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设计美学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美学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美学的作用

第1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学艺术教育;室内设计

一、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大二时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的设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室内设计中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着重分析展示空间中的元素,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具体形象塑造转换能力与图纸的平面设计能力,使学生独立设计出空间,并对空间的体量、材质比例和色彩有更直观的体会。这一课程在整个本科教学环节中处在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设计色彩、设计基础、设计素描等基础性课程;其后续课程为室内设计Ⅱ、室内陈设设计、室内建筑设计规范等专业课程。对比前后课程关系可知: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偏向于设计基础,主要为绘画基础与构成要素教学,偏向于美学艺术类教育体系;后续课程则偏向于专业理论学习,特别体现在建筑设计规范、防火规范以及由室内设计Ⅱ开始的工装设计课程中。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认识,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课题。

二、设计学科特质

讨论室内设计的学科特质,可以从学科的实际应用及运用前景方面切入。室内设计专业应用于室内空间的塑造而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设计始终是围绕人这个中心讨论的,人则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存在于三维空间中,所以设计师设计并通过施工完成的空间并非只是一种静态的、供观赏的或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而存在的作品,而是动态的、随着时间流动、能介入人们生活的存在。所以,设计与其他传统的美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或工艺品有着显著的区别。空间的设计是需要介入人们生活的,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心理与生理的需求,空间的设计就不能只使用艺术的手段,也需要运用物质的技术手段,才可创造出功能合理且美观舒适的物质空间,使其成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载体。室内设计是为满足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学科门类,是多学科交叉综合应用而形成的学科,涉及的自然社科类学科包括物理基础、材料学、人机工学、建筑工程技术、心理学等。

三、美学艺术教育与设计教育的联系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院系的室内设计专业由室内装饰、工艺美术纳入现代艺术设计学科演化而成。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的设计类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绘画基础教学、图案以及工艺美术教学。随着现代设计教育概念的引入,由绘画基础加三大构成的新的教学体系,逐步发展成现在的设计教育体系。其中,绘画基础教学一直得以保留,说明了室内设计专业需要辩证地看待美学艺术教育,设计学科本身也有着开展美学艺术教学的必要性。1.美学艺术教育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中的支撑体现。传统的美学艺术教育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支撑主要体现在视觉表现层面。设计表达:绘画基础教育所带来的是学生对于空间造型审美与立面上二维平面形式的美感塑造能力的提升,并且使其在三维空间中能够熟练地把控整体的视觉表现效果。空间构成:运用美学艺术中的构成原理可以在空间内合理地分割块体,或在平面上对布局适当把控,塑造出具有和谐感的构成比例关系。色彩基础:运用美学艺术的色彩原理,结合心理学中的人对色彩的认知理论,能更好地创造出合适的空间。计算机设计表现:结合艺术表现形式与新技术的应用,使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美术艺术教育,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技巧,更准确地表达出室内设计中的形体,并结合建模软件及渲染插件,快速展示设计图的光影效果和渲染效果。2.从室内设计学科视角认识美学艺术教育。由于学科发展,不少高校的室内设计学科从美术学院中剥离而来,或由工艺美术类专业演化而来,因此,美学艺术与设计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过去一段时期,室内设计学科的定位较为模糊,部分教师容易在室内设计专业简单地使用美术教育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进而导致了“美术教育为室内设计学科基础”的错误判断。这无疑弱化了室内设计学科的理性特质,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缺失。由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毕业生的反馈可以证实,过于偏向审美而忽视材料特性,力学结构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工艺、技术等问题而无法完成,导致项目投标失败或最终完成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部分教师因美术专业出身而惯常使用美术教育思维进行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需要从室内设计学科的源头把控好美学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比例。

四、室内设计

第2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一、多媒体在纹样设计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直观、有趣的图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一起来评析欣赏自己的作品,会产生更强烈、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往向学生展示的都是教师留下的上届甚至几届学生的作品,由于是一人教授的难免风格上缺少变化;作品形式单一;表现方法简单,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效果不明显。而网络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按教师提供的网址可看到很多种类型不同风格的同龄人及更高层次的作品。

2.利用计算机完成作业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于以往的创作方式、方法

例如,在讲解二方连续纹样图案制作时,课前先准备好课件,储存在计算机里。教学一开始,先打开储存,播放图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很清楚地理解图案的作用和地位。接着播放用电脑动画的方法制作的课件――《二方连续纹样》。在设定的时间到了以后,首先出现一幅单独纹样,在点击后,这个单独纹样会连续不断地向左或上下重复延伸,很自然演示出二方连续纹样和制作方法,其步骤为:确定骨架形式设计单独纹样复制画稿上色完成。

二、多媒体在美术字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除了可将抽象的说教变为形象的展示外,同时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发展也有一定帮助。如,初中美术教材第一册第四课《墙报设计》一课,依据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组课件。

1.解决墙报中美术字的应用

我展示了一组装饰美术和普通的宋体美术字用于生活中的范例。各种绚丽多彩、图文并茂的字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很快地在教师“喜欢哪种字体?”的即兴提问中明白了装饰美术字和普通美术字的特点及运用场合。紧接着在展示有动画效果的墙报作品后,我让学生思考墙报设计所需材料、工具及方法,同时配上一段教师示范的录像(录像可以网上下载)。课上只需点击播放,演示重点过程。如果像以往当堂示范,所花时间会很长,而且学生也不一定会看清楚。而在多媒体展示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小声交流,然后我通过一系列幻灯片展示,让学生边看边设计墙报,边思考要领。

2.美术字的规范书写

美术字的书写与平时学生写字的习惯不完全相同,要想让学生在45分钟内掌握美术字的书写,就要讲、练、演相互结合。利用Flash演示字的结构直观明了,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觉枯燥容易记忆。

三、多媒体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辅助作用

美术当中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初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而平面构成又是其他过程的基础。平面构成设计的训练可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绘画语言,使学生的绘画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再加上它本身是设计的基础学科。因此,平面构成设计课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显得更为重要。

1.展示作品,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学生作品的幻灯片,优点是可加入各种动画效果,并且能插入背景音乐,这样的作品演示比传统的演示方法更显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从直观的平面构成设计中体会美,从而在思维上产生一种对它的兴趣,使学生更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3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1 电脑美术设计在现代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一些传统的电脑美术设计及其在现代设计教学与创作没有真正落实好教学设计教学创新,都是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的状况,这是极为不科学的。我们要将传统的教学规则作为革新的样本,改变过去一些无法适应当前电脑美术设计及其在现代设计教学与创作的状况,因为在过去,人们的思想还处于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中,没有发挥出积极的主动性,从而不利于电脑美术设计及其在现代设计教学与创作的发展。

当前,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电脑的作用之大,这主要体现在日常的教学、生活等方面。我们要积极地探索出电脑美术设计及其在现代设计教学与创作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为更新现代设计和教学创作,从而正确认识电脑在美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发现,在通过电脑美术设计教学,能够快速地提高美术设计,而且还可以在美术设计过程中,调整好色彩设计,这对于满足现代设计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不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改变,还对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自己动手,活化了教学的任务,让学生成为电脑美术设计教学活动的承担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有效的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给予扭转。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一些教师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构思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是对教学态度的改变,其实,要教好一门功课,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经验,从中找到适应电脑美术设计及其在现代设计教学与创作的新方法。我们要紧紧依靠当前电脑美术设计教学的技术,通过严格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为本,从提升自身电脑软件技术操作能力开始,努力将知识传达给学生。

2 电脑美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一些传统的美术设计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只能促进教师理念错误的出现。为了更好地将电脑美术设计及其在现代设计教学与创作做好,这不光需要教师重视电脑美术设计教学,还需要在研究和思考电脑美术设计教学方法中不断地更新。有很多的教师还处于对电脑教学的错误认识,不能灵活运用当前电脑技术来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典型事例。有很多的教师不会要求学生去钻研电脑美术设计是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他们只是一味地遵照教师的要求,逐步走进一个学习的框架,这样是严重违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针对电脑美术设计,是需要专业软件的实际操作。教师要逐步认识到学习专业的美术设计软件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

电脑美术设计在学校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高,这是因为有了电脑美术设计的技术支持,可以大大的降低教师的教学任务,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电脑软件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运用好电脑美术设计来处理好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人或者物作为素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快乐和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学与创新的目标。我们在探索电脑美术设计在教师具体教学中作用时,可以发现这些具体的实践,都会告诉我们电脑美术设计和现代设计教学都会产生一些基本效应。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我们在初步操作阶段,要以学生操作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软件操作技巧。这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学生美术设计的自主环节,还应该在于教师能够将现代设计教学从初级阶段上升到熟练阶段。

在电脑教学中,教师也懂得利用网络资源,例如采用视频教学方式。现在有很多专业的教学网站,中职教师也懂得利用这些视频教学网站,自己和学生可以一起学习,如51教学网、沪江网、大耳朵、软件自学网等,学生在家也能学习软件,不断丰富实践经历,提高实践水平。

3 电脑美术设计软件教学效果分析

电脑美术设计软件方面的创新主要是软件功能的添加,应用工具的增加等。如PhotoshopCS6中添加的3D效果处理,增加艺术作品的立体效果;3DMAX软件中为美术绘画提供了强大的材料库,学生可以用软件中的材料库进行真实模拟,无须考虑制作的误差,全心全意地投入造型设计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了解的心情进行教学,可以建立并鼓励学生保持传统的绘制能力,在上机操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探讨工作,更加灵活和熟练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电脑软件绘制出来,实现人和电脑之间的优势互补,学生提供设计方案,电脑帮助提高设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两种语言的沟通互补。电脑美术设计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提高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对美术设计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并且电脑为设计提供更多的材料库和一些人为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教师要不断创新电脑美术设计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4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微课设计;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育资源被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在课堂中引入微课,是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必然趋势。但是,一线教师对微课这一新兴资源的设计缺乏深刻的认知和理论支撑,影响微课教学的顺利进行。笔者提出结合多媒体学习理论原则,探讨分析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进行微课设计,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一、多媒体学习理论

多媒体学习理论由理查德・梅耶所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梅耶开始进行多媒体学习、在线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重点探讨关于学习、教学和技术三方面的关系,即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帮助他人学习和多媒体学习设计材料,历经多项实验而提出多媒体学习理论。该理论具有通俗易懂、应用方便的特点,将其用于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可有效指导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二、多媒体学习理论应用于微课制作

1.视频上是否增加字幕

当前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制作微课没有将字幕与视频进行结合。而一些对作品要求高的教师会花费时间、精力为微课语音配上字幕。但在视频上增加字幕是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认为,擅长语音学习的学生会更加注重语音倾听,注重字幕学习的学生则会主动关注字幕内容。而根据认知理论,学习者的信息加工通道可分为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且每一通道容量有限。在微课中同时将字幕与课件呈现,两者会同时争夺通道资源,导致学习者不能同时兼顾字幕内容和课件内容。梅耶针对该问题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学习“动画+解说学习材料的学生,其学习效果优于”动画+讲解+字幕。

因此,教师在微课设计时,不能单纯认为增加字幕会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呈现动画课件的同时,利用动画、图示讲述复杂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动画或图示,避免因字幕增加而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提高学习效率。

2.讲解方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P者浏览微课作品,得出一个结论,多数教师不习惯面对电脑讲话,不能像平时上课那样轻松自然。而严肃、一本正经的解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梅耶等提出,学习过程中,所学内容的社会线索影响学习者的社会行为,促进更深层的认知。因此,梅耶提出社会线索的多媒体设计原则。社会线索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对话风格原则,也就是多媒体内容的讲解者不采用严肃、正规的说教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也可借鉴这一原则,避免一本正经、严肃的课堂内容讲解,可在讲解中增加具有社会性的对话,并提出问题,讲解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关于教师是否应该出镜

关于教师形象是否要出现,微课分为三种类型:不出镜、小窗口出镜和全景出镜。教师形象不出镜就是录屏时将摄像头关闭;小窗口出镜,是利用相关软件录屏时,将电脑摄像头打开,利用软件功能将教师头像嵌入视频中;全景出镜,即利用摄像机完整录制教师的授课过程。

当前并未有任何关于教师出镜是否影响微课有效性的研究,梅耶多媒体学习理论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参考。梅耶等试验表明,发言者形象是否出镜与学习效果无直接相关性。梅耶提出多媒体设计图像原则,利用多媒体图像呈现教学内容时,讲解者没必要出现在视频上。

关于教师形象是否出镜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若无要求,教师形象不需要以小窗口形式出现在视频上。一方面可以避免占用屏幕的有限资源,防止学生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制作微课已成为日常工作,若出现教师形象在微课上一定程度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关于是否全镜出现或者完全不出镜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而定。

三、总结

微课是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产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为了保证学习效率,必须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PPT、CS等软件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还应在微课制作时结合一定理论支撑,将多媒体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运用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制作出符合学习学习规律、认知机制的微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绍婷.基于梅耶多媒体学习理论的普通话教学[J].甘肃教育,2011(7):31.

第5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平面设计中的实用美学,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来源是设计者的灵感与本能。平面设计成品的最初产生契机,往往与其实用性的要求相关。面对一定的市场需求、表达需求、个性需求或兴趣需求,平面设计者会做出相应的构思和设想,这便是灵感产生的过程。例如某娱乐场所需要张贴一张“禁止吸烟”的标语牌,如只需起到实用性效果,那么单纯的文字提示即可做到,但如果加入艺术的考量,则变成了平面设计中实用美学产生的过程,设计者既需要考虑到此标语牌的实际社会公用,又要展现此设计的艺术性以引人注目。如下图所示:除设计者的灵感与本能外,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内部相互作用也是平面设计中实用美学的重要来源。同样以“禁止吸烟”这一标语牌为例,对于这一简单意义的艺术性表达,可以催生受众对于这一概念的艺术性联想,无意间增加这一标语的艺术性特质;而艺术的加工同时也会为这一标语的实用性增色,即起到加强标语本身所要传达的意义的作用,增强标语的实用性。这两种特征的相辅相成亦是平面设计实用美学的内在来源,即每一个平面设计作品,都具有这样一种内在和谐统一性,这是实用美学所产生的天然土壤,每一件平面设计作品,都会无意间从这种内在的和谐统一中衍生出其实用美学的光辉,无需刻意的人工雕琢与渲染。平面设计的实用美学,除以上两种来源之外,最根本的来源是所有设计作品的内核和特质。所有的设计作品,包括平面设计在内,都是美学与实用主义工学相结合的产物,这是设计作品的内核,任何设计都离不开这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设计作品需要实用性,这体现出设计作品的动机和实际价值;设计作品也同样需要审美性,这体现出设计作品的设计性和人工性,这也是设计有别于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换言之,设计是一门独特的学问,它趋同于机械生产和艺术品制造,又不同于二者。它有与机械生产相类似的明确目的性、计划性与价值性,又有与艺术品制造相趋同的审美性,它是二者的天然结合,这种天然的结合,正是平面设计的实用美学的本质来源。延伸开来说,这种平面设计的实用美学,并非平面设计的专利,而是各种设计类学科的共同特征。它直接来源于设计者的灵感与本能,诞生于设计作品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又从根源上表现出所有设计作品的共同内核和特质。可以说,从来源上讲,平面设计的实用美学可谓植根深远。

二、平面设计实用美学的价值

平面设计的实用美学反映了多方面的实际需求,从多个角度来说,都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的价值意义。无论是从平面设计自身发展的需求上讲,还是从整个艺术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空间等角度看,平面设计的实用美学都是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的。平面设计实用美学首先是平面设计这一领域实际需要的要求。如上文所说,平面设计中的实用美学最初体现的是在平面设计这一行为本身的自身要求。平面设计的作品,往往需要承担一定的实用性作用,这也是其设计的直接目的所在,而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又要达到美观、质感等艺术加工所需要产生的艺术效果。因此,崇尚实用美学在平面设计中,是平面设计自身效果的需要,这种实用美学必要性的最初体现,便是平面设计的自身。平面设计的实用美学还是我国美学发展和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以往的美学,并不太进入世俗的视线,是由其作为一种哲学体系下的学科复杂性和孤立性决定的。但目前我国美学界强调“日常生活审美化”,即将美学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放在一个可以被公众接受、了解、享受、获益的位置来重新诠释和发展。因此,这种平面设计中的实用美学,便为这种美学发展寻找到了一定的契机,美学作为设计的一种附带属性,本身便是美学向日常生活靠拢的努力,这无疑是有利于我国未来美学发展的。而对于设计来说,从以往的简单艺术加工设计到现在的平面设计,美学的容量越来越多,美学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即使抛开平面设计,我们当前社会中的任何一款简单的设计,都离不开美学的附加功能。例如现下市场所流行的矿泉水,从实用性的角度我们来选择,无疑是水的甘甜度和口感,但这从直观上并无法得到体现。因此,我们所选择的水制品,往往是从其外观入手,看哪一款矿泉水的外观设计美学能带给受众以清冽、甘甜的直观感受和想象,哪一款便是市场的赢家。由此可见,整个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也同样是离不开这种实用美学的帮衬的。平面设计实用美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其必要性在当前社会各处都不难发现。我们需要认识到,平面设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平面设计实用美学的发展也是一种不可逆的社会潮流和设计潮流,因此,我们怎样把握平面设计实用美学在设计过程中的实用和体现,才是目前我们最应当关注的问题,而不是继续讨论这种实用美学是否存在,它的存在有何价值,这些问题,时间早已给出了确切的答案。

三、实用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与体现

实用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具有普遍性和不定性,即实用美学体现在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但具体的风格、气质、面貌又有所不同。在平面设计的构思过程中,表达同一意义的平面设计,其美学介入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多多少少都会有美学构思介入其中。例如为表示“禁止携带宠物进入校园”而设计的校园标语牌,传统的平面设计会选择画一只宠物,然后画上红叉表示禁止进入,用图案清晰而简捷地表现出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如果从美学角度深入考量,这种标语牌的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实用美学效果,但缺少必要的亲和力和号召性,因此其实用性体现得并不好,这是由于美学的考量不足而影响实用性的案例之一。同样是表现“禁止携带宠物进入校园”的标语牌,(如下图所示)在设计中则可以产生多种平面设计实用美学思路,例如将宠物图案和学生图案巧妙链接在一起,如果关注点在宠物上,那么学生是一个不悦的神色,但如果聚焦点在学生上,那么学生将是开心的神色,这样利用视线转换制造的画中画,就有效地解决了亲和力不强,趣味性不强的问题。在体现美学思路的同时,也更有助于该标语实用性的切实发挥。除平面设计构思过程外,具体的设计落实过程也需要实用美学的考量,例如标语牌的大小、厚薄、着色等等因素,其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同都会导致整个平面设计的结果有所差别。因此,在所有的环节上都需要实用美学思想的介入,例如,较为轻薄的广告牌材质节约材料,节省成本,可以表达相同内容,而厚实的牌子会导致携带不便,悬挂不便,但却美观大方,这就是实用美学所要面对的考量。在实用性和审美性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和介入点,从而完成设计作品的最优选择。宏观来说,实用美学体现了一个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延展力和艺术活力,是决定一个设计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砝码,也决定着一个平面设计作品的寿命和平面设计作品的功用弹性。简单来说,实用美学体现得当的平面设计作品,作为一个设计作品本身来说是成功的,是优秀的平面设计杰作,而这一杰作的持续时间也将相对长久。例如广告语的设计,一个体现实用美学的平面设计作品,其巨型广告横幅完全可以沿用多年,成为这一产品的金牌广告和经典广告,既节约了成本,又为产品增色。所谓功能弹性,则是平面设计本身的实用性的延展性,例如男女卫生间的广告标志,如设计得当巧妙,那么这一平面设计的功能会超出其原本的表现和指示功能,还起到一定的广告效果。实用美学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大到一个巨型广告的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小到男女洗手间的标志标识,都无不体现着实用美学的巨大功能,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实用美学的实用性细节和审美性细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都是影响一个平面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都需要经过谨慎的艺术加工和艺术考量。我们所探究的平面设计中的实用美学体现,只是其浩如烟海案例中的一个小方面,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用美学对平面设计的渗透绝不仅仅是个别案例那么简单,而且这一渗透仍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未来实用美学向平面设计领域的渗透方案、渗透模式,仍是需要探索和亟需探索的问题,这是平面设计继续持续不断发展下去的不竭动力之一。

四、结语

第6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设计美学 公共艺术 启示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1设计美学的定义

1.1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全部范围,一般来说,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其中包括美学的性质、构成、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形式美及创造性等等;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其中包括设计师在产品产中的地位,设计师的修养、审美理想、艺术个性、设计思维,设计与社会审美趣味、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生产制式法则等等。

1.2设计美学的意义

设计美学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定义上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研究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当掌握了审美规律之后,无疑会对未来设计的走向作出一个较准确的判断。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探讨出未来观念的演变过程,道理,从审美的规律中也可以探讨出未来设计的演变过程。设计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的规律及审美心理为未来的设计提向。设计美学同样也受到其它专业的影响在自身内部不断发生着解构和重构,并对现代设计在形式、内容、色彩、材多方面产生影响。设计源于生活,同时更离不开社会与技术依托的大背景。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不得不进行生活美术美学和社会美学的思考。

2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势

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其中说明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要为教学大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正式点名了公共艺术对于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2.1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般语言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艺术教育是教育,它能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它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价值逐渐为人们特别是教现代教育理论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能弥补语言教育的缺陷,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右脑的潜能促进左脑的发展,提高大脑整合的功能和水平。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获得创造性成果具有用.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确认,严肃地对待学校中的美育十分重要,他强调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人文明的两大基础,为了取得两者的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缺乏这种平衡,它就没有资格称为普。”

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学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但现实中,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把公共艺术教育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活动,把艺术当成一种德育的媒介和学生活动的手段,从而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缺少艺的非艺术化现象,如有些高校所开设的艺术类选修课质量不高,仅仅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类的学分为目的;二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相等同,过于注重技艺的培训,以至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少数“艺术精英”的培养,高校严格限制艺术类课程的选课人数,有的高校热衷于举办只有少数人参加的艺术团队,从而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大普及化的初衷。

3设计美学于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启示

3.1设计美学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针对大多数非艺术专业学科的学生来讲,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对于他们提升综合素质个人审美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理性思维的训练下,让这一部分非专业的学生在理解感性类视觉化的信息艺术方面来讲是非常吃力的。例如他们看到的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及凡・高的大部分作品,通常被解释为是他的心理问题和艺术家的创作狂热问题的图画表现于此类作品,往往大多数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上都很难去阐释作品在创作时的意识由来,然而在理解过设计美学的基础上帮助我们去定义在艺术作品的表现的理论依据。在理解此类作品时,就不会出现纯粹的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神失常而产生的令人难以理解的作品。学生对于此类艺术作品的“距离感”就能够慢慢消除,虽然在表现形式上难以但是从理性的思维角度来分析,这些看似艰深的作品实际上还是来源于意识中的生活点滴。

3.2设计美学能够辅助公共艺术教育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其目标应该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正如不联系艺术实际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一样。”设计美学理论则能够充分的帮助学生实艺术素养的目标。艺术是人向世界敞开的窗口,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直达人的心灵,渗透到人的意识或潜意(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10页)识中,到人的文化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相对于理性认识而言,“艺术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地体现人类心灵发展状况,更丰模糊,也更敏锐、更具前瞻性,表现在最敏感的人群――艺术家的心灵中活跃着成长着的人类心灵” 。从素质度来看,设计美学理论能帮助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情感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对艺术的感受、欣赏、实践中,丰富精神生活,要着眼于提升文化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改善生存质量,并以此作为对单纯知识传递式的科学教育的有力在设计美学理论知识的辅助下,公共艺术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3理解设计美学能避免学生学习公共艺术的误区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类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艺术品与设计产品的范畴与定义,往往抽象地认为凡是随意的一个概就能称之为一个艺术品,这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误区,认为艺术创作和设计是一项简易随性的工作。

然而真正的艺术或设计必须是按照很高的标准表演或创作的。恩斯特・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阐述了这种概念,“每次作品或演出特别成功的时候,我们大谈特谈艺术,赞美的只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忘却的则是作品的实质内容。

我们公共艺术的学习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是为未来的生产工作所服务的,我们在注重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高质量的产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内外兼修”才能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云,于云香.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第7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1.1 对设计美学的初步认识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的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和研究艺术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设计是一门以艺术和技术为基础,并在运用中将二者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设计美学作为其中一个独特的分支与传统的美学研究区别很大。因此,它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在应用中也有独特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通常讲的设计美学一般指的是设计艺术美学,即与技术美学相通的。设计美学包括俩个部分,即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艺术美感,俩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设计美学的研究以审美和艺术理论为基础。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社会人类对设计需求的产物,而且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设计美学已经学科化了,它应用范围广泛。设计美学理所应当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研究设计美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意义就在于,把已经大众化,生活化的艺术美更进一步的融入到审美教育和实际操作中。更好的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

1.2对设计美学的探讨与分析

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设计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设计发展是同步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促成了其基本理论的形成;再者,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在审美和艺术理论上。在工业革命之后,经过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生产发式的变化,进而导致了现代人对审美的需要,这些尖锐的实际问题迫使现代设计家把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投射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去。所谓设计美学,就已蕴含在设计介入技术的过程里了。所以从根本上说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重点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的设计美学应运而生。

二、设计美学与服装设计美学的关系

2.1简述二者关系

设计美学在服装设计领域的表现形式是服装带给人的艺术之美即“服装美”。设计美学所包括的俩个部分,产品的“设计”和产品所蕴含的“艺术美”的创作,俩者和设计与美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随处可见。19世纪伟大的设计家布瓦列特,不仅是个厉害的服装设计师,还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和设计家,他的“抛却紧身胸衣还妇女自由着装”的主张受到妇女的欢迎,他从服装设计入手,将品牌理念融入其中,发展了自己的香水产业,取得了较大成功,从中可见设计美与服装美密切相关。

2.2设计美在服装美中的具体应用

服装是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装美的造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按照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提炼出来的对美的认识,因此也属于艺术美的范畴。服装的现实生活美是美的第一性,艺术美是美的第二性。艺术美的基础是现实美,同时艺术美也是生活美内容的创造性反映形态之一。服装审美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由于人们的审美过程往往是通过自己的审美判断以及长期以来的观察和总结,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趣味性,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服装美的认识,愿望以及追求,形成了服装审美的特性。服装是人的第二肌肤,因此它的存在价值和美都是作为人体美的一种附庸而体现的。服装只有具体于人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服装美。

服装设计原理:美学的比例,平衡,韵律,加强和协调统一的形式法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包括,服装的整体和部分的分割比较;服装的整体和部分在量感和动感作用下产生的稳定形式;韵律节奏等重复出现的线条色彩等;突出重点的美学法则;服装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和谐统一;在协调的基础上集中化,体现美感。

服装设计美学主要是研究服装的个性美(服装与着装者的性格以及爱好产生的美);流行美(服装与着装者迎合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产生的美);内在美(服装与人的心灵,气质融合产生的美);外在美(直接表露在外的美)。此外,还包括从上述阐述的美中产生的美,例如姿态美;构成美;艺术美;装饰美;化妆美以及实用美。

三、设计美学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3.1服装中的功能美,科学美和技术美

随着设计艺术的广泛应用,设计艺术已经学科化了。服装中的设计美学涉及功能美科学美和技术美。功能美:服装的观赏功能和实用功能互相依存也互相对立。服装只有穿在人身上才有他的观赏价值。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实用功能是满足人体的遮体御寒和保护身体的需要。狭义的使用功能表现为服装的各种机能性,即保暖性透气性散热性安全性和便于活动性。观赏美体现在满足人们社交活动的需要上,体现在服装与人体的结合上。当然观赏美也体现在穿着者的形象上,包括他的风度气质和品格。

服装设计中的科学美:服装设计是一种艺术,而艺术与科学往往是自觉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结合使得设计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化等方方面面。这种科学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科学全面的把握消费群体的需求,设计符合该群体的时装;(二)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现有的成果,使服装设计作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人体工程学实在例如技术科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生理特点,以实现人―服装―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们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三)选择并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使设计的效果达到最佳。设计师只有充分掌握新材料的性能,熟练工艺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服装。

服装设计中的技术美:通过工艺形式和对材料的处理工艺表现出来。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艺术,在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中,作品绝大多数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服装设计中的技术美反映在工艺形式上主要是指裁剪工艺,制作工艺与装饰工艺的运用相得益彰。同时这种技术美也反映在对服装材料的再造处理上,通过对构成材料独具匠心的创意,并辅以相应的工艺技术与结构处理,是比较容易突现全新视觉效果和全新设计立意的。这三种形式缺一不可。

3.2设计美学对中式服装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到各国服装设计师的喜爱。中国元素被应用在很多设计上,被作为一种时尚的追求。

追溯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中式服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程式化的宽体式样,平面化的裁剪结构,装饰性的服用材料,精致的服装配件和含蓄美的社会理念来进行其言简意赅的形容。在装饰上多表现为二维设计,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秀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魅力无限。

第8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美学

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美的规律是人类在实践中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合乎目的的创造性的活动规律,因而按照这个规律形成的各种形态自然是美的形态。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练习来培养人的身心,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体育对人的生物潜力和精神潜力的开发和拓展,使之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构建完善的心理和生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体育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美把人类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的东西和运动技能运用种种方法和手段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时刻都包含着美的形式与内容。因此,美学要素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美学内涵的表述与表达,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美学的意义,形成对体育美的感知。

本文在阐述体育教学美定义及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体育教育美学的影响因素,旨在唤醒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对美学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美学表现与表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一、体育教育美学的定义

体育教育美学是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师生心灵愉快的和谐状态。学生与教学客体的和谐,教师与教学客体的和谐,以及二者之间再构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这便是体育教学美。它是体育教师创造性教学并引导学生积极活动的结果。

二、体育教育美学的意义

(一)体育教育美学的社会意义

美学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正是美学教育在学校教育及社会意义的最好体现。

在学校中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作风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美的行为,促使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通过美育教育还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现实生活,热爱祖国的品质。因此,当前学校的美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培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需要,是祖国早日走向文明进步的美好社会的需要。

(二)体育教育美学的个人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增强美的观念、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并可获得形态美、体型美、习称美、动作美、技术美、柔韧美、力量美、韵律美、和谐美等美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健康水平,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享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这无疑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所以,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搞好体育教学提有教学质量的重要议题。

三、体育教育美学的影响因素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其在教学过程、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展现的美学特征对学生的美学感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动作、体态特征及语言表达等直观行为是体育美学教育的最好方法,也是体育美学重要影响因素。

(一)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的作用非常重要。语言的表现形式为口令、动作要领的讲解、练习方法的安排、错误动作的纠正等等。语言表达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传达,影响着学生的审美经验与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视,影响着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和谐状态的形成。因此,教师语言表达要注意清晰、生动、形象、含蓄、幽默、逻辑性、节奏感强。教师的语句要短小精悍、轻缓诱导、短促宏亮、亲切幽默。

(二)示范动及行为举止

教师协调、优美、舒展的示范动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和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而且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观念。优美的示范动作还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示范动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表情、手势与姿态等行为举止。通过行为举止与讲授内容的配合更进一步加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同时也起到传达教师审美体验的作用,更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联想与审美体验。

(三)体态

教师的体态美包括体态美和服饰美。教师匀称的骨骼、丰满凸现刚健有力的肌肉、协调而灵巧的肢体运动以及在长期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独特风格与气质,给学生留下既直观又深刻的人体美的视觉效果,引起强烈的美感共鸣,使学生在渲染健康的氛围中领略体育运动的美学内涵;教师的着装要根据年龄、性别、季节、个性特点的不同而定,一般要求:整洁新颖、美观大方、轻便舒适,有利于运动,能显示健美的形象。

(四)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1.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没计造型美,是根据课的类型、结构、教材结构、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组织形式及运动强度和密度等因素,构成一个综合性美育模式。使学生在协调美好的课堂中学习和锻炼,受到美的感染和美的体验,这就是课堂设计造型美。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初始阶段,对堂课教学的实施及整体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认真构思,精巧构建课堂细节,为随后的课堂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课堂教学的实施美学体现表现在教学技巧的多样性及辅助器材的优美性。首先,教学技巧的多样性教学艺术的体现。它是传达审美潜因、审美体验和教学内容从而创造课堂教学美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恰到好处地运用某些表演艺术,如雅而不俗的幽默,演说家的气度,书画家的技法以及教学机智等,都是体育教学美的重要借鉴。

其次,辅助器材,包场地器材及直观教具。优美的场地器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净化情感,因此,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直接成为学生审美的客体,并在课堂教学美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括挂图、实物模型及幻灯、录像等。它们直接传送美的信息,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此外,美的直观教具本身也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师也应尽量使它们连同教学内容一起与学生的认识活动达成和谐状态。

参考文献

(1)吴雅卿.营造美的氛围培养审美情趣[J].北京:福建教育,2001,(10):35.

(2)田连波.美学原理新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3)王万莉.美育在体育教学中引发的几点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4 ,(3).

第9篇:设计美学的作用范文

选择这一题目进行著书立说,不仅需要巨大的学术勇气,还需要坚实的学术根基,更需要迫切的学术责任感。作者指出,“应用美学”这一概念在国外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西方美学界,特别是英美美学界多用“实用主义美学”(Pragmatist aesthetics)来指称相对于传统“理论”美学的“应用”(applied、angewandte)美学。《国际应用美学互联网杂志第1卷——环境美学》对应用美学研究范围作了这样的限定:“应用美学包括了设计、视觉和图形设计、建筑、多媒体、艺术各分支学科以及环境设计和评估等艺术的、文化的、环境的和美学的领域。”而国际应用美学学会主席阿诺德·伯林特认为,“所谓应用美学,指有意识地将美学价值和准则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贯彻到具有实际目的的活动与事物中,从穿衣、汽车到船只、建筑等一系列行为。”总体来说,“应用美学”多指美学与各学科融合后的理论表现形式或应用“美学”基本理论而产生的实际产品(工艺、艺术等)。其目的无外乎将美学思想“应用”于日常审美经验的分析中,增进我们对于审美经验的理解。

与国外美学界的态度相反,国内美学界对于应用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多持肯定态度,区别只在于对应用美学学科性质的认定和学科对象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作者经研究发现,国内所谓的“应用美学”,实际上包含了“应用美学理论”“艺术部门美学”“审美社会学”“审美设计学”“伦理学美学”和“审美教育学”六大门类,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作者在导论中开张名义,将应用美学的研究定位于两个方面,即理论的应用美学和实践的应用美学。前者也即学科意义上的应用美学,即主要研究应用美学的学科方法、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学科目标等问题。而实践的应用美学则指称美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性物化存在形态。

全书也正是沿着理论自身的逻辑路径层层推进。作者以高度的逻辑完备性及语言的缜密性构筑了一座应用美学的哥特式大厦。说它是哥特式的,不仅因为它有坚实的柱础、升腾的勇气、现实和理想相结合的精神,更有直面事物本质的锋芒和开拓性。书中几个亮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应用美学学科自律性研究和他律性研究的结合

自律性也称自足性,即从现象学角度对某一对象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本质性的研究。这一研究抛开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外来因素对它的影响,即悬搁研究对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单纯对其作“纯粹”意义上的分析和描述。这一研究方式侧重于学科内部,着重研究理论的发生、发展、更替的内在逻辑和过程,也即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自足的发展体系。而他律性是指从学科的外部考察学科历史的方法。它主张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产生的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及其相关影响,这一方法置研究对象于更加宽广的境遇。

《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将两种研究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学科准备、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做了深入而细致的自律性挖掘和阐释。这是此项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这座建筑的柱础。而作者并未在此停留,当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面临一个时代的狂飙突进时,仅做单一而自律的研究显然不能逮其理论精髓。因此作者指出,对待20世纪以来的应用美学的产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其单一理论表述或“言说方式”上,而要进一步考察应用美学在日常的实践中是如何被应用的?是如何参与大众的审美活动?是如何参与20世纪文化生产与传播,并影响改变20世纪文化生产与传播模式的?是谁在从事美学的生产与传播等一些不同于经典美学理论的美学应用工作?因此要讨论美学理论家在美学的实际应用中是否起了作用,起了多大作用?美学理论家与美学符号、美学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在20世纪美学发展大潮中彼此的影响及权力嬗变格局如何?这种影响与嬗变又是如何与美学的应用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的?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将应用美学的研究置于更广阔境遇之中进行考察,将审美现代性、大众文化、视觉时代等联系起来,做自律性和他律性相结合的研究。

二、应用美学与美学的应用

既言之“应用美学”,必逃脱不了美学之如何应用,即“实践的应用美学”如何可能。因此,作者在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加入了实证性的研究。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美学阐释即为其中亮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北京城市以中轴线为特色的建筑美学的自然延伸,是北京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功能与形式统一之美”“时代与民族相称之美”“统一与均衡谐调之美”“理性与情感和谐之美”及“抽象与象征调和之美”等多重美学原则展现了当代公共建筑的审美特色。这种特色既是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美学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也是对当代西方建筑审美特色的积极借鉴,同时还表现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作者指出,奥林匹克公园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在于,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建筑美学的重要事件,它为世界各国在文化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平等对话、实现多元文化交流互补提供一个重要舞台,为应用美学展示自身魅力、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一个最合法化、最引人注目的契机。这一具体研究为应用美学的学科应用提供了疏通的渠道和研究范例,这也使本书的书写鲜活生动起来。

三、应用美学研究中人文情怀的建构

如果说“应用美学”是将美的原则“应用”到其各相关领域而言,应用美学存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和广大的人生实践领域,以及与这些领域有密切关联的实用性艺术和美学领域;那么,美学之应用的目的是什么呢?作者由此指出,那就是:第一,美学应用到经济领域以参与现代社会发展观之重建;第二,美学应用到人生领域以完成现代社会国民性之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