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淡水水产养殖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淡水水产养殖技术

第1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关键词 生态甲鱼;养殖;氨氮;亚硝态氮;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 S9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285-01

安徽蓝田特种龟鳖责任有限公司在系列化的甲鱼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常年偏高,夏季蓝藻旺发,一直困扰养殖生产,为探索经济适用的控制方法,2010—2012年商品甲鱼采用生态养殖模式,结合微孔底增氧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培育优质的单细胞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氨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优势的单细胞藻类是滤食性鱼类的优质饵料,并能抑制蓝藻生成,从而达到控制水体中无机“三氮”预防疾病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甲鱼种的放养

甲鱼种是2010年7月繁殖经温室养殖至2011年4月底,规格0.4~0.6 kg/只,水泥池放养4只/m2,土塘放养2只/m2,池塘中搭配投放规格100 g/尾的白鲢2 250尾/hm2、花鲢300尾/hm2,规格60 g/尾的鲫鱼1 500尾/hm2。池水深度1.8 m,商品饲料蛋白源主要以鱼粉和豆粕为主,精细制作,使用时一般以人工配合饲料为基础,添加比为50%~80%,适当添加包括肉联厂分离的动物内脏、各种冰冻海鲜、低值淡水鱼类,添加量20%~50%。

1.2 微孔增氧设施的配备

水面配备动力0.11 kW微孔增氧设备、PVC送气主管、支管尾塑料软管、锥形曝气盘(直径80 cm)、罗茨风机送气。在甲鱼生长旺季,每天夜间开机8 h左右,水体尤其是底层水体溶氧量保持在5.0 mg/L以上。

1.3 使用微生态制剂

养殖过程中每7~15 d使用1次微生态制剂,主要品种为EM菌、乳酸芽孢杆菌,用量为每次30 kg/hm2,晴天施放,针对不同养殖水体、不同生产季节和水质变化情况,调整微生物品种和用量。对底泥较深的老塘口,每7~10 d使用1次。饲料中也可以添加乳酸芽孢杆菌,用量为2 kg/t,随用随加。

1.4 培养有益藻类

养殖甲鱼的池塘中,由于投喂含高蛋白的饲料,加上代谢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及腐败,极易引起水质恶化。对氮和磷吸收效果最好的藻体是螺旋藻、小球藻、栅藻、颤藻、栅列藻等,尤以小球藻的降氮能力最强,利用微孔增氧设备和微生态制剂调水,促进滤食性鱼类优质天然饵料的藻类生长,如隐藻、硅藻、金黄藻和绿球藻等,在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被藻细胞吸收的同时,也抑制了蓝藻的旺发[1-2]。

2 结果与分析

2.1 收获情况

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养殖的商品甲鱼陆续上市,平均规格1.05 kg/只,最大个体规格为1.6 kg/只,5月对水泥池、土池收获情况进行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水泥池和土池单产较往年分别提高12 345、5 580 kg/hm2,品质明显提高,体色、口感等指标均优于往年。

2.2 水质检测结果

整个养殖期间对水质进行连续检测,结果见表2。往年水质的检测结果,高峰值NH4+达到4.2 mg/L,NO2-达到0.51 mg/L,相比较,采用技术措施后(2011年),氨氮、亚硝态氮控制在较低水平。

2.3 疾病发生情况

往年甲鱼的出血病、腮腺炎、白底板病、出血性败血症、出血性肠炎、穿孔病、腐皮病等发生较为严重,养殖甲鱼成活率75%左右,2011年水泥池养殖平均成活率86.6%,土池养殖平均成活率达91.4%,表明采用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在养殖水体零交换的情况下,能将氨氮、亚硝态氮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对疾病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1)养殖甲鱼使用的都是高蛋白饲料,由于大量投饵而留下的残饵及水体中水生动物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导致水质恶化,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高温与碱性环境下,离子氨离解成分子氨。亚硝酸盐、离子氨的毒性通过鳃渗进水生生物体内,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呼吸机能下降。水体溶氧量愈低,毒性也就愈强烈。研究证明,氨氮、亚硝态氮的存在水平与水生动物疾病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分别将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控制在0.5、0.2 mg/L以下对于减少其毒害与预防疾病发生非常重要。

(2)藻类是光能自养生物,以光能作为能源,利用氮、磷等营养物质合成藻体氨基酸、蛋白质及叶绿素等含氮物质。藻类的生长可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在养殖水体中培养有益藻类,当其形成优势群体时,可抑制有害藻类(如微囊藻)生长,既可起到除氮产氧的作用,又能为滤食性鱼类增饵,是甲鱼养殖生产中水体调控的好方法。

(3)微孔底增氧,能直接提高底层水体溶氧量,促进上下水层对流;消除池塘水体的温跃层﹑氧跃层﹑水密度层,保持水体高溶氧,以促进微生物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抑制氨氮尤其是分子态的氨和亚硝态氮的生成,有利于养殖动物生长,增加单位水体产量。

(4)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经培养扩增后形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制剂,能调节水产养殖生物环境,改善和调理微生态,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或增进养殖水生动物健康水平[3-4]。池塘高产养殖水体底部常常积累大量的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和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这些物质往往导致水质败坏,诱发水生动物病害。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具有氧化﹑氢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等作用,能将上述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不仅净化了水质,还能为单胞藻类的繁殖提供营养,有利于藻类的繁殖、生长,从而促进滤食鱼类生长[5-6]。

4 参考文献

[1] 张庆,李卓佳,陈康德.复合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生态因子的影响[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9(1):32-34.

[2] 高政权,孟春晓.微藻与水环境修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30-33.

[3] 王斌,康白.微生态调节剂对鲤鱼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1):32-35.

[4] 陈秋红,施大林,吕惠敏,等.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水产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4(4):63-65.

第2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关键词: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34

1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水产养殖的产量在1988年占水产品总量的50%,之后水产养殖的产量占比不断上升,2013年我国水产水产品养殖的产量为4547万t,2014年便又增加了200多t,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水产计,2015年我国养殖的水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全部养殖产量中占有61.7%的份额,且我国2015水产年1―11月期间累计水海产品的总出口量为347万t,金额达到了1743655.2万美元。

近些年,我国的养殖方式发生了改变,网箱养殖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科学的养殖方法,将纤维或金属网片等不同材水产料制成的箱体架设在水体中,使水体形成一个天然的渔场形式,网箱养殖投资的资本少,水产但收益比粗放养殖要高,而目水产品的更为优质,因此在国内的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产量虽然居世界首位,养殖水域的面积也比较广阔,但是我国的水水产产养殖模式、水域管理、养殖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较国外发达国家落后。水产在追求水产养殖产量逐年增长的同时,由于我国水产品的养殖水域范围愈来愈大和水水产域管理的不善,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增加养殖的密度,并为防止水生物因病害或密度过大死水产亡,大量的投入鱼药、饵料,这些饵料、鱼药以及水生物的排泄物不断在水中堆积,造成水产了水质的富营养化和养殖水域及周边水域的污染,水体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 提高水产养殖规划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良好的水产养殖环境

强化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管。政府必须大力推广国内外的各类水产品质水产量标准,大力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造作规范,从苗种的生产放养、饲料、水产肥料、药品等的使用、再到产品的捕捞、包装等各个环节,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水产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完善各地区的水产质量检测设施,提高检测水平和检测能水产力。对检测结果采取奖惩措施,保护和奖励优质水产品,曝光质量不合格产品,水产提高社会舆论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督。

加快水产养殖标准的建立,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同时,加强水产品养水产殖过程中育种、捕捞、包装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确保水产品符合水产无公害水产品标准。

采取措施积极扶持本地水产品牌的发展,不断扩大水产品牌的生产规模,形成市场经营优势。

2.2 深化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

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还要不断深化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水产改变养殖结构,可以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着手。在发展滩涂养殖的同时,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水产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的相水产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水产在养育品种上,除了选择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水产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大规模养殖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水产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水产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水产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2.3 制定科学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是指在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不削弱养殖能力的前提下特定养殖环境中所能承受的养殖容量和密度。当养殖规水产模和密度在科学范围之内,水产养殖才有可能顺利而持续的发展。为单纯提高经水产济效益而盲目加鱼苗的投放,导致养殖密度远远超出合理范围,是部分水产养殖区生态环境恶化和养殖能力不断减弱的主要原因。因为养殖容量受到养殖品水产种和水域的影响,应当不同的水产养殖生物在特定养殖水域的养殖容量和密度进水产行深入研究,针对不同养殖区域制定单独的科学养殖容量,为确定不同养殖阶段、水产规格下,水产养殖生物的合理养殖容量和密度提供科学的依据。逐步降低因为养水产殖密度过大而导致的水产养殖产品质量下降、水产养殖区养殖能力减弱的问题。

3 结语

面对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现状,一定要不断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375)

摘 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淡水水产养殖的规模和产量迅速提高,成为各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之一。但近年来,水产品的价格日益攀升,养殖户的收益却不见增长,究其原因在于养鱼场的成本居高不下。本课题以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 ;成本控制 ;预算法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242-03

收稿日期:2015-03-15

作者简介:蔡杭芷(1992-),女,汉,广东海丰人,研究方向:成本控制。

1引言

广东作为全国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消费最大的省份,水产养殖业在广东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3年,全省水产养殖业共投资64,985.17万元,与去年同比上涨31%;同时,全省渔情信息采集点共出售成鱼共计48,834.99吨,实现收入78,074.72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3%和6%,处于稳中趋升态势。广大养殖户借助广阔的市场,利用地区优势,进行水产养殖,获得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小规模水产养殖以其投资小、风险小、方便管理、收益快等操作优势,成为很多农民进行水产养殖的首选方式,实现了提高农户收入的效果。其中,小型养鱼场是小规模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

2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经营特征

2.1小型养鱼场界定

养鱼场的规模大小,通常要根据鱼场面积、营业收入、经营方式来确定。养鱼场中鱼池的总面积一般为基地总面积的60%~65%,大型养鱼场面积需达到1000亩或以上,包括成鱼池、鱼种池、鱼苗池、饲料基地等;其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组织形式以公司法人注册成立的养殖公司为单位,会雇佣专门的养殖、销售人员以及技术开发人员。中型养鱼场面积一般为500~1000亩,主要为个体经营,常年雇佣4~6名工人;年营业收入为50万元~500万元。而小型养鱼的养殖面积通常为100亩以下,年营业收入为50万元以下;养殖经营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成员2~3人,以夫妻档为主),每年在八月至十月的售鱼期间临时雇佣1~2名工人。

小型养鱼场区别于大中型规模的养鱼场,主要具有四个显著的经营特点:

(1)一人兼顾多种职位。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一般是家庭养殖,经营方式是自负盈亏,资金投入少。为了节约成本,在经营过程中,除销售聘请员工外,其他时间工作人数通常为1-2人。经营者需要同时要肩负管理员、技术员、财务员、供销员、饲养员等工作。

(2)养鱼场的面积小,鱼场池量少。

(3)方便管理。

(4)季节性生产和销售,资金占用量大,周转慢。由于常年性投入,使得水产品生产资金占用时间相对较长,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2.2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经营特点

高州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为22.8℃。处于茂名地区的中心,三面环山。2010年1月,高州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高州地区水产养殖面积为10多万亩,养殖户达1547户,其中小型养鱼场占97%。

高州地区区小型养鱼场除具有一般养鱼场经营的特点之外,还有其独特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高州地区主要为淡水养殖。虽然茂名地区东临南海,但高州地区为内陆县市。高州地区利用其池塘等淡水水域优势,开展淡水养殖。高州地区农副产品较多,但水产品较为稀缺,然而从茂名沿海地区至当地批发水产品,运费成本高,因此当地的水产品发展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单纯投喂商品饲料养殖模式。淡水养鱼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肥塘与投饲相结合养殖模式,二是单纯投喂商品饲料养殖模式。单纯投喂商品饲料养殖模式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同时,养殖户缺乏市场观念、专业技术有限。这种养殖模式,操作简单,自1992年起在高州市迅速得到推广,收到了很好的养殖效果。

(3)鱼场租金便宜。高州地区的小型养鱼场大多位于较偏僻的山区附近,不仅租金较为便宜,面积大,方便养殖经营的开展,同时充足的水源为鱼场提供天然的资源,可达到节约部分经营成本的目的。

(4)水塘养殖。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大多是水塘养殖。不同于湖泊河道养殖,水塘养殖的水源不与外界相通,因此也不需要拦鱼设施。这种养殖方式比湖泊河道养殖的规模小很多,因此,更方便操作管理,更能节约成本。另外,水塘养殖也适合混养,养殖密度大,产量高。

3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养鱼场成本项目构成

养殖成本项目反映了水产养殖成本的范围和构成,成本项目划分的合理与否将对养殖成本控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实际,其养殖成本项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苗种费、饲料费、鱼药费,材料费、人工费、租金、水电费七项。

(1)苗种费: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鱼苗成本。

(2)饲料费: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中的饲料成本。

(3)鱼药费: 用于治疗鱼类养殖病毒性疾病的药物。

(4)材料费: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渔需物资和船、网、工具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

(5)工资:指销售鱼时临时聘请人员的工资等开销。

(6)租金:指租赁养鱼场地的金额。

(7)水电费:指养殖过程中消耗的水电量而支付的费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该地区小型养鱼场成本,本文搜集了2013年高州地区三个小型养鱼场的生产成本等有关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三个小型养鱼场成本构成见下列各表。

从上面三个表可知,在三家小型养鱼场成本构成中,饲料成本为最主要的成本项目,约占总成本为68%~69%之间;其次是苗种成本,占养殖成本17%左右之间。租金在各养鱼场养殖成本所占比重也较高,但由于其固定性,成本控制余地较小;再次是鱼药费,占养殖成本约1.3%~1.5%之间,鱼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鱼的成活率,鱼药成本值得养殖者的重视。其它成本费用控制余地不大。因此,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成本控制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苗种费、饲料成本和鱼药费三个项目的控制上。

3.2目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通常,水产养殖成本控制是利用成本核算资料、成本计划资料、成本前期资料为依据, 对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反映出来的产品成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项经济活动工作。 通过成本控制, 有助于小型养鱼场养殖者有效地利用资金, 杜绝浪费, 搞好增产节支, 提高养鱼场的经济效益。根据实际调查和分析,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经营中在成本控制工作上存在以下问题。

(1)成本记录不全面。成本记录是成本控制的依据和基础工作。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养殖户大多数是农民,缺乏专业财会知识和成本控制意识,无法进行规范的记账。并且,受本身规模和成本的限制,也没有足有的资金聘请财会人员进行规范记账,养殖者一人兼顾多种职务,无法在费用发生时及时的进行统计,从而导致成本记录的遗漏和缺失。通过笔者在高州地区的实地考察,超过80%以上的养殖者没有进行月末的成本核算,其余的养殖者成本核算的时间比较随意,造成计算的成本不科学,并未能发挥其价值。

(2)养殖成本计划不周全。高州地区小规模养鱼场虽然相当普遍,但是针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由于每个养殖户相互独立,且大多以农民为主,缺乏市场观念,对市场动向把握不准,不能判断渔情。农户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编制较为简单的养殖成本计划,但此类计划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养殖环境的变化,很难应对风险。

(3)饲料成本增长过快。近年,随着我国物价的飞涨,购买饲料成本大大增加,造成了养殖者对饲料购买量的设定很不合理。养殖者忽视了饲料的实际需求量,为了防止饲料价格再次攀升,在养殖前期盲目增加饲料购买量,致使鱼场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逐年递增。表3-1是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2011年至2013年度平均饲料成本情况。

通过上表我们看出,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2011年至2013年饲料成本逐年递增,每一年度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重也相应的增加。广东其他地区比较知名的养鱼基地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比重一般保持在55%左右,所以笔者认为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比重过高。

(4)养殖成本存在浪费问题。养鱼场成本浪费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饲料投喂量无定额,无标准。小型养鱼场养殖人员少,工作量大。饲料的投喂量无定额标准,投喂次数也不科学。②鱼药利用率。鱼药配制对鱼病防御和治疗十分重要。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鱼药配置都是养殖者自身配制,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导致配置的鱼药的成效不大,造成浪费。

4改善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成本控制的措施

对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进行成本控制,要求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控制标准和手段,对每项成本形成的具体活动加以组织、调节和监督,从而使各种费用开支在预算的范围之内,并且发现成本耗费偏差,及时找出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小型养鱼场的经济目标。为此,对养鱼场成本进行控制,应建立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提高经济收益。

4.1编制简单的预算计划

针对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上述问题,为有效控制成本,各养鱼场应该编制主要成本项目的预算计划,饲料成本是养鱼总成本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因此,预算计划的关键是编制饲料成本预算。

饲料是养鱼生产可靠的物质基础,养鱼场必须每年制定饲料需求和供应计划。编制饲料成本预算,需要根据各个时期出鱼苗的饲养数量、各类鱼群的饲料等定额资料,按全年各类鱼群的饲养总量、日期分别乘以各种饲料的消耗定额来确定养鱼场饲料的需求总量,然后把各类鱼群需要各种饲料总数相加,再增加5%~10%的损耗量,以此作为下一养殖周期饲料购买量,同时合理估计各种饲料的价格水平来预计和控制饲料成本的发生水平。

对于其他成本项目,如其材料、租金等,养殖者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其数额,根据实际数额固定成本预算,并据以进行事前成本控制。

水电费主要包括池水更换、照明及机器设备用电等。针对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发展规律,池水更换量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水电费可以根据上年实际生产耗费量进行预算。

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成本项目,包括人工费、鱼药费等。编制时,以正常业务量为基础,每增加一定的比例,确定一个费用预算数,作为控制依据。

人工费和鱼药费的预算可根据上年的实际发生费用进行预算。

4.2重视苗种和饲料费用的节约

在上述分析养鱼场成本构成中,可以看出,苗种费和饲料费是水产养殖的两个重要投入因素。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在养殖中占有重要比例,平均达68%左右,所以,有效控制饲料成本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养鱼场应每天固定的饲料投喂量,合理投喂、科学投喂。按“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四定原则投喂,这样可便于观察雨的摄食情况,减少饲料浪费。尽量采用少量多次投喂方法。一般成鱼投喂分早喂和晚喂两次,早上在8~9时,下午在5~6时为宜。

养殖者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投喂技术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少饲料的浪费,这是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途径。养殖户在挑选苗种时,要注意结合高州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成活率高,市场广阔的高质苗种,通过提高成活率,节约苗种成本。要尽可能选择能自繁的养殖品种或附近天然水域中能获得稳定苗源的养殖品种,以达到降低直接成本的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优势,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 养殖一些别处无法养殖的稀有品种或地方稀有品种。

重视饲料科学搭配,合理利用饲料,可以优化水质,充分利用池塘天然生产力,生产出无公害产品,具有低投入、效果好的优势。重视当地饲料源的开发和利用,养殖者可以利用塘边空地种植黑麦草、苏丹草等优质青饲料,利用小杂鱼、螺蚬贝类、蝇蛆蚯蚓等作为粗饲料源开发,有利于小型养鱼场节省成本,提高利润。

4.3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专业知识匮乏、养殖技术不全面是目前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养殖面临的基本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养殖者可以向其他较有经验的养殖者学习经验,配施鱼药应多向有关专家请教,做到科学配制鱼药,合理使用鱼药。养殖户可以参加养殖技术培训,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加强养殖技术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市场销售知识的培养,可使农民养殖户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养殖,而且懂得如何把握市场动向,成为一名专业养殖户。

5总结

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在茂名市水产业总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因其规模小、投资少的优势受到高州地区农民养殖户的青睐。但由于养殖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专业知识匮乏、专业技术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面临着成本记录不全面、养殖成本存在浪费、饲料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养殖户应该通过编制预算计划、重视鱼药和饲料节约、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实现成本控制。只有这样,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才能取得成本控制效果,达到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立法.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 崔桂芳.库布其奶牛场生产成本控制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09.

[3] 汲昌霖.关于水产养殖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J].渔业致富指南.2009(16):13-16.

[4] 袁新华.我国淡水养殖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J].农业经济.2010(3):118-125.

第4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 唐山 063300)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资助。

作者简介:边绍新(1975-),男,水产工程师,丰南片区南美白对虾综合试验推广站成员。fnqnmjscjs@126.com

唐山市丰南区有南美白对虾育苗场80余座,育苗水体近9万m3,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1 333 hm2,南美白对虾是该区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该区水产养殖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总结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促进该区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产业现状

1.1苗种生产情况

丰南区在近4~5年的时间里,育苗场每年增加十多座、增加水体1万m3以上。截止目前,全区海水工厂化育苗场已经发展到80多座,育苗水体达9万m3,每年可生产海淡水南美白对虾苗150亿尾以上,仅南美白对虾苗种一项产值就可达到1.5亿元以上。虾苗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幼体孵化生产方式,从亲虾生产场家购买幼体进行苗种生产,这种方式占总苗量的10%左右。另一种是对虾标粗方式,育苗场从南方购进3~5日龄的仔虾,然后进行促壮培育,使其达到体长1 cm以上商品苗种规格,这种方式是丰南区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的主要方式,占总苗量的90%以上。近几年,对虾病毒流行病在育苗期间也比较普遍,“红体病”、“白苗病”、“桃拉病毒症”等病状时常发生,每家育苗单位都或多或少出现“捅池”情况,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 000万元以上。

1.2池塘养殖模式

丰南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养南美白对虾套养其他鱼类模式,主要套养的品种为白鲳鱼,另外也有少量池塘套养草鱼、罗非鱼、鲶鱼的。其中套养白鲳鱼对于防治虾病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放养南美白对虾45万~75万尾/hm2,放养白鲳鱼750尾~6 000尾/hm2;二是主养鲤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一般套养南美白对虾苗15万~30万尾/hm2,在养殖中后期根据虾苗成活率高低决定是否投喂对虾,如果观察虾苗数量少且生长速度正常,则只投喂鲤鱼,利用池塘剩余饵料及有机质碎屑、生物饵料维持对虾的生长。如果对虾密度较大,生长速度缓慢,则专门针对对虾进行投喂,直至收获。

1.3养殖效益情况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效益十分不稳定,2013年南美白对虾市场价格很好,平均售价在40元/kg左右,比2012年高出12~14元/kg。在如此高售价的情况下,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的亏损率仍然很高,据保守估计也有50%以上亏损,另30%左右保本,盈利的仅在20%左右。但是,对于盈利的养殖户来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利润率非常高,而且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养殖户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热情不减反增,一些养殖户新开池塘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预计2014年丰南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总面积将会有所增加。以养殖成功的池塘为例,成本为9万元~11.1万元/hm2(苗种费1.5万元,塘租费1.65万元,人工费1.2万元, 水电费6 000元,饵料费3.6万~5.7万元, 药品费3 000元,其他费用1 500元),单产对虾3 750~6 000 kg/hm2,毛收入1.5万~2.4万元/hm2,盈利6万~12.9万元/hm2。

2存在问题

2.1养殖病害问题

由于养殖环境恶化,主要是池塘底质老化、外界水环境污染、高温期水源短缺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的发病率非常高,治愈率非常低,导致许多养殖户无法将对虾养到商品规格,中途出虾亏损严重。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弧菌病、偷死症等,大多发生在暴雨、闷天等特殊天气之后。另外大新庄镇水西村33.3 hm2虾池还连年出现“跳跳死”症状。

2.2对虾苗种质量问题

由于亲虾代数增加、滥用抗生素、高温育苗、淡化速度快、缺乏苗种检疫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的苗种质量逐年下降,一些养殖户反映,苗种放养成活率很低,有的甚至放养后全部死亡,不得不重新放苗。在养殖过程中,虾苗长到8~9 cm后摄食正常但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2.3养殖技术不规范的问题

养殖户对于科学养虾的实用技术掌握得不充分,选购苗种缺乏正确的认识,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不到位,盲目投喂造成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防病过程中不能对症下药,有时滥用违禁药品,缺乏规范的养殖记录,出现问题后,无法科学分析原因。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率低,亏损率高。

3对策

3.1引进优良品种

南美白对虾苗种退化是导致病害频发的主要问题,为此要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建议引进“中科1号”、“科海1号”、“南三1号”以及子一代、子二代苗种,引导养殖户进行试养,从这些优良品种中筛选出最适合该区推广的品种。在试养过程中,要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养殖户试养成功。

3.2规范养殖技术

从苗种选购、池塘清塘、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到疾病防治,制定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向养殖户推广技术规范,要求养殖户认真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减少抗生素使用量,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成功率。

3.3改善养殖环境

第5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1.1小型养鱼场界定

养鱼场的规模大小,通常要根据鱼场面积、营业收入、经营方式来确定。养鱼场中鱼池的总面积一般为基地总面积的60%~65%,大型养鱼场面积需达到1000亩或以上,包括成鱼池、鱼种池、鱼苗池、饲料基地等;其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组织形式以公司法人注册成立的养殖公司为单位,会雇佣专门的养殖、销售人员以及技术开发人员。中型养鱼场面积一般为500~1000亩,主要为个体经营,常年雇佣4~6名工人;年营业收入为50万元~500万元。而小型养鱼的养殖面积通常为100亩以下,年营业收入为50万元以下;养殖经营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成员2~3人,以夫妻档为主),每年在八月至十月的售鱼期间临时雇佣1~2名工人。小型养鱼场区别于大中型规模的养鱼场,主要具有四个显著的经营特点:

(1)一人兼顾多种职位。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一般是家庭养殖,经营方式是自负盈亏,资金投入少。为了节约成本,在经营过程中,除销售聘请员工外,其他时间工作人数通常为1-2人。经营者需要同时要肩负管理员、技术员、财务员、供销员、饲养员等工作。

(2)养鱼场的面积小,鱼场池量少。

(3)方便管理。

(4)季节性生产和销售,资金占用量大,周转慢。由于常年性投入,使得水产品生产资金占用时间相对较长,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1.2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经营特点

高州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为22.8℃。处于茂名地区的中心,三面环山。2010年1月,高州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高州地区水产养殖面积为10多万亩,养殖户达1547户,其中小型养鱼场占97%。高州地区区小型养鱼场除具有一般养鱼场经营的特点之外,还有其独特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高州地区主要为淡水养殖。虽然茂名地区东临南海,但高州地区为内陆县市。高州地区利用其池塘等淡水水域优势,开展淡水养殖。高州地区农副产品较多,但水产品较为稀缺,然而从茂名沿海地区至当地批发水产品,运费成本高,因此当地的水产品发展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单纯投喂商品饲料养殖模式。淡水养鱼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肥塘与投饲相结合养殖模式,二是单纯投喂商品饲料养殖模式。单纯投喂商品饲料养殖模式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同时,养殖户缺乏市场观念、专业技术有限。这种养殖模式,操作简单,自1992年起在高州市迅速得到推广,收到了很好的养殖效果。

(3)鱼场租金便宜。高州地区的小型养鱼场大多位于较偏僻的山区附近,不仅租金较为便宜,面积大,方便养殖经营的开展,同时充足的水源为鱼场提供天然的资源,可达到节约部分经营成本的目的。

(4)水塘养殖。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大多是水塘养殖。不同于湖泊河道养殖,水塘养殖的水源不与外界相通,因此也不需要拦鱼设施。这种养殖方式比湖泊河道养殖的规模小很多,因此,更方便操作管理,更能节约成本。另外,水塘养殖也适合混养,养殖密度大,产量高。

2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养鱼场成本项目构成

养殖成本项目反映了水产养殖成本的范围和构成,成本项目划分的合理与否将对养殖成本控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实际,其养殖成本项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苗种费、饲料费、鱼药费,材料费、人工费、租金、水电费七项。

(1)苗种费: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鱼苗成本。

(2)饲料费: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中的饲料成本。

(3)鱼药费:用于治疗鱼类养殖病毒性疾病的药物。

(4)材料费:指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渔需物资和船、网、工具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

(5)工资:指销售鱼时临时聘请人员的工资等开销。

(6)租金:指租赁养鱼场地的金额。

(7)水电费:指养殖过程中消耗的水电量而支付的费用。为了更好地研究该地区小型养鱼场成本,本文搜集了2013年高州地区三个小型养鱼场的生产成本等有关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三家小型养鱼场成本构成中,饲料成本为最主要的成本项目,约占总成本为68%~69%之间;其次是苗种成本,占养殖成本17%左右之间。租金在各养鱼场养殖成本所占比重也较高,但由于其固定性,成本控制余地较小;再次是鱼药费,占养殖成本约1.3%~1.5%之间,鱼药的使用有助于提高鱼的成活率,鱼药成本值得养殖者的重视。其它成本费用控制余地不大。因此,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成本控制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苗种费、饲料成本和鱼药费三个项目的控制上。

2.2目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通常,水产养殖成本控制是利用成本核算资料、成本计划资料、成本前期资料为依据,对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反映出来的产品成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项经济活动工作。通过成本控制,有助于小型养鱼场养殖者有效地利用资金,杜绝浪费,搞好增产节支,提高养鱼场的经济效益。根据实际调查和分析,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经营中在成本控制工作上存在以下问题。

(1)成本记录不全面。成本记录是成本控制的依据和基础工作。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养殖户大多数是农民,缺乏专业财会知识和成本控制意识,无法进行规范的记账。并且,受本身规模和成本的限制,也没有足有的资金聘请财会人员进行规范记账,养殖者一人兼顾多种职务,无法在费用发生时及时的进行统计,从而导致成本记录的遗漏和缺失。通过笔者在高州地区的实地考察,超过80%以上的养殖者没有进行月末的成本核算,其余的养殖者成本核算的时间比较随意,造成计算的成本不科学,并未能发挥其价值。

(2)养殖成本计划不周全。高州地区小规模养鱼场虽然相当普遍,但是针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由于每个养殖户相互独立,且大多以农民为主,缺乏市场观念,对市场动向把握不准,不能判断渔情。农户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编制较为简单的养殖成本计划,但此类计划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养殖环境的变化,很难应对风险。

(3)饲料成本增长过快。近年,随着我国物价的飞涨,购买饲料成本大大增加,造成了养殖者对饲料购买量的设定很不合理。养殖者忽视了饲料的实际需求量,为了防止饲料价格再次攀升,在养殖前期盲目增加饲料购买量,致使鱼场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逐年递增。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2011年至2013年饲料成本逐年递增,每一年度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重也相应的增加。广东其他地区比较知名的养鱼基地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比重一般保持在55%左右,所以笔者认为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比重过高。

(4)养殖成本存在浪费问题。养鱼场成本浪费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饲料投喂量无定额,无标准。小型养鱼场养殖人员少,工作量大。饲料的投喂量无定额标准,投喂次数也不科学。

②鱼药利用率。鱼药配制对鱼病防御和治疗十分重要。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鱼药配置都是养殖者自身配制,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导致配置的鱼药的成效不大,造成浪费。

3改善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成本控制的措施

对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进行成本控制,要求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控制标准和手段,对每项成本形成的具体活动加以组织、调节和监督,从而使各种费用开支在预算的范围之内,并且发现成本耗费偏差,及时找出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小型养鱼场的经济目标。为此,对养鱼场成本进行控制,应建立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提高经济收益。

3.1编制简单的预算计划

针对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上述问题,为有效控制成本,各养鱼场应该编制主要成本项目的预算计划,饲料成本是养鱼总成本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因此,预算计划的关键是编制饲料成本预算。饲料是养鱼生产可靠的物质基础,养鱼场必须每年制定饲料需求和供应计划。编制饲料成本预算,需要根据各个时期出鱼苗的饲养数量、各类鱼群的饲料等定额资料,按全年各类鱼群的饲养总量、日期分别乘以各种饲料的消耗定额来确定养鱼场饲料的需求总量,然后把各类鱼群需要各种饲料总数相加,再增加5%~10%的损耗量,以此作为下一养殖周期饲料购买量,同时合理估计各种饲料的价格水平来预计和控制饲料成本的发生水平。对于其他成本项目,如其材料、租金等,养殖者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其数额,根据实际数额固定成本预算,并据以进行事前成本控制。水电费主要包括池水更换、照明及机器设备用电等。针对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的发展规律,池水更换量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水电费可以根据上年实际生产耗费量进行预算。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成本项目,包括人工费、鱼药费等。编制时,以正常业务量为基础,每增加一定的比例,确定一个费用预算数,作为控制依据。人工费和鱼药费的预算可根据上年的实际发生费用进行预算。

3.2重视苗种和饲料费用的节约

在上述分析养鱼场成本构成中,可以看出,苗种费和饲料费是水产养殖的两个重要投入因素。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在养殖中占有重要比例,平均达68%左右,所以,有效控制饲料成本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养鱼场应每天固定的饲料投喂量,合理投喂、科学投喂。按“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四定原则投喂,这样可便于观察雨的摄食情况,减少饲料浪费。尽量采用少量多次投喂方法。一般成鱼投喂分早喂和晚喂两次,早上在8~9时,下午在5~6时为宜。养殖者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投喂技术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少饲料的浪费,这是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途径。养殖户在挑选苗种时,要注意结合高州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成活率高,市场广阔的高质苗种,通过提高成活率,节约苗种成本。要尽可能选择能自繁的养殖品种或附近天然水域中能获得稳定苗源的养殖品种,以达到降低直接成本的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优势,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养殖一些别处无法养殖的稀有品种或地方稀有品种。重视饲料科学搭配,合理利用饲料,可以优化水质,充分利用池塘天然生产力,生产出无公害产品,具有低投入、效果好的优势。重视当地饲料源的开发和利用,养殖者可以利用塘边空地种植黑麦草、苏丹草等优质青饲料,利用小杂鱼、螺蚬贝类、蝇蛆蚯蚓等作为粗饲料源开发,有利于小型养鱼场节省成本,提高利润。

3.3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专业知识匮乏、养殖技术不全面是目前高州地区小型养鱼场养殖面临的基本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养殖者可以向其他较有经验的养殖者学习经验,配施鱼药应多向有关专家请教,做到科学配制鱼药,合理使用鱼药。养殖户可以参加养殖技术培训,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加强养殖技术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市场销售知识的培养,可使农民养殖户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养殖,而且懂得如何把握市场动向,成为一名专业养殖户。

4总结

第6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但是针对这几年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养,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存在制约问题。通过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殖生产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试点示范和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等措施。使得水产业发展走上稳定、走向规模、走出效益。

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据2008年统计,全县养殖水面达24400亩,其中山塘水库养殖面积12330亩,池塘养殖面积12168亩,网箱养鱼面积1500平方米,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6717吨,比2007年增加571吨,增长8.5%,实现产值4338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58%。水产品产量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己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

鹿寨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处桂中稍偏北,属亚热带向中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多,光热、水量基本同步,年均降雨量为1672毫米。全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面积7万多亩,山塘水库1812处,面积2万多亩,池塘面积1.3万多亩。现有河流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1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40个品种。贝类、甲壳类、两栖爬行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渔业生产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以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县养殖水面由2000年的2.2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2.75万亩,增加了0.55万亩,增长25%;养殖产量由2000年的4776吨增加到2008年的7617吨,增加了2841吨,增长59.48%;单位面积产量由2000年的217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275公斤,增加58公斤,增长26.73%;水产养殖劳力由2000年的0.65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0.76万人,增加0.11万人,养殖渔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4408元增加到2008年的5710元,增加1302元,增长29.54%;全县人均占有鱼量由2000年的12.56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19.3公斤;200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2865万元,2008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4338万元,增加1473万元,增长51.41%,占农业产值的1.58%。

“十五”期末以来,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变化很大,在养殖方法和措施上不断更新。由科学养殖取代了天然养殖,提高了养殖产量;由投放大规格鱼种取代小规格鱼种放养,提早起捕商品鱼;由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养殖取代了单一品种养殖,提高了水体中饵料利用率;由养殖名贵鱼逐步取代部分常规品种鱼,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由单一追求养殖数量逐步向数量和质量转变,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建立了一批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规模养殖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

(1)政府重视,加强领导。水产养殖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并提出了适合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鼓励政策,鼓励农民利用非基本农田保护外的低洼低产田和荒地进行鱼塘改造,充分利用原丢荒的山塘水库进行科学养殖,积极调整水产业内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综合开发大水面养殖,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2)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多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渔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2003年参与了“柳州市池塘万元水面养殖项目”实施,2005年我县实施了“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等项目,以科技项目为依托,不断推广各种新技术、新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又推广了大水面积综合利用化肥养鱼技术;80:20养鱼技术及配合全价颗粒饲料养鱼技术等。由于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全县渔业总产量稳步增长。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广优良、优质新品种。近年来,我县在品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坚持保大宗推优良的原则。在保留大宗品种草、鲤、鲢、鳙鱼养殖的基础上,加大优良、优质品种鱼的引进和推广,积极引导广大渔农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优良、优质品种鱼类养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培育引进优质品种近20种。其主要品种有黄沙鳖、黄桑鱼、大口鲶、杂交鲶、本地鲶、本地塘虱、光倒刺鲃、倒刺鲃、银鲫、东北鲫、湘云鲫等,逐步形成了以养殖黄沙鳖为主的养殖基地。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渔业主管部门及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及技术指导,提高整体养殖技术水平,并实行技物结合,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或调运各种渔用物资。加强向渔农提供渔业政策、生产信息、流通信息、鱼病防治、安全生产等有关方面技术和信息,推动了我县渔业生产的发展。

2、存在问题

(1)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池塘老化严重,基本上属于泥基塘,池塘淤泥过深;未有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工作难度较大;很大部分池塘山塘水源来源于天然降水或自然沟水,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产量。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我县水产养殖基本上是以个体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养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标准化养殖程度低,致使水产品食用安全未有保障。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面积还不够大,尚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仍较低,所有这些都不能适应现代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科技推广经费几乎为零,各种项目经费的投入较少,制约了渔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超标排污造成渔业水域污染而发生鱼塘和江河死鱼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三、渔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

(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水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质廉价水产品过多,优质产品比例不高,效益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养殖生产者的积极性;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品牌产品未有创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没有形成。标准化养殖程度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未能保障,渔业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流通不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二)发展潜力

1、改造低产池塘,提高池塘产量,发展潜力较大:我县浅水塘、漏水塘占的比例还较大,如能加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底质改造使其形成深水塘,保水塘则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快提高渔业科技水平,在养殖模式、饵料选择、苗种培育和品种选择上做好文章,提高产量及效益方面潜力还很大。

2、江河网箱养鱼、水库养鱼及水库网箱养鱼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主要河流有洛江、洛清江、石榴河等,洛清江是县境内的主要干流,县境内己建成黄冕电站、江口电站、龙兴电站,每个电站筑坝后上游水流平稳,库容量增大,适宜于一定容量网箱养鱼,同时全县有蓄水工程883座,其中较大的水库有18个,有可利用水面近10万亩,综合开发大水库,发展网箱养殖潜力较大。目前,我县水库养鱼产量相对较低,只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投入仍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稻田养鱼发展潜力较大:我县稻田养鱼有着忧悠的历史,建国初还形成一定的规模,后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原因,养殖面积和产量一度下降,到2008年养殖面积不到1000亩。目前,我县有保水田15万亩,只要采用科学的生态养殖技术、稻田养鱼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4、开发地方优质种养殖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水产品资源丰富,本地鳖、黄桑鱼、鳝鱼等优质水产品肉质品位好,价格高,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前景好,只要开展深入研究,采取科学的仿生态健康养殖方法,保持肉质品位,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养殖产量,并上规模、上档次,形成生产优势突出,商品供给能力强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水产品养殖具有较强的潜力。四、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县渔业生产,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发展优势品种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稳定政策,强化管理,依靠科技,完善服务,增加投入。

2、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在集约化、规模化上下工夫,大力发展大水面网箱养殖,提高名优水产品比例。

3、以渔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搞活水产品加工和流通,走产供销一体化,农工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迈进。

(三)发展重点

1、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快不同特色区域养殖发展。不断扩展区域特色产品养殖,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打造区域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养殖,同时注重培育优势品种,打造品牌走向市场。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以“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进行产业化经营,推进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3、加强优良品种选育,提高良种覆盖率。(1)加快水产良种场建设。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或引导群众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通过实验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水产苗种繁育体系。(2)采取选育与引种并举的措施,推进养殖苗种良种化。重点开展洛清江等河流名贵鱼类如光倒刺鲃、黄颡鱼、本地鳖、班鱼等的繁殖驯养。同时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不断丰富和满足养殖生产需要。通过引进繁养,实现苗种生产供应良种化。

4、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1)推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系列标准。严格按照水产养殖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水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投入品使用和休药期制度,确保无药物残留;严格执行无公害水产品国家标准,提高养殖业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2)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建立优势养殖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带动水产养殖业向无公害化发展。

5、加强和完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1)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水源、电力、交通、场地以及重点项目的设施建设。(2)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保障体系。一是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二是渔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三是病害防治体系建设;四是水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五是服务体系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养殖生产管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县水产养殖证制度建设,通过完善水域养殖证制度,切实维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生产和流通管理,把好苗种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产养殖苗种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加强水产品苗种选育和苗种生产经营管理,提高水产苗种质量。一是搞好苗种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确保苗种的规格和质量;二是加强苗种流通管理,做好苗种质量鉴定和检疫,防止疾病蔓延。

(三)抓好试点示范。按照各乡镇养殖特点和不同的养殖区域,扎实抓好试点示范工作。一是抓好池塘、山塘水库“四大家鱼”高产养殖试点示范工作;二是抓好坑塘流水养殖示范工作,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三是抓好优质水产品养殖试点示范工作;四是抓好大水面网箱养鱼试点示范工作;五是抓好稻田养鱼试点示范工作。通过不断试验示范,总结配套技术,扩大推广面积,整体推进渔业生产发展。

(四)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把好产品质量关。鼓励和倡导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保护养殖水域环境。一是加强养殖用水管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二是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严格按健康养殖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三是加强渔用饲料和水产养殖用药管理,严禁使用违禁投入品,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四是加强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的监控,做好药物残留抽样检测工作。

第7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摘要:淡水龙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也不断上扬,因此人工养殖前景广阔。本文从龙虾的生物学特征、养殖前环境的准备、投放合适的饲料、进行科学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淡水龙虾养殖技术,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殖特征环境饲料科学管理

淡水龙虾是存活于淡水中一种像龙虾的甲壳类动物,学名克氏原螯虾,也叫红螯虾。是一种经济型淡水虾种,它具有6大特点:一是体大肥美;二是生长快、产量高;三是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四是适应性强,能在恶劣天气、环境中生存;五是食性杂,既能吃动物性饲料,也能吃人工配合饲料和腐殖质;六是经济效益高。是市民餐桌以及各类酒馆的畅销水产品。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也不断上扬,因此人工养殖前景广阔。下面就淡水小龙虾相关养殖技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龙虾的特征

小龙虾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刺蛄科。它广泛分布于各类水体,尤以静水沟渠、浅水湖泊和池塘中较多,说明该虾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低氧有较强的适应性。一般水体溶氧保持在3 毫克/升以上,即可满足其生长所需。当水体溶氧不足时,该虾常攀援到水体表层呼吸或借助于水体中的杂草、树枝、石块等物,将身体偏转使一侧蟋腔处于水体表面呼吸,甚至爬上陆地借助空气中的氧气呼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该虾离开水体能成活一周以上。

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水体较浅、水草丰盛的湿地、湖泊和河沟内,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cm左右,深度达60cm到1.2m,内有少量积水,以保持湿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小龙虾对饵料的要求不高,属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水底的有机碎屑、水草为食,也捕食水生动物。

小龙虾对高水温或低水温都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与它的分布地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是一致的。其温度适应范围为O--37 ℃ ,在长江流域,冬天晚上将其带水置于室外,被冰冻住仍能成活,但该虾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31℃。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发育水温在24--28 ℃ 为好。淡水小龙虾对重金属、某些农药如敌百虫、菊酯类杀虫剂非常敏感。

二、营造恰当的环境

池塘条件:淡水龙虾生命力强,既可利用池塘、稻田、房前屋后的坑塘养殖,也可利用一些不宜用来耕种和水产养殖的荒水、荒滩和宜渔荒地来养殖。养殖小龙虾的池塘不要太深,一般不超过1.5米。池埂要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创造深浅结合、水温各异的水环境。同时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水温、促进小龙虾生长。小龙虾具有较强的掘穴能力和逃跑能力。池埂要压实、夯牢。不能有洞穴,宽度在1.5米以上,四周用石棉瓦等围成防逃设施,特别是进排水口要用双层过滤网,以防破损。造成养殖虾逃逸。新开池塘还要在坡边四周或池埂中间覆盖一层60--80目的聚烯网片。

栽种水草:在池中种植水草,可为虾提供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也是虾蜕壳的良好场所。在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也较高。水草品种主要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水花生等。面积占养殖面积的20%--30%。一般种植水草的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2/3。

三、投放合适的饲料

饲料的种类:植物性饲料有黄豆、豆饼、小麦、玉米、山芋等。动物性饲料有鱼粉、鲜杂鱼、螺蛳、河蚌肉、蚯蚓及畜禽内脏等。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体长1.5--3厘米的幼虾期,投碎细饵料(如鱼肉糜等动物性饵料,制成小颗粒);5--8厘米的中虾阶段要把饵料加工成一定规格大小(如野杂鱼、螺蛳、河蚌肉、蚯蚓及畜禽内脏等切成蚕豆粒大小)再喂;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投喂的饵料可稍粗些。总的原则是:幼虾时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中期应逐渐转向以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并搭配动物性饵料;后期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做到“两头精,中间青”。

投饵方法:一般每天两次,分上午、傍晚投放,最好是日出前和日落后投饵,并以傍晚为主(占全天的80%),但也有人把下午投饵改在夜间10时左右,因为龙虾有明显的昼伏夜出的习性。投饵方法是“四定四看”,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龙虾摄食情况,确定饵料投量的增减。主要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上午投饵应离滩远些,傍晚投饵应近些。也可在虾池四周增设饵料台,以便观察虾只摄食情况。各阶段投饵不同:体长1.5--5.0cm的幼虾,投碎细饵料;5--10cm的中虾,要把饵料加工成一定规格大小再喂;成虾阶段的饵料可稍粗些。虾苗刚放进池时,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中期应逐渐转向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后期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做到“两头精,中间青”。

四、进行科学的管理

1.经常巡塘。早上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调整当天的饵料;中午主要是测水温,观察池水变化;傍晚或夜间主要是观察了解龙虾活动及摄食情况。

2.调控水质。淡水龙虾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此,池塘水质要经常保持清新,一般每15--20天需加换水1次,确保水质清爽,池水有足够的溶氧。定期泼洒光合细菌,保持池水的酸碱度平衡和溶氧水平,一般在养殖中后期每月施用1--2次光合细菌。池塘水位不要太深,一般保持在1m左右,夏季高温季节水位可适当深一些。应保持池水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此外,在饲养期间,应严防池水受到工业废物、农药等污染。

第8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武汉430345)

摘要:为了提高喷施精度、渔药原液利用率、行进速度及转向灵活性,针对渔药喷施机的混药装置及喷施装置做了改进设计,并对改进后的混药装置和喷施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其中,混药装置应用了比例施肥器进行在线混药稀释,稀释后的渔药和经过导向管的水将再次混合并从导向管末端喷出,达到混药和提供动力的目的。而喷施装置则需要配合混药装置一起使用,利用从导向管末端喷出的稀释药液与尾管的左右摆动来转向。改进的渔药喷施机平均行驶速度比原来提高了82.5%,且还可以实现原地转向。

关键词 :渔药;自动喷施机;混药装置;喷施装置;改进设计

中图分类号:S96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3-0700-03

随着中国淡水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动物病害已成为影响中国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渔药的使用是水产养殖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1]。传统的人工施用渔药,在泼洒渔药的过程中,一般要求两个人操作,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泼洒不均匀等问题[2-4]。在使用毒性较大的渔药时,还易造成人、鱼中毒。

国内目前研究出了一种无线遥控渔药喷施机,该喷施机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可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其平均行驶速度为0.8 m/s[5,6]。但是,该机仍然存在着渔药利用率不高、行驶速度不高、浓度不好控制及转弯半径大等问题。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改进了渔药混药装置及喷施装置,增设了比例施肥器,采用了在线混药且直接利用尾管喷药、转向的方式。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效果较好。

1渔药自动喷施机混药装置的改进

改进后的渔药自动喷施机混药装置结构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从汽油机水泵中泵出的水流经过三通管被分为两路,一路经变径管直接从导向管末端喷出,另一路因变径时产生的压力迫使水流上升,进入过滤器,过滤后的水再经过导管进入比例施肥器,水经由比例施肥器后从另一端出来,同时产生负压,这种负压使得渔药从药箱经吸药管被吸入到比例施肥器内,与后进来的水混合后再从另一端出来。这时出来的液体就是被稀释的渔药,此渔药经过导管进入第二个三通管,由于压力原因,被稀释的渔药和经过导向管的水将再次混合并从导向管末端喷出。此时,喷出的药液经过了两次稀释后,不仅可以实现渔药的均匀喷施,还可以作为渔药喷施机的动力[7]。

2渔药自动喷施机喷施装置的改进

改进后的渔药自动喷施机喷施装置结构如图2。从图2可以看出,被稀释的渔药从导向管末端喷出时,分为转向和直行两种情况:当渔药喷施机直行时,药液喷出时可作为直接动力推进喷施机直行;当渔药喷施机转向时,由用户控制舵机来带动连接杆,进而使连接杆带动转向杆转动。转向杆与卡箍是焊接在一起的,由卡箍绷紧卡住尾管,这样可以实现舵机与尾管的同步动作。转向时,从导向管喷出的渔药会冲击尾管壁,然后产生折射使喷施机减速并转向。这样的喷施装置同时实现了喷施与原地转向的功能。

3渔药自动喷施机其他改进设计

3.1过滤器

过滤器采用的是网式过滤器,主要由罐体和滤网组成。水经过滤网流出时,大于滤网孔径的杂物被截留在滤网的外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网式过滤器有着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小巧轻便、性能可靠、密封性好、过滤效率高、耐酸碱腐蚀等特点,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过滤器[8,9]。

3.2比例施肥器

图3为比例施肥器的结构图。其特点有:在线混合、水力驱动、无需电力、精确的按比例添加药液、比例保持恒定、适应性强、结构坚固耐用、成本较低。其运行原理为:在把一定压力的水注入进水口后,由水驱动马达活塞并带动注入活塞上下运动,使得渔药按照需要的比例被吸入到水中。随后,水与渔药充分混合,再从出水口输出至下游管网。不管供水管路上的水量和压力发生什么变化,所注入渔药的剂量与进入泵的水量始终呈比例[10]。

3.3药箱

由于大部分渔药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所以药箱材料为ABS塑料板。其结构如图4。从图4可以看出,底板前后高度不一致,同时带有沉坑,既可以使吸药管的过滤器固定不漂浮,又可使渔药被充分吸入。增加侧动板使结构更加牢固,还能起支撑作用。管槽可以避让船体的导向管。这种药箱有着重量轻、经久耐用、浪费渔药较少、方便拆卸等特点。

3.4转向器

如图2中,转向器主要由转向杆、尼龙套筒、卡箍组成。这种组成方式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廉,通用性好。转向杆与卡箍采用不锈钢,具有不锈性。卡箍松紧可以调整,这样尾管可以在卡箍内前后调整,方便用户调整喷施机转弯缓急。尼龙套加工方便,减轻重量,密封性较好。采用连杆链接舵机和转向杆是为了方便拆卸。这种利用双摇杆机构的运动转向设计安全可靠。

4试验测定

样机试验地点为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北部园区,鱼塘呈长方形,长70 m,宽18 m,平均储水深度1.7 m。经对样机的实际测试,其技术参数如表1。样机如图5所示。

试验时,样机的各项控制都已默认数值操作,将样机装入5 L药水,油门开至正常工作状态(最大油门的2/3处)。由于渔药在水中不断扩散,假设扩散单边幅宽为3 m,采取间隔6 m进行喷施作业,那么在该试验鱼塘中,预计样机将行进约192 m路程,耗时约132 s。实际完成试验的平均时间约为208 s,排除转弯损耗及直线操作问题,该时间较为合理。

5小结

针对改进渔药自动喷施机的混药装置及喷施装置,利用无线电遥控技术控制其运行,通过在线渔药混合精确配比进行喷施作业。改进后的样机平均行驶速度为1.46 m/s,相较改进之前的0.8 m/s提高了82.5%,同时在药箱体积减小的情况下,有效施药量更大,而且施药更均匀、精确。

参考文献:

[1] 胡鲲,龚路旸,朱泽闻,等.我国渔药剂型使用现状及其在渔药安全使用技术中的价值[J].中国兽药杂志,2011,45(5):43-46.

[2] 胡琪,叶飞.渔药全池泼洒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2006(20):35.

[3] 李新宇.洒药船[P].中国专利:2815870,2006-09-13.

[4] 张林华,吴秋平,高小忠,等.船用型鱼塘药液均匀喷洒装置[P].中国专利:201404876,2010-02-17.

[5] 张俊峰,柳国昌,万勇,等.池塘喷药遥控船[P].中国专利: 201220422384.2,2013-1-30.

[6] 张俊峰,柳国昌,万勇.渔药自动喷施机的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9):4792-4794.

[7] 邱白晶,徐溪超.一种自动混药装置[P].中国专利:201888177U, 2011-07-06.

[8] 姚振宪,何松林.滴灌设备与滴灌系统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9-45.

第9篇:淡水水产养殖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鲵;高效;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6 文献标识码:C

大鲵(Andrias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陆续进行了大鲵的人工养殖和繁殖,大鲵养殖业迅速发展,大鲵已成为水产养殖中高效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江西井冈山等地水产部门带领群众开展仿生态人工繁殖,利用天然溪水或恒温地下水、山泉水等开展流水式大鲵人工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大鲵集约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大鲵养殖者参考。

1集约化养殖场(车间)场地选择

1.1选址选择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远离噪音与污染,常年有冷溪水泻流的依山空闲地建造养殖车间,并在高于养殖车间2m以上筑坝引水,用PVC管引入养殖池。1.2水源要求水量充沛,周边植被茂盛,水质清洁无污染,pH为7.0~8.0。如在城镇周边发展大鲵养殖,亦可抽取地下水。由于大鲵对水质要求高,想利用地下水建大鲵养殖场,应提前对地下水水质、水量进行勘察和取样化验,综合判断合格后方可建场。

2养殖车间(房)建造

2.1养殖房设计养殖车间的形状为长方形,且按东西长南北宽设计。根据水量、地形及企业规模确定养殖房面积与施工放线,一般年产商品鲵1吨以下可建造长20m、宽5.5m的小户室,年产商品鲵5吨以上宜将单栋养殖室设计为长40~50m、宽10~12m。2.2室内设计小户型养殖室室内左右两边为水池,中间位置为60cm宽人行过道及排水沟,排水沟较水池低15~20cm。步道宽30cm,高出沟底25cm,步道与左右水池间形成两条排水沟,分别将两边水池废水引出室外,左右养殖池分别建三层(组),以充分利用室内空间。三组池子的规格分别是:底层池;长2m×宽1.2m×高0.55m,中层池:长1.2m×宽0.7m×高0.4m,上层池:长0.6m×宽0.4m×高0.3m,年产商品鲵5吨以上的大中型养殖基地,每栋养殖车间长宜40~50m、宽10~12m,依长向设计安排两个人行过道,每个过道用于管护左右两排养殖池。为充分利用空间,可在双层养殖池左右靠墙两组池的上方,按每两个底层相连池约30cm再造一个上层池,二层池池宽为底池长度的1/3~1/2;中间两组底层池上层鱼池建造按相对应的两个池为一组建一只,池底高出下层池底30cm。所有鱼池都要求进排水分开,排水均以底排方式布设管道,排水口埋设φ75PVC弯头或直接头,用水管接往走道处的总排水沟后统一流出养殖车间。上层池高出底层池池底30cm,恰好给底层池娃娃鱼自然形成缔造一个阴凉、安静躲藏空间,上层池则用地砖作池鱼栖息、瓷砖安放位置以高出该池水面5cm左右为宜。养殖池建造工艺必须精细、确保水池表面光滑、不渗漏。2.3通风降温设施构造及要求南北墙每隔2m设窗户1个,装好防盗栅栏和防蚊细孔纱网。水泥单层砖混结构养殖车间室内应吊塑料隔热顶,隔热层南北面留多个透气口;屋面安装自来水管、炎热天气可放水降温,养殖室外墙栽种攀爬绿色植物,以保室内夏季凉爽,要求室温最高不超过26℃。2.4附属设施养殖车间应设防盗安全门,进门处留有缓冲区,并设工作值班室、饵料鱼暂养池、工具室等,一座养殖房只设1个进口。此外,还应配套一定的室外养殖水面培育大鲵适口的饵料鱼及配备电子称、氧气瓶,照明头灯,冰箱等设备与工具。

3鲵种放养

3.1种苗选择购买的大鲵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Ⅰ足龄大鲵苗种体重应达100g以上、全长25cm以上,体态正常、适温下摄食旺的个体,不买摄食少或不摄食、瘦小、生长慢的劣势个体。3.2放养季节与苗种运输需要对外购买大鲵种苗的,宜安排在秋末冬初进行,此时温度适宜,运输过程中大鲵应激小,入池后适应性好。一般采用空调车进行运输,装运前要制定好合理的运输路线,用尼龙氧气袋充氧运输或泡沫箱加冰直接封装上车。3.3鲵种入池新建鲵池要求流水条件下浸泡50d以上脱碱后方可使用,而对于上年养殖过大鲵的水池,放养前一周需用二氧化氯或敌百虫等消毒并洗净后方可放养。鲵种下池时袋内外温差不超过±2℃,以免造成不适和应激加大。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II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5~30尾/m2,III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5~20尾/m2。

4投喂种类与方法

4.1“五定”原则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大鲵喜吃自来食及不胜惊吓,要实现高密度、高效养好大鲵,“五定”原则非常重要。4.2活饵投喂法大鲵生性懒惰,在现代商品大鲵集约高效养殖过程中,采取活饵投喂法可取得良好养殖效果,但前提必须是适口的活饵来源方便或养殖场配备有一定的养殖水面。饵料鱼的规格要适口,品种以鲢、鳙、鲤、鲫等品种夏花或小规格鱼种,另外来自无污染水城的鳑鲏鱼、麦穗鱼等小型鱼类也是很好的选择。池内饵料鱼的投放量,应使饵料鱼尾数保持在大鲵尾数的15倍以上。无论哪种饵料生物,入池前都要严格做好药浴消毒,可用0.1PPm高锰酸钾或1-3%的食盐水消毒15min,同时要求投入的饵料鱼,肠道内必须基本排空方可投喂。4.3冰鲜饵投喂法活饵来源不便的养殖场可就地购买小杂鱼或鲢鳙鱼尾,去除不可消化的鱼骨、刺、鳍后,切成适口的条状鱼块投喂,投喂频率:水温15~22℃隔天投喂一次,10~15℃每隔3d投喂一次,水温10℃以下,每星期投喂一次或酌情而定。每次投喂量按存池大鲵体重的2~5%,投喂前用3%食盐水消毒20min。夏天投喂时间在20:00~22:O0,冬天可在18:00~20:00。隔夜未摄食或吐出食物应捞出处理,防止残饵腐烂变质而污染水质。刚开始驯食时,尽可能将鱼块置于石板边、即鱼种主要休息区域边缘,用铁丝串在大鲵头口前摆动进行诱食,要多进行几次,一般驯化15~30d后大鲵会主动摄食。在保证正常投喂的同时,每半个月要在饵料生物中加入适量的复合维生素,按每5kg鱼加1片即可。

5日常管理

5.1巡池每天下午对大鲵养殖池清扫一次,投食选在傍晚进行,第二天早上八点巡视一次,检查大鲵摄食及活动情况,捞去残留的食饵,对巡池检查及摄食情况,水温、室温变化值等做好养殖日志。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盗、防逃逸等工作。另外,还要做好活饵暂养池、过滤设备的管护,及时捞除水中杂物或死鱼,洗刷过滤设备,防止堵塞现象发生。5.2适时称重根据鱼体的生长情况,每月取样称重作为调整投饵率、确定投饵量及分池饲养的依据。5.3温度调控炎热天气,应打开屋面水龙头放水降温,检查通风窗是否完好,确保室温不超过26℃。当冬季降温时,应抽取地下水作为养殖水源,把池水温度控制在18~23℃,且不让鱼池断水以保证大鲵不冬眠,缩短养成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6鲵病防治

流水条件下养殖的大鲵,一般很少生病,但若养殖水温、气温调控不到位,不按“五定”原则精心管理,或对饵料鱼消毒不严等管理不善等情况下也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大鲵常见病有水霉病、烂尾病、寄生虫等,预防措施主要是不去疫区购买大鲵苗种和保证大鲵养殖环境良好、勤观察并及时发现问题,注意投喂饵料生物的消毒,每半个月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定期对水质(源、体)消毒。发现商品大鲵体表患水霉病和烂尾病,可用高锰酸钾15g/m3的水溶液用棉球直接搽患处,反复用3~5次即可痊愈。体表寄生虫病可用敌百虫水溶液用棉球直接涂抹寄生虫处,连用3~5d即可。

7成体分养

成体经过一段的养殖,摄食、消化和吸收的差异逐渐显现,会出现个体大小差别较大的现象,大个体摄食强度大,摄食量大、生长快,而小个体抢食能力差,摄食量少,生长日趋缓慢,同一养殖池中的大鲵出现个体大、中、小分化,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进行成体分级分池饲养。7.1分养前的准备一是要准备好分养的新池和工具,分养池需先消毒和培养水质,分养工具包括塑料桶、塑料盆等;二是停食,于分养前5~7d停食,可防止捕捞时造成损伤。7.2捕捞将准备好的分养池排干水,再将各种不同规格且准备分养的成体捞起,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盆中,最后放入各个新的养殖池中。7.3分养时注意事项由于大鲵是畏光动物,故分养时要避免光线太强。分养娃娃鱼前后的池水水温要基本相同,若池水温度相差较大,易造成鲵体反吐,产生病害。8养殖效益100m2养殖车间放养500尾规格为102g/尾的Ⅰ龄鲵种,经两年饲养,收获商品大鲵488尾,总重1268.8kg,按当时商品鲵售价800元/kg算,产值101.5万元,两年养殖成本共59.7万元,收支相抵后该100m2养殖车间获纯利41.8万元。具体放养与收获情况见表1,饲养收支情况见表2。

参考文献:

[1]刘寿远.大瑶山农家大鲵人工养殖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15,03:31-32.

[2]杨著山.大鲵常见疾病防治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2015,15:72.

[3]邓捷,王中乾,张红星,姜维,王启军,赵虎.大鲵的疾病防治[J].河北渔业,2014,12:36-40.

[4]郭严军.豫西地区大鲵养殖技术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江西水产科技,2015,01:47-48.

[5]吴卫君,胡顺金,吴根锋,吴流坤,吴文朋,吴芳.大鲵仿生态自然繁殖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14,01:5-9.

[6]刘小召,杨振江,涂铁链,杨开学,吴凡,胡乔木,田海峰,孟彦,肖汉兵.1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和投饵率的研究[J].淡水渔业,2014,04: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