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人力资源管理 影响 建议
一、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联系日益深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和主动权,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此同时,中西方文化差异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个国家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的影响与制约。文化影响着企业的招聘方式、晋升、绩效评估方法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例如,在跨国公司设计薪酬时,要考虑不同国家的不同看法。中国人把加工资同公共效益挂钩而外方则与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等因素相联系。同样,在提拔干部时,中国人重视政治素质资历和人际关系,而外方则量才而行。因此,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需以企业为整体,以管理者对本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熟悉程度,对当地文化的适应力、融合力为条件选拔。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把双刃剑,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理念和交往上的差异,使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难度增大。实践证明,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摩擦,是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失败并使其全球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管理环境单一,在跨国企业中,成员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管理组织难度较大。但中西方文化差异也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更加多样化,并且促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方式发生变化,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二、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的建议
1.整合企业文化,加强沟通,建立共同价值观念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并视之为正统,他们都各自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观念办事,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找到不同文化的结合点,吸收双方文化的精髓,发挥其共性和个性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步骤地建立起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又能适应环境的新型企业文化,逐步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并通过组织各种活动等方式,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其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增进跨国员工之间以及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使员工的个人文化能够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公司的宗旨和业务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2.积极进行跨文化沟通与培训
跨国企业应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文化沟通,如企业内确定一种利于沟通的通用语言;多使用任务单、备忘录、检测表等形式简洁、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收集员工的合理意见,做到使员工畅所欲言;组织中西研讨会,加强交流。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加强跨文化培训。所谓跨文化培训,就是指在具有多种文化背景的组织、群体内所进行的旨在消除或降低各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各种障碍、文化冲突的培训活动。跨文化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使员工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学会尊重各自的文化,提高员工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以及在国际环境中的工作能力,减少由于跨文化沟通不当带来的失误和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跨文化培训被许多跨国公司认为是减少文化冲突、实现有效跨文化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的处理、文化的适应性训练、地区环境模拟等。
3.管理本土化策略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一般都在东道国招聘、选拔及任用。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方面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也是在承担着东道国公民责任,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和根植于当地文化的过程。使用本地人可以消除由文化背景和语言上的差距引发的种种误解,并且可以利用他们在当地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打开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跨国企业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缩小子公司当地与母公司所在地之间的差异水平;并能选用最适合该岗位的职员。还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因此,应积极推动当地人才的培养和录用。
三、结语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者对跨国公司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在充分了解本企业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企业中的中西方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使不同的文化达到最佳的结合,发挥其最大优势。企业只有建构起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战略,有效实现企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管理,才能增加其在跨国经营中成功的可能性,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 妍: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3期
[2]刘晶晶:论企业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工商管理,2007年第5期
[3]何春杰:合资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跨文化差异.企业天地,2004第11期
关键词: 中西方民族性格 差异 原因
一、引言
性格是指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稳定的个性特征。民族是指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整体。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性格,这主要是由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包蕴于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之中,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因此,揭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上的重大意义。
二、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天人二分”则是西方文化的个性。这两个哲学理论分别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构成了中西方哲学,尤其是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源头。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概念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如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不是将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要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因此西方人总是试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个差异源于对人的不同观念。尽管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对于人的理解却不相同。中国文化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农业不仅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创造了相应的文化环境。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在社会秩序中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因此,中国文化中“自我”意识缺乏或丧失,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地位也无从谈起。总之,中国人是为社会、为家庭、为他人而存在,而非为自己而存在。
个人主义是西方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征。西方社会遵循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提倡个人利益为最高利益,强调主动进取,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强,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并把它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例如,在英语中以self为前缀的词超过100个,如self-respect,self-control,self-esteem等。个人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个人隐私的绝对尊重,人们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纯属个人私事,不能成为交谈的话题;即使在一个家庭内,不经对方允许,夫妇双方也不能私拆对方信件。
(三)中庸尚和与崇尚武力
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同原则出发,导致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三个差异,中国人爱好和平,追求和谐;而西方人崇尚力量,鼓励竞争。
中国文化从集体主义的价值目标出发,把协调好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既然和谐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的理想呢?儒家认为,最根本的途径在于保持“中庸”。宋学家程颐云:“不偏谓之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解释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可见,中庸之道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而道家的中道观则是无为、不争、处下等消极的思想。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造就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因此中华民族不尚征战,不喜扩张侵略。虽然中国历史上征战连绵,但老百姓的天性是喜好和平的,历史上的对外战争也大多是被迫抗击侵略的。
正因为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认为个人至高无上,所以西方民族才始终把“利”与“力”看作是健康的价值,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要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击败对手,这既要有实力做后盾,又要有敢拼敢斗的冒险精神,由此便形成了西方人崇力尚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四)内向求稳与外向求变
在对“力”的认识和感受方面,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是静定的,内向的,安分守己的,而西方文化则是流动的,开放的,外向的。
尽管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国人始终是在稳定中求发展的。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中那种流动感不如西方人那样强烈,中国人希望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生活平静,以实现安居乐业。正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把“统一和稳定”视为头等大事,才使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在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人民生活恬淡,凡事强调顺其自然;消极影响在于:中国人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创新精神,社会发展缓慢。
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在西方人心目中,变化体现在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人们不满足于稳定的生活和安宁的环境。因此,西方人喜欢独辟蹊径,不断创新。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他们喜欢变换职业、搬家、旅游、冒险和参加体育活动,衣食住行甚至婚姻都要不断变化,从变化中求得新感觉,从改变中获取新刺激。这种求变的民族气质,一方面使得西方社会充满了活力,另一方面带来了诸如家庭危机、婚姻解体等方面的问题。
(五)讲究面子与讲究实际
中国人非常重视面子与面子功夫。明恩溥认为“面子”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那只藏有中国人诸多最重要性格的密码箱。面子即脸面,这脸面是给别人看的,也就是在别人的眼里要活得体面,绝不能没面子或者丢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出了什么问题,最优先、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如何保全面子,导致中国人经常会为了维护面子而坚持错误,也会不惜牺牲实际利益来换取形式上的面子。请客吃饭时品种越齐全,分量越充足就越能表现主人的热情体面,在无形中也让客人感到很受重视,特有面子。
西方人则不同,一般对任何事情都直来直去,讲求实际,认为没有永久的友情,只有永恒的利益。他们喜欢胜不骄、败不馁的强人。比如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启明的前老板戴维,在商业失败后竟可以毫不在乎地给他以前的下属打工。在西方,这种做法是值得推崇的,然而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典型的没脸没皮。在金钱问题上,西方人也十分务实,朋友聚餐要实行AA制,搭乘朋友的汽车要分担汽油费,使用别人的电话要付电话费,即使是孩子替父母干家务活也要索取报酬,绝不会因为考虑面子而含糊了事。
三、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分析
追溯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不能不考虑地理环境、气候因素。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亚历士多德、希罗多德,近代的黑格尔,再到现代的汤因比、亨廷顿,都把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排在首位。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成为一个半封闭的地理单元;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热带和温带两大气候带,温暖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为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业经济成为中国文化生长的基础。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国人内向、保守,安土、守己,好内省自求,重人际和谐,竞争意识淡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是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四面临海,与其他国家隔海相望。由于土地贫瘠,海上交通开辟,再加上战争频繁,西方人很早就发展起了商业经济。相比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的流动性是很强的,是开放性的。西方文化所植根的诡谲变幻、浩瀚无际的海洋环境也培养了西方人勇于挑战的心理,富于冒险的精神和进攻型的品格,他们认为只有不断地与自然作斗争才能征服自然。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民族性格差异远不止这些,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达到真正交流的目的。
注释:
①斯大林.“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VOL2:294.
参考文献:
[1]苟红岚.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J].外语教学,2002,5,(3):91-93.
[2]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思维方式则体现出许多的差异。从思维方式认识了解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加深彼此之间对不同文化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增进信
任和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思维方式 中西方 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
思维方式因人而异,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民族和群体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而论,各种文化群体既有人类所共有的思维规律,也有在各自文化氛围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方法,如果凝聚到中西文化分析比较的层面,这也就包含有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一、思维方式与文化的联系
思维方式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特征对思维方式的制约,也表现为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制约,决定了由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文化孕育出的不同思维传统,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特殊性的一面;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影响,则决定了不同文化在文化心理乃至观念系统等方面的深层的结构性差异。而基于这一理解,有的学者则把西方文化概括为:以逻辑思维为基本认识工具,以探求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精神和文化。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气的世界一开始就是模糊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具有明晰的特征。古希腊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就指出:“水”是万物的始基。是如此的确定,以至于再前进一步就得否定它,这正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否定中前进,具有着一定的理性分析思维。
(二)整体优先与细节分析
在对思维的基本的智力操作上,中国人偏向于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而西方则偏向于细节分析的思维模式。对于西方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事物,必须要首先把事物进行分割和拆开,才能弄清内部的结构。中国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把事物进行拆分、解析,而是把事物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充分注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并把以往对待其他事物的经验移植到这里,进行类比式的判断和猜测。
(三)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
中国是一个伦理的国度,伦理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到了民族骨髓,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科学思维。中国人注重人事、习惯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方式。与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更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人面对世界,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使之变成一种可以交流的东西,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
(四)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中西文化都注意到了事物的矛盾对立,然而中国文化更加强调的却是“统一”,注重求同的思维方式,强调天、地、人为万物一体、和谐共生。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强调的是“对立”,即求异,强调矛盾的斗争性的思维方式则是普遍的,西方人追求个体生存的意义,在面对群体和整体时,认为那是一种异己的、压抑自我的力量,个人应该随时抗拒这种异己的力量对自我的吞噬。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文化根源
思维不仅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最主要的是根源于文化因素。
(一)文化发展特点不同
中国的文化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国家文化。其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形成一种封闭式和内向式的上层建筑的制度形式。中国传统的居住形式以家族聚居为主,这种安居乐业的居住模式容易促使静态文化模式的发展,尊老和祭祖现象必在这种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这种静态文化模式促成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总得来说,中国文化是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古代欧洲人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等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在这种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特点。
(二)宗教文化影响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主张天人合一,即寻求人与周围环境、自然界的协调。这种注重天人合一、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而且在解决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恶化、战场冲突等全球性问题上也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西方人则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肯定了上帝的绝对和永恒的存在。基督教追求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由此看来,西方宗教精神是完全对立于世俗世界,它所关注的是人如何超越这个充满罪恶的现实世界。
四、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言语方式
思维方式的差异首先造成的就是言语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文风上,中英文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对于记叙文,英语读者习惯于一种以直线式展开占主导地位的思维过程,而那种含蓄委婉、曲径通幽式的文风则只有中国人才会欣赏;对于议论文来说,中国人往往用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深奥、抽象的道理,这种“取象类比”的方法寓义于喻,使人在获得丰富的联想的同时深刻领悟到某种道理。而西方人对议论文所采取的是冷静的逻辑论证,语言朴实、层层推进、结构清晰严谨,而且多用长句子。中国的表达和言语方式往往是诗意的,而西方的表达和言语方式则往往是冷静的、逻辑性强的。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在中国人的社会氛围中,祥和、安宁、合作、顺从始终占主导地位,每个人既依赖和顺从于集体,同时又从集体中获得安全与关照。西方人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和不协调,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在逻辑上认为他人是自我实现的障碍。在西方人看来,个人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从这一点出发,西方人的自卫心理和危机意识比较强,他们的冷漠可能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中国人的热情却有可能被看作是对其权利和自尊的侵犯。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差异。英语中的“我”不论在任何语法结构中始终是大写的“I”,而中国人对别人往往自称“在下”、“不才”、“敝人”等,这样的说法会令西方人认为你非常不自信,而西方那种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也同样会让中国人觉得不舒服。中国人人际交往时往往不分你我,工作一起干,吃饭付费谁付都是一样的,而且往往是抢着付钱,而西方人则是明确地分清是非和你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先小人,后君子”,彼此之间保密隐私并不认为是不信任,而且,像中国人那样随便打听别人的收入、年龄和私生活,反而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结语:
任何一个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都是发展变化的,了解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使思维方式相互融合,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理性、客观地剖析和校正民族传统,实现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超越,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播发展与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中村元.中国人之思维方式[M].徐复观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
[2]谢亚平.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思维表达方式[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2):84~85.
[3]周义,徐志红.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红楼梦;唐顿庄园;餐桌礼仪;中西方文化差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57-02
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人对饮食的认识、要求、用餐方式等各不相同,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食礼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饮食,同时又约束着饮食活动。由于地域、文化、餐桌礼仪、文明发展等文化差异,中西方食礼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探究《红楼梦》和《唐顿庄园》中的餐桌礼仪,了解不同的食礼文化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中西方文化的根性。
一、从红楼梦看中国餐桌礼仪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宴饮文化,至少在周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饮食礼仪制度,宴会中贯穿的礼仪、礼节,并非是对吃的情趣的束缚,而是表现人们的道德文化修养,在饮食生活中体现一种形式美、伦理美、人情美。《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贵族家庭的繁荣与衰败,还原了当时贵族家庭的生活场景,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餐桌礼仪具有极大的空间。
黛玉进贾府,是宏篇巨制《红楼梦》的开端,随着黛玉的进入,贾府的背景、人物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通过对黛玉进府过程的繁复描写,贾府繁紊的餐桌礼节也一览无遗,在贾母吩咐过传饭后,王夫人带着黛玉进去,已有很多人在此伺候,但却为何“在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脂砚斋在此处有批语:不是待王夫人用膳,是恐王夫人有失侍膳之礼耳。这是规矩。再而提到的是这侍膳的礼仪“李纨捧饭,王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而上桌的只有贾母、黛玉和三春而已”,在古代,根据满族重小姑的习俗,未出阁的女儿在家是姣客,身份是很尊贵的,所以女儿可以和父母一同吃饭,而媳妇则要在一旁伺候,待公婆和小姑吃罢才可以吃。最后吃饭的座次自然也值得一说,书中这样写道“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中国古代长幼尊卑,贾母自然是坐在正面,又有左右相对,左为尊的规矩,所以熙凤让黛玉坐左边第一张椅子。有王夫人、李纨等在场,黛玉自然是不肯,在知道她们不在这里吃饭后,方才坐了。此时“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也显示了古人以左为尊,尊者或长者坐上座,然后从左至右的吃饭座次的讲究,黛玉是客,所以礼让至左手一座,元春不在迎春居长,坐右手一座,接下去是探春惜春。孔子曰:“兴于诗,成于礼”,尽管这些封建礼仪十分繁缛,但表达了古人内心对长辈的尊敬及为人待客之道。
《红楼梦》中还有一段描写贾府中秋设家宴赏月的桥段。家宴是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重要形式,贾府的家宴设在山之高脊凸碧堂内。为了达到阖家团圆的目的,能到的家人一律都到,连平时公务最繁忙的贾政也到了场。凡桌椅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坐法也有讲究,按照辈份,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边是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边是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宴会在圆桌上进行,座次仍是“尊卑有序”“长幼有序”。贾母是“老祖宗”,在上面居中坐下。贾赦是大房,所以成左;贾政是二房,所以居右。这是封建社会诗礼之家的一套礼仪。
封建社会的宴饮活动,不但座位安排很有讲究,“面东为尊”“左为上”;而且迎接宾客要打躬作揖,席间宾主频频敬酒劝菜,筷要同时举起,席终“净面”后要端茶、送牙签等等,礼仪十分繁缛。现在时代不同,过去那一套礼仪制度当然不适用,但我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宴饮活动中重现礼节、礼貌,几千年来已形成文化传统,其中展现中华民族伦理美,形成美的一些细节,仍沿袭至今。现在虽然没有古代这么拘谨,但每当重要节日或者特殊日子,人们依旧会以怀念的姿态去遵守这些古老的规定、规矩。当然平时的家庭饮食中,人们也会依旧以尊敬老人、师长、宾客为原则。
二、从唐顿庄园看西方餐桌礼仪
唐顿庄园讲述了发生在格兰瑟姆这个贵族家族的故事,主人公玛丽作为格兰瑟姆先生三个女儿中的老大,她的择婿决定着格兰瑟姆家族的财产将由谁继承,这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中心。围绕这个故事,各色贵族穿梭于唐顿庄园。那么,在这座庄园一切礼仪就是来点缀这个故事的。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产生及内涵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 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二)表现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 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然而, 中国式的自我谦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这种谦虚, 在西方人看来, 不仅否定了自己, 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self) 相关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如“self-absorption (自我专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 、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养 ) ”等等 。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 (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 、不受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话语随处可见。
2、社会关系的差别
(1)称谓及称呼:英语中的称谓比汉语中要少得多。例如,cousin 一词,对应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中的称谓不多,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几个常用称谓,其它的几乎不用。在英美国家,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在美国,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子女一旦结婚, 就独立生活,父母不再资助子女。这种做法能培养年青人自力更生的能力, 但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家庭成员互相依赖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 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3、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来打招呼,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 nice day, isn’t it?”
在中国,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只讲究其营养的搭配和保护。中国人殷勤好客,敬酒让菜,西方人常觉得太过热情。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国人送客人时常说: “再见, 走好啊! ”“慢走”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See you later!”
4、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 Thank you”。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又如发表学术文献或论文,汉语文章的标题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浅谈…”、“试论…”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如“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 。
5、生存环境方面
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航海业发达,所以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有:“扛、挑、担、抬、驮”等。在英语中却只有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 ,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6、方面
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如“天公”、“阴阳”、“菩萨”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写照。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 、“道”等;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这样儒、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隋唐时期,大量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这样儒、 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英国,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该教于597 年传入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 、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侣 ) 等,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长) 等,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7、历史典故方面
典故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 "原来是个空城计啊 ! " 西方人则会讲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个守财奴) 。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以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前两个例子一个来自中国象棋,一个来自《三国演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揽球等。后两个英文例子便来自莎士比亚戏剧。
二、英语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还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从第一天起,就要随时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东西方的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应把这种识别和介绍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学生真正具备交际能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在学习、使用外语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意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蕴含。教师应适当拓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以解释这种差异的现象的由来。
(一)从英语词汇中探究文化涵义
英语词汇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防止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评价。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二)教师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英语国家的文化素材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如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综上所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方文惠. 英汉对比语言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关键词:东西方风景油画;文化差异;表现;融合
我国的风景油画从很早之前就有发展,并且经过无数艺术家的努力,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风景油画发展之路。特别是在风景油画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家纷纷从中国的思想渊源中寻找出路,不断学习和研究艺术的真谛,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景油画民族性特征,表现出他们对油画的真正热爱。这时还需要结合西方艺术特点,实现在东西方风景油画方面的大融合,推动我国在风景油画方面的造诣。
一、东西方风景油画的差异表现
(一)地理环境差异
任何文化产物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土地,风景油画也是如此,它作为人类璀璨文明的产物,在其诞生之时就深受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从世界地图来看,西方文明古国大多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这些文化的产生多数在欧洲大陆、地中海沿线和两河流域,这些文化的产生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而东方文明大多起源于亚洲,其中以华夏文明最为突出,当然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离不开所处的亚洲地域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特别适合农业发展,为华夏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风景画的差异成为东西方风景油画差异的焦点,欧洲的文明源于海洋和陆地,而亚洲文明则是建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东西方风景油画的文化差异。环境的差异成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性因素,要想改变这种观念,需要对东方风景画的进展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真正筛选出文化传承中的优势,真正创造出有意境的中国风景油画。
(二)文化层面差异
风景画作为绘画种类中的一种,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表现,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能单独地归结于地域的分割不同,要时刻明白是文化的差异导致人类文化发展不同,在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民族性和审美性。这样不同层次的文化层面直接影响整个风景画的发展,也造成了东西方风景油画的差异,中国的传统风景画主要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影响,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景画。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东西方风景油画的巨大差别,中国只有结合全球化的影响,对不同的风景油画加以模仿,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油画,并受到世界的认可和喜爱。这时就需要从小做起,开设美术课堂,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西方文化的优势,真正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强国。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风景画取得较大进步。
二、东方风景画与西方艺术的融合
(一)西方风景油画与东方艺术的融合
西方风景画的产生一直受所在文化的影响,更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往来,许多东方艺术开始流入西方国家,对西方风景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其注入了新的血液。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日本的瓷器大量运往西方国家,并受到热捧,使得法国的风景画发生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后印象主义绘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处理,强烈的线条使整幅画变得相得益彰,色彩、线条和平面化的运用,使得画面中的风景与实际风景区别很大,抒发了他们对画家个人情感的表达。同时,在印象主义的影响下,逐渐出现了表现主义等绘画特点,这些画中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不同的风景画中,或多或少带有东方政策。
(二)东方风景油画与西方艺术的融合
在西方绘画文化没有流入中国之时,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也开始衰退,特别是在清王朝末期时,许多文人雅士面对这种现状和无奈的心情。长此以往,使得中国绘画的发展停滞不前,我国的传统风景画主要是颜料、宣纸和毛笔等硬件信息,而传统文化在借鉴其他传统风景画的同时,还经过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改良和加工,真正用中国绘画写实、记录现实中发生的大事件,以改进传统绘画的不足。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特别是西方风景画的绘画语言和理念被成功应用到传统风景画领域中,使中国传统风景画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并产生了许多艺术风格和流派,各类大师对风景画的热爱更是在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国现有的传统风景画除了具有笔墨意境之外,还添加了几分真实感,真正做到将西方风景画中的色彩和布局为自己的创造而服务,不断提升二者之间的融合。
总之,在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基础上,对东西方风景画产生的地域、文化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东西方风景油画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西方文化差异中的先进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让东西方文化在不断发展中取长补短,不断成长,更好地丰富绘画语言和表现。中国风景油画更需要不同的历史艺术家加以学习和努力,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油画风景,创造中国风景油画的历史,实现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王蒙.论风景油画中“光”的探索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
[关键词] 初中英语;地域;文化差异;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初中英语存在的地域文化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西文化一直在进行交流和融合,英语成为一种国际化的交际用语。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受到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正确的英语语言知识,在日常的国际交际中,也无法很好的掌握口语知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好这种知识才能获得笔试和口语双赢的效果。对英语单词进行准确的翻译和理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国家间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社会条件、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这些条件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无法准确的理解英语语句的含义,不能实现流畅的国际交流,地域条件的限制阻碍了英语语言的教学和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英语语言交流技巧,和国际友人进行简单的沟通,要特别注意地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限制。再将英语和汉语进行相互转化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差异,对应于的了解和翻译通常要在语境中进行。地域文化差异会造成语言理解出现偏差,两国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人情导致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对英语理解不透彻必将造成英语口语表词达意的不精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良好交流,但由于两国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其交际对象、文化内涵都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灵活的掌握英语语言,大多数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初中英语,阻碍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英语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国际交际用语。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最早接触专业英语学习的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造成了初中英语的本土化,当地的地域特征、风俗人情对本地的初中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从此大量的不同地域的英语衍生出来,形成了世界各地英语多元化的局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其差异性就越明显,英语口语的统一性难度就越大,这就使得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受到阻碍,这一问题成为我国当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二,初中英语教学为解决地域文化差异采取的措施
为了使得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不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干扰,必须将所有的变体英语进行分析研究,对英语地域类型进行有效的划分,并综合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和差异化问题得到改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对英语地域类型进行总结划分。一般来说,国家教育部门相关单位根据英语的变化渊源将其划分为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两大类,选定其中的一种作为国家通用的英语语言形式,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学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地区英语教学差异过大导致的英语本土化问题。另外,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英语所在国的地理位置对其进行划分,由于国家人口较多、英语使用范围广的国家,所属的公民的语言差异性越大,其语言的多元化特征也越明显,无论是在词汇,还是语音语法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和统一,才能解决初中英语的学习差异问题,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的统一。
2.对初中英语认识层面的改善。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意识到英语口语的多样性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并最终导致英语多元化。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英语形式就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英语地域文化差异,导致了英语口语的差异,但是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标准的口语和语言形式的出现,只有对英语的认识层面进行改善,寻找最合适的英语语言形式,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完善和提高。
3.对初中英语行动层面的改善。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导致的英语语言交流问题,应该在行动层面得有有效的解决,在英语语言和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结合国外的风俗人情和文化现状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在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上,多采用情景反应的形式进行教学,不要刻意的让学生去记住单词的意思,而是教会学生理解性的记忆,在一定的英语语境下让学生理解单词或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透彻。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其中一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好英语口语并实现交流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听力训练,长期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听力和口译联系,能够使得学生更加良好的掌握英语语言特点,多听专业性的国际英语能够提高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学生能够全神贯注的去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在一定的语境和语言氛围中理解初中英语知识,使得英语学习更具有趣味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一些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而改善英语学习所受到的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总结
在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单词、句子的理解,还是对英语口语的学习,都要充分考虑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给英语教学和学习带来的影响,根据地域文化的特征,对英语语言形式进行划分,并在认识层面和行动层面对其进行改善,采取语境教学模式,加大语言学习的力度,注意英语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风情、等进行了解和分析,才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到语境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成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起,对英语水平的和国际交流水平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治强,英语区域性变体之认知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4):58-59.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文化渗透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因其良好的发展趋势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领军产业。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中国,旅游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涉外旅游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到时将有近1.37亿人次的游客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人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和转变,出境旅游业成为更多中国人的重要选择。在这种情势之下,中国的旅游业急需大量熟悉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人才。为适应这一社会需要,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纷纷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而且为了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各大高校、院系也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并始终将英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笔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中的英语教学除了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应该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中西方的文化渗透。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的原因
1、文化、英语、旅游三者的关系
文化,从广义上说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的是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等。语言是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精神面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密切。语言的学习脱离不了文化的学习;而文化的学习可以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因此,英语教学不仅是教给学习者语言本身,还应是传授异域文化的过程。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它本身就是文化交流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旅游的过程中,享有不同文化信仰的人们相互交流。这一行为可以说是不同语言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可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旅游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沟通,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旅游从业人员主要从事饭店、旅行社、酒店等接待工作。在中外经济文化日益密切的今天,地道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时,英语是必须具备的语言工具。
文化、英语、旅游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必不可少。
2、文化渗透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方面,英语教学除了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外,也应该强调对不同语言的文化传授,比如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已经为中外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一定建立在语言的灵活运用和文化的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全面理解并掌握中西方文化及其差异,能更好地/同英美人士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此外,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是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提升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中西方的先进文化的学习,学生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语言理解和实际运用。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因此,文化渗透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的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应包含两个方面,即中国的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两个方面。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他们需要学会使用英语同游客交流,并且在交流的同时,注意有效的理解和化解由于中西文明的不同而造成的交流障碍。另一方面,他们也要通晓博大精神的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使用英语这门国际语言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文化的精髓介绍给外国游客,并使得这些游客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授语言本身的同时,应坚持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在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社会风俗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还应该把侧重点放在那些中西方文化的相似或相同的对比上,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为学习语言服务。只有包含有文化的语言才是有意义的不空洞的,才是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只有掌握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将来工作时就能得心应手。
三、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的途径
1、重视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组织学生去学习教材中的知识点,围绕着知识内容去挖掘其中的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礼仪习俗等。此外,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和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将语言教学与旅游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与此同时,教师的文化素养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语言的传授,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及其差异,就会影响学生学习中西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导致英语语言学习的片面性,并不能深刻体会掌握这门语言。教师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并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使用语言与不同文化国度的游客自如的交流。
2、采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的理解
为了不断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敏感度,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 因此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认为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课堂上,采用情景教学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设法创造各种与旅游有关的场景,比如旅行社、机场接待、餐厅就餐、前厅礼仪等诱导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融入到现实的英语环境当中,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形成。
3、全方位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有益的补充。比如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刊、聆听英文歌曲、观赏英文电影都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点;通过专题讲座、创编情节剧、创办杂志报纸等比赛形式,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巩固的同时又表现了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的可取和不足之处,能很好地进行查漏补缺。其次,引导学生利用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自主的学习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思想等各方面的中西方文化。指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注重积累含有文化意义的单词、词组、短语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这种日积月累,一定能潜移默化地理解英语语言并真切的体验到中西文化的魅力。
总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化渗透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英语教师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教学任务。文化渗透在教学中既是重要的有必要的。相信只有坚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 王 磊,李雪芳.旅游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5).
[3] 谭爱平,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
关键词: 口译 文化差异 跨文化意识 培养
口译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之一。它是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准确、得体、流利地为听众说明讲话人的意思。但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口译不只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还是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因此,口译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及流利的语言表达外,还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这样才能使源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促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实现。
一、口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他们各自所在的社会其经济制度、教育体制等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差异。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1.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不同。英汉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的差异也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英语强调个体和逻辑,习惯于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汉语则强调整体和直觉,常运用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式的多样性。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就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口译者在做语言转换时,必须按译语语言的习惯进行调整、排列、组合,这样才能使译语自然,交际成功。[1]
在文化个性上,中国人崇尚群体价值观念,而西方人推崇个人价值;中国人性格内向、表达含蓄,而西方人性格直爽,表达直接。因此,在中国,个人主义是个贬义词,而在西方人心目中却代表个人奋斗、进取向上的精神。因为就其文化而言,个人价值至上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相冲突的。而西方人认为自己应该尽早独立,他们崇尚独立性和个人价值。如果在口译中忽略了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文化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2.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等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等为基础形成的,它们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例如把“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译成“说曹操,曹操就到”似乎过于归化。因为“曹操”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文化意象,可能会使听者产生错误的联想。所以不如直译为:“说到魔鬼,魔鬼就来。”汉语中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译者注意到文化背景知识,只需译为:“In summer keep exercises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
3.生活习俗的差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俗。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会说:“干什么去?”“到哪里去?”这些并不是实质性的问候,只是一种表示关切亲昵的问候方式。然而,如果直译,英美人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他们会觉得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在英美国家,向不熟悉的人或陌生人打听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是不得体的,但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特别是年长者向年轻人问这样的问题,是对年轻人的关爱和体贴。
二、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口译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于口译者而言,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口译者具备这种意识就可以恰当把握翻译尺度而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在交际的过程中,这种意识会对译者的翻译予以启发和指导;在无具体交际事务时,它仍然能够对译者的学习和思考起引导作用[2]。文化因素的考虑与否决定着翻译的准确性及翻译质量,而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也成为衡量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
跨文化意识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的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对其话语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双方充分了解对方,建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譬如,在一次商务活动中,中方说了这样一句话“建立‘一条龙’服务中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审批业务”,议员译为“set up the‘one-dragon’ service center to provide a coordinated process service for foreign investors in obtaining approval”。 “一条龙”译成“one dragon”会令外方不知所云,因为,“龙”在西方表示邪恶的东西,在中国则表示“吉祥”,如不了解这一情况极易产生误解。再比如“望子成龙”绝不能翻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而应该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
在口译过程中,发言人有时会根据情景讲一些笑话或开一些玩笑,以使气氛更加轻松活跃,但这往往使口译员措手不及。由于语言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有些笑话和玩笑,若直译会引起误解,若意译则失去了可笑之处。这种情况下只能牺牲形式而存其内容了。例如,一个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闭幕式上一位发言人风趣地说:“别人都说青岛远看一朵花,近看豆腐渣,而在我看来……”当时在场的中国代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口译员将其译为:“Many people say that Qingdao looks beautiful from afar but far from beautiful once you are in it.But I believe...”听到这儿,外国代表则感到没什么好笑的。这里,形式和内容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豆腐渣”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表示难看脏乱,而在外国人的联想中也许是有益健康、干净和美味的代名词。所以如果真的把豆腐渣译出来,反而会弄巧成拙。对于笑话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译员的理解能力。一个笑话可能会有好几层意思,如果理解能力不强,翻译得文不对题,不但起不到发笑的作用,反而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三、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作用,口译者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1.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语言能力是口译能力的核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口译者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也是克服口译中文化障碍的前提。口译者必须在获得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一些口译实际操作的技能与技巧。毫无疑问,培养口译技能与技巧和获得翻译理论知识离不开对源语与目的语的习得与掌握,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而这种对比分析离不开两种语言所分别根植的文化土壤。
2.坚持“文化融入”的原则。“文化融入”是在充分认识异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3]。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译者具备“移情”的本领,即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带入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缺乏共鸣,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他人的价值观,缺乏共同的背景,缺乏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与我们所拥有的特定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口译者要一直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使用者及其现实的交际场景,注意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理解对方自然的情感反应。而且,口译者要提高对异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评价异文化中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另外,口译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和交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观察分析问题,真正达到“移情”的目的。
3.增强文化底蕴。比如广泛地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收听英文广播、与外宾直接交流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种集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动态于一体,并能让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互相之间有信息实时交换的先进手段,立体式、全方位、互动地感悟其语言与文化,以及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以提高文化敏感度,培养口译者充分的跨文化意识。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口译培训班开展异地或异域实际交流和采用其他学科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积累口译实战经验。
四、结语
口译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交融及文化整合的过程,我们在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输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说话人表达的方式不同,口译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相应策略进行处理,选择恰当的词句传递说话人的意图。若想使自己的口译符合“准、顺、快”的标准,并能够客观、得体、完整地传译交谈双方的意思,除了增强语言技能之外,口译员还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充分的跨文化意识,力求避免在口译中出现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错误,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罗健.论以文化研究途径进行口译教学[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