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谈话模式 师生关系 教师态度 反馈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34-02
教师可以通过谈话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实施教育与心理干预。师生间的谈话在学校中是非常基础与重要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认同这一点。但是就目前来说,班级的学生人数多、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重,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证思想工作的质量?笔者认为,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育人方式很重要。因此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出发,将师生谈话变成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并将之规范化、模式化。
一 要有怎样的谈话模式
教育要不要考虑“模式”,已成为一个矛盾。不要“模式”,教师有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做”;要“模式”,教育有可能因此被束缚。谈话模式作为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不能轻率地摒弃模式,也不能刻板僵化地完全遵循。因此,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要”或者“不要”模式,而在于如何“要”。
从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来说,对于师生谈话模式的建立及运用,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教师应该根据自身教育技能水平,循序渐进地采用自己能掌控的方法,唯有对自身客观、理性的认知以及对教育的孜孜以求,才能在教育事业上有所发展。
1.设计谈话模式阶段
教师在执教之初,对如何与学生谈话还未形成成熟的认识,还没有掌握谈话的技巧,对如何分析谈话内容还很生疏,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根据相关理论设计一定的谈话模式。这一阶段,运用相对固定的谈话模式能让新教师有条不紊地展开谈话,平稳地进入工作状态。但需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将某一种谈话模式运用于所有谈话之中,而应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挖掘并运用不同的谈话模式。
2.反思谈话模式阶段
当教师已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对各种谈话模式比较熟悉时,教师应该对这些谈话模式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实践反思――在具体谈话中,当遇到并不完全符合模式的谈话情境时,对谈话模式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
3.超越谈话模式阶段
当教师对特定谈话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后,就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对特定模式进行调整和处理,形成新的谈话模式。但是,这种对原有模式的超越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心理学规律,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绝不能为了超越而超越。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基本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作为谈话的背景。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情感关系有时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因为谈话很多时候会成为一种人性的互动。
教师在谈话过程中,会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你对他的情感。师生间的对话有时是温情的,有时是激烈的,很多初为人师者看到违纪的学生就很焦虑,恨不得一下子就把他的问题全部解决。但很多时候,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却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反而因此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1)师与生间的关系不够深厚;(2)谈话时教师的态度没有一直保持温和与友好;(3)此时此刻的原则不够公平。谈话过程中很多小问题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以及细致的处理,以至谈话无法深入,思想教育的障碍重重叠叠。
这里之所以特别提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经常会看到有经验的教师,什么都没对学生说,光靠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就能改变学生的行为。所以情感关系在谈话中起着关键作用,对教师来说,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教育问题学生或激发学生自我改变的手段。
三 教师谈话时要有正面的态度
教师要向学生传递正面的态度和信息,尽管在学生面前塑造的是一种形象,不是完全真实的,但教师依然可以像学生想象的那样,慈爱、温和、智慧、学识丰富,这是教师职业所赋予的形象。学生把教师的形象美化,会让部分教师感觉焦虑,觉得真实的自己和学生理想化的认知相差太大,于是在无意中会故意破坏或者拒绝成为这样一种形象。
在自体心理学里面,对这样的理想化投射是不迎不拒的,教师本来就是因学生的期望而存在的,让学生有这样一个教师去理想化是有意义的,就像庙里的菩萨本来就是堆泥土,但可以让很多人心灵得到安慰,因为他们心中需要这样一个物体去承载这样的理想。
有些学生在跟教师谈话很久以后,具体在聊天中谈了什么都不会太记得,但教师给他们的感觉却非常深刻,这种感觉帮助他们走出阴霾,找到阳光,解脱枷锁,寻回从容,找回镇定……这种感觉多体现在心里面,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力量造就的磁场,可以慢慢地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成长。
四 谈话的流程
1.相关信息资料收集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虽然他并没有在理论上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但却始终将之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中,所以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注重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在与学生谈话前,要先对学生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将会有利于谈话的成功。下表是常见的资料收集汇总。
8 现在
的问题 (1)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2)有什么事件或人物促成问题的出现吗?问题对学生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计划是什么?
2.寒暄
每个人的心理大都有几个层面,从警惕到信任需要有个过程,恰当的寒暄可以让人迅速进入信任的心理层面。比如:你下午去打球吗?吃饭了?周末看了什么电影?等,寒暄可以让人感觉有个温情的开始。从看到学生开始到谈话,要注意打量学生的面貌、肢体语言等,这些信息都是教师要敏感观察的东西,它们会成为师生谈话中有意义的内容。
3.理解接纳
对于从问题学生那里听到的大多数陈述,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此做出直接的评价或判断,而不是去理解它。当一个学生表达了某种态度、理念时,教师倾向于不假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那是错的”、“那是不正常的”、“那是不合理的”,很少仔细地理解他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教师不理解学生时,学生是不愿意信任教师的。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努力地去理解他们的世界、去感受并认识他们,接纳他们的苦闷与沮丧,给他们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谈话氛围,学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分享他们的感受、他们个性化的知觉世界,这对于教育与被教育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教师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
即使那些麻烦很大、经常违纪的以及情绪看起来极不正常的学生,也有他们闪光的一面。心理学家认为,个体越被充分地理解和接纳,他就越容易摒弃那些他一直用来应付生活的不良行为,并朝着教师所希望的方向改变。所以在谈话开始以及整个谈话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一直秉持友好、肯定的态度,通过各种肢体语言、表情、眼神告诉学生:你理解他们、接纳他们、愿意帮助他们。
以下是常见的,具有安慰作用的话语。
4.谈话技巧――教师必须是谈话的引导者
对于教师来说,师生谈话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影响学生的身心。这种影响是双向的,教师也有可能被学生的语言所影响。教师如何才能避开被学生影响的可能性呢?如何保证在谈话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而非弱势?
通过下面的对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学生:老师,我觉得张班长很自私,不适合当班长。
教师:你认为一个好班长要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无私、公正、谦虚、尊重。
教师:你是怎样尊重班长的?
学生:……(脸红,低头)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到,作为谈话的主导者,教师不要去跟随学生、被学生牵制,而要让学生来跟随你,这样你才能影响他。在这次谈话的开始,如果教师回应:“班长是怎样自私的?请你说一说。”你的回答就意味着你在内心认同了学生对张班长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小报告并非事实的话,学生会认为教师没有主见,容易被骗,甚至给教师贴上“无能”的标签。在谈话中如何成为主导者呢?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技巧是变被动的回答者为主动的提问者。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就没有直接地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对学生进行提问,最终主导了谈话,教育了学生。
5.总结反馈
师生谈话中可能会发现学生有新问题,如明显的认知歪曲或核心价值观的错失,这时不要太过急去干预,除非你有把握一次性干预成功。教师可以在谈话结束后总结,把新问题整理出来,更多地搜集资料,再决定采用何种教育方式。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谈话模式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想工作方式,它是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的学生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建立谈话模式可以省去教师的许多摸索的过程、省去对学生试探的步骤,缩短教师的思考时间,提高思想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美〕海因茨・科胡特.自体的分析(刘慧卿、林明雄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美〕科米尔、纽瑞尔斯、奥斯本.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张建新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系统健康学是在系统科学基本思想和原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和中医学的养生思想指导下,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研究探索人类的生命活动(或过程)的本质以及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参数-健康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并以其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类保健与养生等健康实践,达到提高人类生命过程的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效延长人类寿命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2、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性质属于一门边缘学科,广泛涉及了养生学、体质学、西方基础医学、心理学、教育与传播学、社会学、行为学、现代系统科学、哲学等在内。
系统健康学的学科范围处于人体科学和医学之间。人体科学研究人类的超正常的功能,比如气功和人的某些特异功能及其开发;而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疾病状态及其诸相关因素。除开这两类人群之外,大多数的健康正常人的生命质量状况、健康及其诸影响因素则由系统健康学来研究。这是对大多数的人的关怀,值得大投入去研究。
3、系统健康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历史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需求健康的层次不断提高。传统意义上的临床医学(第一医学)、预防医学(第二医学)、康复医学(第三医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使传统意义上保健的概念由既往的偏重于消极地去除致病危险因子,提升为现代积极地追求健康智慧长寿。围绕着健康的新定义与标准,许多生物学家、医学家、中医学专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把目光转向对健康理论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关于健康的知识和学说,当下仍然是零散的,未能规范化并构成科学体系。
自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重要发现。这些科学事实具有两种重要的哲学意义:一是表明自然界的所有存在,在物质结构、存在状态和运动形式等方面,均具有系统的特性;二是在具备系统特征的前提下,它们在内容上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思维方式上,系统论提供了多向的、全方位的系统思维,在处理事物深层的多元复杂关系时更为科学;在方法上,提供了系统研究技术体系。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开阔了健康工作者的眼界,为他们研究健康科学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学指导。
4、系统健康学的哲学基础
任何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健康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关于人类完善自身存在的学问。那么,系统健康学的哲学问题也就是生命存在的哲学问题包括生命存在的本体论(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认识论(能否被认识)和方法论(如何认识)。
以现代系统观和东方传统文化的“禅与悟”作为系统健康学的哲学基础可知:第一,“人的生命是以有智慧本能的系统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过程”。―回答了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关于人的生命的所有问题,用系统论和“禅与悟”的思维方式是可以进行认识的―回答了生命存在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第三,认识人的生命存在的过程,需得采用系统论、还原论和“禅与悟”相结合的认识方法―回答了认识生命存在的方法论问题。
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医学中有“天人合一”观,说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有“人与天地相应”观《灵枢・邪客》,实质上论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藏着系统观的萌芽;还有“天人和中”观,体现了儒家推崇的“贵和”“尚中”思想。《易经・乾卦》就精僻地论述了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从上面的观点得知,自然界是一个超大的自然系统,是无数系统的集合,而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整体的、同一的、和谐的,人类生命系统与自然系统保持和谐对于生命存在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类生命系统的和谐、有序与健康。
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系统这个层次,就是说“系统科学”这把“钥匙”能打开人、自然界这两把“锁”。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科学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
5、系统健康学的研究对象
系统健康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的生命状态(人本体)和人的生命状态的主要质量指标-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目的就是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人的生命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除了人的躯体外,还应该包括人的心理、精神状态、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性等多个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不但非常复杂,而且非常精细、非常协调。它的状态变量(或参数)或子系统数目是成千上万,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巨系统。就系统论观点而言,当一个系统达到巨系统时,系统性质就会出现飞跃,并发生质的变化,功能状态就成为该系统显现出来的显著特点。同样,人体这个巨系统,也存在着并表现为功能态。因此,健康科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人体巨系统发生、发展、衰变直至结构等各种功能态进行研究,对系统各种功能态的存在、保持和优化所需条件进行分析考查,对反映功能态的参数和控制变量进行筛选、规范和标准化,并阐明其机理。同时,不仅要研究人体功能态本身,而且要对不同功能态进行比较,研究其相互转换、优化过程,以全面理解人体系统的存在和生命过程的本质,从而揭开人类生命现象的奥秘,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控并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
系统论对于人类生命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认识方法,但对于人生命的全部来说,仅有系统论的方法还不够,人类的生命终归是物质与精神的同一,系统论产生于对生物学的研究,适于对生命的物质层面的认识,而对人类精神领域和身心相互关系的认识,总的来看还是显得无能为力。在这方面,与中国古典哲学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医学一贯认为,在生命过程中,人可以对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状态,通过思维、意识、潜意识等心理与精神的方法进行内在的自作,此即所谓“我命在我而不在天”。这些自作的范例比如修炼瑜伽和养生功法等。人类的这种内在的意识性的自作所产生的对生命状态的效应,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人的生命境界。健康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对其发生机制做出科学的阐释,合理利用这些机制,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所谓“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深层次含义即在于此。
6、系统健康学的认识论和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理论关于一般系统的定义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含有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至少涉及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系统内外环境三个方面存在着的关系。人体系统是自然系统(整个宇宙体系)演化过程的产物,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在开放性、自组织性、整体性、动态平衡性等多个作为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上呈现出一致性,决定了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在组织结构秩序、功能属性、状态保持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
系统论的认识与思维方法,是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现象与状态,把握系统、要素、系统内外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发生变化的规律,确定达成系统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系统健康学是在系统科学基本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在充分认识了人的生命与健康科学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在生命存在之本体论的高度上,建立起自己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同时重新认识和定位西方医学用还原论和试验方法获得的关于人的生命过程中存在的形态结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在生命现象中的含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筛选确定有典型意义的生命现象并把它们作为限定(或表征)生命现象的意义的指标,特别是要对人生命过程中,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内在性操作的方法和效果的深层意义进行考查。研究生命过程中的现象及现象所反映的状态的本质及现象与状态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关于提升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最终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而人类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内在性操作的方法和效果则是实施健康管理、进行健康教育、实现健康促进的最深层的基础所在。
7、系统健康学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核
(1)系统健康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周易》、作为中医“医经”之首的《黄帝内经》、中医的养生学、健康体质学、西医基础医学、现代心身医学、心理学及行为学、现代系统科学和社会学。
(2)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内核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内核包括以下几点:①人本身是一个有许多不同级别子系统的巨大的系统,但它仍然处于另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和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②人体是个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人体及其生命过程具有作为一个系统所必然具有的全部特征,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可用于指导人及其生命过程的研究;③人类有着对自己的某些状态通过意识进行内在性自作的能力,即“我命在我而不在天”。这正是健康人通过正确的养生过程,健康状态可以保持或发生飞跃的理论基础之所在。④人的健康致少涉及生物、人本体、社会性三个层面,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健康与长寿,需得在东方生命哲学的指引下方有可能实现。
8、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等级性、自组织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论的理论核心,整体性是说不能把系统割裂成要素而孤立地进行研究,并由此引出一个基本的系统观:“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组织系统要素的功能和。”对人的存在的认识要从整体性来把握。
系统的层次性:即从结构上看系统是分为等级不同的层次的。
关联性和自组织性:是说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通过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化,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成一个自然目的。人类机体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当然这是从人的物质层面来看的。人类还可以通过意识进行内在的自作从而对生命状态产生影响,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由此联系起来。
9、系统健康学的学科结构框架:
9. 1生命作为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的特性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的理论。依该理论看来,人是一种“活”的结构,具有下面所述几个特性,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
9.1.1开放性:是指与系统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并且使系统产生的熵可以输送到外界,使系统处于低熵的有序状态。人的机体无疑是一个开放系统,人要从外界摄取食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物,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以满足生命的能量需要。
9.1.2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人体内不同的区域的物理性质就是极不均匀的,如肝脏和肌肉的物理性质大不相同,肝小叶结构的物理性质也是不均匀的,很明显人的机体是处于远离平衡态的。
9.1.3非线性机制: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正是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临界点上或临界点周围小区域内,非线性机制放大微涨落为巨涨落,使原先的结构分支失稳,在控制参数超过临界点时,非线性机制对涨落产生抑制作用,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上。在肿瘤研究中发现了“肿瘤负荷”的概念,即全身肿瘤细胞数占机体细胞总数的比例。处于不同的比例时,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对抗状态是不同的。小于这个比例时,免疫系统的抗瘤效应占主导,肿瘤生长被抑制;大于此比例时,肿瘤细胞产生抵制免疫系统的物质,免疫系统抗瘤功能被抑制,肿瘤进入充分生长状态。这个比例作为临界点,成为肿瘤或生长或被抑制的转折点。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减轻机体“肿瘤负荷”成为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环。另外,在临界点附近的小区域内,演化还存在着可逆与非可逆两种趋势。非线性理论对于健康问题的研究有很大意义,掌握了各种具体机能状态的临界点及临界点附近的非线性区内可逆与不可逆两种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有效控制具体机能状态的演化趋势、维护健康、优化机能状态,疾病风险预测、防病于未然和早期疾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现实意义。
9.1.4涨落与突变: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由于整个系统对于其子系统来说非常大,这时的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即使偶尔有大的涨落也会立即耗散掉,系统总要回到平均值附近。然而,在临界点(阈值)附近就不同了,这时涨落可能不能自生自灭,而是被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系统放大,最后使系统达到新的宏观有序态。这就是涨落导致有序的论断。在临界点附近微小的控制参数的变化导致系统状态明显的大幅度变化的现象叫做突变。在控制参数越过阈值时,原先的分支状态失去了稳定,同时产生新的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可见阈值对系统性质的变化有根本性的意义,是有序无序转化的支点。人体内大量存在的酶促反应都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可能随时会出现少量血小板偶尔聚集,但在其触发凝血过程开始之前,即被抗凝系统及时地清除,抗凝与凝血系统就是这样处于一种动态的均衡态。在机体发生损伤性出血时(失稳而无序),凝血系统因局部损伤(这是不同于正常情况的一种变化)而产生的触发激活因子所激活(扳机作用),通过酶促反应,产生瀑布样级联放大效应,发挥止血作用(有序)。像止血这样的酶促反应就是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在体内是大量存在的。再比如体内葡萄糖代谢与胰岛素需求量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两者是动态平衡的关系。血糖升高,对胰岛素的需求加大,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代谢使血糖下降。但对代谢综合征的人来说,因其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导致胰岛素效能降低,这里就涉及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不足的问题和是给胰岛的分泌功能(胰岛的负荷)加压还是减压的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糖尿病发生。如果能采取正确的综合性措施,如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糖来源;增加运动量-帮助糖消耗;早期使用胰岛素-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以及采取降低体重等综合性措施,就能缓解胰岛素的供需矛盾,使糖代谢趋向于正常,有效防止糖尿病发生。可见确定胰岛素量与效的供需平衡的临界点,掌握临界点附近非线性区内各种影响胰岛素供需平衡的因素,对于预防糖尿病发生是很有意义的。
9.1.5自组织:具有自组织性的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能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人体生命本身就是高度自组织化的结构,生命过程存在着大量的自组织现象,比如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反馈机制。
自组织与“已经预定的演化”是不同的,个体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直至发育成熟过程就属于后者,因为个体生、长、壮、老、已全部生命过程所需全部信息都已预存于DNA当中。
人的机体时刻都在有序无序的转化中。有序无序的转化是“生命”的表现形式和必然过程。
9.2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问题
9.2.1人体的结构与层次
人体系统是由众多的要素单元组成的。不同的要素单元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从结构上看人体结构是分层次的,而且是从生物大分子开始,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命功能单元、人躯体、人类种群,此之前为“有形”层次,直至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即最高的“无形”层次。从这一点来看,人的存在大体可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大部分,与老子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和“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论相吻合,而人则居于中,即“形而中”者谓之人。“道”与“器”通过有意识能思维的“人”这个中介体而联系起来。
作为人个体,其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可变性、相对性。
9.2.2人体各级各类子系统之间的协调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负责与各级各类子系统和基本生命功能单元的联系与协调
9.2.3人体基本生命功能单元
人体基本生命功能单元是系统健康学理论体系中,个体生命系统的功能性基本单元,它的状态如何是界定生命健康与疾病、存在与死亡的分界点。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以结构和功能的持续和有序的变化为自身存在的先决条件,生命的质量状况取决于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的有序性,它们也正是生命存在的表现。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这种动态过程固有的有序性,并不是因预先确立的结构才形成的,就是说,不是结构决定了功能而是功能需要维持了结构。作为功能单元的动态过程自身就具有有序性,它表现为自我调节的稳态。基本生命功能单元包括下列各个单元。
① 感觉与信息处理单元
人类的两种感觉系统:外部感觉系统(第一感觉系统)和内部感觉系统(第二感觉系统)。外部感觉系统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视、听、嗅、味、温、痛、触、压、图形辨别等深浅感觉系统。内部感觉系统是免疫功能的一部分,是机体内部负责区分“自我”与“非我”的系统,负责识别并协同处理各类健康有害因子或自体变异细胞、衰老细胞,担负内部监视和清除的“自稳”任务。
两类感觉系统在接受到相应的信息后,经神经(电活动)和或体液(细胞因子)的途径,通知至高级皮质中枢,引发全身性和或局部性反应。
②能量与物质代谢单元
包括消化吸收排泄系统、呼吸系统、生物分子合成与分解代谢系统、酶系统、解毒系统等。主要负责人体的能量供应和部分生物分子的合成与分解。
③ 机械运动单元
该单元包括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负责完成身体的机械性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说明了运动与机体健康的关系。
④整合单元
负责个体整体水平结构与功能方面的整合。这个单元包括:结缔组织与间充质系统、体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⑤运输单元
包括脉管系统及其循环的动力系统心脏、骨骼肌等。负责体内物质的运输和某些信息载体的传递。
⑥内外环境安全单元
包括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机械运动系统、凝血与抗凝系统、网状内皮系统、粒细胞系统及细胞因子系统。负责机体内外环境中的健康危害因子如有害微生物、变异与衰老细胞、各种损伤的识别和处理。
⑦生殖复制与遗传单元
包括DNA及其相关系统,与遗传与先天性疾病、分子疾病等有关。人的和生殖功能。对人类来说,遗传经生殖过程实现,并在某种程度上完成自我复制。
⑧ 生命内驱力单元
生命内驱力也可称为生命原动力,这个的概念目前已是一个很成熟的概念,但从人类生命孕育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开始,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死,不同形态与阶段的发展变化,无疑是有某种驱动力在起作用。它在人体不同功能单元发生组织化的过程中,处于“领导者”地位,推测其是DNA的某些功能形式,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有时间方向性。
中医学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了肾中精气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关系,“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八八,则齿发去”,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外在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必然过程,其中提到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
人类的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顾护身体的“精气”,贮备生命原动力,达到健身延寿的目的。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自身可塑性很强,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育现状问题凸显,不容乐观。
( 一) 课堂教学存在弊端,影响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是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但当前遭遇到诸多尴尬。首先,价值观教育一直没有脱离 “政治思想教育”的模式,内容主旨对理论的宣传,没有解释和实践,只有机械地背诵,收效甚微。其次,价值观教育惯常使用灌输式教育方法,重课堂,轻实践,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形成“传授”与 “接受”的 “主—客”教学模式,造成一种 “高压式”、 “垄断式”的教育氛围,致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精神被消解,影响教育实效。再次,受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的教育产生厌弃、抵触甚至逆反心理,不能深入理解和领悟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实质,更不能身体力行自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 二) 价值观念相互冲突,价值选择陷入迷茫
首先,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目前国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拉大、生活方式各异、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公平与效率、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经济至上与人文关怀的问题突出,呈现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甚至相互冲突的局面。大学生置身其中,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备受困扰,远至潘晓事件、近至道德相对主义在校园流行,价值观念冲突在大学生的 “流行”、 “尴尬”和 “无所适从”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混乱,造成价值迷茫。其次,学校教育主导的价值观与社会现实价值观的冲突。学校教育主导和传播的价值观体系是经过精选的、来自现实生活中而又符合教育者社会理想的,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1]。在 “社会本位”价值观的指导下,过多强调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以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同一化,忽视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超越了社会现实。因此,大学生一旦接触到不同于学校教育主导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就不可避免要面临价值观念的冲突。于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学生容易出现知行脱节、甚至是知行悖离的现象。
( 三) 社会环境严重冲击,价值观念出现偏离
校园之外的社会环境对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现实和思想信念方面的新问题,理论界未能及时做出回应,或进一步深化研究,致使价值观教育理论陈旧而苍白,难有说服力,教育无法深入。同时,重商主义的社会观念刺激了金钱意识,使得拜金主义成为一些人的生活信条和行为准则,导致社会价值观念颠倒,造成并助推了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其次,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腐败,加之 “学得好”不如 “混得好”, “干得好”不如 “关系好”的不正之风也影响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再次,加之西方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乘虚而入,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离,价值目标存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偏异,价值评价出现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偏异,价值选择呈现世俗化、功利性和利己性偏异倾向。面对不少学生在 “在学校前进一步,回到家退两步,到社会退三步”[2]的现状,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规范、评价、约束处于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根本所在是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缺乏价值认同。
大学生价值认同心理机制的内容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一个深层的信念系统,价值观教育是为了使人获得一种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做出识别、判断和选择,并对选择的价值观念产生认同、坚信、内化和践行的能力,其核心内容是理解与认同。
( 一) 价值认同的含义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是自己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同时伴随着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的再生成组合而完成。因此,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正向的价值认同心理机制。大学生价值认同就是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基本概念、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迹,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固化为一种制度转变为行动上的自觉。
( 二) 价值认同心理机制的基本内涵
机制是事物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或规律组成的一个系统。大学生价值认同心理机制是指大学生在接受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认同的过程中,其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影响认同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与认同心理结构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它主要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认知认同是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学习、接受、认可、理解和领悟的过程,它是价值认同的起点,是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基础。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深刻了解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长期以来,价值观教育过分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而忽视对情感的体验,成为简单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说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始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在认知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在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注重情感效应。内化认同是大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对价值观念进行认知、体验、理解、评价、选择和接受,使其成为自己内心信念的过程。内化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关键,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是大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自我要求,形成自我教育,使价值观教育由 “外在过程”转换为 “内在过程”。内化认同一旦形成,就能使个体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行为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情感认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在意志和信念的支配和调节下,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履行价值规范的过程。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把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价值观教育内化的外在表现,也是内在心理机制的实行或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给大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促使其实现价值认同,内化为自身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并外化付诸行为实践。
开展实践教学,构建大学生正向的价值认同心理机制实施路径
人是通过活动 ( 而且只是通过活动) 来实现自己的行为、表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和体现其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与途径,大学生可以在实践的检验中去理解自己所受到的价值观教育,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对原有价值理念的重组与塑造。
( 一) 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转换器,它所实现的是两种转换: 一方面,客观世界通过实践转换为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化,即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中,每个个体通过与一定历史时代人所创造的人化世界交互作用而获得相应的规定,获得人类社会所共有的智慧; 另一方面,实践按其本质而言所主要实现的却是另一种转换,那就是将人的理想存在转化为现实存在。”[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并且有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4]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实践教学是由大学生直接参与的感性活动,旨在强化 “行”的环节,将主观意识外化为人的思想,通过行为具体表现出来,它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
论文关键词:广告;广告公信力;广告传播
广告公信力体现了消费者的评价观念。尽管目前还没有在广告效果评价体系中导入公信力,但是对于广告公信力所包含的有些指标的研究却由来已久,也做了一些针对“消费者广告态度”、“广告的接受度”、“广告的可信度”等的专项调查。从这些相关调查当中,可以窥见我国广告业目前正面临着公信力危机或者说公信力透支。
尽管如此,广告公信力研究仍鲜有人问津,基础理论研究相当匮缺仅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院的舒咏平教授对该课题有所涉足。他在《广告传播公信力的缺失与导入》一文中首次呼吁,长期以来“公信力”缺失已成为一种客观事实,广告传播应导入“公信力”,并对公信力向广告传播导入的对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舒咏平还对广告社会效果与公信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总体来说,对广告公信力的研究却一直未引起广泛应有的重视,许多基本问题尚需界定和厘清。本文就广告公信力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正本清源:能否为广告冠“公信力”之名
是否有必要为广告导人“公信力”的概念。能不能为广告冠上“公信力”之名,这是我们进行后续研究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公信力(Credibility)最先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的能力”,其核心是信任、信心。在传播学中.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传播学者对媒介公信力的理解经过了“特质说”和“关系说”两个阶段。“特质说”认为公信力是媒介(或消息来源)的一种特质(property),这种特质为媒介所固有,与受众无关;“关系说”把公信力看成是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relationa1),是“在公众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媒介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所谓公信力,应该是客体赢得主体信任的一种能力。客体可以是某团体、某组织,也可以是某个人、某事物;主体专指公众,公众通过长期或多次社会体验后形成对客体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传播学意义上的公信力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也是“信任”,信任的形成总是基于主体对客体是否守信、是否履行承诺的信用品质的判断。
至于广告,其与生俱来的本质功能就是为了促销。这就决定了广告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一道难以逾越的信息鸿沟:广告传达给消费者的只能是“不完全信息”,它会表现有利于广告主或品牌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求花费巨额广告费的现代广告主在广告中传达不利于或无助于产品销售的信息,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广告主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必然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隐藏必要的信息(只会突出和强调对产品和企业有利的信息,而不告诉消费者全面、客观的信息).或者传达假信息(虚假广告)。从这个意义出发,人们倾向于认为广告总是不可信的、就是骗人的,更谈不上有“公信力”之称谓。这不能不说是对于广告的普遍社会偏见。
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有其一定的社会背景,都是缘于某种现实需求。广告公信力这个概念的提出正是广告自身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是对于广告实践和各种广告现实问题的一种理论回应。从企业微观层面。到广告市场中观层面,以及整个社会宏观层面,都需要现代社会的广告导入公信力的评价概念。
(一)企业的近期市场竞争与长远发展需要借力有公信力的广告
现代广告在企业市场营销当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仍然是企业产品促销和市场竞争的首选手段。毋庸置疑,做广告是为了销售,否则就不是做广告。但是“广告传播的效果,就其本质是建立在公信力基础上的。……公信力是广告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广告服务于商品营销以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根据对信任的研究,信任就是相信对方的言行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益于,至少是不会伤害自己的利益。因此,有公信力的广告更容易获得受众的好感,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用博弈论的观点来看,多次重复且无限期的游戏可能诱导人们合作(守信)(Axelrod,1984)。企业因为害怕失去声誉,会尽量兑现每一个广告承诺。对于企业来说,100—1=0,一次失信广告就意味着全盘皆输公众通过对企业以往长期信用累积形成的良好印象,会随着时间的绵延而产生对企业的移情作用,形成对企业未来行动的信任,从而将广告公信力转化为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或企业的公信力,并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二)广告导入公信力为活跃广告市场提供强劲驱动力
在广告市场中存在着二次交易行为:第一次交易行为以广告主的广告需求为基点,它付出一定价格,与广告公司进行交换,获取广告价值;第二次交易行为则是广告公司代表广告主与广告媒介交易,通过付费获得广告媒介时间和版面,广告信息并传达给消费者。至此,整个广告交易过程完成,但广告活动并没有结束。广告活动的落脚点在受众,广告活动是否成功取决于受众的对应态度。广告主发起广告活动的目的也正是通过改变或强化广告受众的观点达成自身的广告目标,满足经济利益,获得更多效益。因此,受众的评价直接影响了广告主今后的广告需求,它掌握着开启广告市场繁荣的金钥匙。
“公信力”正是以公众的评价为逻辑起点,着力强调了在主客体间主体公众的认知决定作用。例如,张洪忠在界定媒介公信力基本概念时,就把公众摆在了一个主导地位。他强调指出:公众通过认知媒介的信用情况来判断是否信任媒介,或者信任的程度。本文认为广告的公信力即广告是否具有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或能力的大小也取决于公众的信任,它真正体现了消费者主位。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因此,广告公信力也和媒介公信力一样,在经济交易中“扮演了信任的角色,这种角色对于交易起到剂作用和简化机制作用”,受众基于对广告的信任,进而信任企业或企业的产品,使广告产生效力。广告效力反过来又会强有力地刺激广告主继续投入广告,广告市场也活跃起来。
(三)广告导入公信力有助于弱化广告所造成的社会化问题,增强社会对广告的包容性
广告是一种社会力量。广告的触角已经从营销领域伸向了社会各个方向,将社会生活完完全全地包围起来。广告引起的众多社会化问题日益凸现,并遭到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批评家的责难。例如,广告利用乌托邦机制来激发人类的利比多欲念(1ibido),控制人的无意识的冲动(pulsionsin—conscientes)。安·道格拉斯(AnnDouglas)认为广告是“世俗化消费社会的惟一信仰”,它塑造着人们的生活、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密苏里大学的约翰·C·梅里尔教授认为广告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力量,它促使人们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使人们抛弃掉尚完好无损的商品,使收入不高的人产生力所不及的购买欲望,使庸俗文化广为传播,形成过高的、难以实现的期望值,从而促进了一个享乐主义的社会,并将广告称之为“重要的废话”。美国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D·M·波特所说:“广告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影响,在这点上可以与具有历史传统的学校和教会制度的影响相提并论。它有力量控制媒体,促使形成人们爱好的标准,现在广告已成为能够控制社会各种制度中的一个。”还有诸如广告对儿童的影响、是否会使媒介有失偏颇、对社会文化艺术有什么影响、是否损害了我们的语言等等。
面对种种社会批评,我们再也不能保持沉默。尽管广告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它主要承担沟通信息、促进消费等经济责任,我们认为广告虽然不是社会学家,但必须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广告也不是道德学家,但必须遵守伦理道德。否则,“如果广告由‘伦理困惑’走向‘道德沦丧’,那就不是社会不能容纳广告,而是广告自我走向衰亡”。有鉴于此,我们同样需要为广告导入公信力,提高广告的社会道德地位,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广告公信力的生成要素
要扭转不利的广告公信力现状,必须了解其生成机制,即明确各生成要素。广告的本质属性是营销,但又不是单纯的营销,而是通过商品信息的有效传播来服务于营销,来实现商品的有效销售的,它是一种营销传播。根据传播学原理,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应当由五个要素构成: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广告传播也包括广告主、受众、广告内容、媒介和反馈这五个要素。广告公信力是一个以“受众信任”为中心的关系概念,它贯穿并形成于整个营销传播过程。因此,剖析广告公信力的生成要素也应当从广告传播过程的五个环节着手。
(一)广告主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品质
广告公信力总是与特定对象的“信用”相关联的,是建立在主体对于特定对象的信用体验和认定的基础上的。广告主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品质是广告公信力的主体构成要素。
首先,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一个著名的“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正是建立在人性“利己”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利己”的人性,则市场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利己”本性又必然导致其不容易被消费者信任。
其次,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一切商品的交换活动,都要求交换双方诚实守信、履行合同,不弄虚作假、不坑蒙欺诈。因此,市场经济同时也应当是信用经济.信用缺失则意味着一种社会灾难。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人诚实守信,它不仅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经济人”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的现实需要。
因此,对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广告主企业来说,信用应该是其最基本的品质,也就是应该具备“一种信守、履行承诺的品质”。广告主能不能做到诚实守信,直接影响人们对广告可信度的判断。
(二)广告内容的真实性
广告起源于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信息的价值在于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因此,真实的广告内容是广告公信力的核心构成要素。
真实性是广告的生命之所在。广告旨在向受众传递关于商品或服务的信息。一方面,它不仅是商品或服务提供者满足自身商品或服务销售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消费者了解商品或服务信息的重要途径,广告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桥梁沟通作用。但如果广告主向受众传达的是不真实的广告信息,就堵截了商品流通的信息渠道,不仅消费者权益受到了损害,而且广告主也终将会受到这种欺骗行为所带来的对于自身的“惩罚性后果”——人们将越来越不信任广告、越来越反感广告,导致广告越来越没有效果如此恶性循环,则整个广告业的彻底崩溃也并非危言耸听。
当然,真实性原则并不必然排斥有创意的广告表现手法。广告的影响不仅依赖于“说什么”,还取决于“怎么说”一一表达的方式最近的调查显示,人们看广告逐渐开始偏离或消淡商业诉求,而是朝艺术性等多元化方向发生偏移。单调乏味的广告容易让人厌烦.“巧传真实”的广告更能愉悦人的心灵、使人产生好感。
(三)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广告信息的主要通道,扮演着广告“把关人”的角色,任何广告信息都必须经过它的过滤才能最终得以面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事实上参与了广告信息的编辑,其地位与作用类似于信源的地位与作用。
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会对广告公信力形成明显的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于上世纪2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并由此得出整体印象。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同样,在具备良好公信力的大众传媒平台上的广告,也会相应得到受众的良好印象,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从而对广告公信力的生成与提升形成有力支持。
(四)及时、畅通的广告信息反馈渠道
受众的广告信息接受过程止于信息的反馈,这种反馈包括寻求自我反馈与互动反馈自我反馈即受众通过与自我的对话,来表达使用的满意状况。互动反馈则是指受众通过外部渠道直接或间接与广告信息的者平等对话,表达自己的声音。及时、畅通的互动信息反馈是广告公信力的形成与维系的有力保障。
当受众缺乏互动渠道、只能通过自我反馈的渠道来发泄意见时,原先的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头脑中得到更进一步强化。所以,如果当受众对广告持消极意见时,就会使他们原先的消极态度更进一步恶化。显然这不利于广告效果的有效达成。反之,建立通畅的广告信息反馈渠道,使受众能够及时、方便地向广告主传达关于广告或商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则有助于广告主改进广告方式、方法或提高商品、服务的质量,及时修正受众的态度并向积极方向发展。
(五)受众对于广告使用的满足程度
受众对于广告的信任或信赖,是在对于特定对象履行承诺的社会性体验中累积产生的。一般而言,人们对于特定对象的“可信赖度”判断和评价通常都不是以“即期”的形式出现的。今天的信赖是建立在昨天对其“履约”体验的基础上的,而明天的信赖,则又会加入今天对其“履约”的新近体验。这种体验的累积和沉淀,其实就是一种不断“使用与满足”的过程。受众的这种使用与满足的程度就构成了广告公信力的要素之一,是广告公信力的外化形态。
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并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例如,零点研究集团2004年做的中国城市消费者广告接受度调查报告表明:消费者主动阅读或者关注广告的主要动因中,有56.2%的消费者是因为“及时了解新产品的信息”,51.5%的消费者是想“在买东西前了解相关产品信息”,另外还有13.9%的人是因为“广告画面具有艺术感,好看”,以及10.3%的人认为“广告语都很经典,有趣”。舒咏平的《广告公信力调查报告》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可见,人们使用广告通常是出于多种不同的目的与需求,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也因人而异。这种受众群体在广告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满意”程度形成了一种“集合性判断与评价”,这种“合力”即为广告公信力的主观决定要素。
三、建构全方位提升广告公信力的社会诚信机制
鉴于广告现实的社会影响张力,需要建构一个全方位提升广告公信力的社会系统,这个体系既包括广告自体系,也包括社会综合体系。
首先,应加强广告主的“双赢”意识。
广告与生俱来的弱点便是在实现营销功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强烈的利己色彩,它是广告主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使用的一种功利性工具。广告企图运用一切可能的诱导手段鼓动消费者尽可能多消费,这种方式只会导致受众采取更加防范的态度,对广告更加不信任。20世纪90年代西方兴起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主张“运用一切传播形式及手段实现沟通目标”,就是对广告因公信力缺失而丧失了作为营销推广手段的效力的一种深刻理论警示。
社会学者发现信任得以产生和维持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施信人相信对方的言行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益于,至少是不会伤害自己的利益。因此,企业的广告必须改变过去一味追求单边利益的做法,转向寻求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在这种实质性的转变中,让受众享受到实在的好处,切实体会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公信力也就建构和提升起来了。
其次,要建立立体信息公开平台。
经济学研究表明,提高信息完备性和信息对称性将有利于加深信任和普及信任。建构广告公信力必须加强信息社会共享机制和公开机制建设,尽快建立信息公开平台,提高失信行为的社会暴光率,使失信者无处遁形。
我国目前还缺乏具有高效力和权威性的广告公信力信息供应机构和平台。结果导致无信广告的行为不能通过信息传播而得到及时惩罚,守信者也不能通过信息传播而得到长期而广泛的正激励。“信息堵塞”又会形成进一步的“马太效应”,导致虚假广告者继续有机可乘,向异地输出违约,或使一部分利欲熏心者跟风模仿,放大失信效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虚假广告常年屡灭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于传统的乡村社会,现代商业社会或日“匿名社会”的信息传输要求要高得多。传统的乡村社会仅仅依靠“闲言碎语”就能进行失信者信息的传输,而现代社会则需要媒体、受众和政府部门多方的共同参与,形成对不法广告主的立体包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