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母婴护理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ystematic goal-setting combined micro channel interaction model on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好,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生存质量,从而达到改善疾病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目标设定法;微信互动;生存质量;糖代谢转归
[中图分类号] R4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c)-0102-04
Effect of systematic goal-setting combined micro channel interaction model on the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SHI Qirong1 CHEN Caihong1 LIN Ruyin1 YE Hongjiang2 ZHANG Ling2 LI Xiaqin2 CHEN Chen2 CHEN Pin2
1.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nd glucose metabolism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at postpartum 6-12 weeks. Methods 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ho had been diagnosed as GDM from January 2011 to June 2014 in Fuzhou General Clinical Teaching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and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of them with 80 patients. In terms of the ways for the management, regular traditional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were used for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full systematic goal-setting combined micro channel interaction model intervention was used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abetes knowledge awareness,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glucose metabolism outcome at postpartum 6-12 weeks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follow up period was from the date of diagnosis to postpartum 6-12 weeks. Results The diabetes knowledge awarene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whereas it exhibit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fter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iabetes knowledge awareness than thos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mensions of DSQL and tota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 > 0.05), whereas the dimensions of DSQL and total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 < 0.05).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btained from postpartum 6-12 weeks, the ratio of patients with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turning to with 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ratio of patients turning to have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function and suffer from overt diabet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full systematic goal-setting combined micro channel interaction model intervention has better application effects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GDM,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sease awarenes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for this disease.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oal-setting; Micro channel interaction; Quality of life; Glucose metabolism outcome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是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1],是妊娠过程常见的并发症,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但育龄妇女在妊娠过程并发糖尿病通常不能接受或不知该如何应对疾病,表现为焦虑、恐慌和无效治疗,而且近年临床实践显示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的干预效果尚不理想,剖析原因为缺乏全程性、目标性及实时反馈性。因此,如何实时、有效、规范管理妊娠糖尿病已成为需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在妊娠糖尿病管理中尝试采用全程目标设定联合微信互动模式干预,现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糖尿病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为8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妊娠,无家族糖尿病史,年龄24~30岁,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妊娠糖尿病诊断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1年指南规定标准,即空腹血糖≥5.1 mmol/L或者口服75 g葡萄糖后1 h血糖≥10.0 mmol/L,或者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8.5 mmol/L,符合3项中任意一项即可诊断。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糖尿病教育干预模式定期集中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常规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全程目标设定联合微信互动的干预模式,具体做法包括借助手机微信平台实现医患全程实时互动,医患协商制订饮食运动计划、血糖检测计划、用药行为监测管理。两组患者均按指南要求给予标准降糖治疗。干预时间自确诊妊娠糖尿病时至产后6~12周。随访期间监测患者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谱、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随访期间还完成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患者生存质量评定及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转归评定。两组患者研究随访完成情况:对照组脱落9例,观察组脱落3例。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生存质量量表(DSQL)及产后6~12周糖代谢转归进行评定。具体做法为:(1)以自制调查选择题问卷形式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内容包括:是否知晓糖尿病、既往是否进行糖尿病筛查、是否了解糖尿病发病原因、是否知晓糖尿病常见症状、正常血糖标准、检测血糖方法、糖尿病常用治疗方法、胰岛素知识、糖尿病危害等。问卷每题分3个等级,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2分,共50道总计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谱、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定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及治疗维度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4个维度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生存质量4个维度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转归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转归为正常糖的比例明显增加,而转化为糖调节功能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4。
3 讨论
我国2008年25所医院协作组的筛查结果提示妊娠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为6.6%,每年有120万~140万例孕妇饱受妊娠糖尿病的困惑[4]。如果按照ADA 2011年指南规定的最新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其患病率则呈现明显提高变化趋势。2012年按新诊断标准完成的国内一项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妊娠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5%以上[5]。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均可造成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如近期围产过程可能导致妊高征、胎盘早剥、自然流产、早产、感染、羊水过多等结局;远期可致母婴出现糖代谢异常的风险增加[6-10]。特别是年轻初产妇在经受着妊娠的生理和心理改变负担的同时常常不能从容接受和面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多数患者处于相当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和悲观等负性精神异常情绪中,不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也不利于对疾病的应对控制[11]。
现代医学模式背景下评价糖尿病达到理想管理的目标有两大方面,不仅需良好控制代谢紊乱,而且需良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达到身心均健康[12-13]。其中生活质量应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等,妊娠糖尿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疾病管理工作的精细性,一方面伴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胎儿发育对营养需求的不同,血糖水平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另一方面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和疾病进展亦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临床实际工作中若以常规的管理模式应对妊娠糖尿病常收效极微甚至无效[14],剖析原因为缺乏全程性、目标性及实时反馈性。因此,如何实时、有效、规范管理妊娠糖尿病已成为需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在妊娠糖尿病管理中尝试采用全程目标设定联合微信互动模式干预。在采用问卷形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评估中可以发现患者对糖尿病常见症状、正常血糖标准、检测血糖方法、糖尿病常用治疗方法、胰岛素知识、糖尿病危害等知识的认知程度非常差,患者最主要的心理障碍是不知所措和极具不安全感。本研究采用全程目标设定联合微信互动模式管理妊娠糖尿病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全程管理,无论妊娠期间还是产后均需有效管理患者的糖代谢紊乱,才能达到有效减少母婴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二是目标设定,将患者自我管理和行为改变意图定量转化成具体需完成的目标[15],目标项目分为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医患互动、护患互动、用药行为等。已有研究证实,明确的目标设定在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起着积极的作用,使得对患者的干预管理更为有效和具有持续性[16-21];三是微信互动[22],腾讯公司提供的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微信平台已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但尚未应用在疾病管理中。本研究借助微信平台医护患三方可以做到按意愿实时选择群体成员互动共同分享管理信息和讨论管理中问题,也可以做到按意愿实时选择一对一互动清晰掌握患者状况,落实目标完成情况,针对性地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及突发事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与常规糖尿病教育比较,全程目标设定联合微信互动模式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各维度及总分评价,对患者产后6~12周转归为正常糖代谢的比例明显增加,而转化为糖调节功能受损及显性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全程目标设定联合微信互动模式干预在妊娠糖尿病管理中对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坦然接受疾病、树立信心、实时管控疾病,从而达到较好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产后糖代谢转归的目的,也为在智能网络及大数据发展的当今如何更加科学地管理慢性疾病进行有意义的临床探索。
[参考文献]
[1]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J]. Diabetes Care,1997,20(7):1183-1197.
[2] 印彤,张荣平,顾云娟,等.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8):1408-1409.
[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4] 钱荣立.第二届全国妊娠糖尿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5):320.
[5] 杨慧霞.妊娠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及其启示[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9):711-713.
[6] Gao XL,Yang HX,Zhao Y,et al. Variation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leptin and adiponectin in mid-trimester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J]. Chin Med J(Eng1),2008,121(8):701-705.
[7] 郭晓蕙,吴红花.我国妊娠糖尿病研究进展回顾[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6):413-416.
[8] 王林琳,侯红瑛.妊娠期糖尿病研究进展[J].新医学,2009,40(4):271-273.
[9] 时春艳,杨慧霞,董悦,等.对8665例孕妇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3):11-14.
[10] Nicolucci A,Cucinotta D, Squatrito S,et al. Clinical and socio-economic correlat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09,19(1):45-53.
[11] 佟冬梅,苑红梅.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318-319.
[12] 高璐璐,沈玉兰.健康教育路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54-55.
[13] 李翠银,赖丽萍,尤晓玲,等.系统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2):1142-1143.
[14] 廖新彬,王光娅,廖新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4(1):89-90.
[15] Locke EA.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knowledge of results: knowledge or goal setting? [J]. J Appl Psychol,1967,51(4):324-329.
[16] Anderson DR,Christison-Lagay J,Procter-Gray E. Selfmanagement goal setting in a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the impact of goal attainment on diabetes outcomes [J]. Diabetes Spectrum,2010,23(2):97-105.
[17] DeWalt DA,Davis TC,Wallace AS,et al. Goal setting in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taking the baby steps to success [J]. Patient Educ Couns,2009,77(2):218-223.
[18] 何文静,王爱民,叶洪江,等.目标设定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 21(15):1789-1792.
[19] 王英红,高琳.100例女性糖尿病患者障碍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4):47-49.
[20] 刘桂芳.孕期饮食和运动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5):115-117.
[21] 涂文菲.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规范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84-185,18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21―02
母婴床旁护理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母亲和婴儿的一切护理活动均由护士在母亲床旁进行,护士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产妇及家属亲自参与学习和实践。母亲和家属参与学习和实践,
护士教会母亲或家属新生儿沐浴、抚触、母乳喂养及脐带护理等新生儿和知识,以便产妇出院后护理婴儿【1】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作为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应从护生开始,通过母婴床旁护
理提高产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帮助护生更快的适应产科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临床资料
对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实习的60名护生的临床沟通培养及其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所有护生均为女性,年龄1 9 ~ 2 1 岁, 平均( 20.3±1.1) 岁。实习周期4周。
2影响护生沟通能力的因素
2.1 护生个性倾向 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和无精神质倾向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明显优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质倾向的护生【2】。个性倾向是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带教中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个性培养。
2.2 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越扎实,其临床沟通能力较强.
2.3 护生家庭因素影响 与父母关系良好者,临床实习时有较强的临床沟通能力。
2.4 护生在校期间表现 在学校因素中,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较好、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较好者,实习中担任实习队长的有较强的临床沟通的能力。
3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影响
3.1 护生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正确认识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使产妇住院期间享受到家庭化、个性化优质服务,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个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新型护理模式.护生在产科实习中要掌握的母婴床旁护理知识有:床旁沐浴、床旁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健康教育等内容。
3.2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生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技术
母婴床旁护理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护士采取床旁边操作边讲授,产妇或家属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顺势提出,且宣教内容每日循环,家长有多次演练、讨论交流的机会,这样对加深操作记忆非常有帮助【3】。护生实习中,带教老师从母婴床旁护理的病房设置、床旁护理用具、床旁护理操作物品准备、床旁护理的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多个环节对护生进行带教,逐步提高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技术。
3.3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实习积极性
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在产科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母婴床旁护理所有的操作均在产妇及家人的关注下完成,要求护士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及护士文明的礼仪规范等,通过实习,增强护生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信心。
3.4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生交流沟通能力
在进行床旁沐浴操作前,带教老师提前布置护生熟悉操作流程,设置模拟情景,进行角色表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带教老师扮演产妇或家属,提出问题,让操作护生解决问题,表演之后请其他护生点评,带教老师给予分析,指出存在问题。然后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各项床旁护理,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不断的与产妇及家属沟通交流,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带教老师加以补充,这种带教方法提升护生实习期间与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4方法
4.1 阶段性教学周的安排
护生入科后,总带教老师针对科室的专业特点、不同学历的实习对象、制定带教计划,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沟通技巧【4】.护生根据带教周计划进行实习,第一周尽快熟悉产科病房环境,由总带教老师做入科教育,介绍母婴床旁护理的概念、母婴床旁护理的发展、产科母婴床旁护理的具体内容等,使护生对母婴床旁护理相关知识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实习相关内容。第二周采取一对一带教,护生有计划地跟随各带教老师,对母婴床旁护理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看带教老师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对护生进行母婴床旁护理模拟练习。第三周实习护生真正参与到母婴床旁护理工作中,带教老师给与亲自指导,加强护生实际操作及沟通能力培养.第四周进行母婴床旁护理专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考试,总带教老师针对各护生在母婴床旁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考后进行总结、强化,提高护生理论及技术水平。
4.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交流
护生是护士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的工作习惯、服务意识都在这一阶段形成,一个好的带教老师会给护生正确的引导,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带教老师要把实习护生介绍给产妇,使她们以“护士”的角色面对产妇,鼓励护生多于产妇及家属交谈,指导她们与产妇沟通的技巧,为护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意识的训练她们为产妇服务,提高为产妇及家属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在床旁护理实际操作中赢得产妇信任
护生跟随各带教老师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产科实习期间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信心。护生对待产妇态度谨慎,谦虚和蔼,通过巡视病房跟产妇交谈,多关心产妇,让产妇在医院期间,感受到护士们的体贴关心,使实习护生有满足感,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5 讨论
5.1 真诚相待,相互尊重是护患沟通的前提 沟通交流能力对即将走出校门的护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交流能力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纽带,带教老师要与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并创造护生与产妇沟通的机会,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5.2 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是护患沟通的基础 在沟通过程中,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是取得住院产妇合作与支持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对待产妇及家属提出的批评、意见一定要尊重事实,真诚的对产妇及家属说声“对不起”,产妇会感到很亲切,从而接收护生的服务,避免失信于人。
5.3 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不是目的,只有不断提高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提高护理水平,才能真正满足产妇的需求。总之,实习护生通过对母婴床旁护理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的学习后,提高护生与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母婴床旁护理实务手册[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8.
[2] 王燕,岳颖,张丽.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 ) 02-0121-03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130-02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是指在妊娠前无糖代谢和糖耐量异常,但在妊娠期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有文献表明,其发病率已从1%~5%上升为1.7%~16.7%[2]。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如不及时控制,将会造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巨大儿、先天畸形等严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3],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有文献指出,孕产妇的血糖水平与母婴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4],因此有效地控制孕产妇妊娠期间的血糖对于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本院对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实施不同护理干预,以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6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6例,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并经产前检查确诊,排除孕前糖尿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伴有感染类疾病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28.1±3.4)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4例;孕24~37周,平均(32.7±3.5)周。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8.3±3.6)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13例;孕25~38周,平均(33.1±3.6)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调整饮食、胰岛素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入院后,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了解该疾病和明确其对母婴的影响及危害,帮助患者正确看待妊娠期糖尿病并提高重视程度,告知患者控制好血糖可有效避免母婴的影响及危害,使患者认识到控制血糖十分必要,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②心理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产妇,故其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以热情、亲切的态度,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各种心理障碍,并例举多个成功治疗案例,以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护理:合理饮食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7],正确的饮食结构应为既要确保孕妇与胎儿的营养必需,又不可造成孕妇摄入过多糖分,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孕妇体质量、运动强度和病情等进行合理、科学的饮食安排,保证孕妇每天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尽量低脂肪、低盐饮食,鼓励孕妇少食多餐,分5~6次/d进食,多食水果、蔬菜和杂粮等易消化食物,少食动物性食品,禁止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④运动指导:适当运动能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制订并指导孕妇开展合理有效的有氧运动,如孕妇体操、哑铃操、散步、中速步行、孕妇瑜珈等,嘱咐其避免空腹和剧烈运动,一般于餐后30~60 min进行运动,15~30 min/次,1~2次/d为宜,孕妇在运动时需要有护理人员或家属陪伴;⑤预防感染:应加强孕妇卫生宣教,帮助和指导其建立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保持腹部及会清洁,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清洁和保证空气流通,预防感染的发生;⑥控制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各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血糖监测工作,主要监测孕妇三餐前30 min、三餐后2 h及晚上临睡前的血糖水平,如有异常出现则需及时进行调整,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并教会孕妇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以便及时了解血糖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孕产妇及围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的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孕产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围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围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围产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肥胖、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对孕妇和婴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血糖水平高低与母婴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血糖的控制决定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8-9]。顾晓红[2]的研究显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下健康新生婴儿的概率明显较之正常孕妇低,尤以巨大儿、早产儿为甚,长期高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危害巨大,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要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对孕期血糖的控制是关键,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是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经治疗和护理后母婴均安全出院,观察组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与顾晓红[2]的研究结果相近,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母婴的妊娠结局,可能由于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孕妇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帮助其建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正确治疗等健康行为,从而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并降低对母婴健康的危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应贯穿于整个妊娠期,并有效结合产前检查和产后护理,实现全程的无缝隙护理。
[参考文献]
[1] 谷秀玲.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0):59-60.
[2] 顾晓红.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及新生儿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1(4):57-59.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162.
[4] 管瑜,丁红香,徐晓杰.POCT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在筛查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10):2058-2059.
[5] 王韶红.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2,9(9):400-401.
[6] 吴连方.妊娠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8):462-463.
[7] 贾改英,王宏霞,王桂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5例护理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3):371.
[8] 吴结英.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5例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5):7826-782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5年6月产科参加培训的在职护理人员46人,其中,注册护士44人,注册护师2人。培训分3期完成。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 ①培训小组成员:由儿科主任牵头负责,2名医师参与制定培训内容并授课,培训包括正常足月新生儿特点与护理、新生儿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及新生儿疾病知识3个方面。②分阶段分批次培训:考虑产科护理班次的特点、工作强度及学历水平,尽量确保每名产护人员不疲于应对,制定简单可行方案,以幻灯片形式授课,每次培训时间不超过30 min。③考核:培训前后分别组织人员对相关知识进行考试,以百分制计,对培训前后的成绩进行比较。
1.2.2培训内容 ①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正常足月儿生理特点、正常足月儿护理要点、新生儿早期常见病的临床表现。需产护协助完成的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如: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新生儿静脉穿刺、洗胃、黄疸监测等和母婴同室新生儿观察表的书写规范。②实践技能指导:儿科医师查房与产护病房交班时间同步,指导新生儿护理及如何与家长沟通,并进行细致的新生儿查体、黄疸监测、喂养指导增强产护感性认识。操作性技术观看视频熟悉标准化流程,指定护理小教员直接带教。
1.2.3评价指标 理论和实践技能各50分,满分100分。考核内容以培训内容为主,实践操作以重复率为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培训前后人员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的方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考核,所属人员培训后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成绩(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通过对产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相关内容系统培训,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家长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
3 讨论
3.1以目前我院的儿科现状,加强产儿合作是必要的 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91年联合发起了“爱婴医院计划”,提出了24 h母婴同室的措施,对产科和儿科有了更高的要求,儿科医师要在高危孕产妇分娩时预估新生儿分娩风险,并负责高危新生儿的管理工作,产科护士实施母婴同室的护理,这就要求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具备更多关于新生儿的知识,因此,我们组织了相关的培训内容,经考核,培训后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对培训知识的掌握让我们的护理人员可以更好的用理论指导实践。
3.2了解新生儿相关知识,优化产儿合作,提升服务质量 在产科,由传统的护理模式向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转变,需要时间的适应和新生儿相关知识的学习,又面对新生儿这个特殊群体,许多低年资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经验及热情,巡视敷衍了事,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处理,缺乏有效的沟通。护理操作技术不娴熟,有关新生儿常用操作技术差,如静脉穿刺不能1次成功,送检标本凝血,重复洗胃等,这些均为我们的医疗行为埋下安全隐患,我们培训则弥补了潜在的隐患。实践证明,对母婴同室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我们的护理人员更从容的面对新生儿护理工作,打破了新生儿有问题问儿科医生的尴尬局面。不仅满足了新生儿、产妇的需要,也让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充满信心。
3.3提高家长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由护士在床旁进行示范和指导等,家属积极参与其中,掌握有关育儿知识及产后的保养教育。林卫通过对母婴采用床旁护理的模式发现,通过该护理,产妇可以较快的融入新生儿的生活,增加哺育婴儿的自信,成功的转变角色。
母婴床旁护理即新生儿护理如喂养、沐浴、换尿片等操作都在护士的演示下在产妇床旁进行,鼓励父母参与其中。而我们开展的新生儿相关知识培训使产护人员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产妇家庭在和护理人员的互动中增进了信任与理解,增加了沟通,无形中减少了医患矛盾。
4 结论
因此,对母婴同室护理人员进行新生儿知识的培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对优化产儿合作意义重大。产科和儿科作为医院的两个高风险科室,纷争多,矛盾大,我们通过培训的模式,互相交流,增加了相互理解的机会,有助于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的产儿合作,这种模式值得临床相关合作科室推广使用。
自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其优点及好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的肯定,对母婴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隐患及问题,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近年来我们针对出现的隐患及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安全隐患及问题
1.1护士的服务意识淡漠:实行母婴同室以后,新生儿除治疗及常规护理(每天不超过1小时)外,其余时间均交由母亲及家人照顾,从而使护士忽视了对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1.2产妇及家人对婴儿的护理知识欠缺:由于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即使是二胎产妇也由于生育时间间隔较长,对照顾新出生的新生儿,产妇及家人均显得束手无策,出现问题更不知如何处理,若护士观察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3护士的业务水平低,专科知识缺乏: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及业务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呛奶、发热、体温不升、拒奶等,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1.4新生儿院内感染
1.4.1新生儿脐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感染,如未定期用酒精消毒处理脐部、使用不洁的尿布、尿液及沐浴水浸湿后未及时擦干消毒、断脐时处理不当等。
1.4.2新生儿脓疱疹:表现为出生后2-3d,全身出现散在或片状小米粒大小的脓疱,以颈部及腹股沟等皱褶处多见,多由于新生儿包裹太厚、皮肤皱褶处出汗、潮湿不透气或衣物不洁等原因,造成毛血管扩张导致毛囊感染出现脓疮。
1.4.3新生儿发热: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其家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害怕其受凉感冒,因此包裹太多的衣被,加之病房陪护探视人员较多,又不开窗通风造成空气不流通,导致新生儿体温升高,甚至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5新生儿喂养困难:刚出生的婴儿其家人由于喂养知识的缺乏;产妇凹陷、扁平,哺喂方法不当;剖宫产及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初期乳量分泌不足,加之婴儿大部分时间又处于睡眠状态等,造成喂养困难,导致新生儿由于喂养不足引起低血糖,严重者发生低血糖性休克,特别是巨大儿表现尤为明显。
1.6新生儿窒息:常见于新生儿溢奶、呕吐所致,如家属育儿安全知识的缺乏,哺喂后未及时拍背并侧卧致平卧呕吐时致窒息;另外还多见于剖宫产儿,表现为未开奶前就有呕吐,多为粘液,开奶后呕吐加剧,无觅食要求,多由于剖宫产儿未经过产道分娩,胃内及肺内的羊水残留较多,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其次婴儿与大人同床熟睡时被大人的身体压迫或被衣被堵塞呼吸道,致新生儿窒息等。
1.7新生儿被盗:当今社会各类流动人口较多,拐卖儿童事件屡见不鲜,因此病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家属若对病区人员及环境不了解,极易让犯罪分子钻空子,冒充医务工作者盗走新生儿,引发新的医疗纠纷。
2 防范措施
2.1加强护士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改变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应重视安全教育,并注重落实,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序实施。认真执行等级护理巡视制度,特别是对新生儿的巡视护理。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另外要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不仅是家属的义务与责任,同样也是护理人员责任及义务。
2.2加强健康教育:针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的缺乏,并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的照顾缺乏科学的方法,从而导致一些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要随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如何哺喂新生儿、脐部及皮肤护理方法,并亲自给产妇及家属示范如何为婴儿换尿布、衣服、沐浴抚触等方法,在科室走廊、婴儿浴室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同时通过医护人员讲解一些安全护理常识,如溢奶、呕吐、呛咳时如何处理,以及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现象,从而增强家属及产妇的育婴知识,避免因知识的欠缺造成对婴儿的伤害。
2.3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对年轻护士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培训,老护士要改变传统经验式的护理模式,学习新的护理方法与理念,同时还应重视对年轻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通过护理查房、问题分析、专科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2.4建立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改进措施,且要跟踪检查落实改进情况,另外随时征求家属及产妇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对潜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母乳喂养实施,让母亲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母婴床旁护理尊重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对保健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律性,提高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我院产科自2011 年2 月至今,共有188 例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采取了母婴床旁护理的操作模式[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 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1.1 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 ℃、水温38~40 ℃,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1.1.1 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1.1.2 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 ℃。沐浴水温38~40 ℃。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 cm的环行消毒,消毒2 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1.2 床旁抚触
婴儿床旁护理抚触步骤:房间温度28 ℃以上,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婴儿放松,操作前务必洗净双手,正式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双手轻轻对搓,使婴儿油具备一定热度后开始抚触,抚触步骤为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抚触,特别注意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婴儿做抚触,可选择沐浴前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也可选择两次进食之间,婴儿不烦躁、不疲倦、不饥饿也不太饱、清醒的状态最适合。让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母婴床旁宣教
在孕(产)妇床旁进行一对一宣教,内容包括。
1.3.1 产前对孕妇健康宣教
入室宣教(环境介绍、用物准备、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介绍、探视制度、饮食卫生介绍、自测胎动、吸氧的目的)产科并发症宣教(针对孕妇自身情况而定)分娩前、术前宣教(临产征兆、分娩过程简要介绍、术前准备项目及目的、分娩前/术前心理疏导)。 转贴于
1.3.2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①产后第1 天: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意义,母亲正确的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新生儿安全教育知识宣教。②产后第2 天:纠正母亲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方法、讲解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及内容。③产后第3 天:产后避孕指导、恶露的持续时间、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菌接种、出院指导。
2 结果
2.1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通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服务,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在服务过程中,把产妇视为亲朋好友,主动关心和帮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孕产妇的信任和赞扬,使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3 个月的满意度调查达99.5%。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我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体现专科特色的有效举措。通过基础护理广泛接触患者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让每一位莅临我院的产妇和婴儿享受称心如意的护理服务。
2.2 降低了医疗纠纷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提高。在此之前经常有产妇担心或怀疑护士会抱错孩子、打错针、喂错药、输错液等。有的产妇会跟着护士到处置室门口,想方设法推门探头一看究竟,表现出不放心。新生儿护理操作在母亲床旁边进行,产妇直接观看,解除了产妇的担心和猜疑,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因误会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母婴同室落实,达到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提升专业品质、提高母婴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2.3 变被动宣教为主动宣教
卫生宣教是护士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病房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产妇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优点等其他科普知识介绍给产妇和家属,对暂不能与患儿同住一室的产妇,在哺乳时由责任护士指导挤奶,保持泌乳。
2.4 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提高
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新生儿的护理特点[2]。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如为新生儿沐浴、抚触和游泳等,在很大程度上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幸福感,从而使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床旁护理操作时,每次操作前护士和产妇认真核对,不必将新生儿推出推进,很大程度上减少打错针、抱错孩子的机会,使新生儿得到更加安全的服务。
2.5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形象和素质
护士的形象是一种组织的整体形象,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总体认识和评价[3]。母婴床旁护理挑选的都是学历高、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所以护士们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自觉性提高,护理技术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 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程度,自本院产科母婴同室实施床旁护理以来,满足了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了母婴亲情交流,保障了母乳喂养成功,帮助产妇顺利实现初为人母的转变过程,减少产后抑郁,使产妇在分娩后可亲历各项婴儿护理服务,缓解家庭成员的不安和焦虑,使新生儿父母更勇于承担起养育的重则,而且降低了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风险,减轻医护人员精神压力,为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5(3):3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文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该时间段内该院妇产科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9±3.8)岁,其中经产妇19例、初产妇20例,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1±1.7)周;实验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7±3.5)岁,其中经产妇18例、初产妇21例,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8.3±1.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以下数据的对比和分析。纳入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中所述的诊断标准[2],且胎盘功能正常,均为单胎足月妊娠,尿常规检查和重要器官功能检查均正常;排除早产、瘢痕子宫、胎位不正、多胎妊娠、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畸形的产妇。该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分组条件,所有产妇接受护理干预前均与该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产科护理,包括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向患者普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饮食结构及活动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①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医师、护理人员、营养医师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树立科学地健康意识,进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意识。②健康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进行全程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将健康教育项目分派于专门的医护人员,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将各项健康教育知识落实到位。③心理健康教育:孕妇一旦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担忧胎儿的发育状况,由于过分的紧张影响了分娩的过程,因此,应针对孕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应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和面对病情,疏导患者的不良情心理,使其能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自主健康教育知识,有助于病情的尽快好转。④饮食健康教育指导:由营养师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为患者制定相适应的健康饮食结构,即保证胎儿营养的摄取,又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循序渐进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3]。⑤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有利于能随时检查自身的血糖情况,同时,教会患者正确记录胎动的方法,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定期做好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总体上对自我健康情况进行基本的管理[3]。⑥运动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前需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这样更有利于稳定血糖指标。在运动期间要注意保持合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患者可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的陪同下在室内外步行运动,同时可配合轻度孕妇操锻炼,以轻微出汗为宜,若患者血糖值趋于稳定,可逐渐转移到室外散步,持续30min/次,Bid,同时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长期坚持运动血糖控制效果更为明显。⑦分娩干预:在患者分娩期间会出现大幅度的血糖波动,因此需对患者尿酮检、尿糖进行严密监测,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避免患者分娩时因糖尿病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高危事件,同时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对子宫收缩与胎儿心动的情况进行关注,若自我感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胎儿娩出后需及时做好感染和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血糖情况、分娩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并对比;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医院自创的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证百掌握程度越好。问卷使用前进行预调查,信度、效度良好,内容效度(CVI)为0.970,问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系数为0.827。1.4统计方法该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统计采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统计采用χ2检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血糖情况对比情况
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分娩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分娩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46.9%(P<0.05),见表2。表2分娩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在临床中妊娠期糖尿病较为常见,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发病率在逐年的上涨,给更多的孕妇带来严重的影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降低患者的血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并能有效地提高母婴的安全[4]。优质护理的产生,对孕妇的健康教育管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既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情况,又降低分娩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母婴的健康起到了积极地保障作用[5]。通过该文的研究对象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者分娩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46.9%(P<0.05)。原因分析为:①优质护理顺应现代护理的发展要求,是当前临床认可的有效护理模式[6],且对健康教育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将其应用到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中,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分娩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对母婴的安全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②通过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全程、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对患者的健康进地全面的管理,有效地控制血糖,保证患者在妊娠期间的健康与安全[7]。③通过对患者进行妊娠期运动指导和分娩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身体素质,稳定分娩过程中的血糖波动,避免出现因糖尿病所导致的产时、产后严重并发症,从而可充分保证母婴安全[8]。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措施,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可提高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戴红霞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贾显静.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2):293-295.
[2]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曾春鲁.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64-266.
[4]兰广珠.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339,342.
[5]李志云,李正梅,胡桂芳,等.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5,6(5):40-43.
[6]王丽媛.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分析[J].医药,2016,8(10):71.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式
新生儿是特殊的群体,其生长器官以及免疫系统发展并不完善,可能很微小的护理失误就会对新生儿产生致命的影响[1]。因此,作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明确儿科护理的内容,还需要探究新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共同参与式是当前医院发展的新的医患关系模式,患者与医生有几乎平等的权利和地位,相互配合,有助于医患间的沟通,消除彼此间的矛盾与隔阂,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中,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3.8±1.4)岁,有37例产妇剖宫产,23例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的体质量3.0~4.0 kg,平均(3.5±0.6)kg。观察组产妇中,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6±1.7)岁,有38例产妇剖宫产,22例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的体质量2.9~4.2 kg,平均(3.4±0.4)kg。对比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的方式。主要是护理人员独立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脐部护理、更换尿布、口腔护理、眼部护理,产妇和家属不参与其中。
1.2.2观察组 给予共同参与式的护理模式。新生儿出生后,让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及家属观察新生儿的呼吸、体温以及体重,指导她们对新生儿进行洗澡、抚触、更换尿布以及臀部和脐部的护理等[2]。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操作应是开放性的,新生儿沐浴抚触及护理在母亲身边实施床旁护理,能够让产妇和家属看到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沐浴、抚触等过程[3]。护理过程中需要耐心解答产妇的问题,使产妇的精神顾虑得以消除,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3评价标准 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角色适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①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主要是产妇能够独立给新生儿穿衣、喂奶、换尿布、沐浴和抚触等,能够进行臀部以及部护理,正确认识新生儿的生理以及病理特点。分为优、良、差三个级别。②角色适应情况分为适应和不适应两个等级,适应: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比较好,心情舒畅、母婴关系融洽等。不适应:母亲角色强化或缺失[4]。③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对比 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观察组产妇的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角色适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角色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母婴同室是刚出生的新生儿与产妇被安置在同一房间中并进行护理,每天新生儿离开母亲的时间不会多于1 h。母婴同室能够使产妇与新生儿更好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产妇早开奶,使新生儿能够得到充足的初乳,使其健康成长。但同时母婴同室也存在中一定的隐患。通过利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能够避免一些不合理的护理行为。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提升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在住院期间,产妇及家属会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为婴儿沐浴、抚触、更换尿布以及脐部护理等能力,能够满足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的需要。
当前社会中,产后抑郁的现象逐渐增多,很多产妇之所以产后抑郁是对母亲这一角色还不能适应,不知道怎样护理婴儿,有恐惧感,出现焦虑,严重的发展成抑郁症。因此,怎样帮助产妇尽快的适应母亲这一角色也是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下,护理可以根据产妇对婴儿护理知识的需要给予耐心的、针对性的指导,让产妇学会观察婴儿的生理以及病理特点,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尽快的适应母亲的角色,能够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减少抑郁症的出现。
医患矛盾冲突增多是当前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很大部分原因是医患沟通不畅,彼此不理解、不信任[5]。常规的婴儿护理是护理人员独立完成的,产妇和家属不参与,甚至不能看,这就使得产妇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行为产生质疑,进而引发医疗纠纷。而进行共同参与式护理,护理人员对婴儿的护理行为都是在产妇和家属面前进行的,并且产妇和家属也参与到护理过程中,能够更加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好感,护理行为也更加人性化,有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角色适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产妇的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韩荣欣.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1):154-156.
[2]杨东英,雷叶琴.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8):68-69.
[3]杨霞.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模式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5(33):100-101.
【关键词】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措施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在妊娠期属于高发性病症,这与妇女所处怀孕阶段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也是产科中导致并发症死亡的主要因素。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头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多数出现于妊娠晚期,这些常常造成子痫、心肾功能异常与脑血管损坏等,对于母婴安全有着很大的威胁[1].现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2例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2例,均为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年龄19~39岁,平均(26.9±2.5)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23例;孕周27~41周;发生子痫8例,剖宫产率66.13%(41/62)。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护患之间需要保持和谐的关系,护士在工作中要对孕妇讲解生产知识、医疗重点,让孕妇认识疾病变化和转归,克服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还要掌握孕妇的心理情绪,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以避免孕妇出现过度紧张等异常情绪。
1.2.2环境护理
在住院期间保证单人暗室,维持空气的清新,防止外界物质的流入给孕妇造成刺激,如气体、声音等[2].在护理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整个过程的协调性,动作熟练以保证孕妇不受刺激。保持孕妇左侧卧位,这样能够降低右旋子宫给腹主动脉带来的压迫,促进子宫胎盘内部的血液循环以避免胎儿出现缺氧。
1.2.3病情观察
日常工作中需做到每隔1/2h进行1次血压测量,严密观察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准确记录24h的出入水量,持续每天对尿蛋白、腹围、体重进行测量1次,这样能够观察孕妇的水肿、肾功能代偿等各项指标。
护理时要定期对尿常规、尿比重、尿蛋白定量等进行检查。注重观察胎心变化和宫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在应用硫酸镁时,应密切观察尿量、心率、呼吸和膝反射的变化,严防硫酸镁中毒。
1.2.4饮食护理
注重饮食的科学化,尽量多食易消化食物,如蛋白质、维生素、钙等元素。对食盐摄入严格控制,这是由于过多使用食盐会导致低钠血症,引起产后血液循环衰竭而降低食欲,使得母婴失去必要的营养元素,不利于母婴体质的改善,对水肿明显者最好禁止食盐的摄入。
1.2.5子痫抽搐的护理
子痫是重度妊高征十分严重的时期,对于母婴的生命有着重大威胁,做好子痫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关键。①单独护理,避免受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吸氧功能正常,使用开口器设置一缠好纱布的压舌板,避免唇舌被咬伤。保持患者处于低侧卧位状态,以避免黏液吸入呼吸道而引起阻塞。在需要时可使用吸引器将喉部黏液及杂物清除,以防止窒息。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要避免食水,这样能够避免吸入性肺炎。②配合医师处理抽搐:主要采用硫酸镁对抽搐进行控制,可适当采用安定、杜非合剂等镇静药物。③密切监护:在监护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各项指标严格观察,如神志、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这样能尽早观察出脑出血、肺水肿等症状。④对出入水量实施24h记录,并保留导尿管,对尿量、性状、颜色做好严密观察,做好会阴的处理以避免出现感染。⑤必要时终止妊娠: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胎心变化等异常情况时,需立刻采取新生儿抢救措施,减短产程。
对剖宫产者应采取必要的术前准备,产时出现子痫要立刻终止分娩并对母婴进行抢救[3].⑥降低刺激,防止二次抽搐。
1.2.6特殊用药护理
硫酸镁在妊高征的治疗中是常用的解痉药物,其第1次负荷量在4~5g加于葡萄糖液100mL静脉滴注,并采取维持量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1~1.5g/h,总量15~20g/d.在用药前还需做好相关的检测:①维持膝反射;②呼吸超过16次/min;③尿量>25mL/h.检测前要准备10%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这些指标都是用药过程需严格观察的,若出现异常情况需汇报医师以采取必要的处理。
1.2.7产后护理
做好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工作,保持心电监护并给予足够的吸氧。产妇在术后必须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情绪的刺激,保持病室的安静,合理安排治疗护理,定时服药以及保证足够的睡眠。情况稳定后可适当运动,以促进肠功能恢复,利于切口愈合及恶露排出。运用阴道分娩的产妇由于在产前过多运用解痉、镇静剂,必须采取宫缩剂或子宫按摩等措施恢复子宫收缩。对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做好观察,避免大出血。
2结果
所有产妇经过精心的病情观察及有效护理,均无不适症状发生,全部治愈出院。护理前后平均动脉血压(MAP)和24h尿蛋白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