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雕刻艺术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佛教雕刻崇高庄严,淳厚质朴,浪漫飘逸,积淀着中华民族坚定沉郁、勤劳忍耐、豁达和平的精神,凝聚着历代匠师的聪明智慧和虔诚敬重,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西文化交融重要的历史见证。
它山艺术博物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历代传统石雕石刻艺术品的一个凝缩。馆内收藏了自南北朝时期以来,唐、宋、明、清的佛教石雕代表作品,南宋墓室石刻艺术品,以及其它一些石刻艺术品共计300余件,系统的藏品展了示中国石刻石雕艺术,尤其是佛像造像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博物馆分为第1、第2和第3展厅。第1展厅作为序言厅,介绍了佛教石雕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其他主要相关内容。第2展厅按时间展出了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的佛教石雕作品。第3展厅展出的是自南北朝时期以来的历代佛教石雕艺术精品。总的来说,博物馆里的展品不仅提供了艺术美感的享受,也大略地勾勒出中国佛教石雕艺术演变的基本线索。
南北朝佛教石雕造像
在第2展厅,从大门入口,直接往右边走,最先看到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雕造像。
南北朝的170年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南北对峙的局面。就佛教造像而言,由于当时佛教所形成的“北禅南义”的格局,即北方重视禅观修行,着力于建寺造像、修功德、讲业报;南方特重佛教经义的解疏。因此,北朝石窟造像及各种单体造像都远胜于南朝。尽管如此,南朝宋、齐年间的苏州画家陆探微所开启的“秀骨清像”风格,却给北朝佛教造像以重要影响,并成为南北朝佛教造像的主要审美特征。同时,北齐曹仲达所作的佛像被称为“曹家样”,对北朝佛教造像也有很大影响。“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的“曹衣出水”造型特征,在北朝佛教造像中屡见不鲜。
在展厅里的这些砂石质地的菩萨立像和佛坐像,可以说,是很明显具有“秀骨清像”的风格,兼“曹衣出水”造型特征。尤其是第3展厅里的北朝晚期“思惟菩萨”,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现存南朝佛教石刻造像较多且精美者在四川,而且南朝宋、齐、梁、陈时期均有,多系南朝时以成都为中心的寺院中所供奉的单体石雕或造像碑。眼前,这些佛坐像、佛立像和菩萨半身残像,还有这尊一佛二菩萨造像等,都是南朝晚期的艺术作品。通过它们,不熟悉石刻造像艺术的人们,对南朝造像的高超技艺也可略知一二。
北齐和北周时期,佛教造像的规模虽不如南北朝,但造型审美特征却有所改变,如佛和菩萨的面相已不再是南北朝时的“秀骨清像”,“面为恨刻,削为容仪”,而是面短而方,臂胛也不再是削肩,而是宽肥,衣纹也不及前期那样密集,雕刻手法也逐渐由前期的直平阶梯式衣纹变成半圆起突的阶梯式衣纹。北齐和北周的佛教造像主要见存于北方中原石窟和散落民间和流失海外的一些单体佛像。博物馆现今展出的北齐石灰石彩绘妆金质地的佛立像,以及北周砂石质地的佛立像,可以发现这些审美特征的改变。
隋唐佛教石雕造像
继续往右前方走,隋唐时期的佛教石雕造像,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隋代佛教兴盛,佛像先继承北朝风格,转而向写实的优美造型发展,以丰腴敦实、典雅端庄为主要特质,为唐代佛教艺术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佛教最兴盛的时代,艺术家充分掌握圆熟的写实性技法,佛像面容圆满端祥,身躯雄健饱满,神情庄严而慈祥。唐代的佛教雕塑在造型上雄伟瑰丽,劲健有力,在生动、真实的刻画中,显得气魄宏大,富有活力,给人以雄强硕壮的感觉。女性菩萨像多袒胸裸足,姿容美丽,表现出“曲眉丰颐”的典型形象。
从总体上看,唐代佛雕突出表现了乐观入世以及世俗化的写实倾向。菩萨像尽管在体型、面相和神态上千差万别,但都具有“人物丰浓,肌胜于骨”的共同特征。菩萨立像一般都显“S”形的复杂动态,表现出女性的妩媚多姿。在雕刻手法上,逐步以圆刀代替了平直刀法,形象本身和衣褶的线条,与以前突兀的转折和生硬的棱角相比,显得流畅圆滑。
默默地看着这些唐朝时期的佛立像、弟子立像、菩萨坐像、菩萨立像……不禁让人感慨盛世王朝的佛教石雕造像艺术的繁荣。
宋元明清佛教石雕造像
出了隋唐佛教石雕造像展览区后,围绕展厅往右前方走,进入了宋元明清佛教石雕造像展览区。
宋代佛教雕刻艺术的发展深受社会变迁影响。理学的盛行,文人画的兴起和都市生活的活跃,造成了佛教地位下降,雕塑艺术不受重视,以及佛教及其艺术的世俗化。这些都使得宋代的石窟及雕塑不如前代壮观。然而,另一方面,开窟造像的浪潮仍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也有不少艺术价值颇高的石刻作品问世。同时,佛雕艺术也取得了颇具特色的成就,那就是现实主义的加强,思想感情的深刻,世俗生活气息浓厚,以及雕刻技艺和形式的创新等。当时盛行罗汉与菩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造型,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气质的再现,反映了雕刻者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技艺。
在馆内,展示在眼前的宋仿唐的韦驮天两尊、宋代的释迦牟尼现身图系列四幅,无不说明了这时期石窟造像的特点。
云南中晚唐至宋代的石窟与摩崖造像,反映了南诏和大理国的佛教艺术发展轨迹。就石雕艺术水平而言虽然不及四川同期的石窟与摩崖造像,甚至不及陕西延安宋代石窟造像,但是云南石窟与摩崖造像中独有的滇密阿叱力教和本主崇拜题材的造像,却显示出其他地方不能替代的民族艺术特色。这尊大理国时期的由大理石材料雕刻成的阿嵯耶观音,不就是独具民族艺术特色的证明吗?
关键词:染色剪纸;起源;特点;技艺;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214-1
中国剪纸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五幅团花,历经千余年的发扬光大,形成了诸多的剪纸流派,染色剪纸在以满族剪纸为主流的长白山区立足并且形成独特的流派,其中必有独特出众之处。探讨长白山区染色剪纸技艺,对研究地方民俗,推广传承剪纸技艺,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长白山区染色剪纸技艺起源及特点
1.1 起源
长白山染色剪纸技艺起源和传承于河北省蔚县剪纸。据史书记载,蔚县剪纸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蔚县剪纸最初借鉴了刺绣用的“花样”和僧人在寺庙佛事活动中的各种剪纸装饰品的形式,后又吸收了河北省武强县木版水印窗花,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民间雕刻、刺绣技艺,经过历代艺人长期的实践创作,逐渐形成蔚县剪纸独特的艺术特色,在闯关东的的流民潮中,被带到了长白山区,经过剪纸艺人不断的艺术实践,形成了长白山区染色剪纸技艺。
1.2 特点
长白山区染色剪纸作品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有“刀工精细,色彩浓艳,浑厚细腻,纤巧纯朴”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其染色剪纸风格严谨,形神兼备,构图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素有“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特点,刻制时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根据雕刻图案的需要,采用直刀法、圆刀法、点刀法进行直刻、环刻、点刻,从细腻部位和紧要处下刀,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素有”三分刀工七分染“之说,染色时将点染、涂染、晕染、套染、渲染等技法有机地结合运用,染色时由深到浅,先中间后四边,先重点后一般,讲究冷暖色搭配,浓艳和谐,层次鲜明,视觉强烈,这些构成了长白山区染色剪纸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成为关东剪纸艺坛上特殊的、不可复制的剪纸技艺。长白山染色剪纸的题材,多取自戏曲人物,也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形象,也有神话传说、民俗风情、历史人物进入剪纸作品之中。
2 长白山区染色剪纸的独特技艺
长白山区染色剪纸技艺是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点彩染色完成,具体分为造型、雕刻、揭离、染色、装饰五道工艺。
2.1 造型
造型是剪纸艺人根据自己的构思或收集到的样子把剪纸图案定下来,然后起稿布局,对画面进行镂空描绘处理,俗称画样子。将画好的样子订在宣纸上,宣纸的张数根据剪纸艺人自己的需求为宜。把订好的宣纸用清水浸透均匀后,用报纸或毛巾吸去宣纸水分,然后阴干,晾晒至八九分干后以备雕刻用。
2.2 雕刻
雕刻时,将处理好的画稿放到固定的的宣纸上夹好,根据雕刻图案的需要,采用直刀法、圆刀法、点刀法进行直刻、环刻、点刻,为保证雕刻形象的准确,刻人物要先刻五官,刻花鸟要先从细腻部位或在紧要处下刀,要先中心后四周,先中间后两边,也可以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进行雕刻,雕刻时尽量避免重复用刀。多余的部位必须刻断,切忌用手撕,这样才能除去剪纸作品毛边,这样才能不影响画面美观。
2.3 揭离
雕刻完毕后将剪好的纸板轻轻揉动,使纸张互相脱离,然后从纸角处轻轻揭起,可以边解边用嘴吹,这样更便于纸张分离,最后将作品分离好以备染色。
2.4 染色
在剪纸工艺中,染色这道工序很重要,素有“三分刀工七分染”之说。染色就是把刻好的作品粘贴完毕,用酒精、颜料、品色调兑好颜色,用毛笔为作品染色,染色要分清层次、主次,本着由深到浅的原则,先中间后四边,先重点后一般,人物一般先染五官,花朵一般先染花心。染纸讲究浓艳和谐,乍看呈现大红大绿,仔细品味之后,能感受到各种着色冷暖搭配后呈现出的和谐、自然、悦目,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3 长白山区染色剪纸技艺的艺术价值
3.1 历史价值
长白山染色剪纸传承于河北蔚县剪纸技艺,融会贯通满族剪纸技艺精华,是长白山区剪纸门类中唯一一种以阴刻手法为主的彩色染纸,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闻名,填补了长白山区其他剪纸技艺和满族剪纸技艺的空白,丰富了剪纸技艺的历史传承。
3.2 文化价值
长白山染色剪纸借鉴了杨柳青年画、五强木版年画、集安高句丽壁画的艺术特色,融汇了关东满族剪纸的艺术特长,其记忆独特,剪纸产品内容丰富,用独特的角度反映地方的民俗风情,形成了长白山独特的文化价值。
3.3 经济价值
长白山区染色剪纸作品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一直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追捧,在国内外旅游产品市场享有一定的声誉,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砖雕艺术在当代建筑与景观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砖雕作为我国建筑装饰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外在精美,带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能够把建筑中的艺术美感表现出来。而就目前来看,当代的建筑与景观往往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缺少艺术的沉淀,砖雕艺术的继承创新,能够为单调的当代建筑与景观增添艺术的气息1.同时,砖雕艺术应用在当代建筑与景观中,能够提升建筑以及景观的整体内涵,增强意境,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既能够实现砖雕艺术的创新应用,使之得到传承,也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全新的感受。
二、砖雕艺术特点
(一)造型元素
砖雕中的造型元素主要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有动物、有植物也有人物,在雕刻的过程中,把某些自然物象的谐音、象征性以及各种类型的民间故事,安排好合理的题材,借助造型元素表现出来。同时,在雕刻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也会运用这些动植物等造型元素的谐音,把吉祥美好的寓意组合起来,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
(二)艺术风格
砖雕作为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风格多样性,其中主要可以分为苏派以及徽派等。顾名思义,苏派砖雕起源于苏州,在发展的过程中,风格富有诗意,讲究的是“精”“雅”“细”“气”,其中,“精”指的是苏派砖雕的用料皆出自于陆慕御窑,雕刻十分精致;“雅”指的是苏派砖雕在内容以及题材等方面,体现出了清新淡雅的审美观念;“细”指的是在雕刻中注重细节的处理,惟妙惟肖;“气”指的是苏派砖雕气韵生动,线条表现流畅。而徽派砖雕是以徽州盛产的青灰砖为载体,进行雕镂而成的建筑装饰品,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在镶嵌之时往往处于显着位置,注重表现题材中的人伦性,传递出社会教化的意义。
(三)工艺形式
砖雕作为砖的艺术,其工艺形式的表现离不开载体。砖有耐磨、耐湿以及容易雕琢的特点,而工艺形式则是形成砖雕艺术特色的重要因素,其具体的工艺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印模、浮雕以及透雕等。其中,印模主要是在进行表现的时候,使用模印进行制作,通常是被用作数量较大并且纹饰较为简单的砖雕;浮雕指的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形象的一类雕塑,可以分为浅浮雕以及深浮雕两者类型,往往同时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中;而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在砖雕中运用这种手法,能够使得雕刻面显得更有深度3.
(四)工艺流程
砖雕艺术作为我国古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工艺流程。首先,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选好砖雕的载体,即选料,好的材料是保证砖雕后续工艺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要重视选料的过程,选取一些质地坚细的材料;其次就是磨面,这一过程指的是,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要把砖按照所需的尺寸进行切割,并把需要雕刻的一面及其四周进行磨平;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放样下料,即由工艺人员根据图纸,按照所需尺寸对砖进行内容的设计以及放样,并把放好的图样拷贝到所用的砖料上;再次就是雕刻,这也是砖雕工艺流程中的关键一步,只有把握好这一步,才能够确保砖雕内容得到形象的体现,在雕刻之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用小錾对砖料进行加工,使得图案形状可以显现出来,进而对图案的深浅关系进行表现;最后就是要用磨石或者是砂纸对图案进行打磨,防止因为表面粗糙而影响艺术效果4.
三、砖雕艺术在当代建筑与景观中的应用
(一)应用场所
由于其体积较小,而当代的建筑体积较为庞大,砖雕艺术的应用较为艰难,因此,在当代建筑与景观中的砖雕艺术,往往会应用在室内、屋顶、墙壁、庭院以及窗户等场所。同时,由于砖雕艺术既是一种装饰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在其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文化的传递,使人们了解砖雕艺术的内涵,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居住的场所之外,还应当应用到一些公益性的场所,例如,公园、广场等,让人们在休息、娱乐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砖雕艺术的内涵,为砖雕艺术的保存提供保障。
(二)应用原则
由于当代的建筑和景观与过去相比,结构以及材料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随着新建筑技术的应用,砖雕艺术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工艺,在当代建筑和景观中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解决好砖雕与建筑和景观之间的矛盾,在把砖雕艺术的特色表现出来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当代建筑和景观自身的特点,以便于使砖雕艺术更好的应用。除此之外,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要处理好砖雕艺术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不能够显得太过突兀,防止影响到建筑和景观的整体效用5.
(三)应用方法
由于当代建筑和景观的体积与过去建筑相比有着极其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应用砖雕艺术的过程中,小体积的砖雕很难在体型较大的建筑以及景观中发挥出其应有的装饰作用,因此,必须要增大砖雕的体积,以满足当代建筑和景观体积的需要;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利用数量众多,大小形态类似的砖雕吸引人们的目光,从而体现出当代建筑物以及景观的内在价值6;除此之外,砖雕艺术在当代建筑和景观中应用之时,类似于方形的砖雕很难适应当今外形各异建筑的需求,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砖雕的外形,使其能够符合当代建筑和景观的造型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居屋顶上的走兽等砖雕装饰已经不适合当今建筑和景观的需求,因此,在应用砖雕艺术的过程中,需要把这部分装饰当成独立的艺术品进行展示,丰富其内在的含义,使其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
四、雕刻
在当今时代下,在砖雕的雕刻过程中,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手工雕刻的方式也越来越少。在雕刻的过程中,现代化设备的采用,使得雕刻的流程呈现机械一体化,极大地提升了砖雕艺术品的数量,使得社会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并且,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雕刻的过程中,对于砖材图案的计算也越来越精密,材料浪费的现象也得到了极大地降低。同时,砖雕的艺术表现形式也逐渐多样,根据时代的发展,增添了现代化的文化气息,呈现仿古性,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意味,能够更好地与当代建筑和景观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五、修补
由于砖雕艺术本身材质的原因,再加上在供人观赏之时的人为因素,导致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坏,而一旦损坏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修补,因此,砖雕艺术在当代建筑和景观中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组建专业的修补团队,并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好砖雕修补的技巧,使得破损砖雕得到及时修补。
六、安装
一、中国石雕艺术的历史变革
石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是人类最早的造型实践之一。先秦时,石雕脱离了纯实用的生产工具,如有石雕装饰品的出现。秦汉时出现的陵墓纪功性石雕,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的首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时,开始了宗教雕塑,与陵墓祭奠雕塑并驾齐驱。隋唐时,宗教、陵墓雕塑共放异彩,成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又一高峰。五代两宋时,雕塑与绘画艺术的完全脱离,是雕刻走向严整、精细的先声。从业者社会地位悬殊。元明清时,石雕极显精巧之能,也是石雕艺术的衰落期。自后,石雕艺术几乎停滞不前。后,不少艺术家出国留学,为中国现代石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中国石雕艺术演进的文化环境
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独具特色,是由所在环境决定的,从属于传统文化的需要。
1、自然环境
石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材料之一,石雕作品应用于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的特点。
石雕题材广泛丰富,有家畜、灵兽、人物像、建筑小品等,或来自生活中可识事物,或来自人基于现实的想象。石雕艺术创作追求真淳美,利用石材的天然形状和色泽,借助其形态展开联想,依据其特点加工成型,取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2、生活方式
中国古代是“守土敬天”的农业社会时段,先民很早就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耕地、河流等优厚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人利用自然的能力,同时,人创作的模仿性大于创造性,因而,产生因势象形的,有抒情意味的石雕作品。如西汉的“马踏匈奴”。
3、思维方式
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传统被继承下来,其中保留了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最直观的思想意识,用感性体悟、直觉的方法去发现、把握事物特点,呈现为经验的、整体的状态。
中国长久的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重道轻器观念,成就了“劳心”与“劳力”的差异。作为体力劳动的石雕创作,因而始终未能脱离民间艺术的地位。
4、古代哲学观念
中国文明初期,即已产生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并当作理想境界去追求。道家、儒家的哲学观念密切结合,产生了由主体物化了的文明实体,古代匠师凭借情景交融、圆融贯通的手法,创造出写意石雕艺术。
5、宗教礼制
中国重视宗法礼制、祭祖活动,认为这样才能天赐幸福,保佑平安。在社会生活中,儒、道、佛教渗透于人的思维观念,形成了宗教思想与世俗观念结合的思维模式。中国人需要一种有形的具体之物来寄托信仰,于是有了宗教造像的发展。
三、中国石雕艺术的本质特性
几千年来,石雕艺术特有的本质特性,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强调朴素的整体观念,把人作为客体融化于自然之中;在致思途径上,主要借助于经验基础上的直觉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在情感方式上,内向而不放任,含蓄而有节制;在价值观念上,尊奉传统,追求人格的完善超过讲究技艺,在雕刻艺术中极为突显。
1、既具客观之象,又具主观之意
石雕艺术的表现强调主观意识指导下认识的物象。通过对石材的改造和利用,创造出与现实物象有着渊源关系的艺术作品。这种表现与再现的运用,写实与写意、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实现了主观表现的要求。
2、追寻潜在含义,深沉流露
古代中国人善于在无关联的物象间寻找潜在联系,表达对自然的理解和良好祝愿。在创造过程中,通过反映事物某一侧面,又能强烈体现其深层主题,将艺术感性融于理性,强调主题隐藏、深思耐品的特性。表面看似平淡,却似一种无形层面,渗透在石雕艺术中。
关键词:河南皮影;造型;色彩
1 皮影的起源
皮影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对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影戏起源于宋代,流传于元代和明代,清末民初几乎遍及全国而到达了高峰。皮影戏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清末后期,日本的侵略和社会的动荡使百姓的生活民不聊生,广泛流传的皮影也被毁尸灭迹。尽管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文化在相继复苏,但因为人们长期对民间艺术的忽略,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影戏已不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因此,皮影艺术正面临着一个困难的局面,需要我们必须从民间皮影中吸收养分,从中探索新的造型风格和艺术符号,使之永远的流传下去。
2 河南皮影的造型及艺术特色
2.1 河南皮影的造型特征
河南皮影的造型相当丰富,可分为头部造型、身段造型、衬景道具造型三个方面。头部造型可体现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因素,因此头部的造型可谓是整个影人造型的重中之重,有着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有朝廷的皇帝,也有平民百姓,有将军大臣,也有跑步的士兵等,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身段造型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服饰,同样也可以体现影人的性别、身份、性格等因素,它的造型可决定整个影人的动态。为了达到影人服饰轮廓清晰、生动多样,在表现身段造型的时候角度和头部造型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采用的是半侧面,而且影人身段的整体造型还有上窄下宽的特征,这样一个鲜活的影人形象就产生了。在河南皮影造型中,衬景、道具造型起着装饰环境、深化故事情节的作用。衬景、道具造型就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在人物造型的旁边适当的添加动物、植物、建筑、家具等其他事物,这些事物的添加都是以少为精。大部分衬景道具造型都与影人没有连接在一起,部分衬景道具和整个影人连接在一起也是为了操作方便。由此可见头部、身段、衬景道具这三部分可谓是各显奇能,缺一不可。2.2 河南皮影造型的艺术特色
在河南皮影造型艺术中,无论是人物造型、动物造型、植物造型、还是用具造型,都拥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河南皮影艺术是集聚了平面性、装饰性、象征性、概括性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首先,这些缺乏正规科学训练的民间艺人,把生活中的事情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提炼、组合,并在同一平面上以上下左右、分开重叠的方法摆放在一起,使河南皮影具备了平面化的造型。其次,影人造型和衬景道具造型都是由不同的图案拆分再组合完成的。点的聚集,短线的穿插,配合着面的分割构成了盛大的场面,所以装饰性是河南皮影最纯真的表现。再次,河南皮影之所以广泛流传,是因为人们将美好的寄托和理想的追求以最直观的方式体现在了影人造型上,所以河南皮影这种民间艺术还具有象征性的特征。河南民间艺人在创作皮影的过程中可谓是大胆的省略与整合,对客观事物进行了提炼与完善,因此又形成了皮影艺术的概括性,使之成为了很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品。
3 河南皮影的审美
3.1 河南皮影的色彩审美
河南皮影艺术总是散发着它迷人的艺术魅力,不仅造型质朴、简洁、生动,色彩也绚丽缤纷有它的独到之处。在色彩的运用上它汇集了主观性、纯色对比和设色规律三大原则。
民间艺人就把对颜色的感觉毫不犹豫地大胆的表现出来,他们的大胆造就了夸张的色彩,因此河南皮影的色彩具有主观性的特征。河南皮影可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虽色彩对比强烈但民间艺人却搭配的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民间艺术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他们对高纯度色彩的大胆应用,体现了中国民间最淳朴的审美观念,也就看出了纯色对比的重要性。为了准确地表达皮影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的不同特征,河南的民间艺人就结合所要表达的皮影人物自身的特征和对传统色彩的移植创新,总结出了河南皮影特有的设色规律,年轻男性和女性的服饰着色大多数是红色,净角角色为显示地位的荣耀服饰大多着黑色。除此之外,黑脸表现的是英勇善战,红脸表现的是精干忠诚,花脸表现是的犀利狡猾,白脸表现的是阴险奸诈。对于影人服饰的着色也是贫穷富有、老少各异。总之,民间艺人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区别不同的影人也让民间自发的本土艺术有了它特有的章程。
3.2 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河南皮影不仅造型质朴、泼辣,色彩艳丽丰富,而且雕刻手法和演唱剧目内容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雕刻手法以镂空为主,用镂空的线条组成影人的轮廓线,因此雕刻的面积较少,在头部显现的更为明显。但也有例外,大花脸的影人头部就雕刻的比较多。如此雕刻的皮影光辉灿烂、玲珑剔透,它的这种外在美使它成为了一件出色的艺术品,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河南是戏曲的故乡,豫剧在河南可谓是家喻户晓,所以人们就把自己热爱的戏曲融入到皮影的表演当中,在视觉审美上又加以听觉感受也是皮影广为流传的原因。这些剧目反映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小事,由于贴近生活所以大家都热衷于观看,给造型生动、色彩鲜活、雕刻巧妙的具有外在美的皮影艺术又添加了内容创作的内在美,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剧情充分体现了河南影戏艺术的独特魅力。因此,河南皮影雕刻所展示的外在美和戏曲创作中故事情节的内在美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二者的渗透融合创造了独具河南地方特色的皮影艺术。
4 结语
河南皮影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化趋向日趋明显,河南皮影也面临着多元化的选择。一方面是将其完好无损的保存放在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另一方面是将其元素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前者是转化为审美对象,后者是紧跟经济的发展,把皮影中的传统元素转化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温馨物品中,永远围绕在人们周围。本人认为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在保存下来的同时还要想办法让人们了解它,后者就是最好的方式,将它蕴含的文化价值渗透在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河南民间传统的皮影艺术只有在挖掘保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继承丰富和发展,使传统艺术也跟随着经济的发展,跟随者人们的审美标准永远的继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易心,肖翱子.中国民间美术[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李锦璐.民间皮影[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
一 潍坊核雕艺术的起源
桃核雕刻是一门具有传奇色彩的民间微雕绝技。早在宋代中国已经有关于核雕的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到了明清时期,核雕技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虞初新志》中收录的明代人魏学?撰写的《核舟记》的文章,文中说:“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后人不经为这门“雕虫小技”所折服,探索这“方寸之间孕育大千世界”的精湛技艺。潍坊核雕,至今己有近二百年之久。早在清代晚期,山东诸城县匠师张大眼在京师学习核雕雕刻技法,艺成归来后以此手艺为养家糊日之用,后将技艺传于潍县都渭南,都渭南儿子都蓝桂又承袭父亲手艺。十年后,都蓝桂又收考功卿为弟子。他们师徒二人对此技术精心专研,在沿袭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又对这门技艺进行了极大的创新,使这一古老的技艺别开生面,闻名全国。
二 潍坊核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1 潍坊核雕艺术具有中国儒家思想的典型性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大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左右,儒家提倡“仁”为核心,进而发展为以“礼乐”传统。荀子《乐论》中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谐化;序,故群物皆别。”这种思想与潍坊宗族推崇的思想相合,严格的传统规约和道德伦理规范成为潍坊核雕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基调。尤其山东地区为孔孟之乡,早在先秦时期就齐鲁之地已推崇儒家的伦理思想。直至秦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儒家的“仁”与“礼”思想以及后来朱熹强调“理”的思想形成了严格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对传统社会的伦理教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这些思想无不渗透到潍坊民间工艺设计的各个领域。潍坊核雕不免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现存大量的潍坊核雕都带有很强的伦理色彩和教化意味,尤其体现在内容题材的选择上,从而由形式到思想上都散发着朴素淡雅、温柔敦厚的艺术气质。
2 潍坊核雕是审美创造与民俗文化的有机结合
民间工艺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融汇交织在一起的,一方面,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民俗文化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民间工艺美术扎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其创作主体是劳动人民,因此民间工艺美术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联。民俗在文化形态上表现为各种民俗事象,它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沉淀,也成为了地域文化的符号、图式,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生活情景的写照和民俗活动的记录。而潍坊核雕将民俗活动中的活动主题和发生情景凝练出来,呈现为一个立体的静态图像。简化为一种图式、文本来进行表现。潍坊民间的审美意识不仅受到儒家审美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民间民俗的价值观念。在核雕艺术上关注人作为本体在客体中的主体价值,同时并未脱离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在艺术的表达中注入民间民众的人生理想。潘鲁生、唐家路认为:“民间审美意识以实现生活中主体的人生要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主体自身的功利意愿为审美选择和审美标准,并将自己征服现实,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意愿诉之于审美形式。”潍坊核雕的创作题材也常常选用民间民俗活动,舞龙、舞狮、祭祀、踩高跷、跑旱船、庙会、灯会等各种民俗活动为潍坊核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蓝本。民俗文化为潍坊核雕打上了民间的烙印,同时民俗文化在核雕这径寸之地上得到延续、传承和深化。
3 潍坊核雕的审美内涵是美与善的高度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美”有时实际上就是“善”,“美”与“善”一直处于馄饨不分的状态,善的转换引申义有吉祥、美满、幸福、乐观,这类含义在古代观念中既是合乎于情理、又惬合于情意。因此,潍坊核雕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如《二十四孝》是核雕常见的题材,同时如“岳母刺字”、“苏武放羊”、“一诺千金”、“孔融分梨”、“荆轲刺秦王”、“金孝拾银”等反映“仁、义、礼、智、信”的故事题材也常常被引入核雕的素材领域。这些带有传统人伦色彩的题材与一般的说教和灌输有所区别,从艺术形象的感性知觉和形象直观出发,将社会性的理性艺术化地灌输给欣赏者,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受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传统吉祥图案在潍坊核雕中也被大量的运用,象征多子多孙的“连生贵子”、“石榴”、“花生”,象征福禄的“蝙蝠”、“佛手”、“鹿”,象征长寿的“松”、“鹤”、“寿桃”等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是民众坦率表达人生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向往和祈愿,这种趋利避害的审美追求通过核雕这一载体表现出来。这种由形式走向内容的观念是一个形象思维转向实际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匠将感性思维与客观存在相结合,将传统美学思想与对趋吉避害的心理相联系而进行创造,使审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能获得感官的愉悦和内心情感的慰藉。
三 潍坊核雕艺术的美学特征
民间审美风格和审美意识渗透于民间的工艺造物活动中。民间美术具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原初性。而潍坊核雕是从民间造物中逐渐发展成现对独立的以审美为主的工艺美术。所以既受到中国正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也与民间审美和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
1 敦厚的儒雅之风
潍坊核雕虽为径寸之地,但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却洋溢着浓郁的温和、质朴和文雅之气。潍坊核雕题材丰富,构图饱满,主题鲜明,刀法细腻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在方寸之中构图张弛有序、层次分明。潍坊核雕作为观赏作品,精巧细腻;作为把玩作品,玲珑亮丽;作为佩带作品,浑朴别致;作为核雕印章作品,独具一格。潍坊核雕常因形而创作,借势而雕琢。依据核的形状、纹路、结构来进行题材的选择,有吉祥题材的:《万寿五福坛》、《鸳鸯贵子罐》、《富贵万年壶》、《天仙寿芝葫芦》等;有神话故事题材的:《白蛇传》、《十八罗汉斗悟空》、《八仙祝寿》等;有文学作品题材的:《西厢》、《红楼梦》、《引萧吹凤》等;还有反映民间生产生活场景的:《民居》、《野渡孤舟》、《欢乐童年》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花卉图案、十二生肖图案等。巧妙利用核胚上纵横无序、深浅不定的纹理,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核雕是一种微雕技术,但是却可以表现出宏达的场景,在不盈数寸的面积上刻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游刃有余,有疏密之对比,有繁简之取舍,构图得当、错落有致。将宏达的场景凝固在一个核雕之上,显得极富戏剧性。同时人物的面部表情一般都平静、温和,纵使是历史战争题材的人物也透着一股温文尔雅、敦厚平和的气息。
2 符号化视觉语言
潍坊核雕的设计遵循的是“有意味”的形式,要在方寸的载体间刻画出包罗万象的世界,纵使刀法再精细也难以做到。而唯有通过符号化的形式来表现。如果沉醉于肤浅的具象体验之中,就会失去了发现“意味”的机会。一是,选取代表性的实物作为符号成为创作主体。如对一艘船以及人物的刻画,则有意识的对船体进行形变,对主体人物精细刻画,对次要人物简单概括,同时在刻画人物时对面部表情神态要求极高,因为他反映出人物身份、性格、气质,而对细节进行简略化的处理。雕刻的繁简取舍十分重要。二是,指在表现民众的美好愿望时,无法进行直观的表现,便使用象征性的手法。例如,莲花和吹笙的儿童象征着连生贵子;佛手、石榴和寿桃象征着福寿三多;喜鹊和古钱象征着喜在眼前(钱);鸳鸯、莲花和莲实象征着鸳鸯贵子;龟和鹤象征着龟鹤齐龄;竹子和梅花象征着青梅竹马等。通过这种富有寓意的图案表达民众的美好追求。这些图形无不是程式化的、规范化的、约定成俗的。程式化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操作者的创造性,但正因如此这些图案形式已经固化在民众的心理,成为一种视觉符号,因此更具有可解读性。
3 技与艺有机结合
核雕艺术顾名思义便是以桃核为载体的技术与艺术的表现,技术体现出核雕的工艺技术性,而艺术则突出了其文化和审美内涵。潍坊核雕在雕刻过程中需要整体观照,把握核雕在三维视角下的视觉效果。在有限的范围内力图挖掘出更深的空间层次,准确利用点、线、面造型因素进行有机组合,注重疏和密对比,大小远近区别,使精湛的技艺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潍坊核雕细腻而不失大气,整体而不失细节。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以细腻灵动的雕刻技巧作为构建艺术形象的支撑。以具体的形象来诠释艺术的感觉符号。雕刻中极为注重大小对比,由此在极小的空间内也能有效地营造出空间透视效果。在表现作品的主体人物或物品时,通常运用夸张的手法,有意进行放大,雕刻时既遵守了技术的理性规范又结合了艺术的主观能动,至于雕刻之深浅,画面之疏密更是通过有效合理的安排,桃核质地坚硬而线条却十分流畅,桃核体积小,细节却十分丰富。一次潍坊核雕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关键词:节奏;文学;书法与绘画;建筑与雕刻
“什么是美?”“美从何处寻?”这些文艺理论乃至哲学范畴的命题千百年来一直萦绕在中、西方大师的研究视野里。
关于美的定义从来都不缺乏思考。提到中国美学思想,就必须涉及到美学界的“双峰”之一――宗白华先生及他的不朽之作《美学散步》。《美学散步》开篇之“美从何处寻”中,宗先生开门见山界定美是主观心理条件与客观外在条件相结合的产物。进而通过中国古诗的节奏、旋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格式等来阐述“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1]。在与《美学散步》全书的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到宗先生美学世界里 “心灵节奏的自由表现”[2]。
而在西方美学思想体系中,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指出:诗(指一切文学作品)的起源仿佛有两个,一是“摹仿的本能”,一是“音调感和节奏感”[3]。20世纪影响巨大的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亦认为,“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4]
无论是宗先生“美是心灵节奏的自由表现”,还是亚里士多德“诗学起源于摹仿的本能与音调感、节奏感”,又或是艾略特“创造一种韵律或节奏的合式”,我们都不难发现――节奏是构成中、西方美学思想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艺术的魅力源于节奏
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称之为“节奏”。在文艺创作中,节奏是指文学语言音节的长短、音调的高低及音节与音节之间的停顿,包括作品在结构布置及情节安排上的收纵起伏、开合变化的气势及格局。如中国古代《礼记・乐记》所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寒暑来往,昼夜交替,雌雄匹配,风波起伏,山川交错,数量消长,玄理反正,历史兴亡,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往往都有一个“节奏”的道理蕴含其中。反观作为生物属性存在的人类自身,我们用一种具有节奏感及韵律美的语言形式知觉外物,同时艺术家运用这种生理需求的节奏感恰如其分地进行着艺术活动的传播,将思想、情趣彰显在自然、生理需求的和谐步调里,以引起心理需求的情感共鸣。
从而,“节奏”赋予了宇宙和生命恒久不息的运行,也使艺术与生活相互依存。节奏的普遍存在和它在艺术创造研究中的基点地位, 为我们对艺术活动的鉴赏、探究、共通提供可能的前提,成为艺术魅力源远流长的活泉。
二、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的状态
西方美学家主张一切的艺术都可以趋向于音乐(即节奏)的状态,中国文艺理论对此不谋而合,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印照出来的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还是美学思想中既作为外在形式彰显,又通过内在旋律传达的节奏,都是自然形式的人化,心灵形式的对象化。
(一)文学“节奏”
1、诗歌
众所周知,在中、西方历史发展进程中,最早呈现的文学样式均为诗歌。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形式,诗歌就是凭附于一定形式的音乐节奏上,才得以历经口口相传而经久不衰。如我国记录最早的原始诗作《弹歌》用“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八字来表现狩猎全过程,节奏紧凑,传意直接,朗朗上口,同时于紧凑中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悟体验。生发于中的中国古诗之音正是在追求这种“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的艺术境界下,与天地合一的哲学意识相融合,形成万物、生命存在的和谐节奏。倘若在浩瀚如烟的中国古诗中寻得一句、一字眼能够用节奏感凸显的乐曲来匹配,从真实的声律和谐里体味渊深精妙的意义,那必然能享受达到情感的升华与心灵的共鸣。
西方艺术起源于一种诗性智慧,同时有着一种数量比例,在一堆杂乱无章的印象中以“形式”结构为基本,寻求毫无造作地直抒胸臆。比如同样表达爱情,中国古诗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节奏舒缓含蓄,西方诗人则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诗歌的意境猛然进入一个充满震荡与回声的音乐世界,从而与柏拉图等美学大师们绝对真、善、美的艺术体验浑然契合。
2.小说
万事万物的运动有其自然节奏,而这种节奏要为人所感、所识则必须通过人的精神活动。中国小说样式的节奏化就是为满足读者情绪波动、情节跌宕应运而生的。小说中节奏感的存在不仅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在于巧妙地将作者的意图通过例如悬念、冲突等创作手法渲染紧张的气氛,心理情绪的紧张与松弛交替行进,配合着心跳和呼吸一张一弛的生理节奏, 有效地助长着内容的展开。正如老舍所说:“所谓小说中的延宕便是在物质上为逻辑的排列,在精神上是情绪的盘旋回荡。”[5]如《三国演义》中宏大战争场面的极致描写、《水浒传》中聚义厅共谋大业的淋漓表现都让读者的思绪在作家所掌控的节奏下蔓延。
相比之下,西方小说则从心理节奏层面苦下功夫,如司汤达的《红与黑》擅长用整篇章节的心理独白或描写来调整着情节的起转合承,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加以宗教说教和发表对历史的见解,雨果的《悲惨世界》则通过史诗般场面的铺陈紧紧把握宏篇布局,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立足于显露个性鲜明、丰满的人物性格。18世纪唯理主义大师狄德罗就曾针对西方小说节奏化的文艺创作表态:“假使历史事实不够惊奇,诗人应该用异常的情节来把它加强;假使是太过火了,他就应该用普通的情节去冲淡它。”[6]
可见中、西方古典小说的内在节奏各有特色。中国古典小说强调言语对情节推动的节奏,注意在时空中塑造人物,注意在情节的推进中展示人物性格;西方古典小说则注意运用言语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精雕细刻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二) 书法与绘画“节奏”
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它讲究筋、骨、血、肉,于点、线、笔、画中表达物象。中国书法同音乐、舞蹈一样,也是一种节奏化了的自然表现,书法大家们在笔墨转换间衔接自如,艺术展现随性自然,一气呵成。它的结构时疏时密,点画或重或轻,行笔缓急有序,从高低、强弱的顿挫变化中分辨出乐音来,正是这种代表着韵律构造的特殊性才使其毫不夸张地成为民族特性的艺术门类,在此,“节奏”功不可没。
提及绘画,西方传统绘画着重用几何、三角构成透视框架,如以风景画为主要表征的西方绘画艺术通过静态描摹来观照对象,在追求时空的统一性中达到绘画艺术瞬间的逼真与生动,这种节奏感是审美意义上的静观;中国绘画则是旨在反映华夏民族社会意识与审美情趣的“妙笔丹青”,它与我国政治、哲学、道德、文艺紧密相连,写意山水画中“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空间感有势、有声、有情,又用“气韵生动”的方法将节奏化、音乐化的万物肆意泼墨于宣纸上,将空间的“宇”和时间的“宙”融合于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时空合一体中。“气韵生动”是我国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与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画家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将宇宙万物的“气”赋予和谐、有节奏的动感,使画家“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7],从而彰显中国绘画生命节奏的精神主题。
(三)建筑与雕刻“节奏”
谈到建筑,我们难免不想到一梁一柱一窗一阁的排列,它们或错落有致,或整齐划一,又或旁逸斜出,但从整体上都给人一种踏实舒畅的稳定感,就宛如强弱变化的五线谱,虽则有跳动的音符,却能谱出一段和谐的华尔兹。在建筑“节奏”这一层面,中、西方有着惊人的相似,如颐和园长廊间距相等,故宫三殿主次有序,庙堂庭院对称分明,楼台亭阁可敛可放;古希腊神殿门廊庄重典雅,古罗马角斗场厚重壮丽,拜占庭圆形穹窿崇高开阔,哥特式建筑光影交错,巴洛克教堂富丽精巧……可以说,建筑是凝动着的音乐,是节奏赋予了它灵动的生命,正是建筑的秩序结构直接地启示了宇宙的内部和谐与节奏,所以古希腊建筑才会被认为是最高型范的和谐形式,中国古典建筑才会闪烁永恒的艺术光芒。
雕刻的节奏其本质是形体或体量的规律性变化,是艺术的自觉变化,它在材质、肌理、形态的融合中造型繁复,姿态夸张,或激昂、或幽深、或飘逸、或庄重的自由变化,给接受者一种视觉冲击的同时引起内心的情感升华。古埃及雕刻正方锥形在审美层面受宗教思想支配,两河流域浮雕装饰蕴含生命张力,古印度雕刻则烙上佛教印记,古希腊雕塑通过神化的诸神完美体态、旺盛生命力的雕刻来追求和谐、理想与美,文艺复兴之后西方雕刻则开始寻求人物雕像内在动感的表现,每一条曲线无不生意跃动,神致活泼。与西方俯拾即是的人体雕像相比,中国雕刻更倾向于陶俑、器皿、佛像、石窟等艺术形式,不像西方那般热衷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韵律,而是神龙见首不露尾,利用质感与量感于稳定的造型中描绘温柔敦厚的神韵,艺术境界蓄而不发,节奏肃穆典雅,如严阵以待的秦兵马俑与西方一触即发的拉奥群塑形成鲜明的节奏差异。但无论中国或西方,雕刻艺术里的内在节奏却是共通的,共同赋予一种积微成著、瞬息变化的审美体验。
一言以蔽之,就节奏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表现而言,诗歌表达为情感韵律的跌宕回转,中国诗歌寻求心灵共鸣,西方诗歌在于直抒胸臆;小说体现在情节的起伏陡转,中国小说重情节波动,西方小说重心理感知;书法表达为筋骨血肉的顿挫变化;绘画展示成色彩线条的布局,西方绘画透视静观,中国绘画气韵生动;建筑成为凝动着的音乐,雕塑呈现出神意韵动。旋律也好,跌宕也罢,一切艺术都无不趋向于音乐的状态,都无不沉潜于一种共通的内在节奏。
参考文献:
[1]《美学散步》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美・心灵・节奏―读宗白华》,高锐,《阅读与写作》2004年第10期.
[3]《诗学》第11页注释,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学散步》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5]《老舍论创作》第9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一、洛阳汉画像砖的起源
洛阳汉画像砖产生、发展、兴盛于两汉时期。随着汉代的不断统一政局上的不断稳定,加之洛阳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使得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政策上“举孝廉”的施行使得厚葬丧俗逐步发展壮大,还有洛阳地处中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条件,这些都促使洛阳汉画像砖得以快速发展。
二、洛阳汉画像砖的题材与内容
从内容和题材上看洛阳汉画像砖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比较自由,在不同地域有明显的风格差异,时间贯穿西汉至东汉的各个时期,出土数量以万计,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1)社会生活。汉代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从洛阳汉画像砖上展示的淋漓尽致,有体现贵族生活场景的如车马出行、射鹿、驯虎等;有表现劳动场景的如涉猎、骑兽等;也有表现人物的如执戈、执剑、持盾牌等。充分体现了汉代当时人们生活的全貌,从人物、植物、动物等各方面,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思想和风貌,为当代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和理论依据。
(2)神话传说。神话思想在汉代得以发展。方士们投帝王所好,编造出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的传说,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部分出土的汉画像砖中都有西王母、东王公、仙人承龟等画像内容。升仙类的题材在汉画像砖中体现较多。麒麟岗汉画像砖墓中现发现的有生动的羽人画像和飞廉画像等物象。羽人即仙人,长生而不死,羽人的职能是向凡人提供长寿之术所需要的仙药,如仙丹、灵药之类。羽化成仙是所有凡人的愿望,人们寄托能在服药之后可以升入天界并能够达到自由出入于天地人间,以达成长生不死的夙愿。
(3)花纹图案。花纹图案在现出土的汉画像砖中数量并不是太多,但其在画面上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并且每个纹饰都包含了很多的含义。在洛阳出土的汉画像砖中,虽然花纹图案画像砖并不没有很多的出土量,也不是汉画像砖的一个主要内容,但从装饰艺术上却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特别在洛阳汉画像砖中,大部分的花纹图案都是在图像中起到点缀作用的内容,但仍很丰富。
(4)建筑构成。建筑类的汉画像在洛阳汉画像砖出土总量上占得比例很少,但从中可以看到对建筑类型的展现却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出有门楼、门阔、凤阔、庭院、拱券桥、亭、宫阔庭堂、重阁四层、重楼等各种各样的建筑样式。
三、洛阳汉画像砖的艺术表现特征
在汉代,艺术以综合性特点出现,汉画像砖的图像是汉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着汉代艺术的深沉雄大风格。
(1)制作工艺。砖面的质地与平整均与泥土质地和制作工艺有关,最后在细腻平整的砖面上以木制的物象图案印模连续印制,组成画像。在刻制画像时,木模的画像制版尤为重要。根据前文分析,木模有大小两种,小木模是拍印用的,大木模根据砖面需要确定大小尺寸,是翻倒脱模用的。木模在制作时先用墨线在木板上勾画物象轮廓,然后认真进行物象雕刻,由于在木板上雕刻极易进行阴线刻和凹线刻,因此模印后在砖面上呈现出阳线刻与隐线刻。
(2)雕刻手法。洛阳的空心画像砖在雕刻手法上主要采用阴线刻,表现为以线勾勒物像。阴线刻也是中国雕刻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它所表现的形象刻进木模得的内部,保持着材料表层的平面形状。
(3)构图特征。在对画面的表现过程中,汉代画匠们逐步增加了对画面的审美认识,利用雕刻与艺术处理的手法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呈现出生动的装饰画面形式。边框装饰画面构图。在汉画像砖中以边框装饰画面由来已久,在西汉的砖墓画面,边框的首要功能是界定画面,同时也对画面进行了装饰。随着对画面表现的理解与深入,边框的使用更为广泛。有些画像砖画面中间是人物与动物形象,周边是复杂的九层图案装饰边框。第一层表现为直线线框,第二层表现为三角形纹线框,第三层表现为直线线框,第四层表现为垂直纹线框,第五层表现为直线线框,第六层表现为弧形纹线框,第七层表现为直线线框,第八层表现为斜线线框,第九层表现为直线线框。不同的纹饰与直线纹饰相交进行,既富于变化又工整统一,把画像装饰得神秘规整、富丽堂皇,是以对称发放进行边框装饰画面的代表作品,同时许多边框装饰画面边框是不对称的,也取得了极好的装饰效果。
汉画像砖中的边框装饰西汉时期是比较规矩的,洛阳出土的画像砖以两重菱形图案对称进行边框装饰,说明西汉时汉画像砖的边框图案就已经变得丰富起来了。大部分运用了几何纹样的图案和人物动物植物结合的图案、人物动物的图案等几大类,仅在几何纹样的图案中就可以看到有三角形、十字穿环纹、方格纹、菱形纹、弧形纹、菱形回纹、对弧三角纹等图案的表现,这些不同的图案相互组合,产生了形象生动的图面效果。
(4)造型手法。洛阳汉画像砖多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内容特征为具象的造型。整个画面所勾画的图案线形概括简练,体现出较强的线描绘画表现效果。如《扶桑?武士?朱雀?虎》图,其中无论是所表现的人物、动物还是虎的造型,都以线为基础,用简单流畅的线条雕饰出物象的细节,造型在简练中又体现出细腻,生动形象。
“踏虎凿花”起源于清朝亁隆年间的泸溪县踏虎乡(合水镇踏虎村),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篮本,是用于各种服饰和装饰品的一种剪纸艺术,因早民众驱邪纳福的心里需要而产生的。经过600年来的传承和发展,凿花集美术、雕刻、剪纸为一体的民间工艺之大成,是湘西盘瓠文化的优秀代表。2008年6月,被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选为笫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著名作家沈从文曾专门撰文介绍“踏虎凿花”工艺,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著名凿花大师黄靠天的传承人邓兴隆,在发扬传统的凿花工艺上,注重创新,突出民族特色,使凿花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其工艺雕琢细腻,凿花精湛,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人刀合一,使凿花中的环、丝相连入扣。把湘西民族的精神风貌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用凿花的艺术手法生动的表达出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自然之韵与艺术之美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人们审美 视觉的追求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当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审视“踏虎凿花”这枝湘西民族独秀的时候 ,走向艺术的宝殿具有丰富的民族底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这枝民间艺术的奇葩在湘西肥沃的土地上越来越绚丽多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钟爱。
“踏虎凿花作坊”豋陆吉首亁州古城,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重要提升,它标志着凿花工艺的繁荣和昌盛,从家庭经营走向市场需求的发展,以蓬勃的生机走出湘西,必将凿出一条辉煌的“踏虎凿花”之路,使湘西民族具有特色的凿花艺术走向世界,走向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