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心理学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黄帝内经;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莫尔菲说过:“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其中《内经》心理学的功绩不言而喻。《内经》心理学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以大量的心理事实理论为依据;其二,有自己精明的心理学理论和规律;其三,有卓有成效的医学心理实践。《内经》心理学是我国古代唯物观心理学,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珍贵遗产。其中不少论述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所以发掘和研究《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不仅对我国心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帮助,对心理治疗的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经》心理学思想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即《内经》普通心理学;第二部分是心理学实践,即《内经》医学心理学。
1《内经》普通心理学
1.1概念现代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性和自我意识)。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科学,也为各分支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内经》普通心理学也是大致如此来对心理来进行阐述的。对此《内经》是分别以“神”和“志”等概念来进行表达的,总归属于《内经》中“神”范畴。无独有偶心理学这一名称,原意即希腊文的关于灵魂的学问。据初步统计《内经》中论述神的地方达一百五十多处,含义也泛指大自然普遍规律或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等之不同。《内经》曾提出“神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等等皆是神机所发。
《内经》把心理活动的“神”分为8个具体的内容:神、魂、魄、意、志、思、虑、智。这8个具体内容重点在于对人的认知和意志过程的阐述。《内经》从“知”的质的差别把“知”分为“形知”和“神知”,前者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感知觉,包括直目、耳听、知味、知香臭、身仁(痛、痒)、触按等形式;后者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包括心、思、虑。而对于人的情感活动,《内经》主要以“五志”的形式来表达的,即“喜怒悲忧恐”。
1.2学术观点《内经》从天地万物“人最为贵”的学术思想出发,认为对人的认识和研究是保障个体增寿延年、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内经》中有很多篇章讨论人格,但多结合人的体质来分析,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形神合一的观点,在分析人格特点的时候,往往同时又提出相应的一些调治原则。这里大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人进行了分析和分类,人的主体和人的主观方面。
第一,《内经》对主体的分析和类型分类。人的性别分为男女,男女有“阴阳”质的不同;按年龄来分,如:“孩”“小”“少”“壮”“老”;《灵枢·逆顺肥瘦》篇的肥人、瘦人分类;还有按人的五脏六腑的禀赋分为五五二十五种人等等分法。
第二,《内经》从人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和类型分类。从人的道德修养和摄生养心方面的成就分析,将人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和“众人”;按人的、意志、智力和行动综合分析,分为“智者”和“愚者”两类人;按人的品德类型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和“阴阳和平之人”;按人的性格类型分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及“水形”等阴阳二十五人,可以说阴阳二十五人的分类是《内经》中最为详尽的一种人格体质分法,《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应、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然后又根据五音的太少,以及左右手足三阳经,气血多少反映在头面四肢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型再分为五类,共为五五二十五型,统称阴阳二十五人;《内经》中尚有其他不同的人格分类法。诸如《灵枢·论勇》中勇士、怯士之分,从人的气质类型特点分为:“重阳之人”“重阳有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多阴有阳之人”和“多阴之人”。可以说以类型分类的方式来研究人,在我国心理学史上是一种较早的尝试,而且具有较高的成就,也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一重大贡献。
2《内经》医学心理学
《内经》医学心理学也即《内经》心理学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躯体性疾病的心理性病因及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及心理卫生。
2.1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内经》认为情志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有多处提出此观点,如《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内经》从情志疾病的心理原因及心理和言、行、表情上的反常变异方面对情志疾病作了细致的分析和分类。明确指出了“狂”病的主要心理原因是情绪的剧烈和长期的精神刺激。亦于禀赋、心理类型等因素有关。这些观点和现在关于精神障碍的病因基本是相同的。
2.2心理治疗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心理治疗的国家之一。《内经》关于心理治疗的内容甚为丰富。《内经》认为心理治疗是一种病因疗法和身心整体治疗方法,是一种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方法。《内经》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祝由。祝由其实可认为是以语言开导的一种心理疗法,通过移精变气来治愈病人,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支持疗法相似。②五志相胜。这是一种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一种情志活动控制治疗另外某种情绪引起的疾病。实践证明这种疗法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③暗示。环境事物如能引人心神专注,则能相应地对人的心理起到默化、暗示作用。这一疗法在现代心理治疗中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④习治法。经曰:“惊则平之。”习以为常,必无惊。这一疗法和现代心理疗法的系统脱敏法有很多的相通之处。⑤理治。心知以知理,知事物之源,通达物变,知事物相生相克,则可以达到理治。这种疗法和现代的认知疗法也有不谋而合之处。⑥导引行气。今谓“气功”,主要充分调动和挖掘人体的潜能,达到调理的作用。
2.3心理卫生《内经》中有许多关于心理卫生思想的论述,主要反映一种“防治并重,以防为主,形神俱养,以神为上”的整体辨证观,主要围绕着调神养神这一基本点。《内经》心理摄生学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于人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医学和心理学的宝贵遗产。《内经》摄生学说提出了人自胎儿时期直到百岁一生各阶段的心理卫生问题。
3小结
《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思想和现代西方的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和,这也证明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很多理论都比西方心理学提出早很多年,有些方法在现在仍然是很先进的,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心理学基本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对祖先的遗产研究开发得太少。我们的任务是不断完善总结《内经》中的心理学知识并积极应用于临床,这样才能发展我们自己的心理学,让我们的中医心理学有完整的体系,更好地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2122.
[2]聂世茂.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M].重庆: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193.
[3]闫研.《黄帝内经》医学心理学理论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764.
[4]简晖.《内经》心理治疗学思想探要[J].江西中医药,1996,27(6):40.
关键词:本科 设计心理学 教学
一、 本科设计心理学的教材和教学现状
设计心理学是最近几年刚兴起的一门设计和心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广受关注而又争议颇多。大多数本科院校是最近几年才刚开设本课程,甚至有的本科院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那么对于设计心理学的课程教学,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目前也尚无相关的较为普遍的、通用的教材。设计心理学领域的各位学者均以各自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出发,构建学科体系,提炼学科理论和知识。
自从2001年江南大学的李彬彬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以消费心理学为指导《设计心理学》教材之后,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也逐渐热了起来。国内相继出版了6――10本相关的教材。其中工科工业设计背景的设计心理学教材主要有: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柳莎《设计心理学》、以及2012年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张凯、周莹主编的《设计心理学》等等;以认知心理学为指导的教材由邵璐、姜波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以及十一五规划教材许邵艺编著的《设计艺术心理学》;和设计学专业的通用教材:由杨星星、宋艳菊编著的《设计心理学》。短短时间,国内多位学者撰写同一门教材的编写,充分反映了我国学者和设计者对设计中心理现象的关注,也表明了心理学研究对设计学科的建立,设计实践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设计心理学研究教材的多样性和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反映在课堂方面是作为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的设计心理学面临着更为含混的、无定论的现状。甚至设计艺术学本身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属性,又进一步强化了设计心理学体系和理论尚不统一的学科属性。
因此, 对设计心理学的教学, 尤其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对准确的教学定位是高校设计心理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方向。由于目前在国内相关的教材较少,现已出版的一些教材或是针对性过强或是晦涩难以开展教学。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特点和现状,经过仔细斟酌和考虑,我选择由许邵艺编著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设计艺术心理学》作为讲授的主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引进其它教材的内容和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适应我校专业特色的独特的教案。
二、 设计心理学教学的课程定位
设计心理学教学是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的需要,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对设计师的深层意义上的研究和训练,毫无疑问,这种研究较为抽象和深奥,但却对设计师的发展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设计院校和企业迫切需要这样的理论。
我认为设计心理学应定义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工具学科,它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认识其设计目标人群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起到改善和辅助设计的作用,同时增强设计者自身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能力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设计能力。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必把精力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本身中去。
三、改革设计心理学的教学思路
大学,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我的课程定位: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为学生在设计时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是拘泥于心理学理论本身。我提出了以下几点的教学思路:
1、设计心理学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剪裁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点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自己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我把教学内容定义为通用的教材性质而非学术研究性质,并且对教材内容知识点重新的进行了重新的归纳和整合: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部分。主要讲述设计心理学的概念、与设计心理相关的心理学流派、以及现代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等;第二章:讲解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感觉、直觉、思维、联想、情绪、情感、个性特征等;第三章:主要讲解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第四章:讲解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心理学”;第五章: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消费心理学”;第六章:讲解设计师的心理和设计思维。这与原参考教材有一定的出入。
2、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强调经典性和实用性
首先,设计心理学的原理教学采用“拿来主义”直接讲授。让学生直接掌握所涉及的理论精髓,而不必去搞繁琐的理论探源与论证。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和解释设计现象,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心理学实验讲解。比如在讲解设计心理的现象――色彩心理的综合效果设计时,为什么在快餐店和电影院门口要设计一些不安的色彩,而在阅览室和实验室设计蓝色或冷色等宁静的色彩?可以通过心理学家的心理实验结果来证明:让一部分人呆在四面都是蓝色的冷色调房间内,另一部分人呆在四年都是红橙色的暖色调房间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在里面呆一个小时出来。实验结果时在蓝色房间里的人呆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而在红色房间的人呆了只有不到四十分钟就出来了。
其次,设计心理学的应用部分采用经典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为学生在设计时理论指导实践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通过案例分析法,教师将设计理论,设计师、消费者、设计作品直观的显示在学生的面前,边分析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适当讲解,以获取最佳效果。让学生意识到,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工具学科在设计中的不可或缺作用。因此,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其实用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再次,设计心理学的实用性知识采用演示练习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繁荣”源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的学习和设计现象的理论分析,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调研的操作,加速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从而解决设计心理学科的学习中“知易行难”的问题,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最后让学生的通过市场调研和作业,使学生在设计和生活中,更深刻的理解设计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设计实践,达到理论的升华。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有创造性地去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依靠上述方法外,还应根据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殊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实际出发去研究。
3、增设网路时代的数字设计心理应用研究。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学科都需要参与到计算机的设计中来,目前的数字媒体和虚拟化设计等相关专业作为艺术设计中的一个新兴的重要方向和分支,已经实现了无纸化的全电脑操作,因此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数字话设计时代中,根据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增设设计心理学在数字化时代的现象解释和应用研究。着重的理论依据有: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规律,特别是色彩心理对设计的影响;情感与情绪在网络化时代的实践研究;消费心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界面和交互设计心理、用户设计心理等等。我以前曾发表的论文《WEB设计中的情感交互》也浅显的设计到了其中设计心理的情感交互研究。
小结: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从对设计现象的感知和设对计现象的原理着手,对设计实践和原理产生必要的补充。此外,设计心理学还与设计实践教学共同构建出一个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所需要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我们相信,设计心理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莎.设计心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 许邵艺.设计艺术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智能、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实践活动。这项工作涉及教育机构和部门、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多个因素和环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受到重视。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专业知识课堂,组织心理活动课教学,通过讲座、板报、网络、电话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也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提供心理咨询、个别心理辅导、心理测量等服务。在北京师范大学,自2000年开始每年5月25日被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这个倡议在全国高校得到了响应,很多高校都在这一天开展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了“心理协会组织”,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橡皮筋公社”等,通过办报纸、组织讲座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请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为学生提供现场咨询服务,通过观赏电影、心理剧表演、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心理知识的乐趣,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有一些学校建立了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如黑龙江省的“龙江高校心理网”、上海交通大学的“交大心擎网”等。通过开设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线知识讲座等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与咨询的机会,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了在线培训与辅导。学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聊天等方式进行咨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21世纪以来,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也得到了学校的普遍重视,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01年9月教育部在天津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在培训课程中安排了团体心理咨询教学;2003年北京大学心理系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2004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在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中开设了团体辅导。在重点高校的带领下,团体咨询活动在学校普遍开展起来,内容涉及新生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等,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然而,很多有识之士注意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目前,一些教育者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作为教育工作的导向的同时,忽视了构建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指向和总目标的同时,未能根据实际需要生成必要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事实上每个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和心理发展的起点、特征等都是不同的。一味生搬硬套地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却不重视根据需要建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只能造成教育缺乏可操作性,使教育的实施过程封闭化、僵硬化,脱离与实际的联系,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还有的教育者虽然设置了具体层级目标,却未重视教育目标的动态发展性,常局限于解决某一阶段的教育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需要及时地调整或生成教育目标以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教育目标僵化不前。
2 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不少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分类研究,尤其缺乏对“边缘学生”的关心和照顾,如贫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女生等。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普遍具有自卑感,容易导致自我鄙视、自我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不愿意与同学交往,自我封闭、孤僻抑郁,很多教育者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困扰,导致了他们的心理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极易产生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危害身心健康,但很多教育者也缺乏了对他们的关心,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采用极端的教育方法,有的甚至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不顾及他们的感受,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另外,女生心理常表现出不稳定和不成熟的特征,相比于男生更加内向、敏感、含蓄;当今社会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性别歧视,如在就业问题上女生就面临更大压力,一些教育者没有认识到女生的特殊性,缺乏必要的教育,使她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失去了自信,产生心理问题。
3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专职工作人员缺失。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工作也得到了重视,很多高校注重对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许多教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但仍有一些学校没有真正重视,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摆设,来应付上级监督检查。另外,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缺乏,咨询技术有待提高。在内地,心理咨询人员严重紧缺,许多咨询员由德育教师、政工干部、医务人员等兼职担任,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效果不佳。一些咨询员凭借主观臆断下结论,经常把心理问题扩大化或者“道德化”,等等,人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学生达到自己“预设”的要求与标准,不仅未能帮学生构建积极的心态,反而危害了其身心健康;部分教师咨询方式单一,忽视了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由于性格等原因,面对面咨询方式使部分羞怯、封闭的学生望而却步。
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动态开放性。一些学校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预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了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设的目标、内容进行操作,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开放性的特点,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对目标的灵活变通,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实际。课程内容大多按照课本进行传统的备课,表现为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还有的关注青春期教育,情绪情感教育等,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心理、就业心理方面的教育,实际应用性不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变成识记心理学知识的过程。课程实施方面,多采用专业学科式的教学模式,过于讲究结构,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独自式的,教师讲、学生记,缺乏互动,降低了教学效果。有些教师采用传统考试方法检验教学效果,分等级记学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终结点,忽视了过程性评价以及课程评价的发展,单方面地用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反
而产生更多心理问题。
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 关注“边缘群体”的心理状态。学校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关注的同时,要重视“边缘群体”的心理状态,比如贫困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人格偏常的学生等特殊群体。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应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们身边的伙伴,使“边缘”的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人际氛围。例如,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教育者要及时地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自我接纳,帮助他们确立切合实际的理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北京大学不仅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也注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之所在,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目标规划,让他们认识到面对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抓住机遇提高自己、增强信心,敢于面对挫折。对于女生也要进行特别的辅导,要培养她们的自信心和稳定的情绪情感,引导她们正确对待当今就业与生活带来的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例如,清华大学针对女生少的特点,密切关注这个弱势群体,展开了以“等待花开”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生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
2 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需求,把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加以总结,建构课程目标,使课程能满足学生需要,并根据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调整、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实现动态发展。通过课程的进行,让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达到优化心理素质的目的。课程内容是目标的载体,由于课程目标的建构性特征,课程内容也不是毫无生机的“死水”,是“动态化”的知识,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首先,课程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承认差异性的存在,教育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由于每个人社会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等方面各不相同,心理发展情况及心理问题也各有差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选择性,以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个性特征和具体教育目标为出发点,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有侧重点的教育指导。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贴近生活。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具有不断生成的特点,不应仅局限于学术知识的简单传授,要满足学生实际要求,在师生“对话”中适时调整,贴近生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也证明,教育要发挥作用,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内容应避免浓厚的学术色彩,生成具体的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消除疑虑,把课堂学到的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促进心理发展。教育内容应该多元,教师要洞悉学生各方面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使教育内容全面化,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 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教师在评价中应该起到核心的作用,但同时为了评价更加客观、合理,不能忽视多元化的“声音”。合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性,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进行,不可忽视各种偶然及相关因素的存在,因此应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密切相关的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对话,形成以“教师评价一本人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议―学校评价”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在评价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来自学生的“声音”,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意见,积极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为评价寻找一个和谐点,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在评价方面,应该避免单纯反映学生发展结果的“量化”评价方法,使定性定量相结合,进行更加全面的“人本”评价。例如,情境性评价方法、行为观察等就属于质性方法。情境性评价方法是受教育者创设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有利于教育者对其进行了解。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教师素质 继续教育 内容 实施方法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还很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的整体水平偏低,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所有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都要通过教师贯彻到教学中去,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素质是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应遵循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与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整体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继续教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素质真正得以提高。
一、继续教育的内容
内容的选定是实施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前提,必须根据现代英语教育的要求对英语教师的现有素质进行周密的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精选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
(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是指导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理论的教学势必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Britten(1985)指出:师资教育不仅要让教师掌握教学规律,更重要的是促使教师对体现在教学实践上的知识、观点、态度和思维方式进行探索。理论的教学不仅能拓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视野,而且可能改变他们一生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促进其形成研究、思考与探索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包括三个方面:普通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语言教育教学理论,如普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外语教育教学方法,如听说法、交际法、任务性教学法等。
(二)专业性知识和辅知识
语言知识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作为外语教学,它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知识教学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辅知识包括汉语知识和语言欣赏知识等,对比语言教学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语言欣赏如文学欣赏、修辞运用等即是必要的教学手段。
(三)教育教学技能与技术
教育教学技能既包括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手段、教师的各种课堂驾驭能力如应激能力等,同时也包括教师的基本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与运用教育教学技术尤其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法
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繁多,覆盖面广,不可能整齐划一,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
(一)自学与考试相结合
从理论上讲,一般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语言学理论及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完全可以通过函授和自学的途径来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具体要求,列出参考书目,让教师自定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然后参加统一组织的相关考试,不合格者限期提高或强行参加集体培训,直至合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脱产与自学相结合
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统筹兼顾,对教师进行针对实用的长期或短期的脱产培训。另一方面,从专业素质方面来讲,英语教师的某些专业素质尤其是口语素质必须通过脱产学习或集中培训来完成。自学是促使教师走向专业化道路的主要手段,而必要的脱产培训是提高教师自学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三)校际交流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校际交流与校本培训是目前教师继续教育中集实用性和节约性与一体的培训模式,校际交流是指通过校与校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培训方式。校本培训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家引领有两层含义,一是请专家亲临授课;二是聘请专家到校听课、评课,具体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同伴互助就是集体研讨,即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通过加强校内的教研活动来进行师资培训。教研组要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的听课制度,对教师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二是研讨,研讨分为两个方面:专题研讨和课后研讨。专题研讨是指教研组就某一个专题如教学法、文学欣赏课等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也可聘请有关专家参与,研讨后要求教师写出书面报告,或指定教师根据研讨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上课,将所学东西随即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课后研讨是指听课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对授课教师的课堂表现和行为加以认真的分析与总结,对其优点加以肯定,对其缺点及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实现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目的。
自我反思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法,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要求和检查方案,并将其规范化、制度化,激励、督促教师形成科学的反思能力,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Stanley(1999)指出,当教师对他的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反思时,他将受益匪浅。同时也应注意到,只有严肃认真地进行反思才能见效(王蔷,2003)。
总之,继续教育是关乎中学英语教学成败的大问题,它需要充分而协调地发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各种继续教育的作用,既要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较为宽裕的时间、一定的经济援助,教师本人更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献身教育的精神,克服困难,自强不息,这样,教师的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Britten,D.Teacher Training in ELT[J].Language Teaching,1985,(18):38-220.
[2]Stanley,C.Learning for think,feel and teach reflectively[A].In Arnold,J.(ed.)Affect in Language Teaching[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09-124.
[3]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5]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面向所有幼儿,以创建幼儿健康人格而在幼儿生活、学习等多领域的教学活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多元化渠道来挖掘幼儿潜在发展能力,最终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同步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对幼儿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其次是对幼儿自我发展能力的引导;再次是对幼儿情感能力的培育;最后是对幼儿社交能力的促进。通常来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以上四个方面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所开展的矫正与辅导教育活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养成法
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引导和培养幼儿可以尽快的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与行为,从而使得这些好的行为可以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具体来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涉及心理素养、情感以及社会使用能力等多个领域。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但对幼儿心理成长时期有着积极地引导作用,而且对于其以后成人的多种能力的形成也会产生相应的促进。但是在幼儿心理教育实践过程当中,由于幼儿身心尚未发育完整,再加上幼儿在理解以及认知能力水平上都比较低,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不能够单方面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更多的则是要通过游戏以及组织活动的方式来将健康心理知识潜移默化的融合到教学过程当中。养成法是当前幼儿教学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包含情境、示范以及实践三种方法。首先是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模拟出各类社会环境后,让幼儿在模拟的社会环境中做出反应,教师则对幼儿在应对中所存在的行为上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矫正,从而有效提升幼儿明辨是非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示范法。这类方法主要是教师在幼儿面前以榜样的形象来引导幼儿模仿,从而潜移默化的让幼儿形成与榜样同样的行为,这种教育方法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心理教学法;最后是实践法。这类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多次联系,从而巩固幼儿的知识掌握能力,进而形成固定的行为习惯。总而言之,在养成心理健康教育法中,要从结合幼儿学习、生活、心理特点为切入点,从而制定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合理化教育方法。
(二)补偿法
幼儿园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除了增强养成教育之外,同时还对这些幼儿增加心理保健的教育内容,比如对幼儿实施专业的心理疏导和矫正治疗等。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分析
(一)树立科学合理教育观念
以宽广的胸怀爱护所有的幼儿,是幼儿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对幼儿的生活、学习行为的观察与引导,从而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关心,让其在平等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学习各类心理健康知识,从而以专业的心理健康引导与教育能力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幼儿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当中,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据《幼儿园工作流程》的相关规定:“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有效开展幼儿心理教育的必涮跫”。良好的幼儿心理教育环境应当体现出环境的安全以及卫生和舒适的特征,尤其是在布置上可以实现环境美化、教育化的教学特点。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与保育的重要场所,其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上上应当注重以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同时还要能够协调幼儿与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以此可以全面科学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创建积极向上健康的幼儿群体
群体作为个体在社会生活当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同时也是塑造幼儿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对于幼儿个体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和疏导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幼儿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成员,从群体角度上说,班集体是幼儿群体的基本单位。所以教师在开展幼儿健康心理教育上,首先就要对幼儿群体的心理以及行为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化的教育方案,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群体以及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注重幼儿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幼儿教师从教育目标角度上出发,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幼儿的社交以及社会和学习适应能力,对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的活动。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当中,要努力做到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让幼儿在社交活动中的各类行为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可以以最为健康和合理的心理发展模式来处理各类问题。
(五)开展幼儿心理辅导活动
开展幼儿心理辅导活动的主要目的不但是有效促进幼儿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节奏的心理素养,而且还要开发出幼儿的主动性以及主管能动性,以此引导其以健康的心理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涉及幼儿教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从社会角度上说这又是一项服务型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伴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健康发展上的作用日趋明显,尤其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儿心理健康更是需要教师以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合理化的教育模式来提升幼儿在生活上形成安全、自立意识,在学习上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最终实现自我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将来成人以后各类良好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游者行为;旅游感知;旅游认知;概念
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是旅游者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截至2006年9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输入主题“旅游感知”涉及到的文章163篇;主题为“旅游认知”的文章为166篇。通过“Elsevier SDOS China Consortium”学术搜索引擎,以关键词“tourist perception”进行搜索,涉及文章143篇;“tourist cognition”涉及文章14篇。感知和认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样是旅游本源研究中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何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和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心理学对感知和认知概念的定义
1、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研究中将感知分为两个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其定义也是分别给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将感觉(sensation)定义为: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官,经过脑的信息加工活动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感觉研究的初始者英国经验主义者J.洛克指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作为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为知觉及其他复杂认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材料。通过感觉,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在感觉系统的不同水平上经过加工,并与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对照,得到补充,从而产生了对外界事物基本的反映。因此,感觉是心理行为变化的最基本变量,感觉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知觉(perception)是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觉和解释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同其一种感觉相联系,而且往往是视觉、听觉、皮肤觉、运动觉等协同化的结果。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将感官刺激转化为整体经验。因而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身体状态整体形象的反映。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流派认知心理学派认为感觉是对刺激的觉察,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已存储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感觉阶段,人仅仅意识或反映出刺激的物理属性,个体以生理为基础就的感官就可以获得信息。知觉是在过去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一系列连续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知觉和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是现实刺激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结果,和感觉相言,具有间接的性质。
对于感觉和知觉概念,心理学界共同的认识是:由感觉而变为知觉,其间要经过选择的历程,感觉是直接的基础,但有了感觉未必会产生知觉;感觉是个体获得此时此地的事实资料,知觉是个体将感觉资料与经验联结而产生的组织;个体靠感觉接受到刺激,但决定其行为反映与否者则是知觉因素。
2、认知
本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兴起,尽管“认识”与“认知”细究起来应有一些互异之处,但从本质上考察,今天所说的认知即传统心理学中的认识过程。认知心理学将人的认知(cognition)定义为个体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尽管关于认知的研究经历了结构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发生认知论等各个心理学派的争论,但心理学家对于认知的研究共同的认识是认知的过程包括注意(从心理上关注一些刺激)、知觉(解释感觉信息以形成有意义的资讯)、模式识别(将一种刺激划归某一已知过程中)和记忆(认知的信息存储和提取过程)。
虽然心理学通常将感觉和视觉区分定义,但事实上,人接受信息是通常是将事物作为整体来认知的,不仅认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认知事物的联系和关系,即上文中所提到的感觉资料与经验联结产生的知觉。人通过感知所获得的信息并不会因当前刺激物停止作用而马上消失,它会继续保存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个体经验,并在需要时再出现称之为记忆。人脑不仅可以通过感知接受并通过记忆保存各种信息知识,同时还能利用头脑中已有的个体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知事物,把握事物地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此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都必须伴随一种注意状态,这种状态保证了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以便心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由此可见,人的认知就是个体借助一定的接收器,通过感知主动获得一定量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逐层加工的过程。
二、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
国内外对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研究多从实证研究人手,以旅游者调查问卷来收集基础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汇总分析,最终得出关于旅游业组成因素的各种看法。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关于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概念,也是从相关实证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中加以分析。
1、旅游感知
在前期的文献搜集中我们发现相关旅游感知的定义。如黎洁、赵西萍关于美国游客对西安的感知研究中定义旅游感知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对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等信息的心理过程。AlainDeerop(阿兰・迪克洛普)将旅游者感知定义为:将外部世界的旅游信息转换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内部思维世界的过程。这些定义都没有考虑到旅游者行为自身的特点,是心理学感知概念的移用。
国外学者对旅游者感知的实证研究从时空角度可以划分以下3种方式:
(1)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者常住地
在此类的研究中,抽样调查的内容主要是旅游者出游前在常住地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搜集的过程及前期评价。Lewis和Meadows(1995)、Martin(1996)和Kemal(2006)的研究中突出了对旅游经营者和投资者对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业的看法,这些看法用感知来加以定义。Cedric(1995)、Roger和Clare(1997)、Andrew(2000)和Bob et al(2002)针对潜在旅游者调查中主要涉及内容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目的地服务,这些都被定义为旅游者感知。Nina(2006)使用图画联想、词汇联想、释放联想(抽象拼贴图)的方法测试了和旅游目的地有一定距离的潜在游客,测试结果被称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上述的研究主要是在旅游者常住地进行的调查,受调查对象(潜在旅游者)对于感知对象基本没有亲身的经历和较为深入的了解。
(2)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目的地
此类研究和抽样调查实施于旅游者常住地的区别是:旅游者已经在旅游目的地进行了相应的旅游 体验。Abraham和Gang-Hoan(1996)将韩国导游对日本旅游者长期交往的经验定义为感知。Kuniyal et al(1998)、Melinda et al(2001)和Petrosilloet al(2006)将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所感受的环境质量称之为旅游者感知。Simon(2000)、Atila(2004,2006)以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服务和购物体验评价为对象研究了旅游者感知。Neil(2001)、Michael和Stephen(2002)、Richard(2003)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城市安全问题,旅游者对城市安全的看法被定义为旅游者在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感知。Dallen和Cevat(2003)将横跨美、加国境线上和平花园(PeaceGarden)中旅游者对通关手续和安全问题的看法称之为旅游感知。Gill(2006)研究中将登山探险游客对登山探险经历定义为旅游者感知。
(3)抽样调查分两部分:旅游活动前和旅游活动后
此类调查研究实施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者常住地,调查内容为旅游活动前预期和旅游活动后评价两部分,其对比结果被定义为旅游感知。研究中有的以旅游者旅游活动结束后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评价为主要研究内容;有的以旅游购物或某一景点的实际体验为研究内容,其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动机、旅游期望和满意度评价,旅游感知的实际来源是旅游者预期的旅游体验目标和实际体验质量之间的对比。
和国外相比,我国从旅游者行为角度对旅游感知的研究要晚很多,其实证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近两年来呈大规模上升趋势。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者抵达目的地前后的感知和经历;旅游中吃、住、行、游、购、娱等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评价;旅游安全因素的前期评估;旅游地感知距离和常住地距离比较。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对各种旅游信息的评估;旅游目的地各种综合环境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旅游者的实际体验水平的度量。从时空角度看,国内学者对旅游者感知行为的实证研究基本涉及了上述的3种方式,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和国外学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2、旅游认知
和上述旅游感知研究不同的是,旅游认知概念的运用在国外较为少见,认知主要用于文章中理论探讨的支持说明,没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相关研究中指出旅游者认知是会导致旅游者价值体系的形成,也就是反映相关的旅游经验;旅游认知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综合环境的评价;旅游者社会认知水平会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形成,认知评估导致认知情感状态;旅游者认知经验受旅游者教育水平、信息接受水平和兴趣的影响,不同国家旅游者兴趣差别会影响旅游者的认知水平。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Deborah和Richard(2000)在其《旅游者多重价值模型》一文中系统讨论了旅游者认知和旅游者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提出,旅游者个人价值判断是二维空间价值构架而成: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以及情感支配和认知支配;其中认知支配的内部控制是旅游者因为兴趣而进行的学习,外部控制是度假地的安全、可告知亲友的知名旅游地和对本国情况的学习。
国内对旅游者认知的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的探讨,涉及旅游地认知形象的构成和推广等内容,但关于旅游认知概念的定义在文章中并没有见到。游旭群在其所著的《旅游心理学》中虽没有给出旅游认知的确切概念,但其借助相关旅游研究的成果提出了旅游认知是旅游者在旅游这个特殊活动中的认知,其特殊性表现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物的认知与人的认知的交融性。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涉及旅游者认知程度;涂鸦图和旅游者认知的关系;认知方式中消极情绪对旅游决策过程影响;旅游者对城市、景点、整体旅游印象和服务、价格的评价;旅游者形象认知规律;以及出游前对旅游目的地城市印象的认知等。
从上述的研究看,国内外关于旅游者认知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者只是运用心理学中认知的定义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的某种因素进行评价,这些研究的共同之处是研究者在使用旅游者认知概念时或多或少都提及了旅游者经验和旅游者体验质量。
三、旅游感知和认知概念的再认识
旅游是一种复合交叉融合活动,其研究具有跨学科、多层次交叉的特点,不同学科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认识。经济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经济消费行为;地理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时空经历;社会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文化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文化行为;心理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行为;管理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需要进行管理的群体或个体活动;环境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环境生态活动;历史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历史探寻和历史经历活动(我到哪儿去过);自然主义者认为旅游是一种自然享受和经历;人文主义者认为旅游是一种人文文化经历等。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等精神愉悦为主要目的,到日常生活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和逗留的各种身心体验,它是人们的一种短期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其目的性导向强调在深入体验基础上对旅游经历和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评价。
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多批次、递进式的消费特点导致其行为模式处于不停的变化当中。旅游者在未开始旅游目的地的活动前,其行为要素涉及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决策、旅游选择、旅游时空行为等考察变量,这些行为和旅游者接触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密切相关。此期间,旅游者在动机的驱使下,将外部信息和旅游者原有的旅游经验在个体大脑中不停地进行交换和加工,旅游者此时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的交换和加工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属于心理学所强调的感知和认知的交替状态,也就是说,在旅游活动前,旅游者感知和认知行为伴随着旅游动机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外界信息交换的增加而发展。当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开始后,因为环境的变化旅游者以实际体验的方式重新开始主动和被动的接收旅游目的地的各种信息,在此期间,旅游者行为受动机、偏好、选择、评价、时空行为、客主交互等行为变量的驱使,感知和认知行为存在于旅游者行为的各个变量中,促进了旅游者各种行为的形成。旅游者这种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感知和认知行为最终在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结束,其标志是旅游者根据亲身体验后给出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主观总体评价。这也说明了,旅游者感知和认知印象的形成不是其先天大脑就已经拥有的,是在旅游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循环加工和自我调整下逐渐固化和沉积,这个过程和旅游者个体心智密切相关,其最终的平衡是内心自我调节的结果。其形成和演化过程正好印证了发生学关于人类的认识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循环往复的通路中发生作用,并会在内在倾向的自我调节下趋于平衡的观点。
心理学中感知初级阶段感觉强调个体被动接受外界信息,认知则强调个体对信息搜寻和加工的主动性。也就是,认知的范围涵盖了感知,认知是在感知被动接受信息刺激并加工的基础上激发个体的注意,并进行主动的信息搜索进行的记忆和思维过程。
基于心理学对感知和认知的定义以及文中旅游研究者对感知和认知的运用,笔者认为旅游感知是旅游者在旅游者常住地或旅游目的地将外部旅游信息被动接收后和自身已有的旅游经验进行对比所形成的和旅游目的地事物密切相关的认识和评价。旅游认知是旅游者在已有感知印象的基础上,根据原有旅游经验或实地旅游体验经历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反馈、加工和处理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可以发生在旅游者常住地,也可以发生在旅游目的地,以形成对旅游地相关事物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为最终目标。上述定义和心理学感知和认知概念的区别在于,心理学感知和认知的概念强调对心理过程的研究,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概念强调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为目的,运用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技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的特殊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康发展。在社会生活发生复杂而深刻变革的时期,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没有认识到精神、心理问题已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没能给予此项工作必要的支持。主要表现为经费投入力度不够、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等。
2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部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实际的工作并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其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很多大学生有顾虑,不敢主动或不愿意去咨询。
3 教育队伍还比较薄弱,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学校存在专职队伍人手少,兼职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专兼职队伍理论修养、业务水平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专兼职人员需要接受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在兼职队伍中,来自比较欠缺心理知识和咨询技能的教师、干部或其他职业的人员占有很大比例。对一些心理危机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人员数量及专业化程度成为制约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高校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却因为缺少合适的教师,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存在单一化倾向
1 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在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方面,有的高校把开设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一些心理学的理论课程当作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而没有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素质教育特色课程。
2 心理咨询内涵简单化。在心理咨询方面,有的高校把心理咨询等同于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或医院的心理治疗。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或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仅以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或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意识行为的规范或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要。
3 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缺失。许多高校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没有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只能被动地跟在问题或事故后面,不能主动地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有效减少心理疾病和不幸事故的发生。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机制尚未形成
1 心理素质课存在着课程化和孤独化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实践性,更重要的是缺乏规范性,心理健康教育似乎仅仅是心理学课程、心理老师或咨询人员的事情,各方面尚未整合为一个系统,形成一股合力。
2 没有编制出适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目前,用来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量表全部是外国的,尽管经过了修订,但在本质上这些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是生活于西方文化环境下的心理特点的标尺,国内至今未编制出适合中国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这是影响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根本因素。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在大学生生活过程的两端就面对两次新的适应和角色转变。一个是大学生生活的适应和实现从中学生角色向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另一个是适应社会需要从大学生角色向社会成员角色的转变。学业上要竞争,就业和工作也要竞争,优胜劣汰,各种文化交汇融合等等,都给现代青年造成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高等教育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研究和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及自信心等,已经成为高校在这场教育变革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2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调查了社会各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能,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方面的能力。心理素质与大学生成才关系极大。健康的心理素质既是大学生素质要求的重要方面,又是他们成才的保证。在人的整个素质系统中,由于人的一切活动都同时又是心理活动,所以心理素质是基础,它渗透到各个素质之中并影响和制约着素质的发展。大学生只有注重培养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才能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克服自身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的需要。心理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因为心理素质教育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成熟和合理的应对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1 紧扣人才素质教育目标,明晰心理素质培养内涵,切实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来。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学会或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及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等,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个性品质。(2)开
展挫折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帮助学生掌握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的基本方法,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正常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应与整个素质教育协调互动,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在教育内容上体现全程渗透性,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相互促进,功能互补,从而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
2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一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在新生入学之际进行心理状况普查非常必要。可利用各种量表,通过测量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登记备案,并主动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咨询,坚持追踪调查。二是建立跟踪调查制度。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情况,不断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并发挥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心理危机多发季节、心理危机重点人群的排查工作。三是建立相关预警干预机制。预警干预机制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对大学生全员进行心理健康及心理保健教育。增强预防危机的意识,研究危机形成的机制,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组织结构,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作用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 观察能力 学生实验 课堂教学 实验能力 化学教育 思维能力 基本技能
我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传授都必须建立在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我所指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那么对化学课堂心理环境应如何更好的营造与引导呢?我认为化学教学最基本的便是化学概念的传输。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生后面的应用与创新。我们应把概念的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形成、深化、运用四个层次,使学生能完全理解与接受。下面就概念教学的四个层次,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1、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不能直接把概念“灌”给学生,这样会使课堂显得枯燥,而且学生得到的将不是理性知识,而是肤浅的,表面现象的认识,在头脑中只是过眼烟云,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时我尽可能地做到启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的情境,循序渐进的引入概念,并特别注意教学中多“导”,在“导”字上做文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个别的具体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本质,形成概念。中学化学教材中概念很多,引入的方法也很多。
2、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完成。如何准确形成概念?
我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合乎实际的、能够理解的感性材料,这是形成准确概念的前提。由于教材有些概念的引入与实例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学生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调查力,善于捕捉教材中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感性材料。如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因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链烃。我们需把这一信息及时补充给学生,再如,教材对于溶液所举的实例都是无色溶液,我们应及时补上一些有色溶液,更正学生的认识。
其次,我们还需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概念,避免因口误而引入错误的概念。如弱电解质是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而不是在溶液里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3、概念的辨析
我认为在概念的辨析上要深刻、要讲到位,而且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概念,避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这需要在复课时多琢磨,多下功夫,我主要着手于每一个概念的关键字、词的含义,每一个概念的适用范围。
4、加强训练
学生的能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的获得而自行产生,它是教师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我们应加强规律性认识通过凝聚和升华,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并形成一定的观点。这要求我们在训练中注意选题与方法。我们应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例题。这可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我应注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熟练。
对于概念教学,虽是课堂教学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步。但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直接的应学会创造性思维。这也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高的要求,我们着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在化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一些初步尝试。
一、创设情境,实验设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在讲卤素的氧气这一节时,我们要讲到Cu丝在氯气中的燃烧,我们首先做Cu丝在氧气的燃烧,使学生回顾初中时对燃烧的学习,那么Cu丝在Cl2中会燃烧吗?学生产生疑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对燃烧的现象产生了定向思维,我们应在此时加以引导,通过实验,扩展燃烧的概念。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原有的局限,并运用已学的知识,重新给燃烧下个定义。再比如说,在学习苯这一节时,它们中的键是一种特殊的键,我们应利用这一节通过实验锻炼学生敢于通过实验进行直觉思维。苯的分子式C6H6,单从分子式看,它应为一不饱和烃,但此时很多学生会在大脑中立即与所学的乙烯、乙炔联系起来,此时,我们如提出疑问,如把苯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吗?大多数学生会不自学的想到――当然可以了。但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苯却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学生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与以前所学的不饱和烃乙烯、乙炔不同。从而使他们可以通过直觉判断里面没有双键或叁键。当教师引入苯的取代反应――单键的特性,与H2加成反应――双键的特征反应,使学生们在直觉中可推断出苯分子中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的键。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也激发学生们培养自己思维的创造性的自觉性。
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心理学和教科学法的诸种专著中,都一致承认“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应该是发散思维在化学上的具体体现,其所使用的化学知识是多维的,而不是在一个认识水平上转圈子,展开化学“一题多解”的教学要用启发式,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愿望;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讲清“一题多解”的思路,布置“一题多解”的作业,推广学生中一题多解的好方法。例如,在物质鉴别的习题中,一是发动学生各自寻求鉴别途径,以培养、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主要通过教师命题,学生设计鉴别方案,教师审查,学生实际操作鉴别四个环节来完成;二是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教师提供命题并规定学生至少设计出若干种方案来,这时学生就必须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努力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目标,为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升华进入更高层次的水平,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设计信息进行反馈,汇集他们的设计方案,去其相同,取其不同,去其不合理,取其可行者,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使全部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和传递。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去揭示,发现不同途径中所再现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具体再现方法的规律性。同时在讨论解题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中有创见的同学进行适当表扬,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把思路引向。使学生学到从知识的港湾游向大海的本领。
三、多种形式,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采用比较多的是让学生复述某一章,某一节,某一物质的主要内容与性质,在这过程中,他们不自觉的在大脑中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敢于大胆提出某些假设,我不断地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大力表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创造欲望和动机,无疑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课堂的艺术》 黄家立中国教育杂志社(1999、9)
2、《普通心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9).喻国华
【关键词】意志品质;明确目标;正面教育;惩罚
目前,就我所在的学校及周边学校的小学生、或初中生大多都有着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和自觉性,缺少坚韧性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当遇到稍复杂的问题时就退缩,或只是草草了事,随便应付;依赖性较强,啥事都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没有果断性,只等老师“点拨”;学习上懒于动脑筋,惰性,没耐性;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总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自制能力太差……。在中高年级表现较为突出,由此也逐渐发展为一种厌学的现象。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我所在的学校周边的家庭主要有这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孩子过度溺爱,以“保姆”式的方法,从衣、食、住行统包到底,唯恐累着、饿着、冻着孩子,从学前班一直“陪读”到六年级。那些从磨难中、从艰辛中走过来的父辈们,生怕孩子也受自己经受过的磨难和艰辛,生怕孩子不能过上比自己更幸福、更快乐、更完美的生活,从而就无限制地娇宠孩子,甚至一味地溺爱孩子。另一种是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有吃的给他就行了,以工作忙为由,采用的是“放羊式”,或是托付给爷爷奶奶养着的“半留守儿童”。这两种家庭的孩子在家里都没愁吃没愁穿,一点家务工作都没有。前者的孩子一天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后者的孩子就是随遇而安,糊里糊涂过一天。学校呢,整天都在“减负”,减来减去,学生作业少了,为了安全各种活动也少,可得到的相应的锻炼更少了。加上学校教师再也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很多教师连大声批评都不敢了,只有表扬之声,没有批评之音。这样做的不良后果——造成青少年学生的意志薄弱现象。
让我们看看现实中的学生吧:
(1)“个性”十足,缺乏意志,生活能力差。当前少年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着孤傲的现象。有位女大学生第一次进军校浴室洗澡时,急得直哭,站在水笼头下面,她不知该怎么洗澡,因为18年来,都是她妈妈给她洗的。
(2)兴趣不专,见异思迁,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新玩具只玩一会儿就弃而不再理了,再有新玩具又只玩一会儿。好多儿童玩具成箱,但总觉得没什么可玩的。据有关研究指出,在三十分钟内某些儿童会改变自己的计划达10次以上。进入学龄期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听课或写作业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缺乏坚持性和恒心。
(3)意志脆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由于骄纵任性,许多孩子从幼年起就碰不得、说不得,一旦老师、家长对其错误进行批评、指责,内心就接受不了,或者撒泼耍赖,或者嚎陶大哭不止,直到老师、家长向他表示歉意才算了事。另外,有的孩子自暴自弃,甘于沉沦,或者是忍受不了周围环境的某种刺激,轻易选择轻生的道路,或是把愤恨、怒气发泄在他人身上。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除了关注培养孩子的分数,关注孩子“听话不听话”外,关注过孩子的意志品质吗?苏霍姆林斯基说:“从童年起就要学会支配自己,命令自己,掌握自己,要迫使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我想,如果我们老师、家长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这样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那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就会做他该做的事情了。通过研究发现:有意志的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会把无意记忆很快转化为有意记忆;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意志坚强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能力发展较高;意志薄弱的学生,难以充分发展其能力;凡具有优良的意志品质的学生,学习成绩就有53.7% 的属于优等,意志品质薄弱的只有17%的属于优等,58.7%学业成绩的差。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了追踪研究。30年后,在800名男性被试者中,将其中成就最大的20%与没有什么成就的20%的人做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智力的高低,而在意志品质的不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凡是有成就的人,对所从事的工作都有忘我的牺牲精神,执着地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目标,知难而进,不屈不挠;而那些无成就者,大都意志薄弱,知难而退,消极适应。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跟他一生的发展、生活、工作乃至身体都有直接的关系。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性格即命运。人的性格由四方面主要内容构成:对现实对自己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成为性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自然有优劣之分。好的性格,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都是上乘,缺一不可。其中意志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既能调控态度,又能调控情绪,并且促进和保证理智的充分发挥。①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
1.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具体地明确目标,并让孩子有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人的坚强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磨炼的结果。一个在教室里愁眉苦脸学习的学生,在操场上可能生龙活虎、活泼愉快;在劳动中又可能是不怕劳累的人。要培养孩子坚强、健康的意志品质,就必须使他们树立明确的、端正的、稳固的、健康的、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生活目标作为主导的生活目标,节制、清除那些有害的生活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稳定的生活目的,行动才有路线,努力才有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可能为此而克服重重困难,争取达到希望的结果。例如,在家庭中适当安排孩子家务活,并要求孩子完成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目标。一方面使孩子有了具体的工作和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让孩子对家庭有了责任感。目标还可以一次一次地提高,不断地接近远期目标。要教育孩子:明确行动的目的,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式,一旦行动,不达目的不罢休。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意义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意志行动。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明确的目的性,无论是在一门课的学习中,还是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只有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行为才会更自觉,更具有方向性。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结果,可以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是学习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这对某学科的学习意义和目标也较有鼓励性。
另外,在班级的培养中,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普罗斯教授曾经研究过一组打算从元旦起改变自己行为的实验对象,结果发现最成功的是那些目标最具体、明确的人。其中一名男子决心每天做到对妻子和颜悦色、平等相等。后来,他果真办到了。而另一个人只是笼统地表示要对家里的人更好,结果没几天又是老样子,照样吵架。
因此,家长在家庭中多给孩子指明生活的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给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导向,使学生能够预期到自己学习行为的结果,同时以目标的实现督促学生的意志行动,帮助他去积极地克服困难,完成生活、学习上的一个个任务。
2.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注重正面教育(以正面事例为引导)
正面教育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积极的手段、因素或力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知识的或以肯定为主的心理诱导,以消除学生狂妄的、悲观的、错误的思想和态度,激发学生的摹仿、学习、创造的欲望,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成长的教育。正面教育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积极的手段、因素或力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知识的或以肯定为主的心理诱导,以消除学生狂妄的、悲观的、错误的思想和态度,激发学生的摹仿、学习、创造的欲望,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成长的教育。③
因为意志品质过大了,就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我们不注意,常用反面例子教育学生,那就是不断地在暗示学生往过大的方面发展了。更甚的是这样也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如果意志的自觉性过大,这种意志品质的人容易过分集中精力做某件事而忽略自己的其它需要或其它工作;如果意志的自觉性过小,这种意志品质的人难以专心地、高效地做好某件重要的事。④
以正面事例为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我就不相信我不能改正缺点,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要争取做到。”⑤
3.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的方法、形式要多样,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得当的方法
比如那些做事情虎头蛇尾的孩子,看起来很让人头疼,却是能够很快确定目标、确定行动阶段的人,而弱点在于坚持性和自制力上。对待这样的孩子,在确定目标之后,要打预防针,提醒他一旦干起来,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在行动过程中,则要帮助孩子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断地激励他。在接近目标时,尤其要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有几次这样的过程,孩子的薄弱环节就会得到扭转。
有的孩子做一件事开头犹犹豫豫,难下决心,而干起来之后能够较好地坚持。这种孩子的优势在执行计划,而决定计划方面薄弱,内、外因素干扰使他难以果断做出决定。对这样的孩子,就应在一个行动的起始阶段,帮他分析利弊因素,尽快确定目标,培养孩子的果断性。
4.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其适当的惩罚
前苏联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句影响了无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至理名言:“适当的奖赏,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
如果在说理教育,小奖大奖教育无效后,我们考虑采用惩戒。一来能够让学生在其亲身经历的教训中认识对与错,是与非;二是能够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三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四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更可贵的应该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
作为一个受教育者,接受惩罚,不仅是一次皮肉之苦,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新加坡学校仍然保留“打屁股”的惩戒方式:学生若是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可以在专室由专人进行“打屁股”的惩戒。这种方式在国际上很有争议,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富裕的国家,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无疑是真的。但我们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无条件的爱,那是宠爱;无原则的爱,那是溺爱。——显然,这都不是真正的爱,也不是真正的教育。
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懵懂孩童的时候。在今天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们成人尚且犯错,我们又怎能指望这些孩子能够“洞察秋毫”、“明辨是非”,“行善去恶”,不犯错误呢?对学生,道理当然是要讲的。不但要讲,而且要“讲足、讲够、讲深、讲透。” 但有的道理你讲了他们不一定能懂,有的道理他们懂了不一定能实践,有的时候他们实践了不一定能坚持,因此,适当的灌输和强迫、惩戒是必要的。
在惩戒前,我们要先让学生明白、意识、承认自己错误,并且告诉他们,因为爱他们,才惩戒他们,这不是面带怒气的鞭打,而是心底流泪的责罚。这不是恨的发泄,而是爱的期望。老师使用惩戒时要明确目的,要懂得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最终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确受到惩戒的原因,允许学生将功补过,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配合适当的表扬鼓励,激发学生上进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他们健全的心灵。
5.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贵在坚持不懈,时时刻刻都在锻炼
良好意志品质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来的,而是靠长时间的锻炼逐渐养成的。教师、家长应有针对性的,坚持不解的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训练。美国神探福尔摩斯的细心、耐心、逻辑严密等优秀的品质,是经过长期的刻苦锻炼来的;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的卓越领导才能,也是经过不断地训练达到的;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学家,他那刻苦耐劳、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优秀品质,也是从不断地学习和生活的锻炼中得来的……。
①②王雁主编《普通心理学》
③2004-09-26 《益阳师专学报》周长青:浅谈“正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