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

第1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现阶段,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我国高职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高职院校无法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缺乏网络资源库建设,这些都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专业的学习资料,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方式。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通过被充分应用,可以明显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 网络教育资源的内容及形式

网络教育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其强调以网络为主要媒介,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络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网络化的教学过程。网络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数字化,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平台化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具有非实时性和分散性的特征,其主要通过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形式,实现交互式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资源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教育网站、论坛等。电子书籍可以支持在线和离线阅读,使用费用较低;电子期刊主要由电子报纸、电子杂志和电子新闻三种组成;教育网站主要指国家级教学资源网站、培训机构的教育、网络媒体的网络课程等。海关总署网站、阿里巴巴网站、环球资源网等贸易平台都是非常实用的网络教育资源;福步外贸论坛、阿里巴巴外贸圈等论坛的内容也是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

2 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

现阶段,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的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存在,阻碍了高职院校网络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整合高职院校网络教育资源,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仍比较明显。

2.1 管理人员整合意识缺失

高职院校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管理人员思想落后,缺乏先进的整合理念,整合网络资源的意识模糊。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对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视程度不高,管理人员往往只是追求教学的质量,而忽略了教育资源的整合。网络教育仍停留在一种形式,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对国际贸易教学的重要性。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参与整合的人员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在工作中无法形成人员整合,严重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质量。管理人员对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方式单一,缺乏正确的整合理论,教育资源整合知识匮乏。

2.2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质量差

高职院校对于网络资源整合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无法形成系统的统筹和规划,参与人员没有明确的目标,工作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联系,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系统性较差,整合效果不理想。目前,国际贸易教学中所涉及的网络教育资源多为以存储的显性知识,整合人员缺乏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对隐性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的欲望较低。教师在进行国际贸易教学时,一般只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PPT课件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囊括教学所需的知识,而对于网上学习工具的应用则根本没有提及,学生无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师生互动较少,不利于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

2.3 网络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高职院校的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虽然一直在进行,但是教师及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学校在教学网站中提供的国际贸易网络教学课程,学生的点击率极低,学生无法真正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网络课程和论坛的交流功能基本只是摆设,学生提问和发言的人数较少,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参与度较低。国际贸易网络课程中设有关于学生交流和教师评估的功能,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本无法充分利用这些功能,网络教育资源的浪费情况严重。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教学中也很少利用,很多学生对网络教育资源比较陌生,不会利用其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3 高职院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

高职院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就是将原有的系统和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对各个系统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将整个系统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实现单个系统无法体现的功能。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是将分散的系统、不同网络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之间建立联系,使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共享,提高各个系统的功能,实现整体效果的提升。网络教育资源是信息化教学和学生数字化学习模式的主要内容,其建立的网络资源共享模式是国际贸易教学改革的关键。高职院校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对提高网络教育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4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对高职国际贸易教学的作用

4.1 丰富了教学方式

通过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国际贸易中的抽象原理和概念学生较难理解,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之后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关于国际贸易涉及的相关法律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国际贸易是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关于专题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ISAS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多种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使抽象、难懂的知识能够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兴趣。

4.2 降低了教学的局限性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以后,教师的教学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时空更加宽阔,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仍然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题。也就是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随时都可以完成教与学,教学的时间更加充裕,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网络教育资源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更强,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4.3 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后,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传统的教材,而是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使学习内容定期更新。网络化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国际贸易的动态、法律法规和发展趋势,将其有机地融合到学习中,使自身的国际贸易技能与时俱进,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5 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途径

5.1 网络教育资源与教学过程的整合

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为教学提供最新的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和行业信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将网络上最新的国际贸易工作图片和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给学生,使枯燥的理论学生形象化,提高国际贸易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电子商务运作内容教学时,利用阿里巴巴网站的免费外贸平台,让学生创建自己的网店,使学生亲身体会店铺装修、产品、产品报价和客户联络,丰富学生实践性学习的内容。

5.2 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的整合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学习。网络课程可以反复下载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国际贸易部门的官方网站和网络精品课程,让学生主动登入进行学习。网络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教师的风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5.3 网络教育资源与教学考核的整合

新时期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量和学习成绩的考核,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贸易专业学习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时,教师可以指定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网络教育资源,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测,实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检测的结果和平时的学习态度,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

第2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 有效

[论文摘要]网络教育资源日益丰富,而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却不高。如何促进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学网络资源的应用现状,找出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一、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网络资源是一种以网络为承载、传输媒介的新型信息资源,是网络上藏的各种形式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网络资源具有:1 信息分布的网络性;2 信息形式的多样性;3 信息数量大、传播快、增长快;4 使用成本低;等特点。

网络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辅助是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存贮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主,而且包括以书籍、报刊、磁带、广播、电视、个人计算机等为物质载体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其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趋势,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情况也成为检验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网络教育资源的主要类型

1 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学校绝大部分课程仍将在普通教室内完成,广大教师通过计算机调用互联网或校园网中的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中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是校园网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内容。

2 适用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教师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内应用课件组织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件”由教师经过分析教材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基础,兼顾各类学生需求,充分利用网络的容量大、交互性强的教学特点,制作成教学内容与教材相关的拓展性材料、讨论题、分级分类自我评测题等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件”。

3 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资源。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全新学习方式,学生的课程基本上利用课余完成,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使网络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学生带着任务上网,有目的地上网搜索有关信息,避免了上网时养成无目的地漫游和聊天等不良习惯。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完成一定量的研究性课题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在网上收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判别、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和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三、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

1 教师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尽管目前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水平较前几年进展很大,但对于广大师生而言,教学和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应用网络的时间比较少,甚至在很多学生家里不具备基本的网络设备条件或家长不让他们上网,教师和学生也没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必需具备的网络知识,这就使众多的网络教学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应用。

2 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对于网络教育而言,最主要的是网络带宽的制约。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音频、视频等技术将课程传给听课的学生,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使用,对网络带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带宽的制约,现有的很多网络教育课程并没有真正体现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实时性、交互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特点,而仅仅只是让教科书上的内容多以文本形式在网上重现,图片、动画和音频很少,视频就更少了。

3 网络资源重建设轻使用。笔者经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发现,以“网络教育(学)资源建设”为题的文章数量要远远超过以“网络教育f学)资源利用”为题的文章数量。人们将研究的重心始终放在资源的建设上,试图设计出一种理想的资源组织结构、资源建设标准、资源管理平台等,在设计、开发、建设研究的同时却忽视了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的研究。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育教学过程.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重建设轻使用的做法只会让建设起来的教学资源束之高阁。

四、有效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效率的途径

1 资源建设要满足师生需求。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开放性。对于师生而言,这种开放性是指师生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在任何时间、地点选择任何学习内容,并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必须满足这种学习方式的需求。因此,在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前,首先应该进行需求调查分析,对不同师生的基础和需要的内容、形式等进行广泛调查。

2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多元化。对于中学阶段的学习而言,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应以课程为单位,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使各种资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发挥整体优势来满足学生需求。

3 网络教育资源的运行要实行分级管理、共同参与。素材的更新是资源库保持活力的必要手段,一方面要教师不断上传新的素材;另一方面要把资源库里原有的不合适的素材删除掉;有能力的学校也可以对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作相应的改进,这需要广大教师,甚至是学生的共同参与。管理权限应“逐级下放”,充分利用资源库管理平台的权限等级分配制度,以保证资源库的活力和安全。当然,为了保障大家都能有效地管理资源库,学校还应制定保障性措施。

总之。影响网络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因素非常多。在短时期不可能改变所有因素的现状下,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寻找有效的策略来推进网络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第3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网络资源;整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近些年,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教学特色决定了必须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网络资源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的新兴资源,如何将其合理应用到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是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网络资料库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将网络资源多样化,并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是提高国际贸易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网络教育资源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逐渐兴起。网络教育通过网络为媒介,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应用到教学中,提高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功能属性。网络资源具有广泛性、互动性等优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教学。其具有分散性、非实时性等特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文字、图片、视频等都是互联网教学经常采用的形势。教师要对多样化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指导学生正确选择电子期刊、网站等。网路资源丰富多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资源。教育网站、教学视频、电子书籍这些资源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际贸易教学中关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对策

(一)网路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高职国际贸易教学效率想要有所提高,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将全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时的行业动态,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可以直接查阅国际贸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教师将图像、视频等融入国际贸易教学,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学习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国际贸易教学效率的提高。阿里巴巴等网站中都有免费的贸易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体会国际贸易的整个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网络教育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整合。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资源近些年发展迅速,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阅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反复下载,弥补了传统学习模式的单一性,客服了课堂学习时间较短的局限性。学生可以自主登陆各种国际贸易网站进行探究和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学生可以体验不同风格的教学形式,改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厌倦性,学生自主选择教育资源,教师只要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即可,学生成为学习的核心,可以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三)网络教育资源与教学考核的整合。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比较落后,主要以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知识量已经不能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仅仅以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容易忽视学生的能力,因此要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定一些教育资源,让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定期利用网络进行考核。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其综合能力将得到培养。网络考核可以直观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作用

(一)丰富了教学方法。网络教育资源通过整合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新兴的教学方法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不再感到枯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可以得到更多的实践时间。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二)解放了学习的空间。网络教育资源通过整合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束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明显增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探讨,教师依靠网络可以进行指导和总结,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丰富了教学内容。传统的国际贸易教材更新速度较慢,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网络交易资源整合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将国际贸易的新闻、动态以及相关法律变化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在第一时间可以掌握行业的最新信息,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并对相关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实践。

总结

网路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但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以免学生被网络上的其他内容多干扰,影响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念良,李超,刘端森.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资源应用[J].商洛学院学报,2013(4).

[2]谢蓉,孙玫璐,钱冬明.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14(1).

第4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教学;网络教育资源;现存问题;整合途径

近几年间,应用型人才越来越被当今社会所需要,这也给我国高职国际贸易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关注。想要有效地提高高职国际贸易的教学效率,就要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如果不能将网络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建设完善的网络资源库,就无法推动高职国际贸易教学进一步发展。建设完善的网络教育资源库,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各个专业的学习参考资料;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改变原本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网络教育资源汇集互动性、便捷性以及多样性在内的很多特点,对其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国际贸易教学的质量。

一、网络教育资源的形式与内容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学理念,它将现代教育作为指导思想,将网络作为教育的媒介,让网络教育功能得到尽可能地提升,将网络教育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出来,使教学过程实现网络化。网络教学需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具有数字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平台化。分散性与非实时性是网络教育的两大基本特征,这决定了网络教育主要借助于文字、音频、视频以及图像等形式,使教学模式实现交互式。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论坛、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以及教育网站等。其中,论坛内容包括阿里巴巴外贸圈、福步外贸论坛等;电子期刊有三个组成部分,包括电子新闻、电子杂志以及电子报纸;电子书籍不仅可以在线阅读,同时也支持离线阅读的模式,具有较低的使用费用;教育网络指的是,网络媒体录制的网络课程、培训机构设置的网络课程以及国家级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等。环球资源网、阿里巴巴网站以及海关总署网站等贸易平台全是实用价值非常高的网络教育资源,它们都是网络教育资源中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

二、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作用与意义

对已有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系统进行优化与重组,有效提高对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就是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个的基本工作。想要做好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就需要整合人员有机地将整个教育系统组合在一起,让整个教育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以此来完成单个系统不能完成的功能。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需要建立各个操作系统、不同网络平台以及单个分散系统之间的联系,让每一个网络系统之间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实现对各个系统中各项功能的全面提升,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效果的目的。在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开展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丰富了教师教学的方式。高职院校中,国际贸易专业的授课教师可以在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融入各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现状,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同时还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丰富。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抽象的概念与原理是两个较难理解的方面,教师在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之后,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来。第二,降低了教师教学的局限性。在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之后,可以提高教师授课的灵活性,让授课方式不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加宽阔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还可以使教师在非课堂授课时间为同学继续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简而言之,学生与教师可以依靠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与授课任务,一方面充裕了教师教学的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效率,从而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第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时效性。在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之后,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教材的学习中,可以对网络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定期更新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网络化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法律法规以及动态,并将这些内容与课堂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到与时俱进地学习国际贸易知识,使对国际贸易学习的时效性得到良好的保障。

三、现阶段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间,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网络技术的稳健发展,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上,高职院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然而,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对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实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为了良好的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效率,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迫在眉睫。这就需要解决好现阶段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整合意识

在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工作的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的工作思想仍相对落后,整合理念不够先进,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意识比较模糊。教师在进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没有给予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足够高的重视程度,教师常常把关注点落在了教学质量上面,对整合工作相对忽视。管理人员在国际贸易教学中,没有意识到科学合理的网络资源整合工作的重要性,这阻碍了网络教育的发展,使它停留在教学形式的层面,没有具体的实践。在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之间没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无法在工作中做到良好的人员整合,对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管理人员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的方式不具有多样性、过于单一,没有科学合理的整合理念作为支撑,也没有完善系统的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与知识。

2.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质量较差

在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没有有效科学的整合机制,让整合工作中的各项规划与统筹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参与整合的管理人员也没有清晰的工作目标,无法使各项工作之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没有良好的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体系,达不到理想的整合效果。网络教育资源在现阶段的国际贸易教学中,大多以显性的储备知识为主,整合人员并没有充分挖掘隐性知识的能力与意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仅仅处于对现有资源学习的层面,缺乏学习与探索隐性知识的欲望。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借助计算机进行PPT课件的讲解模式,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课本中的重难点,局限性过强,基本没有涉及到网络中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无法有效地带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缺乏良性的师生互动,阻碍了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探索。

3.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过低

虽然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一直在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工作,但是,依旧没有有效地提升学生和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效率。学校提供在教学网站内的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网络教学课程,只收获了学生寥寥无几的点击率,网络教育资源并没有被学生切实有效地加以利用。相关论坛与网络课程的辅助教学功能被当成了摆设,只有较少的学生对其进行发言与提问,网络课程中,学生的参与率一直没有得到切实的提升。在高职院校实际的国际贸易授课过程中,虽然在国际贸易专业的网络课程中,设置了教师教学能力评估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功能,然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没有将这些功能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极大地浪费了这些有价值的网络教育资源。国际贸易专业的讲师也没有高度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很少将其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并不熟悉网络教学的局面,也就无法将其化为己用,使其成为自己的学习工具,进而造成了网络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四、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途径

1.教学过程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

想要在高职院校的课堂学习中,融入最前沿的国际贸易行业信息与政策变化,就要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保证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给同学们最前沿的国际贸易视频与图片,让理论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使国际贸易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讲到电子商务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免费的外贸平台,创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网店,学生可以在这个网店中,亲身体会客户联络、产品、店铺装修以及产品报价等操作,让学习更具实践性。在进行高职国际贸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把全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使得网络教育资源能够有效地整合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情况,同时也能够通过网络查阅国际贸易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图像、视频有效地融入到国际贸易教学之中,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内容,使得抽象的知识能够更加具体化,从而有助于高职国际贸易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体会到国际贸易的整个流程,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学习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

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了更加广阔的知识平台。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建立针对性的教学平台,在网络中上传教学资源,随时随地地供给学生下载。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反复进行网络课程的下载,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将国际贸易部门的网络精品课程以及相关的官方网站提供给同学们,学生可以自由登入、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感受不同老师的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从而调动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对网络教育资源加以利用,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其它教师的授课内容,自己在课后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后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对于相关的知识进行补充。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自主登陆各种国际贸易网站进行探索和学习,通过这些国际贸易网站接触实际的国际贸易案例,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将网络教育资源与学生的学习进行整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教学考核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

教师给学生安排的课业考核,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已经不单是对学习成绩与知识储备量的考核,而是对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在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考核时,更要注重应用能力与学习方法的考核。教师可以在考核时,在有关国际贸易的网络教育资源中指定针对性的考核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地检测,让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得到实时的反映。国际贸易专业的授课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日常学习态度与检测成绩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考核。

4.交流互动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

在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课堂,使得人们的交流和学习变得更加顺畅自由。所以在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对交流互动和网络教育资源有效地进行整合,使得学生能够在国际贸易相关的论坛或者是网站同业内人士以及学者进行有效地交流,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过在网络中进行交流,也能够打破现实交流的壁垒,使得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和更多的交流对象,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为有利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工作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了阻碍。其中,高职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管理不够统一、资源相对分散等。对网络教育资源开展整合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国际贸易教学的授课效果,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土英.探析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J].时代教育,2015(19):265-266.

[2]黄心纯.浅谈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关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J].才智,2016(25):96.

第5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1.国家政策法规支持基础

安全稳定运行共享机制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网络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要想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共享必定需要国家法律政策的支撑。国家政策的支持表明了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意味着安全的保障和安定的氛围。高校要坚持以法律政策为基础积极推动协作共享平台的建设。

2.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最基础的就是要解决技术问题。网络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教育与网络的融合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网络共享平台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只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才能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信息平台的架构,不同高校之间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科技是网络的支撑,反过来网络的发展又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教育资源以网络为基础,实现资源共享,反过来也能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发达的技术是网络平台建构的基石,更是资源畅通交流的保障。

3.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保持一定的规范性

不同的高校拥有自己不同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彰显了不同高校对教育的不同思考。然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统一性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基本前提。教学内容上具有共同点,教学要求上保持一定的标准,有助于不同院校教师对教育资源进行共享与评价。共享平台要重视评价系统的创建,综合各方的评价意见,聆听最真实的评价声音,不断完善评价指标,实现合作平台资源的最大性优化。各个高校的专家和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时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要合理而科学的结合本校实际教育情况,分析、归纳和总结适合本校的教育资源,恰当处理平台资源与学校特色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又能充分保持本校的特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本校利用的最大化,以保障高校的竞争实力。基于网络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创建的初衷并不是让全国所有的高校都保持形式和内容上的大规模一致,而是给大家创设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与平台,进而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高校教育教学资源,进而增强全国的高校竞争力,为我国培养具有高素养的全能型人才提供保障。但是高校也要清楚意识到办学特色对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借鉴学习的过程中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对本校传统的特色进行有意识地维护,甚至可以借助教育资源平台做好宣传工作。

二、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中遵循的原则

1.突出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忽视高校地域差异性

经济发达的高校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陆续建设了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但是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同时在整体布局方面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暂时无法形成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改善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借助网络的力量,打破地区之间固有的经济差距,创设教育资源共享氛围,实现教育资源的无界限化。

2.立足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确保共享平台顺利运行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在管理和应用方面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管理办法,各自为政的情况非常常见,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联盟后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无法获得足够的经费,也同样为管理和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阻碍因素。同时,我国当前阶段在该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还相对之后,为降低管理难度,很多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一直没有完善管理体制,从而制约了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共享机制法规和政策是实现资源共享机制的前提和舆论保障,另外,也能提升共享机制的建设效率,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架构的高效性。

3.优化资源平台管理氛围,保障共享机制的实效性

政策缺失在客观上导致了当前大部分参与联盟的高校在教育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制度和管理平台,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上非常混乱。上述情况的客观存在,导致了联盟网络教育在监督和管理方面的法理。除此之外,这种情况之下,也同样无法为联盟成员正当的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各个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在人员、设备以及管理方式方法上存在广泛的差异,同时对该机制的认知程度上也客观存在一定的误区,这极大的阻碍了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不利于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构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对策建议

1.创新共享机制构建理念,创设共享机制建设的法律保障

当前,在政策依据方面,截至目前,仅有“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这一政策文件。但是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仍然非常缺乏,使得政策不能得到落实,对构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没有起到有效的支持和保护。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当前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国党和政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其顺利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从而为构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供法律保障,确保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机制有效建立,保证其共享功能的顺利发挥,从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智力贡献。

2.制定合理的资源共享制度,完善共享机制管理体系

由于各个高校当前还没有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工作的具体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管理模式上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管理方案,这就导致了联盟后统一管理的困难。而由于联盟管理体制从本质上来说是保障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顺利发挥作用的基础性体制,因此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统一管理体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合理的制度调节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保障网络教育资源之间顺利共享的基础条件。而且,多种管理机构对于网络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和细致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共享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合理的联盟制度同样能够在客观上激发高校对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积极性,同时相适应的管理能够是实现各个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利益的最大化。

3.加大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水准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而共享水平的提升,客观上要求各个网络教育资源之间合作的进一步强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应积极主动的在人力资源,技术含量和信息资源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协作和提高。首先,各个高校网络教育资源联合起来,通过一套统一的管理制度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合作的有效性。除了合作外,各个高效的网络教育资源还应该加强自身特色的构建,依据本学校擅长的学科,结合主要课题方向,紧密联系高校的实际信息需求,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信息资源,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知识结构。其次,应积极主动的为相关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加强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本身管理人员的大学首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及时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企业相关管委和技术标准的变化,来调整专业方向,设置教学课程与内容。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越来越需要技能专门型的人才,北海广播电视大学还与北海出口加工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院与企业将同时制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计划。在北海出口的进程中,对北海出口加工区而言,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要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与高等院校合作。企业将学院的相关专业学科优势与企业的需求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城市服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效的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并使其更畅通,进而促进高校教育转向技能型的教育。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随时招聘到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的人才,使企业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面的互利共赢局面。

4.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城镇化的基础就是农业现代化,而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大力培养现代,进而有效的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北海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在暑期的时候,通过组建“科技实践”的实践服务团队,到北海合浦移动公司,展开了为期七天的“入企业”暑期社会实践。学校的这一举措主要就是为了了解当地的通信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通讯技术普讲座,同时开始一些通信技能的推广活动,为北海广播电视大学提供实际的生产实践指导。北海广播电视大学利用暑假的时间,通过让学生下企业实践,来培养现代的通讯人才。在深入企业实践的时候,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储备,学校通过这种实践培养方式,在开展相关的通讯技术普讲座的过程中,学生对通讯的兴趣加大了,且充分的调动其对通信技能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现代通讯新技术的学习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结语

第6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扩展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结合有效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信息技术必将为教育训练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网络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网络知识成为生产要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开放教育资源的呼声愈来愈高,大规模网络对高等教育资源产生显著影响,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网络课程是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的新探索,不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且更加注重对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在线支持。任何对课程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免费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相当于传统课程授课人数的几百倍。此外,MOOC实现校内学生与校外学生共同学习,校内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可获得课程学分。对于现代高校教育而言,教育资源建设和使用必须考虑成本效益问题,使用的重复与浪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办大教育”的穷国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我国高校在教育资源的建设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高等教育资源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时代对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挑战,需要正确认识网络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网络教育的负面作用以及如何使网络健康发展等问题。

一、网络时代下高等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交互式

网络时代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学习方式和方法的突破性创新。目前,选择先进的教育媒介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网络模式中,学生不需要遵循传统硬性的授课计划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在传统教室进行学习。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教育网络提供的教学进度;学习者必须按照网络的指导建议完成电脑提供的测试和评价,并直到掌握为止。因为时间、地域等问题无法受教育的人可通过社交网络、邮件、及时通讯等软件工具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和问答,从而满足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

(二)民主化

教育不平等主要由受教育者的地域,经济的不平衡决定的,教育网络化让懂得网络基础操作的人随时随地,不分年龄、地域、信仰、教育程度限制,平等地参与到网络课堂中。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群体也享受着教育网络的民主性。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发展导致教育的功利化。部分高等教育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MOOC的免费模式赋予更多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模式,既可以推动经济文化发展,又可以增强社会有机融合。

(三)自主性

自主性即学习者能够由自己的需求选择教学的内容,重组教学结构,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电脑的指导与监控下掌握知识技能,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并实现迁移,最大程度地发挥主体性能。

(四)大众化

目前,很多高校为推进网络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投入大量资金,通过网络教学使培训的层次更加宽泛多样,在网络教育应用开发上,拟投资4100万元支持高校网络教材和网络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见,网络时代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大众化。

二、网络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危机

网络的不断延伸使得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与距离缩小。高等教育资源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过大的困境。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较低,且教育经费随着高校扩招在逐年增长,这样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趋同性的资源压力

网络信息提供课程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合作和教育资源都实现了国际化。与传统高校课程相比,MOOC注重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国际化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网络的发展有助于顶尖高校扩大受教育者范围,吸引各国学生选择英、美等高等教育强国的名校课程,但是其他国家的学生容易在国际化的MOOC课程中“趋同”,导致高等教育缺失民族特色和独立性。网络时代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可能性空间影响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平衡性,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教育模式的转换必然会对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产生重要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应用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有赖于大众对高等教育消费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相应地,网络教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这是因为网络学习本身存在着“批处理”的规模效益。

(二)师资配备无法满足规定的办学标准

网络时代下的资源规模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成本,有效减轻了教育经费的压力。但是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与招生规模不相匹配。网络教育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传统教育所必须的师资跟不上扩招的步伐。师生比例由1:10.32增加到1:18.3,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队伍不稳定,高层次人才外流比较突出。在师资业已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不得不承担起一些非擅长科目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网络教育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以其显著的资源网络共享机制彰显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网络教育扩充了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另一方面,打破了资源分布在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三)情感承载力的不足

网络教育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网络课程在测验与考试时容易作弊。过于自由的网络课程很难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专注度、动力和兴趣,因此网络中途退课的人数比例较高。目前,传统的高校教育方式依然有独特的优势。传统教学下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授课方式。师生间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更熟悉自己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根据其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而且师生、学生间更容易在真实世界中进行社会交流与互动这种人文关怀是虚拟网络中的课程很难具备的。

三、网络时代对缓解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压力的分析

(一)更新理念,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传统教育观念制约资源共建共享。许多学校都以为本校品牌的网络教育用外校的课程、外校的教师有损于本校的形象。因此改变观念就是要改变过去丧失品牌的老观念。网络教育通过信息技术使得教育资源实现了虚拟化特征。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将原本局限于某一特定高校或科研机构使用的教育资源提供给该高校机构以外的具备网络教育条件的个人或组织。学习者只要打开计算机就能学习任何一所大学的课程,从而形成了“无边界”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资源共享使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都大有裨益。校际间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网络共享机制,对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资源承载力压力有重要作用。

(二)降低教育成本,减轻经费压力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有赖于大众对高等教育消费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在降低教育成本方面减轻了教育经费压力。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品是固定成本很高而变动成本很小。网络教育与平台开发、网络设施建设及学习中心建设的初始投入占据了网络教育成本的绝大部分。相应地,网络教育的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成本,有效减轻了教育经费的压力。MOOC的兴起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然而,目前课件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因此,开放式的网络免费模式满足受教育者的更高要求。目前,高校课堂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尽管传统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演绎推断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无法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能力。而在MOOC模式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模式减缓了高等教育的资源承载力。

(三)虚拟教育设施增强了高校办学软实力

面对丰富的网络公开课资源,教师应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提升。教师可采取教师自修和小组互助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视频内容研究等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拓展和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网络公开课能够获得比教师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比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换个角度来讲这也相当于引入了竞争机制,能够促使老师提高教学质量,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元化渠道。

(四)拓宽学习渠道,减轻教学压力

目前,我国的很多教育资源并不以赚取经济利益作为回报,其制作来源于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这不仅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进行一手的操作制作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作品,而且也避免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还能够使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时提升自信和竞争力。在网络时代下,学生从网络上获得更多知识。师生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网络中学习者从网络中获得数量大的学习资源,而且快速简单。与此同时,传统教育中老师也要进而转化为“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使得高等教育师生情感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总之,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高等教育的资源承载力,网络教育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我国高校正准备通过互联网占领更多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份额,在不远的将来,重点是实现30岁以下人口中一半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减缓高等教育资源的承载力。

参考文献:

[1]张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湘潭大学,2008.

[2]王宝利.机遇与挑战下的网络时代教育资源模式的转变[J].机械职业教育,2007,(9).

[3]高学义.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挑战与对策[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8,(4).

第7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终身学习特别是远程成人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突破教育过程的时空限制,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利用是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从2001年开始,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北京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精神的指导下,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大网络设施为基础,整合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发挥北京电大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网上交互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整合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对于电视大学系统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专家指出,国家建设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其系统内部资源的共享应是一个典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特有的资源共享机制。2000年以后中央电大与TCL公司合作建设远程教育资源,成立了“电大在线”公司,公司推出的平台和资源开始实行“有偿”资源共享。[1]对于学习者来说,真正有效的学习资源是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的,能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是学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源泉,所以网络资源的设计非常关键,而不应是传统课程的电子版本。[2]在“电大在线”平台上,中央电大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设计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央电大制作了计算机IP课件,网络直播课堂,并在网上定期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和期末复习指导。通过中央电大的在线平台,学生还可以陆续看到一些配套的动态教学信息。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教育资源,同时自身也精心设计和建设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并与中央电大的资源加以整合应用。针对北京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门课程的责任教师制作了解析重点难点的网页,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网上作业讲评和例题解析。同时,还把责任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环节改革的录像片,制作成IP课件挂在网上。这样,就使不同地区、不同分校的学生共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2008年以来的专业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建设了四门网络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选讲”、“北京文化专题讲座”、“美学专题”和“信息检索”,为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为适应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特点,方便学生学习和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对三门补修课程“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基础”、“外国文学基础”进行了流媒体课件和网络化考试的题库建设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整合了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而且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尔?盖茨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数教师和作者的最好劳动聚集起来,让所有的人来分享。教师将能够利用这些资料作教学课题,学生们将有机会相互探讨这些资料。这一途径有助于及时把亲自受到最佳教育的机会传到甚至是不能有幸进入最好学校或没有得到最好家庭支持的学生那里。”[3]当代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利用Internet(因特网)和Intranet(局域网)等网络媒体进行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网上图书馆以及大量的网上学校、个人网页、专题网站、电子杂志等个性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网络的巨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乃至任何一座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量。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精心设计整合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获得了丰富充实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学习不受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在空间上,使在授课教师面前学习的学生与距离教师百里之外的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时间上,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网络使用上的极大自由度,也使学生不受文化水准、专业知识、年龄大小的限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

二、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中的主要力量

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已无法与庞大的网络系统、强劲的网络功能相抗衡。网络媒体打破了教师对知识信息的垄断,原有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教师正面临与网络媒体分享权威的境地,教师的“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面临着网络权威的挑战。在今天,网络教育中的教学者———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因此,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整合中的主要力量和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协作学习伙伴,所以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教育资源。北京电大要求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兼职教师们积极地应对网络权威的挑战,主动地参与网络教学,尽快适应网络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职业和技术素质。北京电大和分校的任课教师,不仅加强了网络知识和以计算机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等,还通过观念适应、知识适应、技术适应乃至文化适应,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网络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网络教育中真正的行为主体,在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建设和整合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网络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网络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突出网络教学媒体的辅助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已被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学习资源来使用,教师对网络教学媒体给以了足够的重视。在专业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发挥北京电大系统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网络教育的发展,通过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活动,加强电大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课程教师的相互沟通与协作。这样,一方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网上教学能力搭建更好的专业与课程平台;另一方面,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教师队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电大系统内专兼职教师的集体合力,一些分校教师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中的网络资源建设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整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双向化。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学习过程,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人机交互特性,学生利用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可方便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探索路径。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艺术欣赏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这种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等多向交流。汉语言文学专业责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过程,而学生也随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调动学生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视野中,他们不仅可以从学校教师处接受到书本知识,而且还可以从网络上接受到新的知识。由于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具有极强的存储功能,而且具有快捷准确的查询功能,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学习中,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体验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利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因特网(Internet)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万维网(Web)是借助因特网这个网络媒体构建的一种信息服务的方式,它使相互分割的文本转化为一个超链接的信息网络,变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的虚拟信息资源库即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被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尼葛洛?庞帝教授叫做“没有页码的书”和“随心所欲多媒体”。[4]超文本的特征是学习的非线性和多结局。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探源或者应用的联想探索。因此,即使学习同一文本,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同,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即探索的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超文本对于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尼葛洛?庞帝教授说:“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5]因而这种非线性学习特别适合于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对艺术作品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创造条件。在对艺术作品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学习如何自行获取信息和到哪里去采集信息,如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和加工,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建构主义学者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学习的促进者,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取代教学活动;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在北京电大各分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班上,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些课程的责任教师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组织了围绕各门课程的有关专题展开的讨论课。教师要求学生们利用因特网去搜集信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同学们通过在“没有页码的书”中的遨游,各自获取了丰富的信息,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因此,学生的讨论发言各具特色并收获颇丰。总之,通过这种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学生们对于各门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大大拓展了知识面,信息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丰富补充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育资源。

第8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一、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加大课堂信息量。

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经常需要补充相关的知识,因此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例如讲授新课功率时就要与速度进行类比,如仍采用传统的板书,则消耗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如果无板书而只靠口头说明,则往往会词不达意,再加上是短时记忆,学生印象不深,且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自制相关表格,将功率和速度的知识比较在表格上加以标注,边讲解边呈现,学生理解就相对容易一些,也大大减少了板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合理使用网络教育资源,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的板书问题,还可以加大课堂信息量,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向45分钟要质量。尤其是传统的物理习题课,老师必须在黑板上带着全体学生逐条抄题、画图、解答,课堂效率非常低。网络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平台,通过课件展示,可以缩短板书所需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的演示功能,能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课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物理教学手段,在处理动态图象时,只能用黑板上“静态图像”来呈现,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

二、拓展知识获得渠道,丰富学习新途径。

由于条件和时间的制约,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来源大多依靠教科书和教师的言传身教,渠道相对单一。网络教育资源与物理学科实施整合后,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教育资源中获取知识,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交流功能使得物理教师已不再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唯一途径。此时,物理教师可以针对学科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访问网络上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网站获取知识,通过参加BBS,互发E-mail等形式进行物理问题的讨论,另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多种渠道获取物理知识,最终达到预期的甚至超出学习目标所规定的内容范围。

从这一角度来讲,教师就由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促进者。网络时代的教师已不应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唯一任务,而应拓展视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信息处理的方法。物理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BBS发表想法、使用电子邮箱网上交作业等。

三、提供网络资源支持,促进学习多元化。

计算机远程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资源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这一切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息渠道,这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

网络教育资源拥有它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介交流多向,传递系统多媒体化,知识跨越时空限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资源都可以从互联网上直接获取,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物理学科教学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和保证。

不同学习水平、不同理解水平甚至是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在这个强大的、多元化的网络资源平台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获取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将呈现多元化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知识结构和知识构成也将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不再局限于物理教材上所提供的书本知识。在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也势必将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加深知识理解应用,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可作为科学探究和过程学习的有效工具。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的科学探究过程。网络技术应用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用自己的思维学习物理。通过对教学信息的检索、分析,处理、归纳和综合,最终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这一过程正是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加工学习获得物理知识的基本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加工能力。而初中物理传统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或某些方面就缺少这个基本展示和呈现过程。

当然,如果仅是给学生观看由教师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制作的课件展示。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会沿教师设定的路线进行,缺少独立观察思考的过程,结果只会造成他们认为教师讲的总是对的。这种被动接受知识获得的方式必然会掩盖知识理解上的肤浅性,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难以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不到良好体现,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被公认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例如在学习《速度》这一节内容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但是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如果换一种方式,先利用教育资源库中的素材呈现诸如“高铁飞驰”、“蜗牛爬行”的图片,再给出探究活动“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物理思维,创建物理概念,就可以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比单纯由教师讲述来得深刻。

以上就是笔者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将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一些具体做法。关于如何将网络教育资源与初中物理学科整合的构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者之间整合的切合点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资源将不断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演变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力工具,成为拓展获取知识渠道和谋求自我发展的有力手段,必将对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1赵亚夫:《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第6版,第1页

第9篇: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范文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信息化程度整体不高,高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程度较低,高校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都存在严重问题,资源通常限制在高校内部,形成信息孤岛现象,由于共享问题无法解决也基本没有体现高校的服务社会功能。

1.1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不均衡

由于高等教育的严重不均衡,高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存在着重复建设和分布不均,一些公共性质的资源,每个学校都在建设,且参差不齐。另外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投入不均衡导致一些高校资源浪费严重,而另一些高校无资源可用。大部分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些科研项目和实训课程由于没有实验环境无法开设。

1.2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无统一标准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独立建设各自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各个学校独享,每个学校、每个教学团队、甚至每个教师均有自己的标准,资源没有通用性。精品课程和实训平台建设的不同,特别是大量的公共课资源,各个学校的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等课程重复建设率最高,但标准不统一。

1.3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利用率低、成本高

高校教育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大量的教育资源闲置率高,通常达到50%以上。特别一些IT实训室资源更新速度快,长期闲置易损坏,且维修和升级成本非常高。建设的教育资源大多只是为了申报项目,一些实训室甚至为了竞赛和检查而建,造成资源巨大浪费。

1.4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内容单一,共享层次较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许多高校己经拥有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但从总体上讲平台建设还处于探索与实践的起步阶段,其中相当一部分教育资源质量不高,多是一些视频教程,交互性差,资源的形式和内容也都比较单一,许多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跨学校的学习需求,共享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作用。

2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可以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云计算的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等。云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IBM云、微软云、腾讯云、阿里云和红帽云等企业的云平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开始提供不同层面的云计算服务,云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云改变了个人桌面系统为中心的模式,而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终端变得简单,云封装了所有的内容,在解决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弥补高校教育资源信息孤岛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必将导致当前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3基于云环境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解决方案

在信息化浪潮中,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思考、应对第三次浪潮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云计算在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充分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资源、网络课程、素材库、案例、文献资料等。以国家、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顶向下进行设计规划,分类筛选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云存储,并以云的方式提供服务。

3.l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建设云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为了保证云教育资源平台的兼容性,必须遵循相关的标准,以国家、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建设云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不同的资源可以以某些高校为主,其他高校辅助的形式,整合之前各个高校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最后在云资源教育平台进行统一,减少在各个高校的资金投入,集中建设云资源平台,在同城、同省、同区域实现同云。

3.2建立统一建设标准,分类开发教育资源

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资源,组织专家制定相应的标准,在统一的标准下,组织高校教师在统一的部署下共同设计开发。对于教学类资源,应优先整合通用的教育资源,比如基础类课程的课件、试卷、素材、教学视频等资源,改变像精品课程类的开发方式,全员参与;对于软件类非实体的资源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统一管理,比如软件采购、文献数据库等资源;对于不易直接整合的硬件等一些实体资源,比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类的比赛,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安全均涉及到大量的硬件设备,每组设备价格不菲,每年中标的硬件厂商也不相同,且设备种类也不相同,各个高校重复建设现象尤为严重,且利用率极低,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利用虚拟化等技术纳入云教育资源建设平台,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各个高校按需获取服务。所有的类型的教育资源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部署,委托部分高校建设,最终把所有的资源纳入到教育教学平台。

3.3分层设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

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采用模块化、分层进行设计,分为资源层、管理层和应用层。资源层主要采用集群技术和存储技术,实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数据、网络设备等海量数据的存储,由于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各类资源应合理分类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管理层位于资源层和应用层中间,是教育教学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对资源层进行封装,由于服务器运行各种应用、数量众多且地点分布不同,采用虚拟化技术向应用层提供统一的接口;应用层直接面向高校的云用户,由资源共享平台和用户终端,主要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接口和资源管理接口,应用服务接口主要为不同的用户终端提供接入服务,用户终端可以是PC、手机等各种可接入平台的设备,资源管理接口为资源的管理、添加、删除及对平台的管理,应用层还提供安全管理和计费,用户身份鉴别功能。

3.4建立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