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土壤的本质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壤的本质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壤的本质特征

第1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目前,林地质量价值观有了多方位新突破。例如林地的经营条件[10]质量,市场区位[11]质量,综合质量[12],地价[13]质量,景观质量[14,15]等,出现了相关研究。

截至目前,已经研究过的林地质量种类有:林地的生产力质量,土壤肥力质量,立地质量,经营条件质量,市场区位质量,综合质量,地价质量等。因此,林地质量有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之区别。狭义林地质量是上述林地质量种类中的任意一种,广义林地质量截至目前尚无定论。

毫无疑问,林地质量等级划分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一是林地质量等级划分的目的相对性,二是林地质量等级标准的相对性,三是林地质量等级划分应用的相对性。为进一步说明,特概述于下:

1 林地各类质量等级划分概述

1.1 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的生产力,是指林地地段内可以适合生长某些森林植被的能力。其质量等级划分方法有两种,一是定性指标法,二是定量指标法。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定性指标法,主要是指示植物划分法[16,17]。这种方法极其古老原始,可适合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植被地段的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并且简便易行;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们不科学的森林经营活动,原始森林植被基本上都已被破坏而不复存在,所以现在这种方法未被广泛应用。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定量指标法,主要是以某种优势植物的平均或单位面积的年生物收获量作为尺度来衡量林地生产力质量的等级[18,19]。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经营某种植物为特定目的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而不能作为所有植物的共同尺度,更不能说明林地生产力质量的本质特征[20]。

1.2 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

为反映林地生产力质量的本质特征,并作为衡量所有植物生长的共同尺度,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各种方法相继问世。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对森林植被生长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7,21,22]进行长期观测与试验,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得出比较符合科学的论断。

土壤肥力的本质因子为土壤生态因子的无相态:水、肥、气、热等[23]。土壤肥力的表现因子为土壤环境因子的有相态:土壤发育母质、土壤厚度、土壤腐殖质等[23]。

土壤的无相态通过土壤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为定量反映这种内在联系,通常有以下方法:层次分析法[24]、正交设计法[25,2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7]等。

1.3 森林立地质量等级划分

不同地区具有相同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地段,同种林木常常生长不一样,这说明林地土壤肥力并不是影响林木生长环境因子的全部。立地条件含有林木生长所有的环境因子,包括大气候、小气候、微气候、地形地势、土壤条件等。

“立地因子是一种有形的外在表相,不能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只能通过影响生态因子而对植物生长发育起间接作用。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是生态因子的无相态(人不可感觉到的形体,只能借助仪器测量),包括气候生态因子(光、热、水、气)和土壤生态因子(土壤肥力、土壤胶体),但是这种无相态只能通过有相态(即立地因子,人可以感觉到的形体,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土壤母质、腐殖质、土厚等)存在而发挥作用,有相态的本质就是这种无相态。显而易见,没有离开立地因子而存在的生态因子,没有不含有生态因子而存在的立地因子;生态因子是立地因子的本质特征,立地因子是生态因子存在的形式。”[23]

立地因子的无相态通过立地因子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与土壤的无相态通过土壤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具有类似的层次性。因此前述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方法都可以运用于立地质量等级划分,只不过是立地因子范围更广,层次结构更复杂[23]。

1.4 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生产力、林地土壤肥力和森林立地质量都属于林地的自然属性范畴,林地经营条件则属于林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范畴。林地经营条件为人们在林地内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需要的基本设施及环境条件,包括水电供给设施、道路通达条件和相隔居民区距离等。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属于模糊集合,可运用模糊数学[28]求解。1.5 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等级也属于林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范畴。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系指林地区域内市场发育的程度。依据廖什(A.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29]和《湖北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省级区划专题研究》[30],我们认为,划分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与行政因素。

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方法主要有模糊聚类评判法[31]、土地级别类比法[32]和专家评判法等[33]。

1.6 林地综合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综合质量包括至少4个层面的林地质量综合,即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经营条件质量、林地的自然属性质量与生态区位等级等[34,12,10]。其中林地的自然属性质量,最好以林地的立地质量作代表。

因此,林地综合质量等级划分,必须在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划分和森林立地质量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划分林地综合质量等级的主要方法为模糊数学[34]。

1.7 林地地价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地价是一个交换价值范畴,它反映了可交易的货币数量关系[32]。因交易目的不同,林地地价可分为所有权价值,使用权价值和其他权利价值。按形成方式可分为市场交易价值与评估价值。通常林地地价质量等级划分中的林地地价,系指林地所有权价值的评估价值[32]。

划分林地地价质量等级的主要方法为模糊数学,一般将林地的基准地价[32]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2 林地质量等级划分研究展望

随着森林对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缓解作用的日益明显,人们对森林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林地质量分级的研究展现了如下三大趋势。

2.1 林地质量价值观突变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生活,而且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文明生活。当代的林地质量价值观不仅与林地的物质产品有关,而且与林地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关。林地的旅游观光价值[35,36]、生物多样性价值[37]等森林生态文明[38,39]价值观的不断发掘,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势必开创林地质量价值观的新纪元。

2.2 林地质量调查划分单位进一步多元化

传统林地调查划分最小单位是小班,最大的小班面积不得超过20hm2[40]。这种以林地的物质产品经营为目的而定义的小班显然不能作为以生物多样性价值、旅游观光价值等为目的林地质量划分的最小单位。因此,我国林地保护利用区划中有了主体功能区、功能分区等高级林地划分单位[10]。显而易见,能满足森林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的林地质量调查划分最小单位――各类“林地功能小班”,如果加以恰当定义,可能刷新或替代传统的林地小班定义。

2.3 林地质量评价向高技术方向发展

林地质量价值观方向的突变决定了林地质量评价高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现代林地经营多目标性的不断发展,林地质量评价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林地质量划分方法、手段和技术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作为林地各类质量划分的统一方法。通常情况下,作为多目标经营的林地质量划分是采用多方法的组合。例如,在《运用模糊数学划分中国林地综合质量等级》中就多次将层次分析法与多重复合蕴涵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组合运用[34]。在大量获取林地质量划分数据方面,近年来有用遥感数据替代森林连续清查数据的倾向[6]。

3 小结

(1)林地质量至少有7个不同层次。不同地块的林地质量只能在同一层次与同一标准内才可能进行比较。此外,使用不同标准划分的林地质量等级之间亦无法进行比较。

第2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是人的艺术创造,更是设计师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审美外放与受众文化审美接受的共鸣。在这信息文化高度碰撞交流的时代,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文化内涵与艺术设计更好相融合,使设计更加符合市场大众文化审美需求,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

艺术设计 本质特征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3-0069(2015)09-0135 - 02

世界经济发展瞬息万变,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设计涉及的内容及服务对象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阔的多样性。同时艺术设计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它的复杂综合性又常常使人难于给其本质特征以完美定义——经济市场、科技伦理、文化宗教等要素都能对其产生影响。而无论是设计者还是受众的审美眼光也随时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改变。面对当下艺术设计领域媚俗化、肤浅化、表象化等风气甚嚣尘上的局面,探究艺术设计本质,以及与该领域各位有识之士辨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之路,是本文探讨的初衷。

何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一般观点认为,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但这种观点没有明确指出文化(包括民族、地域、时代文化)的影响对于艺术设计的决定作用。因而笔者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是人的艺术创造,更是设计师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审美外放与受众文化审美接受的共鸣。它具有人文性、创造性与功能性等主要特征。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文化高度碰撞交流的网络时代,过分关注表象(如材质、色彩及制作工艺)的功能性艺术设计已难以称之为成功的艺术设计;而突出设计产品的人文性以及设计者创造性,是一个设计成功为受众所认可的关键。成功的艺术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客户或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时候要设计师敏锐地探求潜在不确定的需求,通过设计启发并且引导受众接受这种需求,形成新的审美心理模式,反过来促进艺术设计的改变,形成互动共鸣。在这一过程中,艺术设计以人为本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的探求,我们明确了以人为本创新的重要。但要做到这样的创新,有很多实现的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把握设计的文化内涵。艺术设计中文化是土壤,生活是基石,需求是导向。由艺术设计专业的眼光来看,所谓设计是一种超越需求、超越功能、超越个体的社会文化形态。一个成功的艺术设计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很多秘密,借助它,可以表达一个民族某一层面的整体性观念。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转化为文化的需要。”马克思在研究动物的活动和人的有目的的劳动之间区别时,得出美学的重要结论:‘(人也是按美的规律来制造”。奴隶社会时,已有图腾装饰的统治阶级使用的工具,充分说明其在满足产品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审美的追求。因此,“文化”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就有产生美学的特质。作为美的一种艺术形式,以最初满足使用功能到与审美并重的艺术设计就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毫无疑问,把艺术设计的当成一种文化形态,从文化心理结构角度谈设计创新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是指设计的产品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当代艺术设计既包含工艺技术手段和个性审美意识,设计产品的接受也折射出不同社会阶段文化消费的诉求。这种文化消费诉求与审美心理模式的构建,在开始向由少数的艺术文化精英引导,广大普通人群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熏陶、模仿、心理积淀后逐渐形成社会整体新的审美价值观,信息化世界大众文化审美的同一性趋势由此而来——“时尚”对于大多数受众也只是“时时跟上”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艺术设计中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审美构建的启发性

突出文化内涵能够使艺术设计紧贴市场脉搏。借由强大的信息传媒收集第一手信息,设计师或公司能够准确捕捉受众心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域文化、历史发展,适当超前地推测出一些隐于表象的文化消费需求,从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产品的审美标准,这种源于文化又适当超前的审美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引导大众的审美取向。可以说,艺术设计不仅仅基于产品本身,而是设计一个文化概念;消费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商品,而是消费某种理念。如耐克、可口可乐等品牌产品宣称:“我们卖给消费者的不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提到“LV”,我们不是想到的某些产品,而是一种与财富密切相关的高层次品位追求。艺术设计文化内涵的审美启发,正是对于受众心理审美的一次次“催眠”。其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无效,但目的都是左右大众的审美取向,取得符合自身利益的最大影响。

二 受众心理的针对性

文化内涵当然需要考虑受众心理。亚洲人与欧美的心理文化构建就相去甚远,即便是同在中国,湖南人与上海人的性格心理也有着不小差异。如果艺术设计不考虑这些因素,就有可能造成相同的设计遭遇不同的受众反映。因而艺术设计的实践必须全面考虑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取向、年龄差异、性别收入、教育程度、性格喜好甚至属象、星座等带来的种种个体差异性——言以蔽之,要考虑受众的心理层次,再进行细致的审美角度分类,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品牌概念的审美引导;通过设计传播有针对性的文化审美意识,使受众从心理上认同、喜爱设计产品;并逐步达到提到某种产品马上想到该产品的设计,此外再无其他的程度。比如一提到点读机,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可爱的小女生,进而想到“步步高点读机”的那个滑稽诙谐的灰太狼,进而闪现出那句广告用语“so easy!”。

三 概念内涵的延展性

成功的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体现,应该赋予作品超出原本功能、概念之9F的审美趣味,即概念内涵的拓展创新。而这往往是设计作品最终长久被受众所认可的关键。身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大众,心理结构、审美趣味、喜好偏爱都时刻处于快速变化中,设计作品一经面世,其内在的概念、信息是相对稳定的。如何能在设计之始就能预见受众心理的变化方向,迎合不同境遇下的消费审美需求,是每个艺术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但毫无异议的是,对市场消费心理的把握,新的审美价值的传导,以及借由文化内涵的把握,深化、延展作品的概念,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有效方式。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西方钻石珠宝产品在中国的推广:钻石的化学元素组成就是“碳”,其本质与黑色的木炭没有区别,也不属于稀缺资源。但它凭借设计师的设计宣传,不禁风靡西方,在中国也逐步成为婚礼不可或缺的饰品,为什么呢?因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文化内涵的设计植入,使钻石这个美丽石头的概念内涵的无限的拓展,形成了“钻石文化”、“钻石情节”,将钻石与真爱完全等同。有人的地方就有爱情,那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钻石,于是这颗石头与它的近亲木炭,身份地位有了天壤之别,这就是艺术设计包装的成功典型。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有理由说,艺术设计虽是多元的,但其文化内涵在创新中最为重要。意大利设计师吉奥庞蒂曾说过:“本土传统的设计语汇将成为一个国家设计的重要纬度。”当代艺术设计中创新不外乎民族化与国际化两种,它们从本质上说是殊途同归的。但作为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最重要的是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努力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有机的结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体现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具有了丰富多样的哲学美学、文化艺术、社会心理,这些都为艺术设计者提供了充分的设计元素。那一笔笔腾挪顿挫的线条,那一方方古朴厚重的古印,那一声声悠扬婉转的唱腔,那一幅幅空灵蕴藉的山水画卷,那从唐宋元明清的飘扬而来的大气风流,无不传递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而这些都能以现代形式,更简约、更抽象、更华丽地体现在当今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种艺术形象设计,无论是福娃(图1)的造型还是鸟巢(图2)的灵感源泉,无论是金镶玉的金牌(图3)创新,还是开幕式上山水画卷(图4)的展开,都凝聚着几千年来华夏文明智慧的光芒。而这些不仅被中国人所津津乐道,也给世界人民留下许多深刻完美的瞬间。

2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文化风貌、民俗人情也各不相同。塞北的辽阔壮观,江南的秀丽婉约,西北的苍凉粗犷,西南的旖旎绮丽,都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在艺术设计创意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与地域文化、宗教、民俗相结合。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可简单地归纳为对地域民族文化、地域物产文化、地域著名人物、风景、建筑等文化的了解,它们对艺术设计均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图5),其造型创意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而纸的出现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古代汉族吉祥云纹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被赋予祥瑞的文化内涵。而源于汉代漆器上的红色与银色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在火炬上的运用又使之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的火炬设计,亦便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均匀分割,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3艺术设计中时代文化的体现

第3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一、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强化地理概念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诸多地理概念,如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寒流、暖流,时区、区时,天气、气候,地形、地势,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背斜、向斜,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土流失、荒漠化,水系、水文等。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地理概念,才能正确运用地理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洋流”为例予以分析。怎样区别寒流和暖流?一是要抓住其概念,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是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二是区分二者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三是利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寒流和暖流,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暖流,东岸寒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暖流,西岸寒流。为了强化学生对寒流、暖流的理解,可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一:图1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洋流a、b分别是寒流还是暖流,说明理由。

【答案】洋流a、b均为寒流。理由:洋流a、b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问题二:读表1,该海域沿岸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由表中数据知非洲西海岸沿19°S离海岸越近水温越低,离海岸越远水温越高。

问题三:图2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判断洋流L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

二、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地理知识、技能是考查的对象,更是考查的载体。试题从能力立意出发,淡化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强化知识的变式和迁移,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以影响气温变化因素为例加以分析,气温变化特征包括:年均温、气温年变化、气温日变化等方面。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人类活动等。纬度低、海拔高的区域,一般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如青藏高原;中纬度、深居内陆的区域,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同一地区,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山地与附原相比,气温日较差小,如我国泰山与济南。

问题一:(据2008年全国卷改编)D湖泊(图3)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答案】(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问题二:(2010年海南卷)读图4,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图4]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 000米)。

问题三:(2011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5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5]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答案】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像这样设计一组问题,从对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判断,到对两地气温高低的判断与分析,不仅利于学生对单一影响因素的迁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气温因素的整体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建构分析问题的思路,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合理迁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培养思维建模能力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如能有效地设计一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建构分析同类问题的思维模型,对于提高描述、阐释、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如以“农业区位”为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及其它。

问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6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农业区位条件的模型进行分析,思路如图7。

[图7]

问题二:结合上题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这三道问题,是2012年全国卷的试题,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一的基础上,再来分析这三道问题。

(1)从地形、土壤、水源分布来看,即可推断出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从光照、热量、灌溉条件分析出其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从问题一的分析知该区域棉花品质好、交通条件改善,从本小题设问可反推影响市场销售的因素,还有市场需求量。总结上述几点即可得答案: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从问题一的分析中寻找不利的区位条件: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问题三:结合问题一的图文材料,你认为图示区域是否应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简述理由。

第4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伦理政治观

各派学者对于政治文化的含义是什么,看法相左,众说纷纭。但不谋而合的是,大家都把政治文化看作是政治体系活动中的主观性成分,认为政治文化是指政治活动中的价值、情感与态度。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在其杰作《比较政治学》中,把文化界定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间内对政治潮流的态度、信念和感情的总和,是政治体系的基本领向。要正确认识政治文化的含义,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去了解:

首先,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成分,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政治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它反映了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必须注意的是,政治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文化是政治与文化的简单媾和,也不是说政治文化就是文化在政治领域中的表现和作用。其次,一方面,政治文化在内容上是关于政治体系的主观性因素的复杂综合;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在方法论意义上,是通过对个人、集团、民族的政治倾向或态度类型的分析,来研究政治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对政治体系的持续与调节发生巨大影响。其三,政治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具有阶级的和社会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利益的必然反映。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政治文化概括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指的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体系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感受、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等主观意识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价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 具体而言,政治文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政治认知成分,即一定社会中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和意识,它是政治文化中的理性部分;二是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的感情、态度,包括热爱、忠诚、怀疑、疏远等情绪;三是政治评价成分,即对政治体系的价值判断、意见。

阿尔蒙德进而把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地域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也不抱任何期望,更不做出任何努力;第二类是传统依附型(或臣属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施加给他们生活的影响有所认识,但他们只处于政治体系的输出端,对政治体系持被动态,充当执行者的角色,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治体系,不能主动地把自己的要求输入政治体系;第三类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意识到政治体系的输出部分,而且还要对“输出部分”施加影响,并有较高的政治技能。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轫于夏商周三代,定型于秦汉,又经唐宋元明清历代沿革发展,近代开始衰微。根据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参考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分类,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臣属型”政治文化极为相似。无论是它所赖以形成和延续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文化土壤,还是它的本体,都带有浓厚的等级依附色彩,有着极其深刻的臣属型烙印。具体表现为:以君主为中心的单向辐射性政治意识形态,天、君、国、家长合为一体的政治认知;依附着家国、君父的各色臣民――士、农、工、商、官,其主体性的普遍沦丧,等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最为直接、集中地反映,也最为能动地反作用于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表现出的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也最为突出和典型。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过程中,以儒、墨、道、法四家影响最大。但墨家的影响不出战国,其他三家的思想则相互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下来,构成了中国社会政治的一大特色。其中又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居于支配地位,所以人们又常常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称为封建政治文化或儒家政治文化。因为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加之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有着最为发达的传播手段,其他阶层人士均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儒家的思维方式、社会观、道德观的影响,并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同化。儒家思想以其独立性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同构性,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核渗透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中,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大背景。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钟明善先生在其《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中做出如下统计:一是“人文主义说”,认为从商周时期早期政治思想产生时起,其基点就是从人事去体察天命,而不是从天命中去体察人事;二是“王权主义说”,认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主题是伦理道德,而不是政治的平等、自由和人权,这种认识结构便决定了人文思想只能导致专制主义即王权主义;三是“实用理性说”,认为血缘宗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现实历史基础,而“实用理性”则是这一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主张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四是“不断变化说”,或者叫做“不固定说”,少数学者实际上否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存在核心精神和本质特征,理由是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不断变化着的,这种观点过于偏颇。

客观而言,伦理政治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而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它适应了伦理型社会的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生成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它本身就是政治实践的最高原则。

什么是“伦理”?其本义指事物的条理,如《礼记・乐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郑玄注:“伦,犹来也;理,分也。”后引申为伦理道德之理,亦即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又与“伦常”相提并论。“礼”与“仁”是儒家学说两大思想支柱。

所谓“仁”,源出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一种好品德。孔子将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并把恭、宽、信、敏、惠、智、勇、孝、悌等都纳入“仁”的范畴。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说:“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得天下者谓其仁”(《孟子・公孙丑上》)。总之,仁既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又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同时从社会而言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国”,是人类最高的社会境界。

所谓“礼”,最初是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周代把礼从形式中区别出来,发展成为一种以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左传・隐公十一年》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孔子推崇周礼,主张对民“齐之以礼”。汉儒对礼作了进一步论述,认为“礼者,理也”,“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记・曲礼》)。到宋明时,礼学更成为理学的范畴,如《直讲先生文集・礼论第一》言道:“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曰仁,曰义,曰信,礼之别名也”。总之,礼既是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又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

第5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一、确定中心,认真选材

编写童话故事和写其他习作一样,都离不开一个中心,同学们在下笔之前。先要在心中想好自己写这篇习作是为什么,并试着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说,如写月亮上有人正在耕田播种,是因为地球上的土地在减少:写太阳上有一群人正在利用太阳能炼钢,说明科技先进:写星星正在排队准备治理天河,因为天河也被污染了,等等。

确立了主题,在接下来的习作中,就能围绕它展开想象,这样就不会让人感觉随意性太大,不会让人读后不知所以然。

二、突出特点,角色生动

童话中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动物、植物,在故事中虽然它们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但要注意让角色有个性,要体现出它们原本的特性,这样才能让读者感觉真实、亲切。如写狮子,就要表现它的凶猛、威武;写狼就要体现它的凶狠、贪婪;写狐狸则要反映它的奸诈、狡猾:写老鼠则应突出它的胆小怕事又不缺乏机敏……抓住角色的特征,才能让自己笔下的角色变得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运用拟人,合情合理

在童话写作中,我们不能仅仅把写作对象当作动植物看待,而要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要使它具有人的思想、语言、动作,以及感情,同时又要保留它作为物的本质特征。如要写小白兔。既要突出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同时又要赋予它人的语言、情感和行动。

为了使所写的童话有声有色,还必须把每个角色的活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策划得周密,细致,合情合理,避免胡编乱造,例如动物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和人类的差不多,它们之间有家庭、感情,有争斗、仇恨,有和谐,也有争吵,凡是人类有的它们也有,就看你怎么把它们之间发生的一切巧妙地编成连贯的故事。

第6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从诸多学者的阐述中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国际法本质的看法,但由于国际法本身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学者对国际法的本质做出全面的概述。而且,学术界大多偏重于对国际社会冲突激烈、亟待解决问题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其本质的探讨,然而,对国际法本质的正确认识对我们认清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内在形成机制和驱动力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弄清这一问题,不仅可以提纲挈领地解决一些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还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法的本质的含义

研究国际法的本质需要从法的本质看起。西方的法学家们很少直接阐述法的本质,但在三大主流法学派对法所下的定义中,我们仍能了解他们对法的本质的认识。自然法学派的学者认为在世界自然地存在着一套永恒不变行为规范,这一规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永恒不变的,它体现着自然的理性和正义,只有符合这一标准才能称之为法。分析法学派的法学家们从实际存在的法律规范来讨论法的概念。他们认为“法律是什么”和“法律应该是什么”是两回事,其研究的内容只限于制定法,即纯粹且严格意义上的法。社会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则认为法是作为社会事实的“活法”,社会秩序就是法律,是法律的实质。[5]

我国法学界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大讨论,已基本上克服了“阶级斗争法学”的偏颇,扬弃了所谓“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性是法的唯一本质”等僵化定义。[6]诸多研究者都对法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有研究者认为“法的本质是整个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任何法学研究都不能也不应该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7]这一观点强调了法的本质问题的重要性。郭道晖认为,自由、权利与权力这三种元素是构成法和法律的本质内容,法是这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三者组成法的三维,缺一不可。还有研究者认为法的本质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确认、分配和维护,该社会的整体利益是由社会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童之伟认为法的本质在今天可以确认为“分配社会权利并规范其运用行为”。在这里,社会权利是社会整体权利的简称。它是一个反映法定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学范畴,以所有权归属已定之财富为本源,表现为法律权利和权力之总和或如某些研究者所说的“广义的权利”。[8]

二、国际法本质的决定因素

国际法的本质应能体现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并决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研究国际法的本质首先要对其存在的客观的社会基础和各国际法主体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赖以依存的整个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

1、国际社会的存在是国际法的客观社会基础

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众多国家同时并存、且彼此进行交往与协作而形成的各种国际关系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存在。”[9]现代国际法需要适应一种复杂的世界格局,各国特别是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国,总是谋求参与国际活动而获得利益,而这种利益在不少场合是靠损害别国(尤其是弱小国家)利益而取得的。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现时国际法的本质特征,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也不断推动国际法的演变。同时国际法又是协调各种国家利益一种重要手段。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当代国际社会还是以国际旧秩序为基本特征的。在国际政治领域体现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权力分配不均是国家间关系中一个普遍和主要的因素”[10]各国为了满足对本国利益的追求,可以在国际关系中使用各种政治、经济、外交手段,直至诉诸武力。这种以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本质特征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经济全球化与分工国际化以及各国政治、经济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是决定国际经济法本质的客观因素。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掠夺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不合理、不公平国际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制度;以垄断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基金制度;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决策制度。[11]

2、对国家利益的追求的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主观条件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也是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根本。国际法是各国国家利益冲突和协调的结果,也是通过原则、规则、制度等形式,通过法律的拘束力对国家关系和国家利益进行调整的规范。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利益已经不可能简单局限于一国国内利益。各国出于对于国家利益的追求参与国际交往。出于各国共同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国家之间相互协商一致,订立契约,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国际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法一经产生就会对国家利益和各国间的共同利益进行调整,并致力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国际法本质的内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际法的本质就是各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基于实力对比对全球利益进行保护、协调与分配。冷战后集中体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相互斗争与妥协。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斗争性是冷战后国际交往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目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遭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和掠夺,而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从我国在WAPI标准的推出进程中屡屡遭受的歧视和阻挠中可以看到,发达国家更关注的是如何共同瓜分全球经济利益,而不是所谓人类的共同福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WTO框架内的斗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为了维护长期以来在旧的经济秩序下获得的既得利益,发达国家一直试图保持在WTO各回合谈判中的优势地位。从成员国在WTO中的地位来看,发达国家试图占据“掌门人”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决定了它们的标准制订话语权,通过WTO协议允许的原则,它们正利用技术标准保证它们产品优势和竞争力、使技术标准成为贸易保护的隐蔽手段。发展中成员国在多边贸易框架内的地位则显然居于弱势。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虽不是可有可无,也只能充当配角;从规则制订上看,发达国家是WTO规则的制订者,而发展中国家只是规则的接受者。现有WTO环保贸易条款涉及的领域几乎都是发达国家特别关注的领域,而对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领域,如在国内被禁止或严格限制商品的出口问题,危险废物及垃圾的跨国转移问题,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问题等,则没有作出具体规定。[12]另外,在程序性的问题上,发达国家试图主宰各项议题的制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缺乏民主的谈判方式过去是,将来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这些就是WTO框架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斗争性的一面。

这一矛盾有时甚至会白热化,以至于WTO的协调功能有时会暂时失灵。2006年,由于在农业补贴和农业援助问题上的分歧最终难以弥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们不得不中止已持续5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也表示:“我们陷入了极度困境。”[13]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国际交往中矛盾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第7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山核桃;造林地;选择

营造山核桃林首先就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山核桃喜凉爽湿润, 忌酷热千旱喜中度偏阴怕强光日灼的气候条件和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条件以及幼苗幼树阶段喜阴怕旱、怕日灼等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和较好的立地条件,包括大的适生分布区和优越的栽培小环境。

1 气候条件

1.1 气温

山核桃喜温暖,怕高温、日灼,比较耐寒,要求年平均气温15 ℃以上,1 月平均气温2.5 ℃以上(山核桃必须经受60~80 d 连续5 ℃左右的低温,否则不结果或结果少),昼夜温差较大,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16 ℃。山核桃花期对气候极为敏感, 4 月底至5 月中正逢山核桃开花、授粉,如遇倒春寒,则会严重影响山核桃树雌雄花序的发育、开放和授粉,造成大量落花而影响山核桃的结果量。

1.2 降水

山核桃喜湿润,怕干旱,其正常生长过程需要有充沛的雨水,要求年平均降雨量1 300~15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以上。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山核桃花期如遇阴雨连绵天气,则对其开花、授粉十分不利。5 月底至6 月山核桃幼果生理落果期如雨水过多,则会造成大量幼果掉落。7―9 月山核桃果实发育期如遇长期干旱天气,也会引起大量生理落果,并影响果肉生长,使山核桃果肉饱满度下降,空果率提高。

1.3 日照

山核桃为中性偏阴性树种,要求弱光、散射光,以年光照时数1 700~l 800 h、日照率40%~43%为宜。山核桃在幼苗幼树阶段喜阴,怕日灼,而随着树龄的增长,其对光照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进入成林投产后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在水、肥条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光照充足有利于花芽分化、开花结果和果实质量的提高,否则会形成树冠狭窄徒长、冠顶结实、单株结果少的低产林分

1.4 风

由于山核桃是风媒花植物,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山核桃花期微风有助于传播花粉,促进授粉。山核桃适宜生长在背风的地方,不宜选近风口、迎风坡造林,否则生长结果不良。初夏如遇大风,则极易把嫩叶吹干,影响叶片生长及其根系功能,猛烈的大风还会将果实吹落,甚至吹断树枝、树干,吹倒树木,降低山核桃产量。因此, 山核桃在山洼、山谷生长较好, 风口较差。

2 土壤条件

土壤是山核桃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土壤条件包括母岩类型、土壤种类、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土壤酸碱性及土壤湿度等众多因子,它们都是影响山核桃生长发育和结果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山核桃造林地时务必予以综合考虑。

2.1 土壤母岩

以石灰岩、千枚岩、板岩、石灰质页岩、片麻岩、花岗岩等母岩类型为好。

2.2 土壤种类

以黑色石灰土、山地黄壤最好,其次是由砂页岩发育形成的黄红壤及红色石灰土。一般黑色石灰土土壤最肥沃,水、肥、气、热比较协调,能充分满足山核桃生长结果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因而表现出高产;而幼年石灰土及由花岗岩发育而来的黄红壤,因石砾含量过高而保水保肥性能差,由第四纪红土发育而来的红壤,黏性大,通气性差,养分较缺乏,产量均较低。

2.3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以砂壤到轻黏土为宜,砂土及重黏土不适宜山核桃生长。一般壤土因为大小孔隙比例适宜,水气协调,同时具有一定的养分含量,故山核桃生长结果好,产量高。而轻黏土虽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但由于通气透水性能方面不如壤土,因而对山核桃根系发育及其养分吸收具有一定的影响。

2.4 土壤结构

山核桃造林以表土疏松、心土较紧实、通气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好、土壤容重小的团粒状结构为好。团粒状结构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土壤肥力水平高,因而产量高。而呈块状结构的土壤,由于保水保肥性差,土壤肥力低,产量较低。一般土壤容重小说明土壤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或土壤结构好,土壤的水、肥、气、热协调,有利于山核桃根系发育及生长结果,因而表现出高产性能。反之,土壤容重大,土壤紧实板结,通气透水不良,有机质含量低,不利于根系的发育及其对养分的吸收,则产量较低。

2.5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在同一栽培区域内土壤肥力的高低是决定山核桃生长优劣和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山核桃高产林土壤自然肥力最低指标为:在山核桃根系分布区里,土壤有机质达到1.6%以上,速效钾含量不低于55mg/kg,阳离子交换量在17cmol/kg 以上。

2.6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通常用pH 值表示)是土壤的一个重要属性, 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土壤的酸碱度不同,其供肥和山核桃的生长发育状况会有差异。山核桃林的土壤pH值以5.5-7.2 的微酸性至中性生长结果最好,土壤pH值5.0以下的强酸性土壤,盐基饱和度很低,生长不良,山核桃易早衰且果实不饱满。另外,山核桃优树基本上分布于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上,土壤pH值太高或太低都会对山核桃果实的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2.7 土壤湿度

土壤湿度即土壤的干湿程度,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土壤湿度影响林地气候、土壤温度、土壤通气性和养分分解,是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土壤湿度过低,形成的土壤干旱,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降低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缺水干旱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山核桃树的凋萎和死亡;土壤湿度过高,恶化土壤通气性,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山核桃根系的呼吸、生长等生命活动受到阻碍,严重时会造成根系霉烂,从而影响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山核桃应选择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造林。在长期积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处,不适宜山核桃造林,否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在干旱的丘陵地带,应选土层深厚的山岙、山脚或阴坡造林。

参考文献

第8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 人类社会

一、人工自然的概念、分类、本质特征

(一)人工自然是人们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天然自然的基础上为自己改造和创建的自然界,它是一种历史产物,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注入给原生自然的结果。它凝结着人类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人工自然可分为两类:一是人工自然界,即人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的结构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一定的目的设计的,而它的功能是使自然界发生变化来满足人的需要,为实现人的特定目的服务。二是人工自然物,即人们用天然自然物制造的,适合于人类需要的各种物品,是人类依据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创造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有机结合是人工自然的本质特征。

二、原始、古代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一)原始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从上述人工自然的定义可以看出,人工自然是人类诞生初期就存在的,追溯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利用简单的自然工具对天然自然进行改造。大约在一万四千年前,原始人类就发现了较为复杂的工具——弓箭,接下来火的发现和利用表明,人类正一步步从天然自然中开始改造和获取。原始社会人类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并没有在天然自然中造成影响。因此人类在原始社会中对于天然自然的态度是依附、敬畏和顺从。

(二)古代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和畜牧业随之出现,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古代农业社会,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的食物来源越来越稳定,生活状况日渐充裕,村落与城市逐渐兴起。人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源以及生活燃料与建筑材料。因此,大片的森林草原被开垦,用于耕作和畜牧。而随之诞生的手工业和冶金技术说明,人类又开始了对更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古代农业社会对人工自然是局部和表面的改造,大致分布于,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几个人类生存必需的基础方面。因此,人类的生存方式仍是自然生存,即依靠着天然自然所提供的自然存在物生存,只是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认识度逐渐加深,但没有对天然自然造成个根本性质的改造。

三、近代工业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到十八世纪末,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蒸汽机发明与使用为标志,将人类带入了近代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主要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对天然自然的改造。

在工业社会人工自然的活动中,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天然自然,对天然自然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在工业社会中,正是由于人工自然与科学技术单方面结合,不仅干扰了天然自然进化的节律,破坏了天然自然生物圈内的有机联系,违背了天然自然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的发展同天然自然相分离。其原因,是在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思想观念中缺乏整体性,长远性,批判性和限制性。一味地运用科学技术去谋求自身利益,不考虑人类生存的长远目的和终极价值。此时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恐惧感,崇拜感,顺应性越来越小,日渐转变为能动地掠夺,支配和征服天然自然。

四、现代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人类在现代社会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认为只要有科学技术的存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加上十九世纪电力技术革命的推动,科技万能论应运而生。科技万能论的产生,更加促使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

随着人类对天然自然的进一步全面认识,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就从生态学的角度,阐明了人与大气、河流、土壤、动物等之间的紧密关系,初步揭示了环境污染对于天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现代生态学所面临的污染问题。1972年美国罗马俱乐部提出了一份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该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等。

正是由于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上的转变,才使得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那就是,要在保护天然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破坏的基础上,以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技术建立的人工自然去服务于天然自然,利用科学技术去构建可以促进天然自然循环再生的人工自然。从这一点出发,人类正在努力地建设和研究。例如:为了农田荒漠化问题而建立的退化农田生态系统;为了净化污水而建立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而建立的人工草地与人工森林生态系统;为了维护水域生态而建立的水利工程与环境生态系统等等。但是利用人工自然促进天然自然恢复与再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人类持久的致力于这项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王士舫,董自励.科学技术发展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9篇:土壤的本质特征范文

关键词:余华;《兄弟》;魔幻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12-01

在经历了90年代创作的辉煌期后,余华小说的创作语言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叙述视角也进一步转到了民间。在《兄弟》里,他用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描绘了一个荒唐却真实的世界。这种手法,正是我们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

分析《兄弟》的魔幻因素,首先要对魔幻现实主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界定。首先,魔幻现实主义具有显著的现实性。在内容上,其作品皆取材于现实生活,力图批判拉丁美洲的贫穷落后与愚昧,以及人心灵的孤独与迷茫本质。其次,魔幻现实主义在手法着意表现“魔幻”性,而且这种“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再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影响,对西方现代主义手法兼收并蓄。可知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在吸收欧洲现代主义手法和本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以“魔幻”的手段来反映和批判本民族贫穷落后、愚昧封闭的社会现实,促进人民的反思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所以说,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倾向,植根在拉美,也可以成长在与拉美类似的土壤之上。

这部分我们主要从余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内容、语言、写作技巧和思想主题等方面来分析余华小说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因素。

(一)荒诞而不失真实的内容。余华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一定程度上遵循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余华的小说创作并不以魔幻现实主义为主风格,但一旦他的作品具有了魔幻的因素,就基本遵循这条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原则。在《兄弟》中,魔幻性与现实性结合的比较紧密。他一改以往回避社会背景的态度,采用“正面强攻”的手法来写一个时代,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理性精神的虚弱和民族的劣根性进行深入揭示。此外,余华还通过对生活中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荒诞的事物或人物的描写来显示其魔幻性特征。

(二)变幻恣肆的“狂欢式”语言。余华不会容忍想象力“在一只茶杯面前忍气吞声”。《兄弟》由于叙述的需要,余华对于语言的要求降低了,但变得更有想象力。在《兄弟》里,余华完全开启了想象的大门,语言变幻恣肆,张狂奔放。嘉年华式的大型荒诞活动,不堪入目的食色贪相,商业社会里的铜臭市民,还有之后的极度悲凉。

(三)多种多样的写作技巧。首先,余华的魔幻作品既有《百年孤独》式的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又有自己独特的螺旋往复的叙事套路。《兄弟》一反传统的按时间顺序的叙述,其整部作品就是一个巨大的循环往复结构。其次,余华的魔幻小说充斥着宿命的纠缠,有一些可以看做是一种伏笔。这种手法瞻前顾后,使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再次,《兄弟》精神上向民间靠近。他把民间文学手法与他时刻不能忘怀的悲情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兄弟》其实是由无数个表面孤立实际上相互联系的故事组成。这是余华刻意寻求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与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学样式糅合在一起的一种尝试。

(四)深刻而多层的小说主题。余华通过《兄弟》揭示了“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和改革开放以后“伦理颠覆、浮躁和众生万象”的时代裂变的特征,对现实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人的内心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时代历史的命运表现出极度的焦虑。余华还很注重刻画孤独意识,他在《兄弟》中把人物的孤独感埋藏得很深,读者很容易被表面那些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情节所迷惑。李光头是孤独的,他的孤独在于他的坚持不被人理解,得势时独自保持清醒,失势时甘受别人的折磨,这造成这位“英雄”始终在精神上孤独的现实。至于宋钢,在刘镇发生巨变后,他失掉了事业、亲情和爱情,孤独一人,最后悲惨地死在铁轨上。他的悲剧告诉我们,无所适从的人注定是孤独的,更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