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知识创新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知识创新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创新的定义

第1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异搏定;胺碘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c)-01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erapamil and amiodarone in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4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erapamil,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88.64% vs 93.18%)(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Verapamil; Amiodarone;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起源于心房或是房室交界处,大部分由折返导致[1]。PSVT为最常见的小儿心律失常,约占小儿心律失常的90%。在儿科患者中,男性PSVT患儿的数量多于女性,PSVT患儿可能存在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能不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当患儿发生PSVT时,其血压会出现明显的降低,心搏量会明显减少,心功能可能出现恶化等[2]。异搏定以及胺碘酮为转复药物,临床应用率均较高[3]。该研究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阵发性上性心动过速患儿88例,探讨异搏定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方便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阵发性上性心动过速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13岁,平均(8.6±1.9)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2例,病毒性心肌炎18例,感染性肺炎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PSVT发作时的心率为149~209次/min,平均(168±13)次/min;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14岁,平均(8.9±1.1)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4例,病毒性心肌炎17例,感染性肺炎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PSVT发作时的心率为147~206次/min,平均(165±17)次/min。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开展心电监护。对照组采用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异搏定,国药准字:H19058625)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取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将 0.1~0.2 mg/kg盐酸维拉帕米融入混匀后,进行静脉注射,时间10 min,注射完成后若患者仍未转复,则在10 min后采用相同剂量的盐酸维拉帕米再次应用。观察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9568)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取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将2.5~5.0 mg/kg盐酸胺碘酮融入混匀后,进行静脉注射,时间10 min,注射完成后若患者仍未转复,则在15 min后采用相同剂量盐酸维拉帕米再次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发生复律,则可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自用药开始60 min内复律,则为有效;自用药开始60 min内未复律,则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z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不具备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很容易受到原发疾病的干扰,因此临床上应加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诊断,该病的主要特点之一为突发突止,其次患儿发病后,会出现烦躁,气促,呕吐,面色苍白等非症状,但上述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同时对于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当其心率突然加快时,也应对其开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查,而不能一味的认为其为心力衰竭。

胺碘酮可使冠状动脉得以有效扩张,从而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得以有效增加,使心肌供养得以改善,以往主要作为心绞痛治疗药物被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胺碘酮对于心律失常亦具备显著的治疗作用[4]。目前临床上主要将该药物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来进行应用,其不仅具备轻度的、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同时还具备Ⅰ类以及IV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胺碘酮所具备的电生理效应主要为:①胺碘酮可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以及动作电位得以有效延长,从而促使折返激动得以有效消除;②胺碘酮可对钠离子内流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将传导的速度减慢,从而使窦房结自律性得以有效降低。其不会对动作电位的高度以及静息膜电位产生影响。相较于房室旁路逆向传导抑制,其具备的前向传导抑制作用更为明显[5]。采用胺碘酮进行静脉注射给药后,可使机体发生负性肌力作用,但作用较为轻微,通常情况下,不会明显抑制机体的左心室功能。采用胺碘酮进行静脉注射用药后,还会有效扩张机体的冠状动脉以及冠状动脉周围血管,药物成分进入机体后,通常5 min左右即可起效,停止用药后,药物成分所具有的效果仍旧可维持20 min~4 h。相较于其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如果有不良反应出现,应及时停药,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处理,由于药物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因此不良反应不会立即消失,而是需要通过5~10 d的纠正才能得到有效治疗。除此以外,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胺碘酮的应用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异搏定属于钙拮抗剂,在临床上其作为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而被广泛使用。异搏定药物成分进入机体后,其可对钙内流进行有效抑制,从而使机体心脏处于舒张期时的自动去极化速率得以有效降低,使窦房结发放冲动得以减慢,并且可将其向前传导的速率减慢,从而将房室结折返消除。异搏定还可是机体外周血管得以有效扩张,从而使血压得以降低,虽然降低幅度较小,但仍然有可能导致反射性心率增快的发生[6]。异搏定可也扩张机体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得以增加,从而使心肌供氧得以改善,并且还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通常情况下,异搏定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多于胺碘酮,该研究结果也显示,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治疗时,异搏定和胺碘酮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也和前人的研究结果:异搏定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54/58),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1%(50/58),二者无明显差异相符[8]。

综上所述,异搏定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相较异搏定,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更少,因此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赞凯,马坚,姚焰,等.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特点及性别和年龄差异[J].中国循环杂志,2015(4):346-349.

[2] 钱琳艳,邹海,车贤达,等.三维导航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5):2821-2824.

[3] 彭静,王瑞耕,刘玲,等.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中的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7):486-488.

[4] 徐金义,吴蕊,邱妍妍,等.显性旁道与发作性心动过速的相关研究――食管心房调搏术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对照再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5):334-337.

[5] 陈卉,凌智瑜,杜华安,等.两例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及导管消融治疗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23):3223-3225,3228.

[6] 简春燕,刘志隆,刘丹铭,等.食管心房调搏检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4(9):1400-1401.

[7] 兰银花.异搏定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8例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2):33-34.

第2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一、基本理论概念

1.知识的概念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而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迄今为止,人们对知识都没有作出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不同的人,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定义都不同。

纵观国内外对知识的定义,我们虽给不出明确的定义,但却可以总结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从信息的层面来看,它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被人所利用的信息;换句话说,知识只是信息中的一部分,是对特定对象的人类个体有用的信息。尽管知识来源于信息,但不完全等同于信息。它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互相转化,是组织新知识产生的最大的源泉。

2.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知识管理活动不仅涉及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包含越来越广的外延。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词还没有一个定义明确而取得共识的概念。不同的领域、人们的研究目的、角度的不同,对知识管理强调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至今对于知识管理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目前,基于人们对知识应用的水平,在知识管理认识上,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认为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用信息管理的模式建构知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作为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关于知识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从上面这些不同的定义来看,有一点却是达成了共识的,那就是知识管理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对人的管理,也不是真正的对知识的管理,而是强调了以知识为核心和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更加倾向于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创新。

3.个人知识管理(PKM)的概念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定义,我总结认为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owledge Management,PKM)是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实质上就是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个人层面上更加深入的应用,它是个人在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将个人随机地或者有意识地从不同的渠道获得的各种不同的信息经过个人深层次的筛选、分析、加工、组织和评价,从而转化成可系统利用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侧面地辅助个人将隐性知识适当地、有效地转换成显性知识,构建起趋于完整的个人知识库,然后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持续性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最终达到知识的利用和创新,更加完善个人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解决问题,提升个人学习及工作效率,整合个人的信息资源,增强个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因此,个人知识管理将日益成为学习者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是完善个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知识创新的一个过程,是适应信息时代网络远程教育学习和完善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迅猛之态带领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里,人类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如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人际交流、工作实践等。信息和知识的产出呈指数级增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信息资源分散,数量庞大,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内容与价值的相关性不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管理这些信息,因为只有有效地管理好个人自身的知识,才能真正拥有这些知识,结构化这些知识,使得这些知识为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服务,更加充分地发挥个人潜能。

三、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的关系

个人知识管理和组织知识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本身反对共享,从而推导出了个人知识管理不应该倡导的结论。但我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绝对不是反对共享的。事实上,现在很火的blog(博客)就是作为一种个人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的工具出现的。组织知识管理就是捕获组织内外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并将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最大效能的利用用,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同时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更多的是要求知识的共享,使整个组织的竞争合力达到最高。因此,我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而组织知识管理则更加关注组织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增强社会竞争力。

四、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

比尔・盖茨认为:“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输赢。”因此,个人对知识的寻找、发现、筛选、获取、加工、存储、利用、评价、交流、创新的能力决定了自身的竞争能力。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通常是增强个人竞争力。这是因为在现在已经到来的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它作为这个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存在着,彰显着它独特并且不可取代的作用。个人知识管理帮助个人对知识进行的高效动作,就意味着个人竞争力的提高。而个人知识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是个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石,深入地挖掘个人需要的各种知识,将隐性知识最大化地显性化,同时吸收外界的显性知识进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创新出新知识,从而为个人的创新能力和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更加明显地成为知识的消费者。个人追求知识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进而发展个人与组织的能力。此外,个人除了不断追求新知识外,也应积极创新,努力成为知识的生产者。而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人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就必须学会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甚至最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甘永成.e-Learni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2]孔德超.论个人知识管理[J].图书馆建设,2003,(3).

第3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

1.克服创新意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老师完全能挖掘教材,高效的驾驭教材,把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具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表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用于时间、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二、分阶段授课,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创新机会

1.备课设阶段

本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阶梯,,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阶梯,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觉得有发展空间,有想象的余地。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阶梯为:(1)实例引入同类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给学生留下了创新的空间,创新的机会。

2.讲课沿阶梯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阶梯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阶梯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第二个阶段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到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段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从而创新)。

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进行。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阶梯学生回答相应阶梯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3.阶梯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样老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察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呢?

1.利用“学生渴求未知” 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努力去揭开食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质疑,但随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教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教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像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总在帮助他们弄清楚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士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做结论。

2.多给学生鼓励、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及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第4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变式教学 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必须探究新的教学手段来适应新课程标准。事实证明,变式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许多数学教师仍是沿用“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苦不堪言,新时期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又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用变式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进行数学教学,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变式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原则,给出了变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数学变式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其次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去的进步,最后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发挥知识应有的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的发展到最佳的高度。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学,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所改善,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目标导向原则

在教学前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比较切合实际、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对要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变式,教师通过对学生正确的启发、引导,高标准完成制定好的教学木匾。

(三)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原则

众所周知,数学最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从这一层面讲,数学教学在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运用变式,要求教师在对变式问题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把引入问题做为学生认识和发现知识的出发点,积极鼓励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然后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景,有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为学生添设思维的阶梯等一系列的手段,这样一来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求知欲。

(四)探索创新原则

教学民主化能大大提升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热情,为形成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民主化的教学环境能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致力于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学生是学习的创造者,勇于反驳权威,带着问题去学习,充满自信和探索创新精神。

二、变式教学具体案例分析

(一)“已知解析式求函数定义域”的案例

此案例是在教育实习期间,某校优秀教师执教的一个教育片段。

课例整理

教学目标。一是掌握函数定义域的求法,特别是分式函数、根式函数定义域的求法,理解并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几种常见的类型。二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要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函数的定义域,通过不同的方法求取函数定义域。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几种常见到的方法;其次要练习到位,注重课堂的实效性,狠抓基础,狠抓落实。教学难点:正确求解分式函数、根式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问题;解不等式组。

教学过程。首先复习性引入问题:①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函数的定 义域?②以前学过的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分别是什么?③一般的函数的定义域该如何求解?

方法讲解。教师讲明函数的定义以及求定义域的基本方法,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f(x)=1/(x-5).⑵f(x)=(2x+3)1/2.⑶f(x)=2(2x+3).⑷y=2x2+4x-7

例2:求函数y=ax5+bx3+cx的定义域。

例3: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2,2],求函数y=f(0.25x-1)的定义域。

小结。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依据。

(二)课例点评

在例题的设计可以看出,例1中都是一些基础的题目,巩固已学的函数知识加深记忆。例2,例3在巩固函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强化,学会灵活运用已学的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但是从解题思路上看都是换汤不换药,基本相同没有较大的变化。因此,为了加强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建立,教师可以 为学生提供适当合理的变式训练。通过变式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形成一定 的做题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正确、有效地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这也有利于利用变式教学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变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也要遵循整体优化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原则、探索创新原则以及学生主动参与过程的原则,通过变式教学,增加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模式多样化,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更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钟晓静.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诱思策略[J].科技信息.2010(24)

第5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绩效

许多学者研究了组织学习、创新与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对“组织学习”展开研究和调查,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相对广泛。我国学者则是从本世纪初开始重点研究三者关系,以国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结合我国实情进行实地研究。近年来,许多企业甚至城市都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管理者们也越加重视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效益。通过研究和管理实践发现:组织学习和创新会正面影响组织绩效。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企业时间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整理这方面研究的文献。

一、相关定义

1.组织学习

学者对“组织学习”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March&Simon(1958)[1]的研究,其概念由Agryris&Schon(1978)正式提出,认为组织学习是指“发现错误,并通过重新建构组织的‘使用理论’(Theories-in-use)(人们行为背后的假设,却常常不被意识到)而加以改正的过程”,Agryris也因此被誉为“组织学习”之父。而后,组织学习的概念、理论逐渐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Agryris及其他学者也不断对组织学习的概念进行修正,学者们对组织学习的定义、类型、内容、程序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定义组织学习,这使得对组织学习的认识一直以来存在很大差异。如Powell,Koput&Smith-Doer(1996)用R&D组织的连系数来代表组织学习[3];Hult&Ferrell(1997)根据组织学习的特性,分别从团队(Team)导向、系统(Systems)导向、学习(Learning)导向及记忆(Memory)导向等四个因素来衡量组织学习;Baker,&Sinkula(1999)以及林义屏(2001)等则以市场信息流动过程(Marketinfor-mationprocessing)为基础,提出以对学习的承诺(Commitmenttolearning,指组织将学习视为公司最主要的基本价值观)、分享愿景(Sharedvision,指组织中的主管会将公司未来发展的愿景与员工互相分享)及开放心智(Open-mindedness,指组织不能受限于仅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思考,能超越成规创意思考)等三个变量来衡量组织学习。可见组织学习的操作性定义与衡量似乎是由研究者依实际研究的具体情况来加以诠释的。

2.创新

学者对“创新”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Schumpeter(1932)的研究。他在其最重要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将创新一词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用创新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并认为“创新”与发明是2个不同的概念。此后,学术界开始重视“创新”问题。总体上,对组织创新的认识基本上可分为下列4种观点:①产品观点:这种观点重视创新所产生的结果,用具体的产品来衡量创新;②过程观点:认为创新是一种过程,着重从一系列的工艺或过程来评断创新;③产品及过程观点:认为应以产品及生产过程的双元观点来定义创新,应将结果及过程加以融合;④多元观点:认为不管是产品或过程观点,都过分看重技术创新层次,忽略了管理创新的层次,因而主张将技术创新(包含产品、工艺及设备等)与管理创新(包括系统、政策、方针及服务等)同时纳入创新的定义之中。我们认为,多元观点下的组织创新的定义较为完整,最近学者的研究也多数采用这种观点来界定组织创新,而从创新的属性来看,创新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概念,这说明研究中采用组织创新的多元观点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而在创新类型上,双核心模式在文献中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可,因此本文拟以双核心模式作为创新型态的分类方式,并认同Damanpour(1991)的观点,认为组织创新应包含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2个层面。

二、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1)在财务方面,可以促进销售增长及提高获利能力等;

(2)在营运绩效方面,可以缩短采购周期时间、促进新产品成功、提高市场占有率等;

(3)在组织效能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对组织的承诺等。但也有少数的学者认为,组织学习并非都能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例如,Levitt和March(1988)认为,个体学习不总是会引导到更好的理解力(Intelligent)或改善行为。甚至,组织也有可能对于错误的事情,进行不正确或正确的学习。以学习为基础的知识取得,其与绩效之间关系可能是复杂的,从短期来看,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也许是不明显的,这是由于学习与绩效两者之间的联系存在时间滞后(Time-lag)情形,使得实际观察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但就长期而言,一个有效能的学习会对组织的绩效产生正面的影响,使组织比其竞争对手经营得更好,而缺乏效能的学习或许并不能提升组织的绩效,甚至可能降低组织的绩效水平。

三、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

创新不仅能使组织具有较佳的适应力和活力,而且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许多学者对创新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认为不管是在何种产业,创新均会导致更好的组织绩效。根据Demanpour(1991)对组织创新理论的归纳发现,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认同并采用了将创新分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核心模式观点,而且这两类创新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也被许多学者验证过。例如,Damanpour、Szabat和Evan(1989)基于银行业的数据发现当银行要提供一项新的服务(技术创新),通常也需要一组新的管理机制(管理创新)去评估和控制其绩效。谢洪明、韩子天(2005),谢洪明、刘常勇、陈春辉(2006)以华南地区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管理创新对组织绩效有正向影响。

四、组织学习与创新关系研究

第6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一、如何理解学习能力型问题

1.学习能力型习题的特点

(1)内容新。

学习能力型习题中常常出现过去没有学习过的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学习以后,理解这些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并且能运用它们解决有关的问题。

(2)抽象性。

这里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叙述通常比较简略,比较抽象,没有解释性和说明性的语言,需要学生自己去仔细揣摩、领会和理解。与平时在课堂里教师指导下学习新知识有很大的区别,没有教师的讲解、举例和解说,没有许多感性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解这类问题往往感到很困难。

(3)学了就用。

这里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很短,要求通过阅读很快就能理解新的概念、定理、公式和方法,并能立即运用它们解决有关的问题,不举例题,没有模仿的过程。因此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要求较高。

2. 解学习能力型习题的步骤

(1)阅读理解

首先通过阅读理解题意,理解题目所包含的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本质:这里分为两步:1、字面理解:要求读懂其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2、深层理解:要求深入理解新的概念的本质属性,分清新的定理和条件和结论,理解新的方法的关键等。

(2)运用

在理解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它们解决有关的问题。

3.如何提高解学习能力型问题的能力

(1)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同于学习能力型问题包含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在解题时要求通过自己独立学习,理解这些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它们解决有关的总是因此要能顺利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平时学习时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在上新课之前,自己先预习,尽量通过自己独立学习掌握新的知识,而不依赖教师的讲解。

第7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服务;技术转移

1 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驱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创新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创新涉及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它们之间交互关联[1],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又丰富了理论创新的领域,改善了理论创新的条件,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服务对象,管理创新将为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保障。科技创新也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通过创新主体的互动,最终实现知识技术与资金的转换[2]。持续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支持,需要有服务功能完善的创新系统支撑。高效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促进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更能加速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推广运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中重要和关键的两类活动。

2 科技创新、创新支撑系统与创新服务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新的发明和技术首次应用在商业中,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3]。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

我国引入创新理论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科技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中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创新[4],不仅包含区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科学与技术的交互以及科技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其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经历从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成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5]。

今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所带动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按照熊彼特教授的定义,科技创新活动既是经济活动,那么最终也将由市场价值的实现来检验。

系统观念的提出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为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创新系统的概念基于系统分析的观点,创新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因此需要以一个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区域之内的科学知识、技术、服务、资源配置等可能对创新形成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由此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库克(P.N.Cooke)教授在1992年提出,并从此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广泛研究。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 and Heidenreich)等多位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6]。我国学者尚勇在1999年给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尚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网络系统,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以及政府适当的参与,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实现创新、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功能[7]。区域科技创新概念中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及其开放的边界,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跨越行政区域。我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不一致的区域,经济难以有效发展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依靠行政政策和措施协调来实现经济效应的。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研究美国早期的区域经济时,也论证了这一点。

区域科技创新是整个区域依托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区际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通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创造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保证区域经济在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必须要具备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而积极和高效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创新系统的支撑,必须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和环境的保障。

影响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的因素众多,归纳后主要分为三类: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环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是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另外,社会化分工带来的组织专业化,使任何组织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都很难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同、整合不同种类的服务不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获得科技创新资源,而且可以以更优的效率和更高的水平利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已经形成的科技创新外包服务主要有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中介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高水平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保障,这些环境因素涉及创新文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环境。

此外,为弥补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引入政府干预,除市场提供科技服务外,也需要政府提供多种类型的科技公共服务。

3 创新主体与技术转移辨析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s)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几乎同时开始相关问题的研究。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Freeman)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应该成为创新体系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完整的制度框架分析应该以国家为疆界。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源于政策对创新非常重要,而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主要在国家层面上。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等组成的网络,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互动,使得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8],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涉及许多参与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这一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理论知识创新的主体;创新服务机构是创新活动的服务主体。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因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高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要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和均衡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要保证活动需要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其次,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应用,就是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就是要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方之间加强联系加强合作。

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其中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两类典型和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活动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是创造和生产的过程;技术转移活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转移和传播的活动。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并讨论了技术转移问题,会议将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货物出租的交易”[9]。从技术转移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是技术转移活动中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要素。与商品转移和交易不同,技术的复杂性导致技术转移过程和交割内容的复杂。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总结起来的认知、经验、技巧和特殊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系统性的知识。技术不仅包括原理、标准、计量方法、设计等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生产、服务等的经验和技巧,技术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称可编码知识,此类知识经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和度量,并能以人类间的交流工具(如文字、出版物、视听媒体、软件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的学习和掌握。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又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此类知识很难编码化和度量,是以人为载体的经验性知识,很难以文字化和公式化表现,也难以通过常规载体和工具进行传播[10]。

技术是知识的一部分,导致技术也分为显性的可以复制的技术和隐性的无法复制的技术两类。同时,学者大量的研究还表明,显性知识只是隐性知识的九牛一毛,就像管中窥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的能力是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实现成功和高效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关的显性知识,甚至更需要拥有相关的隐性知识,两者均不可缺少。显然,要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必须同时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拥有其知识的特定人员身上的,是个人持有,转移和共享非常困难。要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目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拥有隐性知识的人向企业流动是直接技术转移;而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企业主动寻求技术转移。

4 实现高效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活动。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技术转移服务的实现由专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效率更高。技术转移服务通过合作技术的匹配、合作方案的制定、知识产权的转移三方面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转移。基于技术知识的特点,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技术转移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效的技术转移,人才流动的方式非常重要,而且其他技术转移方式最好伴随着拥有该技术的相关人员同时向企业的流动。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际间的相关人才的互动,从而促进技术转移;同时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技术转移和扩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跃钊,王翼宁,陈红喜.南京经验: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与支撑体系-服务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3.

[2]夏太寿,褚保金.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

[3]田雪.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9-38.

[4]仲伟俊,梅姝娥,黄超.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公共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6.

[5]薛飞,皮宗平,杨耀武.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7-31.

[6]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7]尚勇,朱传伯.区域创新系统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

[8]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雷李军,傅正华.技术转移概念的引进和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7-28.

[10](美)斯滕伯格,威廉姆斯著,姚梅林等译.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第8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面向对象;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9-2185-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融入到了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因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找不到理想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屡创”新低。针对这一现象,很多高校提出了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目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要求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以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课程需要学生以创新的思维去理解现实世界与面向对象空间的映射关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课程的目标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具有设计实现综合大型程序的实践能力。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许多同学感觉课程概念太多,抽象难以理解,产生了厌学情绪,基本的知识点无法掌握,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建立好课程知识体系,缺乏实践环节,导致所学的知识点孤立、片面无法有效的组织应用在一起,从而产生课程无用的想法。该文分析了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注重学生课程体系结构的建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材的第一章介绍课程的一些重要概念,通常概念部分的学习比较枯燥、抽象,“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概念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忽略概念的讲解,这样导致学生没有建立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在后期的学习,不注重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孤立片面学习一些概念和语法规则,因而影响了整个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1.2 忽略学生个体背景,学生主体地位

在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时,教师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孤立地提出新的概念,使得学生对于新概念的认知感觉困难。增加了课程学习的难度。

1.3 课堂教学灌输内容多、启发少

由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比较抽象,存在课时少,概念多,知识体系复杂等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按照设计好的进度教学,课堂以讲述为主,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虽然讲述知识体系完整,但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少,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1.4 学生实际编程能力没有提高

学生学习的知识点片面,孤立,没有通过实践环节,无法将其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对于所学的知识不能有效地应用,容易遗忘,产生无用的想法。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课程实践环节。

2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探讨

2.1 建立学生完整的认知体系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念的讲解很重要,通过讲述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在课程开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面向对象的思维体系,因此概念的讲述不能减少,更不能省略,但是讲述概念的时候,要注重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不能简单的重复书本上的概念知识。例如在讲述类的封装性时,我们可以以收音机为例。收音机是一个封装体,内部电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是封装隐藏起来的,这样对其内部电路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因此封装使得个体组合在一起,隐藏使其内部的元素更安全;然而收音机并非一个完全的封装体,它还留有对外的接口——外部按钮,否则它将没有用途。通过形象的类比,既不会使学生对于新的概念感到陌生,又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后期学习掌握类的定义,类的封装性等。

对于类的多态性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学生熟知的环境出发,引入Person类,及基于Person类的两个派生类——学生类和老师类,在Person类中有一个work行为,同样学生类与教师类中都有work行为,对于Person类中的work行为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定义——可以提出纯虚函数的概念,而学生类中的work行为是学习,教师类中的work行为是教学,学生能很快理解多态性的概念。

2.2 建构主义指导课程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直接把新的概念灌输给学生。一般学生是在学习完C之后,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C语言中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进入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相关领域。例如在讲述面向对象的特性之一——封装性的时候,我们会引入类的概念,在C语言中有结构的概念,类和结构在定义形式非常类似,可以从C语言中结构的定义出发,引入到C++中对结构概念的扩充——结构内不仅可以包含数据成员,还可以包含函数成员,接下来用class关键词替代struct关键词,就可以引出类的定义;然后将针对结构的操作方法直接应用于类,提示学生思考操作方法的可行性,由于结构中的成员默认的属性都是公有的,而类中的成员默认的属性都是私有的,所以针对结构的操作不能直接照搬到类,通过这样从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慢慢学生会掌握类的定义,理解类的封装性等一系列概念。

2.3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不要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再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套用语言的语法,照葫芦画瓢验证教材和课堂讲述的内容,而应该提高学生对面向对象思想,方法的理解,全面掌握面向对象技术,并熟练应用之。学习新的概念以后,教师可以针对新的概念列举一些相关的案例,设计一些问题,通过这种互动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回答的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好的把握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同时可以提出深一层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项目实践与课程教学同步

项目实践可以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中最应该改进的方面是实习实践不够。

项目实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堂中教师的讲述可以让学生牢牢掌握面向对象程学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知识结构体系,项目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知识点;解决课程枯燥难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项目实践经历,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只有动手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与课堂启发教学同步进行,项目教学以学生组成课外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两者相辅相成,项目促进基本原理及概念的学习,没有基本原理及概念的学习,项目是无法深入,甚至无法按期按成,只有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项目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对实际中需解决的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此项目实践与课堂教学缺一不可,不能厚此鄙薄。具体项目教学可以在课程中后期进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有相应的项目负责人,负责一个项目的开发进度,课程后期可以对学生的项目进行答辩验收,将其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成绩。教师在课程上对项目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分解,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在课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必要监控,以保证项目的教学效果。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项目不能等同于课后作业,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否则没有项目的意义,其次,根据学生个体背景情况,对于项目的选择难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无法按期完成,失去了项目教学的意义。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的解决面临的问题,同时可能需要学习新的知识点,这些将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高校针对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及有意义的尝试。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遵循,教师需要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更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结合个体情况,灵活的采用和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善于积累与改进,不能墨守成规,这样一定会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跃,陈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改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4).

[2] 莫露洁.《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08(24).

第9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创新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新思想;新理论

1 创新与创新设计

1.创新不同于创造和发明。创新主要侧重经济领域的技术改进和制度更新,如使用起来更方便、性能更多、功能更强、应用范围更广泛等;创造是指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发明则侧重于技术的应用。创新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目前,对于“创新”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有两个。一是2000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经济领域,他才成为创新”。二是2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的,“创新是把技术和感悟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2.传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理论、方法和技术原理等,构造创新产品概念,并进一步应用新技术、新源里和新方法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分析,开发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产品的实践活动。

产品创新设计是以用户需求为目标的整体工程,在需求获取和创新机会识别的基础上,对已有知识或资源的组合、叠加、综合、迁移、推理、联想,从而产生新的产品、服务、工艺、市场、组织等。创新的过程是创新主体、创新机会和知识资源三者之间有机协调的动态过程,其本质是设计。

2 产品创新设计模式

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推动模式和复合推动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在创新的技术推动模式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应用到工业中,必定推动产品的创新。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创新的原动力,它是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市场推动模式

市场推动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源于市场需求,源于市场对企业的技术需要。也就是说,技术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明确产品技术的研究方向,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产品,使市场需求得以满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奎斯等曾研究了当时最新的567项不同的技术创新项目,其中只有1/5的情况是由技术本身的发展引起,而创新活动中3/4的情r都以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由此可见,与技术推进相比,市场需求是当今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更为重要的动力源泉。

3.复合推动模式

虽然市场推动模式下的产品创新目前暂居于创新的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许多关键、重大的进步都来自于技术推动。在现代企业中,产品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明确某一个因素是创新活动唯一的或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产品创新以潜在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技术应用为支撑,其创新成果往往是开发全新的产品,从而将潜在的市场激活为一个现实的市场。

3 产品创新设计类型

创新设计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分为四类:面向问题的创新、面向目的的创新、面向产品的创新和面向载体的创新。根据类型的不同,可以采用TRIZ、FBS、创造性模板和非逻辑思维等不同的方法实现创新。

1.面向问题的创新:目标是提高现有产品或系统的性能,解决现有产品或系统中影响主要功能的问题,朝着理想化的目标前进。这类创新设计中,所要设计的产品是已经存在的,但由于产品存在问题缺陷或者存在改进的空间,需要将产品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或将成本进一步降低。由于这类设计问题往往针对的是某种具体的技术问题,所以采用的策略是解决最小化问题,解决系统中的冲突,对系统仅做渐进式改进。TRIZ方法是实施策略比较好的方法。例如,采用矩阵冲突、发明原理,解决系统中的技术冲突,提高现有产品或系统的性能。

2.面向目的的创新:目标是设计一个全新产品或系统,可能待设计的产品或系统在市场上并不存在;或者虽然存在,但是现有产品或系统的主要功能改进已达到极限,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设计出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现有产品。因此,设计时不能局限于现有产品或系统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而是应当跳出现有系统,思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其他方法和技术可以更好地达到此目的。采用的策略是解决最大化问题和改变系统的工作原理,解决此类问题时,利用FBS映射法结合科学效应、类比等方法,可以有效辅助设计人员对科学原理和效应进行快速搜索,迅速产生多种解决方案,并从这些方案中选出针对该问题的最优解。

3.面向产品的创新:目标实现有产品的主要功能不做改变,着重于产品次要功能的开发和改进。这种类型的创新设计往往应用于现有产品在市场有很好的信誉,而不需要将产品更新换代,但希望通过对产品次要功能的改进继续保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的情况。采用的策略是着眼产品本身和功能跟随形式的方法。创造性模板是实施此策略比较好的方法。

4.面向载体的创新: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功能的原理是确定的,通过改变产品的外观形式,创造新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用户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采用的策略是非逻辑思维法,通过联想法、随机对象激励法产生新颖的设计概念。

4 产品创新设计过程

1.基于认知创新思维展开过程

由于产品创新设计是一个创造性问题求解过程,其主要特征是初始状态定义不良,即在设计初期,设计者对即将进行的设计仅有一个不完整的、较为模糊的心理表征。因此,必须弄清在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涉及这到底是如何进行任职操作的。

2.创新思维展开过程中的思维回路

在创新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循环回路,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如问题空间和方案空间的迭代循环、问题定义的循环、评价和生成阶段的循环等。基于上述种种研究,总结出三个回路,即问题重定义回路、概念激励回路、方案重用回路。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产品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企业综合机柜整理的关键,企业产品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