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财会监督的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财务人员管理
各村(居)要按照规定配备财会人员。所有财会人员均实行聘任制。聘任财会人员时,先由村“两委”提出人选,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由镇(办)党(工)委考察批准后,方可聘任。聘任结果,报区财政部门备案。
财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可暂时顶岗,同时参加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培训班,培训合格者,补发聘书,并限其两年内,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否则,坚决予以辞退。如确有必要,可由镇(办)委派。
两镇、两办以及财政部门,要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定期培训和年度考核。
财会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调换。如果确需调换,必须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镇(办)主管部门考核、党(工)委研究批准,并报区财政部门备案。
财会人员调动或离职时,必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编制交接清单,移交人、接交人签字,镇(办)财务部门代表作为监交人同时签字盖章。未办理交接手续,财会人员不得离职,更不得将账簿、记帐凭证等会计资料私自带走。
财会人员实行回避制度。两委成员的直系亲属及有利益关系的人员不得担任该村财会人员,更不得由两委成员兼管现金、账簿。
二、资金管理
各村(居)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帐目,按规定开立银行帐户,并按《会计法》及有关规定正确进行财务核算。要不断完善并规范“村(居)帐镇(办)管”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不得出现公款私存、设立帐外帐和小金库、坐支现金、白条抵库等违规问题。
村(居)集体的各项合法收入,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式的收款收据,并将所收款项全部存入银行帐户。会计员、出纳员要分别管理好支票、印鉴,定期进行总帐与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以及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帐单的核对工作。
村(居)集体所有的各种有价证券,必须详细登记入帐进行核算。
各村(居)要建立健全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各项开支由主管财务工作的负责人按制度审批;财会人员须凭批准人、经办人签字的原始单据支付款项,并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登记入帐。原始单据应当真实、合法、有效;手续不完备或不符合规定的开支,财会人员有权拒付。
对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往来款项,要及时进行结算、清理。应付的款项,要按期支付;应收的款项,要按期收回,逾期不能收回的,应依法追缴。
对上级拨入的专项支农资金,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挪用转移。
三、固定资产及物资管理
各村(居)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物资保管制度。对固定资产及物资的增减变动,要区别不同情况及时进行帐务处理。要定期检查盘点,完善出入库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挪用、私分、侵占、哄抢、破坏或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村集体所有的资产,确保村集体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以集体所有的资产作担保、抵押,或进行发包、出租,或进行变卖、报废,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镇(办)有关部门审批、备案。
要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核算。基建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区审计部门进行决算审计,并根据决算审计造价及时登记入帐。
四、民主理财制度
实行民主理财制度。各村都应组织建立以村民代表为主的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其监督。民主理财小组一般由三至五人组成,其成员必须关心集体、办事公道、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两委成员及其配偶和直系血亲不得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
两委应当接受民主理财小组对财务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并对其履行职责提供方便条件。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包括:
1.监督检查村(居)集体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2.监督检查财会人员执行财务制度的情况;
3.监督检查村(居)集体资金及物资管理的情况;
4.监督检查财务公开情况,听取和反映村民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监督检查村(居)所有经济合同的执行情况。
民主理财小组除正常履行以上职责外,每月要定期召开一次审核会议,逐笔审核上月各种收支凭据。民主理财小组认为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凭据,有权阻止下帐,不予加盖民主理财专章。民主理财小组召开审核会议时,村(居)支部书记、村(居)委主任及主管会计应列席会议,并有义务及时解答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提出的有关账目的疑问。
五、财务公开制度
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的内容包括:
1.年初公布年度财务计划;
2.每月公布一次各项收入、支出情况;
3.年末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村民承担的集资款、水费、电费等情况;
4.对多数村民或者民主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专项财务活动,应当及时单独公布;
5.重要财务活动应当及时逐项、逐笔公布。
公开的形式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便于群众了解。如采用张榜公布、有线广播、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各村(居)都要建立专门的公开栏,张榜公布财务情况。
公开的时间要及时,需要公开的事项要尽早向村民公开,也可采取定期公开的形式,一般为一个月或两个月。有些时间较长的事项,可以每完成一个阶段,即公开一次进展情况。一件较大事项完成以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结果。
村民对所公开的账目可以提出质疑,并有权要求当事人对有关财务问题进行解答;对财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多数村民对公开账目提出质疑的,民主理财小组应当查阅审核有关财务账目,并公布结果。
六、监督与考核制度
两镇、两办要对民主理财小组进行业务指导;并定期对各村(居)集体财务进行检查审核。
两镇、两办要对各村(居)进行审计监督,每年都要将不少于30%的村(居)列入年度审计计划,作为必审项目;对其他村(居)进行不定期抽审。确保每个村(居)至少每二至三年审计一次。
两委主要领导在任职期间,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自觉遵守财经纪律。离任时,镇(办)要对其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经审计,不得离任。
审计结果要报送区纪检、组织、民政、财政和审计部门,并向村民公布。
两镇、两办要高度重视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每年都要组织专门力量,对所属村(居)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要通过考核,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七、法律责任
对有违反规定行为的村(居)主要负责人、有关责任人,镇(办)及区直有关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济南市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1.未按规定的程序任免财会人员,或者会计员、出纳员相互兼职,或者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及其直系亲属担任财会人员的;
2.未建立健全会计帐目、财务档案,或者帐、款未由会计员、出纳员分别保管,或者非出纳员保管现金的;
3.未执行固定资产折旧规定,或提取的折旧费未用于固定资产购建、改造、更新的;
4.公款私存,设帐外帐、小金库,坐支现金,以白条抵库的;
5.擅自以村(居)集体资产进行担保、抵押,或者未按规定变卖、报废以及其他方式处理固定资产及物资,或者利用职权压价发包、低价出租集体资产的;
6.挪用、平调、私分、侵吞、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村(居)集体资产的。
有以上行为之一,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应当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造成农村集体资产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并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加强组织领导
殷切期望——《财会通讯》发刊百期纪念题词
清平乐——祝《财会通讯》创刊100期贺永振
诗一首沈梅鹤
天净沙(小令)——祝《财会通讯》创刊100期张时燮
学会动态
论会计管理循环阎达五,陈亚民
树立新观念充实财务管理学科内容竺素娥
简讯
试论会计的本质吴建敏
审计工作中对于错误的审查管锦康
浅论企业资不抵债的评价项志国
开展工商企业申报注册资金审计公证应注意申报不实的问题胡潮生
深化企业改革拓宽理财领域史道华
会计改革断想高进迪
会计独立论与会计事务管理体制改革张怡,赵诚
论责任中心的自控条件——应分清管理部门和下属单位责任中心各自应负的责任蒋尧明
科研单位新会计制度的特点和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姚廉信
怎样看待老企业的改造高作武
谈现行电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胡传秀,宗良燕
农垦企业资金短缺及其缓解途径耿显仁
财政部制定《非贸易外汇奖励试行办法》
试谈责任会计对社会责任的核算与监督李亚光,高玉成
承包经营企业实行公开招标的程序胡义贵
资金抵押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具体作法李心合,叶陈刚
商业企业承包经营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任光铸,朱金华
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承包中几个问题的处理胡旭,刘光华,高超
海门二建公司深化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经验刘雄先
积极开展行业管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胡海滨
如何进行新产品的投产效益预测王紫金
大同湖纸厂推行目标管理成效显著严明,胡承佑,胡文钰
介绍一个“三无”企业张生福
基层供销社推行“观念仓库法”的尝试姚永辉
把增产节约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抓谭玖初
浅谈乡镇企业“对外投资”的核算李化先
乡镇联办企业利润核算初探傅德良
谈多镇企业的考核指标问题张永才
完善乡镇企业经济核算工作的几点意见吉小明
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关问题陆兆林,平惠生
西团镇试行减免税款集中使用高峰,刘进,玉平
蒲圻市抓乡镇企业财会队伍建设有成绩熊正权
适应新情况健全财会制度张广生,周同恩
农村地力增值补偿额的计算方法还振赞,周春法
介绍“新直线法”折旧率徐兴恩,黄湘
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赵武松
改进大型机电产品的销售核算办法慎扬舟
建筑企业栋号工程承包成本核算的探讨吕季铭
如何清理二轻集体资财合理划分产权归属姚执桓
小型印刷企业怎样正确考核成本升降王志权
谈计划内外物资串换销售的核算周琦珍
建议改进超购加价款和提价补贴款的拨补办法林祥竹
国营农场建立“场内银行”的构想许锋
医院药品材料“厂批差价”的核算方法孔庆宏
加强中小学校预算外经费的管理朱忠良
对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的改进意见华彩桔
财会系统电子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及改进措施龚金保
会计职称改革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张伯英
改进大修理基金提存制度的意见陈小玲,钟油子
控制企业管理费小议吴仲友
会计人员要注意解决改革中的新问题庞清明
如此创收不可取周国华
供销社应改变现行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龚家旺
税收知识讲座——第二讲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简介刘晓惠
满北省劳动人事厅、省财政厅关于国家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奖励工资(奖金)问题的通知
关于提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通知
财政部印发《关于试行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变动给职工适当补贴有关财务问题的规定》
财政部发出《关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国营工业企业提取技术开发费的通知》
西方资产负债表的本质沈广镕,伊文田
风雨情(电视文学剧本)何廷栋,王汉清
全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理论研讨会综述夏博辉,邵良志,王福胜
审计署召开会议部署1988年审计工作任务言诚;
加强学会工作进一步为改革开放搞活服务何福林;
学会动态
论会计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学习十三大报告的体会杨时展;
会计的理论基础只能是理论经济学谭劲松;
会计工作具有“监督”职能吗?林兴;
会计职能与会计人员的职能向德伟;
会计理论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曾月明;夏广良;
试行目标责任制审计落实经济责任制胡景云;
浅论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李召伟;
国内联营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若干问题黄水良;陈培坤;
浅议多种货币银行存款的对帐方法冉广成;
建筑业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柴树森;
湖北省财政厅召开总会计师座谈会胡海滨;
试论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问题刘荷芳;
对海洋渔轮折旧方法的探讨楼小刚;
CVP分析若干问题的探讨黄复岗;
怎样写好主管部门财务分析夏先飞;
建立发展基金预算的设想樊忠达;
谈谈制定会计专业职务结构比例郭连东;
中国人民银行将安装布尔电脑周宗真;
浅谈会计人员的单调心理李恩江;
试谈财会人员的心理动力马占荣;
在招标承包中要注意发展企业后劲汪明则;
商业企业承包经营中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曾光辉;
文摘
简讯一束
介绍“目标利润考核、超额分档分成”承包责任制形式蔡必达;
邮政通信企业试行全额利润分成初探唐方清;
汽车运输企业千吨公里工资含量工资制的利弊白介中;
银行储蓄所试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具体作法李兴华;
通山供销社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姚于天;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记湖北省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在双增双节运动中的贡献隋兵;
达标上等强根固本冯彬;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尝试张学正;
建立内部银行灵活调剂资金徐德镛;
完善乡级财政管理体制的几点做法龚所荫;
小经验五则
对加强乡镇企业会计工作的几点意见汪成才;
乡镇股份制企业的几个核算问题王云书;
乡镇企业应设置低值易耗品二级科目肖少林;李仁斌;
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的会计记帐方法许庆源;
浅谈农村合作基金会融资效益考核指标张国凯;
村级积累下降的反思与对策鲍友明;
海河乡农经公司实行内部审计制度杨祖荣;许佳荣;
严格会计制度促进企业发展张家銮;
企业管理费分配方法新探李杰;
控制企业管理费支出的几点设想胡高新;
专用借款贴息的会计处理周家鼎;
保本保利期计算中的几种特殊情况潘经民;
对建立新的结算资金考核指标的探讨李广庆;
批发企业向进货单位返还差价的核算方法郝兰云;
供销社削价损失的帐务处理樊守智;
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办工厂的管理朱忠良;
财会部门怎样写经济案件鉴定书陆学斌;
简讯二则
小意见五则
保险知识(一)——当前国内保险主要险种简介熊柏年;邵贤良;
《湖北省二轻局会计专业职务业务考核试行办法》简介姚执桓;
职称改革工作问答(三)
美国学者谈管理会计的局限性范刚;邓腾江;
管理会计已与现实不相关、过时了吗?——《效用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读后感杰佛·米切尔;马克·伯宁斯屯;王代富;
新的形势新的构想——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座谈会综述赵武松;
把财会知识献给山区——记无私奉献的林长祥同志
作者对编者的感激与钦佩辛玉祥;
有节却有损苏纯华;
《现代管理会计学》评介林志军;
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发展企业集团促进经济联合的通知黄先林;
“有奖知识竞赛”记(讽刺小说)周重庆;
评聘高级会计师应既重实绩又要论文郑炜;
制度“睡在地上”的思考何业地;
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的探讨何光裕;
试论会计控制张新民;
关于建立决策会计的探讨杨有红;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两个前提■敬贤;
试谈承包经营审计杨雄胜;刘林;
浅谈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审计监督问题杜水清;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档案服务监督效果显著黄润芳;
学会动态
简讯一束
浅谈会计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李平;
关于建立会计人员管理模式的探讨魏承玉;
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决策的影响尹新宇;
价格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及策应办法凌代圣;
关于净现值的正确计算潘爱香;
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特殊的汇率风险胡寿龄;
经济特区企业的外汇应以调剂价入帐宋介麟;罗甘尧;
浅谈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特点及评价标准宋云;
发挥财会职能搞好经营管理王淑贤;郭德光;高清义;
会计报表标准化设计的一点尝试朱汉霖;
宝应县百货公司推行内部银行的做法薛长顺;
介绍一种代销商品明细帐俞财信;
上海市珠算协会表彰姚耐同志朱明旗;
实行客票销售日报制完善营收日常管理刘秋菊;李林新;
如何确定有问题商品张以来;
介绍一种一次有效的托收无承付合同书蒋志新;
我们是怎样制止学校滥收费的张光发;
管好用好体育事业费的几点作法董士全;
也谈“资金”与“基金”的含义田震生;
推行承包制要加强经济法制的配套建设刘晓惠;
租赁经营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探讨谭明合;
商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柴润田;
鄂州市商业企业承包经营的奖惩规定
全国第一家会计局在湖北老河口市成立张运浩;吴同兴;
谈乡镇企业技术转让费核算盖地;
产品销售率指标计算方法的探讨成身康;吴天乔;
乡镇“三来”企业厂房租金收入如何核算钟立军;
嵊县乡镇企业积极清理会计档案冯遂耿;
介绍一个街道小厂由穷变富的经验林国祥;
“以工补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刘永庆;
改由销售环节进行粮油加价补贴的探讨唐绍华;
粮食企业怎样正确计算流动资金周转率张帮林;
改进“应收销贷款”核算的看法胡高新;
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应否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刘开瑞;
企业各部门在商品保本保利期管理中的作用史佩忠;
商业企业流动资金无形损耗的补偿及帐务处理陈廷扬;
简讯杨新胜;袁胜达;
应加强“三待”资金的控制和管理谈德让;
银行要切实对贷款进行审查监督张布克;
要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管理芮明生;
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会计科目的设置苏少坡;
谈银行存款帐的设置和登记刘启发;
小意见五则
也谈现金日记帐能否取消屠乃均;刘治平;
对“会计学科体系模式初探”的几点意见马晓芳;
保险知识(二)——当前国内保险主要险种简介熊柏年;邵贤良;
业务自传李贵斌;
西方财务会计核算的特点及其理论结构王正德;
西方总会计师制度简介舒新国;
湖北省省级先进国营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记帐员智擒诈骗犯王绍华;
一把算盘的故事(散文)黎敏;
在企业集团的各项专业管理中,大量的内部控制活动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落实,许多重要的管理数据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反映,几乎所有的经营决策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系统的支撑。而在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达到财务管理目标,往往又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正是由于财会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各级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企业集团的总部,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财务会计人员身上,期望通过对财会人员和财会工作的集中控制,找到一条强化管理和增加监督力度的途径。
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及其不足
基于财会人员角色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种类型的财务会计集中管理模式已应运而生,行政、事业单位暂且不说(2000年9月,财政部、监察部已联合下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单是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就有:财政部门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零户统管式";财政和主管部门通过行政发文向国有企业委派财会主管的"主管委派式";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联合向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财务总监制";企业集团把会计从内部分离出来统一办公的"集中办公式";先将财会人员集中起来后委派到下属单位的"集中委派式"等等。这些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会计行为、体现会计监督的严肃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作用,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上述管理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堵代导"。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夸大了财会人员在企业监督中的作用,过分地强调对下属企业和单位的监控,使财会人员的定位产生偏差,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务和指导。有些模式还使财会人员凌驾于企业之上,把内部会计监督变成了一种外部强制性的行为,下属单位成了政府或上级部门的附庸,影响了企业自身管理职能的发挥。对财会人员个人而言,由于集中管理后工作范围与生产经营接触面的缩小,财会同业竞争加剧,个人的升迁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由于经常处在企业的对立面,财会人员还容易被孤立或成为"摆设"。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上述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下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一,由于我国现有的财会人员平均综合素质不高,多数情况下还要接受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双重管理,要让其肩负起对派驻企业的指导和监督重任,难度较大。要么财会人员为完成监控与所在单位形成对立,工作难以开展;要么财会人员被所在单位收买,实际监控难以到位。其二,企业管理依赖于企业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离不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财会人员与所在单位是分离的,企业管理的许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原始记录的管理、财产清查以及有关财务的内控制度建设等等,往往处于企业、财务两不管的境地。其三,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万一下属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不测,实际责任难以落实。单位领导可能指责财会人员监督不力,财会人员为避免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也可能采取较保守的监控方式,上级(或集团)财会部门的领导也可能采用较强硬的监控手段,影响下属企业的健康发展。其四,目前国企普遍忽视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在此前提下一味强调统一监控,可能出现会计核算监督掩盖企业财务管理的现象,影响下属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的改进思路
现在的企业集团多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者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为人(或称内部人),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自身薪酬、待遇和荣誉等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目标的不一致,在内部人控制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内部人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这种企业内部,财会人员一方面要为经营者在加强经营管理,确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经理履行理财责任和经营责任;另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然后据实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因此,为了抑制经营者急功近利、懈怠无能、粉饰浮夸或藏收匿利的行为,在对企业财会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由代表所有者的上级部门、企业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不包括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或委派,仍不失为强化基础核算、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对会计人员的集中管理、考核和约束,至少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解脱会计人员对企业领导的人身依附,削弱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干预力度,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其次,从体制上把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矛盾,通过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沟通,降低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监督职能,有利于有关制度、政策的落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从集中的财会人员中选拔具有管理才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归还"下属企业,令其专门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并运用其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使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形成闭环,提高企业现有管理水平。财务人员"归还"企业,是对上述财会人员集中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三、一种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模式的框架
(一)总体原则:
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委派,财务人员由基层单位自行聘任。
(二)基本要求:
寓会计监督于日常服务,以财务管理促效益提高。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化,会计核算程序化,工作手段电算化,传递信息网络化。"
(三)组织体系:(略)
(四)职能描述:
1、集团财务会计管理总部:负责集团基本财经政策的制订,资金宏观调度和管理,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和考核等;
2、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集团日常资金的调配、融通和管理,为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结算、信贷及相关金融业务服务。各基层单位只能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所有外部银行账户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结算中心按会计核算点设置分支机构,各开户单位办理所有资金结算业务(代出纳)。
3、各会计核算机构:由集团总部委派会计人员设立,按集团业务类型、地域和业务量设置独立于服务单位的满负荷核算机构(类似行政事业窗口单位,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配备最经济合理的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负责相关单位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并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实施会计监督,保证提供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会计核算机构的职能重在客观反映,而不参与和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人员应竭尽全力全方位满足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及相关之需,想单位之所想,急单位之所急,并全方位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4、基层单位财务机构(或财务人员):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由集团财务、人事部门推荐,基层单位聘任,成为所在单位的一员。财务人员应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等专业技术方法,加强所在单位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和运作,为所属单位管理与决策服务。一般财务人员应较长时间为同一单位服务,以深入理解相关业务。
(五)信息传递:
1、财务人员是所在单位内部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应敦促、指导有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统计核算,并将有关原始单据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
2、财务人员要协调好单位与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自己的财会专业知识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单位领导出谋划策。
3、会计核算机构应定期向被服务单位和集团总部反馈有关会计信息,提供相关会计资料、报表,同时提供随时即时查询和电脑联网查询。记账凭证、各种报表由会计核算机构负责编制,定期返还所属单位归档保管。
4、资金结算中心与会计机构联合办公,分别负责,信息资料共享。
5、各单位在具体财会业务问题上出现分歧,由本单位财务人员与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协调,共同商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合法进行。重大事项可通过集团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6、由集团财务会计部门组织,利用电脑网络、定期例会、各种书面材料等形式,及时传递财务、会计系统运行中的有关信息,针对问题及时解决。
(六)人员管理:
1、建立内部财会人才市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真正的人才通过内部竞聘进入集团财会队伍。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部招聘部分人员。
2、集团在岗财会人员经考核和内部竞争,在保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两类,同时按如下层次实行分层管理:集团财务主管、集团会计主管、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核算机构会计主管、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员、出纳员。
3、按照集团统一制定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对在岗财会人员实行分层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养,保持各层合理的智能配比、年龄结构和报酬级差。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条件成熟时可担任同级相关行政职务。
4、会计核算机构、资金结算中心人员由集团统一管理、考核、发放报酬;财务人员由所在单位管理,报酬由所在单位考核发放。集团可按核算业务量向基层单位收取一定费用,并通过内部协议形式明确服务的内容和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5、财务、会计人员之间可以交流,不设固定交流期限。
6、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由集团财会部门统一组织,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培训、有选择性地外部培训、定期的法规政策培训和后续教育等方式,以及经常性的理论研讨、内部交流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7、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会计人员以集团财会管理部门考核为主,并综合被服务单位反馈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奖惩、淘汰与被考核人报酬挂钩。财务人员以所在单位考核为主,集团财会管理部门提供业务方面的参考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其业绩、报酬、升迁或调离。
8、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七)业务监督:结合集团内部审计监督,可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八)总结:
在企业集团的各项专业管理中,大量的内部控制活动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落实,许多重要的管理数据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反映,几乎所有的经营决策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系统的支撑。而在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达到财务管理目标,往往又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正是由于财会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各级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企业集团的总部,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财务会计人员身上,期望通过对财会人员和财会工作的集中控制,找到一条强化管理和增加监督力度的途径。
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及其不足
基于财会人员角色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种类型的财务会计集中管理模式已应运而生,行政、事业单位暂且不说(2000年9月,财政部、监察部已联合下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单是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就有:财政部门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零户统管式";财政和主管部门通过行政发文向国有企业委派财会主管的"主管委派式";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联合向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财务总监制";企业集团把会计从内部分离出来统一办公的"集中办公式";先将财会人员集中起来后委派到下属单位的"集中委派式"等等。这些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会计行为、体现会计监督的严肃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作用,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上述管理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堵代导"。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夸大了财会人员在企业监督中的作用,过分地强调对下属企业和单位的监控,使财会人员的定位产生偏差,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务和指导。有些模式还使财会人员凌驾于企业之上,把内部会计监督变成了一种外部强制性的行为,下属单位成了政府或上级部门的附庸,影响了企业自身管理职能的发挥。对财会人员个人而言,由于集中管理后工作范围与生产经营接触面的缩小,财会同业竞争加剧,个人的升迁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由于经常处在企业的对立面,财会人员还容易被孤立或成为"摆设"。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上述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下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一,由于我国现有的财会人员平均综合素质不高,多数情况下还要接受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双重管理,要让其肩负起对派驻企业的指导和监督重任,难度较大。要么财会人员为完成监控与所在单位形成对立,工作难以开展;要么财会人员被所在单位收买,实际监控难以到位。其二,企业管理依赖于企业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离不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财会人员与所在单位是分离的,企业管理的许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原始记录的管理、财产清查以及有关财务的内控制度建设等等,往往处于企业、财务两不管的境地。其三,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万一下属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不测,实际责任难以落实。单位领导可能指责财会人员监督不力,财会人员为避免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也可能采取较保守的监控方式,上级(或集团)财会部门的领导也可能采用较强硬的监控手段,影响下属企业的健康发展。其四,目前国企普遍忽视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在此前提下一味强调统一监控,可能出现会计核算监督掩盖企业财务管理的现象,影响下属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的改进思路
现在的企业集团多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者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为人(或称内部人),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自身薪酬、待遇和荣誉等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目标的不一致,在内部人控制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内部人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这种企业内部,财会人员一方面要为经营者在加强经营管理,确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经理履行理财责任和经营责任;另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然后据实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因此,为了抑制经营者急功近利、懈怠无能、粉饰浮夸或藏收匿利的行为,在对企业财会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由代表所有者的上级部门、企业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不包括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或委派,仍不失为强化基础核算、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对会计人员的集中管理、考核和约束,至少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解脱会计人员对企业领导的人身依附,削弱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干预力度,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其次,从体制上把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矛盾,通过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沟通,降低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监督职能,有利于有关制度、政策的落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从集中的财会人员中选拔具有管理才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归还"下属企业,令其专门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并运用其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使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形成闭环,提高企业现有管理水平。财务人员"归还"企业,是对上述财会人员集中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三、一种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模式的框架
(一)总体原则:
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委派,财务人员由基层单位自行聘任。
(二)基本要求:
寓会计监督于日常服务,以财务管理促效益提高。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化,会计核算程序化,工作手段电算化,传递信息网络化。"
(三)组织体系:(略)
(四)职能描述:
1、集团财务会计管理总部:负责集团基本财经政策的制订,资金宏观调度和管理,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和考核等;
2、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集团日常资金的调配、融通和管理,为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结算、信贷及相关金融业务服务。各基层单位只能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所有外部银行账户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结算中心按会计核算点设置分支机构,各开户单位办理所有资金结算业务(代出纳)。
3、各会计核算机构:由集团总部委派会计人员设立,按集团业务类型、地域和业务量设置独立于服务单位的满负荷核算机构(类似行政事业窗口单位,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配备最经济合理的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负责相关单位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并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实施会计监督,保证提供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会计核算机构的职能重在客观反映,而不参与和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人员应竭尽全力全方位满足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及相关之需,想单位之所想,急单位之所急,并全方位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4、基层单位财务机构(或财务人员):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由集团财务、人事部门推荐,基层单位聘任,成为所在单位的一员。财务人员应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等专业技术方法,加强所在单位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和运作,为所属单位管理与决策服务。一般财务人员应较长时间为同一单位服务,以深入理解相关业务。
(五)信息传递:
1、财务人员是所在单位内部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应敦促、指导有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统计核算,并将有关原始单据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
2、财务人员要协调好单位与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自己的财会专业知识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单位领导出谋划策。
3、会计核算机构应定期向被服务单位和集团总部反馈有关会计信息,提供相关会计资料、报表,同时提供随时即时查询和电脑联网查询。记账凭证、各种报表由会计核算机构负责编制,定期返还所属单位归档保管。
4、资金结算中心与会计机构联合办公,分别负责,信息资料共享。
5、各单位在具体财会业务问题上出现分歧,由本单位财务人员与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协调,共同商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合法进行。重大事项可通过集团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6、由集团财务会计部门组织,利用电脑网络、定期例会、各种书面材料等形式,及时传递财务、会计系统运行中的有关信息,针对问题及时解决。
(六)人员管理:
1、建立内部财会人才市场,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真正的人才通过内部竞聘进入集团财会队伍。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外部招聘部分人员。
2、集团在岗财会人员经考核和内部竞争,在保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道德品行,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两类,同时按如下层次实行分层管理:集团财务主管、集团会计主管、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核算机构会计主管、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员、出纳员。
3、按照集团统一制定的财务、会计岗位职责,对在岗财会人员实行分层管理,逐人定位,定向培养,保持各层合理的智能配比、年龄结构和报酬级差。基层单位财务主管条件成熟时可担任同级相关行政职务。
4、会计核算机构、资金结算中心人员由集团统一管理、考核、发放报酬;财务人员由所在单位管理,报酬由所在单位考核发放。集团可按核算业务量向基层单位收取一定费用,并通过内部协议形式明确服务的内容和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5、财务、会计人员之间可以交流,不设固定交流期限。
6、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由集团财会部门统一组织,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培训、有选择性地外部培训、定期的法规政策培训和后续教育等方式,以及经常性的理论研讨、内部交流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7、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会计人员以集团财会管理部门考核为主,并综合被服务单位反馈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奖惩、淘汰与被考核人报酬挂钩。财务人员以所在单位考核为主,集团财会管理部门提供业务方面的参考意见,按考评结果确定其业绩、报酬、升迁或调离。
8、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七)业务监督:结合集团内部审计监督,可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八)总结: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引言
财务内控制度是规范工会财务工作秩序的客观要求。工会财务内控制度涉及工会财务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财务行为,明确责任,防止工作差错,避免因责任不清互相推诿造成管理失控。加强财务内控制度有利于加强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企业工会确立统一的开支标准,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有利于考核单位工会财务工作水平,同时更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避免盲目开支、截留和挪用工会经费等现象的发生。
1 电力企业工会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
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规避财务与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 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财务内部控制包括组织规划财务预算, 保护财产安全和财务报告真实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等内容。其目标是: 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性, 防止资产的流失; 保证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在电力企业中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发挥着以下作用:
(1)保证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2)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有效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和有效手段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和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4)维护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性。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物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 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效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5)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通过财务控制的监督与考核, 真实反映企业业务实绩,配合合理的奖罚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 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2 目前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内部控制观念比较淡薄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企业领导多数重经营、轻管理, 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 财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2.2 费用支出失控, 国有资产流失较多
某些电力企业特别是一些辅业企业为了搞活经济,允许部门经理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 挥霍浪费, 使本来微利的企业出现亏损,本来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有的企业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线路设施维护和改造的费用问题, 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2.3 企业财务内部信息失真严,诚信危机不断
在平时的工作中财务信息失真有如下表现:第一, 会计核算不规范。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账目混乱, 造成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账账、账实之间长期不核对、不清理;固定资产及存货长期不按规定盘点: 三角债前清后欠等等,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基础混乱、家底不清、会计基础数字失真。第二,搞“ 账外账”个别企业为了小集团的利益搞“ 账外账” 或做假账, 私设“小金库” 转移资金,截留或隐瞒各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进行私分或开支导致有些资金体外循环。第三,迫于压力做假账。有些企业负责人在看了财务部门送来的财务报表后发现与自己的计划有很大出入就要求财务部门做些技术处理加以调整。
2.4 会计人员紊质不高
电力企业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 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呆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 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顺从领导意图办事,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2.5 外部监督乏力虽然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监督体系
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二是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三是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 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 经济警察” 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3 加强和完善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针对上述工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我们除了建立合理的财务工作组织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原始记录。制度、凭证传递、账务处理程序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物资购进管理制度、电力产品和劳务销售与往来款项特别是债权管理制度、信用担保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会计稽核和复核制度、费用支出管理制度、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这些基本会计控制制度外,还应采取下列几点措施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
3.1 构理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通过对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各级工会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要建立监控防线。在企业经营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预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财务控制必须渗透到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生产业务全过程、各个经营环节,覆盖企业所有的部门、岗位和员工。第二要设立事中监督。在常规性财会核算的基础上对工会部门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专人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也可直接由财务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此项工作。第三要完善事后检查机制。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应由企业主要领导牵头, 在有关部门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精、能力强、客观公正的人员组成公司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3.2 建立工会财务内部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
机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是财务内部控制链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内部控制的检查、考核与评价应由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具体负责。
对企业管理控制和财务控制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的一种职能, 内部审计的检查在于评价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检查、考核与评价只是手段其意义在于督促企业各级管理主体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促使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并使其更加完善严密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堵塞漏洞,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实践证明, 建立工会财务内部控制绩效考评机制, 能够促进财务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从电力企业工会系统来讲,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绩效考评,一般由同级或上级经审组织牵头, 相关职能部门参与, 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考评: 一是对工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二是通过考评,对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成效显著的人员建议主管工会给予表彰,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
3.3 提高电力企业工会财务队伍的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提高工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途径: 第一要对在岗工会财务人员重新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包括工会财务制度、财经法规、会计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知识考核,实行优用劣汰制优化工会财会人员队伍结构。第二, 要培养复合型财会管理人才选送会计基础较好人员进入工会财会电算化专业深造, 或选计算机专业人员进入财会专业学习, 使财会人员既懂会计专业,又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第三. 要加紧对财会人员、进修、后续教育除加深专业学习外还要学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会计手段和方法接受新事物,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财会队伍素质。
实践证明, 任何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成败, 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业务素质过硬、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的工会财会干部队伍。因此, 各级工会必须首先建立财务机构, 配备相应数量的合格财会人员。在选配财会人员上要严格把关, 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对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 一般财会人员的调动事先也要征求单位财务部长的意见。同时, 要提高工会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此外, 要提高工会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重视财会人员继续教育, 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广大工会财会人员要自觉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本领, 扎实有效开展工会财会理论研究, 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 大力实施工会财会电算化, 熟练运用工会财务软件处理日常财会业务, 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政策水平强、创新能力棒、业务知识硬、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工会财会队伍, 确保各项财务控制制度的顺利落实。
3.4 确定各公司之间的核算和财务关系
确定公司本部和其所属分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核算和财务关系,这也是区域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重组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为公司改制重组后的规范化运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分公司在财务上的定位, 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及时准确的责任会计信息体系和严格有效的经济责任考核体系。
同时企业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委派董事和监事, 加强子公司对母公司和其它股东财务报告的频度和明细度规范其管理会计体系强化对其资金运作的监管。母公司应当明确所委派董事和监事在这方面的责任, 实行定期述职制度和财务问题联络制度。对于区域电网公司,适应新的监管机制和电价机制应当建立输电网和配电网的内部独立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涵盖投资和运营。
3.5 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开发与引进先进的企业财务与管理软件,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3.6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经营工作的专职监督机构,可以根据监督需要,有计划地对企业内各经济部门进行审计和评价。
各电力企业一定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要配备专职内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重点应放在内部控制体系的评审方面。首先审查各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严密其次对审计单位的内控体系作出评价,对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完整。
3.7 强化外部监督
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工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政、税务、审计等各监管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与监督, 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威慑力;有关部门必须切实抓好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质量的监管使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责到位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关键词 工程项目 内部会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工程建设依然存在如挤占和挪用基本建设资金现象,擅自变更投资计划,改变建设内容等。财政部先后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为促进工程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现就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建设单位负责人要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对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负总责
《会计法》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中也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项目法人应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化“一枝笔”控制为“多枝笔”控制。财政部对工程价款结算的手续及程序作了规定:建设单位的财会部门支付基本建设资金时,必须符合下列程序:(1)经办人审查。经办人对支付凭证的真实性、手续的完备性和金额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实行工程监理制的项目须监理工程师签字;(2)有关业务部门审核。经办人审核无误后,应送有关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3)单位领导核准签字。
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是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
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涉及单位和部门多,参与的人员多。建设单位应围绕工程项目的项目决策环节、概预算控制环节、价款支付控制环节、竣工决算控制环节,找准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控制点,设置相关部门和岗位,配备合格人员。部门和岗位设置要讲究实效,过多会使内部会计控制缺乏活力,易挫伤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过少则会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
基本建设单位的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要确保办理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对工程项目相关业务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另外,定岗时还需要考虑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考虑人事利害关系等因素。在工程项目的审计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证明了权力要受到制约,失去控制的权力是产生违法违纪行为的温床。
三、充分发挥工程建设财务管理职能,确保工程项目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建设单位应当制定工程项目业务流程,明确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记录和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的开展情况,确保工程项目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1)项目决策环节,财会人员应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完整性、客观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参与项目决策,会签相关决策决议。(2)概预算控制环节,财会人员应对编制的概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编制依据、项目内容、工程量的 计算 、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准确。(3)价款支付控制环节,财会人员应对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有关部门提交的价款支付申请及凭证、审批人的批准意见等进行审查和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办理价款支付手续。财会人员在办理价款地支付业务过程中发现拟支付的价款与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不符,或与工程实际完工情况不符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因工程变更等原因造成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发生变动的应提供完整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财会人员应对工程变更价款支付业务进行审核。(4)竣工决算控制环节,财会人员应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决算依据是否完备,相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竣工清理是否完成,决算编制是否正确。
四、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
不断完善基建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传统的内部审计侧重于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而今后内部审计还将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成效作为重要审计内容,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监督负有重要责任。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2)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3)工程项目决策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奖惩措施是否落实到位。(4)概预算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概预算编制的依据是否真实,是否按规定对概预算进行审核。(5)各类款项支付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工程款、勘测设计费及其他费用的支付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有无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6)竣工决算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按规定办理竣工决算、实施决算审计。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应当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五、基本建设财务人员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
工程项目财会人员,要提高政治素质,格守职业道德;要加强会计人员继续 教育 学习,扩充知识结构,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基建行业规范规定、工程概预算知识、水利基本建设程序以及 计算 机管理信息应用技术等。只有财会人员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主动深入地参与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提高控制的质量。
工程建设单位财会人员,要勤于思考,积极探索,丰富、完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体系,把设置会计科目、建账、记账、成本核算等各个程序和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具体规范要求相结合,使内部会计控制有形化,提高控制效果。
一、建立健全制度
(一)农村财务预决算制度。村集体财务全部实行月、年度预决算审批制度。每年十二月份(月末)各村根据当年(当月)资金收支情况和下年(下月)的增减变动因素,按“以收定支”的原则,编制下年(下月)度收支预算,经民主理财小组讨论同意,村民代表会通过,报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审核,镇政府批准后方可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依照年度收支预算确定的资金用途和数额安排资金的使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坚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超出预算的开支,必须先经村民代表会讨论同意,报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审核,镇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严禁赤字预算。在实施过程中,要着重做好未结算事项报告登记和预决算对比分析工作。账务处理要做到日清月结,当月发生的业务必须当月入账结清。对因特殊情况月内不能结算的财务收支事项,由直接责任人向民主理财小组报告,经民主理财小组审议通过,填写未结算事项报告单,报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登记备案,并填写未结算事项报告登记簿,限期结算。审议未通过的,不予登记并由责任人自行负担;对当月发生的应报告事项隐瞒不报的,一律不予结算,相关费用由责任人本人承担,因被诉讼而造成集体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为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每月或年终要及时填制《预决算对比明细表》,将预算和实际收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
(二)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各种经济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村集体资金和账务要由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实行代管。各村的收款收据一律由负责该村的镇记账员负责保管,并严格执行领用、核查、销号、归档管理制度。发生现金收入业务时,由村报账员领取镇记账员开出的收款凭据,村报账员签章和加盖公章并收款后,将收据联交交款人,并在当日携记账联同收取的现金一同到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报账。收取金额较大的直接由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派专人收取。各项现金收入必须先送交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入账,然后按预算审批程序支回使用,严禁坐收坐支。各村设报账员一名,具体负责村集体现金的收支业务。村集体所发生的所有收支业务实行据实报账制,即村集体在发生业务收支前,先做出预算,经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收支单据及金额,组织现金收付并入账结算。
(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占有、使用集体资产的单位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申领产权登记证。集体土地、厂房、设施、设备等发生产权转移时,必须经过具有评估资质的机构按照程序科学评估,按市场原则确定价格。土地、企业、设施、设备等集体资产出租或承包时,必须制定出租方案,出租方案应当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依法签定租赁(承包)合同,进行登记造册。处置大型或大批资产、出售树木等,应当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实行公开招标或拍卖。投标时要吸收村民代表或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参加,进行监督,并由驻村干部和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派人进行现场监督。集体建设项目、购建大型或大批设备时,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审核,镇政府批准后,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然后进行公开招标,招标时由工作区人员和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人员参与监督指导。实施情况应当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四)农村集体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则上不得举债兴办公益事业和生产经营项目,确需借款的,必须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方案落实还款来源和还款时间,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镇政府批准后方可借款。任何村庄不得借款上缴各种税费、发放干部工资和投保,严禁村集体为单位或个人担保借款。对违反规定,擅自借款发生的债务,要按照“谁借款,谁负责还款”的原则处理。要采取措施理顺经济关系,化解村级债务。各村要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摸清债权债务状况,实行动态管理,避免形成不良债权。对已形成的债务,要在清理确认的基础上,采取清收债权、盘活资产、整顿高息借款、剥离企业债务、增加集体收入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妥,严格政策,因地制宜,逐步化解。
(五)农村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要建立健全开支审批制度,严格开支审批手续,按权限进行管理。每项业务500元以内的开支,由村“两委”研究决定;500-2000元的开支,由村“两委”研究决定并由民主理财小组同意方可支出;2000元以上的,“两委”研究后,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的方可办理。要做到单项审批,单项入账。跨月、跨年单据一律不准入账。切实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一律取消业务招待费,因招商引资确需招待的,事前需找镇长批准;原则上取消租车费,因招商引资确需租车的,事前需找镇长批准;电话费按原标准执行。业务收支发生前,各村要填写资金收支预算表,研究人员签名后,到镇进行审批,先由工作区区长审批,然后由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把关,镇政府镇长批准后方可组织业务收支。三日内由村报账员携带发生业务时取得的有效原始凭证(有经手人写明事由并签字,村支部书记批签,村委会主任或者村文书审签,民主理财小组盖章),到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结算账务。
(六)农村集体现金存款管理制度。对现金实行“钱账分管”,村报账员和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出纳员负责现金(存款)的收支和保管工作,其他任何人一律不得管理集体现金。实行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挪用公款、公款私存和白条抵库。村集体收取的现金,应当在三日内送交镇经管中心。经管中心出纳员要及时将款项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限额。因违反现金管理规定导致短款、丢失、被盗,除追究责任外,其损失一律由责任人赔偿。
二、严格工作流程
(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预算审批表编制审批工作流程。
1、编制财务收支预算审批表。按工作需求编制好财务收支预算审批表,需要收取的款项单独列出明细,支出款项逐笔写明用途及金额。收入和支出事项分别合计出总金额。
2、层层召开会议。将编制的财务收支预算审批表,按照涉及的金额大小,分别提交村“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讨论通过,每次会议实际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经过讨论形成的意见,必须经到会人数的半数以上同意,同意的人员在审批表上签字并按手印。
3、组织审批。经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签字并盖章后财务收支预算审批表,由村报账员携带,到镇政府审批,先有镇工作区区长把关,再有经管统计审计中心主任审核,然后由镇政府镇长批准。
4、组织实施。按照批准后的方案,由村“两委”干部组织实施,村民主理财小组全过程进行监督。
5、民主理财。按照批准的预算组织实施后,由村文书招集民主理财人员进行民主理财,参加人员:村“两委”干部、民主理财小组全体成员、部分党员代表、部分村民代表。由村报账员将单据逐张宣读,经手人作出解释,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少数服从多数。对通过的单据,有经手人写明理由并签名,书记签批,村主任或者村文书审核,民主理财小组盖章。对通不过的单据由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确认,确认后仍然通不过的,由当事人自负。
6、报账结算。村报账员带着财务收支预算审批表,手续齐全的原始单据,到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报账并结算现金。镇记账员要对所有资料进行审核把关,无误后,开出现金收支结算单,并签字盖章。镇出纳员按照现金收支结算单收入或者支出现金,并在结算单上签字盖章。同时,村报账员也要在现金收支结算单上签字确认。
7、结账并张榜公布。每月10日前,镇记账员要对所包村庄的财务帐全部结清,并填写现金收支公布榜。每月10日由村民主理财人员在现金收支公布榜上盖章并张贴在村村务公开栏内,由村文书记好村务公开记录。
(八)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购建、租赁、发包工作流程。
1、提出意见。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提出资产处置、购建、租赁、发包的形式和意见。
2、召开会议。召开村民代表、党员联席会议,对村“两委”的意见讨论后进行表决。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并经到会人数的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有效。
3、报镇审批。将会议记录、表决意见原件报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审核,同时对拟公示的内容报批。
4、进行公示。内容包括处置、购建、租赁、发报的项目、时间、地点、标的、条件、交款方式等。公示时间为三天。
5、组织投标。公示到期后,由村干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投标,部分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镇工作区人员及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委派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
6、将投标结果进行公示。
7、经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审核后签定协议。
8、整理资料,归档保管。
9、由村“两委”对购建项目组织实施。
10、将项目完成的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九)农村集体借款工作流程。
1、提出借款事由。由村主要负责人提出借款事由,村文书搜集有关数据并写出书面分析报告。
2、层层召开会议。首先召开村“两委”会,然后组织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联席会,将借款事项进行表决。到会人数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并经到会人数的半数以上通过方可有效。同意的在会议记录上签字并按手印。
3、报镇审批。会议表决通过后,由村文书携带会议记录和村两委写出的书面借款申请,先报镇工作区区长把关,再由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主任审核,然后报镇政府镇长批准。
4、张榜公示。由村文书将批准后的借款事项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并做好村务公开记录。
5、组织实施。公示期满后办理借款手续,将借款划拨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代管账户。专款专用,使用时按开支审批手续办理。
6、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收支结束以后由民主理财小组对专款专用情况进行理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无异议后进行张榜公布。
(十)农村集体收入现金工作流程。
1、提出收款事项。由村两委提出收款事项,村文书编制收款明细表并写明收款理由。
2、层层召开会议。首先召开村两委会,然后组织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联席会,将收款事项进行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同意的方可进行收款。同意的人员在会议记录上签名并按手印。
3、报镇审批。由村文书带着会议记录、收款预算审批表及收款申请报告,先找工作区区长把关,再找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主任审核,然后报镇政府镇长批准。
4、张榜公示。由村文书将批准后的收款事项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并做好村务公开记录。
5、组织实施。组织收款的前一天,村报账员要到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找记账员办理有关手续,领取收款收据。收取大额款项需镇记账员亲自到现场收取。收款结束后,三日内将款送交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代管并将收款收据及存根交回存档。
三、强化民主监督
(十一)完善民主理财活动。每个村都要成立由3-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其成员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与村民委员会换届同步进行,可连选连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应从思想端正、作风正派、群众信赖、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理财能力的群众、党员代表中选举产生,不得由村干部指定。凡未建立民主理财组织的,要严格按程序建立健全组织;已建立而不符合民主程序的,要重新进行调整。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对本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权利,参与制定本组织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民主理财小组要每月定期按制度进行理财活动,检查、审核当月的财务收支帐目,并做好理财记录。理财活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不得以个人意见或少数人的意见阻止、干扰民主理财活动。未经理财小组审理的开支单据不得入账,切实保证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权利。
(十二)规范财务公开工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财务活动,要按照农业部、监察部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进行公开,接受成员监督。凡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普遍关心的财务活动,要及时、据实逐项逐笔公布。财务公开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公开时间,坚持每月10日公开一次;统一公开方式,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便于群众观看和长期保存的地方设立固定公开栏;统一公开内容,按照全面、详细、真实和记实性原则,对财务计划及执行情况、各项收入和支出情况、各项财产物资管理情况、债权债务情况、收益分配情况等,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进行公开;统一公开程序,财务公开榜由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负责填写和张贴,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签名、民主理财小组盖章;统一公开档案,村文书要做好公开记录,财务公开活动记录要使用市统一印制的记录簿。每次村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对群众提出的疑问,要及时作出解释,对群众提出的要求,要及时予以答复,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及时研究采纳,对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事情,应坚决予以纠正。
四、规范审计监督
(十三)认真做好审计监督。要按照《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规定,切实搞好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村的集体财务进行审计,结合村委换届,组织对村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审计的重点是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购建、处置,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集体债权债务,集体净资产的增减,征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及群众关心的其他事项。审计工作要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要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侵占集体资产和资金、铺张浪费等给集体造成损失的,要责令如数退还和赔偿;构成违纪的要移交纪检检察机关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完善管理体制
(十四)切实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要实行以“公开考选、择优录用、镇管理、市主管部门备案”的会计管理制度,搞好农村财会队伍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换的,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批准,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否则不得更换。对农村财会人员的任用,要按照《市农业局关于实行农村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先对拟从事农村财会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对合格者发给资格证书,然后从取得《农村财会人员任职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用。要定期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记账员要自觉抓好政策和业务学习,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严格按制度搞好审接和账务处理。要完善农村财会人员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镇记账员和村财会人员的工作责任,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特别是对镇记账人员要明确职责,严格奖惩措施。对经镇记账人员审核入账的经济业务,如果出现责任问题,严肃批评教育,给予经济处罚或者调离工作岗位。如果事后查出问题,仍可无限期地追究其责任。与当事人合谋弄虚作假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民主监督
1、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60%以上,农村社会的经济利益集中体现在农村财务管理上,为减轻农民负担,我国不断的采取了各项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白条抵账的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在农村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白条抵账的情况,并没有严格依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在一些日常办公、差率费用等方面还没有完全采用含税发票,开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农村管理服务中心没有严格审核中心票据,难以充分关注合法性以及合规性。
1.2、民主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农村监委会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账务的收支情况监督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真正的民主参与。一般只要没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村民很多情况下都是有所顾忌,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1.3、农村财务管理透明化较低
在财务公开方面存在公开内容不全、收支明细不全以及专业术语应用过多的问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财务公开的目的。虽然很多地方都设立了群众意见栏,但是在实践中却无法真正的落实到位,影响村民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1.4、在财务监督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
对农村采取的审计仅仅能够保证重点,没有做好全面审计,由于法律上的缺陷,农村审计渠道一直没有完善。此外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措施
首先,农村会计委托服务是当前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模式,完善会计委托制,规划程序、范围以及流程等势在必行。机构也需要做定期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各级财务部门也需要注意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有计划的培训财务人员,提高整体素质能力。另外必须做到离任必审,对于农村站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各规章制度的落实方面,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依照相关要求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并依照要求安排三级财务管理网络化建设。以不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其次,保证村级财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以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加强各类票据的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保证农村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各部门也需要严于律己,做到有票可查,增加财政的透明度。在监督体系中需要不断完善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在内部监督体系中,村民是监督的主体地位,农村财务管理需要依照规定,加强监督力度和幅度,也需要做到财务事项有法可依。在监委会需要设置民主理财小组,监督财务公开活动,参与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审计以及相关专业知识。
另外,深化会计监督体系,会计需要加强票据的审核,尤其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核。农村审计单位需要严格依照要求积极开展财务审计活动,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把群众监督与农村审计结合在一起,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最后,增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农经站需加强在职财会人员尤其是报账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不同职业的人员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广泛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素质能力,还需要注意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满足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规范农村财务处理程序,还需要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做好基础性工作,建立完善的农村财会人员保证制度,稳定财会队伍的建设。
综上所述,农村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性,在以后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健全制度、加强监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出版企业;财务集中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出版单位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刚刚完成事转企,成为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难免“重文轻商”,把精力主要集中在选题、编辑和内容方面,往往忽视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财务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创新意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行机制,特别是出版企业组建集团后,在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的情况下,更应该积极探索高度集中的财务管控模式和办法。当务之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财务集中管理,必须做好顶层设计
出版企业集团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把财务管理和监督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集团的主要负责人要提高认识,以身作则,自觉遵守财经纪律,主动接受财务监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集合集团上下的智慧,做好顶层设计,如建立全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好管理的层级划分和权利分配,规定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建立起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财务管理体制;统一全集团的会计政策,例如实施统一的折旧办法等;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统一应用软件,统一数据结构、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硬件配置等;重大财务决策权应集中于集团总部,包含投资权、重大筹资权、重大资产处置权。
二、加强财务集中管理,必须激发财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1.建立健全统一的财会人员素质教育管理体系
财会人员素质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集团应建立一套符合具体情况的财会人员素质教育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把培训考核等素质教育诸多环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行总会计师直接领导的教育培训系统,针对从事不同工作的财会人员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确定不同的培训方向,从而促进整个财务系统人员素质的提高。
2.多渠道开展集中统一培训
要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加强日常的培训教育工作,要从本单位的实际,从财务工作的业务出发,有针对性地搞好培训。应加强宏观管理,不断改革、完善素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素质教育的方式应该不拘一格,既要运用传统的面授、函授、研讨会、讲座、参观访问等方式,也要积极研究探讨和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同时要借助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拓展素质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为广大财会人员继续教育提供快捷、方便和高效的服务。
3.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从目前情况看,实施会计委派,是调动广大财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财会工作独立性原则,加强财务监督的有效办法。首先,实施会计委派要制度化,规定好一旦集团所属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有空缺,不能内部产生,只能集团统一委派;其次,要明确委派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强调其工作的独立性,所在单位发生违纪行为,劝阻无效的,委派人员有单独向上级反映的权力,这样才有震慑作用;第三,会计委派要突出重点,在人员准备不足,全面实施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在规模比较大、资金比较多、历史上频繁发生违纪行为的单位实施会计委派;第四,会计委派可以形式多样,例如,考虑工资关系来回调动比较麻烦,可以实施行政委派,人员由集团任免,其他都不改变。
三、加强财务集中管理,必须抓住资金这条主线
出版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资金分散,资金周转速度慢,使用效率不高,无法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增强企业集团控制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
1.财务集中决策。投资权、重大筹资权、重大资产处置权、资金调度权、利润分配权都应集中在集团总部。而所属企业只负责日会计核算、成本控制、执行集团统一的财务政策和制度,这些财务决策权的集中,能增强集团控制力,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证所属企业财务目标与整个集团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2.资金集中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脉,是最重要的资源。通过设立内部银行, 将集团所属单位闲散、沉淀资金集中起来,一方面 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集中投入,有效推动事关集团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以现金流量为切入点,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结算制度,充分发挥内部银行的作用,实现集团内资金相互调剂余缺,减少银行贷款,盘活资金,降低财务费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加强财务集中管理,必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出版企业往往不重视预算管理,不能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也流于形式,预算管理不能真正落实到位。目前,市场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全面预算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已经在越来越多集团公司中发挥效用。
所谓全面预算是由企业的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的。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首先应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委员会,也可以由总经理办公会代行其职,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当亲自挂帅,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 ,决策层应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给予极大的支持,沟通和协调上下级之间 、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权益与责任,调动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把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来抓。第二,应树立全体员工的预算意识 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预算管理,而是全员的预算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由不同部门和员工分工执行的,因此需要全体员工直接或间接参与预算管理的过程 。第三,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为基础,经过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多次反复编制而成的。 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在做好战略定位和目标分析后,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应采取的程序和方法。财务预算编制应该在程序上按照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编制。第四,认真执行预算。 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就具有“法律效力”。预算编制完成以后,企业各部门不仅明确了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整个企业的经营目标,从经营的角度,需要按照既定的预算目标,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增加效益;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需要按照既定的范围和标准开支,坚决避免超预算列支。遇有特殊情况或不可抗力的原因,需要调整预算时,要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必要的法定程序(职代会讨论通过),进行调整。所以,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预算,在整个企业树立起“预算概念”。只有严格、认真地执行预算,才能真正达到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最后,严格企业预算的考核。严格考核,确保将预算管理落实到位。没有考核, 预算管理就是一纸空文。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以后的工作,也是为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五、加强财务集中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监督作用
审计是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监督的一把利剑。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监督作用,以收到扶正祛弊的功效。审计监督一般包括常规审计和非常规审计两种形式,常规审计主要是指年度财务收支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等。通过审计,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一定期间内包括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在内的企业全部经营情况,查找风险、堵塞漏洞、提出管理建议,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审计现场工作完成后,除出具审计报告外,还应下达审计意见书,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后续跟踪审计,以明确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真正做到发现一批问题,整改、落实一批问题,并力争使被审计单位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非常规审计一般是指飞行审计和基建项目审计等,飞行审计一般是根据集团领导的要求,或者有关部门了解到经营的异常情况,临时制定审计计划,对集团所属单位实施的专项审计,能够及时查明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风险和危害进一步扩大。基建项目审计是审计部门事前积极介入基建或修缮工程招投标,对评标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进行监督。基建工程结束后,审计部门应对项目收支、核算情况进行审计,以确保项目收支的真实、准确、完整以及账务处理的规范性。无论是常规审计还是非常规审计,都是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和统一会计政策等执行情况的再监督、再落实,可以杜绝侥幸心理,具有很强的震慑力,能够对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总之,出版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还需要全体人员全方位的积极参与。时不我待,不进则退,出版企业发展越快,市场竞争越充分,越应该建立集约集权管理模式,从财务管理角度讲,统一顶层设计,加强人员、资金、预算管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构筑多纬的财务集中管理“铜帮铁底”阵,就能够促进出版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振省.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M].北京:中国书籍出饭社,2005.
[2]余敏.国外出版业宏观管理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3]王宏.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J].财会研究,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