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

第1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绝大多数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基本功欠缺。美术技能学习方式较为枯燥单调,专业性强,需要较长的周期,学生逐渐对美术产生倦怠情绪。另有少部分的学生太过强调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及绘画技巧,忽略了本身的专业特点,最终导致没有任何专业个性可言。综上所述,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对学生个人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严重的影响。具体分析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美术综合能力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性。当前社会更为强调的是全方位人才。就美术综合能力来说,不仅要扎实掌握好美术的基础知识及技能,还要学会努力拓展自身其他能力,如美术心理学、美术观察能力、美术鉴赏能力等等。只有掌握这些能力,才能够强大自身专业素质,在就业市场中站稳脚跟。就目前来说,大多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对于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还较为欠缺,这种单一性培养模式,容易制约其主动拓展知识的能力。(二)美术教学的培养课程未能与时俱进,同步更新。现阶段,许多中职院校的教材还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年前的课程内容,即使有所变更,也是“换汤不换药”,内部的大多数理论知识都没能得到更新换代。哲学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假若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依旧是旧式的课程内容,那么想必对于他们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发展环境起不到有效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限制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阻碍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发展。(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缺少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既包括学生日常外出取景开展创新绘画的活动,也包括到幼儿园开展深入学习教学实践的活动。前者强调学生要具备时常动手动笔的创作能力,后者强调学生要具备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仅仅局限于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尚少,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发挥拓展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美术综合能力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培训策略

(一)根据学前专业特点制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创新美术课程内容。打破传统教师教、学生临摹的教学模式,开展情景教学。以往绘画教学,都是教师画一笔,学生跟一笔,照样画葫芦,以致学生学到的是绘画的程序。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在毕业之后,是要到幼儿园担任教师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他们可以把叶子涂成蓝色,把人画成三头六臂,所以不必用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他们的想象力是成年人所不可及的。所以美术教学原则是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因此学生不要过于强调绘画技巧,单纯地背默画法,使画面显得呆板。(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吻合,且要做到实时创新。美术教学与其他专业不同,这门课程更看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多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应在如何增强学生审美意识以及拓展创造性思维方面多做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一是可以采用多种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如观看视频、浏览图片、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等;二是可以创新课堂的授课方式,不光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还可以鼓励学生时常上讲台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讲述某个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等。教师还可以在作画材料与作画形式上下功夫。作画材料可多样化,不满足于传统的画材,可以使用新型的材料例如沥粉画、铜线画,砂画等等,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画形式在传统绘画形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添加拼贴画,晕染画,玻璃画等,打破绘画枯燥的形式,加入新鲜元素。(三)定期以幼儿园为主线开展一系列美术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开展听课、协助、帮带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一重要途径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科研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发现幼儿画面出现混战状态:幼儿习惯在画面上进行时空转换。例如:一名幼儿刚画完一架飞机,过不了一会儿,这架飞机已经被涂得面目全非了,问其原因,答:”这架飞机被击毁!”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批评他,而应该告诉他,我们画的画已经定格了,如果击毁了,要在下张画里表现出来。再比如有的幼儿会喊:“老师,我不会画!”这个时候,教师最好不要走过去在他的纸上示范,因为这样一来,幼儿的依赖性就会增强,班级求救声就会此起彼伏,让教师应接不暇,教师的做法应该多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动手。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必须在美术实践中积累经验。(四)加强美术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自身素养。美术绘画的过程是一个极具创新力度和思想内涵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美术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的授课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这些幼儿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作为一幼儿园美术老师,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他们自身就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绘画知识和丰富的联想力。同时,平日还要多学习和掌握文学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而更好地引导小朋友进行绘画,使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还可通过绘画,教给小朋友美术观察能力,例如画车辆,观察车辆分为哪些车,每辆车的用途,颜色,标志,特色。警车上标注”110”,消防车上标注”119”,急救车上标注”120”等等。美术观察能力对于小朋友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在绘画过程中也要熟谙幼儿绘画心理。不要告诉幼儿应该用什么颜色或者用这个颜色才正确。因为幼儿会有偏爱的颜色,而这些颜色组合成的画面也许更为协调。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知道正确的颜色,但却换不回来幼儿时期用色的大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为了日后走向工作岗位能更快适应市场需求和工作需求的根本性基础。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包括实时创新美术课程教材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定期以幼儿园为主线开展一系列相关美术实践活动,力争培养出一个全面的、专业的、综合的,利于社会市场发展和符合幼儿园教学的美术综合能力过硬的人才。

作者:叶楠 单位:漳州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宁远.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质量的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4

第2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94-01

近几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升温,学前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舞跳得好,但是其舞蹈教学能力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学前教育成效。为了培养出具有杰出专业素质,且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学前教育优秀毕业生,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会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力量。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作为学前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与施教者,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舞蹈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幼儿园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前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1]但就现状而言,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都一味的重视各个技能大赛,对学生的要求是舞蹈高难度、高欣赏度,但这却让学生的舞蹈学习走入了误区。众所周知,学前教育学生将来将要担任幼师等学前教育职业,授课的对象是少年和儿童,高难度、太过复杂或对身体机能要求过高的舞蹈,儿童们根本难以完成,而且还有很大可能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学前教育专业关于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幼儿舞蹈教学与编排能力的、有优良舞蹈素养与良好道德意识的幼儿教师,各高校应该对自身的教学目标做出正确定位,力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舞蹈教师。

二、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舞蹈基本功的训练。由于幼儿教师的特殊受教对象,使得幼儿舞蹈教学并不需要过高的难度和较为繁复的技术,但这并不是对幼儿教师的舞蹈能力放低了要求,幼儿舞蹈教师还是应该具备良好扎实的舞蹈基本功:

1.掌握舞蹈的简单知识和基本形体训练。大多数学前教育学生在接触到舞蹈学习课程之前都未进行过舞蹈训练,所以学生基本功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舞蹈的简单知识和基本形体训练,要让学生了解到舞蹈的相应知识,体会到正确的舞蹈站立姿态,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2]

2.适当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结晶,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开设相关的民族民间舞课程,尽量将汉、藏、蒙古、维吾尔、傣五大民族舞蹈向学生进行系统地讲授,使学生明白中国舞蹈的魅力所在,然后在他们成为幼师对儿童进行教育时,也可以使儿童从小了解到我国的舞蹈文化。

3.幼儿舞蹈的学习。学前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幼儿,所以在学前教育学生舞蹈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注重幼儿舞蹈的学习,授课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幼儿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工作。

(二)重视学生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幼儿舞蹈教育的基本目标并不是让幼儿掌握多高难度的舞蹈,而是让幼儿能够体会到舞蹈的魅力,让他们养成对舞蹈的兴趣。目前绝大多数舞蹈都不适应于幼儿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舞蹈编排能力,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对舞蹈进行编排,适应学生的欣赏能力,并引导幼儿向喜爱高雅舞蹈的方向转变,从而提高幼儿的舞蹈鉴赏能力。[3]

三、结束语

当前国民对于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越发地重视,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希望将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高雅素养的完善个体,而要完成这一个目标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积极进取,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娟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强化实用性能力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杨艳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02):58-61.

[3]喻力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09):71-73.

第3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一、学前教育专业中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的不断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逐渐在高职教育中火热起来。根据现在科学调查显示,最理想的语言学习时间是在12岁之前,现在的社会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都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职业院校的发展也将培养学前教育的学生作为了其教育的一个重点,这不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学前教育水平,同时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专业系统的学前教育,能够改变以往学前教育缺乏科学的依据而导致的对于孩子智力开发的不足。而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说就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现在在职业院校中很多学前专业的学生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就是英语口语能力的缺陷,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够促进学前教育更好的发展。

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吸纳英语口语人才或者外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英语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吸引相应的英语口语人才来提升教师的口语素质,从而起到加强教学的目的。除此之外,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在我国生活学习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创造能与外国人直接对话的口语环境,学校可以聘用外教,来提升口语教学的水平。

(2)加强对于口语教师的培训。培训对于学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现在的教育发展很快,如果不能及时跟上英语教育发展的步伐,对于学校的英语发展有着重大的阻碍。因此,为了改变现在的英语教师口语能力稍差、教学理论欠缺等问题,就需要学校加强英语口语教师的培训,现在我国的培训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只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对于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才有很大的好处。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如果只采用板书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将对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随着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方向。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备课的时候选择学生喜闻乐见且贴近生活的口语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共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改善教学模式

在职业院校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进行单一的输出,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缺少学生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开展互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方式。通过互动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在融洽的课堂氛围内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运用口语交流的能力明显加强,以往的口语教学往往在教授的时候缺乏一定的情境,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就出现了“哑巴”英语的状况。而通过情境教学,指导学生在何种情境下进行何种表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对于我国的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对于开发我国的学龄前儿童的英语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职业院校在培养方式上要灵活,诸如招聘新的口语教师、丰富授课手段、改善教学模式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视唱练耳能力 基本内涵 培养途径

管建华教授提出:“音乐艺术教育对发展人的直觉、灵感、健康的情感、文化修养、性情人格、思想行为、民族意识、世界意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在人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①彰显了音乐艺术教育在儿童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音乐艺术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施音乐艺术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了较高的音乐素养要求。音乐素养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包括视唱练耳能力、演唱能力、演奏能力、歌曲创作能力等,视唱练耳能力是基础。

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通过《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来实现,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识(谱:简谱、五线谱)、唱(名曲)、听(节奏、旋律、音高等)、演(儿童歌曲)方面的视唱练耳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语言要素,具备较强的音准和节奏感,对音乐的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等任务。该课程也是使学生获得唱(歌)、弹(琴)、跳(舞)能力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声乐、钢琴、舞蹈等技能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加强《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改革,对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有其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基本内涵

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能力培养首先应清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的基本内涵。

(一)视唱能力。

1.简谱视唱能力。

现行幼儿园教材中大多使用简谱或五线谱,或是五线谱与简谱结合使用。简谱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简谱是中华民族运用广泛的一种音乐记谱方法,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从我做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所以一定的简谱视唱能力是每一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必要能力素质。

2.五线谱视唱能力。

五线谱作为国际通用的音乐记谱方法,其作用和用途就不用赘述了,五线谱还是学生学习钢琴、声乐必需的工具,只有熟练掌握了五线谱的记谱规律,达到熟练的识谱视唱,才能准确、有效地学习钢琴、声乐等其他技能与知识,因此五线谱识谱能力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视唱练耳能力的一个方面。

3.儿歌的视唱能力。

儿歌具有简短、朗朗上口、音准节奏不复杂等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容易掌握。由于儿歌的听众是幼儿,受幼儿生理发展特点的制约,需要演唱儿歌时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和表现力,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因此有表现力的演唱儿歌的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视唱练耳能力之一。

(二)良好的音乐听辨能力。

1.敏锐的节奏听辨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与灵魂,一段音乐可以没有音高,却不能没有节奏,所以没有了节奏也就没有了音乐的存在。抓住了音乐的节奏,就感知了音乐的灵魂。只有理解了音乐的内在的灵魂,才能利用音乐的感染力对幼儿进行音乐的净化、音乐的熏陶、音乐的洗礼。因此具有灵敏的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是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节奏的听辨包括对节拍的准确把握,对典型节奏的感知与表现,对速度、强弱的准确把握,等等。

2.准确的音高听辨能力。

音高的听辨包括对单音、双音、和弦和调式、织体、音乐风格等的听辨。提高学生音高听辨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准确的内心音高感。

(三)丰富形象的表演唱能力。

丰富形象的表演唱能力即能够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气氛,在唱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把握歌曲的特点,结合歌曲的内容,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夸张形象的面部表情,配以适当的舞蹈韵律动作自信大胆地演唱儿歌,以此来感染幼儿、引导幼儿的一种能力。这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搭好阶梯、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能力。

1.抓住音准训练的拐棍――视唱各调式音阶,找准乐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形成有效的固定音高感。

(1)练唱音阶时要与歌曲演唱的发声方式结合起来。在模唱音阶的过程中,要求运用科学的发声方式,从口型到呼吸再到发声位置,从单个音符的重复演唱与上行、下行音阶的演唱都要求注意演唱方法的准确运用。目的是使学生在训练音乐听觉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便于以后在视唱作品中达到音准与声音的“和谐”。

(2)借助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把音高感与空间感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音准。把手势与音的高低紧密结合起来,形象直观地把音阶再现出来,把音高感与空间感结合起来;训练时可以先从五声调式音阶再到七声调式音阶的顺序进行无伴奏手势音准的练习,还可以运用手势结合进行转调音阶练习。

2.搭好音准训练的支架――视唱调式和弦的连接练习。

和弦作为音乐的主要支架,能够彰显调式的风格,并能够稳固各音中间的音高距离。以大调式中正三和弦连接练习为例,大调正三和弦由Ⅰ、Ⅳ、Ⅴ级和弦构成,且均为大三和弦,和弦的色彩比较明亮,构成和弦的和弦音之间距离也大都是由三度构成,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音高。我们可以通过多次的练习,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固定的音高距离感,让学生掌握调式主要音级的音高。在演唱由和弦主要音组成的旋律就容易得多,也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借助音准训练的动力――背唱音乐名曲主题旋律。

(1)名曲的主题一般是旋律优美,节奏典型,音乐风格明显,便于记忆的旋律片段,能够打动听者内心引起共鸣。让学生记忆这些名曲片段,可以培养对视唱的兴趣,主动学习有关的视唱知识,提高视唱练耳能力。

(2)以《拜厄钢琴基础教程》中的练习曲视唱培养学生对五线谱敏锐的反应能力(训练时要注意一般是根据曲谱进行低八度的练习)。《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练习曲,最开始可能只有三个音,逐渐增加到四个音、五个音……只有四分音符、二分音符,逐渐增加到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逐渐增加乐音和节奏难度,便于学生熟悉五线谱中各线间位置的唱名与音高,找到最简单的节奏感,学生在识谱时就会容易得多。

(二)“多通道”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能力。

1.语言节奏入手。

(1)字母节奏:运用柯达依的字母节奏教学方式通过特定的字母代表特定的节奏,引导学生记忆相应的节奏型,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2)语言节奏: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与学习各种节奏型,并运用语气与嗓音的发声方式来表现音乐中的长短、强弱、音色的性质。其中语言的选择多运用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动物名称、动物叫声、交通工具、颜色、语气词等。

(3)节奏、节拍、读谱综合练习。从语言节奏入手,融入简谱,加入挥拍。进行综合音乐训练,让学生快速读谱与准确歌唱。

2.身体节奏导趣。

(1)遵循划拍―击拍―挥拍的步骤,将动作与视唱结合,强化学生对节拍的感受。

(2)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声势动作,让学生用肢体的律动表现与感受音乐中节奏、乐句、强弱、旋律进行方向等,提高节奏感受和表现能力。

(3)运用声势节奏作为固定伴奏音型为儿歌与乐曲伴奏,增强趣味性。

3.节奏乐器演奏强化。

“演奏节奏乐器时,必须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的要求,打出不同的强弱和节奏型,在各种乐器轮流打击时还必须做到衔接自然”,使学生对音乐的节拍、节奏及整个音乐的起伏流动有更加直观、深刻、切身的感受。同时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还要提高学生对音色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的敏感性,等等,从而获得利用声音手段表现事物、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与途径。

(三)书面符号转化为音响符号的最佳途径――简线并重,识记同步。

1.五线谱教学采用无谱号教学,让学生熟悉固定调音高位置,同时掌握首调的识谱方式,快速识谱。

2.简谱教学除了与五线谱同步进行外,与节奏的学习也同步进行。在节奏的学习中,发挥简谱可快速读谱的优势与各种节奏型综合练习,达到节奏与音高的准确演唱。

3.音乐听记与识谱教学、节奏教学同步进行。听记选择五线谱与简谱同步进行。

(四)检验视唱练耳能力训练的试金石――看谱唱词练习。

未来的幼儿教师必定会接触和掌握很多在学校没有学习过的幼儿歌曲,需要学生掌握识谱演唱幼儿歌曲的基本方法,具备看谱唱词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具备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的音准、节奏能力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看谱唱词的练习。看谱唱词练习要注意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的基本步骤。

1.看谱唱词内容的选择。

首先,做好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在幼儿园、小学低段演唱过哪些儿歌,然后进行排序,选出大多数学生熟悉、喜欢的歌曲进行练习。如《小星星》、《上学歌》、《苹果》等,这些歌曲他们在幼儿园期间都学习过,能够做到耳熟能详,不存在音准问题,就可以关注歌词的演唱和歌曲的情绪风格等。

其次,选用优秀幼儿园教材歌曲。这些歌曲在幼儿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可以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演唱这些儿歌,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到最快、最近的学以致用。

2.看谱唱词练习的基本步骤。

(1)让学生欣赏歌曲的音乐,教师范唱,获得对歌曲的整体感受,体会歌曲的情绪,营造歌唱气氛。

(2)让学生跟钢琴视唱歌曲的歌谱,熟悉歌曲的旋律,把握歌曲音准节奏,教师纠错。

(3)带词视唱,在唱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演唱出歌曲的风格,把握乐曲的节奏特点。运用多媒体播放伴奏音乐,让学生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运用拍手、跺脚、点头、拍腿、拍肩等简单身体律动表现音乐,提示学生注意声音的状态。

(4)根据歌曲内容,设计简单的韵律动作,将带词视唱曲创编成儿歌表演唱。引导学生在朗诵和演唱歌词中,结合歌词所表现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韵律动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时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领悟到儿歌演唱要唱与舞结合,在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使音乐“娱人娱己”。

当然,视唱练耳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我们需要不断转变旧的教育观念,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建立一套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切合实际的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体系,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思路,创造适合提高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教学环境,采取发展性的、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方式等,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新师资。

注释:

①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社,1995:282.

参考文献:

[1]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社,1995:282.

[2]宋莉莉.对视唱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音乐,1991,(01).

[3]张焱,冯夏婷.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构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3).

[4]徐艳萍.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模式改革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3,(04).

[5]肖素芬,唐大章.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策略[J].文教资料,2009,(01).

第5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具备能力;培养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幼儿园教师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因此,在把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成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究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又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这些能力呢?

一、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师范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毕业后应该到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相应工作,从事向儿童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儿童的智力和体力、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等工作目标,最终向小学输送合格的新生。幼儿园教师要完成或达到上述目标就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复合能力结构。综述有关研究发现,学者们提出师幼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等应该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因此,要把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成能够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幼儿园教师,就应该从上述能力着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

(一)师幼沟通能力

师幼沟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专业能力,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有师幼沟通能力。然而对于师幼沟通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目前没有一致性的看法。陈静(2015)提出师幼沟通能力的构成是该领域一项积极的探索。该研究收集幼儿园在岗教师对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因素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归纳为三大综合领域和七个具体方面。三大综合领域分别为核心能力领域、基础能力领域以及辅助能力领域。七个具体方面分别为教师基本素养、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学以致用能力、表达能力、职业道德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含与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常识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面向幼儿的教学是通过言语表达过程和肢体表达过程实现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准确性、规范性和艺术性的标准。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多管齐下,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学生的“自我练习与锻炼”完成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肢体表达能力指的是通过美术绘画能力、钢琴演奏和舞蹈表演等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现代社会对于互联网和多媒体已经非常普遍,它已经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要善于借助于互联网和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使用多媒体呈现图片、音频、视频等,也可以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活动组织中,例如在幼儿游戏中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起到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内涵、渲染游戏的情境和气氛、强化游戏的教学效果。

(四)心理调节能力

未淼挠锥园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有来自单位的、家庭的、社会的等多方面压力,处理着儿童、儿童家长、学校管理人员、社会各类群体等之间的关系,要在如此重压之下高校开展工作、健康地生活就需要良好的心理素养,例如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文化知识素养方面、能力素养方面、人格品质素养方面、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等。心理调节能力能力也包括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要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在培养方案中贯彻反思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反思能力、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通过教师示范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等途径入手。

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理论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理论教学包括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专业知识的教学要通过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知识,也是教师多年积淀的教学经验的传承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包括与教师的交流,真正体现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最后是学生的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自主学习。课前的预习使学生对内容有了概况的了解,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教学。课后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巩固新知识以及对知识的反思、创新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的辅助方面。例如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技术学、普通话、钢笔字和粉笔字、中教法课程等。

(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践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能够走上讲台开展工作,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就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自身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这样就可以使课程教学更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不断进行训练和实习。专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样目的是为了做好当好幼儿教师的准备。当前国家遍地生花的顶岗实习项目就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顶岗实习项目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

(三)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心理素养

第6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舞蹈创编 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作改编的塑造过程中,应重点突显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控制、音乐气质以及舞蹈实用技能等方向的知识体系培训。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促进学生在大学阶段对幼儿舞蹈专业知识更好地把握,让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可以更好地扮演教师角色。

一、幼儿舞蹈创编水平的含义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方向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其中舞蹈教学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显对学生舞蹈意识、专业技巧以及创造性的培养,让学生对幼儿舞蹈教学有整体的认知。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可以理解为普通的幼儿教师通过自身丰富的舞蹈知识素养将教学内容横向扩宽至其他相关领域,同时凭借对舞蹈素材的涉猎将自己的舞蹈教学理念融合进对舞蹈的再创作中。

舞蹈编创人员不仅要拥有良好的舞蹈基本功、丰富的舞蹈语言,还应深入生活,把握住想要塑造的每一个舞蹈形象。舞蹈创编人员一定要从实践出发,将幼儿的纯真与童心充分彰显在舞蹈教学中。在学习技能的塑造方面要综合对学生的文学、心理学、音乐等方面进行培养,让学生认真吸收相关学科的精华和营养,深化幼儿舞蹈教学的内涵。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1.学习目的明确端正

幼儿舞蹈教学同其他艺术类舞蹈教学不同,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将学生塑造成专业的舞蹈从业者,而是让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的知识构架以及舞蹈基本功,为今后在幼儿园的工作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些学生在进入到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之前觉得这与舞蹈室完全没有交集,甚至一些男性学生还会有抵触情绪。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要让学生意识到大学所学的舞蹈知识对今后进入幼儿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进入幼儿园工作后常常会组织一些演出,其中舞蹈编排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技能,代表着幼儿教师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在心中树立鲜明的学习动机,带着一股冲劲进行学习,用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状态进行听课。听课状态处于最佳状态,自然学生学到的技能也会随之增多,在实践中可发挥的空间也就更为广阔了。

在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主要可以让学生了解队形的排列、站位以及一些简单的舞台调度内容,让学生对于舞蹈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形成宏观概念,不能过于心急。

第二阶段可以向学生们讲解一些中国传统舞蹈的基本舞蹈语言,这就好像基本的汉字教学已经有所成效,接下来就是造词、造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可能略长。正可谓熟能生巧,对于创编舞蹈而言,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需要不断的琢磨和修改,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有优质的舞蹈作品。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让学生自行创编舞蹈,融合之前的模仿和借鉴,通过指导让学生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舞蹈作品。

2.舞蹈实践结合理论知识

在学前专业教育中,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功底,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首先幼儿舞蹈创编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不能以成人的视角定位幼儿舞蹈。在选材和表现形式上应更加贴近幼儿舞蹈的内涵设计,对一些舞蹈情节和音乐设置要进行细致的改编,结合实际舞蹈需求进行修饰,多对生活中积极青春的主题进行创作,让幼儿舞蹈体现应有的活力。

除此之外,舞蹈的步骤和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让学生依据所学的舞蹈知识和音乐结合起来,寻找最能体现音乐情绪、风格的舞蹈进行创编,还可以结合多个舞蹈步伐,随机变换。

3.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舞蹈的创编重点离不开“创”,要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发散自己的舞蹈技能宽度和深度。可以从舞蹈竞演节目和网络视频中寻得有利用价值和教学参考意义的资源,帮助学生找到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

三、小结

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塑造过程中,我们要形成常规化的培养模式,通过训练学生对周遭景象、动作的分析和长时间实践,塑造学生的舞蹈灵感,同时要关注幼儿的身心特质,让学生在选择舞蹈样式和创编动作时要体现积极正面、青春活泼。总之,学生创编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整个过程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第7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讲故事;技巧;培养讲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好的故事,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认识生活,发展思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由于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活泼,容易感知和吸收,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使用这一种文学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会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活动。因此会讲故事是幼儿教育职业的要求,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讲故事能力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把讲故事简单地理解为背书。据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一个班里约有一半的学生讲故事能力比较差,讲的过程一字一顿,语气生硬,没有起伏,没有感情,更是甚少动作表情,把生动有趣的故事讲得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中职学校注重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理论课,忽视专业基础文化课。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过硬、知识丰富、能力强的学生,专业过硬首先是放在第一位的。近几年虽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始注重弹、唱、跳、画、说、写这六种基本技能的训练,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依然只是加强对学生弹、唱、跳、画四方面的训练,不大注重说(讲故事)和写的训练,所以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在舞蹈、唱歌、弹琴、手工、幼儿心理学、各教学法等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课上,不重视讲故事训练。

(二)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基础比较差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即未参加升学考试就进入中职校),且这些学生在初中时就属于已基本被“放弃”的一类,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导致了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朗读水平不高,不理解故事思想内容,这些都加大了讲故事训练与指导的难度。

(三)学生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由于学生基础差,在学习上就很容易有自卑感,在众人面前讲故事就会紧张,紧张了故事可能就讲不好,这样学生在讲故事时很难树立自信,便会形成恶性循环。

(四)学生实践机会少,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多,也没有专门开设《讲故事》课。而涉及讲故事的教学只有在《听话和说话》课中第五章第一节才有。讲故事的教学与实践总共不到十课时。在课时安排少情况下,就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上台练习,也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一指导,学生没能经过系统地训练和指导,讲故事能力又怎能提高呢?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的培养途径

如何培养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讲故事能力,提高故事的可听性呢?面对上述现状及原因,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讲故事能力,一要转变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讲故事的重要性;二要增加课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指导。此外,最关键还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加强基础训练

朗读是讲故事的基础,而决定朗读者朗读水平高低、朗读效果优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朗读表达技巧的掌握,如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

1.停顿: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可以进行语法停顿或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恰当的停顿不仅可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还可以让朗读声断情连。

2.重音: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读好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

3.语速: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时的语速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

4.语调: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句末如果表示平谈、庄严、沉郁等情调,声音强弱高低变化不明显,句末落音平直;表示疑问、愤怒等情调,句末落音上扬;表示感叹、祈愿、坚定等情调,句末落音下降;表示讽刺、幽默等情调,句末落音曲折颤动。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这些朗读技巧学生掌握牢固了,就为讲故事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专一年级时就必须加强学生的朗读水平训练。

(二)注重方法,掌握讲故事的技巧

故事,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的是人物的形象性和情节的连贯性、生动性。因此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把人物形象、事件过程和环境氛围立体地呈现在听众面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才能吸引观众,使之受到感染,收到良好的效果。故事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生动与否,所以在讲故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注意运用技巧。

对故事文本进行加工处理,变文稿为讲稿。一般故事文本都是比较书面化的,而讲故事是用嘴说给人听的,要故事说得悦耳动听,就需要把故事文本整理加工,变文稿为讲稿。修改故事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之口语化、儿童化。

如“乌鸦上了狐狸阿谀奉承的当”,幼儿是很难理解“阿谀奉承”的意思,不如改为“乌鸦上了狐狸拍马屁的当了”;再如“溪边端坐着一位长者,面庞清瘦,双目炯炯有神”改为“河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虽然长得瘦一点儿,可是两只眼睛可有精神啦!”显得更通俗易懂。

此外,在修改故事文本时要注意多用短句,把长句改为短句更容易讲;多用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叹气词等,使声音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动感”,如汽车的“嘟……”声,小鸡的“叽叽”叫,小狗的“汪汪”叫等,学的像,能让故事增色。

处理好叙述性语言和人物语言,塑造声音形象。讲故事重点在于讲。要讲好故事,语言必须准确、清晰、生动,声音的高低快慢一定要符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注意区别故事中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并注意二者间的转换。

叙述语言,既要体现讲故事者作为旁观者的客观性,用声自然、平稳,又要体现讲故事者的感情、态度、语气、语速、节奏、音量等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变化。叙述语言须根据内容、风格的不同,而运用与之相应的基本语气。

人物语言应有故事人物的“角色感”,做到“声如其人”。如何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个性,揭示人物复杂细微、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首先要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性格特点中挖掘角色的口气与语调,学会变换音色,用不同的声音、语调来塑造角色形象,根据人物个性和情节的发展把握节奏的快慢。如动物故事中的常见形象,狐狸狡猾,说话声音高而细,吐字靠前,语速较快,小熊憨厚老实,说话声音低而粗,吐字靠后,语速较慢;性格刚强的人物说话声音厚实,吐字饱满有力,性格懦弱的人物说话声音半虚半实,吐字轻缓……若学生在讲故事时能熟练模拟各种年龄、性别、性格的人或其他动物的腔调,表现热情、快乐,紧张、悲伤等语气或描摹其他声响,这样通过变换音色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幼儿就能通过声音区分出角色和剧情的变化,让幼儿听起来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恰当应用态势语,把握讲演的分寸。讲故事时一门讲演结合的语言艺术。讲故事时,为了使人物情状逼真,增强故事的表现力,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眼神、姿势、动作、表情等态势语来辅助“讲”。但我们在进行讲故事训练时发现,有部分学生态势语过多,几乎每一句话都有动作表情等,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态势语是一种无声语言,运用一定要贴切自然,要随着故事内容的发展而变化,在讲演结合时要注意:一是面部表情要明确,可略带夸张,眼里要有神,要能于观众真诚交流,眼神能随着故事情节变化,讲故事时切忌眼睛向下,盯着某处不动,那样会给人目光呆滞,没有精神的感觉;二是手势要适度,动作要大方得体,千万不能一字一动,一词一比划,让人看上去不自然,僵硬做作,又或是手势与内容不一致,为了手势而手势,这样的手势还不如不要。态势语用得好,讲演结合恰到好处,可以令你的故事精彩感人,用的不好,就会事倍功半。

例如我们在讲《两只笨狗熊》这个故事时,一定要注意变换音色,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并配合恰当的表情动作来展现狐狸和狗熊的形象特点。狐狸大婶一肚子坏主意,很狡猾,可以用尖细的声音去模拟她的说话,狗熊很笨,可以用粗厚的声音模拟他们的说话;同时要注意狐狸大婶眼神表情的变化,由最初看到面包时眼珠子不停转动,到奸计得逞时的捂嘴偷笑。讲演结合,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让幼儿如亲眼目睹一样。

总之,讲好故事并非朝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训练和指导,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中职学前教育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朗读技巧是讲故事的基础,而注重方法,掌握讲故事的技巧是关键。所以,要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讲故事能力,提高故事的可听性,就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多开展相关活动给予学生锻炼,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指导;就要讲究方法,掌握技巧,多听、多学习借鉴《鞠萍姐姐讲故事》等优秀作品,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激发幼儿的兴趣。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听话和说话(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第8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英语职业 能力培养

引言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都把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作为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有限,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成为了制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中不得不深入研究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试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谈些粗浅的想法。

一、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英语理论水平,但是对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却很缺失,而且很多教师都没有与学前阶段的儿童进行接触,不知道如何引导英语专业的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事业有机结合,以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特别是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从事英语教学时间不长,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学到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是为了日后从事幼儿英语教学实践所用,因而无法有效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2.学生英语水平不好。虽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而且一些学生自己也都考取了四、六级证,但是很多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特别是有些学生的英语完全是中国式的,非常生硬,而且发音也不准,语音语调掌握不好,口语和听力更是不好,用英语对话的水平不高,幼儿英语教学也只是简单的英语单词、句子,影响了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有的学生就听不清和读不准mouse和mouth、thank和sank的正确发音。

3.英语专业教学滞后。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Indoctrination" teaching method),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有效地调动,职业能力培养受到了制约。另一方面,很多英语课程与学前教育结合的不紧密,脱离幼儿教学实践,脱离学生学习的专业特点,而且也没有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对策措施

1.增强师资配备和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主要是为了适应以后学前教育事业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日后的职业特点,尽量把英语教学与学前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更好地做好学前教育奠定坚实基础。而且高职院校要注意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配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同时不断加强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英语专业素质和教学本领,不仅能够教好英语,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满足幼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2.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一是要加强语音语调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儿学习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对于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培养职业能力就是为了日后能够顺利地进行幼儿英语教学,而英语的口语能力便成为了自身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能够讲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这就需要加强英语语音语调方面的训练。比如,可以尝试教学生背诵绕口令,Luther is our English teacher.Luther works harder in September. We work harder in October. We speak faster in November. We write better in December. We really love our English teacher.不仅引导学生练习了发音,而且巩固了英语单词。

二是要加强对话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学会互动,并运用到以后的学前教育中去,帮助幼儿尽快提升英语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中,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发音和语调技巧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强学生英语对话能力的培养,熟悉地运用英语句型,熟练地进行对话表达,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为学生然后进行英语职业教学、培养英语职业能力创造条件。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之前,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先利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每天安排几个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也许第一句话都会说,“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时候教师就应当予以鼓励,“This is a very good beginning.I see what you mean,so I thinkyour English is quite OK.”,有的学生可能会很紧张,可能一张嘴就说出了几句简单的英语,“Hello,My name is X.Y..Thank you.”,虽然话语不是很多,而且很直白,但是也基本上简单地介绍了自己,教师就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First, you are very polite, say hello to everyone. Second,you know who you are. Third,graciously thanks to the end of your expression. Very nice.”然后再把跟学生的电话翻译成话语,引导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英语电话,以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适应以后英语职业教学的需要。

3.不断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一是丰富课堂教学设置。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创新英语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模拟幼儿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都设置一名英语老师,其他人模拟学前儿童,让这名“英语老师”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结构和英语水平,自己定目标、选题目进行英语教学,然后教师再统一进行辅导点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能力。或者模拟一个情境游戏来进行英语教学,比如设定一个以Christmas Day ,Spring Festival ,Children’s Day,The Mid-Autumn Festival ,Mother’s Day等等The holiday为内容的主题,可以试着结合上述The holiday的不同特点运用flash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自己按照一定的内容要求讲一个故事,以提升英语学习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是增加学前教育实践。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去进行英语教学实践课堂体验,感受幼儿英语教师的现场教学氛围,学习英语教学技巧,以增强在英语学习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培养英语职业能力、日后做好英语教学打基础。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都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培养他们的英语职业能力,就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地进行幼儿英语教学。因此,无论对于高职院校也好,对于教师也好,还是对于日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也好,都应当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措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实师资力量,改善教师素质,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水平,为学生未来从事英语职业奠定坚实的英语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慧英.高职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2]窦丽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院.2013.9.5.

第9篇: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162 — 02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理论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国外开始实施,意为“能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之后一直是教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观点:“教是为了不教”。但是,目前在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声乐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忽视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尝试探索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兴趣是学生学习声乐知识,也是提升声乐技能和技巧的推动力量。因此,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

(一)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学习的基础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的音乐基础良莠不齐,有的学生为了应对高考艺术特长的需要,高考前临时突击学习了几个月音乐知识与技能;有的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半年至一年多时间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但是更多是学生是音乐零基础。学生的素质现状导致了一些必须要引起声乐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学生缺乏强烈的声乐学习动机,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不够明晰,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因此,高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师要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去掌握和提高声乐演唱技能与技巧?人脑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人类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人们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任何被动式的说教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新生入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声乐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声乐。譬如:可以采用入学的新生欢迎会,请高年级的学长为他们举办声乐独唱音乐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请幼儿园骨干教师来校与新生交流,使新生明确声乐学习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采用学前教育专业每月一台的技能汇报演出活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声乐的内驱力等。

(二)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明确学习声乐的重要性

了解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声乐的动力。应该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歌唱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项技能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扎实的歌唱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边弹边唱技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讲故事和即兴演讲技能,帮助他们运用各种不同的声音位置、音色、音量、节奏、语速、语调、气息等来完美的表现作品。另外,我校还把歌唱技能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基本内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予颁发毕业证书。同时,通过每个学期的教育见习,也是学生认识到声乐技能在幼儿园课程和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知道掌握好声乐技能、技巧不仅仅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责任和任务。当学生认识了声乐学习的重要性时,他们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也会有显著提高。

(三)营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友好的、宽松和谐的气氛,师生互相尊重,以积极合作的态度,真实坦率的倾听和反馈,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我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朋友。正如《学记》所指出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演唱能力和表现力,而且还应具备高超的沟通能力,善于运用情感信息,把自己的情感渗透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传递着一种正能量。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任何时候在课堂上都不要把消极的情绪感染给学生,以免影响正常的声乐教学情绪状态。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焕发学生声乐学习的激情。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因此,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四)通过教师专业的演唱魅力吸引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

在声乐教学中的教师范唱是最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在范唱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演绎作品,让听者动容、闻者动情,完美的传达出作品的信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环节在学生面前进行专业的演唱,通过教师优秀的范唱和富有个人魅力的展示来激起学生的演唱热情。同时,还可以举办教师个人独唱音乐会来激发学生声乐学习的热情。

二、掌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是在长期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如何更好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声乐练习的时间和地点

由于声乐学习活动自身的复杂性 ,决定了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必须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不能够科学规划声乐学习时间,导致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声乐习惯。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合理安排时间对于声乐学习至关重要。

1.声乐练习的时间最好放在每天的一早一晚。清晨的空气比较新鲜,人的发声器官经过一整夜的休息要重新恢复发声技能,要多练一些气息练习、单母音和一些复合母音的练习;晚上则以练习声乐作品为主。

2.选择适合声乐练习的场所。目前,有许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喜欢在宿舍练习,还有的学生喜欢走路时歌唱,这种训练方法是存在误区的。其实正确的练习地点应该在琴房,因为在琴房不会影响别人的休息和生活,同时琴房的钢琴伴奏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二)自我监控与教师监控相结合

每一种习惯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是一个长期的坚持过程。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具有克服困难、挫折的坚韧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日记、学习记录或者考后总结的方式评价自己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并确定以后的努力方向。但是,学生声乐技能的提高也需要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监控”,这里所谓的“监控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要有规律地检查学生们在运用何种策略进行的声乐学习,以及他们学习声乐的进展情况如何。如果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进步,此时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走出训练的误区,帮助重建学习的信心。

三、掌握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

(一)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增设“声乐课代表”职务,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主学习给他们带来快乐。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都是采用小组课、集体课、或者小组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鉴于我校学生在课前和课余时间学习声乐都是以自由和分散形式进行,我在声乐课程教学中设置“声乐课代表”的这一职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声乐课代表”由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轮流担任,主要负责利用每天课余时间,召集同学到指定地点,集体发声、集体练习、集体学习新歌曲。“声乐课代表”还要把声乐作品按照原调弹奏出来,而授课中教师在课堂最后五分钟时间把与作业相关的各项具体要求交代给“声乐课代表”,课余时间就交由“声乐课代表”来负责监督全体同学来完成课后作业。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既提高了课堂教学内容含量,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是集体统一联系活动也可以保证每一位同学都不掉队。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以前大部分学生除了C调、F调、G调以外,对其他调识别都比较困难,经过轮流担任“声乐课代表”以后,这部分学生对钢琴键盘的辨识度普遍提高了。

(二)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角色

在声乐教学授课过程中,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扮演的六大角色:学习引导者(guide)、目标确定者(goal setter)、资源提供者(resource provider)、学习促进者(promoter)、困难帮助者(facilitator)、成效评估者 (evaluator)。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声乐自主学习的计划,因为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学习技巧和策略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训练;教师还要为学生介绍自主学习声乐的教材、课外参考书和网上学习资源,譬如为学生提供优秀的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推荐优秀的歌剧剧目、优秀的艺术歌曲,专业的演唱会网址链接等;还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推荐相关的优秀声乐理论书籍,再此基础上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儿童歌曲演唱。

(三)运用多元的评价方法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后的评价应该是客观、公正而富有艺术性。课堂还课的过程中可以经常使用“好”、“很好”、“非常好”、“做的不错”这样的评语,然后再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对于学生的演唱信心、歌唱欲望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评价内容上,可以评价平时的课下练习情况、课上的还课质量,以及期中、期末的考试情况;也要评价学生参加校内外歌唱比赛情况,并把学生在歌唱比赛中的获奖情况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寻找更科学的培养策略,以此来提高准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

〔参 考 文 献〕

〔1〕胡俊贤.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