏人才需求规划和可持续性、缺乏与职业院校沟通合作经验、更有不少企业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当成降低用工成本的急功近利行为,导致产教融合的不稳定。

二、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产教融合是解决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必要途径,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可促进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是汕头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1.深化产教融合可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弱、人才稀缺等问题。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是推动汕头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汕头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稀缺,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弱的有效途径。依托职业院校师资这一人才智库资源,通过产教融合,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和区域经济提供更加本土化的人才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职业院校为本地企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企事业单位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对解决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弱,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稀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十分必要。2.深化产教融合可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存在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立足区域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通过因地制宜的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借外力解决资金、场地、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训设施更新慢等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实践水平的提高和师资的成长,产教融合是解决当前汕头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必要途径。

(二)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职业教育的生源以本地生源为主,汕头中职院校生源均来源于潮汕地区,高职院校生源70%来自潮汕地区,据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统计,汕头职院60%以上的毕业生毕业后留在汕头及潮汕地区工作,中职院校毕业生留在潮汕地区工作的比例更高。而本地区本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仅有不到10%留在本地区工作,可见职业院校是本地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潮汕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占比大的民营企业中,本科以上人才的比例非常低。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能提升本地区企业人才的总体素质,有利于人才稀缺特别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稀缺问题的解决。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带动了本地区企业人才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提供了支持,有效促进企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通过产教融合促进汕头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三、助力汕头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辅相成

汕头依托汕头保税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学院,与保税区企业合作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企业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同时,多名本地区各行各业的专家、权威、创新创业导师等,依托师资这一人才智库资源,降低本地企业的人才引进成本、专家指导成本,更有效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校企携手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职业院校教学需要企业导师的参与,职业院校教师也需要深入企业丰富实践经验。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与职业院校进行互补,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性,培养一支的人才队伍。例如,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合作组建“金牌店长班”,依托某些大中型连锁企业门店开展见习、访学、销售竞赛、实习等。酒店管理专业开展“学徒制”产教融合,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同时为企业员工,一方面作为学生可以提升学历、拓宽视野、进行更全面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员工,由企业优秀师傅指导,传帮带,提升实践水平和能力,校企携手培养,加速人才成长,通过校企携手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

[2]蒋姝蕾.“校企主导”产教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0(2):34-38.

[3]李传伟,吴永刚,车信超.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野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5):40-44.

[4]赵慧娴.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6):38-4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