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

第1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设置在理科或与物理相关的院系,这与各院校授予理、工学士学位基本是相匹配的。但大多数院校,尤其是原重点综合性和重点理工院校的这个专业是从专业目录调整前的相关专业演变而来,从课程设置来看,相当大部分院校此专业与电子技术或电子信息工程或电子科学技术,甚至与计算机应用与通信等专业差别不大。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该产业的长足发展,直接推动了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通常是一所大学中比较热门的专业,是不少优秀考生的首选。同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比较扎实,按理说也应当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是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该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动手能力差、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实现抽象模型和软件系统方面的能力等问题。而且由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因而缺乏竞争力。我院是有近50年历史的地方理科院系,在教学、科研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基础,基础设施也有一定的规模。如何结合我院良好的理科教育基础,建设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同类型理科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专业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一是,专业范围不容易界定,电子信息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和扩充之中,使得该专业的建设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或盲目性[3]。尤其,我校还有相近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发展方向、专业特色等是影响学科建设和学生就业的严重问题。二是,缺乏有着本专业系统教育背景的教师。三是,实践实习的校外基地建设与社会支持力度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四是,教学方法及思路的更新要求。因此,从目前本专业的现状来看,有很多方面与现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不相应的,特别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验室建设两个方面,这就无法为人才培养体系创造和谐的环境条件,也就无法培养合格的人才。

    磁电子方向课程群的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这几年广泛深入地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明确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方向,特别是电子行业的主流方向;明确了湖北省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了解了湖北省各高校特点和专业设置现状。结合我校特点与我院师资优势,我们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子,逐步形成了以磁电子器件应用和磁电子信号处理为专业发展方向,以数理类、磁电子技术类和信息处理类为主要课程体系,以磁电子器件应用实验室、磁电子信息处理实验室、EDA与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的建设为支撑,以校外实习和创新基地为补充的一个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磁电子技术微电子材料与器件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但是没有利用电子自旋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组件的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后,许多原有宏观特性将丧失,必须采用电子的自旋特性来解决半导体的尺寸效应问题。自旋电子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产生的。自旋电子学是一门以研究纳米尺度范围内电子的自旋特性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交叉学科。自旋电子学,亦称磁电子学,它是磁学与微电子学相结合的产物。采用磁电子材料制造全新的或者高性能的器件,与传统半导体器件相比,具有大幅度降低能量消耗、增加集成密度和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等优点。磁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磁场感应、高速信号耦合和数据存贮等领域。磁电子材料及器件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根据巨磁阻(GMR)效应[4-5]和自旋隧道(MTJ)效应[6]制成的各类先进磁敏器件迅速走向商品化。磁电子器件包括磁性传感器、磁性隔离耦合器和磁性存储器的市场前景巨大,未来年销售额估计将高达1000亿美元[7]。在2008年11月湖北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上,磁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被认为是事关中国能否赶上世界第四次科技发展浪潮的一个关键。目前,由东方微磁公司在湖北宜昌投资兴建的磁电产业园第一条磁电子芯片生产线已经建成,预计在未来几年,对具有磁电子技术背景的毕业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2磁电子方向课程设置磁电子方向课程群由微电子电路基础、固体物理导论、磁电子学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四门课程组成。该方向培养的总目标是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实验技能,强化工程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突出磁电子应用特色。

    (一)理论教学环节

    微电子技术课程:包括系统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并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物理、材料等学科基础。教学目的是给学生打好基础,为后续课程提供基本知识。本课程课堂教学主要做法为:(1)突出基本概念、注重器件原理和模型。简化复杂的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强调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实用性和简明性。在讲清模型的简化条件和物理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模型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固体物理导论主要教学内容是从晶体结构、晶格振动和电子运动的理论出发,通过引入各种元激发的模型、概念,为学生系统介绍了固体的热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磁学性质及力学性质。是磁电子学的先修课程。磁电子学课程:根据我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所确定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磁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巨磁电阻(GMR)效应、自旋隧道(MTJ)效应、和磁电子学的应用等。由于学生相关物理基础相对薄弱,讲授本课程的主要做法是:(1)加强巨磁电阻(GMR)效应与隧道巨磁电阻内容的讲述,简要介绍典型的巨磁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磁电子学的应用是本课程的讲授重点,讲授内容包括磁电传感的应用、磁记录读出磁头、磁电阻随机存取存储器、自旋晶体管和量子计算机等,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必需、够用”为度,舍弃繁杂的理论分析,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吸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将磁电传感器单独设置为项目,便于教师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授。

    (二)实验教学环节

    表1中给出了该专业方向所开设的实验情况,这些实验项目有许多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主要以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为主,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制作和开发研究,同时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大赛,指导学生撰写和发表研究论文。该实验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传统专业的改造以及新专业的增建,更有利于新学科、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建设效果

    1优化了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规定专业方向磁电子课程群后,学院组成了课程建设小组,加强了对专业方向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提高了课程群的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对培养目标、就业方向更明确,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专业方向课程群后,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学习时目标明确,能很好的处理各门课程学习的关系,能注重基础、抓住重点,学深学透。同时对其它相关基础课程如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能下功夫学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能有的放矢地加强自己专业基础的学习和工程技术能力的训练,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工程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其反映的学科前沿研究和最新进展的研究信息等优势,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中国电力教育》:我们注意到在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2013-2017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中,成立了“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而在此之前电气工程学科是以“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的分委会存在的。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一调整的背景?

王泽忠: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织,有着明确的工作任务,那就是:组织和开展本科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向教育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制订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承担有关本科教学评估以及本科专业设置的咨询工作;组织教师培训、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承担教育部委托的其他任务。

在前两届的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电气基础课程等6个教学指导分委会设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2012年,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至12个;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至92个。其中“电气信息类”做了重新的划分,划分成了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4个一级学科。电气类下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除了一级学科划分的更细,原有的很多相近或相关专业也进行了合并或调整。如新分出的电气类下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由原先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电力工程与管理、电气技术教育、电机电器智能化”几个专业合并而来。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顺应新目录的调整,在2013-2017年的新一届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设立了“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旨在进一步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们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咨询、评价和指导作用,促进电气类教育工作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电力教育》:新成立的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重点有哪些呢?

王泽忠:根据教育部的指示,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四个着力”,即着力推动教育理念转变,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着力研究制定国家标准,推动建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着力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建设优秀师资队伍。那么,新一届的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将围绕这4个方面重点展开工作:

第一,将利用多种形式推动各高校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首先,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其次,强化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论,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第三,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第四,强化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二,将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认真听取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分步实施国标、行标、校标,初步形成适应大众化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第三,积极探索科学基础、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专业建设研究;完善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研究。

第四,推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高质量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本学科专业任课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专业类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电力教育》:刚才您谈到“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将是新一届教指委的一项重点工作。据了解,2013年教指委就已着手开始制定新的《电气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目前这个标准的编制情况如何?能否就标准中的一些核心内容做一介绍?

王泽忠:目前《电气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草稿)的编制工作刚刚完成,《标准》起草过程中参照并吸收了之前的专业规范、学科发展战略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细致地研究与完善。现在这一《标准》正在征求意见阶段,我们将广泛征求专家及社会各方的意见,并认真将各位专家反馈意见进行总结,进一步修改完善。2014年年底在上报教育部并经审定后,最终该标准将成为我国高校电气类设置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依据。本标准适用的专业范围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3个特设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在《标准》中提出电气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厂网建设、系统调试、信息处理、系统运行、保护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除数学、自然科学和通识教育外,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和以电能产生、传输和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利用所学知识提炼科学和技术概念、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复杂工程系统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毕业后,经过实践锻炼达到工程师的职业要求。

具体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求学生经过4年的本科学习,在业务方面:①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②具有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所需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③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电气类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④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⑤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⑦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⑧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⑨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⑩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此外,对学生思想政治、德育方面以及体育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对师资队伍提出的要求是:第一,数量和结构要求。电气类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且专业生师比一般应不高于18:1;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及40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原则上应超过50%,中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90%,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比例不低于60%;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分布合理,学科队伍阵容整齐,学术梯队的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为专业发展所需的学科基础提供基本保障;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第二,背景和水平要求。专业背景――大部分专任教师在其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电气类专业学历,部分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学习的经历;工程背景――专任教师应了解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主讲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多项工程项目的教师需占有相当比例。

此外,对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教学设施、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等信息资源及教学经费等教学条件做出了要求。为保障教学质量,还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特别是相关行业和企业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专业应将各个环节的内部和外部评价结果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中国电力教育》:在研究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们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标准有什么建议?

王泽忠:我们对电气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在知识体系上,①通识类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②学科基础知识应包括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25%,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③专业知识应包括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0%,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其次,专业类核心课程设置上。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构建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可参考标准附件专业类知识体系的要求。特别是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理论课学分占80%,实践课学分占20%。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管理水平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力度。

第三,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建议。电气类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领域对电气人才都有需求,各学校服务对象不尽相同,因此建议设置电气类专业时要在坚持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拓展专业课特别是专业方向课内容,使专业毕业生更好适应就业要求。

《中国电力教育》:新一届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目前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下一步有怎样的工作计划?

王泽忠:首先,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架构。为高效推进教指委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教育部“四个着力”的任务部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发展战略研究、人才培养研究、评估认证、师资培养与学术活动4个工作小组及秘书组。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组主要进行专业发展战略、教育理念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工作组则是对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基地建设等进行研究;评估认证工作组主要职能是负责对专业规范、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工程教育认证进行指导;师资培养与学术活动工作组主要负责师资培养、学术年会、学科竞赛、创新活动、国际交流等。

第二,制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刚才已经对《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情况和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为保障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而制订的国家标准,是对客观条件(硬件)的最基本要求。制定标准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指委会还同时为工学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3年版)提供咨询。

第三,举办大学生创新竞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竞赛为载体,推动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将对深入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2013年8月5日-9日,我们在南京工程学院举办了第七届大学生自动化大赛暨自动化系统创新设计竞赛。目前,我们已经启动“第八届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大赛将于2014年8月1日-4日,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第四,举办专题教学改革研讨会。2013年6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教学与教材编写研讨会,会上讨论了如何将近年来电力工业发展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融入教材;确定了第一批待开发的27种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并明确了教材编写牵头院校。今年的1月2日-4日,在哈尔滨召开了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交流研讨会。会议上对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定位及计划模式、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模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建设,实践基地与工程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五,建设专业导论精品视频公开课。通过联合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建成了专业导论精品视频公开课。

第六,建立教指委网站。希望能够通过此网络平台的搭建,加强学科间委员、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信息的共享,努力使研究的成果及时分享,及时获取相关反馈,使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第3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1962年――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要从事天体物理设备研制。如天体物理探测设备的研制,如天文电子照相机的研制、军用微光探测系统的研制、天文CCD系统、天体物理光导纤维系统的研制、光电成像器件的研制、高真空及超高真空系统的研制、光导纤维及光导纤维传像束的研制、工程测绘及桥梁、筑路工程等。自1985开始,主持我国最大的2.16米天文望远镜终端探测系统,即光纤与CCD课题的研究工作。1986年赴英国Durham 大学工作,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职称,1989年赴美国国立光学天文台(NOAO)工作,均从事天文纤维光学系统的研制工作;1991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世界天文纤维光学应用研究的进展会议,在会上报告了我国在这个领域内的研究成就,受到国际、国内同行专家的赞扬和好评。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获得光导纤维应用与研制系统国家专利1项。

1993年直今,从事信息技术(IT行业)工程规划、设计、实施工作,亲自主持规划、设计、实施的工程多项,并撰写了《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建设导论》专著,发表了《中国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大集成方案总体框架》、《信息在智能建筑及其他领域的内涵》等论文。一句话,总结我一生整整50年的科技工作,均没有离开《信息》,只不过工作在不同领域的信息和不同的信息环节上,所以至今《信息论导论》论文的发表,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现任同方数字城市产业本部顾问。

【摘 要】本文回答了信息的简明广义定义;解释了信息在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提出了信息的6+1理论;分析了智能化、信息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智慧型地球、智慧型国家、智能城市、智能社区、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的判别标准及其内涵,例举了轨道交通建筑、轨道交通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的规划与实施工程图解;指出了目前最热门的与信息化有关的物联网的实质,及与互联网的关系,以及它在信息论中的地位等问题。

【关键词】 信息 信息化 智能化 医院装备

[Abstract]This article give the brief definition of the word "information" and explain the important connection that being built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 Bring up the "six plus one" theory, analysis the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tization、infomationiz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What's more,this article also give the specific standard in Intellectual Earth,Intellectual city, Intellectual community,Intellectual architecture, Intellectual transportation,Intellectual security. Giving the examples in the blue print of Track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that used on Internet .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t brings up the problems exist in internet.

[Key words]information; Informatization; Intelligentization; hospital equipment

引言

在我国“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7.23”浙江勇温线铁路动车追尾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就其原因而言,从已报道的资料看,恰巧问题就出在信息设施(硬件)与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及活件)上,这里指的活件就是操作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的人。教训是深刻的,这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深刻理解和掌握信息论的精髓之重要!说信息是轨道交通和一切交通系统的灵魂完全不为夸张!

信息化是智慧型地球、智慧型国家、智能城市、智慧型社区、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安防等等领域追求的目标,或是目的,总而言之,信息化是目前人类社会走向智慧型生活的先导、灵魂,这个论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了。但更为理性地认识智能化/信息化的理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探讨这个当今世界人们都甚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既然定名为“信息论导论”,自然就不是针对其细节进行讨论,而是试图在这方面给出一个相对较为全面的,但又是十分明确概括地来描述信息论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可以给业内人士在规划自己本部门,或自己工作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途径,不为当前一些商业炒作而夸大某些还不够实际的东西而迷惑,是本文的目的。

信 息 的 定 义

谈到信息,当今社会人们无处不把信息这个词挂在嘴边,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其定义是什么,恐怕并不是很多人能够简单明了地回答出来。这是一个哲学名词,到目前为止,信息这个名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准确的定义,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香农”理论,这个理论说,信息就是“确定性的增加”,这个定义是使人费解的,至少说不够通俗、不够全面和不够广义,是狭义的,这个定义是香农在贝尔研究所任职时针对通信行业而下的定义。

有关“信息”的定义,不下N种,太多版本了,这种局面,本身就反映了人们在认识“信息”概念方面的不确定性,不够有把握,不能一针见血地说清楚,才造成各种解释都有!有点象在天文学中出现的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人类有史以来有各种版本的宇宙起源学说,如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今天的“大爆炸说”等等,这些学说,不断被天文学家用新的观测事实所否定,然后又出现新的理论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即使今天的“大爆炸理论”,仍然还有解释上的矛盾之处,需要科学家继续去进一步地探索之;“癌症是怎么产生的?自癌症这个词出现以来,也有各种解释癌症产生的原因的版本,但都还未见到权威性解释的报道,所以才出现人们对癌症恐慌症,才在人们中流传着这也致癌,那也致癌,其实可能就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致癌病因,才会出现这种局面;“光的本质是什么?人们开始认识光的时候,只知道光是直线传播的,产生了基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几何光学理论,但随着不断地发现新的实验和观测事实,又才明白,光还具有波动性,和衍射性”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其实这些重大的科学问题,人们认识它,的确有一个认识过程,要求从一开始就有一个确切无误的定义,那是脱离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只有当人类累计了大量的观测事实和实验事实之后,不断地从认识,到否定,再认识,再否定,直到得到一个比较接近于真实的那样一个定义或解释,才是比较全面而肯定的结果。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作者比较赞同较为靠谱的简单而明了的信息定义是:信息就是可被主体感知的附着于各种客体(载体)上的自然界物质或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及其运动变化呈现出的状态,例如通过感觉通道(如人或动物、植物的眼、耳、口、鼻、肢体)的神经系统能感知的某种物质或能量存在的形式或其运动变化呈现出的状态,我们称这种“存在形式或状态”就是一种信息。

信 息 的 6+1 理 论

信息论要研究的内容就是这些可被感知的物质或能量存在的形式及其变化状态的产生、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利用等环节的一切手段和范畴。如图1所示:

智能化是现代人类对任何物质或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变化状态的前6个环节(侧重技术层面)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层面在规模上做到了最大化,也可以这样认为,智能化就是这6个环节的最优的技术状态,所以说智能化是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技术支撑,就是这个意思;而信息化则是现代人类对任何物质或能量的存在形式及其变化状态在数字化、网络化和集成化层面在利用上实现了最优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辩证关系就十分清楚了。它们两者是同一事物在“信息”这个概念之下的前后不同环节而已,我们称之为信息的6+1理论!

物质、能量、信息是组成自然界的三大要素。物质是什么,物质就是人类能够感知的实体东西(小到组成物质的分子;大到组成宇宙的星球、星云、星系等);而能量则是使物质产生运动的原因,是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能够感知但不是实体的东西;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而是反应这两者的存在形式和它们发生变化的状态。这三者不是一个概念,但又是有内在联系的组成自然界的三大基本要素。

当了解了信息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之后,我们才能谈得上去利用它。利用信息是人类的目的,是根本。但为了利用信息的目的,则首先要做好信息的产生、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等6个技术环节。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为1个使用目的和实现该目的的6个技术环节。根据信息的6+1理论,智能化是为信息化服务的,那么如果智能化系统做得很好,而由于利用它的人为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活件”,如政治原因、人的操作技术水平、组织管理水平等原因,使得智能化所具备的优异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发挥,打了折扣,我们就可以认为信息化不尽人意,这是“利用”环节出现了问题,是“活件”出了毛病。例如一个建筑智能化工程做得很好的小区,小区的中心控制机房,即智能化的集成中心,它的技术含量是相对比较高的,但由于使用它的人――“活件”是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保安人员来操作管理,其结果是事过不久,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软件的丢失,硬件的损坏,致使其功能不能做到应有的发挥,这种例子在许多智能建筑领域,不在少数;“7.23”勇温线特大轨道交通事故,恐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活件”出了问题;反过来,如果“利用”信息的需求,即信息化的需求来势凶猛,要求甚为迫切,在资金和人力都具备良好的条件下,那么也将是推动智能化发展的积极动力。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信息6+1理论,但其中传输、处理、存储、等4个环节在当今技术水平下有大致的共同点,做法差异也不大,所以撰写成书本或教材,有一定的共同性,因而在目前出版的一些《信息论》的专著或教材中,多以此4个环节来描述,很少提及信息的产生、采集、利用这三个环节的内容,其原因就在于此。当然在同一个行业或领域的《信息化》专著中,会将信息论的7个环节都要涉及到,才能成为一本实用的著作。然而对于信息的产生、采集和利用,在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的差异就太大了!内容也太多了!可以说,对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来说,这三个环节,都可以写一套专著,成为一个领域!就以信息采集这个环节举例而言,天体物理研究中,我国1991年落成了直径为2.16米的光学望远镜,配备了自制的光导纤维分光系统来收集来自天体的光谱信息,以供进一步处理来解密天体演化的本质;2010年又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以光导纤维为引导的6米级的大天区多目标光谱施米特望远镜;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共体等)正在讨论将联合建造一台直径30米的巨型光学望远镜、等值口径约1公里的射电天文望远镜等,用来探索来自宇宙的更多信息的秘密;而在医学领域,用1mm左右直径的纤维透镜和5-10微米直径的相关光导纤维束作成的多种内窥镜(如胃镜、肠镜、腹腔镜等)被广泛用来采集人体内不同器官的各种医学上所需要的信息、还广泛采用各种各样的显微镜来采集人体内部导致疾病的微生物或病菌的信息;高倍显微技术用于科研等等领域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人类在智能建筑领域,楼宇自控系统中安装在楼宇机电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被广泛用来采集智能建筑内部各种机电设备的工作信息,以保证其安全正常地运行;在平安城市领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安装了几万台甚至几十万台监控摄像机采集安全图象信息,传至公安部门的各级指挥中心,用以保证整个城市的安全;在新闻领域,各电视台、广播电台的记者到世界各地发生新闻的现场,用摄像机、拾音设备采集各种新闻信息发回自己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进行报道;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领域,均已产生或正在产生着各种不同的信息,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都需要我们去采集,就这一个信息环节,就可以写成一部百科全书;还有信息的产生和利用这两个环节,也如同采集环节一样的,其内容之多之广,不计其数。真是太丰富了,内容太多了!

因此在已发表的有关《信息论》专著或教材中,很少去触动这三个环节(信息产生、采集、利用)的大内容,过去那些《信息论》专著也好,还是教材也好,都具有很大的狭义性和局限性!

智 能 化 / 信 息 化 的 判 断 标 准 和 内 涵

智慧型地球、智慧型国家、智能城市、智能社区、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电子政务等的判断标准和内涵是什么?其实对于上述这些智能/信息化领域,简单明了地可以用10个字就能完全给它们定义其判断标准,即只要做到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环保这10字标准就可以全盘满足这些智能化/信息化的要求,用这10字标准可以解释一切智能领域的功能要求,这10字标准本来是起源于给智能建筑定的标准,可是仔细想一想,它又何尝不是其他智能/信息化领域的判断标准呢!标准定了,那么用什么技术手段(即内涵)来保证这些标准的的实现呢,那就是在智能建筑中我们最开始提及的只要我们设计的系统,在软、硬件的配置上能保证在该智能领域,实现了设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BA、OA、CA)等功能,就谈得上实现10字标准了。如图2所示:

这10字标准里,我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是有其特殊而深刻含义的,只有在一切为了安全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后面的8字标准,如果人都没了,大楼被烧了,铁路火车撞车了,城市被炸了,还谈什么高效、舒适、节能、环保!?。“7.23”浙江勇温线铁路动车追尾重大事故,车毁人亡,再一次给人们说明了这一道理的正确性。最近铁道部颁发的动车降速措施,就是以人的安全为本,在重视安全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地发展我国干线轨道交通的正确举措。

为了保证这些内涵功能的实现,我们举几个实例参考说明一下:

图3A、3B是实现医疗系统智能化/信息化功能的姊妹图,是互为补充的图解。从图3A看到,这是所述领域智能化/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图,对于不同的智能化/信息化领域,图中综合电子信息系统(CEIS)的内容是有所差别的;而图3B则是前者的细化内容,一目了然!以此类推,任何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均可按此方式进行规划,和细化,只不过改变其中的专业设施和应用信息软件系统就可以了。这一对姊妹图的图解格式,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业内智能化/信息化各领域内,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定位,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实用性,是业内可以为之借鉴参考的实用图解格式。

1、医院是人类社会保障生命安全的救护、医治、保健的场所,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使得医院的装备更加现代化,这些装备可以使得医务人员能够从人类身体上采集到各种健康的、病理的信息,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时间就是生命,远程视频会诊,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不出远门,就地享受到众多国际、国内著名医学专家的会诊,得到更好的正确的治疗措施;网上预约挂号、中国人口重多的庞大医疗保障体系的管理等,均需要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的医疗管理平台,所有这些涉及与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无不与医院智能化/信息化有关。

2、在智能建筑中,体育场馆的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是甚为复杂的,我们以它为例,看看怎么来实施,下面图4A、4B是一对实现体育场馆智能/信息化系统的姊妹图,是互为补充的图解:

轨道交通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图6B是更加细化了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可能工程内容。图6C和图6D是一个轨道交通枢纽系统的宏伟概念图和一个真实的指挥调度中心实例图(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指挥调度中心)。

物 联 网 的 实 质 及 在 信 息 论 中 的 地 位

当今的物联网把信息的产生和采集这两个环节发挥到了极值。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什么,其实就是互联网的延伸,它的核心内涵(与互联网的区别)就是采用了所谓RFID(射频认证)的芯片感知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使得任何事物的信息都可以被感知,也就是任何事物的信息的产生和采集,均可通过RFID感知芯片和无线(或有线)网络技术得到,余下的环节就可以交给互联网来承担了,所以说它是互联网的延伸,互联网是它的基础,它离不开互联网。为了实现RFID芯片产生的无限多个信息的认证和处理,随之而来的就是要发展IPV6的无限网络认证技术和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处理、存储技术。这是物联网时代交给互联网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物联网是我们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又一次革命,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特点也仅仅是前面所提及的6个信息环节中的头两个,即在信息的产生和采集上与互联网相比,有着更大的规模罢了!物联网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我们人类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使用的更为广泛、更大规模的信息产生和采集技术手段罢了!但是商家看好这个环节,做了比较大的商业炒作,人们应该脚踏实地地去促进这个领域的健康发展,防止一哄而上形成的泡沫经济。

【参考文献】

【1】王顺德 《信息在智能建筑及其他领域中的内涵》 2011年 第8期 P83-88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同方数字城市工程公司

【2】王顺德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建设导论》 2007年 同方数字城市工程公司 内部专著

【3】王顺德 “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大集成方案总体框架” 《智能交通》 2010年 第09期 P86-88 同方数字城市工程公司

【4】王顺德 “光纤技术及其天文应用现状” 天文学进展 第4卷 第二期 1986(4-6) P136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5】王顺德 “Fiber Optics Feed At Beijing Astronomy Observatory (BAO)”A.S.P. Conf.Ser.Vol.3 1988 P18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6】王顺德 “Working System in Fiber Optics on The BAO 2.16m Telescope”A.S.P. Conf.Ser.Vol.37 1991 P119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7】王顺德 “我国2.16米望远镜的光纤耦合分光系统” 自然杂志 1992 第15卷 第7期 P500-504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第4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卓越人才 实验班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64-03

一、“卓越计划”与卓越人才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国家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卓越计划”启动后,全国高校纷纷响应,目前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分批次加入到“卓越计划”中。许多高校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清华大学确立了建设“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体系。同济大学开展了“卓越生源行动计划”、“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和“卓越实践行动计划”等卓越系列计划。天津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为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0年,学校提出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纳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便是组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

二、卓越人才实验班

在教育部“卓越计划”和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我校于2011年9月实施了《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组建了“机械电子工程实验班”、“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实验班”、“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班”、“工商管理实验班”四个卓越人才实验班。

学校成立“卓越人才培养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实验班学生的统筹管理工作,各相关学院成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各相关学院制定导师制方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选择、学习进程规划,并对学生研究内容和方法等进行指导。

实验班采取2+2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大类培养,进入三年级由学生自主确定专业。学生选拨由最初的新生报道后申请报名、经初试和面试合格后录取拓展为在部分省份采用高考直招方式按大类录取一定比例选拔与新生入校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为激励学生,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实验班实行滚动机制,根据平均学分绩点对学生进行预警、分流与增补。

为加强建设卓越人才实验班,学校给予了政策上的多方面支持。学校集中优秀师资,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为卓越人才实验班提供优越条件,通过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组建优秀的基础教学团队和专业导师团队、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一套计划,学生依据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内容逐步完成学业从而达到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要求,确定“卓越”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建构合理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卓越人才实验班追求卓越的基础。下面就以天津科技大学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方案为例进行分析。

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校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大三开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分为“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和“自动化”方向,分别在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习专业领域课程。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由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不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对卓越人才的要求,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实验班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其培养方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需要具备的能力都做出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表一的对比可以发现,非实验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实验班无论是在知识学习的范围上还是在能力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其目标都区别于非实验班的学生,更强调扎实的基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2.培养要求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得9个方面的知识能力:①具有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和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②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设计机电系统、部件的能力。③具有对机械及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④具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发的初步能力。⑤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⑥较好地掌握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运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⑦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⑧具备一定的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⑨知识面宽广,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实验班的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强实践。 ①基础课程围绕机械电子工程和自动化两个方向开设,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旨在夯实学生基础,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部分课程是专门为实验班学生开设的,其他专业不开设,例如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机械导论》是实验班两个方向学生的必修课,这在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是没有的。②实验班培养方案中选修课数量较多,是为了给学生多一些选择,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课程,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良的条件。《工程伦理学》是实验班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选修课,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③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每学期都有实践环节,各种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理论课相得益彰,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

1.基础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为卓越人才实验班优先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授课,并组建了《高等数学》 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的教学团队,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两个教学团队为实验班专门开设了《数学分析》、《数学建模与实验》和《英语口语》等通识选修课,并引导实验班学生优先选择专设的这些课程。在日常授课时,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十分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优秀教学团队的带领下,还积极参加全国或天津市的数学、英语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专业导师团队

为了加强实验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基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要求各相关学院组建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1名负责人和6-8名成员组成,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其主要职责有:指导专业核心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申报各类创新性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有研究潜质并准备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早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三)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建设

为推动实验班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在《天津科技大学关于加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各相关学院已经开始有计划、有重点、逐步地展开对专业核心课和双语课的建设。

目前已有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自动控制原理、电路(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管理学等几十门核心课程,其中自动控制原理、化学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等多门课程既是专业核心课程又是双语课程。

核心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精髓与重点,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相关学院发动优秀教师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选用权威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双语课建设方面,鼓励教师选用国外高质量原版教材开展教学。这对实验班学生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实验班学生努力学习外语。利于让学生养成翻阅外文文献资料的习惯,及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也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主要实施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如何进一步加强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还有待研究。总之,根据学校的定位与专业的特色,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地完善政策制度,将有利于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建设,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2]陈益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教育评论,2013.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4]林华东,张惠典.创新培养模式 造就卓越人才――以泉州师范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5]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

第5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目前,我国正以超过全球任何国家的速度培养出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在这些毕业生中,工科专业占有相当部分,这是一项惊人的成就,以至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在对比中美理工科毕业生人数后,提出“美国可能很快失去科技领导者角色”的担忧。[1]但事实上,我国工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其所受教育并不相称,大量高等院校工科毕业生并没有给社会提供相应数量的理工类研究、应用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严峻的是很多学校甚至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人才。其突出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大部分工科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并未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其在工作中也未能体现出相应教育所应具备的逻辑性与严谨性;二是很多能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工科类毕业生,包括硕士与博士学位毕业生,其理论素养和应用技能与实际工作要求相差较大,往往需要就职单位进行二次培训;三是制造业急需一大批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兼具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相较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科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拥有一定技能的职高中专生反而更受欢迎。

一、工科教育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工科毕业生专业能力未能达到与其所受教育相称水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选择高校专业前,并没有对相关专业做太多的了解,往往是在父母、老师的劝说或者出于就业及薪酬的考虑选择了所学专业。根据一项调查,在100位在校生中,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占到67%,其中,兴趣成为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的比例仅为33%。[3]而进入高校学习后,很多学生发现所学课程与预期差距较大,尤其认为基础课程枯燥乏味,进而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未能学到应有的专业能力,更不会在步入社会后从事所学专业类工作。

2.高校课程偏理论轻应用,对学生实际应用知识帮助不大

学生对学习专业技能兴趣不大的原因,课程内容占很大部分。在基础课程部分,高校教材偏重理论,公式、算法占很大比重,而对理论方法在后续课程乃至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着墨很少,即使介绍了算法在后续学科中的作用,也仅仅是专有名词的堆砌,与现实脱节很大。学生不能有感性的认识,反而更加困惑,也就无从谈起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该理论了。如“随机信号分析”课程中介绍均匀分布实际应用时,提到“由于A/D转换器的字长有限,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时,势必要舍弃部分信息,丢失信息后相当于使信号附加了一部分噪声,称为量化噪声。量化噪声分为结尾噪声和舍入噪声,他们都是均匀分布的”,[4]在学习“通信原理”课程之前,学生很可能并不理解该示例的含义,对相关原理也没有直观认识。这种应用介绍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随机信号分布规律,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考试过后就忘,在未来工作中即使遇到相关问题也回忆不起来它的解决办法。

3.一切以考试为重,忽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工科高等教育中知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较强的动手、创新能力也尤为重要。目前工科高校的考试体制以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日常动手能力、课堂反馈考虑较少。这就造成了部分动手能力、自主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得到公平考察。比较典型的是在研究生报送过程中,一些日常专业能力、动手能力较强,甚至参与了实际应用项目的学生,因为课堂成绩不达标而痛失保送研究生资格。此外考试内容偏向考察上课讲到的概念、计算,对应用以及课堂外的考察基本不涉及。高等教育区别于以往中学教育的一点就是“书七讲八考九”,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超过课本本身的内容,考试也应涉及课程知识的延伸,而目前考试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只关注教师考前的“划重点”以及“突击复习”,并没有主动学习课程知识的意愿和动力。

4.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课程改革进度缓慢

自2010年至今,中国毕业生年均人数接近679万人,2014年更是达到空前的727万人,[5]这其中,近一半为理工科毕业生。可以看出,教育部门迫切希望提高我国基础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但教育资源增加的速度却落后于学生数量增长速度,工科教师待遇不高、师资不足、教师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地区受教育人数增加的同时,教育水平却在降低。此外,随着现行高校工科教育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课程改革早已提上日程,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资源配置不合理、课改体系混乱、评价体系陈旧等情况制约了改革进程。同时一线教师缺乏相应培训,教师对课改目标、授课方式了解不深,对创新教学方式信心不足,实际教学趋向保守,教授、考察方式往往以“照本宣科”为主,最终也只能保证学生的能力不低于专业学生普遍水平,应用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解决办法

对于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应有一个总体目标,就是提高高校工科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企业用人也希望招收不需要太多培养即能投入实际工作的毕业生。针对这一目标,结合以上提出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专业学习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才能将相关课程学好。因此,高校可以先期介入学生的专业选择中,通过进入高中介绍、招生宣讲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内容、专业前景、教授方式等,让学生对候选专业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同时,高校可以与各级教育机构合作,尽可能地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专业选择建议。

此外,对于已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可先进行专业导论课程学习。这类专业导论课程不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着重介绍本专业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哪些应用,多用实际例子,甚至结合实地参观操作,激起学生对所选择专业的兴趣。如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四本科生每年都要去联通公司大兴培训基地实践学习,内容包括C&C08机、3G、HW3COM和SDH传输,此类学习实用性较强,与本专业关联度很高,但专业知识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果类似这种实践学习能在本科阶段早期进行,相信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兴趣。

2.提高课程与实际关联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对于如何增加工科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可以采用教材章节末尾详细举例本章知识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某个问题,或者在课程开始时先提出一个问题的方式,随着课程推进逐步利用课堂知识予以解决。问题选用要贴近实际,最好是高校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解答也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适当减少专业词汇,这样能够便于理解,大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直观印象。此外,高校课程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课程,但这类实验课程往往与课堂教学脱节,关联性不强,现实中也存在学生本学期学完理论,下学期进行相关实验课时已将知识忘光的现象。因此,建议将实验课与理论课进行揉合,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进行一系列实验。同时实验内容也多以动手操作为主,尽量多安排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对实验的考核也要跳出实验报告纸。如果通过通信电路学习能够制作一个无线遥控器,或者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完成一次基于底层报文交互的文字聊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从这些成就中获得了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他们未来步入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

3.丰富课程考查形式,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也是检验学生的最公平方式,但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多样化,加大平时考察与书本外考察比重。书本专业知识考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以调查报告、专业论文、动手制作等方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调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考试卷面本身应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许给出的答案并不正确,但如果逻辑缜密或富有创新性,也应给予相应的分数。对于某些学科,可以将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校外活动内容纳入考察范围,对于课堂外获得的成绩予以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加大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完善课程改革内容

对于高等教育投入问题,近年来各类研究报告层出不穷,其中大部分都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随着近年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校规模大,高校现有经费支出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但经费不足不是制约高校工科教育的唯一因素。国家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各方面政策、社会资源也要向其倾斜,如增加工程类师资培养力度,制定完善国家或地区级工科生培养计划等。同时帮助高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利用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政策,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放入企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

第6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一、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

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四、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第7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文章简述了我国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的几个主要原因:网络基础设施的供需失衡、经济生活中的信用意识缺乏导致的消费者和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普遍的不信任及国家法律制度如何适应和保护电子商务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等,并指出,财政税收、法律法规、信息安全、市场准入、信息观念、技术人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是长期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要走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路子,政府应尽快制定有关税收、电子支付、电子签名、身份认证、网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特别是企业信用体系和消费者信用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发展环境,完善保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

关键字:电子商务应用问题

Abstract

ThispaperoutlinedthesituationoftheapplicationofEC,andthefactsthatimpededthedevelopmentofECarepresented:theimbalanceofsupplyanddemandwithregardtotheinfrastructureofnetwork,thelackeyofconfidenceofconsumerandfirmsonECbecauseofthelackeyofcreditineconomylife,andthedifficultiesofhowtoadapttoandprotectthenewproductstyleofECbystatelegalsystem.Wepointedoutthat,severalaspects,suchasfiscaltaxrevenue,lawandenactments,thesafetyofinformation,admissionofmarket,theperspectivesofinformation,andtechnolocrats,willpersistentlyimpededthedevelopmentofEC.InChina,theapplicationofECshouldbedominatedbyfirmsandconductedbygovernment,whichshouldassoonaspossibleenacttherelativelawregardingtotaxation,electronicpaying,digitalsignature,certificationauthority,intellectualpropertyonweb,etc.Thenationalphysicaldistributionsystem,thefinancialmonitorysystem,thesystemofcreditoffirmsaswellasconsumersshouldbecompleted.Thegovernmentshouldacceleratetheinformationrelatedconstruction,createtheenvironment,consummatethesafeguardingsystemofsociety,andeducatemoretalentedperson.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电子商务概述

对电子商务(EC,Electroniccommerce)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在有关电子商务的报告中把电子商务定义为: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B-TO-B)、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TO-C)的商业交易;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电子商务工作委员会报告草案中将电子商务定义为:电子商务是运用电子通信作为手段的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带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购买和结算,这种交易的方式不受地理位置、资金多少或零售渠道的所有权影响,公有、私有企业、公司、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一般公民、企业家都能自由地参加广泛的经济活动,其中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工业、私营和政府的服务业,电子商务能使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易并向消费者提供多种多样的选择。中国企业家王新华从应用角度认为:“电子商务从本质上讲是一组电子工具在商务过程中的应用,这些工具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系统(BBS)、条形码(barcode)、图形处理、智能卡等,而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完善的现代通信网络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提高以及管理体制的转变”。

具体而言,所谓“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而无需依靠纸面文件、单据的传输,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在国际商务的实践中,通常人们对电子商务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的。1、互联网上在线销售式电子商务,这是从狭义上理解的电子商务。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子商务意味着通过互联网络上的“商店”所从事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买卖活动。交易内容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和

劳务,如二手汽车、书籍、日用消费品、在线医疗咨询、远程教学等;也可以是一些无形产品,如新闻、音像产品、数据库、软件及其他类型的知识产品。2、以整个市场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这是从广义上理解的电子商务。这里电子商务泛指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有关的商务活动。因此它不仅仅只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商品或劳务买卖活动,还涉及传统市场的方方面面。除了在网络上寻求消费者,企业还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供应商、财会人员、结算服务机构、政府机构建立业务联系。这样,电子商务会使整个商务活动,从产品生产、产品促销、交易磋商、合同订立、产品分拨、货款结算、售后服务等产生划时代意义的变化。本文研究的电子商务的具体范围包括按以下方式或涉及到以下方式所进行的交易或商务活动:(1)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进行的交易;(2)通过增值网络(Value-addednetworks)进行的电子交易,如EDI;(3)通过电子公告牌(BBS)进行的采购交易;(4)企业在线式服务(Onlineservices);(5)通过联接企业计算机网络发生的交易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美国是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最先进的国家,也可以说是网络经济的发源地。美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每年电子商务发展报告,肯定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美国政府不断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以此来拉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为了将其在信息技术产业上的优势转化为对外贸易的优势,使美国领先世界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加快推行电子商务、抢占有利市场。

美国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2003年10月的调查报告指出,未来5年内,世界上可能出现的最大的产业是“电子商务和电子金钱”。这份报告对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新模式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2003年全球BtoB电子商务交易增长83%,达到5160亿美元,在2004年将增长78%,达到9160亿美元,到2005年全球BtoB电子商务规模将增长到4.3万亿美元。4年内平均年增长率高达73%。

美国在2005年前将继续保持其作为世界BtoB电子商务龙头的地位,年增长率将为68%,到2005年其规模将达到1.56万亿美元;其次,西欧地区,年增长率达91%,到2005年规模将达到1.46万亿美元。但是,亚太地区将是世界上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地区,今后几年的年增长率将高达109%。据IDC(国际数据公司)对31个国家的4万名被调查者的研究表明,美国占网上电子商务市场的份额将会下降,欧洲将超过美国成为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地区。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与美国的差距正日益缩小。

电子商务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重要推动力。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正不遗余力地发展本国的电子商务。

二、国内研究状况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众多的信息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生产流通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从国家经贸委对630多家企业的调查来看,目前企业在因特网应用和开展电子商务方面,东部地区的企业好于中部地区,中部好于西部;所在地在大城市的企业好于地处偏远的企业,新企业好于老企业。经济实力强、利润空间大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开展得比较好。如联想集团目前已经完成了供应链环节的信息化做好了开展电子商务的全部基础性工作。同时,大多数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比较重视,普遍看好电子商务的未来,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正在由信息孤岛向信息集成跨越;建立在网络应用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企业已经通过网络开展采购业务和网上销售。通过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是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是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制度的变革;三是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人才;四是改善了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市场认知程度。因特网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其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业务流程的重组及企业管理的观念与制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优化。中石化集团通过网上采购,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使采购过程公开化、规范化,从而实现了“阳光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而联想集团则通过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规范和优化了77个业务流程,加强了财务、销售和生产制造,采购等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中,企业领导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化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

第二章我国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问题

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仍然存在着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障碍,那就是网络基础设施的供需失衡、经济生活中的信用意识缺乏导致的消费者和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普遍的不信任和国家法律制度如何适应和保护电子商务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等问题。

第一节网络资源供需矛盾

网络是电子商务赖以进行的基础设施,现阶段,在现有网络资源的使用上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提供方面,存在着过度使用和供给不足的问题。

在我国,已有了ChinaNet,ChinaGBN,CASNet,CERNET及CNCNet等几大骨干网,但接入服务是由IAP(Internetaccessprovider)承担的,而进行电子商务更需要IPP(Internetpresenceprovider)的支持,但无论是IAP还是工PP,他们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而网络基础设施属公共产品,这样社会出现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导致供给不足。

网络和服务商的所有权结构、定价政策和公共管制政策对于实现互联网的利益潜力是很关键的,非竞争性的结构、低效的价格和误导公众的政策都会造成悲剧性的结局。我国现阶段网络基础设施是政府财产,网络运营是垄断或自然垄断的,它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规模经济非常明显,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总是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规模愈大,生产成本就愈低,即在各个给定的产量水平上,独

立经营的成本较小.二是有大量的“沉淀成本”,资金一旦投入很难收回,且难改为其它用途。三是该行业所提供的是公众所需要的基本服务,需要保证所提供服务的稳定性、质量的可靠性和可依赖性等。因此,自然垄断行业是由政府管制的。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网络使用效率的最直接的方法是立法,其中包括适当的定价。但是带宽使用费不应该用来收回固定成本,因为这会减少潜在收益,阻碍网络社会的发展。使用费应在可变操作成本和网络拥挤成本的基础上收取,固定成本应该通过连接费用和税收来回收。

同时也应该看到,基础网络之上的存取及内容服务是由私营企业提供的,用户通过接入服务商打交道,接入服务商的定价政策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的运作。目前关于网络定价的理论研究较多,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类:动态和静态优先定价法、“智能市场”定价法、仅当连接收费定价和定领收费定价法。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是仅当连接收费定价和定额收费定价,如美国在线(AOL)实行的就是这种收费方式。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使流量有效分配以解决网络拥挤,通过直接投资在能够最有效地增加社会财富的地方解决网络升级问题。

第二节委托——风险

向电子商务转型的企业(甲方)委托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ASP(乙方)开发一套适合自己业务特点的系统,乙方作为人,用自己开发出的产品(系统软件及配套方案)向甲方收取佣金,这是大多数电子商务建设企业所普遍采取的形式,但是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约90%并不成功,以委托一形式建立的企业Intranet也有许多达不到业务要求,这说明这种委托一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甲、乙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结果。

一方面,甲方企业中了解信息技术的人才太少,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新技术层出不穷,一般企业技术人员很难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这就使得甲乙双方项目洽谈中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乙方拥有甲方所难以观察到的隐蔽信息,如乙方是否在技术上领先,是否有能力完成项目,所开发的系统是否真正能使甲方便利地应用电子商务等,这样,甲方在与乙方的对策博弈中处于“逆向选择”地位。信息经济学中是以“信号显示”来缩小这种不对称的,这种“信号”包括乙方提供有关的证书或通过演示自己已经开发出的系统来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激励机制是鼓励处于信息有利的一方说“真话”。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类似于“证书”这类的市场信号的作用极其有限,因为现在很多的鉴定都是走过场,证书不能代表乙方的真实信息;如果通过演示来进行信号显示,甲方则不能判定其产品的优劣;而且,假定甲方通过投标方式寻找人,在多方博弈中,甲方还是会由于其处理信息能力不强,不一定能找到最适合本单位的开发方和最优方案。因此,由于信息量和信息处理能力不对称这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就使甲方在签项目合同时处于“逆向选择”地位。

另一方面,当甲、乙双方签定项目合作协议之后,乙方会利用甲方难以观察到的隐蔽行动获得博弈的优势,如简化功能模块、忽视信息安全、模拟管理现状、雇佣低水平技术人员开发等,甲方很难观察到乙方是否勤奋的信息,由于目前的ASP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是滥竿充数,他们首先在报价中拼命压低价格获得标书,实际建设中以各种手段欺骗甲方,或者是乙方由于业务量太大,而自身力量不够,在开发中敷衍塞责,当使用中出了问题时,要么说甲方签合同时解释不清楚,要么就说用户水平太低不会用。而乙方的这些隐蔽行动,甲方没法监督或是成本太高,这样就出现了“道德风险”;另外,即使乙方很努力,将系统做得很完美,也仍有可能因为乙方对甲方业务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够,而使最终方案和产品偏离甲方真实需求,这样,甲方在项目合同执行中又面临着“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使这种委托一关系的经济效率很低,开发出的系统很多不能满足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要求,而大多数企业又不可能自已去开发,所以明知委托别的企业开发电子商务系统有很大的风险,也只能采取这种方式,这是进军电子商务的企业所面临的第一种风险。

第三节履约风险

当企业把自己的部分或全部业务转向电子商务之后,在交易中又会遇到第二种风险:由于网上契约的不完全性所带来的履约风险(或称信用风险)。由于网络上的交易是在“虚拟市场”中进行的,而“虚拟市场”有一个特点就是“契约的不完全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交易方式的选择并不能增加交易主体的有限性。人们的选择既然是一个依据知识和信息进行判断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在现实情况下,交易者选择的理性是有限的。②网上交易对交易成本的减少是有限的,按照哈特的分析,交易成本包括四个方面:a、每个契约当事人在保持相互契约的有效期间预测各种偶发事件的成本;b、怎样处理这些偶发事件所进行的决策和达成协议的成本;c、以清楚的方式签约以致所有的条款都能很好地履行的成本;d,履行条款所支付的法律成本。在Internet上,价格信息的有效传播可以减少交易者的信息搜寻成本,但其它方面的交易成本却难减少。③非对称信息的存在,Internet上可以迅速地传播价格信息,却不能向交易者显示产品质量信息和交易对象机会主义倾向的信息,因而会导致“逆向选择”。④网上交易使用语言的模糊性,由于不同的交易者对权利义务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别,会引起交易双方的争议甚至冲突。

正因为契约是不完全的,网_上交易也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交易的一方或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或是采取“隐蔽行动”,以违约来降低风险,逃避责任,而由于目前有关Internet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契约的另一方或者无法追究,或者因为诉讼成本太高而放弃追究,从而遭受损失,可见,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面临着交易伙伴违约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第四章安全风险

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它给企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使企业在网上的交易面临种种危险。如:在网络上传输交易的资料被截取,或是通过网络收到虚假合同以及交易合同的不认帐等,这都是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风险。

1.网络安全风险电子商务是墓于互联网进行的,而互联网本身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③如通过软件程序检测,捕获用户的姓名和口令密码,非法侵入,对系统进行未授权访问;通过电磁辐射侦截线路中的信息,窃取或篡改原有的内容,使有效的信息失真;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交易的双方在签定了电子合同之后,彼此否认,致使一方或双方的利益受到损害;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网络黑客发送大量的“请求服务”指令,使Web服务器或路由器过载而停止工作,从而阻止了合法用户对系统的正常访问。据调查,每年全球有上千个知名站点受到黑客攻击,甚至连美国中央情报局CIA(CentralIntelligenceAgency)的主页都被修改,在Web上被改成了CSA(CentralStupidityAgency)。网络自身的安全隐患给电子商务的运行带来了风险。

2.数据安全风险电子商务是用电子数据的形式来交换各种信息的,如:订单合同的签约、帐号资金的划拨等等。在数据传递的过程中,数据的安全保密是交易双方的基本要求,也是完成电子商务的基本条件,电子数据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①数据的保密性,交易中的商务信息通常属于保密范畴,如:信用卡的帐号和用户名等都不能被他人知悉,在网上传递时一定要进行加密;②数据的完整性,即数据本身的正确性和数据之间关系的正确合理,防止非法用户对进行交换的数据无意或恶意的修改、插入,并且要保证各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失真或丢失;③数据的不可否认性,对数据的来源进行验证,以确保数据由合作的用户发出,防止数据发送方在发出信息后又加以否认,同时也要防止接收方在收到信息后不否认已经收到或篡改原信息。但是由于固有的安全漏洞、不正确的系统维护措施或低效的系统设计和检测能力,使电子数据的安全存在隐患。这种类型安全隐患的存在,加大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

第三章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问题解决思路

发达国家电于商务发展迅速,通过Internet进行交易已成为潮流,电子商务浪潮势不可挡。它将是企业时内这行高效管理,对外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我国,虽然网络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应用还不够普遍,金融电子化程序还不理想,电子商务的推行还需要时间,但我们必须研究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以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第一节解决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由于INTERNET爆炸式的迅速流行,电子商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公认为是未来IT业最有潜力的新的增长点。然而,在开放的网络上处理交易,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调查公司曾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当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的人的问题是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用卡信息丢失。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企业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愿使用电子商务,安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

电子商务的安全主要包括:

(1)安全可靠的通讯网络;

(2)有效防护连接在网络上的信息系统;

(3)有效防止资料被窃取或盗用;

(4)培训电子商务人才,使其了解如何防护其信息系统和资料的安全。

为了确保商业事务的安全性,必须满足一系列重要条件,换句话说,不仅要安全,更要易于管理和使用。首要条件是电子商务中所有的参与方之间(包括用户和服务方)进行身份确认,用户身份被认证无误后,才能相应地解决和管理用户的数据访问。考虑到当今业务的分散性和使用Internet具有风险性,在线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须象在数据库中一样得到保证。另外,必须确保电子商务记录和事务的长期完整性,防止欺诈行为,这样才能提供广泛的电子商务所必需的可信度。最后,必须远离来自Internet的多方面的威胁,以保证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在这些安全特性下,用户可以信赖他的系统去完成重大的商务应用。

第二节建立规范的电子商务法律框架,使电子商务实现公开、合理、合法化。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些新的问题由此产生。如电子商务如何征税、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交易书面形式要求、签字的确认、合同的拟订、电子提单的形式与转让、电子货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积极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建立规范电子商务的灵活法律框架,不仅可保障进行电子商务各方面的利益,而且还可保障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

第三节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是制约电于商务大力发展的重要“瓶颈”。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在互联网络方面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些较大的互联网络,如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技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等.在公用电信网方面,三大支撑网(窄带ISDN网、智能业务网、多媒体通信网)今年内将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使得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仍然相差很远。因此,想要促进电子商务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第四节大力宣传,培养信息意识,实现观念的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时代已快步向我们走来.网络将会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千万巨大的冲击。谁要忽视它的存在,谁就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应用将导致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对一个企业而言,推行电子商务将会极大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运作的效率。因此,政府应当运用法律赋予的宣传教育职能,利用舆论工具和通过其他途径引导和培养人们的新观念,调动人们广泛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企业迅速转变经营思想和方针,将企业经营及时纳入互连网的轨道,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五节建立推行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

在信息化社会中,产品可根据其有无实物形态分为“软”产品和“硬”产品。对于“软”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传输到消费者手中,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等信息产品。但对于“硬”产品,却不能在线传输.可见,传统商业活动中的物流部分是电子商务所不能取代的。为了推广电子商务,必须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中心,将实物产品送到买方手中。配送中心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经营设施.其一般建有两大系统:物流系统作业流程布置,计算机数据处理和通讯的用户需求分析及系统集成。

政府应统一规划,集中投入资金,首先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较发达的城市场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然后逐步向外辐射,形成遍布全国的配送中心网。

第四章结语

面临网络经济时代这个大背景,企业向Internet迁移是必然的趋势,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自己成为面向全球的成功企业,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改革的强大动力。虽然,基于Internet的全球电子商务应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观念到法规、从技术到产品还不成熟;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经济活动和市场行为有待规范,再加上企业信息化意识薄弱、技术支持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低、支付结算方式落后、部门沟通协调不够、安全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等,都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诸多的困难。但随着政府的支持,基础环境的优化,意识观念的革新,电子商务安全性能的不断提高,相关法规的逐步出台以及全球金融电子化的逐步实现必将会使电子商务迅速兴起并日臻完善。

我们相信,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时代已经到来,它的迅猛发展势头一定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在不远的将来,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必将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总之,我国电子商务正处在起步阶段,完全发展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和实现自己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政府应大力支持开展电子商务,信息化是基础,安全是关健,法律是保障,机制是环境、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只有诸方面齐头并进,才能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谢辞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她给了我们自由发挥的大空间,并在百忙之中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毕业设计的答辩。我们深深感谢她,并把她作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感谢她在百忙之中支持我们,我们不会忘记。

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我的专业课老师———教授,是他在专业知识上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励。非常感谢他的帮助,也十分敬佩他的学术水平。

我也要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感谢他平时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关怀,也感谢我们所有的同学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同时我也要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室友们,感谢他们对我生活、学习、工作的支持。

在这里我祝福我的老师们事业蒸蒸日上,祝福我的同学们学业有成。衷心感谢你们。

参考文献

[1]黄顺基:“信息革命在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富强、关忠良、张景曾、李学伟:“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卢泰宏:“信.息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袁志刚:“知识经济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赵立平:“电子商务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刘吉、金吾伦:“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7]柳卫宁,宋伟.电子商务中在线支付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应用.2002(7)

[8]胡马.中国电子商务障碍分析.中国信息导报.2003(3)

[9]洪涛.电子商务的本质与网络泡沫.经济日报.2003-5-26

[10]龚晓霞.网络经济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经济管理.2003(5)

[11]林毅夫.中国该如何发展信息产业:评学术界和决策界在此问题上的争议理论学习与研究.2004(1)

第8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考试方法;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大作业;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考试是检查与评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研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评价体系,改革考试方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考试具有导向功能,考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回顾天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法的变革历程,探讨通过改革课程考试环节的内容、体系和组织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采取何种考试方法与承担课程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关系十分密切。目前,天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本科生教学工作主要由天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负责,此中心隶属于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共有专任教师11名,主要承担的工作包括教学、课程设计、大纲编写、组织教材编写、组织考试等。而天津大学连续几年的本科生约为3,600人(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师资相对缺乏(师资缺乏较多时聘请计算机学院或其他学院的老师),工作压力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基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考试工作,成为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升,要求毕业学生不仅要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因此作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扩大教育规模的前提下,稳步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教育部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六门核心课程中的第一门,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教学的效果,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会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认真探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方法,详细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谨慎研发改革的方案,一直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

2考试方法变革的目标

2.1指导思想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拔尖创新工程技术人才, 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只有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如何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就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

2.2目标

(1) 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满足现代职场的需求;

(3) 使学生掌握好计算机基本知识,满足后续计算机和专业课的要求;

(4) 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以后哪些问题可以用计算机解决;

(5) 通过考试方法的变革,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6) 通过考试方法的变革,进一步促进试验项目的改进。

3计算机基础考试主要的变革史

3.1笔试+上机考试

1982年以前,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基本上分散在各个专业,各个专业根据自己专业的需要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上机环境主要集中到计算站的441BⅢ机。从1982年计算机中心成立后,我校集中管理开设了“Fortran程序设计”课程,上机环境是DPS849,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依旧较低,不能适应整体社会对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实际需求。学校根据这种情况又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英文录入训练、操作系统概述、数据结构等课程。该阶段学校还没有启用正式的考试软件,对学生的考试基本采用笔试和上机考试两种传统方式,一般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到80%,上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30%到20%。这种考试方法在一些课程至今一直沿用。

(1) 考试环节中存在如下优点和缺点

优点:组卷方式相对灵活、试卷整体感觉非常直观。

缺点:阅卷工作量较大,试卷分析、试卷保管和试卷查询等具体工作相对困难,重复工作的现象始终存在。

(2) 课程考试的评价

在考试内容上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容易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对基础概念的简单重复上面。

在考试方式上容易产生“重期末、轻平时”的问题,学生平时问问题的不积极,考前进行答疑的学生很集中。

在考试形式上容易产生“重笔试、轻上机”的问题,使学生对计算的概念始终停滞在纸张上,没有与实际充分结合。

在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上“重分数、轻素质”的问题,学生个性特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严重抑制。

所以这种考试仅仅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或者说这仅仅是在学校不具备上机考试条件的情况,采取的无奈之举。

3.2机试+大作业

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1995年提出了计算机三层次教育体系,明确了把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个教学层次。我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由计算中心(后更名为网络中心,并归属于电子信息学院)承担该课程。第一层次主要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为核心。课程内容主要为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 操作系统、Office、计算机网络知识等,课程教学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介绍,又给学生适时地灌输计算机文化的内涵,同时注重充分结合了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实践教学,为后续结合专业设置的三个层次计算机类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我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我们围绕加速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这个主题,进一步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平台和学生上机平台,并编写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实用教程》及《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指导》等非常实用的教材。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学校层面进行了进行教改立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计算机文化基础实用教程》改名为《计算机基础导论》,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对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数据库、网络和Internet等应用领域的有关概念和术语作了概要的介绍,同时引入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的法律及道德规范、计算机安全、计算机与求职等文化知识。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电子教案教学工作,精心制作了各门课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并开始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同时改革了课程考试方法,自行开发设计考试软件。考试方式也逐步过度到为“机试+大作业”的形式,进一步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机试”主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大作业”则主要检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考试环节中存在如下优点和不足:

优点:用考试软件考试是节约人力的好方法,试题库试题量大、考试时可以随机组卷、自动计时、自动评分,考试后成绩处理容易,便于分析。

缺点:上机考试由于情况限制,当时主要考察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大作业检查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设计水平。老师评阅作业要非常认真和细致。

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使我们很受教育。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情况,我校又推出了新举措。

4考试总体方案的变革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校大学生入校第一门计算机必修课程,从2008年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入学考试,通过考试让成绩合格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选学一些其他课程,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则继续进修并参加后续考试。

4.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目前的考试方案和标准

4.1.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目前的考试方案

建立与教学相适应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考核体系,重点是通过合理的考核体系,促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设计管理的能力。目前的考试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入学考核

图2期末考核

4.1.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目前的标准

(1) 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考试内容

基本技能:Windows 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PT操作。

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信息安全技术等。

(2) 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考试方式

使用考试软件考试。

(3) 大作业的内容;

为论文排版(由老师发给学生不带格式的论文,学生按照科技论文规范练习排版)或其他WORD作品;

电子表格设计;

幻灯片设计;

网页设计;

邮件合并(打印准考证信息、信封信息);

动画设计。

(4) 标准

入学考试通过标准:入学考试以60分为合格分数线。

期末考试通过标准:期末考试和大作业两项都大于或等于60分为合格;大作业前3项为必做题,分数分布为30、20和20分;其余30分,老师可根据布置的作业或选择后3项大作业或考勤情况等给分。

4.2入学考试情况

2008年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入学考试总人数有3,676人,合格分数线为60分,分数分布见图3。

图3入学考试分数分布

4.3期末考试情况

入学考试没能合格的学生,参加一个学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期末再次组织选修该课的学生进行上机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和学生大作业情况,决定是否通过期未考试。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分数分布见图4,期末考试总人数为2,632人。大作业分数分布图略。

图4期末考试分数分布

4.4考试分析

4.4.1实施情况整体分析

随着90后的学生步入校门,我们的计算机教学面临新的问题,由于现代家庭经济水平的普遍提升,部分90后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果还都必须按部就班的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做到因材施教,我们采用了新生入学考试的方法来对新入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评定。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修该课程,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选修一些其他的课程,而没通过该课程的学生必须选修该课程。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使广大学生真正受益。

入学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必须选修该课程。在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按知识单元“精讲”课程内容,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讲述,扩展内容,安排学生利用教学网站或互连网自主学习。其中基本应用技能的教学部分被放置在实践教学部分进行,一般采取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更多的进行上机实践。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还改革实验指导的方式,并专门编写了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验指导书,本书分为演示、综合和设计试验三部分。演示部分将实验步骤写得十分详细,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基本操作技能;综合试验部分为学生勾画思路或解决难点,设计试验部分则为学生布置具体的试验任务。在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先将实验环境及实验目的要求介绍给学生,请学生自己结合实验环境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完成某项操作的能力大大加强。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普遍感觉更轻松的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更好的使用计算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身的设计管理能力。

该举措符合人性化教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全方面、复合型人才,实现了分级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开课期间,我们与部分学院进行了调研交流,在调研交流中大家对我们本次“大学计算机基础”入学考试的改革尝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4.2存在的问题

(1) 入学考试

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首次入学考试,因为招生时没通知学生,按60分为通过,从09级学生开始通过分数线统一调整为70分),也未必有较好的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管理能力也不一定能达到标准;

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有可能在使用计算机的某项基本技能上存在一定欠缺。

(2) 期末考试

有部分学生未能通过期末考试,说明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或通识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没到位;

评阅大作业人为因素较多;

不能点到点的指导学生完成大作业(学生通过网上提交作业,老师评阅给分,如果合格不再找学生指出学生的不足)。

5今后的设想

“大作业”的理念很好,要想让学生完成好“大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由老师宣讲“大作业”的具体要求和展示高年级学生的作品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水平,开阔学生设计思路,由老师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评价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在现有的条件下,每位老师要指导的学生太多,很难做到这一点,能否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作用解决我们当前的困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入学考试实现分流,但考试分数相同的学生所欠缺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很多,分模块教学能否成为下个发展趋势也是我们今后教学不断提升效果的一种改革新思路。

参考文献:

第9篇:电子信息类导论论文范文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的新生事物,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三种模式”。它是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普通高校,它采取民办机制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充分调动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更好更快地扩大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加快了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 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2008年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简称“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即“母体”)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国家规定,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学和财产管理,独立招生和颁发毕业证书。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所以由教育部负责审批。凡未经教育部审批的,国家均不承认其学历。

独立学院的招生是通过学院办学所在的省市,在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基础上进行的。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发给独立学院的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

独立学院与大学内部学院的重要区别在于其独立性,其性质上是一所完全独立的院校,与所属大学的关系则因学校而宜。独立学院与大学内部学院的重要区别还在于其完全的民办性,其办学经费来源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得到的,在经费、学费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管理上也都按照民办大学的方式进行。

截止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独立学院共有322所(见表1)。教育部有关领导指出,独立学院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独立学院正在逐渐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

2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

独立学院发展十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2.1借助母体高校办学的“依附”期(1999―2002)

一般认为,我国独立学院产生于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创办初期,这类机构统称为“二级学院”,后称为“民办二级学院”。对申办高校的“依附性”是独立学院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

(1) 办学目标服务于申办高校的整体利益

由于初创时期并不具有独立办学的主体资格,因而独立学院的一切办学活动都是为申办高校的整体利益服务。表现在:

一是服务于申办高校扩招的需要。1999年,中央做出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定,当年招生人数达到159.68万人,比1998年增加51.32万人,增幅达47.4%;其后的三年中扩招幅度分别达到了38.16%、21.61%和19.46%。到2002年,高校招生320万人,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462.5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总规模一跃超过美国 (1420万) 而居世界第一位。

高校扩招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但按照当时国家的财政经费投入力度,高校持续扩招的能力明显不足。在这种背景下,普通高校以民办机制创立“二级学院”,成为这些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普遍做法。1999年到2002年这三年大扩招时期,全国高校共举办二级学院300多所,承担了高校扩招的很大份额。

二是服务于申办高校增加收入的需要。世纪之交的高校大扩招,本身就是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策略之一,而创办独立学院更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重要举措。据估算,仅扩招头两年新增的67所民办高校、100多所“二级学院”,就至少拉动了200多亿元的社会投资。

(2) 不具有独立的办学主体资格

创办独立学院是一件新生事物,没有先例可循。初创时期,独立学院一般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对于普通高校如何与非教育机构尤其是民营非教育机构或个人合作办学的问题,缺少可以依据的具体规程。因而审批机关只是把创办“二级学院”当作高校在其内部增设一个附属机构一样来处理,并不去严格把关申办高校的资质和办学条件,只要申报一般都能获得批准。正因为如此,这些“二级学院”并没有获得至关重要的独立办学资格。母体高校不仅是这些民办二级学院的申办者,也是他们的管理者和实际上的拥有者。其次是不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资格。这一时期,独立学院颁发的学历证书的方式极不统一,有的学校以独立学院的名义颁发,有的学校则以母体高校的名义颁发。再者是一般都没有获得国家的办学资格认证。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本科院校的申办必须经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但独立学院在初创时期缺少这一环节,因而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国家宏观调控缺位的状态。

(3) 办学条件不足以支撑其独力运行

在初创时期,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是由母体高校提供的。

其一,母体高校是独立学院师资来源的主渠道。据估计,在初创时期,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至少有1/3是由母体高校在职教师兼任的,有1/3聘用了包括母体高校在内的退休教师,另外1/3才是独立学院自己的教师。这样做,对利用和盘活普通高校闲置的教师资源、通过提高师生比改善申办高校的办学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正因为如此,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师处于“打工者”的位置,缺乏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共同的价值观念。

其二,独立学院学科专业设置以“克隆”母体高校为普遍特征。不少独立学院的专业开设完全依托母体高校,母体高校有什么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独立学院也开设什么学科、什么专业。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正因为一些独立学院办学没有特色、没有追求,因而也就失去了独立生存、独立发展的前提与动力。

其三,独立学院的法人、产权等重大法律关系不明确。

2.2增强办学自主性的“独立”期(2003―2008)

2003年,以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发[2003]8号,简称“教育部8号文件”)为标志,我国独立学院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

(1) 对独立学院的性质有了明确的认定

教育部8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指出:“本文所称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此范畴。”

具体讲,“独立学院”有三大特征:一是实行新的机制办学。独立学院从本质上是民办高校,其投入主要由合作方承担或者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收费标准也按照国家关于民办高校招生收费的相关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在办学和管理上首次提出“五个独立”,即独立学院校本部相对独立、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颁发证书、有独立的校园、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从而赋予了独立学院确切的内涵。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通过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来规范、体现。另外,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董会的组成及人选由双方商定,院长由申请者推荐、校董会选举。这些特征已初步具备了民办高校应有的基本要件,只要得到切实落实,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2) 带有明显的过渡期“双轨制”特征

为强化对独立学院的宏观管理,教育部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对原有360多所“二级学院”进行清理整顿、重新登记。经过逐个审查,取消了其中100多所“二级学院”的办学资格,并对其中249所进行了重新登记。通过整顿,独立学院“优”、“民”、“独”的特征获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由于其举办体制的公有性和运行机制的民营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因而这一时期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双轨制”特征,其弊端在招生工作中被充分暴露出来。

一方面,这一时期独立学院大规模、高速度发展,规模与数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达到“三本”分数线且家庭具有支付能力的考生则越来越少。这导致独立学院之间展开激烈的生源竞争,一些独立学院产生了钻空子的违规行为。对此,教育部于2005年通知,对独立学院招生工作提出了“五个不得”规定,即独立学院不得擅自超计划招生,不得委托任何中介机构组织生源或进行录取工作,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外的任何费用,不得违规降低标准录取考生,不得以专科录取、按“专本连读”培养等。为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教育部还对已经注册登记的独立学院的基本办学条件、招生情况和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纠正了违规问题。通过一系列强化管理与政策引导,独立学院自主办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逐步得到增强。

(3) 开始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方向转型

我国的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这在独立学院创办初期,尤其是由母体高校颁发学历文凭时期对考生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力。但随着招生中母体高校“光环效应”的逐渐减退,原有的学科专业不仅不再是吸引考生的优势,反而成为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争生源、争就业市场的根源。迫于生存压力,不少独立学院开始转变办学方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比如,最早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推行“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建设了应用型专业体系,构建了“横向可以转移,纵向可以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按照两年通识教育、一年专业教育、一年自主教育的思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2+1+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以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三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理论教学中突出够用、能用、会用,在实践教学突出基本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仿真与开放实验。这些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已经明显区别于母体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传统,踏出了独立学院走向独立的最重要一步。

据统计,全国三百多所独立学院中有75%开设了英语专业,71%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62%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法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等热门专业的独立学院也超过了40%。因此,如何打造办学特色,是新时期独立学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2.3向民办普通高校“转设”的过渡期(2008―)

根据教育部部署,将现有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将有一个5年的过渡期。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将会出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1) 独立学院获得了新的发展基点

2008年教育部26号令的,廓清了十年来一系列困扰人们理论与实践的疑难问题,使得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也更加清晰。教育部26号令明确提出独立学院依法享有《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所提出的所有鼓励性、扶持性政策,包括专项资金支持、闲置土地出租出让支持、金融信贷支持、税收优惠支持、公益事业用地支持、教职工权益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关于申办高校的权益,教育部26号令突出强调:普通高等学校对独立学院投入的学校名称、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以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独立学院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管理资源和师资、课程等教育教学资源,其相关费用也要按照双方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列入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其次,关于参与举办者的权益,教育部26号令明确规定: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与普通高等学校一样都是独立学院的举办者之一;独立学院出资人依法可以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2) 向民办普通高校“转设”是根本出路

教育部26号令不是针对现存独立学院推出的专项政策,而是为今后举办新的独立学院提出设置标准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号令对已经设立的300多所独立学院提出了一个5年的考察验收期。在此期间,独立学院将面临五种选择:以独立学院的形式继续办学;“回归”申办普通高校;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并入其他民办院校;被终止办学资格。其中,对于那些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独立学院,教育部将推动其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这既是国家宏观政策的价值导向,也是多数独立学院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

2.4独立学院的典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政府联合创办并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它用3个月时间完成筹建,用5年时间实现了“千亩校园,万名学子”规模。从最初的8个专业扩展到目前的9个分院,3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500名。

作为首家由国家重点大学浙江大学创办并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之路,从办学伊始就坚持规范独立办学,坚持非营利的教育事业公益性办学原则,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市校合作办学的优势,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出了一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的探索之路。

建院十年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向社会输送了七届近15000名毕业生。十年间,城市学院从重点大学的一所普通二级学院跃升为“起点高、实力强、发展快”的新型高校。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为我国高教体制的改革、机制转换、办学模式创新作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这种模式,对于高等教育底子较为薄弱的我国部分省份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003年,在教育部试办独立学院工作视频会议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被教育部誉为“全国独立学院的典范”;2005年,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办学经验为主体的《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底子一直较为薄弱,不仅高校数量少,而且高校规模也小。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但到了1998年,浙江省每3个考生仍然只有1个能上大学,高等教育成为浙江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瓶颈”,远不能满足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解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浙江人民积极探索,转变观念、转变思路,进行教育体制创新,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按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独立学院应运而生快速崛起,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年的发展,浙江省目前有独立学院22所,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浙江省独立学院在校生近17万人,约占本科在校生总数的35%,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3对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认识

1999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之后,经过几年,普通高等教育进入了“稳定规模、提升质量”的整顿期。在迅速发展的这几年中,人们对大面积扩招后形成的新的高等教育态势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把普通高等学校一般地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有称工程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等几种办学类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期的到来,初步形成了各类大学相对稳定的分层次办学格局。

由于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急剧转变为今天的“大众化教育”或“普及教育”,学校的教学氛围与以往相比必然存在着很大不同,也完全体现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和学生工作进行再认识,这是独立学院事业蓬勃发展的必要基础。

3.1对学生认识的现状与问题

在独立学院的办学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相对而言,独立学院的培养对象总体上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学生的鲜明特点是:(1)思想活跃;(2)情商很高而智商不低;(3)活动能力强。但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自觉性不高、单纯凭兴趣学习的观点重、刻苦精神差等。对他们的评价常常是:三分之一学习蓬勃向上,三分之一成绩随波逐流,三分之一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于是,在普遍具有漂亮校舍和良好学习条件的同时,学风问题成了独立学院最主要也是最艰巨的工作。

为了解决学风问题,许多学校都在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上使劲,制定了针对新生的严格的早自习、晚自修制度,组织学风纠察队采取n多措施与迟到和逃学作斗争,如此等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风问题,一些学校还曾经在新生管理中祭起了“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的大旗。

有鉴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活动能力强的缘故,一些学校的共青团组织、学工部门在学生活动上下功夫,频繁出现诸如“水果拼盘大赛”、“三八节风筝大赛”、“拔河大赛”、“卡拉OK大赛”等等,以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来代替素质教育甚至冲击正常的学习秩序,学生喜欢的汽车驾驶培训也通过有效的组织措施而优先于所有的课程学习。

为了提高及格率,一些课程主要在减法(例如不恰当地减少学习内容)上做文章,期末考试前组织针对性过强的考前辅导,有组织地完成考试前的标准答案而集体死记硬背等等,制造着虚假的学习繁荣。

结果呢,年年抓学风,学风年年不如去年。

3.2用科学态度分析和认识学生存在的问题

要尊重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和认识学生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

首先,大众化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学生对象群体发生了根本变化;再者,传统教育下原有的社会环境、价值观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大都是社会进步的反映。要用今天的眼光看待今天教育所处的环境,要用今天的眼光认识我们今天的学生。基本看法应该是:学生基本都是好的,如果有问题,那首先是教育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 (当然也有例外)。

如果认为现在的学生主要是“欠管”,那在“黔驴技穷”之后只好采用“军事化管理”。但事实证明,军事化方法只是综合教育的一小部分,不能(在大学阶段尤其不能)代替其他思想教育方法。简单依赖于“军管”的办法甚至意味着文明的倒退。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措施应该主要还是引导。

如果单纯地把“三分之一论”看成是一个数字的划分,那么,中间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积极的时候是正向的,而在消极的时候是反向的。善待了后三分之一,中间就是更好,前面就是最好,反之,这个道理同样存在。

对学生的认识观不摆正,那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培养的精英们就被认为是生存在一个恶劣环境,这样培养出的“精英”也会是残疾的。

3.3学生工作的重点在新生

学生工作的重点在新生,要重视对大学新生的“养成”教育,重视课堂的教学规范管理。

孩子在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例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其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方法是各不相同的。考进独立学院的新生在此以前经历的是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的严格教学管理,考上大学几乎是他们的唯一目标。刚进大学,新的努力目标还没有确立,而高校学习所需要的高度自觉性却正好是他们的弱项,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利用大学的松散式管理方式。

加强对独立学院新生的教育管理,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新模式,通过强化一年级的基础课程教学与管理,规范针对一年级新生的教学方法,重视蕴涵于教学过程中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以此促进新生的学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自觉性不高的问题,要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既要严格管理,又不能照搬中学的教育管理办法。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存在单纯凭兴趣学习的问题,要加强对新生的专业教育,提高他们对大学教育的认识,帮助他们重视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重视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重视新生工作可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1) 十分重视新生入学的始业教育工作,精心策划始业教育的内容,这是大学学习的起跑线,不要局限在师生、领导的见面寒暄上,不要对大学新生的教育输在起跑线上。

(2) 建立新生阶段教学的基础课程体系,例如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 (非计算机专业)、分专业的基础(概论、导论)课程等。

(3) 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基础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要注重“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本”。例如在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的教学中采取分级教学,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空间。

(4) 改抓结果为抓过程。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每个教学单元中组织学习测验,测验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并适当加大平时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应明确要求基础课程教师每周必须布置课外作业并严格执行按时交作业的规定,将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作为基础课程教师的主要考核依据之一。

(5) 学院为一年级学生提供必要的电脑学习条件。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期间不提倡学习汽车驾驶。

(6) 严格执行学院《学生手册》中关于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对学习成绩不合格,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学生,按学籍管理相关原则实行降级重新编班直至退学处理。对确实不具备大学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在早期会同其家长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助于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助于问题学生自身的前途和发展。

3.4学风建设的主战场是课堂

学风建设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师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育人与教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由于所面对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独立学院从事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全体教师都应该明确自身教书育人的职责,主动和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严格课堂考勤管理,严格课堂学生行为规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抓学风的主阵地应该是教室。教师在教学环境中的控制作用和对学风的影响作用是一般学工老师所难以承担的。如果教师们在教书的同时都能勇敢地肩负起育人的责任,那么良好的学习规范就能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

3.5把学生活动引导和结合到学习上

共青团组织和学工部门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要把业余文化生活与素质教育与完成学业区分清楚。应该认识到,完成学业是学生在学校的主体活动,共青团组织和学工部门有责任主动支持这项主体活动,学校的各项活动要积极地把学生引导到努力学习的方向上来,在活动过程中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知识面的开拓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6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精神脊梁”

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有过分偏向“应用性”的可能。一方面,独立学院在强调应用性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应用性也可能丧失独立学院的本科地位。

独立学院和高专高职院校都在强调“应用性”,但这两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简单地说,高专高职培养“高级蓝领”要在技能上做文章,而独立学院培养“初级白领”要重视技能更要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就业现状看,确实存在着毕业时就业环节中(第一次就业)专科生热而本科生冷的现象,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在从业一段时候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第二次就业),相对于专科生而言,本科生一向占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独立学院教育的发展,在争取第一次就业率的同时要重视巩固第二次就业的优势。

独立学院属于本科院校但又不同于研究型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探讨什么是独立学院的本科精神,有必要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本科素质教育,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具有本科大学生的精神脊梁,去主动学习、自觉读书、积极探索和富有创新精神。

3.7重视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精英人才培养

由于学风问题的普遍严峻,所以近年来各个独立学院都在改变学风提高合格率上下着功夫。一次去某独立学院信息工程系参观,这个系建设的创新实验室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一是把创新实验室与教师教研室设置成一体,不仅改善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环境,也通过师生共同组织的创新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实验设备的作用和提高利用率;其二是创新实验室背后所体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也要结合创新教育和导师制,重视对精英人才的培养,重视借优秀学生来影响和带动学院的学风建设。

4重视独立学院教学方法研究

重视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把实验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

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学科在各自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建设了优秀甚至是知名的专业教材。但是,这些教材的基础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精英教学模式,重基础、重理论,而其实验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来验证课堂教授的知识。然而,上课基本不听,则客观上削弱了验证性实验的基础,实际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上的缺乏与不足也与今天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远远不能相适应。长期以来,我们培养的学生存在着“什么都学过却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专业教育和教材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事实上,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就业市场不需要人才,其根源还是教学的现状所至。

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材施教”。通过对独立学院教学现状和培养对象的分析,我们认识到:

(1)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到教材建设上。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不仅要做好减法――适当地降低理论要求,也要做好加法――增加探究性实验并在实践环节中有突破性的创新。

(2) 要根据学生求知欲望强的特点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努力形成一个“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会点”的积极局面。

(3) 教学内容要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适当的难度。可操作性保证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实验、设计而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抄袭的理由,克服普遍存在的抄袭弊病;趣味性体现“寓教于乐”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实验、论文的积极性;而适当的难度有助于激发优秀学生进一步钻研的斗志。

(4) 独立学院毕竟是本科院校,因此,必须坚持和保证必要的理论教学水平,在积极发展实验、实践教育的同时,引导和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多读书、勤思维。

(5) 教学内容和教学测评手段要多样化,例如可以由平时作业、实验、论文、课程设计、阶段性练习和期中、期末考试甚至沙盘模拟等多种环节组成,并且教学和实验等内容应该得到严肃认真的设计,使教学产生适当的节奏感。切实采取措施,改变读书为了考试,只有考试前才读书,甚至连考试前都不读书的恶劣状况。

近十年来,我们依据上述认识,在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多媒体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电子商务概论、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数字艺术设计概论、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统计学等许多课程中积极进行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教学经验,也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5加强对应用型教材的开发

在独立学院从教十年中,我们重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改进着手,开始了“抓实验实践教学,促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

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材施教”。通过对计算机学科教学现状和对培养对象的分析,我们认识到:

(1) 适应社会需要、适合学生特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环节,以形成一个“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会点”的积极局面。

(2) 实验内容的建设要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适当的难度。可操作性保证学生都能完成实验而促进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学生抄袭的理由,克服实验数据普遍抄袭的弊病;趣味性体现“寓教于乐”以提高学生完成实验的积极性;而适当的难度有助于激发优秀学生进一步钻研的斗志。

(3) 实验内容应覆盖学科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内容完整全面,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本科院校专业,还要在积极发展实验教育的同时,保证必要的理论教学水平。

(4) 实验内容要形式多样,例如可以是实验、论文、课程设计等不同环节,并且各种实验内容应该得到严肃认真的设计,使实验产生适当的节奏感。

(5) 要改进课程测评手段,变抓考试结果为抓学习过程。考试形式要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应用。

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文档的组织等诸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考虑和安排,尝试为部分课程编写了重视实训、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教材。例如:《软件工程学教程》(2002,2004第二版)、《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2004)、《项目管理与实践》(2009第二版)、《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程》(2003,2007修订)、《软件工程学实验》(2005)、《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005)、《多媒体技术实验》(2005)、《多媒体技术与实践》(2009第二版)、《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实验教程》(2006)、《信息资源管理实验教程》(200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2006)、《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教程》(2006)、《电子商务概论》(2007)、《信息安全技术》(2007)、《数字艺术设计概论》(2007)、《人机界面设计》(2007)、《新编计算机导论》(2008)、《软件工程基础》(2008)、《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案例教程》(2009)、《网络管理技术》(2009)、《信息安全技术》(高职,2009)、《网络管理技术》(高职,2009)、《管理信息系统新编》(2009) 等。采用这一方法开展教学的,还有诸如《计算机前沿技术》等课程。

各课程实践型教材的编写原则是: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充分理解课程的大多数主教材,遵循课程教学的规律和节奏,充分体现实验的可操作性,既可以与课程主教材辅助配套,也可以作为独立开设的课程实验性教材,还可以是自学的实践教材。旨在很好地推动本课程的教学发展,帮助老师教,帮助学生学,帮助用户切实把握本学科的知识内涵和理论与实践的水平。

实践表明,学生在诸多课程中所产生的学习困难,首先来自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传统教学设计主要是“先说(理论课)后做(验证性实验)”甚至是“光说不做”,而我们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主要体现了“先做后说”和“边做边说”的方法,把根据学科理论知识精心设计的实验实践环节与学科理论教学相融合,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认知困难,符合特定的学生对象,使教学方法不再单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6结语

正如高教[2007] 1号文件所指出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实践证明,独立学院的办学道路是体现时展特征,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整合多方资源优势,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改革发展之路,也是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的探索之路。这条道路必将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和示范意义。

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 的颁布与实施,尤其是部分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回顾独立学院十年办学历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认为,改革创新是其中的主题曲。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办学十年来走探索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道路,总结起来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一是应社会之需,高起点、高质量办学,培养应用创新人才;二是秉名校名城之气,政产学研深层合作,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三是走探索之路,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创特色上水平争先;强基固本求发展,多做贡献争荣誉,打响品牌夺名声。

展望未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长吴健谈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进入了“创特色,上水平”的攻坚期。学院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挥市校合作的机制优势,坚持教育事业公益性原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宗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进一步扎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水平新型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樱之,徐波.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新模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独立学院样板解读[N]. 浙江日报,2009-10-08.

[2] 胡礼祥,主编.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3] 周苏. 对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再认识[J]. 计算机教育,2007(4):50-57.

[4] 周苏,等. 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C]//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4-198.

[5] 周苏,等.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更要重视教师队伍的成长[R]//浙江省高校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会. 杭州: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5.