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骄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的今天,全世界人民亲眼目睹了我国的成功、自豪与自信。港,澳的回归,标志着西方对亚洲殖民统治的彻底结束。2012年的“绿色奥运”,中国以51金高居金牌榜首,登上世界体育第一大国王座。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谱写了中华的神奇。
站在国旗下的我们,站在这用革命英雄的鲜血而染成的五星红旗下的我们,在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巨变而骄傲的同时,能不思绪翻飞,浮想联翩?我们不能忘记雪山草地上的每一个脚印所写出的真诚,八角帽上每一颗红星所闪亮的希望,每一面红旗上所寄托的革命信念!我们不能忘记青纱帐里,中华儿女枪头凝聚着的民族仇恨,太行山上母亲叫儿驱强盗的铿锵之声!我们不能忘记少年英雄林森火、王二小,机警地侦察敌情,用自己少年的生命,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的鲜艳色彩!我们更不能忘记一个叫做白求恩的加拿大医生,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五十多岁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留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在往昔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国家的和平统一,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用他们的宝贵青春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们用血肉之身筑起了钢铁长城,甚至,他们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或许后人的脚步曾多次走过他们的坟头,但却没人知道里面就是自己的亲人。或许烈士的牺牲只给自己换得了一堆黄土,但他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却为我们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如今,战争年代渐行渐远,我们在红旗下生长起来的新一代,体会不到战争的困苦与磨难。但是我们有新的使命,革命烈士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知识、增长才能、成为栋梁的机会,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去完成、去开拓革命先烈未尽的事业。
前人不怕多留血,后人哪怕多流汗?我们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化学用语;化学式;教学方法
化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用于表达和交流的语言与文字,简称为化学用语。这是化学科学的一个特色。这个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能够准确、简洁地记录和表达极为丰富的化学信息与思想,使之方便地交流,对于化学科学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由于化学用语本身的抽象性,它成为初中化学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因此而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和热情。因此,对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化学工作者的重视。
沪教版化学教材的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开始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化学用语。第三章中出现的化学用语包括:①元素符号,②原子、分子、离子的表示方法,③简单物质的化学式。鉴于这些化学用语的专一性和抽象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
一、 元素符号的教学
第一步:将这些看似无意义的识记材料(元素符号)变成意义丰富的材料
(1)适当介绍化学元素符号的起源。
(2)介绍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通常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如氧(拉丁名称为Oxygen)的元素符号表示为——O。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在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后面加上元素名称中另一个字母(必须小写)以示区别。
(3)描述性的介绍元素符号。
向学生呈现所要掌握的27个元素符号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背景。如,氧元素,大写的O,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吸的氧气就是由氧元素组成的;铁元素,大写的F和小写的e组成,走廊上的不锈钢扶手和家中用的菜刀和剪刀中都含有这种元素。这也是信息加工理论所强调的,承认人脑中智能和知识的存在,将无意刺激(要学习的元素符号)转化为与学习者已经具有的有意义的信息联系起来刺激,同时也充分利用“记忆多余性”原理,这样新的信息就可以有效地在长时记忆中编码,并在需要的时候容易提取。
第二步:帮助学生对元素符号进行有效的编码
编码是将学习者短时记忆中以知觉方式存在的信息转换成概念形式或有意义形式进入长时记忆。所以学习者必须具备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来使得学习得到的信息容易记住,并且将其迁移到学习者以后所遇到的各种情境中去,这就是编码策略。研究者就元素符号的学习提供了一种编码策略,将要掌握的27个元素符号编成顺口溜:
元素符号有来由,拉丁名称取字头;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附加字母要小写。
碳是C,磷是P,铅的符号是Pb。
Cu铜,Ca钙,钨的符号W。
H氢,S硫,硅的符号Si。
金Au,银Ag,镁的符号Mg。
钠Na,氖Ne,汞的符号Hg。
硼是B,钡Ba,铁的符号Fe。
锌Zn,锰Mn,锡的符号Sn。
钾是K,碘是I,氟的符号是F。
氧是O,氮是N,溴的符号是Br。
Al铝,Cl氯,氦的符号He。
这样能使学习者头脑中原本零散的信息形成有一定联系的结构,有利于学习者在以后相关的情境中提取。
第三步:及时强化刺激
开展“元素符号背诵接龙”,以小组为单位,以最短的时间背诵完27个元素符号为获胜者。因为刺激得到了强化,并且有及时的反馈,所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第一次比赛后,不同组的学生之间不服对方,斗志昂扬的积极要求我再组织第二次比赛。这次活动既有组内合作,又有组间竞争,学生们个个背的兴趣盎然,热火朝天。
二、分子、原子、离子表示方法的教学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分子、原子、离子,包括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也是学生学习的弱项。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滴水成河的训练。
表1分子、原子、离子的表示方法比较
表2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这样总结并列成表格,让学生在书写遇到困难时有案可查。
三、简单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式能准确地表示物质的化学组成。自然界复杂繁多的万物竟然仅由少数基本成分——元素组成。化学组成既反映物质内部各种元素的质的关系,又反映不同元素原子的数量关系。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式本身的意义,它是物质组成结构的真实反应和体现。教材中有三幅反应“化学式和对应物质之间的关系”的图片,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微观—符号—宏观三者间的联系。
其次是写化学式的方法。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可分为:单质物质化学式的书写;物质名称为几某化(几)某的书写;物质名称为某化某的书写;物质名称为某酸某的书写;物质名称为某化铵的书写。虽然书写方法简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特别是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边讲边练,循环反复。
要又快又好的写化学式,关键的一步是要熟记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的记忆的广度不在于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对信息编码的方法。把大量的要记忆的元素的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是一种方法: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钡钙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要说变价也不难,
亚铁正二铁正三,
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化合价要记牢,
莫忘单质都是零。
常见的原子团化合价也串成口诀:
负一氢氧硝酸根,
负二碳酸硫酸根,
还有负三磷酸根,
以及正一的铵根。
最后,对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及时强化刺激。
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辨别很多事物,而每一次的检验又都是无意识进行的,速度很快。在开始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会有意识的辨别不同元素的化合价,不同原子团的化合价。但熟悉了之后,就可以自动化,无意识的进行辨别了。笔者为了能缩短有意识的辨别到无意识的自动辨别之间的时间,调动学生学写化学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了元素符号、元素化合价、原子团化合价和化学式的背诵接力赛和默写比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埃・奥・卜劳恩作品与儿童审美欣赏特征的契合点
(一)童子之心,尊重儿童人格
埃・奥・卜劳恩的漫画作品与儿童审美欣赏特征的契合点体现在他以儿童的视角描绘出儿童心中所想。如漫画《榜样不是好做的》中,父亲带儿子去看牙医,医生开始拔牙治疗,儿子试图阻止,父亲想安抚儿子,亲自给儿子做榜样,没想到和儿子出现了同样的状况。这样父子角色互换,父亲体验到了儿子内心的痛苦,理解儿子不愿治疗的原因,率真质朴,打动儿童的心灵,吸引儿童的目光,提高了幼儿的审美理解力。通过父与子互换角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儿童的内心世界。
不同于传统的父辈尊严观念,要求孩子对父母教诲绝对服从,埃・奥・卜劳恩作品体现的是父母辈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儿童独立的人格,体察儿童心中所想,让儿童自由发展,不再把儿童当作家长们的附属品。正如蒙台梭利曾认为儿童具有“潜在生命力”和“吸收性心理”,能够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发展成适应周围环境的独立的格。[2]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从自我为中心向客观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儿童审美欣赏中,儿童往往偏爱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作品,他们将欣赏的漫画加以自己的理解,充满丰富独特的想象。儿童的这种内在潜力,以及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与埃・奥・卜劳恩作品的体味童心,培育儿童独立人格相契合。
(二)真心真情,理解童言稚语
埃・奥・卜劳恩的作品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在于他善于把对生活的热情、人生哲理的真切感悟、执着的信念以及真挚的亲情表现在漫画创作之中。漫画的审美艺术价值体现在用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描绘生活中的事物,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在《父与子》中,埃・奥・卜劳恩把生活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融入到漫画作品中,父亲不仅陪儿子做游戏,还教儿子学习,运用儿童所能理解的故事情节,把父子之间亲密和谐的相处之道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其中蕴含的教育观念引发人们的思考,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
儿童漫画欣赏的审美艺术价值在于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其中最关键的的是以美怡情,即儿童的审美情感、审美经验的培养。[3]漫画欣赏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儿童借此来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儿童对美欣赏的需要是自发的,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赋予到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上去,因此,能够理解童言稚语,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的埃・奥・卜劳恩漫画与儿童审美欣赏特征产生了相通之处。
(三)幽默简洁,激发儿童兴趣
漫画的幽默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精炼,二是有笑点。埃・奥・卜劳恩的漫画作品如《孩子吵架大人闹》《引人入胜的书》《寻找出逃的儿子》等一般由六幅图组成,画风简洁,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幼儿漫画欣赏的教育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审美欣赏兴趣,让儿童既有审美的眼睛,又有审美的耳朵,更有审美的大脑,能够运用艺术家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的各种事物。在埃・奥・卜劳恩的作品《糟透了的家庭作业》中,父亲帮儿子写作业,被老师发现后,老师竟把父亲按在椅子上,狠狠地打他的屁股。这种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具有戏剧性的效果,引起儿童审美欣赏上的共鸣,以犯错误的孩子被家长惩罚的方式对待父亲,把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设计回归幼儿天真状态,用儿童的眼睛看事物,用儿童的心灵体验事物,主客体相容,简约传神,与儿童审美特征相契合,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审美欣赏兴趣,为儿童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的发展做了铺垫。
二、儿童漫画欣赏教学的作品选择
儿童漫画欣赏是儿童根据漫画作品表达的内容,融入自己的审美情感、理解并与作者产生同构的审美体验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规律,3~6岁儿童处在主客体相混淆时期,他们往往会和树木、花草说话。漫画作品以其夸张、幽默诙谐的表现风格,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引发幼儿情感上共鸣,成为深受儿童喜欢的审美欣赏作品。
张念芸认为,儿童受其感知能力和内在情感结构的制约对漫画作品的欣赏是有选择的,表现为被漫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品的某些特点吸引,受其感染并理解其含义。[4]因此,在漫画欣赏教学中,如何选择漫画作品至关重要。
首先,作品要具有可接受性和游戏性。朱家雄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认为,儿童总是选择那些对他们来说富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及结构特征的对象作为欣赏对象。[5]由此可见,漫画作品的选择应符合学前儿童审美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幼儿审美兴趣,引发幼儿内心审美情感体验,富有想象力。此外,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美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审美艺术发生的真正动力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6]儿童天生具有游戏的本能,漫画作品的游戏性表现在画面内容丰富多彩,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富有哲理。如埃・奥・卜劳恩的漫画《汽车出了故障》《正中靶心》《锻炼成名手》等。
其次,作品要具有时代性,和儿童日常生活联系密切,通俗易懂。笔者通过对幼儿园中3~6岁幼儿进行实践研究发现,传统的儿童漫画,如丰子恺先生的《脚踏车》、华君武先生的《牛对上了马嘴》、张乐平先生的《两个世界》虽然具有中国传统漫画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其时代背景和表现风格的局限,漫画表现的内容过于抽象化;或由于政治条件的限制,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与儿童现实生活距离较远,不易被儿童理解与接受。埃・奥・卜劳恩漫画中所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三大主题,紧密联系儿童生活,深入浅出,便于儿童欣赏与学习。
三、儿童漫画欣赏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应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通过欣赏作品所表现的事物和主题含义,感受作品的美感特点。[7]可见,美术欣赏在幼儿审美与艺术能力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美术作品表现形式,为儿童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固然,面对新奇有趣的漫画作品,儿童会产生直接的感受,但要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有所理解,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予以指导。
(一)游戏式体验,提升幼儿审美素养
运用游戏式体验的方法,可以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漫画审美要素,加深儿童对漫画的审美理解。以《哄儿入睡》为例,教师可以扮演父亲,请儿童扮演儿子,利用肢体语言动作,调动儿童的情绪,通过角色扮演还原漫画中的情节,让儿童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儿童分组讲故事的形式,复述漫画描述的内容,并让儿童把自己的审美想象填入其中,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编漫画结局。最后,教师也可以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命名主题,创作漫画。漫画创作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实践,幼儿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从审美感知的产生,到审美情感的孕育,审美意象的形成,此过程中需要幼儿运用并发挥他全部的审美理解力,倾注全部的热情,使幼儿的审美素养全方面得到提升。[8]因此,游戏式体验漫画欣赏教学,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游戏带来的愉悦性,提高幼儿对漫画欣赏的热情,而且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直观性审美素养。
(二)对话式分析,加强幼儿审美欣赏力
对话式教学法是教师以语言为中介,启发幼儿,与幼儿分析讨论欣赏漫画的教学方法。张念芸认为,此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层级,最初为讲解,主要适用于小班,教师通过讲解漫画作品的内容,与幼儿一起分析漫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第二级为问答对话,适用于中大班,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欣赏。问题应围绕作品内容、风格、构图、审美情感、作者生平背景等审美欣赏要点进行提问。如《最佳方案》中,引导幼儿谈论:“漫画中三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幅画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你看到过暴风雨之前的景色吗,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在场你会做什么?”等等。第三级是独立欣赏,但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个人的审美感受。在开放、自由、民主的对话交流中,不断激发幼儿新的思路,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加强幼儿审美欣赏力。
(三)综合多渠道教学,感悟“夸张艺术”
教师可以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教学手法,引导幼儿漫画欣赏。如选择一些与漫画作品相关的富有感染力的歌曲、诗歌、故事与幼儿一起感悟漫画艺术的独特魅力。[9]以《寻找出逃的儿子》为例,父亲在找儿子的过程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情绪,最初的愤怒、焦急的等待,找到儿子后的欣喜,通过不同的音乐表达情感,增强幼儿对漫画的审美情感。在《甘为孺子牛》中,讲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故事,并结合漫画表现的内容,使审美欣赏效果得以升华。儿童在欣赏漫画时,由歌曲、诗歌联想到有关作品,与此同时,由漫画作品联想到有关故事、曲子。教师在漫画欣赏与幼儿文学审美素养之间建起了相互贯通的桥梁,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夸张艺术”。
参考文献:
[1]赵建晖,张蔚.埃・奥・卜劳恩与漫画《父与子》[J].安徽文学,2011(11).
[2]霍力岩,胡文娟,刘霞.论蒙台梭利教师在儿童主动学习中的角色[J].幼儿教育,2008(4).
[3]林琳.运用艺术家的眼光看世界――谈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4(1).
[4]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0053)
摘要: 显化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翻译活动之中的翻译策略。显化翻译可以使源语言信息在目的语中明晰化,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源语言所表达的信息。本文结合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的特点,通过翻译实例,探讨显化翻译策略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文献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显化;翻译策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文献;术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260-02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Y201224511)。
作者简介:郭李红(1965-),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教学。
0 引言
应用文体的翻译重在正确、清楚明了地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内容。多数情况下,应用文体的翻译需要采用显化翻译策略,才能准确、清楚地传达源语言的意思,否则译文就会出现概念模糊、语义不明、逻辑关系不明或混乱等问题。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文献属于应用文体,本文根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文献的语言特点,通过翻译实例,探讨显化翻译策略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1 显化及其种类
显化,又称作明述、详述、外显化、明晰化或明朗化等,指的是译者把源语文本中隐含的、但是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推导出来的信息在译语文本中加以明示。
法国学者Vinay与Darbelnet于1958年首先提出了“explicitation”,即“显化”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目标文本以更明显的形式表述源文本的信息,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增添解释性短语或添加连接词等来增强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他们将显化分为词汇显化和信息显化。随后,Nida(1964:227)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Nide没有直接使用“显化”这个概念,而是将翻译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翻译策略区分为增词、变更和减词三个类别,其中“增词”与“显化”在意思上最为接近,“增词”包括“补充省略部分”、“按语法结构要求的增词”、“增加分类词和连接词”等等。
显化现已成为一套术语。Klaudy(2004:81)将显化分成强制性显化(由于源语言和译语之间的句法和语义差异所致)、非强制性显化(由于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本构建策略和文体偏好存在差异所致)、语用显化(由于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文化差异,译者常常在译文中添加解释)和翻译固有显化(翻译过程固有的显化)。这种分类更加凸显了两种语言之间的系统性差异。(转引自胡开宝,朱一凡(2008))。
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的特点
术语又名技术名词、科学术语、科技术语或技术术语,是在特定学科或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表达该特定学科或专业领域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系统性、定义性(大多数术语)、透明性、简明性、无情感色彩、修辞中性等诸多特点。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语言错综复杂,特别容易出现行话和首字母缩略词。为了规范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专用词语、机构名称和首字母缩略词的使用和理解,澳大利亚全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曾在2000年出版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术语》,列出了术语名称及其定义。随后新增补了一些术语。这些术语主要选自新近出版发行的NCVER(Nat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Ltd 全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出版物、VOCED数据库、澳大利亚主要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网站、以及NCVER人员提供的其它有关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词语和建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在具体的领域有其特定的意思,即使是同一术语,也会因所属领域不同而具备不同的含义。
3 显化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翻译中的应用及评析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领域的专用词语及概念;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名称以及一些国际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名称;赋予职业教育特别含义的普通名词、首字母缩略词等。下面主要针对部分赋予职业教育特别含义的普通名词和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名称的翻译,举例说明显化翻译策略的运用。由于涉及的主要是单个的词或词语,显化主要体现在词义方面。
3.1 赋予职业教育特别含义的普通名词的翻译 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文献中,有许多普通名词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在澳大利亚政府或机构出台的各类标准、国家指南等文件中,都列出了各自的术语及其定义。因此在翻译此类术语时,就不能仅仅按照所列词语的普通意思(如字典释义)翻译,必须结合其定义进行翻译,将术语本身无法体现出来的意思表达出来,实现词义显化。
例1:competency:the ability to perform tasks and duties to the standard expected in employment.
“Competency”本身意为“能力,具备体力或脑力的资质、资格”,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领域,该词的定义是“能够按照职业预期标准完成任务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所以翻译为“就业能力”可使其意义更加明确。
例2:logbook: a record kept by a person of the knowledge, skills or competencies attained during on-or off-the-job training.
“logbook”原意为“航海日志、旅行日志、工作日志”,根据该词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领域的定义“对一个人在职或离职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能力的记录”,翻译为“培训日志”,可以显现其内在的含义。
例3: basic skill:a fundamental skill that is the basis of later learning or is essential for employment.
“basic skill”若只翻译成“基本技能”,难以传达出其所有的含义。根据定义翻译成“后续学习基础,就业基本技能”,其义更加明晰化。
例4: Articulation:the arrangements which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r progression of students from one course to another, or from o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 to another.
“Articulation”本意为关节、结合”之意,但在此处应该明确其含义,翻译成“课程衔接安排,转学安排”。
例5: nominal hours; (supervised) the hours of supervised learning or training deemed necessary to cover the educational material in a training program when undertaken in standard classroom delivery mode.
“nominal hours”字面意义为“名义时数”,但是根据其定义,则应该翻译为“名义课时”。
例6:contextualisation: the addition of industry or enterprise specific information to a unit of competency to improve the standards relevance to industry.
作为普通名词,“contextualization”意为“情景化、语境化”;作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它的定义是“在能力单元中增加行业或企业具体信息,提高行业相关标准”。“情景化、语境化”传达不出该术语特有的含义,翻译成“行业信息、行业背景”则可以使其义显化。
3.2 机构、组织名称的翻译 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过程期间,众多组织机构参与其中,有国家、州或领地直至社区等各级官方职能机构,也有各类民间组织。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或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或内设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机构。多数机构的名称意义单一,直译即可,但是也有一些机构名称本身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它的全部含义,因此不能只根据表面词义进行翻译,而是需要利用显化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将其定义的内容明确化。
例 1:SkillShare :a not-for-profit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 assisting unemployed people to obtain and retain work.
根据定义,“SkillShare”是 “一个帮助失业者找到工作和维持工作的非盈利性的社区组织”,因此,将“SkillShare”翻译为字面意义对等的“技能共享”,不能完全传达其含义,翻译成“失业人员技能共享组织”则更为恰当。
例 2: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Services Industry Training Advisory Body Ltd(MERSITAB):a national industry advisory body.
根据定义说明,“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Services Industry Training Advisory Body Ltd”是一个全国性的行业咨询机构,因此翻译时应该传达出这个机构的全国性地域概念,在其前面加上“澳大利亚”,翻译为“澳大利亚制造、工程和零售服务业培训咨询机构”。
例 3:Business Services Training Australia(BST):a national industry training advisory body.译文:澳大利亚商业服务培训咨询机构。
例4:Construction Training Australia(CTA):a national industry training advisory body.译文:澳大利亚建筑培训咨询机构。
例5: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Training Australia(TDT):a national industry training advisory body.译文:澳大利亚运输与配送培训咨询机构。
在例3、例4和例5中,各机构名称里并没有“advisory body”,但其定义均为“a national industry training advisory body”,因此,翻译时将“advisory body”之义显化。
例6: Open Learning Australia (or OLA):an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which enables people to undertake tertiary or vocational study wherever they live and beginning at any time of year, using materials supplied to their home, often supported by online study resources and television and radio programs.
根据定义说明,“Open Learning Australia”是一个“an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教育机构)”,但如果只是按照字面翻译为“澳大利亚开放学习”,则属性不明,难以使人获得它是一个机构的信息,因此在翻译时应该明确其教育机构的属性,翻译成“澳大利亚开放学习教育机构”。
除了组织机构名称的显化翻译之外,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领域的相关网络、项目名称的翻译也同样需要显化翻译,才能够全面表达其意义。
4 结论
术语与普通名词不同,它具备专业知识领域的特性。所以在翻译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时,除了恰当运用显化翻译策略,全面传达每个术语的定义信息之外,还应该做到正确、精炼和专业,使译文符合术语的语言特点,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知识领域的特性。
参考文献:
[1]Nicole Baumgarten. Explicitnes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A Critical Review and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of an Elusive Concept).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9 (2008).
[2]Klaudy, K. "Explicitation." In M. Baker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1998:80-84.
[3]胡开宝,朱一凡.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研究,2008(2).
[4]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2005.
2、万里长城,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比起那梦想万世不灭,筑造长城、阿房、兵马俑的赢政。
3、看着长城,不禁惊叹与它的艺术建筑,更惊叹于它忠心不悔地守卫了中华国土数千年的坚强毅力。
4、长城不仅仅是古时用来抵御外来敌害的工具,更是今天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巧夺天工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它,是历史的见证。
5、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6、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7、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我是中华儿女,继承着中华民族的千年血统,我灵魂的最深处始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唐宗宋祖、秦皇汉武……这是中华民族的血,他无时无刻不在呐喊、沸腾,这样的悠悠文明怎是一个“东方雄狮”所能形容的。我的祖先用智慧在历史长河上留下一章“中国人”的彩页,我为此骄傲。
奋斗·宽容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被这激情无限的国歌鼓舞,纷纷拿起武器誓保卫自己的祖国,他们有的伤残、有的永远留在异国、有的就义……他们都是光荣的,他们在那令国人无不为之激昂的“”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身影。
,中国人胜利了,在天安门郑重宣布:“了。”中国人骄傲、呐喊。他们不要求凶残的日人赔偿,他们以世界为之动容的宽恕宽容了杀害自己亲人的敌人。
我的先辈用枪支、推车在历史的文献上书写最神奇、最壮观的诗章。我为之骄傲。
神州·奥运·梦圆
“中国已成为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第三个国家……”我不屑外国媒体的报道,翟志刚出舱仅仅是中国的起步,还有更多中国人要环游太空、飞出宇宙。
“中国08奥运是世上最为精彩绝伦的开幕式……”璀璨的烟火、五彩的脚印、声声击缶,迷幻的《清明上河图》……震撼人心的开幕式是中国人向世界问好的见面礼,看那,意气风发的中国人放下奥运,向着更高出发!他们要圆更多的梦,哪会止步于百年奥运梦呢!我不能不为之骄傲!
2、向国旗敬礼使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做的事,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报答祖国,让我们能更好的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3、鲜红的五星红旗孕育了无数的华夏子孙,“努力·进取·勇敢·无畏·团结·创新”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座右铭。无数个星期一的早晨,伴着气势磅礴的国歌,五星红旗庄严的徐徐上升,站在国旗下的我们,是多么的激动与自豪。踏着新时代的步法,我们追求着更高的道德素养,担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让我们向祖国宣誓,向祖国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伸出你的手给我拥抱,张开你的嘴给我一个微笑。您的微笑是我的希望。我们会好好学习。为您争光。您是我的骄傲!
5、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6、伸出我的手,向母亲敬礼!我们会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在这个花园里,五彩缤纷,鸟语花香,人们生活的无忧无虑,井然有序,健康富足,这是您的心愿,也是我们的目标!
7、向国旗敬礼,抬头仰望天空,看见那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带着崇敬的目光看着那面国旗,伸出右手举过头顶,向那飘舞的红旗敬礼,想那些革命先烈敬礼!
8、祝祖国越来越强大!
9、我祝贺我的祖国;我热爱我的祖国;愿我的祖国繁荣昌盛!
10、中国是我们的妈妈,我们要永远爱护她。
11、中国,你是多么的伟大!你禁受了多少污辱,最终还是站了起来!还是坚强的屹立在世界的巅峰!我祝愿你繁荣昌盛!!
12、祖国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在未来的岁月里每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
13、五星红旗,您照亮着中华民族的所有人,在我的心中,您就跟彩虹一样美,我会努力地学习,争取为您争光添彩。
14、祖国,我爱你,你是我的骄傲,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把你建设的更加繁荣、强盛。
15、我为祖国骄傲!我为五星红旗骄傲!
16、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奋发,我图强,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国,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愿在你的襁褓下成长。祝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向国旗敬礼,向中国敬礼!!!
17、中国永恒!越来越发扬光大!亲爱的祖国你就是我们的骄傲!
18、伸出我的手,向祖国敬礼。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和平强大。让我们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主人翁。
19、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骨子里流的是龙的血,生生世世是中国人,祖国!我的母亲,我永远爱你!!
20、我爱蓝天,更爱蓝天下的五星红旗;我爱五星红旗,更爱五星红旗下的祖国!
21、五星红旗,您照亮着中华民族的所有人,在我的心中,您就跟彩虹一样美,我会努力地学习,争取为您争光添彩。
22、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珍惜现在,展望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23、我举起我的手,庄严宣誓:我将忠于祖国,报效祖国。
用双手创建了我们的家园,
五千年后,
这里一片繁荣与富强。
五千年前,
这里战争不断
五千年后,
这里是和谐安康。
五千年来,
中华经历过多少沧桑
五千年来,中华经历过多少昌盛与腐败。
五千年来,我们面对困难
是那么乐观,笑着面对一切
终于迎来了富强。
五千年来 ,
中华涌现出多少著作,
【西游记】、【三国志】
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千年来,中华涌现出多少爱国将领,
郑成功、林则徐,
中华民族的自豪!
五千年来,
中华有多少文化瑰宝,
南京云锦、秦兵马俑,
见证了中华的进步!
曾几何时,
祖国被外族侵略,
是的,
当时中华是一头睡狮
但,
它的怒吼声已震惊了整个世界,
所替代它的,
是巨人一一
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
曾几何时,
祖国腐败过,
但,
坚定的信念与努力使它重新站起来了
跌到了,
不怕,
爬起来
永不放弃,
因为,
我们是中国人!
我骄傲,我自豪
我身中流淌着华夏子孙的热血,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为祖国骄傲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我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 在五 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依靠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勇往直前。坚持民族团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