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生与死的哲学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与死的哲学思考

第1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口语能力;口语训练;动机;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027-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07

1. 引言

随着国家的全方位开放、经济力量的增强、国家形象的改变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国家的政治、经济、商贸、科技、文化等领域日益需要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而今,英语不仅已成为国际性语言,而且是我国大中小学教育中的第一外语。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中明确规定,大学生要“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 2)。可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几乎只重视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以应对四、六级等各种英语水平考试,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重视不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强,“哑巴英语”(戴炜栋,2007: 1、3;胡壮麟,2002: 3-7)现象普遍存在。鉴于此,很有必要分析制约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因素,探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措施,以适应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

2. 制约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过程中密不可分但又形式各异的两个行为过程。听是说的基础,是输入和吸收语言信息的过程,说是输出和表达语言信息的过程。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相得益彰,只有能够听懂和理解的东西才可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因此,口语交际是集听和说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语言能力(朱纯,1994: 262)。一般来讲,影响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结构体,是一个由无动机(a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构成的连续体(continuum)(Vandergrift, 2005: 70-89)。在外语学习中,尤其是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动机是激发学习者学习和保持漫长而枯燥乏味的二语学习过程的主要动力(D?rnyei, 1998: 117-135)。作为影响语言学习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成绩,制约其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口语学习作为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成绩与水平和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动机关系密切。

2.2 语音语调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没有非语言交际辅助的情况下,只有当交际者双方能够准确分辨对方连续语流中的语音时才有可能顺利进行交流。而且,在言语交际中,语调的强调功能、语法功能、语篇功能和态度功能不仅有助于说话者选择恰如其分的语调表达思想、而且有助于听者快速准确地获取重要信息(王桂珍,2005)。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是言语成功交际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2.3 词汇量

词汇是建筑语言大厦的砖块(束定芳,2008: 111),言语交际中,词汇量不足是制约不少学习者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交际中,许多学习者通常因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其观点、看法等而不得不求助母语,这种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普遍。

2.4 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方面(文秋芳,1999)。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传递的思想内容依赖于其思辨能力。一般而言,思辨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活跃,而思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口语活动中往往表现出羞怯和畏难情绪。

2.5 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潜在地可意识到的”(potentially conscious)某些活动,是在交际者语言知识不足而引起思想表达上有困难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套有一定系统性的技巧(束定芳,2008)。它作为交际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语言心理计划。言语交际中,说者除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用于表达这些交际功能的句式、结构外,还必须掌握基本的交际策略,因为它是交际者在无法完成某一思想表达计划时的替代形式,无疑有助于成功交际。

3. 发展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发展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不仅需要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的有机结合,更需要在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口语的同时,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交际策略。

3.1 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根据动机的连续性特征,在一定条件下,无动机学习者也可以逐渐转变为有外部动机甚至内部动机的语言学习者。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利用一定的诱因,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并使之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从而形成其学习的积极性(范宜,2002: 244)。在激发学习者口语学习的积极性时,教师应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减轻学习者的心理焦虑,鼓励其大胆地开口;根据口语任务的难易程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对学习者进行启发,以有效控制和激起其学习积极性;采取有效奖励措施,尤其对口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给予关注与鼓励,使其获得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以免其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倾向;同时,根据口语学习结果反馈的信息,调整口语教学活动,改进教学策略等。因而激发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动机,使其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主动的学习行为。

3.2 采用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

(1)听说结合、以听带说

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听的习惯和技巧,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大有裨益。首先,学习者通过反复听英语原声材料,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为口语表达积累和储备素材;其次,能够有机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并将学到的词汇和短语等有效迁移到口语表达之中;再者,听力训练时,学习者也可以逐渐意识到语音语调对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制约作用,激发其模仿标准语音语调的意识,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其口语交际质量。

(2)加强诵读、增强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足见诵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朗读语言优美的语言材料,养成诵读习惯,增强其语言感悟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模仿英语母语者的语音语调意识,重视重音、节奏等韵律模式;熟悉并掌握日常交际用语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辩论赛或诗文朗诵、话剧表演等,为学习者创造多种口语训练途径。

(3)复述文本、培养思辨能力

复述是学习者在模仿、朗读、听或阅读一段文字之后,用自己的方式重现其内容的一个创作过程,是学习者在缺少对话者情况下提高口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英语口语较好的学习者,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复述听过或阅读过的材料,也可以完全摆脱原文重新组织、创作这些内容。对于程度较差的学习者,可以在运用原文句式复述材料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学会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程晓堂,2002: 148)。在复述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就一些有意义的话题启发学生发表评论,适时培养其思辨能力。

(4)多媒体辅助、创造口语环境

多媒体是由计算机控制或协调控制的集声音、影像和图文于一体的有助于学习者外语学习的一种设施。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能够为学习者创造英语学习环境,增加其接触和运用英语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英语课堂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习者运用视、听器官感知英语语言,在英语情境中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其在课堂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知识,为培养和提升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打好基础。

3.3 有效运用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语言学习者在其二语或外语知识有限时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表达方法(Richards, 2005: 115)。学习者在交际中因词汇或语法知识不足而无法表达意见、观点和看法的情况时有发生,了解和使用一些交际策略,可以有效补偿其语法知识或词汇上的缺陷,成功表达思想和进行情感沟通。

(1)掌握常规化套语

套语(formulaic expression),或称公式语言(formulaic language),是以单元形式存储在记忆中的单词序列,在使用时也以单元形式从记忆中提取,而不是利用语言的语法完全现场生成(Richards, 2005: 271)。掌握套语可有效保存加工资源、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等。如英语学习者可以运用“In the first place”,“The general point you must remember is…”,“Let me give you some examples…”等惯用语组织话语;运用“This is John, mother.”,“If it’s not too much trouble, could you do me a favor?”等与介绍、请求等专门语言行为相关的公式化语言,自然导入话题或消除其交际时的紧张感。

(2)巧用话语标记语

话题是人们交谈的中心,交际时说者常常使用话语标记语来组织话语信息、预示话题转换、回应交际者等。有效运用标记语可使交谈轻松自然,气氛和谐友好。如用Yes,Good,Fine,Right,Great,I see等标记语可表明听者注意倾听,同时积极回应,表达自己对所谈内容的赞许、同意、肯定、附和等;用Er,Now,Well,You see,You know等标记语既能填补语流的空白、提醒听者注意,又能给说话者提供思考的余地;用Oh,I forget和Oh,I remember等标记语,则表明说者突然想起了某个话题等等。

(3)妙用迂回策略

迂回策略(circumlocution strategy)是学习者在英语会话中遇到交际障碍,因词汇量不足等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或正确表达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欲传递的思想、看法和观点表达出来的方法。运用换说法(paraphrase)、同义词、上下义词等方法可达到成功交际。如在下例中:

A: What does your friend do for a living?

B: He’s one of those who give legal advice.

A: Oh, I see. He’s a solicitor, you mean.

B: Yes. That’s the word I was looking for. My vocabulary is still very small, I’m afraid.

A: Never mind. You explained what you mean.

对话中,交际者B虽不知道“solicitor”一词,但却很好地运用迂回策略,通过解释“He’s one of those who give legal advice.”使A明白了B的朋友是一名律师。

(4)借助非语言手段

口语交际过程中,要善于借助面相身势如点头、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传递感情、表明态度、弥补语言使用上的不足,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在无法表达但又非说不可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实物、图画、手势、设问等方式主动向对方求助,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3.4 正确处理流利性和准确性的关系

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都不能偏废,但在初学阶段应更重视准确性;在高级阶段可加强流利程度的教学。教师对待学生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应注意策略,以避免挫伤学习者积极性为原则。尽量忽略学生的错误,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出错而怯于开口的心理焦虑,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感中增强其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4.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必须拥有较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受学习动机、语音语调、词汇量、思辨能力、交际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习者的口语学习动机,采用多种训练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学习者也应珍惜口语训练的机会,掌握技巧,学会运用有效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Language Teaching, 1998(31): 117C135.

Richards, J.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Vandergrift, L. Relationships among Motivation Orientations,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Proficiency in L2 Listen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1): 70C89.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1,32.

范宜.英语学习方法指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2(4):3-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2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78-03

挫折和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现象。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人际沟通受到阻滞,致使成就感、安全感荡然无存,挫折感便油然而生,因此出现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消极的情绪,甚至还会出现攻击。挫折对人的影响与其说取决于挫折本身,还不如说取决于对挫折的评价和态度。面对同样的挫折,有的人焦虑不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有的人却心平气和、冷静应付、乐观进取。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拥有相对优裕的生活条件,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没有什么机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导致许多大学生遭遇挫折时,他们的心理容忍力和承受力非常低。在学业上很优秀的大学生,如果心理素质差,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束手无策,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佼佼者,在事业上也难有大的成就。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挫折形成的原因

挫折,任何人都会遇到,对于涉世不深、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挫折更会接踵而至。导致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多层次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是内在主观因素与外在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引起挫折的原因是复杂的、因人而易的,所以,大学生受到挫折后不要惊慌失措,要根据外在条件和自身情况冷静、客观地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教师则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对挫折进行归因分析。具体来说,形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导致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矛盾

这里的主观是指大学生的自我需求。客观是指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现实条件。一旦客观与主观有冲突,客观条件达不到主观的要求,就会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客观与主观产生矛盾的主要表现有:大学生个人无限的物质生活需要与家庭、学校、社会能提供的有限物质条件之间的矛盾;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的愿望与同学、同事竞争的矛盾;希望展现自我、要求进步与机遇不多之间的矛盾;要求自由、独立与纪律、制度约束的矛盾;渴望良好的与人际交往与自己在集体、团体中的地位之间的矛盾等。

1.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以往的教育体制存在着欠缺。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小学生就被成绩高低所牵制,一天被逼迫着补习、作业等,进好学校的竞争压力使他们牺牲了应有的娱乐,缺少了童年的天真与快乐。这种以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使学生缺乏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大学是将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的场所,不光要求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情商,有部分大学生新生,无法适应新环境,遇到挫折不敢面对,而是推卸责任、消极逃避。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是佼佼者,而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林的环境中优势消失,就没有了自信心,部分学生还产生自卑心理、进入恶性循环中,表现出强烈的挫折感,无法自拔,致使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求知欲变得冷淡。

2.部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由于社会的原因,大学生的父辈们很多以前都经受过辛苦、贫困的生活,总想给儿女们最好的生活,平时在培育孩子时,总是把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们面对的困难和和挫折父母们总是千方百计替孩子们去解决。孩子一旦考上大学,更视其为宝贝,凡事都顺从、代劳,如每年新生开学报到时,大都是一个学生两个乃至于更多的家长送,帮儿女们排队办手续、铺床,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等,这种从小就没独立处理过一些困难,凡事由父母包办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养尊处优,独立生活能力很低,读大学后毕竟要离开父母和家乡,然而就会在生活上感到无法适应、无法在各种挫折中正常成长,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社会化过程,更有甚者还会导致有些大学生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导致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还有个性不完善

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朝气蓬勃,敢于探索冒险,富有开创性,但从综合素质来看,个性还不够完善。如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认识片面、容易偏激、理想浪漫、情绪不稳定、耐力不强、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世界观不明晰等。大学生个性的不完善导致了挫折心理的形成。

1.部分大学生心理挫折承受力较差。如未能入选学生会而自暴自弃的;因演讲失败而长期自我封闭的;离家才几个月的新生三番五次地要请假回家的;追女同学不成而酗酒闹事的等等。心理挫折承受力不好的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紧张、焦虑和不安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有消极的影响。尽管大学生中只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但对他们的教育是否有效、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氛围和校园稳定,因此,要花费老师们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教育照顾帮助这部分同学。

2.校内、校外环境差异会让大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相对是一片净土,同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单纯,而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社会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到处充满竞争、充满风险。校园和社会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差异,从学校到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让大学生们一时无法适应。此外,喧嚣的环境和交通、住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也会引起同学们的挫折感。大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面临的各种变化都是巨大的,产生挫折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大学生教育中提前加强挫折教育、提高接受挫折的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大学生面临挫折的表现

在大学生群体中,面临挫折时的反应主要是冷漠、焦虑、消沉、抗争、攻击、固执和退化等多种形式。冷漠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挫折时非常被动,不去主动应对,不去对挫折对象进行攻击,而是看不到希望,表现出对挫折情境无所谓、无动于衷的态度。焦虑是指大学生在遭遇多次挫折后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感,在生活中时刻担心会遇到挫折,而产生紧张、彷徨不安的情绪状态。

消沉是指大学生遇到挫折就灰心失望、失意懊丧、精神萎靡,是意志薄弱,经不起风浪的表现,大学生处于消沉状态时往往认为人生不过如此,理想、前途都是无稽之谈,从而变得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抗争是指大学生遇到挫折后积极应对,不向挫折妥协,表现出一种更加奋发向上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状态,比一般情况下的奋发程度更进一步。攻击就是大学生受到挫折后,将愤怒的情绪对给他造成挫折的人或物发泄,经常谩骂同学、责备老师、损坏公物等行为。固执就是有些同学受到挫折后,按自己的方式盲目重复一些无效的活动,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且对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的意见置之不理,总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的一种行为。退化就是指一部分大学生遇到挫折后情绪激动,像小孩子一样哭闹、耍赖,没有主见,盲从他人的一种状态。长期的这种心理的痛苦煎熬,导致有些学生发生精神方面的疾患,一旦发生了精神疾患,即使多年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也难以逆转健康的状态。

三、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种办法

挫折在大学生生活中是时时存在的,困难和逆境也无处不有,对大学生进行挫折心理的调适极为必要。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毅力,同时还需要冷静和理智。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免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只不过有些挫折轻,有些挫折重,有些挫折对大学生的打击大,有些打击小,所以大学生首先应正确认识挫折。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能帮助克服困难挫折的,不是困难、挫折、冲突本身,而是大学生们对于困难挫折的看法以及用来处理对付的方法。挫折教育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不是教大学生们如何去避免困难挫折,而是给大学生们设定一些挫折,教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教他们正确克服挫折的方法,从而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长。

2.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塑造坚强的意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内心总有一种减小压力、摆脱痛苦折磨、保持稳定情绪、随时处于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这种倾向就叫心理防御机制。而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否完善,意志是否坚强、与耐受挫折的能力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胜利是属于意志坚韧的人,张海迪以“跌倒一百回,就要爬起一百零一次”的坚韧意志,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英国心理学家布朗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遭遇任何挫折和障碍,他会永远碌碌无为,一直保持其自我感觉良好和平庸的状态,既糊涂又愚蠢,像母牛一样怡然自得。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看他的意志是否坚强。而坚强的意志品质需包含四个特征: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针对大学生,高校教育者应逐步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生活有较高层次的追求,首先要确立努力就能达到的近期目标,继而制定中长期目标,始终保持进取、积极向上的个性,提高适应环境和改变恶劣环境的能力,培养既能忍受折磨又有克服困难挫折的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品质。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抗击打能力。具体的,我们还可以经常组织同学们学习伟大人物、英雄模范人物在挫折面前百折不饶奋发图强的事迹报告,以此来激励他们、督促他们,这对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起到较好的效果。

3.认识自我开启成功的通道。认识自我从三方面做起:一是遇到困难挫折时要沉着理智,从主观、客观、条件、环境、目标等方面冷静分析自己受挫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进行补救。二是要对自己的奋斗目标予以正确认识,并在前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对目标进行调整。大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特长、优势,制定最适合于自己的前进目标,目标一旦确立,就要全力投入到目标的奋斗过程之中。假如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发现制定的目标与自身不适,拼尽全力都无法完成,那么就不必再死撑,须要重新分析自己,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达成目标。如著名剧作家年轻时的志向是当一名医生,报考了三次北京医学院都没能录取,随后他及时调整为搞戏剧,最终在戏剧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三是要常常把压力化为动力。其实,一个人的积极向上因素是需要外界的刺激和压力来调动的。“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纵观历史的伟大人物,他们多数是在磨难困境中成就起来的。

4.鼓励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祖国的日益繁荣昌盛,当今的在校大学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对外界社会生活了解很少,进入社会后,他们将面临现代市场经济的挑战,就变得很难适应,且无法承受挑战带来的压力,这是因为大学生们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社会,不了解社会本来就存在诸多磨练,这使得他们几乎没有遭受社会挫折和在社会中克服困难的机会。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在教导过程中,做到讲理论,讲事实,靠理性启发,用事实验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大学生们从心灵深处主动接受教育。同时要多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提前接触外面的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教育者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给大学生创设些困难和挫折,让大学生们积极地寻找克服挫折、战胜逆境的方法,从而受到实践锻炼和考验,以此来提高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自我调适能力及对挫折的耐受力。另外,可以让大学生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和体能锻炼,让他们在“劳其筋骨”的尝试中,磨炼意志。在这里要提醒一点,教育者要正确理解“挫折教育”的意义,挫折教育不是仅仅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吃点苦挨点累,而是要从教育的本质,从培养人的高度,来理解和实施“挫折教育”。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论人世的痛苦[M].

[2] 江伟康.大学生健康教育读本[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

第3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恩创者 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创新创业

一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自2001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49万人,预计2016年毕业生人数将有可能更多。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各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课,并且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调整好就业方向,提高自身素质,迎难而上,学会自主创业。

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近年来,“创新”一词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要求,不仅在各高校大学生之间被推崇,而且在很多企业之间深受重视。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市场不仅需要技术型人才,更看重创新型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同时是对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

三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无论什么时候,创新都是不朽的主题,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民族的精神灵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希望更多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创新创业。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期,相比以前,更注重人的综合素质。而高校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各高校将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视为首要任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未来人才资源管理。

二、大学生怎样创新创业

首先,提高自身创业素质。面对创业,很多大学生感觉一片迷茫,不仅缺乏对公司运营情况的掌握,而且连一些基本的商业专业词汇都不了解,感觉无从下手。创业之前,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有关创业的基本知识,同时端正态度,好好学习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一课。

其次,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并累积经验。创业前,准备工作要做到位,切忌盲目创业,也不要急功急利。可以亲自去相关单位实习一段时间,学习别人的经营模式及其他可取之处,为自己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

再次,多方面熟悉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充分了解优惠政策后,最大化地利用优惠政策自主创业。同时,为创业前期提供资金,为后来更好地发展夯实基础。

最后,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创业道路中,大学生会面对各种困难、挫折。但是,往往打败他们的不是那些客观因素,更多的是心理承受的各种折磨等一系列主观因素。所以创业的大学生需要极大的勇气面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即使失败,也不轻言放弃,要有“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的决心和勇气。

三、“恩创者”项目实践的意义

在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各级领导、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的“恩创者”创业训练项目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下学生资源进行整合,对接相关企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到企业实训工作,从而更好地让他们明确就业方向、指定职业规划。“恩创者”的创立为在校大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互惠共赢的桥梁。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上班,提前接触自己喜欢的工作,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是很好的勤工俭学的机会。不仅解决了在校大学生课余无聊的现象,更给大学生提供了积累社会经验的平台。对于企业而言,解决了一线缺人及很好地规避了人才流失问题;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缩短了试用期,大大降低了企业培训费用;提高了公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并在招聘期间对人才的选择留用占据主导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仅缓解了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压力,更为培养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恩创者”的创立正积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是“创新世纪”的产物之一。希望该APP能够得到大家的青睐。

参考文献:

[1]http:///kuai_xun_4343/20141202/t20141202_ 1208601.shtml.

第4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 预防 干预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人文社科校级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17-0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学生网民群体占比最大(30.6%)[1],而在时间和金钱都可以相对自由安排的大学阶段,上网已经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防止及战胜网瘾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必修课。笔者在网络成瘾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资料查阅、问卷调查、课题研究、亲身实践等环节深深地认识到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在大学中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打造健康上网氛围、建设多级别的网络成瘾预防干预机制,帮助大学生预防和战胜网瘾已经是一种责无旁贷的选择。具体实践与思考如下:

一、预防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由于我国虽然在大学之前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大多都是教授一些计算机的初级知识和软件操作,而对如何健康地使用网络基本没有涉及,所以一进入大学,因为学习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紧张、生活环境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很容易使部分学生转到互联网上去寻求各方面的心理满足,产生网络成瘾,如果此时让大学生全面认识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了解如何正确健康使用网络,势必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增加网络成瘾问卷调查

对新生入学后开展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并特别增加网络成瘾的摸底、筛查内容,如采用Young设计的八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对大一新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并筛选出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对得分较高的开展干预工作。

(二)开展健康使用互联网的专题讲座

帮助大学生认清互联网虚拟、去抑制、工具的本质,为大学生提供合理使用网络的健康模式,并对影响网络成瘾的个人、家庭及社会原因、长期危害等进行重点讲解。这可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对网络无所不能的错误认识,在认知领域重塑对互联网的客观评价。

(三)增强大学生适应性认知能力训练

Davis(2001)认为,影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核心因素是“非适应性认知”, 关于自我的非适应性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怀疑、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否定的自我评价等; 对世界的非适应性认知则认为网络给了他一切, 现实则一无是处。他认为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情感症状和行为症状是由认知症状诱发的。只有引导学生领悟、理解到使自己产生不适的现实压力因素, 并通过积极的行为来应对和减轻这种压力,通过一些具体方法的训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产生的不同心理体验才能够最终避免网络成瘾状况[2]。

二、干预方法

目前对网络成瘾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对大学生的网络依赖首先应作为一种不良行为习惯来看待,不宜直接上升到精神疾病的范畴,所以在干预这种不良行为时可考虑从学生的认知、行为、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综合入手,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可替代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认知行为习惯,从根本上消除网瘾。具体可思考以下方法:

(一)认知行为干预

首先要改变网络成瘾大学生错误的认知,让其认识到网络在给他们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虚假性[3]。例如,有的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上聊天,让其充分认识到网上交友并不一定会扩大其交友范围,很多印象良好的网友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像换了另外一个人。第二步让网络成瘾大学生选择一种比较感兴趣的积极健康的行为做为摆脱网瘾的替代行为,设定每天的行动时间、目标,通过一步步实现目标作为激励和引导,进而实现对新行为的正强化,逐渐帮助其摆脱网瘾。

(二)环境干预

环境对人的影响众所周知,许多学生都是受到周围同学的潜移默化,加上便利的上网条件,才一步步陷入网瘾之中的,所以重视环境的力量也会对网络成瘾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如已经有一些大学制定了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校园里不得拥有个人电脑的规定;还有一些学校积极管理校园周边的小网吧;对大学校园内的电子网络加强监管,例如屏蔽大型网络游戏、黄色网站、限制每次上网时长等,这些行为都是对帮助学生戒掉网瘾有一定益处、值得认真思考的有益尝试。

(三)体育运动干预

通过运动消耗网络成瘾学生的大量能量,提高他们的免疫能力和改变他们的代谢系统,缓解眼睛、颈椎、肩肘、腰椎及腕部疲劳,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规律。总之,通过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症状实施干预,具有独特的心理效应,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成瘾症状并促进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一定程度的提高。体育运动所独具的心理效应,可以作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一种有效形式进行推广。

(四)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疗法在治疗网络成瘾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可以将有网瘾倾向的大学生组织成一个团体,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指导者,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帮助小组成员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从而摆脱孤独感、无助感,加强团体合作,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3]。

(五)引入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

综合性大学中往往开有社会工作专业,通过引入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可有效利用校内资源,缓解专业心理健康老师人手较少与需求量较大的矛盾,并且干预效果非常明显。所以建议社工从优势视角出发,以小组工作为社工方法来发掘青少年内在的潜力及优势的方面,让青少年正确并适当的使用网络促进其人格和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利用同质性小组与异质性小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帮助困难青少年个体获得来自同辈群体和小组内的情感支撑和资源互补。最终使网瘾青少年由内而发的摆脱网瘾,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其他由网瘾带来的种种困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5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死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死者和经历丧亲之痛的亲友、家人等,因此,临终关怀也应包涵两个方面:对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其家属的人文、心理等关怀。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等对临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令临终患者的家属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宽慰和舒缓,对亲属的心理感受也是有益的。1.2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的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的升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了医疗体系之中,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如何帮助老年人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障老年人生命历程最后阶段的质量,不仅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公共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独生子女政策、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老人社会福利机构不完善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对高龄老人、临终老人的照顾不足,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关怀也很难到位。临终关怀,尤其是对高龄临终老人的关怀,不仅是一种人文主义关怀,更是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能否做好对临终老人的关爱,也是以中国社会化伦理道德来体现。

二、临终关怀的哲学渗透

生与死是亿万年来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演化规律,也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临终关怀不能仅仅驻足于医药技术上的临终关怀,还应该注重哲学关怀的应用以及对临终患者精神上、心灵上的安顿,同时通过借用哲学、自然等规律进行疏导,使临终患者的家属能尽快从悲恸中走出来,早日放下和看开。

1、哲学疏导

哲学对于生与死的理解,有非常深刻的探讨,对于临终关怀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指导作用。生与死的问题存在于人们的常识性思维之中,任何哲学都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有关“死亡”的问题以及对死亡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死亡,可以以一种更为日常的方式靠近和面对死亡,同时可以给需要面对死亡的人更多的温暖和帮助。对于临终关怀而言,哲学可以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帮助:一是如何认识生与死。孔子有云:“不知生,焉知死。”而同样,如何去看待死亡,反过来又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令生者在他人临终时能够更为理性地理解和感悟生命的存在与死亡的不可避免,从而在心理上对死亡有一定的准备和感知;二是如何认识死亡的过程,即临终状态、临终过程,包括我们自己在临终状态时应怎样去看开、怎样去面对,怎样高贵地、有尊严地死去,以及如何去慰藉那些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人及他们的亲属,如何更正确、更人道地让他们在人生之旅的最后阶段多感受一些温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独。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有爱心和陪伴是不够的,临终关怀的布施者还需要更多地将哲学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传达给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开导;三是如何面对丧亲之痛。不可否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若将个人的死亡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下,如整个宇宙、整个自然界的演变之中,个体的死亡就会淡化。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认为,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已不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而是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的问题,也就是“死”的问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亦强调只有意识到死亡这一终极宿命,才拥有了理解并开启“此生之最终极意义”的可能。而美国著名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甚至认为死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艺术。事实上,从哲学的理解中获得对丧亲之痛的慰藉,不仅可以让死者亲属更为从容地放下悲恸,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和领悟生命的真谛,使生者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可以立足自身生命真谛而本真地生活下去。

2、生死哲学与死亡教育

在我们当代的教育体制下,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当中,除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外,很少有关于死亡的教育,更缺少关于死亡哲学思考方面的教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谈论“死”的话题是很不吉利的,因此多数人都较为忌讳。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但惟独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如何去面对自己或者亲人、朋友的临终过程。这样很容易导致我们面对死亡时不知所措,精神和心理全盘崩溃。其实,死亡教育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疫苗,当人们真正面对死亡时,接种了疫苗的人才会有更好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死亡,才能更淡然、冷静地渡过。海德格尔曾经提出过“向死存在”的概念,他认为应该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生存的意义,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对死亡的超然态度。在中国推广临终关怀,首先需要人们在思想上进行一场革命,打破对谈及死亡的忌讳,需要在全社会普及死亡教育,开展死亡课,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使人们在面对未知的死亡来临前可以做好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

三、与临终关怀

宗教对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首先都认同非宗教性的医学对于死亡的定义,佛教、基督教等皆如此。但宗教在肯定人有肉体死亡的同时,也认为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即认为人在今生及今生之后都有宗教性的生命。宗教对死亡的定义和界定,在临终关怀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宗教的临终法事可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形式,它可以参与并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活动。宗教所提倡和实践的博爱、慈悲精神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它可以让临终患者和患者亲属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获得精神上、信仰上的慰藉,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1、佛教

佛教是对人类生命过程,生与死的轮回演变有较为深刻探讨的宗教之一。佛教中业障轮回、因果报应等观点,对生与死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佛教认为,世间生命体都处于一个不断流转的“无始经轮”之中,而所有生命体都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这“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在每一次的转世过程中,决定临终者来生去向的乃是因果业障,即民间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有四圣谛:苦、集、灭、道,释迦牟尼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要修行、要广积善因,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而获得究竟涅槃,在来世的轮回中得到善果。佛教的这种生死智慧以及超越生死的生命观念,可以让临终患者透悟生命,视死亡为自然、正常的生命流程,并达到不恐惧、不怨恨,身心两安的境界,同时能让临终者及其亲属、朋友在面对临终过程时能保持一种善心,满怀慈悲地去面对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因患者去世而引发的患者家属与医院、医生之间的恶性矛盾与纠纷。佛教对于临终关怀的慰藉,不仅对于临终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临终患者的家属获得一种更为豁达的解脱。面对亲人的离去,临终患者的家属经受着一种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悲伤,若患者家属信仰佛教或无明显,可尝试从佛教的教义、生死轮回观等帮助家属去放下悲恸,更坦然地接受亲人离去这一事实。事实上,早在1980年,日本国内的佛教组织就发起了一场以临终关怀实践为主旨的“精舍运动”(ViharaMovement),此项运动最早于佛教信徒之间展开,为临终者提供心理、精神和思想上的开导与咨询,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信念。后来这项运动更是开展到许多非佛教徒当中,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终关怀之中。

2、基督教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来看,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点:一、上帝创世说。即认为世界的一切万物皆由上帝创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人的生命不是人所固有的,它由神所赐,由上帝所主宰;二、原罪救赎说。“原罪”是基督教教义的根本,基督教把人的生命视为是原罪救赎的过程,并认为死亡才是真正的升华,人的灵魂经过死亡才能获得超脱;三、末日审判说。这一观念是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人在即将死亡时,都将在“世界的末日”接受上帝的审判,并将被决定是“入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通过死亡这一审判,来赦免世人的罪,又让他们重获自由、得到新生。基督教的教义将人的生命认为是上帝的一种恩赐,生与死不是个体所能决定的,因此,能够不畏惧死亡的教徒对待生命多多少少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态度对于临终关怀的开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临终患者能够更从容豁达地看待自己生命的结束,另一方面这种将生命托付于上帝来决定的观点也能让死者家属更好地接受亲人的离去。当今基督教在医学领域的宗教干预以及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要比其他宗教更为广泛和深入。例如,香港的教会医院早已于2001年就设有院教部,专门负责工作,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灵实医院,该医院所有的医生,50%的护士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并常安排宗教人士与患者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从而安慰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情绪平静。在美国,基督教对临终关怀的巨大影响体现在对于临终关怀精神的理解,并且已深入到了实践层面,美国的社区护理很多都包括了临终关怀,提供临终顾问。

3、其他(羌族)

对患者的关怀和救护,羌族人一般采取如下程序:生病-占卜病因-法事救助-医疗救治-法事定临终-临终仪式-宣告死亡-丧葬仪式。释比占卜是羌族人临终关怀行为的依据和指南,它可以对临终者产生心理平复功效,这种功效来自羌族人民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心理暗示,最根本的是羌人的。释比占卜后,临终者相信自己从神灵那里获得了护佑和愈病的力量,甚至坚信病邪魔怪已经被驱除体外,从而调动患者体内的积极因素,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以及临终过程。

四、我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素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临终关怀工作开展得较晚,各方面都与其存在着一定差距,首先是整个社会对临终关怀这一工作尚未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与我国近几十年来重视物质、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另外,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念、生命观念以及传统的孝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实施和开展。此外,中国的大部分医护人员尚未有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以及相关的知识,这也是我国临终关怀工作尚未取得突破的一大影响因素。而我国对生死观、死亡认识的教育不足,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义工的缺乏,以及我国宗教事业发展不健全等因素都对临终关怀在我国广泛和深入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

第6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向死而生”。“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是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它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在海德格尔看来,生与死难分难弃,生命不是逃避死亡,而是面向死亡,正因为此,才更显现出生的重要性。死实际上成了生的前提,而生是死的结局。这样的辩证分析有些难于理解,实际上正体现了哲学家积极的人生观,即知死守生、视死而生、轻死重生。

而在这篇《鸟啼》中,作者表现了对生与死的思考,但在“向死而生”的这一主旨时却有了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将这篇文章的思路理出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笔者参考另一翻译版本(于红远译,题为《鸟鸣啾啾》,见《劳伦斯随笔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以下简称“川版”)。

文章围绕着“死”与“生”这两个哲学命题,分别以“冬天”和“春天”为象征,以鸟啼的迟钝、缓慢和鸟啼的明快、悦耳为表现。

作者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严寒的冬天,是残酷的死亡,“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给读者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从而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

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鸟啼声慢慢响起。文章的第2段至第5段通过鸟啼具体地表现死与生。“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隐约而清越的声音”“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闪动出鸟儿的啼鸣”“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凝成悦耳的声音”等,鸟啼声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微弱、隐约、含糊;二是清越、明快、悦耳。其原因也就来自于两个方面,前者是因为冬天巨大的威力还没有消退,后者是因为春天的到来不可阻遏;前者是因为死亡还在威胁着鸟儿,后者是因为生命的气息在鼓舞着鸟儿。

在“川版”中,第4段后还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味鸟啼声中的这种斗争。“这么快地意识到新世界的到来几乎是一种痛苦了。大地死了,大地万岁!然后鸟儿们甚至省去了这一宣言的前半部分,它们的叫声只是一个微弱、盲目、充满活力的‘万岁’!”

作者为什么把“新世界的到来”说成“是一种痛苦”?为什么“大地死了”,又呼“大地万岁”?这里的“大地死了”,是因为“新的大地来临”,而“新世界的到来”又给生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鸟儿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比死更加艰难,更富有挑战,所以作者给鸟儿的叫声加了三个有意思的定语:“微弱”“盲目”“充满活力”。“微弱”和“充满活力”代表着“死”与“生”的两极,“盲目”则源自于作者的担忧,在作者看来,鸟儿还没有意识到生命的责任与挑战,就急忙地啼鸣是盲目的。而这也引发了作者对死与生的深入思考。

文章的第6段至第8段、第9段至第11段,分别是作者对这一现象的第一重思考和第二重思考。第一重思考侧重于从死中走出,第二重思考侧重于对生的歌唱。

在第一重思考中,作者都是先从冬天和死亡写起:“冬天抑制开一切”“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严寒中沉闷的响雷”“重压在我们身上的寒冷”“那些散落遍地、尸身不整的鸟儿腐烂而可怕的景象”。然后写到春天和生命:“番红花就会突然间显现,胜利地摇曳”“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我们听到了鸟儿们发出的轻柔而欢快的隆隆鼓声”。在这一部分中,冬天的印记还非常深刻。第7段中“冬天走开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川版”中是这样写的:“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在冬天和毁灭的记忆中再多呆一会儿,但冬天已离开了我们,我们的心不由自主地在落日中吟哦。”“冬天和毁灭”有什么好留恋的?实际上这里正是作者对死亡的思考,就像海德格尔,从死的角度看生,首先研究的是死亡。

第9段和第10段则重点表现了“春天不能抑制”“春天来到我们中间……这喜悦,我们禁不住”,侧重于对生的歌唱。第11段是对前两段的补允说明,它指出冬天和死亡“永远不是我们最深处真正的自我”,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其实这与第9段的一句话翻译有关。文章第9段说“世界不能选择”,这个译法含糊其辞,究竟是世界不能被选择,还是世界不能去选择?相比较而言,“川版”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作者的意图:“我们无权选择世界。我们自己无可选择。”第一句话是强调了世界的客观性,第二句话是强调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客观性,而客观性正是我们无法回避死亡、我们应从死亡中看到生命的原因。所以说春天和生命才是“我们最深处真正的自我”。

文章的第12段至第15段,是作者的第三重思考,经过对生命的死亡和死亡中的新生的思考,作者对死与生的认识在第12至第15段中得到了总结,并从总结中得到生的启迪。

在指出“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之后,作者指出生是对死的替代,生是对死的继承。这个地方教材的翻译很有诗意,但也很朦胧,借助于“川版”,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作者这一段话的用意了:“在有生命的地方,也就没有死亡,任何死亡都不存在,只有银色的喜悦,完美的天堂。”

教材的第14段中这样写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了,尽管同伴昨天遭遇了毁灭。它们不能哀伤,不能静默,不能追随死亡。”而“川版”是这样译的:“即使他全部的同类都在昨天被毁灭了,他也不能哀悼、不能沉默、不能追随死者而去。他不属于死,因为生已拥有了它。”“川版”的翻译更强调了对生的内涵的深刻认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在这里是有意识地强调生与死的截然不同,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使命。这其实也正是“向死而生”这思想的具体体现,海德格尔的目的就是在于激发人们对有限生命积极把握的进取精神,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第7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本课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单元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提高人生价值。

3.运用: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教学方法】

情景展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朗读等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组成4个学习小组,按照任务需要准备材料,完成任务。

第一组:制作PPT,演示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第二组:收集资料,制作PPT或多媒体,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第三组:收集资料,制作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第四组:收集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2.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觉得人活着为了什么?

要求全体学生不记名写在纸上,老师马上收上来,与学生一起分享答案。

生1:为了讨个好老婆,过上好日子。

生2:为了爹妈生活得更幸福。

生3: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生4:住别墅、开宝马、有美女陪伴。

生5:为社会做点事。

……

设计意图: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活思维。

讲授新课:

教师:人活着为了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例如:1979―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引出课题“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板书)

一、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板书)

刚才同学们畅想了一下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此我们先要搞清本次课要牵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根据分工

活动一:请第一组代表展示并讲解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重要概念:社会价值、自我价值、苦与乐、生与死的含义。

重要原理:人生价值、苦与乐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学们弄清楚了以上重要概念和原理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既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又体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呢?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

二、人如何才能活得有价值呢?(板书)

活动二:请第二组代表展示制作的PPT或多媒体视频,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1.介绍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千手观音主演邰丽华的感人事迹。(视频展示)

2.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事迹。

3.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三栖尖兵何祥美感人事迹。

(视频时间长短,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剪辑)

教师围绕观看的视频内容组织学生讨论问题:(1)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2)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发言交流(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上人物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同时让学生从这些普通人不平凡的事迹中获得情感的认同。

活动三: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P147调查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素养却体现不出,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定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为: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请同学们讨论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职校学生就业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每组派代表课堂交流)

教师总结: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想多赚钱,过上好日子、活得有价值与人的素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辩证思维能力。

三、我们职校学生怎样做才能活得有意义呢?(板书)

活动四:请第三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资料或制作的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创业典型:孙晓东(杰出校友、苏州天堂居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张权方(杰出校友、常州市家装行业精英)。

就业典型:邓建军(常州人、百度搜索称为共和国的脊梁、蓝领精英)、储永坚(杰出校友、常州市首届十佳金蓝领)。

课本P148小王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讨论并谈体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今后就业方向畅谈自己对人生的规划,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途径等。

设计意图:用学生兄长的成才典型例子告诉在校的同学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在劳动中奉献社会,既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又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奋斗”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学生收集杰出校友的资料,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过程。

教师总结: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靠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更多的人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在就业创业中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让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板书)

活动五:请第四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1.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去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当选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3.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事迹。

4.原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受贿、贪污案被判死刑的警示。

5.江西省原副省长贪污受贿被判死刑的警示。

(以上典型案例可有选择地利用)

学生讨论并谈感受:学生们对苦乐观和生死观有自己的看法(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给学生以强烈的对比,从而在内心产生强力的碰撞,引导学生只有遵纪守法、诚实劳动、为国奉献,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事例对比中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体验、感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总结引导:苦与乐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并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怎样才能做到生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勇于进取,迎接挑战。

崇尚真理,在国家民族危难时视死如归。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生的精彩,死的有意义,要以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为指导,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能提高人生价值。

活动六:配乐诗朗诵

最后全班同学齐声朗诵配乐诗“有的人”作为本课结束

(课件显示)臧克家的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使学生的正面情感体验达到,有多重收获。

本课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高人生价值。

作业: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活动设计方案:(400―500字)

由于种种原因,你正在面临死亡,终期将至,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后5件事,你会做哪5件事,并排出先后次序,然后写下你的遗嘱(只写50字以内)。每个成员认真思考后写下决定和遗嘱,谈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体验、感悟到:人生在世,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做,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一定要珍惜现在,活好自己的每一天,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精彩而有意义。

教学反思:

1.本课内容虽涉及人生观常识,但不能从哲学的角度组织教学,对于教材中的哲理,仅要求学生有感性认识,关键是要求学生掌握方法论。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举典型事例,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这些道理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第8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西方新锐哲学思想的发端往往是建立在对于哲学传统的突破与背离之上,海德格尔便是其中之一,他提出了许多与西方传统本源化思维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在西方近代哲学界影响深刻。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刻,突出体现在先秦时期,而当时的老庄思想以其思辨、翩然、不羁和幻化的色彩成为了这个万紫千红的哲学世界里的佼佼者。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譬如他们对于生死的态度,存在的意义的探讨上。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生平事迹丰富,褒贬不一,其哲学思想对于后人影响很深刻,主要表现在对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诠释学、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心理学及神学影响上。他很早就开始关注东亚思想,尤其对道家思想最感兴趣。据莱因哈德·梅依考证,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就通过德文译本熟知《庄子》 的思想。1946年海德格尔与萧师毅合作,仔细研读并翻译了 《老子》 中的八章。海德格尔把对 “道”的思考整合入自己的思想当中。他关于无、语言、人、物、技术等的思考都与道家思想有关,对道家核心文献的研究是他思想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1]海德格尔与道家思想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他们思维方式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脱去表象性思维方式,在原初的境域中讨论问题。海德格尔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存在之说、死亡观以及时间观等等,在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发展的全程中,不存在那种异质性断裂式的“转向”, 但始终发生着惊心动魄的思想搏杀和构境论意义上的深渊化,不时的, 最常发生的是不断返回到初始, 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点也是思之原点。[2]

老庄思想由老子和庄子思想共建,老子思想具有强烈的思辨精神,庄子思想具有强烈的幻化色彩,但是二者同源一宗,在对于权术、人生的态度上都是高度的一致。对于政治的态度老庄主张无为而治,对于生死的态度老庄重视死而轻视生,认为生与死是辩证相生的,对于生活提倡一种本真的态度。老庄思想与当时的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在政治思维上二者截然不同,儒家提倡君臣纲常,宣传等级思想,注重礼乐传统,而老庄思想的纯粹在于恢复一种本真的状态,在无为的意境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海德格尔与老庄的生死观比较

海德格尔的生死观突出体现在 “向死而生”的观点中。关于死亡的理论、观点和学说,若粗略地归结一下,大致可分为两个基本方向:一是把死亡看作终结。死亡是在生命的终点才出现的事件,就是说,死,只是单纯地对生命否定,它终结了一个生命,与过程无关。另一个是将死亡看作是消失,不复存在。这个方向把人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它认为,在人类尚未出现前世界就已经存在着,而人死之后世界依然存在,即是人不能离了世界,而世界可以离了人。[3]海德格尔不赞成上述两种观点,他认为死亡是“我”之死,是站在以死亡为中心去研究死亡的问题,“每一此在向来都必须自己接受自己的死。只要死亡‘存在’,它依其本质就向来是我自己的死亡”。[4]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站在存在之点去思考,只有真正融入死亡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而存在论里面死亡的真正含义也就是“向死而生”,是在死亡的可能性里面,感受死亡。“正在追问的向死存在显然不能有操劳着的汲汲求其实现的性质。首先,死作为可能的东西不是任何可能上手的或现成在手的东西,而是此在的一种存在可能性。其次,实现这一可能的东西的操劳肯定意味着引起亡故。但这样一来, 此在就会恰恰把自己所需的生存着的向死存在的基地抽掉了。”[5]所以,死亡是唯人类独有,动物与生物只有消亡。由上可以看出,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世界里,死亡近乎于一种永恒之物,它伴随一个人的生而行,而一个人要真诚地活在这个世界里必须勇敢地向死而生,去参悟死的精髓。在这一点上与老庄的生死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众所周知,老庄的思想是玄妙的辩证法。老子谈及生死时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又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对待生的态度是明显,与流俗人重死的观点截然不同,他认为生反而是一种一无所有的状态,人处于生存的状态之时它是柔弱的,而死,在他看来反而等于拥有了一切,反而能抗拒外界的伤害。这个观点用老子的玄学是易懂的,因为在常人看来美好和无限的东西,在老子看来是富含隐患和极度有限的事物,如生与死的关系,人们很难放下生去面对死,而在老子的有无相生的观点看来,生抑或是死,而死抑或为生,此所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另者,在老庄思想的又一集大成者庄子看来,死是更加翩然的一件事了。在《庄子》外篇《至乐》中庄子妻死,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一则故事中鲜明地传达了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

原文如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所以在庄周眼中,时间万物朗阔生死都是幻化相生的。人们将生看做始端,却将死看做终端,而庄子对于这种想法是不屑的。他认为其实本无生也本无死,本无形也本无气,生死幻化相生,与自然规律融为一体,所以,不论生还是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由上分析了老庄的生死观,可以看出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的生死观共同突破了流俗对于生死的看法,是一种既不看重生也不畏惧死的态度,认为死亡本来就寓于生的过程之中,生既不是生命开端,死也不是生命的结束,二者总是在幻化的过程中相易相生。所以对待生死,一句话用以总结“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是老庄思想与海德格尔对于生死的共同态度。

转贴于

二、海德格尔与老庄的生存观比较

在海德格尔与老庄这里,生存是一种栖居的方式并不是一种简单存活。对于海德格尔而言,生存与存在是互寓的,存在的关系之中蕴含生存,“只要存在在它的生存本质中, 也就说在出离着的本质中,在自身中持守着这种生存,并且把这种生存作为在存在者中间存着在的真理的处所聚集于自身,那么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关系。因为作为在这一关系中生存着的人就保留在这个关系中,存在也作为这种关系遣送出自身。”于是存在于生存的关系成为了一种玄学。海德格尔认为人应该走向恢复本真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方式,是与自然和谐共生融为一体的生存状态。海德格尔把人与天地神人的关系称为四化了的关系( geviert) ,四化区别了把天地神人机械地堆砌在一起的看法。由于人心灵的敞开,由于人在世界之中的居留才使天地神人进入到由心灵敞开的境域之中,由于心物一体的境遇才使万千事物得以显现化生。[6]海德格尔设想了一种理想的栖居方式那就是两百多年前黑森里的农家住舍,“在那里能在恭谨恳切地筑造屋舍, 把天地神以及会死之人都素朴纯一地放置进物中。”[7]海德格尔试图引导人们远离尘世中机械的喧嚣和现代生活的浮躁心情,找到回归于自然与天地神不分彼此物化为一的状态,这即是他的生存理想。

第9篇: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范文

旧沧海今桑田变化无常。

(唱)这躯体是存是灭难掂量,

何去何从向哪方?

忍受着命运毒箭,

抑或是挺身反抗,

扫尽了人间苦难,

孰贵孰贱叫人思虑长。

谁甘愿忍受这人世劫难,

谁甘愿忍受这岁月无常。

谁甘愿将生命的重负独立扛,

任凭它层层摧折压脊梁。

(白)是生存?还是毁灭?(拔剑)死了,人世牵绊俱都消失殆尽,岂不是梦寐以求的么?安睡吧、安睡吧――睡着了定会做梦,是美梦,还是噩梦?

(接唱)皆因是解不透死后秘境,

一个个犹豫徘徊心志迷惘。

默默地承受这人间苦楚千万状,

断不肯抛却下负重的形骸,将朽皮囊。

重重顾虑褪血性,

教人心懦弱,壮志皆消亡。

这是根据《哈姆雷特》改编的京剧《王子复仇记》中王子子丹的唱段。2005年7月,这出戏由上海京剧院傅希如、赵欢等一批青年演员带去在丹麦克隆城堡公演,受到欧洲观众热烈欢迎。回沪再度公演,又引起中国观众的浓厚兴趣。傅、赵还凭着对子丹、殷缡(奥菲利娅)两角的出色演绎,分获第十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新人主、配角奖。

包括《哈姆雷特》在内的莎士比亚名著,曾被我国多种戏曲剧种改编过。笔者以为,我国戏曲界在改编莎翁名著时,往往注重一个“情”字。在《哈姆雷特》中,强调的是哈姆雷特与奥菲莉娅的爱情、哈姆雷特与王后的亲情,改编时都采用大段唱词加以渲染,以充分发挥戏曲演唱、抒情的特长,引起观众共鸣。然而,大多数戏曲改编本对原著中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内涵――哈姆雷特内心的揭示和剖析,触及得就比较少了。

莎翁剧中人物的性格大多比较复杂。争论最多的,当属哈姆雷特。对这个人物的看法,见仁见智,众多纷纭。有人认为他是个优柔寡断、犹豫延宕的人,有人则更进一步认为哈姆雷特的想法其实是作者自己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认识,是莎翁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这两种说法都具有权威性。

这段京剧改编本的唱词,参透了原剧神髓,体现了上述论断。通观整篇唱词,既触及到王子深层的内心思想,又展现了莎翁通过人物之口表达的对生与死的认识,不是单纯拘泥于王子独白,而把原剧中的“沧海桑田”、“变化无常”、“重重心愿变为重重魔障”等词语融入其中,从而体现了“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思想通过艺术形式的代言人”的观念。

这段演唱出现的时间,与原著不同。在原著中,这是第三幕第一场哈姆雷特与奥菲莉娅会见前的一大段独白。现在改编者将其“移植”到坟场,作为子丹见到骷髅后发出的感慨。这样做,既符合我国文化传统中的触景生情、藉物抒感的创作规律,又使观众不觉得突兀,从而对最后结局(王子复仇成功,并与仇人同归于尽)产生了思想准备。

这段唱词的用辙也颇具匠心。由于唱词的内容较沉重压抑,容易让人误以为王子陷入消极悲凉、不能自拔。鉴于此,改编者选用了江阳辙,用高亢的亮色抒发王子惶惑、悲凉而又激愤的心情。通篇唱词既富有哲理又通俗易懂,让中外观众都能理解和欣赏。从念到唱、再到夹白、再接唱的设计,既可最大限度保留原著词语,又足以表现京剧唱念的艺术特色,让演员有了展示才能的空间,可谓一举数得。

值得一提的是,京剧《王子复仇记》之所以能引起欧洲观众的争睹好评,绝不单是因为奇异瑰丽、夺人眼球的戏曲服饰、化妆,更重要的是他们看中了京剧在表达名著内涵精神方面的巨大能量。据报载,莎翁故乡的观众们在看完京剧《王子复仇记》后最为意简意赅的评语是:“很东方,也很莎士比亚。”“很东方”,是指京剧这个演出形式;“很莎士比亚”,是指该剧不仅演绎了故事本身,且表达了莎翁原著的真髓。这句评语,同该剧编导演员们所孜孜追求的艺术效果――“莎翁的魂,京剧的形”恰好吻合。

现在,中国戏曲各剧种改编西方名著的现象越来越多,似有成为潮流之势。改编是一种承继,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在内,后者更为重要。无论从艺术创作规律来说,还是为观众审美着想,中国戏曲的编导都有责任做到外在和内在的承继――不仅把外国故事搬来,而且要把握原著思想内涵,这才称得上是中西文化形神交融的实践。

要不是怕一死就去了没去人回来的

那个从未发现的国土

怕那边

还不知会怎样

因此意志动摇了

因此便宁顾忍受目前的灾殃

而不愿投奔另一些未知的苦难

这样子,顾虑使我们成了懦夫

也就这样子,决断决行的本色

蒙上了惨白的一层思虑的病容

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

由于这一点想不通就出了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