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传承民族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但现实生活中流行音乐的传播成了重头戏,当前广大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捧流行歌星,对民族音乐嗤之以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重视和深思,面对着如此丰富的民歌资源,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呢?首先我们必须要做客观的比较分析流行音乐及传统音乐的优劣之处。流行音乐之所以被学生们接受追捧,是因为它具备内容通俗、旋律流畅、节奏鲜明、歌词琅琅上口、流行一时的特点。然而我们少数民族民歌的传统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旋律自由,歌词言深意长,有一定的风格特点。照此下去,若干年后,中国的民族音乐还有多少人欣赏,还由谁来发扬广大?
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依靠教育,依靠我们广大音乐老师的不断努力,把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引导他们正确地去欣赏音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呢?
一、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有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如:蒙古族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宽广悠扬,声音要求粗犷。藏族民歌活跃热烈、朴实优美,声音要求自然流畅等特点。又如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其我们非常了解的歌曲《桔梗谣》《阿里郎》等,在学习时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己体会和总结歌曲特点,慢慢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活动,新的概念和知识技能的形成都是以感知开始的。如果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参加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鲜明生动的形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音乐,调动情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生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很少,特别是他们的风土人情、服装服饰等,如果只凭老师的解说就会显得很空洞、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帮助孩子们更真切的感受与理解,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七年级蒙古族歌曲《牧歌》时播放有关草原风光片段,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白鸟歌唱、毡包犹如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让学生了解蒙古人民以放牧为生,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特点,无需更多的语言,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人们的心情,引起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三、演唱与律动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本研究自拟问卷,主要以河池学院2013年“区培”计划———6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教师培训子项目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来自河池市罗城、环江、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六县的98位小学语文教师和大化县的60位小学语文教师为对象,展开调查。问卷发放一百六十多份收回有效卷158份。这158位教师中有107人是壮族,16人仫佬族,11人瑶族,毛南族1人,水族1人,汉族22人。少数民族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86.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教师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情况,民族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民族语言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方式等情况,同时调查了解了教师们传播民族文化的制约因素。此外,本研究还对东兰县花香小学的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并观察了他们的课堂教学。
二、小学语文教师践履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教师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不力
(1)教师很少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3]而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应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成为课程的主动开发者。然而在所调查的158位教师中只有18人参与开发或实施过以本地或本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占11.39%;140人没有参加过,占88.61%。而调查“你认为影响本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有效传承的因素有哪些”居于首位的原因教师们认为是“没有专门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来学习本民族文化”,其次是“国家教材里少有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或活动”。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少有主动开发民族文化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只是被动地等待实施开发好了的校本课程。(2)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少有开展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性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内容与形式上的“整合性”以及“活动性”、“体验性”特点,与民族文化的经验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十分契合,最易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3]如语文教育出版社S版教材中就有要求开展“说说你家乡的风俗习惯”、“今日家乡”等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广西河池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开发利用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资源。而小学语文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本民族文化有关的活动的只有12人,仅占7.6%;偶尔开展的69人,占43.67%;从没有开展过的77人,占48.73%。
(二)教师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专业
广西河池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否得以开发和利用为课程教学资源,我们进行了调查“您的语文课上利用过本民族文化方面的资源吗?”,经常利用的只有29人,占18.35%;偶尔利用的有96人,占60.75%;从来没有用的有33人,占20.8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5]34积极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应是教师的重要专业素养。而调查数据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更多地是处于一种偶然、随意的状态,还没有上升到专业的高度,没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以东兰县为例,东兰居住有壮、瑶、苗等少数民族,民族气息浓厚,有“三月三”、“蚂拐节”、“祝著节”等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其中以铜鼓为最大的特色,“天下铜鼓聚东兰”,素有世界铜鼓之乡的美称。东兰又是革命老区,是革命先烈韦拔群的故乡,歌颂韦拔群的山歌《东兰有个韦拔群》曾在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播出。这样一些民族文化资源,非常有待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和传播。笔者在东兰花香小学听了一位本地教师的一节公开课《我的战友》,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体验承受的痛苦:“我们生活中被火烧一下烫一下,痛不痛?你被烫到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回答:“很痛,痛得我都要哭了。”“挨到很烫的东西整个身体都会弹起来”。学生深刻体验到了被火烧的疼痛,又理解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集体的利益而默默坚忍巨大的痛苦,自然而然地生出了对革命先烈的敬意。这位教师很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却缺乏开发和利用当地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教师要能以教材的阅读为契机,引导和鼓励学生寻找家乡像“”一样的革命先烈,借此让学生了解东兰本土革命先烈韦拔群的事迹,则既可以提升学生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认识,也能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后访谈中,这位教师说没有想到要这样做。
(三)民族语言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语言最能够深刻地反映民族特征,是维系民族内部关系和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民族极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言语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我国“科学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没有形成,各地的双语教学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6]204-205双语教学困难重重,尤其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编写教材面临极大的困难。诸如:缺乏教材编写经费;缺乏双语教师(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少数民族文字社会读物严重不足。[7]411时间变迁、岁月更替,民族地区掌握了第一母语的先辈逐渐离去,家庭中的语言文字,尤其是文字传承的功能逐渐削弱,而广西的双语教学又尚在实验试点阶段,双语学校为数不多,未能推广。广西少数民族以壮族人数最多,古壮字早已消亡,而新壮文掌握的人又不多,未能普及。广西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母语该如何有效传承的确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幸的是我们调查的河池市158位调查对象中有75.94%很熟悉本民族语言,既能听懂也会讲;而听不懂也不会讲本民族语言的有16人,占10.12%;听得懂但不怎么会讲本民族语言的有22人,占13.92%。在语文课上经常用自己民族语言教学的教师有21.09%,53.12%的教师有时会用民族语言,只有25.78%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来没有用过民族语言。也就是说有近75%的老师会自觉使用民族语言辅助教学,自发地进行着过渡型双语教育。虽然“地处西南的少数民族,由于学校使用过渡型双语双文化的教育,少数民族传统语言文字、文化在学校课程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7]但至少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语言虽然在非双语学校未受到充分重视,但确是民族地区非双语学校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
(四)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方式比较传统
从表一中可见河池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的方式,首四位的依次是:“在学习教材内容的时候穿插或拓展”、“课余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有时会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宣传”、“口语交际活动中会选择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话题”、“有时会让学生写一些与本民族文化有关的作文”;最少采用的方式是“开展与本民族民族文化相关的或以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只有18.9%的教师选择。从这里发现,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主要还是通过一些传统的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综合性学习在农村推行情况不容乐观。
三、制约小学语文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层面的原因
影响本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有效传承的因素调查中,65.19%的教师认为是“没有专门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来学习本民族文化”居于首位,51.27%的教师认为是“国家教材里少有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或活动”居于第三。学者们的研究都指出课程是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以有效传承的核心因素[8]。可见目前制约河池市小学语文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的首要因素是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发不够。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有力的指导。教师虽然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但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课程开发的培训,缺乏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课程内容的搜集整理筛选,到课程的实施、评价都需要有力的指导。第二,缺乏有力的团队。课程开发是艰巨的工程,需要从上到下,从社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专家、学校领导到学校教师以及民间组织的多方力量的参与形成合力,构成研发团队才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规范的课程,而农村小学难以有条件形成这样的团队。
(二)教师自身原因
1.教师民族文化底蕴不够
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对当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是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58.23%的教师认为阻碍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播的原因之一是“自己对民族文化了解不多”。在所调查的158位小学语文教师中,有11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很了解,仅占6.96%;了解得不多的有117人,占74.05%;不怎么了解的有30人,占18.98%。教师对当地的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部分年轻老师是外地人,与当地的群众接触较少,难以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当中,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了解就少。另一方面,教师们对当地民族文化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学习、了解和研究。由于教师对于当地的民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很难在教学中传播。东兰县花香小学党支部书记说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流文化的冲击,现在很多教师比较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一些具有东兰特色的民歌、习俗逐渐被人遗忘。以前我们请客喝酒时会唱着山歌敬酒,现在很少有人会这样做了。教师自己对于民族文化认识不够,想要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很困难。”
2.教师传播民族文化能力很有限
调查了解到,96.94%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很有必要保留传承,只有3.06%的教师认为没要必要保留传承,应该融入主流文化。教育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虽然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民族文化有必要传承下去,但对于如何有效传承,还是很茫然。有位语文教师说:“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我很赞同让民族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多了解民族文化的知识。但我自己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也不够,也不知道在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很少有老师会给学生传授除了课本以外的民族文化知识。”在对你认为什么原因影响了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时,有33.54%的老师选择了“自己不知道该传承哪些民族文化和如何传承。”可见教师们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还是有缺失的。
3.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
37.97%的教师认为影响民族文化学校传播的另一原因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们虽然认同民族文化应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但因为繁重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难以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付诸于实际行动。
(三)体制上的原因
1.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缺乏有效指导
有33.54%的老师认为“自己不知道该传承哪些民族文化和如何传承”。可见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是需要进行有效指导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职前培训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各科教学而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倾向。[9]小学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力量,虽然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但受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的少之又少,这给教师有效地在学校教育中传播民族文化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正如东兰县花香小学的党支部书记这样说道“我自己是壮族人,也会讲壮话,自认为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进行民族文化方面的教学也觉得很吃力。学校的学生都是附近村子的,由于是山里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没有多少自豪感。教师要怎样让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传承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教师想要在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是没有足够的资源,二是不知道如何传承。”
2.民族文化知识未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多元化 寄宿制民族班
文化传承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13-03
在各种文化交流日趋深化的当今世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成为彰显民族特色的有力载体,而且构成国家精神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内在发展而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繁荣各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所在。民族教育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寄宿制民族班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立的,是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不仅肩负着提升民族地区入学率和巩固率的任务,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因此,认识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使命,厘清当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亟待探究和回答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多元文化交流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理念正在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替代,民族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选择中已经不处于主要地位,时代的变更冲淡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依赖,许多新的文化生活理念正日益吞噬着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目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化文化意识变迁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认识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入的今天,受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续存的文化氛围受到很大冲击,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相关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主动学习主流文化并接受其同化是大势所趋,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这导致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即使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已经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作用,开设有关文化传承的内容,但囿于教师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仅限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零星叙述和片段讲解,学生不能深入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材的内容编选缺乏相应课程理论的指导。一方面,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还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材。在我国,由于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民族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多个民族,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少有某个民族单独编班的情况出现。加之,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如何梳理这些文化内容,如何界定文化传承的范围,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课程应当如何设置,教材如何编写,如何保证学生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如何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都是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组织了相应的文化传承教材,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在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上也存在很大的困惑。
(三)寄宿制民族班学生远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寄宿制民族班是国家为解决民族地区,因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带来的教育问题而采取的办学形式,它有利于办学条件的集中改善,可以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但就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而言,因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大都设立在乡镇或县城,而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偏远的农村。学校又不能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设相应的校园环境,现代学校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使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失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环境。虽然现在的寄宿制学校大都建在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办学规模得到提升,教育层次也得到了很好地衔接,教育资源也得到整合,完善了当地的办学体制。但是,这却在客观上使民族班学生远离了他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切环境,导致学生脱离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寄宿,有的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在客观上直接减少了民族班的学生与家庭及其家庭传统文化所在地的接触和联系,长时间的寄宿淡化了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民族地区的学生的年龄越小,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接触就越少,上了中学以后,他们一方面要离开原来的居住地,另一方面受外界主流社区的干扰较多。
(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确保寄宿制民族班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承功能,精湛的师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文化设施方面做文章,更需要一支德才兼备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民族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文化传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水平,决定了文化传承教育资源开发和传承的最终成效,进而影响到民族教育发展的大局。而当前在民族地区,大多数寄宿制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教师存在很大的缺口,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并不多,很多学校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都是兼职教师,真正能够理解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就更少了。加之,教师很少有机会去参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致使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杂乱,上课的方式比较呆板无趣。总之,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没有专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造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很难开展。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本来就比较缺乏,再增加有关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师,这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
(五)寄宿制民族班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要求相矛盾。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往往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的唯一标准,致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受到排挤。目前在教育界,包括在民族教育界,存在一种危险的倾向,即人们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并以此作为教育评价的尺度。这种标准化测试的模式,在提高教育效率和促进教育民主化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脱离具体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和文化需求的应试教育,也阻碍到民族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一方面妨碍了民族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影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教育进程中,更影响了教育系统对民族地区应起到的指导、服务作用的发挥。
(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对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我国政府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投入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造成的。主要表现在,政府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结构失调,文化传承教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经费以及课时严重不足,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生存空间有待拓展。近年来,虽然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政府也加大了对这一世纪文化工程的投入力度,但当前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依然不足,国家的相关政策倾斜力度依然不够,致使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教师待遇较低且很难吸引专业人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规范和监管,致使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体系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很多民族中小学的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还处在自发阶段。
二、对策
(一)提高寄宿制民族班教师和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我们应当考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教育功能,大力传承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不仅符合民族地区的生活生产等实际需要,而且迎合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时代主题。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也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优化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丰富民族地区教育内容的有效途径。总之,促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现代化的需要,因为在各类文化生活中,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最为直接,民族传统文化源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存哲学,对各族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对我们的现行生活具有指引规范作用和适切的文化感召力,而且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沃土。要在继续坚持发展民族教育的总体指导原则下,充分认识并调适现代课程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协同发展关系,既要重视不同文化间的统一性,又要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独立的价值实体内涵,逐步深化对寄宿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认识,努力营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创设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类型,民族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民族地区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地域特征等实际状况出发,既要适应寄宿制民族学校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教育的状况,又要采取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着力促进在家庭生活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合力,共同凝聚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磁力”。特别是寄宿制民族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主动适应环境的文化适应机制,摆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不仅能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征和现象,而且能够真正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寄宿制民族学校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充分考虑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兼容的校园环境,使寄宿制民族学校的学生把自己民族文化中所蕴涵的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内化为自身既能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又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深蕴的内在生存机制。创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就是要根据传统文化生态的基本特质改造、创建学校中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使民族学校具有能与传统文化相依存的生态文化土壤,最终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能真正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适应机制或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接纳。因此,要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学校的高效传承,应对民族学校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改造的原则是实现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科学的课程理论指导。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的传承,首先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研究,使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切的比例和方式融入寄宿制民族班的课程。要以国家三级课程改革为契机,适当增加和设置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在制定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课程规划时,把所编写教材与各民族的实际生活状况结合起来,在确定文化传承的教育内容层次时,把传授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结合起来,在选择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时,要把民族班各民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应着实把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意识,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传统文化知识不断进行重组与建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教育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借鉴其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实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恒常化发展。为此,寄宿制民族学校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秉承价值性、开放性、现代性、需求性、公正性的教育教学原则,按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教育价值理念,深化民族班文化传承责任意识,确立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统整的传统文化课程结构,依托形式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有效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使人类共同文化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得到良好地传承,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和发展。在努力优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深化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改革,使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朝着初步综合化方向发展。当然,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传承问题,还需要把文化传承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化发展道路。
(四)为寄宿制民族班配备优秀的文化传承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对教师的教育角色、职责的转换、知识结构,以及综合文化素质和授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首先要组织不仅能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树立适应我国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应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和潜质的教师,担任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授课任务。其次,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各级民族文化教育专家在民族文化传承教材的编写、教师教育培训、民族文化活动特色课程设计和组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再次,要在提高寄宿制民族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同时,逐步增加教师参加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的机会,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民族教育常识等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理论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民族学校教师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涵养意识,即使是在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以适应民族传统文化新的发展对民族教育传统文化提出的新要求,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学校的教师队伍。最后,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要在不断完善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关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使学校相应的教学设施与文化传承课程相匹配,为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五)政府应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切实把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纳入到政府和教育机构改革进程中来,初步形成教育行政机构统筹文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在教育部门和其他文化传承机构间的组织协调功能,凸显寄宿制民族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寄宿制民族学校应依托政府设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政府的领导与参与可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更具号召力和组织性,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此同时,为保障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学校的有效传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应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提供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撑,设立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机构,为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的教育和研究提供监督与指导。民族地区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文化建设工程,要在现有政策和支持的基础上,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经济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经费筹措机制,要以民族地区政府投入为文化传承经费的主体来源,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文化传承教育投入保障措施,逐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教育。要根据当前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现有学校的办学设施,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雪娟,赵鹤龄.达斡尔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选择[J].教育评论,2009(1)
[2]韦祖庆.民族班调查:族群记忆正在走失――以贺州市土瑶民族班为例[J].教育评论,2007(2)
[3]褚洪启.关于教育价值和教育价值观念问题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
[4]南慧英.民族教育价值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8(8)
高等教育要以地方文化为依托,只有以地方文化为基础,才能办出具有特色的地方院校。所谓的地方特色,就是本地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是地方独有的资源,如丽江的东巴文化。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成立科研团队、设置特色课程、成立工作室、与地方文化部门合作办学等方式将美术教育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
地方高校;美术教育;文化传承
美术教育是传承文化、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美术教育普及的今天,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了美术类专业和美术类课程,并且都与本地区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高校除了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实用性人才以外,还有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义务。因此,如何将本地民族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是值得相关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文章就丽江师专美术教育如何与纳西东巴文化相结合进行探讨。
一、将民族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美术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功能,教导人们学习先贤,同时告诫人们不要成为对社会有危害的人;二是文化传承的功能,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有记录,在此基础上才有传承与创新。如中国画的传承,除了文字的记录传承外,主要是通过图片的形式传承。通过这些图片,人们可以看到古时的文化形态,可以从历代的美术作品中看到每个时代独有的特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在传承的基础上应当有所创新。我国有56个民族,在民族聚居的不同地方,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育,对当代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是可以挖掘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二是可以使地方高校的教学具有独特性;三是美术教育的图画性特点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高校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当地文化上的区别。地方高校的美术教育也应该建立在具有本地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这样才会有活力。一所地方高校存在的原因是因为有地方文化的土壤滋润其成长,同时,地方高校也应对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离开了这种鱼水关系,高校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最终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云南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点鲜明,各民族在服饰、建筑、语言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以丽江师专美术教育为例,丽江地处以纳西东巴文化为背景的文化氛围之中,高校教育以培养服务地方文化和经济的人才为主。在丽江,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离不开东巴文化,对于高校的美术教育而言,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为地方社会服务,而不了解本土文化的学生是难以融入社会的,更谈不上为人民服务。从教育理念上讲,地方高校教育并不只是为了研究当地民族文化,实际上是教授学生研究民族文化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挖掘民族文化的路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参与到民族文化的研究行列之中,都会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作用。
二、美术教育文化传承的路径探讨
相关教育者对于地方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已经作了初步的探讨,在不断的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美术教育是一个载体,传统的美术教育如何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确实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要使专业设置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效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不像工艺美术有具体的产品体现,传统美术教育效果的显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教学在结合地方文化的同时,要兼顾传授民族文化研究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的传授也要有一个载体,美术作为这个载体,是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方文化传承往往不会采用民间的师徒相传的方式,而应当有一套科学的传承体系,也就是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在试验中不断完善。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已形成的教学成果,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在高校成立地方文化研究的科研团队
地方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个人和一代人的事情,时代在发展,因此每一个时代都要有人努力,才会有继承与发展。高校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有其优势,只要有一套教学研究体系,那么,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一代接着一代,发挥人才优势与硬件优势,加上众多学生的加入,参与面很大。要传承地方文化,首先要研究地方文化,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科研团队进行地方民族文化研究,这是地方高校传承地方文化的首要条件。以笔者所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专业为例,通过各种课题、下乡采风、与民间文化部门和民间艺人交流等,挖掘地方文化资料。这种文化的研究并不只是研究某一时期的文化,而是一种长期的、系列的、方向性的研究,不断从深处进行挖掘。因此,这种研究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形成分方向、相结合的特点,互补不足。如,在纳西东巴画的研究方面,我们既分工又合作,有些教师研究理论方面,有些教师研究技法方面,有些教师研究民俗民风方面,在研究上相互穿插,互补不足,从而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研究。虽然方向看似不同,但综合来看,实际上有一条主线,就是都围绕东巴美术进行研究。这种研究要形成一条路线,要有长期研究的规划,使研究不断完善,形成体系,这样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才会对教学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课程设置
地方高校文化传承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后,设计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关键的。笔者认为,课程的设计要从前期的研究中总结而成,要有一定的取舍,抓住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点的方面,把最终的课程设计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课程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民族文化、接受民族文化,最后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做。笔者所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现在开设了东巴画技法课程,实际上就是以画东巴画为主的技法课程,以技法为切入点。东巴画的绘画技法并不是很复杂,学生很容易临摹作品,因而很有成就感。学生刚接触东巴文化时都非常激动,对东巴画中那些神秘的符号感到新奇,很想了解这些符号到底是什么。教师可在课程设计中穿插一些东巴文化的理论知识和神话传说,同时把东巴画的一些研究方法和路径教授给学生,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自主学习。笔者认为,地方文化课程设计还应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如果学生觉得学了以后用不到实处,会失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如,丽江是一个旅游城市,我们的课程设计可与地方旅游产品的开发相联系,这样既能为地方经济服务,又可以体现学生的价值,同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当然,每个地区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也会有不同的课程设计,希望相关教育者共同探讨,为更好地设计出课程体系而努力探索。
3.成立专门研究地方文化的工作室
文化的传承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需要大多数人的参与。学校是一个兼顾教学与科研的地方,除了教学以外,也应具有科研功能,具备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软件和硬件。现在,许多大学都建立了传习馆等基地,这样的场地是必要的,一是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之用,二是可以将教学作品展示出来与师生和社会人士交流,三是可以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空间。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事情,并不单单是教师教的问题,必须有社会的参与,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实际上是要带动一批人做,而非教师单方面做。建立相应的工作室,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
4.与地方研究机构联合办学,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
研究成果最终是要服务社会的,同时社会的反馈又会促进教学改革。笔者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必须与社会取得紧密的联系,对地方的文化传承、教育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是与地方文化部门合作办学,可达到双赢的目的。地方文化部门掌握着许多地方文化的原始资料,如,丽江市文化馆等部门一直在做文化传承的工作,与他们合作,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高校这个平台使地方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美术教育中,这类课程一定要聘请地方民间艺术家进入课堂,甚至建立专门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可以合作建设,之后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加入工作室,成立高校美术教育地方文化传承研究基地,不定期邀请这些专家进行课堂教学和交流研讨。现在之所以有部分民间手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主要是因为这些手艺对于现代人来讲无法带来足够的经济收入,或者是制作过程过于辛苦,没有人愿意学习。把民族美术引进高校,可以为民族美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平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也可以使民间美术的传播空间更广。二是美术产品生产的可能性。在社会民族美术研究中,每一位研究者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些人是以这一门手艺谋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套将理论转化为作品的经验,而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利用高校的平台,聘请不同的专家进行讲学,综合个人的不同方法,最后可以总结并利用,最终找到教学思路,形成教学特色。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校外专家的课题、作品制作,利用学校学生资源,与商家合作完成美术作品,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三、明确美术教育民族美术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多元;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80-01
一、树立观念,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它可以有效的推动一个民族向更繁荣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保护好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渐渐的衰落会影响到民族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如此之快的今天更是要好好保护很传承民族文化,否则民族的特征就会慢慢的消失,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会受到威胁。所以首先必须要树立人们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观念。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1.树立文化自觉理念。增强文化自觉的理念有利于增强人们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兴旺,任何一个民族都应该对民族的起源、历史以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要时常的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反思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衰落只会导致民族发展失去动力。在广泛的吸收外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加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提高尊重和重视民族文化的意识。自觉的采取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形成保护民族文化的社会环境。
2.树立文化平等理念。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迫切的需要增强全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因为民族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尊重一个民族以及发展一个民族的重要部分。政府应该积极的运用各种对策来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宣传力度。在全民中树立一种自觉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不应该去以一个民族的好坏来衡量民族文化的优劣。要让更多的人支持、关心和参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共同创造一个保护民族文化的社会环境。
3.树立文化生境理念。要想保护和传承好民族的优秀文化,首先要给这些文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就是所谓的“文化生境”。应该建设和保护民族文化生存的环境。比如说民族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以及等。这些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逐渐的形成的。它是构成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的重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民族活动在慢慢的变少。民族文化生产的环境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这种现象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果不及时的改善,就会消弱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有关部门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说开展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活力,给民族文化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种民俗活动让民众感受到生活的愉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完善机制,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民族的文化和传承就更加的具有难度,由于它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尽快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护机制。
1.政府主导机制。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中,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纳入到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制定好保护的目标和具体措施,解决好民族文化衰落的问题。民族文化的保护涉及到很多方面社会团体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比如说文化、宗教、教育、旅游等。所以建立一套由政府带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通力合作,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协同完成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保护民族文化是所有公民共同的责任。所以应该广泛的鼓励和吸收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中来,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投入保障机制。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通过在民间募资来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建立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高必需的物质基础。此外还要健全民族古籍的收藏机制。将那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比如说口头或文字的、有形或是无形的文化遗产用文本收藏起来,或是用影像声像记录的方式把这些文化遗产保存在信息库、数据库、博物馆或是展览馆中,使这些文化遗产能够留下永远的记忆。建立民族文化补偿机制,给那些在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造成损失的民众以经济补偿,以调动他们保护文化的积极性。建立民族村寨保护投入机制。为了让民族文化继续保持原有的面貌,应该改善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延续民族文化的脉络。
3.人才培养机制。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需要靠人去完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族文化传承队伍很有必要。首先,可以尝试建立一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命名机制,政府通过给予生活补助,支持他们的活动等,让他们能够积极的发挥出“传、帮、带”的作用。要大力的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让民族文化能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其次,应该鼓励大专院校开设保护民族文化的专业。加大对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要培养一批既懂专业民族文化的专业知识,有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最后还要建立培养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将基层文化管理人员、乡镇干部以及专业人员分批、分期的送到基地去进行培训。还要想方设法培养民族村寨的村干部,培养一支善管理、懂文化、会经营的高素质队伍。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强大的人才保障。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多方面来推进保护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建立和健全各项保护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好优秀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7).
关键词:《我们的嗓嘎》;侗族;民族文化;传媒化
《我们的嗓嘎》是首映于2010年的我国首部侗语电影。该片在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中荣获“最佳外语音乐奖”,而该片中主要的音乐旋律正是原汁原味的侗歌,片中所讲述的民族特色也备受关注。《我们的嗓嘎》所思考的,也正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少数民族如何发展以及传承自身的民族文化。
一、电影《我们的嗓嘎》的符号学解读
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思想,符号本身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结构,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在《我们的嗓嘎》这部电影指的是影像的本身,影片中的声音、画面、情节等这些能够引发人们对某种概念的联想的元素。而所指则是人们联想到的概念。而费斯克和哈特利在他们的《解读电视》中认为,还应该有第三层次的符号系统。他们建议从三个阶段解读传媒(如电视)文本的复杂讯息。11、解读电影《我们的嗓嘎》中社会符码这是影片解读的第一阶段,即借以解读“现实”的符码,本文从行为符码、服饰符码、语言符码等方面展开解读。行为符码指的是影片中的情节。“嗓嘎”一词是由侗语音译而来,意为“歌师”。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通道侗族自治县一个叫石岩的侗寨里的故事。此片导演韩万峰,其导演的电影多关注现实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创作。片中第一代侗家人,也就是老人们的穿着都是代表侗族传统文化的侗族服饰,而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中青年们,除了上台表演以外,其穿着无一例外的都是普通的汉族服饰。在语言方面,以侗语为主要交流语言,而片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村长、杨总、以及派出所办案人员等,他们说的语言却是当地已经被汉化了的方言,但也不刻意咬文嚼字说普通话。在建筑方面,保持了侗族人原有的生活环境,片中的人物,我们能看到的都是生活在木质结构的房屋内,另外侗家的鼓楼、风雨桥等建筑作为人物出现的环境,都有大量展现。在色彩方面,影片并没有调出华丽的色彩,这使影片保存了侗族原始的色彩环境,也将侗乡天人合一的色彩搭配呈现于观众的眼前。片中的音乐是原生态和流行,原始和时尚的对峙与融合,既有古老的坐歌行夜,也有流行音乐中的代表,周杰伦的音乐。侗歌始终作为影片贯穿始终的关键物,影片中的几条主线始终围绕侗歌进行。2、解读电影《我们的嗓嘎》中的技术符码这是影片解读的第二阶段,即媒体借以再现“现实”的符码,本文从摄影机的运动,角色的分析等方面展开解读。在拍摄方面,尽量忽视导演的摆布,创作者将自己隐藏起来,摄影机走进侗寨,进行多机位、多视角记录多个人交谈的内容,发现他们藏在内心深处不易察觉到的细节。影片始终围绕几个主要人物进行的,本文先从人物的性格着手,从侗族的几代人中挖掘出不同的精神层面,探析这几个主要人物在面临文化冲撞时,在进行侗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都处于什么角色,代表了哪一类人。79岁的萨依兰,是最老的一代侗族人,其身份代表着最传统的侗族文化。奶奶作为一代歌师,首先她始终捍卫并尊重传统的侗族文化,其次,她始终捍卫着侗歌的神秘及尊严,同时她对生命充满着敬畏、对世界充满着热情。黄大诸和杨珍珠夫妇,他们是侗族的第二代,既保留着侗族的传统习俗,又有着接受现代物质生活的欲望。他们内心里充斥着矛盾,既想丢开侗族传统文化,去拥抱新生事物,追求好的物质生活,求得内心的洒脱,却又因传统的惯性而无法脱身,以致常常陷于痛苦之中。黄月姣对侗族的汉化充满着担忧,是侗族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在大的社会价值体系之下,她的内心的价值体系始终不曾动摇。在她一次次的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守中,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播的教化功能。3、解读电影《我们的嗓嘎》中的意识形态符码符号学力图揭示与分析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前两个阶段解读出的所有意义都支撑着这一阶段的解读,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而观念总是透过社会符码与技术符码呈现出来。影片的主题是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和传承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了让观众能更好的接受这样一个理性的主题,在娱乐化的表现下,影片将主题镶嵌于故事中。影片中黄月姣跟学生说政府在拨款扶持让大家学习侗歌,说明政府也很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透过《我们的嗓嘎》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在思考少数民族如何发展和传承自身的文化,这是一个十分理性的命题。所有的情节的展开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影片中最主要的代表侗族的文化元素——侗歌,在片中其实是很质朴和边缘的存在。在影片临近尾声时,黄正宇与潘依兰的组合在民俗村表演,这似乎暗示着,侗歌虽然后继有人了,但想要走出去,路还很长。三、总结媒介在进行民族文化符号生产时,就电影而言,必然是与娱乐性相结合的,将理性的主题镶嵌于通俗易懂的故事中。这次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文化的对话,毋庸置疑,前者处于劣势地位,而后者占有绝对的话语优势。传媒化确实能够激发少数民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对于现代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意义,使得现代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及反思。但尤其应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生活方式,传媒文化中所传达的更多应该是当地人的声音,而不是单单只是为了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而去生产出一个民族文化符号产品。
参考文献
[1]费斯克,哈特利:《解读电视》
[2]庄晓东:《民族文化传播概论》
[3]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当代传播》
[4]周竞红:《网络信息与民族关系》,《民族研究》
[5]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
[6]朱凌飞,丁桂芳:《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民族文化——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
社会效益:可持续性民族村寨发展项目作为一项由政府支持,企业开发的商业活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优酷利用自身实力,推动该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既为公众关注民族文化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观察视角,也为该项目走进公众视野、打开未来市场铺设了一条道路。
构成黔贵文化核心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正在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贵州传统的民族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趣味的不断变化,民族服装的市场越来越小:在苗族的青年人中,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人越来越少。在此情势下,苗绣艺人的数量也日渐减少,可以说,现代文明越发达,苗绣的传统技艺流失也越快。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来都是一个值得让人探索的话题。面对苗绣技艺所遭遇的危机,这些承载着民族个性和罕见之美的文化载体渐渐消失的时候,如何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以保证这一古老的民族工艺顺利传承下去?
2013年8月底,优酷和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黔东南文化影像之旅”公益活动,走访及拍摄了地处黔东南的丹寨县和雷山县精致的苗绣、蜡染以及原生态的苗乡文化,正是对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极反应。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苗绣手工艺,晟世锦绣文化发展机构致力于建设“可持续性民族村寨发展项目”。即通过建立培训基地、村寨工坊以及系统的技能培训,保护并提升了苗、侗、瑶等民族的刺绣、蜡染、织布、造纸等传统工艺,并同时提升了民族妇女群体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
可持续性民族村寨发展项目是一个规划长期而持久的公益项目。先要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基地,培训当地妇女学习苗绣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传承和创作苗绣图案。然后,以民族文化基地为基础,实现产业协调联动,发展民族特色产业集群。比如在民族手工产品开发、销售的同时,推动民族人文旅游,甚至延伸发展地方精品农业。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1.主流文化的冲击。
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2.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
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3.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2.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3.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5].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调查表明:在社会转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急需保护的今天,普米族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保持和传承自己文化传统,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学校才能真正办出民族特色,为传承普米族文化传统做出贡献。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 文化传承 调查
【Abstract】Pumi population less nationalities is belonged to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Sixth national census in 2010,pumi population of 42861 people,mainly distributed in Yunnan province first Lanping, Ninglang counties of Nujiangzhou,Yulong,Yongsheng counties of Lijiang,and Diqingzhou Weixi county, the rest distributed in Yunxian,Fengqing,Zhongdian and Muli,Yanyuan counties of Sichuan province.In today's reform and opening up,traditional education how to their cultural heritage?The students and how to think,how their ethnic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inheritance?Our modern education should be how to use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of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ethic culture development of what to do.Survey shows that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opulation less nationalities culture tradition today,be badly in need of protection,Pumi how to remai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 culture tradition, requires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work together to school to actually do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s,contribute to Pumi culture tradition.
【Key words】ethnic groups with small population cultural heritage investigate
1.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保护规定:保护人类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遗产。世界各国积极向联合国申请保护,采取积极措施,就是为了不让这些人类宝贵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浪潮的挟裹下消失。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弥足珍贵,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性。如果不加以维护和传承,必然会渐渐消失,使民族多样性在中华民族厚重典籍中的珍惜页面消失,给后人留下莫大遗憾。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民族氐羌的后裔,史书中记载有"西番"、"巴苴"等。其自称为"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普米"等,是同一名称的变体。意为"白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米族总人口为42861人,主要分布在我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永胜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普米族居住地分散,与他民族杂居相对普遍。
文化的精髓是语言。语言的独特性是最能体现其特征的,本民族语言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民族意义的。普米族的语言是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但没有文字分散聚居的普米族虽然拥有自己的语言,却能够掌握与其和睦相处的友邻民族的语言。普米族与各地方语言关系密切,差别却不大,一般都能相通。因而普米族具有使用多种语言的人,尤其是男子。除母语外,他们大多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语。有人将通两种语言的人称为"两语人",使用两种以上语言的谓"多语人"。宁蒗的普米族曾经使用过一种以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传范围极有限。居住范围广,运用多民族语言是强适应和多包容性的特征。迪庆藏族的普米族即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普米族历来重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承,重视对儿童的劳动教育、习惯教育、品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他们的教育形式同与各人口较少民族特点一样,更多的是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方面进行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火塘边、在各种节日与亲戚、朋友、村里人的相聚中,在宗教活动中进行教育。普米族儿童13岁的成年仪式、结婚甚至丧葬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触动和震撼他们心灵的重要时刻。大过年、小过年、端午节、转山会等更是教育孩子学习和参与对歌、跳舞陶冶性情,增加社会交往,娱乐体育的极好时机。古老的神话传说、美丽的民间故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而且是深入大脑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普米族背族谱、即席演讲都被视为较高的知识学习;而射击、摔跤、武术、吹笛子、唱民歌、跳锅庄舞被称作文体教育,至于下田劳动,上山捕猎,养牛养羊则被看做劳动技能教育。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如何传承?普米族如何通过自己后代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和传承自己文化传统,当地学校的现代教育有无民族特色,学生们如何看待?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是否摈弃?学校应当具有怎样的民族教育特色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以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的学生、家长、教师为对象进行调查。
为了真实、准确的获得第一手材料,我们编制了针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调查问卷,并以访谈、座谈并行的方法。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温馨告知被试真实作答,无需任何顾虑;二是被试基本信息,如性别、民族、家庭人口等;三是选择性问题,分为适合性问题和感受性问题;四是一个原因问答题。
2.调查过程
为了由浅入深的真正了解目前普米族文化传统在当地民族中小学的传承情况,我们把调查问题设计为适合性问题和感受性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2.1 适合性问题。
2.1.1 "喜欢老师用普通话讲课"学生喜欢的占86.93%,教师占95%,家长97%.家长们认为普通话不可不学,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了解外边的事情都要用普通话,就是看电视也要懂普通话。普通话的重要性已经超过民族语言。人口较少民族如普米族没有文字,加上居住分散,使用普米语言有限,如何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又把普米语保存下来,这是普米文化传承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1.2 "喜欢自己民族的生活、学习方式"学生达到96.02%,家长有92%,教师为100%.这说明普米族保存自己文化的意识在不断增强,普米族年龄较大的高中生,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认同在家中、所在地区的生活、学习的习惯。学生家长一般在36岁左右,是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处于知识、技能、脑力、体力、活力、创新等最佳的黄金时期,照爹妈的话说:"糌粑、猪膘肉、火塘边、手机都是需要的,一样都不能少"。教师们认为,习惯成自然,民族习俗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可以与其他民族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同时又保存自己的特色。
2.1.3 "喜欢参加民族体育、民族活动"学生只有60.23%,34.66%持一般态度,家长为92%,教师达到100%.我们分析认为,这是学生上高中后课业紧张,应付高考,民族体育、活动可以暂时搁一下。而家长则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民族体育民族活动,是一种勇敢者和表现者的活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形象。教师鼓励学生们参加民族体育、民族活动,强身健体,发挥民族优势、为民族事业励志。
2.2 感受性问题。
2.2.1 "家中祖父辈的教育最起作用"有93.75%的学生认可,家长认可程度为89.6%,教师有83%.这说明在人口较少的普米族家中辈分越高的人越受到尊敬,祖父辈的教育影响超过父母辈。学生们认为首先要尊重他们,但尊重不是顺从。家长们认为,父母辈是家中生活、劳动、挣钱的主力,教育孩子祖父辈更起作用、更有耐心。祖父辈的教育作用也就顺理成章。
2.2.2 "在家中认为女性说教最多"学生们肯定率有85.79%,家长有89.6%,教师有90%.学生们说:"妈妈最爱唠叨,有时挺烦的"。家长则认为:"女的好说是天性"。教师们说:"孩子的教育还非得有他们"。
2.2.3 "教你诚实守信最多的是爸爸"学生们一致看法的达89.2%,家长们则认为无论男女都进行教育达100%,教师们认同家长的比例也达到100%.家长们认为诚实守信是我们民族最起码的做人要求,否则不配做人。教师们说:"民族地区,民族特色中诚信就是一个十分显著的亮点,待人接物,邻里关系都需要以诚信为基础"。
2.2.4 "喜欢自己家庭气氛",学生有84.66%,家长达到94.8%,教师达到100%.普米族由于其居住地及相邻民族的影响,有些实行家中男性长者为主大家庭制,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多半是父系小家庭,每户4-5口人。家庭中家长并不独断专行,重大问题由全家聚会商讨决定。而家长们则肯定自己并不压制和独断,能够听取不同建议。教师们完全认同。
2.2.5 "喜欢学校风气"学生们达到94.32%,家长高达100%,教师们为90%.学校教育是一种跟随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初、中等教育都属于基础教育。家长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出台的民族政策,对于各民族的优势得到了较多的显现,孩子们的教育主要的和更多的教育都要靠学校教育得到实现。教师们则把教育好这些民族学生当做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2.2.6 "喜欢自己的民族语言"学生有92.61%,家长达100%,教师也达到100%.家长们觉得,普通话固然作用重大,但作为一个民族成员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凭什么认定你是民族一员?民族语言是区别一民族与他民族的基本标志。教师认为,生活在民族家庭中的孩子,潜移默化,无需刻意,家庭环境,自然学成。
2.2.7 "爸爸妈妈很在意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学生们有77.84%,家长是75.8%,教师则达到100%.学生们说:"妈妈爸爸要我们跟他们干活都要按规矩做,客人来家都遵照民族的礼仪招待,过年过节按我们民族的习俗传统作为"。家长们觉得,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传统是很好的,规矩也是重要的,没有不是就乱套了。教师们认为,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其中优秀的、珍贵的文化不仅不能忽略,应该更加重视,更好的传承。教师应是教育者也应该是传承文化的使者。
2.2.8 "爷爷奶奶担心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消失"100%的学生感觉到,家长自己担心的占84.4,教师占100%.学生们说:"爷爷奶奶不仅关注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还担心它们的消失,我们看电视,用手机更加重了他们的担心"。家长现在都能比较熟练的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和信息工具,方便快捷,但民族的文化的习俗必然会弱化,继续发展下去会怎样?所有教师都觉得:"现代化已经逐渐淡化了民族文化的习俗、传统,信息化则大大缩短了走向共同化的进程,人人担心。"
2.2.9 "你喜欢学习自己的民族文化风俗"学生达到100%,家长觉得孩子喜欢占94.8%,教师感觉有90%.这说明,普米族高中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会轻易受他人影响。他们的这种喜欢是自觉地发自内心的。家长觉得:"孩子们喜欢学习民族文化是在平时具体小事和节日的活动中"。教师们则与学生们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交流间,问答时感受到:只要学生们不忘本,愿意学习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就能够学好,为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好必要的铺垫。
3.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认识到:在当地如按照现行的学校教育发展下去,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普米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会因为时间推移使普米族的后代们距民族文化渐行渐远,以致最后渐淡渐忘,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而我们今天的挽救行动,还有着良好的基础。首先,学生们喜欢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这种出自民族本身的一种"寻根"意识,对自身民族文化喜爱的本能,形成了潜在的学习动机。这是我们保留传承普米族文化的基本需求。其次,爷爷奶奶老师们、家长们普遍担心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消失,这是老一辈的危机感强。这种危机感是我们学习传承的最好动力。这就促使我们先把以下几点作为抓手,抓好以下几点:
3.1 普通话。普通话这一基本文化技能的掌握使当地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挤压了普米民族语言原有的空间。在普通话与民族语言有时会产生矛盾时,需要通过教育适当地激励普米族学生在使用普通话的同时又保存自己的语言,进行"双语"学习,这是挽救普米文化的第一步。
3.2 社会文化活动。民族的体育活动、民族节日、生活学习方式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家长、老师十分肯定。但是有些民族体育、节日活动当今成了赚钱的噱头,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正本清源,不断创新,人为地保持传承。
3.3 民族传承教育。祖父辈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作用最大;爸爸对诚实守信灌输最多;家长实行民主,家庭成员共同商议大事等普米民族优秀的传统,要系统发掘整理,整合提升,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形成系统的精神产品。而教育中最有优势的是现代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优势是明显的,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当地民族学校教育对民族教育名不符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能发挥出其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4.几点建议
要挽救普米族民族文化,必须立足家庭教育,从家庭做起,从小娃娃抓起,民族教育特色要两条腿走路,一是传统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老者把家庭教育上升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进行教育;二是学校教育,通过学校安排民族特色教育专门课程,聘请专门老师;两者结合才是最有效的特色教育。为此,我们特提出几点建议。
4.1 建议当地教育文化部门领导,提高认识,对当地教育中普米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当地领导要从民族的百年大计考虑问题,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考虑问题,从保护人类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遗产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为了不让这些人类宝贵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浪潮的挟裹下消失的角度考虑问题。意识到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弥足珍贵,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性。如果不加以维护和传承,必然会渐渐消失,使民族多样性在中华民族厚重典籍中的珍惜页面消失,给后人留下莫大遗憾。对普米文化做出了保护规定,形成切实可行的文化教育传承制度,对当地教育中普米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4.2 学校要开设普米族文化特色课。每周安排一到三个小课时。编写普米族文化教材,安排专门课程,然后在当地聘请熟悉普米族文化的人担任老师。老师离家不离乡,走进校园,走上讲台,走进学生心里。同时,在当地普米族教师中培养教师,既教普通话,又教普米语,进行"双语"教学。做到五有:有管理、有教材、有课程、有老师、有考核。
4.3 学校要参加部分普米族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普米族一些重大社会活动婚丧嫁娶或节庆活动,应邀请学校参加。一些民族体育活动应有学校代表或选手参加。走出去,请进来,把普米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形成民族特色教育。
4.4 在当地普米族的集聚地开办普米族文化教习所。教习所由学校教师担任。定期或不定期讲授普米族的文化历史,在文化环境交往中学,让孩子感受和学习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4.5 充分协调当地博物馆、陈列馆、文化馆及旅游部门,与学校通力协作。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各州、县博物馆、陈列馆、文化馆起到了巨大的保护作用,还有不少立志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有识之士,学校要主动走出去,主动与他们联系,走出去,请进来。
保护人类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遗产,为了不让这些人类宝贵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浪潮的挟裹下消失,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把"两条腿"的保护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那么,普米族的文化传统就一定会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