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

第1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电机实训心得体会篇【一】

4月15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机电矿长培训班第一期在义煤公司开班,为期五天。通过教授、专家讲解和兄弟单位交流,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收获颇丰。现将几天来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这次矿长培训班是河南能源成立来,举办的第一期机电矿长培训班,集团总工刑奇生和义煤公司董事长马正兰、副总经理吴同性,亲自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对机电工作的重视。

授课老师有科研院校的教授、有现场经验丰富的专家、有从事现场管理工作的机电矿长。大家从不同专业、不同角度讲解了机电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特别是中煤协会的刘峰教授讲解了煤炭行业在能源中的地位、未来煤炭的发展方向和机电在煤炭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谭国俊老师通过矿井提升改造案例,讲解了未来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现阶段的使用效果。通过变频改造使传动技术和控制,实现了质的飞跃,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山东能源专家讲解了矿井井下水处理,矿井余热利用,工作面乳化液的正确使用的研究,从节能、环保方面,使我们了解了更先进更环保的先进技术。

以上专家的讲解,使我们明白了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电运输在煤矿生产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多上设备,少上人”,先进节能的机电装备和自动化控制,无人值守是未来机电发展的方向。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代表了煤矿机电的最高水平,而且已经很好的应用到了矿井生产中,这是我们平时在现场工作中,很少接触的东西,让人听后耳目一新,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使我们今后在设备提升改造选型时,明确了方向和原则,感受很深。

机电管理的重点是“四大件:运输提升、通压风、供电、排水”。难点是采掘头面移动设备的管理,如何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一直是我们从事机电运输人员的主要工作。来自兄弟公司的几位机电矿长介绍了本单位有效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车集矿介绍了在电气防爆及电气保护安全评价方面的经验。如何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创造性的开展、自检、互检、抽检,杜绝电气失爆,规范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马村矿介绍了副井提升系统安全评价,通过对标评价及时发现提升系统存在的隐患,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按“五定”原则闭环整改。确保了提升系统安全可靠运转。演马矿介绍了采掘三化管理,陈四楼矿介绍了无极绳绞车使用经验交流。虽然矿井情况不尽相同,但一些做法和一些工作思路值得我们学习。通过本次学习,结合我矿机电工作开展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加强。

双基开展以来,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对照标准,现场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需要进步改进。

一、 按公司规定做好隐患排查和重大隐患自述制度。过去总认为隐患排查就是检查,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理解了隐患排查就是认真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隐患造成的原因从制度层面和现场管理方面,提出整改措施,按“五定”原则进行处理,是隐患的深层次剖析。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要制定计划、跟踪处理直至销号。使隐患治理真正做到零盲区、零搁置、零反弹、零隐瞒,进一步提高了隐患治理水平。

二、 做好“三大保护、架空乘人装置、电气防爆、电气保护”的安全评价。通过学习我们开展的以上评价,与兄弟单位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评价标准方面内容简单,标准较粗。要借鉴兄弟单位的做法,对我们的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修改,定期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按照标准,全面检查、分析,形成评价报告上报公司。教师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三、 进一步做好采掘头面的“三化”管理工作,采掘头面机电设备管理,是机电管理工作的难点。今年在“双基”建设中,我们加强了对采掘区队检查考核的力度,机电运输专业双基考核与区队长工资挂钩,利用每周六的机电例会,组织机电队长、班长、技术工人学习义煤公司下发的《采掘统一规范化标准》,并抓好现场的落实。按照达标规划,机运科科长包队到人,督促区队按照标准进行整改,规范一项巩固一项。从电缆吊挂,小件上板,皮带保护,保险设施,小绞车的规范使用等,抓好现场的整改,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采掘头面的设备管理,较以前相比有很大提高,但仍需继续努力,使标准执行做到常态化,现在采掘头面的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机电设备的设计、安装、使用标准。经机电部门验收后方可运行。推行了小绞车准运证制度,效果较好。其它移动设备的准运证从五月份开始每月推行一项。创新管理方法使采掘头面机电“三化”管理进一步提高。

通过学习交流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更有利促进今后的工作。当前要以“双基”建设为抓手,推行月度工作计划,抓好工作落实,严格责任考核,认真完成公司布置的各项工作,使我矿机电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电机实训心得体会篇【二】

机电一体化实训,两周,转眼就过了。实训,在我看来是一种练习或者说复习,是为了巩固以前学的知识和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每个实训我都很重视,都全力以赴,都有很大的收获。

这次实训,只要就三步,焊接元件,编写程序,调式。我们的实训训练不仅是锻炼个人技能,同样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因此,分组,分任务,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团队,分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这个团队的成败,像我们组,有人负责焊接,有人负责查资料,有人负责编写程序,这样的分工对这个实训任务来说不可以说不合理,因此,我们组,无论是在速度、数量还是质量等方面上,应该都是完成的最好的。

对我们组来说这次实训最大的障碍,不是编程,而是焊接。编程,理论上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没什么难度,当然如果要考虑它的各方面的话那有另当别论,我们这里完成任务就好,不过有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去把它完善。这焊接对我们这些没怎么实践过得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既要避免它虚焊,又要避免把原件给烧坏,这个度需要把握的很好才行,因此,我们是经过一轮大比拼才决定了由谁来负责这一块。在焊接之前,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要做的,那就是布局,因为我们的电路板有限,电路板的面积也有限,所以布局要很讲究,很合理,才行,这布局,我们组是决定了要把它布得合理,步得完美的,所以,在这之前,我们是经过了一番的讨论,并且是把后面几个的任务因素也是考虑了进去,所以布出来的效果还是很好的。这次实训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技能方面的能力,更多的是增强了我们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2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方法;一体化

近年来,国家对技术工人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城市的工业现代化建设也急需一大批技术工人。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教育方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地方初中的考核不再是以考上重点高中为唯一标准,而是将一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送进了重点高中进行重点培养。考不上重点高中的这些学生,则大部分进入了地方职高或者技校进行学习。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进入职高或技校的学生,从整体上来讲,素质并不是很高,而这些学生恰恰是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首先得面对学生基础差这样一个现实。用最适合这批学生的教法方法来培养。那么我们应如何来教他们并让他们喜欢上《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呢?

《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是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从知识面来讲,任何一个初学者对它的理解都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且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电的人都知道,电流是一种看不到但确实是存在的一种物质。在对电路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告诉学生电流在电路中的动作过程。如果单靠讲授,学生是无论如何也很难理解。如果通过动画演示,最好能做成动画游戏的方式,那学生就非常感兴趣了。

除了上课要借助多媒体优势外,我们还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并精选。如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自己编写,因为每个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都不一样,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学生的培养。有一体化的教材还不行,还得要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即一体化实训教室。

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再好的教材,再好的设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也是不行的。学校应给专业教师提供各种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对于专业教师的培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模式,这里我们不进行过多探讨。

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

现在我们职业教育的普遍观念是,我们的学生只要知识够用就行。在这种背景下,枯燥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就可以大大减少。可以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可以这样:

(1)教师的准备工作。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做好课题的设计与器材的准备工作。明确一学期学生要做的实训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再根据实训课题,实训老师准备好相应的实训器材。

(2)学生的准备工作。学生主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要让学生热爱实训教学。引入职业标准,将职业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觉穿戴好劳保用品,自觉准备好实训工具。能配合老师,积极参加实训,同时要注意对实训安全的教育。

(3)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位实训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实训过程中违反行业操作规程的。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要求学生,并亲自示范,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操作。

(4)学生调试,教师指导。学生电路板焊好以后,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调试,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调试维修的能力。老师坚决不能因为仪器的贵重等原因,帮其调试。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鼓励,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多进行指导。

(5)学生写总结体会。每完成一个课题,一定要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总结实训过程。让其找出焊接过程中或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6)教师打分。就是设定一个评分标准,教师按这个评分标准给学生的电路进行打分及评价。

以上是一个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只是一个参考,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制定相应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利用课堂,是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重视课程设计的指导。《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要学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须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不断的给他们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学会设计电路,学会调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教学方法应该不是单一的,而应是多种形式并存的。何种教学方法更有效,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肯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它最终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相信有了教学理论方面的提高,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付植桐主编,尹常永副主编.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周筱龙,潘海燕主编.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3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制冷设备原理与技能训练课程是技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包含电工基础、电子电路、机械基础、钳工工艺、焊工工艺等相关知识内容,属于综合一体化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工程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理论涉及面广,对学生综合操作技能的掌握要求很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教材层面上

技校制冷课程虽然教材压缩、精编并强调实践性,但实践教学偏重于对单项技能的训练和经验知识的验证,学生得到的技能大多是片面和孤立的,很难适应实际项目工作的需要,教材略显呆板且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2.在教学安排上

实践课教学课时相对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安排并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授,相对独立而不能很好地融合。

3.在教学装备上

制冷课程实训、实习教学设备简陋,与实际工作环境脱节,通常采用设备元件讲解和简单的模拟设备演示教学的方法,学生很难遇到真正的设备故障,故障的检修实训项目较少。

4.在学生素质特点上

技校学生文化知识参差不齐、底子薄、自主学习能力差,“混日子”现象比较严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改变技校教学现状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技术与技能的形成是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是通过大量规范、严格的实践摸索与锻炼才能形成的,即技术与技能只有通过大量的动手“做”才能形成。传统的技工教育分配到实践教学上的课时相对较少,使学生动手“做”的时间就更少,技术与技能的掌握也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实际生产用工单位的技术要求差距较大。因此,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做、学、教”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做”既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把“做、学、教”看成是一件事情,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即:“边做边教、边做边学”。经教学实践过程证明,此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制冷专业的课程特点和技校学生的素质特点。

中职教学非常适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但要真正实现应用,还需要对教育装备、师资培养、课程教材、实训基地环境、校企合作等多个相互独立的主体提出相应的一体化要求,还需要根据各自学校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逐步推行和完善。

三、改造一体化教学装备,探索一体化教学方法

笔者学校为加强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注重一体化教学装备的改造。2009年自主设计了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及配套实习、实训教学设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一体化教学体系,教学效果良好。

1.设计思路

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采用基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装备,除了要具备传统专业知识的教学功能外,还要具备真实的生产实习功能。其教学装备要“能做”“ 能学”“ 能教”,要具备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的实训功能。要能方便实现课程的模块化,方便“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在具备真实设备运行功能的同时,还要整合其学习,扩展其外延功能。学习评价、考核功能要具有“源于职场而高于职场,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特点,评价过程要能根据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具体达标要求,自由设置相应的评价和考核难度。

2.环境布局设计

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如图1所示)分“理论、实训教学区”和“职场环境实习教学区”两大区域。理论、实训教学区域保留传统的黑板,增设多媒体投影教学设备,实训操作台分三组纵向排列,组成24个实训教学的操作工位。职场环境实习教学区域设置电冰箱、空调维修操作地台,地台上设置有360°旋转维修转盘,转盘上放置实体电冰箱和空调等制冷设备,方便学生实习操作。室内还设置有总控制操作台、触摸屏、PLC、电脑监控录像等辅助设备。

3.制冷教学装备设计

制冷设备实训、考核操作台(如图2所示),可完成电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实训教学。实训操作平台中部设置有仪器、仪表、电源插座及控制装置,顶部设置有功能课题挂箱架,对不同的实训课题可更换不同的实训挂箱。实训挂箱采用目前流行的免接线插接形式,内部安装有真实的设备元件,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控制状态。课题挂箱还配有控制参数设置箱和故障模拟设置箱,供实训评价、考核使用。根据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具体达标要求,故障模拟设置箱可自由设置不同难度的故障现象,提供给学生进行设备故障维修实训。

(1)实训课题挂箱设计。配合制冷课程教材,设计电冰箱电气控制线路实训考核挂箱。挂箱内安装真实设备元件,可由外部插接线路组合完成双门直冷式电冰箱、双门间冷式电冰箱电气控制线路。通过参数设置箱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通过故障设置箱完成常见电气故障的设置。可外接制冷压缩机进行带负载运行,可外接制冷实习用电冰箱裸机形成完整的电冰箱实习、实训教学系统。具备电冰箱电气控制线路实训、考核功能。

(2)实习教学仪器设计。配合制冷课程教材中电冰箱、空调制冷系统的实习教学要求,设计有电冰箱制冷系统实习裸机,在电冰箱制冷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温度计、液视镜、工艺维修表阀等关键仪器设备。可提供学生进行制冷剂的加注实习操作,可提供制冷系统漏、堵等常见故障的检修实习教学。

4.“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心得

学校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的建造和配套教学装备的设计、制作均由教师带领基础较好的学生共同完成,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充分体现了“做、学、教”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优越性,教学装备虽然总体制作相对复杂,但拆分成单元板块后就相对简单了,学生在电路板元件的安装、焊接、调试过程中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在钻孔、铆接、锉修、焊接的过程中锻炼了机、电、钳、焊等学科的基本技能,与未参加制作的学生比较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这批学生就业后也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

在日常教学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要点之一是教师要有爱心,要关爱学生,要与学生处于等同的高度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教师还要有耐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安排比较简单的课题任务,防止任务偏难而无法实现,造成负面影响;还要有适当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探讨,鼓励成绩好的学生担当“学生教师”角色,尽快营造出“传、帮、带”的学习环境,虽然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参差不齐,但总体知识技能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技能较大的提高,学生自我满意度较高。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场的教学资源,采用黑板、多媒体投影视频观摩、优秀学生现场操作等不拘一格的方法。当任务比较简单时,教师与学生在不同的工位上同时开始工作,完成后让学生对比并评价结果;当任务为中等难度时,教师先做并进行讲解,让学生观摩、讨论形成文稿,然后进行模仿性的操作,教师则及时进行过程指导,最后评价结果;当任务较难时,教师与学生一同工作,共同完成任务。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最后再总结性讲解。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要实现过程化,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于教师既定方案的方法来完成工作任务,容许学生犯错而不影响最后的评价结果,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笔者发现,融洽的教学环境一旦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良好的互相帮教现象,一种“师傅带徒弟”的氛围便油然而生。

四、结语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人才的竞争,归结到技校是教育模式的竞争,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其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装备的改造必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关系到技工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命题。

第4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调查结果已充分说明,瞄准岗位素质和能力,确定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式,强调突出实践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应注重实效,密切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确定中职电子电工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一)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应准确定位;(二)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中应正确处理好几个问题:1.模块化与课题化问题;2.专业复合性问题; 3.职业技能鉴定工种问题;(三)各模块应突出的特点:中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贯彻“学做合一”或“做、学、做”的双向程序模式,推广“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二、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理念

电工电子技术是中职学校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和其他工学基础学科相比,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的学生普遍底子更差,这类学生需要教师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从学中做,从做中学。许多教师对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探究和分析,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进行。本人教学经验认为,教学中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备学生,讲好课,多总结;(二)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三)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

三、电子电工类专业课对课堂教学的探讨

(一)采用多样化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在上电子电工课时不能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并将竞赛机制适时地引入课堂,如教师提问、分组讨论、学生相互提问等;教学手段可采用演示实验、独立实验、兴趣小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堂教学不光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态度和精神。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不能只注重表面现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有效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二)关注学生,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听见一部分学生反映电子电工难学,甚至对电子电工没有兴趣。学生有这样的反映,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在初中学习这方面知识时,老师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关注考试成绩;二是学生感觉学了无用,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时间久了,学生心里甚至对电子电工课产生了厌恶,导致根本无法学习这门课。我在上电子电工课时,始终将理论知识与一些趣味实验相结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电子电工课堂焕发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以及兴趣。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改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上完电子电工课后,常常设计一些针对本节课教学重点的联系实际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自主学习和评价学生同时进行,寻找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教学

在电子电工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是最具体的体现。因为在中职学校中,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知识的兴趣主要由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决定。同时实验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主要的实验有:

1.示范实验:教师要有必要的准备,用具体的实验演示,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电子电工教材中有好多的知识比较抽象,如在讲授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电感、电容在交、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电动机的控制等知识的时候,我把实验板带进教室,在讲台上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变具体,并启发学生探究现象的本质;既让学生得出了结论,又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2.独立实验:我把班级分成九个实验小组,每五人为一个小组,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分组实验,让每一组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理解本次实验的意义。例如我在讲授“叠加定理”的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每组都备有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直流电流表一块,万用表一块,定值电阻100欧2个、75欧1个等器材,让学生自己根据叠加定理的实验电路图去验证叠加定理。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电压、电流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验证叠加定理,并了解叠加定理的适用范围。也让学生明白由于是验证性实验,测量准确度要求较高,才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学生通过自己实验,理解更加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独立实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兴趣小组活动

1.组建无线电装接兴趣小组(电子制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如:直流稳压电源、变音门铃、触摸开关和“知了”电路等。刚开始时学习常用工具的使用,电子装接从最简单的整流、滤波电路开始学习,对每一位学生多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上兴趣小组课时,采用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个别到整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提高学生对于电装接的学习兴趣。我校在每期制作结束以后,把学生中最好的产品放到校橱窗公开展示,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使全校学生对学习技能产生很浓的学习氛围。

2.在电子制作的基础上,创建小家电维修兴趣小组,利用自习课进行维修教学,让学生从身边的电风扇、电吹风、电饭锅等小电器维修入手,对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引导学生查资料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通过多次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维修小窍门,积累了一定维修的经验,再让学生到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家中义务维修小家电,把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维修技能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5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在中职院校中,《水工建筑物》是一门专业课,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应掌握一般水工建筑物的工作特点、类型和构造原理;理解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具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管理所必需的水工建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在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和其它相关的工程建设企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水工建筑物》的专业知识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并且是晦涩难懂的,怎样转变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呢?

1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

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发任务单,学生依据任务单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在课堂学习时结合教学情境,极积提问、回答、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例如在讲解水工建筑物水闸时,首先把学生分组,全班学生分成四组,以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水闸的简介、图片、视频等资料,提前预习本节课知识;明确学生任务,小组长组织收集资料、组内讨论,整理提交讨论结果;组员听从指挥,配合其他组员完成任务;其次制定教师活动计划,课前,分组,提出任务,明确要求,准备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课中,巡视现场,指导助学,发现问题,指导评价,小组排名;课后,收集学生填写的自评、互评表,做好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2 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传播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并茂、音像逼真、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特点,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当在讲水利枢纽和水工建筑物的概念、分类的时候,可以播放三峡或小浪底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视频,通过视频达到感性认识、理性理解,让学生主动区分水利枢纽和水工建筑物的概念,总结分类,教师适当引导,配合板书及相关教具,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单一语言描述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

3 现场教学模式

组织或指导学习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识。我校建设了实训基地――水工实验室,讲述水闸时,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水工实验室,布置任务,任务一:让学生观察水工模型中有几种水闸,分别位于渠道中的什么位置,各水闸的担负的任务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现场观察、小组讨论,试画出平面图。小组互评,选出最优的成果。任务二:老师亲自领导学生观察水工模型的水闸,水闸的类型、作用,所处的位置,同时让学生注意水闸的结构,现场讲解开敞式水闸、封闭式水闸知识。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做标注。根据老师讲解的知识,各组学生重新审视各组平面图,指出错误与不足之处,重新选出最优的成果,对小组成绩进行排名。

4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就是通过职业院校主动构建有企业参与的,选择性的使生产实践活动纳入教学活动、融教学和生产实践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本质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教学活动需要的企业资源纳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我校在水工建筑物课程要结业时,组织学生到音河水库实习,音河水库是集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人工水库,也是我校校企合作的基地之一。在水库,学生几乎可以接触到书本上学习的所有知识,这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时候,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学得好的学生讲得滔滔不绝,差的学生边看边问,有时还一头雾水,这就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得好的更爱学,差的变得我要学。回到学校,以音河水库为案例,把整本书的知识贯穿起来,通过感性的认识增强理性的记忆,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

5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不管哪种教学模式,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评价来检验教学效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学生课后填写自评、互评表,教师填写教师评价表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采用更为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的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第6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三大培训

国网重庆电力调控专业教研室抓实继电保护骨干人才培养

集优秀师资力量,聘请17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培训师,耗时5个月时间,除安排系统内三名现场经验丰富的兼职培训师手把手指导外,还聘请4名设备厂商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和讲解,让参培学员学到扎扎实实的真本领。开展培训师和学员“双向”考评,从课程、时间、师资、学员等多方面编制培训方案,采取教师与学员互相评分、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分阶段召集学员、教师进行讨论分析,获取教、学、用三者的交集点,及时改进培训工作。利用电科院二次智能实验室,将培训工作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让学员在110千伏吊岩坪站、铜鼓山站、高观站等真实的工程中学习IEC61850的工程应用模型、智能变电站建设管理流程、二次系统集成测试技术、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装置工作原理、报文查阅和分析方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典型故障查找和分析方法等知识点,着力提升培训针对性。培训结束后,总结授课内容,安排专人对授课教师的课件、参考资料、复习题等培训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继保骨干培养教案,教案分理论和实作两部分,详实收录培训授课内容,并对部分内容进行解释和扩充。理论部分重新编制课件中的公式及表格等内容,优化排版,便于容易学习和理解;实作部分对保护的检验、排故等操作有详细的实施步骤、计算方法、示例数据及图例,能够直接应用于现场实际工作,将培训成果推广到基层单位各继保从业人员。

国网重庆检修公司:“案例教学”促直流专业骨干提升

在国网重庆电力运检专业教研室的指导下,国网重庆检修公司在开展电力直流专业骨干培养期间,利用500千伏万县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直流电源系统全面升级的契机,由两名国网优秀人才担任教练和老师,现场开展“案例教学”。首先,查勘。教练交代直流电源系统改造内容,分配工作任务,分组查勘汇报、评比。其次,编写施工方案。根据查勘情况,各组按“四措一案”制定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完毕后各组宣读各自方案,比较鉴别,看看哪组的技术方案优越,看看哪组的安全措施到位,看看哪组的危险点分析准确,看看哪组的控制措施实用,自行查找差距,取长补短,落实最佳施工方案。第三,施工。严格要求召开班前会,组织工作人员落实安全工器具和设备,落实安全监护人,注意施工标准及工艺要求,每天工作完毕后清场,召开班后会进行总结。第四,调试。熟悉设备布局,熟悉直流电源系统电气原理及各部件功能原理,熟读设备说明书,熟练使用各种检测调试设备,熟练掌握各种调试方法。第五,验收。清楚验收标准,熟悉验收规程,掌握验收作业指导书,做好验收记录,给运维人员交代运行注意事项。

经过直流电源系统技改工程的全过程参与,各参培人员深刻感触到了“工作中培训,培训中工作”的乐趣和收获。“学习首先靠主动,其次靠动手,没有学不会,就怕不去学”璧山供电公司学员覃玲如是说。

国网重庆技培中心开发流动实训车送教送学上门

坚持“科技兴电、人才强企战略,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思路,开发并实施岗位培训、职业鉴定和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研制“流动实训车”,采用送技能培训上门的形式,为公司系统各单位送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教育培训的综合效益。

国网重庆技培中心开发流动实训车共两辆,每辆流动实训车内设有8个车载“多功能实训柜”,通过专用滑轨能够便捷地组建成24个实训工位。多功能实训柜上可更换二次接线安装板、无功补偿装置安装板 、低压配网故障模拟实训板等功能面板。流动实训车可以进行电工工艺、电气安全技术、装表接电、用电检查、隔离开关检修、电气试验、配电变压器测试、变电仿真、电力营销、低压配电、触电急救等实训项目,还可扩展其它实训项目。目前,流动实训车已先后到20余个供电企业,为基层单位开展技能培训、鉴定万余人次,行程超2万公里,在全员培训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依托工作现场开展线路竞赛

2013年10月17-18日,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在新建 110 千伏昌坪南北线路验收现场开展首届输电专业技能竞赛。30名参赛选手随机分为15个小组,经过初赛、决赛的激烈比拼,最终输电高级技师何荣六小组获一等奖,运维站站长贺晓勇小组获二等奖,运维站技术员邹峰小组获三等奖。

首轮比拼为验收新建 110 千伏昌坪南北线#40-#55段,2013年10月17日上午,15 组参赛选手经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后,各小组间隔20分钟,分5个点和裁判员同步驱车赶往现场,轮次从线路小号侧往大号侧验收,现场执行线路验收标准化作业,工作人员两穿一戴,严格履行现场安全工作制度,开展登塔检查和地面隐蔽工作开挖检查,对导地线、绝缘子、杆塔、附件安装、基础工程和通道情况分别记录缺陷,验收完成后将缺陷记录交裁判组,经裁判组集中评定,查出工程施工遗留有效缺陷条数排在前6位的优胜小组顺利进入决赛。

2013年10月18日,决赛现场同样设置为验收新建线路,110千伏昌坪南北线 #1-#10段施工单位在线路本体上的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无可挑剔,这给参赛队员带来新的挑战。参赛队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技能水平,清理交叉跨越、测量安全距离,发现杆塔迈步、绝缘子污秽、施工遗留物等缺陷。裁判根据比赛规则和选手在比拼中呈现的技能亮点,最终确定前三名得主。

“工作40多年,第一次经历这样高水平的激烈比赛。”“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竞赛方式,比赛中可以深入学习线路设备结构、施工工艺等”……比赛结束后,不管是坚守输电一线几十年的老员工,还是新生力量,都纷纷感叹此次实地竞赛收获颇丰。

国网潼南县供电公司:把现场培训所学“克隆”给最基层员工

为切实提高配电运检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国网潼南县供电公司特邀电缆生产厂家技术专家到现场对配电运检人员开展电缆头制作技术培训。培训采用“克隆培训”即复制式的培训方式,分级自上而下培训,有层次、不走样的将培训内容逐级“移植”给各岗位员工。课上,由培训师给学员授课(我讲你听),讲述电缆仪器使用、电缆制作要领及在施工中电缆穿墙、埋设应注意的事项等。为检验学员掌握情况,再由学员进行复述(你讲我听),有偏差的地方由培训师现场纠正并做强化讲解(再讲再听),保证培训内容和信息传递一致性。与此同时,学员现场制作电缆头,由培训师全过程指导,让学员在实作中了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切实掌握电缆头制作关键要领。课后,上一级的学员担任下一级学员的培训师,利用工作闲余及固化培训日(每周五下午)采取同样的培训过程,对下一级学员进行“克隆培训”,确保将相同的培训知识“移植”到最基层员工。

国网垫江县供电公司:“能力考评”见成效

国网垫江县供电公司创新培训方式,采取“1+5”滚动培训、“3321”变电运维员工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对各专业生产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按照生产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考评实施方案,通过理论考试、实作考试、现场提问、综合测评,对6个专业94名生产人员进行了岗位胜任能力考评,考评合格率达97%。对考评合格者,不定期举行专业技能大赛,对优胜者予以通报表扬并奖励;对考评不合格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并通过“一对一”方式强化培训。

国网巫山县供电公司:“转岗培训”支撑用工调整

一是对供电营业所、后勤服务等低端业务岗位上长期职工实施转岗培训后,转移到主营核心岗位。二是对现有供电营业所“半工半农”的市场化用工采取强化培训,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以“加量不加价”的方式,承担长期职工转岗后的相应工作量。三是配套开展“农电队伍人才储备培训”,采取“推荐+退出”方式,建立农电人员储备队伍,有序置换技能不合格的农电人员,优化队伍结构。

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多方式检验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

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按照“人员全覆盖、分级分专业、实用实效”的原则,采用“一培训、二考评、三送检”的方式对生产技能人员进行岗位胜任能力测评。在变电、输电、配电、调控、营销5大类30个专业,全面开展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培训与考评,自主测评的变电、输电8个专业采取“双盲”考评方式,即理论无复习题、实作无指定项目。自主测评的营销11个专业实作考评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将日常核心业务定为评价指标,对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评分,作为实作考评成绩,充分体现以学促用的目标要求。

做好全员培训工作,必须在观念上突破,在速度上追赶,在方法上创新。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曹宁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开展“2+3”培训做实培训分中心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以渝东南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实施“2+3”培训(“2”即硬件+软件;“3”即跟班学习+集中培训+送教上门),全面落实“大培训带大中心”的要求,发挥辐射渝东南的培训作用。一是加大硬件投入,建成投运线路、变电、电气试验、营销、通信等多个现场实训基地,基本满足渝东南片区各单位主要专业现场实作培训需要。二是培养师资队伍,聘用了78名兼职培训师,包括12名曾到渝东南各兄弟单位开展过短期培训的培训师,并向市公司推荐10名兼职培训师。三是多种形式开展现场培训。实行长短结合的跟班学习,组织国网秀山县、黔江区等5家供电公司12名干部和206人继保、调度、自动化等专业学员到分中心交流学习、跟班学习。开展220千伏张秀线属地化运维集中培训,对线路跨越的9家供电公司开展220千伏输电线路运维培训520人次,提高了属地单位高电压等级线路运维水平,确保了220千伏张秀线的平稳运行。以送教上门的方式派配电运维、营销专业等优秀兼职培训师到需求单位上门授课。

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为片区培训建好技能实训基地

作为片区培训分中心单位,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致力于建设能用、实用、好用的技能培训实训资源,为片区和本单位员工技能培训提供坚强支撑。受两江新区的整体规划影响,现有综合性鱼嘴实训基地即将拆迁,将对近两年的现场培训工作带来极大影响。为解决此困境,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克服困难,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挖潜,有效整合前期GIS改造后调整出的开关场,积极筹建五里店技能实训基地,计划建成约300平方米室内和2000平方米室外的小型综合实训基地,以满足技能培训需求。

国网重庆綦南供电公司:以“劳模工作室”为平台建立“三带”员工培养机制

国网重庆綦南供电公司以“席世友劳模工作室”为平台,以各级技术技能优秀人才为核心,搭建优秀人才“带骨干、带徒弟、带团队”的培训平台和学习机制,促进全员能力素质提升。

一是“带骨干”主动履责,培训互动。根据技术技能专家评选相关管理办法评选出“带骨干”专家,通过班组学习、座谈会、交流活动等形式,让每个“带骨干”专家结合自身专业工作实际和学习心得轮流讲课,发挥特长,取长补短,分享知识经验,共同提高。

二是“带徒弟”延伸内涵,结对培训。以技术技能专家评选“师傅”,以全公司员工为“徒弟”,引入职业开发概念,自由双向选择,延伸“师带徒”的内涵,提升实用价值。

三是“带团队”研究课题,孕育成果。按照“导师+专业理论+实际经验”的构架,组建研究团队,结合企业中心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确定研究课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在为企业破解难题的同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以“全覆盖、双挂钩、三落实”为主线开展全员培训

一是“全覆盖”整体动员。工作方案涵盖“主业和集体”技能员工。二是“双挂钩”促进主动作为。制定完善相关机制,采取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与风险抵押挂钩,与绩效考评挂钩。三是“三落实”提升培训效果。周密制定方案,抓好“岗位胜任能力测评”、“骨干送培和兼职培训师送教”、“竞赛调考的考前准备”三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培训效果。

国网铜梁县供电公司:自主培训出新招

一是建立“三年一轮”长效机制,覆盖生产营销主要工种,逐级加大考核力度,对考评不合格人员岗级降1岗,补考2次不合格人员岗级降3岗。二是实施“达人”计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利用公休时间,扎实开展调控“双技能”人才培养。三是深入开展“人人上讲台,有才讲出来”专题活动,把经验和做法讲出来,全面推进班组一线互帮互学,化解工学矛盾。

国网重庆合川区供电公司:“五措施”推进培训工作

一是早行动。2013年年初确定涵盖公司全部工种的11个培训专业,95个考试科目。二是严要求。培训标准覆盖岗位工作需求,制定分月计划,并纳入重点工作管理。三是细完善。建立周总结和计划机制,将进度分解到周,将计划细化到班组,化整为零,破解工学矛盾。四是强推进。按照差异化策略,通过外送,“一对一”部门帮扶基层班组,落实师徒结对,开展“管理人员讲指标”和“明星大讲坛”活动,实施全员考试等多方式全方位推进。五是建通道。对岗位胜任能力考评成绩突出的个人,按照能手、标兵、专家的晋升序列建立职业生涯成长机制,优秀者比照中层干部进行管理,拓宽人才成长空间。

第7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关键词:数控技术;仿真软件;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亚利(1986-),女,湖北黄冈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助教。(广东 佛山 52813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82-01

“数控编程”是高职数控技术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且能熟练使用数控机床和其他数控设备进行产品加工。目前,数控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数控设备价格昂贵,成本投入很大,许多院校由于资金问题使得机床不能满足大批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因为数控设备数量有限使得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参与实际操作,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致使学生普遍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数控编程”课程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些教学方法,为国内同行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一、加工仿真软件在数控专业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是一个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于数控加工操作的仿真软件,具备对机床操作全过程和加工运行全环境仿真的功能,通过在PC机上操作该软件,学生能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各种系统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的操作。目前,华中数控、广州超软、南京斯沃和上海宇龙等仿真系统应用比较广泛。其优点主要如下:

1.降低教学经费和实训消耗

数控设备价格昂贵,许多院校由于资金的限制,无法建立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数控实训基地[1],而使用仿真软件可大大减少在数控设备上的投入。目前,国内成熟的仿真系统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教学中大部分的实训活动都可以在这些仿真系统中实现。此外,使用仿真软件,还可以大大减少工件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实训成本。

2.在虚拟环境下模拟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操作安全

对于大部分初学者,由于对机床没有足够的了解认识,很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安全意外等情况。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数控仿真系统屏幕能够显示和机床操作面板一模一样的界面,以动态的模拟显示代替机床实际运行并且还能够提示操作信息,如编程错误信息和操作失误机床碰撞报警信息等。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程序的检验,避免实际实训中由于误操作等引起的安全问题。

目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斯沃数控仿真系统。利用此软件进行仿真,只要程序一编好,刀具轨迹就显示在工件上,马上可以发现编程有无错误,对刀及工件坐标系设置有无问题。仿真加工时,刀具可以精确地沿着轨迹运动,点到程序的哪一行就可对应突显刀具轨迹,十分方便检查错误。

3.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可以提高课堂效果

由于数控编程十分抽象,指令繁多,格式形式多样,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或理解不到位。比如对刀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在课堂上纸上谈兵,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通过车刀和工件的运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自己亲手操作来加深认识,理论和实践也能兼顾了。利用仿真软件可以弥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软件的仿真操作两者有机结合,让学生边学边操作,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采用数控仿真进行教学,由于是一人一机,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动手,提高了学习效果。而教师通过广播的方式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演示其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的学生均能清楚地观看并进行模仿,通过动态的仿真操作使教学过程易教易学、教学效果显著提高。[1]

此外,仿真系统界面自然友好,模拟过程逼真,可以使用户看到真实的三维加工过程,操作者一目了然,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随着数控仿真技术的发展,仿真软件与机床的差距越来越小,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数控仿真软件支持极坐标、螺旋插补及各种循环指令编程,支持各系统子程序及宏程序编程,支持镜像、缩放及旋转等简化编程指令编程,尤其是近年来加入刀具补偿指令及直线和圆弧后倒直角、倒圆角指令的仿真,使得仿真加工可以达到与真实机床完全一样的效果。很多大专院校已经开始在教学中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数控专业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项目法一般流程主要包括:项目制定、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检查、项目评价。[2]针对“数控编程”课程而言,其过程如下:第一,项目的选取及设计。主要是结合学生技能水平、学校资源及岗位需求状况进行项目的制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制定合理的项目任务。一般该课程选取的项目有:板类、异形类、轴套类等零件的工艺设计与编程加工。第二,项目计划。主要是所选取项目的具体落实,任务的合理分配。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明确项目目的、具体操作步骤、训练技能要求等,学生通过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3]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包括:零件图纸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数控加工工序设计、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工艺文件的编写等等。第三,实施阶段。按照计划使项目运行,此阶段中主要以学生动手思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实际操作中,在学生经过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加以引导点拨,或学生之间采用头脑风暴法共同探讨出合理的思路,但教师不必干涉过多,否则不利于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四,检查阶段。主要是检查学生项目完成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亮点。这不仅可以查漏补缺,也可达到知识的再巩固。第五,评价阶段。主要是评价项目完成的效果,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3]自我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分析各自项目存在不足和优势,通过心得体会等形式加以总结;教师评价主要是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对完成良好的小组加以表扬,对效果不太理想的小组加以鼓励。通过评价,使学生对项目效果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其优点继续保持缺点尽量避免。

利用项目教学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此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师生角色的换位,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总结

针对目前数控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设备不足,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操作及数控编程理论知识过于抽象枯燥,多数学生无法坚持学习的现象,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和项目教学法。仿真技术能直观反映实际数控加工过程,使学生在虚拟条件下进行操作,既可有效解决设备缺乏问题,也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可使学生在实训前建立正确的加工工艺概念,避免由于误操作等引起的操作安全问题;而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转化为一名向导和顾问,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仿真技术和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优势,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邹韶明,朱瑞林.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在数控实训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

第8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电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20xx年7月毕业以后,我进入了江西九江供电公司,在南昌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后,经过考试,我选择了电力修试所。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集体,是一个学习电力生产知识的好场所,更是一个锻炼人的部门。我有幸加入这个大集体,更让我有进步的动力。20xx年3月,那时我还正在继保班轮岗,这时我接到要来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培训的通知,当时我很激动,因为我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去参加培训中的一员,而当我知道我去那培训的是高压电气试验时,心里又有了那么点紧张,因为我还没轮岗过试验班,以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高压试验这一块,怕到那以后跟不上大家的步伐。3月底我从九江来到了山东济南,有幸成为国家电网技术学院的一名学员。转眼间,四个月已经过去了。通过四个月的脱产学习,个人政治思想素养、理论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今后立足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工作大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对新进员工的关怀。

培训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亲临国家电网技术学院检查、指导工作,走入新进员工的中间,同大家亲切握手,热切关心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和生活。

在本次培训班开班之际,国家电网公司人资部方国元副主任亲自参加开学典礼,并做重要讲话,讲话中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希望员工们刻苦努力学习,学得一身好本领,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公司。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月31日,培训班正式上课,首先给我们授课的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处副处长张忠伟,他给我们主讲的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引古喻今和一些事例来说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深刻详细的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奋斗方向等内容,并在最后介绍了助你成功的十个习惯和少走弯路的十条忠告。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我们得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它就如同一根纽带,纽带的一头系着企业,另一头系着员工,两者的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力量,能够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月1号,给我们授课的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曹丽霞老师,他给我们主讲的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刚从大学毕业走入社会的我,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通过这一节课,我重新审视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对自己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

2号和3号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团队建设与沟通的理论培训和拓展训练。从这两天的培训里,我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和团队精神,团队是一群具有相互弥补才能的人,致力于共同的宗旨,努力途径的选择与绩效目标的完成,并且愿意共同承担责任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对于一个团队就如血液对于生命,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的信任,鼓励创新,消除怀疑和不安全感,提高团队的绩效。

在接下来的二十天里,培训的是作为一名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技能,如国网概况及发展规划、应用文写作、电力法律、合同法、安规学习、安全用具使用及紧急救护法、新能源发电技术等等。通过这二十多天的培训,理论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学习到了很多以前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月27日至5月15日,我们进行了电工基本技能、安全基本技能、登高作业、各种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不同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进行了登高方面的培训。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登杆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从这一天的培训中,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都掌握了登杆这项最基本的技能。接下来的两天是电工基本技能和安全基本技能的培训,我们学会了如何做触电急救、灭火和接线等一些基本的技能。作为电力公司生产线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碰到触电的情况,学会触电急救,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而灭火不仅是在工作上需要,在生活上也是必须掌握的。 5月初,我们培训的是电力一次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参数描述。我学的是电气高压试验,即对电力一次设备做各种试验,检测设备的好坏,而掌握电力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才能透彻的理解试验的原理和接线等。而随后培训的是一些基本的试验的试验方法、影响因数和结果分析等,对后来的实际操作部分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四、夯实理论基础,实践中提高业务素质

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模拟训练,我们的模拟训练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电脑上有一个软件,里边详细了介绍了各种设备的结构,并进行拆分讲解。前几天,老师让我们自己好好看下各种设备的结构,由于是多媒体讲解的,并且以图片的形式,之前很多设备都无法看到内部的结构,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更加清楚了设备内部是什么样的,以前存在的很多疑问也都迎刃而解了。然后我们又认真仔细的看了各种电力设备电气试验的原理,即是对之前在教室里学习的基本试验方法的原理的一次复习,之后又认真仔细的学习了各种设备的电气试验的接线,并在一个模拟软件了进行了模拟。

经过了这一个月的模拟训练,我们对各种试验的原理和接线都理解的相当的透彻了,当然,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实践才能出真知,随后我们就到电气试验实训大厅对真实设备做各种试验,将之前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互补充,在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教导下,将碰到的一些问题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点下,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之前的模拟训练容易忽视的一些现场注意事项,通过实际操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最后这二个多月的培训,我系统地掌握了各种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原理和试验的原理、方法等有关高压试验方面的知识,使我更加能够信任将来的工作。

在整个培训中,我们不仅对国家电网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体会,我想更重要的是,在四个月的培训中我们获得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以及在此之间迅速凝聚的团队精神,这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受益匪浅。 四个月的培训眨眼就过去了,经过这次培训之后,又使我重新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懂得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挣了多少钱,而在于在自己的岗位上能为公司,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这才是我在我自己岗位上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由此,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一到两年内,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能在自己的部门内成为骨干员工。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再继续向技术专家的方向迈近。而实现这一切,自己本身的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工作的态度,认真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努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才能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前进,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首四个月的培训历程,我感觉非常地充实,这次培训令我终身难忘。我要从小事做起,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前进!

电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转眼间,短短的十三天的培训已经结束了,作为一名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我很荣幸参加这次培训,通过这次南网公司组织的培训使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南方电网公司的大企业风范和企业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我关于本次培训的一些体会和总结。

我们开学的第一课就是红河局的领导为我们介绍了此次培训的详细情况和培训目的,并对我们提出了培训要求,通过领导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省公司对此次培训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表明了南网公司对新员工的培养和对公司企业文化的塑造。接着,按照培训日程的安排,我们上了为期两天的安全警示教育,负责这门课程的老师用生动而活跃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安全对一个电力工作者的重要性。方老师通过红河局的几次重大电力事故,让我们了解到了安全对电力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在播放视频前,方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今天我放的视频中德每一个事故、每一个图片都是真实的,上面的每一条经验教训都是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视频中的照片让人触目惊心,很多的事故都是因为一丝小小的疏忽,却让工作人员付出了一生的代价,“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这是南网的安全理念,确实,许许多多的事故原因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大意、不小心。“违章、麻痹、不负责任”是安全生产中的三大杀手,作为新入企的员工,我们更应该注重安全生产,警惕安全隐患。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安全生产的警钟长鸣。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分别学习了安全工器具、外伤急救和心肺复苏。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安全工器具就像医生的手术刀、厨师的勺子一样,能熟练的使用它们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罗老师向 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安全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使我们对自己的行业又加深了认识。人在受到致命伤害时,最好的治疗时间就是刚受伤的十分钟内,能不能正确地使用急救方法就成了我们这个高危行业的重中之重,做为电力公司生产线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碰到触电的情况,学会心肺复苏,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罗老师和赵老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外伤急救和心肺复苏法,通过这些学习能让我们在出现电力事故时能快速、冷静、有效的进行抢救,最大限度地拯救受伤人员的生命,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我看到每一个新入企的同事都在很努力的学习抢救技能,这使我很感动,我体会到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军训可以培养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者失误都可能对电网和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而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起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军训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班主任、班委的管理,服从学校的各种规定,对每天的早操、训练绝不缺席、不早退、不旷课,军训虽然辛苦,但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感情。

为了进一步落实消防要求,切实提高新入企员工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我们此次的培训还为我们安排了消防应急预案演练,在消防演习前,各位老师对火场进行了认真地布置,学校向此次活动提供了三十多瓶干粉灭火器、三个火盆和若干汽油,活动开始前老师向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灭火的检验和使用方法,并强调了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同事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大部分同事都参与了此次灭火演练,并搏得阵阵掌声,活动最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石棉毯灭火法,不少同事也实际操作了这种方法,通过这次演练活动的开展,真正提高了员工的消防意识,熟练掌握了灭火器和灭火毯的使用方法。

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财富,是企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文化成果,要了解一个企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文化,只有当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相一致,企业和员工才能够共同进步,共创佳绩。通过深入学习南方电网的企业文化,我深入的理解了南方电网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等,作为南方电网的一员,我们要深入了解南方电网的企业文化,秉承南方电网的企业精神,以公司宗旨理念为思想动力,全心全力为南方电网服务,做一名合格的电力人。

十三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我感悟很多,我学到的不仅是老师教的知识,还交到了许多朋友,认识了许多的同行,开阔了眼界,培养了我们的勇气、执着、友谊和欢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首这次培训,让我对公司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非常地充实,回到公司的这几天我感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走得路还很长,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能力,弥补不足,做好准备迎接更高的挑战,我会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尽最大的努力把技能和业务学的更扎实。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我们要拿出执着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身到工作中去,为公司的明天做出最大的贡献。

电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

供电公司为期一周的内部培训结束了,此次培训,我们系统的学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电力法律法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知识,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团队的协作精神是我们工作取胜的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都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协作,一滴水,只有融入到大海中才不会干涸。

第9篇:电工基础实训总结心得范文

【关键词】电子电路基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718.5

一、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子电路基础》是电子专业学生必须接触的一门课程,而它的绪论,是学生接触这门课知识的第一堂课,如何上好这门课,对以后的教学相当重要。教师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导他们积极思考,而且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的首要任务。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可结合当代电子产品的发展,如: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让学生体会到电子技术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科学技术。其次,也可介绍生活里琳琅满目不断出现的电子新产品,如:液晶电视机、MP4、MP5等,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子技术,让他们的思想由"要我学"自然过渡到"我要学"。再者,还应介绍《电子电路基础》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明确它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最后,从身边入手,找一些电子小产品,如:充电器、U盘、收音机等,让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从中让他们认识接触到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变压器等元件,知道它们通过组合就构成一个实用电路,从而引出学习这门课的目的,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过程中善于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职业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职业中学的各种专业教材,内容上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但定律、法则、原理等内容冗长,不便于记忆与理解,学生难以接受。第二、职业中学的生源不够理想,学生的总体素质下降,不少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第三、一般教师教学,教材怎么说,就怎么讲,照本宣科。平时让学生死背概念,机械地记忆一些原理,根本上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兼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本人认为在不影响专业理论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的前提下,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表达向学生进行讲授,指导其练习与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通俗语言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启发诱导学生,否则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涟漪。专业课尤其需要,而且必须使用与专业理论切相关的通俗语言和事例,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有关理论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从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1、从以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如何"教会"自己转变;2、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3、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为中心的转变。

电子专业的基础课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验练习当中去,并在实验练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实验去巩固学生的知识。不仅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项目中,还能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连贯起来,真正达到应用的目的。

比如说,我们在讲授到二极管知识这一章,其中有个重要特性,那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二极管截至。那么教师在教授完基础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以证实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这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二极管的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设计简单电路了。

又比如,在讲授到直流电源知识点时,考虑到在直流电源的实验过程中要用到的知识点较多: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放大电路、焊接知识等。那么教师可以把知识点分为几个部分:基本电子元器件、放大电路、焊接知识等,让学生分别进行完之后,最后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就可以做出直流电源,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在具体的实验制作阶段,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可以把课堂搬到电子实训室,让学生把手脑并用起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上动手练习这样使知识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助于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负责把知识点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消化知识。在电子电路基础课中都可以采用上述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为有了前面的理论知识做准备,在实验室里让同学们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或焊接电路。这样让同学们自己摸索着逐渐掌一些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而同学们也有一种成就感并且自己设计的过程也是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的过程。

这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适合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尤其适用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职业技能教学。

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电子电路基础》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既需要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学会分析电子电路。要使我们的学生能尽快适应电子技术的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提倡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在课前通过自学把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找出来,并且对学生的预习要检查和评估预习效果。凡是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就不再需要重点讲解。其次,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首先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其次学生如果养成做笔记的习惯,那么在整节课的学习中,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容易开小差。对笔记的要求是:主要记教师讲课的提纲、重点、难点、概念,记关键词,难点问题应划上着重号,以便课后集中力量去解决。再者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心理学中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通过"尽早"与"及时"的复习,防止遗忘是至关重要的。课后让学生重温讲课内容,整理笔记,以便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掌握得更牢固。

总之,要使学生能顺利学好电子基础课程,其实是教与学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既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又要求我们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