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逻辑思维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认知规律 逻辑思维 训练方法
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有“八字宪法”的说法,指的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种语文基本知识,其中的“逻”指的是逻辑。《现代汉语词典》对“逻辑”一词的解释:一是思维的规律;二是客观的规律性;三是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的科学,那么语文的“逻辑”应该是指主观“思维的规律”及“客观的规律性”。因为规律意义上的逻辑通常涉及与生活、认知相关的内容。比如,一个人做事有逻辑,讲的是做事的程序;水流动有它的逻辑,讲的是物质自身的运行。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讲的都是规律上的逻辑。那么职业学校高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上,让学生从事物的逻辑规律角度,而不是从逻辑知识的角度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表达思想。
一、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不在于掌握多少逻辑知识,而在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语文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师教的逻辑。语文学科是以育人为出发点,为归宿的,所以,“训练为主线”,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活动必然要采取的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将“逻辑思维”解释为:“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它以抽象性为特征,撇开具体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叫抽象思维。”就语文课程而言,语言文字是思维工具,又是思维的外化。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总是紧密结合的。思维不合逻辑,语言就晦涩难懂;思维有逻辑性,语言就顺理成章。比如,很多同义词,在一句话当中,到底用哪一个最合适,最能达到交际效果,这就是修辞。在刚结束的奥运会上,一句“洪荒之力”风靡全世界。形容力大且用尽全力的词还有“吃奶之力”“熊罴之力”“九牛二虎之力”“扛鼎之力”“回天之力”等。词有本义、引申义,思考的关键是在此语境中的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观察、思考和表现事物规律的能力。读书有规律,这就是读书的逻辑;记忆知识有规律,这就是记忆的逻辑;人的生物钟有规律,按照精力的充沛程度安排自己的学习,也是一种逻辑。语文课中的逻辑,应当包括知识意义上逻辑和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教师要花大力气训练学生运用规律意义上的逻辑,训练学生按照事物规律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而不是刻板地背诵和考试逻辑知识。
二、将逻辑与语文内容相融合,在学习活动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语文重在语言,逻辑重在思维。要想方设法将逻辑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全过程,贯穿在词语解释、阅读理解、作业作文、演讲等学习活动中,认识语文内容所表达的规律性的东西,训练按照思维规律表达思想。
能够符合规律的表达思维内容,涉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是人脑内在的对事物思考的能力,涉及对事物的认识,包括认识事物的表象和本质。这种能力的形成与人跟事物打交道的深度相关,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语言能力是用语言表达思维结果的一种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二者是内在与外在、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思维能力是内在的,看不见听不着;语言能力是外在的,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如语音、文字、词汇表现出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练习想清楚,是思维训练;练习说清楚,是语言训练。语文是语言的文字表现形式。学习语文不忘分析语文背后的思维规律,就是训练思维;思考问题不忘用好语言表达方式,就是语文训练。
文学也讲逻辑,主要不是讲逻辑知识学问,而是讲文学表达的内容要符合事物认知规律。如李白的《静夜思》,讲的是一个事态的规律,反映的是作者构造的意向规律。学习语文需要逻辑训练,更多的是反映内容规律的训练,构造符合规律的文学意象的训练。
写作最重要的过程是思考。思维能力是写作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重要的作用。思维是写作的内核,语言是写作的外显,只有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语言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议论文是难度较高的一种文体,涉及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深刻的思维层次,还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但通过写议论文,却能训练学生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以及训练学生用书面语表达对事物的各种关系、处理事物的复杂想法甚至创见。例如,让学生树立说理从下定义开始的意识,学会对论述对象进行界定。让学生建立这样的意识:每一个论点和结论,都应避免下全称判断,全称判断容易出现各类“逻辑谬误”,给读者造成不严谨的印象。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逻辑图式:首先回答“是什么”――其次分析解决“为什么”――最后谈谈“怎么样”。看似简单,却有助于学生谋篇布局,增强逻辑性。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让逻辑变得活生生。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其中“外延”一词,是逻辑术语,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学生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要求认识事物的对象及事物关系。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延关系,如它们之间相容的关系,包括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不相容的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强调,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生活的源头,在实际生活里训练思想,能够对外界的事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逻辑和说理是基本的公民能力。职业教育就应该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者与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一些普世价值观,如什么是正当的欲望、正派的行为、应有的个人品格、适当的待人之道等。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文学作品的意象分析就有意向创造的逻辑组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多体验思考。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逻辑知识,用绝大部分精力认知事物的逻辑规律,认识语文内容所表达的规律性的东西,训练按照思维规律表达思想。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职业学校高职语文课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必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也大有裨益。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主体意识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作出教学调整。强化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全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的主要环节之一,贴合了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较为基础性的学科。且小学生思维活动较为多样化,因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主体意识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都较为抽象,知识点较多,逻辑性也较强。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好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实际中具体的例子来表现,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且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合理运用好体态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可以进行一些脑筋急转弯、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玩游戏之类的教学小活动,使得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比如说,在学习《拼组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小卡片,将卡片剪裁出不同的形状: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教材中出现的基本图形。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利用卡片合成指定的物品,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或者相同的任务,最后再将成果一一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知识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设计教学课程内容、进度等,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实际、生动和形象。小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把握教学难度,注意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相结合。教师也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正方体”这一数学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知识来综合讲解,用平面图形来引出立体图形这一知识概念,比如平面图形中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立体图形的长方体、圆柱、圆锥、正方体等,来为学生强调“正方体”这一知识的性质以及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关联性和逻辑性,学生也会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3.将逻辑知识贯穿于数学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基础数学知识,同时也需要发展思维延伸,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也应当尽可能地将逻辑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证明和推理的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升自身思维逻辑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证明题中利用矛盾律这类简单的逻辑知识来分析数学问题之间的关系,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较为多样的解题过程。例如:一个中学生在暑假中用37天学习弹琴,并遵循以下规则:
(1)每天至少弹1小时;
(2)每天弹琴时间是整数小时,且不超过12小时;
(3)全部37天的弹琴时间不超过60小时。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既是数学学习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小学生正值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基础阶段,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重,具有探究欲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基本特征.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数学学习中包含一些抽象性的知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通常难以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质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和变通性,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作为小学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兴趣是源动力,只有对某一事物充满兴趣,才会激发起人们探索的欲望,小学生更是如此.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自制力较差,大多数学习活动都是凭借兴趣有选择地参与,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学习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正是由于小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进行学习的特征,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生态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不断强化师生互动,体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共建和自我提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年、月、日”时,学生起初并没有对这个知识点提起兴趣,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如“同学们家里都有日历吧?你们知道日历上的那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吗?你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就能正确地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了,他们会十分开心的喔.”深入学生的生活场景,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是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第一步.其次,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制作日历回顾和强化“年、月、日”知识.
2. 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联系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开发和培养过程中,对数学学习中出现的某些抽象度较高的知识点通常难以理解,而有的教师却听之任之,造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盲区.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教师应积极摸索正确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小学生正确理解抽象性知识,可以借助某些形象化的具体事物进行类比,引导学生先探究具体事物的特征,再过渡到理论知识上来,建立理论知识和具象化事物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启发思考、促进学习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各种多边形,但学生在判断时仍然容易出错,总是容易将几种多边形相互混淆.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多边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不同多边形的方法,教师需要化抽象为形象,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关物体作为参照,而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事物较为熟悉很亲切,容易形成共鸣.另外,教师还可参照现实中的具体事物设计一些模型,在讲课过程中进行辅助演示,无疑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
3. 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使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掌握数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教师要将学生引向更为重要的领域,即实践学习.任何理论和方法都要通过实践去验证,教师应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学习中增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和整理”时,小学生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从何处下手,而这块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都建立在相应的理论知识上.教师可围绕相关知识点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生日、兴趣爱好,然后将统计好的数据进行整理,将每名学生的身高数据划入一定的区间,选出班级中生日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统计情况得出班级学生的整体偏向.
三、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也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以生为本,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就是要挖掘学生身上的一切内在因素,促使他们发挥创造力,并将这些内在因素转化为丰富的学习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课后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小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努力提升自己.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一、创设合理情境,奠定问题意识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前提是必须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分析、合作、交流与探究。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与基础,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与兴趣爱好出发,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活动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人格与创新思维,需要选用合理的情境创设方法。
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用坐标表示学校、家、医院、图书馆的位置,再用坐标表示平移,如何从家里来到学校呢?又如实践活动情境,学习“几何图形初步”相关知识,展开课题学习,动手“制作长方体包装盒”,学生思考:“长方体包装盒展开图是什么样子,如何利用实物纸将其制作出来?”创设游戏情境,学习“有理数”知识,教师拿出一副牌,提问:“有5张牌,每次翻2张,开始5张牌全部正面向下,在翻无数次后,能不能将其变为全部正面向上?”学生开展游戏,提出问题:“换成N张牌,每次翻K张,情况如何?”在游戏中思考与探索。
二、鼓励合作学习,引导有效提出问题
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而如果能够集思广益,那么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模式不同,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发现问题的特点。所以,为强化学生问题意识与逻辑思维,需要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质疑方法与技巧,学生展开小组学习,通过自由地运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与想象,,不断得出一些共性的看法与结论,从而建构知识网络,提高质疑能力,发展逻辑思维。
例如:学习“圆”相关知识,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教师提问:“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关系?”学生从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这三个方面,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与求解。又如“弧长与扇形面积”,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运用逆向思维提出问题:“小学已经学习过圆的周长与面积,那么弧长和扇形只是圆的一部分,如何找出其关系,求解弧长与扇形的计算方法?”之后,学生结合已有认知基础,探索、思考、实践与总结,得出角度可以将弧长与周长、扇形面积与圆面积结合起来。
三、建构知识互动,强化学生逻辑思维
问题意识培养需要基于导向性、科学性与交流反馈原则,通过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与实施教学互助交流、反馈,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与提升。建构主义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需要在头脑中形成网络,不断发散与拓展。创新学生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基于一题多解、改变条件、改变结论与变换角度等角度促进学生思考与分析。以创新性为互动标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且不断“探疑―质疑―释疑―留疑”,在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中,追求思维创新。
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经历“探疑―质疑―释疑―留疑”的过程。“探疑”: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质疑”:教师给出一种情况:“两边和一个角相等,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学生展开讨论与分析,作图、假设、猜想、验证与总结。之后“释疑”,得出:“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最后“留疑”: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否能够推广到三角形相似的学习方法上?通过知识互动,学生思维紧密衔接,建构知识网络。
四、引入竞争机制,实施科学合理评价
竞争机制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只有竞争,学生才能不断思考、互助与探究。在合作、竞争学习体系中,学生深入了解集体意识与思维,在特定的环境与基础上,挖掘、收集与归纳信息,并参与集体探讨与解决。竞争机制使得个人学习模式与小组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调动全身器官与思维神经,快速地思考与反应,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需要科学合理评价,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总结、归纳、反思与探索。
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学生在提出与解决“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如何判定为平行四边形?”这些问题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四边形各类图形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正方形属于长方形的一种,而它们及菱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引入竞争机制,提问:“哪个小组能够归纳出所有图形的基本性质与判定?”继而小组间展开交流、互动与合作,学生不断提问、交流与记录,得出较完善的知识网络结构图。根据小组成员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实施小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与教师评价,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问题意识培养教学策略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以“问题―探究―问题”为教学模式,结合初中数学认知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特点,以及建构主义思想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以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列举、假如、比较、替代、可能、除了、组合、想象、类推等提问方式,灵活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2、检查手机是否已识别SIM卡。若未识别,请关机将SIM卡取出重新插入尝试。
3、若无效,尝试重新搜索网络运营商:设置-(更多设置/更多网络/无线网络)-移动网络-网络运营商-搜索网络,选择可用网络。
4、此外,此情况可能与您所在位置的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有关,建议您更换其他信号较好的位置再次尝试。
5、更换其他SIM卡尝试,排除是否为SIM卡问题。
关键词:思维导图;一对一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在一对一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在积极探索着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最佳模式,但一直蹒跚前进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学难以构建简明易学的可操作性知识和能力体系,首先是因为没有明确清晰的概念体系作支撑。学生最基本的概念不明,是语文教学的硬伤”。[1]所以积极探索一对一网络教学环境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提高语文教学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构建一对一网络教学平台
我校实行一对一网络教学,是在深圳市福田区政府推动下进行的,我校参与网络教学实验班的学生使用的是eClass网络平台。
思维导图在一对一教学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
1.有利于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训练
思维导图有一定的形式,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提示,不同的学生可以做出形式不一的思维导图,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有利于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一对一环境下的思维导图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平台、提供媒介。学生们针对某思维导图作品进行欣赏、评价,对作品中出现的缺少知识点或知识层次等问题,及时提出建议,作品的作者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或订正,实现了作品时时交流,打破了传统教学条件下,学生作品只能由教师评改的限制。
3.有利于形成资源共享的开放空间
登录eClass平台的“互动课堂”,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思维导图后,点击“提交”,教师的网络平台就会呈现每位学生所作的思维导图。想查看哪位学生的作品,只需点开通过“投射”,全班即能欣赏到这位学生的作品,大家可以对其作品进行点评、补充。这样,教学空间实现了开放,也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4.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eClass网络平台是个性化学习平台,特别是思维导图功能区,不仅有文字叙述,还兼带画板、画笔、橡皮擦、各种颜色、符号、小装饰等功能。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可以随心所欲,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语,如读后感、体会等;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贴图装饰,满足自己的视觉。
思维导图在一对一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1.教师的设计策略
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单元整合)为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思维导图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在分享教材上有关动物的感人故事的同时,唤起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笔者的班级从五年级上学期便开始充分利用一对一网络平台进行常态教学,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笔者又开始尝试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列习作提纲,升入六年级后,一直在尝试单元整合教学,即把整个单元的课文用思维导图贯穿起来,有了前面几个单元做铺垫,笔者认为在本单元(整合)用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可行性很强。
导学目标:①继续练习用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②学习作者将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③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引起人们自觉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制作网络教学“互动课堂”:利用网络平台“互动课堂”,笔者设计了“本单元学习目标、思维导图理解本组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感、学习内容及时检测、欣赏图片说故事、谈感受、及时上网找相关新闻与故事并交流分享”等学习活动。尤其是针对课文用思维导图理解,笔者依托eClass网络平台的思维导图功能给出了学习支架。
2.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前,笔者提前进入“互动课堂”,学生用自己的账号也登录进入。
师: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细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能和他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就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走进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主题阅读。(生齐读课题,默读并知晓本组课文学习要求)
(1)自主学习提素质
要想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特别对于小学生,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慢慢形成,给学生的导学案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并且要求一定要具体。目标要能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组课文学生根据教师给的导学案,自己在书上或本子上提前圈点标注,写体会;有的小组做成了简单的PPT。课堂上,根据本组课文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给出了做思维导图的三点提示:每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每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每篇课文的写作有什么特点?
(2)小组合作促交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笔者从四年级接班始,就积极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班级现有39人,6~7人为一组,每组都有从1~6(7)号的编号。这样笔者的班级按异质分为六组,每组有学、纪律组长、作业组长及成员。针对本组课文,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了思维导图。因为“概念图是实现课堂互动、开展协作学习的有力工具”。[2]所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从1~6(7)号逐个交流,大家对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笔者来回巡视,给予指导与补充。最后各组向全班推荐做得比较好的思维导图,和全班学生交流、讨论、修正,在互相质疑中达到学习效果。
(3)学习效果――迁移学习拓思维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全班质疑、讨论修正,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本组课文的基本结构、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写作特色。这样,使用一对一教学平台,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目前各个地方提倡的高效教学。当然,学生用思维导图理解文章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地迁移到了其他学科、其他领域,如习作、英语课、复习课等,学生也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梳理习作提纲、理解概念、梳理课文,这就大大开拓了学生思维能力。
3.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整合的一节课。课前学生充分预习,组长分配任务,组员各司其职进行找句子、说体会、诵感情、制作PPT等。课中,制作思维导图的环节充分显示出一对一网络教学作品共享的特色。
一对一网络环境下,思维导图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帮助学习者建立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的工具,把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管是新授课、复习课或其他学科的课,最终都能促使学生快乐、高效、有创造、个性化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关机重新启动手机。
2、取出SIM卡重新插入。
3、重新搜索网络运营商,操作:设定-更多设置(更多网络/无线网络)-移动网络-网络运营商-请自动选择。
4、可能与所在位置的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有关,建议更换其他信号较好的位置,再拨打电话尝试。
5、更换其他SIM卡尝试。
“人人网”对吉林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作用,作为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发挥“人人网”的积极作用,如何借助“人人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便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完善网络监管制度,优化“人人网”网络环境
信息化时代网络文明的实现需要政府适度的监管,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快网络信息的立法进程,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力度,使网络信息的监管有法可依。“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广泛应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己经不容忽视。
我国对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的监管可以借鉴欧美国家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经验,比如,美国为了杜绝网络信息中不文明信息对公众的不良影响,“美国参众两院商业委员会通过了净化互联网环境的法案,提高互联网信息的审查执法力度,追究不良信息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刑事责任”。1995年,欧盟颁布的《个人数据保护条理》。1997年,德国通过的《多媒体法》。
除了国家加强立法、社会力量的参与之外,吉林省的高等院校也要针对互联网信息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限制、剔除有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网络信息。
二、充分利用“人人网”,拓展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一)利用“人人网”双向互动的特点加强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人人网”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在思想、信息、情感双向交流、双向互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的活动,通过“人人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双向互动就表现的更加明显。在网络上教育者与学生可以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教育者可以通过“人人网”与大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人人网”上通过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自由讨论和思想交流,拓宽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区域。教育者在利用“人人网”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正面的引导,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
(二)利用“人人网”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反馈和效果。当代吉林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人人网”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洞察社会不良风气对吉林省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掌握学生热衷讨论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认真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及时的利用“人人网”这一网络社交平台以积极主动地方式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减少对吉林省大学生思想生活的不良影响。通过“人人网”上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减少吉林省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和防范心理。
(三)建成网上网下互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当前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关注的一个现象是,通过网络人际交往而形成的网络虚拟群体正在向现实社会不断延伸和发展。这种虚拟群体就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性质的,而另一类是消极的。例如,《士兵突击》和“钢七连”的论坛,网友们己经从网络群体中走到现实生活中,到社会献爱心。“上海钢七连”的口号是:“服务社会,用爱心温暖身边的人,去帮助我们能帮助的人。”而在“人人网”中这种由网上交往走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更常见。还有许多健身爱好者不定时组织健身爱好者利用休息日进行竞走运动和野外运动。对于这种积极性质的虚拟网络群体,教育者应该及时给予网络舆论支持,并鼓励其在现实生活中实施,对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开展健康的活动应该热情配合,并为其实施搭建必要的实践平台。
(四)增强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互联网的技能。“人人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吉林省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教育者是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想要真正发挥“人人网”这样崭新的网络技术平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技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加强吉林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关注和研究吉林省大学生在“人人网”上的思想动态,善于利用“人人网”开展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罗杰斯是杰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充分相信人的自我建设能力,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罗杰斯创造性地将“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理论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他称之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也可称为“非指导性教学”。他提出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假设和原则,并积极地尝试和实践这种教学思想,取得了部分的成功。
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教师深谙这样一句格言:“要使马喝水,不能强按头。”也就是说教学要建立在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之上。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总结起来,一是在学习内容上,教师应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由学习,而且学习也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教师的任务就是给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进行自由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学习;二是在学习方法上,罗杰斯提倡首先教师营造一种自由、坦诚、充分接纳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气氛,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自由发言,自己形成讨论的话题,公开探讨,让他们在交流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自己评价自己的成绩,教师不可以灌输或传授任何权威性的知识或结论;三是在考核问题上,罗杰斯反对外部评价,主张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分;四是在教育的目的上,他认为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启迪学生从知识中获得个人意义,培养健全人格。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特征
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的教学特征前,先来看一个罗杰斯的成功的教学案例。1958年夏天,罗杰斯应邀到布兰代斯大学讲授一门课程。罗杰斯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上课开始,他说很乐意听听每个学生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动机和目的,然后做自我介绍。接踵而来的是一段紧张的沉默,没有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有个学生羞怯地举手发了言,接着又是一阵令人尴尬的冷场,之后另一个人举起手。在那以后,大家举手就踊跃多了,指导教师始终没有催促任何一个学生开口。接下来的课中,罗杰斯只是倾听,并不限定任何具体话题,任由学生东拉西扯,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有时,课堂上是长长的静默。但学生在经历了开始几次课的惶惑、尴尬之后,气氛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交谈、交流、辩论、争执,甚至把老师忘到了脑后,“到了上第五次课的时候,明确无疑地出现了一种情况。学生们相互交谈,不再理会罗杰斯。”
总结起来,这种教学中的教学交往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教学交往的“结构”与“无结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备课,对于一堂课,要确定教学的过程,采用哪些方法,板书是怎样设计,教学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哪些是难点或重点,每部分花多少时间来讲,老师要提哪几个问题,布置哪些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对于一学期的课程,得安排教学的进度。这些都说明传统教学的课堂是高度组织化、高度结构化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早已被限定在这些已经备好的结构里。在这里介绍传统教学的结构,并不是要批判它们不好,而仅仅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作一个比较。很显然,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是完全没有这种结构和组织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无结构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交往没有预设的结构限制,这里不必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是恰恰相反,学生要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自己想到什么说什么,老师不会为你铺路,而要你自己铺出一条路。
非指导性教学是无结构的,这里的结构是指预设的结构,很多学生都不能适应,但一旦适应,就会发现这种教学法也有它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要求。它非常的简单,只要教师简单地说个开场白,如“今天大家想讨论些什么呢?”,然后学习的舞台就交给所有的学生来设计,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在必要时会参与一下,交流的内容结构等都是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确定,而且随时可能改变。就这样,交流直到课程结束,教师是不会给出结论性的答案的。
(二)交往主体的“无为”与“有为”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思想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如老子的“人贵论”“人性论”“无为与有为”的思想都被罗杰斯吸收和运用。同样,非指导性教学交往中也体现了交往主体无为与有为的结合。
⒈教师的“无为”与“有为”
教师的无为主要体现在教师不需要像传统教学的过程那样精心备课,或者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或者在课后要批成堆的作业,或出大量的试题,印数以千计的试卷等等。从这个角度比较来说,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师可能是世界上最轻松的教师了。当然,以这种教学法来教学生,在以考试和升学为杠杆的制度下实施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罗杰斯和他的追随者们主要是在本科生、研究生及培训班的学生范围内使用,因此,这种教学法的适用范围,如哪个年龄段、哪门学科更适合用这种方法,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证明。
要作为一名实施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师,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也必须先“有为”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无为”。教师的有为体现在:
(1)教师要备“知识”。这里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对他所教授的课程具备充足的知识,对于可能问到的关于本学科的问题都有充分的信心回答,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课堂的促进者、组织者。这是为人师的一个基本的条件,也是教师的底气所在。只有教师底气足了,对自己有信心了,学生才会信赖你。
(2)教师要备“态度和技巧”。罗杰斯认为态度是首要的,其次是技巧。
态度就是相信他们有自我建设、自我实现的潜力,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相信他们可以在自由的表达交流中学习、领悟和成长,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态度而不加以责备或批评,也就是说,教师要抛弃自己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这种态度是创造非指导性课堂教学气氛的必要条件。
技巧主要包括创造气氛的技巧和如何对学生的讨论作出反应的技巧。这里着重讲作出反应的技巧。在这种教学的早期阶段,教师主要是表示接受学生并理解他们的行为;当自由的课堂气氛建立之后,教师可以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像学生一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那些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话,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对此是理解的;当学生们之间进行积极的辩论交流时,教师应只做积极的评判而避免参与;当学生们的交谈变得情绪化以后,教师需要保持一种中立和善解人意的态度和立场,以便接受所有的不同情感。罗杰斯认为只有当态度和技巧相一致时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3)创造一种自由、理解、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主导课堂气氛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在具备了以上的观念态度后才有可能创造出这种气氛。而创造气氛的技巧与教师作出反应的技巧是息息相通的。除了教师要按照作出反应的技巧来做,还需要真诚的表达自己对他们接受的态度,并通过许多细微的方式向他们传播信任。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一般由教师提问,不允许学生插嘴,然后学生思考老师提的问题,再由老师点名回答。虽是短短的几分钟,有的学生却可能觉得很漫长。因为学生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个性上都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很快就想出答案,而有的学生可能急出一身汗也想不出,还有的学生敢于发言,而有的学生却害羞。对于想不出答案和害羞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内心经受着压力和紧张,等到提问结束时才如释重负。但在非指导性教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是绝对被给予心理上的安全感。
(4)教师要提供资源,便利学生的学习。面对一门陌生的学科,学生是门外汉,但教师却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很多学生在面临一门新的课程时都有这样的迷茫:我该怎么学这门课?怎样才能学好?我怎样能获取这门课更多的资料?罗杰斯说:“我们不能直接教一个人一些东西;我们只可以使他的学习更加便利。”如何提供这种资源呢?在上面举的实例,罗杰斯身边带了大量的资料,如单行本、小册子、文章、一些治疗过程的录音磁带和电影胶片,但不是上课用的,而是给学生自学用的。还有教师告诉学生学好一门课可以采用的方法就可以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帮助。
(5)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罗杰斯是反对外部评价和考试。他主张学生自我评价。他相信只有学生最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学到了多少。这种方法可能也存在客观公正难以确保的问题,但十全十美的考核方法是不存在的。他认为,无论以何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都比考试的效果好。学生可以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总结过去,反思自己。这种评价可以是公开讨论的形式,因为在其他同学的监督下至少可以增加成绩的客观公正性。
⒉学生的“无为”与“有为”
学生在课堂上不需要做笔记,只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思想,思考别人的观点,并和同学交流,也许会有冲突,但也会有共鸣。在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习惯这样的自由表达和自由讨论,但随着课程的进行,他会发现,要使自己融入课堂之中,必须课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阅读和思考的越多越能融入课堂之中,除非他想一直在课堂中保持沉默,做个“局外人”。这也正是这种教学法的效果所在。
(三)交往媒介的“有”与“无”
在课堂教学交往中,一般来说交往媒介都是教材及有关的知识载体,如果以这个为评价教学交往的媒介,那么可以说,非指导性教学中的教学交往是没有交往媒介的。但既然它是一种教学,并且以教学交往的形式而存在,那就一定存在交往媒介。只是它不同于一般的交往媒介。它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一个总的主题外,没有任何教材或其他知识载体。每节课的唯一交往媒介就是学生在这个大的主题之下自发形成的讨论的话题,这种自发形成的话题必然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话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从一个转到另一个。教师不会为他们规定任何的话题。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教学交往的启示
在中国实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可能还是有困难的,但它却能给我们如何实践教学交往理论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增加对学生的信任
目前,很多教师可能都不信任学生,在小学里,有的教师会说“你不能对他们笑,否则他们不怕你”;在中学,提到学生,难免有教师唉声叹气,皱眉头,都说“现在的学生啊”;到了大学,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但在课堂上用点名、学分、分数的方式来施加压力以保证上课出勤率仍然是非常普遍的。在事实上,的确是存在一些不能让人信任的学生,无论教师如何苦口婆心,他都不听。但既然学生来到了学校里,根据罗杰斯的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自然倾向和潜力,他不是不希望学好,而是他不相信自己能学好。教师的信任会传达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我是能做好的。如果教师认为自己已经传达了但仍然没有效,那你是否让学生知觉了你对他的信任呢?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知觉世界里,他所知觉到的世界就是他的真实的现实。交往是双向的,如果你表达了,而他没有接收到,或者是你表达的信任度不足以排除他的疑虑,那么表达就是无效的。而且,在表达之后教师是否真正让学生担负起自己学习的责任呢?只有让学生自己为自己而学,而不是为教师而学,他才会用心去学。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很多教师或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抱怨:“我是为他好啊,叫他学可他就是不肯学。”很多学生相应地也会有这样的抱怨:“我不喜欢学的东西,他偏要逼我学。”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也许真的非常需要沟通。长辈的愿望是好的,可孩子有自己的兴趣也不错。如何让这场谁都没错的教育之争平息,最好的办法还是理解和沟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怎么学都不累;学生没兴趣,想到就累。每门课程都有它的魅力所在,学生天生是有好奇心的,导致学生兴趣减少或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而不是天生就不喜欢。比如,教学方式太枯燥,学习没有成就感,内容太难理解,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或者是考试压力太大,或者是没有信心等等。即使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需要,需要是推动人行动的原动力。学生都有自己被认可的愿望,希望自我感觉良好,但虽然学校是一个培养学生成才的地方,却也是一个让不少的学生遭遇挫折,丧失自信的地方。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就一定可以让学生重拾自信。
(三)多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