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

第1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发电厂工程;电气自动化;应用;分析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的产生与应用对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电力工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更需要重视电力工业的发展。因此,积极的实现发电厂电气系统自动化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能力,并不断的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1 发电厂工程电气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优势分析

1.1 对电力设备进行监督与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自身具有明显的自动性与集成性,同时也充分的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能,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有效的对电气设备实际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与控制,并获取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从而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来做出正确的决定,最终实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实现电力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发电厂的电气系统中,科学合理的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并与自动化的控制平台进行配合,进而使得原有电气设备实际的使用、监测与维修步骤得以简化,实现了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同时,对电力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实现了电力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的应用与广泛的推广,使得电力系统资源实现更科学更合理的分配。

1.3 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

在发电厂电气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的实现了电网的高效运行。与此同时,使得电气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能够进行交换与共享,并且对相关的发电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控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使得发电厂在成本预算方面降低了许多。除此之外,在发电厂电气系统中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并推动了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效率的提高。

1.4 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与稳定

在发电厂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工程的应用,使得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的实现也保证了电网的稳定与安全。

2 电气自动化在发电厂工程中应用的具体体现

2.1 DCS控制系统应用

DCS系统,即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微机处理器把其控制的功能进行分散,并利用综合协调与集中操作的方式进行设计,进而形成新型的仪表控制系统。基于通信网络而形成的DCS控制系统是集计算机、通讯、显示与控制于一体的系统性的控制技术。该系统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源机、现场控制站、人机接口单元与数据通讯系统,能够实现对多层次开放数据接口的支持,并对程序系统进行相应的监控与控制。基于此,可以全面解决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对系统进行相应的完善,最终达到保护电气设备继电的目的。该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能够实现工程师软手操作的程序控制效果。除此之外,DCS控制系统还可以有效的实现自我诊断故障的性能,进而使得现场操作人员对发电厂电气系统设备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更好的掌握。

2.2 FCS控制系统应用

FCS控制系统,即现场总线自动化操控系统。该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就是把总线的数据领域通信网络逐渐向分散开放性的成本运行方向发展,是对自动化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此外,该系统实际的运行具有较低的成本。FCS控制系统最明显的表现方式就是网络分布结构的开放特点。可以利用总线来对不同的电气控制节点进行相应的控制,不仅可以实现电气监控系统的智能自动化技术,而且使得现场总线可以逐渐向系统的监控操作功能方向进行分散化的运作。

除此之外,现场总线自动化操控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发电厂的网络布局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在电气系统的网络应用,通常的布局结构是总线形结构与星形结构以及环形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发电厂通信网络布局的结构灵活选择,更有利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的布局选择。通过利用FCS控制系统,可以在双绞线与光纤电缆的应用过程中减少发电厂监控主机的实际工作负荷量,同时也能够更好的预防数据通信故障的发生。与此同时,FCS控制系统在电气系统工程重组与扩建方面具有十分便捷的操作优势。

2.3 DCS与ECNC成像系统相互结合的应用

第一,发电厂总线路与硬接线路结合转换。通过对发电厂断路器的有效控制能够实现对DCS控制系统中DI与F0卡的控制。在对发电厂断路器进行控制后,就可以通过发电厂总线所设置的开关回路来对其电压和电流故障警示进行继电保护的指令发送,进而使ECMC成像系统在对电力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能够确保及时与有效,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DCS控制系统控制现场所耗费的光纤电缆量,实现建设资源的节约。

第二,通过利用DCS控制系统,可以在机组启动系统与电力信息进行综合控制的过程中,准许其内部的设置,进而有效的避免了错误信息乱入,并且可以更好的为DCS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提供保障,使发电厂现场控制站能够接收到真实的电力数据信息。由此可以发现,把DCS控制系统与ECMC成像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保证发电厂电气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可靠。除此之外,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运行的成本,为其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有效的推动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发电厂工程中积极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电力供应现状,确保其安全与稳定。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并且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电能更加依赖,需求量不断增加。虽然,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良好,但实际应用的程度并不高,因此,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进而不断提高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不断的提高发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使其获取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发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与深入发展,对于电气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积极推动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白志刚.电气自动化在发电厂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消费电子,2014 (22).

[2]伟.关于电气自动化在发电厂工程中的应用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4).

[3]李柳.浅谈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

[4]李莉娜,包春杰.关于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3(16).

第2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无功补偿;电气自动化;补偿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不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其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注入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负序与谐波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常常会使无功功率大大提高,甚至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故障,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无功补偿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对于避免电力系统安全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针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完善途径,做以下简要分析:

1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实现途径

1.1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现状

面对当前电气化的迅速发展,为从根本上提高电气化的高功率因数,将负序降到最低,其根本途径在于结合当前现有的滤波技术,对电气化中的谐波进行抵消。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将无功补偿在谐波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功率因数提高、负序降低的功效,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构成了有效的滤波通路,对电气化中的谐波进行滤除或抵消。

1.2 无功补偿技术的实现途径

一般来讲,在实现无功补偿技术的相关途径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安装固定的电容器与电抗器,则能组成简单的谐滤波器。但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安装人员能够从电容器与电抗器的实际功率出发,确保其在运行中,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负序的作用。其次,真空断路器的应用,能够凭借自身投资小、操作简单的优势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在实际应用中,其缺点在于工作人员一旦合闸,则会在电容器上产生过高的电压,并由此来影响整个动态的补偿效果。最后,固定滤波器、电容器、电抗器等组合调压。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通过调节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的母线电压来调节连接在低压母线上的滤波器或电抗器的电压,从而改变其无功出力。调节时用晶闸管通断,分接开关无载调节,电气寿命理论上不受限制。

2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实际应用

在上述实现的无功补偿技术途径中,虽然使用的方法不同,但其补偿的原理却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设备中,受设备自身性质的影响,单一的无功补偿技术是无法满足设备自身运行需要的,并由此并产生了多种类型的无功补偿技术,以此来满足多种设备的运行需求。一般来讲,作为所有无功补偿设备中结构最为简单的设备,单协调滤波器的应用,主要是由固定电容器与电抗器两个部分组成,通过对特定滤波的过滤来提高系统自身的功率因数,在降低系统负序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无功补偿。

而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作为一种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的无功补偿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将投资成本降到最低。但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仍存在较大的缺陷,即合闸通电后整个电容器便会出现高电压,对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此同时,在实际使用中,若频繁的进行开闸、合闸,还对对整个开关寿命造成影响,并最终影响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无功补偿的实际效果。

以下是无功补偿电压的调整: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投入与切除都要引起变压器负载侧电压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电容器投入与切除来提高变压器负载侧的电压质量,下面分别给出电容器的投入与切除对变压器进行电压调整的计算式。

(1)电容器投入对变压器负载侧电压的调整。在电容器投入前变压器负载侧功率因数为cosφ0,负载侧电压值为U20,而当电容器投入后负载功率因数提高为 cosφ+,则电容器投入后负载侧电压值增加为U2+,其计算式为:

(2)电容器切除对变压器负载侧电压值的调整。在电容器切除前变压器负载侧功率因数为 cosφ0,负载侧电压值为 U20,而当电容器切除后负载侧功率因数下降为 cosφ-,则电容器切除后负载侧电压值下降为 U2-,其计算式为:

3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要认真分析在电气自动化对无功补偿使用的要求。电能质量是评价供电系统的最重要的指标。在供电系统中,能够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就是电压。当前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无功状况主要是因为功率因数与阻抗问题,使整个电力系统都受到无功状况的影响。不同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对于无功补偿的要求不相同,在进行无功补偿时,必须认真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对无功补偿的要求,从而有效提高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

结合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系统中的谐波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缩短无功补偿装置中的电容寿命,并由此来增加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成本。在当前使用的无功补偿技术中,其电容器虽然经过相应的处理,具备了必要的抗谐波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受自身结构的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谐波,一旦内部谐波的积累量超过了电容器自身的最大承受范围,将会损坏电容器的内部构造,使其无法正常运行。其次,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在我国发展应用中起步比较晚,因而整个技术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定不完善,仍需相关人员结合着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完善。一般来讲,在电气自动化的实际运行中,无功补偿容量配置仍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并由此影响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而在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中,既包括技术原因,也包括设备自身存在的漏洞,这些,都会使无功补偿技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在情况严重的前提下,直接干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其核心在于完善无功补偿技术与配网的结合。这就要求电气科研人员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快研究步伐,将无功补偿技术与配网相结合,以减少电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损耗为目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能源节约的目的,在降低变压器负荷功能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在提高电气自动化运行效率的同时,还避免了能源浪费的现象。针对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相信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必能将其克服。

参考文献

[1]王李杨.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2]王浩.浅谈现代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系统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11,(07).

[3]李晓凤,郝敏.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J]. 神州,2011,(14).

第3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应用研究

Abstract: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to our country. In the road 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many fields and social many departm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As people to the electric autom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rise ceaselessly,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strategy, the hope can for related staff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words: electrical automatio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尤其是电力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能源物质的科学、合理利用,造成了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因此,在工业发展进程中,技术人员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以及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情况,寻找无功负序和谐波的综合补偿方法,研究出无功补偿技术,以降低电能的消耗量,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有序运行,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一、简述无功补偿技术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其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物理学中的电磁感应原理。电能在转换过程中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磁场,并且这个磁场是交变状态的,使电能在转换过程中不对外做功,这样就形成了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电源的无功功率在任何时刻都是与总的无功负荷相等,也就是说电网中的无功总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为了时刻保持这种平衡状态,技术人员创新地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有序、安全运行。

无功补偿技术主要分为两种:静态无功补偿技术与可控串联无功补偿技术。这两种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都很普遍,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运用的。(1)静态无功补偿技术: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无功补偿技术,我国对静态无功补偿技术的使用多是集中在输配电系统与工业部门中,截止到2004年,我国使用静态无功补偿技术安装在5个高压变电站上,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人员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可以自行生产静态无功补偿设备,它主要由监控调节屏、人机界面屏、保护与故障录波屏、交直流系统等组成,运用多目标、多反馈的调节方式投入使用,为我国电力事业做出重要贡献。(2)可控串联无功补偿技术:这种无功补偿技术的工作参数是与工作时间有关的,一般来说,长时间工作与连续15秒工作,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线路电流可以相差1.1kA(RMS);可控串联无功补偿技术的工作能力是根据系统需要,确定基本串补度与调节范围,进而确定可控串联无功补偿技术的工作能力。我国对可控串联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已经有60几年之久,并已经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甘肃220kV的“成碧”示范工程,对提高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输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简单来说,在长距离输电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保证电能输送的稳定性;调节系统电压,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设备容量与功率损耗;加强对低频振荡的阻尼,降低短路电流;平衡三相符合,提高系统稳定性;减少无功潮流,减少非线性负荷对谐波的干扰,提高电能输送质量。

具体来说,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中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根据视在功率S(电力系统的端口所加电压有效值与线路中的电流有效值之乘积即为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P的比值(cosφ=P/S),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在传输单位有功功率时,可以通过无功补偿技术提高功率因数,进而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传输的功率,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传输能力;其次,根据公式S=(S1-S2)/S1以及S%=(1- cosφ1/ cosφ2)×100%来计算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变压器的利用率,并从两个公式中得出,当功率因数由状态1提高到状态2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负荷得到增加,并可以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大大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有效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再次;根据公式U=3×(IaR+IrXl)与IaR+IrXl=(PR+QXl)/U(U代表额定电压,Ia代表有功电流,Ir代表无功电流,R代表线路电阻,Xl代表线路感抗。其中,R、Xl均为定值)来计算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在传输单位有功功率的条件下,降低无功功率,从而提高电压质量;最后,根据以上几点的分析,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输电能力进行优化,从而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有功功率损耗,进而提高系统设备的利用效率。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提高效率的设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用电的安全,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形成用户与电气自动化系统双赢的局面。

三、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无功补偿安排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分散补偿、集中线路补偿、就地补偿。这三种方式中,就地补偿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供电回路的功率因数,还可以改变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压,保证电压的稳定与运行质量,降低供电损耗,起到节能的作用。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就地补偿是节能效果最佳的安排方式,因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需要技术人员严格注意无功倒送、容量配置、无功潮流问题。所以,推广无功补偿技术还存在这一定的问题。

首先,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减少系统设备的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但是,一旦用电单位用电的功率因数达不到供电局要求的系数标准,电容投入过多,多余的无功功率就会被输送到电网上,增加电能输送线路的负担。这种系统在输送电能过程中产生的无功倒送现象,将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加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备损耗,进而影响系统运行效率,降低了输送电能的质量。

其次,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需要有一定的容量配置,来保证无功补偿技术的有效实施。但是,很多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都不合理,这样的容量配置不能根据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调节系统中的无功潮流,致使系统运行的容量达不到规范的指标,不能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

最后,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条件下,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潮流状态,这样才能保证电能供应的质量与效率,满足用户的需要。但是,在电网系统运行中,发电厂会产生大量的无功潮流,并在长距离的输送中发生穿越问题,进而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应用无功补偿技术虽然可以降低无功潮流,但是对于长距离的输送效果不是很好。

四、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无功补偿装置,这些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采取联合的形式,以提高装置的效能,进而提高装置利用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联合装置来实现。固定滤波器(FC)与可控饱和电抗器联合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有效地改变磁场中感性电流,平衡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但是这种装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损耗,影响系统装置的使用性能与寿命,进而影响系统的投入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FC与电容器、电抗器联合装置: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容器与电抗器是最基本的装置之一。这两种电气装置可以有效隔断直流、扩大振荡信号的频率范围、维护母线电压水平、增大短路阻抗等作用。因此,当FC与电容器、电抗器相联合,组成的装置具有调节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压的作用,以稳定系统的无功功率,避免过补偿现象,同时实现滤波功能。还有一种还处于研究阶段的联合装置,这种装置是由有源与无源滤波器共同组成,它是利用无功补偿技术的大容量特性对系统中的谐波电流进行抵消作用,从而实现系统电源对电流的要求。

五、提高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效率的策略

随着无功补偿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也越来越好。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创新无功补偿技术,希望可以克服技术应用上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效率。

首先,进行分区优化控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运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但是如若同时出现无功功率与电压问题时,需要技术人员认清系统控制重点,加强对电压的调控。因此,为了提高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效率,可以进行分区优化控制,将各个模块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并在每一区中制定调控计划,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系统运行状态,提高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效率。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推广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技术人员加大研究力度,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理念,结合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特点与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途径,创新技术,以提高技术的应用效率。另外,在创新技术过程中,还可以有效考虑改变无功补偿的容量,进而改变系统的侧负荷,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避免无功倒送现象。

最后,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操作人员的素质。无论怎样先进的技术,都是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操作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最佳性能。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与训练,积极提高自身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水平,并在不断应用中积累经验,进而有效提高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它对提高生产效率与提高生活品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电能的消耗量,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有序地运行,提高供电系统的供电质量与经济效益。相信,随着工作人员对无功补偿技术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它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也将越来越高,将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李杨.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2] 王超.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分析[J],广西轻工业,2008,(24).

[3] 柳宏伟.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

[4] 高亢,杨建军.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1,(27).

[5] 鲁俊生.电力网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现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6).

[6] 李晓凤, 郝敏.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神州(中旬刊),2011,(07).

[7] 尚晶.浅谈无功功率补偿技术[J],科技风,2009,(14).

[8] 刘光标.刍议关于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及建议[J],中华民居,2011,(07).

第4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工厂;电气;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自动化是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主要是指由软件、机械和电子组成的,可以使工厂的生产速度和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三百以上。电气自动化控制主要是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使工厂的生产效益过程更加精确。

国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引进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PLC、变频器和工控机等。大大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自动化进程,并且为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动化技术也促进了工业的进步,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一 、工厂电气自动化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家PLC厂商,近400种PLC产品,不同产品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这就意味着不会有其他的非标准的方言。电气自动化控制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然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企业来说,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和企业成本,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为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进一步的技术保障体系,同时也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内目前已经形成了中低档电气自动化产品以国内企业为主、高中档电气自动化产品国外企业为主、大中型项目依靠国外电气自动化产品、中小型项目选用国内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市场格局。

当前,我国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电气自动化的相关知识、技术条件支持达不到,对于电气自动化认识的思想不够深入,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重要性认识不端正,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用不够广泛,在使用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不够规范,不利于电气自动化应用能力的有效发挥,不能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各项活动的开发与应用中,能发挥自身的学习、适应、调整和组织作用,最大限度的保持工厂各项活动的平稳无障碍运作,但也有自身的短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投入运行后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许多工厂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长期使用和维护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高,没有长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设备的维修维护计划,或者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无法有效地解决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各项活动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有时,一旦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发方的技术支持减弱,工厂各项活动很可能因为设备故障情况而难以正常运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计不合理、不完善,这也是许多控制系统不能长期正常运行甚至无法运行的主要原因。有的技术设计不切合本工厂的实际情况,比如程序设计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因此,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该朝着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二 、工厂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使得工厂的自动化设备逐渐走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厂实际应用时,除了要对工厂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还要承担站控层之间的联系、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存储和防控错误操作等任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功能既要实现对内监控,也要实现对外监控。对内监控指的是对间隔层实施监管,主要负责总结反馈故障和意外处理的信息。过去,这个步骤需要由工厂派专人进行记录,而智能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记录,完成对设备的判断分析功能,大大减少了工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外监控主要针对工厂的发电配电机组,负责把信息和数据传送给DCS系统。与网络技术联系紧密化,工业化领域引入以太网,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以太网能够用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低的成本完成信息传输,被各个领域普遍采用。工厂多采用嵌入式以太网系统。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使工厂能够顺利完成数据交换,保证电气自动化能够顺利进行。网络技术为工厂进行设备监控提供了基础,以太网保证了监控的有效

三、 工厂电气自动化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普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厂中应用逐步扩大,影响深远流长,不断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处理系统和信息的采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显示、数据的编辑和报表的打印以及包括异常情况的预警系统模式,而且还可以执行计算机事故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回溯等。

2、监控方式更加集中化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内部的广泛应用,不仅简化了办公平台而且易于接受和维护。大大方便了工厂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是工厂内部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化。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对现场总线通讯速度的要求不能过高,这有利于减少工厂的安装和使用成本,但是这只适用于较小范围内监控。而对于全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则必须使用现场总线的监控方式,而且随着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发展普及,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并逐渐实现和发展现场监控的通讯总线是由串行连接的双向传输。实现网络连接和其灵活组态,并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不会因单一装置出现故障或连接问题而影响整体系统的运作甚至瘫痪。串行电缆可以有效的链接中央控制室的PC监控软件PLC以及CPU,并且连接上变频器仪表及马达启动器和低压断路器等设备,大量的信息被中央控制器采集上来,相对于监控设备来说,达到良好的监控效果,现场总线的形式更有针对性目标,不同区域具备不同功能,并且具备了监控设备的全部优点,还补充了其不足之处,不仅降低了耗费还使各个功能之间的装置相对独立。

3、变换器电路技术

在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变电器电路呈现由低频向高频的方向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元器件进人第二代变频器以后,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我们选择更多的是PWM 变换器,这种变换器能够更好的适应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各项性能,优化设备参数,减少谐波对电网的影响,从而更好的解决低频区的电动机转矩脉动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应该更好地在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广泛应用。

四 、小结

工厂电气自动化在提高工厂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流程,减少成本,促进工厂收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和网络化的逐步普及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涉及的产业和领域也将逐步扩大。对社会发展与进步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相信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宇杰.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9(10)

第5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工厂企业 自动化控制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27.3 文献标识码:TM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60601

在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自动化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步,工厂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趋势也在大幅度的提高和创新,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已经得到了不断应用和普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中的地位更显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工厂生产和发展重要技术之一。

1、当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状况与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整个发展过程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电子信息技术。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动化控制技术,近年来更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1.1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际状况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

自动化控制除了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外,还能够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生产效率得以全面发挥。在大量减少用工的基础上,还能够进一步降低人为操作的失误率,这不仅节约了人员成本,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1.2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我国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道路,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目前我国自动化控制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工业计算机系统行业已经形成。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在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中采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促使系统更加容易操作,也就是电气自动化凭借计算机技术对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人机结合的良好操作界面,使系统控制日益灵活,同时能够快速产生集成效果,应用Windows操作平台在不同程度上均能够让维护与检修工作更加便利与直观。

2、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企业中的重要功能

(1)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自动化控制可提高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煤炭、化工等行业生产作业环境复杂,生产要求具有连续性,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现代化自控控制系统采用高度集成的电子器件、专用集成芯片及计算机,大大提高了硬件的可靠性。由于软件的灵活性可在系统中设置各种控制、故障检测和诊断程序,形成一个完善的自动化系统,其控制功能与状态检测、故障保护功能紧密结合,从而保护了自动化系统的高度可靠性。实行离机操作,对工厂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特殊意义。

(2)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为生产数据与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给企业生产增添了智能的翅膀。自动化控制技术尤其适合于解决特别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广泛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生产调度、故障诊断等,也可以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应用于产品配方、生产调度等,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

自动化控制技术能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及时正确地搜集生产线数据、更加合理的生产计划编排与生产进度等,包括从产品开发到设计、外包、生产及交付等,生产制造的每个阶段都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提高产品质量

自动化控制技术强调系统地识别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就是在产品中实现对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并对过程控制中重点做好过程的监视与测量,从原辅材料供应、验收,从生产组织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做到严格检查、及时反馈、快速整改,维护工艺技术标准的严肃性。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与改进,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4)减少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能源损耗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精准的控制生产过程,将各项指标按生产过程反应要求进行精确智能调控,最大程度减少供热或制冷等的能源消耗。原材料输送过程自动高效,最大限度减少物料输送设备运转时间,提升系统整体节能降耗。

3、工厂企业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复杂的国际形势为全球的工业发展带来了颇多变数,诸多工厂企业已经开始选择在能源效率以及安全领域加大投入,同时,对于工业领域内的自动化与控制的新技术也普遍抱有积极的态度。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自动化与控制技术脱颖而出,以太网的使用将会增加,为了弥补专业人士资源的不断缩水,远程监控也将增长迅猛,网络安全也成为了远程监控领域的重要问题。

尽管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仍是把微计算机作为主要核心的网络化自动控制体系,但在不同程度上均已表明电气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同,所以在此前提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一定会十分光明,最终迈向科学化与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厂实施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但能够获得显著成效,还可以得到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工厂电气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使操作程序更为简单快捷,大大减缓了工人劳动强度以及缩短了工人劳动时间。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规模的逐步壮大,许多电气设备的运用也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合理调整与改进,以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为工厂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最终使工厂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罗奕.电气工程专业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4

[2] 梁昌鑫,贾廷纲,陈孝祺.工业自动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8,(3).

[3] 孙振华.创新――电气自动化改革的灵魂[J].科技与生活,2010,14

第6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工厂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人脑思维模式进行模拟并对事物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自动控制技术,与人脑有所差异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依靠的是计算机来对事物进行计算分析以及模拟。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变得日趋完善,并逐步应用于工厂电气工程控制领域中,从而使得工厂电气工程控制的效率及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新时期,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进我国智能制造的应用进程推进我国的“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顺利实施,应当加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我国工厂电气工程控制向着更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1.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特点

人工智能技术这一概念最早是上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在其发展历程中随着电子、信心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集理论以及启发式搜索等几个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工厂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能力的同时目标在于让机械控制活动能够体现出人类的意识代表着自动化控制在工厂电气工程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在工厂电气工程领域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能够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程电气工程领域中具有以下的优点:(1)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在传统的控制技术上进行大量的创新,从而将计算机的智能化、高效化的特点应用到电气工程的控制中,从而对传统控制模式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有效的规避。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工程中时无需进行具体的参数计算而是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工厂电气工程的影响。(2)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工程中时,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运行智能函数进行更改和调节将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工智能的控制性能,相较于传统的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调节更为方便、扩展性更高。(3)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工程控制中时,人工智能技术比传统的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一致性,通过向人工智能系统内输入一些不确定性较强的参数也能够产生很高的估计,并极大的降低影响因素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影响,提高工厂电气工程控制的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工程控制中时除了具有以上的特点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具有控制精度高、误差小、控制精简化程度高等的特点。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工程控制领域中能够极大地提升工厂电气工程的运行效率,促进工厂向着智能制造的领域迈进。

2.人工智能技术在工厂电气工程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工厂电气工程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以工厂电气设备的设计为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时能够有效地提升工厂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性能。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应用到设计中,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缩短电气设备的优化设计周期,同时还能够降低设计成本。在工厂电气工程的设计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电气工程的设计中,在提升数据准确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工厂电气工程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得到极大的加强,确保电气工程设计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在工厂电气工程设计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工厂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方面也是其应用的一个主要的方向。现今的工厂电气工程控制设备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其自动化程度、复杂程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当故障发生时使得排障工作变得极为复杂。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工程的故障诊断中将能够极大的提升故障查找效率,保障工厂的正常运行。一般来说,工厂电气工程设备的故障多发生在变压器、电动机、各级控制等环节中,传统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要求对整个控制环节有着足够的了解,因此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且费时费力。而当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中时,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神经网络、专家技术以及模糊控制理论等应用于工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监控,将能够极大的提升工厂电气工程设备故障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保障工厂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除了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设备的设计优化和故障诊断外,还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控制。现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复杂性越来越高,传统的控制技术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工厂电气工程设备的控制需求,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则为工厂电气工程的控制带了了曙光,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设备的过程控制中,通过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中在数据分析、计算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中所含有的一些特殊算法,从而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计算的效率、质量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所具有的模糊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控制等在工厂电气设备控制中的应用,将使得工厂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的智能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我国工厂的智能化升级以及“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未来,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在工厂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延伸,其在工厂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应用中将会体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为更好地对工厂电气工程进行人性化的控制,需要积极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型机械的自动化控制,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的控制方式积极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控制效果。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厂电气工程的控制中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中进行良好的监控,通过在工程电气工程设备控制中的一些关键点显示图像动画等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这些动画对工厂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及时地了解并将工厂电气工程设备的一些运行参数显示出来。此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工厂电气工厂控制中的应用用以实现各个电气设备运行中隔离开关、电压、电流等信息的实时监控,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将所监测到的信息建立起相应的运行图表反映出工厂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状况。在工厂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监控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远程对工厂电气工程设备进行控制,用以提高工程电气工程运行的安全性。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及工业制造模式的不断发展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所具有的智能性将极大地提升工厂电气工程设备控制的智能化程度,从而有效的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桂昌.试分析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2):260-260.

第7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电气系统;自动化;电厂;应用

上世纪50年代自动化技术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手工操作到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为工业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对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仪器仪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自动化专业领域中DCS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化工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更为广泛。现在的生活到处都是自动化的应用,其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传统的集中分布式控制系统中设备之间存在一个信息互访,但它能反映出来的整个电气系统的信息量很少,导致电气系统中的操作和管理操作人员有很多不便,如果不能使用更方便更快捷的系统操作模式,在发生意外事故的电厂中不能及时准确的分析出原因,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电气系统需要升级自动化水平,摒弃传统的硬接线的一个信号采集模式,采用更智能的方式有机结合,构建和完善电力系统集成的通信网络,实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现场总线技术系统管理水平。

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 集中监控

集中监控系统功能主要用在集中监控处理器的信号转换上,集中监控可以通过强烈的信号转换,将转换后的信号通过弱硬连线直接接入DCS模块式箱体。解决集中式监视电气系统的维护的工作人员便于操作的问题,添加了集中监控系统的电厂,电厂控制站控制往往更容易。但是这样做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主要是由于集中监控系统,处理器可能会导致过度的工作量,过载情况下,监控系统的处理速度将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的监测网络处理器处理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将增加布线的难度,使主机效率降低。此外,集中监控需要考虑的主机和终端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远,主机的驱动力将降低,长途线路监视结果也将受到影响,使电缆受到干扰,不利于集中监控系统效用的发挥。

2.2 远程监控

RMON模式设置使用原来的模拟电路,例如晶体管。硬件远程监控系统主要负责收集数据并加以判断。其优点是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无需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关键人员安排,就能完成电气设备监控。但是,远程监控的缺点是无法实现遥控。监控系统通过硬件来运行,当一个组件出现故障时,有可能由于诊断不足不会自动排除故障。这是由于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是由不同的组件组成,其中每个组件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当发生问题时,该系统无法人工发现并控制。此缺陷直接影响操作的电气设备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利于风险防范。

2.3 总线监视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监测方法-总线监视器。总线监视器上通常都安装一个单独的终端块连接到总线适配器。通过开放节点的电路保护,总线监视器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这是最突出的特点,以减少使用的电线和连接配件,原有的电缆被压缩至一个复杂的控制总线电缆,从安装和维护的角度来看,成本和费用都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由于监控系统有更全面的安全保密协议,所以显示器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成套电器设备为电厂的安全运行提供足够的保护。

3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3.1 智能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步,电气自动化系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为工厂自动化设备逐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实际应用于电厂监控设备,它将运行状态记录于存储设备,并将其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避免了因不必要的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电气自动化系统监控功能,必须实现内部控制,但也实现了外部的监测。内部控制是指实施监管间隔层,主要负责处理突发故障的总结和反馈信息。在过去,这需要派人做电力抄表记录,智能化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抄表,大大减少了电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外部监控主要用于发电的电源分配单元,是负责信息和数据传输到DCS系统。

3.2 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有密切的关联

引入以太网是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太网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低的成本来完成信息传输,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电力部门和发电厂使用更多的嵌入式以太网系统。现代网络技术确保数据交换的顺利完成,从而使电气自动化能顺利进行。网络技术为电厂提供设备监控的基础,以确保监测的有效性,确保有效的数据交换。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的过程中,减少了人力、精力和时间,节约了成本。

3.3 更好地利用外汇管制提高电气自动化效率

常规电站设备系统已跟不上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要完成高速,高效的数据集成任务,我们必须使用更多的开关控制电路。此外汇管制的方法,可以解决最后的电气设备受到振动和噪音干扰问题。技术的不断提高,降低噪音,减少电气自动化设备组件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电气自动化效率。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全面提升电厂的机械和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成本优势,促进电力公司和电厂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宏薇.百亿石油石化市场诱惑电气设备企业如何掘金?[J].电力系统装备,2010,(4):26-29.

[2]杜晓伟.论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J].价值工程,2012,31(7):127.

第8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农业水利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230-01

伴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应用于工厂自动化控制、办公自动化操作,而且应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目前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局面,它的发展大大的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自动化发展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等因素,导致水资源缺乏,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农田水利建设是通过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或者其他方法来调节地区水利分布、改善低产土壤、充分利用水资源等,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技术难题。为了适应高科技、高文化的要求,发展、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动农业发展便显的尤为重要。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已有多数厂家进行温室大棚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产品生产。远程监控系统发展迅速,以最大程度、最大范围监测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此监控技术可检测温室中的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植物水分等环境因素,将所监控的信息直接传达到用户,使用户可以直接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提供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当植物水分缺失的情况下,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以便提醒用户。不仅如此,监控系统并不是在植物出现状况才报警,它可以时时、迅速进行检测植物是否处于良好发育状况,分辨出哪块区域生长良好,哪块区域需要施肥,哪块区域需要灌溉等等。电气自动化技术目前在大型农业生产中较为常见,而在农村小户、集体户等地却不常见,因为此技术虽具有功能强大、操作方便、覆盖面积广等优点,但是花费对于小成本农民来说过多。相信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普及面将越来越广。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灌溉,灌溉水量的多少也将决定农作物是否可以正常生长、产量增加。据国家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不到世界水平的20%,水资源供不应求,在这样的压力下将严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近来年随着电力电子、计算机控制等技术不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农业水利当中。目前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较多,达11之多,如喷灌、渠道防渗等,在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量灌溉量小、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优化农作物生产流程,而且减少了灌溉过程中的劳动力以及施水量。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节水灌溉更好的应用于农作物当中。在农业水利工程中,进行远距离、自动化控制、检测农产品生长情况。一般需要仪表、电气设备、管道较多,仪表类主要为流量计、温度计、气体检测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电气设备类包括灌溉所需的泵、电动阀等;管道包括给水、排水、回用水等管道。虽然设备众多,但是可以通过DCS系统进行中央控制室控制。考虑农作物需要检测如温湿度、农作物含水量、土壤等相关数据,设置相应监测点。当中控制计算机显示某一区域、某一参数出现问题时,便会进行报警,提醒用户进行相应措施。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化,不仅可改良土壤,使土壤透气性好、易吸收肥料和水分,而且达到节约水、电、肥料等目的。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无土栽培中的应用

无土栽培是以轻质材料或人工培养液代替传统的土壤来固定植物,是植物的根部可以直接接触养料进行吸收,可通过精量播种达到一次成苗的效果。轻质材质一般包括水培、雾培等。由于人工培养液可以根据植物生长所需必要元素来进行配置,这样对植物生长便起到了有所针对的促长作用。自动化技术为无土栽培管理提供了良好控制和检测平台,它使工作人员对植物生长的状况可以清楚了解。通过自动化检测平台,也可以把无土栽培技术和传统栽培技术生长出的植物进行全程监测和对比,了解哪些因素对植物起到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自动化监控可以使工作人员对植物的营养液吸收、周围环境影响、发展阶段等情况有所掌握,方便工作人员对技术加以改进。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无土栽培中应用也越来越广,相信随着社会发展,此技术覆盖范围将越来越广。

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如今国家提倡水资源节约,重复利用,对于水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水处理行业发展旺盛,其所需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高。国家、企业建设水厂来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目的就是能更充分的利用水资源,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水处理标准高,处理之后各水质参数应达到国家标准,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应满足要求。在农田水利水量应用之余、污水排放需谨慎。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污水检测,可以判断农业废水是否有化学污染,是否会影响周围环境及水质。由于农业生产所需肥料较多,水质受其影响,通过自动化检测并处理可以进行循环利用,不至于造成水资源浪费。

总结: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较少,水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是国家所关心的重要话题。农业水利的发展,将大大的节约了水资源的浪费,这都离不开高科技、高技术。在农业水利发展过程中,对其相应技术要求日益提高,传统自动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农业发展、水资源节约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不仅有利于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对环境、土壤改进也有所影响。如今农业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努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更新、发展技术产业,才能使农业水利发展迅速,超出国外领先国家。

参考文献

[1]李慧.自动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几种应用前景[J].当代生态农业,2004(1).

第9篇:电气自动化在工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体系;专业改革;中央财政支持

作者简介:徐志保(1982-),男,福建莆田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阮予明(1966-),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福建 泉州 36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JY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45-02

近几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不断深入,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应用,[1]信息技术和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互融合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发生了一场大的技术革命,[2]各行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售后服务和运行管理等岗位需要大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经过几年的专业改革与实践,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专业”,2011年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支持,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专业改革和实践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人才需求情况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始建于2003年,是设立较早的专业之一。十多年来,该专业培养了1000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电力、烟草及其他工业控制行业及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在行业和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各行业的自动化都离不开大量高技能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

从历届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近几年的调研和反馈来看,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这些岗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要求:需要掌握强电的设计(如工厂供电设计等),也要掌握弱电控制系统的设计(如单片机和PLC等);既要学习硬件设计(如单片机、PLC的硬件设计),也要学会软件的编写和调试(如单片机和PLC的软件编程);既要学习传统的控制,也要学习新型的智能化控制;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能够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具体来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时需要具备以下岗位职业能力:电气识图与绘图能力;工厂常用低压电气控制设备应用能力;PLC控制系统、智能仪器的软硬件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电机及拖动、调速传动技术应用能力;工厂供电系统分析、设计能力;自动化控制的基础知识、工业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能力。

二、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自我院2003年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来,到2010年进行改革之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经过几年建设逐步形成了课程体系(其中理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多,学生压力大。课程门数太多,造成每个学期每周学时数太多,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有必要进行课程的压缩和整合。

(2)有些前后续课程关联大,可以适当整合。比如“电机及拖动”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可编程控制原理”和“组态软件应用”,它们之间的关联比较大,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连续性较好,课程的章节体系也比较明确。

(3)有些课程与就业关联不大。比如“自动控制原理”中与就业有关的主要是一些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至于详细的频域、复频域分析方法等高职毕业生少有应用。

(4)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课程,跟不上专业的新发展。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缺乏自动化综合应用的课程,没有根据专业发展的前沿适时适当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5)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条件有限,缺乏综合性实践环节。单片机原理课程没有实验室或实训室,停留在计算机仿真层次,PLC实训条件简陋,满足不了实训要求。没有一个综合的实训室进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和训练锻炼。

(6)“2.5+0.5”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提前就业。理论课程分散在五个学期,只有最后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环节。学生的就业受到限制,很多企业都是第五学期期中开始来校招聘。

(7)维修电工证取证安排在第五学期,课程任务和就业压力大。

三、专业课程体系解构与重构

根据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2010年开始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解构,充分考虑到各个课程知识的相互关联以及前后连续性,主要进行了如下整合:

(1)考虑到课程门数多,将“硬笔书法”、“职业口才训练”、“实用写作”调整到校任意选修课程。同时,由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每个专业均增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2)考虑到“单片机原理”只是简单介绍单片机的软硬件设计,为了更好地适合本专业特点,将单片机原理和传感器原理相结合可以用来设计各种的智能仪器,因而最初改称“智能仪器基础”。同时考虑“自动控制原理”在实际就业中只有一些基本概念比较有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将一些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整合到“智能仪器”课程中,整合成“智能仪器和控制基础”,既介绍智能仪器的设计又简要介绍了基本的控制理论知识。

(3)前后续关联大的课程整合成一门课,减少了课程总数。“电机与拖动”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两门课整合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LC技术及应用”和“组态软件”两门课整合成“PLC技术与组态软件”。

(4)根据行业和地区办学情况,增加反映新行业的综合性课程。增加“工业自动化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基础”,两门课程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专业技术课程,是各门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的综合应用。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反映了地区的行业发展动向,也反映了行业办学的特色。

(5)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建设或者正筹建“智能仪器一体化实训室”、“PLC一体化实训室”、“工业自动化综合实训室”以及“光伏发电综合实训室”,并对原有的传感器、变流技术、交直流调速课程实验设备进行扩建。根据建设的实验实训室增设了两个综合性实训环节“工业自动化综合实训室”和“光伏发电综合实训”。

(6)采用“2+0.5+0.5”模式。即:理论课程全部安排在前两个学年,第四学期个别课程的课设或实训放在第五学期期初进行,第五学期安排PLC课设、实训、工厂供电课设、两个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

(7)维修电工提前。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作为“双证”中职业资格证书的维修电工证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培训,在第五学期期初进行鉴定工作。

整合后的理论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四、结束语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进行解构重构后近三年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本专业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体系,不断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实践,同时积极参与指导或培养学生参加机器人技能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见表3),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程度明显提高,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不断提高。

在将来的专业改革与实践中,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培养服务海西、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奎.电气自动化技术示范专业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