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方剂学教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 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显得十分紧迫。为此,《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这门课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典型办公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积累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在教授这门课时,根据本科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法运用各种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
课堂激趣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①以物激趣。对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实物等。比如,在介绍外存储器时,准备U盘,一个废旧的硬盘和一张光盘等,使学生能一眼看出这几种外存是有区别的,然后再从存储介质、组成材料、容量、存取速度等各方面加以介绍。当学生在激发了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必须以趣导学和以趣励学,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让他们一节课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②以疑激趣。精心构思、没置悬念,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关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与探索。比如,在讲解WORD2000的页面格式时,先设计好一份文档,如《求职信》,加上页盾、页脚,选择一种漂亮的页面边框,把不同的段落设置成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再加上不同的底纹效果,总之把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全都用上,尽量做得漂亮些,然后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会很自然的接受这一部分内容,并且会主动地去学习,还能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文档效果。③以争激趣。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巴班斯基指出:“学习的争论就成为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组织课堂讨论,发表各种意见可刺激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讨论形式,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引起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更高兴趣。
2结合实物,化抽象为具体,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虽已很普及,但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只处在对外观的认识水平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理论课讲解时,只是空洞地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功能,学生并没有一个感观的认识,所以听完也就忘完了。鉴于此,笔者在讲硬件的基本构造及各组成部件的功能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精tb设计理论部分的教学课件,从刚上下载所有硬件的图片,比如主板、硬盘、CPU、内存条等,还把学校机房闲置不用的机器打开,让学生直接面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再一一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在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应分为六步来讲解:①让学生回答出他面前有哪些设备,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了键盘、鼠标器、显示器和主机箱。②分别介绍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些属于输入设备,哪些属于输出设备,向学生展示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补充其它输入输出设备,比如补充介绍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音箱、话筒等。③外存的功能及划分。向学生们展示常用的外部存储器并利用类比等方法讲解它们的功能和材料的区别。比如展示优盘、硬盘和光盘等。④主板(核心部件)及有关部件的介绍。向学生展示主板并指明CPU、内存、其它插件与主板的连接情况。⑤综合上面所讲内容,划分外设与内设。根据计算机的作用讲述计算机的最基本的组成,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工作流程图,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⑥让学生感知各部件。分组观察所打开的机器,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笔者用以上方法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理论教学部分还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及其术语,往往令学生望文生义。在讲解这些概念和术语时,采用举例的方式,把术语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讲解。比如:在介绍内存和外存的区别时,把内存比为“舞台”,“外存”比为“后台”。演员在后台休息做准备正如大容量的外存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将要参加演出的演员从“后台”走向前面的“舞台”,正如程序执行时,将其从外存载入内存一样。演员在舞台上正在表演相当于内存存放的正在运行的程序。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对所讲的概念和术语印象比较深刻。
3精讲理论.讲练结合。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全国计算机一级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要有效的多。所以每节课在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演示后,应立即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掌握程度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每次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都要随机进行辅导,最后把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地方总结出来,再次演示、讲解。这样,每节课遇到的疑难问题,都能随时解决,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自由的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为“不教”,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所谓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学生参与的‘学’。
例如,笔者给学生介绍了WORD2000的文档格式化、图文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留下上机作业,自己上机设计一份A4纸大小的板报,内容自定。要求页面格式加上艺术化的彩边,页面在文字底下配上图画或文字水印,在一张纸上分栏排版,版面设计不拘一格,色彩搭配要美观大方。结果,大多数学生都按要求完成了作业,并且很多同学做出来的效果很好,有的甚至是老师想不到的创意。
(一) 工作计划执行及任务完成情况
1、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根据学院总体教学安排和课程教学大纲,我于2020-2021年第一学期初完成了《芳香疗法》、《中医基础》、《预防医学》、《芳香照护》专业课程的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的编写,并承担教授健康管理1901学生《中医基础》、《芳香疗法》课程;护理1911、1908、1907、1906、1905学生《预防医学》;护理1909、1910学生《芳香照护》等教学任务。
特别提出在《芳香疗法》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芳香疗法的发展及在各国的运用情况;理解精油的概念、芳香精油的萃取方法及芳香精油的保存方法;了解芳香植物学及精油化学成分的作用;理解精油对人体的作用原理,及精油对人体各系统的作用;了解常用精油的拉丁名,熟悉这些精油的化学成分,掌握芳香精油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禁忌、毒性;掌握芳香精油的使用方法、调配方法和解决个案问题的方法。具备对芳香疗法知识运用的能力;具备咨询的技巧和分析顾客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根据顾客情况设计和调配精油的能力;具备熟练、规范进行瑞典式按摩技术操作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跟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在讲课过程中积极与教师互动,回答问题情况与作业情况良好。作为课堂外的学习,作业是同学们掌握知识,提高感悟必不可少的过程。同学们在课堂外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课程的学习当中,认真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过程当中,能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以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
2、科研
在学院阎院长的指导下,完成了3教2楼中医本草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并在实验室中,完成的艾灸、雷火灸、泥灸等产品的配方设计,会后期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见
进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对对外经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对于专门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的中职院校而言,要充分结合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不断地改革与创新,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对外经贸专业人才。
一、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
(一)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中考失利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他们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所学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与消化,或者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无法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端正[1]。
(二)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许多中职学生在入校以后并未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为自己的今后打算,也不知道个人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本专业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很容易放弃。
(三)自我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职院校的学生逐渐成为弱势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入校以后都会存在一定的挫败感,认为个人能力较差,认为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渺茫,在中职院校学习只是为了混文凭,或者干脆放弃学业。
中职学生存在的以上特点使得中职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工作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升中职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就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中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一)传统讲授法
此方法即为教师利用语言为学生阐述相关的理论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以及事实等。此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阐述国际贸易课程的相关知识,讲解相关的内容。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理论性概念,所以教师必须要通过语言的讲解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学生在解答贸易术语案例习题时,必须要在系统学习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分担方式以及面临的风险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才能对案例分析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然而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为了能使其充分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在运用传统讲授法的同时,就需要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二)案例教学法
此方法即为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将相关的案例作为教材,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及思考,并且进行共同讨论,然后再身临其境地对其中蕴含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来有效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此方法是中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及分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通过案例教学,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互动式教学法
此方法即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相互学习与观摩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要与演示式教学模式及讨论式教学模式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例如,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基本理论,假如教师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去讲解,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无趣,学习效果不好;而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过程等方面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与班级讨论,找出解决办法,这样就能将全班学生调动起来,进而使得学生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国际贸易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时事经济政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相关的经济政策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对此,国贸教师就必须要联系实际情况,为学生讲解更多、更新的国际贸易知识。例如,在讲解《倾销以及反倾销》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列举中美之间关于彩电反倾销的一个真实案例,然后提问学生:美国对我国彩电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原因,我国是否从实质上对美国的彩电造成倾销,我国在今后的对外贸易活动中要采取哪些政策与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等。这样一来,就将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对外贸易人才,充分满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中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传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以及互动式教学法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建构主义理论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对学生的整体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程序设计课程是对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具有相当的逻辑性,学好程序设计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由于各类程序语言均存在着概念抽象、语法繁多、数据结构复杂等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再生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出有助于学生长久发展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意义的灌输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而是自己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包含着两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方法和支架式教学方法。
(一)抛锚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抛锚式教学方法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示例:冒泡排序法的教学设计。排序是处理数据时常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会涉及到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经典的排序,其基本思路为: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并重复以上过程。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演示实际社会中某项比赛所采用循环赛的过程。模拟5个人参赛代表5个数,先从第5个人与第4个人开始第一场比赛,比赛后的胜者(即是二个数比较后较小的数)交换到前面,再与第3个人比赛,依此类推,直到最后胜者(第一名即最小数)交换到第一个位置为止;再对剩下的4个人重复上述比赛过程,直至所有人的名次排好为止。
2、确定问题。对上述实例进行讲解,详细阐述冒泡排序的含义和规则,提出问题:写出5个数的冒泡排序程序代码。在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要对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点加以讲解,本例中需用用到数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等知识点。
3、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某些线索,如每轮指定一个位置的数,依次和后方的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中发现指定的数字较大,则交换位置,并且每轮比较的次数递减一。
4、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出算法流程图,并确定如何用循环和分支程序结构实现算法,最后编写代码。
5、效果评价。可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解决另外一种排序方法,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来评定教学效果。
(二)支架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所必需的,为此,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方法由确定主题、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示例:方法调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重要的知识点,其概念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方法是函数和过程的统称,近似于数学中函数的含义。通过支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方法的含义与调用过程。
1、确定主题。首先对数学中函数的含义进行讲解,尤其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理解。从而引申出方法中实参、形参、传值、传址等概念。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演示数学函数的一般求解过程,例如假设x等于5,则f(5)=5+1;另外,演示程序实现方法的功能,其过程如下:
子过程:
Sub f(byval x,byref y)
x=x+1
y=y+1
End sub
主函数:
Sub main()
Dim a=0
Dim b=0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f(a,b)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End sub
3、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上述两种求解过程,独立探索数学函数中自变量、因变量与程序方法中实参、形参的关系,独立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并分析传值和传地址之间会产生的结果差异,拓展思考方法。
4、合作学习。在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讨论,并用图文等手段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最终完成实参、形参、值或址的传递等概念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通过对题目的理解,画出流程图,解释出方法调用的相关概念和调用过程,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
三、教学过程的控制设计
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并且教学评价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职责划分。表1为各个教学环节中职责的具体划分。(表1)
四、总结
程序设计课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还要精选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以情境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学,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对于以上方法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应用,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还有待改进,每个教育者都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玲玲,尹观海.基于建构主义的“复杂学习”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12.
[2]李咚.建构主义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8.
关键词 趣味方剂歌诀;传统方剂歌诀;方剂药物组成;记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015-01
1 对象与材料
1.1 受试对象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中医班、中药班、中西医结合班等2009年春季学习学习方剂学的班级。
1.2 实验资料
1.2.1 趣味方剂歌诀 笔者在近三年的学习时间里,编辑整理的198首趣味方剂歌诀,全部是考研大纲要求掌握的方剂。
1.2.2 传统方剂歌诀 方剂学教材上的歌诀。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按完全随机设计法将受试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趣味歌诀学习组和传统歌诀学习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人。
2.2 发放资料 将198首方剂相对应的趣味方剂歌诀和传统歌诀方剂打印出来,将趣味歌诀发放给试验验组的同学,传统歌诀发放给对照组的同学。
2.3 对照学习 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试验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对照各自的资料进行学习,记忆方剂的药物组成。
2.4 水平测试 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体同学发出有奖测试的通知,将198首方剂的方名打印出来,让参加测试的同学在3小时内写出其药物组成。
3 实验结果
实验组的同学平均掌握方剂组成179首,对照组的同学平均掌握方剂组成138首,两组比较记忆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
4 讨论
4.1 学习方剂的难点 从形式上看,方剂由药物组成。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方剂。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剂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学习方剂的主要内容是记忆药物组成、功效及主治,而三者间又尤以药物组成最难。
4.2 传统方剂歌诀 传统歌诀是指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所总结的歌诀,如汪昂的《汤头歌诀》等。6版教材在每个方剂后都附有歌诀,也属传统歌诀,这种歌诀以七绝形式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旦背诵,不易忘记,其缺点是趣味性差,必须反复读诵,才能记忆,加大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浪费时间,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4.3 趣味方剂歌诀
4.3.1 趣味方剂歌诀的概念 刘国勇指出:趣味记忆就是把方剂的内容编成一些有趣的内容来记忆。周叔平认为:趣味记忆法即根据方剂组成药物、功效、主治的字音、字意、字形等而编撰成或幽默诙谐、或公正对仗、或寓意风趣、或与有特殊含意语句谐音的几句顺口溜或短语,易上口,易背诵。由此看出,趣味方剂歌诀是指运用联想法通过药名文字的变换和用谐音关系加以形象化、拟人化,组成或诙谐幽默或工整对仗或寓意风趣或与有特殊含义语句谐音的用于巧记方剂药物组成的文字形式。
4.3.2 编辑整理趣味方剂歌诀 北京中医药大学谢鸣教授认为,大学教师将学术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的活动中,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探索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医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探索既巧妙又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在近三年的学习时间里,编辑整理了198首趣味方剂歌诀,有些是从资料和网上查获的,有些自己亲自动手修改和编写的是的,全部为考研大纲要求掌握的方剂,试验结果和调查表明,这些歌诀受学生欢迎,能使学习充满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记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剂歌诀。以下举例说明笔者自编趣味方剂歌诀记忆方剂药物组成的特色。
4.3.2.1 谜语类歌诀 金锁固经丸的歌诀为:龙牡忍饥刨蒺藜,莲子带须都挖起。此方由6味药组成,已说出龙骨、牡蛎、白蒺藜、莲子、莲须。最后一味就是忍饥的谜底,因为忍饥就会肚子饿,肚子饿就是欠食-芡实。
4.3.2.2 对联类歌诀 消风散可编为对联式歌诀,上联:干妈通知高风叔。下联:当地竞产牛仔裤。横批:正宗。干-生甘草,妈-胡麻仁,通-木通,知-知母,高-石膏,风-防风,叔-苍术,当-当归,地-生地,竞-荆芥,产-蝉蜕,牛仔-牛蒡子,裤-苦参。横批指明了方剂出自陈实功的《外科正宗》。
4.3.2.3 诗歌类歌诀 加味香苏散的歌诀为:陈兄生娇子,老向慢惊风。加味香苏散,发汗又解郁。陈-陈皮,兄-川芎,生-生姜,娇-秦艽,子-紫苏叶,老-国老-甘草,向-香附,慢-蔓荆子,惊-荆芥,风-防风。歌诀包含了方名、药物组成、功效。
4.3.2.4 三字经类歌诀 六昧地黄丸的歌诀为:熟萸山,泽苓丹,八四四,三三三。歌诀包含了药物组成,还说明了药物的配伍比例。
论文关键词:中药学 方剂学 课程改革 临床实践
论文摘要: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方剂学主要阐明常用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等理论及临床应用。方剂学课程为中医学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了临床实践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近年来方剂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仍需经过改革来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首先描述了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然后探究了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以期与专业内人士共同探究,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的应有作用。
方剂学课程对中医学不同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在于阐明常用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等理论及临床应用技巧。可以说,方剂学课程为中医学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了临床实践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然而,近年来方剂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仍需经过改革来进一步完善。下文在描述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基础上,探究了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方剂学课程教学与中医专业的其他学科教学是混同的,不排除当前仍存在国内部分高校的方剂学课程无学大纲和专用教材的现象。
以我校的方剂学课程教学为例,其教学要求 是把握85首常见常用方剂的主治、功用、组成、加减运用及配伍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组方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成方和临床组方的能力。相对于中医专业的教学要求,此要求并无实质性差别,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在此背景下,有相当部分学生意识不到方剂学课程的重要性,不仅方剂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严重不足,而且选方用药、辩证立法的能力十分欠缺,甚至有的学生对临床经典明方的主治与功效还不清楚,导致有的处方有方无法,表现在方与法之间逻辑性不强甚至相互矛盾,有的处方有法无方,表现在药物组成杂乱无章或者基本属于堆砌同类药物的行为。学生大多数也是为了考试而学,整个方剂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令人担忧。
出现此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未体现出专业特征,教和学都缺乏相应的指导。所以,要想实现通过一定数量的成方学习来让学生掌握组方配伍或者依照患者病情需要灵活调整成方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的课程内容改革。
二、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
1.制定明确而又具体的教学目标
明确而又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步。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能够从事中药生产、分析、鉴定、销售管理(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材等)、新药研发、临床科学用药等方面的合格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药事管理、药品销售、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物研发、新药推广等方面,直接从事临床中医治疗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较低。所以,学生在校期间更加重视中药新药研发、方剂配伍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方剂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需要,通过一定量方剂的教学,让学生把握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方法,培养其基本的方剂分析能力,为其今后工作所需做好准备。
2.抓住重点调整教学思路
对于方剂学课程中关于经典方剂的配伍方法、配伍结构、配伍变化的内容以及反映治法的代表方、基本方都属于重点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要在课堂教学中剖析深刻、详尽说明,让学生充分理解。但是,以往方剂学重点在于阐述单个方剂,重视方剂个性方面的理论,而忽略基于整体角度归纳、总结不同类型、不同方法方剂的配伍规律及方法,导致学生难以意识到不同方剂之间的逻辑性关联,忽略了方剂的共性之处。现有大部分教材章节内容实质上即为由不同要素所构成的方剂集合体,导致教学内容之间缺乏逻辑关系,甚至出现雷同和重复,整体方剂学课程体系欠缺规律性、逻辑性,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循着既定的思路掌握所学内容,所以死记硬背,产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反感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方剂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基于宏观角度把握全部教学内容,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思路组织教学,在教学思路上作一定的更新和改善。
3.充实与革新教学内容
方剂学大部分参考教材选用的方剂通常是数十年未做更新的,但是实际上随着现代临床研究的日新月异,一些名方、经方的治疗效果相对于以往的更具优势,而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并未融入教材之中,导致教学内容落后于学科发展实践,制约了人才的成长空间。对此,教
师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平衡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对以往的方剂学经典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强化对类方的归纳和总结,抓住类方所共有的配伍规律,确保教学内容的精炼、有序、富有逻辑,使学生通过学习类方和基本方的配伍规律及方法,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阅读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访问专业性学术网站等方式获取方剂学方面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方剂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4.优化教学设计过程
在既定教材体系下,优化教学设计过程十分重要,如明确单元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化教学方式等。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第一,布置自学任务。自学任务一定要体现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动手的环节,例如调查分析中药汤剂与中成药使用率、古方中成药开况等;第二,推荐学习参考书。应该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内容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版本,例如王北婴、李仪奎主编《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谢鸣主编的《中医方剂现代研究》等。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钻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中药学专业的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应该保持与时俱进,强化逻辑性,强化与学生学习需要的吻合。相信随着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课程教学效果必然得以改善,也必定将会为我国中医人才的培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少丹,苑述刚,阮时宝.对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123—124.
[2]熊洪艳,奏 竹,张 胜.方剂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医杂志,2007(4):368—369.
关键词:数据库;从应用到原理;学用相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支撑基础技术。绝大多数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尤其是管理信息系统均涉及数据库技术。很多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选择了与数据库应用相关的职业。同时,数据库课程也是信息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因此,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备受关注。
1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目前,数据库课程基本上采用先讲原理后讲应用的教学模式。数据库原理部分的教学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三的课时,而数据库应用部分成为了课程教学的尾声。学生在漫长的数据库原理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数据库课程也是一门抽象而乏味的专业基础课。这种授课模式导致了两种不良情况的出现。
1.1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课堂缺勤率较高;学生在教学互动环节表现不积极;学生在课内课外很少提出问题;实验环节以完成实验报告或得到实验成绩为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在总体上表现为应付式地完成学习过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造成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先讲原理后讲应用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先前大多数时间里学习相对单调而枯燥的数据库原理,没有通过亲手解决身边实际的数据库应用问题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导致学生认为数据库课程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应用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在数据库课程考试中的综合设计试题、数据库课程设计、与数据库应用相关的毕业设计论文中表现出数据库分析和设计能力不强,数据库模式设计的合理性程度不高。
导致学生应用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原理学习与应用实践相脱节。先讲原理后讲应用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使得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环节成为了课程教学的尾声。从而使得学生在数据库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缺少数据库应用能力的培养。
2思路和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在数据库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数据库应用能力,本文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学用相长的教学效果为目标,提出了一种“从应用到原理”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实现这种教改思路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2.1从应用开始的第一堂课
学生都会怀着好奇的心态期待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这堂课常常是学生产生课程兴趣和评价老师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引入和分析贴近生活的多个数据库应用实例让学生感知数据库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并通过总结这些实例的共性和提出使用中会遇到的问题来简介数据库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场景如下:
(1) 热身练习:请列举5个以上的由计算机管理并涉及大量数据的应用系统。先示例“银行业务管理系统”以供举一反三之用。目的:感受数据库技术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武之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结果:同学们都能列举很多的应用实例,如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电信业务管理系统、火车/飞机售票管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等等。点评:选择几位同学列举的应用系统进行场景分析描述,并及时表扬。
(2) 共性归纳:通过分析几个应用系统实例得出这类系统都是对大量数据的有效组织和存储,都有数据输入、数据输出和数据存储的共性,如图1所示。
(3) 内容介绍:通过对图1的分析提出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便构成数据库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2.2由应用引入的原理学习
这种从应用到原理的数据库教学方法要求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调整教学顺序。在介绍必要的概念和术语之后,快速进入数据库应用的教学内容。这种过程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以致用”的感受。当应用过程中出现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再引入相应的原理知识。这种由应用问题驱动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不断地“用以促学”。“围绕应用、探究原理”的数据库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认知数据库――应用数据库――深入学习数据库”。在教学实践中,作者将数据库教学内容调整为表1中描述的顺序。
2.3为应用设计的热身练习
热身练习就是在上课开始时为了引出教学内容或承上启下而设计的发散性思维练习题。这种练习应该围绕实际应用并且比较简单,学生在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得到部分答案。热身练习还应该围绕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来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可能得到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可以不吝言辞表扬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充分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合适的热身练习可以产生以下教学效果: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设置知识学习中的悬念;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前面讲述的第一堂课中已经应用了热身练习。
3结论
从应用到原理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已经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正在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表现出了如下的宏观效果:
(1) 课堂表现方面。学生比较积极地参与互动教学环节,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课内课外的问题明显增多。这是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的综合表现。
(2) 考试答题方面。在期末考试中,面向应用设计的综合试题的得分率明显提高。
(3) 课外实践方面。所教班级中已有多组学生选择数据库相关的课题申报学生创新中心的科研项目,并经常寻求技术指导。
当然,这种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重应用、轻理论”的偏颇现象。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应该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能因为强调激发学生兴趣而淡化理论教学。
从应用到原理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等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这种教改方法还应进一步采用更多的措施,如与数据库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等。
参考文献:
[1] 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方法
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建构主义理论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对学生的整体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程序设计课程是对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具有相当的逻辑性,学好程序设计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由于各类程序语言均存在着概念抽象、语法繁多、数据结构复杂等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知识再生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出有助于学生长久发展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意义的灌输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而是自己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包含着两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抛锚式教学方法和支架式教学方法。
(一)抛锚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抛锚式教学方法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示例:冒泡排序法的教学设计。排序是处理数据时常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会涉及到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经典的排序,其基本思路为: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并重复以上过程。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演示实际社会中某项比赛所采用循环赛的过程。模拟5个人参赛代表5个数,先从第5个人与第4个人开始第一场比赛,比赛后的胜者(即是二个数比较后较小的数)交换到前面,再与第3个人比赛,依此类推,直到最后胜者(第一名即最小数)交换到第一个位置为止;再对剩下的4个人重复上述比赛过程,直至所有人的名次排好为止。
2、确定问题。对上述实例进行讲解,详细阐述冒泡排序的含义和规则,提出问题:写出5个数的冒泡排序程序代码。在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要对解决问题所用到的知识技能点加以讲解,本例中需用用到数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等知识点。
3、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某些线索,如每轮指定一个位置的数,依次和后方的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中发现指定的数字较大,则交换位置,并且每轮比较的次数递减一。
4、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出算法流程图,并确定如何用循环和分支程序结构实现算法,最后编写代码。
5、效果评价。可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解决另外一种排序方法,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来评定教学效果。
(二)支架式教学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是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所必需的,为此,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方法由确定主题、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
转贴于
示例:方法调用的教学设计。方法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重要的知识点,其概念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方法是函数和过程的统称,近似于数学中函数的含义。通过支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方法的含义与调用过程。
1、确定主题。首先对数学中函数的含义进行讲解,尤其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理解。从而引申出方法中实参、形参、传值、传址等概念。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演示数学函数的一般求解过程,例如假设x等于5,则f(5)=5+1;另外,演示程序实现方法的功能,其过程如下:
子过程:
Sub f(byval x,byref y)
x=x+1
y=y+1
End sub
主函数:
Sub main()
Dim a=0
Dim b=0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f(a,b)
Console.writeline(”a=”& a & ”b=”& b)
End sub
3、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上述两种求解过程,独立探索数学函数中自变量、因变量与程序方法中实参、形参的关系,独立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并分析传值和传地址之间会产生的结果差异,拓展思考方法。
4、合作学习。在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讨论,并用图文等手段描述出方法调用的过程,最终完成实参、形参、值或址的传递等概念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通过对题目的理解,画出流程图,解释出方法调用的相关概念和调用过程,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
三、教学过程的控制设计
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并且教学评价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职责划分。表1为各个教学环节中职责的具体划分。(表1)
四、总结
程序设计课程中,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还要精选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以情境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学,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对于以上方法笔者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应用,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还有待改进,每个教育者都任重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玲玲,尹观海.基于建构主义的“复杂学习”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12.
[2]李咚.建构主义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8.
市计委、市政府文教办《关于4年内为全市成人教育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建设5万平方米住房实施意见的报告》,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依照执行。
关于为全市成人教育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建设住房实施意见的报告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1993年至1997年5年内为城近郊区和远郊区(县)城镇地区建设80万平方米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同时为市、区县直属成人教育院校和市属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建设5万平方米住房,其中成人教育院校3.3万平方米,市属中专学校1.7万平方米。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把这项关系到全市从事成人教育、中专教育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市委、市政府为市、区县直属成人教育院校和市属中专学校设立基建专项,集中建设教职工住宅,体现了对成人教育、中专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的关怀,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密切配合,抓紧抓好。
二、解决市、区县直属成人教育院校和市属中专学校教职工住房的主要责任在区县政府、各有关局和总公司。区县政府、各有关局和总公司要根据市政府分配的建设任务制定总规划,并逐年编制年度计划;要根据教职工住宅建设的计划,筹措一定比例的住宅建设专款,不得因市委、市政府设立基建专项而减少或取消对教职工住宅建设的正常投入;要定期检查教职工住宅建设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住房分配中,要优先解决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困难户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住房问题。
三、市、区县直属成人教育院校和市属中专学校教职工住房采取购买康居住宅和包干自建的办法解决。建设资金由市及区县财政、局和总公司、个人等多渠道筹集。市补助资金从对广告业征收的教育事业发展费中支出。
(一)购买康居住宅。1994年至1997年4年内,由市建委向城近郊区提供3.77万平方米住宅,执行市政府规定的康居住宅标准售价。市财政每平方米补助680元,其余资金由各区县、各局和总公司筹集。
(二)包干自建。包干自建部分(1.23万平方米),城近郊区由市财政每平方米补助680元,其余部分由各区县、各局和总公司集资解决;远郊区县由市财政每平方米补助200元,可纳入中小学教职工住宅建设。
四、市计委向各区县、有关局和总公司一次性下达5万平方米教职工住宅建设任务,由各区县、各局和总公司安排年度计划报市计委,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后组织实施。
五、市、区县成人教育院校和市属中专学校教职工住宅要全部纳入房改并享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五年内为城近郊区和远郊城镇地区中小学教职工建设八十万平方米住房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政发〔1993〕68号)中规定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