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眼睛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因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如果长期频繁使用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加上不断有流言传布,多家制药公司开始生产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不含防腐剂,不伤眼”,不少商家打出这样的口号,其中属远大天天明瑞珠滴眼液的广告最常见。
这些眼药水是否真的不含防腐剂?眼药水中含防腐剂与不含防腐剂的区别在哪里?除了价格高低的区别,成分、功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不含防腐剂产品价格差距大
《消费者报道》在此次送检的8品牌产品中还包括三款标称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分别是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三顺近视乐眼药水、亮视羟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市面上,通常这类不含防腐剂的产品比含有防腐剂产品价格高出2-5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闪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目前的市场上,仅有两类的眼药水可以不添防腐剂。第一类称为‘一次性抛弃型’,即非常小的剂量装,滴一次,或者一天,就可以用完。这样的即用即抛型没有必要加入防腐剂。第二类是‘特制容器型’。即用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容器进行包装,这种容器是单向的,并与外界隔绝,就是说只有眼药水能够滴出,但其他物质难以进入,类似于二极管。但是,这种容器造价非常高,从而也就导致该种眼药水的市场售价较高。”
福州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梅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赞同这个观点。
曼秀雷敦RA法规事务部袁丽清则表示:“极少数以单剂量使用的眼药水,由于用完即抛,一次性使用,因此可以不添加防腐剂,但其缺点是缺乏经济性和环保性。”
那么所谓的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是否真的如此?《消费者报道》此次送检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三顺近视乐眼药水和亮视羟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均未检出苯扎氯铵、苯扎溴铵、三氯叔丁醇这3种防腐剂成分。(如图2)
人工泪液有用吗?
随着消费者认知的提高,药企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除了打出不含防腐剂的噱头,还研发出能够缓解眼睛疲劳等症状的“人工泪液”眼药水。虽然人工泪液成分对于缓解眼睛干涩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产品真的适合大家使用吗?
据江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钟文贤解释:“人工泪液是模仿正常人体泪液,能够对眼睛起到补充水分、湿润眼睛表面、产生粘液性吸水性溶液覆盖于眼表面,从而保护眼睛和改善病人症状的作用。”
他解释,目前人工泪液成分有聚乙烯醇(PV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透明质酸钠(也称玻璃酸钠 HA)、卡波姆凝胶等。此次本刊送检的三款产品中,瑞珠和亮视的主要成分分别为PVA和HPMC,而三顺近视乐为中草药紫金龙。
不过,对于人工泪液是否能够有效抗眼疲劳,业内人士持不同看法。一位从事眼镜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抗疲劳的说法明显是概念上的误导,准确的表示应该是缓解眼睛疲劳的感受。改善眼睛干涩的说法也是不对的,用人工泪液替代本身就是应急之策,但人工泪液的滥用会导致药物依赖。”
从事验光技师职业的张美华也表示:“眼药水的主要作用是杀菌和保湿。”她表示,目前企业的广告存在夸大其词的成分。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所有的温馨和幸福,都是源自我们美丽而伟大的地球妈妈。她用她伟岸的身躯,坚实的臂膀和温柔的微笑,呵护着怀抱中的可爱生灵、她心爱的孩子们。而作为其中的宠儿,我们人类更是得到了全部的关心和信任,她不仅赐予了我们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更是把整个地球大家庭的未来交给了我们。
是的,我们人类无疑是妈妈的骄傲,可是,同学们,当妈妈把一切交给了她所为之骄傲的儿子的时候,我们曾经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的让妈妈伤心失望。
短短几十年间,大片大片的森林被以惊人的速度砍伐,滚滚的黄沙鲸吞着千万亩良田草原;土地沙化了,臭氧层变薄了,江河干洒了;成片的白色垃圾,各种有害的毒物,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更是如根根毒蛇,时刻撕咬着地球妈妈纯洁健康的肌体。
暑假,我和奶奶在小区楼前的空地上种花。一周后,地里便长出了绿油油的花苗。可奇怪的是,地中有一米见方的地方却寸草不生。我问奶奶:"一起播撒种子,一起施肥浇水,为什么只有这个地方光秃秃的?"奶奶说:"去年没苗的地方还是碗口那样大,是不是地下有虫子?还是这个地方用的肥太大了?"好奇的我,得到奶奶的允许,决定把这块土取出看看究竟。结果发现,就在挖到一尺深的地方,发现了一节腐烂、分化的1号干电池。"奶奶,奶奶,我找到了,找到了造成地里‘秃顶’的罪槐祸首!"
大量的调查,科学的数据告诉我们:一节废弃的干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50年寸草不生。废弃电池对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地的污染危机着人类健康,更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消耗干电池80亿颗,而且以10%的速度递增,仅北京市每年的消耗就达6000多吨,而回收的废干电池只有近百吨,回收率不足2%。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废干电池并没有被分类回收,而是都被当作普通垃圾处理了。可以想象,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是有多么地大啊!
一节小小的电池、一袋含磷洗涤用品,还有那些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来换取经济的暂时增长的做法,将对我们人类造成怎样的惩罚呀!不仅如此,骄傲的儿子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还向同在妈妈怀抱里的兄弟姐妹伸出了贪婪的双手。每一天,都有数十个物种永远从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消失,而人类从来没有因此而过多的内疚、忏悔,反而更为疯狂的加速着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
看到这一切,我仿佛听到了我们亲爱的地球妈妈在悲泣的哭泣,在为她那不争气的孩子,为他们幼稚而轻狂的行为而心伤流泪。我也仿佛感受到了妈妈的愤怒和心痛,为她伤痕累累的身体,为她日渐干枯的清清绿水。同学们,你可曾知道,那一阵阵铺天盖地的沙尘风暴,那日益恶劣难以琢磨的天气环境,那泛滥疯狂的江河洪水、那频繁的酸雨赤潮、那恐怖的火山海啸,都是我们愤怒的地球妈妈一次又一次向她的孩子发出的警告、进行的惩罚。她是多么希望不懂事的人类能够悬崖勒马,结束这永无止尽的破坏和掠夺啊。
而所幸的是,地球的儿女们已经开始反省了。今天世界各国,包括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中国,正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行动起来。不论是从温暖如春的南国,还是到白雪飘飘的北国,不论是绵延起伏的山脉还是到广阔无限的平原,一场以保护环境,守护地球母亲的绿色的革命正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历史悠久的锐步曾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过滑铁卢,因为市场业绩欠佳而狼狈撤出中国市场,然而今天锐步的市场运作步伐则显示:重返中国市场,锐步是志在必得!
自2004年10月与姚明签下数百万美元的运动鞋代言协议后,现在的锐步正以每两天新开一家店的速度在中国扩张。
锐步,究竟凭什么利器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激烈的较量
赶超耐克成为运动鞋品牌后起之秀是锐步的一次自豪与飞跃。
上世纪80年代早期,耐克公司赢得了一场被现在许多人称之为“运动鞋大战”的胜利。耐克设计了一种锻炼用的跑鞋,这种鞋非常畅销。耐克公司因此取代阿迪达斯,冲到了年销售额60亿美元的美国运动鞋市场的前列。
然而,潮流是易变的,耐克的领先地位并未长久。1986年,新秀锐步公司通过推出新式的软皮、带空气层的鞋从后面赶上了耐克公司,它反闷热的运动鞋变成了时尚代表,并因此挤到了市场前列。至1987年,锐步公司获得了超过30%的市场份额,而耐克的份额却下跌至18%。
对此,耐克在1988年开始了反击。它以重新兴旺的“性能”市场为目标,启用运动明星,花费2000万美元开展了强有力的“且请一试”的广告战役。公司为适应不断细分的运动鞋市场的需要,推出了几十种新产品。到1990年,耐克为几乎所有想得出来的运动提供专用鞋:远足、散步、自行车运动,甚至包括拉拉队活动和帆板冲浪。耐克以运动鞋市场37%的份额实现了东山再起,而锐步的份额降到了不足20%。
由于运动鞋能够作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所以人们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潮起潮落的市场中理解消费者行为是非常困难的,而试图去预测消费者行为将更是难上加难。制鞋公司每年都推出几十种新款式与颜色,以追逐无法捉摸的时尚,销售人员可能会在某一天卖掉手头所有的某个新款鞋子,而第二天再打折扣也卖不出去。
犯错误的代价是很大的。例如,锐步1993年推出它的夏克•阿泰克款的后果就是灾难性的。与篮球明星夏克里拉•奥尼尔签约后,夏克•阿泰克款被声势浩大地推向了市场。这一新款运动鞋是白色的,有淡蓝色的装饰,价格是130美元左右。不幸的是,黑色的鞋子是那一年的时尚,而且几乎没有人愿为一双运动鞋而花费超过100美元。在1993年上半年,锐步篮球鞋的销量下降了20%。
运动鞋战役中的最大战场是易变的年轻人市场,而战争前线是城市内部。年龄在15岁至22岁之间的消费者购买量占运动鞋总量的30%,而且他们还能影响另外10%的销量。城市少年是郊区少年的模仿对象,因此,城市中的潮流能很快传播到其他地区。所以,运动鞋制造商公开地向城市鞋店店主及年轻顾客大献殷勤。许多运动鞋制造商经常向带动潮流的少年免费提供运动鞋,锐步甚至出钱重建城内运动场和篮球场地以争取这些人的欢心,公司常常先在城市中推出新款鞋子以观效果,然后再逐步推向美国全国市场。
锐步密切关注着新趋势及新的竞争对手。它知道,要想赢得运动鞋大战的胜利,必须对消费者行为有深刻的了解。而它,尽管没能当上运动鞋市场“霸主”,但也得以在这场战役中初露锋芒了。
祭出营销“杀手锏”
上世纪末,锐步公司陷入经营困境,其销售额、利润和股价迅速下降,运动鞋的市场份额也受到竞争对手的挤压。1999年底,锐步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菲尔曼重新掌权,上任伊始便开始寻找扭转下滑趋势、以求重新增长的市场策略。
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现代市场营销学提出社会营销这一概念,促使人们关注营销学在传播意义重大的社会目标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如推进环境保护、提高人口质量、调整营养结构等等。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应当自觉地将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把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于是,保罗•菲尔曼将社会营销的概念引入了锐步。随即着手改善鞋业工人的生产环境,如给工人发放手套、面具、保护眼睛和手臂的用品;增建和改善厕所;检查工人正常上班和加班的时间表;用当地语言介绍安全条例等。
这种新的社会营销策略使消费者觉得,如果一个企业对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社会利益都如此重视,那么对与自己利益有直接关系的消费者利益就会更加重视,这无形中使消费者对该企业产生了尊重与信任。而妇女是人权的骨干,孩子们很快会成为想为世界做些好事的理想主义者,锐步该举措恰恰迎合了妇女儿童的社会需求。这种策略使锐步在其最有实力的妇女和儿童运动鞋市场保持了销售的持续增长。
至此,锐步通过维护工人人权的方式提高品牌美誉度,创造了公司推广品牌的新途径。2000年以来,锐步的股票暴涨了将近300%,锐步的市场份额也从12%增加到15%。
大用明星效应
2005年,三大体育品牌针对中国市场不约而同地大打明星牌。继耐克公布詹姆斯于8月4日开始亚洲之旅后,阿迪达斯也立刻作出反应,安排麦迪在8月底到达中国,为自己的球鞋进行推广。而此时的锐步也正在极力运作艾弗森来华的相关事宜,希望把9月变成球迷疯狂的日子。
锐步全力促成艾弗森2005年9月来中国。分析其举办这项活动的原因,小艾自身的人气自不必多言,我们由此还可以看出,锐步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正在逐渐升温,或者可以这么说,锐步正将复兴的大旗插向中国市场。
追溯历史,锐步公司通过推出新式的软皮、带空气层的球鞋而声名鹊起,一举登上了球鞋市场盟主的宝座。但之后耐克率先树起了“以性能占据市场”的大旗,为几乎所有能想到的运动项目提供专用的运动鞋。强大的攻势使耐克占据了霸主地位,直到今天,耐克在美国运动鞋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在30%以上,而锐步的市场份额仅在10%左右。
伴随着姚明成为第一个非美籍的状元秀,NBA开始关注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世界各大运动品牌同样越来越倾心于这里。锐步作为世界运动品牌的老牌厂商,自然也瞄准了这个能令它东山再起的宝地。
面对机遇,锐步不惜花大价钱和NBA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的合同。作为NBA官方合作伙伴,只有锐步可以在其篮球系列产品上使用NBA的商标,并且NBA官员在穿着运动装出席公开场合时必须选择锐步的产品。另外,锐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中国,2003年闪电签约在中国人气无人可比的姚明,为其推出High Post专属篮球鞋;2004年成功“入主”NBA中国赛,迅速推广纪念球衣。经过一年,锐步迅速调整好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为绝地反击做好了准备。
把目光瞄准北京2008年奥运会,这是锐步利用中国市场进行复兴计划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锐步高层曾表示:“对于2008年奥运会,我们会在2006年就将框架搭建好。要让中国的消费者见到我们的明星,这是我们具体的举措。而且我们将在中国首推一些产品,让中国消费者成为全世界第一批使用者。”
结语:营销为谁?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营销的确重要,但由于社会营销要兼顾社会利益,那企业的赢利岂不是大大下降呢?其实,不能单纯地以直线思维来看待一时的得失。如果一家企业对社会利益无比重视,那么便会让消费者觉得更加可靠甚至值得信赖。如此一来,企业可以节省不少广告费。无数的案例表明,社会营销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营销的利器,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因采用社会营销战略而起死回生。
美国麦当劳快餐连锁集团在世界快餐业内享有显赫的地位,麦当劳总裁指出“减少废物,再使用、再循环”的环保措施是其经营成功的重要原因。
锐步也曾受到耐克运动鞋的威胁而陷入困境,其销售额、收入及股价大幅下降,于是它开始采取一种新的社会营销战略,发给那些第三世界国家为锐步生产运动鞋的工人一笔人权保障金。与耐克公司不同的是,他不再强调运动名人,而是集中在公司做得很好的妇女和儿童鞋上。
锐步曾发表了一份详细的由第三方提供的有关第三世界国家为其代加工的工厂劳动条件的研究报告。此研究基于对950个工人的调查,代表了约25000个为锐步公司生产运动鞋的亚洲工人。那些不正当使用雇员的记录包括:由于未对胳膊和手采取保护而操作化学品导致皮疹;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引起头痛;在时间卡上做手脚,对员工正常和加班时间进行克扣;虽然妇女已占到厂总劳动力的80%,但为妇女设立的厕所远远少于男性;不正确的坐姿引起的肌肉和背部的疼痛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锐步宣布给工人发放手套、面具、保护眼睛和手臂的用品,增建和改善厕所,检查工人的时间表,用当地语言介绍安全条例以及做出其他方面的改进。
[中图分类号]R4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a)-106-02
采供血机构是一个特殊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形式,决定了工作人员可能会在每天的工作中,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在采集血液及血液分离、检验中,如有刺破皮肤、血袋破漏、阳性血接触,操作中及医疗废物处理当中,都会受到遭受职业暴露危险的侵害,由此导致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的机会也会增高。
职业暴露是指采血、分离、检验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乙肝、丙肝、艾滋病及其他病毒感染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在采血中被含有这些病毒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均有可能被感染,随着这些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日趋严重[1],给采供血业务人员身心构成威胁(职业暴露人数日益增多)。为此,首先要做好职业暴露安全的有效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将能有效防止职业暴露危险的发生。下面结合学习和实践体会对其职业暴露产生原因及如何防范谈点粗浅看法。
1 产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构成伤害类型
1.1工作强度增大,人力资源配备不到位
随着输血事业发展,临床供血量日趋增大,工作强度也随之增大,因为人力资源不能及时配备,在工作强度、工作量加大的情况下,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血液采集、分离、检验等工作,只有通过简化操作规程才能完成任务。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参加各种检查,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及不断学习,参与投入新技术的引进,开展项目中额外工作,在大量的在工作、学习、技术不断更新的压力下,工作人员感到身心疲劳,难免在工作细节上出现偏差,淡化防范意识。
1.2 执行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缺乏规范性
不能够规范化地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工作中操作不当,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职业伤害,自我防范意识差,不能做到“标准预防”。血液检验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溅到工作人员面部的情况,此时,在未按规定带口罩、帽子、防护镜、未穿防渗漏性能的隔离衣的情况下,则很容易受到职业伤害。在采血操作中,护士在使用一次性用品时,重新套针头帽时,如不注意极易在无意中被针头刺伤。在血液成分分离中,有可能离心热合发生破漏现象,在操作中如不按照规定带手套,手皮肤破损情况下,没有手套对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直接接触献血者血液后,极易受到伤害。
1.3 在差的环境及凌乱工作中淡忘防护意识
采血护士与针打交道次数多,尤其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进行采血,极易受到针刺的危险。在环境拥挤,献血者多的情况下,采血人员一时难以应付,忙乱中,带手套怕浪费时间,太忙,顾不过来时,不带手套,完全不顾防护意识。
1.4 职业暴露知识培训标准预防原则应用不规范
在教育学习中不够重视,使员工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所以如果造成伤害也是在所难免的,重点在“标准预防措施”,加强标准化培训。对“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原则”,“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等方面知识培训不到位,业务人员法制观念、规范自我行为、控制感染意识和观念不强。
2 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
2.1 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规范化操作
在工作中,要求业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强调操作后洗手重要性和操作前带手套后规范操作的活动范围。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用水清洁,用肥皂冲洗干净后,再用消毒液进行手消毒。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实验室安全措施规范执行,防护用具的应用的规范性,是防止职业暴露的重中之重,强调此类人员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穿戴具有防护渗透性能隔离衣,对防治血液大面积飞溅污染工作人员身体,提供预防护屏障。
2.2 操作中注意事项的规定要求
在工作中,对有皮肤破损者,按要求应避免与血液接触,但如果无法回避接触,血液操作时,应将皮肤的破损处用创可贴等保护后,再戴双层手套。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但需要重新套上针头套时,最好单手操作,防止另一只手被刺破。
工作中不能用戴手套被污染的手直接触摸暴露的皮肤,如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3 严格按照血站废物管理规范有效进行标准化操作
血液采集、分离、血液检测中产生的废物,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及多种病毒,如不规范化操作,将对直接接触人员产生职业性危害。
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针、针头和容易致损伤的废物及时毁形后直接装入防渗漏的容器中,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将口密闭拧紧,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装放量不得超过容器的2/3,扎紧,密闭盛装容器,标识后,密闭运送,用后的污物必须进行及时统一消毒处理。制备分离后废弃的血袋套入专用塑料袋,将口扎紧后贴签,进行标识后放入专用塑料桶内,统一收集进行焚烧处理,发现漏血及时冲洗,用“84”消毒液消毒后,套双层塑料袋,扎紧。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后,按程序进行报废处理,以防对个体造成伤害。
3 职业暴露产生后的处理措施
3.1 自来水清洗去污处理
清洗去污就是保持血液等物潮湿,将血袋上大量血迹去除,尽可能将表面污染降低到比较安全的水平,也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如血液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用肥皂液自来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0.9%生理盐水彻底清洗黏膜表面。如采血发生皮肤黏膜针刺伤、割伤、出血性损伤,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挤出损伤处深部血液后,再用肥皂和水冲洗干净。
3.2 消毒灭菌处理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干净后,被暴露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并包扎伤口。
4 讨论
尽管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安全防范风险必须从根本做起,不仅要靠建立完善规章制度,SOP作业指导书的落实执行,业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管理办法,职业暴露防止、规范及医疗废物管理,同时加强培训有关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防护标准等知识培训,避免职业暴露发生,最大限度控制人员职业暴露后可能带来的伤害,保障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文严.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35.
儿童经验是品德课堂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是儿童发展的起点、基础,也是儿童发展的目标,运用学到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指导儿童的生活,获得积极的,更丰富的,更具适应性的道德经验。这种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不只是一个外在结果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意义共同体,彼此在传递经验时达成共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儿童经验,站在儿童的立场、儿童的角度,学会理解、尊重他们,并恰当地运用儿童的原有经验,引领孩子得到德性的成长。
儿童思想道德不成熟,可塑性强,有巨大的、可开发的潜能。但儿童德性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存在反复性;儿童德性的生长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分布在儿童生长的每时每刻。道德生长是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过程,更多的指向人的未来的发展。
因此,让课堂基于儿童的生活、运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学生之间、伙伴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在碰撞、交合、激荡、生发的过程中,指导儿童获得积极的,更丰富的,更具适应性的道德经验,将“我的”转变为“我们的”,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转变,从而不断完整、完善生命的成长,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品德学科研究性课堂特征
1.原生性经验:找准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起点
儿童的道德生长应当植根于儿童的原生性经验。儿童已有的原生性经验,是指儿童通过实践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是亲身的经历,是儿童通过探索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来了解并学习获得的知识基础和在生活中逐步建立积累起的经验。这种经验包括情感的、社会的、自我意识等等多方面,它将影响儿童在活动时兴趣的持续性、思维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有效性。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真实原生性经验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正如杜威所说:“教育者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儿童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因而,教师应该注重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所爱所恨、所思所想,找准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起点,从而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实效。
2.伙伴式分享:凸显儿童道德生长的重要方式
品德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学生的道德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每个孩子,每个伙伴,都有自己独特的精彩的生活,但儿童作为一个成长和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经验是狭窄和单薄的,需要进入一个更为广泛和开阔的世界。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伙伴合作方式,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在儿童经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应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更多地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认识、发现、分析、判断,提升自己的经验,从而在同伴的影响下实现“我的”生长,同时在有效课堂的生成中,“我”也引领同伴的生长,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道德的生长。
3.螺旋式发展:遵循儿童道德生长的基本规律
成人将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代替儿童的经验。这其实是无视儿童的存在,不尊重事实的表现。教师将儿童当作知识的接受器,儿童没有主动的欲望,长期的被动学习限制了儿童的长远发展。儿童存在固有的生活经验,但也存在生长新经验的极大可能性。品德课堂在遵循儿童道德生长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讲究从生活本身生长、超越,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构思理念贯穿整个课堂,并扎根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使其“经验生活”和“道德生长”呈现出螺旋式发展。课堂教学在促进儿童道德生长的同时,更能让儿童理解和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从而走向新的生活。教学时,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儿童生活入手,关注“童心、童真、童趣”,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成长的快乐。
4.有道德的生活:追求儿童道德生长的可能目标
鲁洁教授说:品德课程是为了生活的,是让孩子通过生活学习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道德教育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道德教育从生活出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实践,从而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形成儿童的道德品质,改造和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让道德教育弥漫在儿童的生活之中,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让品德教学成为学生快乐地追求道德生活的过程。
三、研究性品德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1.有目的的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方式。以有效教学理念为参照,当今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主动探究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
例如教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我的课余生活》中的这个片段:
师:现在,我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已经进入了高年段,同学们回想一下,你的课余生活中困扰你们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生1:周六周日,爸爸妈妈总是让我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生2:我喜欢做手工,剪纸折飞机,可是爸爸妈妈不让,认为我是在浪费时间。
生3:我想要一些休息的时间,可是爸爸妈妈把我周末的时间都排满了。
生4:我喜欢看一些漫画书,可是爸爸妈妈总是不给我看,说不如做两道奥数题。
生5:我的辅导班太多了,光数学就有三个,书人的,学而思的,还有杜老师的,想减掉一些,可是爸爸妈妈不让。
生6:我也是的,不仅周末要上课,平时周一、周三的晚上,周五的下午我也要上课,我都成了上课机器了。
……
面对这些烦恼,你最迫切想解决哪一个烦恼呢?
教师分别针对孩子所提出的,如辅导班现象、兴趣爱好的培养、睡眠时间短等诸多方面和孩子们一同交流、讨论。孩子们在课堂上诉说着自己的烦恼,共同寻求着解决的方法――与父母学会沟通、写信交流、忙中偷闲等。也许教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课余生活的现状,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通过课堂,站在儿童的立场,发现儿童,引领儿童,引导孩子过好将来的生活……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我判断,在实践活动中自我内化,达到品德教育的真实有效。
2.基于现实的体验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迸发生机和活力,取得实效。
良好的品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靠说教就能奏效的,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不断体验,逐渐养成。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也抵不上自己亲自做一遍。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挚,也是难忘的。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美好的情感,是体验教育的功能所在。
一位一年级教师执教《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节课老师为孩子准备了“布眼镜”与“纱眼镜”。她先让孩子戴上布眼镜,让孩子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感受眼睛看不见时做事的难受。当孩子摘下“布眼镜”时,全班孩子“哇”地叫起来。老师问为什么?孩子就回答“字太难看了呗!”老师又问了,“眼睛看不见有什么影响呀?”孩子就说了,“不能写好字了”“回家不识路了”“做游戏,我就找不到人了”……七嘴八舌,都急于表达他们的看法。于是,老师又让他们戴上“纱眼镜”,然后问,现在有什么感觉吗?孩子就说了“看东西雾蒙蒙的,看不清……”就这样,通过亲身的体验,让孩子懂得“眼睛是个宝,生活学习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健康安全生活好。”我相信,通过这样真切的体验,学生肯定能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也只有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这种体会,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才会使孩子自觉付诸行动,保护眼睛。
品德体验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才能使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品德课运用体验式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品德回归生活的基本途径。
3.协商式的讨论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在人与人的交往、心与心的交流、思与思的搏动和情与情的共鸣中,会生成出多姿多彩的课堂状态。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教学倡导的就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的互动交流、达到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摈弃封闭的单线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更是品德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协商式的讨论正是抓住学生这一身心特点,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差异,让学生有话就说,有言就发,同学们在讨论中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交融在一起,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灵感与灵感的交锋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归纳综合的过程来共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春节与圣诞》这一课不仅要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回顾、了解、比较中西方两个重大节日――春节和圣诞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更要引导孩子通过比较节日的异同,帮助儿童发现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懂得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即讨论春节是咱们的传统佳节,圣诞是西方的重要节日,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过圣诞节了。而有的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咱们中国人不应该去凑热闹去过洋节!你们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而后教师根据孩子们的观点调整座位,观点一致的同学坐在一起,并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孩子们群情沸腾,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个个说得振振有词,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是掷地有声。如此精彩的讨论促进了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大家明白虽然各自的观点不一致,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正是因为有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世界文化才能多元化,才能更加精彩纷呈。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通过分享式的伙伴生活,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老师和伙伴的帮助,能够独立自主地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这一点也正是达到了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协商式讨论将儿童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共同学习,共同分享的关系,课堂学习的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个儿童间互动、互助、互惠的过程。
4.走向生活的引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学生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只有通过自身生活才能完成,脱离生活去培养道德会流于形式、虚空无效。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让课程回归生活,重视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质量,强化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六年级(1)班“关于南京公交站牌的项目研究”已历经三年时间,从三年级时的课题选定,到五年级面向全市召开听证会,再到六年级的后续追踪研究。一路走来,孩子们变得越发聪慧和成熟。课题源于高同学和妈妈因为某处公交站牌指示不清而乘错车的经历,经过班级投票,这个课题确立为班级研究的两个课题之一,由高同学担任小组长主持研究。孩子们走上街头,对过往的市民进行调查,在调查的222人中,有100人有过乘错车的经历,其中认为站牌指示不明的有19人,看不懂站牌指示的有3人,不知道目的地该在哪站下车的有33人。他们穿越大街小巷,实地考察,驻足在一个又一个公交站牌下,阅读、记录、拍照、访问,回到学校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和分析,孩子们归纳、发现了四大问题:一为“同名不同站”,二为“同站不同名”,三为“有站无牌”,四为“环形线路没有标注”。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孩子们查阅了国家和城市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关于城市公交站牌的管理并不清晰规范,他们提出,对现行的公交站牌进行修订,规范公交站牌的管理秩序很有必要。孩子们通过讨论、商量,提出了六种解决方案:1.在站牌上绘制公交线路图;2.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标志性建筑;3.在站牌上标明站点附近的重要道路;4.在站点设置电子查询系统;5.在重要站点招募志愿者设义务导乘员;6.调整、设置客运线路、站点,相关职能部门须及时向社会公布,征求公众意见的规定、征求沿线居民的意见。
行动是研究的深化,孩子们走进社区征求居民的意见,向学校乘车的师生进行宣传,还写信给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公交系统的行风管理员薛正毅,由他送达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市政公用局将小学生的研究结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处室学习研究。孩子们的研究引起了南京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以及南京交通广播电台都予以了充分的报道。
这之后,经过后续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圈新街口,四个街口的各路公交线路的站牌均以新街口东站、南站、北站、西站命名,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以及游客的出行、出游。目前,南京郊区有站无牌的现象已经彻底消失,“同站不同名”的问题也已得到治理。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从书香校园跨进了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建立学生图书馆问题的研究”“校门通拥堵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关注起自己的生活安全与质量,“垃圾车漏水问题的研究”“垃圾分类安置问题的研究”“建设城市绿色长廊”……让学生将关注的视角扩展到了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盲道占用问题的研究”“晚间汽车远光灯影响安全行驶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将关注的视角延伸到了平时容易忽略的角落。学生们看到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图景,有了自己初步的思考,萌生了要研究、要探索、要解决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 认知语言学 转喻机制 “X控”
一、引言
近几年来,网络报刊频繁使用“大叔控”“萝莉控”“颜控”“苹果控”等各种控的词汇,使“X控”成为大众热力追捧的网络热词。“控”族词的高频使用使它具备了获得基本范畴词地位的倾向。这一语言词汇的产生和广泛使用受到了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很多学者对其构成及语义进行研究。但以往的研究主要是把“控”看成一个附加式类后缀,语义为“相同或共同的”“一类人”。但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因为“X控”作为新词族出现有着较为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且不能简单地将其语义看成是“1个义类(控)×1个义象”(曹铁根 莫伟勇,2012)的简单组合,因为它的语义远远大过这个组合。构式语法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一种语法理论和适应几乎整个语言门类的研究方法和流派,20年代90年代中期以后得到迅猛发展。构式语法和传统的形式语法,特别是转换生成语法相反,不强调人类具有的生成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重视语法的非规则性和特异性,在解释非常规句式和词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本文尝试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X控”的构式意义和结构做分析和总结,并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认知成因和转喻机制,同时指出当今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语义迁移和扩展,对汉语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X控”的构式语义
(一)“控”的原始语义与衍变
根据《汉语大辞典》解释,“控”含有“控制,节制,驾驭”之义。而当下流行语“X控”中的“控”则是借用了日语词汇音译而来的。该词最初来自于英文单词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con,日本人借用过来“コン”,按照日语语法形成了“某某控”,进行了语言景观的重构,最初出现在ACGN界(动漫游戏界),后来在网上大肆流行。笔者认为该词在借用到汉语中时,用“控”来构建这个新词汇,不仅仅达到了发音上的重合,更是在语义上借用了“控”本身的一部分含义并在实际应用中发生了语义重构和演变,即“偏爱或喜欢某事物并受其控制到了不由自主的程度”,“偏爱”通过程度性而获得了某部分“控制”的属性。
汉语中也有表达相似含义的词汇,如“癖”表示强烈的偏好或喜欢,在形式上也可构成“X癖”的结构,比如“洁癖”“恋物癖”“异装癖”“娈童癖”等。但分析其后的语用效果和认知成因不难发现,该词多为贬义,含有一种病态或变态之意。比如萝莉控不会让喜欢的萝莉受伤害,而是加以保护;但恋童癖却会折磨乃至甚至杀死儿童。“X控”的使用多是中立的,没有批评贬低之意。如:
晒心情晒宠物晒训练生活 中国男篮个个都是微博控。(http://.cn)
中国男篮在艰苦紧张的训练比赛之余,利用微博来充当娱乐手段缓解心情,同时展现了他们生活中情趣和个性。“微博控”在这里为中性词,没有赞扬也没有贬低,只是从客观的角度概括了中国男篮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
(二)构式角度下“X控”语义生成及语义限制
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即有自身的意义和话语功能(Goldberg,2003)。根据Goldberg(2003)对其的定义,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其他已有的构式中得到严格意义上的预测,C便是一个构式。从这个角度上说构式的整个形式和意义(或功能)并非各个构成成分的形式和意义简单相加,构式本身承担了一部分的语义,脱离了该构式,其意义也会发生根本变化。因此不能根据构成成分推知构式的形式和意义的全部。“X控”的意义不是简单的“控制某事物”或“由某事物所控制”。我们应把它看成一个形式和意义整体的配对体,它的构式中心意义是“很喜欢或偏爱某事物的一类人”。把它应用到具体的“X控”族词汇中进行语义分析,结果如下:
萝莉控:指的是比起对成年女性而言,更喜欢或偏爱未成年的少女的一类男性
腹黑控:意为对腹黑型的人有特别喜好的一类人
镜子控:很喜欢镜子或照镜子的一类人
此外,任何构式都具有某种语义限制,“X控”代表了当今社会群体共同的心理倾向,因而在语义上更多和当下新兴词汇相搭配,如“双马尾控、蝴蝶结控、格子控、御姐控、兽耳控、百合控、女王控、腹黑控、金发控、睡衣控、软妹控、天然呆控、红瞳控、吸血鬼控……”从这一系列的控,我们发现“X控”的人常常喜欢些让常人无法理解接受的非常规的另类东西并且这些东西都有着鲜明的流行文化印记。也有和常规事物搭配的例子如“眼镜控”“围巾控”“袜控”,表示对其喜爱程度超出常人,但此时这类事物已经远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它的某部分属性在“X控”构式下被突显出来,如“眼镜”原是为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而制作的东西,但进入“X控”构式后,它的装饰功能被突显出来而原有的使用功能被弱化,因此“眼镜控”的人指的是那些非常喜欢眼镜或对带眼镜的人特别喜欢的一类人。
三、“X控”的构式特征及限制
根据所搜集的语料调查显示,充当“X”成分最多的是名词短语,其次是动词短语,还有少量的形容词。下面分别“X控”的构式类型及限制进行具体分析:
(一)“NP控”构式分析
很多名词都可以进入该构式,包括专有名词如“豆瓣控”(很喜欢豆瓣网的一类人)、“正太控”(比起对成年男性,对少年抱有更大的一类人)、“女神控”(指对不真实存在或难以触及的女性具有极其爱慕的感情的一类男性),物质名词如“眼镜控”(非常喜欢眼镜或对带眼镜的人特别喜欢的一类人)、“制服控”(非常喜欢某种制服的一类人)、“围巾控”(对围巾有强烈的嗜好和喜欢,会不由自主地喜g同戴围巾的动漫形象、收集很多围巾的一类人),抽象名词如“民主控”(喜欢用民权来抗争的一类人)、“实力控”(喜欢以实力来取胜的一类人)。这些词以复音节词居多,单音节词较少。
(二)“VP控”构式分析
充当“X”成分的包括动宾短语(V+N)如“减肥控”(热衷于减肥的一类人)、“凹造型控”(喜欢把别人的眼球吸引到自己的造型上的一类人),双音节动词“收藏控”(热爱收藏各种东西的一类人)。
(三)“AP控”构式分析
进入该构式的形容词几乎都是双音节形容词,如“强大控”(喜欢动漫中能力强大的人的一类人),“傲娇控”(喜欢傲娇型异性的人),“对称控”(喜欢图形或画面形成对称轴结构的一类人)。
(四)“X控”的构式限制
除上述三大类,其它词类均不能进入该构式,如数量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代词,虚词,等等。在上述三种类型的构式中,不论是NP,VP还是AP,以双音节词居多,更容易使“控”的重音凸显出来。此外,由于精简化是网络新兴词汇的特点之一,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组都具有高度概括性,往往用最少的字来表达,例如我们不会说“戴眼镜控”“收集围巾控”“玩微博控”,等等。
四、“X控”认知动因及转喻生成
在前文中提到,“控”的一部分语义被迁移到“X+控”中在不断使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语义转变。这种语义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它又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认知呢?根据认知语义学,一个事物具有多种属性,词语具有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词语的概念意义只反映其本质的主要属性,其他傩宰魑潜在的语义特征储存在语义中。在特定的语境下,某些潜在的属性被激活,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形成词语的联想意义(张再红,2009)。“X控”就是“控”的某些属性如控制,迁移到新词汇中,使其具备了“控制”的属性,同时结合使用语境,转变成“偏爱或喜欢某事物并受其控制到了不由自主的程度的人”的语义。分析它的隐喻机制发现该隐喻模式有四个构成要素:源域(控制或受控制);目标域(很喜欢某事物(的人));认知动因(社会新现象);映射结果即生成的联想含义(偏爱或喜欢某事物并受其控制到了不由自主的程度的一类人)。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出现的社会新现象投射到词汇上便促成了新词语的产生。正如吕世生(2011)所说,隐喻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机制,这一机制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下得以发挥作用。基于这个认识,我们需要探寻“X控”的语境来找出是何种文化模式催生了它及其受到人们普遍接受和追捧的原因。当某人说自己是某某控时,往往带有随意调侃的语气,承认自己对某事物很着迷,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实则在标榜自己的个性,成为社会自我认知的一种投射。当说别人是某某控时,其实是给某人加上了一个社会标签来加以区分。“X控”用来代替某某“癖”摆脱了病态和道德指认之感,用来代替“很偏爱某事物”保持了讳莫如深的神秘主义感,又符合语言经济化的原则。再联想到另一流行语“HOLD住”“HOLD不住”,“控”的表达更能突显人们这种对某事物极度喜欢达到了“HOLD不住”的程度。“X控”要宣扬的态度是人人都有偏好,没有偏好就没有个性。
五、结语
“X控”作为网络新兴词汇不断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迁变成为一个颇具特点的词汇,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分析它的构式特征和语义限制,探索了背后的认知成因和转喻生成。“X控”这一词汇不断和新的社会现象及新词结合使用,正处于发展变化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当今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语义迁移和扩展,对汉语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语言学者,应予以重视并进行细致分析以找出共同规律丰富汉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吴海波译,Adele E. Goldberg (1995).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高航,张凤.词类的构式语法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3]王寅.认知构式语法[J].外语学刊,2011,(2).
[4]曹铁根,莫伟勇.网络新词语“X控”语义解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形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学说或思潮,是在长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严格说来,它既难说有一个首创者,也难说有一个集大成者,而是后人对种教育思想及其倾向作出的概括。所以,很难找到一种言简意赅又合众人意向的定义。这里,我们试例举几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教育辞典和百科全中关于形式教育的界说。
(1)美国孟禄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中说:“形式训练主张通过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学习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2)美国古德编纂的《教育辞典》中说:“形式训练即:1、建立在训练迁移和心智训练基础上、依赖于学习精选出来的材料的教育理论;2、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心智能力而不是获得知识的理论或学说。”
(3)苏联凯洛夫等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中说:“形式教育论的拥护者们断言,学校的主要注意力应当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记忆能力,而不是用于获得大量的知识。他们认为最宝贵的并不是科学的基础知识,而是学习科学对于改善学生理智能力所发生的那种发展性影响。他们认为发展儿童理智的最重要的材料是语言(尤其是拉丁语及希腊语)和教学;他们捍卫教育上的所谓古典主义倾向。他们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借助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的专门练习来训练学生。至于这些练习的内容则似乎是完全‘无所谓’的。”
(4)西德《教育学辞典》中说:“形式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认为发展和发挥人的主观所具有的力量和能力对教育是决定性的。”
(5)日本《新教育用语事典》中说:“形式训练认为学习教材需注重心要的心智作用和提高心智的训练观。”
(6)日本《新教育、心理学事典》中说:“形式训练认为人的心灵中与生俱来的各种能力(观察、注意、识别、比较、综合、抽象、推论、记忆等)虽不完善,但是天赋的,它以能力心理学为基础,主张强化各种它官能。”
(7)我国朱经农、唐钺和高觉敷主编的《教育大辞书》中说:形式训练,“简言之,此种理论乃谓无论如何获来之智力,皆可施用于人类生活之任一部分。所谓形式陶冶者,此之谓也。”
(8)我国《辞海》中说:形式训练说为“18世纪资产阶级教育学的一种主张。认为人们的心灵具有种不同的官能,而每种官能都可以选择一种难度较高的教材通过教学加以训练,使之充分发展,然后用它来学习其他不同的教材。如使用拉丁文法的教材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使用数学教材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以后,则受教育者记忆功思考其他事物,也很便利。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的。”
除此之外,一些在教育理论界影响的专著,也对形式教育有各种界说。就以大家较熟识的为例: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美国波特的《教育哲学大意》,美国查特斯的《课程编制》,我国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苏联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的《教学论》,苏联斯卡特金的《中学教学论》,我国华中师范学院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董远骞、张定璋、裴文敏的《教学论,王策三的《教学论稿》,吴杰的《教学论》,等等。如果加上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则为数更大了。
我们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撰写“形式教育”这一条目时,参照当时寻揽到的材料,把形式教育归纳为三点,也未必得当:
(1)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有用操练使它们发展起来;心智的能力,也只有用练习使它们发燕尾服起来。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能够最有效地训练学生各官能的心智能力。
(2)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认为在教育中灌输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如果人们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发展了,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吸收。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即便学习的内容被遗忘了,却仍然留下了一种永久的、更有价值的效果。因此,不必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而要重视它们的训练作用。
(3)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认为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心灵的官能或某种官能得到发展,就能迁移到其它学习上去。学生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会对学习其它课程和教材有很大的好处。
二、形式教育论的渊源----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教育学家
在西方,形式教育论作为一种学说来说,是在教育理论演进到17世纪后才出现的;但就其萌芽来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一些著名哲学-教育学家。结此,美国的奥苏贝尔和鲁宾逊在《学校学习》一书中有其独具的见解。他们认为:“事实上,存在着两种形式训练论。第一种称之谓古典主义的,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它的形成和发展已有好几个世纪。它认为:心灵最好是通过学习古典语言、哲学和其它我们现在不那么确切地称之为文理科的学科来训练。第二种形式训练论称之为官能心理学的,它是由哲学家沃尔夫创立的。他在1734年发表了一种理论,认为心灵是由各种官能构成的,计划的基本要求是提供硬性的理智作业……这两种理论在世纪关于古典语言9拉丁语和希腊语)和数学是训练心灵的最好学科这一论战中,走到一起来了。”
西德的克拉夫基则把形式教育论分为两个时期:官能教育论和方法教育论。官能教育论认为本质不是在于接受和掌握内容,而是在于把内容作为一种手段,借以促使其能力、心灵和智力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年轻一代通过这种训练获得能力可以迁移到其它方面。按照种理论,教学中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最大可能性发展学生能力的内容作为训练手段。方法教育论认为,影响学生今后生活的教学内容无以数计,所以,从内容上来确定教育的本质是不可能的。方法教育论着眼于学生的教育过程,掌握思维的方法、感情、价值标准。简言之,就是着眼于学生通过教育掌握各种方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接受一系列的内容。
这里暂且不论把形式教育论等同于官能心理学是否恰当,把形式教育论分为早、晚期是否合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要探讨形式教育论的来龙去脉,就不得不追溯到古希腊。
在西方教育育史上,苏格拉底方法,即谈话问答,有着重大影响。黑格尔为“苏格拉底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从具体的事例发展到普通的原则,并使潜在于人们意识中的概念明确呈现出来;(2)使一般的东西,通常被认定的、已固定的、在意识中直接接受了的观念或思想的规定瓦解,并通过其自身与具体的事例使之发生混乱。”
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不可能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真正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内部,需要的仅仅是唤起知识,使之达到意识的境界。他认为:“如果我以眼睛看着事物,或试想靠感官的帮助来了解它们,我的灵魂会完全变瞎了。我想我还是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且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好些。”因此,苏格拉底把知识建立在“回忆说”上,即:“所有探究、所有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罢了。”提问法的目的在于对永恒的形式和不断变化的外表作出辩证的区分,而教育目的则在于促使学生唤起意识,发现以潜在形式存在于人心内的真理。
同当时的智者不一样,智者强调知识的实践性,而苏格拉底则强调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和道德价值。他注重的是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内容,从而为教育即训练这一观点植下了种子。
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可以说苏格拉底所开始的工作,是由柏拉图完成了。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暂时的现象世界,一种是真实、永恒的理念世界(又译观念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与生俱来的。不过,尽管理念是天生的,但当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他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只是永恒理念的一种模糊不清的摹本。原先完美的理念在进入肉体时,变得朦胧了。事实上,这是西方认识史上最早的天赋观念论。这种观点为近代唯心主义唯理论所继承。
柏拉图根据这一基本论点,认为学习即某些理念(能力、观念)由里向外的发燕尾服。“学习即回忆。”知识是由那些在地球存在以前就普遍存在的绝对理念所构成的。学习过程即回忆或再现昏睡过去的理念的过程。教育目的在于使心灵尽量摆脱肉体的束缚。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心灵里都有一种官能,当这种官能被其它日常事务蒙蔽了或毁坏了以后,可以用这些学习(即算学、几何学和天文学等----作者)来澄清或重新点燃它。保护官能比保护眼睛更重要,因为只有官能才能洞见真理。”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教育目的,使人达到理念世界呢?在柏拉图看来,主要通过两种教育:第一,音乐----为了陶冶心灵,因为音乐最能深入人心,留下深刻影响,带来优美的一切;第二,体育----为了锻炼身体,因为当心中蕴藏着优美的意向,而身体和谐的美又与它相匹配,这是一种最美的景象。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身心作了清楚的区别。他认为,心灵对学习的贡献在于提供观念,身体对学习的贡献在于提供感觉。这种身心二元论的思想对以后的教育学家有很大影响。当然,柏拉图对身心这两部分并不一视同仁。他认为:“身体强健本身并不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心灵和性格,相反,心灵和性格的优异会使体格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从柏拉图对算学和几何学教学的阐述中,可以直接看到形式教育的早期萌芽状态。由此,美国格雷夫斯曾在他的《教育史》一书中认为,形式训练说起源于《理想国》。柏拉图认为学习算学是为了“通过纯粹思维,理解数目的本质。他们不用考虑其有用性,象商人或店主那样为了买卖,而是为了保卫国家,为了使心灵容易从变幻的世界皈依到实在和真实的世界中去。”“算学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必需的,因为它显然会迫使我们心灵使用纯粹思维,以达到真理。……凡是天生善于计算的人,几乎始终很快就会学会其它事物;对于理智迟钝的人来说,通过计算的训练和练习,即使没有其它益处,也总是能使其敏捷。”总之,学习某些学科即便没有直接用处,但它可能对心智训练很有价值。例如,“学过几何的人再学习其它学科比较敏捷。所以,学习几何对于学习所有其它学科都有某种促进作用。”
正如亚当斯说的,就柏拉图对形式训练所持的观点而言,形式训练论同公元前5世纪所达到的教育理论演进阶段正相吻合。尽管形式训练作为一种理信纸,无疑是在晚近出现的,但要记住的是,在柏拉图时期达到的阶段完全是一个特例,远远超出了人们在一般进程中所能作出的预料。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他继承了他老师的思想,但走得比他老师更深远了。
从哲学上来看,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他认为认识的对象不是理念,而是真实存在。认识只能从感觉中产生。这就是他著名的灵魂蜡块说。他把感觉和经验作为人类认识的基础,“谁不感觉,谁就什么也不认识,什么也不理解。”但他同时又认为,感觉就是感觉被感觉的形式,而不是感受质料。正如蜡块只是印上了金戒指的图纹,而不是金本身一样。所以,认识的对象只能是形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对形式与质料作的区别。用他自己举的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制造一个铜球,那么铜便是质料,球状便是形式。正是凭借着形式,质料才成为某种确定的东西,而这便是事物的实质。在他看来,形式比质料更实在。
从心理学上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生命之本源。灵魂不仅赋予有机体以生命,而且使有机体潜在的特征得以展现。灵魂作为一种能动的本原,有着潜能或官能,它们以各种方式活动。亚里士多德描述了灵魂的五种官能:(1)生长的官能,即有机体保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2)欲望的官能,即追求使自己满意的、良好的东西的倾向;(3)感觉的官能,包括审美官能;(4)运动的官能,即活动能力;(5)理性的官能,即推理能力。在这五种官能中,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最后一种官能。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心灵的最高的方面----理智。理智教育是教育的最高任务。对于具有高尚灵魂的人来说,只知寻求效用和功利是极不合宜的。“应教授儿童那些真正必需的有用的东西,但并不是教以一切有用的东西。……儿童应教给对他们站将来有用的知识,而不致使他们鄙俗化。”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一样,认为音乐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感,它象绘画一样,不应当变为手艺。
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许多世纪里,从功能功官能的角度,也就是从心灵能够做些什么的角度,描述心灵或灵魂非常流行。包括圣托马斯.阿奎那在内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是这样,天主教育心理学也基本如此,甚至在文艺复兴及其后的年代里,官能心理学还是一种最为人们所接受的学说。在这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主要的争论并不在于官能心理学的原理,而在于官能的数目及如何确切地描述这些官能。有些人坚持只有一种官能,而另一些人(如18、19世纪的颅相学者)则认为有24种以上或37种官能等等。
认为灵魂的主要特征的是主动性,用灵魂的各种能力或官能来描述人的本性,就导致了这样的认识:学习寓于这些能力或官能的操练之中,尤其是寓于推理官能或认识官能的操练之中。这也就是说,为了获得知识,官能的练习是头等重要的,智慧出自官能的操练。教育存在于官能而进行的官能操练之中。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官能的发展高于一切。
生卒先后于亚里士多德的爱苏格拉底在《论财产的交换》一书中,也谈到类似的观点。他说:“体操在助于身体,哲学有助于心灵。身体训练和心智训练同样能增进各种天赋能力。”但爱苏格拉底对训练的作用估价并不很高。因而影响也不大。德谟克利特也很强调理解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多发展理解,而不是多累积知识”,“很多博学的人是并不智慧的。”由于德谟克利特的很大一部分著作已失传,所以,要系统了解他的观点很困难。
也有人认为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是形式训练论“最早的明确表述者之一。”它是西方古代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
从昆体良对音乐和几何学的论述可以看到他形式训练的倾向。他坚持要实施音乐教育,因为音乐对人心有陶冶作用。他认为几何学“对儿童是有教学价值的,因为大家公认几何学能锻炼儿童的心智,提高他们的才智,使他们的理解力灵敏起来。几何学的这种价值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在所学得的知识中实现的。”昆体良还进一步论证道:“抱怨‘只有极少数人赋有天禀的理解官能,极大多数人由于理解迟钝而空耗时间与精力’是没有根据的。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大多数人都既已作好理解的准备,又能很快学会的。因为迅速习得是人类的天性,就象鸟生来会飞、马生来会走、野兽生性暴躁一样,人类特别适合于理解活动,并在理解方面特别敏锐。”
昆体良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演说家上。他认为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一些学者所限定的知识,也不在于了解修辞的规则,而是要增进其演说的能力,具有雄辩的口才。“因为一般说来,在论修辞艺术上,枯燥的教科书的结果是竭力追求过多的技术,因而损害和削弱了可贵的风格的因素,耗尽了想象的活力,只剩下光秃秃的骨骼。”可见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而在于能力和形式。
综上所述。形式教育论的思想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露萌芽,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这股思潮愈益占上风。
三、形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在古代,形式教育论的思潮主要以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为依据,辅之以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到了近代,随着心理学的兴起,以心理学为基础成了一种时尚。相对于教育理论与哲学的关系来说,教育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直接。近代的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而官能心理学则来源于心灵实体说,简称心体说。
人类对于心灵的初始的看法,也许是把心看作是灵魂,把官能看作灵魂发生作用的形式。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一切东西都赋予灵魂。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才离开了这种泛灵论,而把灵魂看作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所特有的。在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中,还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但自从哈维在17世纪发现血液循环原理之后,人们开始用机械作用来解释生命现象,而无须用灵魂来作主宰。心灵实体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心灵实体说起源于法国的笛卡尔。他认为有两种独立的实体:具有广延属性的物质实体和具有思维属性的心灵实体。心灵这种实体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就象物质作为实体而存在不依赖精神一样,两者代表截然不同的世界。这种把心灵看作异于物质的实体,便是所谓的心灵实体说。
把心灵看作是异于物质的实体,结果便直接为官能心理学提供了基础。根据心灵实体说,心灵这个实体生来就有各种官能,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发展。它认为心灵这个实体存在着各种官能,官能是心灵进行一定活动的能力,对心灵作出这样描述和解释的心理学,便是官能心理学。
如果相信心灵实体说和官能心理学,那么,学习的知识遗忘了,或大部分遗忘了,而教育的价值却依然存在。因为知识的主要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属于事实的知识虽然遗忘了,却留下了比只是事实的知识更有价值的学习效果。于是,教育就成为忘掉了一切学习过的知识以后所遗留下来的东西。
莱布尼兹在认识论上同笛卡尔一样,是唯理论者。他认为人有固有观念。一切可靠的、普遍的、必然的知识,只能来自理性。感觉不能提供这类知识,感觉只能提供一些特殊的、个别的事例。所以,莱布尼兹认为人心最初不是空白的。他用大理石的比喻,心不是单一色的大理石,而是有纹路的。正因为这些纹路,它只能被雕成某种塑像,而不能被雕成任何别的塑像。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个塑像可以被认为是这块大理石所固有的,当然要经过加工才能得以实现。
“单子论”是莱布尼兹关于心理本质的理论基础。他以为单子是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是一切事物的基础。由于单子是一个封闭的自为世界,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活动着,它没有供世界出入的窗户,不能接受外界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心理不是通过感官而发生的,也不是外界对象作用的结果,而是心灵自身所固有的潜在观念的显现。因为“心灵原来就包含着一些概念和学说的原则”,……它们“是作为倾向、禀赋、心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并不是作为现实作用而天赋在我们中的。”从潜在状态变成明晰观念,从而产生了心理。可见,莱布尼兹以单子论的形式恢复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沃尔夫是莱布尼兹学说的继承者,是官能心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自称是莱布尼兹的学生,但他以对现实抱新时代所特有的更为冷静、更坚持经验论的态度,力图从莱布尼兹的单子论中去掉神秘主义的因素。
沃尔夫主张单子有两种:一种是心灵的单子,即灵魂;一种是物质的单子,即物质的原子。莱布尼兹认为一切单子之间有一种预定的和谐,所以任何单子都反映了整个世界;沃尔夫则只认为身体的物质单子与心灵有预定的和谐。他认为,每一心理状态为其前一心理状态所决定,而不为身体状态所决定,因为心与物根本不同。可见,沃尔夫在认识论上也是唯理论者、他不赞成洛克的经验论,不认为人心最初是空白的。同时,他也不赞成联想主义“人心被动”的看法。他主张人心是主动的。
近代官能心理学是由沃尔夫以系统化的。但是沃尔夫的官能心理学只是给一种心理过程以一种名称。如回忆过程被称为回忆能力,推理过程被为推理能力,如此等等。他并没有对这些过程加以科学的分析。他把心灵官能分为认识官能和欲求官能。
德国启蒙学者之一的提顿斯,属于莱布尼兹-沃尔夫学派。他在沃尔夫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上创立心灵官能的三分法:理解、感情和意志,即后来人们常讲的知、情、意。
虽说在提顿斯之前,孟特尔逊已认为人的心理作用除了认识、意志外还有感情,但提顿斯的贡献在于对感情与感觉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感觉只是对外物的一种表象,而感情则是感觉者自身的变化。感情不能独立发生,而是附在感觉或其它心理过程上的。提顿斯把人类心灵的官能分为三种:理解、意志和感情。从而开了心理官能三分法之先河。
孟德尔逊和提顿斯提出的心理官能三分法并未受到人们的注意,真正使心理官能三分法流行于世的是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