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用风险管理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赊销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模型
一、概述
赊销[1]是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以一定信用为基础,通过协议的形式,由卖方向买方提供一定期限内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
赊销在我国自古有之,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业赊销,发展至今,我国信用经济水平相比之下仍然十分薄弱,现阶段我国企业平均赊销比例只有20%,但企业平均坏账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赊销所带来的风险,我们应选择理性赊销,应该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信用管理与控制体系,企业防范信用交易风险不能只寄希望于客户,而更应该从自身管理环节着手,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的实践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引入“信
二、现在我国赊销管
赊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以企业为主体风险管理模型,其原因
外部因素:企业外部因素指的是企业以外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状况以及行业总体状况的影响和客户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状况
内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是赊销风险产生的基础因素,属于企业可以自身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固守传统
企业赊销信用管理研究的是如何科学地运转一个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正确执行企业信用政策,将该部门所担负的客户风险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迫收、辅助企业市场部门开拓市场等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企业信用管
但是,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对于赊销管理的理解就是“清欠”,一旦大量应收账款逾期甚至造成现金流极度紧张的时候,就会成立一个清欠小组,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清收,同时全面停止赊销,这些并不是企业决策的主要内容,这只是一种战术手段,企业真正缺乏的是对赊销的理性管理,企业缺乏理性管理具
基于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了对
1)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包括: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销售
2)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再造,改变
3)对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要涉及到技术或方法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
根据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三个阶段,下面将重
三、赊销信用风
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 1 赊销信用管
风险管理的前提是企业信用管理部门首先要掌握本行业的各种环境信息风险管理模型,制定信用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包括赊销管理政策和应收账款管理政策。赊销政策是将客户划分等级,不同的等
筛选客户是赊销前的客户管理,属于事前管理阶段,对于风险的防范具有很大影响。具体的操作包括:收集客户
收集客户信息:买方市场形成后,由于客户资源有限,企业销售已经转变为一种竞争性的销售,赊销方式普遍流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客户、合作伙
评估客户的信用,决定给予客户怎么样的信用额度和结算方式,是企业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信用评估是建立在经验
客户的防范与维护是属于信用管理的事中管理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赊销风险的高低。具体的操作包括:监控客
应收账款管理是信用管理的事后管理操作,根据客户最新的信用状况,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包括账款催收,坏账处理等操作龙源期刊。只要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就有可能出现逾期应收账款。企
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评估是信管部门对本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进行评
四、企业赊销信用风险
由上面提出的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流程,我们可以分析出,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
图2 风险管理模
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风险评估,根据客户的信息对赊销客户进行信用评价,是我们从事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而我们事中和事后管理中
五、结论<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赊销风险管理应包括信用管理政策的制定风险管理模型,客户的筛选,客户的监控与维护,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管理水平评估等五个方面,并分析了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认为风险评估模型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模型。
br> 都需要以客户的风险评价的指标来进行管理,所以风险评估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评估模型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模型。
型结构
由风险评估模型,风险预警模型,风险决策分析模型等组成。其关系如下图2所示:
管理模型结构
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的信用管理政策进行调整。
业必须认真分析每笔应收账款逾期的原因,找到最佳处理对策,并马上实施追收。处理逾期应收账款最忌讳的就是拖延,很多本来能够收回的账款,随着时间的流逝变为坏账。
户还款信息及其它信息变化,根据变化的信息对客户信用风险重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客户实施不同的处理措施。
基础上的,很难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科学的信用评估应该建立在经验和对信用要素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伴和竞争对手的信用状况对于企业防范风险、扩大交易、提高利润、减少损失尤为重要。信息收集已经成为信用社会经济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基础。
信息,对客户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客户,并且授予客户赊销额度等其它信用标准。
级授予不同的信用标准,包括客户赊销的最大金额,还款期限等方面;应收账款管理政策是根据客户还款情况,对于应收账款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风险管理模型,比如账款催收,坏账处理等。
理流程
图如下图1所示。
。包括:逾期账款追收、坏账处理以及客户信用重审。
对信用风险进行合理的转移。包括:应收账款监控和信用风险合理转移。
的分析和决策。包括:客户信用信息管理、客户资信状况评估和信用销售政策(授信)决策。
up>[7]:
险流程
点对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分析。
或方法体系,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为信用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支持龙源期刊。
企业赊销管理混乱的现状。
部门、财务部门和决策层),并且理清管理组织内各要素间关系。
于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几点启示:
体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1) 缺乏对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2) 仅以企业规模来判断企业信用好坏;3) 对客户信用额度没有限制;4) 不太注意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分析;5) 对应收账款缺乏严格的跟踪管理;6) 对逾期应收账款的催讨力度不够;7) 忽视老客户的信用管理。
理人员还要参加销售合同的起草和评审订单。某些时候,企业信用管理也被人狭义地称为赊销管理。赊销信用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自身可控的因素进行管理,通过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来规避企业可能会遇到的信用风险。
观念;缺少客户信息, 不能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等。
的影响;社会缺乏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相关法律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以及客户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等客户自身的因素。
可以概括为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理出现的问题
用管理”理念,从控制交易各个环节的信用风险出发,建立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赊销程序,以增强企业风险防御能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减少企业呆坏账损失,在扩大销售与控制风险之间求得最佳平衡和实现盈利最大化。
率高及5%一10%,账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多天,导致有人戏言到:不赊欠等死,赊欠了找死。这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企业界在对待赊销时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通过先交货后付款的方式,企业扩展了客户范围,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有效需求和销售额,进而扩大了市场份额和利润。
参考文献
[1]林钧跃.企业信用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李宝庆,中小企业发展之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金融研究,2002.3,32-35.
[3]Manuel Ammann著,杨玉明译.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模型·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谭永智.企业信用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5]林均跃,谢旭.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上,下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8
[6]安贺新,信用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7]刘宏程,赊销与风险控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The Committee of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 way Commission, Enterprise RiskManagement Framework[M].Draft, July 200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
一、研究背景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中以信用风险为主,有数据显示,约占银行全部风险的60%。这种风险不只出现在贷款中,也发生在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表内、表外业务中。如果银行不能及时识别损失的资产,增加核销呆账的准备金,并在适当条件下停止利息收入的确认,就会面临严重的问题,甚至出现破产。近年来,信用风险模型的研究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在实证的基础上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其结果直观,可比较性强,代表了未来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目前,由于数据、系统和人员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还难以对关键风险因子进行准确计量,不能准确衡量风险的总体水平和风险分布,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贷资产的风险评价基本上是银行自己的主观判断,无法做出令外界认可的客观评价。在金融业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下,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模型和方法包括两大类,传统的和现代的。传统的度量方法有信贷决策的“6C”法和信用评分模型等。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贷款利润持续下降和表外业务风险不断加大,以及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使得学者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有CreditMetrics模型、KMV模型和CreditRisk+模型等。
(一)“ 6C”法。“6C”法是指由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借款人过去的还款记录是银行判断借款人品德的主要依据)、能力(capacity)(借款者归还贷款的能力,包括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投资项目前景)、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所在行业在整个经济中的经营环境)、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借款企业持续经营前景)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
(二)信用评分模型。信用评分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是Altman’s Z-得分模型,它以公司的财务指标比率来预测违约率。1968年Edward Altman 采用统计学中的判别分析方法,以企业的以下5个财务比率来评估信用风险:a:流动资产/总资产、b:留存收益/总资产、c:息税前利润/总资产、d:股票市值/负债账面总额、e:销售收入/总资产。
则Z-得分模型为:Z=1.2a+1.4b+3.3c+0.6d+0.999e。如果Z-得分大于3,这家公司违约的可能性不大;当Z-得分介于2.7-3.0时,这家公司的信用处于戒备状态;当Z-得分介于1.8-2.7,这家公司有一定的违约可能;当Z-得分小于1.8时,这家公司违约的可能性很大。
(三)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最先由J.P.摩根在1997年提出,主要用于贷款和私募基金等非交易资产的风险度量。该模型通过引入信用评级迁移矩阵,获得信用期末的违约概率和其在期末转变到任何一种信用评级的概率,并根据相应的折现率进行折现,获得该信用在当期的价值概率分布,进而计算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CreditMetrics的实施条件是,具备迁移矩阵,能从发达的债券市场获取不同评级的债券收益率曲线。
(四)KMV模型。KMV的理论基础是发展了的期权定价模型,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化来估测违约概率。首先,它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为企业1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价值的一半),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KMV模型的实施条件是,必须具备高度发达的股票市场,股票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公司资产的变化;利率市场化,存在无风险利率。
(五)CreditRisk+模型。CreditRisk+模型是瑞士信孚银行在1997年按照财产保险的设计理念开发的,与住房火灾保险类似。在保险公司,投保的不同房屋之间是否被烧毁被看成是相互独立的,将这种思路用于贷款也是合理的。假定商业银行有N个不同形式的借款人,每个借款人在时间T违约的概率为P,则所有贷款组合违约数量的期望值为u=NP。因为违约事件之间相互独立,贷款组合中有n个违约的概率服从以下的泊松分布:。这一关系式与单个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由借款人违约而产生的损失概率分布。该模型最大的优点是需要较少的数据,特别适合管理不规范的中小企业,但精度不高。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现阶段,由于我国对历史数据的积累刚刚起步、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优先采用“6C” 法和Altman’s Z-得分模型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针对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数据滞后且可信度低的状况,必须加强非财务因素对信用风险影响的度量。
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量化和控制信用风险,是金融全球化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趋势。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首先积极建立客户的数据库系统,为采用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等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创立信息平台。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与有关科研机构一起,结合自身特点,对相关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日趋竞争激烈的新形势。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应与高等院校携手创办信用管理专业,开设风险管理、资信调查、资信评级等课程,培养信用管理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控制 策略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产生
一般认为,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不利性以及和收益的对称性。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他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征。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对象和性质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内涵。从对象上看,已经由单一的借贷产生的信用风险演变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类型风险;从性质上看,从最初的局部风险演变为全球风险。尽管风险对象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体上都可以纳入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范畴。系统性风险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承担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是银行自身面临的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当然,无论如何划分风险的种类,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承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对风险管理人员价值尊重的氛围,主动保持与其他机构和基层行的沟通、协调,使各级风险管理人员在物质上建立起强烈的价值归属感,在精神上建立起崇高的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明晰科学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坚持全面的风险管理;建立垂直化、扁平化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方(债务人)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债权人资产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
(一)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直接后果是出现坏账、呆账
分析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缺乏诚信道德、缺乏信息对称、缺乏完善体制、缺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
(二)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分为四层:第层是董事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层是高级管理层,第三层是总部的风险管理部,第四层是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营销部门及后台支持部门。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用风险管理原则
1.依法合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规定,合规稳健经营是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
2.收益匹配。通过主动地控制,收益平衡和损失,每类业务活动都应获得至少与其承担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3.相对收益。风险管理相对孤立于业务发展,有独立的机构、人员,以独立的视角,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识别、度量和控制。
4.严格问责。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清晰权责。
5.一致协调。确保风险管理的目标与业务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并保持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和控制策略。
6.充分披露。银行负有按照监管要求,向监管机构提供风险信息或向社会公众披露的责任。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市场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市场风险的概述
1.市场风险管理目标及体系
为有效贯彻市场风险管理目标,在国际活跃银行内部都形成了符合公司治理机制要求的、分工明确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主要的特点是:董事会负责确定的银行风险管理战略中包含了市场风险的内容,如董事会审议确定对市场风险的最大容忍程度,对市场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必须确保市场风险被独立地测量、监控和报告,保证市场风险活动的透明度。在所有情况下,业务部门最终要为他们承担的市场风险负责,并保持在限定的额度内。
2.市场风险管理流程
在两种不同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下,管理流程会有差异。但总体上市场风险是“自上而下”的管理。银行的董事会在确定全年利润总量时,同时确定与之匹配的风险总量指标,并已正式书面文件交给高级管理层。风险总量指标都涵盖三大风险,如信用风险最大损失、操作风险容忍度等,与市场风险有关的指标,包括一般情况下各类承担市场风险的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及极端情况下最大损失等。根据董事会确定的风险与利润指标,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将其分解到各部门,各部门再进一步分解到各具体的业务单元。在层层分解中始终坚持风险目标与利润目标相匹配的原则。在需要调整某一部门的利润计划时,同时也要考虑对其风险指标的相应调整。
国际活跃银行中负责管理市场风险的职能部门必须通过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对各业务单位风险指标执行情况监控,自下而上汇总出集团每个业务层面银行整体的市场风险数量。每个业务单位对超过风险限额的业务需要向上一级有权审批的风险官进行汇报。若确定需要超限额授权,向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申请。上一级有权审批的风险官可以对增加申请提出反对,并向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汇报。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根据集团风险总量状况判断是否可以增加业务单位的风险指标。重大交易的风险限额增加还必须向高级管理层申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层在判断需增加的风险限额对当年利润影响的基础上,做出是否同意增加风险限额的决策。
(二)市场风险管理的控制框架
就一般原则而言,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该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具体负责部门三个不同的层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承担着对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确保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定期查审和监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以及具体的操作规程,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
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商业银行应当确保各职能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相关职能的适当分离。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职能与业务经营职能应当保持相对独立。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市场风险管理的原则和工具
1.市场风险管理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遵循合规性原则、授权有限原则、内控优先原则、分离牵制原则、风险可接受前提下的效益最大化原则。
合规性原则指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必须依法合规,对于超过本级机构权限的业务必须得到上级有权机构的批准后才能办理,严禁超权限开展业务。
授权有限原则指通过严格岗位责任制,防止授权不清或过度授权而导致的内部管理失控现象。
内控优先原则要求内控规章制度必须渗透到承担市场风险的各个业务过程和环节,覆盖所有业务岗位。设立新机构,开办新业务,开发新产品必须保证内控措施先行到位。
分离牵制原则要求三分离,即前台交易、后台结算、监控、稽核检查相分离,交易额度、客户授信额度、操作权限在设置、使用、监控方面相分离,不同头寸相分离。
风险可接受前提下的效益最大化原则即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风险限额对各交易单位和各投资组合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确保各项业务在承担有限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2.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工具包括:风险价值估算、敏感度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逐日盯市和限额控制。
五、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一)操作风险的概述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际,操作风险被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IT系统失灵和技术失误以及外部事件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操作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全面管理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覆盖银行的各个部门,具有高度分散化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控制操作风险的损失。
2.及时调整原则:操作风险管理应同商业银行面临的内部环境(银行经营战略、方针和理念)和外部环境(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相适应,并具有前瞻性。
3.成本与收益匹配原则:操作风险管理措施与具体业务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特点相适应,使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操作风险损失控制在银行经营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以合理的成本实现管理目标。
4.责任追究原则:操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必须有明确的负责人,要严格按规定对违反的直接责任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追究。
(三)建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长效机制
1.建立有力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框架
强化内控建设,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加强对风险数据的收集,通过对风险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正确评价风险的状态与程度。实施风险转移,缓释操作风险,培育操作风险文化,建立起共同的风险管理价值观,健全操作风险监控体系,重视日常监管检查,充分发挥稽核监督职能,建立循环的持续改进过程。
2.开展运行效果评估
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运行评估体系,对机制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监督,评判其优劣,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改革、充实和完善,使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地趋于合理,始终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曹廷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王韶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3]肖芳,吴迪.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对策初探[J].现代金融,2010(06).
[4]姜连义.农信社合规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金融,2012(04).
[5]路晨蓉.强化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路径探讨[J].青海金融,2008(07).
[6]亢爱林.对当前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 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2).
【关键词】信用风险评估 判别分析 Logit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一、引言
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创造货币存款、实现金融政策效率、社会投资实现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信用风险评估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非常重视对银行信用风险的监管和评估,特别是发达国家更是对此关注度极高。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仍处在转轨和新兴发展阶段,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加快我国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大致经历了比例分析、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三个阶段。本文试图通过阐述统计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中的典型代表来分别阐述其实现条件和过程,分析各种方法的不足,并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给出评价和建议。
二、两类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一)传统统计方法概述
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已经掌握的历史上每个类别的若干样本,从中分析出分类的规律,建立判别公式,用于新样本的分类,典型的代表有多元判别分析(MDA)和Logit模型分析。
1.多元判别分析(MDA)。数理统计理论中判别分析模型主要有三类,分别是距离判别法、Bayes判别分析法、Fisher判别分析法;在三种判别分析方法中,距离判别法是根据个体到总体间的距离进行判别;Bayes判别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求得平均误判概率最小的分类判别函数;Fisher判别是在未知总体分布函数的条件下,根据Fisher准则得到的最优线性判别函数,Fisher准则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一元方差分析思想,导出线性判别函数。
2.Logistic模型的提出。由于多元判别分析模型(MDA)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求有正态分布的假定,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常无法满足,所以当涉及到一些样本数据不同分布于正态分布时,应用MDA模型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缺乏可信度,从而探索非同分布的方法就十分必要,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应用Logistic模型,Logit分析与MDA分析最本质的差异就在于Logit分析不需要样本满足正态分布或同方差,其判别正确率高于判别分析结果。Logit模型采用logistic函数,函数形式如下:
Y=,η=с0+cixi;
其中xi(1≤i≤p)表示第i个指标,ci是第i个指标的系数,Y是因变量,因为Y∈(0,1),所以Y也可以理解为属于某一类的概率。
由于logit分析无需假定任何的概率分布,所以就不需要类似于判别分析那样先进行检验而是可以直接应用样本数据计算,以得到logit模型。
(二)人工智能模型(AI)概述
1.人工神经网络及BP神经网络概述。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模式识别能力的计算机制,它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三大特点,它的编码可以用于整个的权值网络,不仅可以呈现分布式存储,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容错能力。在人工神经网络中,下面提到的BP神经网络技术是算法最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2.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第一,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BP神经网络属于前向三层即前馈式神经网络的一种典型分支代表,主要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即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
第二,BP神经网络的基本算法。
BP学习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由输入层输入的信息,传导至隐层分析后再由输出层输出,如果输出层的结果未达到期望值要求则计算每个神经元的误差值并且将这些误差值重新反向传递到隐层的神经元,根据误差值调整各个神经元的连接权值,直到误差值达到了期望值的要求。
BP神经网络技术一般运用传递函数来反映下层的输入对上层节点的刺激脉冲强度,因此传递函数又称为刺激函数,通常情况下取(0,1)内连续取值Sigmoid函数。
Sigmoid函数函数可以表示为:
该函数可以用于计算和反映出实际的计算输出与期望输出间的误差大小。
三、两类方法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统计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统计分析模型是以历史数据作为分析和建立模型的基础,这些数据仅以会计账面价值为原始来源,没有将银行贷款者的非财务因素纳入模型当中,并且这些会计账面数据属于离散和非连续性的数据类型,因此很难捕捉到这些银行贷款者信用状况细微和快速的变化,无法对贷款者的信用状况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另外,该类模型处理速度慢且数据的准确性较差,属于静态模型没有自主的调整能力。
(二)人工智能模型存在的问题
人工智能模型最大的缺陷在于指标和加权值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造成在网络结构确定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另外该模型的训练效率比较低,解释能力也比较差,在建模过程中经常出现组合爆炸和过度拟合等问题。其典型代表神经网络系统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谓“黑箱子”问题,即神经网络没有办法确定输入变量之间的具体的函数关系,也无法产生有效的统计规则来解释模型的具体运行过程,这使得模型在应用时缺乏透明度和可信度;第二,在指标选取方面,神经网络模型对于非线性的方法没有统一具体的成熟方法进行分析指标选取;第三,模型结构的问题,神经网络模型在应用过程中效果表现的好坏和预测结果的精确程度主要决定于系统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和科学,但是如果想要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神经网络结构通常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些在实际的建模过程中经常无法同时满足。
四、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启示
(一)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主要缺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大部分采用的仍然是专家系统机制,即通过个别专家系统的经验和个别风险分析人员提供的信息来对信贷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决策,这就导致信用风险评估效果较低且银行无法及时地应对金融市场的即时变化;其次,国内对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大都缺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探索,片面的停留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两个极端,第三,在现今的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面,没有形成客观、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大多数信用风险模型选取的都是财务性指标而缺乏那些影响信用风险的非财务指标;最后,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银行业各种运作机制存在很多的问题尚待完善和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料收集、整理和存储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数据库系统,不能为风险评估模型的运用提供很好的样本基础,成为制约我国风险评估方法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启示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理论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但其中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我国,大多数先进的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还不能够直接应用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当中,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研究和探索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时必须考虑到我国自己的基本国情、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以及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客观现实等。
针对以上分析的国内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和提高。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切实有效的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数据库系统,加强对企业各类违约风险评估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及时更新和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自身内部的信用评价体系,为现代信用风险评估的运用创造适宜的条件和基础,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最后,任何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因此加强信用风险评评价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培养高素质信用风险评估人才的步伐,同时要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吸纳那些已经具备信用风险评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优秀人才,为推动我国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进步不断寻求突破。
参考文献
[1]柯孔林,周春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述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6)
[2]王建新,于立勇.基于信用风险度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4)
[3]徐晓霞,李金林.基于决策树法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 8(3)
[4]王莉,郑兆瑞,郝记秀.BP神经网络在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36(2)
[5]韩岗.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其使用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8
[6]闫晓丽,徐建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比较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7]郑毅,蔺帅.遗传神经网络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家,2008,(1)
1.1研究背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动荡,当时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损失惨重,并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AIG陷入危机并被美国政府接管,各国监管机关、中介审计机构以及投资者等越来越关注保险业的信用风险。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再保险信用风险问题,也即再保险资产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保险业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承担着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市场波动的作用,应该比其他金融行业更加稳健。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资产的价格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经济周期对资产持有者的经济状况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对再保险信用风险进行完全而有效的分散与控制,已经变得不太现实。因此,对于再保险信用风险的管理应侧重于对流程前端的规范,从源头上管控,将再保险信用风险可能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公司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本报告通过对再保险信用风险的简要分析,结合再保险日常管理实践,对国内保险公司的再保险资信管理提出建议,以提高国内再保险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保证行业再保险资产安全。
1.2再保险信用风险定义及分类。再保险信用风险是保险公司面临的各项信用风险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指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的再保险人资信风险,简言之,是指保险公司的再保险接受人有无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承担其对分出公司的到期债务(再保险合同约定的、由再保险人对分出人承担的赔付责任)。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相关资产或权益主要包括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按照再保险信用风险的性质,可以进行如下分类:(1)契约风险/合同风险:是指再保险人与分出公司就已签署的分保合同发生争议或纠纷,例如已签订的文本中有关定义不清晰而发生歧义;或因双方对损失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发生争议等。(2)履约风险:指再保险人失去偿付能力,无法按约定履约,例如倒闭,破产清算等;或再保险人因道德风险蓄意拒付或有意拖延等。(3)管理风险:主要是分出公司内部在再保险人资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再保险人信息记录不真实、不完整;未及时了解再保险人信用风险以及信用评级的重大变化情况;与再保险人沟通的及时性较差;对应收分保账款等监控不严;对拖欠账款缺乏有效的追讨手段等。
2再保险人信用风险日常管理
再保险信用风险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再保险人的资信选择;再保险人资信信息的收集和更新;再保险人资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再保险人信用风险分析评估等工作。
2.1对于再保险人的选择,目前既有行业的监管要求,各保险公司内部也不同的制度规定,主要是指再保险人在资信评级与资本金方面的硬性要求,比如有的保险公司对于再保险人有着明确的不低于“A-”(标普,惠誉,穆迪或贝氏评级)标准。
2.2再保险资信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对于再保险人信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当前保险公司再保险信用管理的主要工作,一般通过以下渠道获取再保险人资信信息:(1)直接向对方索取注册资料及有关证明文件;(2)通过公共途径获取信息,例如通过网络、报纸或者行业协会等搜集相关信息;(3)向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定购信用报告,以便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再保险人的信用评级情况;(4)与同行其他公司进行信息交换。
2.3再保险人资信分析与评估。对再保险人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评级评价,是日常再保险信用风险管理的工作核心,也是工作难点,通过对再保险人所有相关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再保险人的偿债能力评估,一般需要运用专门的信用分析技术和模型并结合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完成。目前国内尚未见到保险公司对于再保险人的信用评级管理实例,个别管理较好的保险公司通过建立再保险人黑灰名单制度,以加强对再保险人应收应付的日常管理,实现降低再保险信用风险的目的。
3再保险信用风险管理建议
国内再保险信用风险管理,与国际上管理成熟的保险市场或保险主体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建议国内保险公司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提高国内再保险信用风险水平:
3.1提高认识,建立专业团队统一归口管理。虽然近年来国内再保险业务不断发展,但是再保险信用风险与保险公司其他业务风险相比,由于从业人员少,专业化较强,外部以及行业整体上,对于再保险信用风险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宣导,提高认识,将是近年行业的主题。此外,设立专业的团队及岗位,统一归口管理再保险信用风险,是再保险信用风险管理落实的基本保障。
3.2明确信用风险容忍度,即信用风险承受能力问题。在业务安排上,明确标准并严格执行再保险人的使用,对于重要业务分保安排的风险敞口要实现明确,特别要考虑单个再保险人的风险集中度问题,无论是分出风险责任,还是应收账款或应摊赔款,都要事先确认公司的风险承受限额。
3.3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管理再保险人信用风险。无论是再保险人信息的收集整理,还是相关交易数据统计监控,均需要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开发再保险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再保险人资信管理监控平台,以更好的实现对再保险人信用风险的动态管理,例如通过结算周期研究,发现有结算问题的再保险人,通过暂停支付、暂停新业务交易等方法,降低再保险信用风险。
3.4建立公司内部再保险信用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目前,无论是行业监管,还是保险公司内部规定,通常是以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为判断依据。但前期美国的次贷危机,显示出国际评级机构中亦存在一些问题,仅依靠国外评级机构的评级存在一定风险。因此,自己研究建立内部再保险信用风险评估制度和体系,是保险公司再保险信用风险管理的长期目标。对于再保险信用风险评估,可以参照通常采用的“5C”评估方法。即:(1)品质(Character):指再保险人努力履行其偿债义务的可能性。品质是应收分保账款的回收速度和回收数额的决定性因素,是评估再保险人资信等级的首要指标。(2)能力(Capacity):指再保险人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3)资本(Capital):指再保险人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再保险人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如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形资产净值等财务指标等。(4)抵押(Collateral):指再保险人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做抵押的资产,一旦收不到这些再保险人的款项,便以抵押品抵补。此外,抵押也包括再保险人提供的银行信用证。(5)条件(Condition):指可能影响再保险人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如再保险人在特殊困难时期或经营情况下的付款历史等。
关键词:企业;信用;风险;控制
一、概述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提供几近苛刻的优惠条件,利润越来越簿;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账款,销售人员催收不力,产生了大量呆账、坏账,使单簿的利润再次遭遇严重侵蚀……这一切都源于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项严重缺陷――缺乏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和信用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为了均衡收益和风险,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需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以保障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企业信用整体控制
(一)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
1、信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没有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没有规范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企业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2、企业应建立三项基本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第一,事前控制。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事中控制。内部授信管理制度。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直接的信用关系,实施直接管理,改变单纯依赖于销售人员“间接管理”的状况,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管理制度。第三,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风险事后控制环节――应收账款管理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之事后控制环节――应收账款管理》一文中有详细论述。本文主要论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中的事前、事中控制环节。
(二)推行全程及全员信用管理模式
针对业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企业应当对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对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业务环节进行风险管理,包括从市场开发、签订合同、发货直至账款收回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严密监控与管理,制定业务过程中各岗位的信用控制职责及指标,以实现信用风险防范的全员参与。第一,事前控制。业务前期进行信用调查,评估、评判潜在风险、明确信用条款,制定控制方案,防患于未燃。第二,事中控制。业务确定后进入执行过程控制,业务及商务物流人员确保货物顺利交付及验收,及时解决或推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合同顺利履行。第三,事后控制。应收形成后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专业化管理,根据应收账款的分类及人员职责分工,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催缴。
三、客户授信管理
(一)信用政策的制订
信用政策主要是针对信用销售情况制定的一系列业务管理原则、标准和风险控制方法。制定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在贯彻全程信用管理模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企业事中控制的核心内容。
信用政策是指导企业赊销业务的主要工具,企业应权衡产品生命周期及其市场营销策略、行业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状况、竞争对手信用策略和公司财务状况等制定一套明确的、可执行的信用政策。
(二)信用政策的内容
1、信用标准。由于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环境的不同,企业信用标准也不同。信用标准与企业的销售和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投资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企业制定一个严格的信用标准,即只对信誉良好、预计坏账损失率低的客户给予信用销售,虽然能够降低应收账款的成本和坏账损失,但是企业却失去了信誉一般、偿付能力较弱的客户,不能够扩大销售收入。反之,如果信用标准制定过宽,企业的销售收入虽然增加,但应收账款的成本也会增加。信用标准是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和增加应收账款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
2、信用条件。企业应遵循本行业的惯例和考虑自身实力的情况下确定信用条件。信用条件的确定影响着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和成本。信用限额是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所确定的安全性销售的允许最大额度,它取决于客户的偿债能力、客户的资本、抵押品、经营状况等几方面。信用期限是企业给客户提供的付款时间。信用期限的长短,与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坏账扣失都密切相关。
(三)新客户资格认证
1、新客户口资格认证所需资料。具体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一般纳税人资质证明、近期资产负债表、资产损益表。
2、新客户资格认证的必备程序。实地信用调查:主要以业务人员为主,实地信用调查内容包括:客户自身的经营情况、组织管理结构、资金情况、客户业务人员及其公司主管领导的信用情况、项目的真实性、最终客户的合同支付情况、资金保障方式等。工商调查:如新客户无法提供相关资质证明,须进行工商调查以取得相关信息。第三方中介机构信用评估报告:对于注册资金较小、没有行业知名度、成立时间短的新客户理论上需通过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资信调查并提供资信报告,另外合同金额较大、可能会面临收款的客户必须进行资信调查。
四、客户信用评估管理
(一)客户信用评估
企业应建立客户资信评估制度,制定客户资信评估模型,建立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组织业务部门对客户资信进行动态评估,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配合客户资信评估管理工作,加强客户资信资料的收集与跟踪。
(二)客户信用等级
企业应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性评估,并以定量化的方式,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评定。销售部门应按照不同的客户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
1、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企业可以从客户的自身特征、优先性特征、信用及财务特征等方面来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因素,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2、信用等级操作说明(见表1)。
(三)风险客户评定
企业应定期评定风险客户,原则上,风险客户将不予授予信用,存在欠款的风险客户停止发货。
(四)销售人员信用评价体系
企业根据销售人员个人业绩以及日常业务过程中销售人员承诺履约能力、日常客户资信管理记录的分析,综合评价销售人员的信用执行能力,从而作为下一步对该销售人员所负责客户授信的重要评判依据。
1、销售人员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定量指标:签单总金额、销售毛利率、签单回款率、个人费用签单比、超期应收比重、年度应收准备。定性指标:个人诚信度;综合签单质量;工作责任心;响应速度;沟通协作能力。
2、销售人员信用评级界定表(见表2);
(五)建立客户资信数据库
企业应建立客户资信数据模型,制定和落实客户资信调研计划,及时维护和更新客户资信数据库。
客户资信数据包括客户基本情况、发展历史、组织结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行业情况、发展前景等。
(六)委托征信
当其他措施无法满足公司风险控制的需要时可考虑采用委托征信。委托征信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委托社会征信公司进行资信评估。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全程及全员的信用管理模式,实施对客户规范化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于客户信息失真或失控而产生的经营风险,能够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业务良性运转,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真正利润的有效销售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华征信所.征信手册[M].中信出版社,200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期权;防范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方法的概述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对象和经营过程的特殊性,自其产生之初,风险就与之相伴而生、形影不离。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现代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由于借款者违约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不但在计量、管理等方面均比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更复杂,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2、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理
期权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风险管理中,期权是进行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理想工具。所谓期权实质是一种选择权,是指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资产的权利。期权购买者在支付一定费用的基础上便获得这种选择权。如果未来价格向不利于期权购买者的方向变动,期权购买者则可选择执行期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冲弥补这种不利的价格走势给其带来的损失。相反,如果未来价格向有利于期权购买者的方向变动,则期权购买者会选择放弃执行期权,他所损失的仅仅是当初为了获得这种选择权而支付的费用。因此,虽然期权购买者为了获得这一权力额外支付了一定费用,但却有效规避了价格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这个角度上看,期权十分类似于汽车保险。车主为了在车辆出险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险费购买保险。如果车辆出险使车主遭受损失,由于购买了汽车保险,车主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以弥补其所遭受的损失。相反,如果在此期间车辆没有出险,则车主的最大损失也不过是保险费。
商业银行同样可以利用期权的这种风险对冲机制进行信用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购买期权,这就相当于为其贷款购买了一份保险。一旦贷款违约事件发生,商业银行就可以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获得一定的补偿,以弥补借款者信用水平向不利于银行的方向变化而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将信用风险转移给期权出售者。银行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期权所支付的费用。商业银行利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对贷款利率进行保值,另一类对贷款金额进行保值。
第一类方法利用期权对贷款利率进行保值,以达到防范信用风险。它的主要原理是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买进一个利率看涨期权。根据投资学的基本原理,任何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都可以看成是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之和。因此,贷款利率水平作为贷款人的发放贷款的收益率也是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中,风险溢价是对贷款人承担信用风险的补偿。当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时,作为贷款人的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相应扩大,相应应提高风险溢价水平以及贷款利率水平。固定利率贷款由于在贷款存续期间内利率固定不变,银行无法通过对贷款利率的调整,获得相应的补偿。因此,固定利率贷款既无法规避无风险利率的不利变化可能给其造成的损失,也无法规避借款人信用风险扩大,进而风险溢价水平扩大可能造成的损失。当前为了防范利率风险,商业贷款特别是国际长期贷款往往被设计成浮动利率贷款,使得在贷款存续期间内,贷款利率能够随基准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无风险利率变化带来的损失,但贷款合约签定后,信用风险溢价则仍然是固定的,无法回避。
第二类方法利用期权对贷款金额进行保值,从而达到防范信用风险。其主要原理是要求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买进与该笔贷款金额相对应的贷款合约价格看跌期权。当借款者违约事件发生时,商业银行作为期权的购买者可以一个事先已经约定价格出售这笔贷款,从而弥补由于借款者违约而给其带来的损失。
3、利用期权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意义
3.1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创造和信用中介的主体,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社会信用风险的集散地。因此,妥善地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生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包括贷款和各类投资在内的资产实现多样化、分散化,通过减小资产组合内各类资产的相关性,使组合内信用风险相互对冲抵消。然而,实践中的贷款分散化并非无懈可击。商业银行往往都有比较稳定的客户信用关系、经营领域、区域优势、行业优势、信息优势以及贷款规模经济效应等,这使得银行信用风险很难分散化。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国有专业银行,历史上有明显的业务分工,这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贷款分散化。此外,贷款分散化还有可能对银行效益产生负面影响。而期权克服了贷款分散化的缺陷,在允许贷款相对集中的同时,通过期权的非对称性风险收益机制将商业银行面对的信用不确定性进行拆分,对冲并转移对其不利的信用不确定性,而保留对其有利的信用不确定性。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由消极被动转为积极主动,有利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
3.2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及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使得社会信用风险逐渐集聚到了银行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资本重置和贷款出售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不足以使银行彻底摆脱信用风险。使用期权来防范信用风险无疑为我国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新工具。新晨
3.3有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及回报率
为了促进国际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也就是要求银行的总资本不能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8%,其中加权风险资产总额是由银行各项资产与风险权重的乘积来确定。因此,风险权重越高,对银行资本金数量的要求也就越高。由于利用期权等衍生工具做套期保值可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因此《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已经采用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交易头寸的资本要求相对较低。如果能实现完全套期保值,则银行可以不必提取专项资本;如果无法实现完全套期保值,银行可以仅对其敞口头寸提取20%的专项资本。由此可见,通过期权来防范信用风险后,同样数量的贷款资产所要求的作为贷款保证金的资本金数量下降,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资本金可以支持更多的贷款资产,从而使得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并有效地利用了财务杠杆,提高资本回报率,这对于资本充足率普遍比较低的我国商业银行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建设 对策
2016年,原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匹配性、全覆盖、独立性及有效性的原则,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外部监管。虽然各级商业银行按照指引要求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但由于商业银行所处金融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监管标准愈加严格,加之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银行业内的实践起步较晚,商业银行现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呈现出基础薄弱、风险意识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等弊端,无法帮助商业银行防范与控制多元化风险。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风险管理水平与能力往往反映出其整体经营质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能够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形势、有助于商业银行做大做强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下文将从全面风险管理概念及内涵出发,围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五要素”阐释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对策。
一、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风险识别、评估、防控过程,受到董事会、管理层及商业银行全体员工的影响。该过程贯穿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制定到各项经营、经济、管理、业务等活动中,用以发现影响商业银行合规、合法、良好经营的各类风险事件,并通过一定的风险防范技术将可能诱发的不良结果及损失控制在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内,保证商业银行通过合理方式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1]。在金融衍生品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各项活动面临的风险愈加复杂,且风险之间具有传导与相互影响的特点,因此除了要切实做好各个重要关口的风险管理,还需要注意风险事件之间的串联性,以此打造致密的风险防控网,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应对能力。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而言,全面风险管理具有四大明显特征:其一为风险识别更为全面,不仅要注重可能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及内部风险因素,还需要考虑风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及风险的传导性;其二为全过程及全员参与。不仅要保证风险识别、评估、防范及控制等各项风险管理职能渗透至商业银行各项活动过程的始终,还需要保证从管理层至基层员工的全员参与,及时地发现各层级潜在风险;其三为全局性,即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商业发展战略中,以完善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科学标准的风险管理流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行;其四为风险管理理念由成本转向利润,由被动转向主动[2]。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策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明确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及目标是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结合商业银行所处金融市场发展形势、全面风险管理概念及内涵,文章认为商业银行应按照如下原则与目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1.基本原则为全覆盖及全员性。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商业银行所有业务、机构及人员,基于业务全流程监控风险,继而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及危害程度;集中性:构建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将全面风险管理部门塑造为风险信息收集、风险防控指令下达的集散中心;独立性:构建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部门,并区别于业务主线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权威性,保证其在最大限度上调配商业银行资源;融合性:促进全面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的相互衔接、相互协同,以科学的风险资本配置助推商业银行业务向好发展。2.根本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目标以合法、合规开展主营业务,风险可控、资本收益率提升、利润最大化为主。与之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目标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明晰职责及权限范围,制定可操作性强且切实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在日常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全面落实风险监管要求,理顺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持,并保证各项业务依法、合规开展。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控制体系架构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有决策权、执行权及监督权相互制衡的监管控制体系架构的支撑。为此,建议商业银行在原有的董事会、管理层及监事会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设置分层机制。第一,在董事会下设战略、薪酬、审计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独立于业务部门并直接由董事会指挥与领导。其中战略委员会负责制定并上报经营管理目标及长期发展战略、查验年度经营计划、投资方案的执行情况,提出重大问题的解决建议;薪酬委员会负责拟订董事及管理层选任程序,设置薪酬方案,审核董事及管理层任职资格与薪酬管理制度,提交薪酬方案建议并监督实施。第二,监事会负责监督商业银行风险、合规状况、会计政策、财务报告程度及财务状况;组织开展审计工作,对商业银行财务报告进行全面审核,并编制针对性报告提交董事会;对外部审计机构的聘用等提出建议。第三,在管理层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人员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控制情况。
(三)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监管控制体系
随着商业银行的转型,金融业务执行过程中的信用风险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而是渗透在业务执行的全流程之中,商业银行原有信用风险监管控制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信用风险防范需求[3]。为此,建议商业银行设置独立的信用风险防控机构,并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以此避免因贷款或管理决策失控状况的发生。运营部、信贷部及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防控,审计部门则对其风险防控情况进行审查与监督,可以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在运营部构建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借助人行征信系统、前台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全面收集客户资信信息,用以构建客户资信数据库。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客户资信情况的变化,降低因客户临时性资金变动对银行运营造成巨大损失;在信贷部构建内部授信管理制度,对客户审核、交易决策、决策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在风险管理部门构建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贷款发放后,应收账款信息自动化录入信用风险监管系统,相关人员在系统提醒下及时与客户沟通,监控其付款行为,以此将应收账款风险监控关口前移,避免坏账及呆账的产生。
(四)建设风险预警机制,灵活应对各类风险
市场风险、声誉风险及流动性风险是极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经营不善、资本结构失衡的风险因素,建议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类型风险的特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第一,针对市场风险要加强对市场利率变动情况的监测,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务价值评估体系,灵活且正确地运用市场风险监控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指标及静态指标相结合、外部及内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了解市场风险情况,并加强限额管理,以市场风险监测与评估结果为依据科学设定风险限额、交易权限及止损数额。第二,针对声誉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构建二级预警机制。高层管理人员实时关注传统媒体及网络视听媒体对其经营、财务状况的报道,准确研判社会舆论发展形势,并针对负面信息策划应对方案;经营管理层人员则需要将声誉风险管理贯穿于各项经营活动中,切实执行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应对方案,避免虚假及负面信息诱导公众,降低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任与依赖程度。第三,针对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发展战略、业务特点、未来业务发展需求及风险偏好设定总体限额,按照各支行经营发展状况等将总体限额分流至各支行,尤其是要明确流动缺口限额、负债结构限额等,保证总行及支行资产负债结构均衡。
(五)灵活运用风险策略
不同类型风险对应的风险策略有所差异,总体上来看,风险策略的选择要基于对金融市场、宏观政策、经济环境等发展、变化形势的分析与研判。1.信用风险策略。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对部分产能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加强管控力度。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减少对铝矿石加工企业、煤焦化企业等的贷款投放,另一方面则需要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并且需要按照监管政策以及自身的发展战略合理转移部分风险。2.市场风险策略。商业银行需要深入研究央行货币政策,精准研判货币市场周期,借助金融产品定价调整、交易利率调整的策略应对利率风险。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衍生性工具套期保值,降低市场风险发生概率及损害程度。3.流动性风险策略。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影响了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建议商业银行采用不良贷款证券化、债转股等新型模式清收处置不良贷款。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需要调整贷款结构,将信贷投放重心转移至中小客户,并开展信贷分期业务,以此缓解信贷资金流动性压力。
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行保障措施
(一)强化数据及IT系统建设
全面风险管理具有全覆盖、全流程及全面性的特点,要想切实发挥全面风险管理的作用,就需要对影响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并对其进行处理与分析,构建商业银行发展与风险事件的隐性关联,继而为全面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但商业银行风险信息中包含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如媒体对商业银行的评价、公众对商业银行的看法等属于非结构化数据;人行征信系统内客户资信数据则属于结构化数据等,加之不同数据格式差异性较大,在风险信息收集环节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建议商业银行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完善的数据及IT系统,并积极运用计量工具与金融模型准确研判市场风险情况、全面识别潜在风险事件。例如,在信用风险管理中:首先,可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历史数据、风险事件、客户资信数据等;其次,将描述性风险事件、风险类型等量化并转化为满足大数据模型分析需求的结构化数据;再次,借助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各类型信用风险的集中程度进行计算,确定排名前10的信用风险因素,如客户企业所处行业地位、客户企业财务状况、客户企业声誉等,并对不同类型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当排名前10风险因素风险程度有所下降后,重新按照上述流程评估风险等级,逐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与制度。
(二)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人才是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软实力”。一方面,商业银行审计部门及风险管理部门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员工风险管理水平培训,针对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防控漏洞、风险事件等开展针对性培训,从理念、技术、能力等各个方面提升基层岗位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与此同时,要健全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的风险责任,将风险管理防控实效性与人员薪酬、晋升等挂钩,并借助上述风险数据系统追溯风险责任对应主体,保证风险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违章必究。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及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对于既具备风险管理技能,又具备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显著提升,商业银行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健全后备人才储备机制。一是为保证数据系统有序、有效运行,引进具备金融知识、数据分析能力的IT技术型人才,可适应全面预算管理需求的管理及经营型人才,以此优化商业银行人才结构。二是由薪酬委员会定期考察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将业务工作能力强、创新能力高、风险意识好的35岁以下各部门人员作为管理层储备人才,加大对其的培养力度,以此逐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
(三)创设统一和谐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文化是全面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五要素”之一。商业银行要将合规、合法经营作为各项活动开展的基本理念,向全体员工宣传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风险防控情况较好的支行、部门等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及政策倾斜,激发全体人员防范风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管理层人员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全体员工树立模范,积极组织开展风险防控竞赛活动、培训活动等,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根植于全体员工头脑中,使其能够自觉遵守银行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进行客户资信审核、贷款发放等工作。以此营造群策群力、携手共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四、结语
在竞争加剧、监管标准日益严格的环境中,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面临着更为多元化的挑战。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全覆盖、全员性、动态性特点的风险管理理念,可以降低潜在风险事件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影响程度,提升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继而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目标的落地、落实。为此,各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未来发展需求等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注重计量工具、金融工具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的合理运用,以此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想.浅议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以QHD银行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0(35):89-90.
[2]戴春燕.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探析[J].中国外资,2020(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