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雕刻艺术设计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雕刻艺术设计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第1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中高职衔接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 是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中相对应专业对口合作、 高职院校自主考试招收中职优秀毕业生,统筹安排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连贯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办学方式,三二分段是中高职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为做好三二分段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在秉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的理念下正积极探索中高职分段衔接的有效方式、努力创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1 基本思路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要树立系统培养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以建立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明确中高职办学定位,加强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衔接,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化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结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建立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合理的三二分段职业教育招生测试方案,重点探索发展“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衔接,加强中高职专业课程与教学标准衔接,加强一体化的中高职管理模式研究,为我校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三二分段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 主要措施

2.1 合理确定招生测试方案

招生测试方案是中职毕业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三二分段学习的入门考试,也是影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质量的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是保证中高职衔接合理的基础。招生考试政策若不完善,将会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招生的数量和质量、制约中高职教育的顺利衔接。

为合理确定招生测试方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与对口中职学校进行了多次探讨,一致认为招生测试方案应在人才培养方案定位的基础上采用职业能力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招生测试方案为避免偏离职业教育方向,将职业技能考核成绩提高到60%,职业技能考核主要以CAD、3DSMAX软件实操为主;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40%,理论考核特别强调不能与中职教学内容错位,考试制度须保证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与能力的有效衔接。同时对于在中职学习期间获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和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者,经省教育厅主管部门复核可免试就读。

2.2 努力创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加强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推进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三二分段教育的深入实施,我校联合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形成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明确中职和高职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前提下根据东莞家具行业人才需求以及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东莞特色联合探讨并制订了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确定我校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基于中职培养家具绘图人员、生产一线人员以及高职培养家具设计、家具产品制造、家具质量检测、家具产品营销、家具企业管理等各项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以高职院校牵头,联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企业就业岗位对中、高职两个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表1),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2.3 加强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衔接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融会贯通是“三二分段”的核心。要实现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二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融合,必须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在明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按照“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的思路以及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职业岗位要求,建设以“能力本位”的模块式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质性衔接。教学实施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学生为本,以任务实施为导向,突出应用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增强职业意识,训练其综合职业素质。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职业活动,根据真实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选取教学内容,制订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避免中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与脱节,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对接。同时中高职课程安排要各具特色,中职阶段要适当加强语、数、外、计算机等文化课及技术基础课如CAD、3DSMAX等软件技术的教学,专业课程如家具发展史、家具材料与五金、家具造型设计等课程分层逐步递进,以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和职业适应能力。高职教育阶段在基础课上可进行适当取舍,如外语、数学、计算机在考虑中职已开设的前提下不作安排,将专业课程在深度、维度以及广度上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高级家具设计师证、计算机辅助绘图员证等)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进行拓展,可开设系列家具设计、品牌传播设计、家具营销、综合家具设计以及计算机综合绘图技术等加强、提升专业技能的课程以体现中高职的层次区别,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2.4 探索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在推进“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我校与中职学校要加强统筹管理,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同时应由我校牵头制定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方案,在三二分段培养过程中结合中职院校定期组织和召开管理协调会议,督查中职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组织情况,参与中职学校教师教研和培训,研究解决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3 结语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是当前我校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三二分段教育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办好良好的三二分段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进我校雕刻艺术与家具设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衔接有利于提升我校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家具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将会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多样化成长,为满足地方经济、地方家具行业的特色需求提供了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玉兰,林彩梅,彭益武.“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12):4144.

[2] 汤霞,王新桥.物流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问题探讨[J].职教通讯,2012(12):13.

[3] 吴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7):2325.

第2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一、高等美术教育的断层

建国初,上海的高等美术教育可谓命运多舛。1952年,中央为大量培养技术和工程人员,开始仿照苏联模式进行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人文及艺术类学科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上海美专、苏州美专和山东大学艺术系在无锡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旋迁址南京,当时上海唯一的高等美术学府“上海美专”宣告结束,至此上海高等美术和工艺教育几乎成为空白,对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造成重创。除出版、电影等单位的队伍建制相对完整外,其它行业的设计人员捉襟见肘。文化、轻工、纺织等系统只得以“师傅带徒弟”及短期训练班的方式培训设计人员。

1956年,上海戏剧学院开设舞台美术专修科,分绘景、灯光、化妆三个班,学制一年半至两年。1962年成立舞台美术系,教师有孙浩然、贺天健、谢稚柳、闵希文、周本义、庄宝华、周锡保等。该系还曾开办短期的舞台美术专修班和戏曲舞台工作进修班。当时上海已无独立美术学院。上戏舞美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上海美院”的作用。

1959年,中专学制的上海美术学校成立,并于第二年改组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全校共含本科、预科和中专三种教育层次,其中本科设国画、油画、雕塑和工艺美术4个系。作为当时上海唯一的美术专门学校,吴大羽、周碧初、江寒汀、张充仁、涂克、哈定、李詠森、应野平等名师荟萃。工艺美术系教师包括丁浩、徐行、张雪父等。正当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之际,“”所导致的经济恶化却使刚刚显露生机的“上海美专”面临再次停顿的挫折。中央决定对“”以后“冒进”的学校全部采取“关、停、并、转”的措施,市委觉得就此关闭上海美专太过可惜,在多方努力下,国务院最终同意暂不解散这届本科,“办完为止”,但原预科和中专学生就此中断了继续深造的可能。上海美术高等教育至此仅留下一缕薪火余温。1961年,上海美专举办了第一届教学成绩汇报展览会,共展出作品285件,得到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1963年,上海美专还办过一届“上海市工艺美术训练班”(大专),提出“具有较高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能力,并熟悉制版、印刷的工艺过程”的培养目标,共分图案设计和展览布置两个方向。

以后若干年,关于恢复上海高等美术学院的呼吁并未停止,但最后都因历史条件无疾而终。1965年,上海文化局决定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美术训练班、上海市美术学校一并结束。7月,上海美专唯一一届本科毕业,毕业展共展出作品86幅,其中商品包装、广告招贴37幅。毕业生被分配至出版、外贸、轻工、纺织、二轻等系统,剩余的上海市美术学校和上海市工艺美术训练班的学生以及55名教职员工一起并入到上海市轻工业局。上海美专解散后的第二年,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也停止招生。上海高等美术教育再次陷入空白。

二、艺术设计教育的分化

50年代末“”期间,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在中等专科院校层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以产品造型为主的工业设计教育由此萌芽。但由于中专院校多由轻工、文化、手工业、纺织等系统分别管理,所以起步不久就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分化趋势。

转折出现在1959年。中专学制的上海美术学校和上海轻工业学校的造型美术设计专业相继成立。上海美术学校(后变更为上海美专的中专部)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一是为上海文化系统的文化馆、俱乐部培养群众美术干部;二是为本市轻工业生产部门培养染织图案和产品包装设计从业人员;三是为中小学培养美术教师;四是为高等美术院校培养后备生,并决定从第二学年起分设国画、油画和工艺美术三科。

同一年,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开始起步。上海市轻工业学校成立了中专学制的“造型美术设计”专业,成为全国最早设立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学校。上海市轻工业局明确指出培养目标是“以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为主”。1960年,上海轻工业局属14个工业公司仅有专职产品美术设计人员35人,其中能够从事独立设计的仅10人。该专业的成立缓和了上海轻工业美术设计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60年代初,专业名称陆续更改为“造型美术”和“美术设计”,办学层次也提升为了大专。美术设计系的师资比较雄厚,除著名画家黄幻吾担任系主任外,还有张英洪、陈方千、李银汀、吴祖慈等一批资深教师。课程设置包括基础图案、雕刻基础、器物造型、装潢概况、商品包装等。1962年,美术设计系举办了日用品造型和装饰设计作品展览会,一些作品突破了平面图案的传统观念,针对搪瓷、玻璃等产品造型做了许多改进。该校师生还积极参与了随后举办的几届上海实用美术和日用品美术展览。

1960年,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成立,系上海市二轻局所属的中专学校,学制三年。该校初始有24位专业教师和15位老艺人。1962年,上海工艺美术行业104名主要艺人的平均年龄为52岁,最高73岁,部分行业解放后几乎没有培养过新人。所以开办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应对艺人总体年事已高和新生力量不足的问题。该校针对性地陆续开设了玉石雕刻、象牙雕刻、织绣、漆雕、白木雕刻、黄杨木雕、工艺绘画、红木雕刻、玩具造型设计、绒绣、家具造型设计、刺绣、地毯设计等专业。从专业名称中不难得知,这时的“工艺美术”已基本等同于“特种工艺”,分科很细,具有明显的手工业职业教育性质。

1960年还有两所中专学校曾招收艺术设计类学生。上海出版学校(上海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前身)开办四年制美术班,培养出版和装帧方面的设计人才;上海纺织工业学校(后与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院合并)开办三年制美术图案专业,培养染织图案设计人才。

上海美术学校、上海轻工业学校造型美术专业以及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成立,使上海艺术设计教育面临建国后最好的局面。只是好景不长,60年代初的经济恶化使艺术设计教育也陷入困厄。受此影响,上海出版学校和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院停办。上海美术学校停止招生,中专班多数学生被输送到了各文艺团体,成为舞台美术设计领域的骨干;预科班多数学生则成为上海轻工、造币和染织设计方面的中坚力量。

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由于国家出口创汇的需要,虽然也面临精简压缩的压力,但相对来说还是得到了一定发展。上海市手工业局在该校的整编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必须在贯彻精简压缩的原则下保存下来”。虽然招生数量压缩了一半,但该校在1962年至1966年间,通过开设新专业使学生和教职员数量获得了增长。1962年,该校举行了首次学生作品展览会,展出玉雕、象牙雕、木雕、绒绣、刺绣等工艺作品200余件。第二年,首届学生毕业后被输送到玉石雕刻厂、木器雕刻厂、绒绣厂、地毯厂、戏剧服装厂、瓷器彩绘厂等22个单位。工艺美校在60年代抢救和保存了一批濒临消亡的手工艺品种,提高了工艺美术创作的审美观念和设计意匠,对传承手工技艺、培养新生力量、推出时代新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建国后,上海高等美术院校招生层次偏低,专业规模小,更缺少以艺术设计为主旨的独立本科院校,成为制约设计发展的短板,不得不说是个重大的遗憾。为支撑工业生产和文化事业的现实需求,短期的职业培训成为一种常态性的替代措施。50年代末,艺术设计教育从中等院校起步,因主管部门的归口不同而分化为轻工业和工艺美术两种主要类型。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在上海轻专率先萌芽,并迅速形成特色和优势,而上海工艺美校也成为了上海持续办学时间最长的专业美术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供稿)

参考文献:

[1] 邱瑞敏编:《世纪空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校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2] “上海市轻工业局关于上海市轻工业学校专业设置方向和1960年招生名额分配的通知”,1960年,上海档案馆藏,B163-2-1008。

[3] 上海市轻工业局关于产品美术设计工作的管理情况”,“1964年,上海档案馆藏,B163-2-1819。

[4] “上海市轻工业学校关于报送职工名册的报告”,1962年,上海档案馆藏,B163-1-1036。

第3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数字艺术;浮雕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04-1

数字艺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就数字艺术本身而言,它是集艺术与技术为一体的艺术门类,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创作,离开了计算机技术,数字艺术也便不复存在,所以数字艺术是紧密地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艺术也快速地渗透到浮雕的设计与制作领域,并使浮雕作品的制作变得快捷而高效。

一、二维图案设计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多以草图的形式表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平面设计软件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手段,所用的软件主要有: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位图的形式出现,一种是以矢量图的形式出现。如矢量绘图软件主要为FREEHAND、CORELDRAW、ILLUSTRATOR等。矢量图都具有高精度和高清晰度的特点,当位图被放大时,图像的清晰度会降低,矢量图被放大时这一情况则不会出现。如果要使软件直接生成浮雕模型,需使用二维矢量格式,设计师用它可完成前期图案设计,平面效果图展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手绘板为广大设计师所接收,并开始使用手绘板,结合平面设计软件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灵感作以记录,由于草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完成,所以这些图形改动起来与传统草图设计相比更为方便,因为在绘制时软件中都有层的概念,只需将要做调整的层激活,并对其修改就行,其他层不受影响,这一特点是传统方法难以做到,另外,它还有多种笔的样式,如模仿钢笔、毛笔、水彩笔、油画笔、马克笔等等,这些功能在制作浮雕平面效果图时较为实用。

二、数字艺术在三维设计中的应用

在浮雕的三维设计中,所使用的软件主要有:RHINO、3DMAX、MAYACINEMA4D等,它们可设计模型和渲染效果图,在制作过程中利用二维图在三维软件中雕刻出立体的数字模型,也可将二维图以矢量图的格式输出,在三维软件中自动生成浮雕模型,对于不满意的地方可使用三维编辑工具进行调整。除此之外,数字模型在三维软件中可以任意视觉查看,有效地增强了模型的真实性和操作的灵活性,使得三维浮雕效果实时展示在设计师面前。这种直观的设计方式,可大大地缩短设计周期,同样也会大幅度地节省设计成本。

三、三维动画展示

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将浮雕模型制作完成后,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把设计出来的浮雕作品放置于虚拟的三维环境中,虽然是虚拟环境,但这个虚拟环境可以是以浮雕放置的实际环境为蓝本进行制作的,在这样的展示环境中,浮雕作品的艺术魅力会被充分地展现出来,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三维软件大都有动画的功能,对于三维数字浮雕作品的展示可采用动画漫游的方式进行制作,以动画短片的形式输出,这种工作流程,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它可最大限度地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理念。

四、数字雕刻的应用

在浮雕制作时,特别是对于图案纹样较为复杂的浮雕,用普通的三维软件制作就显得有些吃力,如果使用专业的数字雕刻软件就会方便很多,如:ZBRUSH、MUDBOX、MODO、3DCOAT等,这些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支持较高的多边形面数,提供高细节刻画的工具,对于不同的图案样式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制作方案,这样就可使设计师在设计时少了很多制作时的顾虑,把主要的精力集中起来,投放在图形的设计上,将设计完成的数字模型输出,使用数控雕刻机直接进行加工,对不满意的部分可做适当人工处理。数字雕刻解决了一个大量繁复的制作工序,让机器代替人工,这对设计师而言是一个无比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五、结语

21世纪是数字信息快速发展的世纪,浮雕的设计与制作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在继承传统优秀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时,也需看到传统的设计和制作所存在的不足,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如何将现代科技完好地应用于浮雕的设计和制作中,并克服现代工具所产生的不足,这仍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苏,王文,黄林国.数字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付志勇.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上、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范俊广.数控机床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第4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三维设计;数字雕刻;流程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其中。游戏玩家们对游戏已经不仅仅是要求娱乐性和互动性,更多的是要求在玩游戏的时候能更好地欣赏游戏。而更高的视觉画面需要美术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游戏视觉,这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这是游戏经营者不愿看到的情况。在此情况之下,引进新技术,优化制作流程,降低成本的同时缩短游戏制作时间就成为一个课题。而新兴的数字雕刻技术非常恰当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一、三维游戏角色的地位

游戏角色,顾名思义就是在游戏中存在的虚拟生物的总称。成功的网络游戏必定包含着制作精良的游戏角色,而精彩的游戏角色也为网络游戏增色不少。角色外形在游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往往大部分的游戏玩家进入游戏第一件事情就是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角色,每一个网络角色都可以通过体型,服装,武器配饰等等区别身份及其他信息,玩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选择自己的游戏角色,能选择到自己喜爱的角色当然会对这个角色的关注度和角色的成长状态能倾注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游戏角色给广大玩家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是玩家精神上的一种寄托。

二、数字雕刻技术的特点

数字雕刻技术指的是利用手绘板和软件模拟传统雕塑的一种全新的三维模型的建造方式。其出现改变了很多三维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流程。其灵活强大的雕塑建模功能和颜色绘制功能解放了艺术家的灵感,可以让设计师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在设计和创作上,也让以往的制作流程变得更加合理、高效和方便。艺术家们只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进行创作作品外形而不用考虑三维技术的屏障。越来越多的特效和游戏工作室将已经将数字雕刻技术整合到数字建模工作流程中。

目前在三维软件行业,主流的雕塑模型软件包括Zbrush、Mudbox、3D-Coat等,其主要功能为数字雕刻,在足够的硬件支持下甚至可以雕刻到亿万面数的级别。雕刻软件的核心技术差别不大,都是基于软件架构对多边形的优化支持算法。现就以“Zbrush”软件来了解其核心功能。

雕刻笔刷,Zbrush本身提供了高达50种预置的画笔模式。除了预置笔刷用户还可以自定义笔刷,在加上可以配合笔刷通道来进行绘制,使得用户的选择余地非常广。这些大量的可调笔刷几乎真实的模拟了现实中全部的雕刻效果。

多边形着色,Polypainting可以让用户无需事先指定一张纹理贴图,直接在模型表面绘画,并且在模型表面绘制颜色之后转换到贴图上,也不必为模型事先展开UV。因此,使用多边形着色功能,用户可以把所有的颜色细节上直接绘制到模型的多边形上。

Z球,ZSpheres可以让用户快速建立一个基础网格,用户可以在“球”的基础上将它缩放,移动和旋转成任何形状。用户可以在为角色创造几何形态的同时为模型调节姿势,是为角色创建基础网格的最快方法。

法线贴图,Zbrush的normal map功能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适用于任何游戏引擎需要的法线贴图,只需要把已经雕刻好的细节模型降低到最低级别,点击“create normalmap”就可以生成法线贴图。省却了一般三维软件中繁杂的操作。

除此之外,数字雕刻技术还提供了很多简便的操作,如“网格提取”,“子工具”,“uv创建大师”等等,其将繁琐的操作简单化,大大得加强了艺术家原始的创作力,使得技术已经无关重要。

三、基于数字雕刻的三维游戏角色创作流程

三维游戏角色创作流程非常多,且各有其特点。本文在电脑制作平台上选择了苹果公司的Mac OS X系统,其系统的架构和对软件的使用优化,非常适合进行专业的三维角色创作。及选择三维雕刻软件Zbrush和三维制作软件cinema4d的结合运用, Cinema 4D是一套由德国公司Maxon Computer公司设计研发的三维软件,其具有高速的运算速度和非常便捷快速的渲染效果。现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得出三维角色创作流程如下:

1.Z球建模方式,一种非常有创意和快速的建模方式,其利用球体来搭建有机的形体架构,其中的Z球的可以实时调整的,在z球的建模过程中随时点按“preview”就可以切换模型蒙皮状态,随时可以观察模型蒙皮之后的效果,并进行细节的调节与修改,甚至在这个阶段就可以把最终模型的动作调整好,而这一切只需要你非常良好的形体感就可以了。

2.Adaptive Skin,自适应蒙皮功能会自动对z球的拓扑结构进行预算和分析

,通过对自适应蒙皮数值的简单调整,可以在得到我们想要的相近的蒙皮效果,可以在细节多的地方增加蒙皮精度,如果作为母球上建立超过6个面的基础上,我们可以“mbr值”来对模型蒙皮进行预算。

3.数字雕刻模型,雕刻软件很好的模拟了雕刻主体,雕刻工具和被雕塑的材料这三部分。雕刻工具被雕刻笔刷取代,而被雕刻材料被材质取代,雕刻的手法和力度被手绘输入设备所替代,但创作的主体没变。数字雕刻的出现将雕刻行为搬到了计算机,简化了实际创作中的繁琐的细节,也使得创作的速度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4.模型的拓扑,Zbrush在雕刻高模之后,笔刷的运用难免会出现布线不均匀造成布线扭曲等问题。Zbrush里面就提供利用z球的出发而发展成的一种拓扑方法。能在保存原始模型细节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重新的布线。

5.顶点绘图和映射画笔,打开“colorize”顶点着色,关闭“zadd”选取颜色进行绘制,否则在绘制颜色的同时也会进行模型的雕刻,在绘制的过程,不需要考虑贴图的位置,至需要在模型上直接绘制,打开“grd”之后,绘制的颜色过度非常均匀。绘制的过程随时关闭关闭“colorize”返回进行模型的雕刻制作,非常的方便。

6.法线贴图,法线贴图是用低模表现高模效果的一种方法。把模型级别降到最低,拆分好uv,因为法线贴图的和uv是相互对应。点击“create normamap”生成法线贴图。在点击“displacement map”生成置换贴图。

7.goz,点击“goz”转换到cinema 4d当中,颜色、置换、法线都无缝的带到了cinema 4d当中,在cinema4d当中,我们可以选择bodypaint 3d模块进行颜色的绘制。

四、总结

作为三维游戏的集中体现,角色的设计是一个集合了技术与艺术各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网络游戏三维角色设计新流程的运用是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多方和实践才能得到肯定与运用。本文通过三维游戏角色研究,数字雕刻技术的运用新领域与新流程,积极探索三维游戏角色设计新流程,优化三维角色设计过程,减少生产时间,提高三维角色设计水平,力求能对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作出一定的实际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张盛.ZBrush 3高精度模型制作实战技法[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7

[2]秦卫明,杨霆 .游戏艺术工厂[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3](美国)凯勒(Keller.E.).孟宪瑞 译. Zbrush经典教程[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9

[4]刘洋.动漫角色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第5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高职院校只有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办学之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将宁夏高职院校与本地农村相联系,让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无不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新时代教育导向,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久的过程。围绕着这一培养目标,宁夏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深化民族特色来更好的服务地方是极其必要的。比如,回族的清真寺遍布于祖国东西南北,得到人们的欣赏和重视,从建筑艺术风格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阿拉伯式风格,二是中国传统的古典式建筑风格,三是阿拉伯式和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不管什么风格的建筑,都直接影响了回族清真寺的建筑艺术,充分表现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建筑艺术风格,足以使人感到一种美的享受。回族砖雕,砖雕大多数是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在回族建筑艺术中,砖雕亦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性雕刻艺术。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其建筑从整体上看采用了中国传统艺术。但是在房墙、大门入口等地方有精美的砖雕,内容为青竹、荷花、梅花、牡丹等图案和阿拉伯文字画。

将伊斯兰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情绪上的安定和肃穆养性的美的享受。另外,一些民族性的建筑装饰画与回族服饰、刺绣也独具特色。具体而言,促进宁夏民族民间美术与宁夏高职美术教育的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有两条基本道路。第一,立足于本地区丰富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发展“手艺文化”产业,在挖掘民间艺人潜在创造力的同时,加强有民族特色、有创意的设计,着眼于当代生活方式,完善和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的手艺文化产业。例如,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大师班”,学习贺兰砚台雕刻技术,并且是不定期的邀请区内知名的雕刻艺术家前来讲授;第二,在相关产业和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有意识的融入宁夏民族民间美术的元素以及文化精神,使宁夏民族民间美术能够长久的发挥现代化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研究并发展宁夏民族民间美术与当代设计的联系,将突破传统民间美术的审美,挖掘并深化其实用性、文化性、社会性的综合内涵,并将突破艺术和文化的视野,融入职业技术教育等各方面的力量。这也是对宁夏民族民间美术自然本土生活的本质回归,激发的是最为根本的文化潜质,形成与地方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结构相互适应的专业发展格局。令人欣慰的是,当前包括民族民间美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重视程度已经被提到了一个新的日程,民族民间美术以学术文化的形式进入公众视野。事实上,无论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们需要的还是那种精神与文化的归属。民族民间美术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是一种可以不断传承演变的文化形态。建立起民间美术与生产的联系,也是对从村与城市关系的构筑,而且,当下只有这样,民族民间美术才能发挥其深远的作用。特别是对回族文化艺术的学习,更能促进我们对宁夏民族民间美术的深化。如由程全盛编著,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阿拉伯图案艺术》一书,为我们展示了阿拉伯图案艺术中形与色的精美,内容丰富,令人充分感受到阿拉伯图案艺术那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由周顺贤、袁义芬编著的《阿拉伯书法艺术》,探讨了回族特有的阿拉伯图案艺术与书法艺术,为我们展示了阿拉伯图案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精美,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正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其重点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从内容上来说,现代设计应该是将文化的元素融入设计当中,是设计作品能够表现一定的文化内涵。从阶段上来讲,现代设计应该是从传统的本土文化设计转过来的,是人们内心需求文化另一种表现。

文化也是文明的表达,比如传统的中国文明和埃及文明的文化表现就不同,它们从表现手法和设计内容上都保留、发扬并进一步改造了文化的精髓,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与适应现代人生产与生活的需要。从地域上讲,现代设计和地域文化关系密切,从视觉效果来讲,带有文化性的艺术设计才能让人觉得耐看、有味道,从而使人得到内心的满足,使艺术设计作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深度。所以说现代设计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作品,帮助人们更好的改善与提高生活质量和品味。“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要遵循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过程性原则,突出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重点发展原则,与学科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规模兼顾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其实早在八十年代,银川城市建设改造就将伊斯兰风格融入一些建筑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的银川绿洲饭店、银川老火车站等。但是之后修建起来的建筑多数体现的是现代的建筑风格而弱化了伊斯兰元素。

第6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实践动手能力;服务社会;应用型人才

2006年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之一。我院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被列入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群,在建设中,建设工作围绕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建设等内容开展。我们以课程建设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辐射作用,引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发挥重大作用。而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的建设成果,是检验示范性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建设的目的:通过建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打造一个“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实训平台,提供精雕行业、模型模具行业实训操作平台,用于满足艺术设计专业精雕设计与加工、特种工艺的实训教学任务,使之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实训的基地。在不断提高实训室教学功能的同时,让学生对企业各生产环节,均有所了解或掌握,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为实现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适应就业提供保障。

2、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建设的意义: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实训平台施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二、打造校企共建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

艺术设计学院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共建、订单培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让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管理全过程,并根据联合办学协议向学校提供必要的设备、并选派企业技术骨干承担部分实训项目教学活动。

如自2002年起艺术设计学院就与北京精雕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在与企业的多次接触中,了解到企业及企业客户对掌握精雕操作和设计技术人才的急切需求,但由于当前各类高校均没有此类课程开设,使得精雕技术人员岗位一度出现空缺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艺术设计专业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通过企业协助建设了校内精雕实训室,并由企业无偿提供70余万元的精雕设备。率先设置了艺术设计类边缘学科――《精雕设计》课程,并根据企业及企业客户对实际岗位人才的要求,构建能够使设计艺术与精雕技术完美结合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针对以培养学生对精雕软件的应用能力和对精雕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由企业直接参与《精雕设计》课程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企业为专业提供实训技术人员支持,将全新的精雕行业的前沿信息带入教学内容中,并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增减、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技术的掌握上和信息的获取上永远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

目前,经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艺术设计专业为企业实行订单培养,定期输送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于在北京、沈阳、青岛、广州、深圳、宁波、武汉等大中城市都有企业客户分布,这就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众多的选择,从而也保证了学生能够优质就业。同时企业又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初步的建设规模。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是对核心技能课程的有力支撑

示范性专业建设以来,艺术设计学院积极调整办学定位,通过对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信息的调研,艺术设计专业构建了以平面设计、精雕技术设计和特种工艺设计三大核心课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同时按照示范性建设目标分解表和计划书的要求,通过对企业进行走访、调查、考察,花费了大量资金先后购置了金属精雕机、非金属精雕机、模具灌注机、真空注型机等大型设备十余台,形成了支撑三大核心课程的综合实训室,即为平面服务的平面设计实训室、为精雕课程服务的精雕实训室、为特种工艺课程服务的特种工艺实训室。校内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建设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完善。

通过在实训室的实战演练,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培养学生平面设计、平面雕刻设计加工、虚拟曲面浮雕设计加工、模型模具翻制工艺、模具压制工艺、丝网印刷工艺、漆处理工艺等专业技能。

四、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的管理与运作

1、完善制度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训室现已制订了一系列管理规定,还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予以保证效果,实行专人管理制度,负责设备的登记、维护、保养、管理和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同时要把企业文化引入其中,包括一些企业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度。实训基地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校企一体型、校企融合型的运作模式。基地实行车间化管理,根据企业工作生产方式设立管理岗位,以企业员工标准来管理实训学生,实现企业管理与学校教学行为的有效对接。

2、提高设备利用率:实训基地在承担全部的教学、实训任务之余,还承接院内各部门的生产任务,并努力拓展外延。实训室成立了外联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在工艺品市场和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

自实训基地建设以来,已经为社会企业服务加工了一些产品,受到了认可与好评。我们将以良好的服务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加工和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产品。

五、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平台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技术队伍落后。目前实训室人员配置达不到要求,特别是懂技术的人员缺少,从本校内部培养,成熟较慢;而外调技术人员又受到政策限制。

第7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CAD/CAM;数控;产学研一体化;三门石窗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87-01

导 言 三门石窗文化

三门石窗蕴涵着三门人民高超的石雕技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旺盛的艺术创造力,是三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的愿望。三门石窗被称为三门湾传统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奇葩,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三门石窗根据图案可以分为九大系列:几何纹、铜钱纹、一根藤纹、文字纹、八宝纹、龙凤纹、人物纹、动物纹、花草纹等。

1.当前三门石窗加工现状

三门石窗制作工艺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积累,工艺日臻成熟,制作上具有极高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加工技术的日益更新,传统的石窗加工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制作工艺流程讲究。三门石窗制作可分采板、打磨、画样、上样、雕刻、镂空、修光六道基本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熟练的技术师傅,否则容易报废。而现在这种石窗加工技艺的传承已经逐渐消失了,现在很少有人去学这种手工技艺;

1.2 生产制作周期较长。从采板开始,每一道工艺都是人工去完成,正所谓慢工出细活,一块完整的实用石窗加工最少需要5~7天才能够完工,制作周期长,而且不能规模生产,效率较低;

1.3 图案线条有限制。传统的石窗图案内容丰富,但所有的线条都不能太复杂,直线没有问题,但弧线部分就比较难,因为手工雕刻控制不好线条的走向。

三门石窗艺术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被浙江省文化厅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近年来三门石窗加工艺术却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传承与发扬这一古老的明间艺术,我校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的生产方式,利用数控加工现代制造技术成功复活三门石窗艺术。

2.基于CAD软件的三门石窗设计

传统的三门石窗在雕刻加工之前,需手工描绘图案(即画样),然后拓印到石板上(即上样),然后再开始雕刻,由于手工描绘的线条不够光滑,为了保证石窗图案的美观,所以石窗图案的线条设计不能太复杂。而采用CAD技术,就可以很好解决图案的设计问题,以我校三门石窗设计CAD软件---Inventor实体设计为例:

2.1 选择合适的图片,或是根据需要设计平面图案,导入到Inventor软件中,并调整好图形尺寸、比例;

2.2 描绘图形。利用Inventor软件的二维草绘功能,描绘出石窗轮廓线条。在软件中,线条的形状是不受限制的;

2.3 生成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可以很好地显示出图案的实际效果,并对图案的细节进行检讨,例如轮廓的粗细、间距、图案的比例是否协调等等,然后根据检讨结果直接修改三维模型;

2.4 生成二维工程图。图案确认后,直接利用Inventor软件的工程图模块生成该图案的二维工程图,以便加工软件读取。

3.基于CAM软件的三门石窗模拟加工与编程

基于二维工程图文件,数控加工机床是无法识别的,还需要通过一款CAM软件(例如InteGNPS数控编程软件),依据工程图文件生成数控系统识别的G代码。

3.1 导入工程图文件。将CAD软件生成的工程图导入到数控编程软件中,检查图案线条轮廓,确认哪些是内轮廓(需要镂空的部分),哪些是外轮廓,并定义坐标原点;

3.2 定义下刀点。在实际加工中就是刀具的起刀与退刀点,在定义下刀点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石窗的结构,因为在下刀的过程中,也是石窗容易崩坏的时刻;

3.3 模拟加工。模拟数控机床刀具轨迹,检查是否有遗漏的轮廓部分,并及时修改;

3.4 生产G代码。轮廓模拟加工完成确认可以后,生成G代码并输出到指定位置。

4.基于数控机床的三门石窗加工

根据我们前期的调研,市场上能够用于石窗加工的数控机床主要有:数控铣床、雕刻机、高压水射流设备等。利用数控铣床进行石窗加工时,由于石窗原材料的杂质比较多,硬度不均,利用铣刀进行加工时,而且走刀速度不能太快,铣刀容易磨损或崩刃,铣刀寿命短,加工效率不高。石材雕刻机在石材加工中应用较多,但通常用于浮雕(石材表面雕刻),而三门石窗作为窗户,首先要透光、通风,需要雕透,当石材厚度超过10mm以上时,加工效率就低,如果要加工厚度超过60mm以上的大型石窗时,雕刻机就无法实现了。

高压磨料水射流切割,也称为水刀,是利用水射流技术和高速磨削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将水加压至200~400MPa的压力,使水有了巨大的压力能,送至孔径很小的喷嘴中,这时加入磨料,水与磨料经混合后,以两倍于音速的高速度喷出,形成对石材工件的切割。其优点有:工作介质是水,成本低;切割时切口平整,走刀速度快;易于数控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如何选择合理的数控机床进行三门石窗的加工,我们经过反复的摸索、比较,最后确定利用数控水刀,可以实现三门石窗的批量化生产。

通过利用CAD/CAM软件结合数控加工技术,我们不仅成功研发了一条三门石窗加工生产的现代制造工艺,创办了一个新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为机械、数控、艺术设计、市场营销、财会等专业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实践能力培养条件,实现了学习与实训、实习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巩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较快地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生产。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教学内容,如在校办企业直接开设CAD/CAM软件、数控水刀加工等课程。

参考文献

[1] 《凝固之美》 浙江美术出版社 梅军 2005

第8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随着时代的转变,使得二者的文化背景、思想基础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表面上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少之又少。但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在民族文化系统中的物质文化属性是一样的,民间美术起源于民间劳作;而艺术设计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诞生的,要实现其经济价值,就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从这两点看来,二者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为生活的需求所诞生,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特性结构中的共同的组成部分就是审美性,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强调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间美术,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民间美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民间美术的题材内容大多是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很符合大众的文化心理特征。在生活中,民间美术能够直接的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领域,就是由于民间美术与生活的贴切。因此,作为高校的学生就会对民间美术有着一种情感,更容易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通过研习民间美术形式,增强艺术的涵养和对艺术的创造力。同时,民间美术也能抽象的表达一种视觉语言,它注重的是夸张的强调一种艺术之美,简单易懂,通过这种形式来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加之民间美术都是不做过多的雕琢与修饰,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原始、简朴的风情,提倡一种单纯、简练、质朴的生活。在当代的艺术设计中,人们对高科技的物质的追求,使得人们的生活缺少了民间文化的气息,因此,民间美术就是艺术设计的源泉,二者的相互融合利用丰富地域性的民间美术资源,扩大了艺术设计中的精神元素,使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是必要且可行的,民间美术有着丰富的生命力,在进行艺术设计时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和民族特色,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拓展艺术设计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

3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校中,注重的是人才的培养,这是为了社会发展而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也要选择具有区域性的民族文化之路,走上特色化、多样化的道路。而民间美术的鲜明特征正符合这种区域性、实用性的特点。因此,民间美术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是民间美术强化了高校的办学特色。民间美术内含大量且丰富的教学资源,涵盖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具有丰富而充实的底蕴,特别是其文化形势的丰富多彩,例如剪纸艺术、雕刻艺术、民族装饰服饰艺术、民间绘画艺术等,都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学生积极的体验民族地域的风情,完善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二是在高校中设立了专门的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可见,民间美术的重要地位,民间美术研究机构的建立推进了高校的素质教育,形成了一种多方位、多角度的特色教育。

4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的意义

民间文化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深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之中,包括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这种深远的影响需要传承下去,并保持其原有的风格。民间美术的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就需要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传承下去,通过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民间文化,以便让民间美术更多的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民间美术课程为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起到了借鉴的作用。我国民间艺术较为稳定,有着较强的包容性,其题材与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本身,这些优点使得民间美术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开展教学时,可以组织一些民俗活动、民间美术展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整体上丰富民间美术课程教学。

5结语

第9篇: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途径与对策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人才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自1997年5月由英国政府提出,其具体而言就是“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型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文化创意产业是由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强就业机会的新型行业。”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可以得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及人才的创意。东阳木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其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但把其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特别是人才方面与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鉴于此,我们通过对现有的东阳木雕人才现状的理性分析,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与特点,提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二.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东阳木雕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从狭义角度而言,“东阳市现有木雕企业27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60余家,规模企业中近一半为纳税超百企万企业,专门从事木雕加工的个体作坊2000余个。”同时,“到2010年末,东阳市现有木雕·红木家具规上企业80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木雕·红木家具生产企业803家,经营户703家。2010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分别比2009年增加20家和5家。拥有东阳名牌以上的自主品牌有15个。”以及现有自1998发展壮大的吴宁东路木雕特色街和建成于2007年的占地590亩的“东阳中国木雕城”两个专业市场。“木雕产业总产值已达200多亿元,税收近5亿元,出口额超14亿元。木雕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已近25%。木雕产业已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的素材,国内各级政府对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1年4月份,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文化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鼓励保险资金和风险资金进入文化产业,全面改善文化企业融资环境。”这为地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方向与保障。同时,从以上数字可以得出,东阳市现从事木雕产业的企业众多,并在不断的壮大,已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东阳市政府也以把东阳木雕为主的工艺美术产业作为东阳六大主导产业之一。

三.东阳木雕人才现状

    1.现有人才优势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13.4万余人,并具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名,国家级艺美术大师6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5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家lO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3人、省级5人。全市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68名,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28人、工艺美术师215人,助理工艺美术师631名。以上人才中,绝大部分是从事木雕事业,强大的专业人才优势在全国手工艺行业中视属罕见。

     同时,地处东阳市的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开设了“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现在校生近150人,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传统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不仅在传承木雕技艺及保护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其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高技能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良好的现有人才优势和坚实的人才培养基地,能为东阳木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保障,其必将促进东阳木雕更好、更快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1)木雕人才相对数量较大,高级人才严重不足

     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数量总体积较大,但现有人才的绝对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东阳木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深深的制约了东阳木雕企业和产业由传统形式向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与升级的需要。通过对现有人才优势的理性思考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东阳木雕现有的巨大的从业人员数量中,绝大多数是雕刻一线的技术工人,其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虽精通雕刻技艺,但在作品的原创水平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而在现有的人才中既精通木雕原始创作,又精通雕刻技艺的集艺术家与技术家于一体的的复合型人才特别缺少。同时对于企业及产业而言,既懂木雕知识与技术,又善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级企业人才严重不足。

     (2)木雕人才出现断层,后继发展乏力

     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手工艺,有“三年学艺,四年半作”的业内行话。鲜明的表达出了东阳木雕技艺学艺的不易及时间较长。加之,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当下整体社会的浮躁心态导致了年轻人认为学习东阳木雕技艺时间既长,产出经济效益又小;再一方面,东阳本身就具有从文从教的优良学习传统和氛围,并随着适龄人口的不断降低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能学习东阳木雕的绝对人数较少和国内高校有关木雕专业的欠缺,以至于其学习者和从业者无法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上继续进行提升,综合地制约了当下年轻人学习东阳木雕这项具有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从而出现了木雕人才断层,使得其后继发展乏力。

     (3)企业发展与人才使用模式单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核心来自人才。而东阳木雕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优势,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才,但企业特别缺少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以至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企业的产品类型单一,其集中在对东阳木雕传统产品的再现上,并且不同企业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然而企业的目的是营利,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相对较为单一,并随着流水线式的产品生产模式广泛应用,使得雕刻技师只精通其中一环,而不懂木雕创作全过程,缺少对其全局的把握能力,反过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高级研究人才欠缺

     我们通过对东阳木雕现有研究性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雕刻内容和技法等方面。而对其的 历史文化内涵等较深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然后,通过对上文人才中的职称结构和人数,并结合现有的职称评审条件与制度进行分析。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东阳木雕现有的人才队伍中对东阳木雕进行理论研究和进行专业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的绝对数量也较少。

四.东阳木雕人才建设的对策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是由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强就业机会的新型行业。”换言之,“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那么,东阳木雕现要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后期的发展中,制约东阳木雕发展的也恰恰是人才,人才应包括雕刻技工、创意设计者、市场营销人员、企业管理者、科学研究者等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加快对现有东阳木雕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层次与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更应加快与各级各类大师、高校科研院所培养与引进东阳木雕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

1.加快人才素质的提升

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13.4万余人,而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足1300人,拥有专业职称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0.97%。而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中对于参评人员的学历层次、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从业年限等条件具有一定的规定,特别是在学历层次方面进行了特别的规定。因此,我们对以上两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东阳木雕从业人员的总体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不高,加之东阳木雕在历史上只有东阳技校进行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最高学历为高中层次,而更多的从业者是从初中毕业后入企业跟随师傅学习雕刻技艺。

鉴于此,我们认为,首先,政府和企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支持现有的木雕从业人员进修。如可利用现代远程教学送入大型企业,组织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等,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文化科学习和考试,获得相应层次的文凭,从而提升其文化层次,提高其眼界和艺术修养。

其次,政府、企业通过专业技能比赛,筛选出一批具有可培养潜质的中青年从业人员输送到有关高校进行培养,提升其文化水平、创作水平、研究水平等。

2.加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就目前东阳木雕产业发展及人才现状而言,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继续培养和提升之外,还应加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对此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1) 加快与各级大师合作,鼓励大师招收学徒

对于传统手工技艺而言,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因此,鼓励现有国家级工艺大师通过传统的招徒形式,招收具有大专文化层次的从业人员作为学徒,根据学徒本身的特点和潜质,由其亲自讲授东阳木雕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特色,利用大师自成一体的创作技能、雕刻技艺和艺术修养,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从而提升其专业水准、创作水平、雕刻技艺及艺术修养。同时,从政策和财政上对大师进行不同方式倾斜与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专心培养后继人才。

     (2)加快与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其源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炼与再次表现。因此,我们认为,东阳木雕产业通过与各级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利用其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培养产业所需人才。如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各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再如利用中国美术学院的在美术史论、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委托其开展对东阳木雕的史论与文化内涵的研究及高水平设计创作人员的培养;利用浙江大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开展在区域规划、产业论证等方面的合作,委托其培养企业管理、营销等方面人才;同时,加强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加大对现有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扶持,通过其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木雕技艺人才。

     (3)加强对现有人才的保护和加快人才引进力度

     东阳木雕作为地方传统手工艺,而又地处这种东阳市,从外部环境来看,我们认为,其无区域优势可言。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取得更大的成果,高级人才欠缺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在当下,东阳木雕产业虽具有较大的从业人员数量和一定数量的高级人才,但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总量较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加强对现有才人的保护。政府和企业应从政策保障优势、收入分配优势等方面进行保护和扶持,使得从业人员能安心从事现有职业。其次,应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是高知识、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或专项型研究人才的引进力度。东阳市政府和木雕企业应从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制度落实等方面给予综合考虑。对所引进的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求学、启动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使得引进的人才能安心地在东阳进行木雕研究、木雕创作、教育等各行各业,甚至是创业。

五.结语

     通过对东阳木雕产业人才现状的分析,提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建设的相应途径与对策。如此进行,我们认为,一方面将会极大地提升现有的专业人才的层次;另一方面将解决东阳木雕创作即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部分的创意人才短缺的问题;再一方面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高的智力保障,从而为后续的产业发展打好人才软实力。

     项目来源:2011年度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课题《浙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东阳木雕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