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内部审计工作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落实服务基层、依法审计、规范管理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现对2010年全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4年要坚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提高成效”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内审工作的监督职能,提高依法审计能力,为教育发展大局服务。
二、职责权限
1、组织实施对所属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管理、效益进行审计;
2、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审计情况,并提出审计建议;
3、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等资料;
4、对审计涉及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
5、审计会计凭证、帐簿等,检查资金和财产,勘察现场实物;
6、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浪费的单位和个人,向本部门负责人提出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追究责任的建议;
7、对被审计单位不配合审计机构工作,拒绝审计或提供虚假资料、拒不执行审计结论,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由本单位负责人予以处理。
三、项目安排
1、财务收支审计,对各学校2013年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主要内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附属单位以及其他收入管理和核算情况;财政专户上缴执行情况;物品集中采购执行情况;负债还债控制和实施情况;有无隐瞒、截留、挪用、拖欠或设置帐外帐、“小金库”等问题;
2、专项审计调查,对近年来部分学校教育现代化创建经费进行审计调研,审计主要内容:创建项目的立项内容;创建经费的来源及使用情况;现代化创建中出现的问题;
四、审计方式
1、由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拟定实施方案,制定有关表格,安排审计时间。根据审计规范,事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告知应准备的相关材料。
2、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以送达审计或就地审计方式进行。
3、对于审计中需要调查的问题,可以进行延伸审计。
五、工作要求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有效地发挥保险公司内部常审功能。必须高度认识保险公司建立健全现代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把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审计的重点内容、方式和手段上实现大的转变。
二、建立独立的内部稽审机构,正确权行稽审职能。内部稽审机构不能从属于任何业务部门,否则就会失去独立性。而在实际运行中,并不能切实做到。这导致了内部稽审工作不能真正地为保险投资基金的安全运营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三、审计内容要从财务审计的合规性转变到以经济效益性审计为主,合规桂、风险性和效益性审计相结合的综合性审计。首先,内部控制体系是保险投资基金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和防范投资业务中可能出现的疏漏和衔私舞弊现象,对此方面的核查应作为基金稽审的重要方面。其次,加强对保险投资基金业务的稽审要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和新批准的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等这类资产形成过程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三方面入手。
一、提高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的收支两条线治理、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现政府采购,似乎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其实这是内审的职能和作用发生了错位。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把审计与强化内部经济监督治理于联系起来。只有提高对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护航的作用,使资金最大限度的服务于全区民政工作。
二、明确内部审计工作思路。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治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审计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具体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要正确地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要把二者紧密地统一起来。
三、按法律法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内部审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财经法规财务制度开展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熟练地把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厉性。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85-02
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中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但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准确定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几点建议,供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一方面,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定详细的具体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难以切实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各单位没有建立规范的内审制度,如何审、审后怎么处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内审工作随意性大,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常规化。
(二)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服务意识不强
内部审计必须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围绕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中心开展工作。但目前有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服从于这个中心工作,找不到工作的重点,从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对审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内部审计工作常常处于例行公事和应付的局面。
(三)内部审计的内容单一,审计方法滞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围绕财务收支情况展开,重点放在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上,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单位内部各部门执行职能的效率方面,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方法主要采取包括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审查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财务资料,技术手段过于单一,是单纯的以账查账,缺乏内查外调,特别是在专项审计中,对重要财务凭证和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缺乏认定依据,也就难以发现财务错弊及违纪事实。
(四)内部审计的时效性不强
目前的内部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审计时间一般是在年度会计报表完成之后,审计报告的形成属于事后事项,此时业务的发生已经即成事实。这种内部审计方式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业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进行全方位跟踪和评价,起不到事前发现、事中指导和尽快改进的作用。
(五)内部审计结论的落实性不强
内部审计其最终意见都要体现在审计报告上,对审计报告提出的结论和整改意见能否迅速有效落实是内部审计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的内部审计往往是审计工作结束后,出具一个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就算完成了,忽视了审计出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落实,审计意见、建议是否落实到位,各项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等等。这样,内审基本是“走过场”,没有发挥其监督、约束、指导和保证的作用。
(六)内审力量薄弱,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会、审计、法律等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内审人员未受过系统的审计业务培训,缺乏内审知识,不了解内审工作的内容、程序和工作目标,导致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严重影响了内审工作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做到按章开展内部审计
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各单位要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的有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突出行业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内部审计规范,完善内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程序,从而实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提升审计服务理念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根据这种定位,在审计目标上,内部审计要从以单纯的查错纠弊为主,向以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为主转变。一是围绕国家和单位工作中的重点,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领导决策和加强内部管理服务,为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是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恰当地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三是要跳出内审搞内审。不仅要查出问题,更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再次发生的措施或建议。
(三)拓宽内部审计内容,由以财务收支为主向财务收支与业务控制并重转变
内部审计扎根于部门和单位,深知所在单位的关键环节和薄弱之处。因此,内审人员要适当扩大审计面,拓宽审计工作的领域,提高内审延伸力度,将财务数据内审与业务审计相结合,将被审计单位所执行的政策制度、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流程等作为内审重点,查处被审计单位在实施业务过程中的盲点和偏差,从而规范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查错防弊,提高审计效能。
(四)推进审计方式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的转变,促进事后披露向事前预防转化
内审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本单位完善管理、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因此,内部审计应当把目光前移,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监督上,实现由“马后炮”向“防护网”的过渡。一是在审计层次上,提升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相关的内控制度。二是强化过程监督,实现审计关口从事后向事前、事中的转移,变补救为防范,在单位管理诸环节中增设“防护网”,实行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监督、评价。三是在审计方式上,由以结果导向为主向以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并重转变,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经济活动、管理活动发生问题前的预防性监督,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
(五)完善审计结论整改落实制度,积极开展后续审计工作
审计结果的落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后续审计,把后续审计纳入正常审计程序之中。一是加强对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与评价,要求被审计单位将审计整改和落实情况上报。二是逐步实行对重要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回访制度,促进重要问题、边缘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是对在后续审计中发现未按审计建议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整改、落实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从重处罚,做到审必严、责必究,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
(六)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将一部分业务素质强、品质优秀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二是加大专业培训力度,通过在岗培训、专题研究、经验交流、业务测试等方式,着力提高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强化内部审计激励考核机制,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四是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参与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4号令)[Z],2003-03-04.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评估 绩效 模型
一、引言
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上的作用,必须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为基础。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一项为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与改进程序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是对内部审计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自我评价、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提高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价值,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人民银行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各级分支机构持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及优秀内审项目评选活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出台并实施了《内部审计人员现场审计考核评议办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胜任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总行内审司于2012年对31家分支机构开展的“两网分离管理专项审计”进行了质量分析与评估,迈出了人民银行审计项目质量评估的第一步。在理论研究方面,魏泰安(2010)分析了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报告在语言表述、内容结构、审计评价、审计建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途径;孙燕(2007)分析了影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对审计过程、审计分析、审计评价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建议建立内部审计的质量评价体系。
就已有的研究与实践来看,由于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在人民银行的开展历程还较短,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质量评估体系,影响了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现有的研究与实践侧重于审计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对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的价值关注不够,不利于内部审计自身工作绩效的持续提升。在内部审计不断趋向于关注绩效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工作的绩效水平、对组织的贡献程度也日益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程序的设计,不仅要确保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且应有助于内部审计活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治理。本文试以EQA模型为基础,借鉴《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中关于质量评估的标准体系,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模型,为系统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绩效、不断提高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二、评估模型介绍
(一)EQA模型
EQA(European Quality Award)即欧洲质量奖,该奖项主要颁发给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中取得实质性进步的卓越组织,其建立的卓越质量模型(如图1)的核心价值观在于:通过学习创新,不断改进质量管理的过程,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得到满意的结果。
模型分“手段”、“结果”两个方面对质量及其绩效进行评估,9个方块分别代表着卓越质量的9类评估要素及其权重,其中“手段”方面的5类要素是达到“结果”的方法或途径,体现了全面质量控制的过程;“结果”方面的4类要素是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的目标,体现了质量控制所取得的效果。“手段”和“结果”在评估中的权重相同,在质量管理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模型中的箭头方向则展示了模型的动态性,即“学习与创新”带来“手段”的改进,以此又推动了“结果”的改进。
(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标准体系
2012年4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出台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同时了《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以下简称《手册》)。该《手册》按“内部审计环境”和“内部审计业务”两个类别建立了包含19个评估要素、34个评估要点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并在评估程序、评估方法和评估要求等方面提供了具体指引,是目前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评估的指导性规范。
(三)EQA模型与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的综合运用
从国内外质量评估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质量的内涵已经从最初的产品或服务质量,逐渐发展为包括组织规划、人力资源、客户以及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多种系统要素,质量管理的目标也从追求遵循规范到追求利益相关方的满意乃至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EQA模型与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均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体系化表达,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侧重于对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评估;EQA模型则对质量管理的过程、实现的结果给予同等的评估权重,体现了对质量绩效的高度关注。从持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业绩和价值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将这两个评估体系进行融合,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模型。
三、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
为使评估模型更贴近内部审计工作,我们以EQA模型为基础,根据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对评估要素及其权重进行调整,同时借鉴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的相关指标,并根据模型要求对指标进行增补,形成了绩效视角下的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模型。
(一)基本框架
在质量评估模型中,“手段”类的评估要素主要反映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部审计的组织领导、战略规划、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各方的协调沟通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将“手段”类的评估要素确定为组织领导、员工、方针战略、协调与沟通、审计项目管理5项。模型中“结果”类的评估要素主要反映内部审计工作达到的绩效水平,也就是内部审计对于各利益相关方所体现的价值。目前,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的组织形式为:分行对总行负责、中心支行对分行负责、县支行对中心支行负责,同级内审部门对本级行党委或行长负责;各级内审部门在本级机构开展同级监督、对下级分支机构开展审计,同时对本辖区系统的内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在此机制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利益相关方应包括内审部门员工、审计对象、内审部门所在机构、本级机构领导层和上级内审部门。因此我们将“结果”类的评估要素确定为员工结果、审计对象结果、领导结果、对组织的贡献4项。形成的模型框架如图2
各评估要素的主要内容以及权重确定如下:
1.手段类
组织领导:权重为10%,主要评估内审部门所在单位的领导在重视支持内部审计工作方面的表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员工:权重为9%,主要评估为提升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所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方针战略:权重为8%,主要评估为持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业绩水平所做出的规划,内审部门自身的制度建设、计划管理等。
协调与沟通:权重为9%,主要评估内审部门与本单位领导层、各同级部门、下级单位之间的关系,相关工作是否能得到重视、配合与支持。
审计项目管理:权重为14%,主要评估在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相关准则的遵循程度。
2.结果类
员工结果:权重为10%,主要评估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
审计对象结果:权重为14%,主要评估审计对象对审计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接受和采纳程度。
领导结果:权重为12%,主要评估内审部门所在单位的领导、上级内审部门对本级内部审计工作的满意程度。
对组织的贡献:权重为14%,主要评估内部审计工作在改进本单位治理体系、提高本单位履职水平上发挥的作用。
(二)指标设计
在本评估模型中,在“手段”类评估指标的选择上,我们在很大程度参照了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所提供的指标。在“结果”类的评估指标方面,我们借鉴IIA关于评价内审部门绩效的相关标准,以内审部门员工的发展、审计对象对审计结果的满意程度、审计建议被采纳的程度、管理层和上级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满意程度、内部审计工作对组织的价值体现等为主要评估指标。形成的指标体系如下表1:
(三)评估流程与方法
内部审计的质量评估在人民银行系统引入的时间不长,单位领导层对聘请外部评估人员评价本单位内部审计质量往往不易接受,在思想上还需要有个认识的过程,因此从内部审计质量的自我评估入手较为现实可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对质量评估的开展流程提供了详尽具体的操作指引,同时列举了资料检阅、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评估工具并举例说明其使用方法,可成为人民银行在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活动时的行动指南。
在评估结论方面,在对每个评估指标逐项打出分数后,根据本模型框架的要求按照“手段”和“结果”两个类别分别汇总,根据汇总得分所处区间分别从遵循性和绩效性两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评估结论:
“手段”类指标汇总得分在41-50分的属于“总体遵循”; 31-40分的属于“部分遵循”;等于或低于30分的属于“未遵循”。
“结果”类指标汇总得分在41-50分的属于“绩效优良”; 31-40分的属于“绩效一般”;总分等于或低于30分的属于“绩效较差”。
四、结语
审计质量关系着内部审计工作成效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信誉。低质量的审计不仅浪费组织的资源,对组织治理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也会损害内部审计的形象与地位,甚至影响内部审计的生存与发展。多年来,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始终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的质量问题,但质量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有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才能为人民银行依法有效履行央行职责提供坚强保障,从而取得领导和同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公信力和话语权。建立和实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程序是构建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实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战略转型的需要。本文建立的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模型,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入手,为系统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绩效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思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对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指标选择、权重分配和评价结论设定等方面均有待于更多的实践检验,需要更加充分的数据资料来进一步支持、丰富和完善,以提升评估体系的成熟度和可靠度,为推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 袁俊.美国、日本和欧洲质量奖[J].质量与可靠性,2005(01):49-54.
[2] 孙燕,黄东学,赵峰. 浅析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 河北金融,2007(02):18-17.
[3] 魏泰安.对提高央行基层行内审报告质量途径的探讨[J].西部金融,2010(10):64-65.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99-02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由来已久,随着社会化在生产的开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现代西方内部审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位的财务和会计问题,其工作范围已经延伸到经济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内部审计活动广泛深入地发展,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等一直处在演变之中,它推动了内部审计实务科学理性地向前发展。但在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特别是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相对滞后,亟待我们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
1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审计规范体系不完善,事业单位现行内部审计制度的立、改、废滞后于事业单位形势发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用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是内部审计业内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执行依据是国家审计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等,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应形成规章制度。另外,审计制度要有前瞻性、保持稳定性,但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予以修订或补充,因其针对建设期间的项目管理带有局限性,已不适应现在及未来的工程相关审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对此类审计制度进行梳理、修订,保留成功经验部分、去除不适用内容、增加审计管理新理念。及时对现行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修订、增补的工作应引起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
(2)事业单位内审机构设置随意性较大,审计业务管理无统一规范。内部审计规范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也是内部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事业单位应制定并实施统一的审计业务规范,并按照规范的规定标准评价和判断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实现审计目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当遵循内部审计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从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来看,与国家法规的规定差距较大,内审在单位内部的地位也普遍不高,权威性不大,加上内审只有建议权,无处置权,在领导不是十分重视和支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只能流于形式。
(3)内审机构隶属关系不明确。调查发现,在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上,大部分事业单位主管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不是单位的法人或最高领导机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客观性。按照《国际注册内部审计职责规范》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分别要从业务上职责权限、行政上职责权限分别隶属于不同委托主体。从委托理论角度分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独立办公部门,直接对事业单位法人负责。而目前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检查力度也相对不足,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发展。
2 规范及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促进内审规范化建设。内部审计机构在制定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定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
(2)明确界定内部审计机构在事业中治理位置。确定纪委、监察处、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分配、工作隶属部门。业务内容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内审工作计划审批、审计业务范围、审计报告审核等具体审计工作事项;行政内容主要包括内审人员配备、内审人员选拔考核、内审人员后续教育等。业务、行政上职责分别由监察、纪委进行分管。通过将审计工作内容和审计人员自身利益分属不同部门负责,尽可能保证审计工作独立、客观、公正,保障了内审人员切身利益。
(3)内部审计要独立履行其职能,实现其目标,必须充分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持独立性是国际内部审计行业的一贯要求,它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维护内部审计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审计的目标:一是查错纠弊;二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履行职责;三是增加价值和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营目标。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通过监督和评价活动,在为经济单位增加价值和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内部制约、防护、评价、参谋等建设性作用。内部审计要实现其目标和职能,发挥其作用,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审计活动来体现。这就涉及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问题。因此,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离不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4)运用自查互查质量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使审计过程、审计行为、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以提高工作质量的活动。不论是全面质量管理,还是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考核、检查的都是审计准则和规范的落实。内部审计小组可以运用自查法、互查法、质量法提高内审质量。自查法,就是审计人员分别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审计任务,对自己所进行的审计工作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互查法,是指由审计组中担负不同审计任务的审计人员相互之间对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应努力避免使自查、互查审计质量的行为流于形式。特别需注意的是,在自查中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查,受习惯性思维和惯性的影响可能使自查流于形式。互查法虽有助于克服上述局限,但也可能存在审计人员碍于情面,使复查难以深入;或因审计人员不熟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等弊端。
(5)实现审计现代化,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查,以确定其处理和控制功能是否可行,该技术是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主要手段。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运用既提高了审计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也使审计人员从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审计成本;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使用可帮助审计人员扩展审计的范围,扩展至其他媒介;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具有相当大的机动灵活性。可见,计算机在一位审计人员的控制下就能对会计事项进行全面、迅速、经济、有效的分析。
参考文献:
一、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准,工作难以适应现实需要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实施的是事后监督,仅仅是对财务工作的一次复核,审计内容、方法、手段过于单一,走过场、轻实质,审计质量不高。
二、忽视后续跟踪,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内部审计报告没有法律强制性,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常常遭遇被执行单位或部门的抵制,甚至对审计意见置之不理;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缺少后续跟踪审计,查出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整改,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独立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单位,多由退休返聘、借调或实习人员组成,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知识,不懂审计方法和技巧,对财务、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严重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三、完善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一是,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摒弃内部审计可有可无的思想,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审计人员要通过工作汇报、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作用及重要性,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三是,通过帮助被审计单位发现和解决问题,转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偏见,从思想上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二)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基础上,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一是制定内部审计规范及实施细则,包括审计计划、项目立项、方案制定、现场取证等,使内部审计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二是建立报告信息、分级复核及后续跟踪制度。三是建立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三)建立审计问责机制。内部审计要高度重视后续审计工作,加强对内部审计提出问题整改和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与评价,督促重大、重要问题妥善解决。逐步建立分层级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未实施后续审计追踪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被审计单位阻碍审计、伪造事实、无视审计建议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摘 要 随着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不断的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如何有效的开展,如何能够彻底的贯彻全方位的内部审核定位,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破解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内部审计工作 开展
目前,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新时期已经逐渐转变了方式,风险逐渐的增大,为了能够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对企业内部的运营状况进行彻底的审查和评估,使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以及评估的效果达到最有效和能有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更好执行,树立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效果,当前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够清晰的认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不足,并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方便有效的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1、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的内部审核工作主要是片面的强调审计工作的外向性的服务以及依据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某些方面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种情况在电力企业更为严重。电力企业发展到现在,内部企业审计工作仍然不能够有效的融入到企业整体的生产和经营当中,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难以有效的开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外延性不能很好的开展,应有的服务也不能实现。
1.2企业内部审计对象的沟通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长期以来,电器企业内部审计形式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审计形式,而相同级别部门的审计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开展任何工作都不容易相信被审单位表现出来的任何态度和行为。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审计人员与被审企业之间长期缺乏有效合理的沟通,形成了敌对的情绪和防范的局面,于是对审计人员是处处防范。
1.3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不高
电力企业的很多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识存在严重的偏差,认为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对错误和失误的地方进行事后的补救,主要对企业的不当行为进行评估,因此,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问题的叙述上,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重视不够,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不高。同时,具体工作的开展中,审计报告的内容过于形式化和程序化,内容枯燥、难以理解,对被审计单位缺乏吸引力。相关实践证明,审计报告中涉及的各种问题的严重性,提出的建议能否被重视和付诸实施,取决于管理者对审计报告的兴趣和决策者的决心,而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兴趣的决心又与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2、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重点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能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关键之处在于企业内部领导者和决策者重视的程度以及赋予审计组织的独立权利的大小。同时审计工作能否有效的开展,还对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有较大的要求。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所附属的领导决策层越高,组织的地位和独立性就会越大。同时,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与被审单位之间要没有直接或重大的经济利益链条或者权利组织关系,内部审计人员不允许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2.2进一步的加强审计沟通的效率,确保审计的质量
要想提高沟通的效率,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之外,还应该具备能够善于处理审计单位与审计部门之间的矛盾,实现有效的沟通。在工作中,对于涉及的重要内容应该书面登记并保存,同时在双方的沟通活动中,书面的材料还应该经过被审单位的签字确认之后方能形成审计档案进行保存。审计人在审计工作进行到最后时,要及时的提醒被审单位,这是提醒被审单位一方面要想想是否有遗漏的问题,另一方面进行最后的确认,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有助于加深双方对同以事物认识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审计结束后应该向对方表示感谢,说明接下来工作的流程,确保审计单位或者部门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
2.3确保内部审计职能的合理化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除了具有基本的职能之外,还具有管理控制和内部服务职能,内部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两种服务,即保证与咨询服务,也就是不仅要对企业的管理风险、控制或管理结构进行独立的评估而客观的进行审查,而且要提供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及相关客户的服务活动。内部审计应该转变传统的审计模式,逐渐向经济效益审计、责任审计和管理审计发展。
3、结语
电力企业要想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就必须建立自身的管理约束机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强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相信在未来,随着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及时作出调整,势必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内部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关健词:内部审计现状改进措施
随着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晋煤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和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运行,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发展才能适应“二次创业”的新形势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现阶段晋煤集团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1.1定位不准,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模糊
晋煤集团的内部审计是计划经济时期根据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组建起来的,以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维护财经法纪为目的。受这种观点影响,内部审计地位与政府审计地位之间、内部审计职能与国家派驻企业监事职能之间的界定就有所模糊,致使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是专门查处违法违纪现象的执法监督机构,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企业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既使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削弱或淡化内部审计机构;又使内部审计人员有“双向服务”思想,工作目标上可操作性不强,影响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1.2独立性不强,影响内部审计工作权威性
当前,晋煤集团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单位处在同一层次,相互之间地位平等。在实际工作中受相互分工、相互制衡原则的影响,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利益关系。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独立性不强,不能客观、真实、公正、深人地开展工作,做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地贯彻执行。使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1.3审计的范围和覆盖面狭窄,工作效果不明显
受传统内部审计观念影响,晋煤集团现阶段审计范围仍然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这种以查错防弊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模式将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直接协助企业取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工作与企业管理脱节,审计成果往往不被利用,工作成效不大。
1.4审计方式手段落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比较单一,后续教育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审查方式单一,审计时效性不强;审计手段落后,计算机辅助审计涉足甚少;审计行为不规范,无法满足现有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使审计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审计风险增大。
二、采取的对策与解决办法
针对晋煤集团内部审计现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改进。
2.1摆正内部审计位,突出“内向服务”
内部审计是一个企业组织依据自我管理的需要设立的,它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偏重于“服务型”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等。此外,内部审计对企业的依附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内部审计只能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代表企业对内实行经济监督,强化服务职能,确保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所以,将内部审计定位为完全的“内向服务”,内部审计也只有真正成为决策层的参谋和助手,才能越来越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2转变工作重点,提高企业效益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行为都是为了保证经营目标实现,促进利润最大化。因此,晋煤集团内部审计也应突破传统的查错防弊的审计思路,逐步转移到经营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上来。
(1)审计重点由侧重审查内部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发展到检查、评价经济活动的合理、效益性。要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经济活动,促进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最优配合,提高经济效益。
(2)在审计任务上由检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发展到检查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着眼于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问题,改善经营管理,完善内控制度。
(3)审计内容上,由着重检查会计账、证、报表及有关记录,扩展到检查计划、统计、生产技术以及产、供、销、劳动工资直到科研开发等各方面的资料,以便全面地分析、评价整个集团的综合效益。
(4)在审计范围上由只检查财务活动扩展到审查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的效率性、有效性和效益性,在评价效益时不仅局限于各单位微观效益,更要涉及集团公司整体宏观效益。
(5)在审计着眼点上由审查过去、现在扩展到未来,强调信息和预测。不仅要审查各种计划投资项目及技术改造的可行性研究等涉及未来的事项,而且在评价企业业绩时也不再把视野局限在过去和现状,还要根据过去和现状预见未来,不失时机地为促进预期效益、避免未来的困境提出可行建议。
2.3注重审计实效,提高工作水平
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效性是指内部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程度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主要包括: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工作的效率、查处问题的充分性和层次性、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审计建议、审计决定被企业采纳和实施的程度和效果。
提高审计实效性的途径:
(1)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从企业实际、内部审计自身力量、队伍素质结构出发,选择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作为突破口,调整部署力量,加大审计力度,为企业排忧解难,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做到事后财务收支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审计相结合;手工和账表审计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要注重总结、提炼、利用审计成果,服务宏观调控;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同时,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各项审计制度、准则,以加快内部审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步伐,改变现有审计工作的被动性和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