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教育心理学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心理学意义

第1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医学生物学;教学质量

一、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教学中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教育学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教育心理的研究,可以有助于解决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进而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有效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增强教学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深度的、积极的学习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充分了解学生及其心理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汲取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更能陶冶情操,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应用教育心理学: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内容。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才能因材施教。

(二)做好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教学过程重要的环节。学情分析仅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增加学生心理动态、心理特征分析,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法,使教材的使用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三)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愉悦的课堂气氛对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以健康向上的情绪带动整个课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微笑、言语亲切、学会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气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进度,难易适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价值感,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比如,我院的医学生物学的教学安排是连续上3个学时,而学生很容易疲惫和情绪下降,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可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讲个笑话,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这样教学才有好的效果。

(四)加强记忆,强化印象

医学生物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内容多,概念杂,微观抽象,学科进展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点和概念,透彻理解抽象微观的内容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大学生的记忆特点、个性差异及教学内容等的不同而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通过大量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印象。

(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上课时多采用多种媒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用适当的评价和赞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加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我们采取分小组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备课,让学生转变角色成为“教师”上台授课,学生认真准备,再加上有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强烈,在给他们自我展示机会的同时,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很大提高。总之,教师在医学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学的运用,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变化规律,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宗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4):159-160.

[2]张顺仓,骆乐,蒋金金,等.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219-220.

第2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西方自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两次世界大战及此后连绵不断的战争,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不断激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人类的精神生活达到了空前的紧张、孤寂、忧伤与绝望。面对人性沦丧的社会危机,社会权威,包括教师在内的权威的“失信”,不少学者开始从教育方面寻找原因。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的一些学术著作,批评美国教育受到了皮亚杰、布鲁纳过分强调“教育控制”的影响,认为,程序教学和发现法是一种“去人性化的教育”,根本忽视了学生是怎样认识学习、教师和学校的。于是。一种受到人本心理学的影响,而又对教育改革产生明显作用的“1人本主义教育”便应运而生了。

马斯洛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性的形成,是人种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合理的和现实的,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中,潜能才会像得到了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为了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地信任他们和充分地信赖成长的自然过程是必要的,即干扰不要过多,不迫使他们成长或强迫他们进入预定的设计,不是以专制的方式,而是以道家的方式让他们自然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马斯洛把完善人性的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所追求的内容即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也叫“存在价值”,它们是: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这些价值是人性丰满者的特征,而如果人能够实现这些价值,便可达到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马斯洛关于教育原则的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1.自我统一性原则。教育应该使学生寻找内在的统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教育学生用整合的思维方式代替二分式的思维方式即非此即彼的方式。这是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同时,自我统一性的形成又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自我统一性原则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明白他的需要、他的使命、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于造就一个精神上完整的人,一个具有个性的人。

2,启发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制定的。自我实现的人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根据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创造过程分“始发过程”和“次级过程”。始发过程来自无意识,来自所谓灵感。而次级过程则是人的理性控制、逻辑思维等等。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次级创造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感情交流、优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体现等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原始创造力”,也就是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马斯洛认为,那种能以良好融合或良好交替的方式,自如而完美地运用两种过程的创造力,可称之为“整合的创造力”。伟大的艺术、哲学、科学产品的出现,正是来自这种整合的创造力。

3.美育原则。马斯洛非常重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的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是且前最有效的教育。他认为艺术是非常接近我们的心理和生物的核心的,非常接近这一自我同一性、这一生物性同一性的。所以美感或者审美体验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基本体验,建立在审美体验基础之上的各科教育才有可能成为更有效的教育。既然人的本性是美的,而且最终也是向美的方向发展的,那么教育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必须符合人性。

4.超越性原则。关于超越,马斯洛在“超越的种种意义’一文中列出了35种意义。第一种意义就是对自我的超越,即超越自私,超越自我中心,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另外是对文化的超越,作为“超越者”能够以某种超脱的和客观的态度对自己出身于其中的文化进行审查,避免思想上和学习上的“标签化”。实质上这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实现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一种不加分辨的、盲目的、无意识地接受教育的人,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讲,超越性原则要求培养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超越还着重于存在价值的投射和以存在价值自居的意义,着重于此后主要受存在价值所激励的状态。

5,价值原则。在马斯洛看来,价值感来源于人自身,就像一切存在价值都是人的潜能一样。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意义。

由于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的异化现象逐渐增多,现代人越来越感到人性的损失。过去的价值体系逐渐被“物质价值”摧毁,整个人类的精神价值都面临着贫困和饥饿状态,而教育就该消除学生心理中可能存在的失落感,帮助他们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马斯洛宣称:看来只有―个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所有人都追求的遥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被不同的著作家分别地称之为自我实现、自我现实化、整合、心理健康、个别化、自主性、创造力、生产力的东西。然而,所有著作家都一致同意,这个目标就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也就是说,使这个人成为完美人性的,成为这个人能够完成的一切。

罗杰斯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如果从对教育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角度讲,罗杰斯当推首位。到了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将他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三大教学理论之一。

罗杰斯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人的自尊心,帮助每个人充分地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谈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特征时,罗杰斯认为:也许最为基本的态度是真实或真诚。只有当他以真我而不是假我与学生建立关系时,他才会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教师态度的另一个方面是赞赏学习者,包括他们的感情、意见及人格。再一个便是移情理解(又称共情理解),即从学生的内心深处理解学生的反映,敏感地意识到教育与学习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唯有如此,才可增强有意义的学习。

罗杰斯把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作为教育目标。“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定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然而,“当前教育的趋向背离了自由。当今。存

在着文化和政治的巨大压力,要求学生遵从、驯顺和僵化”。在罗杰斯看来,自由不应理解为“从外部对各种可供选择的事物作出抉择”,而是指“能使人敢于涉猎未知的、不确定的领域,自己作出抉择的勇气”。具体言之,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是批判性的学习者,能评价他^所做贡献的人;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能灵活地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经验时,融会贯通某种灵活处理问题方式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不是为他人的赞许,而是按照自己的社会化目标工作的人。

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形成自我――主动学习。即鼓励学生面向生活、正视问题,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是自我――主动学习的关键。(2)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真诚,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教师只有以真我而非假我与学生建立关系时,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结果:(3)老师应像治疗者对待来访者一样对学生产生移情理解。

罗杰斯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教学观点――非指导性教学。

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一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复制,强调认知活动,而忽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心智能进入学校,躯体在表面上被准予紧紧跟随,但是情感和情绪只能在学校之外自由自在地享受和表达”。这是一种知情严重分离的教育。

按照罗杰斯的理解,学生的学习不是S―R的简单联结,而是一种经验的学习,它以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动力。具有不同经验的学生对同一事物的反应方式与反应水平往往很不相同。如果说行为主义重视的是“无意义”记忆的话,那么人本主义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愿望、态度、兴趣与学习材料的关系,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或“自我主动的学习”。这种学习的主要特征是:(1)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2)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3)它导致学生不同的行为和态度;(4)它由学生而不是教师对学习活动作出评价。这样便培育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依赖。

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感,信任学生和被学生信任。在满足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应遵循以下八个原则:(1)老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订课程计划和管理方式;(2)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3)让学生单独或共同制订学习计划,把探寻自己的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4)提供促进学习的良好气氛;(5)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学习内容则是次要的;(6)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确定。为达此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自我训练”,用自我训练代替外部训练;(7)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由学生作出,当然教师及其他学生要对某一学生的自我评价予以反馈,以促进自我评价的客观性;(8)使学习以一种更快的速度更加深刻地进行下去,并渗透到学生广泛的生活和行为中去,使学生的情感、理智沉湎于这一过程的始终。

库姆及其他人本心理学家的观点

除了马斯洛和罗杰斯,库姆、布朗、戈登、珀克等也对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做出了贡献。库姆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任何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信仰与知觉,以便使他们能用不同的观点看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激励者、帮助者、合作者和朋友。好的教师至少应具备下列六个特征:(1)良好的专业知识;(2)对学生与同事情感的敏感性;(3)相信学生可以学好;(4)肯定的自我概念;圆尽最大努力帮助所有学生;旧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布朗则认为,教学过程应是情感因素与认识因素相结合的过程,“没有情感参与的智力学习是不存在的,而没有心理参与的情感也是不存在的”。他设计了一些情感教育的技巧与方法,包括相互用手触摸脸部而不说话,让学生通过检查自己的思想、知觉及志向发现事物,让学生把对自我的发现与对人类一般特性的认识联系起来,以达到对自我的充分认识。

戈登从师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寻求新教育策略,他认为:师生关系只有具备下列特征才是有益于教育的:(1)公开,坦诚,相互信任;(2)相互照料,相互尊重;(3)相互依赖;(4)允许分离,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和个体性;(5)要的相互满足,师生均无须牺牲自己的需要去满足对方的需要。戈登还介绍了“自我信息”(Imessage)技巧,即教师怎样向学生传递他关于某一情境的感情,而不是他怎样对学生的感情。

珀克“令人愉快的学校成功”思想则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他认为,学生在学校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的自我认识与教师期望的影响。因此只有愉快学习才能实现让学生形成肯定的自我价值的目标。令学生愉快的教师应掌握七种技巧:(1)接触每个学生;(2)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3)真诚地与学生相处;(4)真诚地对待自我;(5)愉快地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尊重他们;(6)拒绝要合理;(7)保挣除陕。

概而言之,人本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学生自我导向。即学生决定自己该学什么。(2)学校应促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清除学生“被迫学习”的压力。(3)自我评价是唯一有意义的评价。学校中的升级制、考试分数等,干扰了学生正常的学习。(4)知识与情感都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均应获得发展。(5)应为学生创设―个宽松而无威胁的环境,以使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富有意义。

第3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心理学 教学 应用

[论文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首先界定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为培养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必然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而明确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摸索,笔者尝试探索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学习组织者、情境创设者、过程引导者、资源提供者、意义建构帮助者等角色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真实情境的创建,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若干具体问题,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具备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以任务为主线。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内容需要蕴涵于具体的任务中,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线索即主线。

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的目标。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主动地收集与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能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能够有效地获取他人帮助,展开协助与会话。

二、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为将来从事教育实践所必需的学生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目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

(一)思想观念落后

教育心理学既然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都会开设,且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考试科目之一。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地,任课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这样的课程将来有什么用途没有直观的认识,往往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并不如意。

(二)教学方法陈旧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是重视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单纯的理论课堂讲授,利用黑板、投影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育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涉及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心理学课程,专业名词多且知识点分散,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纸上谈兵的理论,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心理学对自身学习和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影响,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学习,更不用说如何利用应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

(三)教学评价单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掌握,更要重视应用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的教学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纸笔考试,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较少。这样的目标导向,反过来推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仍然要采用的还是理论学习。

三、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法的改革原则

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改革,努力发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一)主体性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思想观念里,教师无疑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严重违背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应用性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其责任就是要培养出达到专业化标准的、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的所有课程,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在各种环境中把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重在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创新性

富有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存在着差异。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培养模式可以遵循。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为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应改革教学方法,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症结主要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笔者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灵活地应用于所任教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希望借助于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设计是关键

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替代性经验,通过对一个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的教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深化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认识,不断地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因此任务设计是关键。

任务设计的目标要明确、完整,难度要适宜,要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任务形式要多样化,具有一定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情境创设是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在教学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能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

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的真实、直观和形象,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要以当前学习内容为指向,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体验到理论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意识,促进学生教育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过程帮助是保障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及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对学生加以适时、正确地引导和激励,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把握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醒悟的时间,并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当然,学生也要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依靠自主探索进行学习,并适当借助他人帮助。这样的过程帮助,才能够保证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评价反馈是促进

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而是促进“发展”,为学生找到自己能力的增长点,从而更好地改进学习。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结果重点检测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避免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就去应付考试。强调学习过程的主要目的重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和反馈的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总结

教学方法的改革,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好评。当然,这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我相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会有更进一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少英,刘华山,郭永玉,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尝试[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第4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论文摘 要:多年来,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在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和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对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高职院校日益普及,如何使高职院校利于不败之地,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积极性。现代管理理论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管理的科学化。本文在心理学理论在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1.1“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诱因

诱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即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因此,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教师的需要特点,满足其合理需要,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往往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教师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育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使得他们兢兢业业于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力求在自己专攻的领域有所建树,对科学有着长期、稳定、执着的追求。这种成就需要激发的积极性,往往比较强烈、持久。

1.2应用 “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所创。他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也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将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要求我们在校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肯定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现在很多高校也根据这一原理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正确评价和对待教师;绩效挂钩,公平奖励教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心理学理论高校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2.1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该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息制度,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并非自觉自愿的行为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班级管理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这种模仿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因此更具积极意义,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增加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2.2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高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及特点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怠慢的情绪,因此,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

目标是一种刺激,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所以,从激励理论出发,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

2.3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静态)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动态)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

(2)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3)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挖掘创新潜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传播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成果,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冲击,作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完善,还要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心理学的应用将日益现出该学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2.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7月

4.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

5.卡肖, 阿格尼斯,《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6.车文博,《人本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第5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大学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途径等。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如前所说,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清华大学铊中毒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还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据我调查和一些相关资料反应。近年来,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市七城区2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了“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工程”的研究与探索,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立体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并得到了广大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与好评。为了推动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北师大也在各大城市办起了有关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师研修班。

下面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谈谈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的、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并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责骂、教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信任和改正的机会给他,把管理班费的任务教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上次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抬起头走路、堂堂正正地坦然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它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消极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而得到促进。可见,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二、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三、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四、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初中生阶段,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在小学阶段,各种心理品质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过渡性的特点。古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虽然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但也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小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切勿错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中学阶段被一些理论学家称为“心理的间断期”,这时个体正处在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成熟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决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古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就是说中小学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但中小学生正经历着生活和学习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指导其健康的成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养成可以贯穿人一生的发展,使人受益终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6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英语教学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它主要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身体方面看,主要有人的身高,体重,以及各种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从心理方面看,主要有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其他各种高级意识的发展。英语课程无一例外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在这一新环境,新情况下,教师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的同时,要灌输心里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 依靠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兴趣是心理健康的营养剂。美国应用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问题。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然而,如果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对任何教师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干的问题。英语新教材恰恰就是为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兴趣而设计,如:look at pictures and the title of readings passage and predict the content.在板书设计方面,图文并茂,鲜活有趣,多方提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编选方面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充分考虑到中学生年龄特征,兴趣和心理需要,广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择取语言素材。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把握情感主线,激发学生的热情。

学生本该是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一个年轻群体,但现在校园却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对学习没兴趣,没动力,对生活没热情,没活力,对未来没目标,没憧憬。每天两点一线,日复一日,度过了高中生活。这显然失去了学生该有的活力和激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用我们爱的情感点燃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

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自觉地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的影响,是陶冶教育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任何环境都是以具体直观的生动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对人的影响作用较之抽象说教容易被理解,而且易于激发起人们情感上共鸣。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是强制的,是人与人之接触中,不知不觉受其影响的。教育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与爱,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我们深知建立师生情感的重要性,它是学生愉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爱,互助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使其产生积极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大家知道班主任任教的学科总是领先于其他学科。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用自己的饱满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用自己的爱去感染每位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只要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有爱心,有耐心就没有融化不了的冰块。

3 采取协作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步伐。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向前推进的时代,是人与人合作的时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戴尔卡内基说:“10个孩子,9个因交际而聪明。”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关系,有利于激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英语课程也正适应这一特点。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也是一门实践课。课程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通过师生间,生生间互助合作,交流来完成语言的运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合作学习”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且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团结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运用激励的方式,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学中说:信念和情感是知转化为行的中间环节。只有当知与有关的情感体验结合时才能变成信念。因此,要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以促使学生形成道德的信念;同时又要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运用激励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张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学生的发展中,自尊与自信是自我意识中核心的人格要素,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对学生自尊自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尊自信来源于成功,而自尊自信又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人格要素,因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希望获得成功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内在本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愿望”。“成功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成功,使之在成长中体验欢乐,得到满足,提高自信心,进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这要求每个教师仔细关注每个学生,充分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抓住闪光点,专向诱导,激励,使学生感到我能学会,我是成功者。老师必须改变评价方法,创设多种机会,尽量让每个人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一个个“成功”激励他们走向成功。

5 依靠榜样的力量,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要有阳光。”要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榜样,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的相应情感。为师者必须言行一致,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给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是最善于模仿自己的老师,有些学生因为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因而树立了长大做一位教师的理想,正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教师蒙曼,她以做教师的父亲为榜样,当了大学的好教师且成为了百家讲坛的优秀讲师。还有些学生受学科教师的影响进入了该学科领域。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教师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而且也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传递给学生,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这不仅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本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而且能进一步陶冶学生的理智感。可见,教师榜样的魅力是强大的。只有一个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心智健康、意志坚强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因为它能给学生无限的希望;他浑身散发出魅力能深深吸引学生;他自信的形象能不断的激励学生前进;它会成为学生的偶像,能不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心理健康在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学科教学必须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作为新一代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不仅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授跨文化之道,授跨文化之业,解跨文化之惑,还要以教授语言为载体,为纽带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整他们的心态,实现素质教育的最大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历以贤 《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

[2] 施方良 《学习伦》(“学生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第7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多媒体 新闻听力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201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考试的调整,新闻听力将首次出现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大学英语四级中的听力新闻报道三个话题,共7道题。由于新闻听力信息量大,专有词汇众多,且句子结构紧凑,这些特点都使之成为了听力教学的难点。

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分享与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相关的试题集与测试。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化教学的内容更加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更新及时,能够较好地实现新时代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

近年来,建构主义以其系统可行的理论,丰富了教学模式,并广泛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鲜视角,提供了新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初, 建构主义大量引进中国。在近20年的研究发展中,建构主义以其蓬勃之势,促进了国内教学改革,提供了教学新思路。2002年,“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就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上学习,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特别是建构主义与语文、数学教学进行了重点讨论。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胡春洞。但是,据笔者所持有的资料,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多媒体教学中的并不多。随着英语听力在大学英语四级以及英语能力要求方面越来越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从建构主义角度,重点分析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作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新闻听力的成绩。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其最先由瑞士哲学家皮亚杰(Piaget)于1997年提出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以及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家,对建构主义也起了丰碑式的作用。建构主义进一步兴起表现在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其中,学习理论体现了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深入系统化发展。从而,建构主义发展到教育教育领域中的趋势不可阻挡。建构主义分析学习和知识的本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认为知识是人类对以往知识的经验的总结和对外界世界的理解。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复制重复,也并不是传授者对知识框架的填充,而是学习者自主建构,形成对知识的掌握。

建构主义重视三大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以及互动性。建构主义将重点由知识的客体(知识的内容)向知识的主体(学习者)转移,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学习,符合学习的根本目的。建构主义提倡的是一个开放的、交互协作的学习环境。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倡导学本教育而非师本教育,这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是一个重大革新,对教育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多媒体在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新闻听力教学形成了 “播放录音――完成习题――核对答案”固定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送器,其引导的力度不够,学生没有主体地位,师生间互动不足,造成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严重缺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时期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建构主义为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中,教学的自主性、情境性和交互协作性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三大因素。而多媒体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听力环境。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听力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创设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协作,有效完成知识与信息的建构。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新闻听力教学,以对比的方式对自己所教的成绩相当的12级会计1班和3班的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测试的材料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官网上公布的201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样题的新闻听力5到7小题:

1.自主性课外学习。建构主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的讲解几乎占去整个课堂的时间。学生对知识的陌生和无力感使之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因此,给学生时间去提前预习思考将要学习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

在听力课前,笔者在会计1班布置好跟听力材料相关的预习材料,比如样题中的“taxi”。要求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搜罗与的士相关的视频或者文字材料。例如,通过互联网诸如Google, Yahoo, Baidu等搜索引擎,收集相关的英语电影电视教学等节目,或者豆瓣、百度文库等资源搜集到相关的英语资料,促进知识与信息的获得。

在引入听力话题之前,笔者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就完成形式来说,有PPT、卡片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据学生反映,学生的资料基本是来自于网络。由此可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有意识地自主地学习。

为了验证可比性,笔者在会计3班并没有布置预习任务。经笔者的统计,做了预习工作的会计1班比会计3班在样题5到7的正确率高20%左右。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又将听力样题后面的题型在两个班做了实验,结果都表明,课后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听力答题准确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8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摘要]结合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对医学生的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塑造以及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通识教育先行的医学伦理教育新理念,并根据医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规划设想,即以人文科学的通识教育为主,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医学伦理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养

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和日趋成熟,使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命个体都面临着新的医学伦理挑战[1]。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成为解决不断涌现的医学伦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长期以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只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的教育。此外,医学伦理教育在医学院校中未受重视,地位边缘化,这体现在院校课程设置偏少、教育形式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社会实践活动少[2],从而使医学生的伦理教育流于形式,导致医学生在面对新伦理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医学行为。针对这些潜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基于通识教育先行的医学伦理教育新理念,以期使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1国内当前医学伦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学生面临的医学伦理困境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医学生,研究显示,其价值目标趋于功利化、医学技术至上、人文素养欠缺[3],这些使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医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导致医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复杂的医患关系的处理不仅缺乏人文关怀,还缺乏合理的推理和思考能力。特别是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传统生命伦理价值取向的冲击,使现代的医学生在科研中面临着更大的生命伦理困境。

1.2国内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缺陷

尽管在我国的医学院校内普遍对医学生开展了医学伦理学教育,但是很多学校设置的医学伦理学教育过于体制化、形式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其处于医学教育的边缘地位。单纯的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很难使医学生具备真正的伦理和职业道德[4],这也是我国医疗实践中出现大量的医患矛盾和科研道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医学伦理教育难以使医学生达到医学伦理教育的目的。

2重新认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

2.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正确的医学伦理教育理念

首先依赖于教育工作者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的深刻认识。1972~1976年,美国生物伦理协会协商确立了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包括:①帮助学生确认和澄清生物、医疗过程中的道德问题;②发展分析医疗道德问题的医疗策略;③把道德原则与特别的医疗问题和病例联系起来;④训练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的专职工作人员[5]。由此可见,正确分析和处理“道德问题”是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核心。这一核心理念也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医德”理念相吻合。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道德问题”绝非仅限于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性道德问题”,这就给医学伦理学教育带来了概念上的困境。

2.2应引导医学生对伦理学四个关键主题的认识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医学伦理学首先是一门伦理学,伦理学包括美德伦理学、道义、非认知主义和功利主义四个关键的主题。美德伦理学揭示了人类作为道德存在所可能或者应该达成的美德成就或道德境界;道义论强调行为的道德价值不能以它所带来或促进的后果来决定,而是由行为本身甚至动机本身所决定;非认知主义者认为道德是正常人类的感性,是感觉与世界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功利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应当有助于达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是目前对公共政策制定最有效的伦理学理论。因此,除了我国医学院校内一直坚持教授的医学伦理原则、规范与范畴外[6],思考如何引导医学生对伦理学上述四个关键主题的认识,对于医学生在面对复杂和新的医学伦理困境时学会如何独立分析和处理这些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医学生对于伦理学中涉及的德性、价值、认知和功利性的认识和判断基本属于意识和概念上双重盲区。因此,对于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必然离不开先期这些社会价值属性的概念引导,这种引导将为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提供坚实的社会、人文和伦理价值基础,有利于医学生识别医学领域的善与恶等价值,对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医学伦理问题做出批判性思考和正确的处理行为。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实现这种有利引导的最佳途径。

3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3.1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于19世纪初由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rkard)引入大学教育体系,并于20世纪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其理念是希望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7]。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在外国文化、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社会分析6个领域各修若干课程,其总量应达毕业要求的学量的1/4[8]。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健全的人格,对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2通识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判断

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可打破不同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弥补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缺陷。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学习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吸取不同学科的精髓,从而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另外,通识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受教育者具备有效思考、逻辑推理的能力,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判断并理解关系,达成有效的沟通,并针对多种价值观做出正确的识别和选择[9]。

4基于通识教育的医学伦理教育理念

4.1通识教育先于医学伦理教育的新理念

通识教育可使医学生对前述的伦理学的关键主题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而全面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在接受医学伦理学教育之前对社会文化、人际和道德有基本的认知和自我思考能力。因此,通识教育是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统领与基石,是专业教育的灵魂,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兼具深厚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而医学伦理教育是以通识教育为铺垫,对医学生进行专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是通识教育的深化与延伸。基于前文理念,笔者建议广大医学院校应在大学教育中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先于医学伦理学课程之前对医学生实施通识教育,通过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使医学生掌握人文科学分析方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4.2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

我国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在许多医学院校是缺失的,医学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使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即使部分院校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然而其教师结构不合理、教授内容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其无法获得预期成效[10]。综合来讲,目前国内通识教育课程比重较低,且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标准的制度规范,易陷入随意性困境,影响通识教育的最终效果[11]。

4.3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设想

4.3.1教学内容的设置。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应将其与医学类专业课程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分为精选课与必修课,并将通识教育课程列入医学院校的支柱课程体系,避免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考虑到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即接受了较为全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因此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应以人文科学的通识教育为主。第一阶段应设置基础人文课程,包括基础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简史、文学通史、艺术学理论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医学生对社会形成和价值选择形成概念性认识、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索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课程的概念和基础知识,将有助于医学生理解和实践医学伦理学的抽象概念。第二阶段可设置医学人文交叉课程及应用型人文课程,包括社会医学、医学哲学、医学逻辑学、卫生经济学、医学与人文、卫生国情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面对潜在的医学道德和伦理问题时,能够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综合判断中作出合理的选择。在引导和实践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中(如PBL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运用通识课程所学知识对医学伦理问题做出更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达到医学生对医学伦理真正的理解和实践的目的[12]。第三阶段可开展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情景演示、辩论赛等课堂活动和健康宣传、下乡送医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医德风尚、人文素养,使其获得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4.3.2教学方法的优化。对于通识教育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摒弃枯燥且低效的单纯课堂灌输方式,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教学活动,注重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每一门课程的论述主题,在理论教学之后,设置医疗卫生行业的典型案例,通过情景模拟、互动参与、多角色探讨等方式,利用医学及人文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拓展教学的实践性和临床应用性,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成果的评价,需要强调学生在整体课程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将其学习过程纳入最终的成绩评价体系中。着重考评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知情况、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拓展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面对纠纷的沟通能力以及实践创新意识。通过通识教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与积极性,促进通识教育的实际教学成果。

4.4全新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重要意义笔者建议的全新通识教育课程理念是对我国医学院校长期以来过于注重专业教育的一种反思。卓越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医学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从而在面对医学伦理问题时,能够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大学阶段是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之前对医学生实施全面的以人文科学为主的通识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价值观,使医学生深入理解人与医学、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医学道德素养与人文精神境界的共同提升,从而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树立良好的医德,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另一方面,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推进,出现了一些医学本身难以解决的生命伦理难题,而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能够在价值层面帮助医学生解决这些生命伦理的困惑,使其通过伦理探讨、道德论证等多种方式从人文、社会多角度出发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综合来讲,这一全新的通识教育理念及课程体系,是将医学科学知识和人文教育紧密连接起来的全新探索,笔者相信基于这一新理念的课程设置体系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邱仁宗.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的视角[J].医学与哲学,2016,37(7A):1-7.

[2]刘学文,刘馨,康丽勇.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6,37(6A):72-74.

[3]徐雪平.新医改背景下医科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趋势及教育引导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44.

[4]张翠萍,程乐森.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通识教育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2):259-261.

[5]Robert•M•Veatch,刘耀光,胡土佑.医学伦理学教育之概念和目的[J].医学与哲学,1983(10):50.

[6]杨放,张晨,王鋆.医学伦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3.

[7]杨玲,韩继明.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信息,2009(7):284-285.

[8]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9]黄如意,程乐森.论通识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卓越医师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1):61-63.

[10]宋扬,赵鹏,邓林,等.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5(9):106-108.

[11]岳林琳,程乐森.提升医学人文素养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429-431.

第9篇:教育心理学意义范文

古人早就提出艺术教育的“辅德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对这一点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欲望升华说”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学说。弗洛伊德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是潜意识,他以潜意识为基石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完整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潜意识包括人的本能冲动和被压抑了的欲望,其特点是非理性的、无秩序、无道德,一般情况下很难到达意识领域。潜意识具有强大的能量,能强有力地影响人的行为。这些强大的能量主要指那些极强的本能欲望和热情,它们在现实中始终处于不满足与受压抑状态,让人产生焦虑感。为了减少焦虑,人们会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将真实的感受驱逐出意识之外,以否认或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减轻冲突的痛苦,保持心理的安宁。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转移、否认、退化和升华,其中升华是一种最为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的起源都是被压抑的潜意识。艺术家创作的动力来源正是这些潜意识被压抑的心理能量,艺术家将这些被压抑的潜意识经过升华,转化为艺术。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系统,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通过升华这种健康有效的防御机制,在想象中将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创作出艺术品并给人以美感。总之,艺术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潜意识欲望的升华。艺术使人的被压抑的潜意识得到曲径通幽式的满足,任何艺术品中都渗透着艺术家变了形的欲念。艺术形式只是满足个人潜意识的过渡物,其中的内容才是令人情感快乐的对象。例如,弗洛伊德对达•芬奇进行深入分析,宣称蒙娜丽莎这幅杰作表露出画家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和对母爱的渴望,认为达•芬奇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代用品。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解释力较强,较好地阐述了艺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个体具有一定艺术修养,能更多一些理性;从事艺术活动将减少不文明的行为,能使人由随心所欲的野蛮人变成遵循道德规范的社会人。

二、益智作用

德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谈及艺术教育的功利价值时,益智作用显然不可忽视,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可见一斑。早在1993年,拉舍尔(FrancesH.Rauscher)等人在国际核心期刊《自然》上发表报告,提出莫扎特效应。研究者让36名大学生聆听莫扎特作品K448双钢琴奏鸣曲。实验结束后,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试,发现这36名大学生在被动听莫扎特乐曲后的十分钟内,空间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由此,拉舍尔等人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该研究结果引起了教育界及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人们似乎看到了音乐教育给人带来的可见的和潜在的价值。这个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轩然大波,对政策和商业的影响很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多数人而言,听音乐的动机主要在于情绪诱发,即为了唤起或放大某种情绪。已有研究也发现,积极情绪能促进认知功能的发挥,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或倦怠感则会降低认知功能。于是,研究者们大胆猜想,之所以出现莫扎特效应很可能并非音乐训练直接导致认知功能的提高,而可能是由于被试者的情绪状态和唤醒状态受到音乐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认知功能。据此,研究者们开始重复并改进莫扎特效应实验的研究范式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当用舒伯特音乐作为对照组时,被试者出现了舒伯特效应;而用趣味性强的史蒂芬•金的小说做对照时,也发现和听莫扎特音乐的实验组在空间任务测试中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在对被试者进行访谈时发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者中,喜欢听莫扎特音乐的人和喜欢听故事的被试人数相当。有趣的是,几乎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大多是喜欢莫扎特音乐的被试者,而喜欢史蒂芬•金小说的被试者则更可能出现史蒂芬•金效应。虽然在实验中研究者并未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但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音乐训练很可能是通过情绪和唤醒状态而影响认知功能发挥的。随后Thompson等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他们选择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采用的方式是用快节奏和大调旋律唤起快乐情绪,慢节奏和小调旋律唤起悲伤情绪,分别选用莫扎特D大调和阿尔比诺尼小调柔版。结果快节奏的大调旋律组被试者在空间能力测试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慢节奏小调旋律组被试者。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情绪与唤醒状态在音乐训练和认知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有研究者提出,莫扎特效应本质上是醒酒药效应,音乐刺激带来了个体的情绪唤醒,促进了智力测验任务表现。打个比方:有两个人喝醉后去参加智力测验。其中一个人提前吃了醒酒药,另一个人没吃。结果吃醒酒药的人智力测验水平比没吃的人高。这个结果不能说醒酒药开发了他的智力,醒酒药仅仅改善了当时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那么,莫扎特效应也是一样的道理,受了音乐的刺激后,个体得到提高的不是智力,而是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醒酒药效应从心理机制上证明了莫扎特效应的存在。音乐教育的效应要得以发挥,其中,音乐刺激或音乐教育对个体内在情绪的影响是个关键过程。音乐刺激通过改变情绪这个中介变量,对智力、学业成绩等产生影响。虽然这个效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有点像醒酒药,大概持续20分钟左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经常反复地接受音乐刺激,逐渐影响大脑皮层及认知能力,短期效应会产生长期影响。

三、本位价值

如果艺术教育只起到辅德益智的作用,那么中小学的各门学科教育完全可以替代它。因为没有比数学、语文等各门学科更能直接开发智力,没有比道德教育更能直接提高情操,何必还要艺术教育的存在呢?说到底,艺术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从辞源上来分析,艺术教育的初始含义就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的意思。美学创始人鲍姆加登认为,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一门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1750年,他写了一本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著作《Aesthetic》,英语“Aesthetic”原意为“感性的”。因此,最初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就是开发个体感性能力的教育。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更不是用来敲边鼓的,我们不能过度强调其辅德益智的功能。丧失了本位价值,艺术教育也就彻底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地位。艺术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就是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艺术教育是感性教育,开发了人类感性的智慧。很多家长都期望孩子在听音乐、演奏乐器过程中,智商得到提高。其实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听音乐、演奏乐器过程中,感官的感受能力得到了训练,感性能力得到了提升,而这会对孩子以后整个人生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那么,什么是感性能力?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所有感觉的总称。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感性能力就和智力、道德情操一样,从小就应该得到训练和培养。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审美感官的训练给予应有的重视。个体发展过程中,身心均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头脑因为思考而敏锐,身体因为锻炼而强壮;同理,感觉和感官也会因为训练而得到提升、变得敏感。所以要重视感性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功利性太强,艺术教育被严重忽视或扭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缺少生活教育,没有培养起终身的兴趣爱好,感性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他们往往缺少生活情趣,对生活和生命缺少体验能力。这样的人常会感到空虚无聊、枯燥乏味、幸福感低,甚至出现各类心理情绪障碍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统计显示,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人的第二大疾病。相当一部分人群在生活中体会不到乐趣,体验不到存在的价值。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名人现身说法,进行抑郁症科普教育,教人们如何与抑郁症做斗争;但是又有多少人悄然自杀,这部分群体往往聪慧而又努力,这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从某种角度而言,抑郁症和人们的感性能力差是有一定联系的。感性能力差的人,感受不到当下存在的感觉、价值的感觉和幸福的感觉。要想获得幸福、体验幸福,必须从小就要培养其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感情。一个感性能力强的人,在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一定不会感到乏味,能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的。此外,个体的感性素质差,除了给自身造成困扰,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我们城市的各种环境卫生问题和噪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