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第1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 案例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7-68-02

Discussion on cas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Liu Fe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650221, China)

Abstract: Case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 good case teaching is propitious to make theory work in practice better,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But in f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case, which result in ineffective teaching and even become the teachers of "What I say goes". For the three objects in the case teaching: ca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hop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se; case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全国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国家教育部已经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

2 案例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班级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2]。

案例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理解和综合运用MIS理论知识点的有效方法[3]。理论知识点是抽象的,只有结合典型案例才能更深刻、生动地理解理论;使整个教学活动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向以“学生讨论为中心”转移, 实行启发式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2]。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⑴ 案例讲解的深度不够。基本每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任课教师都在教学环节讲解过案例,但是由于教师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的经验不足等原因,案例分析、讲解的深度不够,导致案例教学难以开展或者教学效果不佳。

⑵ 案例和理论知识联系不够紧密。大多数的教材在案例方面都只注重了开发案例,而其他知识的学习没有相关的文本案例。学生在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教师也很难结合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并点评案例。

⑶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难以完成案例的分析。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在案例讨论时,难以发表有见解的看法,甚至于整个案例的讨论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完全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 关于案例教学的思考

教学中运用的案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用于引出新章节内容的先导案例,也可以称之为开篇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在每个新内容开始的时候介绍比较合适。比如为了介绍信息时代中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运用,可以在开篇介绍“海尔集团的信息化”案例。二是用于对基本知识点理解和应用的“验证性”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往往在一章内容结束后学习,通常用于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学过的知识点,了解它们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了供应链管理后,可以结合理论要点介绍沃尔玛公司或者丰田汽车的供应链管理。三是对前后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和理论联系实践所使用的“综合性”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往往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学习完之后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重要任务。比如在学习了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后,介绍某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视为“计划―准备―讨论、分析―点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两个主体。问题即案例,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设计案例,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本课程中的知识,讨论并分析案例,最后得到合理的但并不惟一的认识。此处结合三者提出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案例教学的一些建议。

3.1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

一是案例必须要与理论授课内容高度相关,内容要新;二是案例的文化、社会背景与当前一致;三是提高案例的可读性、可思考性和可讨论性。案例的选择不仅可以引用国内外优秀案例,还可以结合某些企业的实际情况自编案例,形成案例库。

案例与实验相结合。首先依据某一现实情况拟定案例,然后以合适的形式描述成实验要求;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问题展开学习与讨论,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并完成实验内容。

教师案例与学生案例相结合。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思想,设计学生自学的案例,这类型的案例主要是以启发性为主,通常于新知识点之前使用;教师案例通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学习。这样既重教师讲授,又重学生学习,充分将教师主动性讲授与学生主动性学习结合起来。

开篇案例与综合案例相结合。开篇案例着重在于新知识的引入,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综合案例则选择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案例,针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来设计。其选择既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案例, 也可以是失败的案例;既可以是文本知识的案例,也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案例或者系统实施的案例。

3.2 提高教师能力

充实教师知识水平。在案例教学环节,教师扮演多种角色,要求知识面广,视角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需将管理、项目实施等的相关知识,与课程中某些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否则整个案例环节就显得比较教条和枯燥。

培养教师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组织,在讨论的内容和范围等方面做好课堂控制,避免案例的讨论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在整个案例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参与交流和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逐步引导学生从案例的表象看到本质问题。

3.3 对学生的要求

提前准备,尤其是非教材上的案例。为了能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需要学生在课前熟知案例,并且对案例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分组讨论、小组作业和课堂讨论相结合。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不动脑经,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或者小组作业的方法,在小范围内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问题,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一些疑难的、有争议并带有共性的问题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最后可依据情况安排个人撰写研究报告。

4 总结

在案例教学中不寻求答案的惟一,重视的是求解答案的过程,学生需要利用案例中给定的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案例的讨论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师生能够相互交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案例教学中的三个对象:教师、案例和学生均提出了建议,有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但即使在案例教学中采纳了如上的建议,也有可能效果不理想。无论教师对课程有多强的控制能力,学生也可能一言不发,那么预期的教学目的就不可能达到。所以,在案例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一些硬性的措施来督促学生认真面对这一教学环节。比如加强案例教学的考核,或者将案例教学的考核纳入到最终成绩的评定,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这其中涉及到的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的程度尚需要重新审定。

参考文献:

[1] 刘芬.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J].计算机时代,2015.1:

64-65,68

[2] 徐有芳.“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

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5):107-109

[3] 于洪鹏.《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第2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在一战前期,心理学家并没有对语言和言语进行过多的关注与研究,但也有如Wundt和Galton等心理学家做出了重大的学科贡献。当代科学心理学之父Wundt早在1870年便通过缜密地观察与科学全面地理论论辩对儿童言语发展和母语习得问题写成著作并发表。这些试验对于心理学家理解人类思维活动、掌握人类语言表达能力规律以及进行语言行为研究都具有巨大的意义。世纪之交,Freud的口、笔误研究揭示了语言行为的情感动态问题,Jung把语言词汇联想做为“诊断工具”,发掘情感的复杂性。他认为不正常的词汇联想往往预示着个体的情感纠结或精神压力等一系列情感问题。

 

一战期间,受美国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上争论不休,出现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两大观点,虽在40年代通过两方的“妥协”达成“一致”,却在60年代由于Chomsky的理论宣传推广下烽烟再起。受Binet“智力测试”观念的影响,Poaget和Camero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做为影响个人认识和情感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存在。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先于智力发展,甚至有的认为语言依赖于认知发展。在此问题上的争论至今没有一个鲜明一致的答案。1952年,美国的学者们成立了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1954年,Osgood和Sebeok将讨论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将其命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此书的出版也就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将语言描述为持续不断的“言语行为”。50年代中期,随着Chomsky的转换语法的兴起,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一些学者开始抛Skinner的理论,转而相信儿童习得母语是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直至60年代,心理语言学逐步形成了三大研究内容: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语言习得。

 

二、学习与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学习实践的伟大尝试。心理学家关注有机体(人和动物)对环境和调节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关注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此外,学习心理学对学习做出了准确的定义:所谓的学习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实践活动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个体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学习即变化,是朝向既定方向和目标变化的过程。教师是促成该变化过程的外部因素,内因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早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多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并形成了两大学习理论。首先是“环境论”。受英国联想主义思潮的影响,心理学家主张“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思维、意志规划、知识的内化过程等方面进行缜密研究。其中以Pavlov的条件理论、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Thorndike的关联主义理论和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和教学机作为令人称道。其次是“天赋论”,以Gestalt心理学为代表,学者们不再单纯得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强化和重复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体在感知、认知、感觉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学习等方面拥有天赋,并强调“顿悟”和“意义学习”。二是教学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并开始致力于解决理论研究成果与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所需脱节的问题。心理学家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学习心理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学习者特征与个体差异研究、学习分类、研究学习进程情况、学习效果评价。

 

三、教学与心理学

 

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不是一条平直的线条,相反的,两者是在选择与摒弃中曲折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曲折的五大关系转变。首先是以Sweet为代表的早期联想主义学家将语言学习的过程视为联想的过程,Palmer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对个体的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科背景等因素大加研究,提出“语言学能” 的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二战期间,语言学习被Huse定义为纯粹的记忆问题,学习就是将固定既存的表达方式进行辨认和回忆的过程。根据英国心理学家Findlay观点,学习者受母语影响,容易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有排斥心理,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模仿性工作,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复制当地人的言语行为并不断操练,直到新言语习惯的形成。另外,他不主张学习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无意识的存储记忆。

 

战后,Stott对语言学习进行了系统性的新尝试,提倡认知和活跃学习法。他与Findlay理论思想相似,主张语言学习的记忆和习惯养成。40、50年代受美国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强调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重复、操练、习惯养成等环节的重要性。受实证主义的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了直接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学说则促进了听说法的产生和发展,为了迎合战争的需要听说法曾在美国的语言教学领域盛极一时,60年代学者(Rivers和Chomsky分别对听说法进行了批判)开始对该假设质疑,听说法开始走下坡路。理论的批判并没有给语言教学理论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相反的,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争执、迷失感在整个学术界蔓延。直至70年代,心理学家才重新开始了理论化和实证性研究,新一批的理论思潮开始,新观点也得以提出,例如中间语的提出与研究、二语教学本质研究、Krashen的观察论、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社会结构问题研究。

第3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学;关系

在新的世纪,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势,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语文教学也摒弃为“应试教育”而教的落后思想。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了解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统合性极强的学科,它运用诸多科学的成果,来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推动中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学科知识,领会如何灵活地将它们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所谓教学,是师生双方教学相长的活动。语文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心智活动的过程;心理科学就必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提供了一把钥匙;同时,它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流中的心理特征和变化规律。心理学有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以至于具体的阅读心理,写作心理等都为语文教学法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但我们应着重学好普通心理学,努力把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下面,我结合自己当学生的切身体会和当教师的体验,谈谈语文教学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1.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心理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而且会学。

2.通过说理和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心态。

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接手一个新班时,第一次作文评讲,一个学生的作文被列为好文章,哪怕这一”范文”其他方面写得平平,仅仅是在某一方面达到此次作文的要求,因而得到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赞扬和肯定,结果,这个学习平平的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乃至整个语文学习方面,会出现逐渐的乃至是飞跃式的进步。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无意中帮助他树立了自信与成功的良好心理。也就是说学生是心理状态获得了优化,就可以使学习上表现平凡而变为表现不平凡。

我在读初中时,开学第一次作文讲评时,老师肯定了我“开头点题,发掘周延”的写法,并打了90分的高分,并在讲评中作“范文”宣读,结果我学习语文的热情日益高涨,上课时踊跃回答问题,还经常自写作文。结果中考语文得了112分。事实说明,学生的精神心理的自我观念的优化,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原因。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学生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学习,总会进行一次自我排队。这种排队的自我意识,往往影响到今后的整个阶段的学习与表现,或自卑或失望,阻碍蕴藏能力的开发,或自信或奋发,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猎取成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意志、情感和个性上有较好的状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生活体验经历的结果,谁在后天获得成功越多,谁的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就会产生落后的现象。在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我认为尊重与赞扬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内心要真挚地尊重,在外表要显露出对他学习劳动是热情赞赏,哪怕是失败的劳动,也不能轻易否定。

3.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讲练的浓厚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是习惯。

语文课枯燥无味,应该实施一种愉快的教学方法。愉快教学的实质,就是优化学生的心理因素,调动他们内在潜力,负起他们主人公的责任,在毫无压力下愉快有趣地学习。

例如,笔者在上《绝唱》一课,让学生扮成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进行表演,满堂充满嘻嘻哈哈的笑声,两节课下来,老师并不用多讲解,但学生却完全领会了课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的差异产生业余时间”。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论断。无疑这是正确的。如果只是困于课堂内,语文教师是不会获得成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多号召,乃至组织学生到社会看看,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科技、文体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开展记者采访,搜集典故传说,办小报,出墙报拟写春联,知识抢答,各种辩论等,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这样就创造了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创造读写的良好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对于差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用爱心激励他们施展才能。

作为语文教师,事前必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先前的优差好劣,使优好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完美,特别注意帮助差生打破他们差劣的自我意像,树立起“我现在与别人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别人行,我也行。”的观点。重塑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由于每个人的困难起因不同,内外各种因素的配置不同,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个体内部的认识、情感、行为系统各项因素的发展水平不同,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可以把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暂时性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没有偏常,但在学习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如果教师组织教学不当,就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因当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能力困难型的学生:能力较差是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教师很容易把他们的能力、方法问题视为学习态度问题。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对立,产生不良效果。对于这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学生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动力型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坚持性、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教突出,不能正确的归因,缺乏学习动机,这样的学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应该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整体性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低。其原因是大多数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而长期的学业失败更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丧失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对于这种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

第4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尚属于儿童阶段,心智与心理发展不成熟,在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今天,我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关键一点是:为了儿童的一切——不论是智力的还是情感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品德的还是人格的。培养健全的“人”是我们最终的教学理想。而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系统把握儿童发展与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

心智;心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成长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可以为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与儿童教育过程有关的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如下:

一发展心理是基础

其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主要因素。遗传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起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环境则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掘人的潜质,不良的环境可能会遏制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发展。其二,儿童自身的成熟也影响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在成熟期间对儿童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其三,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个体差异性,个性影响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教育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效果也受其个性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是根据

教育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安排、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与教育心理有关。只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是目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中得以运用,为教育服务。所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的选择都应本着这一目的进行,不能偏离大方向,更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在运用中也不能生搬硬套。小学低年级学生与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是不同的研究科目,区别主要表现在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年龄进程,从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环境中去概括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目的是研究儿童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心理发展情况,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来研究,主要是依据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着限于受教育者心理的综合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能力、人格、品德和知识技能筹备方面的健康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区别表现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框架基础之上的,它直接应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和特定个体上,与教育心理学相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由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既探讨发展与教育,又涵盖学习与教学;既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又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儿童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某种才能的心理学规律;形成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理规律等,即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心理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讨,才能发现其规律,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可控性。要做到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为目的;其次,确立客现的指标,是保证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指标应该是能观察、测量到的,最好能用仪器来测定、记录和分析;最后,在说明研究结果时,也应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任意取告。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研究时也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遵循这一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研究出的结果必须能在实践中运用;其次,确定研究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选择研究的形式时必须采用活动方式;还有,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所有方法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适用,另外,选择研究方法还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检验研究可行性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研究的结果也应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设置研究情境、选用器材时,不能不考虑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对儿童所做的任何研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潜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在研究之前应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尽量使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果实在难以克服,而影响又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研究很有价值,也不能进行。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不利影响还应设法补救。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较为困难之所在。有时,当无法对人进行操作控制时,人们只好转而对动物进行研究。但把动物作为对象的研究活动目前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对人尤其是儿童的研究更应考虑其教育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且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心理发展规律。首先,儿童不是处于真空中的,其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在研究时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如在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时,人们多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双生子的心理发展差异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使遗传的影响保持一致,使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避免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其次,儿童心理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心理分成各种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然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在研究集一种或某些心理现象时,不能不考虑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在研究被试的记忆时,就应该考虑到智力、兴趣、练习以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尽量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避免出现自变量的混淆;再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应注意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研究的结果,从而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对于年龄越低的儿童更应慎重。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儿童虽然早期智力较落后,但以后会很快赶超上来,所以,不能根据早期偶尔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而定终身。最后,只有抓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推动其发展进程的关键动力,才能发现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而避免台本逐末。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这是和儿童的特殊性相联系的。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不同于物。人的心理发展有复杂性,在研究时考虑不周到就可能会违背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可能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事件,从而招致法律纠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多从被研究者的立场考虑,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研究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42-44.

[2]范淑杰.对于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24).

[3]杨会静.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6(5):12.

[4]刘松艳.刍议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

第5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1.大学生人际关系概述

大学生人际关系,广义上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和与之相关的所有人之间通过各种交流交往而形成的一种心里关系,狭义上指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和周围所有人因相处而产生的心里关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他的人际关系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一般来讲,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简单划分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大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等。

当今社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多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人们开始趋向于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而人际信任显然是发展团队协作精神的必需品,大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目标对象,如何使其在几种主要的人际关系中把握好人际信任关系,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极为重要。

2.大学生几种主要的人际信任关系与心理健康

2.1 亲子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亲子关系显然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法定的血缘关系,落实到实际生活,则是指父母如何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对待、培养子女,反过来子女又是如何对待、反馈父母的一种相互的社会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大学生所必须要面对且在大学生内心所占比重极大的一种关系,相对而言这种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由于血缘这一与生俱来的关系纽带使得亲子关系极为特殊,大学生对于父母的信任度也是极高的,二者之间的人际信任极为稳固。

据多种研究调查表明,父母对于孩子的基本教育方式直接影响成长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趋向于温暖、理解、关怀时,子女对其信任度极高,会逐渐养成自身热情开朗、积极向上、独立自信的性格特点,对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有些明显的促进作用。父母若是采取拒绝否认的教育方式,则会养成子女内心的自卑感,害怕被拒绝,无法融入集体,做事情优柔寡断的心理,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如果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去干涉子女,会使得子女在成长中严重缺乏自信,过分依赖他人的性格特点。而父母若采取严厉的惩罚式教育,则会使子女产生严重的无助感和不安全感,表现出过分自我约束,极度苛求自己的行为,严重时甚至出现敏感、偏执、抑郁等症状,极其容易导致焦虑症和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2.2 师生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受大学这一独特的教学方式影响,大学里的师生关系显然要比中小学时期的师生关系更为放松,没有传统意义上那种紧绷感,师生之间接触时间较短,相关而言沟通和交流很少。但是正是因为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师生之间的交流内容往往围绕学生在校情感问题,未来的职业理想规划,人生观价值观的修正等方面展开。大学生在这种关系中会趋于主动地位,他们更渴望从老师方面得到一定的思想指导,或者取得某些帮助,尽管如此,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独立性极强的个体,他们对于老师的信赖程度并不是很高。

师生关系是依托于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教与学联系,是一种明显的以知识的教授、传递、接受为纽带的业缘关系,也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师生关系中老师的主体地位。对于大学时期而言,大学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统筹全体学生之间的各项活动,领导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显然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的师生关系中同样占主导地位。尽管大学辅导员在这一师生关系中占据主导,但并不是指大学生只是单纯的居于被动位置,任何关系的构成都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护和经营。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活动参与度,对于老师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老师信任程度同样影响这师生关系的发展。师生关系正式在这种双方的共同作用之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环境。

2.3 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个个小群体,他们会根据自身各式各样的共同点,如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相似,共同的生活经历,类似的生活内容,相似的兴趣爱好等,或者是日常相处过程中种种客观因素产生了各种情谊,这种情感联系了他们每一个个体,使其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起这样那样的相互关系,这种逐渐趋于密切的关系,会使同学之间的信赖度较高,相互形成稳定的心理依附关系。

诸多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同学之间的朋友关系,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内心的抑郁,减轻其心理压力,长时间保持一种较为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朋友之间无论是实质性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鼓舞,都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内心情绪。当然,我们不能单纯认为一影响一定是正面的,很多情况下同样会产生负面影响。有实际研究数据表明,朋友的支持度对于大学生自尊体验有些明显效应,习惯接受朋友给予的实质性支持、精神上支持甚至认知信息影响和言语指导的大学生相对而言往往自尊水平很高,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反之亦然。情绪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支持对于实验中自尊高分组和自尊低分组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言语指导则对自尊高分组有着负向预测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合适的交流方式,相处手段对于同学关系的维护作用。

第6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大量的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就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填埋,不但长期占用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还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对土壤、水源、河道、植被等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灰尘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面临的另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大量的建筑垃圾混入到生活垃圾中,严重影响了生活垃圾处理厂的使用年限。因为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标准非常高,建设和运营的成本也非常高,如混入大量的建筑垃圾,可能原计划使用10年的,只能使用3~5年,成本非常昂贵。因此,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共识就是:建筑垃圾的占地非常大,但如果进行再生利用,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必须而且必要。

一、进一步规范已成必然

建设部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一向十分重视,1996年就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对促进建筑垃圾管理、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专业管理,但它只是一个规范性文件,总体显得力度不足。据了解,现在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赚钱,降低施工成本,往往到处偷偷倾倒建筑垃圾,如雇用私人的“黑车”,晚上倒入郊区河道等,对本文这种情况以前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或者只是根据其它的一些法规进行少量的罚款,不够严厉的,也不能引起这些人的重视,受利益的驱动,一些人敢于冒险。

建设部从20__年就开始了重新修订《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论证工作,20__年以来先后召开了三次有关的座谈会,20__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更把建筑垃圾制定纳入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二、三个突出点

建设部城建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新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突出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制定了建筑垃圾处置的收费制度。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市场,实施对建筑垃圾的全面管理,有个管理成本问题,而建设、施工单位对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也有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实施收费制度。这里遵循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谁产生垃圾,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依据是国家计委、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20__)872号文件精神中的有关规定。

2、设立了建筑垃圾的处置核准制度。这是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规定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为一项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而制定的。目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实施了这种核准制度,实践也证明,核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垃圾随意堆放和垃圾围城的问题,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城建司市容处处长卢英方总结了核准制度的诸多好处:核准制度要求建立城市建筑垃圾的调配计划,对哪个地方施工有渣土产生,哪个地方需要土方,可以进行综合的调配;通过核准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全面掌握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流向,进行精确性的规范管理;核准制度有利于保持市容的整洁,对一些运输工具、包装方式、运输处理的组织管理以及时间方式提出较高的专业水平要求,可以减少扰民,消除安全隐患。

3、加大了处罚力度,法律责任更加明确。过去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止,到处乱倒偷倒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就是违法的成本低,获利大。这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作为处罚的依据和准则,对单位和个人分别进行处罚,分得比较细。

第7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61-01

一、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管理现状

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中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学生本身还处于成长期,正在逐渐步入成熟期,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环境的好坏与成长环境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在其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中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建设与课程教学方式之间就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全面地掌握和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想要充分地发挥所学知识就难上加难。数学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是需要通过很长时间才能够有所收获的,在课堂上,若是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必定会出现下降趋势,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有所下降。教学可以在教育中不断适应,但是在创新的初始阶段,学生和老师是很难适应。本文结合相关的教学经验,探索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多年开放式的发展中,这些调整和创新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这样,中学数学教学才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二、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中学数学课程就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出发的,而课程教材大致可以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对学习方式变革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方法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但是因为很多数学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还不能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在运用的时候准确性肯定得不到任何保障,本身应该具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十分匮乏,大部分教师只是在口头上说说新课程标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进行运用。仍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从而使新课程标准无法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

(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学模式改革欠缺动力机制

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相应的改善、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将创新型人才培养出来,但是就当前而言,学生考试的考试成绩在整个教学质量中还是占有很大比重的。所以,为了获得出色的考试成绩,很多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质角度上而言,还是没有太多地被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在根本上就缺乏动力和热情。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改革成果缺乏针对性

中学数学教师尽管在教学实践经验上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工作比较繁重,教育理论显得比较薄弱,对于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必定有所忽视;而从事相关研究的通常是由专业的理论工作者来完成,但是这些高校的理论工作者因为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于数学课程改革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地了解和认识。因为教学模式改革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所以造成在实践中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

(一)提高教学灵活性,开展师生双向沟通

沟通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沟通也显得十分重要,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必须引入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师生双向沟通的能力。如何改革课堂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成为重要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采用一些游戏增加趣味性,比如数字拼图、数字跳棋等等;其次是要提高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实例教学能力,老师要不断地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提高整体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应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兴趣

在教学环境比较沉闷和单一的现阶段,需要引入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比如创设一种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大家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喜好加入一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动画显示图形、声音文字,努力创设一个动静皆宜、文图并茂、直观清晰、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这样就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通过多媒体的展示,给学生带来精神享受和视听美感,特别是多媒体本身独特演示功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标。

(三)扩大教学投资,提升教学品质

各学校要在教学过程中扩大教学投资金额,购买教学软硬件,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创新教学思维,聘请国内外高级讲师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教学引导服务。开展一些优惠政策,对学生的数学教学技巧进行辅导,提高学校的吸引力,对数学教学的各类学生人群进行分析,定位不同的学习接受能力等级,并根据等级做出教学计划大纲和任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利用学校的先进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对于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而言是尤为重要的。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发展和教学实力的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数学课堂教学管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方式创新是通过人性化、科学性、合理性的综合角度上,结合当前环境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虑,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式,并为中学数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单素莉.例谈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的以简驭繁[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9)

[2]王娟霞.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9)

[3]童晓花.让数学课堂在智慧预设中有效生成[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9)

第8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Abstract Hermeneutics experiences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 Heidegger and Gadamer's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Habermas's critique of Paul Liko's psychoanalysis of modern hermeneutics, structuralism Hermeneutics and Lacan's after school. As a pioneer of the hermeneutic psychology, Freud and Max are connected with hermeneutics. Maslow and Rollo May think that psychology is the sci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the motives of human beings. Allport emphasized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to understand personality. Binswanger put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existential meaning by absorbing the psychological thought of existentialism.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meneutics and psychology, interpretation is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two is a kind of complementary logic, either this or that,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he two can the relationship more closely, the future prospect to build fresh psychology.

Keywords Hermeneutics; psycholog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1 解释学的历史发展

解释学又名阐释学、释义学,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在解释学的核心的概念是“理解”。解释学与现象学、实证主义作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三大势力”,对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早期的解释学是作为人们来理解和解释《圣经》的方法和技术,是教父对《圣经》的统一解释,以神的旨意为解释对象。解释的目的是通过《圣经》的文字传达中上帝真意。到了十九世纪,受到了近代学科化浪潮的推动,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从神学、语文学中解脱出来,发展成一门关于文本、人和历史事件的理解的普遍学说,对具体解释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独立学科――一般解释学。狄尔泰强调理解和描述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他主张以同感理解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即消除偏见达到理解文本的内涵。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也是哲学解释学的开启人。在海德格尔带领下,解释学由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变为了本体论问题。解释学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著作《真理与方法》发表为标志,他把解释学的由方法论转向为本体论,提出了哲学解释学。之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之间展开了解释学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争论。他批判了伽达默尔传统主义态度、解释学的普遍性以及伽达默尔解释学本体论倾向的时候,形成了批判的解释学。保罗?利科是一位深受现象学传统影响的解释学,他的解释学也被成为“现象学的解释学”。利科把“文本”作为理解和解释的重心,他认为文本的内在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文本符号并不只是符号的意义,而在于它背后所指的意义和内容。

2 解释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2.1 解释学心理学的思想的先驱

冯特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是人的团体一般的发展和有普遍价值的、共通的精神产物发生为基础的心理过程的。因此,冯特说:“现今心理学所处理的心理、精神,并不是哲学的实体概念,只不过是现实的概念,即实际的精神作用、意识现象。”他认提出低级的心理过程,可以通过实验内省法的方式研究认得心理。而对于高级的心理过程,只能用民族心理学方法。他提出要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神话、宗教、风俗习惯从而来理解民族的高级心理。他也曾强调,人必须融入民族中才能理解心理。这种思想与狄尔泰的同感理解想联系起来,是一种自觉自发的把解释学的思想应用于心理学之中。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是潜意思,潜意识是不被人通过认得感官所能直觉察觉到,也不能通过自我观察而捕捉的。潜意识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诙谐幽默、言语、梦境等解释,潜意思只有以这种表象形式才能被人了解。由此,解释就是澄明潜意思思想的关键。通过不同的表象与象征,以一具体的事物,表达对人内心思想的解答,例如怀孕时候梦到蛇来表达男性,用南瓜来表达女性。

2.2 解释学与理解心理学

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也被称为生命心理学。理解是人获得生命知识的过程,是由人所有外在感官去认识内在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由一种方式来阐述,因此可以说理解是目的,解释是达成理解的方法。人作为理解心理学的对象,是具有知、情、意的统一整体。理解心理学的任务是完整的分析、阐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即理解就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解释。狄尔泰把体验、理解和解释作为理解心理学的首要方法,理解就是通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心理活动,他的内心体活动和文本思想的过程。

2.3 解释学与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作为解释学思想的前驱,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解释为何物,但是在他对梦的解析等知识的阐述中又蕴含了解释学的思想。弗洛伊德所建立的精神分析在他看来是一个合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支,但实际上他的诸多观点都带有一些人文科学尤其是解释学的观点。实际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科受到解释学的影响,因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可避免带有解释学的思想特质,在无意中,弗洛伊德实行着解释学的方法。

荣格认为人心理是一个有价值的文本,对其价值与意义的进行关注和解读,特别是关注梦和它的象征意义,着力于建立原型与代表的潜意识内容,以解释学的角度,通过象征的形式,能更好地表达出荣格的各??原型的意义,这些都可以通过象征性的形式来进行分析。荣格的治疗方法也显示着解释学的特征:他把心理分析分成四阶段――倾诉、阐释、辅导、转化,通过心理分析帮助患者来发现潜意识的意义。解释学方法与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相似之处:(1)重视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2)将心理和行为视为待解释的文本;(3)注重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解和解释的方法。

埃利希?弗洛姆终生的学术宗旨是确立一种“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实现“自为的人”与“健全的社会”。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把正确把握人的本性作为“人学”的根本任务,从而探讨人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从解释的角度来理解,了解人的价值,来解释人的意义。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明显受到了海德格尔、尤其是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影响。伽达默尔认为人是具有语言的存在,人要想被理解,理解者就必须通过语言与被理解者建立某些关系。拉康受到这一影响,认为潜意识如同语言或文本,潜意识的意义通过隐喻的方式等待着被理解。拉康认为,精神分析学者的任务是挖掘患者潜意识,并将其变成语言表达出来,而解释则是分析治疗方法的最重要步骤,分析者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解释其潜意识的思想,从而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2.4 解释学与人格主义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科,极大促进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也深受其影响,本文从解释学的角度去理解人格理论,解释学为人格心理学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并从解释学的角度理解人格研究的目的。人格心理学为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主张,由于每个人的特质存在差异,在研究个人的特质时候对人的理解和解释是不一样的,对人的特质的理解必须通过表面的行为文本发现人的特质。

2.5 解释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认为心理学是人的科学,他不同于自然科学。他强调要以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人作为研究对象。他反对以人进行静态的、条块分割式的研究,提出了整体动力学的原则来研究人。以整体论强调人的整体的反应,他并不是对单一事或物的理解,而是包括对事或物周围的环境、文化背景等的整体的认识。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性质决定动机的性质,需求的强度决定动机的强度,因此要注重研究人的需要、人的动机。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不同层次需求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从行为来理解人,看到不同的需求人会有不同的特征,从外显行为来解释人的动机和人格。

第9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声乐教学 学生心理 声乐教师

一、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1.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2.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3.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教师不应该只是掌握一大把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4.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第四,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

5.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和把握。

二、改进声乐教师教学之策略

1.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是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与良好的户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与主导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在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加之有些声乐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使学生产生畏惧,紧张情绪,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声乐教学。因此,要实施有效的声乐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的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情感交融。在教学中声乐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的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参与到其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声乐教师要指导学生练习唱歌要用心,这个“心”字是要在平时养成的。练习时内心充满自信、愉快、坦然,不被技术方法所吓倒,要相信技术方法不那么神秘,这样就能克服紧张的心理。平时练习时避免去想技术方法,养成声情并茂的歌唱心理。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一个“情”字,以情绪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会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课外发生什么事情,在课堂上都不能把消极的情绪感染给学生,以免影响、干扰正常的声乐教学情绪状态。

声乐教师面带笑容,并非亲切自然,满怀信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会使学生心情开朗,满怀喜悦准备学习和练习。教师还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而强化声乐教学的情绪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4、加强舞台实践。使学生适应环境转换。首先让学生明白歌唱艺术是必须同听众见面的艺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都加强舞台实践,多参加音乐会及各项有关的活动。体会舞台感和驾驭自己的能力。要把听众当朋友,要感到是在用歌声倾诉一种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演唱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另外,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以及演唱中有较长的过门间隙时,台上的表情感觉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想吻合。作为演唱者,他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作品,同时也包含了自我情感的表达,这种心理素质不仅对声乐演唱艺术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起着支配作用。

5.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情感,避免纯技术偏见。很多声乐学习者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唱高音时,就会想到高音了,就会拼命去想方法,本来可以轻松唱过去,一紧张,导致身体也跟着紧张,使得声音难听。声乐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抱有纯技术的观点,只注重技术,就会“吃力不讨好”。因此,在教学中声乐教师要通过美好的声音形象和语言,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歌唱的欲望。

三、结束语

要想在歌唱中获得良好的声乐状态,必须通过多方面的专业学习和心理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只有通过训练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才能使歌唱技术,技能以及音乐表现达到良好的状态。实践证明,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优秀的歌唱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音乐学概论》俞人豪

[2]《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初步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