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班级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一、创造班级物质文化――不仅仅是吸引,更是引导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即班级环境建设,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给人以启迪教育。为此,我们要积极对班级物质文化进行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与激励学生。
1.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内容方面,可以力求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如提醒孩子及时增减衣服的“天气预报”;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露一手”;争先争优的“星星擂台赛”;评选“读书三士”――“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授予读书纪念章的活动等。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参与的喜悦,享受成功的乐趣。在硬件方面,如摆马蹄形、圆形、椭圆形的桌椅等,也是不错的创意,别小看了创意与阵地,其可为增强学习效果起到不小的作用。
2.自立自主,全员参与。
教室是班级全体成员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自己的天地。班主任应该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布置、改善教室环境,力争使一种温馨的文化呈现特色化,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可以由全班师生共同设计“班级竞争项目”,共同组建“班级图书角”,共同开辟“班级兴趣栏”,共同建设“班级博客”,共同拟定“班级公约”等。
3.卫生整洁,促进文明。
教室卫生是班级物质文化的环境基础,整洁、清新的教室让人感觉舒服、愉悦,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效果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我们可以设计如“文明袋”,即上面印有“你丢弃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的塑料袋,学生将其统一挂在课桌的一侧,以保持室内外的清洁。
在创新的物质文化面前,不仅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班集体,更让学生深深依赖这个“家”。他们被吸引着,更重要的是他们被引导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地前进着。
二、创新班级制度文化――不仅仅是约束,更是自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内在机制,体现着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和准则,保障着班级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制定班规时要赋予其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1.给学生自主选举权和评价权。
班干部是学生、班主任之间的桥梁,是各项集体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组织者,班委会的产生应得到班级全体成员的认可。因此,教给学生选举权和评价权,给学生充分民主尤为重要。
2.给学生班规的制定权。
班规是建立自主教育的标杆,能真正起到引导、调整、完善学生行为规范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班委会的合作下,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规,使它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规范自己言行的准绳。如值日班长制度、红领巾监督制度、班级博客管理制度、班级行为规范评比准则等。按照这样的方式,从学习到作息,从生活到活动,它都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轨,进入良性循环。
3.给学生民主的考核权。
作为班级重要的管理制度,“民主量化考核”应本着民主的原则,依据班规实行品行量化考核并实行奖励,真正做到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无论在课间还是课堂,在学习和行为上,对各种值得表扬或者进步者,都可以用“谁的表扬信最多”、“集章行动”等每周进行考核和奖励,每月评选“美丽学生”,期末评选“十佳美丽学生”,并张榜公布。
三、丰富班级精神文化――不仅仅是熏陶,更是陶冶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
1.开展各种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积极竞争,互相促进,增进彼此的友谊,升华集体的感情。在集体活动中,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探讨。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如“花木小组长”、“修理小组长”、“环保小组长”、“用水小组长”、“学习小组长”、“路队小组长”、“班容小组长”等,让大家轮流担任,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
2.注意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轻松、愉快的人际氛围使班内精神环境大大改善,学生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会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不仅是施教者,更多的是引领者,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善意的举措,都能给学生传递不小的正能量。学生之间是互相感染、互相促动的,这也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另外,我们要帮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传承经典文化,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读经典,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陶冶了良好的情操。在班内,我们进行每节课前诵读一段经典,还展开“经典诵读比赛”、“我与经典同行”等手抄报班级活动。这些传统美德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思想教育、人格塑造和习惯养成中受到了熏陶、陶冶了情操。
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充实班级文化建设,共筑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让生活化来丰实班级文化。
我们班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了在快乐中成长、在体验中学习活动板。活动板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设计了百花园、班长寄语、俱乐部、小小科学家、成长在线等专栏。在教师的引导下,班长在寄语中写到:勤奋团结、守纪整洁,孩子们用这些语句激励和鞭策着自己的言行。在成长在线专栏里,孩子们把自己创作的工艺品贴上去,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班级俱乐部更是学生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所创办和主持的歌曲沙龙、课本剧表演、语言艺术节目、小小论坛等都展示了自己的才艺。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挖掘了学生更大的潜能,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我们的班级中,学生们有着参与班级生活的火热激情,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乐于表达。
2.让自立化来呵护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的组成单位,也是学校中的个体,其内在精神会冲破形式而外溢,教育者要自觉寻求这种精神文化的自立自主。
(1)教育者自立。我在班级管理中将班级公共环境分包到学生个体,让学生对环境有一种主体的支配感。环境因主体支配感而被学生赋予了个人的情感生命,学生像爱惜自己一样珍惜环境,成了一种有力的教育形式。
(2)被教育者自主。学生是班级文化的主人,学生只有获得真正的自主,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教育者要重视与学生以心换心,精心呵护与学生结成的良师益友关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和活动。教师与学生达到了自立,那么班级文化便显露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3.让个性化来创新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创造想象的空间,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尽情张扬自己的文化个性。
班级要有自己的文化见解与文化形式,我们班学生自己主持的“班级之窗”,每天展示着班级中优秀人物和动人故事。长期以来,学生们精心装饰着自己的心灵之窗,丰富的内容让人体验到这个班级的确不同于其他班级,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午带孩子们散步的时候,他们会随着老师的谈话,主动去探索周围的变化着的大千世界。正是通过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的科学经验,使科学启蒙教育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从而较好地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
四、文学表演使幼儿获得科学探索的满足感和快乐感,促进幼儿主动探索能力提高
文学表演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如言语、动作、手势等,再现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活动形式。文学表演活动实质上是幼儿的一种游戏形式,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的戏剧活动,它以文艺作品为内容,以幼儿扮演作品中人物为表演手段,通过表演再现文艺作品的内容与文艺作品的情感。它更是促进幼儿科学探索的一种捷径和好方法。
小班表演活动“拔萝卜”,单纯和小朋友讲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幼儿是听不进的。教师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再加工,再表演,慢慢地幼儿在表演中懂得一个人是拔不动萝卜的,一个人再加一个人,许多人在一起就能够把萝卜拔起来了。幼儿在一次次的表演中,反复体会到了大家在一起,能够做一个人所不能做的事情,这个时候,老师稍加点拨,幼儿很快就能够理解团结才能力量大的道理。这个道理有了表演做基础,一点也不显得深奥,反而是小班幼儿都能理解的。
五.在语言活动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
一、充分熟悉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对于组织部门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是组织部门紧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步伐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至关重要。符合主旋律精神、紧跟时展潮流的组工文化,必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织工作起到积极的引导规范作用。
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是提高组工部门治理效能的科学方法。“文化治理”是现代治理学变革的基本方向。文化可以构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制约人员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是组织部门实施治理创新,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创建高绩效机关的有效途径。高效优质的组织工作,需要以高起点、高层次的和谐组工文化为依托,把以制度治理方式转变到制度治理和文化治理兼容并重上来,坚持刚柔相济、软硬兼施,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是提高组工干部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组织工作越来越向知识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种形势,对组工干部的心智模式、知识储备、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都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正是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促进组工干部全面进步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在机关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激励组工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组工干部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实现组工干部能力素质的新提高和新跨越。
二、准确把握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组工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的和谐特征,以组工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带动组织部门的整体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把精神文化作为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核心来塑造。精神文化,包括工作理念、发展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工作人员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精神文化是文化的灵魂,在文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同志曾一针见血地:“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一个部门精神文化的产生、积累、培育、提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熔铸在这个组织的“血脉”里。精神文化建设是组工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就是使组工文化理念内化于心的过程。以公道正派为主的组工文化精神,是组织工作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聪明结晶,是和谐组工文化的精神支撑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所在,也是和谐组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显著特征。要依靠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培养和灌输,不断培养和强化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组工精神文化,把组工干部培养成“勤学善思、公道正派、务实创新、廉洁能干”模范,使之潜移默化于组工干部的思想行动中,渗透于组织工作一切活动中,融入部门治理的全过程,形成推动组织部门和谐发展的无形动力。
把行为文化作为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来培育。一个人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是靠长期文化积淀才能养成。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质量、事业心、责任感、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一旦形成集体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必然离不开文化的主导。要实现组工干部由服从型向自主型、知识型向能力型、规范型向创新型转变,注重人的自主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善于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注重人格的力量、品行的修养、知识的学习、文化的熏陶,培养组工干部“学习、创新、务实、严谨、开放、公正、服务”等行为模式和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继续与创新、工作与学习、紧张与松弛、工作与友情、爱好与品位等等矛盾关系。通过严密的行为规范,对组工干部的思想、理念、精神进行再塑造,由“他为”、“他律”转变为“自为”、“自律”,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治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使整个群体的聪明和能量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把制度文化作为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根本措施来落实。“制度是浮在水面的冰尖,文化是沉在水底的冰山”。制度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塑造的过程,是文化建设规范化的具体体现。机关治理的趋势之一就是制度创新,而任何创新都需要先进的文化观念,只有以深厚的文化作基础,制度建设才有坚强的后盾和旺盛的生命力。要坚持用文化的思维、理念和办法来健全有关制度规范,加强完善组工文化建设与外部治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治理制度,寓组工文化理念于组工制度之中,规范机关工作治理和组工干部行为,教育、引导组工干部“自为”、“自律”,增强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治理效能,实现组工文化的制度化、制度规范的人性化和机关治理的柔性化,逐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组工特点的制度体系。
把环境文化作为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宽松氛围来营造。和谐组工文化的培育有赖于体现组织部门特色的美丽和谐的外在环境,这也是和谐组工文化“软实力”的外在集中表现。要着力营造有利于组工干部个人健康向上、同事之间协同帮助、部门间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把先进文化要素与组工干部的内在特质与个人精神目标追求相结合,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积极传播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彰显现代文化的力量与魅力,宣传开明开放的新思想,吸收代表先进的新文化。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建设,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创建统一规范、文明有序的办公环境;布置美观大方、简洁明快的外部环境;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运用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集体价值,积聚精神力量,使组工文化在上下和谐、健康愉悦、心情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抓住要害,把握原则,整体推进组工文化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既要依靠组工干部来施行、来推动,又要为组工干部来享有、来服务。要围绕以人为本,抓住“人”这个文化的创造、运用和发展的主体,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精良的组工干部队伍。树立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的人本治理理念,在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团队和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等活动的基础上,坚持以学习培育人、以工作锻炼人、以机制激励人、以活动引导人、以文化熏陶人。充分发挥和调动组工干部的积极性,团结和引导广大组工干部踊跃参与组工文化建设,积极为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出谋划策,使他们在组工文化建设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磨练意志,增长才干,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获得全面发展,为组织工作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坚持从实际出发。组工文化建设离不开组工职能,必须为发挥组工职能服务,不能单纯为了文化而文化。要完善和明确和谐组工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从工作性质和特点出发,大力倡导“勤学善思、公道正派、务实创新、廉洁能干”的精神。通过倡导这种精神,丰富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内涵。要从组织部门地位、职能等方面,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在组工干部职工中形成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价值追求和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积极开拓、锐意改革的精神氛围。并最终使精神见诸行动,落到实处,实现干部职工对机关价值观由认同到自觉遵守的转变,从而实现组织工作上的跨越式发展。
3、坚持与时俱进。和谐组工文化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部门建设只有以先进的和谐组工文化为指导,融入先进文化的内容,反映先进文化的要求,才能实现治理理念的与时俱进和部门发展的健康和谐。所以,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应是发展的、动态的、开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要紧跟时代步伐,使和谐组工文化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浓郁的时代气息。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囿于以往的成果,坚持放眼未来,放眼发展,不断更新观念,拓展载体,丰富内涵,善于研究新形势下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要见贤思齐、兼收并蓄,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行业内外一切先进的文化建设手段,不断完善、提炼、升华、发展。要在文化建设中引入美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使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发展。
Abstrac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work is the dema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lso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overall hospital developm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hospital needs to perfect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ory innovation. Hospit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needs to consider from several aspects, onl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culture can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The author will from the reality of hospital, combined with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mak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path of hospital cultur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医院;文化建设;理念;路径;制度
Key words: hospital;cultural construction;concept;the path;system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133-02
0 引言
医院作为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机构,在加强医疗条件的改进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医院内部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培养医院员工的文化素质,使之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也是目前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1]。怎样结合医院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需要医院领导层进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笔者将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来做简要的探讨,以期为医院的整体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 医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1 医院文化的内涵概述 医院文化不仅包括最基本形态的医院环境以及医疗设备等方面,更加涵盖了医院的制度建设、医护人员的服务状态以及医院的整体服务精神[2]。
医院的基础服务设施是一项需要医护人员以及相关管理者进行基础管理的工作,属于医院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不仅能够确保医院的正常运作,同时也是保障群众利益的关键。
制度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中较为基础的一环。首先,制度的建设能够保障医院的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加强医院经营的规范性,同时,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对于医院的整体形象的建设十分有利;其次,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在进行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结合自身的不足进行自我形象的提升[3]。
医护人员的服务状态也包括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等,这些内容统称为医院的行为文化。医院的行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医院的制度建设的影响,在进行行为文化的建设时,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统一的着装以及规范的肢体语言来体现医院的服务态度和水平。
医院的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医护人员通过医院的精神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并且在进行相关的建设过程中,医院的整体奋斗目标以及医院精神能够被医护人员所重视,从而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4]。
1.2 医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医院的文化建设是推进医院整体发展的有效助推力。
一方面,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从而推进医院的整体发展[5]。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包括基础的医疗设备、服务态度、服务意识以及医院的精神,这些方面较为全面的展现了医院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推动医院的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从而对推动医院经营活动的开展十分有利。
另一方面,推动医院的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医院的改革,使医院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6]。文化建设不仅是医院内部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时展的表现。在加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医院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完善相关的制度,这对医院的整体发展十分有利。
2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措施分析
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需要医院能够结合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医院的特点来开展相关的活动。
2.1 医院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提高医院职工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内在助推力。精神文化建设的进行需要医院能够结合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改革。首先,医院需要对内部员工进行素质培训。素质培训不仅需要医院定期开展,更加需要能够对优秀员工进行榜样表扬,通过一系列的精神鼓励来激励医院职工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其次,医院需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到工作理念中。以人为本是医院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只要在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到基础性的工作中,医院的整体服务形象才能有所完善。
2.2 加强医院作风建设 医院的整体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医院员工的作风得以体现。加强医院的作风建设需要医院能够将作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杜绝违规操作以及不当操作的发生;另一方面,医院需要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技能培训的进行能够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这对于医院的整体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3 进行制度完善 医院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制度的支持。进行制度建设不仅是医院长期发展的必要因素,更是医院整体形象建立的前提。制度完善包括多方面内容,首先,医院需要对医院的基本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根据医院日常经营活动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规章制度的增添和删减,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考核,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其次,医院需要对医院的服务行医流程进行完善,解决群众在就医时出现的看病慢等情况。通过拓宽行医渠道以及增加服务窗口来适当减轻群众就医的压力。最后,医院要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考核制度的完善需要医院结合医护人员的需求来开展,确保医护人员的利益。
总之,进行医院的文化建设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只有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才能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3 结束语
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不仅要求医院能够在服务理念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医院能够在制度上进行完善。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医院整体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好医院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海娇,李静.探索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建设——以丰都县人民医院为例[J].重庆医学,2012,41(32):3450-3451.
[2]唐晓东.充分发挥工会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3):23-24.
[3]刘惠敏.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1,24(2):76-77.
[4]沈志明,刘萍萍.医院文化建设——内强职工向心力,外树医院公益形象[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96-397.
关键词:文化建设 重视 队伍 经费
为了实现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完成作出应有的贡献,群众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存着许多突出的问题急切需要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起: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
随着农村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人民生活温饱线的跨越,农民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交流的需求。但目前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等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群众自发文化活动为数太少,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
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把繁荣农村群众文化提高到创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对待,同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关注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重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和交通、医疗卫生等其它基本设施建设相结合,统筹安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要形成全社会都要关心文化,参与文化、支持文化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文化凝心聚力、潜移默化、促进和谐的巨大作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引起人们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合谐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要加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加强新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抓好农村文化管理队伍,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镇乡、街道文化站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把文化干部的工资待遇纳入镇乡、街道财政预算,解决文化干部的后顾之忧。
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还可以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重视文体服务站的建设,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队伍。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好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层文化队伍至关重要。除建设利用好理论宣讲员、业余文艺骨干等传统宣传文化队伍外,还应建设一支民间文化队伍。对于文化经营者队伍,通过规范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注意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民间文艺团体注册登记和监督检查制度。要通过改革文化队伍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培育各类文化活动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积极支持民间各种各样的文化示范户、文艺团体等的发展,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在经费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照顾和支持。
三、增加群众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的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是一个明显的问题,用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图书购置等资金相对不足,以至部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
因此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动员和组织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引导民间力量服务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鼓励和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文化产业倾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支持面向农村文化市场的企业做大做强。
四、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群众文化建设
综合一些实际问题,我认为应该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比如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乡村图书室的建设,充分考虑图书室的接受范围,有针对性的引进村民喜欢看的图书,进行图书室的标准化管理,设立专人管理好图书室,不能仅仅作为一个迎接上级检查的固定设施来管理,而是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图书室的作用。在较大的村或是镇政府所在地可以考虑引入民间资本,由政府和私人共同建设一些大的文化图书馆,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申请政府的补助,由政府将每年的用于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以入股等形式进行加入,而私人可以设立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产品,根据所在地的情况,用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村民的需求,以充分发挥好党员远程教育网的作用,将农村图书室建设成为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信息媒介。
总之,只有不断建立健全良好的群众文化运行机制,把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才有可能建设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注重挖掘民间艺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开展“文明户、环境卫生户、五好家庭户”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形成学文化,争做文明人的良好风气,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群众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医院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医院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于建设医院文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了,也是实践所证明了的。如何融合行业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是每个医院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些医院在通过规划文化建设、构建文化建设工作体系、丰富文化建设阵地等方面创新性促进了医企文化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
一、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完善医院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
1.高度认识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医院文化建设纳人医院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医院始终坚持文化引领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更加积极主动的担当,加快推进医院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切实增强医院的软实力,全面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医院把文化建设纳入“十三五”事业规划范畴,全面、系统、长远的规划文化建设,确立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人文与自然相统一、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相一致的原则,通过素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宿舍、进管理、进社会等多种形式,将企业文化和医院文化有机融合,满足行业、企业对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2.制定医院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
“十三五”期间,是医院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医院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医院文化建设规划,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股室负责人组成的医院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推动、检查医院文化建设工作。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弘扬爱岗敬业精神,高扬“服务”文化大旗,努力建设体现医院历史内涵、时代特征和医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医务人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化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建人文医院、民主医院、平安医院和生态医院的建设目标。
二、制定文化实施方案,构建医院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工作体系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物质文化对医院文化建设起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都要从审美的高度深入挖掘,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K连医院的墙壁也在说话。把医院优秀行业文化融人到医院景观、环境、实习实训、视觉系统标识、宣传设施等方面,彰显医院历史、医院精神、办院特色,实现专业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一所好的医院,要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必须有特色鲜明、生命力旺盛的医院文化,这就必须把文化建设制度化,建立起文化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医院实际和医院规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系,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元素,给制度以灵魂,强化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形成职责明确、勤政高效、和谐进取、开拓创新的工作机制。
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体系的灵魂,是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形态,是医务人员传承与发展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更是办院传统、办院理念、办院特色、文化气质的综合体现。要集中智慧,凝炼特色,达成共识,形成了以“人本、奉献、开放、医术”为基本元素的“服务”文化建设框架。并根据“服务文化”的内在要求,构建医训、院风、作风,构成了医务人员认同并遵循的价值体系。
准确把握体现时代内涵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我国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有一段精神口号来引领我国的发展和建设,如“改革开放、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都是引领我国发展的思想灵魂,国家如此,企业也是一样。精神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思想,也是企业思想的激励机制,有了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才能更好的在竞争中把握自己的精髓,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更好的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
(二)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企业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有活力的企业,其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努力,企业人员的行为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成败,因此,企业的行为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对企业行为文化的学习,从而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意识,让员工无论在日常行为还是工作中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行为意识,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够发挥自身的全部能量,从而保证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措施。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自身良好的制度,制度的建设是伴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并且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措施,制度文化的发展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要依赖于制度文化的建设,有了一个好的制度文化,在思想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准则。
(四)环境文化能够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宽松氛围。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建设依赖于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与整体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这里指的环境文化不单单是人文环境,同时也是企业的整体环境,这种环境是人与人之间的环境,同时,也是人与企业之间的环境,是工作的环境,是发展的环境。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创造一个号的环境氛围,在整个氛围的基础上做好各项基础性的建设,无论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离不开环境文化的熏陶,有了好的环境文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能够更加融洽,更加和谐。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其中内容要符合我国整体的价值观,体现出与我国整体规划相符的文化建设思想。坚持党建为主体思想的企业文化建设,把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假设融合到一体,用积极发展的态度来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从而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符合党的指导思想。把党的先进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以科学的发展观念来创新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路线。
(二)健全组织,培养人才,加强企业文化队伍建设。
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重视企业人员的培养,强调出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激发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务之急。员工的知识层次越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越强烈,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越高。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行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标榜,是一个单位核心价值观、文化理念及行为规范,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实践中被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循。
(四)加强领导,带头人要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面。
[关键词]团队精神 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反映自身特点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管理风格以及医院的行为方式,内容包括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典礼礼仪及医院形象等,并贯穿在医院的每一个环节。美国著名学者迪尔和肯尼迪指出,医院文化是“左右医院经营成败的关键”。怎么搞好医院文化建设?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作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如果搞好了医院文化建设,就为医院的改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础
团队精神强调的是全局利益高于一切。它要求团队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感,要求团队成员要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尽心尽力,团队成员对团体就无限忠诚,决不允许有损害团队利益的事情发生,并且极具团队荣誉感,常为团队的成功而骄傲,为团队困境而忧虑。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会义无反顾地采取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个人服从团队,反对本位主义与山头主义,维持公利与大利,为此宁愿牺牲私利和小利,甚至牺牲高贵的生命,这种整体为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积极地影响着以培养医院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医院文化。从我们国家和省内一些具有很大知名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医院的实践来看,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得到持续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都与他们十分重视医院的文化建设,重视团队精神的培育和养成。医院文化源于医院的文化理念,它以共同思想为指导,以医院价值观为核心,以爱岗敬业精神为支柱,目的就是要规范医院行为,净化职业道德,统一广大医务人员的思想,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最终在市场竞争中以文化力制胜,医院文化实质上就是在团队精神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对此,我们作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认识,在思想上、工作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团队精神是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保证
医院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体。团队精神强弱,决定了医院形象和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劣和高低。团队精神强,医院各方面就表现突出,知名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所以说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保证。
要坚持团队精神目标的正确导向,促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间要相互协作、共为一体。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对个体医务人员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转化成为小目标,在每个医务人员身上得到落实。团队精神的凝聚作用,是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的,常用方法是通过组织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从而使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通过团队精神的激励使医务人员自觉地要求进步,团队医务人员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他们和睦共处;另一方面他们彼此促进,为了团队的成功经常指出对方的缺点,进行对事不对人的争执,力争向团队中最优秀的医务人员看齐。通过医务人员之间的竞争可以实现激励功能,而且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还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医务人员的尊重,促进更好的团结合作。团队精神有控制作用,医务人员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群体行为也要协调,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控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转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医务人员的行为,转向控制医务人员意识;由控制医务人员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有意义,而且容易深入人心。追求团队的集体绩效与和谐的医院文化就是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改善和优化人际关系,使他们有敢创一流的业绩。激励医务人员奋发进取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士气,使他们重视职业道德,成为创业的动力,良好的团队精神无疑是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保证。
三、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动力
【关键词】 基层文化;社区文化;基层人民
一、基层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是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一环。
1、基层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效能的基本窗口, 基层文化建设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基层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之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可见,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可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形成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2、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好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在和谐社会中,文化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拥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今天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 而是从以往单纯的精神层面上升到了既有精神层面又有物质层面的高度。 鉴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团结、稳定的方针,以多种文化形式加强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构建好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3、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文化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有力增强普通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 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建设搞好了,文化层次就能够得到提升,进而成为影响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基层文化建设应以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先进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为目的。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是要根据各自所辖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经济条件,运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方式,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 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只有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得到提高, 才能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和谐社会的水平。
二、在和谐社会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可以从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1、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做好基层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
面对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我们应该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解决由于资金短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文化馆、站管理不到位,设施简陋不全面的问题,要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避免纸上谈兵,空谈不做的行为。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切实为群众着想,制定基层文化设施发展规划,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立较完善的基层文化设施发展体系,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更丰实的精神食粮。
2、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着力确保基层文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已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活动中,活动是载体,设施是基础,队伍是保证。可见,人才是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因素,没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就是空中楼阁。当前,我们应该着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培养出一大批脚踏实地、辛勤敬业、热心基层文化建设、甘于奉献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以及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与艺术专长的文化志愿者, 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他们快速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力军。
3、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拓宽渠道实现文化队伍社会化
要想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必须建立有利于文化工作者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文化队伍的发现、培养和举荐工作,充分挖掘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巨大的人才资源,拓宽渠道,实现文化工作队伍的社会化。 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调动好文化人才的积极性,通过重点培养、重点扶持、表彰激励等方式,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有文艺专长的文化带头人,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制度文化建设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与时俱进,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法律规章,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探索有效形式,对地方风俗习惯、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确立科学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消费方式, 使基层文化工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为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 结论
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大组成部分,是加强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的内容,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新春. 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老区建设,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