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

第1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一、新课改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状况

在初中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是初中教学课程比较你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 ,不同的老师其教学方式也是有很多的区别,大多数的数学老师习惯于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单纯将数学知识及课本中的内容以灌输式的方式输送给学生,没有启发学生的思维,一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上课积极性未能积极的调动起来,也没有形成自己主动的思维,并没有正真了解到数学中的内涵。初中数学本来就是比较单调乏味的,老师如果不能在其中祈祷很好的引导作用,很容易使学生缺乏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的教学效率也异常低下,课堂上睡觉的学生也增加了很多,可改签课堂教学仅限于上课事件,未能激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实践,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遗忘较快。因此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是一个一个里程碑式的举措,击打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1、课堂渗透趣味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一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引起其注意力,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3],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课程,将数学作为一个兴趣来培养,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消除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使其不再惧怕数学难的思想,打破数学难的僵局。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进行数学公式的巧记胡总和多在课堂中进行相关的数字游戏,使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努力钻研数学学习,使其能在心底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2.在课堂中渗透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的模式下,初中老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双方实现共同参与的方式,共同参与讲求的使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动权,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在课堂中利用学生的优势来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充分发言,每次均让学生谈谈对于新知识的自我理解,或者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及好方法,通过相关学生的讲解以及老师的修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4]。在新改革下将数学课堂学习与多媒体相结合,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充分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数学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现其平面图像,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将很多的几何图形折叠成漂亮的图案,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使其能够处于主体地位,从被动转为主动,使其能够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

相关的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认真负责,对于每一位学生均应该进行看到其长处和优点,关注学生,充分了解其存在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采用不同数学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5],因为不同的学生其思维能够也不近相同,需要数学老师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指定相关的数学学习方案,有学习好的积极引导学习差的学生,一视同仁,本着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理念,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很多的想法均能够影响其观念,因此其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也可能不同,因此数学老师应该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不能解决的事,对于老师的授课方式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老师在学生的建议下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成绩,共同进步。

第2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97-01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要求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上“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化发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教学方法,有很多老师对它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现实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一些误区。本文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教学下课堂实践的经验,来谈谈新课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借此抛砖引玉,希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1、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

一般情况下,数学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来说比较枯燥无味,这在无形中就给数学课堂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新课改下,要求数学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中生处在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比较叛逆的时期,因此,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和技巧,让他们能够接受建议,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注重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转变

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不能死守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注重在课堂上强调数学的推理过程,即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以及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学会正确思维的方法和学习方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把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给同学介绍下,把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述,以及勾股定理这一基本定理在以后几何学习中有哪些重要应用。最后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与勾股定理联系起来进行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存在学习的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调整数学课堂的教学结构

数学作为一门主学科,对以后的发展以及升学考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数学老师要重视学生数学的学习,在课堂的教学中调整课堂的教学结构,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在学习平面几何的过程中,一个题目往往有多种解题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小组进行鼓励和引导。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知识;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4、注重数学课程评价系统的建设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往往以分数论,谁的分数高谁就代表优秀,打击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的目标下,要求数学老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改进教学、促进发展。唯分数论的评价系统显然不符合这一目标。因此,初中数学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学生的思考。这样才能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上的误区

虽然新课改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上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在新课改过程中,一些老师对新课改的目标理解不透彻,形成了一些教学上的误区。笔者就简单谈下这些误区,以便学生在新课改环境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1、过多地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忽略了老师的引导

在新课改的课程中,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老师什么都不干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一个问题往往很多时间不能解决,久而久之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老师的知识毕竟比学生的知识全面,因此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引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真正从新课改中得到全面发展。

2、片面地追求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的设置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只片面地追求情景化的教学方式,那学生可能会只顾沉浸在情境化的教学氛围里而忘记了数学本身的魅力。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及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更有甚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第3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误区与对策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并快速渗入各个教学领域。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新颖、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等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改善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积极正确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优化传统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出现两种极端现象。

在农村,一部分年龄稍大的数学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打天下”,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来得更直接、更实用、更省时省力,平日课堂教学难以问津多媒体技术,只有在观摩课、评优课时才忙于制作课件甚至直接网上下载课件,多媒体教学成了用技术“作秀”,成了课堂教学的“花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能日常化,使用率低导致多媒体运用能力提升缓慢。部分电脑技术薄弱的数学教师干脆认为多媒体教学是高不可攀的,根本不敢尝试。

同时,在农村初中也存在着另外一批数学教师。这些老师片面地认为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代表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不使用多媒体则教学观念较为落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量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几乎每一节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使用多媒体,不管是数学概念的讲解还是课后的练习,一概采取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一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停电等突发事故,这些老师就无法进行授课,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依赖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得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很难得到发挥,久而久之,一些老师就丧失了开展传统教学的基本功。

(二)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

新课程要求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育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用电脑辅助教学更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但目前在农村初中使用的数学多媒体课件大多只是在改变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用电脑来帮助学生如何“学”,同时也忽视课件的“交互性”,很多农村数学老师如遇到学生提到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不符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本来问题已经解决,但老师还是要把事先设计好的幻灯片点一遍,多媒体教学无异于走过场,以学生为本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偏低

多媒体是一门新兴的、不断发展的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知识面和技术应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多媒体技术掌握程度不高,其制作的课件质量较低。(1)课件缺少整体的知识框架,承载的信息重点不突出,知识的前后顺序和层次不清晰。(2)课件内容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知识缺乏衔接。(3)课件内容多年不变,没有随数学教材和外部知识信息的更新而及时完善。(4)课件内容仅是数学教材和辅导书的照搬,数学教材外的知识和信息量较少。

二、优化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在现在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只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也不能片面的只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严谨的学科,初中数学教材往往是以传统教学方式编写。多媒体教学必须考虑初中数学的性质和特点,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讲函数图像描绘时,要在黑板上分析每个步骤的内容,讨论需要添加的个别辅助点,逐步描出各段的图像,最后用幻灯片放出动态图形,便于学生直接理解。总之,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将两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观念

多媒体教学进入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以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最新教育技术又将使教学步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但要真正促进教学现代化,更关键的因素是人。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以教材为媒介的师生双方的共同认知的活动,这一认识活动的主体既是教师,也是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

(三)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和研究

在信息化的今天,谁能把握住多媒体技术这一“制高点”,谁就能在新世纪的教育中处于优胜地位。《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和实践,增强自己的信息素养,熟悉数学教学的相关网络资源和分布情况以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型、资源型学习,及时跟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的教育科学研究,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数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只有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运用水平,才能在多媒体教学中后来居上。

第4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我在任教初一数学的过程中发现,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甚至出现成绩明显滑坡现象,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而中小学数学教师没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学法指导上进行衔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衔接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性和联系性,教师的教学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如有位初一数学老师讲到合并同类项时,将苹果和梨子放在一个篮子里让他们分类,由此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同类项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如果找不到与小学内容的直接联系,在新知教学中不加复习,而直接引入新知识硬性灌输,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好的效果。

初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在教学中与小学数学相衔接呢?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经常看看小学数学的相关内容,经常听听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的课,与之展开研讨。每教到一个新的知识点,备课时先查查与小学数学哪部分内容相衔接,也可以在复习导入环节中先复习小学学过的对本节课新知学习有联系的知识,以旧迎新,促进知识的迁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关注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谈话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等,小学教师在教法上采用探究学习的机会多,而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法上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初一学生对教师采用讲授为主的教法一时难以接受,往往会因听不懂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初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从探究法逐步过渡为讲授法就显得很重要,如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概念的形成教学,在小学通常是通过学生观察一组代数式,引导学生比较分类,再加以概括得出,而初中教师通常会自己用语言概括得出,显然后者的教学时间短,但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是很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所以初一的数学教师不要因为教学内容多就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可以采用小步子、快节奏、多引导、重训练的教学方式。另外,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扶得多、放得少,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上却恰恰与之相反,即扶得少、放得多。这一教法的反差,使初一学生对学数学产生不适应现象。因此建议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和初一数学教师在教法上要走“中间地带”――该扶则扶,该放则放。

三、关注学法指导的衔接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一般具有较高层次性,但数学思想方法是动态的,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图示法、归纳法、对应法、转化法、化归法、分类法、列举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初中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小学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来的,如消元法、代入法、函数法、数形结合法、类比法等。加强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性问题。

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小学数学老师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训练,在高年级复习应用题时,利用题组变换加强训练,减少板书,省时高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会取得较好效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思想方法,独立解题,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又能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达到进一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初中数学老师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在平时进行新知教学和练习训练中,不但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且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如找规律就是应用归纳法,应用规律填数主要是运用演绎法。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如先让学生观察填数,概括规律,运用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归纳演绎数学思想方法,让其应用到具体的解题情境中,他们就会非常乐意。

四、关注教学评价的衔接

第5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83-01

数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这也是教学目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一部分。身为一名数学老师就要尽到一名老师应尽的义务,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除了教师对自身严格要求以外,还应充分运用数学教材中的一些题目的事例,提取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诱导和纠正。制定完善的德育渗透计划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品德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为我国培养出科研能力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开展德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榜样

德育教育讲求的是言传身教,是老师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学生的说理进而潜移默化的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价值观与价值取向。教师在的德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为每天为学生传道授业的师者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从自身的点点滴滴做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渊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讲究正确的引导方式与思想内容,尤其是要用自身刚正不阿的品质与良好的教师形象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记得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恰好我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他是一个治学严谨、刚正不阿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的一生,一次他指着班级前面的黑板上面写着的“堂堂正正做人”几个大字说:“你们以后做人就要以这几个字为标准不要弄虚作假,要‘堂堂正正做人,人做正正堂堂’。”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着深厚的哲理,也影响了我的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所以我认为应该注重教师素的自我培养与自我提高,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正确的理想教育

学生只有在认可老师能力的前提下才会听从老师的建议,因此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前提。为此老师应该无差别的关爱所有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并实现学生的合理愿望。学生的愿望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与动力的源泉,对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贪玩不听话的学生,老师应该耐心的教导不要因此而歧视甚至是放弃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培养他们的求知精神、刻苦钻研精神与好奇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要告诫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目的,并对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充满信心。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应该充分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可以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充满自信的同时形成学生的理想,让理想的种子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为此,数学教师应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努力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才干、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

三、人生观教育

我认为数学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将数学原理与人生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比如,数学的结论是通过严谨的推理得出的,我们在进行数学推导时要告诫学生人生就像是一个数学推导过程,每一步都要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再比如,讲授函数图像时我们可以将图像比作我们的人生轨迹教育学生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好比这函数图像在我们遭遇人生低谷时我们不应放弃,因为我们再忍一忍也许就会迎来转机,同样在到达事业的巅峰时我们不应骄傲,因为前面面临的有可能是万丈深渊,我们要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四、辨正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也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其内容充满着对立统一关系。比如奇数与偶数,如果一个数为奇数那么就不可能同时为偶数因此他们是对立的,但假如没有了奇数这一概念,偶数的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他们之间又是统一的。再比如讲到三角形时可以用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法来阐述等边三角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即: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的特殊形式,因此,等边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但所有的三角形并不都是等边三角形,这样会让同学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将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方法论应用到数学课堂,在提升听课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模式。

五、重视美感教育

数学本身也是美的体现,它真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并且经过黄金分割的事物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数学的美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1、思维上的美。通过数学的缜密的逻辑推理将未知的事物变为已知是一种美,它的美在于它的缜密的、环环相扣的逻辑推理,这种感受有“柳暗花明、茅塞顿开”之感,让学生体会到了发现真理的与喜悦。这种美是抽象的、隐蔽的需要在循序善诱的教导中慢慢体会的。

2、视觉上的美。黄金分割、对称图形这都是视觉上的美是通过数学的精密计算后所获得的图形所展现的美。自然界也存在这样的美,六角形的雪花、六边形的蜂窝都是在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下所产生的美。作为数学老师应多举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美创造美。

六、德育教育的其他形式拓展

不能将德育渗透局限在学校里、教室里应该大胆的走出去。比如在讲到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我就带着学生去微机室,让大家跟着我一起操作演练,一起搜索有关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东西可以学有所用。再比如,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我都要给学生播放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的失事视频,每次学生看完后的反应都很强烈,纷纷表示会以严谨的态度看待问题,要对得起祖国对自己的信任。这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所取得的效果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第6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授课方式;学生能力;教学方式改革

一、初中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

1.讲授法

初中数学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称为讲授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其运用广乏,是各种教学方式的鼻祖,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专业的语言对数学内容进行讲解,说明、论证、解释。

2.多媒体授课法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其声音、图像、录像、影视片断等按照设计安排好的规定内容进行授课,在课堂经常被使用,目前已成为初中数学授课的主要教学手段。

3.讨论法

讨论法是根据教材要求,拟定讨论课题,集体研究讨论、切磋琢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一种授课方法。是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师的指导下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基本过程是教师设计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内化巩固开拓。

设计讨论的问题贴近课程的精髓,适合学生思考,问题难易,大小简繁适当;组织讨论过程,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应该具有具体的讨论方案,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手段,来将方案顺利实施.在讨论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营造乐于参与的氛围。

归纳内化,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逻辑思维方法,是知识的梳理,是完成教学的“点睛”之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

巩固开拓,精心选择和设计能突出本节的重点、难点的题目、练习.根据对练习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查遗补漏,同时设计好问题为下节课做准备。

二、不同初中数学教师授课方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1.讲授法对数学能力的影响

(1)能够提高思维的灵敏性。讲授法在教师的主动性方面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一些概念或问题进行拓展,在黑板上比较容易进行,教师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学与个人魅力,让学生能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使课堂从固定的模式中脱离出来、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2)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在浩瀚的题库中,所有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那么同一个类型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这样学生就不用承受沉浸在题海战术当中的痛苦。因此,抓住问题的本质对于学习数学是很重要的。讲授法在这方面体现了无比的优越性。讲授法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讲解基本上都是按照正确的解题思路来进行的,教师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便有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在无形当中就锻炼了学生的敏捷性。

2.多媒体授课对数学能力的影响

目前,多媒体在初中数学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多媒体教学必须要有课件,虽然课件是人做的,但操作时就像放电影一样,学生能够理解并且记住的知识点特别少。当遇到数学的概念时,教师可能由于环境的限制,只是将含义念一遍,并没有全面加以解释,因此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缺少引起主动思考的机会,数学的概念就只停留在形式上。有了课件,教师备课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这样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就只有一个解题方法或者一些问题就只给出一个结果,而没有中间的解题步骤。教师也就没有运用到一些基本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更不能对解题进行演绎,对一些知识点不能进行分类比较,学生就只能根据有限的知识、固定的模式来学习。由于准备的简单了,对学生提出的比较新颖的问题,教师可能一时回答不出来,导致时间的浪费。所以说,多媒体授课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讨论法对数学能力的影响

(1)讨论法授课方式对思维能力的影响。初中生在经过了小学的学习,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的能力。在讨论法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更可以到讲台上讲解自己的观点、思路。虽然有些观点可能不全面,讲的很可能是一个点,然后教师综合所有学生的观点,再进行补充,是可以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有的时候学生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很有可能是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人在实习时发现,讨论法授课不仅释放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积极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度,更加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讨论法授课方式对运算能力的影响。因为讨论法主要是经过小组讨论和自己独立思考,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由于言论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各自踊跃发言。发言的学生多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也就更容易给出。由于时间限制导致竞争的激烈,这就需要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想出更方便快捷的运算方法,所以说讨论法还是可以提高学生运算的灵敏性。

三、三种授课方式之间的联系与改革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很多人看来,初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存在大量的公式、定理需要去记忆。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的兴致高昂时,学习数学就事半功倍了。如创设数学情境,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这样学生就会有学好数学是非常有用的意识,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主动学习数学。

2.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尊重

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交流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还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要多关注学生的体验,不要最求强制的统一答案。师生间的交流对课堂的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南国农.能力的结构与培养[N].合肥:西北师大学报,1982 第1期

[2]刘咏梅.数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刘咏梅.数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马思敏,邱曙东,成少厉.浅析多媒体授课方式利弊[J].西北医学教育,2005 第13卷第5期

[5]南国农.能力的结构与培养[N].上海:西北师大学报,1982 第1期

第7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完善对策

毫无疑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知识的根本特征,创新教育不仅是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好新的数学知识,而另一方面更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课堂教学中方法和技巧的渗透,精心创设求异情景,巧妙的将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多变的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为塑造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数学素质基础。现笔者在本文中就加强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进一步完善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尽绵薄之力。

完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对策

第一、 营造良好的创新思维环境。数学是一门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适合的学科之一,因此,作为初中数学老师,要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整个数学教学的核心。首先,巧妙的提出问题。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安排,恰当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强化思维训练,从而创设一个有利的思维环境;其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一开始就处于创新思维的状态之中,并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学会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创新思维;再次,加强理论跟实际生活的有机组合。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跟生活脱节,没有多大作用,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合理导入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其创造能力,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第二、 鼓励学生质疑。质疑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世界上的科学成就和创造发明都是从批判性质疑开始的,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对课本内容质疑,并用于通过实践来加以求证,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所必备的素质。所以,数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求异的课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仅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而且无论所提问题质量如何,都应该及时的给予支持和肯定,进而让他们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比如,当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并给他们发表自己看法和意见的时间与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切实保证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组织观念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所以说,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数学的创新教育,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跟学生在解题方法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方面合作,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使学生在合作中拓展思维,提高能力,得到进一步成长。其次,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合理分组,布置学习任务,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应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去实地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各小组经过内部交流,提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并分工协作,最终保证测量任务的圆满完成,而教师则根据最终的测量成果以及小组合作情况来综合考核,促使学生认识到团队观念和协作精神在培养数学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第四、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教育的深入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质量也在不断进步,尤其是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相较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生动,且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教师通过自制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用教具演示法来进行平面几何课程知识的讲解,当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采用太阳从海平面冉冉升起的课件,如此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而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⒈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观念与创新 陈旭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年47期

⒉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吕明妍《现代营销》 -2011年11期

⒊初中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王玉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1年4期

第8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首先,在合作教学模式中能够将合作的概念教给学生,合作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其次,通过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与师生之间的互动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课堂互动过程,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课堂的进展和教师教学的开展;再次,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竞争,也能使其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愉快,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学生的表现,在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得知他们对哪些问题的掌握不够,从而进行调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

二、深化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当前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开放,因此分组合作需要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时候,可能在一开始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在课前进行方程组内容知识的预习,并针对所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及想法等等,在真正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给初中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积极讨论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开始小组合作时,教师一开始不要参与进去,这样每位初中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就能够将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心得、解法以及想法等进行充分的交流,一些在预习中没有很好的掌握知识学习的初中学生,在小组充分自主的交流中就能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会这些知识,而对于掌握了基本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学生,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的时候也能够学习到新的方法和解题思路等,这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保证初中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三、明确合作学习目的

明确的学习目的可使学生朝着目标前进,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遇到的困难。例如:学习《正数和负数》一课时,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首先,学生要明确在学习负数之前所接触过的数字,除0之外都属于正数;其次,在了解负数的具体概念,最后对比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了解二者的区别,并通过学习了解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正数和负数展开讨论,大部分的学生一定会将0看做是正数,教师则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一课的数学知识。只有将合作学习的目的明确指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才不会觉得没有目标、无所适从,从而朝着教师指出的目的展开学习,在合作过程中充分讨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从中找出自身的疑问,并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明确合作学习目的,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策略。这样,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科学严谨性,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但可以提高他们数学思维能力 、团结合作能力,而且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与科学素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评估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如何分工的合理化的建议,促进 学生们更加有效的学习。

四、多元评价合作

第9篇:对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 初中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28-01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实践,区别于旧式教材,新改革之后的教材在内容结构、编排体系以及知识难易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我国在教育教学中提倡“因材施教”,所以,教材的改革必然会引起教学方式的更新。“新课标”要求出初中数学老师不仅要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将所学的教材进行改革,还需要在教学的方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跟上时代的进步步伐,为初中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1 新旧教材的特征

首先,传统教材因为其已经有了多年的使用实践,并在使用中经过了多年“教”与“学”的检验,所以其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严密性,且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强调对学生运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但是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解决书本上的问题,对于实际问题学生任然无从下手,这就产生了“高分低能”的这一普遍现象,不仅如此,即便是几年前提出的“素质教育”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也只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

其次,新教材借鉴了先进国家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点一般不强调抽象性的概念描述,而是多以建立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际数学问题的环境,强调学习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它适应了我们这个需要发展、创新的新时代的需要。新教材最大的特征是,提供了众多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得见的、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及大量的可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体会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联系,逐渐达到“新课标”设立的目标。

2 新教材的教法要体现新理念

新课程实施初期,大家都是新手,更别谈经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还是套用传统的教学法,那是难以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目标。对于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单纯地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学习“新课标”的要求与教学建议,思考教材的意图,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体会新课程的深刻含义,体现其教材意图。新教材中的“引入、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读一读”,都是体现新教材特征的闪亮点,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促进点,也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形成的促进点,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这些师生互动平台构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2.1 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学目标

例如:“水位的变化”,对这一节的教学设计要体现统计的观念,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统计的作用,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一节教学设计要体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通过教学逐步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教师不要轻看如“七巧板、掷硬币、简单的图案设计”等看似游戏的课,而要加以创新设计与用心组织,让“七巧板”课成为一堂玩具制作课、拼图设计课;让“掷硬币”课成为一堂数学实验课、数据统计分析课。让“图案设计”课成为一堂折纸剪纸课、图案设计课、数学对称知识的应用课。

2.2 课堂教学首先要注意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实验教材中常有“你发现出什么?”“你有什么看法?”等等,对此,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对话、沟通,更应促成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的另一个区别是,内容的引入常常是由创设情境开始的。情境的展开需要时间和空间,教学时要注意留给学生反应、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

2.3 新课程倡导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变得十分普遍,几乎所有学校在其教学课堂上都有配置相关的多媒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教学时,也常常采用安置在教室的多媒体,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频繁使用,使得黑板的功能逐渐被人所忽视。诚然,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会比传统的黑板教学要好上许多,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情境创设、情境演示以及信息传播上具有较大优势。但是,有一句话说,存在即合理。虽然黑板在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忽视,但其所具有的实质作用是无法磨灭的,多媒体并不可能对黑板进行完全的替代。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要太过于依赖多媒体,要充分发挥黑板的作用。

3 关于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仅仅只是皮毛,知识掌握能力和水平的有限容易使初中生在学习和掌握高难度知识时会面临许多困难。比如,在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因为逻辑思维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把握,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的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数学教学工作的难度。鉴于此,本文认为:我国义务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根据教材内容和教材要求来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将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知识灌输进学生的脑内。新改革之后的教材也同样应该遵循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教育政策,在知识传授中采用同样的因材施教方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开发,以期获得更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材以及课程的改革并不是国家教育部门的即兴之作,而是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试点学校信息反馈等多项工作,并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得以下发的一项政策。事实上,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所实行的课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我国政府为了打造一流学校,培养一流人才,要中国走向世界,面对未来所实施的一项重要决议。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改进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新型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余四古.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若干问题[J].华章(教学探索),2008(1):13.

[2] 李道明,李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法[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0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