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

第1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产科出生的8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45例,早产儿26例子,足月儿62例;自然分娩29例,剖宫产59例。所有患儿中,出现黄疸时间:24小时以内19例,1-2天45例,2-7天24例。胆红素功能下降者24例,胆汁排泄障碍者19例,胆红素生成过多者45例,所有患儿入住我院均多表现为面目局部皮肤黏膜黄染。

1.2检查方法与病因分析均对患儿行白蛋白、血清总蛋白、静脉血总胆、血常规、血培养、大小便常规及C-反应蛋白等检查。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如若伴有溶血,需检测患儿家属的血型;为判断患儿是否为阻塞性黄疸,需行B超检查。患儿诱发黄疸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包括主观因素也包括客观因素,经我院检查后,总结病理性黄疸的相关因素,具体概括为以下:①感染因素37例。因素概括为,新生儿常见疾病肺、肝炎、脓疱疮及脐炎等[1]。②母乳性病理性黄疸25例。③溶血病病理性黄疸16例。④原因不明10例。

1.3治疗采用蓝光光疗治疗患儿黄染,时长8-12小时,直至患儿胆红素下降至7mg/L以内停止光疗。于照射前用黑布遮盖患儿双眼与生殖器,避免光疗对其造成伤害,光光疗。新生儿血溶病,采用静脉注入丙种球蛋白,剂量以500mg/(kg.d)为准。88例患儿经我院治疗3-5天后,病情均得到缓解,所有患儿均预后状况良好。

2护理

2.1健康宣教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向患儿家属展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健康宣教,详解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包括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让其了解该疾病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认知度[2]。

2.2一般护理一般护理:①24小时内严密观察患儿面目局部或周身皮肤黄染状况。②详细记录患儿进食、排便时间。③判断患儿吸吮能力。吸吮能力较弱者,护理人员给予耐心、细心喂养,为患儿营养支持提供保障。④低血糖患儿需行静脉注入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

2.3光疗护理我们先采用医学仪器评估患儿病理性黄疸程度,后对其称重与检测身体体征,护理人员观察患儿排便情况。行光疗前,护理人员先对其实施周身清洗,后喂食、修建指甲,采用眼罩护眼及黑布遮盖生殖器,避免光疗对部位造成影响。均对患儿行蓝光光疗,箱内温度、湿度分别维持为28-30°C、55%-65%。为获取最佳光疗疗效,行光疗的位置至关重要,将患儿衣物去除,躺于床中央,调节患儿周身与光疗灯管的最佳距离。医护人员于患儿行光疗期间,每间隔2-4小时内需检测患儿生命体征,检测血压、脉搏、心跳以及体温等指标。尤其关注患儿的体温变化,根据体温变化调节蓝光箱内的温度、湿度,通常应保持患儿体温处于(36.5-37)°C以内。观察患儿黄疸程度是否出现变化,检查患儿周身皮肤,查看皮肤黄染状况,及时发现病情的恶化及早采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3]。如:行蓝光光疗中,患儿周身皮肤是否干燥且有无发疹及发红等现象,为促进光疗顺利完成,护理人员给予患儿静脉注入营养液,为行光疗提供营养支持。此外,如有需要者,也可喂母乳。

3讨论

引起新生儿诱发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因素呈现复杂化,但母乳性、感染性及溶血性是新生儿患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其中,母乳性病理性黄疸与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分为早发性、迟发性两种,针对病发时间差异,产妇需采取我院建议的措施:①早发性。早发母乳性病理性黄疸患儿,建议产妇增加新生儿吸吮母乳的次数,提高其肠道蠕动水平,促进排便,进而降低新生儿胆红素的吸收率。②迟发性。建议产妇先暂停新生儿吸吮母乳3天左右,后行全面检查,针对主要病因采取治疗方法。

第2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天内期间,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被黄染的一种病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后者严重时会导致胆红素脑病,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健康,有效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至关重要,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加强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黄疸患儿,男52例,女38例,患儿年龄为12h~8d,其中,生理性黄疸47例,母乳性黄疸17 例,病理性黄疸26例。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全身的黄染,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黄疸患儿入院后对其病情作出评估,做好基础护理,并进一步了解患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和病情发展状况,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2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光疗治疗。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1)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呼吸及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皮肤及面部黄染的程度和部位,还要注意观察粪便的颜色,同时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和吮吸情况等。

(2)消毒护理:定时对病区进行紫外线消毒,接触患儿前必须清洗双手,进入病区需换消毒衣服、帽子和拖鞋,患儿的生活用品及食具专用,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3)喂养护理:对患儿进行按需哺乳,在做好母乳喂养的同时加喂水以促进排尿和排便,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对于鼻饲喂养的患儿要加强口腔护理,以防患儿口炎和唇部干裂。

(4)皮肤护理:每天坚持给患儿洗澡,用温水认真擦洗腋下、腹股沟,做好臀部的清洁护理。用75%乙醇或0.75%稀碘酊擦拭脐带,每日2~3次,以防止脐炎的发生。

(5)心理护理: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将黄疸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及护理注意事项告知家属,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安抚家属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取得家长的信任并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2.2 生理性黄疸的护理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d出现,最迟在第5d出现。本研究中,47例被确诊为生理性黄疸,小儿没有其他症状,精神反应良好,个别新生儿吃奶稍差。生理性黄疸无需治疗,护理措施主要是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勤哺乳,供给足够的热能和水分,促进胎便的排出,以减少胆红素的积累,从而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2.3 母乳性黄疸的护理

本研究中17患儿被确诊为母乳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3d左右出现,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2周左右后持续不退,停止母乳喂养3d后黄疸症状减轻。护理方面提倡暂停母乳喂养,提早人工喂养以刺激新生儿肠道的蠕动,促进胎便便和胆红素的排出。但为了防治新生儿对配方奶的依赖,也可使用顾平等设计的新生儿哺乳辅助器补充配方奶的方法,既可以降低新生儿血中胆红素的积累,又避免造成新生儿对配方奶的依赖。

2.4 病理性黄疸护理

本研究中,26例新生儿被确诊为病理性黄疸,采用光照疗法给予治疗。蓝光疗法是一种通过荧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患儿入箱前的准备。脱去患儿衣裤,并对患儿全身进行清洁,剪短指甲,佩戴黑色遮光眼罩保护双眼,用布条保护好新生儿的外生殖器,选择舒适的。调节箱的温度保持在30~32℃。

(2)入箱后的护理。光疗时注意及时更换,保持患儿全身均匀受光,俯卧照射时要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鼻腔是否受压,定时测量箱温和患儿体温的变化,使患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患儿在光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皮肤脱水、呈现青铜色、惊厥、呕吐、呼吸暂停等突况,应暂停光疗并及时告知医生。

(3)口服琼脂的护理。琼脂中的纤维素可以使光疗过程中转化了的胆红素稳定在溶液中,降低被细菌转化的可能,通过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琼脂用10%~15%的葡萄糖溶解后喂食,每次500mg/kg,6~7h/次。应在患儿情绪平静时喂食,以免呛咳,大便次数过多时应停止喂食。

(4)抚触护理。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儿可进行抚触护理,每日1次,每次10min~20min。对患儿头颈部、胸腹部及四肢、背部进行标准有序的抚触,头颈部和背部的抚触用指捏法,四肢的抚触用挤捏法,力度要轻柔,每个动作重复3次。抚触者需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对患儿进行充满爱意的抚触,当患儿因疲劳、烦躁、饥饿有抵触情绪时应停止抚触。抚触能够刺激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胃泌素和胰岛素等的分泌,促进患儿对乳汁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胎便的排泄。

3 结果

47例生理性黄疸患儿和1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均痊愈出院;2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接受蓝光照射的平均时间为7~8h,疗程为4~5d,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均痊愈出院。

4 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病症,对于生理性黄疸患儿,只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就能痊愈。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容易导致生理性发展为病理性,持续时间过久会造成神经中枢收到损害从而引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

综合有效的护理内容,是保证患儿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基础。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根据黄疸患儿发生的实际情和具体发病原因,除了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外,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黄疸给予针对性的观察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周根秀.127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12(8).

[2]解中芬,康朝风.新生儿黄疽的整体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

第3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2007年1月~2008年9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69例,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蓝光照射治疗。并对其间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结果:本组新生儿黄疸经蓝光照射治疗69例,其中,黄疸消退时间最短为10h,最长5d。结论:做好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蓝光;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核黄疸后遗症[1]。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好,无不良后遗症,是当今常用的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08年9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69例,在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蓝光照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9例中,男35例,女34例;其中,足月儿48例,早产儿21例。发生黄疸时间最短5h,最长21d。治疗时间为3~7d,均治愈出院。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治疗保暖,抗感染,供给营养,纠正低氧、缺钙、失水、酸中毒,使用酶诱导剂(鲁米那5~8mg/kg静推,1次/d),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等。

1.2.2蓝光照射治疗采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黄疸继续加重者,经皮测黄疸仪测定胆红素≥12mg/dl,血清总胆红素达171.0~239.4μmol/L(10~14mg/dl)[2],未成熟儿光疗指征放宽,达171μmol/L(10mg/dl)者;出生后确定为ABO溶血症者,一旦出现黄疸,即可采取蓝光治疗。

2护理

2.1光疗前的器械准备

蓝光箱(宁波戴维),蓝光灯管6支,从上边单面照射,灯管与新生儿体表距离40~50cm。使用前检查灯管是否全亮,不亮或超时的要及时更换。用95%酒精擦拭灯管,去除灰尘,以免影响光线的穿透力。用0.2%的消佳净溶液擦有机玻璃床及四周玻璃,然后再用清水擦洗两次,将光疗箱温度预热到30~32℃(早产儿根据胎龄而定),相对湿度55%~65%。有机玻璃床上垫海绵垫,其上铺一层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使患儿舒适。

2.2光疗前的患儿准备

首先同患儿家属进行交流,介绍蓝光照射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黄疸的危害性,消除家长顾虑。给患儿洗澡、称体重,进行脐部护理,剪指甲,用纸尿裤遮挡会阴,充分暴露患儿的照射体表面积,并用黑布制作的眼罩遮挡眼部,妥善固定。

2.3光疗期间的护理

2.3.1一般护理将患儿裸放入蓝光床中间,头偏向一侧,防止溢乳呛咳吸入窒息。每2小时翻身1次,每4小时做1次记录,有变化随时记录,12h后间断1~2h再照射。观察患儿反应,有无四肢颤抖、惊厥、异常哭闹、呕吐并观察大、小便颜色,有无腹胀、皮肤弹性、有无皮疹,黄疸有无减轻、是否出现青铜色(当血清结合胆红素>68μmol/L(4mg/dl)并且血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时,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3]),早产儿要注意观察其有无呼吸暂停及硬肿症等。如有上述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作记录。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大、小便等污染物。每天温水浴1次,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

2.3.2喂养最好采用母乳喂养,没有母乳或暂不能用母乳喂养的患儿,可以使用配方奶(早产儿用早产配方奶)。足月儿每3小时喂奶1次,早产儿每2小时喂奶1次,对厌食、吮吸无力、呕吐的新生儿要做到耐心、细致喂养,必要时留置胃管喂养。

2.3.3补充水和钙剂[3]光疗会增加新生儿不显性失水,加之新生儿哭闹、出汗、呕吐、腹泻等使水分丢失更加严重。对光疗患儿均要采用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补液量根据进食量、有无呕吐、腹泻及失水情况而定,适当补充钙剂,避免发生低钙惊厥。

2.3.4体温观察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要随时观察患儿的体温和箱温的变化,以保持适宜的温度。成熟儿的箱温一般维持在30~32℃,早产儿的箱温以32~34℃为宜。对于体温在38℃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暂停光疗。

2.3.5疾病观察因为核黄疸临床表现不典型,需反复评估患儿的呼吸、吸吮反应、囟门的紧张度、肌张力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4光疗后的护理

①根据经皮测黄疸仪测胆红素<8mg/dl和肉眼观察皮肤黄疸减轻或完全消退的可出蓝光箱。解除眼罩,检查眼睛有无感染,洗澡并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穿衣。早产儿或硬肿症的患儿需入保暖箱。②观察光疗后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本组病例69例中,有30例患儿光疗后3~8h又出现皮肤轻度黄疸(多见于早产儿),1例是新生儿肺炎使黄疸再出现。如出现反跳现象可再进行蓝光照射,直至黄疸消退。③光疗结束后做好蓝光箱的消毒工作,记录灯管工作累计时间。

3结果

蓝光治疗的目的是使血液中间接胆红素氧化分解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汗、粪便及尿中排出,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国内外把蓝光治疗作为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清游离间接胆红素的方法之一,被临床广泛应用。治疗中,精心的护理和细致的观察能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本组新生儿黄疸经蓝光照射治疗69例,其中,黄疸消退时间最短为10h,最长5d。治疗中出现烦躁30例,呕吐20例(呕吐物为所进奶汁),发热10例,皮疹5例,无一例发生青铜症。光疗后3~8h又出现皮肤轻度黄疸30例,停照后继续一般治疗,1~2d后逐渐消退。

4讨论

在光疗中要注意补充水及钙剂,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钙抽搐。注意喂养,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引起窒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注意眼睛的护理,防止眼罩脱落。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预防结膜炎。注意温箱温度,防止过高或过低,因箱温过高会引起新生儿体温发热导致水分过多丢失而产生脱水,过低则使新生儿消耗过多热量,易受凉而感染或发生硬肿症。防止患儿烦躁哭闹,过度哭闹会引起呕吐、闷热综合征、过度换气、皮肤擦伤等。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并充分暴露使身体广泛照射,禁忌在皮肤上涂油类或粉类,否则将降低光疗效果,同时油类也会增加光热的吸收,使皮肤产生灼红[4]。治疗中出现皮肤皮疹,停止光疗后会自行消退[4]。治疗和护理操作应尽量在箱内完成,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参考文献]

[1]王玉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10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58.

[2]陈百合.最新儿科护理学[M].7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9-93.

第4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云南省巍山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云南大理 672400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58例新生儿黄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第一位为围产期因素( 121例,占 46.90%),第二位为感染因素( 82例,占31.78% ) ,第三位为母乳性黄疸( 36 例,占 13.95% ) 第四位为溶血等其他因素引起黄疸(共19例,占 7.36%)。结论 感染因素、围产期因素以及母乳性黄疸依次是位居前三的新生儿黄疸病的重要病因。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分娩期监护,防止早产及低出生体重,预防出生窒息等产科因素及防止感染、鼓励和促进有效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举措;对于黄疸病例首先应评估形成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并尽早干预,积极寻找病因,给予积极的光疗,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病因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b)-0089-03

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就是新生儿黄疸,其病因复杂,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甚至死亡,应引起重视。该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地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5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来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病因,根据病因提出防治措施,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258例,男 132例,女126例;足月儿215例,过期产儿 11例,早产儿 32例;日龄≤2 d 34例,3~7 d158例,8~14 d 52例,>14 d14例。24 h内出现黄疸的 15 例( 5.81%) ,24 h~7 d出现黄疸的215例( 83.33%),7 d以后出现黄疸的 28 例(10.85) 。血清总胆红素值为263.5~425 μmol/L(280.5±51)μmol/L,血清总胆红素>340 μmol/L 30 例(11.63%)。

1.2 诊断评判标准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符合《儿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1]。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①黄疸在出生后1 d之内出现;②已达到危险因素下及相应日龄的光疗干预标准的血清总胆红素值,或血清胆红素值每小时>0.85 μmol/L,或每天上升>85 μmol/L;③有较长的黄疸持续时间,早产儿超过4周,足月儿超过2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 μmol/L。

1.3 方法

入院后即查28项血分析、血糖、母婴血型、CRP、尿分析、大便常规、头颅彩超检查;次晨抽空腹静脉血,直接胆红素、血总胆红素、血清总蛋白、间接胆红素,以及白蛋白、球蛋白、ALT、LDH、AST、ALP采用全血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乙肝2对半、梅毒检测、肝胆脾肾彩超等;根据患者病情有选择性地进行TORCH、有无溶血、头颅CT等检查。根据辅助检查,结合孕母因素、新生儿生产史,包括羊水、胎盘、脐带、产程、窒息、生产方式、孕周等因素,查找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根据病因探究预防措施,评估高危因素,并及时干预,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库建立使用Epidata3.1软件,通过双录入法对数据进行采用;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2 相关结果

①统计分析258例新生儿黄疸病因,如表1所示。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第一位为围产期因素( 121例,占 46.90%) ,第二位为感染因素( 82例,占31.78% ) ,第三位为母乳性黄疸( 36 例,占 13.95%),第四位为溶血等其他因素引起黄疸(共19例,占 7.36%);围产期因素中,围生期窒息所占比例最高,共44例(36.36%),其次为早产或低体重39例(32.23%),第三位为剖宫产,15例(12.40%),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应用催产素、产前进行保胎、胎膜早破、过期产、原发病用药等)23例(19.01%;感染因素中,新生儿肺炎所占比例最高,共41例(50.00%),其次为脓疱疹,共19例(23.17%),再次为结膜炎,共8例(9.76%),其他(脐炎、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宫内感染等)14例(17.07%);母乳性黄疸36例中,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22例(61.11%)、母乳性黄疸晚发型14 例(38.89%); AB0 溶血 5例( 1.94%) ; 低蛋白血症等其他新生儿疾病14 例( 5.43%)。

②入院后依据患儿原发病因,评估高危因素,有高危因素者尽早干预,有感染者予以抗感染,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贫血者输血,低蛋白血症者输人血白蛋白,酶诱导剂及予以光疗和茵栀黄,母乳性黄疸早发型者加强喂养,晚发型者停喂母乳。治愈225例,好转 21例,转诊12例,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死亡。

3 讨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常为多种病因同时存在,常见于早产儿和早期新生儿,严重者可造成不可逆脑损伤,尤其早产儿,胆红素增长速度快,肝脏及血脑屏障发育更不成熟,更易引起胆红素脑病。

该研究分析25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的相关结论:最主要的因素是围产期因素,占46.90%,包括产前进行保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应用催产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胎吸助产、剖宫产、宫内窒息、产时窒息、过期生产、早生产或低体重等。上述诸病中尤为常见的是围生期窒息,所占比例为36.36%。出生窒息或者是宫内窘迫会导致缺少氧气,加速葡萄糖无氧酵解,进而代谢性酸中毒,氧离曲线右移,Hb对氧亲和力下降,在肺部表现为血液携氧减少,继而组织供氧不足,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各种酶活性下降,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功能,引起黄疸[2]。有研究发现,新生儿产后窒息的发生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胎位异常、产程、分娩方式密切相关[3-4],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分娩期监护,及早发现引起窒息的高危因素,及早治疗,预防宫内及出生窒息,一旦发生窒息,积极有效的实施复苏技术,减轻缺氧、酸中毒的严重程度,以预防高胆红素血症。围产因素中,早产因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低血糖、低蛋白血症等容易发生,影响胆红素与血清蛋白联结以及降低肝酶活力。与此同时,这些患儿因为进食少、晚开奶、应用抗生素等导致肠道菌群也逐渐减少,从而增加了胆红素在肠道内的再吸收,进而增加了肠肝循环量,最终引发黄疸[5],且胆红素增长速度快,肝脏及血脑屏障发育更不成熟,更易引起胆红素脑病。故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评估形成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并尽早干预,积极光疗,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围产因素中,分娩方式对病理性黄疸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剖宫产,剖宫产手术麻醉药物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胎儿肠蠕动减弱,胎便排出减少,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而且增加了红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胎儿因为剖宫产导致没有建立完善的首次呼吸功能,产生红细胞也大量压积增高,被破坏的红细胞破不断增加,使得胆红素也不断增加[6]。因此,在分娩期因加强监护加强,降低难产发生率,控制非医学指针剖宫产,以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该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因素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第二位因素,占31.78%,主要疾病有新生儿肺炎、脐炎、上呼吸道感染、脓疱疹、腹泻、结膜炎、臀炎、宫内感染,以新生儿肺炎最为常见(占50.00%),包括胎粪吸入性肺炎。同样,不能忽视脐炎、脓疱疹及宫内感染。病原体分泌毒素或其本身使红细胞的破坏增加、胆红素增多,这些可能是因感染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与此同时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降低,使血清胆红素增加了[7]。此外,严重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可并发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缺氧缺血性脑病,使胆红素产生过多。普及孕前优生优育项目的检查,减少宫内感染的几率,加强分娩期监护,减少胎粪污染,普及新法接生,杜绝脐部的感染,加强新生儿的护理,降低细菌感染率,发生感染者,根据感染源,积极抗感染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引起黄疸的第三位因素(13.95%),可分为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晚发型),前者多发生于生后3~4 d,因不合适的母乳喂养方式引起黄疸,由于产妇泌乳不足、哺乳次数少、胎粪排泄延迟、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等引起[8]。后者多发生于生后5~15 d,持续2~12周才消退,可能与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进入患儿肠内,使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有关[9]。该组母乳喂养性黄疸所占比例相对高(61.11%),对于健康的足月儿或接近足月儿,应鼓励和促进有效的母乳喂养。采取早开奶、按需哺乳、24 h母婴同室等成功母乳喂养方法,充足的母乳喂养和热卡摄入可减少黄疸的严重程度。目前,尚缺乏对晚发型的母乳性黄疸的实验室检测手段确诊,因此,通常情况下都是把引发新生儿黄疸的各种病因逐一鉴别排除后再做出对母乳性黄疸临床诊断。母乳性黄疸也可用试验性诊断,通过黄疸对出生3 d后的新生儿进行血清胆红素监测,如果血清胆红素达到205 μmol/L以上,可试着停止喂养停母乳,利用3~5 d的时间待黄疸消退,胆红素下降到原来水平的50%以上可考虑母乳性黄疸[10],诊断明确,待黄疸减轻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位居前三的主要病因依次是围产期因素、感染因素和母乳性黄疸,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分娩期监护,防止早产及低出生体重,预防出生窒息等产科因素、防止感染、鼓励和促进有效的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举措;对于黄疸病例首先评估形成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并尽早干预,积极寻找病因,给予积极的光疗,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毛萌,李廷玉,等.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9-122.

[2] 黄可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4):53-54.

[3] 蔡凤娥,万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612-614.

[4] 金翠青.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肌酸激酸同工酶变化与感染分析[J].中华感染学杂志,2011,21(7):815-816.

[5] 朱桂芳,汤利,陈新明,等.新生儿黄疸136例病因分析[J].齐齐哈尔学院学报,2013,34(19):2870-2871.

[6] 雷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70例临床病因分析及蓝光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应用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66.

[7] 寸丽苹,赵琳,李艳红,等.昆明地区508 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J].中外医疗,2013(3):54-55.

[8] 黄劼.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5):779-780.

[9] 吴本清.新生儿危重症监护诊疗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0-171.

第5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A. 胎龄>28周至40周的新生儿

B. 胎龄>28周至

C. 胎龄≥37周至

D. 胎龄为第37周的新生儿

E. 胎龄

C

2. 过期产儿是指

A. 胎龄>37周至

B. 胎龄>37周至

C. 胎龄>40周至

D. 胎龄>40周以上的新生儿

E. 胎龄≥42周的新生儿

E

3. 巨大儿出生1小时内体重超过

A.1000g

B.2000g

C.3000g

D.4000g

E.5000g

D

4. 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1小时内体重在

A.1000g ~2000g 之间

B.1000g ~3000g 之间

C.2000g ~4000g 之间

D.2500g ~4000g 之间

E.2500g ~5000g 之间

D

5. 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的维持主要依靠

A. 适宜的环境温度

B. 足够的母乳吸入

C. 自发的肢体活动

D. 肌肉的收缩产热

E. 棕色脂肪的产热作用

E

6. 中性温度是指

A. 肛温

B. 腋温

C. 皮温

D. 体温

E. 环境温度

E

7. 关于早产儿的特点,正确的是

A. 皮肤毳毛多

B. 足底纹理多

C. 乳腺有结节

D. 头发分条清楚

E. 指甲达到指尖

A

8. 正常足月儿宜在生后何时开奶

A. 半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6小时

A

9. 在新生儿下列哪种现象为正常的

A. 生后24小时后排胎粪

B. 生后24小时内发现皮肤黄疸

C. 生后36小时心率200次/分

D. 生后48小时后排尿

E. 生后48小时呼吸频率44次/分

E

10. 新生儿神经反射检查,下列哪项属正常的

A. 颈强直阳性

B. 拥抱反射阳性

C. 握持反射阴性

D. 吸吮反射阴性

E. 觅食反射阴性

B

11.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一般于生后何时恢复到出生体重

A.1天左右

B.5天左右

C.10天左右

D.20天左右

E.30天左右

C

12. 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态

A. 红臀

B. 马牙

C. 假月经

D. 乳腺肿大

E. 生理性黄疸

A

13. 关于新生儿的特点,正确的是

A. 体液免疫功能较完善

B. 肾小球滤过率高,浓缩功能好

C. 消化道面积较小,肠壁通透性较差

D. 呼吸较快,节律可不规则,心率波动大

E. 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体表面积相对小,不易散热

D

14. 早产儿有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

A. 膈肌位置高

B. 肋间肌肌力弱

C. 肺泡数量相对少

D.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

E. 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

E

15. 母体的免疫球蛋白能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的是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D

16. 早产儿病室适宜的温湿度为

A. 温度20℃,相对湿度55%~65%

B. 温度24℃,相对湿度55%~65%

C. 温度24℃,相对湿度40%~50%

D. 温度30℃,相对湿度40%~50%

E. 温度30℃,相对湿度55%~65%

B

17. 关于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正确的是

A. 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B. 生后7天~14天出现黄疸

C. 早产儿生后2周内黄疸消退

D. 足月儿生后4周内黄疸消退

E. 一般情况好,不伴有其他症状

E

18.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是

A.2天~3天

B.4天~5天

C.7天~14天

D.2周~3周

E.3周~4周

E

19. 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正确的是

A. 黄疸在生后2周消失

B. 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C. 黄疸多在生后2天~3天出现

D. 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85μmol/L(5mg/dl)

E. 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小于34μmol/L(2mg/dl)

B

20. 新生儿ABO 血型不合溶血症是属于

A. 异常血红蛋白

B. 红细胞膜的缺陷

C. 红细胞酶的缺陷

D. 同族免疫性溶血

E. 异族免疫性溶血

D

21. 新生儿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应首先考虑

A. 新生儿肝炎

B. 生理性黄疸

C. 新生儿败血病

D. 新生儿溶血症

E. 先天生胆道闭锁

D

22. 为降低胆红素浓度,防止或减轻核黄疸,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

A. 换血疗法

B. 光照疗法

C. 白蛋白静滴

D. 激素口服用

E. 苯巴比妥口服

B

23. 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的时间是

A.2天~3天

B.5天~7天

C.10天~14天

D.2~3周

E.1个月

C

24. 关于新生儿体温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

A. 体温调节功能较好

B. 体表面积小,不易散热

C. 能量储备少,产热不足

D. 皮下脂肪厚,保温作用好

E. 皮肤血管丰富,利于维持体温

C

25. 新生儿轻度窒息,Apgar 评分为

A.0分~3分

B.0分~5分

C.4分~7分

D.5分~8分0

E.8分~10分

C

26. 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应进行换血疗法

A. 黄疸在生后2天~3天出现

B. 每日胆红素上升不超过85μmol/L(5mg/dl)

C. 血清总胆红素

D. 血清总胆红素

E. 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20mg/dl)

E

27. 新生儿窒息ABCDE 复苏方案中,最根本的是

A.A(清理呼吸道)

B.B(建立呼吸)

C.C(维持正常循环)

D.D(药物治疗)

E.E(评估)

A

28. 新生儿窒息ABCDE 复苏方案中,最关键的是

A.A(清理呼吸道)

B.B(建立呼吸)

C.C(维持正常循环)

D.D(药物治疗)

E.E(评估)

B

29. 新生儿窒息复苏,应在出生后首先

A. 心脏按摩

B. 用面罩供氧

C. 弹足底或刺激皮肤以引起啼哭

D. 注射5%碳酸氢钠和呼吸兴奋剂

E. 用吸管吸出鼻、口腔及咽喉中粘液和分泌物

E

30. 新生儿窒息复苏,胸外按压的部位是

A. 胸骨体中间处

B. 胸骨体中1/3处

C. 胸骨体中下1/3处

D. 胸骨体中1/4处

E. 胸骨体中下1/4处

C

31. 新生儿窒息复苏,胸外按压的频率是

A.60次/分~80次/分

B.80次/分~100次/分

C.100次/分~120次/分

D.120次/分~140次/分

E.140次/分~160次/分

C

32. 新生儿窒息复苏,胸外按压的深度为使胸骨下陷

A.1cm ~2cm

B.3cm ~4cm

C.4cm ~5cm

D.5cm ~6cm

E.6cm ~7cm

A

33. 新生儿窒息复苏,清理呼吸道后应立即

A. 吸氧

B. 人工呼吸

C. 注射呼吸兴奋剂

D.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E. 拍打或弹足底以刺激呼吸

E

34. 足月新生儿窒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低钠血症

B. 心源性休克

C. 持续性胎儿循环

D. 缺血缺氧性脑病

E.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D

3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主要的病理变化为

A. 脑水肿

B. 颅内出血

C. 脑细胞变性

D. 脑组织坏死

E. 脑内炎症细胞浸润

A

36. 产后感染的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 经胎盘

B. 经产道

C. 经肠道

D. 经脐带

E. 经口腔粘膜

D

37. 我国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 厌氧菌

B. 葡萄球菌

C. 肺炎球菌

D. 大肠杆菌

E. 溶血性链球菌

B

38.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A. 高热

B. 激惹、惊厥

C. 皮肤有伤口

D. 黄疸、肝脾大

E. 缺乏特异症状

E

39.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硬肿症

B. 骨髓炎

C. 二重感染

D. 化脓性脑膜炎

E.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D

40.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的关键是

A. 营养支持

B. 对症治疗

C. 免疫治疗

D. 维持体液平衡

E. 病因治疗及病灶清除

E

41. 新生儿,生后半小时。出生体重2250g ,皮肤毳毛多,头发细软、分条不清,乳腺无结节,足底光秃无纹理。此新生儿为

A. 早产儿

B. 过期产儿

C. 正常足月儿

D. 低出生体重儿

E.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E

42.36周早产儿,破膜20小时娩出,生后3天因精神萎靡、不吃、不哭入院。体检:反应差,体温35.5℃,皮肤黄染,前囟平,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2cm ,质软,脾左肋下1cm 。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 血型

B. 血常规

C. 尿常规

D. 血培养

E. 血清胆红素

D

43. 足月新生儿,日龄7天,生后第3天开始面部及巩膜黄染,渐波及躯干,吃奶及精神好,红细胞5.0×1012/L,血红蛋白150g/L,网织红细胞0.005(0.5%),总胆红素171μmol/L(10mg/dl),谷丙转氨酶30单位。最可能的医疗诊断为

A. 生理性黄疸

B. 新生儿肝炎

C. 新生儿溶血症

D. 新生儿败血症

E. 先天性胆道闭锁

A

44. 新生儿娩出1分钟时心率96次/分,呼吸不规则,四肢活动好,弹足底能皱眉,躯体肤红,四肢青紫。Apgar 评分为

B.8分

C.7分

D.6分

E.5分

D

45. 患儿生后24小时,出生体重3200g ,血清总胆红素307.8μmol/L(18mg/dl),未结合胆红素156.5μmol/L(15mg/dl),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 光照疗法

B. 换血疗法

C. 按医嘱输鲜血

D. 按医嘱补充白蛋白

E. 按医嘱口服鲁米那 A

新生儿日龄3天,足月顺产,生后第2天出现黄疸,渐加重伴不吃、不哭、不动,查体:重度黄染,精神萎靡,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肝肋下2.5cm ,脾肋下1cm ,脐部少许脓性分泌物。

1 初步考虑最可能为

A. 新生儿肺炎

B. 新生儿肝炎

C. 生理性黄疸

D. 新生儿败血症

E. 新生儿溶血症

D

47. 护理诊断可能性最小的是

A. 自我形象紊乱

B. 皮肤完整性受损

C.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D. 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E.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A

48. 护理措施中,不必要的是

A. 维持体温稳定

B. 保证营养供给

C. 防止交叉感染

D. 清除局部感染灶

E. 按医嘱使用利尿剂

E

患儿,出生时皮肤苍白,心率40次/分,无呼吸,四肢略屈曲,弹足底无反应。

49. 患儿Apgar 评分为

A.0分

B.1分

C.2分

D.3分

C

50. 其窒息程度为

A. 无窒息

B. 轻度窒息

C. 中度窒息

D. 重度窒息

E. 极重度窒息

D

51. 首要的处理是

A. 输血

B. 窒息复苏

C. 补充钙剂

D. 肌注安定

E. 静滴白蛋白

B

52. 小于胎龄儿

A.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B.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2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C.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50~6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D.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E.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A

53. 适于胎龄儿

A.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B.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2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C.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50~6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D.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E.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D

54. 大于胎龄儿

A.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B.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2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C.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50~6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D.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的新生儿 E.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E

55. 生理性黄疸

A. 输白蛋白

B. 护肝治疗

C. 抗感染治疗

D. 无需特殊治疗

E. 根据病因综合性治疗

D

56. 病理性黄疸

A. 输白蛋白

B. 护肝治疗

C. 抗感染治疗

D. 无需特殊治疗

E. 根据病因综合性治疗

E

57. 母乳中含量较高的免疫球蛋白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A

58. 可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D

59.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多为

A. 葡萄球菌

B. 绿脓杆菌

C. 大肠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E. 流感嗜血杆菌

C

60. 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多为

A. 葡萄球菌

B. 绿脓杆菌

C. 大肠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第6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延续护理;产科vip;效果观察

护理模式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求产科护理工作不断改善。产妇出院回家后由于缺乏自我护理及育儿护理知识,造成多种生理及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产后身心的恢复,为使产后护理延续至家中,我科于2012年9月成立了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VIP科出生的440例出院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人员220例作为观察组,开展产后延续护理服务,其余一组人员22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只接受出院后的一次电话回访。两组产妇及婴儿一般资料(产妇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孕周、生产方式、婴儿体重、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家庭电话回访:产妇出院前一日,由主管护士发放出院指导卡,内容包含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护理及随访电话。登记产妇床号、姓名、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在电话回访记录本上,为电话回访收集资料,并告知其电话回访时间为【1】;特需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减次数,做到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2】。电话回访结束后,将资料按月整理成册,将产妇的建议及意见逐条登记,并反馈给VIP每一位护理人员,以求改进【3】。

1.2.2家庭访视:通过家庭访视为产妇及婴儿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治疗,包括演示指导、临床评估和健康教育【4】,(1)临床评估,为婴儿测量身长、体重、黄疸情况,检查婴儿的皮肤粘膜有无湿疹,有无红臀,脐带有无红肿、异味等,遇有特殊情况给予一定的治疗。(2)洗澡、抚触和游泳 在家里通过面对面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洗澡、抚触、游泳的指导,介绍合适的室温、水温,各项操作的流程及步骤,使产妇及家属熟练掌握。

1.2.3 QQ群 :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资源优势,为独生子女父母提供育儿知识,科室建立QQ群一个,旨在通过QQ群平台,实现护士与出院产妇的互动与交流。QQ群内设立群主一名,由产科业务熟练的主管护师担任,特聘儿保专家一名协助答疑,其余群员由科室全体护士组成,群里固定时间由专业护士轮流在线,通过群聊天的方式在线咨询,在线解答产妇共性问题【5】,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上传精美的PPT课件,供大家及时查阅;并且定期组织群内沙龙。随着QQ群产妇数量及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科室又新增高级群数个,为孕产妇提供更多更详尽的护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1.2.4院外婴儿游泳及抚触室: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应及时开发新生儿的智力,并及时促进新生儿的体格发育,我科开展院外新生儿游泳及抚触。游泳抚触室每周周一、三、五、七对外开放,家属需提前一天拨打电话预约。游泳及抚触室由高年资护士专门负责。

1.2.5产后母乳喂养门诊 :在产科门诊开设母乳喂养门诊,设立单独房间,室内配置饮水机、洗手池、沙发、座椅、抱奶枕等,供妈妈们在学习时方便休息。同时还配有电视、图片、模型、娃娃模型、母乳喂养宣传材料【7】,并制成宣传小手册免费发送给各位妈妈。

2 结果

两组产妇相比,开展产后延续护理后的产妇满意度呈上升趋势,见表1

分组 满意 不满意 合计(n) 满意率(%)

观察组 212 8 220 96.4

91.8

对照组 202 18 220

3 讨论:

3.1 出院延续护理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出院后产妇仍能得到护士的照顾,使产妇觉得心理上感觉被重视,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其感到了延续性护理的实惠,从而提高了满意率。

3.2 出院延续护理可降低新生儿的黄疸率 通过游泳,抚触等可使婴儿肠蠕动增加,加快粪便的排出,母亲乳汁量的增多,事新生儿喂养加强,促进黄疸的消退。

3.3 出院延续护理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延续性护理解决了产妇们出院后在涨奶期遇到的问题,如皲裂、乳汁不足等,使新生儿有效的吸吮,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3.4 出院延续护理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产后抑郁症既给产妇造成身心伤害,又能使婴幼儿情绪和行为异常,还能造成产妇自杀的行为,给家庭带来巨大灾难,由于延续性护理可以对其家庭、心理、生活等进行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3.5 出院延续护理提高了新生儿的智力 由于婴儿期是宝宝脑部发育黄金期的重要阶段,通过延续性护理,早期开发新生儿智力,使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 毛伟仁.利用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的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03期

[2] 邱红,沈春萍,刘金博.电话随访对出院产妇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体会[J].新疆医学,2011年41卷

[3] 李晓萍.对出院产妇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实践[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23期

[4] 杨晓,高鹏,李艳.开展产后延续护理服务的尝试[J].全科临床护理, 2009,7(2)

[5] 王晓凤,魏苏艳,侯铭.造口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10,26(10):87-88

[6] 黄素均.抚触联合游泳对新生儿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19期(上半月版)

第7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报道有20%~30%的新生儿会出现可见性黄疸[1]。近年来,由于母乳喂养的推广及其他原因,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院采用经皮测胆红素(TCB)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动态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取2003年3月~2006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87例,其中足月儿182例,早产儿49例,窒息缺氧新生儿56例。

1.2 检测方法:采用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咨询开发公司生产、型号为Ⅱ类BT型的TCB,选择前额、上臂、前胸3部位测TCB读数各1次,取其平均值。

1.3 血清胆红素测定:取静脉血2 ml测定。

1.4 检测时间:生后1-7天,每天上午定时测定TCB值1次,据日龄TCB大于正常,同时测血清胆红素(SB)及做相关检查。

2 结果(见表1)

(1)182例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7天经皮测胆红素TCB读数变化见表1。TCB峰值出现在4-5天,生后第五天峰值最高,当TCB≥正常日龄时,同时测血清胆红素。(2)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天TCB值低于正常新生儿和窒息新生儿组,但第三天峰值高于其他两组(P<0.05)。(3)缺氧新生儿出生后3-4天TCB峰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新生儿高胆红素原因如下:ABO溶血5例,58.9%;围生因素13例,占23.2%;母乳性黄疸21例,占37.5%;感染因素10例,占17.9%;其它6例,占10.7%。

3 讨论

3.1 采用TCB原理:TCB读数与血清SB浓度呈密切正相关,TCB与SB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2]。 TCB读数与血清胆红素以及微量胆红素(MBS)呈线性相关,适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筛查和监测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

3.2 TCB的优点:对新生儿黄疸,多数医院采用静脉取血法检测血清胆红水平。新生儿静脉采血困难,且有创伤,易造成静脉血栓及局部和血液感染,家长难配合和接受。我院采用经皮测量仪测定TCB。具有不需采血、操作简单、快捷、家长易接受,重复性好,无不良反应,无创伤等优点。

3.3 我科利用TCB与SB间的线性关系,对新生儿每日进行TCB监测,当TCB大于日龄正常值,做SB及其相关检查。

3.3.1 对24小时内TCB大于正常值者,首先考虑为ABO溶血,立即做父母及新生儿血型、新生儿SB、母子血清学(抽血送血站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同时给予积极治疗,静脉给予高效价丙球阻断溶血,光疗、人体白蛋白退黄,输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等治疗。本组5例ABO溶血均在1-2天内诊断,预后良好。但应注意,光疗时,测TCB不能较准反映血清胆红素浓度,但可动态观察黄疸消涨趋势[3]。相同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下TCB值早产儿偏高,可能与早产儿皮肤较黑、毛细血管丰富、通透性高、皮下脂肪少有关。

3.3.2 对生后2-3天TCB大于正常值者,首先排除ABO溶血后,评估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哭声、反应、奶量、体重、肝脾大小、排便等,若情况好,首先考虑为母乳性黄疸,有文献报道,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病因中母乳性黄疸占第一位[4]。给予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增加UDPGT(二磷酸尿苷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和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能力,妈咪爱加速胆红素分解和阻止胆红素重吸收,必要时光疗、停母乳2-3天等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

3.3.3 围生因素:因为缺氧缺血,大量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分解,黄疸增高,使TCB大于正常值,同时监测SB值。早产儿因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给予保暖,吸吮困难者给予肠道外营养。本例中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和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精心治疗护理,每日监测TCB值,及时处理,均取得满意疗效。

3.3.4 感染因素:排出以上病因考虑感染因素,检测血常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当上述结果显著增高时,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明确诊断的指标。本组10例中,新生儿肺炎3例,新生儿败血症5例,新生儿脐炎3例,宫内感染2例。因此,有宫内感染可能的新生儿,应预防性给予青霉素抗感染,用双氧水加0.5%聚维酮碘,每4小时消毒脐部1次,减少感染机会,对肺炎、败血症患儿给予二联抗菌素抗炎,免疫球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有黄疸者给予退黄治疗,同时摄X线胸片、血培养、C反应蛋白等相关检查。

第8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正常新生儿;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63-01

新生儿护理,指对婴幼儿的身体护理?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湿度为60度―65度左右?下面将正常新生儿的护理要点分析汇报如下?

1.护理评估

1.1入母婴同室时评估

1.1.1.病史

了解双亲的身体状况?嗜好?家族的特殊病史,母亲既往妊娠史及结局,本次妊娠经过?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及其他监测结果?分娩经过?产程中胎儿情况,出生体重?性别?Apgar评分及出生后即刻的检查结果等?检查病史记录是否完整,有无床号?住院号?性别?出生时间;检查病史上新生儿脚印?母亲手印是否清晰,并与新生儿身上的手圈核对?

1.1.2.身体评估

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评估时注意保暧,可让母亲在场以便指导?注意新生儿的发育?反应?神态和姿势,观察皮肤有无青紫?黄疸及其程度?有无瘀斑?瘀点或感染灶?测量新生儿的心率?呼吸?体温?体重?身高,并记录[1]?按顺序检查头面部和颈部?胸腹部?和外生殖器?脊柱和四肢以及肌张力和活动情况等?及时发现有无异常并进行详细记录?

1.2日常评估

如入室评估没有发现新生儿异常,则变为每8小时评估1次或每天评估1次?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皮肤颜色?肌张力及活动情况?喂养及大小便情况?体重变化情况?脐部情况以及啼哭和亲子互动的情况?做好评估记录,如有异常应增加评估的频率?

2.护理措施

2.1保暖

2.1.1.新生儿娩出前,做好保暧准备,一切操作均应在保暖条件下进行?

2.1.2.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擦干身体,用温暖的毛毯包裹,以减少散热;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如母体胸前}不抱,远红外辐射床,热水袋,加盖包被,头戴帽子等;此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均应预热;护理操作时不要过分暴露新生儿?

2.1.3.母婴同室的房间宜向阳,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床单元(一张母亲床加一张婴儿床)所占面积不应少于6m2?

2.2保证安全

2.2.1.新生儿出生后,在其病历上印上其右脚印及其母亲右拇指手印?

2.2.2.新生儿手腕上系有手圈,手圈上正确书写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每项有关新生儿的操作前后都应认真核对?

2.2.3.新生儿床应铺有床垫,配有床围?

2.2.4.新生儿床上拒放危险物品如锐角玩具?过烫的热水袋等?

2.3保持呼吸道通畅

2.3.1.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清除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断脐后继续清除呼吸道黏液和羊水?

2.3.2.经常检查鼻腔是否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

2.3.3.保持新生儿合适的,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守护,防止窒息?

2.3.4.避免包被?奶瓶?母亲的或其他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

4.预防感染

4.1.每一房间应配有洗手设备或放置消毒溶液,使医护人员或探访者在接触新生儿前洗手或消毒双手?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室内应湿式清洁,空气最好给予净化?

4.2.工作人员每季度做咽拭子培养,如带菌者应调离接触新生儿的岗位,经治疗,3次培养阴性后才可恢复原工作?如患有呼吸道?皮肤黏膜?肠胃道传染性疾病者在接触新生儿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

4.3.新生儿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脓疱疮?脐部感染等,应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4.4.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断脐后要密切观察脐部出血情况,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如脐部有分泌物则用酒精消毒后涂1%甲紫使其干燥,脐部感染用抗生素?脐带脱落处如有红色肉芽组织增生,可用2.5%硝酸银溶液灼烧,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局部[2]?注意勿灼烧正常组织以免引起烧灼伤?尿布使用时注意勿让其超越脐部,以免尿粪污染脐部?

4.5.做好皮肤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可用消毒植物油拭去皱褶处过多胎脂;体温稳定后每日进行沐浴一次,同时检查脐带?皮肤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沐浴注意点:①室温26~28℃,水温38~42℃,一般用手腕测试至较暖即可;②沐浴前不要喂奶;③在医院内沐浴要防止交叉感染,沐浴床上每个婴儿用一张塑料纸,全体婴儿沐浴完成后,用消毒液浸泡沐浴池?沐浴垫;④沐浴过程中不能离开婴儿并始终用手接触和保护婴儿;⑤动作轻而敏捷,防止婴儿受凉及损伤?定时更换尿布,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揩干后涂上软膏?尿布使用松紧合适,不宜用橡皮布或塑料纸作为婴儿床垫?

5合理喂养

正常足月新生儿提倡早哺乳,一般生后半小时内即可让新生儿吸吮母亲,以促进乳汁分泌,并防止低血糖,鼓励按需哺乳?确系无母乳或母亲存在无法哺乳的生理性原因,先试喂10%葡萄糖水10ml,吸吮及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配方奶,每3小时一次,乳量根据所需热量和婴儿耐受情况而定,并逐渐增加?喂奶前要清洗,喂奶后将婴儿竖立抱起?轻拍背部,以排出咽下的空气,防止溢奶?要定时测量体重,以了解营养状况和发育情况?

6.结果评价

6.1.新生儿体温调节有效?

6.2.新生儿没有发生感染?

参考文献

第9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39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一条管状结构,是胎儿获取营养物质、氧气交换的重要通道,

其主要由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构成,在三条血管之间充满特殊的结缔组织,当新生儿出生离开母体后,该结缔组织失去水分,使脐自然脱落并愈合收缩形成脐部。脐部周围血管丰富,细菌容易滋生,如果脐部护理不恰当则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严重者可导致破伤风和败血症的发生。研究文献报道,有60%的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于脐部感染引起,因此,脐部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要求我们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护理。

1脐带切断时间

新生儿出生后要进行脐带切断,如何选择合适的切断时间是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关键内容。目前,存在早断脐带和晚断脐带两种观点。早断脐是指新生儿出生5-10秒或者1分钟内进行切断并结扎;晚断脐是指新生儿出生2分钟后,或者等待脐带动脉搏动停止后切断并结扎[1]。

1.1早断脐带

早断脐观点认同者认为早断脐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它能明显减少新生儿出生后发生窒息[2]。也有文献报道,早断脐能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使新生儿发生的黄疸程度明显减轻,并起到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作用[3]。

1.2晚断脐带

晚断脐观点认同者认为,推迟2分钟以上切断并结扎脐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4]。文献报道,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30秒后断脐,能明显增加新生儿血容量,与分娩的途径无关系。正常足月新生儿采取剖宫产时延迟1分钟后断脐可明显增加胎盘血液灌输,根据胎盘残余血量估算灌输血量可达23ml/Kg[5]。晚断脐可明显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婴儿的铁营养状况,减少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6]。因此,晚断脐尤其对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意义更加重要。研究也表明,靠近胎盘端切断脐带并将脐带内的血液回输到新生儿体内,也能显著增加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铁的存储,预防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7]。然而晚断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能会引起新生儿黄疸和红细胞增多症和血液粘度增高。

2切断脐带的常见方法

新生儿断脐并结扎的方法种类比较多,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棉线结扎脐带法、气门芯结扎法和脐带夹结扎法等,每种结扎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在进行切断结扎前对脐根部周围进行严格消毒。与传统棉线结扎法相比,气门芯结扎法显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断脐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8]。脐带架主要优点有在使用过程中力量分配均匀,能有效阻断脐血流渗出。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脐带较粗或者胶质脐带,对水肿粗大脐带的断脐效果更明显优于气芯套扎法。目前市场还出现了一次性脐带夹紧切断器,它集合了夹、紧、切为一体,能明显缩短操作时间[9]。由于脐带夹和一次性脐带夹紧切断器价格比较贵,增加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另外也存在脐带脱落时间过长,脐带夹坠压新生儿脐周皮肤引起破损等问题[9]。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两种断脐方法结合进行,起到互补的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单一方法存在的不足。不论采取哪种断脐方法,都要做好脐部的护理工作,防止发生感染。

3断脐后的护理

3.1断脐消毒方法

断脐消毒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消毒剂有2.5%碘酊、20%高锰酸钾溶液、75%酒精等。碘酊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常用于脐带断短的消毒,20秒后使用75%酒精进行脱碘。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进行消毒的同时能起到干燥收敛的作用,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碘酊。研究报道[10],在进行脐部消毒时候可联合使用3%的双氧水对脐部进行清洗,再使用消毒剂,这样有利于新生儿脐带干燥、减少渗血液,能预防新生儿肺部感染或者降低脐炎的发生率。

3.2脐带残端的护理

脐带切断后必须对残断进行消毒护理,在断脐后至脐带自动脱落的这段期间容易发生残端感染,因此,必须加强脐带残端护理。目前比较常见的脐带残端护理方法主要有消毒后残端的暴露和包扎两种,包扎方法主要操作方法:对脐带残端进行彻底消毒后,使用医用无菌纱布对脐带残端进行覆盖,最后使用消毒过的绷带进行包扎,也可以使用防水敷贴进行固定包扎,或者使用护脐贴进行覆盖。使用包扎方法对残端进行护理,要注意保护脐带残端消毒后保持脐部干燥,一般可以使用95%酒精或者1%龙胆紫溶液进行脱水处理,主要目的是防止包扎脐带后脐部潮湿不透气容易产生新生儿脐炎[11]。近年来,WHO提出对脐带残端护理可以不用包扎方法处理,只要保证脐带及脐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直到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即可。新生儿脐带切断后进行暴露,能够促进脐带断裂处充分与空气接触,扩大蒸发面积,加快脐带组织水分蒸发,保证充分的干燥,促进切口快速结痂,同时提高结痂的硬化速度,减少医疗资源和治疗费用,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文献报道[12-15],新生儿切断脐带后残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的处理方法未能增加脐带干燥的速度和脱落时间,也未增加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3.3二次剪脐

二次剪脐是指对脐带残端进行再次修整,主要操作方法:使用消毒后的手术外科剪刀尖部从不同的方向沿着脐带根部进行剪切,在剪切过程中注意避免伤及脐部周围皮肤,将脐带残留的组织完全剪掉,避免残留物质发生变质,局部渗出潮湿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而感染[16]。 二次剪脐时应严格按规范小心操作,切勿一刀平剪,结扎下方有血肿时应连同血肿剪掉并将血块清除干净。二次剪脐的时间应根据脐带的粗细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时间,剪切脐带时脐带切勿过干、过湿。日前,学者对是否应行二次剪脐尚存在争议。支持者的主要观点是二次剪脐能够较充分的去除脐部血液残留,将脐基底部更好地暴露在空气中,利于脐带干燥,从而加速脐带脱落,预防感染[17]。同时,二次剪脐是对首次处理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弥补脐部首次结扎位置过高等问题。不支持者认为二次剪脐与所提倡的“保持脐带及其周围清洁干燥直到脱落”原则相违背,二次剪脐增加了护理成本时间选择和技巧不易掌握,剪脐时可能造成新生儿脐部损伤,甚至伤及肠道和腹腔脏器[18]。

4加强宣教

大多数产妇出院时新生儿脐带尚未脱落,而出院后护理不当是导致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纠正其不当的脐部护理方法很有必要。新生儿出生之后,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如何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与清洁,鼓励其积极参与新生儿脐部护理过程[19]。护理人员应重点宣教脐部护理的关键点,提醒产妇及其家属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脐带圈包扎,避免被纸尿裤遮盖,避免大小便污染脐部。指导产妇及家属采用正确的脐部消毒方法,嘱其消毒时切忌将污染的棉签再用到创而处,教会产妇及家属判断脐部异常,每次消毒前先暴露脐部创而,评估创而有无红肿、渗出物、异味,发生异常时应即刻就医[20]。

5小结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经验的积累与交流逐步增加,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理论不断发展,并用于实践当中,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将有更大的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脐部护理,这将为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春利,贺艳丽,杨荣.自制脐带帽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9):3523-3525.

[2]艾暖蛟.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46-1148.

[3]陈涛,张丽珊,金星明,等.小同延迟断脐时间与预防足月儿贫血效果系统评价[J].中国儿贵保健杂志,2009, 17(4):404-407.

[4]史晓梁,陈雅飞,凌勇,等.剖宫产延迟断脐新生儿获得胎盘血液灌输的相关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15(9):699-700.

[5]Mcrccr JS, Vohr BR, McGrath MM, et a1. Dclaycd cord clamping in very prctcrm infants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intravcntricular hcmor-rhagc and late onset sepsis:a randomized, c;ontrollcd trial [J].Pedi-atrics,2006, 117(4):1235-1242.

[6]Andcrsson,Hcllstrom-Wcstas L, Andcrsson D, et a1.Effcct of delayed versus early umbilical cord clamping on neonatal outcomes and iron status at 4 months:a randomised c;mrtrollcd trial [J]. BMJ, 2011, 343:7157.

[7]任成娥.坐式分娩法断脐时机与新生儿获得性胎盘与新生儿液灌输的相关性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句刊),2012, 22(10):3692.

[8]赵香枝,尹保民,邹俊婷.断脐时间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的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5):2086-2087.

[9]林振喜.两种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6, 22 (15) : 2307-2308.

[10]胡新瑞,梁素惠.应用气门芯套扎法断脐的临床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 18(3):307-309.

[11]黄益新.气门芯套扎断脐与脐带夫断脐在新生儿脐带处理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2, 19 (2):179.

[12]徐建平,叶佩芬.脐带夫紧切断器与脐带夫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 28 (16) : 86.

[13]岑莉,李明先.新生)L脐带结扎力一式及修剪技巧的优越性[J].齐鲁护理杂志,2010, 16(21):41.

[14]王俊青.新生儿脐带双点位l+.痕气门芯结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 19 (2J :46-47.

[15]徐慧兰,玛海英,罗雁雁,等.新生儿脐部残端二次剪切最佳时间选择与操作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2):204-205.

[16]叶明.月齐带夫和气门芯双重结扎并离断新生)L脐带的效果[J]. 护理杂志,2011. 28(5): 74-75.

[17]杨晓慧.两种脐带结扎法的效果比较[J]. 吉林医学,2012, 33 (11):2430-2431.

[18 ]廖玲,李慧龄,杨小芝,等.高锰酸钾外用片用于新生儿脐带断端消毒的临床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6): 572-57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