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有效阅读;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效率;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
问题的提出:(NSE教材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困惑)NSE教材(新标准英语)采用了主题化(theme-based)和语境化(contextualized)的教学设计思路。这种设计确实有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英语不再觉得枯燥。但这种设计使得教材中单词复现率不如JEFC教材那么高。学生感觉任务太重,学习劲头不足。
阅读教材篇幅长,容量大,而实际课时有限,在规定的课时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老师生怕遗漏了什么知识要点,对文本中语言材料的取舍与安排,不敢放开手脚。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会过多地重视语法,把阅读当作精读。
基于这些情况,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细致比对及深度思考,现总结出以下几点,亟求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仁对阅读有效性问题的探讨。
精心设计课堂步骤,保障有效阅读教学
1、创设阅读情境,明确阅读目的
在实际生活中,阅读者阅读目的决定其阅读方式。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即在阅读导入时设定情境并对阅读目标进行定位。情景创设为学生的阅读找到了理由,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采取适当的阅读方法,学生通过收集本模块有关过去与现在生活比对的信息,并对阅读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提取、归类和综合处理,这种信息处理过程能较好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合理取舍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以相关的背景知识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指出阅读方向;或者向学生提供他们可能不具备但却是理解材料必不可少的语言知识。有时教师需要在语言方面做一些准备,如提前介绍关键生词;或者对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进行热身;对背景知识的介绍不宜包括课文的具体内容,既要有针对性,又应适可而止。在整个过程中,凡是学生知道或学生经过讨论能得出答案的,教师都应让学生去完成。
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激活有效的课堂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设计与成功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是保障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既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又要进行语言输入,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1.利用课文材料,有效设计课堂提问
一些好的问题,有效的问题,往往是激发学习者思维、点燃学习者思路的火花。提出问题涉及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程度、学习进度有关,问题提出还要考虑到涉及的面和切合实际。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所提的主要是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的不同要求。一般来说,展示型问题最容易,而评价型问题最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要按照教材的内容层层设问,问题之间构成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问题的提出应关注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是否有利于学生使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设计活动的层次性
《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的这种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能吸引住各个层面的学生的注意力,并设法让所有学生都学得轻松愉快,这是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3.注重拓展教学,延伸阅读空间
NSE各模块的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涉及面广,有反映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但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有话可说,学以致用,从而获得成就感。
三、强化课堂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教师个人的反思,可以更好的提高自我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及教学策略。反思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反思一:课堂上真的关注学生了吗?
任何课堂都是有学生参与的,关键是学生参与后有没有达到本节课的有效目的,不管这堂课是气氛活跃还是寂静无声。以前我认为一堂课下来,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花的时间越少就视为课堂效率高,可事实上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终导致忽视了教学是关于“人”的教学思想。凭单一的教学热情误以为教学用时少即课堂效率高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进步的空间,这只能说是比较低效的教学。
反思二:知识是直接“给”的,还是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获得的?
在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确实很投入,表现为教学环节设计紧凑而又呈现高密度;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在按照教学预设的东西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表象上看这不失为一堂高密度、快节奏的好课,然而反思其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内化,才可能有较好的输出。
反思三:教师设计的内容越多,学生有效的输出越大吗?
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能多讲一点,让学生多明白一点,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教学,可在实践中却应用不起来。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其实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注重创设学习情境,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总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激活学生思维:我们一方面要从数量上保证学生的参与,活跃课堂,但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参与质量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内容,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保证学生每一次参与都有效,保证每一次课堂活动都能收到积极效果,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牟海燕:国内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研究综述.读与写杂志.2008,10
[2]苏小梅:“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魅力中国》2009,23
[3]叶瑞烽:“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交流探析”《教学与管理》2008,2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设计 教材
与传统教学设计方式相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教学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师统筹把握课程单元、清晰把握教材脉络,从而有利于教师整合时间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1.符合教学课程标准。教学课程标准是对各教育阶段内容总体性的把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以教学课程标准为导向是一切英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不能任意为之,要严格遵循教学课程标准关于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进度等标准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2.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就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成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阻碍或阻碍较小。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保证单元整体设计成果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需要,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相符。
3.具有目标性。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对小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要以目标为先导,有目的的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比如制定月度目标、学期目标,层层推进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节节攀升。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一年级Unit 8 Can you swim?为例探讨了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材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的具体实施对策。
1.对教学目标设计。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归宿与出发点归于统一。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最近的发展目标。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就是做到单元教学中单课教学的逐层推进。
笔者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是能正确读、写swim、skate、play football、play chess几个动作类单词;能熟练运用句型Can you…?. (2)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记忆以上几个动作类单词的音形义,并能运用这几个单词描绘会做的事情;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核心句型 I can’t…,Can you…? Yes,I can. No,I can’t. She/He can…的含义,并能初步运用;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并能正确地运用本单元的句型表达自己与他人所会做和不会做的事情。
2.对教材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出发点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将完整的知识体系割裂,这样备课的教师缺乏对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清晰了解和完整把握,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综合能力,学生学到的也只是知识的碎片。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设计更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实用性。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做到单个课时的针对性与整个单元的全面性兼顾,合理地划分每一个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笔者在设计时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以 wonderful为主题拉近了本单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课时,笔者帮学生回顾了sing,dance,run,jump几个动词词汇,并向学生补充了wonderful一词的用法;在第二课时中,笔者设计了I can’t…But my friend can do it. He/She is wonderful.的话题。通过这个话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I can’t句型的用法;第三课时,笔者向学生补充了My friend can. He/She help me.Now we can.We are wonderful.这样的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3.对教学过程设计。在实施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整体上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实施原则。对于不同的课型,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主要包括三种课型,分别是 “对话课”、“阅读课”、“综合课”。在对话课中,宜采用听说法导入新的单词和句型。然后根据单元主题设置感知对话,让学生在对话情境中强化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阅读课中,宜先安排认识单词的环节,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然后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取材料中的信息,实现语言知识到语用的过渡。在综合课中,可以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活动,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螺旋上升。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笔者把本单元的教学定位为对话课。先采用听说法导入新的单词和句型,再根据wonderful这一主题设置感知对话,并让学生自由地交流与对话。在最后的评价环节,笔者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对表演对话的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其他学生在口语、听力以及英语文化知识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引以为鉴、引以为戒。
三、结语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原则,但在具体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也显现出很大的自主操作空间,因此这就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深入研究小学英语教材和课堂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有效地把学生融入到整个单元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语用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把握课堂的主动性?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这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上几个问题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一、每日英语小报告
每次英语课前由一个学生用英语作简单快捷的小报告。报告的内容可以是当天的天气情况,也可以是对一段英语文章的朗读或背诵,或者是两个学生之间的相互对话。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作课前准备,让他们在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这也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有很多学生都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英语,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从而让他们觉得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这样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就会更加的自信。
二、单词的训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复习与操练是重点内容,但学生经常会记不住单词或者把单词拼写错,因而每节课10分钟的单词操练是不可缺少的。单词的复习与操练最好是通过图片或者拼读的形式来进行。教师或者是个别学生代表出示单词或者图片,让某位学生说出中文或者是英文。这个活动能够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这样的图片直观教学方式比单独地教学生学单词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在操作上也简单易行。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则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画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动态的画面和有趣的动画是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有效的方法。
三、情境创设的对话
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对话练习在日常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可在课前先设计好10个左右与本单元教学目标相关的情境画面,然后给出一些日常的生活对话用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长随机抽取一个情境进行对话的练习,让本组的学生自己编排相关的情境开展对话表演。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把以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和理解。这样的小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让学生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方面有新的认识,使学生知道学好一门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多与人交流。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使用语言的灵活性得到增强,学习的延深性也得以扩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更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学生的竞争意识,因而情境表演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很好的舞台,能让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张显。
四、英语短文阅读
教师每隔一周设计一次与模块单词相关的短文阅读。短文的阅读可分为一到两个课时,短文内容还可以分成易、中、难三个层次。这样在做阅读练习的时候学生都可以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师要把所学的单词和词组设计到阅读的文章中去,这样在阅读过程中才能把该单元的单词和词组进行复习,并且加深学生对重难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发挥读、想、运用的思维能力。短文阅读后的问题设计要注意难易结合,这样可以加大阅读课的练习量,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效果。阅读问题的设计程度同样要进行分层,最好是中间大,两头小,这样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五、听力练习的安排
英语听力练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练习的量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不同而进行改变,但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是相互补充、同时又是循环渐进的。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上需要花的时间较长,并且要注意把听力练习的磁带和课件进行合成。特别是经常需要的专项听力的练习更是如此。对于学生在听力练习中遇到的重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冲关突破练习。在突破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相近的题型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举例或者强调答案与错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突破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阅读课,除了教师对教材深入研究外,还要对教学班学生有准确的学情分析,并以学情分析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检验教学效果,促使语文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循环。例如,陈隆升教授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将学情分析分为三个基本环节:“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形成一条以“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为框架的学情分析连续体,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整个过程。那么,如何进行准确的学情分析,并将学情分析贯穿于语文教学的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中呢?笔者以人教版八(上)《信客》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重视学情分析,优化“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之方法。
一、依据学习起点分析,确立针对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所有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的实施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对学情把握不当,过高或过低地预估学生的学习起点,势必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造成低效甚至是无效课堂。因此,课前学情分析应一改以往的粗放型学情预估为准确的学习起点分析。通过学习起点分析,教师将关注点由群体转向个体,即可明确得知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及独特的阅读体验。据此设置的教学目标能够有的放矢,满足“以学为主”的教学需求,为优化课堂提供前提保障。
让我们来看《信客》一文的教学目标设置过程。
1.分析学习起点
学习起点分析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思维规律等智力因素的分析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阅读的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以此为据,笔者在教学《信客》前设计了“课前测验卷”和“课前问卷调研”供学生完成,作为“学习起点”分析的资料。
《信客》课前测验卷设计如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克扣唏嘘稀罕噩耗呵斥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长途跋涉
(2)用下列词语造句:
穷愁潦倒、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
(3)查阅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作品。
(4)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根据课文内容给信客制作档案。
姓名:
收入情况:
身体状况:
工作内容(即主要做什么工作):
②作者写了年轻信客哪些事迹?请分条概括。
《信客》课前问卷调研设计如下:
(1)阅读本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阅读本文,你最为困惑的是什么?
“课前测验卷”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本班有40.7%的学生对本课生字词把握不准,注音错误集中在“唏嘘、噩耗、伎俩、吊唁”这几个词上,“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这两个词造句不当。61.6%的学生对作者不了解,原因在于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区,学生日常的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许多学生对余秋雨这个作家只听其名,不知其作品。36.7%的学生因文本中没有明确写到信客的收入情况,所以不敢做出明确判断。对于信客的身体状况和工作内容的填写,86%的学生能根据文本信息轻松筛选出来。由于本文是散文体例,叙事不集中,58%的学生对于文中写了年轻信客的哪些事迹,概括不当。
“课前问卷调研”的分析统计结果显示:40%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信客的生存状况、身体状况以及其性格特点颇感兴趣;28%的学生对信客被侮辱,受冤屈却宽容待人感到困惑;34%的学生对本文的语言风格感兴趣;还有26%的学生对文中的个别句子的表达不理解。
2.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课后生字词;(2)了解信客职业特点;(3)把握人物形象,感知年轻信客的性格特征。由此制定出“了解信客职业――概括信客事迹――把握信客形象――礼赞信客品质”作为本节课的基本框架。
笔者在另一个教学班教学《信客》时,没有进行学习起点分析,凭预估的学情将教学目标设置为:(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内容;(2)了解信客职业特点,把握信客特征;(3)品味文章语言,赏析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学容量太大,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而与文本、与教师脱节的问题。
实践证明,很多时候凭借经验预估的学情和教学班学生实际的学情有很大差异。以此为据,设置的教学目标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学效果也大大不同。因此课前的学习起点分析对于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学情与课堂实施关联,推进教学进程
在教学实施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教师要时时关注的。一堂课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除了设置贴近学情的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学情与课堂实施相关联。在对“课前问卷调研”的分析中,教师已知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解开学生的困惑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为:在不改变教学思路的前提下,以教师的问题为主导,筛选、提取学生在初读文本时有兴趣或有困惑的问题,组成教师主问题下的“问题链”,以此推进教学进程,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信客》教学设计主要环节如下:
1.认识信客
填写信客档案,了解信客的职业特点。
2.走近信客
文中写了年轻信客的几件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1)文章第二部分,写的是年轻信客的什么事?(教师问题)
①信客把死者的遗物送去,那位农村妇女提出的诘问为什么每每使他无从回答?(学生问题)
②信客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要对死者的家属陪许多罪?(学生问题)
③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信客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问题)
(2)文章第三部分,写的是年轻信客的什么事?(教师问题)
①信客被诬陷,为何不把诬陷他的同乡和另一女人同居的事告诉乡民?(学生问题)
②信客辞职后常常失去生活来源。诬陷他的同乡发了善心,向他道歉并且送钱,信客为什么没有收下?(学生问题)
③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信客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问题)
(3)文章第四部分,写的是年轻信客的什么事?(教师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写信客当校长的事?(学生问题)
②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信客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问题)
3.感悟信客
出示学生在“课前问卷调研”中提出的有价值且尚待解决的问题,组成4人学习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选取部分问题如下:
(1)作者为何在写信客前要写老信客?
(2)年轻信客之前并没有答应做信客,后来为什么又做了信客?
(3)写信客辞职是否有损其高尚形象?
(4)信客死后为何要和老信客合葬?
4.礼赞信客
给信客的墓碑写一段“墓志铭”。
以上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本班学生的课前学情调研基础上的,形成学情和课堂实施之间关联。课堂的提问以学生的问题为“主”,教师的问题为“导”。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教师的“已知”和学生的“未知”碰撞,激起学生沿着教师的“导”一步步探究文本的欲望。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90%以上的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参与热情,达到了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最佳效果。
三、通过学习结果分析,检验教学效果
教师观测学生的学习结果,传统的方法有两种:一为作业观测,一为单元考或期中、期末考试等阶段性考试观测。这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也有弊端。首先,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其前提是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应是独立思考的真实结果,但实际情况是有部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时依赖网络搜索或直接抄袭他人作业,导致作业观测结果失真。其次,阶段性考试观测法的确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但因其为阶段性,观测的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反馈本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利于教师及时反思、纠偏。
鉴于以上存在的弊端,笔者用课后测验的方法进行学习结果分析,即在有教师监督的前提下,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份课后测试卷。课后测试卷的题量不必太多,只要能反应课堂的教学目标即可,学生测验的用时控制在20分钟左右。以《信客》课后测验为例,设计课后测验卷如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唏嘘、噩耗、伎俩、吊唁
(2)用下列词语造句:
鸡零狗碎、低眉顺眼
(3)阅读散文《香伯》,回答以下问题:
①作者在文中先后写了香伯的哪些事?请分条概括。
②从香伯的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香伯是个怎样的人?
关键词:课堂练习;提问方式;设计提问
一、课堂提问要紧密结合教学设计的“关节点”,精巧设问
作为老师,我们在每一整篇课文或是一节课教学设计中,都会有一些切入点,它或是关键词或是句子等。有了这个切入点,整节课的设计就会融会贯通、浑然天成,和谐而融洽,精巧设计的教学提问就有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例如,2013年5月12日在凤台实验小学举行的“名师大讲堂”活动中实验小学安子娟老师的课《将相和》就将问题设计的异常精彩。她抓住廉颇的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凭一张嘴就爬到我头上来了”。安老师精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蔺相如就是凭一张嘴吗?”引发学生的质疑。安老师接着又提出“这是怎样一个人,这是怎样一张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蔺相如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在讨论和回答中,感悟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以及到秦国送和氏璧有九死一生的风险。这时,安老师再问“蔺相如就凭一张嘴吗?”真是一咏三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结合教学目标巧设提问,即要围绕本课教学目标的重难点精心设计,达到重点落实,难点突破之效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该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难点是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清晰的结构布局。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本课中有哪些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学生找出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句子。我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感受风景的优美。再问:这些句子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和自己的想象谈,再读出句子蕴含的感情。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对话,感知文本内容,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设计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梯次,学生又可以通过思考解决,实现“跳一跳摘桃子”
设计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不能为提问而“提问”。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在初读课文之后,有谁能说出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思考。而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提问:谁来说一说你认为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重点探究,感悟人物形象。学生会回答:“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员”这一个最浅显的答案。我再引导他们细读课文,再回答。这次学生回答:“爱妻子、爱孩子、一个有知识,更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学生在提问下,回答问题的“质量”在明显提升,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愈加深刻。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问设计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实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我让学生初读感知之后,再品读感悟,再适时提出“疑问”:开始,我问:同学们,谁能通过本课的阅读谈一谈课文写了哪些有关生命的哪些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一些关于对生命思考的句子,初步感悟。最后,我再提问你认为课文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提示学生在参考课文内容思考,学生说了很多答案。我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同时告诉他们还要多思考。在他们努力想象和思考及回答之后,我进行了作者杏林子的简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谈了许多深刻的生命感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提问过程中珍视课堂生成,加强探究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有的生成对推进教学,达到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如:我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我先让学生读课题,有位学生读“鱼游到了纸上?”,这一个“?”让我感触很深,我就说:你读得很好,你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在问鱼为什么游到了纸上?你真会读书,你还可以再读成其他语气吗?他马上读出了感叹的语气。这样,我因势利导,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快速进入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及时追问,促进生成。
总之,我认为: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课堂提问的工夫在课堂之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起,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了解学生,理解学生,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效地设计好课堂提问,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朱自清的散文,往往用温暖的语言和细腻描写来表现世界、再现生活,《绿》更是此类散文的代表。
如何把握住文本的这个特点,韩老师首先充分运用了朗读,在流动的音律中体验意蕴与精神。其次,韩老师搭建学习平台,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多个回合的文字的“较量”。教学开始,让学生进行词语填空,考量学生敏锐地筛选信息和准确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推敲文字的习惯。而在“寻情觅踪”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在完成“感情线索链”链接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语言的推敲与选择,而小组的讨论也更表现出语言的丰富与张力。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了文本在场,语言在场。
课堂富有节奏感,是任何课堂教学必须致力于实现的。韩老师通过有意识的教学设计,让合理的学习活动自然地发生,使“学习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本节课的设计有“浮光掠《绿》”“众人品绿”“寻觅情踪”以及“练笔实践”等环节,纵观课堂,这些环节恰好形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节奏:开始学生选词填空,是在比较、揣摩中选取最恰当的词语,完成对文章的基本认识,同时,也是理性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在预习阅读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一次理性的思考;接着“众人品绿”的环节,教师充分运用了朗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实现“情感在场”,在真情投入的朗读中自然体验到文字之美、情景之美,这又是感性思维介入的过程;接下来“练笔实践”中,学生呈现的不同版本的文字,则又进入了另外一种创造的思维体验中,在学习与模仿中,来表达生活、表达自我。从开始的理性思维,过渡到感性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课堂过程是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有序参与”的过程,也使学生对学习保持了新鲜的学习体验。
当然,必须看到,本课在开放性上还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指向的视野应该更为开阔,语文教学立足文本和语言,但是不能止步于文本表面的语言。文本教学,我们首先应该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优秀的教师善于融会文本特质、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而找到合适的解读文本的“关键点”,就像韩建萍老师立足语言解读《绿》一样。但仅仅把教学的视角聚焦于此,显然不够;“关键点”可能只是表达了文学作品表面的东西,而文本核心的价值,可能还隐含在语言的背后,教学有必要再往前走一步。就如《绿》中,朱自清在温暖的、轻柔的语言以及饱含深情的想象背后,对生命的热爱,对新生活的憧憬,是需要去发现和体验的;如果可能,文中传递出来的那种处于变革时代的中国文人对社会、人生的敏感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剧烈的情感变化,也是值得去探究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从一个合适的入口,不断走向文本的核心,甚至潜入文本深植的文化土壤,实现与心灵的对接,与集体文化的融合。
二是教学设计要更具有张力,要在既定的教学轨迹上留出足够的学生再创造空间,并且时时保持“出轨”的敏感。本节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无疑是精致的,而这种精致更多地体现为教师把控的精准,课堂学习是在教师设计的线路上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样可能就会造成另一种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富有的创造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推动课堂向前发展的动力显得有些不足,课堂的意外有些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的开放性设计以及捕捉课堂的“第二焦点”的意识方面多加思考。
关键词:小班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额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特色突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所谓的“小班额教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数量,进行合理有效的小班化教学,这区别于以往的大班额“满灌式”的教学行为,能够更好地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他们学习、生活等全面发展,对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当前国家对教育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这种小班额教学模式更能推动学生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同时,这也能够让老师们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尽量做到整体兼顾,重点关注他们学习生活发展的动态,这是以往大班额教学所不具备的一个优势。
一、通过具体浓厚的情境教学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进行具体的小班额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积极主动的为学生们创建一个具体有效的教学环境。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对他们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模式通过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浓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对于每一具体学科知识学习的乐趣所在。比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老师们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不断激发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趣味性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在古诗文诵读、写作分析与鉴赏,以及阅读感悟与提升等方面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找准自己的学科定位,从而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不仅仅是在语文学科方面,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也是如此。小班额教学能够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日常的教学去推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二、通过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提升课堂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班额教学的优势还可以通过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来得到具体的展现,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能够从更加广泛的方面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构建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需要老师积极去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针对每一阶段的学生的水平来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尽量能够兼顾到每一阶段学生们具体的学习情况,从多个角度和维度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小班额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要注意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来加强对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总体看来是将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这两者也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三、通过老师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班额教学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老师们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指引,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班额教学,老师们能够对自己班级内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对老师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相比较大班的教学方式,小班额教学能够让老师们更好地去进行班级的管理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风貌,让学生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对学生们在具体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种方式在小班课教学中所发挥的意义是重大的。尤其是对于学生们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建设来说,小班课教学可以促使老师们对每一个学生采取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通过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及时反馈和沟通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小班额教学在促进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小班额教学中对学生数量有所限制。因此,老师在进行日常的家校沟通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去和每一个学生的家长进行情况反馈。通过与家长之间良好的互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状况,更好地去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的行为能力的养成。除此之外,这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师和家长、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让老师和家长去制定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培育措施来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对英文图纸的认识能力。读英文图纸是每个从事国际工程的技术人员首先遇到的问题。无论是投标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要以图纸为依据来与业主和监理打交道,所以必须能够熟练认读工程图纸。基于此,建议在教学中让学生读相当数量的较典型的工程图纸。实际上,对于有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认读图纸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图纸上的文字部分内容并不是很多,学生有较好的背景知识,故能很快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选材要典型、覆盖面要广。比如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详图、总说明、场地规划等,结构的布置图、配筋图、钢筋表、节点详图、装配和模板图等内容应选入教材。
(2)培养学生对英文工程试验报告的认读和填写能力。在国际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一般均需要认真系统地做大量的各种试验。这些试验报告均为英文形式,所以工程技术人员要具有熟练地认真填写这些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地掌握各种与工程相关的重要的试验和填写试验报告的技巧的能力,使之符合合同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以顺利通过监理审查签字,保证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试验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混凝土强度试验、基地承载力试验、钢筋的各种试验等。要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典型职场之后,工程实际中可能遇到的新问题、新形式也可以举一反三。在这部分教学中不仅要给出相当数量的英文试验报告,还应该培养学生一定的编译和用英文组编试验报告的能力,以适应每项工程不同业主、不同监理、不同的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3)培养学生对英文技术性信函的读写能力。国际工程中业主、监理、承包方的任何交往和承诺都是口说无凭,必须立字为证。所以很多时候即使很简单的事情也用函件来说明。从开工到各部分分项工程甚至一个程序、一个试验的认可和签收都离不开英文函件,因此掌握英文信函的读写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认读相对容易掌握,但由于这部分内容十分繁杂,除了模拟写作以外几乎无规律可循,在教学上只能做抛砖引玉的工作了,真正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工程实际经验的增多。写信,尤其是工程上与监理之间的信函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上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技巧,而进一步的提高还要靠日积月累和勤学苦练。
(4)培养学生用英文编写施工计划、场地布置、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文件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国际工程中承包商必须提交的内容,也是纯英文翻译较难处理的内容,故而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备这样的能力为宜。在教学组织上,可结合专业课教学,尤其是相应的课程设计,指导学生编出和课程设计相对应的英文设计和组织设计等,以此给予一定量的训练。
(5)培养学生对英文技术合同、技术规范、工程量文件等的阅读能力。这部分内容是专业英语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在实际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尤其是工程量表这部分内容几乎是每天都要接触到的。而这部分内容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全面讲授,应该重点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提纲挈领。最好能训练学生迅速从目录、说明中迅速查到所需要的内容,然后再仔细阅读。一定要使学生避免畏难情绪,也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优化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突出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培养
优秀教师团队是彰显学校文化的保证何建文
自律型德育方法探析廖晓国
护理教育中的"慎独"与"慎众"姚红旺
班主任素养"三思"黄东锐
英语教师要适应课堂角色的新变化陈小芸
"总结语"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广东教育(教研版) 余广平
《秘书实务》学科达标评定法陈群芳
以职业目标为导向教授《外贸单证》课张小彤
《微机系统组装与维修》教学重在行为引导何怀世
电脑美术设计教学的构想与实践国娟娟
教学质量的四级评价体系冯会胜,张开阳
冷冲模设计CAI课件的应用与制作李贵胜
目标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潘宁
"引导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陈凡
分层教学法与会计教学王家宽
融素质教育于中职学校课程教学陈红心,陈怀冰
语义目标行为导向教学的评价体系建构李县飞
中职语文教学学分制改革要突出能力培养柳迪
让学生在『互动-协作中成长简文胜,罗威
写作中的"三无"林惠娜
如何优化病理学课堂教学王立明
中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新思路吴自达
中职素描教学探讨罗静
应用性数学问题教学探究刘承春
中职卫校《健康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反思广东教育(教研版) 江海东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李梅
对儿科病史询问的几点体会罗惠琴
网络课件的制作刘和伟
校园网的安全技术邓晖
设计网页的几个问题张继皇
校园信息集成的实现程颖
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李永军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惠州职教发展蔡秀利
促进校办企业与中职教育有效衔接谢琼安
计算机基础教育要注重实践能力骆文彬
"双师型"教师在实训教学中的角色转变罗雷鸣
交际法中教师的角色杨春霞
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杨肖桃
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黄沛光
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江敏仪,周新彩
德育生活化的思考和实践周杰锋
威信——班主任工作的基石黄静臆
澳大利亚、新西兰环保教育之启发蒋宏春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评价麦庆涛
历史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卜立君
环环相扣步步落实黄更亮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初探黎少娟
数学学习"三乐"王小珠
学校体育工作中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陈丽娜
第二课堂与作文教学刘超尘
培养农村学生作文兴趣的原则林宗技
构建民主平台,让学生大胆展现自我广东教育(教研版) 刘淑娣
为学生造"屋"林敏珊
本着"美""善"心教学《思想品德》课吴惠娟HtTp://
诵读教学"三度"余淑丽
如何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黎帼珊
提高计算准确率,使学困生脱"困"王莹
初中政治的人本教学黄波涛
提高政治课教学交往的实效性姜兆强,李方亮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张瑞霞
方法引路,让学生享受剪纸艺术的快乐余颂青
德育课中激励方式的运用王宝达
快速作文教学庞培华
时事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邱淑贞
"动感"数学课堂袁莉娜
钻进文章品味语言谭婧媚
和谐教研组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严卫林
建设"和而不同"的科组黄日暖
建设和谐科组的案例分析崔现龙
从"不和谐"中求和谐梁庆梅
科组"辩"出和谐林金炎
微笑就这么简单杨聪
一顿饭,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邓传友
创造性使用好新教材余婵
谈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李燕芳
写作范文的另种影响杨泉良
文化的课堂,诗意的数学徐文昌
精妙的数学课堂过渡语刘品德
"漫画英语"教学活动冯英杰
物理中的人性化教学活动郑伟平
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广东教育(教研版) 徐志文
信息技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邓伟飞
地理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胡斯育
构建环境友好型化学实验课堂廖荣滔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方志伦
用魏书生教学思想进行生物教学姚晃平
以合作学习激活思品课曹惠珊
政治课教学"四要"莫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