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生态城市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城市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城市内涵

第1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关键词: 低碳 生态 能源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中《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到“低碳经济”,这是“低碳”一词最早出现在政府文件里;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等一行撰写了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同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在巴厘岛召开;2009年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峰会上,城市“低碳化”再次被提上联合国议案。

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态环境的建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2007年APEC会议上,主席提出了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他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相结合,提出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走自己发展的模式-C模式,建立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经济与生态城市的概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在白皮书里,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01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城市作为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导致温室效应等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生态城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所谓生态城市就是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形式,是把自然、城和人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分析起来,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因此相对来说生态城市内容更宽泛、更综合,而低碳城市则侧重强调减少碳排放,提高碳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一个子集。有时,人们把二者合二为一,称为低碳生态城市。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

在考虑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资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的同时,对城市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规划也很重要,它们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着重低碳减排等远期规划,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众多,格局、历史、文化和产业各有千秋,在进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时,则要根据这些特点,在不影响现阶段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各地的地理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扩大生态城镇绿化空间,加大社区绿地、湿地、城市广场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可以扩大步行和使用自行车的面积,提供雨水蓄积与排散之地,改善水循环,利用绿色植物大量吸收CO2,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优化生存环境,减少碳排量。以实用低碳技术为技术主体,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新兴产业为产业主体,以交通导向为主导的土地利用为开发模式,做到可循环、可持续、可改进,大力推动城市近郊和远郊的绿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从而加快城市的低碳生态化进程。

第一,能源规划节能优能、开源节流是能源规划的重点,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研究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地热、氢能等生态能源的利用率和产业化,支持制造业进行低碳装备革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第二,交通规划交通模式推陈出新,改造传统的交通模式,开发多样化的交通系统,例如规划高效的地铁、轻轨和brt公交系统的规划以及安全、方便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将地铁、轻轨、brt实现方便快捷的无缝换乘,政府也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率,使用清洁的低碳燃料及新型环保车辆,低碳出行,此举降低交通能耗,减少了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到节能减排。

第三,建筑规划建筑设计与施工,严格遵从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推行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提高低碳建筑的市场份额。加强城市垃圾废弃物处理设施,大气净化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和噪音弱化设施的维护与升级。在建筑规划方面,不能局限于城市内部的设施完善及自然绿化带、城市绿洲建设,还应综合考虑城市内外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让太阳能电源建筑一体化成为建筑节能先锋。

第四,水循环规划规划“低碳生态”城市时,在生态用水节水方面,对于严重缺水和严重水污染的规划防治,需要建立更为长远和实效的目标。国家在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硬性规定中明确指出:开发建设不得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危害和冲击,不得恶化水源质量。对相应技术要求也有规定:要求“低碳生态”城市必须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工程以及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循环利用方面,不仅要考虑水量和水质问题,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洁净度;还要考虑空间分布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废水的就地再生和就地利用的生态化发展;提高灌溉水的生产率,修建水库,收集雨水,提高非农业用水的生产率;解决和改善供水的质量,从“高碳”到“低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降低过去高碳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还可以避免由于能源过渡消耗带来的资源危机。在城市规划中融入低碳理念,给我国的城市建设规划增添新的元素。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自身层次,也增强了我国应对能源危机、化解环境风险的能力,是大势所趋。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新兴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的一些新型的理念有悖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不同领域的科研合作,因地制宜,更灵活更有效地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对整座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构思安排的规划师来说,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李平 康怡【经济观察网】本文网址:省略/zt/dtcsbd/zjgd/2010/05/18/170361.shtml,2010-05-18

第2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摘 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短缺的需要,世界各国正逐步转向低碳生态发展模式。针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是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论文从低碳生态的内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相关文献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特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理论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低碳 生态 城市 评价研究 述评

低碳经济这一术语最早由Ann & Daniel(1998)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上是英国2003年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大量研究证实,城市碳排放量大约占全球碳排放的75%~80%。探讨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有助于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与测评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内涵研究

关于低碳经济,目前学术界暂无明确定义。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等)认为低碳是“在某一个时间达到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发展中国家则秉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低碳排放”(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09)。作为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迄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解,出现有多种提法,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等,使得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李迅、刘琰,2011)。

二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研究

1.个别指标法

个别指标法利用对低碳城市表征意义最强且便于统计的关键指标来描述城市达到的低碳水平。常用指标有两类:一类侧重于衡量“低碳”特征,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徐国泉等,2006;胡初枝等,200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谭丹、黄贤金,2008;刘竹等,2011)等;另一类聚焦于“发展”特征,如人类发展指数(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等。其优点是能够精确反映城市的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及动态变化且计算相对简单;但缺乏碳排放系数的统一口径及指标间的空间可比性,不同指标衡量同一城市的低碳水平差异较大。

2.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选用与城市低碳发展有关的多个指标予以综合分析,考察城市的低碳化程度。如付允等(2010)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而潘家华等(2010)则用六个指标衡量低碳城市发展状态,即人均碳排放水平、碳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弹性、进出口贸易。该方法涉及较为广泛、考虑全面、时空可比性强,但侧重反映城市低碳的相对水平。

三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方法研究

1.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直观的、较易操作的指标及定量评价的计算方法(Hanley et al.,1999;Phillis & Riantiatsaholiniaina,2001;Cornelissen et al.,2001;Streimikiene,2005;Streimikiene & ?ivickas,2008),已形成多个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一些国家和地区。

2.脱钩理论评价方法

庄贵阳(2007)以碳排放弹性作为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GHG)排放国家在各阶段人均收入与GHG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相对于其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脱钩”评价方法注重时间序列推演,考虑历史趋势与预测结果,其“相对脱钩”模式对当前我国提出的单位GDP减排指标,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3.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简称DSR)模型是研究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近年来也被广泛用于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如潘家华等,2010)。

四 结论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和评价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水平做出了有益贡献。整体而言,国外低碳生态分析注重实践检验,研究方法上,以数理模型应用为主,但模型与机制的适应性不强;研究对象上,对基于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讨论较少;研究内容上,多集中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对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关注较少。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文献在指标设置上未予足够重视;评价方法上,大多为一维线性组合模型,缺乏低碳生态城市多维空间属性,无法从总体上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关键阶段,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低碳生态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清晰界定低碳生态城市内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充实并改进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Ann P. Kinzig and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J].Global Environmen-

tal Change,1998(3)

[2]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 - 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London:TSO,2003

第3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摘要:生态城市即: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种无污染、无公害、能源效率高、物质循环利用、环境舒适、最适合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以下就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的思考进行相关的阐述、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一、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内容

(1)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应运用生态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整体性、循环再生性、区域分异性原则。整体性谋求的是经济、社会、自然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循环再生性是要求城市物质循环对环境的破坏及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区域分异性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工环境、市类型等,制订不同的建设计划和对策。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对其规划应坚持“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的原则,生态城市规划首先强调经济、人口、资源、功能布局、各项工程设施及专项规划要协调发展,这是核心所在;二是生态城市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区域,故需特定的区域为依托,包括产业结构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匹配,生产力布局,人工、自然环境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等;三是强调层次性,城市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2)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四个层次:一是新生环境的自然属性,即城市的区位、地势气候等,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层次,包括生态位的趋势、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二是社会功能属性,主要指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结构,包括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城市有机体的共生能力;三是历史文化的内涵属性,考虑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旨在增强人的历史文化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四是管理和规划意识属性。重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和加强规划管理机制,保证规划按计划分期实施。规划内容要点为:(1)新生环境的自然条件;(2)区域经济分析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力布局和功能的匹配;(3)城镇的合理体系和职能的合理搭配;(4)适宜的城市规模及环境容量;(5)有机完善的城市形态及适度的土地利用和合理的功能结构;(6)绿化系统及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的涵养;(7)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无污染处理及环境污染的防治;(8)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9)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10)完善的管理机制。

二、生态城市的规划

(1)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配合

城市规划要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观出发,才能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学原理。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布局与自然山川的有机结合。好的规划都懂得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已有的自然因素,如山丘、河流、湖泊、植被、林木、地形、气候等,甚至把远处的自然景色,如高山、海洋等“借用”或“引入”到城市中来,加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接触和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一个更为贴近自然的宜人生存环境。

(2)建立再生、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

建立合理的再生、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城市性质规定了城市基本的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也规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轮廓。所以,在确定城市性质和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职能上的特点等,遵循生态工艺原理,将各部门组成综合利用资源、互相利用产品和废弃物,使其成为首尾相接的有机统一体,从而形成具有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规模化、集团化的产业结构。

(3)利用自然地域空间的城市形态

就我国目前城市建设而言,其形态基本上有四种类型:一是在原基础上向四周扩伸,规划界形象的称为“摊大饼’,即同心圆式形态;二是原基础上形成一城多心的组团结构;三是保留旧城,在周围建设卫星城,形成多中心开放式,达到地区全力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地形,形成自由式城市形态。从生态城市的角度考虑,后三种是大中城市发展的方向,其优势有:(1)将城市分解成若干具有一定职能的组团单元,组团之间留有明显的绿色空间,拓宽了城市和自然界的接触面;(2)工作生活尽可能在组团内就近解决,形成相对独立平衡的“工作―――居住―――学习―――休憩―――社会活动综合区”,克服了钟摆式交通;(3)富于弹性和开放性,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4)加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力度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绿地规划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只求在规划图上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两项硬指标。而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对不同城市的绿地总量、布局等,常常缺乏定量的分析研究,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生态的平衡关系。

(5)加强城市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6)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第4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1.1文脉的缺失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边缘空间缺乏对传统文脉与地缘文脉的保护,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对城市文脉的保护意识。崇尚推倒重来,城市内部的大拆大建之风延续到城市边缘,能够体现城市文脉的街道、村镇让步于凶猛的城市扩张,城市文脉的痕迹被无情地冲击,同时在城市边缘空间更新与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决策者与设计师很少站在历史的角度展望城市发展,“快餐”式的作品比比皆是,城市的文化内涵被淡化,结果出现“千城一面”的结局。第二,缺乏制度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下,关注的重点是“规划区”或者“主城区”内部的保护,如历史街区、城市“四线”的划定等等,然而城市边缘空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城市边缘的特色景观、特色风貌没有准确界定和适当的保护措施。

1.2空间的无序

我国城市边缘空间往往呈现空间的碎片化,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表现在:第一,用地不够集约,城市边缘空间的用地权属相对复杂,国有土地与村镇集体土地相互混杂,这对项目的落位以及用地的成片开发带来困难,可以看到很多用地既不是农田,又不是建设用地,呈现出的状态就是建设项目遍地开花,用地既浪费又无序;第二,城市发展的盲目性,城市边缘空间属于城市发展的敏感区,由于用地相对充裕、建设条件相对简单、建设要求相对宽泛,往往出现“发力过猛”的现象,城市边缘建成了中心区,边缘地区应有的质朴和韵味缺失了。

1.3景观的乏味

我国城市边缘空间的景观塑造相对滞后,有些地区甚至空白。城市对于景观的有限投入多释放在城市内部,如气派的城市广场、整齐的城市街景,而城市边缘地区的景观往往被无视,殊不知城市边缘空间才是认识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边缘地区景观乏味除了投入少外,另一个原因在于思路的偏差,多数城市重人造景观、轻自然景观;重建设高标准,轻地方特色。几乎每个城市入口都有一处“马踏飞燕”雕塑;寂静的田园风光里充斥了各种楼盘开发;道路景观、街道小品让人感觉似曾相识,枯燥乏味的景观风貌大大降低了城市的品质。

2改善城市边缘空间的城市设计思考

2.1延续边缘空间的场所文脉

这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种是历史的文脉;另一种是空间的场所。边缘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阶段产物,应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尊重传统的生活场景。在城市边缘空间塑造中,延续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新的建设内容应从传统文脉中汲取营养,使新老城市环境协调共生,有意识地保留城市边缘空间的乡土特色,使其更富有地方特色。另外,应赋予边缘空间更多的功能,增强空间的场所感,与城市内部功能形成互补,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丰富其心理体验。城市边缘空间相比城市中心生活节奏慢、绿化景观好、乡土气息浓,因此考虑将更多的养生度假功能、休闲游憩功能、景观展示功能、生态种植功能布置在城市边缘空间,增强边缘地区的吸引力。

2.2构建内外渗透的开敞空间

城市开敞空间是城市中除建筑之外的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和人为空间,担负着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生物的自然消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表现地景,以及限制城市无限蔓延等多重功能。城市边缘空间是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部分,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因此城市边缘空间内的自然生态要素应严格保护,对山体、河道、植被、特色农田划定保护范围,避免因城市建设而带来的生态破坏。另外,城市边缘的生态开敞空间应与城市内部的开敞空间建立联系,通过带状绿地、自然河道形成内外渗透的开敞空间系统。

2.3具备弹性发展的设计思维

由于边缘空间具有过渡性和阶段性特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先的边缘地区会向外扩张,演变成为城市内部的组成部分。在空间设计中要对这种空间演变有足够的预判,明确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在规划中要留有余地,适应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边缘潜在的发展区域应具备快速新城代谢的可能,对未来增加开发规模和建设强度留出余地,使城市每个新的生长区域在各个阶段都相对完整,具备功能完整、配套齐全、空间有序、风貌统一的特征。

2.4引导城市有序生长的活力单元

与城市边缘空间内向型空间演变对应的是城市产生一系列活力单元形成外向型的发展动力。可以看到一些大型的开发项目越来越青睐城市的边缘地区,如产业园区、大学城、居住新城、文化创意基地等等。这些项目有效的规范和梳理了城市边缘用地,促进了城市边缘空间的健康发展。在选择和安排这些活力单元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活力单元与城市周边已建设施相互衔接,活力单元不应游离于城市之外,而应视为城市新的组成部分,城市内外做到功能互补、交通便捷。另一方面活力单元应具备一定的自给能力,配套适当的生活服务设施,尽量做到职住平衡。

2.5体现地区特色的形象界面

城市边缘的空间界面由自然界面和人工界面构成,通过两者的组合和变换可以很好地展现城市的自然美与人工美。一方面在二维平面构成上,城市边缘应尽量打破整齐划一的建筑界面,结合地形变化、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形成凹凸有致的边缘空间韵律变化,将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有机的融合,形成丰富的视觉变化和心理体验。另一方面在三维立体的天际轮廓线组织上,将建筑物、构筑物、自然风貌有机综合。城市建设密集区域,应突出建筑轮廓,合理布置高层建筑,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轮廓线;生态控制区域,应强化山脊线和山体绿化,建筑仅起点缀作用。合理协调人工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处理城市近景与远景的关系。

3结语

第5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1、 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目光,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另一种生态设计方法是人工社区湖,即在社区内的某个街段设一个这样的湖,既能作为水量存储,更重要的是采用生态技术处理和净化社区废水,并用太阳能来保持池水的温度,经过净化的水可以循环使用。此外,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生态路灯能吸收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各种废气,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生态水泥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有害物质,这些都是生态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绿化的例子。在城市绿化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 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转贴于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3、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问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台湾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 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 合 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第6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技术方法

Abstract: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city. The technical methods of the eco-city plan are summarized and integrated, a complete technical route is formed to guide the plan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city, plan, technic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city)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并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发展的。城市发展历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城市消耗的能源与资源越来越多,同时其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要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根本途径之一[2]。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协调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规划所发挥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生态城市的建设前提,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

2我国生态城市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内涵都做了不同的阐述,我国学者王如松认为,“生态城并不是一个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而是一种可望可及的持续发展过程,一场破旧立新的生态革命”[1]。朱坦教授认为生态城市的本质是人类活动符合自然客观规律,追求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人居环境,其核心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6]。毛峰教授认为: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是一个人为改变了自然结构、物质循环和部分能量转化的、受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需求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城市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核心,通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且能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3]。由此可见,生态城市的核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目标。

朱坦教授提出我国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1)地区差异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等基础条件各异,并形成各自的特点,在各自的生态城市建设中有不同的城市定位,如长春市提出建立“森林城市”,昆明提出建立“山水城市”,威海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化海滨城市”,而贵阳则是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首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试点城市。(2)注重生态功能区划的作用。生态功能区划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特色。在全面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生态脆弱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从城市现有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出发,规划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并明确各生态功能分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功能、发展方向与保护目标,指导其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同时为城市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3)突出重点领域的建设。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强调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大体说来,主要的建设领域在于:强调能源资源约束下的生态产业体系与循环经济建设;强调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湿地等在内的水体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即进行生态水域的建设;注重和谐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进行高效、可持续的生态交通建设、自然资源体系和环境体系建设[6]。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特点,更好的做好生态城市规划,是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3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主要技术方法

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

运用战略选择的SWOT方法,通过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劣势,以及目前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定位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通过与周边城市对比,分析如何采取有利措施支持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

SWOT分析法形式上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不同的分析含义;内容上,主要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生态城市建设相关内外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适合的对策。首先对规划城市进行关键因素分析,然后通过优势与机遇(SO)、劣势与机遇(WO)、优势与挑战(ST)、劣势与挑战(WT)四个条件因素进行组合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

资源环境支撑系统承载力分析

该部分主要包括水资源分析,如地表水资源量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分析、水资源总量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土地资源分析、大气环境容量分析、森林资源分析、能源分析等内容,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找出生态城市发展的“短板”,以此作为承载力限值,确定城市发展的人口、工业活动的强度,确保生态城市发展能被地方资源、环境所接受。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在规划之初,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对于确定城市发展潜力和识别其限制因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依据。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三个子系统之间按照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通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彼此作用、互相影响。具体来讲,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应理解为: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内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功能高效,即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自然、技术、人类充分融合;城市内的废弃物排放严格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不受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基于以上对生态系统健康内涵的理解,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目的是分析构成当前生态系统健康中不利因素的根本原因,以便提出适当的对策,引导城市向以“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系统性和区域性”为特征的健康方向发展。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认为,在建设城市生态系统过程存在着一系列阈限或安全层次。与这些生态阈限相对应,城市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因素、局部点或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安全的空间格局,称之为生态安全格局,它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典型的生态安全格局包括:源(现存或潜在的乡土物种分布地,构成物种扩散和维持的元点,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保护对象)、缓冲区(环绕源的周边地区,是相对的物种扩散低阻力区)、辐射道(由源向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源间联接(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连接的低阻力通道)、战略点(对沟通相邻源之间的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跳板”)等。

生态适宜性分析

生态适宜性分析就是根据区域发展目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农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区域发展所涉及的生态系统敏感性与稳定性,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对区域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因子,对资源环境要求与区域资源现状进行匹配分析,确定适应性的程度,划分适宜性等级,从而为制定区域生态发展战略,引导区域空间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

在全面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从现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区域环境特征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进行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划分,构建保障城市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生态功能区划要明确各生态功能分区生态系统特征、功能、发展方向与保护目标,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建设方案,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为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框架

根据上述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技术方法,结合规划实践活动,总结出如下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技术框架(图1),旨在对生态城市规划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5结语

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精髓的实践体现;系统、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的规划技术方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过梳理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希望可以经过不断努力,完善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路,探索出一条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

图1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技术框架

参考文献

[1]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Vol.25,NO.1,Jan.2011

[2]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NO.5,2010.

[3]毛峰,朱高洪.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理和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Vol.18,NO.1,2008.

[4]陆明,郭嵘,齐刚.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规划初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Vol.35,NO.4,2003.

第7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关键词】人才;人才生态环境;系统化建设

随着21世纪走过第一个十年,区域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竞争的核心逐渐由实体经济的竞争转移到科技创新的竞争,由物质资本转向到人力资本竞争,人才资源的稀缺性表现的日益明显。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的寻找新的增长点,实体经济面临诸多的资源约束,要突破这种约束就必须加快创新,创新提出了对人才的强烈需求。新世纪的经济竞争是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003年年末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确定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工作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人才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动成本越来越低,人才环境呈现出生态化发展的特征,这对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人才及人才生态环境内涵辨析

2010年6月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正文首段给出人才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可见人们关于人才内涵的认识已经由最初的只看重学历和职称转变为更加重视其创造性和社会贡献。

从广义角度来看,中心要素以外的一切要素即可称之为相对于中心要素的环境,人才环境即是指人才所面对的一切外部要素,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物(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由各种生态关系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结合人才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定义以及系统学概念,可以从仿生和系统两个角度来研究人才生态环境的内涵。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合不同的生物群生存,所能承载的生物量存在巨大差别,显而易见,不同的人才生态环境适合不同的人才群体生存与发展,所能容纳的人才数量也不尽相同。同时,人才生态环境又是一个系统学概念,是由诸多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多级多层次的系统,包括自然基础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等多个子系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定义人才生态环境为影响人才生存与发展的诸多外部环境要素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

二、区域人才生态环境系统化建设对策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高质量创新活动,只有建设优质、协调、均衡、和谐、系统化的人才生态环境系统,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保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均衡发展

区域人才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城市间的均衡,二是城市内部的均衡。区域内各个城市间的人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容易对区域人才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形成阻力,并导致短板效应,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人才工作主管部门应该统筹协调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使发展较快的城市给予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一定的帮助和带动,城市内部应避免把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一领域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在总体面与核心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从而实现人才生态环境各个层面的均衡发展,促进人才在区域内的合理分布。

(2)推动区域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人才生态环境的总体发展水平决定人才培育和吸引能力。对于理性的人才来说会选择脱离较差的人才生态环境,寻求发展水平更高、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较低的人才生态环境总体水平使得区域经济体的人才承载能力相对较弱,无法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舞台。政府人才主管部门要适时制定并采取积极政策,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冲击,以各个城市人才生态环境及其子系统的全面提高推动区域人才生态环境总体水平的稳步提升,给人才群体以稳定发展提升的预期,提升人才的安全感和忠诚度,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为地区人才环境和经济发展持续提供知识保障和创新支持。

(3)优先保障无形公共产品供给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我们可以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人才所需求的一种复合式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制度、规则或政策等。有形公共产品的提供逐渐趋于同质化,但是无形公共产品却呈现丰富多元的发展趋势。政府人才主管政府部门面对日益提升的制度类公共产品需求,在人才生态环境的系统化建设中应不断改进人才的培养机制、任用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并辅以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只有为人才提供一系列的具备广泛适用性和足够吸引力的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同时保证政策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才能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和流入。

(4)人才环境建设分层循序递进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为人才生态环境建设与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在基础层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无从谈起人才的创业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打造高端的人才生态环境之前,必须首先考察目标人才群体的基础性需求在现有环境下能否得到满足,面对较低和较高层次同时存在的问题,应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完善基础层次的问题。当相对较低基础得到有效解决之后,再把主要精力放在改进与优化较高层次,最终建设成从低到高各层次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生态环境。

(5)打造和谐的文化与舆论环境

文化与舆论环境对于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具有独特的作用,是收入水平、居住条件等物质性因素的重要补充,甚至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某些硬性条件暂时性不足的情况下,优质的文化环境与和谐的舆论环境可以起到有效调节和缓冲的作用,防止人才的流失。政府人才主管部门应该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契机,以开放包容的舆论氛围打造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把握舆论导向,促进人才公平竞争,引导人才快速适应环境,为人才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提高社会和企业组织的人才凝聚力,让人才的创造力在和谐环境下充分释放,源源不断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维平.关于人才定义的理论思考[J].经济视角,2010(12):1-3.

[2]郝海,踪家峰.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3.

第8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市文化 文化传承 环境设施 设计方法

检 索:.cn

一、环境设施设计与城市文化传承现状比较分析

环境设施是展现一个城市的地域风貌、城市形象、文化精神、开放程度的基础平台,满足了人们对户外空间活动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具有服务民众生活、丰富城市空间、表达城市个性等功能,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渴望不断攀升,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价值的体现,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自然生态以及民众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代表性和延续性。城市环境设施设计从造型风格、色彩定位、材料运用等方面都伴随城市文化发展不断的更新设计,是城市文化的历史鉴证,也蕴含着不同时期的城市文化内涵以及民众的人文精神和造物观。

二、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城市文化传承创新体现

(一)自然生态

环境设施设计依附于环境,是自然、城市、人文环境中一部分,是满足人们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生理、心理共同需要的基础设施。自然生态作为城市文化的基础对环境设施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中国南方城市较北方城市气温偏高,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雨水量较大,气候湿润,农业种植以水田为主,自然景观以园林建筑为主。其自然生态的传承发展深刻影响着地区文化,例如,以稻米为主的饮食文化、竹文化、景观园林文化等。在环境设施中也常看见利用竹文化设计的环境设施,在造型上提取竹的线条,材质上借鉴其持久的韧性,色彩上提取清透的翠绿色,内涵上诠释出高洁、坚韧的意义。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导致地区文化的差异性,进一步影响着环境设施设计。同时,自然景观也是环境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都是环境设施中的重要设计资源,将环境与设施相融合,凸显出自然生态中的城市文化传承。

(二)地域建筑

地域建筑对城市环境设施的影响不可小觑。在城市发展中,建筑能够表达出城市文化内涵,反映出该城市的历史、社会发展以及空间利用方式等。一般情况下,建筑先于环境设施而出现,不用地域的建筑风格差异性导致其环境设施设计风格也存在一定变化。例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北地区的窑洞、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等,不同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发展方向,与地区的自然生态、人们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不同地域建筑影响下的环境设施设计应从整体上把握该地区的文化脉络,以地域建筑为依托,在不失城市个性化的基础上,从形态、色彩、材质等角度环境设施进行具有一定方向性、目的性的个性化设计,充分融合于地域环境和建筑中,起到协调地域建筑,衬托城市文化及内涵的重要作用。

(三)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包括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是各种生活习性的综合。生活方式变迁作为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方式对环境设施设计具有较深厚的影响,从整体上看,生活方式代表了不同时代、地域、阶层、职业的生活状态;从个体上看,则反映出一个人的行动模式、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生活方式承载于城市空间中,不同生活方式下的人群对环境设施设计的需求也存一定差异。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环境设施设计也逐渐变化。互联网、新型材料、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令环境设施设计更加丰富、灵活,使人们从单纯的生理需求上升到对设施的心理及精神需求,使其不但有使用功能,还要代表城市形象,承载城市内涵,具备使用、审美、互动等功能,衬托环境氛围。同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环境的归属渴望,不同人群对环境设施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儿童多关注于游戏设施;而老年人则更加关注休息、健身类设施等。

(四)审美原则

环境设施是城市“家具”,是马路上的艺术品,与城市建筑共同构成城市的轮廓。审美原则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美的评判准则也具有一定差异性。唐朝时期的女人以丰腴的体态为美,而在清朝时期则以纤瘦、体态匀称为美。审美原则与城市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是城市精神、形象的外在表象形式之一。环境设施设计从形态、色彩、材质、比例等方面展现其独特魅力,或运用隐喻、象征、夸张等造型方法赋予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与周边环境相辉映,以传达地域文化,展现风俗民情。开放的展示平台给人们最直接的欣赏方式和亲近艺术的机会,使人们将舒适与快乐的情感感受转化成永恒的审美追求。

三、城市文化引导下的环境设施设计创新方法研究

(一)个性化

城市的个性化发展对宣传城市文化、树立城市形象、展示城市魅力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每个城市的自然生态、历史传统、风土人情都各有不同,这些差异显示了该城市的个性化特色。公共空间中的环境设施是展示城市面貌的重要载体,具有使用频率高、功能性强、展示性强等特点。将城市个性化元素进行提取,融入到环境设施的个性化设计中,令城市环境沉浸在浓厚文化氛围下,营造出赋予个性化的城市文化意境。

在一个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环境设施设计应与该区的功能定位相吻合,既体现出城市内涵,又能够与功能区域环境相吻合。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内的“九大功能区”,分别为一中心商务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中新生态城、海滨旅游区、海港物流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其中,中心生态城以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为主,它的环境设施设计就可从仿生造型设计、生态环保材料方面入手,从细节与质量中融入天津民风淳朴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临空产业区则以发展临空产业、航空制造产业为主,其环境设施设计则可以利用航天材料或造型,既突出区域特色又可宣传航天技术知识,使百姓了解航空技术发展现状。

(二)意象化

意象是人们通过感受生活、事物所产生的形象和记忆。城市中的建筑、人文景观、风土人情都影响着城市意象的形成,而公共空间中的环境设施也是城市意象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设施中所体现的城市特色是城市意象中的重要感知要素,对市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认知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城市环境设施的意象,反映在设施造型语言中,通过简约、独特的形态构成、色彩搭配、环境映射,使环境设施折射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意象。例如,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享誉世界,其历史背景、自然景观、发展战略均呈现出鲜明的城市特色。从造型语言上可以抓住陶瓷制作工艺元素展开,包括陶瓷文化元素、陶瓷制作原料元素、陶瓷的窑炉元素等,或抽象提取元素精华,或综合各元素的亮点从整体上展现陶瓷制作工艺,传递出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将环境设施设计意象化,在不经意间使景德镇文化内涵融入到人们的心理。

(三)可持续化

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化发展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在传承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形成现代城市文化。现代城市居民物质生活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且逐步提高了对生活享受、精神满足的需求。科技的进步带来新型材料、绿色能源、物联网技术等崭新的文化元素,也为环境设施设计提供了符合现代城市文化生活的新素材。例如,天津传统民间手工艺泥人张彩塑,其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原以水粉为颜料,颜色不可长久保存,易脱落、褪色等,但随现代材料发展,转而使用丙烯色,避免了水粉颜色的缺点,可水洗且长久保存。城市文化是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现代技术、功能、材料进行创新设计,承载于环境设施设计之上,使公共空间成为环境设施的展示空间,展示城市传统与现代文化交流与融合。

四、城市文化指引下的环境设施设计流程分析

系统化的环境设施设计能够引起使用者对城市印象的共鸣,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品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辅相成,从而也反映出了一个城市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展示着城市精神和文化。以城市文化为基础的环境设施系统化设计首先应从城市文化的探寻着手,理清城市历史文化脉络,概括城市文化内涵精髓进行元素化、抽象化提取。第二,将城市文化元素与环境设施进行有机结合,在保证现代人所需要的使用功能、审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意象化设计,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设施设计产生文化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其对精神需求的满足。第三,环境设施设计应融合于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环境中,与建筑形式、区域功能相配套。

总结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现今社会的重要课题,通过公共空间中的环境设施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体验性,使人们在舒适使用的同时感受城市文化交融。将环境设施融入自然、人文环境,建立了人与环境的交流的媒介,提升了环境价值和意境氛围,传递出了城市文化精神。阐述了城市环境设施的个性化、意象化、可持续化发展方向,对城市空间规划、景观构建、文化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价值和文化意义。

本论文为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研究部分之一(课题编号:D12044 )

参考文献

1 任永波、张凌浩:《生活方式变迁下的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研究》,第九卷,121~125页,《江南大学学报》,2010-10(5)。

第9篇:生态城市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based on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urban green spa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of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dea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Key words: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生态建设成为研究的热点,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营建成为组织城市空间景象艺术和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科学生态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城市化背景条件下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本文提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概念,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囿于城市内部绿地系统的研究上,没有能够跳出城市的范围,没有从区域生态的角度来建立科学的规划生态观;改变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停留在城市绿化种植、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以及改善城市居民物质生活质量的层面上,忽视对人精神心理环境的关怀和环境文化的塑造。

1相关概念界定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象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笔者认为城市绿地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一种绿色公共开放空间,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以绿化种植面积占主体的城市建设用地(或水面)。城市绿地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一种生活场所,它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只有处于生活状态(相对于生存状态)的人才有能力营建和享用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发展过程,城市绿地系统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拓展,这是对其功能特质和真实内涵不断认识的结果。笔者认为,城市绿地系统是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城市绿地有机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复合功能。

为了整合城市绿地系统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以及赋予城市绿地系统真实内涵,笔者拟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概念来弥补城市绿地系统概念的研究空间上的不足,其目的不是否定城市绿地系统,而是试图从概念上统一其应有的园艺、生态及空间的真实内涵。为了保持与国家标准的衔接,从而使之更具应用价值。在英文译名上与国标名称保持一致,即“Urban Green Space System”而非“Urban Greenland System”,以体现其生态空间的涵义。在此思想指导下,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作如下界定:狭义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指在城市区域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空间景象艺术和居民休闲娱乐以及精神文化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市郊农田、森林及绿色通道(Greenway)和自然的水域;广义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指对大自然生态平衡有积极作用、在人居环境中发挥平衡功能、对城市生态有直接影响,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所有绿色生态空间和自然的水域。

2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结构及其功能特质

2.1 空间层级结构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系统性必须以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为基础,我们以往形成的误区在于每个城市构想自己的城市绿地系统,却忽视了城市是在大自然中的这一基本事实。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城市网络中的基质,而不是单个城市的留白。因此,划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能使我们能够更加明晰各个空间层级规划的工作重点,也能使我们更加清晰认知各个层级的功能特质和生态内涵。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应分为三个层级: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城市绿地系统、微观——城市绿地。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针对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和生物圈保护而言的;其规划的界域应突破传统的以地区行政界域来确定规划界域的方法,应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安全保护系统为原则,按照区域生态域的实际状况、城镇空间分布、自然地貌空间特征等进行合理的界定;因此,不同的区域生态域,其规划的界域是不尽相同的;其功能特质主要是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区域生态平衡、提供农业经济生产、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输入以及为城市居民提供郊野游憩功能需要,它也是城市生态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是针对城市自身生态而言的,其研究范围应该是城市市域及影响城市生态的周边地域的绿地系统。其功能特质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的复合。微观的城市绿地主要是城市公共和住区的绿地,其功能特质是市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精神心理健康的环境保证以及环境文化的塑造。从城市生态的物质层面上来看,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和微观的城市绿地不可能解决城市生态的本质问题,城市的生态主要靠周边地域生态系统乃至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完成。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研究才是解决城市生态本质问题的关键。

2.2 功能特质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通过对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层面结构的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已经不是单纯的土地、植物两大要素,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面不是单纯的城市范围,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全方位的认识其功能特质才能指导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也必然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全方位的功能。

3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三者之间的关系

3.1 空间范围

笔者提出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和传统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地的空间范围是有很大区别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空间范围的确定,即规划界域的确定应突破传统的以地区行政界域来确定规划界域的方法,应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安全保护系统为原则,依据依照区域生态域的实际状况、城镇空间分布、自然地貌空间特征等进行合理的界定。因此,不同的区域生态域,其规划的界域是不尽相同的。

传统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范围的确定,即规划界域的确定是按城市行政界域来确定的,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域的整体结构,对城市生态不利。城市绿地的空间范围一般按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地块的划分来确定,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见缝插针的布局形式,大规模成系统的城市绿地建设尚属少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绿地系统整体的生态服务效益。

根据城市生态的理论研究,我们必须考虑城市生态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整体耦合和生态协调。因此,考虑到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界域的弊端,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范围理论上是包含城市绿地系统空间范围,笔者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地归结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中观和微观层级,一并纳入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研究之中。

3.2 针对主体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的针对主体是有所侧重的,一共构筑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三个层级——宏观、中观、微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针对的主体是城市的区域生态环境,其目的是追求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乃至生物圈保护。城市绿地系统针对的主体是城市自身,其目的是追求城市自身物质空间环境的生态。城市绿地针对的主体是人,其目的是追求居民精神心理健康和环境文化的塑造。

3.3 功能侧重

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微观的城市绿地三者的功能侧重是不同的。从城市生态的意义上来说,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和中观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物质生态上,强调对大自然和城市生态的作用;微观城市绿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精神生态上,强调对人的作用。

4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特质及其生态建构

4.1 生态特质

基于前文关于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理论的层面结构的界定以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结构和功能特质的认识,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生态特质是功能特质在空间层级上的反映。即宏观上针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中观上针对城市生态的作用,微观上针对人的作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实现具有与城市生态实现相类似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对象,其生态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是不尽相同的。

4.2 生态建构

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首先应遵循城市科学生态的理念,在建设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时应坚持城市生态的原则。其次,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必须从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三个层级: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城市绿地系统、微观——城市绿地来研究具体的生态建构途径,从而实现城市的“科学生态”。

(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针对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和地球生物圈保护而言的,它是城市生态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宏观层面的绿地生态中,城市内部的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城市需要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持,这决定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大小影响整个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城市用地属于生态消费型,而区域的自然环境则属于生态生产性,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周边的区域自然环境共同组成了遵循“生态学金字塔”规律的生态系统。从宏观层级上分析,城市用地应科学紧凑,保持城市用地面积在整个区域生态系统中占有尽量小的空间比例,同时必须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小用地规模,不应盲目的扩大城市用地面积,给城市周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过重的负荷,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或者全球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此外,还应加强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用地整合,进行区域生态空间管制。

(2)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是针对城市自身生态而言的,除研究市域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构筑和生态保护外,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的城市绿地系统。在中观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中,城市绿化用地的合理比例要讲究生态科学性。在以往的绿地生态研究中,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生态功能的发挥,很多人认为城市绿地整体数量越大,城市生态环境越好。笔者认为一定规模范围内的绿地可以改善和调节城市气候,增加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但是过量城市绿化用地会导致城市规模的相应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的不足,对城市经济发展不利,这同样会给宏观层级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造成影响。此外,人为干扰因素作用下的城市绿地远比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绿地生态效率低。坚持城市绿化用地规模的合理科学性不仅能够对城市生态有益,更有益于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

(3)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的城市绿地主要是针对城市公共和住区的绿地,其功能特质除一定生态功能之外,主要是市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精神心理健康的环境保证和环境文化的塑造。城市绿地的生态建设分为物质生态建设和精神生态建设以及相对意义上的环境文化生态建设。物质生态建设为城市公共和住区绿地对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作用,精神生态建设则是城市公共和住区绿地对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和精神心理健康的功能,并从环境文化的塑造上,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和城市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开拓。

总之,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中,城市绿地的物质生态环境建设与精神生态环境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站在城市规划的专业角度和人文精神的情怀,我们应该对城市绿地的精神和文化生态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加强绿地的游憩功能,为城市居民塑造更多的户外游憩和交往的绿色空间。

5结语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必须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个层面入手,针对不同的研究层面,其研究的主体对象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宏观上应强调城市用地的科学节约和紧凑;中观上应强调城市绿地规模的科学合理和城市绿地的连续有机;微观上应强调城市绿地的精神生态建设,注重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和精神心理的健康,并从环境文化的塑造上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J185-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