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391-01
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不管旅游的内容还是旅游的形式都承载着文化的精神。从这一层面可看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
一、乡村旅游与非遗
最近出现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即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结合。这种旅游方式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典型性、稀缺性、真实性等特点,牵动效果显著,广泛影响相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包含民间文学、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民俗等多个种类,这些文化状态一般存在于乡村地区,比如,以北京太平鼓为代表传统舞蹈,以成都面人为代表的传统美术等。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深入利用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当地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进而起到增加乡村旅游中文化底蕴的作用,使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文化,最终达到乡村旅游和非遗深度结合的目标,实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继承和保护非遗,同时又通过非遗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利用现状
当前,已经开发利用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利用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牵头组织策划在传统节假日、艺术节或申遗纪念日进行一系列表演活动,市场生产经营和非遗相关产品,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等方式。尽管当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已经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利用率低
现在只有小部分非遗等级高,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其它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知名度不高,甚至不被外地人所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表演艺术种类大多以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利用率较低,一般散布在各乡间村落里,不仅没有和乡村旅游相融合,也没能较好的促进当地文化建设。
2.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
随着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产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化活动逐渐离我们远去,无人继承发展,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消失的边缘。比如说,通州的运河船工号子,现在唯一的传人是位于永顺镇盐滩村的已86岁高龄的赵庆福,缺少后人传承发展。并且,依靠漕运儿存在的运河船工号子,如今已失去了载体,没有了生存空间,加上人们对他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研究,面临失传。
三、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新的发展创新点,可以提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契机。针对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现状,结合非遗的特色和类别,归纳总结出几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要注意,不同地区应按照当地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灵活选取,选择适当的利用方式。
1.展示与体验方式
非遗的展示与体验利用方式指的是将其进行展示,针对有条件实施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当让游客在现场进行文化体验,最终使游客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并且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为当地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对吸引力强、知名度高、级别高并且展示时间非固定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通过建造非遗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形式,在博物馆展示和非遗有关的物质载体,并在博物馆内进行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在乡村旅游中适合通过体验来传承的非遗主要包括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和杂技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容易体验的特性,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这些项目,促进文化的传承。
2.旅游商品方式
以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们的技艺本身不能引起游客的足够兴趣,并不能吸引游客的到来。针对这种类型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利用生产非遗有关的商品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化方式指的是把非遗项目中的有关艺术形式经过大规模集中工厂化生产加工制造出来的商品作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乡村游客集中的地方进行销售该商品,达到通过售卖旅游商品来增加当地乡村旅游收入,并且实现在乡村旅游中继承发展非遗文化的目标。
3.旅游节方式
非遗与物质遗产的最大区别是无形性,要使乡村旅游充分利用这种无形的文化,就要一款合适的介质。比如,非遗文化中的民俗就需要凭借乡村旅游中的旅游节来展现起文化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来传播民间文学。另外,展示时间相对来说固定、名气不高的非遗文化,也需要通过开展旅游节活动进行展示体验,使更多的旅游者了解认识这一非遗文化项目。在旅游旺季,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和非遗文化相结合,举办盛大的乡村旅游节,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有机会参与旅游节,感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旅游节活动追溯历史,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体验各地民俗。并且,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传承文化带来的好处,不断激励他们继续表演民俗,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旅游节发展乡村旅游中要注意,举行乡村旅游节活动时不能太片面,非遗文化项目和乡村旅游一定要结合起来,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果不这样,会造成旅游节活动的吸引力减少,前来观光旅游的人较少,达不到定期开展旅游节的条件。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消费者在旅游时求知识、求不同、求美景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宝贵的文化资源。按照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创意设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有利于做出文化品牌,传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实现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共赢。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56-62.
[2]侯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
关键词:传统;现代;非遗;装饰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深厚,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只是被收录进各级非遗名录,对非遗项目只起到了调查和记录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进行传承和发扬,使得很多非遗项目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传承非遗项目,如何利用新时期的创新创意设计,将非遗融入现代装饰艺术已经成为当今热门话题。
1现代装饰艺术中的非遗装饰元素以及文化内涵
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0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传统手工技艺因其形式多样、具有实际载体、技艺性强、花纹特色明显等多个特点,能与现代装饰艺术很好的融合,强有力的烘托产品内在艺术特色,使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选取瓯塑、黄杨木雕、苍南夹缬、细纹刻纸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根据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与装饰艺术的结合层次,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并对这三个层级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延伸拓展。
第一层级:技艺搬迁。所谓技艺搬迁即指将传统手工技艺原封不动或者简单整合,将其完整搬迁到现象产品装饰艺术中,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产品的第一层级结合。这一层级结合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利用原技艺特点,改变其基材、表面形式等方法,实现技艺搬迁。在此基础之上,产品设计者结合瓯塑特点,利用瓯塑油泥自身特性,将图案缩小,将其制作在眼镜架上。设计者可以利用镜架本身镜腿宽度以及金色斜线的位置,在斜线上制作出金色花瓣的感觉,为镜架增添几分优雅,使镜架更具文化底蕴。类似的方式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传统手工技艺中,如将小面积瓯绣作品、细纹刻纸作品等,采取简单结合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手工技艺运用到现代装饰艺术中,打破传统非遗作品宣传方式,使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主动了解、认识并接纳非遗文化。
第二层级:加工技巧。传统手工技艺加工自成一体,加工特色明显,产品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有些有特色的手工技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缩小加工面积、减少加工复杂程度、变化加工形式等,甚至可以将这些不太复杂的手工技艺交由消费者进行判断、选择,根据消费者意愿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使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产品设计有机结合。第二层级主要在第一层级基础上,通过对手工技艺加工技巧的分析,将这些非遗手工技艺加以转化,将其移植到现代产品装饰设计中,或者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体现消费者个性需求,在装饰设计中添加传统手工技艺。
(1)仿黄杨木雕工艺。温州黄杨木雕,作品内容贴近社会,作品造型生动,其刻画的人、物神形兼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民间风俗习惯中的人物、动植物等,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黄杨木雕刀法细腻,图案清晰、生动,现代产品设计中,吸收黄杨木雕的加工特点,将其和先进的精雕机相结合,将黄杨木雕这项手工技艺应用到现代产品装饰中。利用雕刻机仿黄杨木雕技艺特点的眼镜产品。
(2)仿细纹刻纸工艺。温州细纹刻纸刀法精妙绝伦,图案线条细若游丝,工整细腻,纤而不繁,手法高超者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若游丝,经过这些刀具打造的经纬格子线,手工技艺者能随心所欲地刻画装饰图案、纹样。眼镜镜腿表面的花纹可以采用镭射加工,能在镜腿金属饰片表面形成很好的一层细致花纹,并且花纹大小不受限制,花纹复杂程度由设计者决定,能很大程度提高本款眼镜档次。同时眼镜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对这款眼镜特色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这款眼镜的文化内涵,了解温州细纹刻纸手工技艺的特色,增强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加深消费者对这款眼镜的喜爱程度。
(3)仿苍南夹缬。温州苍南夹缬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苍南夹缬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苍南当地广为流传,20世纪初,本地民众婚嫁均会选用当地夹缬技术制作相应织物。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层级:提炼升华。经过技艺搬迁和加工技巧沿用,非遗手工技艺能在现代加工技术手段之下,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并在各类工业产品中加以体现,从而使工业产品和非遗更好的结合,也在工业产品中体现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在这两个基础之上,提炼升华主要将流传至今的非遗手工技艺中的图案、花纹、加工特点、工艺特点等各种内容加以综合,[2]并将其进行提炼和提升,用现代工艺手法在现代工业产品上得以体现。非遗手工技艺中,很多图案、花纹、颜色、工艺特点等,都和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以及风俗相结合,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在内,如瓯绣、瓯塑、细纹刻纸、苍南夹缬等多种手工技艺,图案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制作细腻,图案清晰,颜色鲜艳生动,层次感强,作品效果突出,制作精美。在此基础之上,很多工业产品也吸取这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特点,结合现代工业设备,将这些优美的图案、花纹提炼升华,结合产品本身尺寸、造型基础等加以应用。
2总结
温州当地非遗手工技艺有着很强地方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手工技艺很多都展现了南方手工艺人精妙的技艺和细腻的装饰风格。[3]这些细致、烦琐的装饰花纹和图案,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通过简单搬迁、加工技艺搬迁和提炼升华等方式,将温州当地的非遗手工技艺成功转化到现代工业产品中,使这些非遗手工技艺能通过现代产品得到更好的体现,也使非遗手工技艺的精髓在现代产品上得到传承。以非遗为基础,通过现代加工手法设计、生产的现代产品,能使消费者在了解温州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好的认识、接纳、传承和推广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认识温州、了解温州。[4]参考文献:
[1] 汪颖.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案例研究[J].包装工程,2012(06):6871.
[2] 宗伟刚,段晓昀.黎平侗族童帽装饰艺术研究[J].装饰,2013(03):848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现状;分析;策略
一、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形式,它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表现方式,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节庆活动、民俗活动和礼仪、传统工艺知识和技能等,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与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邢台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被誉为“鸳水之滨、襄国故都”。它是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曾涌现出中医圣祖扁鹊、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乌头宰相”魏裔介等一大批历史名人,给后人留下了十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邢台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项,其中包括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招子鼓、威县乱弹、威县冀南梨花大鼓、邢窑陶瓷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9项,其中有招子鼓、内丘神码、弹(谭、潭)腿、沙河九龙祭祀等。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89项,如广宗打礁、南和抬黄杠、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种类全,有民间文学(牛郎织女传说、内丘县郭巨孝文化)、民间美术(内丘神码、南宫碑体书法艺术)、民间音乐(内丘扇鼓腔、沙河市道教音乐)、民间舞蹈(宁晋县八仙七巧灯、隆尧县泽畔抬阁、广宗跑竹吗)、民间曲艺(冀南梨花大鼓),民间杂艺、传统技艺(邢窑烧制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传统民俗(内丘扁鹊祭祀、沙河九龙祭祀、清河中华张氏传统祭祀)、传统体育(沙河藤牌阵、邢台梅花拳、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称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我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现状
外宣是指以本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基础,凭借现代化媒介或其他宣传手段,真实客观地向外来人员介绍中国的政策、经济文化和建设成就,尽可能地获得世界人民的信任、支持和认可,从而在世界民族之林树立起良好的国际形象,不断加大对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独特文化形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邢台文化走向世界,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也是保护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对外宣传就离不开英语翻译,因此有必要对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为弘扬邢台传统文化,邢台市凭借各县或各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大影响的非物质文化,市县政府、社会团体和高校组织举行多种多样的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如中国・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清河县乡村旅游暨山楂节、秦王湖牡丹节、九龙峡桃花节等。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文化交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友人、专家和大量游客前来学习、考察和旅游。
在这一文化交流过程中,语言交流离不开翻译这座桥梁,有效准确地展现我市特有文化的魅力内涵更离不开高质量的翻译材料。但由于这些非遗外宣活动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多强调其本身的名录体系建立、遗产普查、传承人命名等方面,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翻译方面,导致多方面问题。通过走访和了解,举办这些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及一些旅游活动时,翻译工作者几乎都是由举办方聘请,而这些译员对当地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因此所译成品并未达到理想水平。同时该行业缺乏相关部门监管,使非遗外宣英译处于无杂乱状态。由此看来,非遗的翻译还缺乏其专业性、组织性和规模性。
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非遗的英译处于起步阶段,邢台地区外宣翻译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容乐观,高水平的外宣翻译人才稀缺,正式出版物也很少。通过对搜集到的部分译文进行研究,总结后发现其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译文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只翻译表面文字信息,忽视了其中的内涵信息;第二,非遗外宣译文不够规范、精简,对原语文化中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的词汇处理不恰当造成错译、漏译;第三,译文对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面的差异考虑较少,缺乏外国友人和游客的认同意识,使译文翻译过度或表达不够精确。这些问题会导致译文的可读性差、外宣效果不佳。
三、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现状分析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重视程度不够
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宣传和交流,相对来说,邢台非物质文化外宣翻译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虽然在2006年,邢台市政府发表《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表明政府对非物质文化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和组织,非遗外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没有投入足够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等。
2.专业外宣翻译人才的缺失以及翻译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不重视
为使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文化“走出去”,准确而规范的译文是必要的。从搜集到的外宣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不容乐观,文化遗产专业翻译人员稀缺。有些翻译人员自身汉语及英语素养达不到较高标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良莠不齐。此外,目前还没有一本完整、权威的英汉对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使得翻译规范不统一。翻译界也没有形成完备理论来推动和支持非遗文化外宣英译的研究和发展。
四、关于改善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现状的策略
关键词:;消费社会;女性;消费异化
中图分类号:C913.68;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91-02
一、女性消费异化的表现
(一)女性同商品相异化
1.女性的消费需要被商品所创造。马克思说:“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求的满足。”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奴役人为目的异己存在物的王国也在不断充实壮大。今天,商品社会不断发展,商家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努力创造着不同的新的需求来刺激人们的消费。女性由于社会地位和自身性格的弱点,成为了消费战争中最主要的受害者。在当今的消费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相信她们的美丽是可以购买的,同时商家用各种各样的广告对女性美进行定义,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循着定义进行消费,女性对美的需要被商家利用,逐步变成减肥药、化妆品等的消费主体。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存在物的特性就是通过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世界表现出来的。但是,大多数女性在商家的操控下逐渐失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女性的消费就在这样的交易过程中逐渐被异化了。
2.在消费中更多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鲍德里亚认为,正是由于符号中介,消费社会中的物、物与人及人与人的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符码中隐藏着严谨的社会逻辑。他认为,在交换行为中存在着一种“符号价值”。符号整合着整个消费体制,消费社会的本质集中体现为符号消费和符号价值的确立。女性同商品本身相异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炫耀性消费和文化性消费。(1)炫耀性消费。女性的炫耀性消费主要表现为奢侈品类的消费。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一些白领阶层甚至蓝领阶层的女性为了购买一个包包或者一条围巾不惜成为“卡奴”。(2)过度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还体现在追求商品的文化性消费上。品牌文化是一个令女性无法抗拒的符号价值。很多女性青睐某一种品牌,其实她们真正喜欢的是商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因此她们心甘情愿地花高价来购买该品牌产品。这样的结果就使商品的使用价值被商品的符号价值所取代。
(二)消费社会中女性的商品化
对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学的定义下,美仅仅是一种没有功利性的感性的状态。但是,在如今的消费社会中,女性的身体变成了另一种可以吸引财富的工具,进而女性的身体成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商品。当今社会整形手术种类繁多,尤其是痛苦较小的微整形技术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整形大军中来,这说明女性的身体可以直接用来消费。“一针除皱”、“一针瘦脸”这样的广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女性身体的美丽是可以花钱购买的。由此可见,当代社会女性的身体逐渐与女性本身分裂开来,逐步成为控制女性自身的一种工具。这样一来,女性自身作为主体被忽略了,使女性之间相互联系的不再是女性本身而是可以交换的商品,这是女性消费异化的又一重要表现。
(三)女性的消费由手段变成了目的
人类消费的目的在于通过满足各种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命存在,实现自我完善。然而,如今的消费社会,购买取代了对商品本身的使用,购买成为人们的乐趣,消费目的发生了严重的异化。女性感性的特征使其更容易被更新更好的商品所迷惑,甚至被自己的情绪左右,购买和消费往往被体内多巴胺所控制,其目标是非理性的。女性通过消费来舒缓自己的情绪,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对于一些女性来说消费就是目的,而不是获得商品使用价值。
二、女性消费异化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女性消费异化的经济原因主要是,资本逻辑推动消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提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他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已特有的社会性质。”由此可见,资本的本质就是资本所有者用来剥削工人生产出的剩余价值,从而使资本达到增值。当代社会资本的目的是卖出更多的商品,获得最高的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资本摒弃了消费的需要,不断地去进行商品的生产,并且通过消费来操纵人类的需要以实现资本积累和扩张。由于女性性格的特点,她们成为资本最容易操纵的人群之一。
(二)社会原因
1.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在倡导男女平等的当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受几千年来“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当今男女社会地位存在显著差异。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一名女性,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如果30岁不结婚,就会被人戏称为“剩女”。相比之下,那些貌美如花的女神们虽然没有高学历,但是依然可以获得有钱的“成功男人”的青睐。因此,一些女性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拼命去减肥、化妆甚至整形,使减肥药护肤品成为生活必需品。
2.对现代异化劳动的补偿心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和哲学手稿》中指出,在异化劳动过程中,原本应该属于人的天生的自然的劳动需要,变成一种“异于自己的存在物,从而使工人自身被控制”。在现代社会,女性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重任,异化劳动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女性如果想从家庭和工作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就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为了弥补这种压抑,她们消费着一切可消费商品,精神的、物质的,希望从各式各样的商品中得到快乐的体验,这也是女逛商场的原因。
(三)文化因素
正如马克思所说:“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是一个主要的文化因素。西方消费主义文化追求新奇的奢侈性,炫耀性消费,最易受到文化产品影响的女性们,最先丧失了批判的精神,她们变得拜金,变得追逐所谓的流行。可见,消费主义文化的广泛传播,正是女性消费异化的思想根源。此外,广告作为物品的论述话语,以物品作为现实指涉,构成了物体系的意识形态。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不断地将人们说服。鲍德里亚曾指出,广告可以呈现出物体系的全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符号,各种各样的女性产品由广告进行宣传推出,不断地说服女性去购买,使女性产生“虚假需求”。
三、女性消费异化的影响
(一)女性精神方面的影响
女性消费异化对女性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女性逐渐形成不正确的消费价值观。例如,西方消费主义思想使许多女性盲目迷信金钱和崇拜物质,有些女性甚至为了一件奢侈品就出卖自己的肉体和人格。在消费社会,女性的遭到更深层次压迫的原因是其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例如,好逸恶劳和铺张浪费。女性丧失精神追求的罪魁祸首就是好逸恶劳,这样的消费观念在一方面增强了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另一方面女性也逐渐与自己的本质产生异化。女性生活上的拮据往往是由于其铺张浪费,这样的消费观念是女性丧失独立性的根源。
(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系统失衡
女性消费的破坏力是十分惊人的。据统计,女性每月购买衣服化妆品的总价格超过女性月收入的一半,更多新兴女性更是沦落成为月光族。由于女性服装的更新周期短,女性衣柜中的服装最终会进入垃圾桶,因此仅仅中国一个国家每年产生的衣服垃圾就有上万吨之多。女性的化妆品更是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把一瓶化妆品用完的女性屈指可数,大部分用到一半就想换新产品了,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四、如何解决女性消费异化问题
(一)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随着消费越来越成为女性表达自己特定身份与地位的手段,消费不平衡也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由于其发展不平衡,收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政策进行调节,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另外,提高贫困地区的消费水平,例如制定消费补贴政策。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的异化与整个社会的异化也是分不开的,她们消费的异化势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从整个社会入手,解决女性异化问题,进而消除异化现象。
(二)减少奢侈消费的有形冲击
首先,应该严格限制身体消费类的时尚节目,如今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和广告费的提高,将越来越多的时尚类节目搬上荧幕,这类节目的播出使女性对美的认识发生偏差,促使更多的女性投身于美容、减肥、护肤甚至整容手术的消费中。其次,应该减少对女性有歧视色彩的广告和一些名不符实的奢侈品的广告。例如,现在许多沐浴露或洗发水的广告仅仅专注于展现女性的身体美,还有搔首弄姿极具意味,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因此我们要倡导在广告中展现女性的内在美,消除性别歧视的媒介暗示,从而也改变女性消费异化的现状。
[关键词]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米粉;产业链
[DOI]10.13939/ki.zgsc.2016.51.118
1 引 言
近年来针对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产业化方面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并在生产性保护以及有效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总结与深化。邱庞同认为我国“饮食烹饪申请‘非遗’已取得良好开端”,并已有了“在经营中保护”的方法对饮食类“非遗”进行保护[1]。毛笑文、闻艳云认为“饮食类‘非遗’有着天然的经济冲动”,并且需要正确引导这种冲动,用企业管理模式、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来发展饮食类“非遗”[2]。曹岚等人提到了通过开发饮食类“非遗”文化旅游项目对传统饮食文化类“非遗”进行保护,认为研究和利用传统技艺类“非遗”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和对其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3]。余明社、谢定源对我国饮食类“非遗”进行了生产性保护探讨,认为“生产性保护可激发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但也需要“防止生产性保护中的‘泛产业化’”[4]。桂林米粉制作技艺是桂林地域的饮食类“非遗”,已有不少学者对其饮食文化、发展路径、产业政策、产业化路径、品牌策略及连锁经营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很多学者忽略了饮食类“非遗”的脆弱性,桂林米粉是一个区域性品牌,无序的产业化开发会对桂林米粉制作技艺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以桂林米粉产业链结构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桂林米粉产业链结构对桂林米粉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符合当前背景下发展桂林米粉产业的建议。
2 桂林米粉现有产业链结构分析
桂林米粉产业目前已具备了一定规模,仅桂林市就有米粉店2000多家,100多家品牌连锁店,从业人员达上万名。2014年,桂林市桂林米粉食用人次达到4亿人次,桂林米粉店销售额达15亿元,原料和配料年销售额达10亿元,桂林米粉行业的年销售总额达到了25亿元。但是从桂林米粉产业当前的产业链来看,生产环节缺失有市场影响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生产者,虽然行业整体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比较于茅台酒、普洱茶、沙县小吃等饮食类“非遗”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采购和销售没有统一标准、品牌形象比较低端、利润空间比较小行业吸引力有限。
2.1 行I标准缺乏
虽然桂林市政府已经出台实施了《桂林米粉地方标准》《桂林米粉店建设与服务规范》《桂林米粉店等级评定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桂林米粉产业进行标准化,但主要是集中在销售环节,对于采购环节还缺乏相关标准建设。目前从采购环节来看,生产加工桂林米粉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大米、畜牧产品和农林产品,这些原材料通常是生产加工企业自行进行采购,导致采购比较分散,质量和规格也缺乏统一标准;桂林米粉销售终端对桂林米粉半制成品的采购或通过内部交易或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在此过程中也没有统一的采购标准对其进行约束。采购环节标准的缺乏容易导致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使行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难度变大。
2.2 利润空间有限
桂林米粉在桂林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桂林人饮食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桂林米粉产业可以被称为桂林的民生产业,价格受到非市场因素限制,使整个产业的利润空间变得十分有限。而且近年来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扬,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原材料主要为个体农户经营,负责初加工的小型企业和作坊的分散性采购造成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小型企业和大量作坊式的米粉加工模式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导致生产成本无法下降。利润微薄使桂林米粉行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积累变得十分缓慢,难以出现规模较大的企业。
2.3 品牌建设滞后
目前桂林米粉产业个体品牌较多,比较知名的连锁品牌有崇善、日头火、明桂、阿秀、俏天下、阿牛嫂等,但影响力较小,大多数局限于桂林地域,行业品牌建设发展滞后。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张说,桂林米粉在桂林很红火,但是发展和应有的地位并不相称,可以说是“有品牌而不够响,遍地开花不够香”。由于桂林米粉产业长时间来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众多个体连锁品牌和小型门店的混乱竞争使得整个行业的力量发生内耗,无法产生一个龙头企业让桂林米粉这个行业品牌真正“走出去”。
3 桂林米粉产业链结构改进措施
针对桂林米粉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拟在标准建设、大企业(厂商)建设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改进后的桂林米粉产业链图
3.1 建立采购标准,统一采购
政府应积极引导建立桂林米粉产业采购标准,引导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进行统一采购。第一,可以建立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进行集中生产集中管理,以便于控制原材料质量与标准,米粉初加工企业到供应基地按照原材料使用标准统一进行采购;第二,米粉销售终端对桂林米粉半制成品采购过程也要规定标准,按照指定标准进行统一配送,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半制成品不准予进入销售终端进行销售。对此可以先对各米粉初加工企业进行考核,然后指定已达到配送标准的企业向销售终端进行产品配送,并制定考核周期,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进行关停淘汰,这样便可以“倒逼”米粉生产加工企业不断通过产品创新努力提升自身产品质量,整个产业通过优胜劣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2 引导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厂商
桂林米粉的初加工是桂林米粉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对桂林米粉的质量、成本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桂林米粉的初加工厂商规模普遍不大,生产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对此政府可以引导桂林米粉初加工厂商的合并,帮助企业进行合理整合,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对于新生成的企业如何进行产量确定时,除依据原有的经验外,政府可以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米粉生产企业和销售终端之间搭建信息沟通桥梁,销售终端将自己每天的销量进行上传,初加工厂商依据这些数据来确定产量并可根据行情进行动态微调。
3.3 强化品牌建设与走出去战略
针对目前桂林米粉品牌发展现状,政府可以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依托,鼓励现有小型门店从店面装潢、人员服务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对无力升级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免费为这些门店进行广告宣传;帮助现有的连锁品牌进行合理对外扩张,引导其向高端餐饮方向发展,配合适当的广告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可以政府主导投资在各地火车站或者机场建立一些品牌门店,直接树立桂林米粉行业品牌的高端形象。前者对小型门店的发展主要是针对普通消费者,保障桂林米粉这项民生产业的延续,后两者则主要针对中高端消费者,通过品牌溢价提高行业利润。
4 结 论
通过产业链的完善,桂林米粉制作技艺这项“非遗”可以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以区域品牌辐射周边地区,逐步提升桂林米粉在全国乃至海外的影响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产业链的改进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米粉初加工厂商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不尊重传统和消费者的需要,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产品革新,这就会使桂林米粉失去群众基础,对桂林米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邱庞同.对中国饮食烹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看法[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11-15.
[2]毛笑文,闻艳云.饮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60-63.
[3]曹岚,李旭,王新梅,等.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转型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5(1):106-10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遗产划分为四个部分,即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口述及非物质遗产、地质公园。其中口述及非物质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历史的活化石。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关系
1.1 创意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有效媒介
“创意产业”概念是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明确提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与才华,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成为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进入21世纪后,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由创意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使创意产业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创意产业的地位迅速提升。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传统文化,但在将非物质传统文化转化为物质的文化艺术产品能力方面我们还有待提高,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领域还处于弱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与世界接轨的眼光来探讨研究文化创意中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2 民族传统文化:文化创意的原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而传统的民族文化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素材与资源。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将是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笔珍贵财富,而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又为传统民族文化提供展示舞台。只有将传统文化经过创意产业现代化与科技化的提炼,在创意产业中将传统文化通过科技的提炼、经济的转移与产业的转换,灿烂的中华文明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才会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必要性
2.1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历史,是千百年文明积淀的产物,这些传统文化与习俗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它满足了特定时期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但在今天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创新,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当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脱离现实生活而趋于消亡。文化的本质应当随时代变迁而流变,产业开发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而是对其保护的另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与手段,是在民族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在方式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不仅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对非物质文化更广泛地加以宣扬,从而被更多的人了解,起到弘扬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作用。
2.2 文化创意产业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性的舞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性,不论是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在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中都是在不断嬗变与发展的。每个时代的这些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作为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应该在今天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与创意创新并不矛盾,二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应该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精神基础上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意开发,这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体现。
2.3 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的有生力量
20世纪90年代,欧美经济学家意识到资源短缺将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针对后工业社会的特点,努力寻找刺激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创意产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英国最先提出“创意英国”和“英国梦”的发展蓝图,进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创意产业发展的浪潮。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我们应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与模式,使文化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文化组织实现有效互动,将传统的文化遗产产业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开发模式
3.1 层进分类模式
虽然现在全国各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化如火如荼,文化产业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与弘扬,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产业开发。因此,我们应该本着“永续利用”、“动态保护”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门别类,规范有序地开发利用。
3.2 集群化发展模式
要将创意产业更好地开发不但需要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基础,更需要高素质,专业性强的相关人才队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抓住产业发展核心,采用集群化发展模式。创意产业园是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是今后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3 政府引导模式
政府在规划设计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在利益分配方面、在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前期扶持机制和后期的奖励政策。与前两种方式相比,政府引导具有起效快、力度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婕,钟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考[J].艺术与设计,2014:158.
关键词: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海宁皮影戏;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文化安全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以海宁皮影戏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3日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文化安全就是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生活制度知识传统、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在人民群众中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石中英,2004)。文化安全就是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一国的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威胁和支配,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与完整。
现今世界,全球化的加剧使某些强势文化向世界扩张,开始进行文化侵略。在此基础上,保护好本国的文化安全成为保护国家安全刻不容缓的新任务。同时,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奈(1990)将来自一个国家文化体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称作“文化权利”。可以说,文化安全一旦受损,往往会动摇国家生存的根基。然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不乐观。仅以传统戏曲为例,在山西,1983年调查统计,有49个戏曲剧种。到2003年统计,当时存活在戏曲舞台上的剧种只有28个,有21个已经消亡。2012年5月下旬,据山西省文化厅非遗处介绍,又有13个剧种消亡,目前山西省能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种仅有15个。30年中仅山西一省就有34个剧种消亡,平均每年有一个以上的剧种在消亡。而海宁皮影戏也是其中面临消亡的剧种之一。
海宁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唱腔丰富,吸收本地盐腔,兼有我国四大古声腔的“海盐腔”和“弋阳腔”;其造型精美,遗存着南宋皮影的绘革之风。研究海宁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海宁皮影戏由兴盛走向衰败,并且逐渐被人们遗忘。2011年海宁皮影戏正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生存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人们对海宁皮影戏感兴趣程度低,以及海宁皮影戏过于陈旧、创新力度不足等。因此,本文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宏观背景下,探讨海宁皮影戏的现状问题、分析海宁皮影戏逐渐被民众遗忘的原因,以及提出保护海宁皮影戏的相应对策,从而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好发展,进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二、文化安全视角下海宁皮影戏现状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收回839份,其中有效问卷807份,有效收回率为80.7%。问卷采取随机抽样,选取浙江省嘉兴市和海宁市作为抽样单位。
在对皮影戏了解的问题上,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民众只占到23.05%,而一般了解、比较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占绝大多数为76.95%。而在是否知道海宁皮影戏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知道的民众与不知道的比例相当,分别为51.43%和48.57%。对于是否知道哪里购买、观看皮影戏,或看过或购买过皮影戏的问题上,知道哪里购买、观看皮影戏的只38.66%,看过或购买过的也只占39.90%,相反,不知道的分别占到60.10%、61.34%。因此,证明民众对皮影戏的关注度不够,皮影戏即使发源于此,但是它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对皮影戏感兴趣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惊奇的发现,对皮影戏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和一般的民众达到88.22%,其中感兴趣、一般的民众比例达到46.28%,只有8.31%的民众比较不感兴趣,3.47%的民众非常不感兴趣。如果我们更好地宣传皮影戏,更好地继承、弘扬我们的皮影戏,适当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也许这46.28%的民众会成为非常感兴趣的民众。(表1)
此次调研,由于调研的区域、客观条件等限制,我们并不能大量的对政府、文化部(镇)、海宁皮影戏的老艺人发放问卷,所以我们采用访谈法。通过访谈,让我们了解老技艺家眼中皮影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以及多年来对于海宁皮影戏,他们的一些感受,让我们离海宁皮影戏更近,走进海宁皮影戏。
现今,海宁皮影戏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问题
1、传承人老龄化。目前,海宁皮影戏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海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这8位传承人大都已近高龄,其中年龄最小的也已63岁。在我们采访的4位技艺家中,两位老技艺张坤荣、苏雪其都已退休。
2、皮影戏人的工资和待遇差。资金问题同样是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遇到的共同问题。资金的缺乏,致使从事皮影戏行业的人工资低,这根本吸引不了年轻人的加入。
3、皮影戏相关器材不到位、演出场所简陋且逐渐消失。“相关皮影戏演出器材(如皮影)已经存入文化局进行标本,私人要取出来进行表演十分不方便(为此他们还专门请皮影戏的制作大师王钱松老先生对所有皮影进行了重新制作,目前好像接近尾声),但这十分不利于皮影戏的传播。”苏雪其老先生感叹道。
4、皮影戏传承方式陈旧、不易学习。基本依靠老艺人口传身教的方法,效率低下。许多说不出来的手势、感觉都是师徒手把手传教的,这样才能保证原始的韵味,一个师傅往往只有2、3个学生。
(二)创新问题
1、皮影戏受外来文化冲击大。赵力姐曾告诉我们:“作为年轻人,我虽然从小对海宁皮影戏接触也比较少,但并不影响我对这门古老艺术的热爱。但是,皮影戏只是我的工作,日常生活中我也喜爱欧美大片等等,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一代能够发现并理解欣赏皮影戏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
2、海宁皮影戏相对封闭,外出交流少。传统影戏剧团因其艺人年龄偏高,只能呆在盐官进行演出,缺乏与其他地方皮影戏的交流。现在国家级传承人年龄更大,也不太可能跑到外面去演出了,这将大大减少皮影戏接受外来文化的感染、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机会。
(三)保护体制问题
1、产业化初现雏形,但是还未形成产业链。“海宁皮影戏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体制的问题,现今,国家对于皮影戏的保护机制是出资给一些私人老板组建皮影戏艺术团来进行海宁皮影戏的保护工作,但是,这样会滋生很多问题。”老先生感叹道。并且,在我们走访当中,在“宰相府风情街”中只有孤零零的皮影馆,馆内也只有单一的皮影表演。没有将皮影戏表演、皮影戏展览、皮影戏纪念品连成一条链,形成贯穿皮影戏产业化的主线,依旧各要素分散各处。
2、缺乏专门机构管理皮影戏发展。资金的管理、皮影的录制和整理、剧团配备的管理、人员安置等问题,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3、布局分散,缺乏规模效应。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皮影戏馆总是孤零零地蜷缩在角落,并且现代皮影戏、传统皮影戏都分部在不同地方,这样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获得民众的关注,难以使传承人之间相互交流竞争,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4、皮影戏进校本课,实施情况不乐观。斜桥镇中心小学是皮影戏进校园的重点实验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学校实行皮影戏进校本课,对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一星期一节皮影戏课程等。但是实地采访后,我们得知,皮影戏进校本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参与了我们的校本课活动,而是个别的同学参与其中。
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总结出海宁皮影戏现今面临着五大方面的难题:
(一)传承问题。在传承方面,首先最大问题是传承人老龄化;其次是皮影戏人的工资待遇差,后继传承人少;再次是皮影戏相关器材不到位、演出场所简陋且逐渐消失;最后皮影戏传承方式陈旧、不易学习,使我们后来传承人任务十分艰巨。
(二)创新问题。除了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海宁皮影戏却又在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封闭,外出交流少,且传统剧目剧情冗长,不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发展速度,需要改革。
(三)保护体制问题。海宁皮影戏保护机制存在众多问题。首先,产业化初现雏形,但还未形成产业链;其次,缺乏专门的机构管理皮影戏发展;再次,皮影戏馆布局分散,缺乏规模效应;最后,皮影戏进校本课措施,实施情况并不如预期的乐观。
(四)皮影戏本身存在的问题。海宁皮影戏作为一种地方非物质文化,首先,其演唱主要以方言为主,现代人都听不懂;其次,剧目革新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最后,演出内容和形式限制影戏的发展。
(五)大众意识。大众意识不够,缺乏新颖宣传。生活节奏加快、习俗的擅变,皮影戏新颖宣传的缺乏,使大众越来越不关注皮影戏。
在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海宁皮影戏的保护和发展。这主要从一个核心和四个联动机制来阐述:
1、一个核心:以传承为核心,完善传承缺陷
第一,要解决资金问题,需要政府直接的经费补助,但是只靠政府的资金补助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还需要政府支持,发动民间力量,将民间的闲散资金聚集起来用于文化的保护。
此外,我们应该注意传承人问题。多分配一些正式编制给青年传承人。据我们采访所知,青年影人加入皮影戏剧团,是因为这样可以获得一个正式的编制,有利于生活的稳定,有利于他们更加专心的投入皮影戏的研究当中去。
第二,政府要起到组织、调节和引导作用。政府要建立健全它的保护体系,政府要支持皮影戏向外发展的活动。目前,政府将皮影箱收入文化局保护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也违反了活态保护的原则,给皮影戏的演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希望政府可以有所改良。
第三,皮影戏表演的场所缺乏。原来农村中的戏台早已不知去向,而目前存在的皮影戏馆也仅仅只有两处。因此,需要政府以及各种民间文化组织多建起一些表演场所。
第四,皮影戏的传承方式陈旧,不易学习。为此,可以采取新的教学和保存方式。对于仅仅存在于老技艺家脑海里的技艺,我们摸不着,因此可以采取口述史学的方式,将其数字化和网络化,比如组织老艺术家将皮影戏表演的技艺编辑成书,并拍摄记录在影碟中。影像和文字的双重记录,对以后的人们有极大的帮助。
2、四个联动机制:创新、保护机制、大众意识、皮影戏自身四个联动机制,推动保护皮影戏的发展
(1)维度一:完善创新缺陷
第一,必须有新的剧目、新的表演方式、新的科技手段,以适应新时期的观众。所以,要鼓励皮影戏新剧目的创新、改革,特别是编演适合儿童观看的新皮影戏,鼓励培养年轻演员,用新的剧目培养新一代观众。
第二,学会走出去,对海宁皮影已经刻不容缓。成为“世遗”之后,海宁皮影戏走出去的机会更多,杭州、成都只是海宁皮影戏走出去的一个点,近年来,无锡、唐山以及国外新西兰等地都留下了海宁皮影戏的“声影”。接下来,希望海宁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再多多考虑与当地外事办合作,创造更多走向国际的机会,更大程度地打响海宁皮影戏的知名度。
通过举办全国皮影戏汇演和皮影艺术节,促进全国各地和各个流派皮影的交流与提高;建立皮影戏博物馆和皮影戏艺术研究中心;集中整理、保存这些民间艺术的瑰宝,采用综合性角度和大量翔实的历史材料来展示中国皮影戏的历史发展。例如,北京的皮影戏宣传就做得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2)维度二:完善保护体制
第一,完善产业化,建立皮影戏产业化。产业化虽已具雏形,但是尚不成规模,我们应该将传统皮影戏和现代皮影戏相结合,形成较为大型的皮影戏影视馆。皮影戏馆包括皮影戏的观看、皮影戏的展览、皮影戏纪念品购买,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第二,建立专管机构。资金的管理、皮影的录制和整理、剧团配备的管理、人员安置等问题,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因此,政府文化部门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皮影戏管理机构来领导各界共同参与的保护行动。
第三,调整皮影进课堂措施,让其效益最大化。现在已有的皮影戏进课堂措施实际实施状况差,所以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对这种措施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更改。
(3)维度三:完善皮影戏自身的缺点
第一,皮影戏原汁原味的方言应该保留。我们可以采取科技手段,比如电脑字幕来解决语言问题,这种手段已经普遍采用在各地大型皮影戏剧团中,因而这是实际可行的。
第二,关于雕刻者的问题。应加强对雕刻者的培训。当有更多的雕刻者加入到皮影戏的绘制中去后,会有更多的皮影来支持其演出。
(4)维度四:提高大众的意识。现在海宁皮影戏得不到推广,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民众的意识不高。要提高民众的意识就需要多在人群多的地方进行宣传,比如在大商场及人流量多的地方可以适当播放海宁皮影戏的宣传片或演出视频;可以制作一些海宁皮影戏的宣传册,放在公交站台或书店等公共场合免费赠阅。
主要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Joseph S.Nye.Soft Power[J].Foreign Policy,1990.80.
[3]吴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J].前沿,2011.21.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 传承 保护 美术学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进入美术院校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保护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又称剪花、窗花、刻纸,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在生活中创造、又回归于生活的一种主要民间美术形式。在群众的民俗礼仪、衣食住行、等等的社会活动中处处展现。它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维系着整个民间艺术最本源的文化根基,因此为艺术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剪纸于2003年被我国列为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从此开始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发掘和保护工作[1]。
(二)美术学院参与非遗剪纸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仍处在一个单一化的视觉教育价值观,即以西方近现代视觉文化价值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但是人类美术传统是多样性的,中国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更是不能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有这个传统的一席之地,也应该认真的通过教育传承去梳理其中蕴含的独特艺术价值和本土文化精神。教育不应该放弃对民族文化根性的认知、探索与反思[2]。
民间剪纸从它诞生开始,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民族性很强。综合其独特的造型特征、题材、表现形式和创作心理等,都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也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3]。在强调艺术创作民族化和本土化的今天,可以从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这种民族文化的本源中寻找启示,从中寻找创作的艺术形式、语言符号和思维上的突破,并与国际通行的艺术理念相接轨,进而产生新的飞跃。使现代艺术创作能够建立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上,从而在国际设计舞台上演绎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风采。美术学院作为传播民间艺术,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新一代艺术家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汲取传统民间剪纸中的优秀基因,把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艺术创作密切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现代艺术,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工作中责无旁贷。如何将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下去,如何更好地继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瑰宝,是非常值得美术学院师生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迫切的课题。
二、美术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美术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保护意识。
笔者对宁夏大学美术学院5个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30份,进行关于“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认识”的问卷调查,显示:1.关注程度偏低;2.院内了解途径较窄;3.院外实践活动较少。
(二)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课程,加强学科建设。
美术院校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生力军,对他们的培养主要依靠独立学科建设、科研政策扶持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大多没有开设与剪纸艺术相关的课程;就少部分院校开设的课程而言,也是起步较晚、涉及面较窄,并没有被系统化,且没有长远规划。
(三)主题活动开展少、形式单一。
由于保护、传承剪纸艺术在全国部分美术院校才刚刚起步,所以多数的美术院校缺乏经验,开展的关于剪纸艺术的文化活动主要是以讲座、展览等形式展开,很少能达到与学生互动的效果。学生普遍认为活动单一,无法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参与保护的意愿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关于剪纸艺术的主题活动非常重要[4]。
(四)活动覆盖面窄,效果不显著。
美术院校开展相关的活动一般只在本学院开展,而且多流于形式,在活动结束后也缺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导致传承剪纸艺术的深度和延续性很难达到。
(五)学术研究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美术院校对于剪纸艺术的相关科研立项较少,且缺乏与其他院校、民间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六)师资力量缺乏。
由于美术院校师资力量的匮乏,造成科研力量薄弱,研究成果少,从而影响了美术院校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作用。
(七)与专业实践碰撞较少。
剪纸艺术的传承与美院传统专业艺术创作的实践联系较少,导致不能让美院师生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创作的积极性和灵感,严重阻碍了剪纸艺术的传承。
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呈现出诸多美术学院保护和传承剪纸艺术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美术学院师生调查问卷的结果,走访其他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学者,深入剪纸艺术的传承人的创作,提出以下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可行性措施。
三、美术学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对策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重要性、确立方向。
1.提高美术学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度,明确其重要性。
2.美术学院要了解自身院系特点,包括办学理念、发展规划、人文环境等,再结合本土资源、地域民族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传承、发展剪纸艺术。
(二)教学模式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5],开展派遣保护工作。
1.走进校园,走近师生。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曾多次邀请剪纸领域的学者、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作品展等民间艺术团体走进校园的活动,一场场精彩的演讲和作品展,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学生,拉近了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之间的距离,使剪纸艺术在校园不断“升温”,激发了不少美院师生的创作欲望,开拓了许多科研新视角。
2.组织美院师生定期采风、写生。定期安排美院师生组队,深入非遗项目剪纸的发源地,亲身体验和学习剪纸艺术,与民间艺人深入交谈,了解其背后的创作环境、创作心理、题材来源,并组织师生研讨会,最后实地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从而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好地与当下艺术创作发生碰撞,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此外,许多师生通过深入农村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还对农村、农民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他们被这些艺术传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所感染。师生不但领略到艺术的魅力,还培养了一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敢于拼搏的精神,激发出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的巨大热情。
3.举办主题座谈活动。组织、学习、研讨关于非物质文化产剪纸的相关知识,邀请其他学院的师生,如人文学院、民族学院、甚至是理工院系的师生一起参与研讨会,集思广益,百家争鸣,为剪纸艺术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4.成立艺术社团。学院给予一定资金投入,鼓励学生成立、加入剪纸社团,学习民间剪纸艺术,体会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群众传播氛围和长效传承机制。一些学生把民间艺人请到学院言传身教,为学生进行现场表演;一些学生组织研讨会、报告会,观看剪纸有关的艺术作品展;一些学生组织成员深入到剪纸艺术所在地,亲身体验和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多一种艺术体验、多一份艺术感受,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泉。我院2009级学生借鉴剪纸的呈像特点,利用聚光灯投射幕布产生阴影的剪纸效果编排了大型剧目《毕业生》,幕布呈现出一幅幅流动的剪纸画面,反映了四年的大学生活,生动又有新意,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5.政策积极扶持。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在每年的年度预算中拨出一笔资金用于剪纸艺术传承的专项基金,鼓励全院师生开展剪纸相关的科研工作。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学院出台了部分倾斜政策助推有关剪纸传承的专题立项。
6.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院将开设民间艺术选修课程,推进剪纸艺术进课堂。具体的课程设置,我们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民间美术教育实践观,以及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本科必修课程教材《中国民间美术》关于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艺术实践课程进行开设。将民间美术作为必修课已是中央美院多年来开展的项目,具有相对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例如,中央美院非遗研究学者乔晓光教授,多年来对于剪纸艺术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借鉴剪纸艺术的造型语言和意向文化,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油画水彩作品。他指导学生大胆创新,多方借鉴剪纸艺术,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作品,从而取得了传承剪纸创新艺术的丰硕成果。
7.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院对于传承剪纸艺术活动的文字、图片、视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实现资源的传承和共享。学院还利用学生资源,建立专题网站,进行文字图片资料的上传,同时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
8.积极支持举办作品汇报展、作品比赛。民间剪纸艺术进校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热情。每年学院都会举办剪纸主题的作品大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这一行列,并取得佳绩。很多学生认为,通过参加这一活动,个人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充满民族自豪感的艺术品位也得到提升。
结语
剪纸这项包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迎接了机遇与挑战。美术学院作为艺术传承的主要力量,对于剪纸艺术的保护责无旁贷。我们要不断加深对剪纸艺术价值的认识,并将其精华加以传承和发扬;不断总结规律与经验,使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及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富有中国色彩的现代剪纸,让传统的剪纸艺术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让它更真切地融入我们当下的艺术生活。我们坚信,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努力下,剪纸必将在更多领域绽放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乔晓光,著.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73.
[2]乔晓光,著.中国民间美术[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17.
[3]靳之林,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109.
关键词: 河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资源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依托。其旅游价值主要在于:第一,具有吸引游客前往的品位和较高的历史价值;第二,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第三,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第四,娱乐性强,体闲功能完备;第五,地域特色鲜明,文化价值极高。[1]河南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合理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一、关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区,蕴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止2011年年底,河南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2项,这些都是我省的文化瑰宝,加大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力度,对于提升河南文化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旅游业在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品味较高,除少林功夫、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等级别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其他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人们对其重视不够,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强,开发力度不够。
2.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深度开发不充分。
目前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部分开发,但大多仅停留在旅游节庆、博物馆展示上,开发利用形式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存在着简单化、雷同化、庸俗化的倾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结果旅游产品得不到游客的认同,缺少市场竞争力。例如,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泥泥狗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民俗研究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等。当地政府在对此项“非遗”进行开发时,只注重了形式,而缺乏对其内涵的宣传。每年,泥泥狗只在淮阳太昊陵庙会上制作和摆摊销售,由于缺少对其文化内涵的宣传,泥泥狗只能作为普通的玩具进行销售,因此销售价格非常低。因此,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做这些泥玩具,纷纷出外打工,结果造成泥泥狗的传承和发展后继乏人。[2]
3.缺乏资金投入,系统开发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就不可能开发成为现实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配套设施不完善,开发力度不够,影响整体旅游形象,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至今还是“躲在深闺人未识”。比如河南的梁祝传说、董永传说、木兰传说、神话等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学价值高,但是目前在河南各个旅游景区关于民族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少体现,即使当地居民对于河南有关民间文学的了解也非常少。
4.缺乏系统规划,旅游开发零散。
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旅游局编制了《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建设也较零散,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开发处于自由、无序的状态,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因此,要尽快制定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建设项目规划。
5.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受到挑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适度旅游开发,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是如果开发利用过度,则必将带来一定的隐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受到挑战,甚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危险。
6.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要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从目前河南省开设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看,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方面的课程,只有少数学校针对硕士研究生层次开设了世界遗产方面相关的课程,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人才。而且河南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和小城镇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旅游人才显得更缺乏。
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原则
1.原真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主要在于其独特而鲜活的原生地域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避免虚假性和欺骗性的旅游活动,不能盲目地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接受的现代元素,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真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面形式与内在意义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旅游者才能真正体验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具特色的魅力。
2.保护性原则。
对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把开发利用放在第二位,要做好科学规划与政策法规的保障,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保护好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弘扬。
3.综合效益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一种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旅游形式,任何旅游开发活动都不能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不能只为谋取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必须坚决制止歪曲历史文化原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开发行为。因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协调统一起来,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应用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领域,在旅游业开发中,同样也要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995年颁布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明确指出:遗产地旅游发展应该循序渐进,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科学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合理的开发范围及程度,不能超过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容量和环境容量,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构想
1.节庆活动模式。
节庆往往凝聚着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集中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游客参与到当地的节庆活动当中,不仅能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而且在旅游活动中也能被异域的民俗文化所感染与熏陶,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3]
在现代旅游开发活动中,借助节日的形式,举办文化节、艺术节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例如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以节庆的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牡丹花为媒介,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种节庆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河南的知名度,促进了河南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能让世界了解河南,也使河南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促进了河南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为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模式。
主题公园,也称微缩园或人造景观,主要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自然、文化、人文遗产,以及各种可能溶入的景物融合到一起,以突出一个或多个主题的人造景观[4]。
开封是七朝古都之一,宋朝在此建都的时期也是开封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至今,开封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宋朝传下来的。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以弘扬宋文化著称的主题公园。整个公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范本进行设计。园内建有宋代科技馆、宋代名人馆、宋代犹太文化馆、张择端纪念馆,园内的工作人员一律着宋装,向游客展示开封的沛绣,品尝宋代小吃、名菜,参与土员外招亲抛绣球活动,体验柳条秋千、宋代浪船、蹦鞠等活动。[5]
3.工艺生态园模式。
工艺生态园模式主要适合传统手工技艺类和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河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制作、洛阳唐三彩、泥咕咕、禹州钧瓷制作等,这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创建工艺旅游园区,旅游开发不能停留在一般层次上的观光,而应注重提升园区内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设计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能充分领略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上,应采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动态的呈现,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4.旅游商品模式。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创收、创汇的一种重要来源和提高旅游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购物对象的旅游商品既是旅游者的经济消费品,又是文化消费品,是经济与文化的统一体[6]。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显著的旅游商品资源开发价值,其中的“真不同”洛阳水席既是目前河南餐饮业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目前全国餐饮业唯一的以全套宴席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相当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知名度。要围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开发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文化特色和优质优价、装饰精美的旅游商品,并以此作为提升河南旅游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7]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要充分认识其旅游价值。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注入新的血液与生命力,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72-75.
[2][5]石素真.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06-108.
[3]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新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315.
[4]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53.
[6]石美玉.旅游购物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