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物质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快掏枪射击 心里紧张 错误 探析
1、精度射击与快掏枪速射两射击技术的特点对比
1.1精度射击技术特点
精度射击技术也就是基础射击技术,它是由据枪、瞄准、击发三部分技术组成[1]。基础射击技术要求能够稳固而持久的据枪、正确一致地瞄准、均匀正直的地扣动扳机三者有机的集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完成整个射击动作。精度射击技术的特点是做每个动作包括据枪、瞄准和击发时间都足够长,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调整射击姿势和平正关系以及心态和呼吸等。精度射击时要求人的心态要沉静,呼吸均匀,动作稳定、自然放松。
1.2快掏枪射击技术特点
快掏枪射击技术是指在实战状态下迅速从枪套内取出手枪,并将子弹上膛,指向目标,实施射击的技术[2]。快掏枪射击技术要求射手熟悉自己携枪的位置,不用眼睛看就直接能打开枪套,并抓住枪的握把,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出枪,并迅速完成子弹上膛和瞄准扣动扳机。快掏枪射击技术的特点是时间短、动作快并且连贯熟练,要求在紧急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击中目标。快掏枪射击时要求人的心理始终处于适度的警惕状态,注意力集中,所有动作都是在听到命令后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
1.3 两射击技术心理上的明显差异
从上述精度射击技术和快掏枪射击技术特点的对比可以看出:精度射击技术与快掏枪射击技术中,前者是在相对自然放松,心理压力较小情况下进行的,后者则是在相对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的,两者在心理的紧张程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2.快掏枪技术学习初期由于心里紧张而常遇到的问题
由于精度射击与快掏枪技术的特点对比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快掏枪速射技术学习的初期常会因为心里高度紧张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谓紧张心理,就是指心理处于高度兴奋时而引起的心理机能失调的特殊状态。通过对公安大学警务战术与指挥专业本科的50名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初学快掏枪技术时超过百分之95以上的学员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过紧张心理的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
由于心理紧张,会出现自身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兴奋度增高,内分泌过度,具体表现为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等。这时射手就会出现心慌意乱,呼吸急促,身体发抖,视线模糊,动作失调等现象[3]。而在出现紧张心理的学员中,我们通过对比试验证明,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或是不计时的情况,学员很少会因技术方面和技能操作熟练程度方面的问题导致以下错误情况,而且紧张心理的特征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因此以下几种常犯的错误几乎都是因为心里紧张造成的,主要有:
2.1掏枪速度慢(本文以普通的皮枪套为例)
由于学员心理紧张会导致掏枪时操之过急,打不开枪套或者打枪套扣和掏法衔接不好或是动作变形等导致掏枪速度慢。
2.2上膛速度慢(本文所涉及手枪练习均以七七式手枪开保险子弹不上膛为准)
由于紧张心理的出现会往往会导致掏出枪后上膛时,上膛时拉套筒的位置不对,或是用力过猛这些都会无形之中导致了上膛速度减慢。
2.3手据枪时太紧有多余的力
心理紧张还会导致手握枪太紧用力太大,手握力太大往往会使得整个据和手臂都用力不协调,上膛后出枪时在手臂伸直的时候会用力过猛、速度过快,手臂伸直后短时间难以控制手的动静,瞄准时间就会延长,无形中浪费了时间,不利于后面的瞄准射击。
2.4呼吸急促难以很快调息
手枪射击时出现适度的紧张时正常的,但是学员产生紧张心理后往往容易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难以很快调息,不利于瞄准时缺口和准星的平正,因而也就不利于击中目标。
2.5成绩不理想,心理落差大进而导致紧张程度加剧
初学快掏枪技术的学员往往容易受到成绩的影响。初学快掏枪技术学员的成绩跟自己刚学完的基础射击考核成绩相比往往差距很大。学员初学快掏枪技术时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射击,无论在准确性还是密集度上都不会很理想。不理想的成绩对学员心理的刺激也是造成学员紧张心理的一方面原因,为了较好的成绩学员变得更加紧张,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2.6猛扣板机
学员心理紧张最容易导致动作僵硬不协调,容易出现猛扣扳机的现象。猛扣扳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响枪的瞬间平正关系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准确性下降甚至脱靶。这也是学员射击时最易犯的错误之一。
3.对出现的问题原因探析及纠正方法
以上所述都是由于紧张心理造成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因而有必要通过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两方面去分析解决。技术层面上要多加练习使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技术熟练了可以降低紧张的心理,紧张的心理程度降低了反过来会促进成绩的提高;再就是,由于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源都是因为心理紧张造成的因而应该采取一些克服心理紧张的训练方法加以训练。常用的克服心理紧张的方法有:
3.1 深呼吸。
射击中或是射击开始时,如果出现紧张心理可以通过闭眼深呼吸,增加氧气的供应,从而使得身心得到放松,缓解紧张的呼吸或是心跳,从而稳定情绪。深呼吸时用力吸气后,要将气体慢慢地均匀地呼出,这样更有利于紧张心理的消除。
3.2自我暗示法。
用这种方法是运用自我暗示的有效方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射击无关的事物或是事情上,这种方法通常很有效,但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需要多加练习。
3.3肌肉放松法。
这种方法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坐下来放松下紧张的肌肉,通过放松肌肉来缓解紧张的心理情绪。
紧张心理是影响射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现在实战射击方法的研究和提高,越来越贴近实战的要求。因此对学员心理的刺激感受就越深,就越容易出现紧张心理,因而我们更要通过不断加强心理方面的训练来提高射击时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射击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邹继京.警用枪械与射击技术 [M].群众出版社,2008
[2]王镭.警察手枪设计教程 [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建军.怎样克服射击中的紧张心理 [J].轻兵器,1995(4)
注释:
[1] 邹继京.警用枪械与射击技术 [M].群众出版社,2008
声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来研究声乐艺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声乐艺术实践,又服务于声乐艺术实践,是声乐艺术的心理学基础。
2、声乐教学应遵循歌唱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声乐教学除了要注重对学生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成功的声乐演唱不知是单纯的生理活动,而且是在人的心理支配和控制下的艺术二度创作(作曲、和声、核武器、织体、歌词等一度创作),是使音乐作品外化和社会化。把阅曲作家与欣赏者主体的心灵韵律连接起来的中介。优秀的声乐专业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把技术充分运用到歌唱实践中。把作品中的音乐符号形式转化为充满生命律动的音响运动。把作品巾最积极的因素,有价值的思想倾向。美的形式体现得更明显、突出,使作品内在生命力获得更充分、全面的实现。
3、歌唱心理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歌唱心理及其重要性概述
3.1、歌唱心理。
高唱心理就是声乐学习与艺术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研究歌唱者在歌唱训练、艺术时间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规律,以提高声乐艺术水平和声乐教学效果,这在声乐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的一切活动,是靠大脑这一高级神经系统产生“思维”、“意识”、“想像”来领导的。人的各种机能的形成也是在这种有“意识”指导下,通过多次系列反复形成生理的技能和技巧。而歌唱训练就是紧紧地把握住歌唱者的高唱心理,靠歌唱者的内在潜在力量。积极向上的歌唱“意识”。去指导建立一个正确的、健康协调的工作关系。随着这种“工作关系”和生理机能的不断加强,逐步“制造”、形成一件科学的生理机能“乐器”,即科学的发声方式,从而达到全“身”、“心”的歌唱。
(1)歌唱心理的重要性。许多科学资料、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证明: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生理是互相的依存关系,物质的存在产生各种不同的意识,从而产生种种心理状态。当我们开始接触学生的同时,就要立即解除学生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学生能够静下来。“静”主要指“心静”气沉丹田,心情舒畅,然后引导学生进去歌唱“境界”。
(2)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学实践和艺术实践证明,无论是小组课,还是集体课,都要运用声乐心理教学法。声乐课绝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要进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心理学正是以此为目的,从本质出发,从人才培养出发,拓宽知识广度,增进知识的深度,改善知识的结构,为培养才华出众的声乐人才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武器。我们知道,歌唱必须掌握多种能力。首先是基础能力,包它括声音高低的感觉、声音强弱的感觉、声音长短的感觉、声音响亮的感觉。二是高级能力,它包括节奏的感觉、声色的感觉、声量的感觉、和谐的控制、音色的控制、音量的控制。四是想像与记忆能力,它包括声乐的表象、肌肉运动表象、创造想像、学习能力。五是智慧能力,它包括联想、反射、音乐智力与天资。六是感受能力,它包括审美、情绪反应、感情表现等。仔细分析,以上这些能力都具有强烈的心理特征。这就说明了歌唱包含着复杂和多方面的心理素质。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3.2、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声乐教学的意义
高师声乐课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日益感到。心理教学法对于歌唱的整体训练,对于深化和发展传统的生理教学法,系统和包括物理教学法,揭示歌唱与发声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着越来越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感觉、知觉、注意、意志、记忆、思维、想像、情感等重要心理因素已逐渐渗透和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歌唱的心理自始至终都在影响和支配着歌唱技巧和歌唱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成为声乐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而,研究和发展歌唱心理知觉、心理感受、心理听觉、心理意志控制和心理支配等心理品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1]。教育心理学涉及到教育现象、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等方面。中小学武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之路通达的必经之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宗旨的具体诠释。在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成败归因等心理因素应得到教育者的重视,对此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因遵循的教育心理原则进行研究,无疑能促进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健康长足发展,实现武术教育的强身强心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
2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武术走进中小学的充分性
2.1武术走进中小学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的教育,体育应该回归到教育中去。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都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宗旨相符合、相一致。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教育才是我国教育的宗旨。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的阶段,在整个教育阶段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奠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此阶段,学生在学校承担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家庭的期望、课业的压力、体育锻炼的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体质连续25年下降。因此,“教师应当把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质作为重要任务”[2]。武术作为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调节神经,促进智力发育,使学生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完成学习任务;武术文化中蕴含的武德品质和尊师内容更能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美德的熏陶,是对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缺失的最佳匡补;而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风格美与神韵美,更能使学生在习练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因此,武术走进中小学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
2.2武术走进中小学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案例概况
2006年3月15日,BHILLC和GBMC(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的人柯蒂斯・坎贝尔,向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提出申请,要求其医学中心的土地和土地上的办公楼和停车库实施财产税慈善豁免政策,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拒绝了坎贝尔的申请。坎贝尔再将申请向上提交到了马里兰州评估税务局(SDAT)后,豁免申请仍然遭到拒绝。
针对马里兰州评估税务局拒绝豁免财产税事件,坎贝尔向税务上诉委员会提出上诉。2008年3月10日,税务上诉委员会以“上诉人不是财产的法定所有者”为由,再次驳回了坎贝尔的财产税慈善豁免的请求。
2008年3月21日,GBMC针对慈善豁免申请被拒绝向税务法庭提起上诉。2008年12月29日,税务法庭举行听证会,最后的判决是法庭撤销了税务上诉委员会的决定,将这一案件发回税务上诉委员会以及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重审。税务法院认为,“根据马里兰州不动产税豁免的相关法律,GBMC作为公益组织,显然是在豁免名单里的。GBMC作为土地和土地上办公楼和停车库唯一所有者,完全有权获得财产税慈善豁免”。
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不服这项裁决。2009年1月23日,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向巴尔的摩县巡回法庭提出上诉,控诉GBMC和马里兰州税务法庭,请求对税务法庭在2008年12月19日的裁决进行司法审查。2009年10月15日,巴尔的摩县巡回法庭找到了“税务法庭裁决充分合理的依据”,肯定了税务法庭的裁决,并且由上诉人支付上诉费用。
二、争议焦点
1.谁是医学中心土地及土地上办公楼和停车库的真正所有者
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认为不是GBMC拥有土地及土地上的办公楼和停车库,BHILLC公司才是该物业的真正所有者。只有物业法律上规定的真正持有人才有可能获得财产税豁免的资格,而不是“通常依赖土地记录建立所有权”。BHILLC公司是一个营利的商业机构,不应该豁免财产税。
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认为,2006-2007年纳税年度,已经被记录的互惠停车场地役权协议、租赁契约信托和未被记录的土地租赁,办公楼和停车库租赁以及建筑托管和安全协议,表明BHILLC是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所有者。而税务法院忽略了这些文件,无视明显的证据。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认为,因为BHILLC是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所有者,只有BHILLC可以申请免税,而BHILLC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完全不符合慈善免税资格。
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进而主张称,“办公楼和停车库及其土地是由不同当事人所有,应该对办公楼和停车库征税。征税是基于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所有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因此,BHILLLC应对于其办公楼和停车库纳税。
GBMC认为自己才是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所有者。首先,马里兰州建立的法律规定,被记录的所有者才是不动产的所有者。在记录上,GBMC是无可争议的医学中心土地的所有者,自然是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所有者。除非有其他的所有权权益转让记载,否则仅仅租赁权益的转让实际上不剥夺其所有权。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也承认没有记录文件显示GBMC转让了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所有权。
其次,GBMC还指出,原告错误的要求法庭依赖没有被记录的租赁文件和一些已经记录的文件来判断物业的真正所有权。GBMC称,未被记录的租赁资料与确定所有权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没有改变所有权。GBMC同意税务法院的观点,“租赁协议条款仅仅是有助于建立GBMC、BHILLC以及贷款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所依据的文件,只是租赁备忘录、地役权协议和租赁契约信托记录。虽然地役权协议和租赁契约信托中承认BHILLC是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所有者,但这些记录文件中没有关于GBMC的土地及土地上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所有权转让给BHILLC的记录。
再次,GBMC声称,根据马里兰州财产税法规第 6章第102条“租赁权税收”规定,“不动产所有者负担缴纳财产税义务,而非占用或者财产使用者纳税”。GBMC认为在“租赁和回租这种融资结构与契约信托下,抵押人或者出让人的结构是类似的”。因此,尽管有租赁关系,GBMC仍然将继续被视为物业的所有者。
税务法院认为GBMC是办公楼和停车库的唯一所有者。“租赁和回租融资文件......仅用来建立合同关系......”根据马里兰州的法律,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所提交的资料和协议也没办法改变GBMC作为土地、办公楼和停车库的记录所有权的所有者。针对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认为BHILLLC应对于其办公楼和停车库纳税,法院认为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的说法成立的前提是记录的土地、办公楼和停车库都是由不同的人拥有,而他们不是。
2.BHILLC是否属于例外记录所有权
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认为BHILLC属于“例外的一般做法”。SDAT“通常依赖于土地记录建立所有权”。具体来说,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声称,根据相关法律和租赁契约信托,BHILLC是受让人,当然应该由BHILLC负担物业税义务,而不是由GBMC来承担。
马里兰州相关法律规定,“除本条另有规定外,财产租赁权或其他权益不负担财产税”。一般来说,财产租赁或其他有限权益不负担缴纳财产税义务。但是,考虑一些例外的一般规定,不仅仅只有财产的记录所有权者可能被征税。法律中规定了一个这样的例外:即不动产其他权益。不动产的其他权益,也可能要征税。契约信托中抵押人或出让人权益,在这种不动产权益情况下,尽管占用或者使用财产者不是财产的拥有者,仍然是要负担缴纳财产税的。
然而,税务法庭在案件审理中发现,BHILLC没有办公楼和停车库所有权的记录。因此,根据契约信托,BHILLC作为出让人,没能转让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法定所有权,BHILLC只是转让办公呛屯3悼獾淖饬奕ǜ受托人,不属于法律中规定的例外记录所有权的类型。此外,在契约信托租赁中,BHILLC公司和GBMC公司共同约定,在办公室和停车库租赁中BHILLC公司将返回所有的权益给GBMC;同时 GBMC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拥有、持有和享有土地和土地上的办公楼和停车库。本租约期限内,不支持BHILLC的任何权利主张;GBMC是土地和土地上办公楼和停车库的唯一所有者,BHILLC既不是医学中心的“财产的所有者”,也不是“财产的使用者。”
由此可见,BHILLC不是巴尔的摩县所列的例外情况,因为(1)BHILLC公司对于土地和土地上的办公楼和停车库,从未持有所有权记录;(2)BHILLC公司只是转让租赁权益给受托人,根据租赁契约和信托协议,更不具有所有权;(3)BHILLC公司既不是土地和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拥有者,也不是该物业的使用者。
因此,通过土地记录,税务法庭判定GBMC是土地及土地上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拥有者,因而有权寻求土地及土地上办公楼和停车库的财产税慈善免税的权利。
三、争议启示
首先,估价方也可以成为原告。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纳税人将不动产的估价方或者财产税的征税方告上法庭。但在本案中,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将纳税人告上法庭,理由是纳税人通过法律的漏洞来获得财产税豁权,要求法庭充分重视财产税不给予豁免的“例外情况”。尽管最后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败诉,但巡回法庭受理了此案,足以证明不动产评估机构也可以进一步争取法律的支持,而不是一味地站在被告席上辩护。
其次,例外情况的慎重使用。BHILLC没有办公楼和停车库的记录所有权,但BHILLC也不是马里兰州法律中规定的例外记录权益的类型。通过土地记录查询,GBMC是土地及土地上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拥有者,因而有权寻求土地及土地上办公楼和停车库的慈善免税。本来巴尔的摩县评估监事通过相关证据,认为BHILLC和GBMC的租约关系成立,而BHILLC是完全的营业性组织,务必要缴纳财产税。但在法庭最后调查才发现,BHILLC和GBMC的合作只是融资关系,并没有实际使用办公楼和停车场。所以,例外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使用例外情况的条款时,一定要充分调查租赁合约的具体情况,而不能根据经验或常识来进行草率判断。
关键词:庭院空间;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庭院可以有一种理解为用墙围合的堂前的空间,这是由外界进入厅堂的过度空间,有植物,石景等。或者庭院四周有墙围合,形成比较私密的空间,庭院围合方式以建筑,柱廊和墙等为界面。形成一个内向型的,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空间。自然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心理学在庭院设计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的关系
我们知道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心理学非常重视生活在人工环境中(庭院空间环境)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建环境相结合,我认为我们应该着重研究下列问题:
1庭院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庭院环境和人行为的关系密切,人在庭院中活动站立坐行都和环境有直接关系,例如座位的舒适与否、庭院内的环境如何等。
2 庭院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庭院的休息空间、活动空间的利用与动静分区,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利用这些手段进行处理创造舒适自由的庭院空间。
3 在已有庭院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这一点可以触动人们的感觉器官,在已有庭院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可以看到自己生活的庭院空间的环境感觉,从而设计出更好的庭院空间。
上述研究的问题是住宅庭院空间与环境心理学的关系最好的解释。环境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在人与环境之间“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庭院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住宅庭院空间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住宅庭院是居民室外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住宅庭院的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在设计时应该结合环境心理学,综合考虑人对其生理、安全、交往、休闲与自我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
二、环境心理学在庭院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
住宅庭院空间作为一种外部空间环境,应具有领域感、私密性和实用性,进而创造出人性化、功能化的美的空间。传统的庭院是休息、集会、交往、宴会的共享空间,现代住宅庭院空间的设计不仅要注意以上的作用还应注重外部空间的实用性,使人们乐于停留其中,并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设计着手之前,应先记录庭院基地令人愉悦的特质,以使在设计中不破坏原有的特色,如独特的景致、多样的文化特色和环境尺度等,做到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调和。[1]
领城性与人际距离对庭院空间设计的关键
人在庭院空间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人们不希望轻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人们趋向是在于创造亲密、保护、安全的感觉,形成可防御的空间领域,同时,领域空间给人一种自尊与责任感,促使居民保护自己的生活圈,减少破坏性的行为,创造安全感。庭院空间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在设计时应减少环境的通透性,将其恢复成自然状态,避免视线监督。为喜好安静、舒适的居民提供一块身心偷悦之处,创造安全可靠,具领域感的环境。
私密性对庭院空间设计的关键
庭院空间虽然是公共空间,但是私密性是作为个体的人对空间最起码的要求,只有维
持个人的私密性,才能保证单体的完整个性,它表达了个体的人对生活的一种心理的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被尊重、有自由的基本表现。私密性空间是通过一系列外界物质环境所限定、巩固个性的、独立的空间,私密性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而在庭院空间里面可以通过动静分区来解决,活动空间和休息空间可以用树墙等绿化或者小品等其他的手段解决。
依托的安全对庭院空间设计的关键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存在着一个与人共有的大空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先选择靠墙或是有隔断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人的行为心理上需要这样的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当空间过于空旷巨大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易于迷失的不安全感,而更愿意找寻有所“依托”物体。所以我们在设计庭院空间的时候要考虑人的这一心理因素,为人们设计并且提供良好的“依托”物,或是一棵茂密的大树周围有椅子,或是一个让人背后有所依赖的物品。这样人们才能长时间在庭院空间里舒服的停留。[2]综合以上我认为创造一个庭院空间,环境心理学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如图3、图4)
满足环境心理学的庭院空间设计方法
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
1.庭院空间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人的心理特征,人对领域性、私密性、依托安全、空间形状的处理。考虑人的行为模式对庭院空间设计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人在这样的空间中有什么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是人自己感觉最舒适的等等。结合这些设置庭院空间的公共设施,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 庭院空间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从总体上既肯定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有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同时也十分重视作为使用者的人的个性对环境设计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为、个性,在塑造环境时予以充分重视;但也可以适当地动用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对个性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愈义上的“制约”,在设计中辩证地掌握合理的分寸。
3.创造交往空间。
空间是交往的物质基础,交往空间不同于向心空间,它未必需要很大面积,它可以是外部空间,也可是建筑物内部的厅、堂,甚至是扩大了的走道、转角,庭院空间为人们创造可信赖的感情交流场所,人们可以从容地、长时间地在这里停、留、坐、聊天而不妨碍他人同时也不受他人干扰,所以人们喜欢到这里来。
4.创造心灵空间。
心灵空间形式多样,它未必需要围合,也未必需要大空间,心灵空间在于环境的优美与静谧。随着社会生活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越发需要一片心灵的净土。而如,车水马龙,喧嚣浮躁,很难找到一处静谧安详的空间。设计师们有责任为人们创造一片心灵的天空。[3]
四、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筑密度大增,解决传统庭院和现代建筑在空间处理上的矛盾,是建筑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理论的提出,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建筑师和环境工作者们必须更重视对庭院空间的研究,他作为我们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部分,必然为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带来新的气息。庭院空间作为人的外部心理环境,它对人心理的意义尤为重要,对庭院空间的重视也体现了设计者对人们心理的人性化关爱。
参考文献
[1]肖蓝.多层住宅的空间与造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元神;基因组;个人模式;整体;中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24-03
Discussion on Biotic Mechanism of TCM Psychology
BI Jing-feng1,LIU Jia-qiang2,WANG Mi-qu2
(1.Shandong Univesity of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
2.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Sichuan,China)
Abstract:The psychic noumenon is the whole of congenital Shen and the personality frame ,the research of TCM psychology does not depart from noumenon . The personality frame is result of society and education . The development of TCM psychology can be obtained by combining with modern biology and psychology.
Keywords:congenital Shen;genome;personality frame;whole;TCM psychology
自从王米渠先生1980年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发表“中医心理学说初谈”后,中医心理学研究已经有20多年了,其中有各位名家的大量著作和,中医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而现代生物学已经发展到功能基因组阶段,对生命现象的揭示已经由还原论发展到整体观。中医心理学是中医研究心理因素在防治疾病规律和研究中医认识事物的“心法”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1],但是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也不能离开心理本体的生物研究,心理因素的变化是与心之本体是无法分开的,因此研究心之本体的生物学的基础是可以给予中医心理学一些有意义的启示的。本文拟从意识、心理的生物基础结合中医的基本理论做一些探讨。
1 意识的含义
意识一词,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在此之前,我国古代称之为心、神,泛指高级神经活动。现在意识一词正被很多学科所采用,但各学科对意识一词都有自己的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意识主要指人的主观世界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意志、思念、认识等。它和客观存在相对立。意识是大脑皮层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心理学:认为意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总和,心理活动指情绪、情志、性格、思维、记忆、能力等,包括生理反射层、感知层、意识层、本体意识层(也叫潜意识)。西医认为意识是人的觉醒状态及能识别处理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功能。古代中医讲意识指整个思维活动,包括人对外界的感知、反映和思维。佛教:意和识具有不同含义,“意”指人思量或思考事物;“识”指分辨、区别、明了事物;而意与识都是心的功能,是心境作用的体现。心、意、识三者虽有区别,但又是一体。道教:不见诸道家典籍,与其相类者,有元神、识神、真意。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反映事物的功能在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心中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叫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回忆过去,把它保存在心里并贯彻下去叫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由这个念头,随之发生变化叫思,即思考);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思再向周围扩展,又细又广阔叫做虑。粗为思,细为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经过考虑以后再处理事物叫智)”因此,古医家认为思维活动包括心、意、志、思、虑、智6个层次,这6个层次在现在都可称之为意念或意识活动。
2 形神学说
“形”“神”指的是形体和精神。人的生命整体,可以分为物质之体与精神之用,形与神相即相须,不能分离,是辩证的统一。神有3个基本含义:(1)反映整个生命存在状态的活动表现(包括代表生长壮己老、脏腑气血运动变化的现象),这是广义之神;(2)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思维活动的灵明神气,这是狭义之神;(3)灵明神气所具有的意识心理活动,这是狭义之神的功能活动。中医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狭义之神及其功能活动。广义之神的主体和集中表现仍然是狭义之神。
元神,或者叫本性,是由以心为主的五脏之气升华而成,是更精细的五脏之气。元神是人体的宏观调控系统。古人把人的思维、情感、知觉等精神心理活动归附于心,意志、情感归附于五脏,五脏六腑又总归于心来统率。元神之府在于脑,没有脑就不会有元神的存在,正是由于神经细胞的相互联系才形成了脑,形成了元神。脑又通过激素和神经纤维和五脏六腑、周身联系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脑细胞的物理、化学变化不等于人的意识活动。元神是整体的功能,在整体作用下完成了神经细胞的功能活动。识神是意识心理思维活动,是元神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
3 元神是物质的意识也是物质的
意识就是大脑的“产物”、大脑的“内部状态”。神经系统是人的“元神”功能的实体物质基础,是由心之神为主结合其他脏腑之神志上升而形成的;在形成完整的神经系统的过程中,是古猿经过劳动和社会交往所逐渐形成的。进化是整体的,是神和实体物质的进化发展。人的大脑是生理建构和文化建构的统一而成的整体。一方面,人类的文化建构的活动与发展必须符合生理建构整体的特性,另一方面文化建构对生理建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促进生理建构的演变,从而促进文化建构的进化与发展[2]。人的大脑的生理建构和文化建构矛盾运动构成了从古猿到人的进化和人的继续发展。这是进化论在分子上的统一体现“神”的本质及其功能是先贤所没有完全讲的,中医学只有结合基因组学和信息学技术,意识活动的整体的微观的生理本质、分子运动机制才可以揭示出来。这样,中医学体系可以在更高更深的层次再次论证人的形神统一观点的正确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意识正是物质的反映特性从简单生命体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以至在人体这个高级生命体上整体的表现,是神经系统整体功能的体现。利用中医学整体思想结合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以及基因组学,可以从整体的角度真正解译意识奥秘的有力工具。大脑细胞中含有超过其他体细胞的核糖核酸,而大脑又是以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发放等的信息代谢为主的,人类所接收的信息就很可能存储在这些物质的排列中(人的特定模式与RNA的某种比较固定排列有关);脑基因整体的结构与功能构成了人脑基因组的生理建构整体的结构与功能,这与元神很有关系(这不是元神本身)。元神与脑细胞内的基因组非常相关,与脑细胞的基因靶点组成的网络结构很有关系。文化建构构成了人的特定模式:性格或者体质。文化建构与生理建构可以比拟为RNA与DNA的关系,这仅仅是比拟。RNA的某种排列影响DNA的功能,影响基因的功能,但是DNA是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文化建构发生了某些变化则影响基因组功能的发挥,通过激素又影响了身体五脏六腑的某些变化。文化建构的整体变化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上讲是可以造成核内某些功能基因组的某些变化,从而影响生理建构。
4 元神与意识
意识是元神的运动形式,是元神的这种特殊物质的活动状态,是元神内部的运动内容及其运动过程。它来源于对人体生命过程中 的内外环境的各种有关信息(社会的、自然的、人体生命的)的反映,并通过一定渠道主宰着人的生命活动。意识是物质的,是不同于一般物质存在形式的特殊物质形式,是建立在人的大脑皮层这种特殊物质结构基础上的特殊物质运动形式,产生于大脑,从属于大脑,又须臾不能脱离人脑,它不是实体性物质。在人的不同生命阶段(或层次),意识活动的内容、表现也不同。如婴幼儿,虽然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运用概念,但元神可以发放指挥形体运动的指令,并且也有了感觉分析的功能。这时期的意识活动是以感觉、运动的有关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幼年儿童的意识活动则可完整地反映事物的形象,即通常说的“形象思维”。成年人则是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即通常说的“逻辑思维”。
元神和神经系统的关系、元神的上述体性是由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功能特性决定的。神经细胞有异于一般的生物细胞,它在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仅有一般生物细胞的吸收、排泄实体物质(如水合离子、分子、有机分子)的功能,而且加强了接收和发放以能量为载体的信息的功能。这就使神经细胞具有了更广泛和外界联系的渠道和内容,而且这种功能随着神经系统的进化而不断完善。任何实在物体都是该物的气的有形的凝聚态,在其周围还有稀疏的弥散气。鉴于此,当神经细胞密集到一定程度时,各神经细胞周围的元气就互相渗透,混融连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既受神经细胞变化的影响,也可以反作用于神经细胞。动物进化到人,神经系统高度发达,而且有了精密的分工,从而使得神经细胞接收、发放能量和信息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众多神经细胞周围的气连成的整体也极大限度地增强,功能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它不仅可以反映外界事物,而且可以反映自身内部的种种变化。
5 元神的变化
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从社会交流中形成,人的自我的参照系统是社会的产物。人与社会是一整体,是古猿在社会交流中形成促进了元神的形成、促进了意识的形成。在后天生活中,人从社会中接受了信息,形成个人的意识的参照系统,也是个人的行为、性格等的模式。个人的意识的参照系统是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经由人体各种感受功能内化到神中的某种时空建构,它是意识活动的内在规定性的系统模式,是人的主观世界中度量各种事物的量度模式,是认知、判别事物于指导行为的依据。人的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在这个个人的意识的参照系统这个背景中进行的。个人的自我模式是在人和客观反复接触的实践中,在感觉器官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成人的语言灌输逐步建立起来的。语言和意识的建立是紧密相关的,它们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该过程在种族发生史上,是经过漫长的劳动过程逐步完成的)。
6 元神和参照系统互相影响
婴儿的元神是白净的,但是元神一旦形成就要发挥作用,于是自然界的各种信息都必然被接受。随着具体事物的信息伴随着一定的能量反复地进入元神,环境中的自然事件、人物、语言、意识等信息从一般到个别、从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内化到元神中,成为人的主观世界的内容。当内化的信息达到一定程度后,气聚而成形,聚成实体促使脑神经细胞变化,从而固定下来。这些固定下来的信息内容成为了认知客观事物的模板,而且将成为新映入的各种信息的背景。元神是意识活动的最基础的调控系统,参照系统是个人的个性调控模式,二者形成了后天的人的元神系统。元神的功能活动就是意识心理等思维活动。在元神系统中,在神经细胞的相互联系中完成了整体――元神,在元神完成后又对自身各个分系统起着统率作用,对自身接受外界信息、处理信息起着主宰作用,在社会环境中完成了自我参照系统,在元神和参照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并形成了后天生活的人:自我。自我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2]。
7 意识心理活动
意识作为元神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过程,对神自身也是又影响的,对神自身的影响又可以作用到周身,在一定程度上使自身发生变化。良好的和向上的精神状态有益于文化建构的整体性以及基因组功能的发挥和身体整体性的提高,而不好的精神状态则相反。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和临床上举不胜举。
意识活动包括记忆、思考、情绪以及指令的形成,现代心理学对这些意识活动多从其形式及其引起的各种变化来研究和阐述的,没有接触到意识活动的本身的实质。《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是五脏所属五志,据此可以划定后天的参照系统对元神功能的影响划分为七志。情绪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的个体自觉的心理失衡状态,并通过表情表现出来,通常以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为基本表现形式,在情绪状态下,不仅有主观的心理变化的感受,并且伴有个体的生理变化。气一而动志,志一也可以动气,就是指心理与身体的相互影响。
8 中医心理学某些现象的生物解释
道德和良心是意识活动、心理活动最根本的基础,在这之上才是各种思维、意识、情绪等。人的意识的理想发展是中和之性。自我是什么,道德在人的本性的本质是什么,良心的本质是什么,都需要结合心理学去探讨。
人的性格行为的本源来源于元神的功能,这也是中和的中,而和为元神功能作用的自然状态。后天的参照系统是个人体质与后天所受教育、文化环境影响的辩证统一。而这种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后天的生活中可以发生变化,变化的大小根据个人意志和环境所定。
后天的参照系统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的社会参照系统有一个逐渐成长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体质的成长过程分为胎教─胎儿期(妊娠10月)、变蒸─婴幼儿期(出生后至2岁)、稚阳─儿童期(2~14岁)、成阳─青年期(14~30岁)、盛阳─成年(30~60岁)、衰阳─老年期(60~天年),是自我和体质的发展变化的统一。
元神是更精细的五脏之气,那么它在与社会的交流中由于社会的影响,意识可能产生偏颇(参照系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进而影响体质(元神本身是不会发生变化,元神只是功能性的)。据阴阳气多少及五行属性的性质类分人的性格体质为太阳─火形人,少阳─金形人,阴阳和平─土形人,少阴─木形人,太阴─水形人。这是人的意识构型和体质的整体表现。
9 结 论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说:“人这个种属的类特性恰恰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不但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内化到参照系后引发的各种生命活动,这种活动的类特性是有了自我的自由而自觉的活动。而这一切都与道德有直接的关联。道德是意识活动中较深层次的活动,道德是人的类特性的内在根据。
元神成于阴阳、五行,但是又等同于阴阳、五行,它是一个整体,是“一”,心理的中医研究不应该仅从阴阳入手,更应该考虑心理的本身―人的元神和心理活动的背景―社会。研究人的心理,不但要研究人的心理自身的形成、运动机理,更重要的是把人放到社会中,在社会中考察人的心理成的各种变化。也可以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在分子基础上认识人的神和人的意识的生理本质。中医心理学不但要在传统中医里继承和探索,更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家强.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4,22(9):1667-1669.
关键词:教育公平;进化心理学;公平
作者简介:李昕(1987-),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27)谢敏(1987-),女,江西南康人,南昌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3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01-02
进化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认为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因为这些心理机制有助于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教育公平也是永恒的热点问题,进化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教育的作用呢?如何分析公平现象及教育公平问题呢?在种种不公平、不协调的教育现象背后,进化心理学是如何解释的呢?
一、进化心理学简述
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进化生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灵的结构和起源。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已经形成形态各异的神经环路(neural circuit)。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神经环路就表现为各种心理机制。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心理机制决定的。没有心理机制,就不可能产生任何行为。依据进化心理学,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复杂的神经环路和相应的心理机制产生、发展的动力源泉。心理机制的物质基础――神经环路的建立有着生存的目的。任何一种神经环路或者心理机制,只要它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和繁衍就会被自然“选中”,具备这一机制的有机体就比没有这种神经环路或心理机制的有机体有更大的生存机遇。因此,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这些心理机制因为有助于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进化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发现、描绘和解释这些心理机制及其特性。[1]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可以简单地介绍为:群体间或者群体内部成员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应对自然选择,胜利者的基因及心理机制被遗传下来,并不断强化得以延续;失败者的心理机制和行为因为不能解决面临的适应性生存问题,由此被灭绝,这些失败机制无法被延续从而自然消亡。为此,所有成员不得不尽可能地将自己的DNA最高效传递下去,以最大化减少自己族系灭绝的可能。所以,进化心理学有两个基本的论点:第一,自然选择带给人类的心理机制得以延续;第二,竞争与合作机制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二、教育公平属性及其度量
第一,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只有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才出现教育公平问题。历史和现实表明,凡是有人群并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必然产生公平问题。社会如果不设置有差别境界而引发竞争,必然缺乏动力源;而有差别却无公平,这种动力源就会枯竭,不利于社会的进步。[2]在这一前提下,教育公平可以算作为与人类历史永恒的绝对范畴。因为社会在不断演化前进,公平的标准也在不断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个理想,更是一个过程。它只是在人类的不断进化中无限逼近而永远无法终极到达的一个瑰丽的梦想。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自然需要用进化的视角来解释、预测以及控制。
第二,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后带来的新命题,要研究教育公平就需要先厘清公平的定义。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中有关公平的论述不计其数,笔者这里采用周洪宇教授的定义:公平是对利益关系调整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3]对合理性的判断因人而异,因此公平是一种观念,是一个心理量,不像物理量可以通过精确测定或逻辑实证推论。公平观人人都有,但是如何让每一个人体会到公平呢?这就必然需要和别人的心理量比较。所以公平观的研究离不开需要心理学,尤其是群体心理学观点的导入,因此比较不同的心理量必须在群体中衡量,否则没有任何意义。而进化心理学为群体心理学心理学补充了新的假说。
三、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所有的心理机制都源于人类面临的适应性生存问题,在成功解决适应性的生存问题后,该机制被有效遗传下来,应用该机制的行为得到强化,所以产生了如此繁多的心理现象和人类行为。教育是一种人类行为,它的作用是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将人类所有适应性问题的解决经验传导给下一代亲本,以减少下一代亲本在进化中遇见问题而茫然无措的可能,从而有效降低下一代亲本所面临的生存困难的几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类不断进化、推动社会进步与高效发展的活动。由此,这种活动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并不断被人类思考,如何使之更有效、更充分、更完整地推动人类进步,这种一直延续到今日的思考,才创建出今天美好的家园。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行为的产生必然在其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心理评估活动,评估该行为能否促进群体或个人的发展。在生产力低下的石器时代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并没有消亡,只是内隐地存在于每一个自然选择出的胜利者后代中。前文已经概述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逻辑以及对教育功能的假设,下面就为什么说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不公平、为什么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及不公平背后的实质这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1.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公平
教育公平在进化心理学里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同于其他意义上的公平,如地位公平或者民利公平。教育是使人类最快速习得生存适应机能的手段,倘若没有这种手段,人类的既往经验无法有效延续,在遇见生存适应性问题时必然带来群体和个人极大的损失,这是任何一个群体或个人都不愿见到的,教育公平的独特性就在于此。没有教育,大部分人将因为不停面临新的适应性生存问题无从解决而疲于奔命,甚至部分人的基因难以延续,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提供了一种保护自我的机制,这种机制在进化中替代某些不必要过分强化的身体机能,例如跑、跳、平衡等能力,只要有前人充足的适应性经验,知道某些时候危险物在何处并及时避开就可以保护自己,而不需要比伤害物(如:老虎、狮子的机能)更高、更优秀,这样,人类可以空出大量时间进行专门研究学习,不断提高应对危险的各种机能,从而高效地减少危险带给人类的伤害,而不是将时间用于训练自身的身体机能上,这就使得某些身体材质一般的个体因发达的大脑而被自然选中得以延续,而这些脑力发达者又不断提出新的应对适应性生存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有了人类不停的进化上升,才创造出如此美好的今日社会。教育的本质是人类进步的高效通道,教育解放了束缚在人类身上的体能桎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对知识的限制,例如以前单个匠人的优秀技能因为时间或者空间限制未能流传的遗憾,通过教育这一双启蒙培智之手得以抹平。因而说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公平,而且远比其他公平更为重要。
2.进化心理学对公平现象及公平背后的实质解读
“公平”一词在心理学看来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是一种心理量,不能像物理量一样通过实质的测量来测定出精确的数据,达到该数据的人就是公平,未达标者即为不公平。正如前文所述,个人感受不同,所感觉到的公平程度也不同。它只存在于群体成员的比较中,不能脱离群体谈公平,只有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才能发现是否公平。第二,不同群体所体会到的公平程度是不同的。有没有一种对社会所有群体都不公平的政策?当然没有,因为对所有人不公平的政策保护不了任何人的权益,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自然会被废止而无法实施,所以,所谓的公平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所在的群体。如果一个群体的大多数成员都体会到某政策对该群体权益的保护,自然感觉到该政策对他们是公平的,将极力维护该政策而可能忽视其他群体的权益诉求。简言之,公平不是一个能够精确测量的恒定量,它会根据成员不同类型的人格特性、所属不同群体等不停变化,所以,研究公平现象成为一个难题,笔者引入进化心理学,从远古时代的公平如何形成入手对公平现象进行阐释。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公平的实质是个体按照个体的能力获得的与其能力相符的收益,任何违背该原则的行为应该都是不公平的。而能力则包括了多种方面,不仅仅只是正向能力,也应该包括负向能力。通俗地说,既包括积极进取获得收益的能力,也包括技巧性占有群体其他成员的权益能力。在这里,能力不分好坏,亦不考虑道德与法律,因为在远古时代,这些精神还尚未形成约束力,而人类进化需要符合一个经济性原则,那就是以最小的损失带来最大的收益。在远古时代,如果一个强有力的抢夺者抢夺他人利益毫不费劲,他将习惯使用这一策略,但在强取豪夺之后,人们会远离这些自私不考虑群体利益的霸权者,也即群体排斥群体内的抢夺者,而再强大的抢夺者也不可能永远一直依靠个人生存,该抢夺者在遇见危险时面临灭绝,所以这样的行为习惯难以延续。这是群体内部对强势者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排斥,将保持群体内部的大致公平。对于弱势者,群体内部将会提供保护机制,这是基于我们害怕如果任由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剔除弱者而我们若不给予弱者以任何保护措施,下一个倒霉的弱者就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人。所以我们用部分资源来辅助弱者,由此维护了群体内部的大致公平。但是,当我们的目光转向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程度时,问题变得严峻起来:现阶段的实证研究说明不同阶层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对等的,也就是说不同阶层或者说群体感受了相应的不平等。[3-6]那么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如何维系呢?进化心理学对此的解释和对群体内部公平机制解释大致类似,只不过泛化了群体或者说阶层的属性,将其赋予理性人的考量,即认定各群体是有意识为自己群体DNA延续服务的,所有该群体的成员都必须为群体的这一目标提供必要资源,对阻隔该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予以攻击来限制其阻隔能力的发挥。由此可以看到的是,进化心理学认为的不公平实质上是群体或个人认为他人占有了与他们能力不相符的资源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调,我们都试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权益,但是过于使用负面技能巧取豪夺会被群体排除,但是限于本能又想获得更多资源,在这种矛盾往复中建立起基本的公平概念。
综上,进化心理学对教育的功能及教育公平的实质做出了新颖的解读,虽然它面临很多批评,被批评家认为是社会生理学的“翻版”,但是它促进了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深层思考。进化心理学把自然选择和适应作为心理起源和作用的重要概念,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对于教育和心理现象的理解、探索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与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新秤.进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
[2]周洪宇.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J].人民教育,2005,(7):7.
[3]余秀兰.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18.
[4]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
[5]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J].中国社会科学,
关键词:舞蹈艺术;身心协调
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期,舞蹈是人类相互沟通、传达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不断演变成为今天的形式,即:以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进而激发欣赏者心灵的共鸣,属于情感领域的深层韵味。而在舞蹈艺术中最为重要的是表演者身心的协调。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一下舞蹈艺术中身心协调的相关事宜。
一、身体与心灵造就舞蹈艺术
舞蹈不同于音乐艺术,他属于是身体艺术。舞蹈最初源于人们以身体的动作来产生一种美感,进而来表达某种信息,或者心情。由此可见,动作是舞蹈艺术的核心内容。舞蹈的产生就意味着人的身体要随着动作而运动,可以说人身体动作是舞蹈传达着的主要途径,有着“媒介”的作用,在舞蹈艺术中承担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着一种情感,舞蹈者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激发人们的情感,其原因在于,每个舞姿、动作、造型都是依附于心灵,可以说舞蹈动作是对情感的一种外化。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设舞蹈缺乏感情,只是几个或者一连串的动作,如何激发欣赏者的共鸣呢?舞蹈是对人内心的情感的一种表达,其心灵促使着身体的动作,推动舞蹈的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舞蹈同样是心灵的艺术。而身体是舞蹈的物质载体,而心灵是舞蹈的灵魂。由此得出:舞蹈艺术中,身体是技能问题,而心灵是舞蹈的艺术问题。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心理原意既不是人脑,也不是自我,更不是中文的心,或我们用以和物质相对的精神或意识.而是指人的灵魂,故心理学乃是灵魂的逻辑学或灵魂之学。”舞蹈是人类心灵与身体相结合的人体文化,是最接近心理学的一门艺术,因此,舞蹈艺术中身体与心灵是不可分割独立存在的,心灵需要借助身体舞动,而身体需要依附心灵充分展示自我的情感,从而达到艺术的顶端,形成舞蹈艺术。
二、身心协调是舞蹈艺术的核心内容
北京舞蹈学院的吕艺生教授针对舞蹈提出了一个概念和范畴,即:舞蹈本体论。对舞蹈本身的特征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吕教授所提出的舞蹈本体论主要是研究舞蹈的本原、本性、本质、本身的特殊规律以及自律的方法与理论等。而舞蹈本体论的内涵设计的恰恰是舞蹈学的研究对象:身、新关系以及其动作表现。因此,结合吕教授本体论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舞蹈的本体主要包括人的身心以及身心协调问题。要知道身体是舞蹈的工具,身体与心灵的关系又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舞蹈也是运用身体、心灵来展示人的心理现象。正如胡尔岩所说“舞蹈是身体的艺术:舞蹈是心灵的艺术;舞蹈是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的艺术:确切地说,舞蹈是心灵驾驭身体、身体表现心灵的艺术。”由此看来,舞蹈是用身心关系来表现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形式,身体只是舞蹈的物质载体和技术问题、而心理才是舞蹈有意味的形式和艺术问题。因此,身心关系是舞蹈本体乃至整个舞蹈艺术的核心内容,是舞蹈本体论和舞蹈心理学共同的研究对象。
三、身心关系的协调、平衡发展是舞蹈教育呼吁、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西方古希腊人首先提出“和谐发展的人”的观点。他们用“Calocagafia”这个复杂的概念来表示教育理想。其含义就是人的健美的体格和高尚的道德相结合。我们都知道,现如今的社会注重的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生命和谐、全面发展的新人类。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同样需要追求和谐、协调、平衡等。舞蹈者也只有追求身体的和谐生命,具有自由、强健的身体,才能孕育出最高尚、最优美的灵魂和智慧。舞蹈教育作为最直接的的审美形式,其身心协调问题不单单是舞蹈艺术的核心,其平衡发展更是舞蹈教育领域随呼吁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了影响舞蹈者身心协调、平衡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生物因素。这里的生物因素指的是遗传因素,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舞蹈者依靠这个遗传因素来实现、创造舞蹈艺术。
2.环境因素。对于舞蹈者来说,环境因素是尤为重要的。属于舞蹈者内心的某种状态,如:自发的、无组织的、盲目的状态等等。
3.教育因素。教育因素是社会人们所关注的。可以说教育因素是影响舞蹈者身心发展的关键。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倡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而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者、合作者。可以说没有教育者,那么学生学习将处于无目的、无组织、无计划的盲目学习过程中,而在赋有舞蹈天才的个体也很难实现舞蹈梦想。可以说学生的一切都源于教育,同样舞蹈的身心发展也源于教育。而作为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加强关注学习者的心理,首先做一个心理学者,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构建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内容,以启发、诱导、民主的形式使学生身心和谐、自由、发展,进而引导学生以自由、健康的心态去创造、表现,为舞蹈艺术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丰富舞蹈的生命色彩。
四、结语
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今天,我国舞蹈艺术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尤其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纷纷办起了舞蹈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开始兴起了群众自发的现代舞。可以说舞蹈教育在社会各个地方已经得到了发展和普及,秉承着 “以律动性的形态锻炼身体,增强人的体能;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开掘人的创造潜能;以身心一体化的身体训练,塑造完美的人格”的舞蹈理念,尽情的抒发、表达自我的情感。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并掌握一定的身心发展规律,用艺术性的教育诱发我国更多舞蹈人才的产生,最大限度的凸现舞蹈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汤因比的社会文化研究深受维柯的集体文化心理学说影响。事实上,无论是后来德国文化学家赫尔德对各种群体及其发展结构的宏观集体心理史的揭示,还是德国历史学家兰普勒希特试图把德国历史写成反映德意志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史,都隐约能够看到维柯的集体文化心理学说的影子。维柯的这一思想,在现代集体心理学史创始人的法国年鉴学派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费弗尔集体的心理状态中找到了内在的联系。当代西方各文化学派的兴起,也都和维柯的《新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求,离不开对社会主体心理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从来都不否认这一点。社会心理对于社会进程的反作用,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理。对此,恩格斯曾多次指出:并不只是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是积极的因素,其余一切都是消极的因素。恩格斯认为社会文化心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风尚,对社会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唯物史观是汤因比社会文化心理的理论基础。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最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补充了唯物史观。他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的观点。他认为,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种形式。社会心理是介于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体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会心理对于各种思想体系、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握人类的思想发展、人类历史的演变更替,就必须在考察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社会文化心理。显然,这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唯物史观的社会心理分析,不仅在当时提供了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也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可以说,汤因比对社会文化心理与文明社会变革的分析,深受上述思想家的启发。除此之外,在汤因比写作《历史研究》期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证明。潜意识在人类精神和文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潜意识分为两个层次,即个人潜意识和种族潜意识。汤因比据此推断,在这两个层次之间可能还有一层,它是由某种文明社会的文化积淀而成,可称之为社会潜意识或社会心理,这实质上就是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社会心理或“原始意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因为它体现出了某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表征(所以社会心理又可以叫做社会文化心理),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文明社会兴衰的内在精神文化原因。汤因比正是以社会文化心理为研究视角,来系统地论述社会变迁的动因的。
具体来说,汤因比主要从四个方面探求社会心理与文明社会演变的关系。首先,社会心理为文明社会的起源提供动力支持。汤因比认为,第一代文明的产生起源于对人类对外部自然环境挑战的成功的应战,但应战是否成功,则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共同的精神信仰和行为习惯等大众心理基础。基于此,汤因比在谈到文明的产生时指出,文明社会诞生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产品有了剩余,因为只有依靠这些剩余的物质生活资料,才能使一些人脱离生产劳动,从事经济活动以外的创造性活动。但是,从根本上说,生产剩余只是文明产生的一个外在的必要条件,使各个文明得以产生的还有其内在的精神基础:大众共有的思维方式、行为目标、风俗习惯等,因为拥有这些共同性,才能很容易地把群众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一致对付外部的自然环境。其次,社会心理促进文明社会的发展。“挑战与应战”是汤因比得出的文明社会起源与生长的基本规律。第一代文明起源于对自然困境的挑战,第二代、第三代文明社会则起源于对人为困境的挑战,主要是群众对少数创造者的人格进行模仿。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中,人格一般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即在一定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汤因比以人格来表述少数创造者的精神特征,即是指少数天才人物所特有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创造意向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少数创造者的人格只有与社会成员相沟通,才能把他们的精神内容或某些特征传递给广大群众。
再次,社会心理导致文明社会衰落。汤因比认为,文明社会衰落的原因在于机械模仿、自我角色转换和偶像崇拜等。这主要是少数创造者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腐败,失去了自己内在的思想和道德的平衡,开始骄傲自满,“依着个人的船桨歇息”,认为从前所创造的一切是完美无缺的、不可超越的,因而产生了深深的迷恋和崇拜之情,这是主动寻求灾难的心理。于是,少数创造者不再追求创造的热情和冲动,只是重复过去那些曾经发挥巨大作用的创造成果,整个社会沉浸在以过去为模仿对象、主宰大众心理的传统的风俗习惯占据统治地位的守旧状态之中。这正是使社会处于停滞不前的心态。这种稳定、僵化、不变的心态在面对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挑战时,总是在重复着没有创意的、过去的老办法,这样,在没有能力对挑战进行应战的状态下,文明开始走向衰落。最后,社会心理促使文明社会解体。文明社会解体时整个社会一分为三:统治阶级、内部无产者、外部无产者,但汤因比认为,这只是文明社会解体时的表面特征,其深层基础是社会成员灵魂的分裂。人们灵魂的分裂是社会表面分裂的根源。在一个解体的社会中,社会成员灵魂的分裂反映在人们的每一种行为、情感和生活方式中,它们才是社会明显崩溃的真正基础和根本原因。这时,每一种人类活动的方式都分裂为一对互相对立、彼此冲突的类型,即面对挑战分化为被动的反映与主动的反映。这些行为一方面是消极的,甚至于是破坏性的,其目的是阻止解体的进程;另一方面对解体的社会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行为方式分裂为自暴自弃和自我克制,这两种对立的个人行为在解体的文明中普遍存在,它们是创造行为的对立面。自暴自弃是顺应自然,随波逐流,认为创造性是对自然的酬劳,是思想的一种状态。采取这种行为的人以为,放纵本能的欲望,便会从“神秘的女神”那里获得创造力。自我克制则相反,认为自然是创造的大敌,并非是创造的源泉,只有战胜自然的欲望,才能恢复创造力。这两种对立的个人行为在解体的文明中普遍存在,例如,在希腊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庸俗的享乐主义者自称是伊壁鸠鲁的信徒,认为自己是过着一种快乐的自然生活;犬儒主义者宣称过着一种自我否定的、克制各种自然欲望的苦行僧的生活,斯多葛主义者则采取了更严厉的克制欲望的手段。#p#分页标题#e#
文化情感方式分裂为杂乱感和划一感。这两种对立的文化情感方式产生于对文化反常状态的体会中,是在完全丧失了特定文化形式和风格的社会中形成的,它们代替了文明社会生长阶段所形成的风格感。所谓杂乱感是指:灵魂将自己投入大染缸,混合文化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多种传统、多种价值观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一起出现。例如,在语言、文学和视觉艺术中,混合语言出现;在哲学和宗教领域,它导致仪典和哲学理论的汇合;风俗、艺术中的粗野和鄙俗。所谓划一感,则借传统风格失落的机会,转向了某种普遍的或永恒的格调。它是杂乱感的消极感觉的对立物。例如,内部无产者面对解体时的文化混杂状态,坚定地保护他们一直遵循的文化遗产。个人情感方式分裂为流离感和原罪感。当社会转向解体时,道德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导致个人产生漂浮感和失落感。为了克服这种不良感受,人们不得不逃避眼前现实的罪恶。所谓流离感,表现为随波逐流,他们认为自己对社会环境无能为力,以为邪恶超出了个人控制之外,进而相信整个宇宙乃至于人本身都受某种异己的力量支配。
原罪感则转向自我心灵的内省,认为邪恶缘于人心,把道德失败看做自我克制的失败。生活方式分裂为复古主义和未来主义。这两种生活方式都试图逃避已失去创造力的现实世界,坚信不需要精神领域的变革,就可避免一个文明崩溃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当一个社会精神混乱状况出现时,促使一些人超越现实,把自己的精神建立在乌托邦的幻想中。所谓复古主义,是试图重建古代生活的企图,是从对同时代的具有创造力的个人的模仿转向对祖先的模仿的一种转换。民族主义是复古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解体的社会中的人们将不遗余力地恢复民族文化,以摆脱外来的影响。在现代的例子中,哥特式的复兴是人为的复兴,还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死语言的复兴。复古主义一般说来是无结果的,或者变为未来主义。未来主义就是把希望寄托在遥遥无期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未来。它表现在同过去的传统断裂,实质上是革命主义。在艺术方面,它表现为圣像破坏运动。它的最终目标和愿望是实现不可能实现的千禧年。未来主义易于转化到深化的高度,即放弃在地球上设定的现实目标,转而在灵魂的领域中寻求其生命的意义和目标,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汤因比从行为方式、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等角度,研究文明社会解体即社会转型期的大众心理活动。通观其历史哲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汤因比是对社会转型期的大众心理分析的第一人。
但是,人的心理并不决定人类的历史,因为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并不完全是自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的社会心理、思想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最终是由物质基础来决定的。可以说,汤因比所分析的社会心理未能与历史过程相一致。尽管汤因比的研究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但也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变革时期,大众心理有何表现?如何因势利导,以减轻因社会变革给大众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和茫然?总之,社会变革时期的大众文化心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每当社会变革时,大众文化心理活动、心理冲突都比较激烈,主要因为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原有的政治体系、经济体制和文化理论都发生较大的改变乃至于崩溃,这种震荡给大众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动摇了他们原有的信念、价值、情感及习俗。这样,原有的价值体系崩溃了,新的、为大家所认同的价值观还没确立起来,大众所感到的是精神无所依托,痛苦、困惑和迷茫就在所难免了。当然,社会变革时期并非仅此一种心态,概括起来说可分为三种:拥护变革的创新心理;反对改革的保守心理;面对改革深感困惑的迷惘心理,这也是汤因比所着重分析的内容。这三种倾向将会对社会变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汤因比用社会心理来解释文明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新文明的诞生、成长、衰落和解体,是以一个社会的精神变革为前提的。他敏锐地觉察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这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他没有对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予以分析,而且过分地夸大了社会心理的作用,忽视或否认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把本来是第二位的精神因素变为第一位的因素,这则是他的局限。然而,汤因比的这一理论给予我们的启发仍是不容忽视的。
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更要重视文化的现代化,积极促进适应现代化的文化精神的生成,从而使传统农业社会真正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社会转型的根本标志是形成与新型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大众文化心理。因此,考察、研究大众心理的不同表现,揭示大众心理对现实社会的反作用,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及时引导和疏通,使大多数民众都能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逐渐舍弃农业社会中的宗法血缘观念、自在的日常生活方式,主动、自觉地按照新型社会对生产、生活、价值观、文化心理的要求来努力培养理性、契约、平等、民主的文化心理,进一步完成新的社会化过程,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汤因比的社会文化心理与社会变迁思想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