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

第1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顾理平教授的新作《新闻权利与新闻义务》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点抓好新闻法学方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又一部代表作。顾教授这些年来锲而不舍,对新闻法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系统研究。他先是围绕新闻法学的总体框架进行全面的宏观研究,这一研究的成果以专著《新闻法学》出版为标志。接着他既着力于新闻法理的系统研究,又兼顾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凸现的重大法律问题的实际需要,同时进行新闻侵权和隐性采访两个专题的研究,先后出版《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隐性采访论》两部专著。随后,顾理平着手进行新闻法学中最具核心价值的问题即新闻法律关系的研究,经过几年持续攻关,其成果就是刚刚杀青的这部书稿,他将这部书稿命名为《新闻权利与新闻义务》。

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称为法律关系。法学原理和社会现实都告诉我们,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规范以及实施这些法律规范而实现的。法律规范为人们设定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这种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以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作用。任何一种法律关系都以与这一法律关系相适应的现行法律规范为前提。如果某种社会关系没有法律上的规定,那么就不是法律关系,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性质。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只有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才能得到尊重和遵循,才能对社会生活起到真正有效的调整作用。①

顾理平教授从新闻传播视域,通过对新闻传播工作者同政府、商界等种种社会角色的关系解析,对这种新闻法律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应在法治的框架下开展新闻活动。而这个法治框架的核心内容是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问题。他把新闻传播业置于依法治国的社会大背景下,“法眼看新闻”,从当代社会新闻活动中的失范行为入手,探讨了诸如“包公记者”、媒介审判、记者被打、新闻侵权等热点问题中的法治涵义,进而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新闻媒体对公平和正义追求的价值。顾理平以新闻法律关系为全书的核心内容,重点探讨新闻法律关系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着重探讨了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又拓展研究主题,深入研究了舆论监督权问题、新闻权利与知情权、新闻权利与隐私权的关系,使本书的主体研究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顾理平教授的书稿给人一个突出深刻的印象,是他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有不少学者对新闻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但一些研究囿于研究者的新闻学者或法学学者身份而各持己见,就事论事的较多。顾理平站在新闻法学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层面上,力求用客观公允和求是务实的立场,注重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既强调新闻权利的合理性,又突出新闻义务的必要性,为对这些学理问题更加深入的探讨树立了一种好的风范。

在南京师范大学,顾理平是一位“双肩挑”教授,他既是一位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相当繁重的教授,又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党委书记。但他善于“弹钢琴”,两方面都不耽误,这是难能可贵的。现在全国办有新闻类专业的教学点超过700个,也有一批专业课老师兼任党政领导工作,我想,顾理平教授可以成为这些同志学习的榜样。

注释:

第2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地方院校 新闻传播教育 地方优势

[作者简介]姚建惠(1984- ),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吴海涛(1965- ),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传播学;张文婷(1985- ),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分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河北 衡水 05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水平提升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0327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12-02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技术也在进一步地革新,这不仅推进了媒介发展的步伐,还加强了媒介间界限的进一步模糊,网络、内容、终端的融合,促发了新闻传播的新形态,这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的地方院校,为地方培养输送人才,有助于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地方院校在新媒介形式下,更要认清形势,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媒介环境的变化,深化改革,提升新闻传播教育水平。

一、加宽培养路径,更新专业方向

地方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特点,所以应该实时了解地方的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培养也要实时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地方院校在新闻传播学的人才培养方面,应根据实际的市场变化和需求,加宽培养的路径,在专业方向上进行更新,结合媒介的发展,设置更能与行业、市场接轨的专业方向,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同时,还应该以短小的课程或独立的项目的方式,补充专业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设置与媒介融合相关的课程,甚至以媒介融合为背景,设置相关的专业方向,让学生能够精专于这方面的知识。然而地方院校也不能仅是就媒介环境进行闭门造车,而应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传媒行业及社会的互动,打造开放式的平台,进行传媒方面的教育。

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空间毕竟有限,更新专业方向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改进。首先,强化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内容和实操业务流程之间的逻辑关联,整合部分课程,尤其是相似相仿的课程尽可能地合并,比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广告策划、广告创意都可以进行适当的合并,同时相关的课程还可以进行重组。其次,适当删减不适于本科教育的研究性强、层次过高的课程,去除课程设置与本科教育的冲突。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媒介应用类的课程,尽量减少媒介研究等课程的比例。再次,结合媒介融合的现状,开设一些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和技术应用等业务课程,加强与行业的对接。最后,从本地的企事业单位、传媒单位中汲取意见、搜集资料,了解地方的媒介技术应用和发展情况,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让企业走进学校,让学生走进企业。总之,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方面,地方院校要清楚认识媒介发展的现状,及时转变观念,胆大心细地改革,从自身已有的教育模式出发,结合地方资源展开全方位的改革。

二、结合区域资源,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在新媒介形式下,地方院校欲提升教育水平,首先要形成自身的个性特色,这不仅需要在学科方面有精准的定位,还要避免简单复制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教育模式,一味追求大、全的教学方式。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社会与行业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有了变化,尤其是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变强,这便要求地方院校充分分析市场需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改变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从而培养出有差异竞争力的人才。

地方院校应及时发掘和搜集本地区的现有及潜在资源,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事业单位、传媒单位,一方面寻求合作教育的方式,培养订单式的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发现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前,地方院校应该根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以体现自身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的目标,进行精准定位,而不是照搬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在充分分析自身发展形势之后,地方院校需要做适当的调研,发掘当地可以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开设专业的情况,进行分类分级;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和运行情况,发掘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既满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予以就业推荐。地方院校可以订单的方式,根据地方相关单位提出的明确的规格需求,培养定向的人才。比如与各类媒体、广告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沟通,确定他们紧缺的人才类型,在现有培养方案允许的基础上,调整培养的重点,以小班、精优班为单位,培养专门人才。此类人才不仅能适应当地的企业,还能在同类城市中相似企业进行就业。同时,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传媒行业从业人员走进学校和课堂,将市场的变化、需求以及从业技能及时地带给学生。地方院校与传媒单位合作,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还应从实践中总结分析工作经验,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突出地域性的差异,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就业率高,较之其他同等院校的学生也更有竞争力,院校的培养模式也将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促成自身的更好发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地方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类人才应在理论知识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还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向着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强,多方向、宽口径的方向发展。而媒介融合的推进,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转化到教学中,各院校则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加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创新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很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财政、师资、生源以及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局限了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设备方面的欠缺,使得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展遇到很多阻碍。这便要求地方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校内实验、实训课程的创新,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校内的实验实训课程更应该进行革新。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首先促发了观念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时,不仅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要先传输给学生在新闻、传播、媒体方面的全新理念,让学生对自己学、做的事情有全新的认识,再注重应用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创新。在以往的实验实训教学中,也已经在使用项目式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做专练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项目式教学应该更多地结合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传播的变化展开,采用模拟式与实操式相结合的方式,渐进式地推进,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到创造,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训练。在实验实训的内容方面,还应根据地方院校的地域特色,适当结合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模拟演练及深度创造。比如,可以根据当地媒体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其设计并制作相关的产品,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调研和可行性调查,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2.充分发挥实习、见习基地的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一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毕业生很少能迅速地接手业务工作,并做出良好的成绩,这不仅仅是学校培养的责任,还需要与社会沟通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习、见习基地的开发,不仅能补充在校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行业一线工作的深入了解。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媒介环境的快速转型期,媒介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实习、见习基地的建设和应用,一方面能解决地方院校由于经济等原因而面临的硬件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中体验学习,有助于日后就业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习、见习基地,定期定量地向实习、见习基地输送学生。初期以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技术、理解行业的经营理念为主,下一阶段则应由学校牵头,以专业资深的教师带队,配合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项目的合作,将实习、见习转化为行业生产力,真正地为企事业单位做出产品,体现成效,这样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四、提升教研转化力,服务地方经济

新闻传播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还要求教师以及学校都具有前卫的实践意识。作为教学单位,高校要做好教学和科研,更要重视教研的转化。对于地方院校而言,实现科研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更能体现其本身的应用型特征。在教研转化的实践中,地方院校可以结合研究所的方式展开。首先,研究所的建立能够促进学科及专业科研队伍的完善,形成科研梯队,从而有助于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研究;其次,研究所形成科研效益之后,不仅能够服务于地方企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学校的品牌推广,让地方企事业单位对学校有更多的了解;最后,研究所可以切实承担政府、企事业单位、传媒行业相关的新闻传播方面的科研项目和应用型研究课题,以研从用,以用养研,从而充分地结合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做到产学研的良性发展。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可以根据本地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展开品牌传播、宣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地方的传媒、广告行业的具体运作需求,打造适合本地企业发展的具体方案等。地方院校的研究所不仅能够搭建起学校、企业和传媒的桥梁,还能为本地经济的品牌化发展做出贡献。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地方院校更需要充分运用其自身的地方优势和机遇,紧抓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从应用型本科教育出发,形成更具合理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具有更强专业思维、技能和实践力的专门型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操慧.从“大教育观”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走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

[2]单波,陆阳.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J].新闻记者,2010(3).

[3]高山冰.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贾菁.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J].中国报业,2012(3).

第3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网络媒体 网络新闻 新闻消费行为 嬗变

引言

新闻是信息传播主体的一部分,它既是媒体的重头戏,也是现代人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新闻消费也成为一种特有的消费生活方式。新闻消费成为人们关注的渐热的新领域,新闻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方向的重要地位已经引起关注,对媒体与消费主义的互动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从传播学、文化批判、经济学等视角进行了考察。①

随着网络持续快速的发展,网络新闻的普及,网络媒体站到了主流媒体行列,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新闻消费的主流。那么,在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嬗变,基于这个问题,在文中,笔者在对网络新闻论述的基础上,试图寻找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过程。

网络新闻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腾飞、信息化健康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优化,中国的网络普及率快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公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②在网络应用使用行为中,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去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23400万人。③占据网民总体74%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办公室职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8.省略nic.省略/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

⑤程超群:《网络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发展关系浅析》,《东南传播》,2007(8)。

⑥本文中所说的消费者,指的是新闻传播的受众,出于方便,下文中都一律用消费者。

⑦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转引自杜俊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⑧任晓雯:《网络时代的写作――探讨与展望》,《新闻大学》,2003(2)。

⑨本文中所说的被消费者,指的是新闻传播的传播者,出于方便,下文中都一律用被消费者。

⑩???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页,第424页。

第4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为了更加全面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圣克劳德大学传播与新闻系、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新闻专业、太平洋大学传播系新闻专业等五个不同知名度的新闻学院或新闻专业作为分析和研究样本,以免以偏概全之嫌。

重视媒介融合教育

美国新闻学教育通常采用新闻学和社会、人文学科以及跨学科教学并重的课程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重视媒介融合教育。随着数字技术对信息传播形态的改变,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受过良好媒介融合训练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美国新闻学教育紧跟媒介融合的时代步伐,看准发展趋势,新开了很多媒介融合的专业课程,或者在传统新闻学教育中加入了很多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增加了很多用于进行媒介融合教学的硬件设备和多媒体教室。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下有10多家各类新闻专业机构,学生有大量机会与在职记者交流。近年来,哥伦比亚大学还开办了数字新闻塔尔中心(Tow Center),并开始授予计算机科学和新闻学的双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自己一直致力于新闻学教育向多媒体和媒介融合方向的革新与衍变。

美国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新闻学院开设了很多注重媒介融合教育的课程:电视报道与编辑,电视制作,高级报道/写作/广播、高级编辑与表现/网络、高级数字叙事,音频新闻,数字摄影新闻实验室,在线新闻学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传统采写能力以及多媒体运用的融合。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处于动态中的媒介未来的新闻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建设了配备有最新数字技术的“未来编辑部(Newsroom of Future)”多媒体专业教室。所谓“未来编辑部”,包括采集、文字编辑、音频视频剪辑设备等,并使用一套软件连接各个新闻工作者的电脑,使得新闻资料编制传送一体化。石溪大学很多课程都在这个“未来编辑部”里完成。所有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都被要求必修广播、印刷、在线新闻等课程,并学会如何利用多媒体平台和模式进行思考与工作,然后在最后一学年才可专注于其中某一种媒介的学习和应用。

北阿拉巴马大学传播系确立了广播新闻、融合传播、媒介研究、出版与在线新闻、广播电视与互动媒介等专业研究方向,从这些专业设置可以看出其对媒介融合教育的重视。

美国和中国在新闻教育理念上有很多差异,其中之一就体现在对教师背景的要求方面。中国新闻教育大多要求教师具备高学历,美国看重学历的同时,更看重教师的从业经历,在媒介融合时代,后者的要求尤甚。由石溪大学新闻学院网站提供的相关资料可看出,石溪大学新闻学院共有教师28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两人,占所有教师的7%;具备媒介从业经历的教师27人,占比96%;来自传媒行业的兼职教师10人,占比36%。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美国的新闻学院非常看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并不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和学位,这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有很大不同。中国新闻学教育非常重视学历和学位,将博士学位视为进入各新闻学院工作的通行证,使得中国新闻学教育体系建设出现了种种偏差。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员也全部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包括获得各种奖项的记者、专栏记者、作家、杂志编辑、纪录片制片人,以及数字媒介领域的专家。这些教员全部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胜任媒介融合的专业教学与支持学生发展的工作。

美国各新闻学院近年来新聘用了很多在新媒体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员,与传统新闻学教员一起,致力于培养新型新闻人才。即便原有的新闻学教员,也在向媒介融合研究领域靠拢。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在2010年招聘教员时,发现应聘者发来的简历中90%以上都号称自己的研究领域是新媒体。

强调多媒介的实践与应用训练

第5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新闻界有识之士的共识:经济报道会直接引发公众的经济行为,因而社会责任重大。中国经济新闻的改良,从源头抓起,寄望于经济新闻教育的振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何梓华教授在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时说:专业类的高等院校开办新闻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能满足当前新闻媒体的需要,又有利于推动交叉学科的研究,更有利于各校的新闻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可谓一举三得。

新闻教育兴经济新闻教育旺

中国新闻教育重整旗鼓并得到空前迅猛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数据“说话”――现如今,我们有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传播学、媒体创意学6个本科专业,共设有878个新闻学类专业点。研究生段也分设了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之下还设有各种不同的研究方向。从1997年起,国务院学科委员会已经认同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地位。现在全国已有博士点21个,硕士点141个,估计全国在校研究生的人数约有4000人。

至少在量上,我国的新闻教育实现了发展繁荣。财经类院校新开办新闻专业,其专业方向多是在经济新闻方面做文章,依托自身经济学、管理学等的学科优势,旨在培养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当代中国经济新闻教育,肇始于1996年,率先吃螃蟹者为江西财经大学。1996年该校创办仅一年多的经济文化传播系设新闻学专业,招收经济新闻方向本科生。但其在2000年后一度改为广播电视新闻学,2005年又重新恢复为财经新闻专业。北京工商大学的新闻系成立于1997年6月,当年在全国新闻院系中提出经济新闻、媒体经营管理专业方向,培养精通新闻、擅长经济、熟悉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年同月,中南财经大学新闻学系正式成立,1997年、1998年该系招收“经济新闻专门化”学生两届。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的财经新闻专业始自1998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2000年成立经济新闻系,设置经济新闻专业,并开始连续招收本科生,2004年首届经济新闻本科生毕业。山西财经大学的新闻学专业,侧重于财经新闻,2002年开始招生。兰州商学院新闻传播系财经新闻方向,于2003年开始招生。南京财经大学经济新闻本科专业,从2005年秋季正式招生,当年招生50人,2006年招生100人。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等校的新闻学专业,均为经济、财经新闻方向或曰经济新闻传播。在急遽发展的新闻教育大潮中,经济新闻教育异军突起;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开设经济、财经新闻专业的财经院校近30家(含商业、经贸类高校),学习经济新闻的在校生高达5000多名;真是新闻教育兴,带旺了经济新闻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工程学院和甘肃政法学院两所非财经类院校开办有财经新闻本科教育。目前尚无综合性大学和新闻传播学传统优势高校设有财经新闻本科方向。在财经院校中,西安财经学院和广东商学院设有新闻学专业,但未设立经济新闻方向。

两家转向广告学定位亦精准

上海商学院新闻传播学的本科专业――商务新闻传播,实乃广告学方向,培养目标是既懂广告与媒体,又懂商务财经知识的应用型高级广告与商务传播人才。湖北经济学院将新闻学专业定位在“培养媒体职业经理人”上,实际“内容”和上海商学院一样,着力经营成广告人的摇篮。从广义上讲,上海商学院和湖北经济学院两校的新闻教育同属于大经济新闻教育的范畴。

据笔者的实地调查了解,两校之所以作出如此抉择,主要是出于如下因素的考虑:一、狭义的经济新闻教育以培养财经记者编辑为己任,此类专门人才对学生的起点、师资力量、教学规范、实习平台等要求高,概言之办经济新闻专业“门槛”太高,作为地方财经院校,不如上各方面起点都要求较低的广告传播;二、现在学新闻的学生多如牛毛,一般的准编辑记者新闻单位一下子接纳不了,不如另起炉灶兴办社会上需求量大的广告学专业。

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经济新闻教育经过十多年的艰辛求索,应该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身为重点财经大学、名校的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领头羊”们,办学理念和模式渐趋科学,课程设置逐步到位,上述4所财经名校的经济新闻方向都已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

在学科建设方面,上海财经大学首倡并践行着“4个方面的拓展”:(1)新闻传媒理论与理论经济学学理的融合与拓展;(2)现代新闻传播理论与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的融合与拓展;(3)新闻学本身传统学科与现代前沿学科的转换与拓展;(4)经济新闻的技术手段与经济新闻理论创新的结合与拓展。经济新闻是新闻学和经济学交叉的新型学科。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的多数教师具有新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背景,新闻理论基础扎实,新闻实践经验丰富。财经新闻专业能否办好,关键在于师资。中央财经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近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工作:注重师资的新闻从业经验;注重师资学科背景的复合,特别注重具有经济学科背景的师资;选派教师出国进修,直接吸收国外新闻教育经验;鼓励教师进行财经新闻实践和财经新闻研究。中央财大还通过聘请国内外财经新闻界的资深人士来校讲学,以补充校内师资在经验、视野、信息及时性等方面的不足。北京工商大学在经济新闻教育的品牌经营上主要做了两件大事:自2004年以来,已主办3届全国经济新闻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成功地在业界和学界之间搭建了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2009年4月,和中国经济报刊协会联合发起举办“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作品大赛”,以促进高校专业教学与新闻单位业务、学生实习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较早设置了经济新闻方向,开设的特色课程有证券投资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等,头两届本科毕业生中有数位同学被《经济日报》、《财经》杂志等顶尖级财经媒体录用,还有获国际大奖的。中南财大早在本世纪初,就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建立了固定的实习基地。

经济新闻专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新闻事业发展的双重要求,为新世纪新阶段的新闻界培养和提供了大批专业财经新闻人才,功不可没,但是在经济新闻教育的高速扩张中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盲目扩张,视学生为财源,重学生人数,较少对质量的追求。凡财经类院校要办新闻专业,自然会想到要亮“经济新闻”这张诱人的“牌”。反问一句,其中真有“真金白银”吗?有无过硬的师资、行之有效的课程设置、档次较高的实习平台等等“要件”却未充分考量。一些新闻系的经济新闻方向常常是一点新闻的课程、一点经济的课程、一点中文的课程,整个一大杂烩,都是一点皮毛,毫无特色可言。不沦为“垃圾(烂)专业”才怪!内陆省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扩招,生源质量与就业出路存在大患。

实事求是地定好位,非常重要,十分关键。某地方财经学院创办伊始,便宣称要跨越式发展,全力为中央级媒体输送传媒人。很明显,这个目标定得太高,高得难以达到。以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为例,该集团每年都有进人的指标,多数情况是可能中南地区只要一个最最优秀的、名校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其实,地方院校就应该定位在区域性传媒上。当地大小报纸的经济部、广电还有网络媒体的经济版块等,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关于经济新闻专业,长时间以来存在一个“看(听)起来挺美”的现象。即一些同学感到没学到什么东西,部分老师觉得这个专业的学生难教。业界有的老编(辑)老记(者)对此充满期待,但接触过该专业的实习生后,普遍摇头,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问题出在哪里?症结何在呢?笔者认为与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曰学生的起点。须知合格的、特别是出色的财经记者在知识储备上务必是“三合一”的通才,就是指知晓新闻学的精要、熟悉经济学的原理与相关财经知识还有行规、不错的英语水平。对于起点不高的同学,上述三大要求均为“拦路虎”,可能只有少数同学在今后的新闻实践中能够“磨”出来。二曰课程的设置。经济新闻课程表上的内容,绝非新闻学与经济学有关科目的简单叠加。经济新闻专业、方向要开哪些课?大有学问。不少系在草创时,常采用一种“”式的办法,新闻、经济、中文各挑几门主干课,然后进行分配,学新闻和中文的老师各教其所,经济类的课请外院外系的老师上。结果,麻烦很快就出现了――学生在上经济方面的课程时,相当数量的人表示蛮吃力的,任课老师则认为不少学生基础太差,不如自己院系的弟子。教学实践中行不通,说明“”不是一个好办法。对多数学文科出身的新闻系教师而言,经济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原先“外包”的办法不中,必须要有革命性的解难之道。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的诸位资深教授、系主任、青年博士、骨干教师等,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化解了这一矛盾。上海财大的诸教授博士老师们,自觉将新闻与经济有机融合,并参照国际惯例(标准)罗列出经济(财经)新闻教育的主干课,并分期分批地将其亲撰成若干系列教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创举,它开创了中国特色财经新闻教育教研方面的新局面。

学生的经济学素养须逐步加强,忌拔苗助长。经济新闻,首先是新闻学的知识,其次才是经济学的素养。比较而言,经济学要比新闻学的内容博大得多。所谓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方面问题的学科的总称,包括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两学科的关系似可用鱼和熊掌喻之,大本才三年多的时间,常常是顾了鱼――新闻学,熊掌――经济学往往没有学好。中央财经大学的解决办法是,在财经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以新闻专业课为主,经济管理类课程只开设一些最基础的课程。学生所需要的系统深入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通过双学位、辅修专业来完成。目前,该院财经新闻专业学生中,有六成选修了经济学或管理学的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学生的财经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4+1财经新闻双学位班”,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合作,培养“外语+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也不失为一条新路。

他山之石美国的财经新闻教育

《诗经・小雅・鹤鸣》中有言:“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或许财经新闻教育的美国经验,能为我们提供借鉴。美国5大最佳新闻院校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锡拉丘兹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教授,大多有十年以上的媒体工作经历。学校考核和评定教授不只看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更重要的是强调有多少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和过去发表过的报道是获得新闻奖项的。在美国的新闻传播学教授,只有17%没有当过记者。那么在财经新闻培养方面,由于美国的新闻学教授很多以前就是资深的新闻从业人员,也包括是财经新闻的从业者,因此,他们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机制了。他们的课程是把新闻和商业院系的课程结合在一起,真正形成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6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闻评论;“1+1”教学模式;媒介素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50-02

一、新闻评论地位之辨

关于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与作用,有诸多争议。有学者主张“旗帜论”、“灵魂论”,认为新闻评论在媒体上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胜过新闻报道;也有人提出“眉毛论”,新闻评论无足轻重,在媒体上属可有可无的“眉毛”。那么,与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是轻是重?

从国内媒体实践来看,典型如《人民日报》,作为国内第一大报非常重视言论,每天的报纸都有十多篇评论,基本上做到了版版有评论,重要报道篇篇配评论。从电视媒体来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有《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央视论坛》、《新闻1+1》等十多档评论类节目,都属于口碑与收视效率俱佳的节目。但是,对照国内的省级机关报、电视台,以及数量众多的地市媒体,可以看到其评论栏目/节目很少,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评论栏目/节目就更少。并非这些媒体不重视评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些媒体对评论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缺乏评论人才。对此,我们来分析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时报》的社论运作机制。《纽约时报》被公认为“报纸中的报纸”,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的报道可以扭转一场战争;它的评论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纽约时报》每一位发行人的风格都不同,有的是无为而治,有的积极参与,但对言论都非常重视。《纽约时报》成立社论委员会负责社论版,社论委员向社论版主编负责,其具体业务操作由社论委员完成。《纽约时报》社论委员的出身资质条件有着严格要求,社论委员一般有三种来源:第一,资深优秀的新闻特派员,或曾任高级新闻主管,写作能力强,精通新闻业务并有一些专长;第二,曾在著名学术研究机构担任高级研究员,或在学术与实务并重的刊物担任过主编或专门撰述,并有专著;第三,最新卸任的政府高层政策性官员,写作经历长,能力强。当前国内主流商业报纸的言论操作,典型如南方报系,大多借鉴《纽约时报》的社论运作模式:成立社论委员会,主要经营两种类型的言论,一是做社论,社论代表媒体立场;其次,做意见平台,较多的版面和空间用于为公众的声音提供平台。这些商业报纸的言论版都做得好,很有影响力。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新闻评论的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载体的限制,网络评论、微博/博客言论、手机话语等新媒介评论对传统的新闻评论提出了挑战。对今天的受众而言,新闻评论已成为社会公众发表评论、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分析《纽约时报》对社论的重视及其成熟的运作模式,结合国内媒体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一样,都是媒体的核心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报道提供“客观性信息”,评论则提供“意见性信息”。由于新闻评论是大众传媒上的核心产品,《新闻评论》理所当然成为新闻学科核心课程。但目前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陈述性知识占用较多,而实战写作训练/节目制作的机会则较为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人在近年的评论教学中,对评论教学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操作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二、新闻评论教学理念的更新

1.教学方向的创新: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继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之后开设的新闻学科核心课,新闻评论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实际的评论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即批判性解读、评价新闻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新闻信息为工作、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从课程内容看,主要讲授有关新闻评论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训练,目的是要学生掌握新闻评论写作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评论在整个新闻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掌握不同媒体评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各种类型评论的分析和解读能力。而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以及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对《新闻评论》课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具体到《新闻评论》课程上,有两方面,一是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评论已成为各类新闻媒体思想力和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全面掌握这种重要的传播类型和传播手段。其二,今天的新闻评论教学,不仅是一种专业或职业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也应该成为一种实现公众话语权、培养意见表达能力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不仅是一门引导新闻专业学生认识与掌握新闻评论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更应作为一门提高新闻专业学生媒介素养,乃至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的公共课程。由此出发,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历史与现状时,不仅应该关注不同评论体裁的演进,而且应该关注由此带来的新闻评论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针对新闻评论的高层次媒介素养。

2.教学方式的创新:“主持人式”教学。“主持人”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法。其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对话式研讨性学习。目前的新闻评论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把问题都阐述得比较清楚,但是新闻评论的教学目的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写作能力,二要培养针对新闻评论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新闻记者能力。显然,“满堂灌”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得不到充分训练,那么培养针对新闻评论的媒介素养等等也无从谈起,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主持人”式教学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评论学习的参与积极性,要让这一理念为学生所认同、接受并最终深入学生心中。现代建构主义指出:知识应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的。从这一理论出发,教师应扮演“主持人”角色,努力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帮手”。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精练”、“精讲”,即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现有条件选择研究内容,应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又不明所以,研讨方法简便易行、周期短、可操作性强的内容,这是保证学生完成研讨性学习的前提。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新闻评论写作和分析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在对新闻评论有直观的认识的基础上,关注最新新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培养新型的媒介评论人员和学术分析人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提炼,为媒介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

三、新闻评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闻评论》课程研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称之为“1+1”教学模式。所谓“1+1”,有以下内涵:一是指新闻评论的教学体系设计为两大部分:教师案例教学+学生实战演练;二是把学生实战环节设计为两大部分:围绕新闻热点,分成正反方辩论;评论写作完成后,两个小组之间交互批改;三是构建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课堂教学+评论实践平台。

1.精心设计课堂切入点。每次课上,都以5~10分钟的“民大时评”,作为课堂切入点。评论对象是最近的新闻热点,或是网络热点事件。方式灵活,可由教师提出,多数时间布置学生课下准备,有必要的时候设正方和反方辩论,课堂开讲,引导学生参与,活跃课堂。这一版块的设置,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对一周值得评说和存在争议的话题进行自由评论,节奏和张力可由教师适当调控。既可训练学生的评论选题,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立意的水平。

2.主体部分:案例式教学。“热身”结束,进入了课堂的主体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提出议题的方式多样化:(1)通过新闻视频、图片提出;(2)结合校园新闻展开简短讨论,提出议题;(3)展示最新的评论范文,提出议题;(4)直接提出议题。课堂实践证明,多样化的议题提出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基本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背景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具体作品或案例,包括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和最近刊播的评论,训练学生对于新闻价值的敏感性与判断力,培养学生的评论意识与创新思维。

围绕议题,各抒己见。在老师讲授与本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进入讨论环节。可由教师设问,或是学生提问,师生共议;也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有三:最新新闻评论分析;学生原创作品比较分析;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修改讨论;评论写作完成后,两个小组之间学生交互批改。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一是在课堂上的互动;二是课上与课外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课上开展讨论与课下进行不同评论体裁的写作或广播电视评论节目制作的练习相结合。

实战环节。首先是结合议题,布置评论作业;其次是学生作品的课堂修改、评价和讨论,但是又不可限于“作业批改”。要注意引导学生由鉴赏到分析,由批评到写作,并提倡同学主动观察、提出和分析评论写作中出现的实战问题,在每一次课上做分析报告。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做到三点:课前针对议题查阅资料,自觉关注各媒介评论的名牌专栏,思考,提出问题;课中要发表观点、展开讨论,争取擦出火花;课后认真进行实践,完成作业,并进行自我总结。以上教学方法,在老师作必要的讲述之后,再通过大量、集中的新闻评论的实战训练、实战讨论、实战分析,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新闻评论实际写作能力。

在这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评论学习的考核模式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新闻评论写作课程需要切实从写作环节和新闻传播实践中进行检验。结合课程的专业特质,新闻评论写作的考核构成中,平时成绩占了50%~80%,

3.多方协作,构建评论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媒体实践机会。在历年的新闻评论教学中,笔者与校报《西南民族大学报》以及学院报刊《长短镜》联手,合办评论栏目,指导学生从大众传媒上选取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征集学生优秀评论作品,至今已有三十多篇评论作品发表,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训练机会。其次,是加强与新闻实验室的合作。在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一部分时,在实验室提供器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策划、拍摄、后期制作,完成以后进行展播、观摩,共同探讨其中得失。

加强与业界合作。尽可能邀请新闻传播业界的知名评论员、主持人,或在此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做新闻评论专题讲座。在讲座中,避免主讲人“一讲到底”的单向传播局面,加强主讲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专题讲座中得到最大的收获。而且注意保持与这些评论员、主持人、专家学者的经常性的联系,通过他们把业界与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反映到评论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邵光.《纽约时报》怎样组织社论[J].中国记者,2004,(11).

第7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进化逻辑;媒介平台;商业模式

一、 引言

信息时代,蕴藏在媒介背后的技术对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自1994年互联网接入中国以来,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二十多年来,在不同互联网逻辑的主导下,国内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处于不断演进与创新的过程中。理解互联网技术的进化与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逻辑勾连,对于指导互联网媒体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

目前学界关于商业模式的概念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然而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维度和视角不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有学者对这些定义进行了梳理,认为大体可以分为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和整合类四种类型(原磊,2007),但从根本上讲,商业模式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秦志华、王永海,2013),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而设计的开放性价值网络,进而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紧紧连接(陈道志、王平华、宋远方,2016),而如何定义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以及获取价值,应该成为完整理解商业模式概念的基点(王雎、曾涛,2011)。也正因为此,从价值维度解读商业模式已成为近年来商业模式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价值视角切入,借鉴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将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定义为一种由价值定义、价值创造系统、价值获取的多维网络体系(如图1)。

其中,价值定义指向媒介产品的需求端,即目标受众的需求及其满足方式,反映媒介平台的市场定位,是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研究的核心;价值创造系统指向媒介产品的生产端,强调媒介平台如何通过建立关系协调机制,进而将所能调动的资源转化为媒介产品并将其传递给受众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互联网媒介战略研究的终点;而价值获取则指向盈利模式,是指媒介平台如何通过媒介产品盈利,作为一种以媒介产品流通为主要功能的平台,媒介平台价值获取的潜在方式贯穿生产端与需求端,其中“客户需求是商业模式的利润源泉”、“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的基本支撑点”(孙永波,2011),因而,“价值定义”、“价值创造系统”共同定义了媒介平台“价值获取”方式的可能,而三者共同构建起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

三、 互联网逻辑与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路径

毋庸置疑,互联网对传媒的影响是内在的与革命性的,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基本逻辑――“连接”的逻辑、平等的逻辑、“免费”的逻辑――构成了当今时代传媒经济的前置条件。其中,“连接”意味着开放,这是互联网的本质,有学者认为,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彭兰,2013);“平等”意味着“去中心化”,背后隐含着传播权力的深层次转移;内容“免费”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和应有之义,“产品(信息)生产几乎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大量使用‘虚拟资源’无需缴纳任何费用”(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2014),也正是在“免费”的逻辑下,共享成为互联网精神的重要内容。

互网的这些潜含逻辑,不仅构成了传媒经济宏观性的背景要素,互联网技术的具体演进也在重构着媒介平台相关主体、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商业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Osterwalder,2005),因而,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的内在逻辑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新闻门户”:需求满足方式的悄然改变。Web1.0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本质是聚合、联合、搜索,其聚合的对象是巨量、芜杂的网络信息(Capriotti、Carretón、Castillo,2016),这种聚合、联合催生了新闻门户网站。对于互联网来讲,一个门户实际上是进入网络世界的一个入口点,门户网站通过提供基于web浏览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新闻信息。“新闻门户”主要是指新浪和搜狐,“新浪”的战略目标是“为全球华人提供新闻与内容服务”,而搜狐则将自身定位为“中文社群传媒帝国”。

从“价值创造系统”来看,与传统媒体时代一样,新闻信息的生产依然为专业媒体所掌握,网站及代表它们的网络编辑对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搬运”与加工整理,而后推送到门户首页和对应的各个“子门户”。新浪和搜狐为了增加互联网的点击率,将新闻内容作为重中之重,其中新浪网甚至建立起强大的新闻编辑队伍,二十四小时更新门户网站内容,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报道,这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遵循着相同的逻辑。

发生改变的是媒介产品的需求端,互联网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成为主动寻求感兴趣领域信息的主体,媒介平台基于受众需求“自觉满足”的特征,对传统媒体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建立起各个子门户,迎合受众的主动特性。这种转变也带来了广告投放方式的改变,门户网站开发出了弹出窗口、强迫广告、浮动广告等多重广告手段,广告被较为精准地投放,且广告流量的监测更为细化与准确,这是Web1.0时代媒介平台与传统媒体显著而重要的不同。尽管此时的门户网站已经创造出了包括技术服务、在线旅游在内的多元化收入模式,但由于巨大的访问量以及精准可测的广告投放方式,广告收入是“新闻门户”价值获取的主要来源,新浪在2008年的广告收入达到1.111亿美元,而搜狐的广告收入在其总收入中也占据大部分比例(刘辉,2009)。

从价值视角来看,相较于传统媒体,这一阶段的“新闻门户”,尽管也是“广告支撑型”的盈利模式,但由于受众需求满足方式转变为“主动寻索”,其实质却发生了悄然改变。若以“价值三角形”逻辑概括的话,“新闻门户”的商业模式为“自觉寻索+专业生产+付费广告”。

2. 社交媒体:“分享满足”与生产主体的转移。社交媒体是Web2.0时代的产物,借助于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互联网搭建起以人为核心的关系体系,其典型特征在于最大程度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王伟军、孙晶,2007),个体用户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平台”、“社交”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词,社交媒体随之兴起,博客、微信、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以关系为核心的媒介平台成为主流,其中微信、微博至今影响力巨大。

这一阶段,社交媒介平台的运作机制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商业模式也产生革命性的更新,无论是“价值定义”还是“价值创造系统”,抑或是“价值获取”机制,与Web1.0时代都截然不同。

最为显著的是“价值创造系统”的改变,新闻信息的生产主体出现了转移,媒介平台不再生产新闻信息,而只是担任信息载体提供者的角色,“仅提供基本的平台功能与开放式的接口”(窦毓磊,2014),信息的生产权被让渡,形成了包括职业传播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非民众个体的组织传播主体的“三元”传播主体结构(杨保军,2013)。媒介平台将新闻内容生产权让渡出来,媒介平台成为一个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和定义的平台,而这导致了新的盈利方式――增值服务――的产生,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开放了包括语音识别、客服接口、OAuth2.0网页授权、生成带参数的二维码等九大高级接口,通过开放接口,为商业主体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同时收取增值服务费用,这样一来,既能让企业用户能够在公共平台发挥更大的空间,也能更大程度地方便个人用户(傅瑜、隋广军、赵子乐,2015)。

从“价值定义”角度来说,用户的需求满足机制既不是被动的输入,也不是主动的寻索,而是分享式的满足,社交平台上各式各样的信息,基本都是基于“强关系”或“弱关系”的分享信息,人被定义为“分享的动物”,媒介平台越发像是一个有着固有规则的良性生态系统,“平台型商业模式”渐渐成型。媒介平台将包括游戏、电商、广告在内的“盈利性产品”巧妙嵌入“生态系统”,商业主体、新闻内容生产主体、用户被深度整合,“多边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竞合而不是竞争”(王千,2014),媒介平台的“价值获取方式”也愈发多元。

以此看来,诞生于Web2.0逻辑的社交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平台型商业模式”,而基于“分享满足”的需求满足机制的诞生与新闻信息生产主体的转移,是“平台型商业模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3. “算法媒体”:“自动满足”与“生产补贴”机制。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为代表的“算法媒体”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意味着Web3.0时代正在到来。建立在1.0时代和2.0时代基础之上的Web3.0时代既要实现个人“碎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又要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人与人和人与机器的交流功能”(徐璐、曹三省、毕雯婧等,2008),还要实现“物与物相连”、“人与物相连”的智慧网络(高钢,2010)。

“算法媒体”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结果,其背后潜含着“技术至上”的哲学逻辑,相较于Web2.0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价值定义的角度来看,“算法媒体”的需求满足机制有了新的变化,受众既不主动寻索信息,也不依赖分享获取信息,其信息需求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得以满足。媒介平台引入智能分发机制,受众将观看新闻的选择权部分让渡给了技术,用户历史点击行为和点赞行为会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以此为依据判断用户的偏好和兴趣,并进行后续的推送,技术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用户自我选择机制。

而从“价值创造系统”来讲,“算法媒体”采取了“生产补贴”机制,以增强其新闻内容的竞争力,这种“生产补贴”机制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优质内容的补贴,一是针对优质内容生产者的补贴。针对优质内容,“算法媒体”同样引入智能机制,某条信息被点赞和转发的比率会成为其后续被推送与否、推送多少的关键性要素,信息的点赞率越高、被转发率越高,会被平台推送给更多的用户,而这类信息中携带的广告所产生的费用,会以提成的方式分发给内容创作者;针对优质内容生产者,会有专门的补贴,以“今日头条”为例,其下设有“千人万元计划”、“百群万元计划”,与优质内容生产者签订合同,从而获取优质内容的首发权。

“算法媒体”依赖优质的内容及针对性的需求迎合机制,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形成了新一代具有影响力的媒介平台。从“价值获取”的视角来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媒体”的盈利方式主要在于广告,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广告被巧妙植入媒介平台,形成了良好的效果。当然,除了广告之外,佣金、电子商务也是其盈利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中佣金是指媒介平台作为其他APP营销渠道,当用户通过媒介平台发生购买行为时,需要与之进行利润分成(陈卓,2016)。以此来看,需求满足机制的“自我满足化”和对内容生产者的补贴机制是“算法媒体”商业模式的显著特征。

四、 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能性方向

从“新闻门户”,到社交媒体,再到“算法媒体”,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从“广告型商业模式”到“平台型商业模式”再到基于算法的新一代商业模式,在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互联网技术逻辑进化的身影,而技术的进化,主要从“价值定义”与“价值创造系统”两个方面推动着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需求满足方式”与“新闻内容生产机制”的变迁,构成了媒介平台商业模式演进的主要索。

当然,互联网的进化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特征,使得不同历史阶段衍生出的媒介样态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接纳新的技术特性,进行新一轮的“互联”,与蓬勃新生的媒介平台共存,甚至相互竞争,这种情况下,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会在以往商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创新,商业模式也会越发复杂化、深刻化。

以历史的视角来看,Web2.0技术的运用还有极大的空间,Web3.0也不过是刚刚兴起,因此,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是刚刚开始,从Web3.0的特性来看,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向前演进的可能性突破路径在于:

1. 新闻内容的生产主体发生改变。人的主体地位继续受到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大踏步前进,形成“人机共创”的信息生产局面。这种信息生产权的再度转移,毫无疑问会造就全新的商业模式。事实上,人工智能正在进行,包括谷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正在尝试“机器人”写作模式,新闻内容生a主体的再度转变的存在着较大可能性。

2. 对人的需求机制的深度挖掘。这种思路本质上在于对人的不同定义,以新浪为代表的“新闻门户”充分认识到人的“主动性”、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将人的本质定义为“分享”、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平台认识到“技术可能比人更了解自己的新闻需求”,均导致了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因而,未来对个体心理结构与需求满足机制的深度发掘,形成新的关于“人”的定义,也是媒介平台商业结构演进的可能路径。

3. 媒介终端的形态演进。当今的互联网媒介平台的依托媒介主要是PC、手机、平板等终端,技术不断进化的情况下,媒介终端将进一步演化,从而重新构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社会经济生活中各要素连接机制的改变,会构建起全新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2-81.

[2] 秦志华,王永海.商业模式的企业价值测评功能与内容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3):70-79. [3] 陈道志,王平华,宋远方.价值视角下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10):48-50.

[4] 王雎,曾涛.开放式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认知性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2):114-125.

[5] 孙永波.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 2011,(7):182-183.

[6] 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3,35(12):6-19.

[7]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8] 陈卓.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及创新[J].青年记者,2016,(17):106-106.

[9] 刘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三大门户网站战略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4):144-145.

[10] 王伟军,孙晶.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情报科学,2007,25(12):1907-1913.

[11] 窦毓磊.社会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12] 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新闻记者, 2013,(12):32-41.

[13] 傅瑜,隋广军,赵子乐.单寡头竞争性垄断:新型市场结构理论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考察[J]. 中国工业经济,2014,(1):140-152.

[14] 王千.微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87-91.

[15] 徐璐,曹三省,毕雯婧,等.Web2.0技术应用及Web3.0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08,(5):50-52.

[16] 高钢.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J].国际新闻界,2010,(2):68-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号:713020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号:13XJC630010)。

第8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犬儒主义:传媒文化的大忌

摘要:犬儒主义奉行一种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生活方式,对当今传媒文化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简介了犬儒主义的由来,分别分析了它在当今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危害,并提出了传媒文化中防止犬儒主义的方法。

关键词:犬儒主义 传媒文化 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宋兰,女,1985年11月16日出生,汉族,四川省青神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广告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第9篇:新闻与传播的研究方向范文

>>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探析 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假期运营的几点思考 高校微信公众号发展及运营策略研究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编辑运营策略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和发展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分析 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研究 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问题探析 “5W”理论框架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微信公共平台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微课平台的设计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德育的应用思考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 从新闻学视角探索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维护 浅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微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路径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6-01.

[2]朱建华.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冷热两重天――武汉地区微信公众号调查[J].新闻前哨,2014,(12):71-73.

[3]唐红波.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行管理策略初探――以“厦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号为例[J].东南传播,2015,(1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