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第1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素质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

“素质” 沟通的效率与层次可概括为素质“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素质”又称能力、资质、才干等,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之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及其素养、修养和能力的总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关键词】“三商”教育观 营销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86-0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当以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市场营销领域的分析、人才市场的分析为前提,以生源分析和办学条件分析为基点,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检验标准,按照“适应与超前”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各行业和各企业有关市场营销岗位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的、技能型应用性中初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高级营销人才是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试提出“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商人素质”(简称“三商”)人才培养观和概念模型,分析“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并给出“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

一、“三商”营销人才的概念和模型

为了整体表述对“三商”人才的认知结果,通过对十几年销售工作经验的整理、几年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知识的学习心得和几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市场营销“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注:1.商业技能是“三商”人才的基础、商人素质是核心是灵魂、商业头脑是发挥才干的中枢。2.商业头脑是知识与实践的结晶,商业技能是能力的表现,商业素质是知识与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3.商业头脑是思想力、商务技能是行动力、商人素质是胜任力。“三商”人才就是具备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人才。

其中,商业头脑即商业思考力,是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能够准确的判断市场发展趋势的智力表现;是正确分析市场、捕捉商机的能力;是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准确分析制定正确的营销策划方案的能力。商业头脑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判断力);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策划能力)。商业头脑的习得需要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磨炼。商业头脑的具体表现是懂经济、识时务、明法理、熟悉行业、了解市场。

商务技能是从事商务活动因具备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收集、分析的能力,市场调查和分析的能力,商业策划能力,商务沟通、谈判、推销与签约的能力,商品采购能力,物流配送能力,公关宣传能力,商业经营与管理能力,贸易能力,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一个具备了这些商务技能的营销人员有可能会成为优秀的高级营销人才。

商人素质是经商者把知识和能力与商务活动规律有机结合内化于身心形成的一种优秀商人特有的品质和素养。人格素养(诚信、责任、同情心、重义轻利、独立品格等);精神素养(创新精神、意志力、竞争意识、激励力等);道德素养(家庭伦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法治思想、民主意识等);文化素养(学习习惯、文化修养、科学素养、人文关怀等);职业素养(团队意识、工作态度、实效观、敬业精神等);身心素养(生命观、生理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美学等)。商人素质中很多都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优良素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才必须要加强商人素质的修炼提高个人的素养。从我国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人格素养中的重义轻利和诚信、精神素养中的创新精神和激励力、道德素养中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思想、文化素养中的学习习惯、职业素养中的敬业精神和身心素养中的社会适应力。

二、培养“三商”人才教育的意义

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未必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而一个优秀的商人则一定是优秀的营销人才。营销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先做人后做事”,这句话也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营销人应当遵守的原则。培养“三商”人才就是即培养学生做事也培养学生做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把“知识、能力、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观。国际教育界则提出“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求。知识需要通过学习去积累,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素质是把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培养具有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营销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国内教育观和“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人”国际教育观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现。

三、营销专业“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

第3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德健康层次,第四是社会适应健康层次。四个层次的健康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深化和扩展的标准,这意味着我们对“健康第一”

的认识也应当在传统意义上加以扩展。这种扩展突出地表现在强调了健康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 中学体育;人文素养;

“中学生在艺体活动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与体育学习活动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艺术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与体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与体育的经验和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所谓“人文素养”,即具有人文精神,泛指在人文性的学习中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生活的素养,主要包括人的情感、理想、信念、人格、道德、生存状态、自由等。

一、培养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采取个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并获得了知识技能。目前,就学生整体而言,体育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应付考试,缺乏主动性。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男生大多好表现、喜欢竟赛性强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女生则大多喜欢姿态优美、韵律感强、柔韧、运动量不大的学习内容,如艺术体操、垫上运动、羽毛球等。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以大纲为准绳,因地制宜,适当地安排这些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培养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二、强化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是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身体素质技能和方法,它应包括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的审美能力、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应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传授”为”点拨”,教给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目的。体育课堂教学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教学变”传授”为”点拨”,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动作技术或是进行某一项目锻炼的方法,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别的技术进行模仿自学,同时善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这样学生能力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如在铅球教学中,由于铅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但训练过程枯燥无味的运动项目。首先在室内进行教学,利用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制作投影片,使学生对其运动建立动作表象,同时讲解铅球技术组成的每一阶段的动作要领。然后,再到室外进行身体练习。通过教学尝试,这一教学方式不但缩短教学进程,而且教学效果明显,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运动能力。

三、提高运动技能

提高体肓文化,培养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投入到各项体育运动中来。在体育运动中练就一定的运动技能,进而强身健体,并形成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掌握动作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和技巧。运动技能是技能的一种形式,它是由通过相应的神经所支配的骨骼肌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所构成的一定动作方式,当学生按照运动技能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种动作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时,即标志其某种运动技能的形成。

四、培养体育习惯

体育习惯一般是指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体育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它具有一般习惯的基本特征。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一种后天获得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个体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产生相对稳定的态度定势渗透到生活领域,不自觉地演变成为个人内在的东西,中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重视对体育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学生喜欢模仿,在培养学生体育习惯过程中,应该采取先树榜样,再启发自觉的方法,引导他们不断产生自我教育要求。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也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教师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体育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广博的知识标准的示范和良好的行为,产生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五、改革评价体系

第4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43-03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和主要表现

1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Herbert Freudenburger提出来的,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助人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发生在某些职业员工中的情感枯竭、情感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一种综合征(Maslach,1982)。他认为,个体因长期面对工作对象过度的情感需求,其有效资源逐渐被耗尽而产生情感衰竭,而后个体以防御性应对方式尽力使自己远离别人(即人格解体),以减少情感的投入,最后个体发现其实际工作状态与期望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个人成就感明显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因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一种伴随着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Maslach和Jackson(1981)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职业倦怠的三个具体表现,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的个人成就感。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已经成为人们研究职业倦怠问题普遍采用的定义。

(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

情绪衰竭是一种疲惫和缺乏工作热情的感觉,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一种极度疲劳的状态,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具体表现为:常常有疲劳感和沉重感,性急易怒,时常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因缺乏热情与活力,常有一种无助感,这是情绪衰竭中最核心的表现。正是由于缺乏热情与活力,使得教师在面对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和悲观。

(2)人格解体(Depersonalisation)

这一现象是指情感远离了自身而表现出对他人的无情和漠不关心。具体表现为:不愿意接纳学生,无视学生的情感,用冷漠甚至是厌烦的语言对待学生。教师也因此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进而会产生不良情绪,这种不良隋绪进而又演变为容易攻击他人的行为,如讽刺同事、挖苦学生等。Schwab和Lwanicki(1982)也认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还会出现不良的健康状况,而且很有可能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例如在检查作业时容易漏掉应当给予纠正的错误),这无疑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3)低的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这一现象是指个体感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毫无价值,即对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由于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与热情,他们逐渐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自己也不再具有重要价值,即使做了也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从而变得心灰意冷。当这种低的个人成就感与前两种职业倦怠交织在一起时,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如敷衍、无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不前等。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

本研究对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测量问卷进行了修订,旨在调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及其在三个维度上的倦怠状况,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量表共包括22个问题,采用四点计分方式。1代表“从未如此”,2代表“很少如此”,3代表“有时如此”,4代表“经常如此”,中数为2,5。得分在2分以下表示不存在职业倦怠,得分在2分以上表明存在职业倦怠,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职业倦怠程度比较严重。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南城建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教育学院随机抽取教师300名,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6份。测试结果使用SPSS12.0进行统计处理,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倦怠总均值为2.13,表明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状况。其中,教师的情感衰竭问题最严重,均值达到2.57,已经超过中数2.5。在去个性化与个人成就感降低两个维度上的倦怠现象尚不明显。调查发现,由于长期的情感投入,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使多数高校教师明显感觉到疲惫,工作中难以呈现出更多的热情,这与Maslaeh在研究中描述的情感衰竭状态极为符合,它也是教师职业倦怠最典型的表现。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中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越来越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目前,导致我国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职业本身、学校、教师个人和学生四个方面。

1 职业因素

(1)过高的社会期望

近年来,教育受到了整个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涉及到教育体制、教育公平和教师素质等,还具体到课程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开展等方面。社会的高度关注必然带来过高的期望,这些期望给予教师的并不仅仅是动力,更多的还是压力。诸多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压力不能得到缓解,职业倦怠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事实上,高校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是相当复杂的,他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的老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并要经常担当起父母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及心理问题的辅导者;他们还承担着家庭以及相关的各种社会角色。这些极易使教师产生角色冲突感,而由过高的社会期望与多重的角色期待所形成的压力,已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2)偏低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经济地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或一个群体的社会地位。根据劳动价值论,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决定了教师职业应当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教师工资收入不仅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社会其他职业相比也明显偏低。中华英才网公布的薪酬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行业的平均年薪仅为26661元,在其调查的30多个行业中属于倒数第三,仅相当于电信行业平均工资的46%。

近年来,政府虽然为改善教师待遇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紧张程度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并不相符合。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教育主管部门,仍习惯以传统的教师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较多地强调无私奉献,却较少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些地方高校,侵犯教师权益、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加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 学校因素

(1)压抑的学校管理

当前,高校首先更多地被定义为行政事业单位,其次才是一个从事教育科研的学术团体。在管理上主要沿袭行政管理体制,隶属关系明确。美国学者查尔斯·M·萨维奇的管理理论认为,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容易导致人员间出现隔膜,形成互不信任的工作环境。

因高校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存,导致各种行为价值不是取决于学术价值,而是取决于它与行政权力的顺应程度。同时高校中学术人员地位不高,不利于调动他们治学治校的积极性,“学术官本位”蔚然成风。这种严格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影响了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还容易导致上下级之间关系的疏离,使教师缺乏归属感,并由此产生职业倦怠。

(2)过重的工作压力和严格的考核与评价

高校教师的工作属于复杂的脑力劳动。高校中各种各样细化的规章制度、评价方式以及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过度监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调查发现,许多高校教师表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的压力使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甚至感到心力交瘁。

目前,对高校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任务、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成果奖励等。这些项目不仅是教师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时的硬性指标,也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在上述考核中,教师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对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再加上受评价主体本身的资格与能力水平的限制,常常使评价结果缺乏公正性。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3 个人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婚姻状况、自身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都会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有研究显示,已婚教师较未婚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究其原因,更多是由于已婚教师所承受的角色期待更复杂,他们因处理不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而产生了挫败感,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

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也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教师具备了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养,就会较那些知识结构尚不完备和能力素养不足的教师更能够自如地处理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

另外,一些人格的具体特征也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人格的坚韧性越高,工作中的应激反应越低,职业倦怠程度也越低。研究表明,与B型人格者相比,具有A型人格特征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A型人格特征者节奏感强,做事追求速度,易紧张,面对挫折易产生焦虑;相反,B型人格者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他们愿意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的时光。

4 学生因素

早在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EA)的民意测验就发现,大约有3/4的教师认为纪律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Shaknarov&Farber在1983的研究中也发现,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师要花费很多心思去了解学生,而这种身心的投入会使教师感到疲惫不堪。

研究表明,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要比一般任课教师强烈。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要大于一般任课教师,处理学生问题需要付出较多的精力和情感,因而该群体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具有成功影响学生积极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和感受。当教师认为自身的努力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显著时,便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满意度,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四、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学校、社会和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

1 弱化职业期待,改善教师待遇

社会应该弱化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即教师职业是众多普通行业中的一种,不能附加给教师太多的道德标准。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改善教师的待遇。为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 优化学校管理,增强个人归属感

(1)促进高校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整合

为了改变行政泛化的状况,应提倡民主管理和专家治校,建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行政机构。由于特殊的职业性质,高校教师尤其重视自己的民益。一方面专家学者们必须在校务管理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思想和行动的参与纠正行政管理的偏误;另一方面,应在遵循行政法规的前提下确保拥有自由研究的清醒头脑。

(2)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实行灵活的管理制度

研究表明,人们在和谐、积极的组织中工作,会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并不易产生职业倦怠。领导的关心与支持,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同事间的有效沟通等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满意度,满足教师对尊重与归属感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教师的压力。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因而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有一定的自与灵活性。为此,高校应当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让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机智,这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形成较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3 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提高个人成就感

教师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研究发现,来自同事的信息支持以及情绪性社会支持能降低个体的压力感,提高个人成就感。因此,在高校内部建立教师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此系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针对生活困惑以及个人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还可以得到来自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增加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自信心,缓解各种压力,防止产生职业倦怠。

4 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性质,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特殊性,积极地将社会和学校的期望纳入言行,成为工作的长期动力。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能力是有限的,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在教育生涯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增强职业自信心,防止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第5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显重要

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和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和教师道德的外在表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多数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其次,师德修养的魅力将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要求,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单一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养成,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超常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教师的教育是长期的系统的,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还是德育手段等都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教育是科学的,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从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看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后,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当今社会,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多地偏向于对功利的追求,缺乏爱心,许多学生在人生的紧要关口,由于长期受老师的影响,因而可能最终导致其难以建立对社会的关爱。作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二、新时期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说来,良好的师德不仅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必需条件,更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并且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就能在相应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始终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从教者的判断和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首先,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加强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具备优良的素质。具体表现在,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进行教学,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严整刚毅的志向与力量,这样通过教师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中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像这样,在教师身体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提高,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教师,从而增进了师生关系。如果这位教师不仅做不到以上方面,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语言粗俗,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势必对学生起着不良的影响,就无从谈起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影响着师生关系。

其次,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而融洽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然而然的会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不自觉中热爱着教育职业,热爱着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并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赢得学生的欢迎与尊敬,进而才会出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这个教师没有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那么他便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第三,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增强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了解学生方面,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出发来了解学生,并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相互关系。在教材内容方面,使教材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教材。只有这样他才会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进而获得学生的敬爱,师生关系也因此增强。

第四,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而增进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显露出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闪光的哲理、恰当的态势和流畅的表达等方面。通过这些途径不仅使学生更加喜爱上他的课,而且增添了学生对他的敬慕,进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合。

第五,良好的师德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进而稳固师生关系

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努力不懈的坚持自我教育,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进而纯化和完善自我。具体表现在,经常进修、加强专业教育、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他和热爱上他的课,师生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

三、新时期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第一,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第6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关键词:技校体育教学 教学特点及要求 体育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在日益增高,同时也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作为职业技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

一、技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在职业技工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在学校进行两年的技术学习之后,第三年就要开始实习。所以技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教学情况、年龄段、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考虑,对学生开展身体与专业结合强以及实用健身的体育教学。

1.符合中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升入技工学校的。学校的教育特点与中学、师范院校、高中以及高校的教育特点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而要遵循技工学校的教育规律和体育教学大纲,同时还要与每个学校的实际教育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

2.年龄段的教学特点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知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技工学校学生的年龄在16~18岁之间。一般来说该年龄段的男生正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其身体的素质发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大多数身体发育缓慢,有些甚至出现停滞现象。所以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以及性别的差异性,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3.身体与专业结合性强的教学特点

技工学校学生的专业之间有很大差别,一般说来相同专业技术的学生去实习的时候,操作规程是大体相似的。他们在工作岗位作业时,身体活动的部位大多是固定持续的,而且动作轨迹是局部重复的。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其他活动少的身体部位的锻炼,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性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很多技工学校的学生进入到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时,大多需要长时间的站立,这些学生的下肢一般比较发达,但是通常耐力较差、上肢肌力较弱,针对这些学生,可以重点发展其上肢投掷能力、耐力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身体协调发展。

4.实用健身的教学特点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节奏也快,一切都讲究效率,所以学生进入工作之后,工作强度大,所以一旦到了轮休期,学生更愿意睡懒觉,而不愿意利用工休的时间进行健身活动。针对这种情况,体育老师应该将不受场地限制的、不需借助体育器械的、实用性强的健身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有效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进行锻炼。并且要把这些锻炼的方法和手段纳入教学大纲,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健身技巧和锻炼方法,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才有能力自愿参加锻炼。

二、探讨技校学生应具备的体育能力

1.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具体表现为:走、跑、攀登、负重、涉水、跳、投等。它是身体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掌握体育锻炼技术、工作操作技术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缺乏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那么其不能顺利掌握运动技术,不能展开体育锻炼。所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是其他体育能力的基础。

2.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技校学生应通过参加学校的体育教学,而获得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的本领,具备综合的体育运动的能力。

3.自我锻炼能力

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熟练掌握各项体育项目的锻炼技能,然后充分利用自身的活动能力,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养成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习惯。

4.适应能力

不同专业的技校学生走上的岗位会有很大差别,有些学生的工作环境可能比较好,但是有的学生工作环境就比较恶劣。此时应该加强对学生适应能力的锻炼,通过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身体机能,让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三、小结

第7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说” 魅力

初三了,我的语文课堂依然生机勃勃,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倾吐着心声,汲取着营养,积极地学习。回顾近三年的教学历程,我总结出语文课的魅力是“说”出来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我想谈谈“说”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说”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重视。过去的“一言堂”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开口说话。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环境中培养。因此,“说”的能力一定要在有利于“说”的环境中培养。

中学班级里学生人数较多,一般50-60人,有的甚至超过60人。由于人数庞大,因此在课堂上能让每个学生都开口说话的机会相对来说很少。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开设课前三分钟的“练口”制度。一般安排在学习正课前,可采用每日成语、每日演讲、每日辩题等形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把大量课前阅读中获得的新信息、知识带进课堂中,作为课堂有益的补充,既增加获取知识的途径,又给每个学生创造开口说话的机会。经过三年的训练,学生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素养。在操作过程中,“说”的魅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说”出自信

有的同学初上讲台,面红耳赤,心跳过速,语无伦次,这是由于心理紧张造成的,也是缺少自信的表现。在此情况下,我给他们讲古希腊著名演讲家德摩斯梯尼的故事。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不气馁,不心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都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边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连资质有缺陷的人都能成为著名的演讲家,同学们就更该有自信了。我班有位同学叫童凯,刚上台时全身发抖、面红耳赤,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有种想哭的感觉。但他天生不服输,敢于挑战自己,他多次上台发言,让自己在不断上台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现在上台他都能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地面对着大家,自信地说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说”出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虽然兴趣培养是艰苦的、复杂的,但谁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谁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兴趣就像一条无形的红线牵引着学生求知、好奇的心灵。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兴趣不只是对事物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他就会主动、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跳舞时感到愉悦和放松,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所以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切不可忽略兴趣的培养。当学生有了哪怕是不起眼的进步时,也应该适时地加以肯定,不可批评以致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次次上台,一次次得到肯定的同时,也在一次次地提升自己。在得到认可之后,他们就会期待下一次的机会,并且希望下一次能有更好的表现。

三、“说”出新意

在不断的上台演讲,人人能上台但模式基本一样的情况下,学生们觉得该换点儿新的东西了,能上台已不是他们的目的。于是他们在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创新。从内容到形式,他们都在尝试着说点新鲜的。于是笑话、小品、评书、戏剧等都被搬上了讲台,“郭德刚”、“赵本山”们也纷纷在讲台上亮相,让同学们大快朵颐。三尺讲台成了同学们张扬个性、享受生活的小舞台。

四、“说”出心声

仅仅是形式的创新是不够的,同学们在上台的过程中发现,在笑过之余还得有些深沉的厚重的东西,于是,求真又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热点。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快乐?是忧伤?只有自己最懂自己的心事。只有在充分的信任前,同学们才愿意真诚地袒露心迹,倾诉心中的所思所想。在真情面前,说者动情,听者动容,彼此之间更好地沟通,加深理解。同时,对说话人而言,也是一个释放情绪的好机会。

五、“说”出技巧

说什么,怎样说,这是一个较高的境界。首先,对老师而言,应创设一种有利学生开口说话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在相对宽松、舒适的环境中学生在心理上不受压抑往往容易开口;反之,则不利于学生开口说话。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说”的氛围,这是首要的条件。此外,提出的问题要巧、要妙,能够点燃起学生兴趣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提出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开口说话的问题,语文课就不会只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再次,对于学生而言,让自己每一次的上台都有收获,都能受到老师同学的欢迎,那还得讲究些技巧,力求让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1)词汇丰富。说话时要力求运用描绘性的、富有表现力的、准确而生动的词汇,娴熟使用些成语、俗语,这样才能激发同学的热情,唤起听众的想象,并得到同学的信赖。(2)句式丰富。说话时还得注意句式的变化,可用单句,也可用复句;可用陈述句,也可用感叹句;可长短句交错,也可倒装、前置。句法参差有致,听起来就自然和谐。(3)修辞丰富。说话时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别人的联想;精当的设问、反问能造成悬念;气势流畅的排比能激发听众感情的波澜;适时的反复和强调能加深他人的印象。(4)节奏丰富。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语音,能给听众以美的享受。发表演讲时,应当注意音量、音质、音色的变化,有时舒缓徐慢、有时高亢激奋,有时停顿间歇、有时一泻千里。这样才能牵动听众思绪,叩动听众心弦,表达自己,愉悦他人。

六、“说”出语文课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断加强说的训练,其它的语文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同学们为了说好,首先得读好,“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朗读不但能够排除外来干扰和影响,使思想集中,而且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手段。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精神实质,因而能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实际上是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同学们在说的过程中,伴生的就是听的能力的培养,“听”的能力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听老师上课,听同学演讲,在听的过程中丰富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准备演讲的过程又是一个写作的过程,写是说的基础。总之,“说”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才能说之有理、言之有物。“读”、“听”是“说”的前提条件,为“说”积累知识材料;“说”是“读”、“听”的提炼升华,能反过来促进两者的发展。课上以这三种能力培养为主。三种能力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因此要综合培养。

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培养这四种能力原则上不能割裂开来,但是我们可以突出某一方面,主打一个方面,以一方面带动其它方面;培养时注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能力培养应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在一朝一夕而在坚持不懈中。教师在培养中应注意科学性、长期性、多样性。只有坚持,才能让语文课堂凸显它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第一版.

[2]柳斌总编.周宏,高长梅主编.素质教育百科丛书・课堂素质教育手册.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第一版.

[3]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Ю.K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8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关键词 师范生 就业 认知偏差 原因 建议

当前师范生就业难已是一个引起了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师范生(本文中的师范生指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本、专科学生,不含硕士阶段的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就业难主要有社会、学校和师范生本人等方面的原因。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整个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师范生当中也不例外。业内专家在分析地方高师学生就业形势时指出,“师范生就业逐渐告别了包分配时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激烈就业竞争中,师范生也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教师资格证制度下催生的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生、硕士师范生和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和一些地方政府资助的免费师范生都抢占着原本只属于普通高师院校本、专科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从学校层面来看,一些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按老思路、走老步子,秉持模式化、理论化、静态化的传统培养模式,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改革跟不上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毕业生适应不了当前一线中小学的实际需要。从个人层面来看,师范生本人的能力尤其是教师基本功不扎实自不待言,在就业中存在的认知偏差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师范生就业认知偏差的表现入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出笔者的建议,以期为师范生就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就业认知偏差的相关概念界定

心理偏差也叫心理行为偏差,一般指个体及群体存在偏离大多数正常人所具有的心理行为的某些现象。简单来说,心理偏差指的是个体的心理、行为偏离正常的倾向。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偏差往往会影响个体对事物的判断和决定。

认知偏差是心理偏差的一种,是指个体认知上出现的偏离正常的倾向。师范生就业认知偏差是指师范生在就业过程出现的对就业的相关认知偏离正常的倾向。就业中自我定位不准、职业认识不清、自我评价过高和自我评价过低都是师范生就业认知偏差的具体表现。这些认知偏差影响着师范生就业目标的定位、学习努力的方向和程度以及最终就业的选择和结果。因此,师范生在就业准备和就业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和对师范类职业的合理认知将会对师范生树立自信、坚定职业理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动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师范生就业认知偏差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自我定位不准。准确的自我定位是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基本要求。部分师范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对“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和“我能干好什么”缺乏思考。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知道自己不想当老师,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谈起自己的职业愿望他们往往很茫然。因此到了就业选择的最后关头就找个工作“随便干干”,职业吻合度不高。有的认为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的认为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认为不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的认为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基于此,毕业后很快离职的情况可想而知。

2.职业认识不清。要想当老师首先应对教师职业有清晰的认识,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深层内涵认识不清。他们中有的觉得“实在干不了别的也可以试着当老师”,错误地认为当老师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这类师范生也很难真正走上教师岗位,更难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另有部分师范生,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和追求并不了解,只是近年来教师地位的提升和教师待遇的改善吸引着他们。还有部分师范生虽然有着非常强烈的从教愿望但不知道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教师梦。他们对公招、代课、特岗计划等概念不了解,对如何通过这些途径走上教师岗位更是几乎一无所知。

3.自我评价过高。部分师范生自我评价过高,以“天之骄子”的身份自居,忽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万正维、魏泽指出,当前师范生普遍存在“对就业现实认识不清楚,求职期望过高,关注薪水、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地理位置”的问题,就业时将自己的就业目标单纯地投向城市公立学校。具体表现为“三不去”,即“农村学校不去”“城市代课不去”“私立学校不去”。由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中所占据的优势,造成许多师范生偏爱城市,厌恶农村,他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就业地点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或者地级市,区县和农村的比例很低。在我国现有人事制度的影响下,师范生们不愿意去城市公立学校代课“默默奉献”,也不愿意在私立学校“飘忽不定”。他们向往的是城市公立学校“编制内”的岗位,因为这样的岗位更“稳定”,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也“更体面”。

4.自我评价过低。部分师范生自我评价过低,面对残酷的就业竞争缺乏信心和勇气,从而错失良机。目前中小学选聘教师多是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有的师范生要么对自身学识、能力素养没有信心,要么对自己的人脉关系没有底气,盲目认为公招等方式很难而不愿尝试,从而失去从教机会。像教育部特岗教师计划对当前的师范生来说本是非常好的从教机会,有的师范生却难以把握。

第9篇:心理素养的具体表现范文

关键词 军校教员 审美形象塑造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提高人的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了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高命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低估。作为军事人才摇篮的军队院校,要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学员,以适应高科技、信息化战争,就离不开广大教员的成功教育,因此部队、学校和学员都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形象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 何为教员审美形象

所谓教师形象,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表现出来并能引起学生的感情等心理活动的外在的仪表姿态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教师形象是教师人格和素养的重要体现,它既包括教师的服饰仪表、言谈举止等外在形象,也包括教师的个人气质、道德意识、精神境界和学识才能等内在现象。前者是教师形象的形式,后者是教师形象的内容。教师的审美形象就应是一种集多种美感于一身的良好形象,是一种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尽可能完美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气质修养之美、仪表风度之美、人格情操之美、职业道德之美、教学艺术之美等等一系列审美素质。作为教师的一组特殊成员,军校教员本身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人民教师又是人民的一员,所以军校教员审美形象除了要具备一名普通教师的素养之外,还应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军事素质。

2 教员审美形象塑造对学员的影响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对于教师形象的功能都进行过生动的论述。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育学角度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在学习中的引领者和管控者应当身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军事院校实行封闭化管理,学员在学校里每天面对的除了同学就是教员了。教员的一言一行所体现的教师形象,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员,是学员最直接的教育者和表率。教师形象虽然不属教学内容, 但作为教育实施的重要媒介却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深深渗透在所有的教学内容之中, 直接影响着教员威信的建立和教师影响力的提高,从而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2.1 教员审美形象的感染激励作用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员良好的审美形象对学员有着直接的教育感染作用,使学员时时处处都对处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其思想和行为,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情绪上的鼓舞、心灵上的震撼。具体表现为:教员端庄的仪表、高雅的风度可以对学员产生吸引力,使学员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加深学员对讲课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并在持续中转化为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教员良好的道德、品行、作风等,使学员发自内心地对教员产生敬佩感;教员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可以使学员感到可亲可敬而产生共鸣,创设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的学识精深、专业娴熟、博学多才等,可使学员产生一种信赖感。

2.2 教员审美形象的榜样示范作用

“信其道,则循其步” 。教员良好的审美形象是学员学习的直接榜样,是学员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对学员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可以说教员是旗帜,学员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员是路标,学员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每个教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管是自然流露还是刻意为之,都清晰地呈现于学员的眼前,都可能成为学员生模仿、学习的典范和样板。鉴于此,教员应树人先树己,事事为楷模、处处作表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以身立教”,以自身优秀的思想品格、优雅的行为、优秀的学识修养和军事素养为学员树立的一面美的旗帜,对学员的人格发展以及素质提高起到规范、矫正和调节作用。

2.3 教师审美形象的审美教育作用

教员的言谈、举止、教态、仪表、风度、行为、品格等审美形象要素都是具体可感的,可以唤起美感、打动心灵。如同受激动人心的音乐旋律所感染,为动人心弦的体育竟技所激动,通过美感的双向交流,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净化心灵、振奋精神的美育功能。教员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博学的才识、优雅的行为、端庄的仪表等都是其审美情趣的“外泄”,可以给学员以美的享受,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3 结束语

如果教员按艺术审美的规律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教学形象,那么他在把美好的外在形象展示给学员的同时,也有效地完成了知识与情感的传递,学员的学习过程就置于了一种脱离功利观念的审美境界之中,完全是由一种审美的兴趣在推动他去记忆、思考、想象、创造,使“为求知而求知”成了学习活动的支配原则。这不仅对促进学员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大有益处,也对学员的审美情趣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保卫和平的强烈事业心和建功立业、无私奉献的荣誉感和奋斗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