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教学 档案管理 探究
高校教学档案真实地记录着过去发生的事情,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对于高校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学档案既能反映和评估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又能体现体现一所学校的校风,对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因此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一旦高校教学档案丢失,那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1.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1高校教学档案具有的特点
高校教学档案有着许多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周期性。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大致分为学期制或学年制两种方式,这使得高校教学档案具有周期性的特点,高校教学管理一般由系部完成,因此,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应按学期或学年构建,形成周期性的档案。周期性的档案有利于管理和查询,能够有效地减少对档案进行时的操作时间。同时,高校教学的内容比较广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都是高校教学的内容,对于不同专业的的人才高校有着不同的方案,因此也就建立了不同的档案,所以这就造就了高校教学档案专业化的特点。高校教学档案还具有内容广,形式多,服务性强的特点。
1.2加强管理高校教学档案的意义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的途径,对于高校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极强的保存价值,在为学校教学的正常,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评估,学位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历史依据。同时高校教学档案具有不可置疑的真实性,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对于高校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其次,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学生资格审核的重要依据,许多考核方式都是通过高校教学档案,评估考核过程中各项指标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标准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所记录的大量数据及信息,而这些数据及信息很大程度上要靠日常的教学档案来保存的。因此,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烈
在对高校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一些高校在工作中没有形成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没有很好地意识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活动最基本的信息记录,是高校教学成效最直接的反映,这也就导致了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信息丢失的情况。由于缺乏管理意识,一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日志、实习计划、教学安排、成绩管理等重要环节都漠不关心,这就使得教学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再加上行为得不到规范,这就导致了教学管理档案乱散的现象出现,这样对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是十分不利的。
2.2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个完好的管理系统必然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然而现在许多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都没有完善的制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这就导致了许多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受不到良好的监督。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一些高校的教学档案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权威性,逐渐地就很难对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了。
2.3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方法不够先进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普及,科技越来越先进,一些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一些高校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方法滞后,导致效率低下,缺乏规范化管理。在信息资源共享上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做的不够好。
3. 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提升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意识
提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意识对于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若一个高校没有很好的教学档案管理意识,那么教学档案将得不到很好的保留。为了让教学档案更好更真实地体现学生的记录,必须加强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意识,落实到每个高校的每个教师上,定期对教师进行责任意识培养,塑造良好的档案管理观念,让每个教师把教学档案管理当成是一种责任,如此一来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3.2完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制度对与管理制度的实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要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就要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章,通过完善的制度约束高校的行为,规范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步骤,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和质量,最大化地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目标。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就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档案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作用。
3.3提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资源。为了更好地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档案建设,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也应该向那个方向发展,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利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因此,高校应该致力于提高教学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程度,完善网络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库,这样一来,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既得到了提升,又简化了操作,节约了时间,又实现了资源共享。由此可见,不断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对加快教学档案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结: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任务,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与时俱进,同时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如此一来,才能避免出现以上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使教学档案对教学建设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清富$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M]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接教育局通知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针对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恶性伤害事故,根据当前校园安全卫生工作的季节特点和全省教育系统安全视频会议及教育局的要求,各学校、幼儿园在寒假前后和元旦春节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排查整改,举一反三,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在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开发区中心学校通过“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主题,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了全区元旦安全工作大检查工作,我们认真组织,严密排查,扎实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元旦安全大检查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元旦安全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各级安全工作责任.深化落实安全工作大检查,巩固提升各校安全工作的成果,全面做好全区各校安全工作,特别是元旦、春节、寒假放假前,各单位要以专题讲座、班(队)会、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一次以交通安全、旅游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极端天气防范、人身安全等为重点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放假期间不在野外玩火,严防引发森林火灾,不购买和食用“三无”及其他不卫生的食品,引导学生外出安全乘车,文明乘车,不参与刺激且危险性较大的游乐项目,确保人身安全。对学生家长(监护人)重点开展在校居家取暖、洗浴的用电、用火、用煤、用气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防止火灾、中毒、触电等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继续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认真开展全区安全大检查活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在元旦、春节期间抓好全区教职工安全教育工作,重视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校校长抓分管副校长,副校长抓科室重点部位的责任人,逐级签订安全保卫责任书,并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事事讲安全,保安全。对学校的重点部位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自查,做到查制度落实、措施的得力、排查隐患,确保实验室、微机房、办公楼、各种辅助用房等重点部位的安全。强化全面安全意识,引导全区师生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二、制订方案,周密安排。
在元旦安全工作大检查活动中各校领导高度重视,各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传达贯彻通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寒假前后和元旦春节期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通知精神,各校长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要求,制定了各校在元旦、春节期间集中做好安工作检查工作活动方案,各校(幼儿园)进一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重点检查存在盲区和死角,对前一阶段排查出的隐患,一定整改落实到位。利用元旦有利时机,全区再次全面开展一次校园校舍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逐一建立隐患台账,一般隐患立即在假期进行整改,对较大的安全隐患制定了整改方案,限期进行整改。
(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各校(幼儿园)重点检查宿舍、食堂、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重点检查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建筑消防设备设施和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
(三)上下学交通安全情况。各校(幼儿园)重点看是否建立校车维修保养制度并做好日常记录情况,落实冬季安全行车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情况等制度落实情况。
(四)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情况。各校(幼儿园)重点检查安保人员是否按要求配备到位,技防、物防设施是否配齐配足并得到有效应用,是否建立并落实门卫、值班、巡逻等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五)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各校(幼儿园)重点检查学校是否制定《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检查每学期定期开展预案演练,并针对近年来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责任制落实工作。各校(幼儿园)重点检查建立健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全面建立校内所有人员一岗双责安全管理制度,既搞教学、又管安全,既抓服务、又保安全,实现安全监管网格化、全覆盖、零死角,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全区各学校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校园安全知识》,各校还购买了校园安全知识挂图、宣传条幅、串旗、消防知识挂图、消防知识读本,分门别类地挂到各重点部位。增强了全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三、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
按照今年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依照安全工作的要点加强组织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制,在元旦期间集中做好安全工作大检活动期间,中心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全区范围内的重点及要害部位进行了防火、防盗、防爆炸、防破坏、防自然灾
事故、防失密、防投毒等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各校的安全及稳定。
四、加大值班力度。
跳绳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不但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还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观赏性。体育教学中,通过新颖的跳绳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耐力、动作灵敏度,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有效地实施。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展开了“花式跳绳”校本课程研究。作为一名青年体育教师,我在“花式跳绳”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与思考。我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小班化教学环境,就如何更好地开展“花式跳绳”教学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等。
现以我执教的一个三年级班级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该班学生26人,其中女生12人,男生14人。班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缺乏体育锻炼,在学习和生活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还比较差,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还是让他们合作完成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灵活把握。
【案例描述】
案例一:一上课,我先请学生尝试练习不同花式的跳短绳。接到任务,所有学生都忙了起来,单摇、双摇、编花、滑雪跳、钟摆跳、提膝跳……十分钟过去了,学生掌握的情况超出了我的预料。于是,我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想如何进行两人合作跳绳。“怎么合作?我跟他跳的速度又不一样!”有的学生开始抱怨。“那就相互协调,喊出口号!”我抓住机会,和一位学生一起示范给大家看。看到我们跳得很顺利,课堂便热闹起来,大家两两合作跳了起来。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他们学会了很多合作跳短绳的方法,如两人一绳各种步法跳、两人一绳同摇同跳、两人一绳同摇轮流跳、两人一绳双摇跳、两人两绳连锁跳等等。
案例二:在一节跳短绳课上,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动作要领,有的学生就开始烦躁起来,没有刚刚练习时那么兴奋了。我扫视全班,突然眼前一亮,有五个学生将两根短绳接在一起跳起了长绳。经过询问发现,他们想一起跳绳,所以就想到了这个办法。真是了不起!这就是学生的智慧,学生已经慢慢学会与他人合作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号召全班学生向这几位学生学习,尝试跳长绳。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案例分析】
近年来,学校在“合文化”思想引领下,构建学校教育体系,凸显小班化教育特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这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合文化背景下,学校体育组研究实施了“花式跳绳”校本课程。
案例一中,教师没有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先示范跳绳方法,而是让学生自主练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再通过简单的几句话,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鼓励学生尝试与他人合作跳绳。学生由不愿意到主动与同伴合作,这不正是我们所渴望看到的现象吗?
案例二中,学生既然喜欢热闹,教师就干脆让全班都热闹起来。将全班分成四组,两人摇绳四人跳,可轮流跳,可同步跳,还可小组间展开竞赛。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但在绳具的选择上应该注意,要选用合适的长绳进行练习。
【案例反思】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反复思考,感悟颇多。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不仅缺乏体育锻炼,更是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当下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对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学校开展的跳绳课,我从学生情况、教学方式、教师本身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三年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已逐渐形成。小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小组创新与比赛又加大了合作的深度,学生任意组合搭配,增加了合作的可能行。然而,在最初的小组合作尝试中,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教师就要先与学生合作,让大家看到第一次合作也可做得这么好,这等于是给学生吃了定心丸。这样,学生就会勇敢地迈出合作的第一步了。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从学习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主动去探索研究,这就又向前迈出了一步。怎样用一根短绳带着两人一起跳,怎样利用跳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怎样在跳绳中找到节奏?这些都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碰撞出的火花。由此可见,教师利用跳绳不仅可使学生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敢于创新、乐于合作的优秀品质。
二、从教材体系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跳绳教学中,大多是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练习跳绳,随后让学生计时跳、计数跳等。教师按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动作技能的目标进行教学,学生则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地学习。这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的模式显然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贯彻这一精神,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所以“花式跳绳”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体育的特点,可先让学生进行个人跳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个人跳的基础上,请学生自愿组合练习。组合练习中会有创新,这时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跳绳的兴趣,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渗入了合作学习与创新学习的教学理念。
三、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教学机智把控课堂
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教师在课前能预设到,而有些是教师无法预设的,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智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发现生成的与自己预设不同时,怎样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原来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和流程进行教学。面对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巧妙地调整教学。两个案例都告诉我们,在学生提前完成任务或对练习内容产生厌恶情绪时,教师一定要及时调整,以保证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地继续下去。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勤思考、善总结。
关键词 家校合作 价值误区 价值定位
教育是一项整体化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是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中小学围绕家校合作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等开展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受传统知识化教育取向和社会功利化环境的影响,中小学家校合作在角色定位、合作内容和层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偏颇和误区,影响着家校合作深入有效地开展。对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原因,并探索突破困境的可行性路径和策略。
一、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误区
为了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价值,近年来,中小学与家庭之间通过家长会、家校互访、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及平时的通讯联系等方式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然而,当前家校合作虽然在合作频次上有所增加,合作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家校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
1.角色定位的偏颇
在家校合作中,科学的角色定位是家校顺利合作的前提条件,它直接影响到家校合作的效果。在我国的家校合作中,受知识水平、经济水平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在角色定位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颇之处。从目前家校合作的情况看,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家校合作的发起、组织以及内容的确定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往往居于被动配合的地位,这些家长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配合或者执行教师的安排,主动找教师会给教师增加负担,甚至觉得自己的行为会给双方关系带来消极影响。根据英国学者埃德温・阿登纳和雪莉・阿登纳的支配群体与哑群体理论,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属于支配与顺从的关系。支配与顺从的关系在家校合作中产生了负面影响,抑制了家长创造性地发挥,造成了家校之间的隔阂,弱化了合作的效果。
2.合作内容的窄化
家校合作是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家校合作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家校合作内容的科学化水平,科学的合作内容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目前来看,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中小学的家校合作内容主要局限在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在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的谈话、讨论大多只限于其子女的教育问题(通常是学习和纪律问题),而与其他内容无关”。讨论的纪律问题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听从教师的学习安排。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以“您与教师(家长)交流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关注学生发展的哪几方面内容”问题进行访谈中,92.5%的教师与96.2%家长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是品德和心理两个方面例。这是一种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学生个性、意志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培养的畸形化合作。这种畸形化的合作内容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畸形化发展,使学生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3.合作层次的肤浅化
家校合作的活动多种多样,有的是基于简单的信息交换与沟通的低层次合作活动,有的是共同管理与决策的高层次合作活动。西方国家的家校合作形式多以家长深入参与校内活动为主,即家长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的运作,如到学校从事义务工作、协助学校开展活动以及参与决策等,主要属于较高层次的合作。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家校合作活动仍处在了解情况等较低的层次上。这种低层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家校合作的形式看,家校合作主要采用电话联系、访问学校等形式。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家长往往走马观花,并不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去。二是从家佼合作的内容看,合作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而对学生知识学习状况的关注又往往局限于作业是否完成和是否正确,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思维发展情况的关照。所以,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中小学家校合作还主要是一种低层次的、表面的合作,这种合作相对比较肤浅。
二、家校合作问题的根本原因
造成中小学家校合作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整体上看,实践做法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思想J识中的错误。其中,价值定位的偏差是家校合作问题的根本原因。
1.学校教育的知识化取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庞大人口的教育需求,整体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仍然处于短缺状态。为了竞争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升学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最主要目标,学校教育也逐渐演化为应试教育。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和家长在家校合作中主要围绕应试来展开,在合作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成绩的提高,从而造成家校合作内容的单一和狭隘。这种知识化取向在全国中小学中比较普遍,有调查显示,93.9%的家长和90%的教师认为,家校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重要。这种对知识掌握和学习成绩的过分重视从内容上来说越来越窄,只强调知识本身,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被忽略;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知识的实际应用被束之高阁。这种知识化取向反映在家校合作中就使得家校合作的内容越来越窄,合作的层次越来越肤浅。
2.教师与家长合作价值选择的混乱
21世纪是多元化社会,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这种多元背景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反映在教师和家长的合作过程中,导致教师和家长在家校合作价值的选择方面出现混乱。
一方面,教师为获得某种利益会选择不同的家校合作方式,选择合作方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对拥有不同家庭资源的家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功利化的选择。教师在组织一些课外考察、参观等活动时,在目的地的选择、交通工具的使用上教师很可能会利用有这方面资源的家长,利用他们的有利条件来开展活动。再者,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教师受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时会借助家长的人际关系、网络资源等途径来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谋取利益。另一方面,家长在与教师合作的过程中也会进行功利化的选择。家长合作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能够多关照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些特殊的照顾,而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和家长都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而在多样的价值取向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合作的,合作中存在着的大量非教育、与学生发展无关的东西排挤了合作的空间。这种忽视学生发展的功利化的价值选择取向使得家校合作的层次越来越肤浅,教育效果被弱化。
3.家校合作中育人价值的弱化甚至缺失
育人就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对学习者进行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的教育。但是,目前的家校合作多墓芾硌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育,即使是从管理角度进行合作,管理的视角依然偏离了育人功能所强调的对于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教育。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多是从对学生的迟到、旷课、是否认真完成作业、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上课玩手机等情况进行管理,这种合作更多地考虑如何管理好学生,重视家校合作管理工具的价值,而不是去关注学生在校的心情、学习态度等对学生发展更具持久性和深刻性的内容。这种只抓表面现象而不能改变学生认识、情感等问题的管理合作是很难深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譬如,针对某农村小学优秀生变成差生问题的管理,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只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了,只是告知家长以后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时间的监督管理,没有和家长一起去分析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深层次原因。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明显发现,家校合作中的育人价值被弱化,而偏离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功能越来越突出。
三、走出家校合作价值误区的对策
家校合作的误区有较为明显的表现,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也比较集中。我们将从理论认识、价值观念以及实施策略三个维度来探讨。
1.深化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水平
家校合作虽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很深的理性认识或者理论指导,很容易走人误区,进而影响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从现有资料中发现,我国对于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单薄,不深入、不系统,大家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也比较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提高人们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水平。
一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家校合作研究者要对家校合作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他们可以从社会学、人类学、哲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出发,对家校合作的概念、性质、范畴、类型、层次、内容以及合作的意义等进行深入研究,使家校合作的研究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的应用理论研究。研究者可通过总结经验和实践创新两种途径对家校合作的模型、合作的策略以及合作的路径等具有实践操作性质的内容进行专门研究,建立适合家校合作的典型模式,以此提高家校合作的实践应用水平。比如,可通过研究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项目来提高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本的PTA项目已成功地实现家长角色的转化。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理论的研究将会为我国的家校合作研究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理论框架,提高人们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水平。
2.加强家校合作主体的教育,优化价值观念
家庭和学校作为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大主体,两者的合作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如今,学校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家校合作,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是,学校和家庭在家校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价值观念落后、思想认识混浊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优化甚至转变他们的价值观念。
每个人都须转变观念,作为家校合作主体的学校也须优化自身的教育观念。学校要加强自主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在具体方式上可通过自学、参加专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培训、教师进修、会议交流以及研讨会等形式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观念。作为家校合作另一个主体的家庭也应转变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化离不开学校的积极引导。学校可通过定期聘请专家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培训,也可借助家校合作QQ群、博客、家长教育手册等途径进行宣传,也可通过在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活动给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作为教育观念转化主体的家庭也应加强自我教育。家长应自觉提高思想觉悟,发挥与学校教育积极合作的主动性,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3.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促进深度合作
[关键词]高校院校 校企合作 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276-01
1 引言
铁道类高职院校与铁路行业相伴相随,同生共长,原来全都隶属于原铁道部,属于行业办教育,校企是一家。归属地方后,铁路行业与职业院校之间延续了校企合作的传统,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铁道类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日益紧密,取得了一定成效。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2 当前存在的问题
但是同时随着铁道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出现了一些问题:
(1)校企合作的机制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往往是就事论事、一事一议,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或者制订的制度流于形式,并未执行,缺乏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2)校企合作的层次问题。铁路行业与铁道类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从顶层设计、中层建制,底层执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顶层设计完美化,中层建制形式化,底层执行随意化,且层次之间的反馈机制不健全,缺乏可行性。
(3)校企合作的深度问题。铁道类院校在与铁路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创新了多种校企合作的形式,但在如下问题上存在执行上的难度,如订单培养、真正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的校企共同培养与成绩鉴定,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存在着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4)校企合作的广度问题。铁道类高职院校目前缺少铁路行业在各地区的人才需求的预警机制,受铁路行业用人需求的影响较大,铁路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行业性使得学生在其他行业就业竞争力不强,所以铁路类职业院校应该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旗下运输企业,各个铁路工程局,铁路生产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3 解决措施
(1) 同构实训室
为满足各院校对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需要,改善教学条件,加强铁道类学生应用技能,协助各院校共建专业教学实训室,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综合实训课程搬到大学课堂,使学生们在学校里就有机会接触和掌握软件知识,体检铁路工作的真实环境,辅助院校所设各专业完成实验教学应用。
(2) 共同开发教材
如何较大减轻和提高工作效率是大家共同探讨方向。因此加强铁路专业教材应用至关重要。教材作为是从业人员中、高端的具体知识载体,教学方案需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优化。在这一背景下,相关企业可支持和资助院校师资编写铁路类课程或教材,研究和改善铁路教学方案。
(3) 深入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
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4) 开发"订单"式合作。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这种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学校很被动,培养多少人,什么时候培养,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模式,一般在中专院校运用的比较多。
(5) 加强多元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式、情境式、案例式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技能实训为主要特点的创新型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引入“校中厂”模式的实践教学,为学生熟悉现代企业工作环境和反复进行技能培训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6) 推行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模式
该模式为学生在学院进行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再定期到合作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校企合作部根据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培养要求,与合作企业开展广泛密切的联系,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及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对口性,签订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办学协议,以确保学生工学交替的实习岗位。同时,派实习指导教师对在企业实习期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从保障学生实习安全、确保学生实习内容、维护学生取得合法报酬、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以确保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的健康开展。工学交替周期由校企双方共同决定,一般为每学期、每季度或每月进行“工”“学”轮换。
(7) 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与特点,聘请合作企业的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学院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此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的实施方案,并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院专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院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学院每年聘请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专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实习与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参考文献
[1] 朱永跃,顾国庆.基于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信任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9):96-99.
[2] 王慧.国际比较视域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前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2):86-88.
[3] 王自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9):78-79.
[4] 刘紫婷.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99-101,86.
[5] 陈桂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其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87-89.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H14582
关键词: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74-02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问题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它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为宗旨,是培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衡量高校专业教育质量高低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大学生由高校理论学习阶段转向独立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阶段的过渡。然而,传统的高校毕业设计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现有毕业设计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校企合作以加强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路。盐城工学院的校企合作实践案例说明,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模式,能够使毕业设计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得到有效保证,学生通过协同解决企业的生产实践案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造力,增强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传统毕业设计模式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毕业设计环节大都在校内进行,选题脱离生产实际,实用价值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此外,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还受到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能力以及毕业设计和考研就业相冲突等的制约。
1.毕业设计的选题偏重理论。毕业设计题目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合理的选题是毕业设计顺利完成并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毕业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题问题,一个科学合理的选题是进行毕业设计的先决条件,也决定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学习兴趣以及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高低。一个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题目要符合以下几个基本要求,即: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原则;与实践生产活动或科研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跟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相吻合并进行适度拓展的原则。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通常都安排在校园内进行,而且大多数的毕业设计题目都偏重于理论分析,与实际生产活动或科研活动的相关性不强,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此外,如果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和专业方向偏差较大,会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背离现象,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训练。
2.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难以保证。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当前就业主要是双向选择的方式,通常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正是各类企业、研究所或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高峰时期,因此,精心准备个人求职简历,准备求职面试和笔试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很多学生忙于各地奔波,对毕业设计课题的前期调研投入就会明显不足。有的用人单位还会要求签约学生能去用人单位以顶岗见习的方式来进行毕业设计,以便将来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具体工作要求,还有些单位甚至要求学生放弃毕业设计直接顶岗上班,部分学生为了获取签约机会不得不答应用人单位的这些额外要求,结果造成毕业设计质量的严重下滑,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3.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能力的制约。近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国外的大众教育模式进行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全国各个高校的师生比也在不断地增大,“1998年以前,教师和学生的比例是1:8多一点,现在的比例超过1:18,有些学校甚至高于1:20”[2]。为了更高的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各个高校又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再加上晋升职称的需要,多数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之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用于毕业设计指导的时间极其有限。而且,多数教师都是博士或硕士一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工作,他们在硕博士期间的理论知识储备和研究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差异较大,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二、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模式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社会尤其是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各个高等院校通常都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把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宽的交叉学科知识面、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因此,改变毕业设计的传统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毕业设计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校企合作有助于科学选题。以往高校教师单独选题时,选题过于重视理论推导和逻辑分析,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吻合度较差,选题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些设计内容过于深奥,学生兴趣也不高,也起不到锻炼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表现为工作以后难以适应单位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毕业设计达不到岗前锻炼的要求。针对这种与企业客观实际需求不协调的现状,在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内选择一些规模较大,并且管理较为科学规范的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伙伴,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产品类型、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地了解,以确保企业专业技术方面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应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吻合,设计内容是解决企业的某一具体技术难题。另外,选题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制定选题和具体的设计要求,避免大而空或难度过高或内容过多的题目。
2.校企合作有效缓解师资不足。近年来,随着高考入学率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向大众教育的方向转变,各个高等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数目不菲的经费来引进高学历人才以补充教师资源的不足,然而在校学生的数量增长更加迅猛,师生比扩大的趋势并没得到根本性的缓解,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数量一直不能适应毕业设计教学的要求。因此,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较为突出、工程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可以有效缓解目前高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一旦有高校教师无法解决的工程实践问题或具体的生产技术问题,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丰富的工程实践和项目开发经验给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校企合作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采用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模式后,学生可以直接到自己有意向的行业或者用人单位开展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设计的题目和研究内容能和将来的工作岗位密切相关,以后也有很大的机会留在该单位进行工作,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就业对毕业设计的不利影响,学生可以全力以赴地进行毕业设计,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再者,校企结合后,毕业设计选题通常来源于企业的生产技术问题或者具体产品的研发需求,题目更具有实用价值,实践性和专业性都更为符合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帮助协同解决企业的实际技术难题,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毕业设计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协调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预先适应了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提高了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工作精神。
三、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盐城工学院
自2008年开始,盐城工学院针对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部分学生探索实施“预就业”实践模式,即企业挑选部分大三年级的学生,大四一年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高校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各一名作为指导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企业按月支付实习生实习津贴。这一校企合作形式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每年3月份就陆续有知名企业来校选拔学生,“预就业”单位也从最初的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一家,拓展到现在的十几家单位,其中不乏全球知名的机械类企业或者大型跨国公司。“预就业”深化了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了校、企以及学生的多方共赢。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课堂教学与企业一线脱节的矛盾。经过在企业一年的真刀真枪的实践,参加“预就业”实践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相比校内学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场经验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由于这种模式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分析以及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因此,毕业时基本都能实现优质就业。从该学院毕业生信息统计来看,每年参加“预就业”实践的学生中有超过1/4的人最终被企业留用,其他未留用学生也成为该行业用人单位的“抢手人才”,就业单位的层次和起薪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当前高校扩招,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逐步贯彻工程人才培养的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基于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是现阶段培养创新型工程实践人才的一个重要措施。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对于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等院校或者地方院校而言,这种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模式尤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英语教学;案例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提倡并实施,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内成员不同的分工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各项任务。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且有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而且,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这就意味着学习并不是学生个体的封闭式行为,而应该是在合作、交流、分享的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实现英语教学交际化,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记录了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次创新教学实践。上课内容为Go For It 8A第七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事先预习本单元的内容并进行组内分工,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授课。笔者作为教师则在课前、课堂以及课后评价方面对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课前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合作能为课堂上的合作打好基础,使课上的合作更有效。在上这个单元的内容之前,笔者首先将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召集起来(学校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开展此次尝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告诉他们这个单元的上课方式将有所改变(将由学生来授课),并明确告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通过小组合作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将英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希望他们能够转告组内其他同学。
告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明确教与学的意向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指导,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热情。只有当学生认可合作的目标和内容是合理的、值得为之付出努力并可以实现或有机会成功的,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活动中。
然后,每个小组通过抽签决定该小组做什么食物(一共有三种食物:奶昔、汉堡、三明治)。接下来,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大家一起预习整个单元的内容,重点关注自己要做的食物,尤其是ingredients,并进行小组讨论,列好所需材料的清单,交给老师。(因为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不可能在学校购买到所有制作食物所需的食材以及相关设备。所以通过小组讨论后,每个组都会上交一张英文的购物清单给老师,让老师代为购置所需材料)接着,小组要讨论决定小组内的分工。在课堂上将由组内的A同学负责向老师“购买”食材,B同学负责介绍食物的做法,C同学根据B同学介绍的指令进行操作,D同学中黑板上书写关键语句。最后,根据各自的分工,大家认真准备,互相帮助。A同学主要负责口语交流,熟练掌握购买物品的语言以及食材的英文表达方式;B同学需要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并流利地用英语表达出来;C同学不仅要了解食物的制作过程,还需配合B同学的讲解进行操作;D同学则需要将整个过程落实到文字。
二、课堂上的小组合作
第二天的课堂上,笔者大包小包地带齐了学生购物清单上的东西走进了课堂,学生也很期待地想知道课堂上将会发生什么。
首先,每个小组中的A同学将用自己学过的语言从老师手里获得制作食物所需要的一切材料。例如,学生想要从老师处获得一个香蕉,师生之间就会有这样的对话:
当同学A从老师处取得制作食物的左右材料后,按照之前布置的,各个小组依次介绍并演示食物的制作过程。当一个小组在介绍演示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必须认真听其讲解。以制作奶昔的小组为例,学生A先通过真实语境的交流从老师手中获得搅拌机、香蕉、牛奶和冰激凌。然后B同学开始发指令:Peel the banana. Cut up the bananas. Put the bananas and ice cream into the blender. 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 Turn on the blender. C 同学就根据B同学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制作食物,D同学就负责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语句。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有效的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通过对小组合作的评价,每个小组可以就学习任务的达成和组员之间的合作情况进行思考,并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评价分为小组自评、组见互评和教师点评。每个小组先概括介绍自己组内合作的感受(包括比较默契的地方以及合作中的一些小摩擦),然后通过与其他组合作学习的比较,最终评选出最佳食物制作、最佳讲解员、最默契小组合作等奖项。
四、课后反馈
当学生分享着自己制作的食物(当然先要通过和老师的英语交流获得材料,然后通过组员之间的配合制作)看着黑板上自己整理出来的重点语句,都感觉到非常有成就感。
当然,这堂课的尝试也并不是尽善尽美。课后,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问卷,了解他们对这堂课的看法。大部分学生很喜欢这样的上课形式,希望以后能再有机会尝试这样的课堂。有学生表示,这样的课堂需要自己事先预习得很好,否则就不如由老师来上课掌握得那么扎实。也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课堂对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上课自律要求很高,同时对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的要求也很高,不然的话,一堂课就热热闹闹地过去了,除了嘴巴里吃了点好吃的就没有别的收获。
与此同时,学生也给我提了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有些让我很感动,有些也让我很惊讶,因为我不曾想到七年级的学生有时也会考虑得那么周全,或许这就是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获得的启发吧。
参考文献:
[1]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新课改
七年级刚进班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学习习惯、道德志趣、思维方式、奋斗目标、价值取向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班级刚刚组建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是不可能的。再者,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单靠学生自发的形成一种优秀文化,也是不现实的。这时,班主任的正确导向和行为指南,学科老师的密切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学生刚入学时,就教育学生树立“七(1)班,我的世界我的家”的思想观念,开展了学生在一周里思考、讨论并创作一句言简意赅、思想深刻,或有一定哲理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话,作为我们班级文化建设主题词的有奖征集活动。一周后的班会课由班长主持,组织讨论,并决定主题词。先由每一个样本的创作者解读样本,再由大家讨论,发表意见,最终确定李文浩创作的“我们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我和你”获最佳奖,全班讨论后,略加修改,定为七(1)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词。
李文浩同学解读并发表感言:“我们的班级虽然小,但它是我们共同学习、生活、交往、相处的大世界,把这个世界当作我们自己的家去建设和发展,这个家一定会成为一个丰富多彩、团结向上、积极进步的班级。这个家的每个成员一定都是有理想、有朝气、讲道德、讲文明的人,那时,当我们走出教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七(1)班的学生。于是我根据歌词‘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采用仿词的方法创作了‘我们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我和你’作为主题词。今天能有幸获得最佳奖,也算是我为七(1)班的建设献上的第一份礼吧。”
“从你的解读中,我认为把两个‘了’字改为‘着’,‘也’字改为‘将’字是不是更能表达你的意思呢?事实上,改了后,更能从时间上准确表达班级文化建设的特点。你试着品味一下。”我适时的略加点拨,同学们一边念也一边思量着,不时的点点头,表示赞同。于是,我们就把“我们改变着世界,世界将改变着我和你”确定为七(1)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词。
我们改变着世界
“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
【案例一】布置学生思考、讨论班级文化建设的策划方案,同样在一周内向全班同学征集。一周后的班会课上,全班同学一致评出王欣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另十名同学的设计也不错,均评为优胜奖。经讨论,归纳后,确定了策划方案。
①通过《班级奋斗目标》、《学生一日行为公约》、《卫生公约》、《奋斗口号》等具有指导意义的班级“纲领”。
②课桌的摆放设计打破了过去横竖规范、间距相等的“秧田”模式。整体上看,摆成师生合作的“马蹄”模式,局部来看,摆成生生合作的“面面”模式。
③正面墙壁布置班级的“纲领”内容,由志愿者完成,另有三个墙面,每小组负责设计并布置完成半面墙的任务,要求形式新、内容丰、思想深,一周后,评出创意奖。
【案例二】刘琪同学邀请我为她们写栏目大字。我有意让她们自己办,就鼓励她说:“我的字太呆板,有活力,我就是喜欢看你们的字。”她很努力的用泡模板制成一个个卡通字,贴在墙上,既美观又大方,很有个性,后来评上了创意奖。一周里,除正面墙外,其它三面墙上出现了“七嘴八舌”、“名言警句”、“文艺长廊”、“书法角”、“展示自我”、“竞争对手”、“我的坏习惯”、“科普长廊”、“身边的榜样”、“名人画像”、“你扔我捡”等丰富多彩、风格活泼的栏目,一时间,我们的墙壁真的在说话了。
【案例解读】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强迫不得的”。“不强迫”就意味着“不违背意愿”,遵循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规律,尊重个性,认清主体。我们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要学生自成个性,主体是学生,新课改正是要求教育者解去对学生“强迫性”的内容,强调平等对话,把过去班主任说了算的“班主任意识”改变为符合学生主观要求的“学生意识”。把过去班主任全责布置教室的“班主任文化”改变为学生自主创建氛围的“学生文化”。我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在班级活动中,保证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地位平等了,才有对话的基础。此外,还搭建了交流的平台(课桌摆放),交流的阵地(墙面的各个栏目),交流的方式(老师的“导”是指导、疏导、点拨、引导,不是过去的武断性、粗暴性的教导、指示)。这样个体意识才能得到表达,集体的意识形态才有普遍的影响力。有一个学生家长曾对我说:“我的孩子跟你很玩得来,什么都跟你说,我们以前读书怕班主任怕得要命,更不说相互交流了。”
世界将改变着我和你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美国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士
【案例三】案例一中谈到班级文化墙建成了,各个栏目的内容由全班成员自主更新,不定时、不定人,如“你扔我捡”栏目中,扔者名单黑字,捡者名单红字,开始的时候更新很快,板面几乎每天都填满,往后日渐减少。
【案例四】“七嘴八舌”栏目中,同学们在课外积累很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填在栏目中。如大家较熟的一则求职故事:某大学生随着求职的人群在场外排着队,见到一个个从考官那里落榜而归,他对这场招聘也就没抱什么希望,他来到考场见地上有一纸团,拾起来正要往垃圾桶扔的时候,考官对他说:“先生,你不想看一下您拾的是什么东西吗?”这位大学生拆开一看,是一张录用通知单。
又如某校一寝室住了六个人。有一天,一位同学回寝室时带来六个苹果,其余的室友都想:这大概是安排一个人吃一个苹果吧。没想到这个同学把苹果放进抽屉里,准备一天吃一个,其他同学都很失望。毕业后,这个“苹果”同学闹得很不好,可是没有一个人去帮他。
关键词:家校联系;家校合作;家校互动;典型案例
孩子有时像天使,
孩子有时像魔鬼,
其实,
他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他只是个孩子――
这要看你怎么看他。
孩子带着祝福来到人间,我们尽其所能爱他、养他、教他,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像我们一样,或是活得比我们更好,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可是孩子慢慢长大,上学了,他生命中的典范对象开始转变。我们做父母的也慢慢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实在有限。孩子用他的身体和方式去碰触这个世界,他有他的想法、感受,他不是我,也不是你,他就是他自己。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办?
很多学者都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发现为人父母者,当孩子小时,是他的守护神,当孩子渐渐长大,这个“神”也开始慢慢退隐,成为孩子生命中的桥梁,让孩子透过我们认识世界,走向世界。最后,当孩子长大了,这座桥也不要了,我们做桥的人就要学会做桥的事。
可叹我们的教育历程中,很少有人教我们怎样做这样的事。全体教师都在思索、尝试这样的课题――努力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携手为孩子们的美好人生奠基。为此,我校在大力倡导家长参与教学、参与学生的思想疏导、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家校联系”“家校合作”“家校互动”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工作的重要部分。
案例一:一张纸条引发的思考
期中测试后,张老师顺利开完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家长会。会议结束后,有家长陆陆续续向张老师单独询问孩子的状况。她微笑着热情地一一向家长们做了解答。被挤在的一位学生家长偷偷向张老师塞了一张小纸条,便匆匆走了。待人群散去,张老师打开了那一张小纸条一看,是刘×家长写的。上面写道:“张老师,我的女儿刘×成绩不是很好,希望能换一个好同桌,不胜感谢!”
确实,刘×的成绩不是很好,在班里只能算是中等,特别是数学,看上去学得挺吃力。不过,同桌王×成绩却很好,可能是这位家长对班里的情况不太了解,抱着对子女的关心,才写下了这么个小纸条。张老师还是顺着纸条上的号码拨通了家长电话,大致向这位家长述说了孩子近况,也向他谈了刘×同桌的情况,并一再向他承诺:刘×现在的同桌是一位很好的学生,我也一直很器重他,请您放心。学生家长听了后,很满意地向张老师说了句“谢谢!”
张老师回到家里,还没坐热,手机响了,还是那位家长。“张老师,感谢您对我女儿的关心,刚回到家,也跟女儿交流了一下,她说同桌虽然成绩很好,可是性格有点孤僻,脾气有点怪。希望张老师还是考虑一下给我女儿换个同桌,真的谢谢您了!”“我知道了,我先去了解一下情况,再答复你吧!”
第二天,张老师特别留意了王×,总算发现了些端倪。然后,他找来了一位性格开朗,成绩较好并且跟刘×住一个街区的班干部跟王×一起坐,给刘×也找了一个不错的位子。张老师满以为会皆大欢喜。可那个班干部死活也不肯跟王×一起坐,原因就是王×太孤僻了,跟他很难相处。张老师问她怎么个怪法,她就有些滔滔不绝了。“听不懂流行词汇,不会打闹嘻哈,很少跟人谈话,只会埋头学习……”张老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知道单凭换座位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张老师意识到,这件事的问题出在王×身上,一定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他查阅了学生填写的学籍档案,了解了一下王×的家庭情况,于是张老师想:还得寻找方法试着慢慢改变他。
此事之后,张老师开始跟每一个学生交流谈心,了解近况。乘着这股东风,有一天张老师特意将王×拉到了校园里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跟他谈起了心。首先,肯定了他的学习成绩,表扬了他在学习上刻苦认真,他微笑着面对老师。此时张老师顺势一转,问他:“想知道同学们对你的看法吗?”“大概知道一点,应该不会太好的,因为我性格比较孤僻。”本想慢慢套过去,却想不到他来得这么直接。“那你的看法呢?”“无所谓,从幼儿园都是这么过来的,以前的班主任也跟我谈过这样的话,反正成绩好就行了……”他的话字字都震撼着张老师的心灵。是啊!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这样被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张老师想了想说:“一个好团队需要好领导者,更需要团结互助的队员,美国式的孤胆英雄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出现,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然后,张老师苦口婆心地向他罗列了一些事例以及当今社会的特点,需要人才的特点。他低下了头说:“我知道了,可这个性格毕竟是多年养成的,父母也劝说过我,就是没法改变。”看到他态度有所松懈,张老师心里暗自高兴。“我们一起努力试着改变这一切好吗?老师会帮你的!”“那……就试试吧!”“不过你得做好吃‘苦’的准备,要想办法把脚‘跨’出去。”“嗯……”第二天,张老师又叫来了王×,表扬了他迈出的第一步,然后,鼓励他继续往前走,可以在床头贴一些激励自己的话,比如说,“我一定要改变自己”之类的。“你的成绩不错,可以用这一点来接触别人,可能别人会来向你请教问题,不要拒绝别人,热情帮助他们,从你的同桌开始吧,还有先把你‘三八线’上的书挪个地方,好吗?”他点了点头。接着,张老师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我想说……”话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针对自己,也可以针对老师、家长,也可以是期望,祝福之类的。张老师鼓励王×努力说出自己的想法。班会上,张老师听到了很多不曾看到,也不曾注意到的事,真的挺感动。王×倒也没有怯场,努力说出了想交朋友的想法,引来了一片掌声……
现在,王×与同学的关系也慢慢变好了,至少他已经主动去接触别人了。刘×的爸爸也没有要求为女儿换座了,因为他觉得,现在刘×的同桌已经挺好了。
分析:
从小到大,家长、学校还有老师评价学生的手段好像就只有学习成绩,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可以为学习而牺牲。本案例中的王×便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缺乏了与人沟通的能力。而家长、学校也只看中了其成绩的优秀,而漠视了这种状况的存在。当今的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不仅要自身优秀,更要有协作精神、团队精神。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学习成绩只是一个人学习理论知识能力的体现,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应该更深层次地发现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并且帮助其认识到自身优势,挖掘自身优势,也是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案例二:“家长开放月”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
我校为了让每一位家长更好地了解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去年5月份特意组织开展了“家长开放月”活动,邀请家长抽空进班听课、评课,参与教育教学的组织及管理,以便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刚开始有些班主任对此项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开展有无价值存有疑虑和担忧,但事实证明,他们低估了家长。
活动一开展就有很多孩子的家长非常积极,而且有针对性地来班里听课,听课结束后在听课记录单的“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意见或建议”一栏中填写都很认真,五(1)班的班主任还清晰记得一位家长在听完一节数学课后,这样写道:“老师讲得很到位,很清楚,但课堂的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而且老师不应该由于时间关系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拖至下节课来讲”。三(4)班的一位家长是这样写的:“讲解语言流畅、清晰,形式上能再轻松、活跃些就更好了。”还有六(4)班的家长写道:“在讲完一个例题后有意识地提问那些学习较差或本节课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了解学习效果。”……看看这是多么中肯的意见啊,在平常的教学中总是被我们忽视,但事实上的确是一个大的弊端。
分析:
每位家长的文化层次虽然存在差异,但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及期望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是最敬业、最负责、教学水平最高的,所以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而这些建议或意见都是极其中肯的,并且也促使我们不断改善教学的宝贵意见。因此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重视这项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校老师在与家长的互动活动中,走近家长、走近孩子,同时让家长也走近老师,走近教学,家长信任了我们,家长支持着我们,我们的工作才会干劲十足,才会更加出色。
案例三:成功的家长会,学生学习的信心倍增了
学校要开家长会了,孩子们个个兴奋不已,而王老师却有点犯难。往年的家长会,老师们习惯于向家长汇报和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学生不想让家长到校,家长也不情愿参加。新课改以来,老师的观念转变了,学生的观念转变了,家长呢?家长是影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参与新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更要争取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为了让家长有一个全新的感觉,更为了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王老师请同学们献计献策:“你们最想让家长了解什么?”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大家都想让家长看到自己各方面的进步,干脆来个“成果展示”,“我也认为这个主意不错”王老师这样想。突然,又有人提议:“我最想对家长说说心里话。”这一话题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因为他们早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家长说,只是不敢面对,或家长们从没有倾听过。她趁热打铁,鼓励大家:“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就借此机会尽情地说出来。实话实说,把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想说啥就说啥。”“老师,我们现在就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孩子们个个阳光灿烂,打开了一扇扇心灵的窗户。
下午开家长会,在“成果展示”中家长对孩子们出色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尤其“说说心里话”,家长们被孩子的恳切、真诚、坦然所感动。有的说:“妈妈,你再也不要打麻将了,每当放学回家,面对我的是那紧锁的门,我真想放声大哭。记得有一次晚上12点钟,我出去找你,你却在麻将桌上当着众人的面打了我一巴掌,还说‘你也管起我来了’。我是多么伤心呀!妈妈,为了您的健康,请您不要打麻将了,关心关心你儿子的学习吧!”这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打动了所有家长。这位家长愧疚的已是泣不成声,当时站起来流着泪说:“妈妈不对,妈妈今天向你道歉。”有的说:“爸爸、妈妈总是把我和其他孩子比,总认为他们样样都好,而我什么也不如别人,其实你的孩子身上也有许多优点,只不过是你没有发现罢了……”有的说:“爸爸、妈妈,快快给我买课外书吧,我们现在的书本知识面太狭窄了,你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有的说:“妈妈,你是知道的,我已经当过好几次小老师了,但我有信心以后会做得更出色……”还有的说:“妈妈,你说我变了,同学们说我变了,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学习非常轻松、愉快……”同学们一个个畅所欲言,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一下子缩短了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当父母的却不知道孩子虽小,他们却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此丰富,父母的心被震撼了。平时只知道让孩子听话、学好,岂不知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智力,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情操,特别是优秀的品质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们发自内心地说:“家长会开得好,像这样的家长会应该多开几次。”
家长会开完了,但余音未尽,过了一段时间,一个个喜讯接连不断地传来“老师,我妈妈再也没有打麻将。”“我爸爸也不打了。”“老师,爸爸给我买了台灯。”“老师,家长会开得就是好,现在学习用品该用的,妈妈就给买。”“老师,昨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领我买了几本我喜欢的书……”王老师看着一张张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脸,听着他们的话语,心里无比激动。
收获:
真没想到,一次小小的家长会竟发挥了如此大的效益,王老师高兴地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各方面的能力也随着学习兴趣的浓厚逐渐加强了。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失误或学校教育欠缺,都无法培养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不配合,那么二者的教育效果就会削弱,甚至互相抵消。因此,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家长与教师相互沟通具有重大意义。以往的家校合作,家长多是被动多于主动。往往出于学校或班级的某种需要,召开家长会议,如开学不久,学校举行重大活动等。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往往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违反纪律了等,找家长到学校面谈或打电话。当今是信息交流的时代,家校合作的失败主要是交流的失败,所以,家校合作的重点在于交流,作为教师就应该努力创新家校合作的新途径。实践证明,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和科学的家校共育手段的实施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具有奠基性作用,而且对其终身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行动计划试点校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探索家校联系、家校合作、家校互动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实现新一轮家庭教育革命,为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勾勒出最完美绚丽的画卷,用爱的智慧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田。
参考文献:
[1]鹿永建,钱红林.家长与学校:教育好伙伴[M].青岛出版社,2012-08.
[2][美]海姆.G.吉诺特.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M].海南出版社,2005-04.
[3]司家栋,张付山,商燕岭,等.使人成为人[M].山东文艺出版社,1970-01.
[4]东方晨曦.父母怎样说孩子才会听[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