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

第1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长期卧床者或病情较重者,首先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膳食,鼓励病人多进食,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及时喂食喂水,以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要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可垫海绵垫或气垫褥;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伤口若有分泌物要及时更换敷料,若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情况时,应及时擦洗干净,被服湿了要及时更换,衣物经常洗晒干净。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便盆时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盆边缘上垫以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经常性的按摩可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预防褥疮有一定的效果。在此介绍红花酒精的配制方法及按摩手法,供大家参考:

1.红花酒精配制 红花具有活血通络,去瘀止痛功用。到中药房购红花6克,浸入50%酒精500毫升中1-2天,即可搽用。

2.全背部按摩手法 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露出背部,先以热水进行擦洗,再以两手或一手蘸少许红花酒精作按摩。按摩者斜站在病人的右侧,两手从病人双侧臀部开始,沿脊柱两旁向上按摩(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打圈按摩,力量要足够刺激肌肉组织),至肩部时,手法稍轻,转向下至腰部止。如此有节奏的按摩数次,再用拇指指腹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七颈椎处(后颈部)。

3.受压处局部按摩 蘸少许红花酒精,以手掌大小鱼际部位紧贴皮肤,作压力均匀的向中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约3-5分钟。如局部呈现褥疮的早期症状(局部瘀血发红),按摩时不要在该处加重压,可用拇指指腹作环状动作,轻柔地由近褥疮处向外按摩。

怎样护理心肌梗塞病人

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时,陪护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注意让病人休息 一般来说,老年人发病的第一周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卧床休息对于心肌梗塞病人而言非常重要。

让病人适当运动 起先可在床上做简单的肢体运动,如手臂、腿、脚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然后根据病人自身的状况,可离床在室内适当活动,但要注意活动时间。如果病人的状态较好,可考虑户外活动,但仍不能做剧烈活动。

注意病人的用药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常需要一些止痛药以及麻醉剂,如吗啡等。但这些药物都能抑制呼吸中枢,加重支气管疾病,因此要慎用。如老年人出现精神混乱,不宜使用镇静剂。

监测生命体征 应每1-2小时为老年人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和呼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治疗。

保持二便通畅 病危老年人应留置导尿,同时每天服甘油或蜂蜜,使粪便变软,防止便秘的发生。

饮食调整 每日做到少量多餐,多给患者食用清淡流质饮食,要限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水分在患者体内的潴留,以减轻心脏负担。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若患者因病难以入睡时,可按医嘱让患者口服少量的镇静剂或安眠药促进睡眠。(红云)

不同环境的身体疗养法

1.温泉疗法:泉水的温度可使人体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水的浮力和压力对人体有按摩、收敛、消肿、止痛的功能。因此,有皮肤、肌肉、关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在休息的时间泡泡温泉。

2.海滨疗法:海疗学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门专门的学问。在气候宜人、光照强的海滨进行日光浴,最为合适不过了。有血液病、糖尿病、心脏病以及呼吸、皮肤等方面疾病的患者可经常去海滨度假。

第2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应该说进入这个领域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但是最初的兴趣却是源于中学时看到的—部影片《爱德华大夫》,不仅被影片跌宕的情节所吸引,更对“心理医生”这个职业感到好奇。当然最直接的原因与大多数我的心理同行一样,本是需要一个心理医生的我最后成了心理医生。2000年,已经在山东一家大型国企顺利做到中层管理者岗位上的我,在这一年遭受了事业与感情的双重打击,迫使生活节奏慢了下来,也迫使自己对生活对自身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对于盘旋在脑中无数的问题始终找不到答案。在经过了反反复复地权衡后,重新回到学校攻读心理学。也就在这一时期,我懂得了“与内心的自我”沟通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的心理障碍源于与“内心的自我”失去了联系,他们听不到内心的声音,分辨不出哪一个声音来自于内心,哪一个声音来自外界的期待。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被某一种外力驱赶着去做、去改变。

2003年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学网站,—边继续学习—边开始接手个案。在其后的六年问有幸在国内外大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各种流派的各种疗法,2005年开始师从王国荣博士系统地学习整体心理疗法,从大脑功能与神经系统的角度了解心理障碍的形成与运作机制,广泛涉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并于2009年进入神学院学习研究神学课程,这为我接下来形成自己的治疗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春节后进入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开始大量接触青少年网瘾的个案,并与美国、俄罗斯、以色列、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与治疗实践的深入交流与探讨。2010年作为国际青少年联合组织中国海外志愿团成员在肯尼亚、马拉维、卢旺达等国家访问、交流。2011年初,与南京直面心理研究所的王学富博士结成师生之谊,成立“直面学塾”,作为存在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研究的大本营。

2.请您谈谈对您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名家。

有很多的心理学家是我所敬仰的,比如早期的笛卡尔、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弗洛伊德、罗·洛梅、荣格、弗兰克尔、斯科特·派克,以及当代的欧文·亚隆、柯克·施耐德等,这些心理学前辈在不同的时期对我有过不同的重要影响,比如神经心理学家丹尼尔·阿蒙博士,大卫·赛尔旺·施莱伯博士,帮我开辟了精神心理与大脑功能询证式治疗与研究的道路。

在执业心理的道路中,曾一度陷于咨询困境中,陷于“咨询技术”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我研修了很多的心理学流派,学习了很多治疗技术,并为自己可以娴熟地运用这些技术而自豪。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很多人不是被“咨询技术”治愈的,而是在“咨询关系”中逐渐走上康复之路的。只有当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了真正的生命连结,与来访者一起走到生命的深处、生活的深处、人性的深处,陪伴来访者一起探索医治的各种可能性,找出潜藏的生命能量,来访者才会从根本上获得成长,从而达到“疗愈”的目的。

在这些方面,罗·洛梅、弗兰克尔、欧文·亚隆等一批存在主义大师,将我带向人生命的最深处,触碰人类终极关怀的基本主题。从而把心理咨询不仅仅作为一种职业或专业,更是一种生命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荣格说:你可以学习各种理论各种疗法,但是在进入咨询室前,把它们全放在门外。因为咨询师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一次咨询都是一次创新的旅程。

3.您从业以来最大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在八年的职业生涯中,常常会被一些求助者感动着,不仅源于他们愿意将自己内心最隐秘、最脆弱的地方向我敞开的一份信任,还有他们带我走进他们生命深处一同去冒险、去探索的那样一份勇气。在那里,我看到他们的痛苦、挣扎、无奈,在艰难处境中对自我的执着和不放弃,对生命的期待与呐喊,从而让我对生命多了一份敬畏与感恩之情。

咨询的过程不是只有快乐、满足和信任,还充斥着怀疑、愤怒与挣扎,有时甚至是无奈地坚持。在与来访者共同经历一个艰难而有成效的咨询过程后,彼此都会感到生命中被对方充盈的活力。在结束一次次“惊心动魄”(用这个词并不过分)的咨询后,我不禁常常自问:在这样的职业生涯中,获益最多的究竟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对于咨询师来说,最应该感谢的是来访者。

4.您对目前国际心理研究领域的治疗方法有什么见解?

应该说目前国际心理研究领域的治疗方法处于一种百家齐放的阶段,各种流派林立,治疗技术多达上千种,治疗视角不断被扩大,从社会、人文、生物、哲学、宗教各个领域伸出的触角探及心理学的各个角落。心理学从没出现过如此繁多的治疗方法。

尽管如此,目前还是有一种大的整合趋势,对于治疗越来越重视“人”本身,越来越关注生命的本质。而神经科学与大脑功能研究的飞速发展,从生物模式上为心理治疗开辟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弗洛伊德曾说:如果能揭开大脑的奥秘,就能揭开心理的面纱。也许将两者统一起来的治疗研究将会把心理研究领域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5.您如何看待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现时的中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人迅速拥有相对于过去异常丰富的物质生活,对外的自信心膨胀,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工作压力、竞争压力的剧烈加大,社会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紧迫感,人们急匆匆往前赶,去努力、去追逐,却不知努力的终点在哪里?追逐的目标是什么?于是内心的一种无所适从感随着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逐渐蔓延开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和精神障碍,以及快速增长的都市白领的亚健康问题,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第3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我不仅小腹痛,而且老觉得有下坠、小便不适的感觉,最近甚至觉得大小便时疼痛加重

开始的时候,我的小腹疼痛还较轻,不影响工作和睡眠,后来逐渐加重,现在还出现了腰背痛和下肢的疼痛,痛得厉害时要吃止痛药,不能上班

长期的小腹疼痛,使我心情灰暗、焦虑、失眠;严重的疼痛,使我们的夫妻生活陷入绝境,真是痛不欲生

这些给女性本人及家庭带来很大痛苦的小腹疼痛,在临床上称为慢性盆腔疼痛。这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起病缓慢,原因众多,可由妇科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等,也可由泌尿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因素等导致。

患者长期受疼痛困扰,久而久之可出现紧张、抑郁、烦躁、焦虑、易怒、失眠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心理情绪反应,如担心自己得了绝症,或者担心不能生育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又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行为和身体健康。

先找病因再治疼痛

造成盆腔疼痛的原因众多,而且疼痛这种不愉快的感觉通常除了与疾病本身有关外,有时候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心理的反应,不一定存在相应的疾病。因此,女性出现小腹疼痛,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然而生活中,大多数女性却不经诊断盲目治疗。她们有的因为对医院的检查心存恐惧而一再拖延,自服“止痛药”救急;有的想当然地认为,小肚子疼就是盆腔炎或者月经不调或者受了寒,自己买了各种“消炎药”“调经药”治疗。我们的门诊中,有相当一部分初诊患者在就诊前已自行用药一段时间,由于疗效不好才来找医生的。

由于一般女性多认为出现腹痛是盆腔炎所致,所以自行应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多见。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长期应用也会造成细菌耐药。而且,如果某位女性的小腹疼痛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她却自己按盆腔炎来治疗,疗效会满意吗?反之,也一样。尽管患者急于缓解疼痛的迫切心情能够理解,但过分关注疼痛本身而忽视了病因的查找,盲目治疗,最终只会延误病情、加重疼痛。

两大“罪魁”都影响生育

慢性盆腔疼痛的女性在就诊时,医生往往会询问有关疼痛的症状,比如是隐痛还是刺痛,是否影响工作生活和睡眠等,也会询问其他相关症状,比如大小便情况、性生活状况等,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一些化验检查。有时经过以上检查不一定能查出病因,就要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检查如腹腔镜、肠镜和膀胱镜等。

在育龄女性中,引起慢性盆腔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其次是慢性盆腔炎。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到生育,所以患者应当尽早就诊、找到原因后及早治疗,从根本上缓解疼痛、促进生育。有时在上述诊断性检查的同时,就可以进行相关治疗。

病因不明也别灰心

慢性盆腔疼痛是牵涉到躯体和精神因素复杂的疾病,涉及的医学相关学科比较多,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临床上,不是每个慢性盆腔疼痛的女性都能找到明确的病因。有时即使进行很多检查,也还是不能确定病因,而且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一旦找不到病因,女性不要绝望,不能放弃治疗或乱治一气。有些患者失去了信心和耐心,频繁更换就诊医院和医生。要知道,一种治疗方法并不能对每个患者都有效,所以接受治疗就要有耐心,要观察一段时间,确实效果不好再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第4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方法:将适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6人分为二组,对照组42人予常规待产及阴道助产,治疗组44人在待产、分娩过程中使用音乐疗法,并比较产妇的依从性、总产程时间、24h出血量,评价干预前后孕妇的焦虑状态。

结果:

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随分娩结束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

结论:音乐疗法配合健康宣教能明显缓解孕妇的焦虑状态,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及顺产率,缩短产程,疗效优于单纯健康宣教组,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娩期 焦虑 音乐疗法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30-02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由于孕期的焦虑和临产时漫长的阵痛,分娩也是一个心理应激的过程。待产妇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程的进展,对产后康复也有重要影响[1],为了减轻不良情绪对产程的影响,临床护理常采用心理干预的措施[2],心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提高待产妇的依从性,可缩短产程,有助于提高顺产率[3],我院在心理干预的同时开展音乐疗法,缓解孕妇的焦虑状况。具体情况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定期产检并入院分娩的初产妇86人,孕周39±3.5周,经综合评估适合经阴道分娩且待产妇及家属志愿选择阴道分娩,入组的待产妇均有家属陪同,入院时尚无规律宫缩。将孕妇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待产组42人,治疗组为音乐疗法组44人,二组待产妇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入院常规的健康宣教,助产护士一对一的陪护分娩,观察产程进展及阴道助产,期间针对待产妇的担心或提问给予安抚和解释。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待产室和产房均播放舒缓、愉悦的轻音乐,声源距离1.5-2米,音乐音强65-70分贝。

1.3 评价工具。观察二组待产妇的焦虑情绪、总产程时间、依从性、产后24h出血量、转剖宫产率等指标,其中待产妇的情绪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

1.4 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采用t2及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待产妇分娩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

3 讨论

产妇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产力、产道及胎儿是决定分娩的主要因素[3],同时精神因素也是影响分娩的重要环节[4],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也有一定的影响[5]。阵痛、环境、家庭、心理及生理状况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产妇焦虑[6],焦虑及抑郁可导致产程进展异常,产后出血量增多,胎儿窘迫,增加难产率[7],临床采取的健康宣教[8]、康乐待产[4]、导乐分娩[9]、心理干预[10]、情景教育[11]等诸多措施能够减轻其对分娩的恐惧感,一定程度上缓解孕期焦虑或抑郁症状,以提高顺产率。

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缓解疼痛和紧张的作用[12];可以分散注意力,明显减轻疼痛,加快产程[13],对于剖宫产产妇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和紧张[14]。对于导乐分娩的产妇音乐疗法可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能减轻产痛,促进产程进展[15],实验室研究表明,在心理应激时可出现活跃的神经传导、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的变化[16],音乐疗法的作用原理可能与神经生理学、大脑思维及音乐节律等相关[17]。我院在待产室及产房音乐疗法缓解其焦虑状态,观察其分娩期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随分娩结束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

此外,由于孕期焦虑及抑郁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18],分娩环境的播放轻音乐不但美化居住环境,还提高顺产率,正如本研究表明,音乐疗法组产妇产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助于缓解产后的抑郁。

综上,音乐疗法配合健康宣教能明显缓解待产妇的焦虑状态,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及顺产率,缩短产程,疗效优于单纯健康宣教组,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施若莱.分娩前后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观察与护理,重庆医学,2008年1月第37卷第2期:213.224

[2] 黄丽,李卢新,许水莲,等.围产期心理咨询和形体训练对产后心身恢复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38卷9期:697-699

[3] 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0.7:168

[4] 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0.7:173

[5] 匡军秀,魏敏,等.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年6卷1期:3-5

[6] 欧再美,许世美,邝素芳.放松性音乐疗法对产妇产程及焦虑心理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9年第20卷第6期:66-67

[7] 弓玛丽.孕妇精神心理状况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3卷24期:340382-983

[8] 匡军秀.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3

[9] 刘雍.导乐陪伴分娩新模式[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32卷10期:1354-1355

[10] 于秀梅.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858

[11] 林贞斐,汪向群,卢慧琴,等.孕妇学校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22卷18期:2459-2460

[12] 隆玉华,王志琼,谢惠琼,等.临床研究显示音乐疗法对剖官产后痛觉分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15

[13] 钱虹,李承秋,鲁密.音乐干预用于产妇分娩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年1月第35卷第1期:147-148

[14] 隆玉华,王志琼,谢惠琼,等.音乐疗法对剖宫产后痛觉分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15

[15] 朱丽丽.导乐分娩加音乐提高分娩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22卷25期:3494-3495

[16] 金惠铬主编.病理生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2:,114

第5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莫沙必利;文拉法辛;HAMA评分;HAMD评分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2-0081-0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时间超过12周,客观检查无器质性疾病[1]。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其治疗常以一般治疗、促胃肠动力药、抑制胃酸分泌、抗抑郁和抗幽门螺杆菌(Hp)为主[2],其中莫沙必利是一种新的全胃肠道促动力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文拉法辛是一种具有独特化学结构和神经药理学作用的抗抑郁剂[4],目前临床关于二者联合应用的报道不多,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内科应用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莫沙必利片5 mg,早、中、晚餐前30 min口服;观察组同时予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早餐前服。疗程8周。详细记录消化不良的症状、心理精神状态及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

1.3 临床疗效标准[5]

显效:反酸、嗳气、烧心、早饱、腹胀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上述症状减轻或改善;无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临床症状积分评定[6]

0分:无任何症状;1分:有间断不适症状,未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2分:有持续不适症状,服药后可缓解,一定程度上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3分:不适症状持续、明显,服药后不能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

1.5 观察指标

2 结果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

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4 安全性观察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胃肠动力障碍及心理精神因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延缓、胃电活动异常、胃肠激素含量异常、胃内食物分布异常、十二指肠胃反流、小肠运动障碍等[7,8]。研究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程度与焦虑、抑郁分数呈正相关[9]。一方面,异常的精神状态、情绪活动和应激,通过脑-肠轴反应,造成胃肠功能失调,致使内脏处于高致敏状态;另一方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又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0,11]。因此,采用促胃肠动力药与抗抑郁药联用治疗FD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治愈率[12]。

莫沙必利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FD伴有恶心、嗳气、呕吐、早饱、上腹胀等症状,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羟色胺(5-HT)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的运动,改善F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7,13]。文拉法辛是一种较强的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解除患者伴随抑郁而发生或加重的躯体症状,对自主神经产生一定缓解作用,间接地促进胃排空,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率[14-16]。研究证实,文拉法辛对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是所有抗抑郁剂中起效最快的药物之一,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

本研究二者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显效率达31.6%,总有效率达94.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腹痛、恶心呕吐、烧心、食欲不振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与钱俊等[17]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晓玲,王铁辉,李颖. 浅谈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55-156.

[2] 黄纯炽,李种,乇春琳,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及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4):346-348.

[3] 林向.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22-123.

[4] 李瑜元. 功能性胃肠道病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治疗[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8,25(2):105-107.

[5] 林新霞. 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学生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1(10):336.

[6] 谭德虎,刘劲松.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研究现状[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17(4):197.

[7] 周福生,祝淑贞.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17(5):256.

[8] 程艳杰. 莫沙必利联合思连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66-67.

[9] 吴家兵,陈志能. 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8):67-68.

[10] 梁玉红.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173.

[11] 覃江. 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4,10(1):59-60.

[12] 陈菊玲. 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J]. 黑龙江医药,2008,21(6):66-67.

[13] 兰庆榜,陆福山. 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B):45-46.

[14] 欧阳淼,邹益友. 合并文拉法辛治疗无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481-482.

[15] 黄爱民. 文拉法辛辅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2):173.

[16] 朱淑军,王光恺,邓淦林. 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57-58.

第6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病; 综合疗法;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5-122-02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笔者自2000年1月~2009年12月间,共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病人4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3例和对照组202例,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囊性增生病病人共425例,年龄22~5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23例、对照组202例,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425例患者均经乳腺近红外线扫描和临床体检检查确诊,全部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①乳癖消片每次0.9g,每日3次,口服;②逍遥丸(浓缩丸)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 ③三苯氧胺每次20mg,每日2次,口服;④用自拟的九味消癖散(主要成分为桂枝、白芷、丁香、三棱、莪术、土鳖虫、水蛭、山慈菇、麦芽等共9味),每次每个部位10g左右,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外敷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每3日换药1次(敷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过敏现象,如有患处皮肤发痒、出疹等过敏现象者,可暂停敷药,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外涂患处,待过敏反应恢复后继续用药;如果反复过敏或者溃烂者应停止使用)。

1.2.2 对照组 ①口服三苯氧胺每次20mg,每日2次;②维生素B6片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采用χ2检验。

1.3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中医外科学会第二次乳腺疾病学术会议(1989年)标准:治愈:疼痛和肿块消失,停药3个月未见复发。显效:肿块缩小1/2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有效:肿块缩小不足1/2,疼痛减轻。无效:服药3个月肿块未变小或变大,疼痛不缓解或反而加重,或者缓解后又复发,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愈127例,显效81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76%;对照组治愈41例,显效52例,有效39例,无效70例,总有效率65.35%。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

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对比观察,治疗组有13例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等消化道反应,6例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而对照组有37例出现面部潮红、潮热、体重增加,26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组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以小叶增生、囊性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小叶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而囊性乳腺疾病除有小叶增生的病理改变之外,尚以多数囊肿形成为主要改变。现在一般认为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两个不同的病理阶段[1]。本病的病因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而临床上内分泌失调患者多与不良精神心理的反复刺激有关,由于不良因素经常作用于大脑皮层,致使其对下丘脑的调节发生紊乱,下丘脑释放过多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脑垂体,使促卵泡雌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分泌增加,导致血浆E2升高和P浓度相对减少,是促使乳腺泡及乳腺管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三苯氧胺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能与体内雌激素争夺受体,从而阻断高浓度雌激素的刺激,抑制乳腺组织和周围纤维组织的过度增生,减少末梢导管的增生和囊性变,使增生的组织复原,触痛消除。但从对照组治疗结果来看,单纯用三苯氧胺治疗复发率较高,达70例之多,这可能与三苯氧胺只能阻断激素的作用环节而不能调节激素内分泌有关[3]。

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此病归属于“乳癖”范畴。《外科正宗》记载:“乳癖……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外科真痊》还指出:乳癖有癌变的可能性,“宜节饮食、忌恼怒,庶免乳岩之变”。说明该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由于情志不和或思虑过度,导致肝失疏泄,气机失畅,气滞血瘀或肝脾不和,痰气凝结而成本病,久病失治可导致乳岩(乳腺癌)。临床药理研究已经证实,中成药乳癖消片具有性激素调节作用、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抑菌抗炎和抗病毒作用,还能改善血液循环,迅速缓解乳腺肿胀疼痛、消除乳腺结块;促进细胞分化因子活化,抑制乳腺组织和周围纤维组织的增生,并具有抗癌作用,对不同程度的乳腺主质增生和间质增生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软坚散结、养血柔肝、调节冲任的临床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已经证实,疏肝解郁类药物对雌激素的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雌激素对的不良刺激减轻;软坚散结类药物可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有助于刺激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改善黄体功能;活血化瘀类药物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胶原纤维合成,从而促使增生肿块消散、吸收。自拟九味消癖散中桂枝、丁香、白芷等可以扩张血管、镇静镇痛、促进药物快速吸收;三棱、莪术、土鳖虫、水蛭、山慈菇、麦芽具有抗肿瘤、抑制组织异常增生、抗炎和促进吸收、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4]。通过局部外敷,使药物作用更强,疗效迅速,避免口服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具有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副反应小、降低患者治疗费用、远期疗效可靠等优点,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国斌,张铁良,郭希让. 现代医学诊疗精编[M].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312.

[2] 李富生,牛满山. 常见病中医临床治疗进展[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79.

[3] 艾剑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620例疗效观察[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6(1):48.

第7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073-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ndardiz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treatment of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9 to November 2014, 284 cases of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42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andardiz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y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 (FMA), the stroke impact scale (SIS), improved pap index (MBI),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score(HAMD) in different periods. Results FMA, SIS, HAMD and MBI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every treatment stage, two groups' FMA, SIS, HAMD and MBI rating scal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 < 0.01); at each period after treatment, FMA, SIS, HAMD and MBI scal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 < 0.01). Conclusion The standardiz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motor function of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stroke,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reliev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ress effectively.

[Key words] Standardiz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troke; Professional HAMD depression scale;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以头颅内部出血或缺血缺氧性损伤等临床表现为主的一种疾病,又名为脑血管意外,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临床主要为两大类: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所致的出血性脑卒中;②脑血栓形成或脑梗塞所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1-2]。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且该疾病致死率较高,病后多残留不同程度的身心损伤,极大地干扰了患者功能受损肢体的恢复、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的改善及不良情绪与心理状态的改善[3]。伴随着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常规运用及相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规范化心理介入治疗也逐渐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得到运用。本次实验研究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化心理介入治疗脑卒中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9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84例,按入院顺序对所纳入患者进行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42例。观察组:男92例,女50例;年龄58~80岁,平均(66.73±4.68)岁;左半脑73例,右半脑69例;脑梗死81例,脑出血61例。对照组:男94例,女48例;年龄59~80岁,平均(67.33±4.59)岁;左半脑74例,右半脑68例;脑梗死83例,脑出血5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脑卒中发生位置及其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①入院时均施行MRI与CT等影像学检查,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②临床表现、体征及相关生化检查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③初次发病。排除合并严重心肺呼吸系统疾患及肝肾功能障碍或出现显著的意识障碍者、有脑卒中或心脑血管事件既往史者。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服用相关脑卒中治疗药物并施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规范化心理介入治疗。

1.2.1 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①理学治疗:通过步态走动、站立平衡、坐位平衡、摆放良肢体、神经肌肉促通术、桥式运动及被动活动关节等康复训练方式使得患者整体运动功能获得大幅改善。②生活作业训练:指导患者对进食、穿衣、早期翻身与转移等相关日常生活所需活动进行再一次的训练学习,促使患者在理学治疗的基础上提升其自己生活的能力。③选择性课题作业训练:当患者病情转向恢复期时,加强患者上肢精细活动的训练,包括辅助与自助工具的运用训练及健侧肢体对患肢的代偿或代替等训练方式。使用一位医师对应一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全部的治疗,每天的治疗时间为1 h,共2个月[5]。对患者的康复训练以指导,引导为主,尽量促使患者独立完成。

1.2.2 规范化心理介入治疗 ①在进入患者的内心深处进行治疗时,医生与护士均需和患者形成良好的关系,使得患者能够信任给他施行相关治疗者,以方便治疗并增强疗效;②医生与护理人员均应熟知心理康复介入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与技巧,同时为患者普及系统的治疗前相关康复心理介入的知识,使患者对心理介入、康复训练及自身状况能获得一个全面科学的认知,从而适应接受目前自身处境,消除或减缓患者对脑卒中及其导致的不良后果的焦虑和恐惧等有害情绪,为患者重拾康复的信心。③病房、康复训练室等环境保持舒缓与温馨,促使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学会自我减压与放松,使自身时常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与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④医院护理工作需与家庭护理相结合,二者衔接紧密;⑤对不同情绪与心态的患者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法:音乐宣泄或相关专家施行心理指导等,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适量给予抗焦虑与抑郁的药物。每天的治疗时间为1 h,共2个月。

1.3评分标准及观察指标

①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6]:要求患者在评分时完成多组上肢动作,以检查患者的上肢反射情况、屈伸肌运动协同情况、伴随与脱离运动协同情况、手指手掌的捏力与握力、腕部的稳定情况、手伸屈、指鼻试验中手指的速度及协调性,共分为33个项目,每一个项目计分2分,总计66分。②卒中影响量表(SIS)量表评分[7]:共计59项条目,从8个方面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分数级由1~5分,每项条目评分均使用专用换算公式转换为百分制。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8]:>7~17分,抑郁程度为轻度;>17~21分,抑郁程度为中度;>21分,抑郁程度为重度。④使用改良巴氏指数(MBI)指数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20分为肢体出现完全功能障碍,全部日常生活行为均需依赖他人完成;>20~40分为肢体功能障碍较严重,大部分日常生活行为需依靠他人帮助完成;>40~60分为肢体功能障碍为中度,日常生活行为完成表现为中度依赖;>60分为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为轻度,较小部分日常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完成;100分为肢体功能正常,能独立行使日常生活能力[9]。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3、5、8周时、SIS、HAMA及MBI指数的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FMA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FMA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段FMA评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HAMD评分

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段HAMD评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SIS评分

两组治疗前SI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SI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SIS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段SIS评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2.4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MBI评分

两组治疗前MBI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段MBI评分改善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发病较急,发病后并发症较多,致使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居高不下[10],且患者康复治疗时多需面临病后残疾等后遗症,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严重限制,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压力,易诱导其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对脑卒中的康复训练造成不良影响[11]。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与医学理念的不断进步,社会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治疗脑卒中的方式过渡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治疗方式,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行为能力,在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中,及时规范地运用心理介入治疗,以期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精神心理的痛苦,增强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的致残及致死率[12]。规范化的心理介入治疗能够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清楚、全面和科学的认知,消弱或祛除患者的心理焦虑与抑郁,进而转换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康复疗效[13-14]。脑卒中患者发病较急,多易短时间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致使相应神经控制区域功能受阻、行为不能,这一状况是绝大多数患者所不能接受的,严重打击患者的心理和情绪,易发生焦虑、恐惧及抑郁等心理障碍[15-16]。规范化心理介入治疗的主要目的有:①尽可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及自理的能力。②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期所施行的各项治疗方式协调配合,使患者获得覆盖心理和身体的全方位治疗与训练,重新获得一定的自理能力,重新融入社会,获得一定的自我实现价值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次研究对脑卒中患者施行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作业治疗、理学治疗及选择性课题作业治疗。作业治疗的出发点为使患者获得一定的自理生活的能力,康复治疗主要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行为,使患者分析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个体的整体运动行为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17];理学治疗更加注重于摆放患者肢体、使肌肉张力获得有效调节、坐立和站立平衡的维持及短距离步行与步态的锻炼,最终提升患者整体运动能力[18]。但是上述康复训练治疗并不能缓解患者因脑卒中所致的较为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患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其只能被动地由康复治疗者帮助训练[19],且因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心理抗性,导致常规康复治疗的效果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心理介入治疗与现代社会的健康观念相符合[20],将其与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相结合能够完善脑卒中的整体治疗过程,通过使用移情、音乐疏泄、心理松弛与疏导等治疗,使已有的心理障碍获得缓解或清除,同时也使患者能够自我放松与减压,建立再次取得正常生活的能力及对脑卒中康复的信心,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各项康复治疗,获得更大的治疗利益。

第8篇:精神心理的治疗方法范文

【摘要】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是监狱改造工作的重点,我国监狱体系虽已形成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但由于我国心理矫治工作起步较晚,且国外引进后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监狱系统。因此,我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仍存在不小的缺陷。只有完善心理矫治的操作过程,使心理矫治工作本土化,才能最大效度地发挥心理矫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罪犯心理;矫治监狱操作;体系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correction work

【abstract】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offender work is the focus of the prison renovation work,although our prison system has formed the operating system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but because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in china started late and abroad is not entirely suitable for our prison system.therefore,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psychological correction.only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can localize th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work,can maximum validity play a positive role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offender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prison operating system

一、心理矫治概述

罪犯心理矫治(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offender)又叫作“改造干预”、“矫正治疗”、“矫正咨询与矫治”、“罪犯心理干预”等。什么叫做犯罪心理矫治呢?所谓犯罪心理矫治就是转变罪犯心理,积极引导罪犯避免犯罪行为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工作。

 

罗伯特•;威克斯(robet j.wicks)作为美国法律心理学专家认为犯罪心理矫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精神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行为方面。他认为犯罪心理矫治的形式有多种,既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甚至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矫治并不一定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由准专业人员在监督下也可以进行。

 

这说明了,在西方发达国家罪犯心理矫治是法律心理学和监狱科学都需要研究的对象,而这些国家的监狱系统所采用的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其犯罪心理矫治不仅对罪犯行为方式的矫治,还对其精神心理以及意识等方面进行矫治,同时还兼具社会学层面和医学层面的矫正治疗。

 

对犯“罪心理矫治”这一名词的科学性的质疑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那时我国的监狱系统刚刚开始引入应用犯罪心理矫治。许多学者对这一名词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应该叫做“罪犯心理改造”有人还认为该叫做“罪犯心理矫正”,然而最后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统一采用“罪犯心理矫治”一词。

 

罪犯心理矫治得到发展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犯罪心理矫治被许多国家广泛运用。总体来说,目前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在西方国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正在服刑的罪犯,第二,罪犯心理矫治的目的是从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上积极引导罪犯,避免罪犯犯罪。第三,罪犯心理矫治的形式并不单一,而是一个统称。第四,在西方国家罪犯心理矫治活动的主体是具受到过专业训练的心理矫治专业人员,而不是狱警人员。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心理矫治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监狱罪犯的情况的不断改变,促使罪犯犯罪的心理原因愈发突出,而传统的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狱政改造己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形式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展的第七次劳动改工作会议专门针对以提高罪犯改造品质为目的提出了加强罪犯心理研究这一要求;随后在2003年,我国司法部针对罪犯心理矫治专门设置了一个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需要如何开展做出了具体要求的章节(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九条),这些举措更是把心理矫治工作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目前,作为我国新时期监狱深化教育改造,加强对罪犯的罪犯心理矫治,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不仅在理论上重视罪犯心理矫治这一工作,还从实践上对这一工作大力支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狱警工作人员开始投入罪犯心理矫治这一工作中。尤其是从2004年的调查数据“89.17%的监狱对监狱民警进行过有关罪犯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90%的监狱开展过对罪犯的心理咨询工作”可以看出我国对罪犯心理矫治这项工作的重视。

 

最近几年我国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体力提倡,加强了对罪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重视,罪犯心理矫治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造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监狱秩序的稳定,有利于提高我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监狱民警的综合素质。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目的和内容

(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目的

罪犯心理矫治是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根据有关罪犯心理矫治的学术理论以及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1.加强罪犯对监狱环境监狱生活的适应能力

犯罪心理的产生与环境因素有极大的联系。犯罪心理往往是在由于长期处于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扭曲。当罪犯进入监狱后,环境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这时要想对其心理进行矫正首先就要让罪犯提高监狱生活的适应能力。如果罪犯无法很快地去适应监狱生活,往往会对罪犯的心理造成压力,让罪犯的情绪不稳定,这都不利于帮组罪犯进行罪犯心理矫治,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造。

2.改变罪犯错误的认知方式

罪犯的行为反应以及他们的犯罪心理,都来源于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的偏差。我国的罪犯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观点指出,很多罪犯都存在反社会意识、歪曲的自我认识和不良的认知品质等。因而要及时改变罪犯的这种错误认知方式,对其要采取积极引导,让其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积极对待所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事情,依靠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帮助他们改变他们自身的认知结构,增强他们的认知水平,矫治错误的认知方式。

 

3.对罪犯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

在监狱中生活的罪犯,他们大多都有着程度不同的情绪问题,往往表现为沉默少语,情绪浮动较大。这时就需要借助心理矫治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并在心理矫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最终形成良好的情绪习惯。

 

4.对罪犯的不良习惯进行矫正

罪犯处于监狱的环境中难免会形成或者既有一些不良的行为方式,有时甚至表现为病态行为,这些都是促使罪犯发生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到在监狱中对其开展心理矫治工作以及改造工作的效果。通过使用心理学知识、心理治疗方法和行为矫正技术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正,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纠正罪犯的不良行为,加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从人际关系方面对罪犯进行改造

前面提到了造成罪犯心理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罪犯的心理问题以及罪犯的行为问题。然而除了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之外,罪犯的人际关系也是造成其犯罪的因素之一。心理矫治也包括盖伞罪犯对人际关系的错误认知这一部分的工作,心理矫治可以帮组罪犯正确的认识人际关系,改善罪犯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让罪犯今后再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挫折时,能正确处理。

 

6.减轻或者消除神经症罪犯的症状

要使用专业的心理治疗手段来减轻或者消除患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神经症的罪犯的症状。对于一些经鉴定确实患有严重精神病的罪犯,可以将其转介到精神病院对其精神问题进行医学上的治疗。

 

7.对有心理危机的罪犯进行危机干预

罪犯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危机,针对罪犯的产生心理危机的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及时治疗,及时干预,及时通过心理矫治的方法去缓解罪犯的心理危机,使罪犯心理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并自我获得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来预防将来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

 

(二)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内容

在蔡墩铭(我国台湾学者)《矫治心理学》(1988年)一书中,他把基于矫正改造的目的建立起来的心理矫治体系称为“矫治处遇体系”。并且认为可以既将其分为教化、作业以及心理治疗三个方面的内容。罪犯心理矫治既要从心理层面对罪犯进行心理治疗,矫正其犯罪心理,对其进行矫正教育,还需要从社会层面上对其进行改造,要培养起社会适应能力,让其能够在社会上生存,让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让其适应社会劳动。

 

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监狱民警的长期的经验总结为基础,心理矫治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运用心理知识对罪犯进行心理治疗,在日常管教过程中加强心理教育工作对其行为进行矫正。(2)其次还需要让接受过专业培训具有专业心理矫治资格的专业人员针对罪犯行为进行针对性治疗。(3)对罪犯进行心理测试,分别对罪犯矫治前以及矫治后再次犯罪的心理进行评估测量。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

(一)罪犯心理矫治操作体系结构

结合我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状况和现实需求,我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逻辑性以及科学性方面都十分完善,而且具有易于实际操作的特点,通过这一体系对,罪犯心理矫治的内容、对象、方法和目的做了具体的介绍,详细内容如下表:

 

表1罪犯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

项目对象方法目的

罪犯心理评估罪犯心理评估新入监的罪犯心理测量、生活史调查、行为观察、谈话、犯罪事实谈判了解罪犯个性特征、社会心理缺陷及其他心理问题,为建立心理档案和实施矫治提供依据

 

入监评估

矫治效果评估服刑一定阶段或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心理测验、考核评定、调查了解矫治的成效,为改进矫治计划、进行心理预测提供依据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全体罪犯利用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专题讲座、课堂教育等让罪犯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自觉调整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教育和接受改造的自觉性

罪犯心理咨询心理基本正常或有一定心理问题的罪犯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如:共情、倾听、暗示、激励、宣泄等帮助罪犯发现自身问题,挖掘内在潜力,改变认知与行为,提高对监狱生活的适应性

 

罪犯心理治疗适应不良和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罪犯心理分析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患者中心疗法、支持疗法等消除或缓解各种心理障碍、消除不良行为、增强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能力,重塑健康人格

 

心理预测和危机干预心理预测面向全体罪犯;危机干预面向有心理危机的罪犯直观预测、量表预测法等把握罪犯心理发展变化趋势,了解他们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程度,通报起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以便进行及时的预防或干预

 

注:表1来自刘邦惠.犯罪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22页。

(二)罪犯心理矫治操作系统的缺陷

虽然,罪犯心理矫治系统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操作体系,但是这一体系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缺陷。

1.罪犯心理测量评估缺乏连续性

在多数监狱心理矫治工作中,只有在罪犯入监与即将出监之前才会进行心理测量,缺乏跟踪性的心理测量。由于罪犯的生存环境比较特殊,面对的生活压力也比较大,他们的心理时刻发生着变化。因此,对罪犯定期、针对性的进行测量评估是及时发现其心理动向的有效方法。此外,还要把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与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有效联系起来。

2.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缺乏易于接受性

目前监狱心理矫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讲座、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于文化水平低下、情绪不稳的罪犯来说,这些形式不易于接受。可以采用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剧、心理健康操、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能够跟高的调动罪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快乐的氛围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3.罪犯心理宣泄缺乏控制性

多数监狱的服刑指导中心都设有心理宣泄室,供罪犯宣泄消极情绪。罪犯通过申请都可以去宣泄,且没有次数控制。这种方法虽然能暂时排解罪犯的不良情绪,但却指标不治本,长此以往还会使罪犯养成暴力型人格。因此,要控制罪犯的心理宣泄方式。

 

四、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建议

(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应当与入监教育、个别教育、劳动改造、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单纯的心理矫治无法使罪犯摆脱心理障碍,必须把心理矫治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①入监教育:罪犯入狱后,他们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极易产生悲观、恐惧、轻生等心理。通过入监教育,让他们对监狱的改造、生产、学习、生活情况有所了解,对党的劳教工作性质、方针、政策、任务有所认识,从而完成认罪认错、改造思想、矫正恶习的任务;②个别教育:通过罪犯自身、监区心理联络员、监区干警观察、了解罪犯的心理动态,可以及时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抑制罪犯心理问题的产生;③劳动改造:“劳动是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劳动改造可以磨练罪犯的意志,培养其社会化人格,可以使罪犯在劳动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人生价值的存在,并且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④解决实际问题:罪犯在服刑期间极易遇到个人问题,诸如自身疾病、父母养老、子女就学、婚姻矛盾、家庭贫困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监狱应当尽量帮助罪犯解决其个人及其家人的实际问题,解除罪犯的后顾之忧,积极改造。

 

(二)应当

加强监狱干警的素质能力培训

监狱干警每天直接接触罪犯,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可以使监狱干警对罪犯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同时由于每天的高压工作,很容易使监狱干警自身产生心理问题,加强对其心理健康、心理矫治工作的培训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其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文立.罪犯心理矫治之本土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王英帅.关于依法保障罪犯合法权益问题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5.

[3]汪蕾.罪犯矫正的新思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6.

[4]孙莉.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矫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5.

[5]刘崇亮.我国罪犯教育的几个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

[6]张春菊.成年男性服刑罪犯人格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

[7]于浩.监狱改造与重新犯罪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

[8]叶扬主编.中国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9]杨凤定著.违法人员心理矫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狄小华著.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导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11]章恩友著.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基本原理[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