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阅读教学与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与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与研究

第1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实践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44

一、引言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阅读也是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当前,“学英语难,学好英语更难”,我们每个初中生都从心里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么,怎么样才能学好英语呢?我们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语感,因为语感是语言的灵魂,而语感的获得又与阅读休憩相关。因此,要学好英语,有必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然而,在初中阶段,虽然阅读教学一直倍受从事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效果却不理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

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学生由于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许多学生知道一个个单词的意思,但连词成句,连句成篇之后却又不知道它们的意思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的中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必然趋势,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本课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开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它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就是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和学生观,突破接受学习的定势,探索引导学生英语阅读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3.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阅读教学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体现用英语做事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的方法

(一)课内阅读教学

在教学研究中,我们通过激活学生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呈现阅读内容,安排教学过程。通过积极调配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审美经验去理解把握新的阅读对象、审美内容,激发学生打破原来的审美认知,建立新的认知关系,提高阅读的热度,引领阅读的深度拓宽阅读广度,提高了学生阅读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

(二)营造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特定的教学主体越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就越可能理解学生,体贴关怀学生。在认识维度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误读”(有差别的读),倡导“创读”,不要总是要求学生以教师自己的标准“解读”。课堂上教师善于营造尽可能“理解、宽容、平等”的对话平台,认真倾听,并乐意接受这种误读的启迪,将之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柔和介入,温情点拨。学生会更好地把握自己阅读的合理性,从而避免出现过度解读与文本价值的背道而驰现象,又能适时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质。

(三)课上师生互动

这种策略有助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它的特点是:教师导入,学生感知学生精读,教师讲解巩固操练,内化语言操作过程:1.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A Big Turnip》时,老师先用图辅助动作讲述了拔萝卜的故事,由于这篇故事学生们都耳熟能详,而且有些语句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因此他们不但表现出很强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在模仿老师做动作。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 question 或简单的Choice。这一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3.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如五年级PEP教材中有“My favorite things”这样的主题。根据学生对周围的人物感兴趣的特点,我们选了两篇关于家庭成员和同学的小文章,让学生们阅读。虽然涉及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但由于贴近学生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内容,爸爸正在干什么,妈妈在干什么,同学英语说得好不好等。因此学生容易理解,看起来也并不感吃力。接着老师就文章中的语法点、时态稍加点拨,学生很快掌握,在表演时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和PEP教材中的内容和句子结构。

(四)课外阅读教学

这也可以称之为弹性阅读,以课外读物为本,进行阅读教学。此方法一般在高年级使用。可以有两种安排:一是腾出课堂教学的 1/3时间用以自读,教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自由地阅读;二是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是课堂所学的延伸。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通过广泛地阅读慢慢摸索一些技巧,如:我们如何读懂谜面,猜出谜底呢?(It has a big face,but it has no eyes and ears. It has no legs,but it has three hands.It has no mouth,but it can say“tick, tick”.Can you guess? What is it? )第一步,我们仔细从谜面中找出线索。第二步,我们把这些线索联系起来。第三步,我们思考整合这些线索。最后,我们试着推断结论,猜出谜底。

三、结论

当然,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有待于总结和提高。针对工作中的不足,我们会尽快使它完善。以后在英语阅读教材的选择上能考虑到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更多地给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尤其是英美文化知识的提高,为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而努力。我们还将继续深化阅读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在已取得的教学模式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在课堂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增加语言的输入量。我们相信,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化阅读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我们的阅读教学研究一定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成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第2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5E;教学模式;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

“5E”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注重学生探索性及批判性思考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被当做教学程序用于总课程、具体学科课程或某一节具体课中。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1989)开发出来之后逐渐广泛应用于各种课程设计之中。

1 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步骤

与传统的教师讲授新概念的教学不同,5E教学模式中新概念的建构是基于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主动建构。5E是指课堂设计遵循的五个步骤,每一个步骤的英文单词都是以字母E开头,具体为:①吸引与参与(Engagement)――通过提出主要问题吸引学生参与,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把枯燥的理论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或讨论;②探索与细查(Exploration)――这也是参与性教学的一种,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③解释与说明(Explanation)――引入新的概念,让学生自己理解、解释和说明;④详述和延伸(Elaboration)――激励学生自己利用学得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理解技巧;⑤评价与评估(Evaluation)――可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凭借和教师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巩固所学。

以上五个步骤中最关键的就是第一步起始环节,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部分无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问题任务,主动建构知识的兴趣的话,整套教学模式就会失效。所以教师必须清楚了解学生固有的错误概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引起认知冲突来设定问题及情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探究和构建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来。

2 5E教学模式应用于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

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适应研究生英语的较高要求,一般文章篇幅都较长,文章类型都是较晦涩难懂的名家名篇,社论杂文等,生词量大,长难句多。这样的文章如无兴趣支撑,要硬性读完领悟实为一件枯燥无味的学习任务。而作为研究生,学生探知知识和开展研究的意愿和潜能却比一般大学本科生要大得多,如能用5E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探索和质疑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那长篇累牍背后原文作者的思路和考量,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话,相信那生僻的单词短语会成为他们钻研思考的得力工具,那难度超高的句子也会成为他们求新求解的引路石。

3 教学实例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会共同策划出版的《新编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是一套选材丰富得当,编排有序合理,时代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权威研究生英语教材。此教学实例选用的就是这套教材中的《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基础级/第二版)》第三单元第九课的A篇课文《奇怪的烟草世界》(The Weird World of Tobacco)。

第一个吸引与参与环节:教师可先在班上做个调查,问题一,曾经有过吸烟经历的同学(或从未吸过一支烟的同学或打算戒烟的)请举手,教师可继续询问学生原因。不吸烟的原因不外乎有害健康,吸烟的原因有多种――好奇,消愁,解压,解乏,有男人味,社交需要等;问题二,认为应该允许吸烟现象存在的请举手(或认为应该禁烟的同学请举手)。这一导入因涉及学生私人嗜好问题,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或可十分活跃,笑声阵阵。

第二个探索与细查环节:教师给学生展示两张真人肺部解剖图片对比,一张为正常的肺,色泽红润,饱满而有生命力;另一张为烟民的肺,灰黑萎缩,满目疮痍皆为疤痕空洞。学生观后大为震撼,纷纷唏嘘不已。教师引入新问题:既然吸烟有这么大的健康危害,为什么禁烟运动此起彼伏而烟的产量和烟民却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社会现象。课堂分组讨论十分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让学生细致探查,列出理由。

第三个解释与说明环节: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要逐组聆听,对所有的理由进行归纳总结及评述评讲。阐述分析问题的新角度和全面性,重点分析各个社会势力所处利益范围的各不相同会导致他们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的迥然不同。可让学生通过讨论列出他们所能想到的社会各种势力,如:广大吸烟成瘾的烟民,反对吸烟的非烟民,种植烟草的农民,烟草公司,国家政府,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烟草公司的官方辩护人,各种媒体和宣传机构等等。再进一步可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负责从一个特定的社会势力的角度去考虑在禁烟与否的问题上他们的立场应该如何,要怎样做才能维护这个立场,而他们的做法又会带来哪些社会效应。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剥茧抽丝的分析方法,学生会如同拨开云雾见太阳般逐渐醒悟和了解在社会范围内吸不吸烟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健康问题,而是与太多的社会关系有着盘根错杂,千丝万缕的联系。原以为简单的问题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学生的思辨能力由此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第四个详述与延伸环节:为了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为了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他们相关的英语词汇短语句型运用能力,教师可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进行全英文的课堂辩论,各自陈述各自的理由,维护己方观点,对他方的理由进行批驳。

第五个评价与评估环节:最后由学生评审组和教师依据整个辩论赛各方选手的表现,辩论的逻辑性,思辨能力,反驳能力以及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共同裁定辩论的胜方。学生评审组代表及教师要讲出评审依据和理由,教师对全场表现作出点评,对本课内容作出总结。

4 结语

5E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课程设计,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它在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合理使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把枯燥难读的书本英语变成了灵活使用的工具,尤其是在建构新概念和新角度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思考,推测,解释等逻辑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这些培养目标是在单纯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中无可比拟的。

【参考文献】

[1]Arthur A.Carin 阿瑟・A.卡琳,等.教作为探究的科学(TECHING SCIENCE AS INQUIRY)[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121-146.

[2]Rodger W.Bybee等,The BSCS 5E Instructional Model[DB/OL].

[3]http:///pdf/5EExecutive%20Summary.pdf.2009-06/2009-09-08[OL].

第3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英语新课标》要求小学毕业时达到二级目标,也就是能认读所学词语,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和指令;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后,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大的语言输入是不行的。《英语学习论》提出:学习包括英语在内的一切外语,都要注意大量输入,才能真正学好。大量的阅读正是语言输入转为输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此一来,我们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理念与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阅读教学方法在经历“看―说”教学、字母拼音教学、全语言教学之后,美国及南澳洲近几年来兴起了一种新的阅读教学趋势,那就是平衡式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它是将语音意识的教学和全语言教学的多种活动放进一个大的整体语言环境进行教学,它包括语义学、句法学以及声音与文字符号的对应。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向兼重字母拼读法和全语教学,意义和技巧并重,认字、理解和动机兼顾,这种平衡阅读教学强调全语教学和字母拼读教学的融合之取向与《英语新课表》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下面,笔者就平衡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分为两级,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为一级,5、6年级为二级。但在我们珠三角地区,一、二年级就开设英语教学,本文就把一、二年级称之为低年段英语教学,3、4年级为中年段英语教学,5、6年级为高年段英语教学。本文从一至六年级段,设置系统的阅读教学体系与计划,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探究。

一、平衡式阅读教学在低年段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我校孩子三年级之前学习《儿童英语》,与3-6年级PEP教材没能系统链接,这一阶段的他们还不是正式学习英语。在这一阶段,教师除了要努力激发和培养孩子英语学习的兴趣外,更要借助孩子拼音的正迁移作用,强化字母拼音教学,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

1.phonics song 歌曲吟唱

歌曲、歌谣是低年段小孩最喜欢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在一、二年级英语教学中补充phonics song歌曲教学,它大大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气氛。这是平衡式阅读教学在低年段英语阅读教学的起步,孩子在歌曲中快乐地、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掌握letters and sounds, 它为接下来的字母拼音教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创编“音图歌谣”进行歌谣教学

一、二年级的《kid’s English 》英语教材,主要以歌谣、歌曲为载体,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假如我们能够利用一年级孩子全面系统地学习汉语拼音的优势,借助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在一、二年级英语教学中,挖掘教材中含有的“音图”,编写有趣的“音图歌谣”进行渗透和拓展语音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及其“见词能读”的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低年段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语音意识,培养孩子视觉字、认字自动化和解码技能对孩子的认字和阅读理解相当重要。

3.Phonics Book 的制作

培养孩子视觉字、 认字自动化和解码技能并非一蹴而就的,它应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单字是影响孩子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 流畅的认字技能会协助学生的阅读理解。

平衡式阅读教学就这样,在教师引导的明确教学和学习者为中心的发现教学之间取得平衡,学生与老师都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探讨的学习状态当中。

二、平衡式阅读教学在中年段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三年级属于小学生英语正式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懂得所学英语语言的意义很重要,但是强调字母拼音以及单词发音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小学中年段学生来讲,他们的词汇量、句型结构掌握有限,很难适用全语言教学理念教学。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学生学习课程的Let’s spell 或pronunciation部分,重点培养学生“见词能读”的单词认读能力和 “听音能写”的单词拼写能力以及语音意识,为他们高年段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平衡式阅读教学活动除了字母拼读的练习活动、有声朗读、引导阅读、分享阅读以外,我们还应当提供相应书籍激发孩子进行独立阅读、讨论和写作活动等,在规定的教材和学习者需要的课程之间取得平衡。

让孩子透过有吸引力的英语故事,达到娱乐和学习的两种目的,是进行平衡阅读教学的最佳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选择课外读本时要以有趣、能够吸引学生为第一考量。除此以外,还应参考如下事项:1.故事书是否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有关2.故事本身是否具有预测性3.故事中的语言层次是否适当4.故事中的插图是否吸引人,而且能协助上下文之理解5.故事是否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呈现。

所以,在教室设置阅读角,配合学生的需要,选择购置合适的英语故事读本,搭配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孩子的英语阅读兴趣及动机都会大大激发和提高。在计划的课程和非计划的学生个别需要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平衡;在学生和老师选择的阅读题材中获得平衡。

三、平衡式阅读教学在高年段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第4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学;英语阅读;文化教学

如何将文化教学系统有效地融合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这项课题是需要学校老师做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依据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调查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系统介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初中的英语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在结合文化教学时,尽量要符合学生在初中时期的认知规律,逐步渗透和扩展相关的文化背景内容,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水平,进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英语阅读教育中,文化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比高中英语教学知识浅,更多的是以了解和认识国外生活日常用语以及文化风俗为主要目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所接触的英语知识多数与生活文化有关系。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渗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的差异。例如,学生在网上可以观看一些外国电视或节目,可以直观地看到外国人和中国人在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教材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英语阅读教学中,同样的英语词汇在不同的意境中,也能体现出不同的含义,所以,文化教学的应用是必要的。第三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价值观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对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中西方行为差异的理解。中西方在学生教育方面的不同在于,中国学生大多是在被动性地进行学习,大都学习压力较大,而外国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中西各方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初中英语老师可以将以上所述作为参考内容,再根据英语阅读实际教学中所涉及的地方文化背景进行解析,以提高和培养学生阅读水平和交际能力为目的。

二、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应用策略

1.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加强文化交流

英语学科作为中考必考项目,学生和老师大都对其非常重视,而这种只注重分数层面的应试教育,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少之又少,学生对西方文化缺少深入性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英语课程。老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通过搜集总结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当然老师也要进行辅助引导。这种文化教学方式,不但增强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加深了其对文化差异的认识理解。

2.加强文化教学的实践体验

文化教育在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中,老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也应该多让学生体验实践性教学,这样,英语教学才不会过于枯燥无味,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校应该给学生多多创造实践机会,让他们去实践学习和交流,比如,一些学校与外国学校签订的交换生教学制度。

3.以文化讲座和欣赏形式进行英语阅读的文化教学

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的应用,可以通过文化讲座等教学形式开展。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先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提出相对应的文化专题,并让学生进行准备工作,其可以以个人或是以小组成员身份,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演讲解说,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对文化差异知识的体会和感受。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达到文化知识与信息共享的目的,也能让学生对文化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当然,老师要注意留有一定的实践,让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最终理解消化问题。

4.老师要多组织学生参加文化参观活动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确定的相关文化主题,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文化参观活动。比如,博物馆展览或是艺术表演等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并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文化教学在英语阅读教育中的结合应用是一种系统有效地教育方式,所以,初中英语老师要做到不断探索与创新,积极推动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的应用结合。

参考文献:

第5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一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要深刻认识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他对于实践性的要求很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往往采用的是“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教学办法,老师传授了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过度依赖老师,造成了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的减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手段都应围绕着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开展而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成为语文学习的领导者而不是接受者。

二 阅读教学中教与学的研究

转变教学观念,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1.教师的观念、角色要转变,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解放学生的思维与个性,要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并让他们交流学习体会,要设计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养成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的好习惯。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规划好教学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2.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担心,怕学生吃不饱、吃不下,而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比如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和听课效果,课后复习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要充分体现“舍”,这里所说的“舍”就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考虑时间,抛弃剩下不讲的知识,让学生展开讨论“还学生一片空间”,“舍”了之后,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就是 “得”。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坚持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保证学生课内外独立学习的时间。中学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学生对待问题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的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使得教学成为推动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

4.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一概而论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弱点和缺陷得到强化提高,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5.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学习成果,是内在因素。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都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他不能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起到的仅仅是一个导向,促进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质量的好坏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培养。

6.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创作性思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这门学科开放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发散思维,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能力便体现于此。创新是进步的推动力,知识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 转变课堂阅读教学观念,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学生常常是被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岂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把课前预习中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出来,或者把自己课堂上尚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效果绝对会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更好。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费了心思、动了脑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2.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久而久之,不仅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克服学生的依赖性。

3.让学生自已去总结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而得到的,凡是学生能自己发现、讲解、动手、合作、小结的,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获得。当他们一旦碰到困难时,教师在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从而养成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教和学是矛盾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

第6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校课堂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7-01

前言:课堂是语文教学实施的主要场地,因此课堂教学实施是教师活动及学生学习的关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教育界也成为热议的话题。现如今,随着我国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已成为新时期教学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文化内涵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通过构建高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来实现,并且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效提升。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途径多样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总体方向是朝着更加高效、多样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深化的推动下,我国的教育方法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我国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善,不仅对学生有利,而且对于各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往长远看,这对我国培养人才的工作意义深远。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初中语文的教学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学习到语文知识,还能够通过网络等现代化信息途径接触到更为丰富的语文知识。这一改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且对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1]。

2.教学情况改善

由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科技为我们所带来的便利。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教学,丰富了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下,极大的改善了语文教学“一片死寂”的现状[2]。

3.仍然存在不足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教育事业上的发展及改革都是过程是无止境的,伴随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面临着种种新的考验,它将经历无数的挫折,不断陈旧的教学思想,革新新的教学理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扫清一切障碍。从现在初中语文教育来看,在某些具体的教育领域还有不足之处依然存在,例如,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同时也阻碍了语文教学的进步[3]。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

1.结合网络教学

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的普遍,网络所带给我们的丰富知识,以及它简单操作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欢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减少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一部分的片段,通过动态视频的播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这是保证高效语文阅读教学要做的一项基本工作,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够让学生主动阅读,进而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保持学习热情。

2.推荐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增加学习课外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在这项工作中应该起到帮的作用,将有利于学生该阶段学习的读物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在课外多多阅读有利于自身学习发展的读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做好课堂笔记,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巩固学习知识,增强对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对于其他语文领域的学习来讲,也将会起到带动作用。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三、结论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要将激发学习学习兴趣作为教师的教学主要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把握教学目标的相互协调和。并且要构建三维教学体系,均衡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对其他好的方法策略不断采纳,并且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不断变换和创新新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地位,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雅洁.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学周刊,2016,25:179-180.

第7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1.体现语文体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简要说,就是学习怎么用言语形式来表情达意。可以说,正确处理形(形式)意(内容)关系,重视言语形式、文本形式的学习,正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野处,是语文的自家事。

2.有利于领悟文本内容、赏析文本秘妙。我们反对过度阐释文本,但也不提倡教师对学生说“此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类的话。过度阐释有可能偏离、曲解文本原意,而“不能言传”就等于什么都没告诉学生。其实,“意会”也好,“言传”也好,都是有通道的,那就是“形式”。文本的体式、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形式要素,正是探究文本内容和秘妙的桥梁与钥匙。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开形式的秘密,经由形式,逼近文本真实。

3.启迪学生言语表现的智慧。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潘新和先生从个体的人的视角提出四条:涵养德行、性格,懂得处世、交往,求取知识、才干,学习写作、创造;并认为第四条是前三条的含蕴与升华。阅读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言语形式、文本形式,既通过形式理解内容,又通过形式积累形式知识,培养更高形态的言语表达技能和能力。

总之,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确定教学内容,要关注文本形式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进行语文活动,同样要关注文本形式分析。

二、文本形式分析的路径

分析文本形式,必然会注意到其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这里说的“共性”,指文体(体裁、体式)对文本的规范性(约束性)。如果我们对文体的认识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又缺乏耐心的个案剖析,那这样的文本形式分析就有可能是表面的、片面的,甚或是谬误的。

理论支撑从哪里来?如果追根溯源,应从历代文论(包括诗话、词话)中找根据。沈德潜谈律诗颈联,说:“五六必耸然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起到了提振全诗精神的作用,使诗歌境界大开。与律诗颈联作用类似的还有绝句的第三句。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至如婉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杜牧《赤壁》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泊秦淮》的第三句“商女不知亡国恨”,皆以否定句式引出诗人议论,点明绝句立意所在。

现当代学者、评论家对文体形式的研究成果,亦可资借鉴。比如,我们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会发现人物出场顺序很有意味:在回忆少年闰土之后,按常理,现实中的闰土该上场了吧?作者偏不,而是安排了杨二嫂登场,“一种尖利的怪声”把叙述者的目光转移到现实,杨二嫂之后,才是中年闰土的出场。这种顺序安排,不得不说是作者有意为之。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之间,夹杂一个杨二嫂,这种“三明治式”的结构,不但使叙事显得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自然联想到闰土的生存处境。在这里,杨二嫂与闰土就发生了某种内在关联,她同样构成了闰土“现实境遇”“命运苦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阅读“发现”,如果单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机械分析,是不容易得出的,但如果我们具备分析小说结构的知识,就容易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正如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里论述的那样,“结构”是叙事作品的模样和体制,人物事件位置的确定,本身就是一种功能和意义的标志,不需用语言说明;而读者,“当在这种语言形迹之外去领会结构的匠心和结构所蕴藏的意义”。

分析文本形式的共性(文体),我们看到的是文本的大模样,而对文本进行精研细磨,则需要关注形式的个性。散文是很个人化的写作,最能体现作者的性情。我们品读散文,就要看到散文背后站着的那个人,与他谈天说地,从字里行间读出他独有的“神态”。

比如,朱自清《背影》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按习惯说法,这句话应该是“我与父亲有两年多没见面了”。作者为何说“不相见”?存疑而读全篇,在最后一段可找到解释:“……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原来,“不相见”有故意不见之意。而父亲的来信和儿子的《背影》一文,可看成是父子“冰释前嫌”的言和之举。这种分析法,就是找差异性或矛盾性:文本言语表达与习惯(规范)表达的差异,文本言语表达与生活真实在理性逻辑或情感逻辑上的差异或矛盾。找到了这种差异性或矛盾性,就容易理解文本表达的意图。

对文本形式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分析,是力求在文化时空上与作者达成默契,以贴近文本、走进文本,进而“重建”文本。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又具体而微的印象,就为我们确定教学内容、展开阅读教学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三、以文本形式分析为主体的阅读教学设计

第8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16-02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阅读教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提出了详细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新课标首次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了2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意在课内外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笔者发现,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低效或无效的。基于阅读在整个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加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世界,而不是简单的智力和纯粹的技能;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反应应该是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而非普遍化和单一化的。但由于长期受高考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教师不能从根本上对其给予充分的认识和严肃的对待,而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脱离生命体验和现实人生的应试技能训练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给予无情的歼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以教师的讲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将阅读教学演变成为固定化、程式化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思考和感悟,最终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轻视阅读教学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低效。据专家调查,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无效劳动几乎达50%,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意识令人堪忧。为适应时展的需要,真正让学生从应试教育步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提倡学生自主阅读势在必行。

二、加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可以说,“阅读低下”是现代社会的通病,在我国尤为突出。据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人均读书4.5本,与之前比,算是很进步了,即便如此,也不到美国的九分之一。中国是一个延绵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相比之下,只有两三百年历史的美国只能算是一个新生代国家,但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1年就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该法案提出了10项改革主张,其中第一条就是“强调阅读先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在法案中,有这样一段警世之言:“我们的国家正在逐渐地被分为两个‘国家’――个‘国家’的公民具备阅读能力,而另一个‘国家’的公民则不具备这种能力;一个‘国家’的公民心怀理想,而另一个‘国家’的公民则没有理想。”可见,美国强调阅读,不仅是一种能力提高的措施,更是培养有理想公民的期待。

我国的有识之士也呼吁过“大语文”“大阅读”,并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在语文组长的努力下,我校也曾经开设过每星期一节的语文阅读课,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阅读课最终还是被“歼灭”了,更没有“大”起来的可能。

传统阅读文本品质的缺失。让现代学生的精神躯干也随之萎缩。深入观察发现,大部分当代中学生精神境界低下,除了做题,还是做题,离“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差之甚远。如何落实课改精神?如何让学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课改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我觉得,光凭课内几篇范文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是显然不够的,没有一定的阅读和体验,就没有视野和见识的拓展,也就没有语文能力的提升,更谈不上民族精神境界的提高。

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探索

1.深化对阅读本质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对阅读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从本质上说,阅读是一种接受文字信息的思维活动,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脑进行想象、联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种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感悟生活的认知活动。应该说,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思维发展、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样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有必要让所有教师、学生、家长知道,阅读不是消磨和浪费时间,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古代不是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吗?如果懂得了这一道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就不会牺牲阅读时间去关注大量的习题。阅读本来就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轻视阅读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

2.强化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对阅读作品的理解、感悟,乃至思想认识的提高,只能通过学生本人才能完成。以前的阅读教学,大多是以教师的讲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常常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无疑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导致语文教学的低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其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放权,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

教学研究者认为:“阅读首先要调动阅读主体的心理动力,把被动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阅读动机,阅读中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动机、一种求知若渴的阅读期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在阅读教学中,应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同时,要多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解读,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和见解,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剖析。

3.以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的阅读,营造全民参与的大阅读氛围

当前,很多教师慑于应试教育的威力,拜倒在分数的脚下,除了教材和习题上的文章几乎没有什么阅读。没有阅读,自然就没有思考,很多教师的大脑长在了教材编者的嘴上和命题人的笔下。某位教育专家曾说:“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智慧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孩子教得不会学习。”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个连对文本都没有独到见解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一个没有深厚语文功底的教师,怎么能把握教学的规律?怎么能不在万花筒般的语文教学中迷失自我呢?

读书是教书育人的根本,教学的不竭动力永远来自不断的学习。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师过去一时一地的学习已不可能成为终生享用的财富。教师与学生不只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学生更需要的是“一潭鲜活的有质量的水”。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报告会,创建读书沙龙,建立读书交流会,给教师、学生提供专门的读书场所和交流平台,保障读书时间不被变相挤占,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倡导师生共读,营造全民读书的浓郁氛围,才能激活师生读书的“原始需求”。

4.重视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会人阅读,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会思考。”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能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潜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很可能阻碍潜能的发挥。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终生受用的阅读品质。

(1)精读与略读

精读即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细细揣摩,边读边想,在内容重点处、感触最深处、思想困惑处圈点勾画,深入地理解文章(或全书)的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内容提要、目录,了解文章(或全书)的文体、内容和篇幅,再阅读全文(或全书)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尾句,最后浏览全文(或全书),综述大意,获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和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只有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把精读和略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知识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2)阅读与思考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阅读的一种渐臻佳境的境界,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不同,一味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引导,为学生自主阅读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少走弯路。当然,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自己同样的见解和感受,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3)摘录与写作

郭思乐教授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人从小就喜欢读书,以书为伴,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浸润下,学会思考、喜欢表达,自然而然就具备了“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语句、片段摘录下来,消化并吸收,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语文素养就会不断得到加强,语文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第9篇:阅读教学与研究范文

阅读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十分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国家教委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从历年大学英语考试试卷的构成来看,阅读分数比重也较大,这些都说明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力。速度越块,理解率越快,则阅读效率越高,所体现的阅读能力也越高。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教师不仅仅是对语篇内容和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交流阅读体验,让学生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大学学习及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依据阅读特征,激活参与主体

对于参与阅读主体(学生),要求心智的全方位参与;而教师要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主体参与阅读活动。就某一次阅读活动而言,学生可以借助外部的推动或刺激使其转化为自我阅读的需求,才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的现状。积极的阅读体验和自我评价是阅读主体不断进行阅读活动,并获得更多阅读实践的心理基础,也是阅读主体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阅读行为的动力源。因此,阅读体验的强烈程度和评价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具体体现。

目前,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阅读教学过程。阅读课上仍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使有检测阅读理解效果的提问或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是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相互应和上,而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课上只是“听众”。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必然会导致 :大多数学生会失去课内阅读实践的机会;这些学生往往也缺乏自我发起课后阅读的动力。因此,对大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

英语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学生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的桥梁。学生通过体裁和风格各异的阅读文章,体会和感受英语国家的风俗,以及语言运用习惯和特点。因此,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美文学作品,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趣。

二、明确阅读目标,增强参与动力

明确的目标是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动力。针对学生对阅读目标模糊不清的现状,首先给学生制定阅读目标,使学生在明确阅读目标的基础上,产生达到目标的内驱力,增强参与阅读活动的欲望。《教学大纲》规定:在阅读速度方面,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要求学生每分钟阅读50个英语单词;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具有下述能力:1、掌握所读教材的主旨大意;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根据;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教材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我们在给学生提供我国教学大纲阅读目标的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美国全国统一的阅读速度标准:在阅读速度方面,要求低年级学生每分钟阅读80—158个英语单词,要求中级年学生每分钟阅读175—204个英语单词,要求高年级学生每分钟阅读214—250个英语单词,要求大学生每分钟阅读250—280个英语单词,鼓励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向英语国家对学生的阅读标准靠近。要求学生根据这两项阅读目标,参与制定班级各学期的阅读目标和切合自己实际的个人阅读目标,确定长远的学习目的和短期阅读目标。作到有的放矢,不断改进学习。自己要对学习负责,不过分依靠老师,积极主动地给自己提任务,如在提高阅读综合能力的同时,分阶段集中阅读科技、文化、体育等不同领域的英文材料。

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的“习得——学得论”曾谈到习得与学习是成人逐步学会第二语言的两条途径。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进行消遣性阅读的过程就像儿童学会母语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自然学会的过程。这种过程对学生增强语感是有意的;而学生进行学习性阅读,是有意识地学习,其重点放在了理解运用语言的规则,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和推理活动等中。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占学生知识沉淀的大部分。因此,学生应在进行阅读时,明确英语的表现特点和自己的阅读目标,恰当而合理地安排消遣性和学习性阅读活动。

三、优化阅读习惯,创造参与条件

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平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数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阅读速度普遍较慢,而且独立阅读教材的内容也有困难,教师不得不在课上花大量时间讲解,以求按规定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必须尽快优化新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其作为阅读主体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消除障碍。教师应抓住学生刚进入大学这一“转折点” ,及时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形成新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