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体育科学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科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科学研究

第1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科学;研究

体育科学是人类认识体育现象的产物。从历史的走向看,体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其原始形态可以追述到远古的原始社会。但是,直到近代,体育才从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人类早期对体育的认识大都表现为零碎的、局部的和表面的。所以,严格的说,在近代之前,尚无独立的体育科学存在。

随着近代体育的兴起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一个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体育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体育科学的各种学科由此而逐渐形成。在近代后期,还出现了从总体上了认识体育的体育学说和学派。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科学应该说诞生于近代。需要指出的是,诞生于近代的体育科学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所给予的局限和不足。具体表现为:体育科学在体育的局部认识和描述上虽然有所突破和深化,但对体育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尚缺乏系统的、整体的研究。因此,人们还不能从总体上把握对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

体育科学研究是以体育这一社会现象为对象,目的在于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人既是体育的主体又是体育的客体,所以“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的对象也可以说是运动着的人,是人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活动规律,它包括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物过程、社会过程和心理过程及其内部规律。

显而易见,体育科学和体育科研方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认识的结果,后者是认识的手段。但是,两者的联系也是一目了然的。无论从体育科学的发展史看,还是从体育科研过程看,体育科学的每一进步都与体育科研方法的进步和运用相关联。近代体育科学的产生,现代体育科学的发展,都是以体育科研方法的转换和进步作为支点。而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过程等直接决定了体育科研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人们凭借体育科研方法深化了对体育的认识,而体育科研方法一方面担任了认识工具和手段角色,另一方面又作为体育科学发展成果的一部分汇入体育科学进步的长河。可见,体育科学的进步与体育科研方法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的体育科学发展水平,总有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往往伴随着科研方法的突破,而方法的转化和新方法的应用也会直接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说,对体育科研方法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我们正确的选择和运用各种方法,而且有助于促进体育科研方法的突破,从而推动体育科学的进步。这也是我们探索体育科研方法的意义所在。

纵观体育科学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近代体育科学的形成以学科的意志为其主要特点。换句话说,近代体育科学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吸取、借用其他某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其成果,作为研究体育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手段的方法,从而使体育科学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了体育科学的各门学科。这种学科移植的特点是体育方法明显打上了移植化的烙印。例如,早在十七世纪,人们移植了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体育教学的组织、手段、教材体系等,为学校体育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又如在十九世纪,人们广泛运用近代实验科学的成果来开拓体育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学科纷纷脱离母体而独立发展起来。而这些独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大都自母体学移植出来。

体育科研不是创造“规律”,是发现“规律”,即使在特定的范围内,也不可能得出一劳永逸的答案。只是尽可能地逼近客观规律。其原因一是客体(人,现象)是动态的,二是主体的认识能力和研究工具的约束,三是体育学科越分越细影响了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观察范围。体育科研面对的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是个动态的多输入、多输出、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各因素多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涉及以什么模式认识人的问题。迄今为止认识模式基本有四种:机械模式、生物模式、心理模式、社会模式。

第2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科学;科学方法;跨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011―06

20世纪以来,体育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并表现出其特有的社会功能,而体育功能的不断完善也对体育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科学领域中诸如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性别、体育与社会、体育与环境等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以价值共享和信息共享为特征的团队工作方式是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又一重点。跨学科研究可以拓宽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范畴、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多样化,打破单一学科的传统界限,通过学科间知识资源的共享提升了单一学科的认知能力,为创造性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我国体育学者也逐步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并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系统综合是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学科、多种交叉和渗透是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多人或团队的合作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跨学科实践研究的成型范式还不多见,跨学科研究的责任和义务还模糊不清。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困难既有跨学科研究概念和内涵不清,缺乏统一范式和可操作的方法体系等自身原因,也有观念、体制、投入等外部原因。跨学科研究既要避免学科间无限制的或盲目的相互罗列,也要防止跨学科和新学科概念上的混淆。本文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认知基础与范式、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体育科学跨学科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概念的界定一般依附于对跨学科研究内涵的理解。在国外文献中可以看到多个术语交替使用来描述“跨学科”现象,如“cross-”、“inter-”、“trans-”、“multi-”和“pluri-disciolinary”等:同时对跨学科研究的内涵也有不同的阐述,德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教授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学科间的合作。一方面涉及了一个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工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学科内部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研究的准则,是学科间就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合作。”德国学者申瑟尔认为,“跨学科研究是超越学科界限的学科间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理论构建。”贝尔格曼等对跨学科的理解是,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方法学形式,一般被理解为学科或专业间的一种综合程度。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综合以上学者观点,跨学科研究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运用或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可以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的交换、知识和方法的综合,直到超越学科界限的新的理论范式构建。

马卫平等在分析国内外关于跨学科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跨学科概念做了如下描述:“体育跨学科研究是以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为背景,立足于体育问题,综合地、系统地、多维地、联系地运用交叉学科的研究工具、观点、原则、方法、范式等来探索体育现象而形成的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它具有合作性、整体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

学科间的合作必须着眼于实践的研究对象,并以学科问的相互联系为前提。因此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不应该追求一种新的和重大的理论创造,而是学科之间有条件的结合来解决体育现象中带有共性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不要求一个新的所谓的超级科学,而是追求学科间的一种渗透和融合。

跨学科研究一般表现为学科间以不同的形式和在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其工作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灵活运用。跨学科研究不是学科间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各学科的不同理论、方法和认识就具体问题的有机结合。但这一结合是否可以达到高层次的理论综合,进而实现新的理论构建,在科学领域,尤其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还存在较大的难度。

2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认知基础和范式

在体育功能不断完善的今天,体育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学科内部研究,而是如何根据学科性质探究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以此解决体育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以德国为主的西欧体育科学最早强调体育科学的一体化,其思想归咎于20世纪70年代里斯和克瑞埃希(Ries&Kriesi)的体育科学发展阶段模型。依据这一模型,体育科学的各学科从其母学科中有成效地分离,之后经过长期的磨合,通过叠加逐渐转化为一个统一整体。体育科学领域单一学科的进一步分化,使欧洲和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合作问题,80年代中后期又加强了体育社会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尽管体育科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起步较晚,但在体育学科继续分化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被充分肯定,并逐步发展和形成了学科间合作的范式。到目前为止至少存在3种学科间合作范式:

(1)学科间合作的初级形式是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其特点是对某一共同问题的认识被简单集中起来,而学科间没有更近的相互联系。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还处于停顿状态,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叠加。

(2)学科间合作的高级形式是狭义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此阶段学科间的联系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某一主题下有条件的重叠或交叉。学科合作可以从一般的学术思想交流直到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3)学科间合作的最高级形式是超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其特点是通过理论和范式的相互转化而最终完成的学科间的理论构建,是狭义跨学科研究的继续发展。学科专业的界限被打破,学科的合作着眼于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形成一种一般

化的理论范式。学科间的理论转化大部分比较抽象,包含多个理论假说,需要研究团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避免出现生硬的理论转化现象。

目前,体育科学领域学科间的合作还停留在第2种范式,即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某一主题下有条件的交叉和重叠。而第3种范式,即学科间的理论构建,基于学科之间理论转化的抽象性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以上列举的3种范式与我国社会学者罗卫东提出的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范式基本相同,其指出学科间的合作首先是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以某类定向的问题作为对象,以两个以上学科门类的力量资源为依托开展解决同业问题的共同研究);其次是狭义的跨学科研究(不仅有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互补,而且发生了相互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尤其是在方法层次上的互相借鉴和综合);再次是超学科研究(已经形成了超越具体学科方法和问题的更加一般化的理论范式)。马卫平等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范式也做了类似的分析,即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学科互动研究(Interdisciplinary)和跨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目前国内外在“Inter-”和“Trans-disciplinary”二者之间专业术语的理解和使用方面还比较模糊,往往被组合在一起使用,如英文中的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和德文中的Inter-und Transdisciplinaritaet。在科学研究中二者既有重叠又有区别:跨学科研究注重不同学科的能力和观点的综合,以此来支持一个学科范畴内的有成效的知识转化;而超学科研究则强调超越学科范畴之外一般理论的构建,以此解决生活世界的复杂问题。

近年来,国外体育科学领域的跨学科实践研究逐渐增多,典型的如加拿大体育运动中心(csc)成立了旨在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和运动成绩的研究团队,参与合作的学科包括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训练学、运动康复学和生理学等。科研团队和教练员共同研究年度计划,定期和教练员会面,通过学科专业性评价和学科间不断的信息交流为教练员从多个视角提供运动训练的信息和方案。德国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德国足协合作,进行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的跨学科研究。参与合作的学科包括了生物力学(功能的稳定性评价)、训练学(协调能力评价)、心理学(躯体感受和紧张监控)和流行病学(身体健康状况评价)。研究的目的不仅是对运动员素质的综合评价,同时通过研究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使教练员和康复医师直接受益,通过诊断和监控减少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户外体育与生态学学院与生物学、林业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方面的专家构建了跨学科研究团队,致力于体育与环境的综合研究,通过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保证了跨学科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加强跨学科研究的同时,美国和西欧等国的综合性大学借助多学科优势着手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在跨学科教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更具实践意义的模式,来自政治学、新闻学、体育学和社会学4个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题为“新闻、权利、社会和身体文化”的跨学科教学任务。来自6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课程的学习。其跨学科性可以从3个方面实现:其一,来自4个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观点通过同一课程被集结到一起,其课程题目本身已带有跨学科性;其二,教师互动,基于同一题目的需要,由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必须相互合作,而不是并列组织教学;其三,来自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互动。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不同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联系,不但要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来自其他专业的知识和观点。这一跨学科课程模式值得借鉴。

3 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

跨学科合作一般包括联系、协调和知识综合3个过程。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合作不仅需要团队成员的密切联系和科研任务、科研过程的高度协调,同时还需要对学科间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同理解,即实现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没有对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同理解,成员之间就不可能完成有效的信息传递,也不可能实现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实现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需要两方面的信息来源:一个是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解;另一个是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工作的经历。

从跨学科合作的3个过程出发,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成败主要由学科间客观对话的准备、学科间的相互谅解和坦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冒险精神、团队工作及其社会敏感性等具体因素影响。只有充分认识跨学科研究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将其优化组合,跨学科研究才能顺利进行。

3.1 学科间客观对话的准备

基于跨学科研究对象之复杂、参与学科和人员之多、研究周期之长等特点,在跨学科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各学科必须保持高度的对话准备状态。只有在有准备的状态下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客观对话的准备包括对本学科优势和弱势、工作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方法的熟练,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兴趣以及对团队工作的进程及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等等。例如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竞赛成绩的跨学科研究过程中,运动员出现的疲劳问题可能涉及了训练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在这一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训练强度和训练计划的合理性以及恢复手段的正确性,而当治疗师发现运动员的疲劳并非训练设计和恢复方法问题,而是由运动员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时心理学专家和运动队的管理部门便介入到讨论中来,经4方的客观讨论最终解决运动员出现的“疲劳问题”。由此可见,在跨学科研究中,各学科之间必须保持客观对话的准备,它是跨学科研究的前提。

3.2 学科间的相互谅解和坦诚

跨学科研究是单一学科将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重新引到研究中来,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为此跨学科研究不支持某一学科的优先地位,而是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开展对话。各学科应尽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弱势,取长补短。实践表明,相互谅解和坦诚为学科间的合作构建了坚实的信任平台,是学科合作的基石。某一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特殊主导地位不仅阻碍了自身潜力的发挥,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成员的工作热情,进而加大了学科间信息交流的难度,来自其他学科的信息和建议而获取的科学研究的新视野也将受到严重的限制。

3.3 学科专业知识和冒险精神

学科专业知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跨学科研究成员的专业知识不精湛,就不能准确地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跨学科研究中去。不但没有促进跨学科研究,相反为跨学科研究制造了障碍。另外,跨学科研究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研究陷入僵持状

态时各学科往往表现得犹犹豫豫,举棋不定,不敢承担责任,这在一些重大的跨学科研究工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某一学科的果敢精神,必要时能承担责任,把握全局,拥有以部分看整体的冒险精神。一个专业精湛,同时又了解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扭转跨学科研究中出现的被动局面。

3.4 团队工作及其社会敏感性

尽管某个团队成员在跨学科研究的关键时期能起到率先突破的作用,但没有团队的集体工作,单枪匹马难以保证整个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科研团队是由来自各学科的专家组成,他们不但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科发展前沿,同时还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他们拥有较高的学术道德,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较强的责任心、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由这些专家组成的团队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不仅保证了学科间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调用,同时还能激发整个研究过程中团队的能动性。跨学科研究总是受团队能动性影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和团队的社会关系。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团队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信息顺畅的团队、一个有高度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洞察力的团队,这一团队在维系跨学科研究成员关系上往往起到了纽带作用。

4 跨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跨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因信息闭塞而引起的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极大的时间耗费问题以及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制度问题等。

4.1 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

跨学科研究需要至少两个以上学科的参与,学科越多,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的难度越大。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强彼此的信息传递。团队成员会议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体可采取小组正式会议或非正式会议。在跨学科研究的计划、准备、实施、结题等阶段应该进行必要的小组正式会议。小组非正式会议可采取面对面或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根据经验,跨学科研究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更倾向于面对面形式。其中小范围面对面交流灵活和宽松,信息可快速并准确地传递,同时还可以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根据研究过程的需要还可以举行临时性会议,也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在信息交流问题上,重要的是信息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信息交流的形式。另外,经常举办学科间的论文报告会、研讨会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可以消除学科间的成见和相互间知识的匮乏,增进彼此的认识和理解。

4.2 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

学科间不同专业语言的协调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跨学科研究中,对某一现象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对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的不同种定义方式也给跨学科研究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在跨学科研究中各学科往往试图寻找一种能让彼此接受的基础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构成一些以专业语言为基础的“特殊语言”,但这种统一化的语言往往在实践中不能被长期使用。事实上,跨学科研究并不是要将各学科的专业语言统一化和标准化,而是如何利用专业语言,实现学科之间概念和认识的互补。德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早在1985年就强调指出:没有对跨学科的学习,便不能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解决跨学科研究的语言问题只能通过学科间相互认识和相互学习,并在不断的相互交流中得到改善。另外,学科间的好奇心是加强彼此认识的巨大动力,学科之间专业语言的障碍也可能由此得到消解改善。体育院校可以为教师启动跨学科课程的交叉学习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跨学科学术论坛和科研成果汇报也能促进对其他学科专业语言的理解。

4.3 极大的时间耗费问题

学科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和相互理解上的难度可能导致巨大的时间耗费。跨学科研究中的信息交流、职权分工以及科研成果汇报的表达形式等方面都是费时费力的,而且经常存在争议和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一些重大的研究项目,基于研究问题的复杂、参与研究学科和人员的庞大,以及来自研究经费和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可能出现研究的临时性中断,其研究周期可能持续更长。因此跨学科团队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如奥地利的跨科学科项目“Modeme Wien und Zentraleuropa um 1900”从1994年开始,经过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直到2004年,持续了近10年才宣告结束。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时间耗费问题,一方面要求科研机构给予积极对待和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支持,经费方面要保障科研经费的供给,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奖惩客观公正,在学科合作和团队关系方面,参与学科应尽可能做到知识结既精又博,同时坚持学科地位平等,杜绝学科的霸权主义。

4.4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和制度问题

我国高校多采用“校一院一系一专业教研室”型学术组织模式,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一般固定在各系或学院,没有形成严密而灵活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其人员和组织机构也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目前我国体育专业院校还没有形成跨学科研究体系,跨学科研究不属于高校体育科学工作者必须履行的义务,缺少一种学科合作在制度上的强迫性。跨学科研究主要还是体育科学工作者的个人兴趣和个人行为。体育科研组织机构在引进、培训、晋升和奖励等人力资源政策上也还没有对跨学科学术方面的支持和倾斜,这大大降低了体育科学科工作者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高校应该通过相应的人事、科研经费、科研任务以及科研奖励来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如体育科研组织机构可适当调整科研体系和结构,制定跨学科研究的建设目标和启动科研经费,定期举办跨学科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和研讨会,并对跨学科研究感兴趣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以此加强科研管理和队伍的建设。另外可尝试构建以研究中心为主要形式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研究中心是目前最适合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也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摇篮。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型模式,以知名教授为品牌、重大项目为纽带、衔接的科研服务体系(网络、资料、实验)为支撑、建立以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同时可借鉴国外成型范式,在高校设置体育跨学科专业,为跨学科研究培养后备力量。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是把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并带有单一学科认识障碍的问题重新引入到研究中来,通过与相关学科有条件的、合理的结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通过跨学科研究,单一学科也加深了对自身专业的再认识。鉴于跨学科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性和成功范式的缺乏,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表现出来。本文分析的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以及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为跨学科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跨学科研究应尽量避免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简单罗列,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一个有主题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另外通过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而转化成的新的理论只有经过多次的实证研究才能被使用。目前我国体育科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践研究和成功范式还相对缺乏。体育院校应在政策上加大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的广泛性和特殊性优势在组织和管理方面为跨学科研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体育科学建立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127-130

[2]邵伟德,陈伟明,论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几个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454-457

第3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组织形式 课程实施 过程管理

小学生课外活动课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由”的状态,有些班级甚至把课外活动课当成自修课或作业辅导课,将学生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整日与作业为伍,一天有做不完的作业,把国家法定的体育活动时间给侵吞了,窒息了学生上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愿望。即使有活动课时间,有些班级的课外活动课也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场地、器材很难得到保障;女同学三三两两堆在一处跳皮筋,男同学则在校内四处乱跑、乱跳,或三五成群玩纸牌和玩具等,无任何的章法可言;五、六年级的同学则有踢足球、打篮球的嗜好,在每一次的活动课中均以一种无序、随意的状态而告终。

一、课外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

基于上述的调查情况,我们进行了分析和诊断,了解到小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课的兴趣、爱好、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并根据其特点制定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及组织方式,初步构建了小学生课外活动课管理基本模式。我们以兴趣活动小组为依托,以业余训练为重点,形成了以课外活动课为基础、以自愿选择活动项目为基础的课外活动课新模式,使小学生课外课告别了原来“放任、自由”的状态。

我们构建了课外活动课的管理体系:成立由学校行政主管任组长,少先队总辅导员、体育教研组长任副组长,体育教师、班主任、校医为成员的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责成各班制定课外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要求班主任、体育教师准时到位,按学校要求组织课外活动;每周检查并公布活动结果,期末汇总。考核结果与班级评优标准,与优秀少先队、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挂钩,以此促进了课外活动课的正常开展。

二、体育课外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

我们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暨素质运动会,每学期举行小足球、小篮球、乒乓球等比赛,每月进行各年级体育单项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家庭运动会等,既提高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又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实行体育组教师负责制,将各年级每周两节课外活动课的内容、场地、器材等组织与监督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身上。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子、走高跷等;有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提高活动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和比赛,如球类、接力赛、棋类等;有以增强体能和技术为主的身体素质练习,如田径、体操等。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和老师创编一些安全可行、活泼有趣的体育游戏、健美操等等,做到每天有活动、每周有比赛、每月有年级体育单项赛、每学期有全校性的体育比赛、每学年有大型的综合素质(田径)运动会。这样教师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通过以获取直接经验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得到了满足和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体育课外活动课程过程的管理

课外活动课的实施过程应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通过构建课外活动课的操作体系和管理模式,促使课外活动课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各有关方面的作用,加强对课外活动课的组织领导。具体要从四个基本层次着手:首先,应将课外活动课的组织纳入体育教育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将它作为体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学生会、少先队等团体的宣传鼓动作用和组织作用。第三,要特别重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作用,应将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列入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并经常检查督促。最后,要注意发挥各类学生体育协会和学生体育骨干与积极分子的作用。层层选拔,挑选出一批身体素质好、符合比赛年龄、基本技术较好的同学成立校各级运动队,利用课外活动课、每天放学时间和双休日进行强化训练,邀请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名家定期来校指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比赛能力,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应尽量使各班级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交替进行,更好地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并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列入课表,作为必修课程。要建立课外活动课的常规,其内容可以包括按时借用和归还体育器材、预防伤害事故、开展检查评比等。要加强计划安排,以确保课外活动课正常而有节奏地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第4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性学习;高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4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这是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课程标准促进探究性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是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结构改革上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从重知识轻能力,到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从封闭办学观的影响,课程忽视社会性实践,到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对学生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对社会需求的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表明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措施,已日益为教育者所理解接受并主动实施。

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性质和内涵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它既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初步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活动性课程。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征:第一,经验性和体验性。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积累实践的经验,并在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种经验性和体验性显示出研究性学习与记忆书本知识的不同。第二,过程性和生成性。接受式学习是学生掌握即定的知识,但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建构知识、生成知识。第三,开放性和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同时,研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只要学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之中,学生便会自觉地认识到,这是一项认识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第四,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研究活动是自主进行的,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计划是自已设计的,学习活动是自已亲身经历的,其中的困难又是在个体的努力和同伴的协作下一起克服的。同时,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学习,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求结论。

3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3.1 指导学生选题

学生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通常要反映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兴趣,以及特定的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状况等,只要是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向学生展示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认知、理解、应用的实际能力及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提出一些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为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题。学生的选题宜小不宜大,应尽量适合自身能力的课题。围绕学生的学习、身边生活的事物,切入口小的课题去引导学生选题。例如“中学生体能素质的现状调查”、“肥胖学生的体质状况及折因研究”、“ 高中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学生睡眠状况的调查”、“ 耐力跑对增强体质效果的调查”、“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调查研究”等进行研究。广东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广州娱乐性体育场所举隅”就是由余乃明老师指导,由何聪、陈翰波、张津冬等7位同学组成的课题组研究完成的。专家评价是学生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是一项较好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经验的课题,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取得研究成果。

3.2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制定研究计划以引导研究过程,学生初步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缺乏科学研究的知识,难以把握研究的全过程,因此,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调查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预期结果、课题组成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的形式进行)和研究分工,研究进度,研究措施等。

研究方法是研究计划中的核心部分,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过程。收集资料、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统计等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也适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围绕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内容,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指导学生去选择研究方法。资料研究、调查访问是不可缺少的,至于是否要进行实验、是否要测量,是否采用问卷调查,就要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来确定了。问卷调查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为课题研究获取很多研究资料和信息,学生学习编制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作一次问卷调查的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3.3指导学生实施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实施阶段,主要是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中规定的具体安排,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资料研究主要是指导学生围绕研究目的和内容,阅读有关理论知识,或邀请老师作专题讲座,开拓理论视野,以理论去指导研究,并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支撑。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的文献信息和资料,收集相关历史的、现实的资料,从历史的、现实的资料中对研究象进行分析。调查访问、问卷调查、实验、测试等,都是观察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问题和与相关因素的联系,收集研究资料。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典型资料收集,典型引路路最明,典型说话话最灵,典型资料对研究问题的阐述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调查访问、问卷调查都要根据研究的需要,事前拟好调查问访提纲,选择好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收集研究资料;学生初次做问卷调查,问卷设题不宜太多,以封闭式问卷调查为主,目的在于学习编制问卷的方法,体验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如“ 耐力跑对增强体质效果的实验研究”、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方案,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实验时间、实验形式(单组对照或双组对照)、实验施加因素、实验测试指标、实验分工、实验步骤安排等,实验法要与文献资料研究、访问调查、观察等方法结起来,列入实验方案,收集实验资料,一步一步逼近研究目标。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及时整理、分析资料,认识研究对象内部和外部各因素的关系,形成观点,逐步达到对事物规律的认识。

3.4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在撰写论文之前,要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学生结合亲身实践,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在资料整理、分析过程中,认识研究对象的状态、本质和问题,形成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撰写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是科学研究的一次总结,对学生逻辑思维、写作能力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体育课程研究性学习成果,一般以调查报告、实验总结(实验研究报告)、小论文、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

不管什么形式,结构都要严谨,全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指导学生提出的立论观点鲜明,论证有据、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如访谈材料、观察材料、文献资料、实验或测量的材料、典型材料等,作为论据去论证和支持自己研究提出的论点。

3.5指导学生总结交流和评价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交流和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研究成果的处理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组织研究成果报告会,宣读论文,交流心得体会,让更多同学分享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征求同学们对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师生对研究成果做出评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推荐到出版单位发表,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

4 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和学会发展的学习理念, 高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提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接受科学研究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科研素养。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以推进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经验的建构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而获得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科研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社会调查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在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仍是一个比较簿弱的环节,我们有责任推进这项活动的开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

[2] 钟启泉,崔允潡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斯特弗、盖尔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16.

[5] 许镇辉等.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62.

[6] 刘赞英等.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难点和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2008:(13),(14).

[7] 刘久成.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1):68-70.

第5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内涵;必要性;可行性;策略

在我国,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模式。美国和日本的本科生教育几乎都实施各种形式的导师制。国内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等在一些本科专业试行了导师制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是对传统班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由于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与研究生不同,本科生的导师负责制内涵与研究生导师制有很多不同。

1.本科生导师应成为学生思想的指引者

本科生对于独立处理生活、学业等方面问题的经验相对有所欠缺,对于新环境下的新问题有时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引对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科生的导师制更强调导师与学生思想的沟通,做到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本科生导师需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明显增加,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觉得很不适应。教师应在学生入校后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自己优势特长、专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知识构架,不断拓展知识宽度与广度,逐渐培养其专业素养。

3.本科生导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兴趣

通过进行与本科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匹配的科研训练,逐渐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在与导师切磋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理念,这些都将为其今后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科阶段科学理想和科学信念的树立比取得科研成果更为重要。

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导师制可以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优势特长进行个性化培养,是对传统班建制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符合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为学习体育学、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运动风险评估、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等运动科学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人体机能监控、医务监督、运动营养指导的基本能力。通过导师制培养方式,可以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得到更多的科研实践训练,培养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3.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发展

将导师制培养模式引入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之中,有利于培养出真正被社会需求和认可的精品人才,反过来精尖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又成为助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积极良好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打造精品专业,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发展,起到助推体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1.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生师比例小

各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招生规模较小。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共有学生45名,专业师资队伍共计19人。合理的师生比例为导师制的有效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

2.进行科研训练的硬件条件相对完善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对完善的硬件资源可以满足本科生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所需条件。全国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均下设有基础和专业教研室、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和康复医院等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使导师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和专业课学习硬件条件得以保障。

3.师资力量有保障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资由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康复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组成,专业教师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为导师制下培养医体结合型人才给予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

1.制定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实施导师制的保障。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前,要建立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文件条例,明晰导师制实施的意义、目的、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考核指标、监督评价和奖桶旆ǖ取

2.完善导师遴选和师生互选方案

优秀的老师对学生一生的积极影响往往是重大深远的。导师遴选应按照自身修养高、责任意识强、工作热情高、专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等方面要求进行遴选。导师产生后需制定详细方案进行师生互选。

3.精心组织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各项业务开展

第一,指导本科生专业课学习。本科阶段是形成专业知识架构的重要基础阶段。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课业学习。导师要帮助学生设计好学业课程结构,培养学习兴趣,督促学生打牢课业基础,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等。

第二,要求本科生进行跟教助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要求学生融入导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如协助老师准备教具、审核学生实验报告数据、准备实验器材等。参与导师日常教学工作不仅能使学生熟悉教学工作流程,增长才干,还能在工作中切身体会教师的责任与意义,并能从导师严谨的教学工作中感受和学习导师的工作热情及敬业精神,对其今后选择职业发展方向也有一定帮助。

第三,引导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医体结合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本科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申报校级和省级学生创新科研课题、毕业论文选题等方式,能使他们接触到科研活动,培养科研兴趣。在与研究生搭建共同研究平台的过程中,除起到科研培训作用外,还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定期进行效果检查

第一,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学生定期针对课业学习、科研进展和实践活动情况向导师进行汇报。导师通过定期与学生交流,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了解学生对人生与社会、对困难与挫折、对成绩与荣誉的理解和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定期进行导师指导工作汇报。学校要加强过程管理,要求导师定期指导工作进展,并进行成果汇报。本科生导师制下,教师的职责、任务与以往传统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教师要对实施导师制的意义有充分认识,要加强责任意识。学校需要对导师制下相关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

在生师适配关系合理、科研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相对完备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个体指导,最大程度地关注学生个性,使他们的优势特长得到最大发挥,有利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医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对传统班建制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建议将本科生导师制纳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方千华,黄汉升.从培养方案探讨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1).

[3]高林.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01).

[5]张建新,孙麒麟,毛丽娟.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

[6]于振峰.2l世纪初期中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03).

第6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构建 体育俱乐部 身体素质 实验研究

宽领域、多元化课程目标的实现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依靠学生主动、经常性地参加各种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来达成。学校通过强化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为构建体育课程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协会及其下设的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领导和指导,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体协和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开展工作,使校园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得以完善;通过精心安排和设计运动竞赛,实现了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多样化、常态化,起到了良好地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面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确保体育课程目标实现。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沙洲职业工学院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六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618人,女生458人。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在沙洲职业工学院图书馆、学术期刊网站等查阅相关资料。

访谈法: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对学校领导进行访谈;对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对学生进行访谈。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改革前后体育锻炼情况问卷调查。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资料信息和统计资料进行探讨。

2.确立课程目标

紧紧围绕新《纲要》提出:强调体育课程目标多元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建立121课程目标体系。

2.1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a.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b.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c.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d.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e.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2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a.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b.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c.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d.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格。

e.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会性公共体育事务。

3.强化领导,加大投入,构建与体育教学配套的课外健身体系

3.1调整充实体育领导机构,配备专职管理干部和人员,划拨专项经费,将课程建设、校内外运动竞赛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体协和体育俱乐部建设纳入统一规划、指导和管理。从制度上为实现大体育课程的建设目标提供了保证。

3.2加强对学生体育协会及其下设的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领导和指导,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体协和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开展工作。 “立体式、广参与”的校园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3.3,精心安排和设计运动竞赛,实现了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多样化、常态化。目前,每年一届的“体育文化节”和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新生广播体操比赛等校内运动竞赛已形成传统。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稳定的经费投入、精品化的课程体系、健全的服务网络、制度化的竞赛活动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提供了保障。

4. 结果与讨论

4.1 2009年、201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课外健身体系俱乐部制表示“支持”的比例分别为89.4%和91.3%;对体育课变得“更喜欢”的比例为62.7%和67.9%,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率”分别为82.2%和85.5 %,说明现行的课外健身体系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比以往学生都有所提高,表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表现为:新生较差;二年级普遍提高,其中二年级达到大学学习生活阶段身体素质的最高峰;三年级趋于停止或下降趋势。改革的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显著变化,基本上走出了过去“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怪圈。

4.2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体系能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一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不仅将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聚合了在一起,有利于在体育技能学习上的取长补短,而且,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此外,由于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也有利于学生之间文理知识渗透,潜移默化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男女生组合运动打破了男女之间的界限,在“异性效应”的作用下,学生学习变得更加努力。扩大了学生交往面,为学生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增强社会适应性创造了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 Z] . 2008.

[2]刘旭东等. 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 . 北京:中国人事出社,2002 :152.

课题来源:沙洲职业工学院2008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08402901)

第7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在高校的课程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必修课程,它不仅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更是增强学生体育能力、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教学更是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和情操的基础条件。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将一切课程设置的内容围绕学生为中心,并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将学生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以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国家栋梁之才。 

2 科学健身定义及原则 

2.1 科学健身的定义 

所谓科学健身就是经过一定的健康教育,在掌握一定的解剖生理知识、卫生知识、心理知识、体育运动知识、营养知识、保健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医学检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在合理的运动处方指导下,进行健身活动、增强体质的过程.科学健身,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科学健身的前提就是要对参与者个体健康状况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据此制定适宜的运动健身方案,也称“运动处方”。健身者据此进行体育锻炼,在运动过程中定期进行身体健康与运动能力进行评估,随时调整健身方案,以达到科学健身、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2.2 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 

(1)对个体的认识,区别对待。个体的显著差异必然导致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包括兴趣爱好所致的阶段性锻炼目标不一致,运动量和强度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去寻求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身体条件的锻炼计划。 

(2)锻炼要自觉积极、目标一致。对自我身体的完善,健康的保持,潜能的开发,才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指导思想,否则像单纯追求消遣娱乐。锻炼的随意性和无目标性,体现出来锻炼的时间不规律,锻炼的效果必然不明显,这样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要树立目标,并分阶段性来检查目标完成的情况,通过对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对运动成绩的测量,对运动知识的积累,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方法、手段等。 

(3)注重身体的全面发展。在锻炼方法和手段上要相互结合。了解各项运动的基本功能,然后互相搭配,统筹安排。锻炼要内外结合,内脏器官和肌肉力量、上肢与下肢,包括身体锻炼时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修炼,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4)方法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具有灵活操作性。对大学生而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场地器材,结合自己的学习条件,比如,在学习劳累的时候去跑跑步,有场地的情况下约朋友一起打打球调剂下生活,而时间紧张,或者阴雨天气没有场地的时候插空做一些原地而且动作简单的练习,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一样可以达到运动的效果。 

(5)掌握适当的运动量。负荷过小,比如有很多学生认为散步、逛街就达到了锻炼的作用,而实践中证明,轻微的运动起不到锻炼的效果。但负荷过重,不但不能锻炼身体,还会对身体有害。同时量和强度是运动负荷的两个方面,要学会监测身体技能变化的状态,用以调节,并注意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 

3 大学生科学健身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建设人才,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高校体育是学生通向社会体育的最后一站,高校体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对高校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进行科学健身培训势在必行,构建高校新生科学健身服务咨询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余小平的研究表明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焦点集中在教学中灌输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养成长期锻炼习惯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却在系统的科学健身知识上有所匮乏。李学恒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科学健身的关键阻碍在于没有正确的健身指导,缺少科学健身咨询。 

综上所述,科学健身是全民健身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是在国家层面进行大力发展和推广的活动,也是结合现代科技成果而提出的促進人们身心健康的又一新理念。科学健身关系到每一个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更应积极响应和践行科学健身,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阻碍,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4.1 高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改革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大部分的高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不重视,由于体育课程往往都是设置在大一和大二阶段,教学课时甚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都偏低,在高校体育考核方面上时常出现低分现象。学生初入大学,既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又想着在空闲时间去进行娱乐活动,根本无心参与体育教学课程,从而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学生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4.2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缺失 

教师们对公共体育课的目标认识多种多样,有的认为是教给学生们技术与知识,有的认为促进学生健康,有的把体育课看作为娱乐课、游戏课等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过度重视技能,过度娱乐化,出现运动不足的现象,这些认识的偏差导致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下降。一些体育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只关心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漠不关心,根本不主动引导、组织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教师教育的失败,是体育教师工作的失职。

        4.3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僵化 

传统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僵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传统教育中,其教学模式非常僵化。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都是以老师为主体,而学生则只是处于被动地位,一切行动都会以老师的指挥为中心,长此以往的模式,会让学生对体育课堂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对学生个性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障碍。第二,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和老师的关注焦点都是升学率,而非学生本身的发展。高校必须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4 学生严重缺乏锻炼时间 

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由于受到拘束较少,很少主动积极的去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场的人往往都是体育爱好者和体育专业学生。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生活中的大量时间通常都花费在专业课程和上网娱乐交际上,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高校设置的体育教学课程又少,教学方法和内容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热情,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偏差,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4.5 体育场地、器材、师资之间矛盾重重 

随着高校的扩招,生源的不断增加与运动设施、体育器材的增长之间存在矛盾,场地器材的紧张很难保证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相矛盾,教师的业务素质、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运用先进代教学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很难适应现在大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前沿科学探究等方面的需求。 

5 科学健身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策略研究 

5.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更新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多以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为中心展开,以足、篮、排为主,配以乒、羽、网,再加少量的武术、健美操等项目,此内容虽没有过时,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理念和条件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仅这些项目已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技能讲授始终占据主要位置,忽略健身理念和方法的灌输和解答,这使得学生虽然学会了运动技术,但离开学校后运动技术也随之离去,无法将终身体育理念传授给学生。 

5.2 科学健身提倡运动项目要因地制宜 

高校应该根据运动健身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可实际操作的锻炼形式,找到适合个人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要求体育运动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新兴起的项目如瑜伽、拉丁舞、跆拳道等也应该被纳入或推广,有些项目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不断提高的体育健身需求,同时也能做到因人而异,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 

5.3 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锻炼机制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应使学科性课程为中心的教学,逐步向突出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性课程过渡。体育活动性课程包括课外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和各项竞赛活动的开展,活动性课程的内容应与学科性课程相互衔接,并使知识的广博性和体育能力的拓展相结合。在教学中要认真实践体育理论,把教授科学健身原理与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并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在体育开始选修课程的前提下,开设专门的科学健身的体育理论课程。让学生除了在体育课堂上学到技术外,把学生自己日常接触到的体育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系统。搭好体育学科知识的框架之后,学生在以后的知识积累才越来越显出优势,并学有所用。 

5.4 高校体育教学的器材设备应及时更新丰富 

科学健身是采用科学合理的健身方式和方法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健身本身需要一定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的辅助,同时科学的、合理的健身方式也需要一定的现代化设施给予测量标定。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许多高校存在着体育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设备不足的问题。部分高校因场地器材等严重缺乏,导致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无法开展,如游泳、棒垒球、网球、毽球、羽毛球等常见项目无法实施教学。虽然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硬件条件较为充实,但因体育教学安排、学生人数、课外活动、对外开放等因素导致无法满足学生不断变化提高的体育锻炼需求。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的缺失严重影响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體育教学不仅要积极筹建教学必需的运动场地和教学设备,同时还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体育健身设备和器材,以适应现代大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 

5.5 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只有学校体育健身搞好了,每位学生都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全民体育才能真正走上发展的跨车道.现在的群众运动项目,运动内容,基本上都是学校体育锻炼的内容,同时,有一项调查证明,在群众健身的人数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学生时代体育的爱好者,这些充分说明,加强学校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对发展全民健身作用重大。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环节,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改变传统的重视文化课学习,轻视体育锻炼的错误认识,加大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搞好了,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自己的锻炼技能,才能有效地传播体育锻炼知识,也只有学生在学校里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才能在进入社会后继续发展,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的事业中来;只有加强学校的体育建设,使每位学生都能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才能为我国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传播科学的健身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6 结语 

科学健身是全民健身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符合现代人们健身的理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健身习惯、实现科学健身的重要途径,目的就是改革传统的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把大学体育教学培养的目标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兴趣、技能、特长、终身锻炼等方面培养大学生把体育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达到促进其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促使他们把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最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只有把科学健身理念与提高大学生的体能素质及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大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才能达到大学生体能素质不断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丁英俊.中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层级衔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67—69. 

[2] 郭华恬,金熙佳.高校体育的目标与改革思路[J].体育与科学,2003,24(l). 

[3] 刘增学.全民健身路径配置科学性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 

[4] 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4). 

[5] 史睿智.北京市民科学健身管理机制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2015. 

[6] 唐万宏.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策略[M].教育评论, 2007(6). 

[7] 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4-99. 

第8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健身;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23—04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作为一种国家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体育课程学习的目标与建议,给院校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也给体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较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从而保证院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本校的具体课程实施纲要与计划。冰雪健身课程是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原型进行延展性、提升性的再开发,形成一种保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内在“共性”、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本校教育资源、融汇本校学生之“个性”的课程形式。哈尔滨体育学院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育人为根本,本着“准确定位、特色办学、培养国际化冰雪人才”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优质化、专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现已成为了冰雪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院地处冬季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多彩的冰雪文化,具有开设冰雪活动的天然优势和广泛的大众基础,探究冰雪课程的开发,是新世纪的课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更加尊重生命,重视健康,保护环境,提升体育文化素质和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体育系、运动系、休闲与社会体育系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查阅搜集与冬季体育课程、冰雪运动和体育课程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160余篇并进行分类整理,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关于开设冰雪健身课程的相关问题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奥林匹克学院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探究冬季课程设置现状以及冰雪健身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为开设冰雪健身课程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1.2.3 问卷调查法 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情况下,遵循体育科研方法中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并结合本研究目的和内容,向教师发放问卷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为100%;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96份,有效率为99%。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处理,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就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

1.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论证有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哈尔滨体育学院冬季体育课程开设现状

哈尔滨体育学院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漫长,冰雪期长达5个月,这为开展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冬季课程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一所专业性体育院校,为打造“冰雪特色”逐年完善办学条件,拥有的大学生滑冰馆、高山滑雪场和冰雪教学训练基地是全国体育院校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冰雪项目教学基地,为冰雪教学开发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资源条件。

目前,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版教学计划中冬季室外体育课程主要开设了速度滑冰、滑雪和冰壶等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见表1)。开设冰雪健身课程是对现有冰雪课程的补充与完善,使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与现代新兴的体育项目相结合,实现冰雪课程结构的重构,学院立足于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冰雪技能,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

教师是完成教学训练工作的核心力量,从事冰雪教学的教师队伍也随着学院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调查显示他们既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又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教师的年龄分布基本集中在35—55岁之间,目前年龄结构有利于冰雪健身课程改革与创新工作的开展。学历和职称结构也较为合理,本科及本科以上占96.9%,高级职称占46.9%,完全具备了相应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及专业素质,能够保证冰雪健身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由此可见,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创新者和研究者,现有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开发冰雪健身课程的需求。

2.3 对冰雪健身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情况

教学目标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内容,达成既定的教学效果。作为专业性体育院校,冬季体育课教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冰雪健身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冰雪健身课程教学过程顺利实施,也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达成,需要对课程目标高标准的把握(见表2)。

被调查的教师和学生对冰雪健身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是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分析结果符合学校体育的总体教学目标。因此,师生作为学校体育的主导者和主体者,只有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领悟,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2.4 冰雪健身课程内容的选择

体育课程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和保证体育教学顺利实施的媒介。没有内容的课程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有其形而无其实,冰雪健身课程作为新兴的一种体育课程,按体育知识与技术类将冰雪健身课程分为冰雪健身走、冰地保龄球、雪地健身操、雪地足球等,其内容具有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特点,调查发现教师对冰雪健身课程的内容选择更倾向于选择参与性、技能性强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学生对内容选择倾向于技能性强的、健身与实用性的和简单易学且有娱乐性的内容。切实可行的内容设计是冰雪健身课程开发的核心,因此,冰雪健身课程应选择集技能性、健身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等特点于一体的教学内容(见表3、4)。

2.5 冰雪健身课程组织形式的选择

《高等院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和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根据这一精神,冰雪健身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其组织形式选择依次是:一、随机分组;二、友伴型分组;三、合作型分组;四、帮教型分组。

2.6 冰雪健身课程的教学评价选择

正确的教学评价首先制定出科学的、全面的、可行的评价标准,其次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最后强调建立多元的评价制度。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即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冰雪健身课程的教学评价应重视评价过程的激励和改进机制,表明已突破了传统的以单一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更有尊严、更有自信,见证所有学生的成功体验。由此可见,只有评价内容、方法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在冰雪健身课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3 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健身课程开设的对策研究

3.1 丰富课程内容,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明确提出学校应“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结合冰雪运动特点,冰雪健身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具备实用性、新颖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能较快地熟练地掌握冰雪健身的技能与技巧。课程内容的设计充分注意到发展学生的爱好、符合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喜欢鉴赏冰雪运动的同时更喜欢参与冰雪健身,以实现冬季体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2 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激发学习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教师就要努力把课安排得情趣横生,关键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同时,注重研究和探索课程结构,如冰雪健身跑课程结构就是在冰雪上设计跑的技能重构,动作的要素、顺序和节奏等的合理设计与优化组合,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3 设计体育教学方法,实现冰雪健身课程整体优化

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更新设计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冰雪健身课程在选择教学方法上,应注重有效性和多样化。在运用讲解法、示范法、启发法、分解练习法、游戏法等常用方法的同时,强调“教学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优选适时加入自主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小群体合作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对冰雪健身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3.4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制定完善的冰雪健身课程方案

冰雪健身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还包括多种运动的技术技巧。因此,要想将冰雪健身课程方案设计好,对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目前,尚无专业的冰雪健身课程教师,学院领导应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制定在职培训的相关政策,教师只有通过专业的培训,参与课程选择、改编、整合和新编的过程,探索和研究冰雪健身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这一过程是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能力的历程,也是促进教师不断地拓展冰雪健身知识技能的广度、宽度和深度的过程,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5 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冰雪健身课程开设主要强调课程的特色、课程的创新、课程的适应性,力求形成具有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特点的冬季体育课程,从而吸引学生热衷于冬季体育健身,在任何时段都能自觉自愿进行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习惯,转变以往冬季体育教学活动的意识,避免“猫冬”现象,更新健康理念,超出学生时代的时间界限和学校教育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终身意义。

4 结论

(1)课程多样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打破传统的学校体育项目,引进新的体育项目,丰富学校体育内容是现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哈尔滨体育学院应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为培养创新性的体育人才提供平台。

(2)冰雪健身课程是集健身、教育、文化和娱乐于一体的创新课程,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适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具有很大的作用。

(3)开设冰雪健身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但能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体育面向终身化、人文化、健身化和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能促进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有机的结合,推进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加体育人口,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EB/OL].http://ty.whpu.edu.en/4.h.2007—09—30.

[2]梁敬清,袁顶国.反思教师课程开发权的实现形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9(2):54-56.

[3]肖焕禹.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21世纪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3):7—11.

第9篇:体育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公共体育; 选项课程; 范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11-02

所谓课程范式是指:在特定时代里相互适应和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内容及其规范化结构程序、课程成就和课程观念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随着社会文化的每一次大发展,发生质的变化,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和课程理念产生一次新旧交替,便形成新的课程范式。为了区别体育院系的体育专业课程,《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质就是《高校公共体育》课,其重点针对公共体育这一领域分析和研究。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当代高校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取向逐渐转变。体育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体育的价值取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当今和平年代,体育从宗教、艺术、军事中完全分化出来,体育作为一门课程在高校中存在,可作为身心娱乐的工具,也同时作为一种养生保健工具。然而,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把它当做兴趣爱好、休闲、排解不良情绪的工具,体育娱乐健身、休闲放松的价值功能日益突出。另一种是对体育课程的不理解,由于基础差、学习时间短、且非专业,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出现抵触情绪,更有甚者认为体育只是玩。

1.2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非教学因素"的问题

1.2.1 "基础差"所致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难上课"。如今大学生都经过 12 年的中小学体育教育,然而几乎什么体育技能都没学会,身体机能、素质、技能都处于较差水平。本文以贵州高校为例,学生通常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不适应现象,源于部分中小学"放羊式"的体育教学,有的同学甚至基本跑的技术都不会,中学体育课造成的学生缺乏夯实基础,导致了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另外高考的选拔制度"重文化、轻体育"。导致学生"基础差"致使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难上课"现象。

1.2.2 "时间短"所致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难上课"。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一周 2 节课,不能满足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时间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时间短,由于上课时间短,且学生数多,就难免照顾不周,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学生使用体育运动场馆和设施的时间短,一些高校的场馆如羽毛球馆、网球场、乒乓球场、游泳馆等特殊场地设施除了上课时对学生免费开放外,其余时间要收取"昂贵"的费用。对于学生来讲,难以支付高昂的体育运动费用。

2.通体育课程范式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课程教学内容多样化。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校作为我国科技教育力量的上层单位,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环境和更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教育内容理应多元化。就目前高校设置的课程而言,还较为落后,受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较为前沿的体育课程不能及时开设,这也制约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今后一段时间,高校体育改革一方面要引进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培训,把一些先进的、时尚的体育项目同传统优秀体育项目相结合,增加体育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2.2 大逐步深化并践行教学目标。高校的体育课程作为重要的公共课程是学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综合教学水平。就长远的角度而言,高校只有开展优质的体育课程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形成正确积极的体育态度,锻炼自身的体质,从而为后期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就应当在大学生入校之初,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逐步深化体育教学目标,坚持以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予以贯彻执行。坚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教学观念,坚持做到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从而真正使高校的体育教学为学生服务。

2.3 转变传统观念。学校体育改革是创新过程 ,没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的 ,只有革除那些影响和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和观念 ,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念 ,才能使学校体育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观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更要树立 "健康第一 "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人人都把健康与体育联系在一起 ,强化健康意识 ,体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为核心的目标 ,从而使全社会树立健康体育意识 ,真正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迫切性 ,从而把体育作为娱乐健身手段而坚持终生 ,促进整个社会新体育观的形成,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意识环境。

2.4 课程教学内容多样化。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校作为我国科技教育力量的上层单位,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环境和更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教育内容理应多元化。就目前高校设置的课程而言,还较为落后,受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较为前沿的体育课程不能及时开设,这也制约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今后一段时间,高校体育改革一方面要引进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培训,把一些先进的、时尚的体育项目同传统优秀体育项目相结合,增加体育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结论

课程范式改革的核心要注重大学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仅仅围绕着"个性化"培养,在增设选项课的同时,将学生体质测试内容纳入课程范式改革体系中去,达到个性化教育和素质达标双赢的新课程范式。

参考文献:

[1] 苏娟.高校体育课程范式改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12)

[2] 李忠堂.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 60 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2)

[3]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